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函谷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s*****V
发帖数: 2173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原君赵胜大局观很差啊
秦国国本雄厚,大不了把函谷关一封,闭关不出就可以了。信陵君不是没打过,五国功
秦。
s*****V
发帖数: 21731
2
联军的胜利,并未严重削弱秦军实力,亦未能遏止秦扩张势头。秦王政(秦始皇)继位后
(前246年),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
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东与
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
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尽最大努力于秦王政六年
(前241年)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秦新占区
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
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参见蕞之战)。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
。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
之中尽兼天下”(《史记·李斯列传》)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
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看来五国联手还是有点实力的。
r******t
发帖数: 8967
3
这段记录是有争议的
关于此战《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为(秦王政)六年,韩、魏、赵、卫、楚共
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记载为(赵悼襄王)
四年,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史记·卷四十·楚世家》记载
为(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而《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
传》则记载为攻秦至函谷关。梁玉绳所著《史记质疑》认为联军中无卫国,取寿陵也记
载有误。[3]而杨宽认为蕞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北,已经深入秦国境内,五国联军没有能
力攻到此地,应以《楚世家》和《春申君列传》的记载为准
w********m
发帖数: 113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地利
秦国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占的地方陕西和四川都是易守难攻。
防守无解。尤其是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
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
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想攻击的话,很简单。攻击韩赵魏,也是顺黄河而下,运粮没有困难,长平之战有这个
原因。攻击楚国更简单,顺着汉水往下飘几天就到了首都郢。后来楚国没有办法,只有
迁都了。
w********m
发帖数: 1137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地利
攻进了函谷关,再牛的国王也挂掉了。
S***p
发帖数: 1990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地利
攻进函谷关 吴起做到了,而且对手是能打的秦献公
w*******U
发帖数: 25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地利
楚国从南边过来,为什么要去攻打东边的函谷关。入武关,入汉中,走子午谷,进攻关
中,这样不是更直接更有效么?
f****r
发帖数: 5118
8
其实把长安打下来,扼住函谷关,开封就守住了,即使丢了,也可以再抢过来
m*****d
发帖数: 13718
9
把守函谷关,想独占关中
是很sb的啊
z**********e
发帖数: 22064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58f8c0102ecxh.html
张敬伟博客http://blog.sina.com.cn/zjw 2014-04-11 05:44:58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称“十大发现”)29日在京揭晓。这十大发现中,只
有3项为学术性主动发掘,其余7项均为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4月10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能够入选年度“十大考古发现”,非比寻常,必须具有公认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
价值、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就此而言,即便是引起轰动的考古事件,若缺少其中一项
,也是很难上得了“十大发现”榜单的,譬如唐代西安的上官昭仪墓,就遗憾落选“十
大发现”。
去年度登上榜单的是: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山东沂水
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
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
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这些考古发现遍及全国,有些还引起了
轰动,譬如扬州的隋炀帝墓。
“十大发现”是考古界盛事...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11
屡屡提及的是 函谷关 吧?
史书经常提及 关东,关西。
s*****e
发帖数: 16824
12
函谷关只到秦汉而已,之后就很少提及了。
G**8
发帖数: 1209
13
OOPS...记错了。照片是函谷关不是潼关。照片上的空地,理论上,就是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的地方。LOL
欧洲的城堡很多地势确实很显要。最早的Mycenae,后来的acropolis of athens,冷兵
器时代只要有水有食物,几乎是不可攻克的。中国可能因为版图大,一城一地的防守没
那么重要。例如ancient rome就一直到4世纪才修城墙,之前作为大帝国的中心一直不
设防。
m******r
发帖数: 435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德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打文明的时候,总是在纠结要不要修万里长城。修了蛮族没来,敌人没入侵,就比较亏
,因为300盾可以换6个城市,还是可以复利增长的城市。但是,军事之投入,没发生就
是亏的,发生了那就是全部。战国初年,魏国不取关中,就是因为经济上的考虑,觉得
那里贫瘠不划算。那时候魏国控制了河西,建少梁、阴晋城,函谷关之险已形同虚设。
结果魏从经济层面上考虑,徙都大梁,地势肥饶,四通辐辏,确实便利发展经济,但这
样的地方也是四战之地,最后两败于齐国,霸业不再。
太宗决定优先发展经济,其实也是建立在解放军的武力加上三线建设足够自保的基础上
的,否则的话就会如宋朝那样,没有必要的武力防身,越是富有,就越像是养肥待宰的
猪。
f****n
发帖数: 649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国的弩兵
还有魏国,河西被人端了,直逼函谷关。后来费了牛劲收回来。秦国比山东六国更实际
,注重军功,而不是耍嘴。

强。
v*****s
发帖数: 2029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秦国的弩兵
☆─────────────────────────────────────☆
bos (Bart) 于 (Tue Jan 20 13:03:25 2015, 美东) 提到:
http://youtu.be/PYi3io8cNkA
秦军的crossbow的弓,拆下来就是普通的弓箭,加上弩身和扳机就是crossbow,领先欧
洲1500年。秦军打仗的时候应该是弩兵比普通弓箭手多,根据兵马俑的研究。秦弩射速
快,准确度和杀伤度都高,秒杀普通弓箭手。用来武装peasant army太厉害了,就是古
代的AK47啊。难怪始皇帝一代人的时间就灭了六国……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ue Jan 20 13:13:21 2015, 美东) 提到:
“秦军的crossbow的弓,拆下来就是普通的弓箭,加上弩身和扳机就是crossbow,领先
欧洲1500年。”
第一次听说有弓弩能转换的。
你当是突击步枪切换单发连发呢?
☆─────────────────────────────...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从白起说起:美国排华屠杀怪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0 11:27:14 2015, 美东)
前几天,史版对长平之战讨论很多。
真正的战术问题是一码事,白起胜利后
对40万战俘的处理却影响更深远。
首先春秋诸侯战争有战争的PROTOCO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06807.html
到战国的时候,这些行为规则已经不再约束。
兵者诡道,辩者坚白,风行当世。
即使如此,白起“坑杀”40万,依然震惊华夏。
40万壮年士兵,再病弱,也不容易轻易杀害,
所以白起极大可能性用了“诈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B5%B7
后世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白起于第九十三回《赵主父饿死沙丘宫 孟尝君
偷过函谷关》中登场,参与了与泾阳君一同追击赵武灵王的行动中。[91]在第九...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从白起说起:美国排华屠杀怪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0 11:27:14 2015, 美东)
前几天,史版对长平之战讨论很多。
真正的战术问题是一码事,白起胜利后
对40万战俘的处理却影响更深远。
首先春秋诸侯战争有战争的PROTOCO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106807.html
到战国的时候,这些行为规则已经不再约束。
兵者诡道,辩者坚白,风行当世。
即使如此,白起“坑杀”40万,依然震惊华夏。
40万壮年士兵,再病弱,也不容易轻易杀害,
所以白起极大可能性用了“诈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B5%B7
后世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白起于第九十三回《赵主父饿死沙丘宫 孟尝君
偷过函谷关》中登场,参与了与泾阳君一同追击赵武灵王的行动中。[91]在第九...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1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归西不复返,那些故事中的英雄,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造了历史,开创了盛世,却未必得到最好的结局。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
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
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
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
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
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
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
(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
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87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赖刘邦为何会成为领袖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不过年少时往往被人称为无赖,当然也包括他的老父亲。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那么无赖刘邦为何会成为领袖呢?
其一,出身草根,有担当,有智谋。刘邦因为家里穷无所顾忌,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刘邦奉命押运戍卒去咸阳,结果半路上走了十多位,刘邦知道即便把这些人全部押到咸阳,也难免一死,索性走到芒砀山的时候,斩了拦路的白蛇,学陈胜吴广造反起义。刘邦善于造势,白蛇拦路,众人惊慌不已,刘邦斩杀白蛇,便散布是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谣言,以此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另外当时人说东南方有天子气,怕不也是刘邦等人的杰作。
其二,善于用人。刘邦手下有三类人:一类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比如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等人,这些人是刘邦的老乡,也是刘邦打天下最基本的力量,对刘邦忠贞不二;另一类是在战场上为刘邦冲锋陷阵独当一面,却又让刘邦放心不下的人,比如韩信,韩信曾是楚王项羽的手下,后来刘邦重用他为大将军。这一年,韩信一鼓作气灭掉了黄河以北的所有诸侯,楚汉之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刘邦约定韩信、彭越、英布的部队一起合围,但是他们就是按兵不动...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看项羽败在哪儿
关于楚汉相争项羽为何会被百战百败的刘邦灭亡的原因,最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项羽
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所致;二是项羽杀死楚怀王,招惹刘邦口实;三
是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加上本身麾下人才缺失,刘邦不但有汉初三杰,其他的谋士
大将更是人才济济。
首先吾以为项羽杀死楚怀王不但不是战略的重大失误,反而是极为明智之举,是项羽一
统天下进而称帝的必然步骤,如果不把这个顶头上司提前做掉反而会夜长梦多生出事端
。无论项羽是想与秦始皇一样做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还是只是想恢复秦朝之前的天下
秩序做联邦制的诸侯盟主,都必须除掉楚怀王这个并不可留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项羽
也不是亲自动手而是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诸侯王干掉楚怀王,弑君之罪背黑锅做替
死鬼的也是英布、吴芮、共敖,项羽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假装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
诸侯王带兵逼迫手握重兵和掌握楚国实权的楚怀王迁都,然后突然击杀,如果不是后来
刘邦成了胜利者,项羽要篡改实录抹去这段历史易如反掌。别以为楚怀王还是当初项梁
手下的傀儡。项梁一死,楚怀王的能量就已经达到剥夺项氏家族兵权、排除项羽西征秦
国的地步,项羽夺取宋义的部队也不过五万,从此...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神仙排行榜,后50/2
华夏神人风云榜:NO.24翕兹-祖巫之一
十二祖巫之一·不是 山海经里的神,而是上古的氏族名里有这样一句:“天皇 燧人龠
兹氏”。其八人面鸟身,耳挂青蛇,手拿红蛇;是为翕兹(电)。不是山海经里的神,
而是上古的氏族名里有这样一句:“天皇燧人龠兹氏”。其八人面鸟身,耳挂青蛇,手
拿红蛇;是为翕兹。
华夏神人风云榜:NO.23强良-祖巫之一
虎首人身,拿两条黄蛇。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
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衔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山海经》中还记有
北上大军领军强良人物的名字。《大荒北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
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
蹄长肘,名曰强良。
华夏神人风云榜:NO.22天吴-祖巫之一
海神,《山海经》载:“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
。《山海经·海内北经》这样记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
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可见,远古的吴人,也是以崇拜一种叫“虞”或“驺虞”的动
物得名。这种动物在名“虞”,被吴人尊为图腾和族神后,就...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23
从刘邦的卧室里出来,英布就想做一件事——自杀。
这时,英布同志真有死的心思了。自己九死一生地来投诚,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赤裸裸的怠慢,其实就是侮辱。怎么说自己也是个王爷,现在虽然被打得惨点,可凭自己的工作能力,将来还能贡献力量。刘邦简直拿自己当奴才一样,这么的轻视,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对战友和群众!
在英布拔出佩剑,要抹脖子时,随何劝住了他,并把他带到了安排好的宾馆里。在下榻的宾馆里,英布惊异地发现,无论是给自己站岗的卫队,宾馆的装修布置,还是饮食器皿、桌椅床榻,在规格和档次上跟刘邦用的没有什么区别。
渐渐地英布的心情在阴转多云,张良和陈平等人专门来看望英布同志,摆下酒宴给英布接风洗尘。他们劝说英布:“汉王对你是很看重的,他刚才有点喝高了,你别介意。又安排女奴,来照顾英布所有的起居事务。”
由此,英布同志的心情云淡风轻了,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他在今后的刘、项争霸赛中,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对待英布的问题,刘邦同志肯定费了不少的脑细胞,他知道英布是难以驾驭的一代枭雄,如果不挫掉他的锐气以后会很难管教。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打击,那样英布就是不造反也得自裁,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主儿。
你来了我欢...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476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国之最佳战略
大概大家读书心得怎么都不会一样吧。老汉的理解,秦赵都差不多,长平之战时,基本
是两霸争强。赵也不是善人,胡服骑射后,得瑟得很,把周围够得着都抽脸抽了个遍。
长平对峙两年多,中原诸侯都在看赵的笑话,典型的把人都得罪完了。
赵对秦的野心也不小,武灵王就跑到秦国画了地图,准备绕过函谷关从九原闪击灭秦。
秦后来觉察这事儿,只是没有抓到武灵王。但赵最后也没有攻秦,为啥?中原诸侯人傻
钱多,抢不过来,而秦的富强只是制度优势,抢不出啥东西来,地也不如中原,人嘛,
呵呵,就是前面说的制度优势,行秦法才爆发出这么大生产力的,抢过来就不灵了。赵
不能全力攻秦,但秦却洞悉了赵的野心,下了灭国的决心。
从我们后人来看,赵是贪小利、忘大义;而秦的战略决心下得非常彻底。赵要是顾全大
义,就该象美对苏那样,自命自由世界领袖,宣布对方为邪恶帝国,把新的生产方式扼
杀在摇篮中。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不能直接吞并自己的盟国,但可以玩阴的,达到间接
控制的目的。
当然,这个要求高了点,那时候古人多朴实啊,哪里有美帝这集五千年厚黑大成的花花
心思啊。退而求其次的话,就是继续赵国“捏软柿子”的国策,上党不要了,白送!反
正拆东墙补...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43
25
NO1. 黄帝vs蚩尤
一个是华夏族的首领,一个是东夷族的大哥,他们之间的争斗发生在五千年前,具体的过程记载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虽然是传说中的角逐,但意义却极其重大,因为这两个对头争夺的是中华民族的“冠名权”。涿鹿一战,黄帝在众神的帮助下,打垮了东夷联军,擒杀了蚩尤。从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叫做华夏大地,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
NO2. 越王勾践vs吴王夫差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最先忍辱负重以图报复的却是夫差。檇李一战,夫差的父亲阖闾被勾践打败,受伤身亡。临死前嘱咐夫差一定要为自己报仇,从此拉开了夫差与勾践长达20余年的恩怨。 2年后,夫差兴兵南征,夫椒之战,吴军几乎全歼越军。就在越国唾手可得之际,夫差却答应了勾践的投降请求,给了死对头以喘息之机。之后的几年间,勾践象奴隶一样侍奉着夫差,把仇恨深深埋在了自己的心里。麻痹的夫差最后还是放勾践回了国。死中得活的勾践励精图治,准备了整整20年,终于等到了报复的机会,一举全歼了吴军,把夫差逼到了绝路。天真的夫差希望勾践象当年自己放过他一马那样放吴国一马。可比他老辣、阴狠得多的勾践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
26
说到先秦,我们都知道苏秦这个人,苏秦是个文人,战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六国,靠嘴
吃饭,但却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一个招式命名:苏秦背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苏秦会武,他每次出行云游,不仅带书,还要持剑,且持剑的方式与众不同。先秦
人背剑,大多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而苏秦背剑之时却是反之:剑柄在下,剑尖朝上
,斜跨于背。这种奇特的背剑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苏秦成名后,中华武术
界便将这一招,命名为“苏秦背剑”。这种命名就像天文界中,把一块天体起了个天文
学家的名一样,比如“哈雷彗星”。可见,说客苏秦在武术界中的地位。
有野史小说描述,和“说功”一样,苏秦剑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教他的是简约剑法、
快剑突刺。说不管敌人如何挥剑,你只一剑快刺,只要做到“快稳准狠”四个字,自保
足矣。苏秦自然信奉老师,寻常练剑便是千遍万遍的突刺快剑,终于练成。有一次出行
,遇到劫匪劫他的车,他利用简约剑法,十剑之内让所有大盗倒地。
苏秦的剑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高超吗?野史小说仅此一说,不足为据。要探究真相,
还是要从严肃的正史中寻找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对苏秦生命最后时刻的描述,可见其武功端倪——“齐大...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
27
说到先秦,我们都知道苏秦这个人,苏秦是个文人,战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六国,靠嘴
吃饭,但却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一个招式命名:苏秦背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苏秦会武,他每次出行云游,不仅带书,还要持剑,且持剑的方式与众不同。先秦
人背剑,大多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而苏秦背剑之时却是反之:剑柄在下,剑尖朝上
,斜跨于背。这种奇特的背剑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苏秦成名后,中华武术
界便将这一招,命名为“苏秦背剑”。这种命名就像天文界中,把一块天体起了个天文
学家的名一样,比如“哈雷彗星”。可见,说客苏秦在武术界中的地位。
有野史小说描述,和“说功”一样,苏秦剑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教他的是简约剑法、
快剑突刺。说不管敌人如何挥剑,你只一剑快刺,只要做到“快稳准狠”四个字,自保
足矣。苏秦自然信奉老师,寻常练剑便是千遍万遍的突刺快剑,终于练成。有一次出行
,遇到劫匪劫他的车,他利用简约剑法,十剑之内让所有大盗倒地。
苏秦的剑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高超吗?野史小说仅此一说,不足为据。要探究真相,
还是要从严肃的正史中寻找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对苏秦生命最后时刻的描述,可见其武功端倪——“齐大... 阅读全帖
t****f
发帖数: 376
28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他决心改变环境,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学成之后,...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29
刘邦战略就很不错,收拾三秦以后不撕破脸,等你项羽跟田家打成一团再为义帝发丧。
最关键还是韩信成功收拾了诸田,联合齐秦赵三大国,灭楚几乎是碾压。要是项羽收拾
诸田得当,联合齐楚赵,你三秦也不敢出函谷关
M******a
发帖数: 6723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苏镇:“天下苦秦”辨
2016-05-01陈苏镇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微信号BDZGGDSYJZX
功能介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是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编辑说明:陈苏镇教授《“天下苦秦”辨》发表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
315号,微信版文字略有调整,引用请据原书。】

“天下苦秦”是秦末战乱中颇为流行的一句鼓动反秦的口号。陈胜于大泽乡起事时,分
析过成功的可能性,认为“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此
后,这一口号每每被起义将领用来证明反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如《史记·张耳陈余列
传》载张楚将军武臣谓赵地豪杰曰:“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高祖本纪》载刘邦谓
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等等。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当时关中并未发生反秦暴动,《始皇本纪》言“山东郡县少
年苦秦吏”,比较确切,“天下苦秦”则有夸张之嫌。二是喊出“天下苦秦”口号的陈
胜、武臣、刘邦等人皆为楚军将领,而楚人正是当时反秦的主力。这说明“苦秦”最甚
者其实是楚人,“山东郡县”尚不能准确揭示这一事实,“天下”云云更进一步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
”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
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
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
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
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
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
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
括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根据史书记载,投降的秦军在路上受到了随意虐待,我们无法揣测降兵当时的心态,为
了保命,他们或许只有忍辱负重。可是当队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马上就要西出函谷关
,秦军将士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
这些投降的秦军既担心项羽胜利,他们自己成为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担心项羽失败,秦
朝会把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将是难免的。但是这些悄声的议论
,并没有逃过楚军的耳目。
项羽得到报告后,就找来英布、蒲将军商议,最后3人拿出意见,认为“军队里秦兵众
多,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那么取胜就非常困难,不如及早杀掉,以免
后患”。于是,“楚军夜间突然动手坑杀秦卒20余万人于新安城南。除将领章邯、司马
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活埋。”
关于这场残暴的杀戮,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不过要杀20万手持武器的兵士,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
怕没有人会甘心束手就擒。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
蒙蔽兵士的。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老蒋在北伐胜利前后,一直都是带头大哥。 在北伐胜利后,几个大佬相聚一起开会时
,如果有人告诉老蒋,冯玉祥是咱们最主要的敌人,咱们趁此机会,摔杯为号把冯玉祥
乱枪击毙,就可以不战而得西北了。 老蒋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建议吗?显然是不会的
。 一切是显然的。老蒋击杀了冯玉祥,冯玉祥的小弟,肯定会拥戴出新的领衔人物
;而且李宗仁、阎锡山,肯定会联合冯玉祥的力量一块攻打老蒋的。 因为老蒋既然一
点规则也不讲,大家还和老蒋讲什么规则呢? 鸿门宴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只是
一个政治童话故事。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史记》上记载的,而《史记》又是传说中的
正史,它怎么可能是政治童话呢? 问题是,《史记》还说,刘邦的老妈让怪物奸污了
[注],还说刘邦走到哪里,头上都有五彩祥云呢
在巨鹿之战后的一段时间里,项羽一直是带头大哥。 问题是,当时的天下,并不是项
羽一手遮天。敢与项羽公开对抗的人,那是多的去了;所以项羽分封天下刚刚结束,田
荣[注]、陈余[注]、彭越[注]、刘邦[注]就开始公开反叛项羽;关键是,项羽到死也没
有摆平这些叛乱,反而自己孤身跑到了乌江边。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敢击杀刘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商周都是外来文明。
殷商是北亚来的,走蒙古草原,再走山西的山谷或者山岭,南下河南。
周 是从缅甸,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岭,到青海定居强大后,东出函谷关,进河南。
商周时期,河南是个好地方,有平原产粮食, 周围还散布着几个铜矿和锡矿。
t*******a
发帖数: 4055
35
罗马共和国的挽歌:金融危机、中产阶级破产以及两党斗争白热化
分享到:
时间:2017-09-30 11:04
•来源: 察网
•作者: 北山浮生
•浏览:425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金融危机使得罗马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扩张冲动,从共和国走向帝国;又继续推动帝国过
度扩张,最终走向死亡。金融危机伴随着罗马的始终。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罗马陷入
无法摆脱的金融危机魔咒呢?答案需要从那一枚枚金灿灿、银闪闪的罗马钱币中寻找。
理清这场货币战争的来龙去脉,还得从罗马共和国的崛起和灭亡开始讲起。
罗马共和国是罗马帝国的前身,这个发源于亚平宁半岛中部的城邦共和国,是当时受到
希腊文明圈辐射的、几乎唯一的农业文明国家。在依靠贸易、金融掠夺以及奴隶劳动敛
财的希腊人看来,罗马人就是一群苦哈哈的土里刨食的泥腿子,成天挥锄头种庄稼,能
挣几个钱?罗马人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又没什么文化,简直就是一群野蛮人,哪里比
得上自由民主而又文明高尚的希腊人?
翻译成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搞金融的高富帅看不起搞工农业生产的屌丝。
然而历史...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36
那只是丢了关外之地,打不进函谷关,就拿秦国没辙,尤其是后来巴蜀被秦搞到手以后
,秦国就龟着憋兵,你就没办法。
rh
发帖数: 390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迁都--西安? 南京?
正是
西安的地形无与伦比,函谷关就是一夫当关之势
整个陕西都很险要,当年小日本都踏不进陕西半步
不过名字一定要改成长安
S*********4
发帖数: 5125
38
商鞅曰:“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国之所以重,王之所以尊者,力也”。商
鞅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众兵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在古代,农业是国民经
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才能促进人口增加。在现代,工业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获得和平手段和武力手段获得足够的资源,
才能促进人口的增加。
秦国之所以能崛起,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众多的同民族的人口,秦国开始统一六
国的时候,人口有500万,而且全是秦人,外族人极少,当时全中国人口也不过2500万
;二是一个极有力的能够锐意推行改革的政府(商鞅变法-->邓小平变法?);三是大
力引进人才(长江计划学者?百万人才工程?)的政策。
美国的人口能占到全世界的1/5?
政府能够锐意的推行改革?
阿米果和老黑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极少数?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2008年09月11日 16:14光明网-光明观察【大 中 小】 【打印】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
下势在必然。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9
你甭跟我说什么核生化武器和基因武器之类的东西。这些武器的出现只不过是加快了现
代国家彼此消灭对方人口的速度,当科技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损失同样百分比的人口以
后,仍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强大。因此中国需要做的一是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赶上西
方国家,二是人口规模重新扩大,在粮食供应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占全世界百分比越高
越好。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点击:242136 回复:7490 12345678910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61页直接到页 作者:
中山水寒 发表日期:2008-9-13 13:00:00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
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
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
俄国是东欧一个人口稀少、闭塞的小国,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元1500
年人口只有600万。彼...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94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最成功的留学生:苏秦与张仪
只要一碰到“纵横捭阖”这个词,我就会不自然地想起那个群雄并存、风起云涌、人才
倍出的时代,就会不自然地想起苏秦、张仪这两个历史人物。
苏秦和张仪,是一对共生共存的人物。说其互相敌对吧,比较勉强;说其彼此友善吧,
有些附会。但他们,对战国时期(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甚至世界)的政治、
军事、文化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苏秦和张仪活跃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政治形势,为他们的表演提供
了千载难逢的舞台。
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指出:“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
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而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一系列安邦治国的各家理论,由于过于“书面”,
“悬”于空中,“道”化难成,“德”行难施,“兼爱”难就,很难适应战国时期群雄
争霸、短兵相接的政治、军事现实。于是,一些救急于水火、解困于倒悬、“转危为安
”、“运亡为存”、策略、权谋的东西便应运而生。苏秦和张仪,就是策略权谋型人才
的代表。
据司马迁说:苏秦、张... 阅读全帖
R*I
发帖数: 1840
41
就像中国的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一样
J********a
发帖数: 5208
42
不同时代,关东定义不同,不过关西一直是函谷关吧
j*****n
发帖数: 3617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陕西独立--》东方瑞士
函谷关在河南
k*****a
发帖数: 7389
44
河南哪里?好像这里大部分河南人都不知道。
关中是指函谷关还是潼关一带?
R*******N
发帖数: 7494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谁?
《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
,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
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
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证明菩提祖师精通道、佛。
菩提是佛门中人
因为菩提门中辈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门的排法。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
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
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
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
西游记里须菩提的真名
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读苏洵《六国论》联想当今局势
秦即使在商鞅变法以后也不是稳赢的,六国联军还是能打到函谷关,但是关键六国心不
齐,不能永保合纵,而是互相攻打占地,从这点上来说苏洵说的没错。
w*********g
发帖数: 30882
47
七王之乱
中国西汉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周亚夫等率军历时三个月平定以吴王刘濞
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叛乱的战争。汉景帝即位后针对地方各诸侯割据势力越来越大而直接
威胁到中央权力,景帝采用晁错之策,着手削藩,削弱各诸侯王的权力,结果引起以吴
王刘濞为首的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的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而杀晁错,
向七国“谢罪”,但七国仍然进攻不止。于是景帝派遣周亚夫率军抵抗,于公元前154
年平定叛乱。
七王之乱 - 历史背景
七王之乱汉高祖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以镇抚天下。后来诸王封地实
际成了独立王国,与汉廷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文帝用贾谊策,将一些诸侯国分小。汉景
帝时又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将诸侯王的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管辖。由此触发了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
汉景帝即位后针对地方各诸侯割据势力越来越大而直接威胁到中央权力,景帝采用晁错
之策,着手削藩,削弱各诸侯王的权力,结果引起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以“请诛晁错,以
清君侧”为名的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而杀晁错,向七国“谢罪”,但七国仍然进
攻不止。于是景帝派遣周亚夫率军抵抗,于公元前154年平定叛乱。...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8
一胎化政策是没有办法保证中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
秦国统一中国的人口因素
点击:247761 回复:7580 12345678910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62页直接到页
作者:中山水寒 发表日期:2008-9-13 13:00:00 回复

战国群雄纷争,一统天下势在必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强大的楚国,也不是殷
实的齐国,而是起初很不起眼的秦国。历史学者众说纷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
重要的因素—人口。
战国初期的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
俄国是东欧一个人口稀少、闭塞的小国,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元1500
年人口只有600万。彼得大帝的革新使俄国走向强国之路,1815年人口达到4500万(其
时法国、德国、英国人口分别约为3000万、2200万、1900万),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814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
者。恩格斯曾这样指出:...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9
从商鞅变法、毛时代与改革开放的比较谈对外扩张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榔头榔头
核心成员
威望100 积分100 精华29 金币3032 ¥ 帖子891 体力4651 最后登录2012-10-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政府网站在加强政务服务的转变中快速发展
一、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孝公下令求贤,当时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从魏入秦。
商鞅见到秦孝公,是由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的。
 第一次见面,商鞅还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讲起,还没说
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
夸其谈。’
景监将秦孝公的话转述给商鞅,并责备商鞅,商鞅反而高兴了:‘原来秦公的志向不在
帝道。’第二次见面,他又从王道仁义讲起,秦孝公的兴致比前一次好点了,但还是觉
得不着边际,哈欠连天。
商鞅明白了:‘秦公志不在王道。’要求景监第三次引见,并保证这次一定能说服秦孝
公。
 于是,第三次见面,商鞅劈头就问:‘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您难道不想开疆拓土,
成就霸业么?’
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50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