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农民负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2
发帖数: 12072
1
就算是文过饰非也该有个限度吧! [Emyn ] 于:2012-08-25 13:50:37 复:3776361
就算是文过饰非也该有个限度吧!
从九十年代朱镕基上台开始,就有一班记者文人不知廉耻地大肆吹捧朱镕基,直把老朱
捧成咱后清朝如同李鸿章李中堂一般的定海神针。惊呼朱镕基挽救了银行、怒赞朱镕基
拯救了国企、狂喝朱镕基解救了财政,最后竖起了大拇指高唱“朱总理,OK!”。
姑且不论朱镕基在国企、银行、财政问题上为了达到目的,不讲理想、不论道德、不择
手段的恶劣行径,至少过去还从来没有人敢昧着良心声称朱镕基居然成了中国农民的白
骑士与大救星。朱镕基的时代,难道不是农民最悲惨的时代!?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南方周末》上大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矛头所指到底是谁?不就是对农民残酷压榨的朱镕基么?陈桂棣和吴春桃在《中
国农民调查》中所讲“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
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矛头所指又是谁?不也是对农民肆意欺凌的朱镕基么?朱镕基此后对《中国农民调查
》耿耿于怀,去年在清...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2
下面是摘自关海庭和田巍所著《中国革命的逻辑起点——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土地政
策比较》。略作了编辑。
1. 地租沉重。
四川北部,上田佃三主七或佃二主八分成;中田佃四主六分成;下田佃主对半分成。(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261页。)
赣西南和闽西地主富农对农民的地租剥削,包括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两种。实物地租又
有“分租制”和“定租制”。“分租制”是农民和地主当场对土地收获物进行分成,俗
称“见面分割”。“见面分割”就是禾熟时地主与农民同往禾田,农民把谷子打下和地
主对分,双方各半,地主部分要农民送到其家。有些地方分割之先,由地主先取一担,
这一担不在对分数内,这种多半是肥田。这实际是级差地租的体现。“分租制”中也有
四六分(农民四、地主六,下同)、三七分、甚至二八分的。这种“分租制”在赣南各
县实行较多,闽西各县较少。“定租制”是按田亩面积固定租额,一般为五成、六成,
有的高过七成、八成。闽西“田租各县最低百分之六十,长汀百分之七十,连城南乡高
至百分之八十”。“定租制”的租额不少地方是“铁租”,即使在遭灾歉收年景也不能
少。地主往往虚报田亩面积出租,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无论是...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848
3
共产党员要正确对待人民的辱骂
来源:共产党员网
改革开放现在已经进入深水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党和党员干部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难免会有些偏差乃至错误,有些问题的处理虽然无错但人民对之产
生了误解等等,自然而然的就会心怀不满,脾气好的人尚能委婉地批评指出,脾气不好
的,当然会骂娘了。骂人当然不对了,但做错了事被人骂了句乃至打了几下也是无可厚
非的。虽然我们的党和政府不是纸糊的,骂是骂不倒的(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但
是骂的人多了,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干群关系、对改革开放等等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因此,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正确对待人民的辱骂,不可等闲视之。
我们党的每个个体都是来自于人民,人民就是党的父母,党是人民所有儿女中优秀
的一个——我们的小平同志就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人民
辱骂了党或者党员个人就像父母教育儿女一样——难道父母骂了你,难道你还跟父母急
?,我们的党员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错误立即改正,对误解予
以解释等等,绝不能对人民的辱骂不闻不问,更不可采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打击
报复等方式。
毛泽东同志就挨过人民群众的几...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
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理论家、实践家
作者:陶冶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2010-11-10
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理论家、实践家
——通读《毛泽东思想万岁》心得
陶 冶
由于一位小同志(80后的)的推荐,我有幸接受了勘校这套网络版巨著——《毛泽东思
想万岁》的活。于是,怀着对毛主席老人家无比敬重和虔诚的心,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2010年10月21日终于完成了这项很有意义的“工程”(用今人的话说),如释重负地
交了卷。
勘校的审读的过程,也是我很好的学习过程。所以,我虽然耗尽了期年的精力,也在所
不惜,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是不会通读这200多万字书稿的。学习的心得太多太多
了,有时我忍不住,就随时随意打了出来陆续发在网上了。后来为了抓紧完成任务,就
搁置了。全部看完之后我把所有的得益汇总起来,就是我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的
称谓是心悦诚服了,而且对人民革命“伟大导师”的桂冠也觉得是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的。除此之外,我还认为老人家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是大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无产阶
级的思想家、理论家、实践家。他的思想超过了孔子和老、庄,他的实践超过了马、...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254
5
一个农民针对房价的震撼发言,中央害怕了!
“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啊,你可以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你
为什么要到广州和深圳买呢?这证明这个市场还有吸引力。有钱人不想跟没钱的住在一
块,没钱的人更不想与有钱的人住一块。”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宝安分公司经理**伟说的荒诞
话。他语惊四座:“房价不是我们开发商决定,是由市场来定的。现在说房价高,但没
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你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为什么还要到广州
、深圳买?”
他意思是说,有市场就不是房价高,有卖的有买的,愿打愿挨,不愿意买住火车站
啊,呵呵!
一副现代资本家的嘴脸跃然登场!为富不仁,傲慢冷酷,是现代一些富人的本性!
一个农民听后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当场驳斥:按你这样的荒诞理论,农民团结起
来,共同提高粮食价格,每公斤提到5000元,愿买就买,不买就吃屎去吧!我 没房子
可以住火车站,你没吃的可以吃屎吗?为什么国家放纵房子发疯涨价,而控制粮食价格
呢?农民就该死吗?农民就不是人吗?就不该享受社会文明的成果吗? 粮食和房子都
关系到国...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6
今年春节,沈宏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这个决定,足以颠覆他49岁人生的“传统”。在除夕前夜,沈宏带着妻儿前往三亚旅游。
这个家住靖江八圩的农民,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谋划这次出行,当他在亲友间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雷”了一次。
习惯了在春节里走亲访友、聚餐、打牌的传统,沈宏的这次“出逃”惹来周边不少人的争议。相对于较为守旧的老人,青年一代农民普遍认为,“这的确是很时髦的过年方式”。
但显然,沈宏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越来越多的靖江农民选择这种“城里人早已时兴”的方式,在异乡迎接和度过这个龙年的春节。来自该市一家中型旅行社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夕,报名参加春节游的散客中,有20几位来自农村,其中还有一位选择了欧洲游。
靖江农民选择在春节外出旅游,他们的“底气”来源于一年比一年红火的好日子。
沈宏在电话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家里的农田收入达到3000元;自己在企业当保安,每月工资1500元;妻子在皮具厂上班,每月收入1300元,全年家庭总收入36600元。
去年,沈宏的儿子考上了淮安的一所大学,“儿子挺懂事的,学习成绩不错有奖学金,平时还做做家教,基本上不要家里负担...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7
到了农民工家里,才知其真实生活
来源: 小思维 于 2015-05-02 10:05:4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
被阅读:636 次 (907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去年回国期间采访了一些农民,也与一些农民工进行
了较有深度地交流。如有充裕的时间我将整理中国农村和农民工的现状,写出一篇全面
农村考察报告。今天只是管中窥豹谈点粗浅看法,总的说来,农民对现在的农村情况已
经习以为常,农村虽有进步但远落后于突飞猛进的城市的发展。有能力和劳力的青壮年
大量的流动来到一线城市参加国家建设,我们应当把他们同经典(狭义)的农民区别开来
。农民工有些节日也不回老家了,实际上部分地融入了当地的人群的生活中,形成了一
个崭新的阶层-本文的主体(原创观点)。
他们不太关注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在乎政府是谁在掌舵,也顾不着中央的政策有些什么
变化。几天前电话联系发现,甚至最近中国风风火火,正在试点的照顾农民工的政策,
他们许多人还不知道。他们只要有饭吃,有活干,有...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万里当时有微薄的话也是大V啊
赵紫阳同志已于2005年1月17日与世长辞了。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赵紫阳其人,更不
了解其事。我们这些与紫阳同志一起共过事的人有责任告诉他们赵紫阳同志其人其事。
赵紫阳同志是一位老革命,老共产党人。他在1980年9月10日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
次代表大会上被正式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成为继周恩来、华国锋之后的共和国第三任总
理。在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在他的革命生
涯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建立了不可磨
灭的功勋,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历史事实。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赵紫阳
1975 年9月中旬,正当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紧锣密鼓、精心策划篡党夺权的时候
,国务院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当时,我在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任
财政局副局长(我1961年就任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1965年调中共西南局工作,文革中
调到四川省革委会财政局任副局长),省委决定我作为四川省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会议(
团长是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王黎之)。
这次会议于9月15日在山西昔阳县开幕,10月19日在北京闭幕。会议... 阅读全帖
e*******o
发帖数: 382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农民调查
第一章 殉道者
1 骚动的路营村
生与死,肯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除去不懂事的孩子和失语的老人,恐怕这是世界上最
不容易搞错的一件事情。可是,有时它也是十分模糊的,模糊得还会让人感到吃惊:有
的人明明活着,好像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却仿佛还活着。
丁作明已经死了,他的死不能说是“重于泰山”,但在他死后八年的二00 一年二月十
日,当我们走进淮北平原出了名的贫困县利辛县,向许多人打问去纪王场乡路营村的路
怎么走时,回答我们的,首先不是去路营的路应该如何走,而是好奇地反问,问话的内
容又几乎众口一词:“你们是到丁作明那儿去?”
丁作明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说有,也许就是他比别的农
民多念了几年书,从小学念到了高中毕业,而且念书时十分用心,家里穷得有时揭不开
锅了,他仍然一声不吭地跑到院里的水缸边上,像澳大利亚驼鸟那样蹶起屁股,把头埋
进缸里去,用井水把肚子灌饱后,照样唱着,跳着,去上学。考大学时,大家都说他太
亏,离录取线只差几分,如果他不是利辛县乡下农民城的孩子,如果他生在北京,或是
上海,是完全可以走进大学校门的;即便就是生在别的一个什么城市,他也会是另外一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0
媒体探访三地信访重灾区 称情况明显改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0日03:40 瞭望
“重灾区”之变
“干群关系出问题,责任往往在干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谭剑李兴文
王骏勇王志晏国政王圣志
江西省丰城市、山西省长子县、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三地都曾是干群关系紧张的
“重灾区”,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采访发现,三地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情况的改善,既得益于中央惠农富农支农政策的推行,也离不开当地干部对以往行
为的反思与作风的转变。
重拾民心
山西省长子县曾以“停尸”信访闻名全国,2003年至2007年,全县赴省进京上访几
无间断,仅2007年赴省进京访就达46件。
“2007年10月份我到长子县工作的第二天,就收到厚厚一沓告状信,其中一封信还
包着毒鼠强,干群关系紧张由此可见一斑。”长子县县委书记张圣对此记忆犹新。
湖南宁乡的“道林事件”和江西丰城“8·16”事件当年也受到高度关注。1999年1
月8日,宁乡县道林镇上万名农民聚集到镇政府召开“减负反贪大会”,与警方发生暴
力冲突。2000年8月16日,丰城6个乡镇2万多名农民打砸4...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二):百年乱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5 22:22:30 2014, 美东)
再看国内环境。
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混乱之中。满清在屡次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
,无力镇压各地起义。农民负担加重,铤而走险。各地督抚截流财源,拥兵自重。各种
原因结合在一起,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暴力,打击各地独立的武装。于是,土匪、民变
此起彼伏。每次动乱,都是一次巨大的内耗,大量人口死于非命,大批财产毁于一旦。
1911年,满清垮台,中国陷入了更大的动乱之中。中华民国只是名义的存在,由于军阀
割据,各自为政,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松散的邦联。军阀为了争权夺利,彼此征战
不休。这种大规模的兵荒马乱,是否在同盟会的预料之中呢?也许预料到了,也许未必
。总之,中央政权失去了绝对武力,各地军阀彼此征战吞并。于是,“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混战的武器、粮饷、兵员,必然来自民间,成为民间的沉重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润之是最痛恨官家文化的”
“毛润之是最痛恨官家文化的”
分享到:
时间:2018-03-01 10:54
•来源: 察网
•作者: 曹征路
•浏览:597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张国焘的出走叛变给党内带来的震动,使毛泽东意识到权力欲望对人的腐蚀作用是何等
巨大,大到足以背叛一切不顾一切。就在张国焘被宣布开除出党后不久,一天毛泽东去
抗大上课,学校派了四个同志到门口迎接,毛泽东勃然大怒,发火道:“你们只派了四
个人来欢迎我,你们应该派四个团来。”接着他历数官僚作风官场习气的危害,痛批延
安已经出现的不良苗头,吓得几个干部不知所措。所以谢觉哉说,“毛润之是最痛恨官
家文化的。”
【“1937年4月22日下午4时30分。黄河——人们挖野菜充饥。黄河流域成了一片沙
漠,河床比周围地面高出许多。”】
这是海伦·福斯特·斯诺在记下的第一笔西北印象。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片贫瘠的土地。
相传人类始祖轩辕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胼手胝足繁衍后代,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00公里外的黄河壶口瀑布水流湍急,声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3
再看国内环境。
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混乱之中。满清在屡次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
,无力镇压各地起义。农民负担加重,铤而走险。各地督抚截流财源,拥兵自重。各种
原因结合在一起,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暴力,打击各地独立的武装。于是,土匪、民变
此起彼伏。每次动乱,都是一次巨大的内耗,大量人口死于非命,大批财产毁于一旦。
1911年,满清垮台,中国陷入了更大的动乱之中。中华民国只是名义的存在,由于军阀
割据,各自为政,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松散的邦联。军阀为了争权夺利,彼此征战
不休。这种大规模的兵荒马乱,是否在同盟会的预料之中呢?也许预料到了,也许未必
。总之,中央政权失去了绝对武力,各地军阀彼此征战吞并。于是,“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混战的武器、粮饷、兵员,必然来自民间,成为民间的沉重
负担。这些负担的绝大多数,必然落在农民身上。《白鹿原》中朱先生对刘军长说:“
你的士兵在白鹿原射鸡(击)征粮及粮台失火将记入本志;你的团长进驻本县吓跑县长
,这在本县史迹中绝无仅有,本志肯定录记。”朱先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很大的
胆量的。除了军阀,还有遍地的土匪。《白鹿...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5923
14
六、 如何向官僚精英群体施加工作压力及这种压力的传递机制
我们刚才讲了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实施管理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控制权不足的问题;同时
在毛泽东时代的资源分配规则中间,精英们基本上没有与控制权相一致的剩余索取权,
消费层次与平民阶层落差太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积累起来的政治能量。
在这两个视野里去回顾毛泽东时代的分歧和争执,是非常有意思的,咱们的精英们在毛
泽东时代基本上既没有捞到他们满意的好处,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下精英们的管理
工作还特别不好做。
关于管理和控制权问题,在这里我们讲两件事:
一个是明代晚期的时候,皇帝为什么要搞东厂和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然后再用这个特
务机构去控制各地的官吏?对于这样的选择,原来我完全不懂,就跟着咱们的教授们认
为皇帝很腐败无能,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政权形式很落后,他们除了残酷专制之外,管理
水平不行,最后落实到“坏人不办好事”的解释上。
到1990年代看到朱鎔基搞财税改革之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中央
政府收入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地方政府拒绝给中央政府上缴收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
府的谈判能力和控制权不足,最后没有办法了,到1993、19...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镕基讲话是有水平的
1999年江西丰城事件:活埋乡长
1999年8月,江西丰城某乡一位周姓农民,因为不满当地政府加诸于农民头上的过重负
担,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
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到“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
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态度驱散。乡政府恶劣的行径激怒了淳
朴的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自发带着农具冲向该乡,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
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当场在乡政府刨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
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长的尸体被吊在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
学一教师的摩托侥幸逃脱跑到县城。
经过90年代的人如果在农村呆过,是非常清楚那时候农民生活是怎样的悲苦,负担是怎
样的不合理,而上级的死命令又是如何把农村基层干部变成心狠手辣的暴徒。当时农村
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扒房牵牛、搬谷拉猪是无所不为。有一个在基层农村干部中广
为流传的顺口溜是“上吊不解绳,喝药不接瓶,投河不拉人。要是敢打人,就抓你的人
。”在丰城事件以前,农民的反抗多数是孤立的个别的。老实的农民选择自...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月青天明鉴心清
原创:明月青天明鉴心清
微信号
功能介绍
用大历史眼光看过去,现在
说起魏忠贤,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宦官专权,腐败贪婪,几乎是明朝黑暗统治的代名词了
。可是如果从维护中央集权的角度看,魏忠贤其实没那么坏,他只是统治阶级中的一派
而已。除了施政纲领有些不一样,跟其他派别并无多大不同。
首先,经常骂他权阉的、阉竖的,就是以道德标准来看人。这是好大的一个粪坑,扣到
他头上了。残疾人就一定是坏蛋?正常人才是好人?这可不一定啊。魏忠贤是政治家,
或者差一点的说是政客,那么就要以政治的标准来评价他。这就一个打篮球的人,你不
能说他足球不好。
那么就让道德走开,拭去道德的迷雾,用政治来评价魏忠贤。
怎么评价?我觉得应该是,第一,评价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第二。他做的事,对少数人有利还是对多数人有利?
第三。他做的事情,是对国家有利,对整体有利,还是坏事居多?
第四。还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当时社会的需要主要是什么?
有这四个标准,那就抛弃一切道德的谩骂,用数字,用事实,来判断评价这个人吧
首先看看魏忠贤干的什么事儿?
第一。成立了阉党,把以前的一些楚党,齐党,之类的,都团结在一起,也可...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7
华章经管20周年
传播知识提升智慧创造美好
导读:“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KPI搞死的?这场变法又与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关联?
01 病急乱投医的宋神宗
公元1067年,19岁的太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
皇帝即位,按例要赏赐群臣,可是很快宰相韩绛就带来一个“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的坏消息,自己原来继承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大公司。
神宗把先帝留下的老臣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既不增税又能
增加财政收入?
老臣们群策群力,有说“二十年不打仗”的,有说“要对内稳定”的,神宗一听,
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说这些道德文章,难怪国家治理不好。
神宗将目光转向群臣中最德高望重的司马光,这位老臣不慌不忙地说出六个字:“
官人、信赏、必罚”。
神宗失望之余,想到一个人,当时朝野有这么一种说法:“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
平可立致”,“介甫”就是王安石的字。
神宗很快召王安石进京,一场改变帝国命运引发后世无穷争议的变法运动就此拉开
帷幕。
其实,神宗在启用王安石变法之前,本应好好想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宋百姓富足
,国家却没什么钱?
02 “冗员”和“冗兵”
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那么最好的年代可能就是在宋朝...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8
四、 如何制造给官僚精英群体工作压力及传递机制
[淘股吧]

  我们刚才讲了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实施管理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控制权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毛泽东时代的资源分配规则中间,精英们基本上没有与控制权相一致的剩余索取权,消费层次与平民阶层落差太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积累起来的政治能量。在这两个视野里去回顾毛泽东时代的分歧和争执,是非常有意思的,咱们的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既没有捞到他们满意的好处,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下精英们的管理工作还特别不好做。

  关于管理和控制权问题,在这里我们讲两件事,一个是明代晚期的时候,皇帝为什么要搞东厂和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然后再用这个特务机构去控制各地的官吏。对于这样的选择,原来我完全不懂,就跟着咱们的教授们认为皇帝很腐败无能,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政权形式很落后,他们除了残酷专制之外,管理水平不行,最后落实到“坏人不办好事”的解释上。到1990年代看到朱鎔基搞财税改革之后,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中央政府收入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地方政府拒绝给中央政府上缴收入,中央政府...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173
19
谁说俺种地不幸福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
10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稳步迈向全面小康的10年,是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深入推
进改革开放的10年,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凝聚锤炼民族精神的10年。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身边故事看十年”征文专栏,通过广大读者这10年来的亲身
经历和切身感受,反映各行各业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科学发展给国家、
社会和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深刻变化。
过去叫咱“庄稼汉”,现在咱是“新型职业农民”,种地免税,种粮增收,农具下
岗,农机上岗,新技术推着产量噌噌往上蹿。我种的40亩玉米,机耕机播只要两天半时
间,省时省力,闲下来提供代耕服务,靠种地一年收入近6万元。
我觉得种地算是一份职业了,现在政策实惠、粮价得劲,挣得不比在城里打工少。
谁说种地不幸福?
要在10年前,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当时家里种了12亩地,一年忙到头,再捣鼓
也弄不出几个钱来。种玉米耕地、点种、收割“三弯腰”,我和老伴一垄一垄种上,尤
其到了三伏天,讲究“头伏锄,一篓油”,专拣中午最热的时候下地,锄一次地脱一层
皮。功夫没少下,可亩产就是上...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5763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所谓黄宗羲定律就是扯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acidia (acidi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所谓黄宗羲定律就是扯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5 20:33:50 2011, 美东)
只看表面,不找原因

黄宗羲定律,大意是指一种现象: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为减轻、规范农民的赋税而出
台的政策,在初期起到一定作用之后,往往最终变本加厉地加重农民负担。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朝中叶张居正所施行的一条鞭法:将农民上缴的田赋、徭役以及其
他杂徵总为一条,折成银两,并明令不得增加其他名目的赋税。但到了明朝中后期,朝
廷仍然徵收其他赋税,如为了应付满族的入侵而开徵的辽饷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客
观上激化了农民起义。
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将此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后人将此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曾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使用过该名词,而使其声
名大噪。

其根源是,历朝历代一开始的土地兼并不严重,纳税的人多,所以平均负担不严重,
到朝代的中后期,土地兼并过于严重,导致少量的人交纳全国的税负,这就是税负
加重的原因... 阅读全帖
a****h
发帖数: 3780
21
烟枪,谈谈你对下面这位周姓农民的看法。他的监督手段哪里不对?为什么会被乡政府
搞出“非正常死亡”?是因为素质不够高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686a1d0100mpi4.html
1999年江西丰城事件:活埋乡长
1999年8月,江西丰城一位周姓农民,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
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
到“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
态度驱散。乡政府恶劣的行径激怒了淳朴的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开始自发的带
着农具冲向该乡,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
当场在乡政府刨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
长的尸体被吊在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学一教师的摩托侥幸逃脱跑到县城。
31日,国务院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乡镇一级的两个正职全部参加,这是非
常罕见的。会上通报了多起因农民负担死人而引发的重大群体事件。时任的总理和分管
农业的副总理作重要讲话...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006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给怂北方佬科普一下
江西丰城事件是一起1999年8月发生在中国江西省丰城市的严重的官民冲突的暴力事件
。由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封锁,至今也没有权威和详细的过程描叙。偶尔网上有零星
的信息,大约知道有不少于5人死亡,有当地的官员被农民用活埋的方式处死。
经过[编辑]
1999年8月,江西丰城一位周姓农民,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减轻
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到“
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态度
驱散。乡政府的行为激怒了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开始自发的带着农具冲向该乡
,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当场在乡政府刨
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长的尸体被吊在
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学一教师的摩托逃到县城。而后,政府调动大量武装警力
进行镇压暴动的民众,事件慢慢平息
处理[编辑]
8月31日,中国国务院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地方乡镇一级的两个正职全部参加,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历史中非常罕见的。会上通报了多起因农民负担死人而引发...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2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8%A5%BF%E4%B8%B0%E5%9F%8E%E4%BA%8B%
E4%BB%B6
江西丰城事件
江西丰城事件是一起2000年8月发生在中国江西省丰城市的严重的官民冲突的暴力事件
。由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封锁,至今也没有权威和详细的过程描叙。偶尔网上有零星
的信息,大约知道有不少于5人死亡,有当地的官员被农民用活埋的方式处死。
经过
2000年8月,江西丰城一位周姓农民,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减轻
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到“
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态度
驱散。乡政府的行为激怒了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开始自发的带着农具冲向该乡
,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当场在乡政府刨
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长的尸体被吊在
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学一教师的摩托逃到县城。而后,政府调动大量武装警力
进行镇压暴动的民众,事件...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657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西人民民风彪悍
江西丰城事件是一起1999年8月发生在中国江西省丰城市袁渡镇的严重的官民冲突的暴
力事件。由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封锁,至今也没有权威和详细的过程描叙。偶尔网上
有零星的信息,大约知道有不少于5人死亡,有当地的官员被农民用活埋的方式处死。
1999年8月,江西丰城一位周姓农民,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减轻
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到“
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态度
驱散。乡政府的行为激怒了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开始自发的带着农具冲向该乡
,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当场在乡政府刨
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长的尸体被吊在
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学一教师的摩托逃到县城。而后,政府调动大量武装警力
进行镇压暴动的民众,事件慢慢平息。
8月31日,中国国务院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地方乡镇一级的两个正职全部参加,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历史中非常罕见的。会上通报了多起因农民负担死人而引发的
重大群体事件。时... 阅读全帖
h****f
发帖数: 228
25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zt 给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
给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7项建议)
迟福林
2003年1月21日
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农民相关的政策基本上是以城乡分割为基本特点。
20多年的改革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全面
改变。
1、在城乡经济关系上,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剪刀差”,使农民处于不利地位。
例如,有的统计表明,在1979年—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
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的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
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农民平均每年的总负担高达811亿元,是
改革前155亿元的5.2倍。
2、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40年的户籍制度及农业税收制度等,仍然是城乡融合、
统筹发展的严重障碍。
3、在分配方面,农民实际上担负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财政负担。
例如,根据国务院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数字,1998年农民的税费总额1224亿元
,包括了农业税、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教育集资以及以资代劳款、地方
行政性收费。
4、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村居民在社会
a****a
发帖数: 5763
2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所谓黄宗羲定律就是扯淡
只看表面,不找原因
from wiki

黄宗羲定律,大意是指一种现象: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为减轻、规范农民的赋税而出
台的政策,在初期起到一定作用之后,往往最终变本加厉地加重农民负担。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朝中叶张居正所施行的一条鞭法:将农民上缴的田赋、徭役以及其
他杂徵总为一条,折成银两,并明令不得增加其他名目的赋税。但到了明朝中后期,朝
廷仍然徵收其他赋税,如为了应付满族的入侵而开徵的辽饷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客
观上激化了农民起义。
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将此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后人将此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曾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使用过该名词,而使其声
名大噪。

其根源是,历朝历代一开始的土地兼并不严重,纳税的人多,所以平均负担不严重,
到朝代的中后期,土地兼并过于严重,导致少量的人交纳全国的税负,这就是税负
加重的原因
拿明朝举例子,明朝末年,宗室与官僚文人阶层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70%左右,而这
些人
全都是不交税的,导致全国的税收从30%的土地上来,这要是没人造反,简直是没天理了
r*********1
发帖数: 5741
27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内容
是关于“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
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
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 “积累莫返之害”。
依常理来看,是有些奇怪。像王安石这样的改革家,诗文写得极好,富有智慧,怎么也
会犯一些不断被重复的简单的错误?中国的农民对此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在农村普遍流
传着一种说法,“上面的经是真经,都是下面这些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歪嘴和尚何
以要把经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会念经;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经念
歪。我以为后一种情形居多。吴思先生在其《血酬定律》一书中提到明朝官员的薪俸太
低,其各项必要的支出加在一起高过俸禄的收入。吴先生认为,与其他各个朝代相比,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最低的。明朝官员俸禄虽低,尚有俸可领,而在王莽时期,官员们从
朝廷中领不到钱,俸禄为零。
读史读到这里,觉得十分有趣。不给官员发薪,难道让他们去喝西北风?自古有喝西北
风的老百姓,未见有喝
S******t
发帖数: 92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elian (故都南京,再现风流//),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农民想要李自成-比较长,看了感觉复杂【转自万维论坛】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l 19 10:11:15 2000) WWW-POST
九十年代末进行的一项农民调查说:目前农民最担心的两个
问题,一是负担太重,二是缺乏安全感。(《当前农村社会稳定
的问题与对策》,首都“百名博士百村行”专题报告,《中国农
村经济》1997年第3期)“负担太重”说的是农民的财产权
利没有保障,“缺乏安全感”则说的是农民没有最基本的人身自
由。
不受任意逮捕,人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人格不受侮辱、诽
谤和诬告,都构成人身自由的内容,这里与农民的“安全感”相
关的人身自由,主要是指“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
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在目前的中国农村,大量的侵犯农
民人身自由的事件都属于这一范畴,例子俯拾即是。
⊙ 视农民为“刁民”,整治无所不用其极
1994年7月,罗奇芽从部队回到湖南耒阳老家,向镇政
府询问现役军
c***h
发帖数: 1862
29
Really? Look here:此次运粮给郑洛作战,均是妇女儿童,老汉背一斗粮食走八十里,
空着肚子来回。
滕代远关于群众战勤负担情况的报告
毛刘朱:
华野新华社庄重同志,于寅马北来,谈及沿途亲自目睹和调查的一些情况。特摘要
报告如次:
A、济源全县七个行政区,二百一十七个行政村,廿万六千人口。三分之二是女人
,一万二千家属(约四万人)。去年麦收,全县好的有五成收,有的则毫无收成。秋收
二成,谷子都不够。现在,很多的地,都荒着。其原因:(1)是连年灾荒;(2)是缺
劳动力;(3)是战勤负担太重;(4)是某些地方侵犯了中农利益,生产情绪不高。现
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已没饭吃。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靠野菜、谷糠充食。该县王屋山区,
灾情最为严重。很多村庄,断垣颓壁,田园荒芜。许多贫雇农,以至富农,均出卖儿女
,换三四斗粮食渡荒,讨饭的更多。东竹村群众,曾集体请愿,要求政府免差,并予救
济。群众负担极重。负担有以下几节:
第一,公粮负担,平均占农民总收入五分之三。
第二,劳力负担,全县全劳力二万人,去秋参军四千五百人,实有一万五千五百人
。去年陈谢大军南下,迄今,共出修船工二万个(四百个全劳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99年江西丰城事件
1999年江西丰城事件:活埋乡长
1999年8月,江西丰城一位周姓农民,自费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央和江西省委的关于
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并广为散发,鼓动农民抵制不合法不合理的上缴,被乡政府带走送
到“学习班”,两天后非正常死亡。家属50多人到乡政府“闹事”,被乡政府以蛮横的
态度驱散。乡政府恶劣的行径激怒了淳朴的农民,总共四个乡镇数万农民开始自发的带
着农具冲向该乡,包围并捣毁了乡政府。乡长和一名乡干部被从二楼扔下,愤怒的农民
当场在乡政府刨了一个大坑将此二人活埋。乡派出所长和一名民警被当场打死,派出所
长的尸体被吊在树上示众。乡党委书记乘乡中学一教师的摩托侥幸逃脱跑到县城。
31日,国务院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乡镇一级的两个正职全部参加,这是非常
罕见的。会上通报了多起因农民负担死人而引发的重大群体事件。时任的总理和分管农
业的副总理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了全国立即停止以强制手段征收上缴。
2000年,江西省试点取消农业税。2003年,全国取消农业税。
c******t
发帖数: 2478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Spot 讨论区 】
【 原文由 jianghe 所发表 】
http://news.sohu.com/2004/03/25/89/news219598963.shtml
我国农民工子女就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
中国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齐中熙)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
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
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清理
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收费。除收取每证最高不超过5元的《暂住证》工本费
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外,其他面向进城就业农民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并清退
向农民违规收取的款项。将进城就业农民的治安管理经费纳入正常财政预算支出范围,严
禁向进城就业农民或农民工所在单位收取治安联防费。开展农民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不得
强制培训、强行收费。
此外,各级财政部门还将从其他方面加大收费管理力度,包括:
降低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费用。按规定将有关检疫收费标准
g*q
发帖数: 26623
32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
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
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
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
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
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让我准
备准备,等忙完了这一段,系统地讲一讲。”遗憾的是,《杨尚昆回忆录》第一册内容
基本谈完以后,他又忙着撰写纪念周恩来、刘少奇和彭德怀百年诞辰的3篇文章,详细
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的承诺始终未能实现。
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杨尚昆一生中完成的最艰巨
的任务之一。现在,根据他审阅过的那份材料,将杨尚昆主持中央精简小组工作情况简
述如下。
杨尚昆又一次当了“听用”
杨尚昆说:“我多次讲过,我这个办公厅主任是个‘听用’。没有明...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059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对东北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是不是农村的无关主旨。关于东北农民负担,请阅读您本人转载的文章:
伪满年产粮食约2000万吨左右,其中农民全年所需食用粮约750万吨,种籽粮400万
吨,同时还需负担日本、朝鲜移民的口粮。此外,根据关东军的要求,伪满洲国每年要
向日本提供100万吨以上的粮食,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粮工作,11月底结束,给农民造成
了极大的负担。

了:
c***s
发帖数: 70028
34
本文摘自《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罗晓、于一著,东方出版社
开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一个务实的明星政治家留给时代的财富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
辉煌的时代中,有很多微妙的变局,于宏观至国家、于微观至个人,举手投足间,隐约浮现,虽为前事,亦作今世,更系未来。
每一代人,都会形成多股力量,流向不同的方向,却分明又指向同一个结局——无一例外尽他们的本分,充当过渡人的角色,沟通过去与未来,有的被历史洪流冲刷淹没,而有的则被镀金瞻仰。如此循环往复,看似无情交替实则充满代际传递的温暖。
社会格局中,政治的力量举足轻重。它以其他社会力量统领者的角色出现,很多领域的力量为它所成就,但它又被各领域的力量所牵制。而政治中,政治人物的作为又是重头戏。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是一个绕不过的政治人物。
对政治人物的理解似乎比常人更要困难一些,我们需要不断在其公共生活与私人空间中寻找平衡点,既要确定他们的历史地位,还要找到其个性和行为与时代的关系。幽默、睿智又有几分政治浪漫的朱镕基,其个性恰到好处地与时代契合在一起。时代需要一个“敢干,敢言,敢爱,敢怒”的政治...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35
LZ 贴的是.
"1947年4月,刘少奇到晋察冀中央分局讲到,“要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
的力量搞个彻底,所谓搞彻底就是要死一些人,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
兵也容易。”
你给的 link里面只有
"有些地方决定复查,很好,不彻底,再来一次,搞彻底,保证百分之九十的人参加,
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的力量搞个彻底,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
兵也容易。"

"太行经验证明,消灭地主剥削一定要彻底,他们叫做让地主扫地出门,土地财产一
切搞干净,让他要饭七天,挑粪三担,这时候他以为活不成了,农民说,本来是我们的
,看你怪可怜的,恩赐你一点吧,于是地主就感恩不尽。一定要把地主打垮了,然后恩
赐他一份,他才会感恩,我看是要这样的。"
"只要大地主搞得越彻底,干净,照顾就容易些"
没有直接说要 "死一些人" 倒是说了

"土地改革中甚么叫过火,甚么叫冒险主义?
第一,对地主不留最后生活,不留一亩地,通通杀掉。现在农民并没有犯过这种错
误。只要留一份,就不过火。"
p**p
发帖数: 10318
36
之前,我灌水时即兴谈到联邦制和中共双重管理体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34877699_3.html
说到联邦制,我还是要指出来一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34894397_3.html
关于中共双重管理体制的一些答疑
灌毕,去专门找大家名家的相关文章学习了下。 真的是有收获。今天给大家推荐这篇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前院长朱苏力教授的“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
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文章。此文非常系统的阐述了新中国中央集权和分权的历史
由来,分析了利弊并展望了未来,所言与我心有戚戚,文章比较长,大家一定要耐心读
完,会有非常大收货,当然学者为文,讲究缜密和严谨,所以有些文字拖沓,远不如灌
水来的快意恩仇,但学术思想性之高低不容置疑。
也不能老读这种思想性,乃至学术性都很好的文章,会让人自卑的,但相信我等为人,
自会以不是专业出身的开脱的。哈哈。
好,言归正传。
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
● 朱苏力 (进入专栏)
一、...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揭秘朱镕基离任时的心头之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663930102e0bh.html
朱镕基主管经济期间,成功地使中国经济稳健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
厚的根基。
距离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年份——1993年,已20年有余。朱镕基的铁腕政策使得过热
的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这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自那以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强势顿消
,有力的政府举措功不可没。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朱镕基当机立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成功渡过“稍
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时刻。这彰显出作为政府总理的朱镕基所具有的
智慧与魄力。
朱镕基留给时代更为重要的财富,还在于其对改革目标有着充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对于改革难度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强的把握,以既“悲”且“壮”的勇气矢志不渝
地在经济社会领域实施改革。当然,各领域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
是大破大立,有的是小破小立,有的则刚刚破题。尽管也有少数人对其不满,称其为“
经济沙皇”、“中国的巴尔戈乔夫”,但其所主张的改革依然是民心所向,彰显了人们
急切盼望改革的共识,而朱镕基在遭遇种种...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8
朱镕基离任前的忧伤:房地产业弊端大得不得了
2013年07月02日 11:16 人民网 我有话说(45386人参与)
【相关专栏】钱荒将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
延伸阅读:
朱镕基看话剧《商鞅》凄然泪下 感慨经济改革之艰
本文摘自《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罗晓、于一 著,东方出版社
开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一个务实的明星政治家留给时代的财富忘记过去意
味着背叛 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
辉煌的时代中,有很多微妙的变局,于宏观至国家、于微观至个人,举手投足间,
隐约浮现,虽为前事,亦作今世,更系未来。
每一代人,都会形成多股力量,流向不同的方向,却分明又指向同一个结局——无
一例外尽他们的本分,充当过渡人的角色,沟通过去与未来,有的被历史洪流冲刷淹没
,而有的则被镀金瞻仰。如此循环往复,看似无情交替实则充满代际传递的温暖。
社会格局中,政治的力量举足轻重。它以其他社会力量统领者的角色出现,很多领
域的力量为它所成就,但它又被各领域的力量所牵制。而政治中,政治人物的作为又是
重头戏。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是一个绕不过的
政治人物。
对政治人物的理解似乎比常人...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46
39
真的, 证据在此。
http://lilybbs.net/vd923501/bbstcon?board=Forum&file=M.1073530169.A&top=1
自百合:
回到家,我深刻感受到胡主席带来的新变化.
过去我们这里的农民负担很重,老百姓要交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首先不透明,其次
太多,农民不堪重负.
老爸就是镇上的一个村委书记兼村主任,过去各个所长要来吃,各个副镇长还有各个
小官小吏都要来吃,一般他们所谓谈公务,必然选择接近中午的时候,来了没有几分钟就
要开饭了,可是都记在老百姓的帐上,一年的招待费不是小数.
我知道镇上各个饭店养着大约20个小姐,所谓小姐,就是三陪,除了不上床外,你
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这些小姐的费用几乎都是公款吃喝而来,一年下来她们也都发了.
胡主席来我们山东调研,婉言拒绝了张高丽书记的提议到淄搏莱芜等发达地区,而是
来到了欠发达的聊城和菏泽,在农民家里切实感受农民的苦,到了两位县太爷的豪宅里面
切实感受他们的奢侈,农民的困难程度和负担程度使主席深感震惊,并且严厉的质问我省
领导.(当然,这是官方媒体所没有报道的,包括CCTV和人民日报)
这次胡主席
s**********t
发帖数: 1846
40
来自主题: CanadaNews版 - 揭秘朱镕基离任时的心头之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663930102e0bh.html
朱镕基主管经济期间,成功地使中国经济稳健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
厚的根基。
距离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年份——1993年,已20年有余。朱镕基的铁腕政策使得过热
的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这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自那以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强势顿消
,有力的政府举措功不可没。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朱镕基当机立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成功渡过“稍
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时刻。这彰显出作为政府总理的朱镕基所具有的
智慧与魄力。
朱镕基留给时代更为重要的财富,还在于其对改革目标有着充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对于改革难度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强的把握,以既“悲”且“壮”的勇气矢志不渝
地在经济社会领域实施改革。当然,各领域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
是大破大立,有的是小破小立,有的则刚刚破题。尽管也有少数人对其不满,称其为“
经济沙皇”、“中国的巴尔戈乔夫”,但其所主张的改革依然是民心所向,彰显了人们
急切盼望改革的共识,而朱镕基在遭遇种种改革桎梏后表现出的莫大勇...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1
学者:中国土地不能私有化是为维护农民利益
2013年10月11日13:49 红旗文稿 我有话说(29,782人参与)
作者: 简新华
近几年,国内外一直有人认为中国现行的土地集体公有制存在许多弊端,或明或暗
、或公开或私下主张中国应该实行土地私有化(主要是农地私有化)。中国现在或者将来
究竟应不应该实行土地私有化?这是一个关系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方向、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甚至涉及对中国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
度演进趋势的认知。要合理地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能不公开深入讨论清
楚,求得正确的认识。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
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中
国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土地私有化为什么是错误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土
地私有化不是“三农”的根本出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中
国现行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利弊及其演进的趋势等问题,特别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上予以...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2
42
识局前言:这是一篇长达1万多字的文章,本来不适合刊发在微信这样短平快的媒介上
。但是,首先,它的主题是这段时间来大家及识局均聚焦的“城镇化”;其次,有别于
其他空乏地讨论城镇化优劣的文章,它的内容和分析来自于最近四川眉山的一项农民进
城调查,有数据有事实,看完整篇文章,对于城镇化想必各位看官应该已经有了更加全
面的了解和看法,以及更深的思索;再次,文章的文字并不沉闷,在最后也通过调查提
出了对城镇化未来发展的良好建议。有破有立,才能担得起“意义”二字!
正文: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大幕开启之际,笔者获得了一份调查报告:四川眉山用两个月时
间,完成了一项农民进城意向的调查。
“调查的目的,就是解决城镇化,人从哪里来的问题。”眉山市相关负责人士透露说。
这是眉山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遭遇的最大困惑之一。
作为宋代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是四川省2000年设立的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地处四
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紧邻省会成都,下辖仁寿、彭山、洪雅等五县一区,常住人口
295.83万(户籍人口:350.8万),其中农村人口200多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如果按照国家最近提出的“新型城...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8729
43
都是农民?
农耕社会,乡土中国。
1949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12人生活在城镇;
197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80人生活在城镇;
200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456人生活在城镇。
今天,6.06亿中国人生活在655个城市和20000个建制镇,基本上是农民的后代,是中国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儿。
今天,7.2亿中国人生活在乡村——其中,每年有2.26亿乡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入
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
“三农”问题悬而未决,中国城市与农民已纠葛为一体,又壁垒分明——中国社会的封
面是城市,封底是农民,但农民在城市缺失公平待遇。部分城市政府和市民作为城市的
既得利益者,强化了以户籍为前提的“出身论”,在认同农民(工)的能力之前,就剥夺
了他们的机会。他们歧视农民,却忘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根。
改革开放30年最值得致敬和表彰的群体、被忽略的中国骄子,是农民工。没有他们粗糙
的双手,所谓崛起的大国,所谓中国奇迹,所谓世界工厂,所谓城市化,根本不成立。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要感谢和帮助农民和农民工——他们是我们的来自,也是我们亏欠
多年的兄弟。
农民与城里人三十年的纠葛
农...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杨立三的经济实践与经济思想
李琴
2008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
杨立三(1900-1954)解放军首任后勤部长
人们通常认为,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不重
视科技人
员。然而,在革命根据地并不完全是这样。肩负八路军后勤保障和根据地经济建设重任
的杨立三的
实践和论述足以证明这一点。
杨立三,1900年12月生于湖南长沙,从井冈山到延安到北京,一直从事军事后勤保证工
作,建国以
后我军第一任后勤部长。1954年逝世时,周恩来、彭德怀为他执绋送葬。
「一要吃饱饭,二要打胜仗」
1939年4月初,杨立三由延安来到太行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任职。当时,太行地区经济
十分困难。杨
立三一到任即参加由总部和北方局召开的全面研究根据地建设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
德总司令、
彭德怀副总司令等领导人。会议决定大力发动部队垦荒种地,建纺纱厂、织布厂、制鞋
厂、兵工
厂,办合作社和银行,以解决部队吃饭穿衣,武器弹药供应,发展根据地经济,开展与
敌经济斗争
的问题。
会后,杨立三即主持由彭德怀同志挂帅的华北财经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委员会成员有:
杨尚昆、彭
真等,该机构于1941年晋冀鲁豫财经办事处成立后结束...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杨立三的经济实践与经济思想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杨立三的经济实践与经济思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5 11:54:39 2017, 美东)
李琴
2008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
杨立三(1900-1954)解放军首任后勤部长
人们通常认为,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不重
视科技人
员。然而,在革命根据地并不完全是这样。肩负八路军后勤保障和根据地经济建设重任
的杨立三的
实践和论述足以证明这一点。
杨立三,1900年12月生于湖南长沙,从井冈山到延安到北京,一直从事军事后勤保证工
作,建国以
后我军第一任后勤部长。1954年逝世时,周恩来、彭德怀为他执绋送葬。
「一要吃饱饭,二要打胜仗」
1939年4月初,杨立三由延安来到太行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任职。当时,太行地区经济
十分困难。杨
立三一到任即参加由总部和北方局召开的全面研究根据地建设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
德总司令、
彭德怀副总司令等领导人。会议决定大力发动部队垦荒种地,建纺纱厂、织...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35
46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2998198
全景式展现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七万字
第一章 农民负担过重的形成原因
一、财政税收任务
财政预算收入的过快增长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第一大原因。分税制、财政包干(分灶吃
饭)是现行的财政体制;财政收入目标由由各级政府制订并负总责、负最后的责任是财税
收入计划的实现机制;将财税收入计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采用行政手段确保其无条件完
成是我国财税制度的最大特点。我们财政预算的制定似乎不是按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制订的
,而是按施政规划、按领导层意志、按支出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计划,而且其增长
幅度通常是层层加码、年年加码、最终财政预算收入计划远远超出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税
源的增长,并且预算收入计划一经制订不管当年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一般都必须确保实现,
结果其超出的部分便大部分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以我县为例,我县是个内陆山区小县,人口24万,农业是传统的主导产业。农民在五十年
代是种几亩田、养几头猪,到九十年代依然还是种几亩田、养几头猪,再就是砍些树、挖
些竹笋,只是由于科技发展提高了粮食单产和政策及市
M*******o
发帖数: 632
47
毛泽东政权是如何向农民开战的? (反思中共之二, 转自沙龙版)
发信人: MonkeyBro (猴哥), 信区: Salon
标 题: 毛泽东政权是如何向农民开战的? (反思中共之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 04:10:30 2011, 美东)

为了挤出农产品以供出口,毛政权在一九五三年秋制定了“统筹统销”政策。中共宣传
说这是为了粮食分配更公平合理,以免有人食不果腹,有人囤积居奇。还说国家只是购
买余粮,农民会有基本口粮留下。这一政策实际上是把农民的产品全部拿走,只留下维
持生存和再生产的部分。毛政权定了个人均“口粮”标准,依据的是传统南方农村“不
饥不饱”的水准:四百斤“贸易粮”。但这个标准很少达到。毛去世的那年,人均口粮
仅为三百八十一斤。对农民的口粮,毛说:“有些地方只要二百八十斤粮食就够了,有
的只要二百二十斤粮食”。
民盟中央的周鲸文下乡调查,问起北京西郊一位老农民收获的情形。老农说:“收成还
不错,那有什么用,收了多少自己也吃不饱。”“土改分地以后,我分了这块地,一年
忙到死,也混不了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未等秋收先把你的粮叫政府号下了。...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48
今年春节,在安徽省砀山县,反映农村地区婚嫁定亲时的“天价彩礼”现象的小品《彩礼》走红。砀山县地处四省交界,经济发展水平仍旧不高,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因为“天价彩礼”现象,加重了农民负担。今年砀山县两会期间,一名退休村干部给县委书记发了一条短信,痛陈“天价彩礼”让农民不堪负重。小品《彩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当地官方组织编排的,旨在宣传倡导民众摒弃陈规陋习。(中国新闻网2月12日)
“彩礼”当然要算是陈规陋习。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收入显著增加,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彩礼”行情的翻新速度却快于收入增长,演化为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彩礼”。
“天价彩礼”通常并非单一的现金礼金,而是由数额惊人的现金礼金,以及以现房、现车、高档次多桌次喜宴等组成,有的还纳入了黄金和钻石首饰。在很多地方,这样的“天价彩礼”的折价甚至会接近百万元人民币;即便在一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地方,彩礼也远超30万元。
“天价彩礼”给农民群体带来很沉重的经济负担,更为关键的是,彩礼组合中的关键元素,包括现房、喜宴等,实用价值都不高,甚至带有很大的浪费。相当一批农村居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辛...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税负曲线牵扯千年兴衰
税负曲线牵扯千年兴衰
1279年,在元军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逃至崖山的赵昺君臣,相对而泣,束手无策。
当元军的撕杀声渐行渐近时,丞相陆秀夫毅然负上8岁幼主赵昺,面向大海,纵身一跃
,自此南宋灭。
300多年后的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祯帝朱由检在极度悔
恨之中自缢煤山,明朝亡。
不管是南宋赵昺,还是明末崇祯,他们可能至死都不明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葬
送了他们的大好河山。
穿越千年的历史薄雾,重温这些王朝更迭的悲剧结局,看似刀光剑影的力量对决,背后
都有一条神秘的税负曲线,勾勒出王朝大致相同的兴衰轨迹:
立国之初,吸取前朝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府库充盈殷实,并达
盛世状况;盛世之时,享乐奢靡之风日盛,官府消耗逐年猛增,税负也就水涨船高,人
民开始不堪重负;盛世之后,官府开始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以致税收枯竭,民不聊生
,直至灭亡。
税负松紧看兴衰
作为维系王朝运转最为重要的经济基础,税负之松紧,不但是国家兴衰的晴雨表,也是
万民苦乐的温度计。
赵宋之殇,朱明之亡,原因杂陈,而其中一个关键,正是明末黄宗羲所说的“税负积累
莫返之弊”,也... 阅读全帖
k**o
发帖数: 15334
50
这个是张居正好心办了坏事,张居正之前,明朝廷是要求农民直接纳粮,这个
都是有定数的,多少石就是多少石,顶多黑心官员多收几成“损耗”,但是
基本不会太夸张。
后来张居正把纳粮改为纳钱,然后政府有需要的时候,统一用钱买粮。
本意是减轻农民负担,结果后来反而是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因为黑心商人
可以操纵市场,用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粮。然后再高价转卖给政府。
而江浙士绅无所谓,反正不管是纳粮还是纳钱,他们都是免税。
后来还是满清的摊丁入亩,不准任何人免税,解决了这个问题。完爆了
张居正的所谓“改革”。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