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元佑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y***y
发帖数: 19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元佑党籍碑
☆─────────────────────────────────────☆
mingo (豺狼虎豹四不象) 于 (Sat Sep 12 16:43:33 2009, 美东) 提到:
元佑党籍碑 ,宋代摩崖石刻。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北
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佑、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
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现存碑刻为南宋庆元四年(
1198)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碑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 “元佑党籍”四字。久经风
雨侵蚀,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认。是国内仅存完整的一块。下面是碑文全文:
《元佑党籍碑》
皇帝嗣位之五年 ,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乃命有司
,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皇帝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
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
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
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
f**********r
发帖数: 2027
2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五台山 (官方网站)
话说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大地53年的乱世中,有几十位帝王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
出出历史悲剧。这时候,原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从历史中走出,他先是陈桥兵变,黄袍
加身做了皇帝。紧接着又杯酒释兵权,强化了中央集权。他的出现,不仅结束了唐代安
史之乱以来200年藩镇割据的局面,也为宋王朝以后的延续筑好了基业,因此,宋太祖
赵匡胤是一位成功而有成就的帝王。这位军人出身的帝王,不仅智勇双全,政治上也还
开明,他对待思想文化战线,总的原则是兼容并蓄而为我所用,认识到佛教对封建统治
也不无裨益。故他充许佛教的存在和发展,给以适当的保护。下诏对后周世宗时未废毁
的寺院,着手修复,留下来的要妥善保存。其中最重要的运作是,选派了157名僧人西
行求法,寻求新颖的佛教思想,还组织刊刻大藏经,以充实和丰富传统思想文化。他还
下诏禁止大型的佛事活动,不允许僧尼夜集士女开展宗教活动,表明了他充许佛教发展
,但要适度和有节制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宋太祖对待佛教的政策是明智之举,也可说为
北宋的佛教政策定了基调。
北宋皇帝和五台山佛教,颇有因缘的是太宗、真宗和仁宗。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据
说从小由太祖一手拉扯成人,又靠着他...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3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4-01-13/59370990-5.html
一、康生先祖
康生,原名张宗可(珂),字少卿。山东诸城县大台村人(今胶南市经济开发区大台村
),为漕汶张氏第二十四世孙。 漕汶张氏先祖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宋哲宗
赵煦在位时期,自南直隶清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迁至王台(今青岛胶南市王
台镇)漕汶立村,因前有漕渠(运粮河道),村西北有汶山,故取名漕汶村。自明代起
渐为显赫门第。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
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陵谷百
变历劫火,宋家垛上常岿然。浮云富贵有时去,此屋不共成飞烟。呜呼,盛德之留别有
以,鬼瞰定知无疚愆。只今岁久少经过,风风雨雨门常关。寒松夭矫关不住,苍龙飞入
青冥端。茯苓斗大不可见,千尺下抱灵根蟠。墙外行人生叹息,时闻落子松风前。”
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
二、显赫门第
据其家谱,漕汶张氏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张若獬、张若麒兄弟双进
士,张若麒、张应桂(张洽叔)、张洽父、子、孙...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210
4
在逼宫之后的一年内,他老爸就死翘翘了,谁知道怎么死的呢?
————————
这一天的苏宅是欢快的......仅仅就在两天之后,数封加急快报星夜入京,如同一道道
霹雳般,瞬间炸响了大梁帝都的天空......大梁元佑六年冬末,北燕三战不利,退回本
国,大渝折兵六万
元佑七年秋,太子妃产下一名男婴。三日后,梁帝驾崩。
S*******T
发帖数: 5156
5
“太师回府了!”
随着压低了声音的传唤由大门一直传到内院。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贴身使女忙不迭的整
理着蔡京惯用的卧榻,几个宫熏再仔细的察看一下,确认没有半点烟气。室温也是将将
合适。
红泥小炉上温着的提神补齐的饮子赶紧加了把火,将沸位沸之际就端了下来。放在暖套
当中候着。
几个惯于为蔡京代步的娇俏使女忙迎到门口。等着搀扶这位老公相入内。今日当值的侍
妾领着这队伍,查点着衣包。蔡京回府,就要换下朝服,换上家常的衣服。既要暖和还
得轻便,总要让这八十多岁的老人觉得舒适才是。
阖府富贵,都寄托在这个八十余岁的老人身上,谁都指望他能长命百岁。让这薰灼气象
,长久的维系下去。
蔡攸这个时侯就候在内书房当中,自家爹爹侍妾已经到院中出迎。做儿子的就不好出去
了。放在平日蔡攸很有些才子的放达气概,不将这些礼数放在眼里。不过最近他在老爹
面前可是老实许多,谨言慎行,不愿意被挑出半点毛病出来。
不过这位曾经也居东府的小蔡相公,却没有半点曾为大臣的雍容气度。在内书房中负手
乱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也难怪他,此时此刻,在汴梁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东府传出来的圣人旨意!
蔡攸要到其他地方,自然不必等着父亲下值...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589
6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贴一篇宋末元初湖州老乡写的
小元佑的解释就更不对了,元佑是文章盛世,是哲宗年号,而文章开头就是乾道
b**g
发帖数: 53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版主应该弄个五毛list
不太赞成啊!!相反的,是不是要弄个老将的list阿?
弄出来了干啥?让大家攻击他们?历史证明了一切啊:王安石变法之后,那个蔡京啊,
也冒充变法派嘛,反正就是嘴上说改革,然后鱼肉百姓嘛(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哈),然
后他就搞了一个——“元佑奸党碑”。和您的提议类似啊!
所以,不太好哈!
还是那条,真理越辨樾明,他们的存在,才证明了他们那套东西的无知可笑!!没有他
们,大家也会如通忘记其他的历史一样,忘记什么叫五毛,什么叫无耻!!
所以说,五毛是个好东西!!至少为历史和其他的存在作证了!!!我们要感谢他们!!!
w*****h
发帖数: 2120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元佑党籍碑
“零”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引入的?
为啥不是"三百零九"人
T****r
发帖数: 2209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贾似道真的误国了吗?
===========
这诗什么时候写得具体不详,不过作者仁宗年间(1039年)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
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
而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
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
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
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
改革,进行变法。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这次变
法因新旧党争反复不已,难于取得明显成效。
1100年,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宋徽宗赵佶,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
人起义,宣和二年(1120年)摩尼教教主方腊率众起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
南下时宋钦宗赵桓受父徽宗之禅即位。1127年,南宋政权建立。
===========
你所说的高峰期是在哪里呢?
j****e
发帖数: 12067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总调度长安路生:安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再可惜 也没有宋可惜
西军最强的元佑,绍圣年间,朝廷不去掺沙子,到生死存亡的宣和,靖康年间,朝廷倒
想起来要去西军掺沙子了。都不知道你这侮辱的是谁的智商。
w****n
发帖数: 407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tten (no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本族的历史概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节点中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08:54:50 2012, 美东)
本族的历史概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节点中之二
妖道无花 2011-3-7 12:59:00

嘿嘿,看来上一个帖子尺度太大了,其实,不要那么敏感嘛。。论坛上比我猛的多
得是,也没人被喀嚓掉。编辑版主们,要心态平和一点哦。俺记得长安射天郎同学在本
版的长篇历史文章也活得好好的嘛。。。你不能这个样子,凡是说点实在话,就给俺们
咔嚓了。。非要上文言文啊。。。对了,还有文盲同学的哲学贴,也一直好好的哦,所
以呢。。。要淡定。
上次说到的,正是春夏秋冬的民族史。我们最关注的,理应是秋天,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热烈的时代,这是最寒冷的时代,这个,是我们的时代。
第四节,秋季模型的建构——西晋崩盘的细节还原
一般来说,国运运转到秋季,都会比较诡异,妖星四起。之前的论述已经讲过,夏
季帝国的崩...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4
别打我,我只是转贴
----------------------
季节
作者:妖道无花 2010-08-27 17:27 星期五 晴
轮回已经靠近,命运不可改变,一个人的轨迹也许可以轻易扭转,但是国运却从
未幸免。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第四次轮回的秋天。
秋天,充满杀气的狂欢夜,新的统治建立起来,几乎所有人都要呐喊出压抑的欣
喜,仿佛昔日夏天的聚会,已经在流血中得到挽回,稳定帝国的梦想,在无数子民中继
续。
就像西晋建立的时候,前方是复兴的未来,北宋统一的瞬间,就要回到唐朝的风
采。
恐怖的打击和裂变已经充斥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面对繁荣下的假象无可奈何
,太尉选择了狂欢,却把担忧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子孙,老夫看不见的混乱,将报复在你
们身上,国运在浮躁中衰落,所有人却都只能视而不见。
前方,除了奢侈,还有等待洗牌的呼吸声。北方,除了风雪,还有潜在的敌人。
帝国臃肿而迷人,从上到下都流着奶和蜂蜜,而经济和农业的冬天正在刺激长城外的盗
贼们,他们目光凶恶,步伐轻巧而具有迷惑性,他们用崇拜的目光看透这片土地的财富
,胸中却升起掠夺的梦想。
我们处在大洗牌的前夜,享受着永嘉和靖康的繁荣,我...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5
别打我,我只是转贴
----------------------
季节
作者:妖道无花 2010-08-27 17:27 星期五 晴
轮回已经靠近,命运不可改变,一个人的轨迹也许可以轻易扭转,但是国运却从
未幸免。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第四次轮回的秋天。
秋天,充满杀气的狂欢夜,新的统治建立起来,几乎所有人都要呐喊出压抑的欣
喜,仿佛昔日夏天的聚会,已经在流血中得到挽回,稳定帝国的梦想,在无数子民中继
续。
就像西晋建立的时候,前方是复兴的未来,北宋统一的瞬间,就要回到唐朝的风
采。
恐怖的打击和裂变已经充斥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面对繁荣下的假象无可奈何
,太尉选择了狂欢,却把担忧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子孙,老夫看不见的混乱,将报复在你
们身上,国运在浮躁中衰落,所有人却都只能视而不见。
前方,除了奢侈,还有等待洗牌的呼吸声。北方,除了风雪,还有潜在的敌人。
帝国臃肿而迷人,从上到下都流着奶和蜂蜜,而经济和农业的冬天正在刺激长城外的盗
贼们,他们目光凶恶,步伐轻巧而具有迷惑性,他们用崇拜的目光看透这片土地的财富
,胸中却升起掠夺的梦想。
我们处在大洗牌的前夜,享受着永嘉和靖康的繁荣,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七、北宋(960-1127)、辽(947-1125)、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
Δ宋建隆至开宝年间(960-976)南唐后主(李煜)命李从谦赋《观棋》诗,时从谦方
数岁。(《全唐诗》)
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宗遣中使赐钱亻叔文楸棋局,水精棋子。(《宋史·钱
亻叔世家》)
王禹?(954-1001)作《筵上狂诗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称宋太宗创有“对面千里”、
“独飞天鹅”、“海底取明珠”三棋势。
Δ宋太宗屡召潘慎修对局。慎修作《棋说》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宋史
·潘慎修传》)
Δ太平兴国至至道年间(976-997),棋待诏贾元(玄)号国手。(宋欧阳修《归田录
》)
Δ天圣至嘉佑年间(1023-1063),李重恩善弈棋,冠绝当时。(《集事渊海》) 吕济
叔工棋,亦当时第一。(近人黄俊《弈人传》)
欧阳修(1007-1072)自号“六一居士”,作《六一居士传》,寓棋于名号中。(《欧
阳文忠集》)
邵雍(1011-1077)作《观棋大吟》、《观棋长吟》是我国棋诗中最长一首,计1800字
。(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Δ皇佑年间(1049-1054)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的九大定律
http://bbs.tiexue.net/post2_4193609_1.html
作者:杨明文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
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
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
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
火而死”。
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
大业之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如刘邦如朱元璋。
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8
上古福建未开发,《山海经》说“闽在海中”。对中原而言,古闽远在遐荒,僻处海
隅,“人迹不到,车道不通,天所以隔外内也”。晋末“永嘉之乱”,衣冠士民南渡入
闽,文风始张。晚唐有宋,学者益盛,文风更炽,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已同江浙
“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从此有了“海滨邹鲁”的美称,名
宦清官辈出。但忠奸相伴,不可讳言,也出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巨贪巨奸。
旧时看《水浒》,看《金瓶梅》,有一个奸贼让人扼腕愤慨,这就是蔡京。在《水浒》
里,蔡京阿谀奉承,谄上欺下;花石纲、生辰纲,无恶不作、怨声载道。在《金瓶梅》
中,西门庆是靠巴结蔡京升了官,欺男霸女,荒淫无耻。这是小说家言或不足为据。后
读史翻阅历代笔记杂书,涉猎了一些蔡京的史实,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逐渐清晰起
来。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兴化仙游(今福建莆田仙游)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状元),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
府。崇宁元年 (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
相,共达十七年之久。位极人臣,权倾天下,却无复廉耻,大售其奸。
...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19
其实你知道宋词是宋文化上盛世,登峰造极
宋诗是唯一可以和唐诗相提并论的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建筑上不多说,列两本书《木经》、《营造法式》。
科技进步发明创造太多,四大发明就占三项,
先列100项好不好
1、指南针
(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
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
2、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
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活字印刷术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
(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东京开封府),北宋大臣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
“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
(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
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
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科技界对卓
筒井有...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清遗民陈寅恪
陈 先 生 一 生 对 清 朝 很 有 感 情 , 其 感 情 远 远 超 过 对 民 国 的 感
情 ,
更 别 说 共 和 国 了 。 他 是 湖 南 巡 抚 陈 宝 祯的孙 子 , 其 夫 人 也 是

代 大 老 的 后 裔, 他 们 夫 妻 都 是 以 世 家 子 弟 自 命 。
下 面 贴 上 陈 先 生 写 的 纪 念 跳 水 而 死 的 王 国 维 的 诗, 括号里面是
我的分 析。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这 里 "汉 家" 指 的 是 清 朝 ,就 是 大 家 说 的 "满 清", 其 实 这 和 李
白 诗
里 的 "汉 家 天 子" "汉道昌" 的 汉 的 意 境 是 一 样 的,在 古 人 的 诗 歌
里 ,
"汉 家" 是 个 常 用 的 意 境 , 一 样 曾 经 被 用来 指 代 辽 国,元 朝 , 金
国 等 ,古 诗 里 用 "汉 家" 指 代 作 者 认 可 的 朝 代 , 并 不 一 定 和 今
天 的 汉 族 涵 义 对 应; 今 天 的 读 者 用 现 代 民 族 主 义 来 解 读 ,
未 免 失 误。 有 一 点...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清遗民陈寅恪
陈 先 生 一 生 对 清 朝 很 有 感 情 , 其 感 情 远 远 超 过 对 民 国 的 感
情 ,
更 别 说 共 和 国 了 。 他 是 湖 南 巡 抚 陈 宝 祯的孙 子 , 其 夫 人 也 是

代 大 老 的 后 裔, 他 们 夫 妻 都 是 以 世 家 子 弟 自 命 。
下 面 贴 上 陈 先 生 写 的 纪 念 跳 水 而 死 的 王 国 维 的 诗, 括号里面是
我的分 析。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这 里 "汉 家" 指 的 是 清 朝 ,就 是 大 家 说 的 "满 清", 其 实 这 和 李
白 诗
里 的 "汉 家 天 子" "汉道昌" 的 汉 的 意 境 是 一 样 的,在 古 人 的 诗 歌
里 ,
"汉 家" 是 个 常 用 的 意 境 , 一 样 曾 经 被 用来 指 代 辽 国,元 朝 , 金
国 等 ,古 诗 里 用 "汉 家" 指 代 作 者 认 可 的 朝 代 , 并 不 一 定 和 今
天 的 汉 族 涵 义 对 应; 今 天 的 读 者 用 现 代 民 族 主 义 来 解 读 ,
未 免 失 误。 有 一 点...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因为天气炎热被热死的名人
伏湛:加官仪式上中暑身亡
伏氏家族在汉代很出名,可以说是真正的贵族世家。伏湛的老祖宗伏胜,人称“济南伏
生”,是今文《尚书》的始传者。伏家自古就是以诗书传家,家门口也总是围满了前来
讨教问题的达官显贵。史书记载说,伏湛天性孝友、刻苦好学、少传父业,教授门徒数
百人。西汉成帝时开始踏入仕途。但不幸的是,就在他仕途如日中天的时候,灾难也降
临到了他的头上,建武十三年(37),刘秀又准备为伏湛加官,这次准备让他出任尚书,
仪式搞得很隆重,天气很热,伏湛很高兴,然而一套繁琐的程序还没进行完毕,伏湛挺
不住了,竟然中暑身亡。就这样,好好一出喜剧变成了悲剧,加官仪式也就成了送葬仪
式了。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去世
据史料记载,元佑八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
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往宁远军(今广西容县一带),不久又被
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又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
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还好,苏轼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在这外放的数年间,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
,读书...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1197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tain99 (perta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0 10:49:16 2016, 美东)
晚清的“同治回乱”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前言
1862—1873年(清·同治年间)在西北暴发了的回族暴乱,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
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两岸汉人总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竟有五百多万之多。
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
人而幸免。”
富平县志载:“1855年(咸丰五年)全县有46795户,254257人,1876年(光绪二年)
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人数减少了一半,计1862--1869七年间被杀60%。”
三原县志记载“1861年(咸丰十一年)全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乱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
疫和大旱,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乱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
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志记载:“1864...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4763
25
苏轼反复唠叨的,是同一件事儿,就是熙宁年间江南饿死人的事儿。比如《乞赈济浙西
七州状》是在元佑4年写的,但当年的饥荒尚未大规模发生,东坡肉是拿“熙宁中,饥
疫人死大半”的历史教训来敲打哲宗。看看这些数字就知道,东坡肉吃多了血糖有点高
,这数字也在往上飙。从一开始的语焉不详的“死大半”,直到“百余万人”,反正吹
牛不上税。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熙宁中,饥疫人死大半”;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宁之灾伤……本路死者五十余万人;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熙宁八年,两浙饥馑……卒死五十万人”;
《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民间有钱,尚因无米饿死四十万人;
《乞将上供椿斛斗应副浙西诸郡接续粜米劄子》:“熙宁中,杭州死者五十余万,苏州
三十余万”;
《奏准南闭粜二首》:“熙宁中,张靓、沈起首行此事,至浙中饿死百余万人。”
c*********d
发帖数: 9770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27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316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替方正县说两句公道话
不一定,参见元佑人党碑
e*u
发帖数: 10016
29
http://zh.wikipedia.org/zh/%E7%8E%8B%E5%AE%89%E7%9F%B3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銳行變法,但因性格、運氣、
舊黨及富豪反對和用人不當,導致變法失敗,其人亦被舊黨標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
殃民」,所促成的黨爭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
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
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
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
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
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
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
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9]。如蔡上翔以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
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10016
30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苏轼、范纯仁等人皆曰不可,温公执
意而行,“熙宁变法”以司马光的“元祐更化”结束。不久王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
月,司马光病逝。史载王安石退居金陵时“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助役
,复差役,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终不可罢也。’”[9]元佑
元年二月,罢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复之。八月,司马光奏称:“
散青苗本为利民。”
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
,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
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
”,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确实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
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
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余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
“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10]。
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后主导下,致力于恢复祖宗旧... 阅读全帖
v********d
发帖数: 4413
31
靠,不是说档次吗,诗人是泛称,李白只写诗,苏轼写诗写词写文,要跟李白放在一起
归档,那咋办呢?只好都说诗人了。
再说了就诗而言,苏轼作为宋诗元佑代表人物当然可称为最伟大诗人。
d*******3
发帖数: 859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清遗民陈寅恪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len (mole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大清遗民陈寅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3 19:30:15 2014, 美东)
陈 先 生 一 生 对 清 朝 很 有 感 情 , 其 感 情 远 远 超 过 对 民 国 的 感
情 ,
更 别 说 共 和 国 了 。 他 是 湖 南 巡 抚 陈 宝 祯的孙 子 , 其 夫 人 也 是

代 大 老 的 后 裔, 他 们 夫 妻 都 是 以 世 家 子 弟 自 命 。
下 面 贴 上 陈 先 生 写 的 纪 念 跳 水 而 死 的 王 国 维 的 诗, 括号里面是
我的分 析。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这 里 "汉 家" 指 的 是 清 朝 ,就 是 大 家 说 的 "满 清", 其 实 这 和 李
白 诗
里 的 "汉 家 天 子" "汉道昌" 的 汉 的 意 境 是 一 样 的,在 古 人 的 诗 歌
里 ,
"汉 家" 是 个 常 用 的 意 境 , 一 样 曾 经 被 用来 指 代 辽 国,元 朝 ,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探讨一段历史,就是关于大清庆丰帝的宏伟蓝图的问题。探
讨这个的本质目的就是知己知彼,对未来有个系统性的规划,从而能够使每个大清子民
在黎明前能够充分的防火防盗,得到利益损失最小化。
今天我们一反常态,先说论点,而后再说论据。我认为庆丰帝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哎呀,这句话有没有点小粉红的语气?
高大上一点说,就是他的心中有一个伟大的蓝图,那就是在6年的时间里,通过改革来
实现八个大字:救亡图存,富国强兵。
请注意,这个伟大的蓝图和百姓没什么关系,救亡存图就是保证大清江山千秋万载,富
国强兵就是朝廷有钱,而后先军政治,让人不敢惹,甚至时机成熟惹别人一下。
用我的描述就是在一个崇祯的时代,怀着一颗汉武大帝的梦想,利用王安石、张居正的
权力变革手法以及商鞅、桑弘羊的经济改革政策,来打造一个乾隆的饥饿盛世。
而这一切都从人人可做的庆丰梦开始。下面我们会就每一句来展开解释,争取通过对比
让大家更明白、更透彻。
一、庆丰帝变法的原动力
1、伟大的梦想
庆丰帝实际上是一个极端恋权的人,他和长者的闷声发大财以及他的前任平安降落的梦
想不一样。从他的个人角度讲,他有自己的目标,而...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2464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此老(杨82)乃野狐精也。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桌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写于南京的一篇名作。杨是《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馀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
乃野狐精也!”
东坡曾不止一次用此语形容王安石的作品。蔡像《西清诗话》卷中载:元佑间,东坡奉
祠西太乙,见公(指王安石)旧题:“杨柳鸣绸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破春水,白
头想见江南”注目久之日:“此老野狐精也。”
观杨82对土鳖国高能物理界的拳拳见解,我的感觉就是,“此老(杨82)乃野狐精也”
m*t
发帖数: 2464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此老(杨82)乃野狐精也。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桌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写于南京的一篇名作。杨是《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馀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
乃野狐精也!”
东坡曾不止一次用此语形容王安石的作品。蔡像《西清诗话》卷中载:元佑间,东坡奉
祠西太乙,见公(指王安石)旧题:“杨柳鸣绸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破春水,白
头想见江南”注目久之日:“此老野狐精也。”
观杨82对土鳖国高能物理界的拳拳见解,我的感觉就是,“此老(杨82)乃野狐精也”
d***o
发帖数: 7006
36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收益
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8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收益
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立之
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678
39
元佐,元佑,这两个对的也很准。
哈哈

:开掉两个总书记又快又好。
c*********d
发帖数: 9770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7 个月前2017 年 7月 22 日星期六上午 10 点 10 分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宋代航海雄霸世界 中外海船多是“宋朝制造”
造船术起源久远。在原始社会,人类已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千百年来,它始
终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当时中外商人所乘海船多为“宋朝制造”
中国造船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古代造船就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期,而且
曾远航至南洋。发展到一千年前的宋代,我国古代造船业在技术与制造量上又登上一个
新的高峰,造船工艺有了巨大进步,出现了很多造船业中心,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巨大增
长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特别是海船的质量已达到领先于世界的高水平,为推动当时
的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南宋时的大海船可载重几万石(一石约合现在的110斤,2万石就达千吨级以上),深阔
各几十丈。周去非《岭外代答》说,渡南海航行的海船,舵长数丈,一船载几百人,积
一年粮食,还能在船上养猪和酿酒。这种巨型的海舶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而且南宋
时出现的具有优良水密舱结构的商船,即使从现代船舶的设计理论角度来评价,它的性
能及工艺水平都是无可挑剔的。
正由于宋代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所以中外商人所乘用的海船很多是“... 阅读全帖
b*****2
发帖数: 11103
42
牛李党争,元佑崇宁党争,阉党东林,那都是往死里整,恨不得祖坟都给你刨了
我弟很文明,党争点到为止
当然,共同点还是有的,正事不干,只打嘴炮,你好我好大家好,人民代表当到死最重
D******e
发帖数: 11265
43
据说王安石很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位不坐轿子不纳妾的
宰相。 后来还为营救写文章骂过他的政敌之一苏东坡挺身而出。
后来司马光一派失势,被刻到石碑上散到民间被称作元佑奸党。而早前被唾骂的王安石
却配享受宗庙,与孔孟圣人并行。
同样司马光也是位正派喝大度之人。
公开说"介甫文章节义多有过人之处"
王安石死后,司马光对升上说:"介甫无他,唯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大哉"。
苏轼评价王安石 "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
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又岂是小人之为。
u***************r
发帖数: 11227
44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pangying(飞不起来的鹰), 信区: Working
标题: 男人入错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14 08:05:24 2017,GMT)
男人入错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其他什么都会,就是本职工作不会!想来赵佶
若在世,他会这么回答你。
元丰五年,赵佶的老爹宋神宗做了个梦,他梦到南唐后主李煜来拜见他。
无缘无故怎么会梦到他呢?又不是什么美人!
神宗醒后正百思不得其解,内侍来报:“恭喜陛下,喜获十一皇子!”
莫非……神宗想的是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赵佶三岁就已表现出纨绔子弟的面目,他对骑马射箭、花木竹石、飞禽走兽表现出
来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皇位的兴趣。
神宗暗自骂道:这败家子也就做个纨绔王爷的命了。然后封赵佶为遂宁王,施施然
将皇位传给了赵佶的六皇兄赵煦。
皇兄登位,改封端王的赵佶在纨绔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一不留神成了汴京城里的纨
绔之首,整日里不是在参加别人举办的诗词酒会,就是在参加自个儿举办的丹青同行交
流会。

而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赵乙,用这...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25759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朝中措·重阳夜预报有雨
正宗元佑——宣和年间大宋士人闲雅风范,醇正清幽,百读不厌。
不知靖康之后,风王词风会有何不同?:-)
b*s
发帖数: 82482
46
小晏同学作为官二代,没有得到大晏的那些经验值,比较二,不知深浅:
晏几道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
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
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
看来中国人不重视子女培养还是有年头的啊……
t**********d
发帖数: 210
47
“正在为难关头,营中来了一个年轻人,自荐最擅水战,请求入营供职。郡主慧眼识人
,破格录用。那人果然未有半字吹嘘,确是个水军奇才。经过半月筹谋,他亲上战阵,
一举破敌。战后奏报朝廷捷讯,郡主本想报他首功,请旨嘉奖,但此人不知为了何故,
却坚持不让郡主将他的姓名上报请赏。”
“哦?”夏冬一怔,“血战的功劳他都不要,这倒奇了。”
“也许此人无心官场吧。”梅长苏淡淡答了一句,又道,“其后半年,这个年轻人一直
留在郡主营中,为她重新打造操练水军,以补往前之漏。此人性情爽阔,丰姿伟仪,又
极是风趣,两人年貌相当,相处的时日一久,自然不免各有好感,只是时机屡屡不当,
总是未得彼此表白,让人有些遗憾。”
夏冬听到此处,细细一想,心头不由大怒。既然各有好感,那么此次郡主公开对外择婿
,对那人而言就当是一个得偿心愿的大好机会,而显然此人并未出现,只怕已有负心之
嫌。她一向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何况事关郡主,焉能不怒?立即振衣而起,面容紧绷
地问道:“此人是谁?现在何处?”
梅长苏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话,半低着头,仍是不紧不慢地讲着他的故事,只是语调
渐渐低沉:“半年后的一天,那年轻人突然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封...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210
48
“正在为难关头,营中来了一个年轻人,自荐最擅水战,请求入营供职。郡主慧眼识人
,破格录用。那人果然未有半字吹嘘,确是个水军奇才。经过半月筹谋,他亲上战阵,
一举破敌。战后奏报朝廷捷讯,郡主本想报他首功,请旨嘉奖,但此人不知为了何故,
却坚持不让郡主将他的姓名上报请赏。”
“哦?”夏冬一怔,“血战的功劳他都不要,这倒奇了。”
“也许此人无心官场吧。”梅长苏淡淡答了一句,又道,“其后半年,这个年轻人一直
留在郡主营中,为她重新打造操练水军,以补往前之漏。此人性情爽阔,丰姿伟仪,又
极是风趣,两人年貌相当,相处的时日一久,自然不免各有好感,只是时机屡屡不当,
总是未得彼此表白,让人有些遗憾。”
夏冬听到此处,细细一想,心头不由大怒。既然各有好感,那么此次郡主公开对外择婿
,对那人而言就当是一个得偿心愿的大好机会,而显然此人并未出现,只怕已有负心之
嫌。她一向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何况事关郡主,焉能不怒?立即振衣而起,面容紧绷
地问道:“此人是谁?现在何处?”
梅长苏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话,半低着头,仍是不紧不慢地讲着他的故事,只是语调
渐渐低沉:“半年后的一天,那年轻人突然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封...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49
这段话可以解释为什么川菜的东坡肉和杭州一带的东坡肉不一样了
另有一说,相传北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90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发动民众疏浚
西湖。大功告成,为犒劳民工,吩咐家人将百姓馈赠的猪肉,按照他总结的经验“慢著
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烹制成佳肴,与酒一起分送给民工,家人误将酒肉一起
烧,结果肉味特别香醇可口。人们传颂东坡的为人,又将此独特风味的块肉命以东坡肉
。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总结發展,而被公推为杭州第一名菜。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