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军政当局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j
发帖数: 4086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阿訇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民国阿訇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0:26:44 2014, 美东)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
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
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
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
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
、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
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
称“西北三马”。王新在《侨园》2010年第12期撰文《“西北三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
》叙述,当西北各族人民欢庆翻身解放之时,“西北...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民国阿訇传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
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
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
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
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
、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
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
称“西北三马”。王新在《侨园》2010年第12期撰文《“西北三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
》叙述,当西北各族人民欢庆翻身解放之时,“西北三马”也面临着前途的抉择,他们
因各自的行为而造就了天壤之别的结局。
马步芳(1903-1975)
青海“土皇帝”马步芳在埃及当寓公,在沙特当“大使”,荒淫本性不改
马步芳,字子香,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903年出生。早年曾入宁海...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民国阿訇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民国阿訇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0:26:44 2014, 美东)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
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
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
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
玉祥、蒋介石等,统治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他们以“甘
、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
装。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群马”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
称“西北三马”。王新在《侨园》2010年第12期撰文《“西北三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
》叙述,当西北各族人民欢庆翻身解放之时,“西北...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4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hu Sep 18 16:19:38 2014, 美东) 提到:
还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量进口钢?
☆─────────────────────────────────────☆
afei (afei) 于 (Thu Sep 18 16:23:13 2014, 美东) 提到:
我国军好像直接进口武器

☆─────────────────────────────────────☆
roygreat (Light be with you.) 于 (Thu Sep 18 16:30:17 2014, 美东) 提到:
那时候管钢钉叫“洋钉”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Thu Sep 18 17:46:49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倭瓜,番茄,洋葱,胡箩卜.....
☆───────────────────...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5
又来重复长工缺乏对战争准备的谎言?请看:
第九节、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
[出自《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01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一)确立国防领导体制
(二)确定和建设战略后方
(三)发展交通系统
铁路方面
公路方面
航空方面
航运方面
(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五)整编陆军和建设特种兵
(六)加强海、空军并进行战备演习
(七)整备要塞和修筑国防工事
(八)调整、扩大兵工生产
(九)制订国防作战计划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特别是1935年制造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
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
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12月10日,北平各校实行总罢课。16日,学生与市民一起
集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天
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广...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6
1927年春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人,发起过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
动。此一运动的展开,以“四·一二”事变为标志,前后两期,持续到9月,大部告一
段落,历时不过半年左右时间。[1]南京政府取得较晚的其他省区,开始也晚,结束亦
迟,是为余波或尾声。[2]
“清党”运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血腥。它开创了中国现代史上,甚至多半也是
两千年中国历史上新生政权结合群众检举的办法,用武力在全国范围残酷地清除异己的
先例。
“清党”运动的最大成功,是它成就了一个南京政府。没有“清党”的举措,南京
的国民党人就难以独树异帜,自诩正统,更难以名正言顺地夺取各地的党政权力。也正
是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一个政府,牢牢地掌握了所占地区的权力,他们才得以最终使久经
分裂的国民党重归统一,并且从此主导了国民党乃至于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
关于“清党”运动的历史,向来没有太多的研究。除了两岸相关史书对其经过情形
有过观点截然相反的总体陈述[3]外,其后专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通常已不再注意其事
实经过,而是转向讨论其暴力、专断的必然与得失,以及此一运动对国民党的利弊等方
向去了。[4]
但是,对于“清党”运动本...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245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灵不灭,气贯汗青
张自忠是以上将军衔和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世
界50个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在张将军战死于枣宜会战后4年
——1944年,中国又一位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豫中会战中撤退受敌伏击而殉国。但
因张将军牺牲在前,更因为牺牲的极为壮烈,国人仍将张自忠列为“中国抗战名将第一
人”、“抗战第一英雄”。
一、出身官宦家庭 秘密加入同盟会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
张自忠6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张自忠也带
了去。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张自忠14岁,已长
成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生性刚烈,就把他送回
了临清老家。张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
父亲病故,全家悲痛,张自忠更为自己没有好好孝敬父亲而难过。张树桂故后,夫
人冯氏就成了一家之主。冯氏虽没有读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
章法。每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心地善良的冯氏总是拿出粮食和棉...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8
传闻多时的昂山素姬将获得释放,终于在缅甸军事专制政权幕后操纵,由一批将领
脱下军装摇身一变成为政客,组成“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nion Solidarity
DevelopmentAssociation,简称USDP)的政党,于11月7日的全国大选“取得决定性的伟
大胜利”以后,11月13日便宣布解除对她的软禁。消息一经报导,尽管国际舆论对此次
大选,有褒有贬,诸多质疑,评论纷纭,对昂山素姬重获自由,都表示热烈欢迎。数以
千计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的民众,立即拥到她的住家门外,向这位他们衷心爱戴的领袖
,表示崇高的敬意。说起昂山素姬这位“巾帼豪杰”,有很多足以称道的身世故事。她
出身名门闺秀,父亲昂山将军,是缅甸早期组织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革命家。后来他由
“联日抗英”转为“联英抗日”,在日本军队占领缅甸时期,曾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
由同盟”,指挥对抗日军的武装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继续积极展开对英国
当局不屈不挠的政治谈判。他于1947年1月初率领代表团赴英伦与内阁首相谈判,达成
《昂山 — 艾德礼协定》。根据协定,在缅甸成立“临时政府”,由昂山将军出任总理
。不料,当...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早在希特勒法西斯集团妄图建立一个欧洲“新秩序”之前,日本法
西斯分子已经有了一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
还在19世纪末,佐藤信渊等人就有了从所谓“皇道主义”出发,主张日本向东南亚发展
,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势力范围的设想。1916年,后藤新平向当时的寺内正毅内阁献策
:日本必须以“世界经济财政的和平战胜者”姿态,建立一个足以和“中欧经济同盟”
、“协约国经济同盟”以及美国经济相抗衡的“东亚经济同盟”。1917年,西原龟三又
提出“东洋自给圈”,主张废除日华之间的“经济国界”,设立“日华经济区”,并以
此为中心,把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都包括进来,其旗号是“
王道亲善”。
1935年夏,参谋部作战科长石原莞尔炮制了“由军事上看皇国之国策及国防计划纲要”
,声称,“皇国与盎格鲁-萨克逊人之决战,乃为统一世界文明所进行的人类最后之战
争”,“当前急务则应首先实现东亚联盟之核心——日满华三国之协同”,“我国防方
针在于以迅速巧妙之手段使中国本部归我支配,以日满华三国为基本范围实行经济自给
。”
1936年8月,广田弘毅内阁通过《国策基准》,明确提出日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南造云子是日本侵华期间直属帝国大本营的特工人员,有日本第一女间谍之称。中国人
大都知道川岛芳子,其实川岛芳子的作用还不如南造云子仅仅一次获得情报的零头。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不仅
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
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间谍组织的幕后操纵者竟然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一个神秘
的女间谍———南造云子。
南造云子是与川岛芳子齐名的日本王牌女间谍,两度谋刺蒋介石、收买国民党高官、窃
取吴淞口要塞军事情报等,皆出自这位“帝国之花”之手。由于行动诡秘,半个世纪过
去了,仍难寻觅一张南造云子的照片。
南造云子1909年出生于上海,深受其父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浸染,13岁被送到日本一所
特工学校,拜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为师,除学习文化、外语(汉语、英语等),还学习
射击、爆破、化装、投毒等专门技术。
1926年,南造云子17岁时,被派到中国大连,专门从事间谍活动。1929年又从大连调到
南京,化名廖雅权,以失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马共陈平总书记在中国
马共陈平总书记在中国
2017-09-27 09:22:56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张泰永
点击:2015 评论: 0(查看)
0
作者按:为了纪念和缅怀我们敬爱的领袖陈平总书记逝世4周年,请允许笔者把去
年编译的《陈平总书记在中国》(全文),经整理后重发给感兴趣的读者参阅,读者将
看到,这是总书记在为党为人民而奋斗的一生中,既神秘和充满传奇色彩而又既复杂无
奈和需要机智应对局面剧变的一段宝贵经历。 另外,感谢一位热心网友寄来一篇昆仑
策网发表的介绍中共在隐蔽战线上斗争经验的文章:《漫谈中共地下党情报史》,愿与
大家分享。
陈平总书记在中国(全文)
张泰永编译
1955年12月底,轰动一时的华玲和谈失败后,国内外形势继续发展,但马共进行的
抗英战争,由于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异常悬殊,兵员伤亡惨重,环境越来越险恶,而走向
低潮。在这种形势下,马共中央于1959年10月召开了第十一届扩大的中央全会,决定采
取偃旗息鼓、等待时机、转变斗争方式的方针,同时决定派马共总书记陈平以及李安东
、陈田等中央领导人出国,研究马来亚革命问题,开展国际活动,加强与各国兄弟党的
联系,以争取国际援...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重读鲁迅:友邦惊诧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lymp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Olympics
标 题: 重读鲁迅:友邦惊诧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 00:09:04 2012, 美东)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
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
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
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
,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
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
,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
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
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
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军政、训政、宪政”三部曲: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
2009年04月11日 22:51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86条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1923年1月29日,孙中
山于《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
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
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
政时期。”
鉴于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仅没有走向民主共和的道路,却相反走向了军事强人政治,国家
因经内战四分五裂的经验,他认为其原因就在于“由军政时期一蹴而至宪政时期,绝不
予革命政府以训练人民之时间,又绝不予人民以养成自治能力之时间,于是第一流弊,
在旧污未能荡涤,新治无由进行。第二流弊,在粉饰旧污,以为新治。第三流弊,在发
扬旧污,压抑新治。更端言之,第一为民治不能实现,第二为假民治之名,行专制之实
。第三,则并民治之名而去之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
期即“以党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
1924...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5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
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
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
,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
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
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
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
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
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
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
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6
2009年04月11日 22:51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65条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1923年1月29日,孙中
山于《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
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
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
政时期。”
鉴于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仅没有走向民主共和的道路,却相反走向了军事强人政治,国家
因经内战四分五裂的经验,他认为其原因就在于“由军政时期一蹴而至宪政时期,绝不
予革命政府以训练人民之时间,又绝不予人民以养成自治能力之时间,于是第一流弊,
在旧污未能荡涤,新治无由进行。第二流弊,在粉饰旧污,以为新治。第三流弊,在发
扬旧污,压抑新治。更端言之,第一为民治不能实现,第二为假民治之名,行专制之实
。第三,则并民治之名而去之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
期即“以党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
1924年孙中山发表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集中阐述了他三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7
1933-1934年:共产党员自首叛变率高达95%
作者:王彬彬 (文史学者、南京大学教授)
《共产党人自首法》的颁行和“反省院”之设立,效用是非常明显的。从1933年秋到
1934年秋,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在全国捕获的共产党员是4505人,而自首叛变者则达
到4213人,“自首叛变率”竟达95%,“这足以证明国民党这时的自首政策,对被捕的
共产党人影响极大”。
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时
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1995
年7月出版。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本名万大鋐,1928年19岁时,即进入
陈立夫的“中统”,直到59岁退休,凡40年。在“中统”,万氏历任科长、晋陕豫边区
专员、调查局主任秘书等职。抗战期间,曾潜入“红色圣地”延安,并安插特务到抗大
“潜伏”。这种经历,使得他对国共两党的恩怨所知颇深。《国共斗争的见闻》是万氏
相关文章的结集。从集中一些文章看,晚年万氏,坚决反对“台独”,是铁杆的“统派
”。这且不谈。集中有一篇《谜,还是谜》,谈的是瞿秋白之死。文中有这样一段:
瞿... 阅读全帖
a*****c
发帖数: 3525
18
并非特殊材料 30年代中共被捕党员95%叛变
搜狐 2010-12-07 16:49:34
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时
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
1995年7月出版。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本名万大鋐,1928年19岁时,即
进入陈立夫的“中统”,直到59岁退休,凡40年。在“中统”,万氏历任科长、晋陕豫
边区专员、调查局主任秘书等职。抗战期间,曾潜入“红色圣地”延安,并安插特务到
抗大“潜伏”。这种经历,使得他对国共两党的恩怨所知颇深。《国共斗争的见闻》是
万氏相关文章的结集。从集中一些文章看,晚年万氏,坚决反对“台独”,是铁杆的“
统派”。这且不谈。集中有一篇《谜,还是谜》,谈的是瞿秋白之死。文中有这样一段:
瞿秋白之死,在我心中成谜,起因于我对国民党对待共产党政策的了解。在政治斗
争场合,凡是占上风者,对待敌人往往宽大,国民党如此,共产党亦然。中统成立于一
九二八年,专职对付共党的地下活动。由于共党的地下组织非常严密,所以工作很吃力
,成绩亦不好。一九三年建议对共党分子采宽...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侵华就像人饿了要吃饭
2011年09月21日 来源:凤凰网历史
核心提示:当年日本统治者认为将满蒙占为己有,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担任过日
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山县有朋元帅(在1870年推行《征兵条例》,创建“皇军”),在
1882年的时候就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他说对华兵备之急,犹如渴饮饥食,也就是说就
像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凤凰卫视2011年9月2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侵华日军从最初三个月结束战争的计划,到损失了成千上万的兵将,花费了无数的金钱
,却被拖入了中国战争的泥沼,而就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秘密决定准备改变战略的时候
,希特勒5月10日在欧洲势如破竹的闪电战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看着如同中了头彩
大捞一把的德国人,红了眼的日本也开始要铤而走险。
可是呢,就在日本期待的“柿子”正在变熟,突然行动的希特勒又把他们的算盘打乱了。
解说: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的浓烟还在空中飘荡时,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正式向日本
宣战。仅仅在几个月前,美国人还庆幸自己躲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那一边,把欧洲和亚
洲打得天翻地覆的德国和日本,对他们来说似乎...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0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4
第四章 拔除钉子“双重政权”
建设根据地同打仗有所不同。打仗,目标是摧毁敌人的政权;建设根据地,目标却是搞
定自己的政权。中共控制陕甘宁这一大块地盘,当先要务自然是建立自己的政权。可是
,陕甘宁边区,却出现“双重政权”的怪事。
国民党控制着中国的中央政权,因而有权任命全国各地的地方政权。中共中央到达之前
,陕北红军已经打出一片根据地,但国民党中央政府始终不予承认。抗日战争兴起,国
共实现合作,共产党取得合法地位,国民党为陕甘宁边区划定23个县的范围。共产党理
所当然地提出边区各级政府应由共产党方面任用,但蒋介石却寸权不让,坚持地方政府
仍由中央政府任命。久争不下,共产党索性边斩边奏,自行任命边区各级政府。国民党
不得不接受边区政府存在的既成事实,同时,又以陕西省政府名义,直接任命各县政府
。这样,在陕甘宁边区新扩展的地盘上,以前就有的国民党政权赖着不走;在陕甘宁苏
区原有的地盘上,国民党也借口统一领导重新派进自己的官员。于是,边区各县都出现
了“双重政权”。
延安,设有共产党的“延安县政府”。国民党那边,又任命一个“肤施县政府”。陇东
、绥德等地,本来设有国民党的地区专署、县政府,划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侵华日军中隐形却锋利的手术刀
侵华日军中隐形却锋利的手术刀——“支那通”的历史宿命
分享到:
时间:2018-06-10 12:11
•来源: 暴走帝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
•作者: 沙青青
•浏览:352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支那通”群体,可以说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华态度的集大成者。他们早年多少怀有东亚
民族独立自强的浪漫主义理想,却相信可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他们往往清楚地认识
到中日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与症结,却又不甘心放弃日本的既有利益,转而希望采取更
为极端的方式来“教训”中国。高举“义”旗,难舍私“利”。正是在这种自我赋予的
神圣感中,无数日本人挥舞着凶器在一片刀光剑影之间试图完成“解放亚细亚”、“解
放支那”的事业,却难以摆脱悲剧的历史宿命。用户部良一的话来总结便是“正因为太
了解中国了”,所以如佐佐木道一这样的“支那通”最终意识到巩固、扩大日本在华利
益的任务与中国近代化奋斗目标本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军第16师团的右翼先锋第30旅团占领下关,接着又攻取了南京
城北门各处,切断了城...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22
从1917年孙中山先生率海军南下护法以迄1926年蒋介石夺得党政军大权止,这十年
间,广东军政局面事变纷呈,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情形复杂,今以衰朽之年,就当时亲
历见闻,忆述往事,挂漏、误谬之处,在所难免,以稿聊备史家参考云尔。
一、随中山先生南下护法见闻
1916年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中山先生自日本还居上海。随命中华革命党各
省讨袁军事结束。广东方面虽曾驱走肆虐数年之“袁朝”郡王龙济光(龙奉段祺瑞内阁
任为琼崖督办,率所属“济军”移驻琼崖),但桂系旧军阀陆荣廷却接踵而来,陆本人
及其所部将领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先后任广东督军,盘踞肆虐,与北洋军阀相勾结
。是年冬,我奉召自广州至上海准备赴南海清理中华革命党公债借款,寻以段内阁对此
债款口惠而实不至,我便留滞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中华革命党事务所),协助朱执信
办理党部文书事务,为期约半年。我对此笔墨生活不甚安心,1917年4月间乃请示中山
先生,拟告假一个月赴北京游览观察当地情形。中山先生便止我说:“现在段祺瑞意欲
对德宣战,冀借此大借外债扩充其嫡系实力并以武力统一全国。但国会议员及社会各方
面多不赞同此举,段乃嗾使听命于他的各省...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3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多次刺杀蒋介石始末
送交者: 力挽狂澜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
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
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
【第一次暗杀蒋介石未遂】
1937年8月,中国国民党军队主动出击,于是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下旬,会战进入
到白热化的时候,蒋介石决定亲自到上海前线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调兵遣将,另一方面
则是为了给前线的将士打气。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
秘密军事会议,讨论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有关问题,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是黄浚。
在蒋介石提出自己要亲赴上海前线视察的动议后,与会人员开始都不太赞成,主要
是担心安全问题,但蒋介石执意要去。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蒋介石
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
惹英国。然而,蒋介石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由黄浚泄露给了日本特务机关,日
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也...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穆巴拉克与穆兄会领袖今日受审
中广网北京8月25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埃及会有有两件审
理可以计入历史。一件是被捕不到一周的穆兄会主要领导人将接受审判。另一件,埃及
前总统穆巴拉克等人涉嫌谋杀示威者的案件进入终审判决阶段。昔日对头,同日而审,
一个开始,一个尾声,巧合,还是有意?埃及两期政权的法庭清算,又将引发法庭外怎
样的混乱?
今天,关于这两场审判,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报道说,对于穆巴拉克的指控是:腐败
、以及"在2011年抗议中杀害示威者"。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穆巴拉克的律师会为他做无
罪辩护,并表示现任政府才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而针对6名穆兄会领导人,他们正在面临煽动暴力的指控,在庭审中,更多指控还
将可能曾出不穷。而对于曾经同盟的前总统穆尔西预计不会出现在法庭上。
同时在今天开始的庭审,让埃及民众百感交集,记者采访了埃及中国文化中心的主
任助理阿巴斯·赛义德,他告诉我们,今天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觉得
埃及翻开了新的一页。
阿巴斯·赛义德:今天是对埃及历史很特别的一天,我们好像退回到11年以前,我
们浪费了3年的时间,在3年内没有什么做任何事情,这是一方的埃及人在感慨。还有另
外...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5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多次刺杀蒋介石始末
送交者: 力挽狂澜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
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
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
【第一次暗杀蒋介石未遂】
1937年8月,中国国民党军队主动出击,于是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下旬,会战进入
到白热化的时候,蒋介石决定亲自到上海前线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调兵遣将,另一方面
则是为了给前线的将士打气。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
秘密军事会议,讨论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有关问题,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是黄浚。
在蒋介石提出自己要亲赴上海前线视察的动议后,与会人员开始都不太赞成,主要
是担心安全问题,但蒋介石执意要去。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蒋介石
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
惹英国。然而,蒋介石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由黄浚泄露给了日本特务机关,日
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也...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16963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汉奸鲁迅还没被清算
你该复习友邦惊诧论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
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
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
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
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
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
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
“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
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
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
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7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多次刺杀蒋介石始末
送交者: 力挽狂澜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
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
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
【第一次暗杀蒋介石未遂】
1937年8月,中国国民党军队主动出击,于是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下旬,会战进入
到白热化的时候,蒋介石决定亲自到上海前线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调兵遣将,另一方面
则是为了给前线的将士打气。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
秘密军事会议,讨论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有关问题,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是黄浚。
在蒋介石提出自己要亲赴上海前线视察的动议后,与会人员开始都不太赞成,主要
是担心安全问题,但蒋介石执意要去。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蒋介石
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
惹英国。然而,蒋介石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由黄浚泄露给了日本特务机关,日
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也...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28
中广网北京8月25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埃及会有有两件审
理可以计入历史。一件是被捕不到一周的穆兄会主要领导人将接受审判。另一件,埃及
前总统穆巴拉克等人涉嫌谋杀示威者的案件进入终审判决阶段。昔日对头,同日而审,
一个开始,一个尾声,巧合,还是有意?埃及两期政权的法庭清算,又将引发法庭外怎
样的混乱?
今天,关于这两场审判,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报道说,对于穆巴拉克的指控是:腐败
、以及"在2011年抗议中杀害示威者"。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穆巴拉克的律师会为他做无
罪辩护,并表示现任政府才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而针对6名穆兄会领导人,他们正在面临煽动暴力的指控,在庭审中,更多指控还
将可能曾出不穷。而对于曾经同盟的前总统穆尔西预计不会出现在法庭上。
同时在今天开始的庭审,让埃及民众百感交集,记者采访了埃及中国文化中心的主
任助理阿巴斯·赛义德,他告诉我们,今天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觉得
埃及翻开了新的一页。
阿巴斯·赛义德:今天是对埃及历史很特别的一天,我们好像退回到11年以前,我
们浪费了3年的时间,在3年内没有什么做任何事情,这是一方的埃及人在感慨。还有另
外...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9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多次刺杀蒋介石始末
送交者: 力挽狂澜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
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
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
【第一次暗杀蒋介石未遂】
1937年8月,中国国民党军队主动出击,于是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下旬,会战进入
到白热化的时候,蒋介石决定亲自到上海前线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调兵遣将,另一方面
则是为了给前线的将士打气。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
秘密军事会议,讨论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有关问题,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是黄浚。
在蒋介石提出自己要亲赴上海前线视察的动议后,与会人员开始都不太赞成,主要
是担心安全问题,但蒋介石执意要去。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蒋介石
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
惹英国。然而,蒋介石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由黄浚泄露给了日本特务机关,日
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也...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泥盆投降后,凯申接收装备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
薛衔天 刘成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中苏关系研究中的大题目。东北革命根据地在奠定人民共
和国的根基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弄清东北根据地与苏联的关系,也就是
在很大程度上弄清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与苏联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需要写一系列的
文章或专著。本文旨在利用中俄文献,揭示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关系方面最基本的事
实,以期引起专家们的兴趣,共同探讨。
一、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东北形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在1948年初。从1945年8月中共冀东部队出关,在不到三
年的时间里,东北就形成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转入战略反攻,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
如果没有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能够方便地取得苏联方面支持的有利条件,是不可能的。
苏军从东北撤出(1946年5月初)之前,允许中共部队进入东北并配合中共部队接管了
东北57个战略据点,构成了东北解放区的基础;又转交了大批关东军的武器,改善了出
关部队的装备,使出关部队顶住了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进攻。
苏军撤出东北后,大规模的内战首先在东北爆发。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于1946年5月19日
...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1
薛衔天 GPhwq n{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中苏关系研究中的大题目。东北革命根据地在奠定人民共
和国的根基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弄清东北根据地与苏联的关系,也就是
在很大程度上弄清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与苏联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需要写一系列的
文章或专著。本文旨在利用中俄文献,揭示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关系方面最基本的事
实,以期引起专家们的兴趣,共同探讨。 '~
一、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东北形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在1948年初。从1945年8月中共冀东部队出关,在不到三
年的时间里,东北就形成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转入战略反攻,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
如果没有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能够方便地取得苏联方面支持的有利条件,是不可能的

苏军从东北撤出(1946年5月初)之前,允许中共部队进入东北并配合中共部队接管了
东北57个战略据点,构成了东北解放区的基础;又转交了大批关东军的武器,改善了出
关部队的装备,使出关部队顶住了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进攻。 5UD;Z V%
苏军撤出东北后,大规模的内战首先在东北爆发。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于1946年5月19日
攻占...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2
台湾当局禁止蒋介石纪念活动使用“捍卫中华民国”字眼
分享到:3
2017-03-31 10:21:41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蒋介石蒋介石逝世纪念日台湾军校转型正义中正纪念堂捍卫中华民国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每年都会在蒋介石逝世纪念日前
夕举行纪念活动,但今年却遇到了点麻烦。据台媒报道,其在中正纪念堂前搭建的讲台
广告上写有“捍卫中华民国”的文字,被民进党当局要求拆除,校友总会被迫昨晚(30
日)深夜用喷漆涂掉。
点击查看大图
被喷漆涂掉的“捍卫中华民国”四个字,还能依稀看到(图片来自台湾《联合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30日在中正纪念堂前广场搭建
演讲台,讲台两侧广告牌上写有“捍卫中华民国、还原历史真相”12个字。
报道指出,“捍卫中华民国、还原历史真相”这12个字,是蒋介石在1947年3月13日发
给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的电报,电报内容是要求陈仪严禁军政人员在“二二八事件”后
对台湾民众报复。
点击查看大图
报道称,中正纪念堂管理单位认为这12个字与原先申请活动的主旨不合,要求拆除。
校友总会秘书长胡元...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960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vezda (2002)苏联红军侦查兵故事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 战场
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
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诺门罕事件;
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
“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
导的苏蒙联军),但日、俄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
日、俄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
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攻击伪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1]
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
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
灭。此次战役不亚于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拯救了苏联和蒙古(俄蒙联军
的胜利保证了蒙古国的独立),也拖慢了日军侵华的速度。[2]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
...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960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诺门罕战争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 战场
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
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诺门罕事件;
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
“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
导的苏蒙联军),但日、俄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
日、俄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
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攻击伪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1]
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
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
灭。此次战役不亚于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拯救了苏联和蒙古(俄蒙联军
的胜利保证了蒙古国的独立),也拖慢了日军侵华的速度。[2]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
...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5
LOL,死鸭子嘴硬,给你看看剑桥中国史怎么说的。
——————————————————————————————————
与国民党所遭受的破坏相比,日本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重庆当局承认伤亡300000人。
日军奉命首先消灭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知道地方部队将随之瓦解。后勤的
损失也同样严重:估计40个师的装备以及新沦陷区特别是“鱼米之乡”湖南的资源。
从政治上看,一号作战对国民党人也是一场灾难,因为不论是在重庆还是在战场上,不
称职和腐败(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战斗)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几达半年之久。没有
比一号战役开始阶段这场灾难更令人触目惊心的了,当时正遇上了1944年春季河南的大
饥荒。无论重庆政府,还是河南军政当局,对这场饥荒都毫无准备,尽管灾情的发展已
能明显地看出。当饥荒袭来之时,当局远没有提供任何救济,横征暴敛一如既往。投机
活动极为普遍。当中国军队面对一号作战逃跑之时,长期受压的农民夺取他们的枪支并
向他们射击,然后欢迎日军。1944年春,河南有数万人饿死。①虽然1944年下半年看到
了盟军缅甸战役的胜利高潮,并重新开通了进入中国西南的陆上通道,但这些在美国战
术指...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3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专家视点:吴景平教授详解宋子文
http://news.163.com/06/0706/14/2LBRC3GG00011246.html
撰稿/贺莉丹(记者)
多年来,作为中国大陆最权威的宋子文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兼亚洲研
究中心主任的吴景平教授以《宋子文评传》、《宋子文思想研究》、《宋子文政治生
涯编年》等著作享誉学界。他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悉心研究宋子文档案,并
数次前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台湾地区的档案机构发掘相关史料,并且发起和
主持了近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美、日、韩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著名学者云集
的“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年6月23日,吴景平教授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独家专访,详尽解读宋子
文。
宋子文遗产净额:500多万美元
记者:1985年,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出版了《宋家王朝》一书,《宋家王朝
》中文译本首页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宋家王朝聚集了这个时代最大财富的一部分,《
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据说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在您看来,西格雷夫的这种
说法是否属实?宋子文到底有多少资产?
吴景平:在宋子文所处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全球范围,即便在中国...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7
左:张学良,右:杨虎城。(网络图片)
蒋介石为什么只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以下从双方的关系和背后的实力两方面来讲。
两人背后的实力
张学良继承的是他爸爸东北王张作霖的实力,东北那个时候就是张家的私人地盘,张作
霖一手遮天,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来拉拢张作霖这个马匪出身的人,兵力大概有30万到40
万,装备精良。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这些是正式编制,在
国民政府的军政部有记载,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国民革命军番号的,那就不好说了。
根据记载,在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
成两军,帮助把兄弟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分驻在平津一带。
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
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
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关内部队
差。由于东北军政当局历来是反共反苏的,特别是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在兵力部署
上主要是用来对付苏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8
来自主题: Olympics版 - 现在开始理解棒子了
第二节 国军的创建与成长
我们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只能是流亡海外参加独立斗争,或加入日本军队
才能经历军事生活。
为了争取祖国的独立而参加对日武装斗争的人士,主要在中国大陆和满洲以及西伯
利亚等地组织独立军或光复军坚持抗战,一部分则参加了中国军队。
国内青年、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被日本军队强迫征集入伍,还有一部分不能流亡海
外的人士,从内心憎恨日本的压迫,但出于学习日本军队的军事技术,等待有利的抗日
斗争时机,或为光复后建军出力的长远目的,自愿加入了日本军队。
“八·一五”解放后,有军事经历的人,不分以前的经历和出身背景,团结一致
,参加了祖国军队的建设。
在军政体制初期从弱小的“国防警备队”发展起来的国军,克服了共产左翼分子的
不断破坏以及美军政当局的无知无能和北韩共产集团对南韩的突然袭击等各种困难和挑
衅,终于成长为今天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此期间他们所流的血汗成了我军茁壮成长
的底肥。
建军以来我国军所走过的道路,确实是“从无到有”,坚韧不拔,披荆斩棘,战斗
过来的。
N*****e
发帖数: 1094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揭秘:蒋介石只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的原因(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9 09:30:08 2017, 美东)
左:张学良,右:杨虎城。(网络图片)
蒋介石为什么只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以下从双方的关系和背后的实力两方面来讲。
两人背后的实力
张学良继承的是他爸爸东北王张作霖的实力,东北那个时候就是张家的私人地盘,张作
霖一手遮天,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来拉拢张作霖这个马匪出身的人,兵力大概有30万到40
万,装备精良。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这些是正式编制,在
国民政府的军政部有记载,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国民革命军番号的,那就不好说了。
根据记载,在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
成两军,帮助把兄弟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分驻在平津一带。
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
调进关内。再加上...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105
40
10月11日下午,我校在长安校区隆重举行了侯伯宇张凤翙先生塑像李仪祉先生雕像揭幕
仪式。三个揭幕仪式是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的重要内容。我校党委书记乔学光教授、
校长方光华教授全程出席了揭幕仪式并在揭幕式上揭幕或讲话。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侯伯
宇、李仪祉和张凤翙三位先辈前贤在我校发展、建设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丰功伟绩。
三位先生的亲友同行也出席三个揭幕仪式的。
侯伯宇教授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生前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是新中国自己
培养的第一代高级知识分子,2010年去世。今年9月份,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
型,9月27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举办的“侯伯宇同志先
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建校110周年之际,我校为侯伯宇先生树立塑像
,既为缅怀先生为西北大学的建设、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也为让每一位西大人铭记先
生的学术成就,为开创西北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仪祉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任西北大学代理校
长,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
师,陕西省教育厅...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105
41
10月11日下午,我校在长安校区隆重举行了侯伯宇张凤翙先生塑像李仪祉先生雕像揭幕
仪式。三个揭幕仪式是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的重要内容。我校党委书记乔学光教授、
校长方光华教授全程出席了揭幕仪式并在揭幕式上揭幕或讲话。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侯伯
宇、李仪祉和张凤翙三位先辈前贤在我校发展、建设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丰功伟绩。
三位先生的亲友同行也出席三个揭幕仪式的。
侯伯宇教授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生前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是新中国自己
培养的第一代高级知识分子,2010年去世。今年9月份,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
型,9月27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举办的“侯伯宇同志先
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建校110周年之际,我校为侯伯宇先生树立塑像
,既为缅怀先生为西北大学的建设、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也为让每一位西大人铭记先
生的学术成就,为开创西北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仪祉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任西北大学代理校
长,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
师,陕西省教育厅...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9737
42
这么轮子的文章也有人信?那主题就是最后那句话罢了。
转篇好文章
---------------------------------------------
发信人: seecloud (seeclou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前两天有个SB老是质疑土共八路抗日业绩,转帖存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7 21:32:48 2012, 美东)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
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
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
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
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
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424
43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
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
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
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
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
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
”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①。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不仅不是“游而
不击”,而且是恶战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一直高于正面战场,且抗击着伪
军③。自1944年春,敌后八路军、新四军就展开局部反攻,到1945年更是积极大反攻,
解放众多地方与人口④。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毙伤...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973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土共八路抗日业绩 [转贴]
原贴已不在了...
发信人: seecloud (seeclou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前两天有个SB老是质疑土共八路抗日业绩,转帖存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7 21:32:48 2012, 美东)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
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
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
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
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
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
”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①。共产党军队对...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45
先不提日本爱知县立碑纪念蒋公了 看下面一篇文章
日本侵略中国时奋起抵抗,这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被中国资改
派“精英”们吹捧为“担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国民党军队,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军事史
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投敌人数超过聊杀敌人数。
丑闻之一:国军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先来看看侵华日军死亡人数。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56万人,
美国统计死亡44.7万人。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国统计的,两个数字相差不大。按照这个
数字,在侵华期间,日军死亡(包括被国民党军打死、被共产党军打死、病死的总数)
人数大约为45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哪怕都是国民党军打死的,日军死亡人数也就是45
万。
我们再来看看国民党军投敌人数。根据李敖《蒋介石评传》和《自己不洗别人洗》两书
(文)统计,国民党军队抗战期间投敌人数约为50万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
一章第三节也记录着:“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42年有15个,1943年是高峰的一
年,有42人叛逃。50多万军队跟随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去,而日本人则利用这些伪军去保
卫其占领的地区,以对抗共产党游击队”。大家...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096
46
互动百科
诺门坎事件 - 战争伤亡
诺门坎事件武器苏联方面:在四个月的战事中,三万名参战的日军中约八千人死亡,九
千人受伤。苏军投入约五万七千名步兵、五百辆坦克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官方宣布人
员损失为九千人伤亡。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
七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外一万六千人受伤。
日军方面,战后,第6军的军医部公布了日军的阵亡人数为7696人,负伤人数为8647人
,下落不明的人数为1021人,出动兵力总数为 58925人。这个数字咋一看不觉得有什么
不对,但稍一推敲就可以发现其中是有一些疑问的:负伤的人数与阵亡的人数太接近了
,如果将阵亡人数加上失踪人数,两者几乎相等,而且阵亡失踪人数比负伤的人数还多
,这在战争中应该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负伤者都有刻意自杀的动机,否侧负伤人数应比
死亡人数大得多才是。紧接着日本陆军当局发表了一个笼统的伤亡数字,将阵亡和负伤
的人数一并发表为伤亡18000人,大概还是将第6军的上报的伤亡人数简单相加,然后发
表出来的,这个数字的可信度有多少,也就非常明白了。
1966年10月12日,在日本的靖国神社举行了一场“诺门罕...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811
47
本来不太想挤兑这些“国粉”,无奈他们反而给脸不要脸。大伙不嫌恶心就再耐心看看
国军抗战五大丑闻:
丑闻之一:国军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日本侵略中国时奋起抵抗,这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被中国
资改派“精
英”们吹捧为“担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国民党军队,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令人
瞠目结舌的丑
闻:投敌人数超过聊杀敌人数。
先来看看侵华日军死亡人数。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
.56万人,
美国统计死亡44.7万人(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着:《中国战争发展史》,
人民出版社2
001年版,下册,916页注释2)。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国统计的,两个数字相差
不大。按照这
个数字,在侵华期间,日军死亡(包括被国民党军打死、被共产党军打死、病死的总数
)人数大约为
45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哪怕都是国民党军打死的,日军死亡人数也就是45万。
我们再来看看国民党军投敌人数。根据李敖《蒋介石评传》和《自己不洗别人洗》
两书(文)统
计,国民党军队抗战期间投敌人数约为50万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
三节也记录
着:“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陈立夫《成败之鉴》
从御日战争结束到退守台湾,不过短短三四年,陈立夫认为是国民党政府军事和财政的
失误导致了失败。
军事上的错误他是这样说的: “日本人投降时,总裁派何应钦将军去受降,我特地去
看何将军,我建议他要求日本人的军队,帮我们防守两条路,由南京、浦口到天津,与
由汉口至北平之津浦与 平汉两条铁路,使日本军队帮我们防守这两条铁路沿线地区,
我们的军队就可开往北方去,因为我们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一带。但何将军忽略了我
的建议,致使我 们的军队须经上海,由海道运往天津、北平,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和人
力、物力,予中共以调度的机会,这是很可惜的事。”他还写道:国民党犯了一个很大
的错误, 就是日本投降后,没有收容敌后打游击的队伍,“当时这些在北方、在东北
打游击的部队,都是本党同志,后来军政当局或许受了国防部次长共奸刘婓之影响,不
要 这些游击队的兵,引起了他们的怨恨,这些人心里想:中央军队和日本人作战时,
我们在日本人后面打游击牵制他们,不无有功,到现在天亮了,我们也应该有个归 宿
呀!现在中央却不要我们,那我们跑到共产党那里去算了……这种损失,是无法补偿的
了,为渊驱鱼,是等于壮大了共产党,使他们平白增...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国民党抗战之七大奇迹
国民党抗战之七大奇迹
送交者: 2016年10月18日00:11:29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国民党可悲可怜的抗战“功绩”
目录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二:给伪军发军饷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三:自己虐死的壮丁,比被日军打死的士兵还多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四:全面抗战已经开打,国府却还继续给日军支付庚子赔款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五:一部分国民党军(注意:是国军,不是伪军!)竟被日军称为“
友军”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六: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击本国军队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七: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竟然是因为表现太差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进行抵抗,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就算不积极投
身抗战,最起码,不能投敌,资敌,助敌。而国民党军队,这支但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
军队,却出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不信吗?我们先来看看侵华日军死亡人数。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日军在中国大
陆的死亡人数总共为43.56万人。其中1937年起至1945年8月14日的死亡人数是38.52万
人。(详见...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3735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的意义!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4&tid=2760
文革中广州街头“吊劳改犯事件”调查
--作者:谭加洛
文革有一句很著名的毛泽东语录:要文斗,不要武斗。但这只是一句空话,从来没有真
正实行过。文革是非常暴力的。而其中最为暴力的是文革前期的群体性大屠杀。目前已
知的文革四大屠杀案,分别是:1966年8月北京市“‘破四旧’大屠杀”和北京郊区的
“大兴县大屠杀”,1967年8月湖南“道县大屠杀”,以及1968年“广西大屠杀”。但
是几乎没有人知道1967年8月发生在南方名城广州骇人听闻的“吊劳改犯事件”。
这次民间俗称“吊劳改犯”的暴民事件,起于1967年8月11日晚,下半夜达到高潮,第
二天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持续发展。当时广州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可见死尸,尤以
市区繁华路段为多。死者有些是活活被吊死在电线杆或路边树上的,有些是打昏打死以
后吊上去的,也有不少就倒毙在十字路口的交通岗或人行道上。整个事件持续近一个星
期才完全平息。前后死了多少人?死的是什么人?前因后果如何?对广州文革中这最大
的死亡事件,除了《广州市志》含糊其词一笔...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