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军机大臣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s
发帖数: 11288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薄熙来不算军机大臣吧,算下来军机大臣应该不超过5个,影帝是领头的。
习哥是太子等着接班进军机处熟悉政务,强哥是太子外最有作为的王子,进军机处学习
,将来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并领头军机。
长春,援朝,永康都算军机大臣了吧。
德高望重如庆林,国强等实权不大但是手握投票权。
蠢蠢欲动的权臣们,如紫禁城的奇山,德江,高丽等,几位重要的封疆如袭来,汪洋和
正声均有巨大的影响力,还有不可忽视的皇帝内廷人员如计划,沪宁等。
不知我分析的对不对。
j****w
发帖数: 3020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上面还有一堆王公大臣吧,军机大臣算是打工仔,不是股东。
A****0
发帖数: 12393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都是兼任
政治局的都应该算章京吧
薄熙来还是可以在军机处上行走的。但是算不上大臣。
k*****r
发帖数: 21039
4
你麻痹智力有限,现在福临是军机大臣候补,和在野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K*****y
发帖数: 1793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他不算军机,算内阁学士。
g*****g
发帖数: 6798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薄熙来什么都不算啊.
按照规制,内阁4个大学士,2个协办大学士.
怎么也轮不到薄这位.
勉强可以算一个军机学习行走
c**********m
发帖数: 2088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薄熙来不算军机学习行走. he can't touch national issues.
He only manages Chongqing's things.
他是个小省的巡抚而已,没有兵权
K*****y
发帖数: 1793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他是爵位显要,世袭的晋国公。

薄熙来不算军机学习行走. he can't touch national issues.
He only manages Chongqing's things.
他是个小省的巡抚而已,没有兵权
g*****g
发帖数: 6798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袭来应该不算军机大臣。
挂个政局委员的衔,全国性的事务还是要举举手的.
所以我说他可算是军机学习行走.
i*****s
发帖数: 4596
10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一 家庭、出身与学历
“和坤”是他的“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为“三纲之纲”之意,其乳名叫
“善宝”。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祖籍在长
白山英额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地区)。和坤的先祖叫噶哈察鸾,很早就
归顺了努尔哈赤(后金),过着平时狩猎、耕作,战时出征作战的生活。其五世祖尼牙
哈纳,因作战英勇,为他家挣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他的父亲名叫常保,
也是八旗军武官出身,除了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外,还因为他的堂弟阿哈硕色
,在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在西北地区阵亡,追叙军功,他家又获赠了
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后来也由其承接下来了。常保一生最高做到“福建副都统”
(正二品)的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军队中的“中将”级别的军官,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
个“高级武官”了。常保的妻子(即和坤的亲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其继妻
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和坤的妻子冯氏是清乾隆朝名臣大学士
英廉的亲孙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史(如《清史稿》等)、野史和传说中说和
坤家庭出身“低微”、“贫贱”、“少贫无...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4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李之下放广州就是受荣禄排挤而去的。”(四,
87)
(2)“命于式枚草遗折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四,184)
(3)翁同龢 和李鸿章“平分朝政”?
(4)“是康、梁等激进派的家长与护法”?
(5)罢官出于光绪帝主动
(6)戊戌年仍享有“独对”之权?
(7...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虽然已经是2019,但毕竟还没过春节,眼下还是戊戌年。我们和120年前的百日维新之
间还是隔着两甲子的整数,发篇文章纪念一下不算过时。
在几十年来的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是与辛亥革命,解放战争胜利相提并论的大事。但
真到了戊戌年却很少见到官方组织的纪念活动,可能是觉得120年不如100年名正言顺?
所以绝大多数相关历史讨论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和戊戌百年纪念相比,20年来最大
的变化是网络信息资源向平民开放,普通人构成了历史讨论的主体。
这么多人参与讨论,话题必须从共享的一些知识背景开始。在60%年轻人都要参加高考
的今天,中学教科书虽然未必是“共识”,但肯定是绝大多数人历史观的重要来源,戊
戌变法也不例外。
翻开历史课本,戊戌变法被定性为一场失败运动,但对运动本身的性质,对运动关键人
物,都是绝对的正面评价。变法的目的是“拯救民族危亡”,成就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只是因为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才失败。与之对应,领
袖康有为的定性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一部秉承进步史观的教科书中,这是非常高的
历史称号。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教科书形象
然而,眼下的互联网,随便搜索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
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
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
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捷途径。和珅聪明
能干,相貌俊秀,好察言观色,善见机行事,又会逢迎讨好,所以他的仕途平步青云,
官至宰辅,控制朝政长达二十余年。和珅在职期间,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
迫害异己,祸国害民。这一切均发生在乾隆时期。诚然,乾隆并非昏庸之辈,而是一个
精明且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乾隆“喜好歌功颂德,陶醉文治武功,生活奢侈,贪恋声色
”,这一致命弱点,被善于“揣摩帝意,曲意逢迎”的和珅所利用,方造就了其传奇的
一生。
和珅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贫穷和冷漠的生活给和珅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阴影,从
那时起和珅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十来岁时就被
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
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不是妖
咸丰帝临终之前,为六岁的独子爱觉新罗·载淳留下了一整套辅政班子,包括户部尚书
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
杜瀚、焦佑瀛,同时还授予两宫太后可代朱笔的印章各一枚……
应该说,为幼主留下这套辅政班子,咸丰多少还是汲取了前朝的一些教训并进行了一番
精密筹谋的。前朝顺治帝为康熙留下了一套四人的辅政班子,结果造成了鳌拜的专权,
所以这次咸丰帝分权的用意就更明显了。为了让顾命大臣之间能互为牵制从而达到分权
的效果,咸丰帝不仅将顾命大臣的人数扩至八位,而且还尽可能地综合考量了其他各方
面的因素。八人中既包括自家王爷肃顺、载垣、端华,又有咸丰的亲姊丈、载淳的亲姑
父景寿,同时更是让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四人加入其中——
各位可不要忽视这秘书班底的重要性啊,时至今日,某些政要还不是一上台就将自己的
秘书提拔为地方大员?当然,为了达到分权的最佳效果,咸丰帝还是预留了一手最为重
要的杀手锏:在授予八顾命大臣对国事的裁量权的同时,却将最终裁决权交付到自己的
亲密爱人——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钴禄氏手中。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安排不可...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三卷 第二十章 觐见
1856年2月,大行皇帝驾崩,皇长子载淳柩前即位,奉先皇遗体于乾清宫,行大殓之礼。
以先皇遗诏,皇长子载淳继位,授恭亲王奕议政王、军机处领班大臣,授郑亲王端
华、怡亲王载垣、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桂良、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
军机大臣裕诚四人为襄赞政务大臣。
翌日,内阁奉上谕,皇后钮祜禄氏和懿妃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
太后,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三月十五日,新帝在太和殿行即位礼,颁“恩诏”,布告天下,定国号祺祥,对耆
龄百姓及孤苦无依者,赐帛赐米,以示加恩。
三月十七日,郑亲王端华等一班王公大臣上《奏请皇太后亲操政权以振纲纪折》,
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见两宫太后全无动静,四月一日,礼部尚书、军机章京肃顺上折子称,“正宜皇太
后敷中宫之德化,操出治之威权,使臣工有所禀承,命令有所咨决,不居垂帘之虚名,
而收听政之实效。”
终于在四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以小皇帝的名义发了诏书,“朕奉两宫皇太后懿
旨:见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惟缮拟谕旨,仍应作为朕意宣示中外,
自宜钦遵慈训。嗣后,...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三卷 第二十章 觐见
1856年2月,大行皇帝驾崩,皇长子载淳柩前即位,奉先皇遗体于乾清宫,行大殓之礼。
以先皇遗诏,皇长子载淳继位,授恭亲王奕议政王、军机处领班大臣,授郑亲王端
华、怡亲王载垣、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桂良、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
军机大臣裕诚四人为襄赞政务大臣。
翌日,内阁奉上谕,皇后钮祜禄氏和懿妃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
太后,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三月十五日,新帝在太和殿行即位礼,颁“恩诏”,布告天下,定国号祺祥,对耆
龄百姓及孤苦无依者,赐帛赐米,以示加恩。
三月十七日,郑亲王端华等一班王公大臣上《奏请皇太后亲操政权以振纲纪折》,
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见两宫太后全无动静,四月一日,礼部尚书、军机章京肃顺上折子称,“正宜皇太
后敷中宫之德化,操出治之威权,使臣工有所禀承,命令有所咨决,不居垂帘之虚名,
而收听政之实效。”
终于在四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以小皇帝的名义发了诏书,“朕奉两宫皇太后懿
旨:见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惟缮拟谕旨,仍应作为朕意宣示中外,
自宜钦遵慈训。嗣后,...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5731
21
2013年09月13日 09:0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9
雍正皇帝的政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设立军机处。
尾大不掉,是历来行政机构设置的难题。要办事,就要给权;一给权,其就膨胀;
一膨胀,就办不好事;事办不好,只好给更多的权……形成恶性循环。
而军机处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
两层,有官无吏,队伍极其精干,工作流程极其简捷,再加上明确要求的“勤、速、密
”三大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极高,令雍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得以摆脱对已经程式化
、官僚化的内阁系统的依赖,获取更为高效的执行力支撑。
这个“威命所寄”的权力核心,能够发挥压“扁”政府的作用,关键因素却是其“
三无”特点——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与此相类似的,是晚清的总理衙门,虽然长
期扮演着外交部的角色,却一直是个“三无”的临时机构。
这种机构设置,意图在于:在正规的行政机器难以有效施政的情况下,借此提高行
政效率、至少提高最高层的行政效率;其设立和撤销,绕开了复杂的流程,不涉及对整
个行政架构的高难度调整,便于进退;其不会过度增加行政成本;便于最高领导人绕开
固有的行政流程、实现...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28
2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YX201406058.htm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4年06期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没预料到的事
张宏杰
【摘要】:正嘉庆四年正月初四日,太上皇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皇帝发布了一条让全
国人都大吃一惊的谕旨:免去乾隆皇帝驾前第一宠臣和坤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这
职。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抄家行动展开,令人惊愕的巨额财宝在和府地窖中显露出来。
以诛和珅为开端,一缕缕政治新风,绵绵不断地从紫禁城吹散出来。亲政后第二个月,皇
帝发布谕旨,今后皇帝出宫祭天及谒陵,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和嫔妃不必随行,以减少出行
费用。几天之后,皇帝再次发布谕旨,禁止大臣们向他进
【关键词】: 嘉庆 乾隆皇帝 军机大臣 谕旨 出行费用 腐败 老虎 紫禁城 太上皇 惩贪
【分类号】:I267
1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
,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23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4
改开40年改革已死 清朝覆亡前两次改革教训
2018-12-30 10:16作者:雷颐
按:在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并没有如预期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大陆的
知识份子及中共体制内人士都普遍认为“改革已死”,并对中国的前景感到焦虑与悲观
。120年前,清朝开始了两次变法,均告失败,这其中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制度,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政
治体制也要相应改革,不然就会制约、延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政治体制改
革是统治者的“自我改革”,尤其涉及统治者的重大利益,所以阻力巨大、困难重重。
面对这种局面,改革者的策略往往是先易后难,想以非根本性的行政体制改革代替根本
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多少弥补明显已不合时宜的政治体制之弊。这种思路自有其合理之
处,不过,晚清两次以裁撤无用政府机构与冗员、将功能相近部门合并成几大部门的“
行政改革”,并冀以此代替“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结果却是你死我活的政坛恶斗,
先是光绪被囚、康有为逃亡,后是袁世凯几被围殴、慈禧甚至想要跳湖,均以失败告终
。这两段“行政改革史”,实在是引人深思。
第一次行政改革是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作者: 吴钩
天津顺直咨议局
1905年为清光绪三十一年,危机四伏的清王朝终于下诏“预备立宪”。作为预备立宪的
重要组织部分,各省在1909年(宣统元年)完成了地方议员选举,成立省谘议局;并于
次年完成了资政院议员的选举,召开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宣布资政院开院——这是历
史性的一刻,中国政治史上第一个最接近于现代议会的代议机构自此诞生了。
我之所以用“最接近于现代议会”的措辞来形容晚清的谘议局、资政院,是因为谘议局
与资政院毕竟不具备地方议会、国会的法律地位与权力。按照《谘议局章程》的设定,
各省谘议局有权议决本省应兴应革事项;议决本省财政预算与决算、公债制定;修改本
省单行法规、章程;接受本省民众建议、陈情;监察地方行政机关。但是,各省督抚对
谘议局有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对“谘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行之权”。
而根据《资政院章程》,资政院尽管掌握着议决国家财政预决算、审查税法、弹劾军机
大臣等权力,却不具备国会最重要的权力——制宪与修宪之权,而且议员议决的议案要
向君主“请旨裁夺”,换言之,定夺的大权还是操于君上。朝廷成立资政院的初衷,也
是考虑到“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故先“设资...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6
原题:“军机处不议”之智慧
军机处不议,乃至“五不议”的说法,在过去100年一直评价不高,研究者批评者
一致认为这个“五不议”就是清廷政治改革的底线,是保守的象征,也意味着清廷的虚
伪。 其实,各位批评者没有持续关注“五不议”的后续发展。
军机处是清朝政治架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或称军机房,或称总理处,其实都
是一个意思,就是清廷政治的中枢,是最高指挥机关。军机处成立于雍正年间,最初的
功能是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办理紧急军务,所以名为军机处。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先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慢慢就成了摆设。再过半个世纪,这个
可有可无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自动废止。从此,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公文的机构,一切
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
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成为皇帝个人的御用班子,甚至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
这与清廷先前来自各个山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着根本区别,所以历史书上说这是清代
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
政治改革争论的焦点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特别是在君主比较强势比较明白事理的条件下,军机处拥有比
较大的行政处分权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或许有助于效率提...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
2015-09-21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主讲人 | 姜鸣
*据8月20日上海图书馆演讲实录整理
晚清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变迁的时代。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批先行者留下了
他们的足迹。提起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名字,大家耳熟能详
,但他们的视觉形象是怎么样的呢?许多人并不熟悉。随着大批老照片被发掘,我们开
始对他们的音容笑貌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那个远去的年代有了更加深刻而亲切的印象。
为什么研究老照片?我的体会,一是观相貌,看看那是一张怎样的面容;第二晓民俗,
当年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细节;三是知变迁,让我们知道曾有一段怎样的发展过程。
我今天主要是围绕着1850-1900年这段时间,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并逐渐为官方和
社会各界接受,清朝上层统治者几次重要的摄影活动为线索,介绍一些官员们的形象,
介绍总理衙门大臣的形象,介绍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李鸿章访问欧美等等故事,加深
大家对中国近代历史在曲折中蹒跚前行的认识。
2015年华辰春拍上,1879年,李鸿章会见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访华的原照出现了,
...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006
30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
,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挚,
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心性
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武功
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身材
,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的平
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
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8600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除掉老虎后没有想到的事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
,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挚,
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心性
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武功
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身材
,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的平
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
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期的
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龄。
因此,嘉庆元年正月初... 阅读全帖
l**0
发帖数: 194
32
全文:
标题: 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特刊卷首语: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
脸!!!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
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 立
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
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
王朝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
被革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
历史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
败的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
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3
33
据媒体人士称,《潇湘晨报》因刊登纪念辛亥革命文章,总编刘剑,执行总编龚晓跃被
停职。本文为该报刊登文章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
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 立
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
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
王朝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
被革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
历史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
败的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
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4
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
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 立
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
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
王朝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
被革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
历史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
败的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 梦想,
可以...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5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
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
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王朝
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被革
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历史
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败的
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梦想,可以制
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
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那时还有
...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36
那样干的结局就是翁同书和大清的结局:
大清裱糊匠李中堂,还是有好几把刷子的,确实被中国历史课本给
undervalue了
晚清第一折-李鸿章《参翁同书片》 (2010-12-13 01:21:07)转载▼
标签: 杂谈
参翁同书片
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
再, 前任安徽巡抚翁同书,咸丰八年七月间,梁园之挫,退守定远。维时接任未久,
尚可推诿。乃驻定一载,至九年六月,定远城陷,文武官绅殉难甚众。该督抚独弃城
远遁,逃往寿州,势穷力绌,复依苗沛霖为声援,屡疏保荐,养痈贻患,绅民愤恨,遂
有孙家泰与苗练仇杀之事。逮苗逆围寿,则杀徐立壮、孙家泰、蒙时中以媚 苗,而并
未解围。寿城既破,则合博崇武、庆瑞、尹善廷以通苗,而借此脱身。苗沛霖攻陷池,
杀戳甚惨,蚕食日广,翁同书不能殉节,反具疏力保苗逆之非叛,团 练之有罪。始则
奏称苗练入城,并未杀害平民,继则奏称寿州被害及妇女殉节者不可胜计,请饬彭玉麟
查明旌恤,已属自相矛盾。至其上年正月奏称苗沛霖之必应诛 剿一折三片,脍炙人口
。有“身为封疆大吏,当为朝廷存体制,兼为万古留纲常。今日不为忠言,毕生所学何
事”等语,又云“誓为国家守此疆域,保此残黎...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38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一)
廖祖桂 李永昌 李鹏年 ( 2009-05-07) 来源: 中国藏学
http://www.tibet.cn/periodical/zgzx/2004/02/200606/t20060606_12
[摘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
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
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
》(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
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名《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
本。本文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的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
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
》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
以讹传讹。
[关键词]《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3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41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其一,溥仪的祖父奕譞是咸丰皇帝的七弟,也是光绪的父亲;其二,奕譞的嫡福晋叶赫
那拉氏,为慈禧太后胞妹;其三,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宠臣荣禄的女儿,也
是慈禧的养女。
醇亲王载沣领受要溥仪入宫的懿旨后,当天傍晚,同军机大臣、内监们回府,将溥仪从
醇亲王府北府(今北京宋庆龄故居)迎入宫中。而未来的皇帝还在“抗旨”,连哭带打
地不让内监过来抱他。内监苦笑着看军机大臣怎么吩咐,军机大臣则束手无策地等摄政
王商量办法,可是摄政王只会点头,什么办法也没有。乳母王氏看溥仪哭得可怜,拿出
奶来喂他,这才止住了他的哭叫。军机大臣和载沣商量了一下,决定由乳母抱他一起去
,到了中南海,再交内监抱他见慈禧太后。
溥仪离府进宫的第二天光绪皇帝就死了。溥仪是三岁的孩童,一会儿到光绪灵前磕头哭
祭,一会儿到慈禧病榻前叩头祈福。溥仪面对光绪的遗体,也面对慈禧行将入木的躯体
,在惊恐、陌生、寒冷与悲哀中受着折磨。第三天慈禧太后死了。光绪灵柩停在乾清宫
,慈禧灵柩停在皇极殿。两丧并祭,一片悲戚。
十一月初九日,溥仪登极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溥仪被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
因此在太和殿...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845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清庆亲王的生意经zz
搞庆亲王上瘾了。。。
看起来在04年老江正式退位的事情上,庆亲王果真耍了手腕,阴了老江一把
大清庆亲王的生意经zz
文/靳鹏
1917年,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劻死在天津,时年七十九岁。庆王府按惯
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
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
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谬丑者,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封以此谥;幽厉者,
周朝之幽王、厉王,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溥仪之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不肯。后
在亲贵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
清帝逊位之后,清廷的孤臣孽子,大多迁居青岛,以示远离政治,避居海角,不食
周粟。而七十余岁的老亲王奕劻独独选择在天津,与这些宗室或遗臣,往来无多。宗室
遗臣谈及奕劻,态度大抵与溥仪相近,或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
titu奕劻
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自1861年祺祥政变至于辛亥革命,五十年间,“罪人之后”奕劻能力不高,学问不
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前清的最后十年,奕劻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
总理...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三读《慈禧全传》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85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
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
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
龄。
因此,嘉庆元年...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ilO (巴西乒乓球高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1 15:11:34 2014, 美东)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9112
46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ilO (巴西乒乓球高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1 15:11:34 2014, 美东)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47
2014-03-23张宏杰知著
【小七按语】这篇文章绝不是就史论史,如果你认真阅读,加以联想你就会懂的,可以
读出嘉庆的影子。​
嘉庆掌权之后,迅速推出反腐大计,打掉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大老虎”,随后
秀出贵民贱物的品格,随后又推出一些集权的举措,但是纵观嘉庆一朝,阻挡不了大清
下滑的趋势。正如文章所言: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
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
FROM 阿尔法工场​
何去何从

一​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8203;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转载)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49
[转帖]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 [转贴 2009-03-26 19:38:33]
字号:大 中 小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50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