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发帖数: 133 | 1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6800 | 2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17efeab0102ycs0.html
2018-12-14 14:10阅读:649
惹下了一位教授
孙涛
前些时,被友人拉入一个微信文化群,群不大,五十余人。群中有位王恭俭教授,时有
发帖。我读其文时,常见有错白字和文理不通处,但彼此不相识,从未指出。忽一日,
教授要与我连上微信,并让我对他的文章多提意见,我遂与他成了微友。不几日,教授
发我《晋阳追忆》一文,我读罢,写了一则随感,全文如下:
读《晋阳追忆》随感
微信上群多,我有幸被朋友拉入一个唐晋文化研究群,常能在群中读到群友的佳作。王
恭俭先生佳作很多,群友介绍,他是一位山大历史系的教授、博导。写这则短文时,我
在群中问及王先生,如此介绍可否?王先生很谦虚,回帖说“孙老师不必啦,谢谢。”
但我还是想写出这则短文来,一来,互相交流、指讹,是应该提倡的文化气氛,二来,
王教授的文章在网上阅读量一定很大,以其教授和博导的身份,文中错误,容易让读者
以讹传讹。所以,我还是写出这则小文了。王先生以教授和博导身份,教学繁忙,还能
不断作文,介绍和弘扬唐晋文化,令我...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4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一举动一向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希望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历史解释。因此几十年
来,凡是有关汪晚年活动的记述,特別是新出现的史料,我大致都曾过目。下面便让我
从这两条线索谈一谈我对于汪精卫其人及其诗词的认识。
如果记忆不误,我想我最早接触到汪精卫的诗是在抗战时期的乡间。大约在我...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重版汪精卫《双照楼诗词汇》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5 18:07:06 2014, 美东)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95 | 6 胜和败都是全面的
再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斯时朝野上下,腐烂一遍,皆为吾人所目击。所
以那时的中国,「一党专政」不是当时政治问题的核心;专政而无能,才是政治
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在〈李宗仁回忆录序言〉中曾略有引申,不再多赘)。
所以中共那时打天下的实际意义,实行社会主义还是次要的,更不是要为人
民争民主、争人权(毛且不懂啥叫「人权」);他底最迫切的任务,便是打倒那
个「专政无能」、「占着毛坑不拉屎」的腐烂的国民党——以一个有效的「一党
专政」,取代一个无能的「一党专政」。
上篇已言之,就军事对垒来说,毛的论持久战,就不是蒋介石的稍息、立正
所可望其项背。桂系的小诸葛曾发明一个相对的名词,叫做「总体战」。但是「
总体战」却永远只是个名词。
毛泽东那几杆破枪,居然把蒋介石的美式配备的四百万大军打得片甲不留。
指挥数万至数十万大军的国军主帅在阵前被活捉的,如王耀武、杜聿明、黄维、
宋希濂……等至数十人之多。这不但是中国战争史上无此先例,世界史上,亦未
尝一见!
军事之外,其他限於篇幅未遑多论,其实政治上毛在「开国期间」的作业亦
至为精辟。笔者在另文中,就认为毛的叁篇政治论文:〈新民主主义论〉...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7 1971年9月13日,身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在乘机外逃途中意外机毁人亡。对于“九一三”事件的内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事件重要当事人,林彪之女林立衡(林豆豆)以及林彪未婚儿媳张宁的回忆无疑是目前最具价值的材料。文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韩钢撰文《“九一三”事件考疑——以《林豆豆口述》为中心》,还原林彪“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的真相。全文如下。
林彪“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烧黑的草地上到处都是飞机的残骸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日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海内外研究者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各种说法的依据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的回忆,鲜少原始文字资料的...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16 | 8 http://iwr.cass.cn/zjymz/201109/t20110923_8254.htm
摩尼教是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因其创始人为摩尼(216-277?)而得名。
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
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
黑暗斗争的二元论。摩尼教在波斯曾盛极一时,后来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274=277
)的残酷迫害,教徒流徙四方。其中向东的一支传入河中地区,以后逐渐东传进入中国
,于762/763年再传入回纥。8-9世纪时,在回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久便替代了原来
盛行的萨满教,一跃成为回纥的国教。在漠北回纥汗国(744-840)的推动下,摩尼教
在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伊朗、中亚、中国之外,摩尼教还曾流行于叙利
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乃至南亚次大陆等许多地方。摩尼教的经
典也曾由叙利亚文先后译成拉丁文、希腊文、亚美尼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突
厥文、粟特文、汉文、大夏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十余种文字。
摩尼教由于屡受迫...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9 五千老干部评议毛泽东功过(1980年)
1980年10月13日中央秘书局在怀仁堂召开干部会,中央机关约1000人,地方、省军级干
部3000人, 还有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1548名学员, 总共约有5600多人参加。
据简报所载,参与这次会的老干部普遍反映,这是一次畅所欲言的、思想解放的民主讨
论会。中直机关一位70岁的老同志陶白说:“我入党以来,真正解放思想,这还是第一
次。会上我们敢于比较深刻地批评我们党的领袖,也就是说,敢于摸老虎屁股,这是前
所未有的,至少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的。这次所以敢于比较深刻地批评已故的和还健在
的党主席,不是过去没有觉悟,没有看法,而是不敢讲。这不是偶发的,是酝酿已久的
思想大解放。”中央党校的宋振庭同志也说:“我1937年入党以来,只有这次享受了党
内真正民主生活。思想解放了,直接批评了两个‘上帝’,把多年不敢讲的讲了,是一
次最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面是当时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讲话摘要。
李颉伯同志说,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不是为了反修防修,而是以整人开始,以整人告
终,排斥他所不放心的人。这场浩劫实际上在1956年11月一次中央会议上就种下了根。
这次... 阅读全帖 |
|
j****f 发帖数: 381 | 10 [转帖]1918年,毛同志在北大
......
三、毛同志在北大的感受
讲完了这三个小故事,有条件言归正题了。
话说毛同志于1918年8月19日,第一次从湖南来到北京。他后来在与斯诺谈话中谈
到了这一段经历:
“我自已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
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坑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
身旁的人。”
“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
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
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
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不算少的数目--8块钱。”(笔者注:酸溜溜了。嫌钱少呀!这
很正常。)
毛说8块钱不算少,那是自我调侃。那时北大的名教授的工资高者有300多元。8块
钱,让毛感到屈辱。
一个临时工,图书馆助理员的岗位,8块大洋的工资,这三项决定了当年毛同...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1 2017-07-20炎黄子孙萤火虫沙龙 微信号fireflysalon
功能介绍
为人生留影画像,建模写码,清谈闲聊,弄些有趣有价值的文字,海阔天空(生活、艺术
、软件、IT、科学、数学、哲学、社会、经济)大家读读。。。图画+摄影、建模<-编程
、软件+=人生(有价值+快乐)...!
党内对毛泽东的真实评价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将毛泽东
拉下“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神坛。
中共做出这份决议之前,党内四千老干部曾对决议草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他们
敞开思想、自由发言,纵论中共党史和毛泽东功过。曾经躬逢其盛的中国“法治三老”
之一
郭道晖
郭道晖(曾任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导师组成员、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炎黄春秋》2010年第4期撰文《四千
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披露
,这些老干部直言毛泽东“拒谏爱谄,多疑善变,言而无信,绵里藏针。”“封建主义
打底,马列主义罩面”“历史上最大的暴君要数他”……对毛泽东的批评远远...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12 看看这帮无耻的邓产党人对毛主席的评论。充分说明了他们不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
义的精粹是什么?是公有制。否定毛主席,否定毛泽东思想,就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
对毛泽东的控诉,就是对公有制的控诉。
这些人为什么当年不跟着蒋介石逃去台湾呢?为什么要跟这老毛干革命呢?都是投机的
机会主义者吧?
邓产党现行的体制,就是这些人思想的具体执行。中国的政体已经变色,由公有制变成
了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1978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其
罪魁祸首,是邓产党复辟资本主义的宣言书。
可耻。
2017-07-20 炎黄子孙 萤火虫沙龙
党内对毛泽东的真实评价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将毛泽东
拉下“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神坛。
中共做出这份决议之前,党内四千老干部曾对决议草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他们
敞开思想、自由发言,纵论中共党史和毛泽东功过。曾经躬逢其盛的中国“法治三老”
之一
郭道晖
郭道晖(曾任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导师组成员、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炎黄春秋...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3 https://bbs.tianya.cn/m/post-no05-158929-1.shtml
煮酒论史11596
岁月如戈
2010-04-07 17:18
郭道晖: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
作者:郭道晖 发布时间:2010-3-22 14:13:35
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
30年前,即1980年,在党内举行过一次四千高级干部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历史决议”)的大讨论,这次讨论从10月中旬开始到11月
下旬结束,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之后决议草案经多次修改,于1981年6月27日举行
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邓小平同志对历史决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总
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
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
看。我想,现在的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1981年6月22日下午邓小...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4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5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6 作者:萧军 来源:共识网
萧军先生在鲁迅塑像前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既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吉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作和生
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立场比
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可以讲
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实度、
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移默化
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需要深
入,萧军长住边区,与「党人」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劳动;客观需要距离...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7 http://hx.cnd.org/?p=111570
一,破解《七.三布告》背后的隐秘棋局 军头设局柳州惊天劫军列抢枪大案
小平头(萧宏)
(一)《七.三布告》背后的隐秘棋局
以岑国荣为首的广西文革余孽为文革翻案的两大论据是广西“反共救国团”案和《七.
三布告》——这两大案都可视为韦国清当年从政治上抹黑及镇压广西“4·22”的尚方
宝剑。其实,韦国清岂止炮制广西“反共救国团”冤案,就连周恩来“批注”、毛泽东
文字批准“照办”的《七.三布告》颁布的直接诱因——柳州造反派“5.21”抢军列,
“5.25”抢解放军七百多支枪的事件,都是韦国清与军人集团设局栽赃广西“4·22”
,倒逼毛泽东依靠军队牺牲造反派的惊天大阴谋。以下节选拙作“台前幕后”的部分段
落,来盘点、解构这个阴谋出笼的经过。内文披露了很多至关重要的细节,可以令人一
窥彼时高层毛林周三个集团博弈的过程及毛抛弃造反派心理和决心态度。
(1)楔子:柳州“5.21”惊天劫军列案
1968年5月21日一个三星正南的下半夜,大鹅山下的柳州火车站,三个广西“4.22”派
的柳铁“工机联”(柳铁“工人总部”、“机关总部”、“红卫兵联合战队”...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18 蓟辽总督是总督(总理)蓟、辽和保定三处的军务的差遣职位,开府于密云,下辖辽东
巡抚,顺天巡抚(也称蓟镇巡抚),保定巡抚。
蓟辽督师则源自蓟辽经略,最初和蓟辽总督相对固定的差遣不一样,最初的经略不是定
制,而是委派宪官(都察院官员)出巡,正常应该事毕则罢,但是由于与后金的战争持
续不断,变成了常设。
蓟辽督师最初的差遣名称是经略,其间因大学士孙承宗自请督师辽东,所以孙承宗出巡
时又被称为督师,其后高第接任仍还就成为经略,而高第后王之臣被任命为经略,为表
示恩宠很快就设立新衔称为督师。自此经略就演变为督师,经略蓟辽莱登天津等处军务,
蓟辽督师负责的是对后金方向的作战,而蓟辽总督总督负责的是京畿方向的防御,主要
面向的蒙古。二者的分隔就是辽西走廊西边的那片山脉。大致而言,就是在蓟镇东协(
山石燕建四路),或者说山海和永平归蓟辽督师。虽然都有一个蓟字,但这个和晋冀鲁
豫根据地一样,只是占一块而已。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的一篇奏折可以为证:
“据永平道右布政郑国昌呈:称滦州训导三员,内多一员。永平卢龙二卫知事二员,俱
应载去。岁省柴薪马丁衙役俸银通共二百三十六两七钱二分等因到臣。臣再看得,一州
而三...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卖国贼福特系金融集团全揭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7 10:32:12 2011, 美东)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卖国贼福特系金融集团全揭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7 10:32:12 2011, 美东)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3742 | 21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4期,作者:郭道晖,原题:《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80年3月开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同志主持,有以胡乔木为首的20多位同志参与起草,写出“草案”后,于1980年10月先在党内四千高级干部中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又经40多位同志再审议,反复修改后,才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在四千人讨论时,我作为全国人大小组的秘书,负责整理本组讨论简报和其他有关工作,有机会旁听本组的讨论和阅读外组的简报,得悉讨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党内高层老干部敞开思想、自由发言,对党史和毛泽东的功过的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四千人大讨论,据我纪录的1980年10月13日中央秘书局在怀仁堂召开的干部会(担任这次讨论会的各组秘书参加)报告,中央机关约1000人,地方、省军级干部3000人。中央机关又分成三大块: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高检、高法和国务院);军队(总政)。其中中直机关有256... 阅读全帖 |
|
p******o 发帖数: 9007 | 22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3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4 非毛化的起源:四千老干部历数毛泽东罪行(图)
文章来源: 炎黄春秋 于 2015-04-09 10:45:32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将毛泽东
拉下“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神坛。决议指出,毛泽东在中共
建政后犯有两次错误。一是,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中,党的
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二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
文化大革命”(1966-1976)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
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
不过,决议也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其一生来看
,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这份决议虽然没有完全否定毛泽东,但却被外界视为此后中国官方与民间“非议”毛泽
东的起源。
中共做出这份决议之前,党内四千老干部曾对决议草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他们
敞开思想、自由发言,纵论中共党史和毛泽东功过。曾经躬逢其盛的中国“法治三老”
之...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5 鲁迅拒绝诺贝尔奖题名
2005年,《南方周末》的记者夏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
普马克时,这位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1988 年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接近获奖。
那就是沈从文。战前是没有来自中国的作家被提名。以前有一个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曾
经建议把诺贝尔奖给中国的胡适,但是(瑞典)学院认为胡适不是一个作家,更像一个思
想家或者改革家。所以没有给他。在1930年代中期,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
一个讯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
为了确认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夏榆还进一步问道:“评委会把这个提名讯息传达给
鲁迅本人了吗?”
埃斯普马克回答说:传达过。鲁迅拒绝了。而且鲁迅说中国当时的任何作家都不够
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
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信里面提到瑞典人斯文
·赫定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
候选人。
鲁迅当即回复了上述这封信,那信里的态度丝毫也不暖昧,表达得非常截然。
先把鲁迅致台静农的原信抄录一下: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
...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781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uppylsy (培根爱好者),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四千老干部齐反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6 07:33:00 2011, 美东)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4期,作者:郭道晖,原题:《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80年3月开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同志主持,有以胡乔木为首的20多位同志参与起草,写出“草案”后,于1980年10月先在党内四千高级干部中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又经40多位同志再审议,反复修改后,才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在四千人讨论时,我作为全国人大小组的秘书,负责整理本组讨论简报和其他有关工作,有机会旁听本组的讨论和阅读外组的简报,得悉讨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党内高层老干部敞开思想、自由发言,对党史和毛泽东的功过的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四千人大讨论,据我纪录的1980年10月13...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7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各类美国慈善机构投入巨款。根据美国国会的评估,在享有盛誉的美
国基金会所提供的700项补助中,有50%来自中情局。中情局与美国著名基金会的合作使
其能够掩饰颠覆性的活动。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中情局以慈善机构作为掩护,
在东道国的大学、工会、青年社团和...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卖国贼福特系金融集团全揭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7 10:32:12 2011, 美东)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卖国贼福特系金融集团全揭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7 10:32:12 2011, 美东)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3176 | 30 四 言为心声
课堂作文,假定教师的评定是正确的,有好坏;好的分数高,比如***十以上,坏
的分数低,比如五六十以下。课堂之外的大著作也是如此,有高有低。分高低,主要看
两个方面:(1)内容,也就是所表达的是什么事实、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感情等;(2
)怎么表达的,也就是用什么体裁,行文能不能确切、简练、优美、有条理等。内容和
表达可以协调,也可以不协调。以古代子书为例:《孟子》协调,思想成一家之言,文
笔雄伟畅达,如江河一贯而下,欲罢不能;《韩非子》和《论衡》不怎么协调,前者有
些篇为专治君主集权策画,思想差些,可是文章写得好,出言锋利,头头是道;后者思
想高超,可是文字差些,既不简明,又不流利。评论文章高低,主要看内容呢还是看表
达?内容当然是首要的,但过分强调,至少就谈论作文说,也许会产生轻视表达的偏向
,所以不如用个不左右袒的圆通说法,二者不可偏废。
这里先谈内容。题目用“言为心声”,这是随手抓来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作文应
该做到写心;如果按字眼抠,那就不如用扬雄《法言•问神》篇所说“言,心声
也;书,心画也”的后半,“书为心画”。但这太冷僻,不大众化,只好割爱,而用烂...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卖国贼福特系金融集团全揭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7 10:32:12 2011, 美东)
美国福特等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精英(转)
发表于:2011-11-01 08:42:30
作者:黑风双煞17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校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等级15积分:30987
2012中高考“必考点”曝光!
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
一起微博 心@在一起
蔡子尤(民声网 www.mshw.org)
首发地址:http://www.mshw.org/theory/eco/2011-10-31/5777.html
一、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
斯•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
战,美国中情局向...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2 从网上的文章看,我说得不对。古代中国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存在冠夫姓的甲乙氏这种叫法:
“李氏、王氏,阿李、阿王……这就是五代以后已婚妇女留在官私簿籍上的“称谓”。
不过,这种“称谓”只有在依附丈夫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被认定,如果丈夫已故,或因其
它原因需要她们以法人资格或独立人身份出现于公共场合、官私文件(如案牍、契约)中
时,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于简化的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
作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的姓氏前面,如“刘王氏”、“赵邢
氏”、“洪李氏”文例,既标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
一石三鸟。所谓“妻从夫姓”的称谓习俗,正是在这种既成历史条件下为适合一定需要
而产生了。明初谱学家宋濂曾大写“贞妇烈妇”传记,标题俱为《郑节妇黄氏传》、《
王节妇汤氏传》,或经称《周节女刁传》、《谢节妇传》、《宋烈妇传》等,正是循此
文例。和以往某人妻某氏的“列女传”相比,又“别开-番生面”了。”
另一方面,似乎名女人都可以只用自己的闺名和父姓,比如整本《女聊斋志异》,里面
都是有名的贤惠女人,没有一个是用夫姓来称呼的。
==========...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3 我觉得这个女方的全名前面冠个夫姓的办法是民国才有的。有可能就是1929年的《民法
》里正式规定的。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民法》第四编第三节第一千条,首次对“夫妻之
冠姓”作了法律表述:“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赘夫以其本姓冠以妻姓。但当事人另有
订定者,不在此限。”
民国以前的东西里从来没见到这个做法。又搜到一个文章,附在后面。这个人似乎把史
书和墓碑上的女人名搜罗了不少。
===================
以寻常观念来看,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除去少数几个如西施、王嫱、貂禅、文姬
那般活跃于时代的女性,大部分平凡的女子都只能留下一个模糊的姓氏。于是,我们想
当然地认为,就是如此,上下五千年一直如此。
但现在,我却开始怀疑,至少这个观点并不全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翻了些史书,又参考了其它资料,遂斗胆提出我的猜测:在隋唐以前,女性的名字
是受到尊重的,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既作了大胆猜测,接下来就该小心求证。
以史书中的后妃列传为据,两汉时期留下名字的后妃已不在少数。西汉的吕雉、张
嫣、王娡、王姁、陈阿娇、卫子夫、...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34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95 | 35 一分抗日,还是十分抗日?
果然,七分发展竟成为十分发展、百分发展。未及叁年,区区的两叁万人的
小小「八路军」,便发展成拥有五十万枪兵的大军了(读者不妨参阅目前最新的
史料,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页四一八)。你能说毛主席的「七分发展,
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的训辞是假的?历史确实是这样发展的嘛。
当然中共的党史家,和公正的国史家,也不能说老八路只是「一分抗日」。
毛公的指示原是抗战初期的事。纵在初期,第十八集团军也不只「一分抗日
」。一九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一一五师林彪的「平型关」之战,就不只一分抗日。
虽然老共当时利用《大公报》把林彪胡吹一通,说他毙敌四千馀。林彪那时才有
叁团人,怎毙敌四千?现在党史家已经修正了,说是毙敌一千。数目字还是太大
了。其实我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被腰击的敌人,据日方所说只是敌军後勤
补给线上一个运输队。这个运输队被老林打得七零八落罢了。
十八集团军在抗战史上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该军在一九四○年八月所发
动的「百团大战」。阵线延长至千馀公里,动员二十馀万人,死伤十分之一。确
是牺牲惨重。
这个百团大战有两重意义。第一,在四○年春季和夏天,八路军刚吃掉鹿钟...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36 [前赘:弹指一挥间,大陆沦陷60年,俗语曰: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近来,大陆的电影
、电视、出版物以及当年的共匪“红区”红旗猎猎、一派狂颂,大陆民众至今不得不读
着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立场有别,是非亦有别。今奉往事一件,供诸公判查。]
共谋杀人犯刘胡兰伏法,惊得匪首毛泽东在陕北匪巢为其挥毫题词,影响甚巨。此
事,多数国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知,刘胡兰一案之前有血案,刘胡兰一案之后有
更大血案。现和盘托出,大白天下。
先说之前的血案:
八年抗战,中国元气耗尽。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其时,
局势复杂、形势严峻,中共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暗蓄军力、霸占地盘,意欲在日军投降后
一举夺取天下。中国和平建设大计受到共匪成建制非法武装的严重威胁和破坏。有鉴于
此,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开始清理共匪盘踞的地域。 1946年下半年,阎
锡山的七十二师少将师长艾子谦率领3个团进驻文水县,共匪文水县头头们要求刘胡兰
随一伙骨干分子躲进深山避风,但刘胡兰仗着自己年龄小、熟悉当地情况,不易引起政
府军注意,竟一意孤行,定要留下来与政府军负隅顽抗。共匪组织抱着侥幸心...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怛逻斯之战历史溯源——唐与大食百年政治关系述略
薛宗正(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关键词]怛逻斯之战 历史溯源
[内容提要]从651年大食首次向唐遣使,就同唐朝出现了外交上相背走向,大食的河外
扩张实质上是对唐朝西域政治主权的严峻挑战。公元751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绝非一场
偶然的遭遇战,而是两国间政治冲突发展的必然结局。
[中图分类号]K242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00(2000)04-0085-16
天宝十载(751)唐与大食之间爆发的恒逻斯之战究竟是一场“偶然的遭遇战”,还是
大食与唐朝之间政治、文化、外交之间冲撞的必然产物。对此,只须回顾从永徽二年(
651)大食始遣使通唐至天宝十载(751)期间的百年政治关系史就足以说明问题。其间
经历了大食共和哈利发、白衣大食(即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及黑衣大食初期(阿拉伯阿
拔斯王朝)等三大历史阶段和唐朝方面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五个帝王在位
时期。在此整整一百年中,见于史书的大食单方面向唐遣使总共21次,而唐朝方面还聘
的记载则茫然无所稽考。这种不正常的外交现象兆示着双方...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1804 | 38 中国官僚阶级内部关系之一斑
作者:王霄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2-12
本站发布时间:2011-2-13 2:27:30
阅读量:4471次
在对拙作《什么是官僚专制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一文的网友评论中,中国官僚阶级
的内部关系也是一
个焦点。中国官僚阶级是一个初步定型但还在演化中的群体,在总体身份特征一致的基
础上,也显现了相
当的差异化,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有相当复杂的交织和博弈,呈现色彩斑爛的光谱。对于
官僚阶级内部的关
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比如中央官僚、地方官僚、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官僚、军队
官僚、企事业单位
的官僚、官僚派系等等。如果作全面的分析,那可能需要一本专著。限于篇幅和网络特
点,本文只选取一
个有代表性的方面作简要分析,那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僚的关系。毕瑟姆指出,就官僚制
本身而不是它与外
部关系而言,分析维度有三个:结构化的分工及职位说明,调节成员彼此关系的内部秩
序规范,以及对个
人自利性追求的激励和制裁[1]。下面的分析基本是沿着这三个维度进行的。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了国家与省级及其以下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交
集了官僚阶级内部
不同层级集团...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25262 | 39 文革中,毛泽东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更高的不可能实现的野心:既要作为一个国家体系的
最高统治者,同时又要作为受该体系压制的下层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一身而兼二任,既
是民粹主义者又是极权主义者。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角色。这就是毛氏“反
权威”,它内含先天的逻辑悖论:即,一个体制的主要缔造者和象征符号起而号召反对
该体制。本文摘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作者陈奎德,原题为《毛的晚
年悖论及其遗产——文革三十年祭》。
红卫兵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
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图为文革期间,周恩来、朱德陪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接见红卫兵
大陆“十七年体制”
对于大陆文革前的十七年,人们由于身处的地位和不同视角,容或会勾勒出不尽相
同的图景。但是,如下几点恐怕是大体的共识。即,从1949年起,特别是1957年以后,
中国大陆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基本类似于列宁所创斯大林所确立的苏式体制①。传统的民
间社会已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通过单位制、公社制、户口制和档案制的巨大网络,透
过历次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空前严密地掌控了社会。这个庞大的网络体制的关...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纹银、足银、折色银、金花银应该都能看出来吧。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经验。
http://www.sinoss.net/qikan/uploadfile/2010/1130/3263.pdf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二零零四年第二辑
----------------------------------------------------------------------------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或许在明朝最重要的变化是白银货币化的成功。事实上,白银在明朝后期成为合
法的货币,摆脱了明朝
早期的不合法的地位。但是,白银货币化不是从皇帝制定法令开始的, 它出现的趋势
是自下向上的过程,而官
方的接受和推动则是随后才自上向下的。由于白银货币化,在成化和弘治统治之后,金
融和征税几乎从实物转
化为白银,它显现明初到晚明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一系列变化在整个社会方面
起因于白银。白银经济
表明市场经济的萌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货币经济。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商品
经...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1803 | 41 第一章 布计
深夜的玄武湖万籁俱寂,湖面薄雾渐起,远处气势森然的宫城墙烁彷佛掩藏
在轻纱后,一片朦胧。
那名杀手始终没有现身,不知道是因为萧遥逸判断失误,还是那杀手耐性奇
佳,看着四名同伴被杀仍然能沉得住气。
程宗扬道∶“那家伙是不是逃了?”
萧遥逸一手攀着船舷,半身浸在水中。“我跟你赌一把!那人还没走,这会
儿就藏在附近。”
只看他懒散的表情,谁也想不到这个风流纨绔的小侯爷,会突然变成煞星,
顷刻间接连击杀三名刺客,表情却比杀三只鸡还轻松。
换作别人,一连目睹四起凶杀事件,自己还亲手干掉一个,很难保持冷静。
但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后,自己见过的死人大概可以填满两个万人坑,四个
人并不算多。
“那个人在哪儿?”
“这我就说不准了。”萧遥逸叹道∶“我是第一次被暗杀,没有经验啊。”
说着一副很惋惜的神情。
“那你怎么知道还有一个人?”
“我是猜的。”萧遥逸伏在船舷上低声道∶“刚才那家伙没有全力逃走,而
是故意把我往芦苇荡里面引。我猜芦苇荡里肯定还伏着个人,而且水性不怎么高
明。”
“你刚才已经到芦苇荡边上,怎么不进去看看呢?”
“我不是怕黑嘛……”
程宗扬哼了一声,这小子会怕黑?
萧遥逸用央...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42 魏忠贤由于与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而使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其实,魏忠
贤在事关国家、抗清名将袁崇焕 抗清名将袁崇焕
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魏忠贤所犯下的罪恶。请大
家理性对待。
(1)宁锦之战,袁崇焕以锦州为阻挡和消耗后金之地,派赵率教孤守;又吸取明军多
次被围城打援的教训,拒绝派主力援锦,只让满桂率骑兵在外围虚应。当时,后金不过
七、八万丁,既无法承担强攻锦州的重大伤亡,也没有长期围困的经济实力,打援不成
,无奈撤围。宁锦大捷后,舆论指责袁崇焕畏敌避战、不救锦州,魏忠贤并没有因为袁
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而袒护,将其罢免。虽然不懂军事,但是能讲原则。
(2)天启朝最大的战争失利,是袁应泰丢掉辽阳。而袁应泰之所以被起用,是因为之
前的督师熊延弼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弹劾,当时魏忠贤还未掌权,责任不应该让他来背。
辽阳失陷后魏忠贤查办了许多当初弹劾熊延弼的文官,固然有打击文官集团的私心,但
是这些文官书生误国,亦确为大弊。而后魏忠贤立刻起用熊延弼为兵部尚书,之后王化
贞失陷广宁,同在关外的熊延弼也受到株连,被传首九边。这里熊延弼是受到王化贞的
拖累而被杀...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95 | 43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2005-02-07
虎头蛇尾的叁峡舵手
毛泽东主席於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在北京病死时,大陆上曾流传一记幽默的
评语,说:毛如死於一九五六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中国的列宁」;
如死於一九六六年,还不失为一个「中国的史达林」。不幸他死於一九七六年,
那他就只是个「中国的毛泽东」了。
这项评语对毛来说,虽是谑而虐矣,却颇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为它评得
公平合理,恰到好处,也入木叁分。毛公在其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中,其所作所为
底祸国殃民的程度,也确实是每下愈况;若不及时蒙教主恩召,其不知伊於胡底
呢?
我们搞历史的碰到这一情况,首先就要问一声,毛公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历
史人物,何以弄成这样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地可笑的结局呢?
关於毛氏晚年的失德,近年来大众媒体上的评毛之论,都太看重於毛氏个人
的行为了。历史人物尤其是转型期中的历史人物的政治行为,不是不重要,但是
其重要性亦有其极限。
在一个治宏观史学的社会科学家看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原只是一部近代中
国社会转型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它要从一个东方式的传统农业
大帝国千年不...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526 | 44 众所周知,《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全景式的描写了俄国内战
时期顿河流域的社会景观,堪称不朽的史诗。很多人甚至将其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
论。《静》成书于俄国文学界万马齐喑的斯大林时代,同时荣膺斯大林奖金和诺贝尔文
学奖,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自从《静静的顿河》第一册出版起,俄国文学界就有质疑其剽窃的声音。作
者肖洛霍夫1905年生于顿河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就因内战辍学,作为“青年近卫
军”的一员参与了俄国内战,192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两年后《静静的
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文坛,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这个并
不聪明,仅仅受了三四年教育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水准的长篇小说,引起质疑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索尔仁尼琴等人就认为,肖洛霍夫从一个被镇压的前白军哥萨克军官费
奥多尔?克留科夫(Fyodor Kryukov)那里窃取了手稿,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小说。后来
流亡美国的斯大林女儿阿利卢耶娃在接受采访时也持此说。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
一书后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成功的长篇小说,描写农业集体化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作
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三十万枪”孤证如今不孤
苏区的中央财政历来不统一。毛泽东虽然被夺了权,但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掌管着苏
维埃银行。毛氏兄弟掌管着一笔秘密的巨款,大概有两百万左右,藏在石城县的秘密山
洞里。后来成了红军长征期间的活动经费。
1927年国方宁汉合流之后,中共“八·七会议”之前,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特使罗易(曾
在印度“贩卖”军火)、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武汉政府(跨党)农业部部长谭平山
,曾在武汉召开秘密三人会议。会上,谭氏力主鄂湘赣三省工农革命群众,跟随中共秘
掌军队返回广东,和当地工农革命群众一道再组新军,重作北伐,夺取政权,一统天下
,因为——据俄国近年方才公开的该会会议记录记载——“收复广东很有必要。那里有
三十万支步枪,有同国外联系的港口,有财政资源……”,谭氏如是说道。[1]
先插一句:根据谭氏此语,读者可以明白无误推出:共产国际对于国共分裂之后即行武
装中共一事早有安排,以往中共官修党史向称鲍罗廷、陈独秀、张国焘等,于宁汉合流
之后几个月内奉行退却主义,全为不确。共产国际的策略应是,先行缓兵之计,一俟重
兵返粤,沉着首启广州起义(而非毛躁首启南昌起义);广州有港可接火炮、甲车等(...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526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skquestion (as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9 16:03:33 2012, 美东)
众所周知,《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全景式的描写了俄国内战
时期顿河流域的社会景观,堪称不朽的史诗。很多人甚至将其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
论。《静》成书于俄国文学界万马齐喑的斯大林时代,同时荣膺斯大林奖金和诺贝尔文
学奖,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自从《静静的顿河》第一册出版起,俄国文学界就有质疑其剽窃的声音。作
者肖洛霍夫1905年生于顿河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就因内战辍学,作为“青年近卫
军”的一员参与了俄国内战,192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两年后《静静的
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文坛,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这个并
不聪明,仅仅受了三四年教育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水准的长篇小说,引起质疑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索尔仁尼琴等人就认为,肖洛霍夫从一个被镇...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7 http://maojerry2000.blog.163.com/blog/static/941110322008761024
现在生活习惯越来越差,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晚上听听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
昨日正好听到,李煜大兴佛教,而且自己亲手给这些佛教徒削厕简,在削后还在自
己的脸上刮一下,以防止划破大师门某个娇嫩的部位。听到这里,我就忽然想为啥不用
纸呢,那时候应该己经有了。BS一下自己居然忘了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出现的时间了
,罪过啊。
今日在google上搜索了一下,顺便了解了古人用什么来擦PP,以下为转贴。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
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
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
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
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
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转个知乎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01416/answer/27021561
骂人的一种诀窍,是让对方低于自己。所以古代贵人骂人,第一种就是鄙夷对方的地位
,得到居高临下的快感。比如《左传》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芈骂楚穆王的话:
“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杜预做注:“役夫,贱者称。”
有点像现在脑力工作者骂别人,“你就是个民工!”还是看不起劳动人民啊。
《南史·宋本纪》,刘子业骂孝武帝为“齄奴。”齄,酒糟鼻子。奴,奴隶。“你个酒
糟鼻子奴隶!”
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既攻击了对方拜干爹的节操,又点出了“家奴”,很恶毒。
也有骂匹夫的,初指平头百姓。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人人有责,老
百姓也得照顾天下兴亡。后来应该是引申成“这家伙”的意思了,有点儿英语里fellow
的意味,小觑对手。评话里常用“这老匹夫”泛指“老家伙”。《三国演义》里,诸葛
亮骂王朗:“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就是“白头发老家伙”的意思。
如果自己地位也不是绝高,不能拿地位骂了,就得抹杀对方作为人的存在价值。
有些是拿动物骂。比如栗姬骂景帝“老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转个知乎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01416/answer/27021561
骂人的一种诀窍,是让对方低于自己。所以古代贵人骂人,第一种就是鄙夷对方的地位
,得到居高临下的快感。比如《左传》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芈骂楚穆王的话:
“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杜预做注:“役夫,贱者称。”
有点像现在脑力工作者骂别人,“你就是个民工!”还是看不起劳动人民啊。
《南史·宋本纪》,刘子业骂孝武帝为“齄奴。”齄,酒糟鼻子。奴,奴隶。“你个酒
糟鼻子奴隶!”
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既攻击了对方拜干爹的节操,又点出了“家奴”,很恶毒。
也有骂匹夫的,初指平头百姓。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人人有责,老
百姓也得照顾天下兴亡。后来应该是引申成“这家伙”的意思了,有点儿英语里fellow
的意味,小觑对手。评话里常用“这老匹夫”泛指“老家伙”。《三国演义》里,诸葛
亮骂王朗:“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就是“白头发老家伙”的意思。
如果自己地位也不是绝高,不能拿地位骂了,就得抹杀对方作为人的存在价值。
有些是拿动物骂。比如栗姬骂景帝“老狗!”...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50 高会民读史 微信号 gaohuimindushi
功能介绍
文史作家高会民的原创号。历史对人类而言,是逝去的客观存在;读史使人免于愚昧,
读史可以预判未来。
请关注高会民个人微信:dushi8115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三百一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
还有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二人被划为“中右”……
反右运动档案近期解密,原来当年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五十万的六倍以
上!
毛泽东:阶级斗争要持续一百年
解密的反右运动档案内容如下: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十四日晚,毛泽东提
出临时发言,他在会上说:“东欧一些国家不断在政治上混乱,基本问题是领导层没有
阶级斗争观念,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新老反革命没有搞掉,这方面我们要引以
为戒。……我敢说,我们党内也有阶级斗争。”刘少奇在会上补充发言,说:“毛泽东
同志的讲话是他个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没讨论过,会议要备案。”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
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会议进行了三天。毛泽东提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