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发帖数: 9770 | 1 ·张 比·
……
三、恐怖五十天——工物系蒯派挨整
1,反蒋与保蒋
6月1日,晚上8点,物九的同学在宿舍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系团
委书记吴英禄也来了。他是一位很朴实的工农调干生,毕业后留校当了团的干部,我们
对他印象都很好。据说他曾经当过邓拓的勤务员,还当过人民日报的印刷工人,文革后
曾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算是回到了老本行。听广播的时候,吴书记很严肃,没有
说什么,只是在同学问宋硕、彭珮云是谁时,说了一下他们的职务。
几天后,贺鹏飞、刘涛等人的大字报贴出,蒋南翔校长匆匆回校讲话,引用了这篇
大字报,表示欢迎批评。同学们围绕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的问题展开了辩论。
怀疑校党委“姓修”的只是少数。坚决表示持“保卫校党委”态度的也并不多,主
要是文革前被发展入党的同学。多数同学持观望态度。在物901,曾经一度担任过团支
部书记,后因父亲在“四清”中被整,一直比较关心政治的陈治国,持“反蒋”观点。
一贯不关心政治,文革前才入团的陈龙也表示怀疑校党委,他带领几个同样怀疑校党委
的同学去走访了新市委,那里负责接待的同志说,清华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要
靠广大师生用毛泽东思想... 阅读全帖 |
|
d*******8 发帖数: 17 | 2 引力波读后感
抽空读了一下引力波这篇文章。总结如下。
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从一个双黑洞体系的合并而观察到的引力波”,于2016年2月12
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原文的链接是 https://physics.aps.org/featured-
article-pdf/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2.这个引力波信号是于2015年9月14日观察到的,所以编号为GW150914, 频率为35至150
赫兹, 持续时间不到0.5秒.
这个信号被两个观测站差不多同时观察到. 这两个观测站的距离为10毫秒光程.观测到
的信号时差为6.9毫秒.
3.该观测的理论基础有两个: 第一个是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引力波
。 第二个是1916年卡尔·史瓦西提出的黑洞理论。
4.本观测限定引力的康普顿波长大于10万亿公里,这个距离比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2000
倍还长。爱因斯坦预测到引力波会很弱,直到1957年,还在辩论是否存在引力波。直到
1975年,才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
5. 世界上目前至少有4个引力波观测系统, 包括日本的TAMA 300,德国的G...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186 | 3 我理解的reduced thickness 是infinite system里的光程关系,和NA无关。可能理解
有误。 |
|
a*****x 发帖数: 901 | 4 关键是光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相消。半波长和折射率成反比。 |
|
a*****x 发帖数: 901 | 5 关键是光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相消。半波长和折射率成反比。 |
|
v*****s 发帖数: 20290 | 6 不用客气,大家一起讨论。
我对微米量级的金属氧化物也不熟悉。如果不是纳米线,那肯定是干涉现象了。你现在
有纳米线,就不太好说了,也有可能是纳米线的散射。
如果是干涉的话,你的反射率应该有幅度比较大的振荡,因为特定波长干涉相消,特定
波长干涉加强。比如说,你的厚度是1微米,对波长500纳米的光折射率为2,那光在薄
膜里面的波长就是1微米,来回2微米正好是2个波长,再加上半波损失,正好干涉相消
,反射率为0,对波长400nm的光,假设折射率不变,光波长变为0.8微米,光程就是2.5
个波长,加上半波损失,干涉相加,反射率最大。 |
|
|
x********8 发帖数: 167 | 8 这篇文章真是有意思,发现了一个和平常实验现象完全相悖的结果。我们不是知道单壁
管常常在杂化物总充当受体吗,这样荧光也会淬灭掉。可是作者实验发现酸化处理后的
多壁管复合倒尼龙中会大幅度的增强荧光发射。这倒是很有意思,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
就会吸引过去,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后来发现这个现象只有酸化处理的多壁管才会有,没有处理的多壁管还是会淬灭荧
光。那么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激发光程变长?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分析的很细致,最后
锁定了这是因为表面处理后存在的某些C簇小碎片搞的鬼。
这些有几个C六元环组成的小分子在红外区域有强吸收(吸收截面比较大),吸收后会
吧能量转移到尼龙中的一些生色杂质上。这个解释符合了实验的结果,如荧光强度会饱
和,不同激发波长的发射谱不同等等。
我想既然如此,那么标题就显得有壕头了,呵呵。并不是多壁管起作用,而是一些被强
酸溶液打败的一些残兵败将在发挥作用而已。看来以前讨论过的这个表面功能化其实是
表面黏附的一些C簇还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只有少数分子能在可见光内强吸收,那么潜
在的工作是合成大量这样的分子,作为太阳能捕获元素。
作者引用了Sun YP博士一篇工作作为引证 |
|
w******t 发帖数: 107 | 9 在此尝试解释一下个人观点,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Scherrer方程所确定的晶粒大小都是指垂直于指定晶面方向的(即法向),这个方向也
就是d所在的方向。比如说在石墨晶格中应用Scherrer方程,则一般用La和Lc两个参数
来表征晶粒大小。这里La一般是从(100)(还是110面?记不太清楚了)面衍射峰宽计
算得到,而Lc是从(002)面得到。因此,一般来说Scherrer方程所计算出来的晶粒尺
寸只在一维方向(一个晶向)有意义。从多个晶向计算出来的结果综合考虑似乎更全面。
至于Scherrer方程的物理意义,本人有一个比较半定量的理解:在某一个入射角a对晶
面A产生衍射峰(相干后最强),则满足Bragg定律n入 = 2d*Sin(a)。在稍微偏离该a角
的入射方向,产生的衍射则不是强度最大。当晶粒无限大时,总能找到这样一个晶面B
(自原始晶面算起第n层),使得X射线在晶面A与B间的光程差是X射线半波长的奇数倍
从而满足消光条件。因此,X射线在无穷大晶粒(完美晶粒)内的衍射样应该是一条竖线。然而客观现实
世界中的晶粒都是有限大小的,故在“稍微”偏离晶面A衍射峰位置的2-Theta角处的 |
|
R*******N 发帖数: 7494 | 10 延迟选择实验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惠勒在1979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这个
实验的基本思路是,用涂着半镀银的反射镜来代替双缝。一个光子(电子也是一样)有
一半可能通过反射镜,一半可能被反射,这是一个量子随机过程。把反射镜和光子入射
途径摆成45度角(如下图所示),那么它一半可能直飞,另一半可能被反射成90度角。但
是,我们可以通过另外的全反射镜,把这两条分开的岔路再交汇到一起。在终点观察光
子飞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确定它究竟是沿着哪一条道路飞来的,如果检测器1在响,说
明光子经由直飞的ADB线路传播过来,如果检测器2在响,说明光子经由反射的ACB线路
传播过来。但是,我们也可以在终点B处再插入一块呈45度角的半镀银反射镜,这样,
两束光线将重新组合,这会引起波的干涉效应,于是,进入1和2的光束强度分别与两束
光在组合点处的相对位相有关。这些位相能通过调整光程长度而改变。特别地,可能这
样安排位相,使得互相干涉导致进入1的光强为零,100%的光进入2。
按照保留定域性的量子理论观点,如果不插入第二块半镀银镜B,那么光子经由确
定的线路ACB或者线路ADB传播,最终在检测器1或 |
|
y***d 发帖数: 2330 | 11 引力透镜这个,光程差似乎很大,恐怕星体没那么单色吧,感觉不可信。 |
|
m*******s 发帖数: 3142 | 12 那你为什么不认为光是被某种东西逼着做这样的运动,而不是它自己能选择的? |
|
|
|
s******n 发帖数: 876 | 15 宇宙有规律, 而且是人可以计算的规律, 确实很奇怪. 你叫它上帝, 也可以理解. |
|
s******n 发帖数: 876 | 16 那光是怎么计算他的local minimum的呢? 光子自带了个计算器?
神秘。 |
|
x***u 发帖数: 6421 | 17 和光没关系,所有经典粒子的运动都是某个函数的local minimum
你这个问题相当于问为什么物理学规律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或许等咱们
把世界认识完了有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
|
|
x***u 发帖数: 6421 | 19 你要真不懂就自己找本书看看,别听说个名词就拿出来显摆。 |
|
V****r 发帖数: 460 | 20 光是经济的,这么走耗费的能量一定最小。
--- 外行的猜想。 |
|
B********s 发帖数: 675 | 21 这个从路径积分的观点看来没啥神秘的,光子走了所有可能的路径,但是
只有在这些作用量为局域极值的路径附近波函数相位没有抵消,所以观察
到的几率最高 |
|
|
|
m*****u 发帖数: 19 | 24 是啊,就是一步步,t1-t2-t3都是无限小的一步步,但这一步步都蕴含着玄机。 |
|
|
V*********t 发帖数: 1478 | 26 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实际上这是在用结果来解释原因 |
|
B********s 发帖数: 675 | 27 不觉得,路径积分的描述显然更自然,而且更深刻,在俺看来。
如果用作用量来描述,最后还是一个稳定相位的问题,没有什么
最小作用量原理。 |
|
x***u 发帖数: 6421 | 28 折射的是极小,反射的是反射点沿镜面方向的极小,但是垂直镜面方向并不是极小。 |
|
s*******n 发帖数: 1474 | 29 你好象追求的是哲学上的原因而不是科学上的原因,呵呵
这是why跟how的关系 |
|
c****e 发帖数: 2097 | 30 no need, if photon didn't behave as it shuld, u'll see something else. that'
s all |
|
V*********t 发帖数: 1478 | 31 是这样,我是这么想的
通过路径积分把各条路全都给积了,算出来的传播子和经典方法算出来的一样
这既可以说明:路径积分的思路验证了最小作用量原理
但是也可以说明:在最小作用量这个第一性原理的框架下,路径积分的思路与之相恰,
因此这种方法是对的(因为在用路径积分法计算传播子的时候,我们实际并没有去计算
所谓的“相位相消”,只是算完了结果和经典方法一比,一样,然后说,哦,其他的那
些都被消去了) |
|
V*********t 发帖数: 1478 | 32 我是想找到科学上的原因啊
那你说为什么动量守恒?不就是物理定律吗
没有原因 |
|
s*******n 发帖数: 1474 | 33 科学上的原因就是工作机理,mechanism
刨根究底问为什么的话最后都会沦为哲学问题
比如说,宇宙为什么大爆炸?
所有物理规律都是上帝安排的,没有科学上的原因 |
|
|
B********s 发帖数: 675 | 35 经典情况下相位相消当然是有数学依据的,可以参考Riemann-Lebesgue Lemma |
|
W**********r 发帖数: 8927 | 36 按照牛顿同志的理论,原理是真理,真理是原理。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这最短最长都是相对地。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光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地。
按照布什的理论,它要么这么干,要么不这么干但是后果很严重!
按照买买提老将们的思路,这光这么干,都是共产党整的!
呵呵。 |
|
s******n 发帖数: 876 | 37 这种问题还是有意义的, 而且有可能用更"基本"的原因来解释. |
|
|
I****e 发帖数: 7742 | 39 用熵来度量时间?
如果是熵不变是不是时间就静止了?
所有空间(欧&非欧)都是以光的路径来度量距离的,光路和距离的定义遵循最小作用量
原理,没有什么鸡蛋的问题
的。 |
|
l***r 发帖数: 40 | 40 If path integral can only reproduce classical result, it is not better than
least action principle. However, in quantum regime, when non-classical path
are not "cancelled", you can still apply path integral. Therefore, path
integral is more fundamental than least action principle. |
|
|
e******e 发帖数: 81 | 42 闪电为什么总打到高的地方?而且样子也是zigzag的,这个问题怎么样? |
|
|
i****o 发帖数: 40 | 44 在这种情况下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并不代表两个方法是等价的。这就像现代物理与经典
物理的区别一样,是两种层次的认识。前者显然更具说服力。 |
|
I****e 发帖数: 7742 | 45 测地线方程一定要是针对光子么?
不要我觉得你弄混了 |
|
m***s 发帖数: 105 | 46 光走直线,应该是一个几本假设。在弯曲空间,走测地线(可以看成是平直空间里的直
线)。 |
|
t**o 发帖数: 144 | 47 问题问的很哲学,这回答也回答的很哲学。
其实科学只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为什么”的问题属于宗教领域,跟我们搞科
学的没关系 |
|
m*****u 发帖数: 19 | 48
狭义相对论七问
一问:光的运动与实物惯性运动有何区别?光程与位移、光速与惯性速度在物理性质上有
何区别?对实物惯性运动的描述是以参照物为基准的,与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有关
,而光的运动描述也是以参照物为基准吗?与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有关,还是无关
?将牛顿力学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惯性系等价原理)推广到光学中有什么事实和理论
根据吗? |
|
m********8 发帖数: 123 | 49 另外,藕有一个小小的疑问:
Michelson-Morley 实验中,在藕们的参照系下,被split的光的光程是相同的;但是,
那个垂直光的被反射点,由于地球的运动,对光来说,会发生移动;这个误差很大,
Michelson-Morley那一对浆糊脑袋,考虑了这个吗??? |
|
q*c 发帖数: 9453 | 50 因为和空气里面的光速不同。
有角度入射的话就必须折射, 以保持光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