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分析模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U
发帖数: 5518
1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临界回归模型的连续性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atis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TNEGIETNI (lovewisdom), 信区: Statistics
标 题: 临界回归模型的连续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4 19:04:31 2011, 美东)
Continuity of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我做了一个图来说明统计学中分段回归模型的连续性与数学中分段函数的连续性的区别。
说明一下:图中的临界点被假设并估计在X上(Threshold on X),它是在全样本空间
里进行迭代搜索(即每假设X的一个随机实测点为可能的临界点时就得到一对分段模型
,当样本量为n时,就有n对随机临界模型,每对临界模型都有一个合并的预测残差的
期望估计量)的基础上以分段模型的合并残差期望对全域模型的残差期望的相对改变为
权重而计算出来的X上的一个加权期望。所以,两个分段模型间不是exactly连
接在一起的。
我的问题是,这两个分段模型间是连续的还是离断的?为什么?(问题上站几个小时了
也没人愿意回答。还是让我自己回答好了:从统计的随机变异角度看,我们没法假设...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2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临界回归模型的连续性
Continuity of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我做了一个图来说明统计学中分段回归模型的连续性与数学中分段函数的连续性的区别。
说明一下:图中的临界点被假设并估计在X上(Threshold on X),它是在全样本空间
里进行迭代搜索(即每假设X的一个随机实测点为可能的临界点时就得到一对分段模型
,当样本量为n时,就有n对随机临界模型,每对临界模型都有一个合并的预测残差的
期望估计量)的基础上以分段模型的合并残差期望对全域模型的残差期望的相对改变为
权重而计算出来的X上的一个加权期望。所以,两个分段模型间不是exactly连
接在一起的。
我的问题是,这两个分段模型间是连续的还是离断的?为什么?(问题上站几个小时了
也没人愿意回答。还是让我自己回答好了:从统计的随机变异角度看,我们没法假设两
段模型间是连续的,两者间必有一个随机的连接变异存在,从而也就不能用解联立方程
的办法来估计临界点。为了知道两段模型是否连续,我们需要一个概率推断,即推断那
个随机的连接变异在本次抽样中作为随机误差发生的大小。这个变异在样本空间上发生
概率的大小可以用来估计其抽样误...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
刘军洛关于上半年通胀和货币紧缩的观点的分析
(2011-06-09 15:20:56)
猴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b235601017xtn.html
前言:
第一:有个前提是我们能否全身而退
第二:美国的整体策略
第三:分析
第四:总结
第五:卢麒元的关于美元回流和美国加息之间的关系
前言:
因为最近新浪系统有问题,所以博客文章的访问量显示有问题(不过从总浏览量来看还
在上升,现在平均每日的日浏览量快接近3万了,可能因为浏览量比较大,所以系统会
压制我的每篇文章的浏览量显示数字)。
以下所有分析都是讨论研究的,就事论事。
因为最近比较忙,今天才看到他的书,快速的看了其中的各章的大意。其中一个观点就
是我们什么时候收紧货币什么时候放松货币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我和刘军洛有分歧,下
面我做一下分析。
在这个问题上面我觉得刘军洛比较理想化,因为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和方向性问题。刘在经济领域确实很厉害(国内暂时没有看到超越
他的),但是在政治和方向性问题方面比较欠缺。
第一:有个前提是我们能否全身而退
假如我们能够...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4
【版主注:】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国际核电的那些事

忘记最早在哪看到的了,可能很多人看过,但我也相信很多人没看过,这是我看过关于
福岛事故最详实的一篇。
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很多人也知道,法国是世
界上核电站第二多的国家,核电能排到世界上第三名的是谁呢?没错,这个国家就是日
本。日本共有在运行的商用核电站共计54座,其中30坐是沸水堆,剩下的24座是压水堆
。同时,日本还有数座试验快堆,几座气冷堆和一座重水堆。
从核电在国家电力中的占比来说,日本仅次于法国,排名世界第二。日本核电电量占到
了全国总电量的29.2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84269_1.html/ ]对一个资源匮乏而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核电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核电因为清洁,廉价,能量密度大等优点。从70年代开始,一直为日本的经历发展提供能 源,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直到福岛核事故前夕,日本还还对为其国家的核电业规划更加宏大的蓝图。但是,由于贪婪,由于自私,由于侥幸,日本将上帝 送给他们的礼物变成了上帝给他们的惩罚...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698
5
这篇文章的作者大概不是做教育研究方向的。
这里面提到的大多数物理上学生的错误,是很常见的common difficulties,不是单单
存在于中国学生中,有很多文章分析过美国学生学物理时遇到的common difficulties
。比如那个既不用动量守恒又不用角动量守恒的情况,这个就属于一种特殊模型,与学
生现有的知识模型对应不上。这种情况下,莫说是学生,物理系的教授很多也不能一下
子反应出来应该如何处理。但是,如果像这篇文章说的,美国学生说“我不管动量守恒
也不管角动量守恒”,然后整出来一个解,这种做法体现不出美国学生就学的好了。因
为同样的题目,给物理系的教授去做,他们在做不出来的时候,一定是通过分析动量守
恒和角动量守恒来入手,这个属于expert的思维方式,从现有模型入手按照一定的步骤
来解决新的问题。
说到矢量式,我觉得大多数在物理系做过TA的人,一定碰到过很多美国学生搞不清楚A+
B和A-B的方向问题。而且,很多本科生根本连正弦余弦是怎么回事儿都弄不明白,还需
要专门的去背口诀来记忆正弦余弦的定义,所谓的SOHCAHTOA。如果连正弦余弦都搞不
清楚,怎么可能去理解线性...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754
6
方舟子并不是大气污染专业人员,虽然他很努力,但其在《穹顶》的评论中,仍难免露
怯。
笔者从事大气环境十来年,发表十几篇专业文章,所做项目包含联邦,州,县,市各级
政府和各种工业企业,从仪器监测到各种模型,法规咨询,几乎玩了个遍。对大气环境
的问题自认还是有发言权的。
1, 玩具熊。他的大段演绎纯属多余,没有任何意义。谁告诉他这个熊是新的?他怎么
知道玩具熊有多少经历,换了几道手?
2, “柴静谈到她在生下女儿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那一段。洛杉矶乃至南加州是全
美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如果赶上交通高峰,路上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很差的。方舟子的
质疑没有切实的依据。
3, 炒菜PM2.5。“炒菜油烟中的致癌物比大气污染的多得多、严重得多“。他从哪得
出的这个结论?跟哪里的大气比?“这应该是其采样仪搜集到的致癌物以及黑乎乎的污
染物的主要来源。“ 他如何知道那个采样器当时在工作而柴静又是用的那个样品?他
如何知道那些滤片上的污染物源于炒菜?柴静炒菜的油烟有那么黑吗?油烟的颗粒物浓
度大约20-200微克/立方米,柴静得连续不停地炒多少个小时才能收集那么多污染物
?当然,我同意尽量避免油烟。老百...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8
7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问个math / cs问题
关于data mining
现在做data mining的很多,但在我看来,一个普通的CS小硕+统计小硕,是没法handle
的。data mining的关键在于分析模型,如果有专门的人分析模型,你所做的工作只是
编程,那你至少也要会SAS 的data miner 或者 SSAS中的 mdx语言。这2个对于在读学
生都是冷门,学校也不怎么教。
所以,小硕出去的水平,离data mining还差一截呢,data mining不是使用工具点点,
然后弄个神经网络算法或者决策树算法,把数据集用一下就好,数据挖掘的本质是要先
理解数据,理解业务,创建模型先,这部分工作,在我看来,小硕后4年工作经验或者
统计PHD(还得有点经验的)才能做
学DATA MINING 就是浪费时间,上课学个皮毛而已,也用不到。现在市面上主要还是数
据分析的活
w*********g
发帖数: 30882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20212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20212
一、国际国内综合部分
二、国内蓄水池和股市分析部分
黄帝内经的领悟精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一、国际国内综合部分:
从最近的局势来看,美国已经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什么叫做非常规手段?比如公布
在中国安插的内线的名单这种手段就叫做非常规手段,非常规手段会对于自己造成很大
的伤害。比如前面爆出利比里亚凶残的前总统就是美国中情局收买的间谍这种事情,美
国爆出这个信息其实是在恐吓其他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但是对于美国自己造成的伤害也
是相当大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出这种手段,从这个也看出来美国现在对于全球局
势的失控的局面。
然后我们来回顾本周的事情,本周热点很多,国际部分主要集中在伊朗和叙利亚,
国内部分主要集中在重庆,国内部分因为比较敏感,所以这边就不多说了,首先说明一
点,现在外面的很多消息就把这些都当成小道消息吧(其实把习总本月访美、中美关系
最近几个月的恶化、团中央空降去重庆的做重庆公安局书记、薄熙来在云南悠闲考察、
11号加拿大总理抵达重庆和薄熙来会谈,这些联系起来分析一下你就有个框架了,偶只
能说到这了)。不过让这些小道消息满天...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9
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focus/2014-04/2441166.html
55岁前成为省长是可以努力的。
在现任的31名省级行政首长中,有13人都做到了,成功率超过三分之一。

是不是突然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不要着急,我必须提醒你,在通往省长的路上,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过,好在事
情虽多但并不复杂,概括起来要走好三步。
首先,要选好起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已经在路上了,也别灰心,条
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走好下一步,也能后来者居上。
下一步就是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在55岁前成为省长,你需要在更年轻的时候荣
升正厅级、副部级,要让自己的仕途尽可能紧凑。
最后,你一定要知道哪些职务通向成为省长的道路。虽然有许多条路通往正部级,
但是并非所有职位都通向省长。
跑得快的第一步是选一个高的起点,共青团和国企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几个成功典范。
黑龙江省长陆昊兼具共青团和国企经历,他是现任省市区行政首长中最年轻的一位
,出任省长的年龄是46岁。
陆昊18岁入党并保送北大,19岁竞选北大学生会主席,28岁任北京清河制呢厂厂长
,使这...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39
10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寻找最佳教练的数学模型
要求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选择大学里最出色的教练,单独的教练或者教练组均可,性别
不限,已经去世的也可,领域不限。你在分析中要注意使用时间等参照线,例如:1913
年的教练和2013年的有什么区别?清楚的说明你的参数并进行评估。分析你的模型将如
何广泛的应用在两性及所有可能的体育领域,写出你的模型选出的三个体育项目的各五
位顶尖教练.
不知道大家有何想法没?
b**g
发帖数: 335
11
http://www.21cbh.com/2013/8-17/xMMzE0Xzc0NDAxMg.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白 上海报道 2013-08-17 00:03:29
核心提示:知情人士则向本报透露,把买入股票数量由万股
误操作成万手,只是导致市场异动的表面原因,其实背后还
有更大乌龙,这笔套利交易并不是光大证券的真心操作。
8月16日,星期五,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因光大证券
(601788.SH)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独立套利失误,引发
一场轩然大波,足以令市场铭记。
“平淡、焦灼、回落、二次爆发,再回落,归于理性,这4个
小时就像一出折子戏,一场虚无缥缈的梦,但却直生生的发
生了。它来了,排山倒海;它去了,满地残骸。”有业内人士
如此感慨。
目前,光大证券相关核查工作仍在进行,未向外界披露结论。
当晚,本报拨通涉事部门负责人杨建波了解有关情况,对方声
称其本人不在,随即挂断电话。
但经多方调查,本报记者获悉这次乌龙背后数个鲜为人知的
细节。
16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
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似乎表明套利交易乌龙
为系统问题所致,不存...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1
12
宇宙模型之幻方结构
——描述整个宇宙的一个“简单的理论”
陈振华
第五章/一百章:幻方集约数表现为物质聚合的“集约目标”
概要:幻方规律中数字数序总会围绕集约数聚合,集约数在差异性物质个体的“差别性
结合”中表现为“集约目标”;集约数为其“形”,集约目标为其“意”,数字幻方往
往是形显而意隐,物质聚合往往是意显而形隐。
宇宙物质在总聚合力的作用下,从邻近性构建,延伸到层级构建。物质同一层级个体以
其数序差异,产生相互联系的“个体差别性结合力”,成为物质天然的聚合动力;幻方
公式表明,数字数序总会围绕集约数聚合,这项聚合也同样是一种“个体间差别性结合
”。这说明,幻方公式所表达的聚合动力与物质的聚合动力性质上是相同的,是一种“
形”、“意”互映的关系。
“个体间差别性结合”所形成的天然聚合动力,用幻方公式可以表达为“集约数”——
从“形”的量化角度看,集约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从“意”的内涵分析,集约数就是
能形成“个体间差别性结合”的物质个体间的一种聚合方向,一种集约目标,一种中心
归宿,诸个体认同的核心价值,诸个体共趋的理想追求,等等。
集约数所蕴含的形和意,幻方公式的集约数表现出形...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1
13
宇宙模型之幻方结构
——描述整个宇宙的一个“简单的理论”
陈振华
第五章/一百章:幻方集约数表现为物质聚合的“集约目标”
概要:幻方规律中数字数序总会围绕集约数聚合,集约数在差异性物质个体的“差别性
结合”中表现为“集约目标”;集约数为其“形”,集约目标为其“意”,数字幻方往
往是形显而意隐,物质聚合往往是意显而形隐。
宇宙物质在总聚合力的作用下,从邻近性构建,延伸到层级构建。物质同一层级个体以
其数序差异,产生相互联系的“个体差别性结合力”,成为物质天然的聚合动力;幻方
公式表明,数字数序总会围绕集约数聚合,这项聚合也同样是一种“个体间差别性结合
”。这说明,幻方公式所表达的聚合动力与物质的聚合动力性质上是相同的,是一种“
形”、“意”互映的关系。
“个体间差别性结合”所形成的天然聚合动力,用幻方公式可以表达为“集约数”——
从“形”的量化角度看,集约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从“意”的内涵分析,集约数就是
能形成“个体间差别性结合”的物质个体间的一种聚合方向,一种集约目标,一种中心
归宿,诸个体认同的核心价值,诸个体共趋的理想追求,等等。
集约数所蕴含的形和意,幻方公式的集约数表现出形...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猴王: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20415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20415 (2012-04-15 09:52:50
标签: 财经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20415
一、国际部分
二、国内部分
 
一、国际部分
最近大家有没有发觉美国一些机构对于中国是唱多,但是欧盟开始要挟唱空,还记得我
2月份重构的全球地缘政治模型吗?实质就是美国本土势力和犹太势力之间的利益诉求
的区别。
  然后看,去年德国的CPI还没有现在的高,但是到处游行,现在德国3月cpi持续
上升好像很稳定(年率2.1%,环比提高0.3%),而且德国基本控制了欧盟的政治和经济
走向,完全和美国在抗衡,原因就在于得到了犹太势力的支撑,本来去年还在打击默克
尔,但是今年整体来看好像默克尔小日子过得比较顺当,没有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去
年下半年默克尔受到很大的打击)。
  原因就是去年的时候美国要压制欧盟,但是这个只是手段,目标是中国和俄罗
斯(收割),后来发觉目标很难达成,因此就把欧盟这个手段当目标了,这个时候本土
势力和犹太势力的利益发生决裂,因此犹太势力开始全面扶持德国统一欧盟的政治和经
济,所以大家看到最近2个月德国对于欧盟的...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8
15
来自主题: Psychology版 - help 调节效应的分析
thx..
我其实是要分析潜变量的调节作用
由于都是用的AMOS软件进行分析,不会用LISREL
所以现在看来只好将调节变量分组然后采用AMOS分析了
BTW.
我在文献中查阅到Joreskog-Yang 模型可以用乘积来作,
如潜变量X有俩指标X1和X2、调节变量M有俩指标M1M2,结果变量Y;
那么X1M1、X1M2、X2M1、X2M2作为调节效应潜变量XM的指标加入到模型中进行
SEM分析;如果XM对Y的作用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觉得这种方法确实不错,但是实在不知道其中还需要设定哪些限制,
只好用简单点的分组检验sigh
多谢提醒,我已经将数据中心化了
T*******I
发帖数: 5138
16
让我们就事论事。
从goldmember的数据来看,如果它是来自总体的一个随机样本,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我们
想要从中得到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个空间上的可变性的描述
,由此需要找到关系模型及其可能发生改变的临界点,从而找到根据关系改变进行决策
的依据。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要得到什么?
对于我们要认识的那个不可知的总体,该样本就是我们所能拥有的关于它的全部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其它可资利用的信息。如果在方法论中事先给定一个连续性的假
设,这将是一个错误,因为总体并没有给予你这个确定性,因而你根本不可知,从而又
怎能事先假设它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需要做的是找到关系和临界点,并对连续性做
出概率推断。
尽管从数学的角度你可以假设一个样本可以被分成n/2甚至n段,但从统计学的角度,这
样的假设是荒谬可笑的,因而是根本不需要被考虑在内的。
在没有做出连续性检验之前,我是不知道我的分段模型是否是连续的。正如实例检验的
结果告诉我的那样,在低端临界点处,两个模型不连续是显著的,而在高端临界点处可
以认为在总体中的两段模型是连续的,尽管它们在样本中看起来是离断的。
在我看来,o...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27
17
我面试的SENIOR DS 的工作内容跟我做的SENIOR DATA ANALYST 的90%一样。
现在是很多公司用DS TITLE。 我自己的体会是做分析不只是建模,很多都是
MAP SET,要分析啥,怎么分析,如何应用分析结果和模型。
要懂BUSINESS, 如何DEFINE BUSINESS PROBLEM 是很重要的,下面的分析,模型全是
建立在这个上面的。还有我都是自己写SQL QUERY 去MANIPULATE DATA 的。
S*******u
发帖数: 727
18
我面试的SENIOR DS 的工作内容跟我做的SENIOR DATA ANALYST 的90%一样。
现在是很多公司用DS TITLE。 我自己的体会是做分析不只是建模,很多都是
MAP SET,要分析啥,怎么分析,如何应用分析结果和模型。
要懂BUSINESS, 如何DEFINE BUSINESS PROBLEM 是很重要的,下面的分析,模型全是
建立在这个上面的。还有我都是自己写SQL QUERY 去MANIPULATE DATA 的。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编者注:美国对华启动301调查后
编者注:美国对华启动301调查后,很多学界业界讨论全球化浪潮的终结。这让我们想
起2006年周其仁的一篇小文《在台州读萨缪尔森》。文章从萨缪尔森一篇论文讲起,娓
娓道来萨翁关于经济学中两国贸易模型的思考,提出,当一个国家在以前并没有比较优
势的行业,突然取得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时,贸易未必会再是双方受益的,很可能有一方
受损。这种思想在2004年震惊业界,直到现在还在讨论。毋庸置疑的是,美国政商学界
许多人正在意识到,美国的对华贸易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帮助中国崛起的工具,对美国的
全球领导核心、经济的竞争力都在产生挑战。
站在中国的立场,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在原先并不存在优势或者根本没有的产业,迅
速积累起竞争力。通过贸易、引入外资,持续学习对手的技术和知识,是中国改革开放
崛起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章正反两面的阅读,我们得以思考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原因
,也有助于理解美国的战略焦虑。尤其是我们已经发现,美国对华贸易调查,针对的基
本上都是中国列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行业,其核心目标即是阻击中国的后发
优势产业的崛起,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周其仁教授的文字深入浅出,分享给大家。
在台...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其仁 蓉城漂流
2018-04-08 周其仁 蓉城漂流 蓉城漂流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交流地区特色信息,联系大数据爱好者
本文来源于“扑克投资家”微信公众号。文章原是经济学家周其仁2006年4月21日发表
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一篇题为《在台州读萨缪尔森》的文章。
扑克导言:美国对华启动301调查后,很多学界业界讨论全球化浪潮的终结。这让我们
想起2006年周其仁的一篇小文《在台州读萨缪尔森》。文章从萨缪尔森一篇论文讲起,
娓娓道来萨翁关于经济学中两国贸易模型的思考,提出,当一个国家在以前并没有比较
优势的行业,突然取得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时,贸易未必会再是双方受益的,很可能有一
方受损。
这种思想在2004年震惊业界,直到现在还在讨论。毋庸置疑的是,美国政商学界许多人
正在意识到,美国的对华贸易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帮助中国崛起的工具,对美国的全球领
导核心、经济的竞争力都在产生挑战。
正文:
站在中国的立场,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在原先并不存在优势或者根本没有的产业,迅
速积累起竞争力。通过贸易、引入外资,持续学习对手的技术和知识,是中国改革开放
崛起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章正反两面的阅读,我们得以思考中国经济取得...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2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D*******p
发帖数: 11
2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RNA seq分析求教
FPKM受到library size影響,已經被淘汰了,現在都用TPM. 差異分析應該要用raw
counts. 大部份的包裹像Deseq2都用negative binominal 模型去做差異分析,
normalized之後模型就不適用了

:打车问个问题,RNA-seq做差异分析的时候,用FPKM的话,不同个体总FPKM差异非常大
:(所有基因加和10000,有的50000),于是考虑用 TPM,可否?谢谢
o***s
发帖数: 42149
23
记者19日晚从多方确认,南通如皋籍经济学家鞠建东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鞠建东于1963年出生于南通如皋,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鞠建东15岁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22岁考入清华攻读经济学硕士,27岁赴美留学直至成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终身教授。
鞠建东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5年,却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他经常说:总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2014年,鞠建东辞去美国的终身教职同时回国,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鞠建东创造性地将宏观国际经济学中的动态跨期模型和微观国际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模型相结合,建立动态结构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到国际收支理论(与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施康教授等合作),提出新兴国家(比如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经济结构差别的均衡现象;将之应用到产业动态结构理论(与世界银行林毅夫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勇教授等合作),提出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
此外,鞠建东提出通过贸易改革提高社会...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36
24
3.1.2.3 长期担任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的著名人口砖家蒋正华是骗子
(1) 蒋正华是饿死三千万谎言的始作俑者
改革开放之初,在一股强大的逆流推动下,各种反毛反社反共的谣言相继出台,其中影
响最大的一类正是所谓的“饿死三千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三年困难
时期期间因粮食短缺而造成的人口非正常死亡)。这一谣言在海内外的学界、媒体、官
方的合谋下广泛地传播开来,负面影响极大,至今也是攻击毛主席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的主要口实。最夸张的是杨继绳的《墓碑》,把“饿死人”数字夸大到七千万。在这个
谣言制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国家统计局1983年公布
的人口数据中存在的重大矛盾,另一个就是蒋正华的研究。
杨继绳的文章《大饥荒期间中国的人口损失》。(http://www.douban.com/note/17847211/)在“蒋正华的研究”中问道“为什么蒋正华同一种方法得出3组不同数据?为什么提出与前一组数据不同的数据时,不作为什么不同的说明?为什么用他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都远远超过他的1700万的结论?”对此,蒋正华在回信说:“因我手头没有详细资料,许...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25
“穷文富理撑死工,得先学门能挣钱的手艺 (龙眼)
在西方,连本地人学文都找不到工作,除非是学财务和金融。同样,在中国也是,学文
史的除非能红到袁腾飞那种程度,否则很难有好的生活。我当年最大的爱好就是历史,
而且分数很高,但我家穷,想先脱贫,就在高中分流时毅然告别文科,去学理工了,最
后一次大统考,我历史拿了90分,却是最后一次考历史了,以后就再没上过心爱的历
史课。说来辛酸,但没办法。识事务者为俊杰。
西方过去在年景好的时候,给各院校的文科研究有不少的FUNDING,但现在年景不好,
很多都削减了,而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除非有直接的政治收益,不管国内国外。但我
们搞文史的人包括我,是自视清高,不愿意说唯心话的。
对你的建议是如果能留下,就在那个城市里的职业学院和技术学校:COLLEGE和
INSTITUTE里找找有没有自己喜欢或能勉强干的手艺活,比如电工、木匠、水管工、暖
通维修工、园艺师、财务师、理疗师、绘图师、3D模型师、舞台电器师、等等,只要
第一能有工作,第二要考证书,第三自己愿意干也能干,第四中国人不太多也不太少的
,就都可以。这些职业机构是按需求定课程,上几门课就有证书还...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14958
26
这是一篇碰撞模型论文。 我不是搞这个的,是不是野鸡文章我不知道。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针中的接触碰撞模型分析”, 安学斌,潘尚峰, 清华大学精密仪
器与机械学系
文中提到 F= K * delta^e + D * dot(delta)
前半部分是可恢复的弹性力。 这里没有,所以K=0。 后半部分是阻尼力, D是个阶跃
函数, 如图(b)所示。 当物体出现范型形变时,D就是常数。 delta是入侵深度, dot
(delta)是入侵速度。 入侵速度可以用相对速度表示。
所以我用这种简化模型来表示crumble zone里的内力是有根据的。
另外,我公式里面有个笔误 f12= k(dot(x1)-dot(x2)) and f23= k(dot(x2)-dot(x3
)). 我写成加号了, 应该是减号。 code里没错,图里标错。
F******n
发帖数: 160
27
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开放式的问题,现在都还有很多人在研发更新的方法和模型。当
然有很多已经建立的常规方法和工具。
首先这个应该和用C或者C++没太大关系,因为C、C++是通用性的语言工具而已。和具体
的软件可能有点关系,如果某种语言实现了处理大数据的模型和框架。真正有关系的应
该是关于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框架和算法思想,说说我知道的吧。
关于模型框架方面的,最常规的就是并行计算模型。对于像特拉字节级别的大数据,多
进程的并行计算模型(比如老的MPI)和基于类似思想发展出来的新框架(谷歌的
MapReduce)都可以帮助大型数据处理。比如说,如果R实现了和并行计算包接口的功能
,就会有用。当然还有很多新的工具都针对大型数据的,比如最新的,Apache开源的
Hadoop。
关于算法思想上的,就是指的计算数据结构优化,统计算法的scalability。比如说你
可以用常规PCA来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点,但是如果数据点总量是特拉字节级别的,巨
大数量的协变量,你没法一次性读入到内存,更别说来一次运行PCA算法,所以你得批
量递增式的处理,要自己构造批量递增式的算法,但保证和一次性的PCA有一致的结...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235
28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923635
就是在上面那篇文章的第四页有两个模型,一个是non-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一个是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non-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是用least
squares 估计参数的,那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呢?是用的什么方法估计参数的
?这两个模型形式相似,参数估计方法的差别在哪里?像这种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写成这种形式的,r 里面有什么package 可以分析这种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灵活一点,加些别的predictors 在里面,更复杂一些,r 能分析吗?多谢!
x*******a
发帖数: 11067
2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北京雾霾6大贡献源查明
这个离查明还早得远吧。简单说来,作者是把测量的各种成分的质量,比如说铅、钠、
镁、硫酸根、在不同时间的数据,输入一个多因子分析模型(multivariate factorial
analysis)。通过这个模型,猜出来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因子在起作用。再根据不同污
染源的特点,将这些因子对号入座。作者分析出来六个主要源,然后判断其中一个是汽
车源。
但是很奇怪的是,作者认为是机动车那个因子排硫量为0。我现在有两个问题:1,多因
子分析未必能区分两个很相似的因子,例如,如果柴油车又吐硫又吐硝(中国柴油含硫
量是美国的五倍),那它会不会合在其他因子里分不出来?2、含量为零的污染源会不
会只是比较清洁的汽油车?
上次看到一个数据,说总数占15%的柴油车,主要是卡车,占中国汽车污染源的60%。如
果柴油车不在这4%里面,那么机动车占10%,这个数据就靠谱了。
d*****n
发帖数: 754
30
方舟子并不是大气污染专业人员,虽然他很努力,但其在《穹顶》的评论中,仍显出其
外行甚至以无端想象来“揭露“所谓造假。
1, 玩具熊。他的大段演绎纯属多余,没有任何意义。谁告诉他这个熊是新的?他怎么
知道玩具熊有多少经历,换了几道手?
2, “柴静谈到她在生下女儿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那一段。洛杉矶乃至南加州是全
美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如果赶上交通高峰,路上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很差的。方舟子的
质疑没有切实的依据。
3, 炒菜PM2.5。“炒菜油烟中的致癌物比大气污染的多得多、严重得多“。他从哪得
出的这个结论?跟哪里的大气比?“这应该是其采样仪搜集到的致癌物以及黑乎乎的污
染物的主要来源。“ 他如何知道那个采样器当时在工作而柴静又是用的那个样品?他
如何知道那些滤片上的污染物源于炒菜?柴静炒菜的油烟有那么黑吗?油烟的颗粒物浓
度大约20-200微克/立方米,柴静得连续不停地炒多少个小时才能收集那么多污染物
?当然,我同意尽量避免油烟。老百姓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4, 孝义标准的不同。方舟子在这个问题上扣得很细,说明下了功夫。但柴静不熟悉这
个国标的变化也很正常。这个2012的标准2016...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754
31
方舟子并不是大气污染专业人员,虽然他很努力,但其在《穹顶》的评论中,仍显出其
外行甚至以无端想象来“揭露“所谓造假。
1, 玩具熊。他的大段演绎纯属多余,没有任何意义。谁告诉他这个熊是新的?他怎么
知道玩具熊有多少经历,换了几道手?
2, “柴静谈到她在生下女儿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那一段。洛杉矶乃至南加州是全
美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如果赶上交通高峰,路上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很差的。方舟子的
质疑没有切实的依据。
3, 炒菜PM2.5。“炒菜油烟中的致癌物比大气污染的多得多、严重得多“。他从哪得
出的这个结论?跟哪里的大气比?“这应该是其采样仪搜集到的致癌物以及黑乎乎的污
染物的主要来源。“ 他如何知道那个采样器当时在工作而柴静又是用的那个样品?他
如何知道那些滤片上的污染物源于炒菜?柴静炒菜的油烟有那么黑吗?油烟的颗粒物浓
度大约20-200微克/立方米,柴静得连续不停地炒多少个小时才能收集那么多污染物
?当然,我同意尽量避免油烟。老百姓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4, 孝义标准的不同。方舟子在这个问题上扣得很细,说明下了功夫。但柴静不熟悉这
个国标的变化也很正常。这个2012的标准2016...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32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习设备失火损失60万元
2010-11-18 15:51:55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新华网湖北频道11月18日电(喻平)11月17日下午16时许,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动车组模拟驾驶实训室车厢冒烟,现场施工和周围的近10名人员听到喊声立即用现场灭
火器进行扑救,立即拨打119和110报警。江夏区消防大队接火警后,于16时20分左右到
达,很快控制了火情。16时30分许,将火扑灭。初步估计损失约60万元,无人员伤亡。
火情发生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迅速赶往现场,协助消防干警指挥灭火。火灾扑灭后,
院领导当场要求加强现场防范,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维持现场秩序,配合警方调查,要
求各部门加强安全检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晚17时,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听取现场工作人员汇报,分析事故情况,研究事故处
理方案。学院成立事故处理小组,组织配合相关单位调查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对火灾
现场进行全面勘查,以防次生灾害发生,降低损失。举一反三,对全校师生进行一次防
火、灭火安全教育,展开一次拉网式排查,消除其它安全隐患,不留死角。
会后,各相关职能部门连夜召开了事... 阅读全帖
l******9
发帖数: 579
33
Hi,
被下面的问题难住了
我需要run 一系列 c++ 可执行文件,
program1 : 产生一些数据文件
然后手动 产生一个模型框架文件
program2 : 根据上面数据文件, 模型框架文件, 产生一些模型文件
然后手动通过调用 CPLEX (a linear programming solver package)
解这些模型, 然后用 SAS 分析模型的解
请问, 我该用 perl, python or shell script 来进行上述 operations ?
I am working on Linux.
Any help or advice is really appreciated.
Thanks
g****t
发帖数: 31659
34
你在任何一项实际能用的工作/产品中,建立过任何一个"模型"么?
2个变量的模型,已经是非常复杂了.手册几百页都有可能.
更复杂的东西,一般是一小块一小块1,2个参数的东西累积起来的.
5个变量耦合在一起的模型,实际上很少出现.
你可能没工作过.等你工作时候遇到就明白了.

别的我不懂,两个元建立的模型实在是太扯淡了,几千年前孙武都知道经之以五。
苏联红军用大饭勺也可以灭掉女真是当年我在龙空制造的谣言,千万别当真,当年的假
设隐藏了很多信息,根本不是和灰熊猫后来搞出来的“制度”“训练”。
l******9
发帖数: 579
35
Hi,
被script programming 问题难住了
我需要run 一系列 c++ 可执行文件,
program1 : 产生一些数据文件
然后手动 产生一个模型框架文件
program2 : 根据上面数据文件, 模型框架文件, 产生一些模型文件
然后手动通过调用 CPLEX (a linear programming solver package)
解这些模型, 然后用 SAS 分析模型的解
请问, 我该用 perl, python or shell script 来进行上述 operations ?
I am working on Linux.
Any help or advice is really appreciated.
Thanks
l******9
发帖数: 579
36
我需要run 一系列 c++ 可执行文件,
program1 : 产生一些数据文件
然后手动 产生一个模型框架文件
program2 : 根据上面数据文件, 模型框架文件, 产生一些模型文件
然后手动通过调用 CPLEX (a linear programming solver package)
解这些模型, 然后用 SAS 分析模型的解
请问, 我该用 perl, python or shell script 来进行上述 operations ?
I am working on Linux.
Any help or advice is really appreciated.
Thanks
x*******a
发帖数: 11067
37
这个离查明还早得远吧。简单说来,作者是把测量的各种成分的质量,比如说铅、钠、
镁、硫酸根、在不同时间的数据,输入一个多因子分析模型(multivariate factorial
analysis)。通过这个模型,猜出来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因子在起作用。再根据不同污
染源的特点,将这些因子对号入座。作者分析出来六个主要源,然后判断其中一个是汽
车源。
但是很奇怪的是,作者认为是机动车那个因子排硫量为0。我现在有两个问题:1,多因
子分析未必能区分两个很相似的因子,例如,如果柴油车又吐硫又吐硝(中国柴油含硫
量是美国的五倍),那它会不会合在其他因子里分不出来?2、含量为零的污染源会不
会只是比较清洁的汽油车?
上次看到一个数据,说总数占15%的柴油车,主要是卡车,占中国汽车污染源的60%。如
果柴油车不在这4%里面,那么机动车占10%,这个数据就靠谱了。
o******6
发帖数: 538
38
☆─────────────────────────────────────☆
dellgateway (dellgateway) 于 (Tue Feb 19 18:38:14 2008) 提到:
我不是搞统计的,而是搞流体力学模型的。最近用数学模型对某河流的水流流速在不同
时间点进行了模拟计算。有以下两组数据如下:
time[sec];measured[m/s];predicted[m/s]
0;0.8;0.3
36;1.1;0.73
72;1.48;3.8
....
....
....
一共有三十个数组,时间是每36秒一组数。现在想分析一下模拟的情况,请问有什么统
计方法可以做相关分析?谢谢。

☆─────────────────────────────────────☆
sir ( 郎 ) 于 (Tue Feb 19 19:28:16 2008) 提到:
what is the purpose?
to find correlation or to find which method is better

☆─────────────────────
l******a
发帖数: 58
39
你说的两个model算出来Y1和Y2 还有不同的R-square, 那肯定不是完全线性了吧
那R-square,correlation只能说明这个模型离线性有多远
看模型好不好不是应该用实际数据来回归分析吗
这只是菜鸟的想法,要大侠来分析一下
w*********g
发帖数: 30882
40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和周简报20111218
来源: 忧忧国愁 于 2011-12-18 02:58:56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47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11218
一、最近团队的预测的分析
二、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0111218
周简报免费部分图片下载链接:http://cid-bb6cfc03d3995a15.office.live.com/browse.aspx/.Public
一、最近团队的预测的分析
最近2个月对于地缘政治、政治、经济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研判准确率比原来更高
了,这个也得益于模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下半年从9月份开始基本就没有怎么出错过
(我们做预测都是公开的,也从来不去改前面的预测博文)。
周六(10号)我们团队就预测到了本周的全球资本走势(包括黄金、美元指数、欧元、原
油、中国的A股等品种),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b23560102dx0r.html
...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1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华人社会里的西方社会科学
四 困难之方法论方面的根源
有些西方社会科学家在概念建构方面的独特思维方法、逻辑和技巧为华人学生所不熟悉
和不习惯,从而使他们很难把握那些概念的实质,这一点在上文讨论韦伯的ideal type
时已涉及。为了更详细地剖析华人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困难,我们有必要在此简略回顾
一下西方社会学近代以来在概念建构上历经的几个主要阶段。
我们知道,西方社会学诞生于对西方工业化所引发的诸种社会问题的反思。经典社会学
理论对工业化过程及后果的考 察所遵循的方法最早是历史哲学(historico-philosophy
)式的,其代表人物除上文提及的教条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有Auguste Comte和
Herbert Spencer。他们坚信全人类注定要沿着单一轨线发展,这条轨线由诸个前后相
续、性质严格区别的阶段构成,所有的民族都必然依次经过这些阶段,就象夹在 火车
轨道上列车一样没有选择,被动而行。现代社会代表着这条轨线上的最后一站,只是在
不同的理论体系里,这个“现代社会”的名称不同而已。
历史哲学的方法给人类发展施加了太多命定论的规定,其实是把局部历史普遍化,亦即
把至多只适合于西欧社会发展...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2
美国海军专家: 056型从模型到实物只用2年 (zt)
来源: River88 于 2013-03-14 08:04:10[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9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打印|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056型护卫舰首舰“蚌埠”号
随着新一代轻型护卫舰服役,中国海军的近海作战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3月12日,中国海军056型轻型护卫舰首舰“蚌埠”号(舷号582)正式加入作战序
列。此前,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吴胜利出席了该舰的交付仪式。外媒分析称,中国
投入四家造船厂全速建造同型舰,目前已有10艘下水,这将开启中国新一代轻型护卫舰
的“服役潮”。
从官方照片上看,056型属于低成本、多用途舰艇。中国海军高层为何对其如此重
视?美国海军下属的水面战中心(NSWC)专家詹姆斯·C·巴塞特在《信号》杂志撰文
,从美方视角看待中国发展056型舰的战略考量和战术意图。文章认为,这款新概念舰
艇可能成... 阅读全帖
f*****9
发帖数: 6768
43
别老将小将了, 都是屌丝而已,看看你是哪一层。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406156-1.shtml
最近网络上出了一个最新中国社会的阶层划分模型,很有意思,先摘录如下:
1级: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
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比如刘跨越就是本级的典型,部分大权
贵TZD富商、大银行家(这个目前是体制内)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
策3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
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比如董文标之类)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
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
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名律师
、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
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3662
44
如果想分析stock market新的 modelling
目前的比较稍微靠谱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呢
我知道以前很早就有人用遗传算法什么的
股市是用stochastic process还是
deterministic process 还是两者结合效果
更好些?
我倒是不觉得在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能有什么
突破 不过希望了解一下 如果真有人研究这个
而不是纯粹为了关税发paper 是实实在在应用
在trading上 目前公认的数学模型有吗
个人感觉在小时间段范围内近期的历史状态
似乎对最新的状态有影响 感觉稍微符合markov
的模型 但是不可能那么好的符合 太多不可知因素
很想了解一下 通常大家计算risk的公式都可以
考虑那些要素 option的波动也许有帮助 不过这个
也是基于买卖option的人了解内情而已 也不见得
就准确
G*******9
发帖数: 4371
45
发信人: Great2009 (栀子园主), 信区: WashingtonDC
标 题: Re: (一)从上不上TJ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 09:45:53 2012, 美东)
我非常耐心仔细地看了Beida101的分析。
Beida101的这个帖子有逻辑和常识错误。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40+% enrollment from 15% population in CA:
1) Asians in CA prefer to stay in UC schools due to cheap in-state tuition
rate
compared with out-of-state schools.
2) Asians have the highest enrollment in college among all races.
A better data model is to compare
1) [CA Aisian students enrollment in UC schools]/[CA Ais... 阅读全帖
l*h
发帖数: 4124
46
斑马鱼只是一个模型动物,至于你用这个模型做什么东西就没有什么限制了,只要你的
设计合理,用到这个模型优于其它模型的性质。虽然斑马鱼的研究多数是做发育,但也
有很成功地用于肿瘤的例子。

了。
D*a
发帖数: 6830
47
What's the consensus about aging? definition?
==维基百科上说,Ageing is the accumulation of changes in a person over
time. Ageing in humans refers to a multidimensional process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 Some dimensions of ageing grow and expand
over time, while others decline.
为啥引维基百科,因为我看的很多review都是一上来就说我们对aging的研究和理论如
何如何了,大家对aging的理解如何如何,很少涉及原始定义,所以我觉得也只能用时
间积累的改变来说明,算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吧。
Do we know definitely any animal die because of aging or aging-related
diseases? Do age cause di...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830
48
What's the consensus about aging? definition?
==维基百科上说,Ageing is the accumulation of changes in a person over
time. Ageing in humans refers to a multidimensional process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 Some dimensions of ageing grow and expand
over time, while others decline.
为啥引维基百科,因为我看的很多review都是一上来就说我们对aging的研究和理论如
何如何了,大家对aging的理解如何如何,很少涉及原始定义,所以我觉得也只能用时
间积累的改变来说明,算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吧。
Do we know definitely any animal die because of aging or aging-related
diseases? Do age cause di...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