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催化活性
1 2 3 4 末页 (共4页)
c*s
发帖数: 2145
1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zz:纳米半导体粒子光催化效率
发信人: liuhui (笨老辉), 信区: NanoTech
标 题: 纳米半导体粒子光催化效率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un Jun 3 12:47:18 2001)
减小半导体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效率,
一般来说,纳米微粒的催化活性均优于相应的体块材料,分析
其原因:
(1)当半导体粒子的粒径小于某一临界值(10nm)时,量子尺寸
效应变的显著,电荷载体就会显示出量子行为,主要表现在导
带和价带变成分立能级,能隙变宽,价带电位变的更正,导带
电位变的更负,这实际上增加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
能力,提高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2)对于半导体纳米微粒而言,其粒径通常小于空间电荷层的
厚度,这样空间电荷层对纳米微粒内部载流子的影响可以忽略,
光生载流子可通过简单的扩散从粒子内部迁移到粒子表面而与
电子给体或受体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另外,由光导致电子-
空穴对产生的同时,电子-空穴的湮灭过程也在发生,如果半
导体的粒径越小,光生载流子从体内扩散到表面所需的时间越
短,电子-空穴的湮灭概率就越小,光生电荷分离的效果就越
好,从而导致光催化活性
r********n
发帖数: 149
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包信和研
究员等人发现了纳米碳管独特的催化性能,取得一系列成果。
包信和等人的研究工作着重于催化活性组份在纳米碳管管道中的组装,重点研究纳米体
系的束缚效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他们发展了对新鲜制备的碳管进行清洁和化学剪裁的
方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部分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他们的研究表明,纳米碳管的
束缚效应对组装在其管道内的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具有调变作用,这一研究
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他们还发现,将金属铑和锰纳米粒子组装到
纳米碳管管道内,作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的混合物)转化制乙醇反应的催化剂,显
示出非常独特的催化性能。在综合分析大量表征结果的基础上,包信和等人提出,这类
复合催化剂所表现出的独特催化性能为纳米碳管和金属纳米粒子体系的“协同束缚效应
”所致。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材料》上。
据悉,纳米碳管是具有石墨结构并按一定规则卷曲形成纳米级管状结构的孔材料。近年
来,利用纳米碳管的金属特性,国内外一些研究小组将其用作添加剂,在一些催化反应
体系中提高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Car
S*****n
发帖数: 6055
3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纳米催化技术发展前景好
在我国刚刚起步的纳米催化技术,目前尽管仅有Ti02,ZnO、Si02、CaC03等少数品
种实现了产业化。但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 2004年底结束的纳米科技研讨
会上,专家认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
高于传统催化剂,可作为新型的催化材料应用于化学工业。
无庸置疑随着纳米微粒粒径的减小,表面积逐渐增大,吸附能力和催化性能也随之
增强。这些独特效应使纳米催化剂不仅可以控制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反应效率,甚至可
以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进行。据介绍,纳米金属粒子作为催化剂已成功应用到加氢催
化反应中。以粒径小于0.3nm的Ni和Cu-Zn合金的超细微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催化剂,
可使有机物加氢的效率比传统镍催化剂提高10倍。纳米Pt粉、WC(碳化钨粉)也是高效的
加氢催化剂。超细Ag粉则可以作为乙烯氧化的催化剂。
据悉,目前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有Fe304、Ti02和Ce02等。美国有公司推出的
系列纳米CuO抗菌剂已具备商业实用性,这种粒径范围在20~50nm的CuO易加入塑料、合
成纤维、黏合剂和涂料中,主要用于防护漆、防污漆和不同涂料的添加剂
y*********n
发帖数: 40
4
谢谢你的详细回答,
非常有可能,BaO可能已经进入到其他氧化物的晶格,比如说Ni/CeO2-BaO,这个体系已
经生成BaCeO3,但是BaCeO3在水和二氧化碳中非常不稳定,最终催化剂还是变成CeO2和
BaCO3,这能否说明其实起到作用的很有可能是碱性的元素,它处于什么化合物当中,不
重要
比如说Ni/CeO2-BaCeO3 的催化活性可能相似,
谢谢

support
does
So
r*****e
发帖数: 32
5
好像有人做过纳米银的不同晶面上的催化活性
l**********1
发帖数: 5204
6
一个巴掌拍不响 有其导师 必有其弟子 SCI paper 有机化学的 学士学位出来的
孵蛋都不少见吧 哈
单原子银催化剂引领甲醛去除新突破
作者:周扬清 金超逸来源:复旦大学新闻通讯社发布时间:2012-05-23
导言:环境系以唐幸福副教授为主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下,研究生
黄志伟和本科生胡萍萍同学成功研制出单原子银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低温下就能将甲醛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研究证明该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研究
成果最近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杂志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2.73)。
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不仅对从原子尺度上理解环境催化的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而且使低成本、高效的环保催化剂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捍卫人们健康成为可能
近年来,室内装修污染越来越被社会公众重视,尤其是甲醛。甲醛是一种高毒性的物质
,对老人儿童危害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把甲醛界定为一种致癌物
质,科学研究表明,甲醛污染甚至还可以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室内甲醛主要来自家具板
材中的粘合剂,不仅数量多且释放周期长。除甲醛是人...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8
7
来自主题: ECUST版 - SiO2 publishes a Fe2O3 paper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筛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发表于:2013-03-14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   3月13日,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杨化桂教授
和化学学院王海丰副教授有关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筛选新方法的研究成果:“
Rational Screening Low-Cost Counter Electrode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Nat. Commun., 4, 1583, DOI: 10.1038/ncomms2547)。该研究成果由杨化桂
课题组与王海丰副教授共同合作完成,博士研究生侯宇和王栋为该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
作者。
杨化桂教授与王海丰副教授合作,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相关热力学分析,首次提
出了一种针对对电极材料电催化性能的筛选策略。首先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以
Pt为模型材料,结合微动力学研究了对电极表面碘三离子还原反应的基本催化机理,...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055
8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请教:硝酸处理碳管
说得对
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碳纳米管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
目前的想法,是希望从碳管缺陷的(半)定量表征开始,首先讨论碳管缺陷对金属粒子
在碳管上分散度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讨论对粒子催化活性的影响。前一步比较简单,后
一步的影响因素则比较复杂。常规来说,粒子越小,催化活性越高,但是就这一体系来
说,还有很多问题。首先管内和管外的粒子催化活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粒子跟碳管
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如果结合过于紧密,会导致催化性能的下降;如果结合的过
于不紧密,那么粒子容易聚团,催化活性也会下降;如果跟碳管之间产生化学键合,比
如生成金属碳化物,还有可能让催化剂失活。
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我一时感觉有点找不到头绪,想上来聊聊天找找灵感,呵呵:)
f***y
发帖数: 4447
9
http://ln.people.com.cn/n2/2016/0901/c343322-28932614.html
人民网大连9月1日电 近日,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陈萍研究员、郭建
平博士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创新性的提出了“双活性中心”
催化剂设计策略,并由此开发出了一系列过渡金属与氢化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体系,实
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化学》期刊上。
氨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也是最主要的肥料来源。从热力学角度看,由氮气和氢气
反应生成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就可以进行。但是因为氮气分子非常稳定,难以活化,因
此工业合成氨过程须在高温高压(350-500℃,50-200个大气压)条件下才能实现,如
此苛刻的条件使得合成氨工业每年需要消耗全球能源供应总量的1-2%。而我国又是合成
氨生产第一大国,合成氨年产量接近世界合成氨总量的30%。所以针对我国国情,开发
低温、低压、高效的合成氨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前期的研究表明,在过渡金属表面上,反应能垒与反应物种NHx(x=0,1,2)的吸附能之
间存在着限制关系,这种限制关...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nnyday (艳阳天), 信区: Biology
标 题: Re: 再聊进化论:热运动组装第一个基因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9 15:47:45 2011, 美东)
跟那些宗教狂很难讲到一起的,他们知道的其实就是一些中学生物学的皮毛,
却让人哭笑不得的喜欢乱发挥去推导一些超过他们学识的东西。
这么说吧,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热运动组装第一个遗传密码/基因的理论”
就是有,也就是某少数人想出来的假说,没有经过生物学界的人用实验证明过,
所以他(BHistory)拿这个来当靶子攻击就是乱弹琴。
第二,进化上的早期基因,其实应该是RNA 编码基因。因为RNA本身就有酶活性,
有足够完成一个基本生命体所需要的基本活性(代谢和复制)。而RNA 本身就是由编码
组成的。DNA 可以看作是RNA 编码的一个稳定备份,所以就成了所谓的基因(基因的本
质就是生物信息的稳定备份体)。
即使在现在的有蛋白质为主的生命体里面,仍然有很多DNA 序列是纯粹用来记录RNA而
和蛋白质完全无关的。
第三,从RN...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11
跟那些宗教狂很难讲到一起的,他们知道的其实就是一些中学生物学的皮毛,
却让人哭笑不得的喜欢乱发挥去推导一些超过他们学识的东西。
这么说吧,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热运动组装第一个遗传密码/基因的理论”
就是有,也就是某少数人想出来的假说,没有经过生物学界的人用实验证明过,
所以他(BHistory)拿这个来当靶子攻击就是乱弹琴。
第二,进化上的早期基因,其实应该是RNA 编码基因。因为RNA本身就有酶活性,
有足够完成一个基本生命体所需要的基本活性(代谢和复制)。而RNA 本身就是由编码
组成的。DNA 可以看作是RNA 编码的一个稳定备份,所以就成了所谓的基因(基因的本
质就是生物信息的稳定备份体)。
即使在现在的有蛋白质为主的生命体里面,仍然有很多DNA 序列是纯粹用来记录RNA而
和蛋白质完全无关的。
第三,从RNA过渡到蛋白界的时候,并不是三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所以这个BHistory在文章里面论证了那么久,根本就是空对空乱辩论。
生物界里的实验支持的结论是:在我们这些生物的祖先的早期,其实是两个密码子决定
一个氨基酸。
至于为什么基于RNA的生物 要想到去用氨基酸?其...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1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喝酒脸红是警告
你是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吗?会因为朋友的嘲笑,打算通过实战来提高实力吗?谣言粉碎
工奉劝你不要呀。脸红是一个标志,你就是个不能喝酒的人,霸王硬上弓只会让你自己
深陷险境哒。
流言: 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会增加患致命
食道癌的危险。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ALDH2的基因有缺陷,不能把
乙醛代谢成醋酸盐,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
应。~~~不逞强了,以后少喝或不喝,坚决不能患食道癌呀!
真相: 流言里所指的,喝酒以后很快脸上身上的皮肤就变红的现象确实存在。由于常
常发生在亚洲人的身上,所以才被称为“Asian Flush”,也被称为“Asian Red” 或
是 “Asian Glow”。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往往不管不顾地继续
喝,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其实这个和过敏可没有关系,是由于酒精代谢产
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
酒精如何代谢
喝酒以后,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液,除了不到10%的量是以乙醇原形由肺和肾排
出,主要的代谢发生在肝脏。简单来说,酒精首先经乙醇脱氢酶(...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1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你喝酒脸红吗? 那就别喝了
流言: 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会增加患致命
食道癌的危险。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ALDH2的基因有缺陷,不能把
乙醛代谢成醋酸盐,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
应。~~~不逞强了,以后少喝或不喝,坚决不能患食道癌呀! 真相: 流言里所指的,
喝酒以后很快脸上身上的皮肤就变红的现象确实存在。
由于常常发生在亚洲人的身上,所以才被称为“Asian Flush”,也被称为“Asian
Red” 或是 “Asian Glow”。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往往不管不
顾地继续喝,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其实这个和过敏可没有关系,是由于酒
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 酒精如何代谢 喝酒以后,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
进入血液,除了不到10%的量是以乙醇原形由肺和肾排出,主要的代谢发生在肝脏。
简单来说,酒精首先经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代谢得到乙醛。乙醛会进一步在乙
醛脱氢酶2(ALDH2)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再会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去,
最终得到CO2和水,排除体外。...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61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Galvatron 所发表 】
4月16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我国科学家经过近10余年攻关,在被称为“
第四代催化剂”的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提出用高分子保护方法制
备纳米级金属胶体的新理论,找到了破解提高纳米金属簇催化效率这一世界难题的技术
路径,为金属簇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剂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科学家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
而在催化剂研究中,如何提高其催化效率则是这一竞争的核心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发
现,催化剂颗粒到纳米级时会表现出独特的表明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从而
导致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飞跃。
而纳米金属簇则是纳米类新型催化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物质,被称为“第四代催化剂”
。中科院化学所刘汉范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资助下,从上世纪90年代末
即开始了用高分子稳定纳米级双金属簇的催化性能研究。
以刘汉范研究员为首的我国科研人员,在金属簇催化剂研究中,选择了“催化活性纳米
粒子的制备方法”这一世界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研究中的
g*********d
发帖数: 233
15
目前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通常被定义为基因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发生了
可遗传的改变, 而DNA 序列不发生改变[1, 2]。表观遗传学的机
制主要包括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DNA 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
在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es, DNMTs)的催化下, CpG 二核苷酸中的胞嘧
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 形成5-甲基胞嘧啶[3, 4]。DNA 甲基转移酶有两种, 其中
DNMT1 主要起维持甲基化的作用, 能使半甲基化的DNA 双链分子上与甲基胞嘧啶相对应
的胞嘧啶甲基化, 可参与DNA 复制双链中新合成链的甲基化[5]; 而DNMT3a 和DNMT3b
主要起形成甲基化的作用, 能在未发生甲基化的DNA 双链上进
行甲基化[6]。DNA 甲基化一般与基因的沉默相关,DNA 去甲基化则与基因的活化相关[7
~9]。
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s) 是指组蛋白的基础氨基末端尾部突出于核小体,
常在转录后发生变化, 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翻译后的修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16
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额初选名单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研究所

1 伽马射线暴极化的研究 林海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
2 计算机实验及不确定性量化分析中的若干研究 庹睿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
统科学研究院
3 锗烯、铪烯和PtSe2等二维原子晶体的构筑和物性研究 李林飞 中国科学院
物理研究所
4 数拍瓦级超强超短激光放大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储玉喜 中国科学
院上海光学
精密机械研究所
5 铁基超导配对机制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苗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周期量级激光脉冲驱动下的高次谐波光谱特性研究 叶蓬 中国科学院物理
研究所
7 引力全息在超导物理中若干应用的研究 李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
研究所
8 圆堆积及相关问题 周泽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 带复杂界面和自由表面MHD流动的算法发展以及相关研究 张杰 中国科学院
大学
10 ...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47
1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蛋白催化中心
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一下。做的一个蛋白是酶,结构已经解析出来了,催化肽键断裂。
预测的催化三联体中2个残基出现在活性中心,另外一个残基(x)离活性中心很远,通
过序列比对确定这个远离的残基就是催化三联体之一,很保守。如果是变构结合的话,
我用itc测了好几个底物也看不见结合放热。和已知的同源结构进行结构比对,也发现
那2个残基位置都对应,就是x很不对。我怀疑有没有可能是Zymogen,或者需要啥附因
子之类的激活它。没经验啊,希望大家给点意见,小弟还指望这个毕业呢。多谢多谢
y****d
发帖数: 46
1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蛋白催化中心
楼上给的建议都太复杂,有些还需要很好的技术水平才能得到好结果(如SPR),我来帮楼主分析一下。
目前的问题就是通过序列比对发现有可能的催化残基不在活性中心附近,确定不了原因。怀疑结合底物时有变构现象,但无法确定。
首先,保守的残基未必就是催化残基,也许是对稳定过渡态有作用,也许是对底物进行活性中心有关键作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变后蛋白失活。总之,这点上只通过保守来判断有些草率,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证据。
其次,如果是想确认有底物存在时蛋白是否有变构,可考虑用经典的光谱方法,如CD,荧光等。仪器简单,而且对样品无损害,建议楼主尝试。
n**0
发帖数: 244
19
我不知道。铂可催化,但容易失去催化活性。金和硫容易反应。
可能铂的化学活性不如金稳定。
无机化学很难。
w***s
发帖数: 7132
20
来自主题: Tennessee版 - 喝酒脸红的人要注意
小心,喝酒脸红者
秋秋发表于2011-01-06 11:54:55
http://www.guokr.com/article/4647/
你是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吗?会因为朋友的嘲笑,打算通过实战来提高实力吗?谣言粉碎
娘奉劝你不要
呀。脸红是一个标志,你就是个不能喝酒的人,不管这时你有没有醉,都不应该继续喝
了。霸王硬上
弓只会让你体内的乙醛越积越多,而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深陷险境。
流言: 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会增加患致命
食道癌的危
险。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
内大量累积,
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不逞强了,以后少喝或不喝,坚决不能患食道癌呀!
真相: 流言里所指的,喝酒以后很快脸上身上的皮肤就变红的现象确实存在。由于常
常发生在亚洲人
的身上,所以才被称为“Asian Flush”,也被称为“Asian Red” 或是 “Asian Glow
”。但是很
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还是不管不顾地继续喝,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
来缓解。其实
这个是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171
21
钟表零件,呵呵,又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和生命物质进化的
关键不同之处在于有些零件即使随机搭在一起了,也没有优势,随后
也会被随机拆散。对于多肽,RNA却不是这样。它们都有个能量障碍,
一旦聚合后再拆开,比随机的概率要小的多得多--accumulation. 而
其它什么各种零件是没有这种特性的,这种幼稚的例子可以休已。
如果早期产生的是有酶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更可能是小分子RNA
(你知道有些RNA有催化活性的吧, 这是目前知道的保留至今的最
简单的酶), 而且这个酶活性是复制,那么在monomer浓度足够高
的地方,只要产生一个这样的活性分子, 从那一刻起,以后的生命
物质都将是指数增长--proliferation/reproduction,各种机裓零
件更是不可能有的特性。
举个例子,科学家们发现比如离海岸一段距离的潮汐池溏就是一种理想
的地方, 海水把原料带进池塘,退潮后水份蒸发,周而复始,用不了多久,
原料浓度就会很高。
考虑到这两个特性,有优势的成果都会被积累,扩散。总而言之,生命物
质的进化总体而言是单向的,而不是简单的随机过程。那些算
出来的概率基本上是一开始就跑题。其
c******r
发帖数: 3778
2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动物性中药生物活性物质

//这个其实是核心问题。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存在所谓的活性物质,所
以也谈不上是什么了不是?
//这个还是可以很多的,比如很多激素,类激素都不是蛋白质,都是小分子。加热可能
这些东西之间催化了什么反应产生了什么修饰之类的。但是谈论这些可能性是没有意义
的,因为根本没有证据表明有什么有活性的物质存在,纸上谈兵的可能性不就是胡扯么?
l***q
发帖数: 92
23
获奖情况: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员:朱德煦、刘建宁、华子春、孙自勇、陈于
红、马忠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内容简介:(1)用分子模建方法预测了尿激酶原(pro-UK)
的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和动力学分析方法阐明
了尿激酶原存在内源性催化活性的结构基础,深化了对尿激酶
原酶学性质的认识,为尿激酶原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
据。
(2)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尿激酶对纤维蛋白低亲和性的原
因,并阐明了纤溶酶原激活剂分子中心环柄结构域和纤维蛋白
亲和性的关系,为设计新一代纤溶酶原激活剂奠定了科学依据。
(3)以尿激酶原为模型,证明了维系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活
性构象的主要作用力是:Asp355和酶原转变成酶新生的N_末端
Ile之间形成的盐键,而不是靠疏水相互作用维系。
(4)系统地探索了重组尿激酶原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和表达产物的最佳复性条件,为重组尿激酶原及其变体的生产
化奠定了基础。
(5)设计并构建了性能较天然pro-UK/UK更优良的pro-
UK/UK变体,为开发第二代纤溶酶原激活剂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6)pro-UK非催化性能的探索。发现u-P
y*********n
发帖数: 40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Eng 讨论区 】
发信人: yijijuechen (yijijuechen), 信区: ChemEng
标 题: 请教催化大牛一个简单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0 11:23:10 2009, 美东)
小弟现在开始做用水和CO2重整甲烷的实验,我看到很多文献报道用BaO去修饰载体,以
提高活性和防止碳沉积,我不太明白,难道BaO不和水和CO2反应吗?催化剂应该失活才
对,谢谢大牛指点
a********m
发帖数: 201
25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Pd2(dba)3和Pd(dba)2的区别
活性有差别。pd2(dba)3买到的有大量的nanoparticle,除非先做先用。催化活性有可
能是纳米颗粒造成的。pd(dba)2没有这个问题,不过空气不稳定,需要手套箱保存。
H*********S
发帖数: 22772
26
低温燃料电池只能用铂,中高温要是还用铂,那只能说弱爆了。中高温下,活化能垒低
,很多替代品都可以有足够催化活性
y***i
发帖数: 11639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趁人气问个晶体结构问题
现在结晶过的蛋白几千肯定有了,事实证明大部分情况下是非常接近的。蛋白质结构
解释了很多催化活性位点,那些位点的原子的位置差1~2个挨就不会有功能。虽然对没
有学生物专业的人来说,这个好像不可思议。
z*******4
发帖数: 285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请教生物同学第二个问题
本千老把两个问题一块答了:
1.有些生物理论上是“长生不老”的,比如“灯塔水母”,在极端环境下可以逆分化,
返老还童,再活一遍,且理论上可以无限“从头再来”。
再比如,裂殖生长的许多生物,比如酵母等,它用身体的一部分不断的分裂出后代,然
后再分裂,不断的生存下去,都可以算是“长生不老”。
但长生有长生的好处,传宗接代有传宗接代的好处,尤其是后者有进化优势,所以大多
数走了传宗接代路线的生物流传至今。
2.此问题实际表述为:为什么所有生物遗传上都是“中心法则”?
这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有很多争议,科学上比较合理的有两种解释:
a.地球起源说,就是地球早期环境,大气中氮,氧,氢、碳,等含量较高,在火山爆发
、闪电命中等极端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氨基酸、核糖。各种氨基酸日积月
累,逐渐产生有催化活性的蛋白酶、核酶,然后逐渐演化成细胞生物。此演化过程虽然
极度复杂,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b.地外起源说:地球的生命来自外星。某年某月,一颗陨石坠入地球,陨石上携带者
DNA或者原始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幸存,并逐渐演化至今。
除了科学外,宗教、神学对于生命起源也有不同的见解。不做评价。
z*******4
发帖数: 285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请教生物同学第二个问题
本千老把两个问题一块答了:
1.有些生物理论上是“长生不老”的,比如“灯塔水母”,在极端环境下可以逆分化,
返老还童,再活一遍,且理论上可以无限“从头再来”。
再比如,裂殖生长的许多生物,比如酵母等,它用身体的一部分不断的分裂出后代,然
后再分裂,不断的生存下去,都可以算是“长生不老”。
但长生有长生的好处,传宗接代有传宗接代的好处,尤其是后者有进化优势,所以大多
数走了传宗接代路线的生物流传至今。
2.此问题实际表述为:为什么所有生物遗传上都是“中心法则”?
这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有很多争议,科学上比较合理的有两种解释:
a.地球起源说,就是地球早期环境,大气中氮,氧,氢、碳,等含量较高,在火山爆发
、闪电命中等极端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氨基酸、核糖。各种氨基酸日积月
累,逐渐产生有催化活性的蛋白酶、核酶,然后逐渐演化成细胞生物。此演化过程虽然
极度复杂,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b.地外起源说:地球的生命来自外星。某年某月,一颗陨石坠入地球,陨石上携带者
DNA或者原始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幸存,并逐渐演化至今。
除了科学外,宗教、神学对于生命起源也有不同的见解。不做评价。
z*******4
发帖数: 285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请教生物同学第二个问题
拜托不要半桶水教坏外行人
RNase是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是切割RNA的蛋白酶。
你说的有催化活性的RNA,叫做核酶,英文ribozyme
z*******4
发帖数: 285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请教生物同学第二个问题
当人工智能可以自行编码了,机器人就可以制造机器人,且不断进化。
蛋白质就是这样,自己有催化活性,不断的合成,不断的进化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验室也能重复一部分过程
当然,杠精要科学家现在在试管中重复整个生命起源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天知道第一个细胞的出现用了多长时间,我猜是几亿年
几亿年的氨基酸、蛋白质、各种核糖、有机大分子的积累,才有了一丝契机诞生出细胞
谁TMD有能力做几亿年的实验?只能重复其中的一部分。
c*******n
发帖数: 1648
32
材料学院杨化桂教授科研取得重大成绩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10-29 访问次数:
近日,材料学院杨化桂教授在国际化学、材料领域重要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题为“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 Photoreactivity of Anatase TiO2Nanosheets with Dominant {001} Facets”的
研究论文。
该论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报道了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超高比例{001}
面锐钛型TiO2纳米片,并验证了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近期他还参与了其它有关
新型清洁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些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和《
CrystEngComm》上。这些研究进展为理论设计和实验制备新型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具有重
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杨化
y****d
发帖数: 46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上海交通大学招聘启事
招聘岗位:特别研究员(副高级职称)
招聘条件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身体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富有责任心,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
博士学位,且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有相应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或已获得相关职
位。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硕士生研究工作的能力。
岗位职责
完成学校及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科研、行政及服务社会等任务。
参加科学研究,参与课题申请、执行、项目开发、论文及专利写作等科研任务。
根据工作需要,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实验培训、论文写作及毕业答辩等工
作。
参与实验室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
承担学院及团队负责人分配的其他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
其他
研究方向:招聘人员将主要从事酶学与酶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研究内容集中于利用多
种手段揭示酶分子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底物选择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蛋白质
工程技术构建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人工进化酶及人工代谢通路;构建表达系统,开发具
有良好应用潜力的新型酶制剂。应聘人员可任选以下一个作为主攻方向: 1)蛋白质进
m**********2
发帖数: 6568
34
"是否存在“是什么意思?有催化活性的RNA当然是存在的。其他的,很多有待于实验证
据。不过,就早期起源的学说而言,大家都在这个水平,或者更低。RNA world还是so
far看起来最有道理的。
或者说,基于RNA的生命(最基本的定义,即自我复制+代谢+变异)先于蛋白质出现,
是很有道理的。
x***o
发帖数: 47
3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蛋白催化中心
我的结构没有突变,而且itc结果又突变的也有native的,都没有显示结合,我怀疑做
cd之类的也不会有明显变化,谢谢,呵呵,不管怎样,下一步尝试尝试

来帮楼主分析一下。
因。怀疑结合底物时有变构现象,但无法确定。
行活性中心有关键作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变后蛋白失活。总之,这点上只通过保
守来判断有些草率,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证据。
,荧光等。仪器简单,而且对样品无损害,建议楼主尝试。
g*********r
发帖数: 9366
3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蛋白催化中心
你说的对
绝不能仅仅从sequence alignment上找active site , 有的保守点是提供其他功能,比
如substrate binding , co factor binding, 或者结构支撑所必须,甚至是演化中的
冗余
判断catalytical center,如果没有类似的已知information, 必须有mutant /
activity assay 佐证

来帮楼主分析一下。
因。怀疑结合底物时有变构现象,但无法确定。
行活性中心有关键作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变后蛋白失活。总之,这点上只通过保
守来判断有些草率,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证据。
,荧光等。仪器简单,而且对样品无损害,建议楼主尝试。
s******c
发帖数: 331
37
现在难得看到这么激烈的有关生物学的讨论了!
支持这个答主一下。不过结构生物学的意义多数还是很基础科学的,另外一方面,所谓
biomedical research大多数也是这样的,研究一些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是现在NIH很喜
欢的,但是实际上多数的蛋白质并不能作为药物靶点。还有,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是没错
的,但是知道结构对理解功能有多大的作用,就是case by case的事情。各种protease
enzyme的结构对于功能的研究显然是critical的,不然根本不知道为什么类似的蛋白
可以有不一样的底物选择性和不同的催化活性,这方面指导药物开发的例子很多,比如
HIV的各种逆转录酶的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一些超大分子,比如叶绿体,呼吸链复合
物,yigong的splicesome,结构对于功能的理解是决定性的,比如结构出来之后大家才
知道呼吸链里电子是怎么传递的,各种小分子是怎么结合的。至于在细胞内做scaffold
的很多蛋白,结构对于功能的意义在我看起来比较的弱,同样还有各种跟免疫相关的比
如BCR TCR,精细的结构信息可能对功能指导意义没有很强。这方面看看结构生物学本
身的侧重点其...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0
38
来自主题: ChemEng版 - 请教催化大牛一个简单问题
小弟现在开始做用水和CO2重整甲烷的实验,我看到很多文献报道用BaO去修饰载体,以
提高活性和防止碳沉积,我不太明白,难道BaO不和水和CO2反应吗?催化剂应该失活才
对,谢谢大牛指点
A*****s
发帖数: 813
39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Pd/C催化的还原反应
干钯炭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危险,
回收的钯炭反而要危险的多,是因为有活性氢吸附在上面
我过滤的时候,有一次洗涤的次数比较多,甲醇抽的太干
噼噼啪啪的就着了

希望超工没有吓到童鞋们。。
现在的Pd/C试剂,有时会写上“wet”,有时不写,但大部分都是含水的,因为Pd(0)是
在水相中由Pd(II)还原出来的,这其中,水溶液可以隔绝空气(氧气),避免Pd(0)再
被氧化。超工说的对,水的一个作用是阻燃。所以,这类还原反应需要无氧,但不苛求
无水,况且有时水是反应产物之一。忽然想起Noyori说的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用
product这个词仅仅是指我们感兴趣的产物,但对于水这样的反应产物,我们往往不考
虑,但水有时的确是化学反应的产物之一。所以Noyori把不感兴趣的反应产物称为“co
-product”。尊重事实嘛。
但依小弟经验,Pd/C与大部分惰性有机溶剂(比如Ethyl Acetate)和平共处,除了醇
(比如Ethyl Alcohol)、酸以及能脱氢的除外。超工写的EA,不知何物,有机的缩写
太tmd多了。如果实在需要用醇或者酸,可以考虑先加催化剂和反应物到瓶子里,再加
惰性稀释溶
y****d
发帖数: 46
40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上海交通大学招聘启事
招聘岗位:特别研究员(副高级职称)
招聘条件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身体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富有责任心,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
博士学位,且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有相应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或已获得相关职
位。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硕士生研究工作的能力。
岗位职责
完成学校及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科研、行政及服务社会等任务。
参加科学研究,参与课题申请、执行、项目开发、论文及专利写作等科研任务。
根据工作需要,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实验培训、论文写作及毕业答辩等工
作。
参与实验室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
承担学院及团队负责人分配的其他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
其他
研究方向:招聘人员将主要从事酶学与酶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研究内容集中于利用多
种手段揭示酶分子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底物选择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蛋白质
工程技术构建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人工进化酶及人工代谢通路;构建表达系统,开发具
有良好应用潜力的新型酶制剂。应聘人员可任选以下一个作为主攻方向: 1)蛋白质进
S*****n
发帖数: 6055
41
有催化活性的也不是所有的面。。。
S*****n
发帖数: 6055
42
这文章里用的词是develop,不是invent啊。。。
FAU在自然界里头被发现有两百多年了,怎么也不能算是个invention,在实验室里做能
比较好的控制硅铝比,所以能优化催化活性,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水热合成zeolite是她第一个做的,我觉得还是当得起Nobel的
s*****u
发帖数: 331
43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
这个不是真正的燃料电池电极制备,只是用rde来做电化学的基本测试,通常做纳米或
者其他催化剂的用这个来比较催化活性。
b*******g
发帖数: 1309
44
Pt 不同晶面的催化 抗毒化性能很不一样,这个我前老板的德国老板做的很多
c*********k
发帖数: 20696
4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你会选哪个? OHV OR DOHC
re
这个就是催化剂的再生
如果不能被再生就失掉了催化活性了
M*******e
发帖数: 21
46
抗击流感唯一有效的药是达菲,通用名是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司他韦
IUPAC中文名称 (3R,4R,5S)-4-乙酰氨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
INN通用名 Oseltamivir
CADN通用名 奥司他韦
分子式 C16H28N2O4
分子量 312.4 g/mol
CAS号 196618-13-0
ATC代码 J05AH02
半衰期 6~10小时
适应症 流行性感冒
商品名/生产商 达菲/罗氏
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其抑制神经氨酸
酶的作用,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
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奥司他韦是基于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的成功案例,在这
种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大量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手段,根据靶酶的三维结构有针
对性地设计了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是奥司他韦的专利持有人,目前他们生产的奥司他韦磷酸盐胶囊剂(
商品名Tamiflu,中国大陆称达菲,港译特敏福,台湾译为克流感)是市场上唯一的奥...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1
47
抗击流感唯一有效的药是达菲,通用名是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司他韦
IUPAC中文名称 (3R,4R,5S)-4-乙酰氨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
INN通用名 Oseltamivir
CADN通用名 奥司他韦
分子式 C16H28N2O4
分子量 312.4 g/mol
CAS号 196618-13-0
ATC代码 J05AH02
半衰期 6~10小时
适应症 流行性感冒
商品名/生产商 达菲/罗氏
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其抑制神经氨酸
酶的作用,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
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奥司他韦是基于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的成功案例,在这
种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大量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手段,根据靶酶的三维结构有针
对性地设计了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是奥司他韦的专利持有人,目前他们生产的奥司他韦磷酸盐胶囊剂(
商品名Tamiflu,中国大陆称达菲,港译特敏福,台湾译为克流感)是市场上唯一的奥...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6311
48
第八章
在超过两百年的时间里,冻湖下的计时钟可靠地一步步前进着,耗尽了一圈又一圈
弹簧蓄积的力量。嘀嗒嘀嗒,时钟启用最后一圈弹簧……转到最后一个齿轮时,却被一
片气凝雪塞住了。齿轮也许会从此卡死在那儿,直到新太阳亮起。但幸好发生了别的事
先没有想到的事:在第二百零九年的第九天,海底爆发了一连串强烈地震,向外推展的
地震波震松了最后一个齿轮。一具活塞启动了,推动一股活性淤泥涌进封冻的气凝冰。
几分钟内,什么动静都没有。接着,活性淤泥发出热量,温度升至氧、氮凝结点之上,
甚至高于二氧化物的凝结点。无数飞速生长的放热质吐出热气,融化了小小的潜水箱周
围的冰。潜水箱开始向湖面升起。
从黑暗中醒来。这个过程大不同于从普通睡眠中醒来。上千位诗人曾经描绘过这一
刻,近来又有上万位科学家深人研究了这一刻。这是舍坎纳·昂德希尔一生中经历的第
二次(头一次其实不能算,那一次的记忆只剩下婴儿记忆中模糊不清的一个片断:攀在父
亲背上,在罗伊尔山的渊数中醒来。)
从黑暗中醒来就像许多碎片慢慢拼凑成一个整体,视觉、触觉、听觉;记忆、明白
自己身处何地、往事。这些是依顺序一个一个回来的吗?或者是同时发生的,但各个碎...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158
49
13位科学家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为了中国学界的名声
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康宁 王灿 虞涵棋
2016-10-10 23:17 来自 能见度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场赛跑赌上的,是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名声。
一切源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
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刚发表时,NgAgo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
辑工具,可媲美此前有“基因魔剪”美称的CRISPR技术,被国内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
”学术成果。 然而,之后的故事急转直下,全球数百家实验室,历时5个月的时间,没
有一家宣布能重复成功。质疑声越来越大,韩春雨不作正面回应,却收获接连的荣誉:
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惠于NgAgo技术
,河北科大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
术研究中心。
“是时候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
中国青年报表示,科学家有必要站出来表达看法。“处理不好的话,会严重影响中国科
学家的声誉。”魏...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50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ATRP发明争议的质疑
大家都火气小点。。。专业版面,冷静讨论。。。
牛三斤也有他的道理,
我也认为“独立提出概念”要看什么领域,
比如,有一种现象很困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有一道数学难题不知从哪里入手,
然后有人指了一个方向, work out了,这是算的;
或者,当年田中耕一的例子,好,最后这种方法成功了,
所以田中的比较粗糙的想法也能给他一个诺贝尔奖。
但在实验科学里,
尤其是活性自由基聚合,是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
却一直未能实现。
这里的重要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有效的催化体系和如何达成休眠种和活性种之间的平衡从而最小化终止反应,
而后者想想容易,但没有催化体系,都是空谈。
科幻作家按你的思路更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为什么sawamoto的文章同时出来风头却没有老王老马的影响大?
因为他那个催化体系复杂,不如老王老马的易行。
老马1994年不就发表了那个活性自由基体系,
后来为什么没人用了?因为那不work,
老王的帖子也给出了我长久疑惑的问题的答案。
当然,即便这样,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还是跟催化剂有关系,
就是,铜盐的使用和残余,
前几年说是有很大突破,还上了C&E News,
不知
1 2 3 4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