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y 发帖数: 33185 | 2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①,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①事:师事,侍奉。②术:此指游说之术。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①,门下意张仪②,曰:“仪贫无行
③,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④,掠笞数百⑤,不服,之⑥。其妻曰:“嘻!子
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⑦?”其妻笑曰:“舌在
也。”仪曰:“足矣。”
①亡: 丢失。璧:平而圆,中间有孔的玉。②意:怀疑。③无行:品行不端。④执:
拘捕,捉拿。⑤掠笞:用竹板或荆条拷打。⑥:通“释”。释放。⑦不:相当于“否
”。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②,乃
使人微感张仪曰③:“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④,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
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⑤。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
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
不能言而富贵子⑦,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
,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⑧,乃遂入秦。
①从亲:除秦国而外南北各国合纵相亲,相...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①。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
工商,逐什二以为务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③,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④,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
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⑤,伏而读之。期年⑥,以出揣摩⑦,曰:“此可以说
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⑧,皆少之⑨。弗信。
①困:窘迫,不如意。②逐什二:从事工商获十分之二的利润。③本:此指手工
业、商业。口舌:指游说。④屈首:低头,埋头。受书:从师受教。⑤《阴符》:古兵
书名,《战国策》谓为太公所著。已佚。今传本《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
、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⑥期年:一周年。⑦揣摩:此指悉心求其真意
,以相比合。后用为测度、估量或欣赏文字,加以效仿等意。⑧素:平时,向来。习:
熟。⑨少:轻视。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①,被山带渭②,东有关河③,
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④。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anmit (v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究竟输在了哪---------汉武帝伐大宛探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7:45:44 2012, 美东)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5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
|
j***y 发帖数: 2074 | 6 http://bbs.ynet.com/cgi-bin/ReadFile?whichfile=23947&typeid=33
文章作者:阿特
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曹丕废了汉献帝,刘备终于当上了梦想已久的
皇帝。皇帝当然想统一全国。摆在刘备面前的有两种选择,先伐魏,还是先伐吴。
古人讲忠义,忠总是摆在义的前面。不但以诸葛亮为首的一班文臣谏刘备先
伐魏,就连赵云为首的武将也反对伐吴。云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
也。愿以天下为重。"可是一贯深明大义,从谏如流的刘备。此时却一意孤行,非
要起倾国之兵伐吴,而且连诸葛亮都不带,才导致有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大败。看
来确实奇怪的很。
刘备为人,本是"喜怒不形于色"。老婆糜夫人在长板坡为他跳井殉情死了,
他一点表示都没有,但心里肯定是痛苦的很,后来从众多的儿子里,一定要选最
蠢笨的阿斗做接班人,大概也是为了报答阿斗的老妈糜夫人。嘴上说"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可是在江东和孙夫人度蜜月时早把兄弟们忘的一干二净,还要诸
葛亮用锦囊妙计骗他回家。
而关羽一死,刘备"一日痛哭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
斑斑成血"。比孟姜女哭长 |
|
A*V 发帖数: 3528 | 7 流水落花都是梦
——读《晚明》《伐清》《临高启明》有感
by 东辑事厂
最近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把《晚明》《伐清》《临高启明》三部明季穿越作品从头至尾
看了两遍。三本书三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让人欲罢不能。看书日久,盗版居多,
于是便有了一发感慨,以敬作者的想法。
先从《晚明》说起。
认识《晚明》源于书荒,通过搜索引擎无意识得。书中包含的军事、抗清、明末等诸多
元素都是我私下最喜欢的调调。《晚明》无论是在文字素养、历史考据、叙事节奏都值
得称道,应该说它是部比较全面的好书。然而面面俱到恰恰也是它的弱点。历史考据的
严谨,阿越的《新宋》早已先声夺人;历史视角的切入,灰熊猫《窃明》中 “袁崇焕
叛国” 的惊世骇俗,在明末清初七十年的历史题材中恐已无出其右;而小说的布局,
故事的趣味,从《回到明朝当王爷》到《锦衣夜行》,月关的长袖善舞尽管透着一股脂
粉气却已是《步步生莲》。这种只能模仿无法超越的压力正是桎梏作品生命的恶症。四
年前。我曾自不量力的鼓捣过一本小说,这部名外《晚明迷失录》的穿越本在17K只更
新了两万余字。尽管存稿犹在,“绝不太监”的誓言也赫赫在目,但我早没了勇气。功
力浅薄、笔...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8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百度知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 02:36:05 2011, 美东)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韩非的《韩非子》在论述封建君主治国之道方面究竟哪个
水平更高、影响更大?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号称“暴君导师”“邪恶教父”,其著作在西方被称为封建专制
主义的“验尸报告”;韩非的法家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治国思想深得历代君主
推崇。对这两个人,如何进行客观比较呢?
可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虽然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敞开
大门,并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但中国人的辫子却是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开始割掉。尽管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人开始割心中的辫子,但这一过程却尤其的漫长,直到现在仍
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还在争辩要不要学西方的东西,尤其是政治制度。现在观点是无论是
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成果,凡是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我
们都应该大胆的利用。
曾几何时... 阅读全帖 |
|
HQ 发帖数: 19201 | 10 如果你非要这样子说话,那没得说了。
当时的西蜀基本上不仅仅是不出人才,西蜀的官员大都是安逸的心态,他们才不想什么
匡扶汉世。蜀国的中坚力量,一部分是刘备以前搜集的,但是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了,一
部分都是来自荆州地区的。如果你不知道都有谁,那咱们确实没得谈。
刘备北伐先不说胜算不大,就算是没有大败,也会变成持久战。
我说了,刘备伐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加速。
如果你连伐吴的战斗都打不赢,北伐怎么可能有更有胜算呢?
或者说,客观地说,伐吴跟北伐,哪个难度更大?
更何况刘备在荆州地区有良好的人气,这个地区很容易收为己用。关中地区刘备想站住
脚可没那么容易。
传统的观点和认识,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GIVEN条件刘备伐吴大败,就好像这个是注定
的,然后开始分析。难道伐魏胜算就高?
诸葛亮不算是好的军事家,但是确实是第一流的战略家。其实他对刘备的伐吴决定基本
上没有反对。 |
|
p********a 发帖数: 6437 | 11 今天我来贴,哈哈
紧跟在邓名身后冲向敌营的是杨有才和周开荒,除了杨有才的原班人马外,还有四千多
名同秀才士兵。这批部队本来的任务是一边戒备、一边分出人手来修筑营地,但是杨有
才和周开荒看到邓名带着前锋攻向敌营后,觉得情况紧急,顾不得修营地,立刻指挥大
军一起冲击、接应,同时还派人向后面报讯,让后队全速赶来支援。
很快邓名就带着数百名甲士冲进清军的第一座营帐。
靠近以后,邓名发现清军的防御工事建得非常简陋,只有一道矮矮的篱笆,内侧没
有修建拒马或是壕沟,怪不得狄三喜一下子就带着骑兵冲进去了。营地里坐着一地垂头
丧气的人,显然都是向狄三喜投降的清军士兵。这个营地里已经没有明军的骑兵了,坐
在地上的清兵完全没有站起来的念头,见到又有明军冲进来后,他们一边拼命嚷着“投
降”,一边向地面上伏下头去。
邓名并没有立刻跟进,而是下令坚守这个营帐。骑兵攻入联营之后,最担心的就是
敌军四面合围,所以邓名首先想到的是确保这个营地的安全,给狄三喜留下一条退路。
但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两侧的清军营地没有任何反攻的举动,明军全神贯注地戒
备了一番,但是两侧没有鼓声、没有呐喊声,更看不...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2 可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虽然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敞开大
门,并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但中国人的辫子却是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开始割掉。尽管五
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人开始割心中的辫子,但这一过程却尤其的漫长,直到现在仍有
一部分知识分子还在争辩要不要学西方的东西,尤其是政治制度。现在观点是无论是东
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成果,凡是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我们
都应该大胆的利用。
曾几何时,有中西之分?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后,发现其
实中国和西方,甚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许多思想和理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甚至理
论家本身都有着类似的经历。这是不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作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
成果,本身就包含着一些特有的共同因素或者说是规律性的东西呢?通过分析介绍马基
雅维利和韩非经历尤其是政治思想上的类似之处来做为自己观点的一个例证。主要从身
世经历和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来分析:
一、 身世经历的类似。
1、 都出身于贵族。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马基雅维利全名尼科洛. 马基雅维利生于1469年,死于1527...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 不知道太可惜了!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pixabay)
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太多人后悔知道的太晚!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烦心的事,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常
言道:〝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是非的根源往往在于人的多心,多心不利于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
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01、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
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细水长流,以待迸发。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
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02、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5134 (njf), 信区: talk
标 题: 不知道太可惜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7 19:12:39 2017, 美东)
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 不知道太可惜了!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pixabay)
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太多人后悔知道的太晚!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烦心的事,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常
言道:〝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是非的根源往往在于人的多心,多心不利于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
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01、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
而是在一点一点地...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5 上兵伐谋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手段的综合运作,不待矛盾激化先
期解决争端。其次伐交,看看米帝打海湾战争之前,国务卿在中东各国之间如蝴蝶串花
一般,把各个国家都搞定,能提供军事基地的提供军事基地,能提供后勤的提供后勤,
不愿意打阿拉伯兄弟的国家至少中立,打起来以后不要乱动。顺带再找日本要点钱,从
英法的欧洲国家搞点跑龙套的盟军,打起来以后顺手啊,没有意外
普金打ISIS至少跟周边国家通个气啊,土耳其反对那就绕点路不要招惹火鸡呗。现在被
打脸了,是打火鸡呀还是笑笑走开呢?普金陷入了沉思,早干什么去了 |
|
wy 发帖数: 14511 | 16 发信人: brainless (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Re: 伐清 正文 第十二节 强渡(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9 09:05:49 2013, 美东)
不会是模仿魔戒的白城之战吧 骑兵先虐半兽人 然后被猛犸虐 我真是太聪明了
发信人: brainless (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Re: 伐清 正文 第十二节 强渡(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9 09:54:49 2013, 美东)
不会是模仿魔戒的白城之战吧 骑兵先虐半兽人 然后被猛犸虐 我真是太聪明了 |
|
A*****l 发帖数: 1955 | 17 晚明唯一的不足是主题不那么突出
开篇很长一段单纯为生计奔波
有点钱了先说鞑子来了就出海,后来要说要争霸天下
江南走了一趟之后开始民族主义萌芽,抗清成为第一要务
己巳之后又忙于发展,抢地盘,登州之乱写得很出彩,从情节上讲是必须的,但是又偏
向争霸一些
然后突然拿下旅顺金州,大战镶白旗,让人再次想起抗清的主题
文登大学堂开始搞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之后纺棉织布搞资本主义萌芽
转眼又转战中原,这段属于被历史事实带着不得不走了,布局青州湖南,又开始争霸
紧接着后金来围旅顺又要抗清了,有点为了打而不得不打的感觉
前面留下的李定许心素郑一官那条线已经很久没提过了,不知是来不及还是没有时间去
虽然夹裹了一些民族主义情绪,但是仍然是争霸为主,缺少大义,更偏网络爽文的风味
这几点看着给我的感觉不如《窃明》
《窃明》的文笔和情节只稍稍好过《伐清》,但是熊猫把抵抗鞑虏的主题搞得特别清晰
每一两章就又提起国仇家恨,力争改变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即使是到泉州或者贵州也时
刻不忘
让读者永远不能忘了满清统治对中华的戕害和摧残,而且都是基于事实提出的
在此基础上讨伐一下袁督师水到渠成,因此假设了袁督师投敌也让人看着合情合... 阅读全帖 |
|
I*3 发帖数: 7012 | 18 你没看饭桶的视频吗?不轻言动武后一句就是要先和争议直接当事方协商。尼玛这就是
伐交。
尼玛都已经是软实力时代了,一帮原始老将还尼玛到处嚷着动武。 |
|
s*********t 发帖数: 16647 | 19 《伐清》纵横中文网首发 作者灰熊猫
首发地址:
爪机地址:
各位《伐清》书友,您的每一次订阅、红票、月票、点击和收藏都是对灰熊猫默默的肯
定与支持。
请各位《伐清》书友尽力支持正版小说。小说作者需要您的支持,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
作品。
······································
第六章 忽闻... 第四十三节 风向(上) 2013-10-16 12:00:02 3414
北京眼下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官员和百姓都在享受难得的假期,以及平时舍不得
享用的美食。川陕总督李国英也趁着这个机会四处活动,希望辅政大臣能够体念他的难
处,同意从重庆撤兵。
虽然一开始朝廷坚决不同意从重庆撤兵,但看到李国英再三上奏苦苦哀求,而且不顾体
统和身份地替朝廷分析坚守重庆的利弊后,就是太皇太后和辅政大臣们也都被感动了。
虽然很不满意李国英在奏章中公然削朝廷的面子、拆朝廷的台,但太皇太后看完李国英
恳请入京对奏的奏章后,也对左右官员轻叹一声:“李国英这个奴才还是忠的。”
虽然李国英讳败为胜,每次战败后都竭力推卸责任、怨天尤人、拼命夸大敌人的损失,
但和近代国家不同,**国家对... 阅读全帖 |
|
j*y 发帖数: 320 | 20 《真实的宋江》 作者:程国昌
施耐庵笔下,宋江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替天行道,“两赢童贯”“三败高
俅”。然而,真实的宋江是这样吗?
一部《水浒传》,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
在宋朝上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所领导的这一支无论是规模,还是对宋朝当局的打击
,都非常小。梁山水浒文化研究专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浒”文化多年。他也认为,宋江
确实举行过起义,导火索是宋朝当局设置了“西城括田所”,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所谓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并且规定,
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宋江就是其中一个农
民首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宋江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
根据史料记载,宋江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只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认为,官方
记载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个农民头领,还有其他追随者”。不过,与同时期
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最初,这支农民军的活动区域的确是在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ansudaoist (三俗道),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李约瑟问题的道教回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9 14:56:02 2018, 美东)
"Needham's Grand Question", also known as "The Needham Question", is this:
why had China and India been overtaken by the W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spite their earlier successes? "
道家道教自由历史观,科学思想,佑护中国文化1500年。 隋唐以后特别是宋朝中国搞
三教合一,道教本真被腐败污染扭曲; 宋朝肥美虚荣,引刀自宫,内斗取辱,招惹源
源不绝的草原屠夫,最终宋朝两次亡国。 华人或失去生命家园,或失去自由沦为奴隶
,也失去自知自爱自强,进入漫长中世纪。
奴隶忍辱偷生,膜拜活佛求开光,道观改佛寺,还能妄求什么科学艺术创造? 吃饱饭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ansudaoist (三俗道),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李约瑟问题的道教回答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9 14:56:34 2018, 美东)
发信人: sansudaoist (三俗道),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李约瑟问题的道教回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9 14:56:02 2018, 美东)
"Needham's Grand Question", also known as "The Needham Question", is this:
why had China and India been overtaken by the W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spite their earlier successes? "
道家道教自由历史观,科学思想,佑护中国文化1500年。 隋唐以后特别是宋朝中国搞
三教合一,道教本真被腐败污染扭曲; 宋朝肥美虚荣,引刀自宫,内斗取辱,...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23 江是这么解释的:
公元前1046年岁在鹑火,这是武王第一次伐商。史书上的确记载了一次不成功的伐商,
周军到了孟津,然后说时机不对,会盟八百诸侯后就回去了。(江说按他的计算,应该
是1047BC)
1045BC年底,第二次伐商出发。
1044BC年初,克商。 |
|
D*****i 发帖数: 8922 | 24 江是这么解释的:
公元前1046年岁在鹑火,这是武王第一次伐商。史书上的确记载了一次不成功的伐商,
周军到了孟津,然后说时机不对,会盟八百诸侯后就回去了。(江说按他的计算,应该
是1047BC)
1045BC年底,第二次伐商出发。
1044BC年初,克商。 |
|
s********e 发帖数: 13723 | 25 先证明自己是上兵,一个虾饼也去伐谋不是给人玩死。 看看玩战略牛逼的,就是老毛
这种攻城也强的。 |
|
b*****d 发帖数: 61690 | 26 来源: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铁映
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捍卫中
华之文明。一部真史、信史是大事,是命运,是前途!
170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
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
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
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
应该读这部史书,都应该明了这段历史。
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绝
非历史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大量的探索和创造,蕴藏着极其丰厚
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营养。重大的历史事件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影响着
后人、影响着未来。我们纪念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要铭记这些历史
大事变,缅怀我们的先烈、先人,更重要的是要从这些大事变中,清醒地认识170多年
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从中汲取宝...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3001 | 27 李铁映是毛轮?
李铁映:要篡改我们历史、祸乱我们心智的大有人在
原标题:李铁映:要有自己的历史观
【核心提示】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
任捍卫中华之文明。一部真史、信史是大事,是命运,是前途!
170 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英勇
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 苦
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 中国逐步
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
应该读这部史书,都应该明了这段历史。
一部中国 近现代历史,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绝非
历史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大量的探索和创造,蕴藏着极其丰厚的
政 治、社会、思想、文化的营养。重大的历史事件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影响着
后人、影响着未来。我们纪念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要铭记这些 历
史大事变,缅怀我们的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
知五百年”。当然,刘伯温是人,不是神,虽然他确实精通权谋之术,懂得天文地理,
但最终却因“精通天文”而死。
刘伯温,名基,伯温是其字,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生于青田(注:今浙江文成
县)一个官宦人家。刘伯温聪明机敏,从小酷爱读书。他既通经史,又好象纬之学。这
象纬之学就是古代的天文学。
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小试牛刀,高中进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了个县丞,官职虽
小,但他在任期间就获得了廉政的好名声。省里听说了他的政绩,要将他调上去,他谢
辞了。后来,任命他为江浙儒学副提举(注: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副处级干部)。这
一时期,刘伯因议论御史失职之事,开罪权臣,只得辞官回家。
元顺帝至正八年(公元1348),台州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
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
将刘伯温召出,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
刘伯温已经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辞职回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
养晦,等待时机。不久,群雄...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170 | 29 伐清的故事跟灰熊猫的另一部作品虎狼是否有联系?好像故事时间段都差不多。我要看
伐清是不是得先把虎狼给看了? |
|
l*****9 发帖数: 9501 | 30 伐清*正文 第五十节 误判(下)
邓名坐在船上,和部队一起顺着江流向下游疾驰。
后续的情报越来越离奇,前天明军终于正确判断出这是李国英采取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次清军的突袭完全出乎明军的意料,无论是邓名还是袁宗第,都完全没有想到清军敢
于在没有江面控制权的情况下发起大规模进攻。而事实证明,明军的江面控制权也没有
自己想象得那么稳固,在清军水陆并进的情况下,明军的护航舰队不敢在敌情不明的情况
下交战,也无法让清军完全放弃水运。
看到最新的情报后,邓名对万县一带的战局感到十分忧虑,现在明军断定清军出动的
披甲超过了一万五千,全军超过了五万,这对万县的明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袁宗第
和邓名一样过于轻视清军的实力,那明军很可能吃大亏。
“提督不必过分担忧,”和邓名同船的部下们都安慰长官,赵天霸对他说道:“靖国
公十分沉稳,肯定很快就能发现清军的实力,然后妥善地退守万县,等待我们的支援。”
“但愿如此。”邓名紧急动员了叙州的一万士兵和一万民夫,乘坐上百艘战船全速
赶去增援万县。如果袁宗第误判了清军的实力,那现在可能正陷入苦战。只要援军赶... 阅读全帖 |
|
l*****9 发帖数: 9501 | 31 伐清 第七章 还君明珠双泪垂 第二十二节 突破(下)
明军突破了清军中央阵地后,傅山叉自然也看到了,当明军的旗帜重新排列整齐的
时候,邓名就会开始新的进攻。虽然视野里到处是尘土和烟雾,不过从傅山叉的角度上
看,还是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征召的,现在看起来邓名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同时
傅山叉还看到丘陵上中军的旗号,那是命令自己出动出击,去攻击明军的指示。
“总督大人还真是看得起我们。”即使不是这样的敌人,执行这种命令也是在冒险
,因为清军来不及整顿好队形就仓促发起对冲,很可能就是去送死;而面对邓名这样的
敌人的时候,显然就是明白无误的自杀攻击。
“总督大人命令我们转向啦。”傅山叉懒洋洋地说道,他打算借着调整阵型,带着
部下再向南边挪出去了一段,以更远地避开邓名的卫队。在傅山叉的边上,还有一些山
东绿营的步兵,其中既有山东提标的步战兵也有跟着一起赶到的其他绿营,不过没关系
,把他们挤出原先的阵地就是。
在两翼的清军都在转换方向的时候,明军开始加速了,这次他们先遇到的不是三眼
铳铁骑而是拿着各式冷兵器的骑士,除了山东督标,还有一些是提标的马兵。
刚才调... 阅读全帖 |
|
l*****9 发帖数: 9501 | 32 伐清 第七章 还君明珠双泪垂 第三十一节 呆仗(下)
总兵的标营确实比营兵强一些,不过扶清军的战线依旧坚不可摧,成排的扶清军士
兵肩并肩地站着,他们的激情虽然散去了大半,不再发出猛烈的呐喊声,不过依旧沉默
地重复着刺击的动作。不时有扶清军士兵被流矢击中,或是负伤到地,他们并没有发出
惨叫,而是咬紧牙关强忍着,直到被同乡从前线上拖下去,这种惊人的凝聚力就是林峰
的标营也是绝对做不到的。
刚才作战的时候,瞿秀才的人一度被其他书生的人替下去,曹新木也有机会到圆阵
后歇息一下,喝一口水。刚才阵型调整的时候,瞿家又被派向了前方,换做其他大侠的
部队,可能就会因为出力多少、任务分配是否公平而争吵。所以一般大侠的阵容不调整
,各凭天命,挨打就一路挨打到底,没事就清闲整场,以免在轮换中发生纠纷,或是让
那些油滑之徒趁机躲避。
不过缙绅的部队倒没有这样的顾虑,既然是夏举人的吩咐,瞿秀才这样的晚辈、后
学毫不犹豫地执行,甚至没有动过讨价还价的念头;再说瞿秀才奉命替换的,或是来替
换他的都是他的同乡同学,还都沾亲带故;不会有什么可计较的,也不会有人会特意欺
负他。
对曹新木来...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高伐林:从哈佛谎言谈到革命烈士诗抄的谎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1 23:58:08 2014, 美东)
高伐林:从哈佛谎言谈到革命烈士诗抄的谎言
前些日子我贴出游览哈佛的几张照片,马上就有读者指出我对哈佛雕像照片的说明
有谬误。感谢他的指正!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的这座俊朗优雅的约翰•哈佛雕像
,像上镌刻著三行字:“约翰•哈佛”,“建校者”和“1638年”——实际上,
三行字就是三个著名谎言:
第一,这个雕像并非约翰•哈佛本人──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
建雕像时,就按照人们的想像,找来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作模特儿;
第二,哈佛并非最早的建校者,起初也並非以他的名字命名,身为建校委员之一的
查理斯城执行长官哈佛,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和一个图书馆(约260册图书)捐献出来,
为感谢和纪念他,才改了校名;
第三,哈佛建校是在1636年,而并非“1638年”。
由哈佛雕像的三个谎言,我想起...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34 从前去昆明开始,邓名就每日都记日记,在其中详细记录自己掌握的信息、因此作出的
判断和决定。由于其中完全是军事问题而没有其他的内容,邓名就把这本日记成为军事
日记,每次写完军事日记后,邓名就会把内容读给卫士们听。在邓名的影响下,李星汉
等几个人在学会写字后,也尝试写起他们的军事日记来。
“永历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郑成功、张煌言的部队已经与我们分手,我认为他们
将无惊无险地返回舟山……我和李来亨会尽快远离南京而去,我认为几日内南京方面就
会决出胜负,胜利者不可能再与我达成任何交易……为了保证南京的清军(在日记中,
邓名一向使用清军而不是鞑子这样的称呼)发生激烈火并,我在离开前告诉他们我会于
五日后返回,向他们索要一百万两白银。提出这个建议是出于如下考虑:如果清军知道
我已经退兵并且不会复还,他们就可能不急于发动内讧,最后很可能不靠武力就决出了
胜负,这对清廷来说是损失最小的解决办法;而如果他们认为我五天后还会返回,就可
能会想尽快解决内忧,抢在我返回前武力解决对手,这种武力解决方式对清廷的伤害更
大……我认为郎廷佐和梁化凤取胜的可能性更大,十有**这两人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郎廷佐... 阅读全帖 |
|
A*****l 发帖数: 1955 | 35 笔者按:看到书评区总有读者说更新太晚,以后笔者尽量提前更新时间。
-------------------------------
抵达奉节后,邓名让坐船去草堂湖停靠,自己登岸前去府城拜见文安之,第一次到
奉节的时候,邓名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没有多久,爬上山城这道阶梯后气喘吁吁。当时明
军上下也都把邓名视为富贵公子哥一般的人物,对此丝毫不感到惊奇,李星汉等人还曾
建议邓名乘轿子,这个建议当然被邓名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其后邓名又多次攀登奉节的
阶梯,一次比一次轻松,现在邓名已经是毫不费力,走进夔州府城时脸不红、心不跳。
奉节早已经得到邓名返回的消息,文安之已经让仆人等在城门口,带着邓名直接前
往衙门,然后走到文安之的书房去会面。
文安之对邓名匆匆返回感到有些惊讶,等邓名坐定后文安之马上问道:“为何你要
回奉节,而不呆在襄阳?”
“听说李国英有意进犯奉节,所以就立刻赶回来了。”邓名答道,他有些奇怪文安
之为何有此一问。
“老夫坐镇奉节,足以阻挡李国英了,何需你回来。”文安之有些不以为然地答道
,几天前文安之就已经从下游得到了通报,知道邓名要带人返回,...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36 刚开始听说清军要去攻打成都时,邓名和他的卫士团都认为这是天赐良机,让明军能够
更轻松地取得胜利。现在chóngqìng到成都之间几乎都是无人区,大军想就地征集粮
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若是chóngqìng清军出发的话,所有的军粮都需要从出发
地搬运。
如果走水路的话,清军就需要绕比较远的路,而且是逆流而上,速度会比较慢。在
这期间,明军可以先攻克万县,同样逆流而上直抵chóngqìng城下。一旦明军水师进
入chóngqìng附近的长江江面,清军前线部队的补给线和退路就被切断了,只剩下死
路一条;若是清军选择走陆路,同样需要由chóngqìng提供全部的补给,而且还需要
提供全部的辅兵——因为在无人区行军,不但征不到粮,也找不到搬运物资的壮丁。
chóngqìng城内的清军一直是依靠嘉陵江这条水路维持生存,陕西通过嘉陵江能
够运输多少补给,chóngqìng就可以养多少兵马。这条补给线的运输能力虽然不断提
高,但是目前看来依然相当有限。若是清军把大量资源都用来维持那支攻击成都的部队
的话,可想而知chóngqìng就剩不下多少兵马了,明军可以轻而易举地首先夺取chó...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37 赵良栋看着手中的信,心中涌起一股股的怒火,他十几年来出生入死地替清廷卖命,不
仅为自己挣来了官位,更赢得了甘陕一带绿营的尊敬。正是因为赵良栋颇有勇武之名,
洪承畴才会点他的名字,要他到湖南长沙幕府效力,正面抵挡李定国的进攻。到了湖南
之后,赵良栋也不符洪承畴期望,又替自己在功劳薄上写下浓眉重墨的几笔。
去年对西南永历朝廷的大举进攻,是清廷的倾力一击,不但物资供应充沛,更许诺
等到消灭南明后就重赏在此役中立功的将士。赵良栋认为这是他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了
,南明覆灭后就是天下太平,赵良栋也可以凭借着多年来的功劳安享富贵。和吴三桂这
些汉人不同,赵良栋在阿济格手下效力的时候就已经因功抬旗,将来北京一定会给他这
种汉八旗将领在繁荣的地方找个美差。
可现在吴三桂竟然要赵良栋去李国英手下效力!
李国英算什么东西?赵良栋以白身投入刚入关的阿济格旗下时,李国英正和左良玉
一起被闯军赶着满街跑,左良玉死后在江北投降了清军,当时已经是总兵,过了很多年
还是总兵。在陕西李国英也是靠着拼命巴结吴三桂才一路官运亨通,洪承畴把甘陕的精
兵强将都调走了,留下的李国英属于矬子里拔将军才当上了总...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38 张长庚的心腹们都对邓名极为畏惧,去年湖广绿营与邓名交战是战无不败,这让他们
对清军没有一点信心,即使是守城也没用,襄阳、钟祥还有后来的黄州都是一鼓而下。
而驻守汉阳的那些清军恐怕还要糟糕,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和周培公一起在钟祥被俘,曾
经在周培公身后排队等着引见给邓名看。若是与其他明军将领交战,这些将领尚可一用
,但与邓名交战,张长庚认为这些人患有严重的“战场恐邓症”,却丝毫不恐惧战败投
降,这样的部下完全无法指望。
本来“恐邓症”最严重的是周培公,在散布“邓名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这种投降
失败主义的言论上,全湖广就数周培公最积极,连张长庚都没法和他相比。不过最近一
段时间,尤其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周培公简直换了个人,从湖广最大的主和派摇身一变
成了最坚定的主战派。其转变之彻底迅速,让两派都感到极为惊奇和不适应,都过去一
个月了,不少湖广的士人依旧糊里糊涂,还没想通为何原先的鸽派领袖一夜之间就变成
鹰派旗帜了。
不过张长庚作为湖广总督,当然洞悉其中的缘由。他听说周培公用邓名给的回扣在
家乡添置了一些产业,结果明军过河拆桥,等拿到全部武器后,就把周培公的土地没收
了。听说此事后...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418 | 39 听说就要见到闻名遐迩的保国公了,几个山东人都紧张得很,两个负伤的人也不愿
去休息而是决心先带伤拜见邓名一面。只有吴月儿的身份非常尴尬,作为一个女流,师
兄们虽然很照顾她,但女子入军营多半会讨人厌。
不过吴月儿也想看看保国公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她决心
冒着被斥责的危险去试探一下,反正不试探肯定进不去:“周将军你们怕晦气吗?”
“嘘!”不等周开荒回答,高云轩就急忙伸出手指示意吴月儿噤声,要不是特别尊
敬她父亲,估计高少侠就要先开口责备师妹了。
“你是想进军营看看?”周开荒扫了吴月儿一眼,她那一脸的期待连厚厚的黑黄还
有粉褶子都掩盖不住了:“可以,但是得先洗脸,不然会影响我军将士对山东姑娘的印
象。”
见众人愕然,周开荒也没多做解释,毕竟大批士兵惦着去山东买媳妇也不是什么值
得夸耀的丰功伟绩:“我们军营从来不忌讳进来女人,上次从浙江回来都进了十几万了
。”
行军时是有女营,但在安全地带允许夫妻团聚的时候,川军从来不会为了忌讳问题
而多修一片营地让男性士兵搬出军营,而是利用现成的营地。起因当然是邓名,他觉得
这属于封建迷信,...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40 蒋国柱和梁化凤都希望达素赶紧离开江苏,作为地方官他们根本不想养这么一支不受他
们控制的大军,不仅仅他们二人这么想,其他江南的官员同样不愿意头上有这么一个太
上皇。既然马逢知已经放弃江南前往浙江了,他们就盼望达素赶快启程去浙江,等援军
离开了江南,也就不需要南京方面再承担这支援军的粮饷了。
与南京方面不同,浙江目前省城告急,倒是希望达素前去增援,在两边的合力劝说
下,达素也很快下定决心,向北京奏报江南已经稳定,请求朝廷批准他前去增援杭州。
达素的资历非常老,他和鳌拜一样都是皇太极的白甲近卫出身,在松锦大战时已经
是皇太极的亲卫指挥官。在松锦大战中,达素也和鳌拜一样立下功勋,等清军入关时已
经是一方战将。在清廷镇压姜镶叛乱的历次战役中,达素又屡次立下功劳,深得清廷信
任赏识。离开北京前,达素已经是顺治御林军的统领,得知郑成功威胁南京后,顺治一
边准备亲征,一边就派出猛将达素立刻南下,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在起草给清廷的奏章时,达素也有些犹豫,这几天梁化凤和蒋国柱的劝说起到了很
大的效果,让达素心中生出攻打金厦的念头来。虽然这十余年来郑成功在福建大小数十
战,屡次以少胜...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41 本来邓名还考虑进行一些经济规划,不过掂量了一番自己的数学水平,以及能够在这个
时代找到的数学帮手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秀才功名的给予问题,成为了成都周围军民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自从新政策发布
后,现在无论是城外种地的秀才,还是成都府的驻军,几乎人人都把“秀才条”挂在嘴
边。熟人见面,互相问好之后,不出三句话就会讨论起这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成都附近的百姓都是散居而没有形成村落,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德高望
重的族长出来进行总结言。临时搭建的宣讲台一下子变成了居民聚集的场所,加上现在
又是农闲阶段,众多秀才终rì聚集在一起议论这项政策。
得知此事后,邓名立刻找到了仍毫无反应的刘晋戈,让他派人去各个宣讲台站岗。
这些宣讲台都是提刑衙门的兵丁在荒地上搭建起来的,邓名认为它们应该是成都官府的
财产,因此每个登台讲话的秀才要收一元作为演讲半个时辰的费用。付费后会有提刑衙
门的兵丁帮助维持秩序,不许别人抢夺付费者的使用权力,还可以提供一个铁皮扩音器
。由于欠条刚刚开始印刷,所以如果演讲者手中没有,可以在提刑衙门记账。
半个时辰一元,这当然并没有多少收入,可邓...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42 正月底,于佑明带着一支船队溯岷江而上,抵达成都,和于佑明一起来的有三千多浙江
人、一千多湖广男丁,以及一些家属。
见这队明军运来了几万石的粮食,邓名不禁有些惊讶:“你们为何要运粮食来?重
庆哪里不需要军粮吗?”
“我们不知道成都这里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运来了一些,不过提督放心,重庆
那里的军粮是肯定够吃的。”于佑明回答道,忠县、铜锣峡等地已经被清军弃守,明军
先锋也抵达重庆附近,正在构筑营地准备接应后方的大部队。
不过邓名还是有些不解,因为他原来交代的是明军先全力拿下重庆,然后就可以不
急不忙地运输人口和物资:“为何要你先来都府?这是文督师的意思吗?”
“是靖国公让我先来的,”于佑明告诉邓名,文安之目前还坐镇奉节,监督粮草输
送,袁宗第又一次被任命为攻打重庆的前锋,现在正在指挥先头部队与重庆清军对峙:
“靖国公觉得重庆恐怕一时半刻拿不下来,跟我来的都是些没有战斗经验的辅兵,靖国
公觉得他们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先带他们来都府了。”
“重庆有多少敌兵,为何靖国公会这么说?”邓名对重庆的印象还停留在一年多以
前,那时重庆内只有几千清军,根本没有出城扎...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43 一百多名清兵站在赵良栋前方,排成一道整齐的阵列,无论是是赵良栋还是其他九个弓
箭手,刚才都躲在这些清兵背后,各自寻找角度从缝隙间瞄准邓名。在这些清兵身前,
还有一个军官背冲着明军,始终望着赵良栋本人。
看到他的统帅扭腰开弓后,这个军官迅速地一挥手,而随着他的这个动作,前排清
军立刻熟练地集体下蹲。但他们蹲下后,背后传来了赵良栋那声“开”的大喝声,几乎
同一时刻,第一支箭就从他们头顶飞过。
在几十米开外,邓名的卫士一直警惕地望着对面清军的动作,刚才邓名被乱箭射中
后,武保平、吴越望等几个卫士还都从步兵哪里取来步兵用的盾牌。反正邓名已经答应
不再冲锋,这些卫士也不在乎这些盾牌是不是笨重,就是会影响他们的马上动作也无所
谓了。
对面的清军突然集体下蹲,卫士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就看到后面露出了一小队
弓箭手,人人举着弓向这边瞄准。
“担心!”
“暗箭!”
最靠近邓名的武保平和吴越望大叫出声的同时,他们二人已经把盾牌举起来,想护
在邓名身前。
在这两面盾牌飞速地向中央合拢的同时,一排利箭已经呼啸着飞来,两面盾牌猛烈
地撞在一起,发出沉闷的...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4 民以食为天,吃的问题,丝毫不能马虎。这种“严肃”的态度,贯穿到微博上,将一场关于豆腐脑该咸吃,还是该甜吃的口水战,以16万条的讨论量,“顶”到了微博话题排行榜的探花位置。甜咸之争如今已经上升为“派系斗争”,博友互称“甜党”、“咸党”,有呼吁“双边会谈”的,也有声称“拒绝妥协”的。
咸甜之争 引爆微博
6月8日,博友“桥东里”在微博上说了一句:“@王轶庶说:‘在豆腐脑咸甜事上,最见南北差异。。。彼此见对方都想吐。。。’这句话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得到了完美的验证。你觉得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我先交代:我完全接受不了咸的豆腐脑。”
一句平常的食物点评,神奇地被转发了3.6万多次,评论超过1万条,如同导火索一般,引爆了微博关于豆腐脑吃法的争论。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上关于“豆腐脑甜咸之争”的话题量,已经超过了16万条,成功PK掉八卦的“锋芝离婚传言”,挤入话题榜前三的位置。网友“偶尔冒泡的金鱼儿”感叹,谢家那点事儿在豆腐脑儿面前哪还叫事儿啊,民以食为天,八卦站一边。
两派笔伐 奇文倍出
是淋上糖浆,还是浇上酱汁,一碗普通的豆腐脑,“吃”到了微博上,变得“兹事体大”。其实,豆腐本无味,咸甜自取之。南... 阅读全帖 |
|
t***s 发帖数: 226 | 45 不是针对lz的。
很少看历史版,可是讨论历史至少也要从史书入手吧。曹丕先观虎斗,然后伐吴的原因
都写的一清二楚。 这里竟然yy出这么多讨论。。。 |
|
l****h 发帖数: 1189 | 46 尽管刘备声称为关羽报仇,相信他不是一时冲动。
大概是刘备觉得吴弱魏强,对伐魏彻底丧失信心,想战略上改成先吴后魏。
如果能闪电战击溃吴国, 也许有一线希望。觉得刘备即使能胜,也是长线战争,惨胜
吴国。那么魏必介入,所以刘备毫无希望。
那就很纳闷刘备为何就下了这么大决心。我是不相信刘备就是要兑现桃园结义誓言。 |
|
m**c 发帖数: 7299 | 47 前者,但是秦的富庶强大,秦王理所当然是王中王。
后者,怀王很显然不是周武商汤,只是大家(楚人)出兵伐秦的联系人,最后天命所归
,还是由战功决定,即使最后伐秦成功,怀王最多也是光复楚非周天子。
项羽非要做楚霸王,所以都容不下。 |
|
c*********d 发帖数: 9770 | 48 高伐林:从哈佛谎言谈到革命烈士诗抄的谎言
前些日子我贴出游览哈佛的几张照片,马上就有读者指出我对哈佛雕像照片的说明
有谬误。感谢他的指正!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的这座俊朗优雅的约翰•哈佛雕像
,像上镌刻著三行字:“约翰•哈佛”,“建校者”和“1638年”——实际上,
三行字就是三个著名谎言:
第一,这个雕像并非约翰•哈佛本人──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
建雕像时,就按照人们的想像,找来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作模特儿;
第二,哈佛并非最早的建校者,起初也並非以他的名字命名,身为建校委员之一的
查理斯城执行长官哈佛,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和一个图书馆(约260册图书)捐献出来,
为感谢和纪念他,才改了校名;
第三,哈佛建校是在1636年,而并非“1638年”。
由哈佛雕像的三个谎言,我想起了中共建党的谎言。多少个?数不清。
今天是中共建党91周年纪念日,多少年来党一直让党员与民众相信,1921年7月1日
,中共12名代表(后证实为13人)在上海举行一大,缔造了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后来
人们才知道:中共一大,根本不是7月1日举行的;与会者也不是13人,至少还有... 阅读全帖 |
|
|
D*****a 发帖数: 2847 | 50 伐清 第十七节 调查
第二天,武昌马军提督的岳父家就派了几个心腹到汉阳,为首的是一个帐房先生,
也是跟着缙绅多年的得力之人。到达明军军营后,他们本以为会与邓名帐下的辎重军官
初步进行讨论,没想到对他们的接待规格居然和对周培公完全一样,邓名出席会议,随
军的三个少校和四川盐业代表叶天明坐在两旁。
由于完全没有料到会与邓名对面而坐,帐房先生和几个随行的人都骇得说不出话。
见到谈判使者不断地点头称是,没有胆量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后,邓名叹了口气,他知道
这种谈判根本没有意义。于是双方的第二轮谈判就到此为止,邓名示意他们可以返回了
,要对方派更有权威的人来。
“这几个人都是没有决定权的小角色,”对方的使者走后,邓名不厌其烦地给叶天
明讲解自己的决策理由,现在成都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邓名都要亲历亲为,希望能够早
日摆脱被动的局面:“此外,若是事发,他们的后台老板也很容易推个一干二净。”
“不好之处就是耽误时间啊!”经过邓名一路上的不断训炼,叶天明也开始有些心
得。
“是的,往复来回传话,没有十几、二十轮谈判根本拿不出一个章程。拖延得久了
,开头说好的事情说不定又...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