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剧目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e
发帖数: 1715
1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7/news-gb2312-1117533.html
广电总局痛批《手机》《蜗居》等反常伦理作品(图) 广州日报
“媳妇”海清:哭哭啼啼的戏真的OUT了,年轻观众更想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设
计对白)
继下达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后,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再度高调发话
,指出近期电视剧制作中出现的“不足取的创作倾向”——用反常伦理现象作为剧情主
要推动力,并“凸显善有恶报、恶有善报,造成善恶观混乱”,“整体格调不高”,是
一种不应该提倡的创作方法。
策划:徐晖
撰文:本报记者 莫斯其格
荧屏乱象
苦情泛滥违背常伦
观众看得好郁闷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指出,目前影视方面出现一种不足取的创作倾向:用反常伦理
现象作为剧情主要推动力。广电总局指出,这些内容反常伦理的电视剧有三种:有的剧
目为了彰显友情而不顾亲情;有的剧目为了增加悲剧苦情而凸显善有恶报、恶有善报,
造成善恶观含混;还有的剧目因表现反常伦理关系而造成整体格调不高。
A 放大偶然,不如韩剧友善、合理
早在电视剧《手机》的研讨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
D*******a
发帖数: 1723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世界上最早的互动电视系统
史海钩沉:曾经为晚年毛泽东一个人办的电视台
新闻来源: 腾讯读书 本文原载《钟山风雨》2006年第一期
[导读]记得大约从1976年5月开始,北京方面要求不要大戏,只录小戏,不要悲剧,只
录喜剧。我们猜测到,可能毛泽东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没有足够的精力看大作品,只
能用轻松活泼的小戏来调剂精神。
为晚年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
1974年,我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文艺部工作。10月下旬的一天,部
领导通知我到台里开会。我发现到会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的“老电视”,都是业务骨
干和技术尖子,像我这样年轻资浅的则寥寥无几。我预感到可能会有一项重要任务。果
然,根据中央的指示,台里决定由我们临时组成一个摄制组,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好一切
准备,连同一整套设备,月底赶赴长沙“执行任务”。领队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国家广电部副部长王枫。10月29日我们抵达长沙。路上,我才知道我们此行的任务是
为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毛泽东当时正在长沙。
开始一段时间,工作不怎么紧张,节目大部分是湘剧、花鼓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
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之类。当时节目的传送方...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糊涂仙),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特大喜讯:刁主席率七常委观看新年戏曲晚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30 11:43:06 2014, 美东)
原标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观看新年戏曲晚会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隋笑飞)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与首
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
夜幕下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戏剧场内笑语盈盈,暖意融融,洋溢着浓郁
的节日气氛。19时45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同前来观看演出的老
艺术家们一一握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年的戏曲晚会,不同剧种异彩纷呈,传统和新编剧目各具特色,展现出中华戏曲艺术
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将广大戏曲工作者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成果奉献给了观众。
一部百花争艳的《梨园曲》拉开晚会帷幕。河北梆子《大登殿》、徽剧《小...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戏说高家枪
赞,丽狼的长文还没看完,这又接着看。
我丝毫不怀疑残唐五代故事在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程度,单是白兔记这个影响就太大了,
昆曲中好些丑角的科诨对李三娘刘知远这些人名的提及如家常便饭。查了一下京剧剧目
的统计,背景在五代十国的剧目总数跟隋时期的差不多,这还不包括残唐时期的珠帘寨
,飞虎山,雅观楼等等。

发帖数: 1
5
抄袭朝九晚五,还是朝九晚五抄袭这个我已经不知道了。就知道画风还凑合很符合少女
漫画的那种,路上补的时候我还是很震惊的。我觉得有的国内画手是可以画成这样的。
有的时候画风崩坏的也是厉害,尤其是弟弟总是发丝朝前然后扎在眼睛里的那种感觉看
着可搞笑了。
剧情上和朝九晚五的那个和尚剧目也一模一样,只不过多增加了一个青梅竹马互相有好
感的阶段,以及这个和尚是真的没有头发的和尚,那边给山下智久还留下了头发也算是
拍电视剧的一大遗憾了吧。不过这个还真的嗯,我和和尚午夜有个约会的节奏。不满18
的小女孩们还是不看比较好。
具体这个就不推荐了。因为不好看,而且剧情也特别扯淡,反正我个人是不喜欢,而且
感觉特别蠢兮兮的。这就让人觉得动画没有内涵和档次,其实有的画风也不是很厉害或
者就是很朴实的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在看的那个黑衣服卖东西的那个,说是给你幸福其实
是带来不幸的那个推销员,一样画风也不好,感觉整个都黑暗又扭曲。但是就是觉得比
这样的剧目好的多。有意思的多。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Comic版 - 鬼灯的冷彻开第二季啦!
第一季看起来就挺有意思的。一方面是我对这种地狱文化还是比较喜欢的。另外一方面
就是整个剧目都是吐槽的那种风格。感觉不是那么严肃的其实讲的故事也挺有深意的但
是不是那种让观众看完浑身难受的。而是那种很开心的剧情。所以这种动画就超级有意
思啦。
这一季开始主要讲的就是鬼灯是怎么成为一个鬼并且被阎魔王给重用的。感觉就是顺理
成章的吧,从小就能看到大的那种,根本不用分析这种剧情就知道后面是什么。但是也
不讨厌还能看的津津有味就是这部剧目的最大特点吧。所以推荐大家来看哦!
而且这一季开始感觉换了op之后感觉比之前的更俏皮了。所以我这边蹲点等着看吧。第
一集出来感觉和之前也没有链接的部分。所以要是从第二季开始看的话也不影响大家了
解剧情。而且还能吸引人过来看旧的一季。这种动画越来越少了。
以前我觉得动画都是看完觉得高兴就好了的。现在非要给搞得什么很有深度好似大家都
很懂的样子。其实呢?大家花时间看这些不过就是为了娱乐而已。那为了娱乐还不能开
开心心的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呢?是吧~
l*******u
发帖数: 2496
7
45 视频2010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1080HD】
http://www.youtube.com/view_play_list?p=BDA7676E041F0A44
201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京剧歌舞《瑞虎迎春》中拉开序幕。明星反串、戏曲小品、名家
名段集萃、武戏技巧集锦等类别节目一一登台展示。本着植根传统、融入时代的创作宗
旨,我们有继承,有创新、有发展。这次盛会中,我们继承传统。观众将欣赏到精彩纷
呈的京剧各流派名剧名段、各地方剧种代表剧目和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剧目片断。京剧
演员大都来自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他们活跃于电视荧屏与各大剧场中,是
现今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地方戏曲演员均为各地方剧种中有很深的群众基础与影响
力的名家。传统的唱段、全新的编排、全新的搭档得到广大戏迷和观众朋友的关注。这
次盛会中,我们不断创新,亮点频发:我们采用所有京剧唱段均为现场乐队伴奏演出的
形式,保证了真实性与现场感;我们把戏曲频道龙头栏目《CCTV空中剧院》植入春节戏
曲晚会中,设立互动环节,回馈戏迷;我们将展示从未在电视荧幕中出现过的戏曲表演
形式斗台,绝活不断、热闹非凡;我们更有影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史铁生和《我与地坛》 (转载)
http://www.ideobook.com/95/earth-temple-and-me/
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
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
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
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
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
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
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
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
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
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木偶默剧
很少有木偶有自己的心.但是即使这样,木偶还是不会说话,木偶还是不能自己行动,
而且木偶听凭线的指挥.
木偶也不算不会说话,她一直都在心里说话,期望有一天能被听懂;木偶也应该可以
自己行动吧,她的制作还算精良,双腿结实,有了心,绝对可以走路;至于她听凭线的指挥,
那是因为她爱线.
长久以来木偶的心里都充满了幸福.因为她的周围有线,线围绕在她的每一个关节.
她总是跟着线上下舞动,这样她就觉得她和他的步调总是一致的,向前,向后,跳跃.似乎
她的世界只有他们,线被摆在她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上而线的操控,在木偶心里已经有如恩
赐.
线从来听不见木偶心中无声的话,但是他却不时地对着木偶讲述;他为什么是白色,
他以前作为自由的线在风中飞扬的生活,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缠绕了木偶,他觉得木偶身上
的油彩放在月亮底下比较好看.木偶总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悄悄地幸福,大着胆子在心
里无声地对线说我爱你.
木偶从未有过抬头仔细端详线的勇气.她自己也说不清是因为羞涩还是因为心中的
安稳.她最多也只是低头把缠满线的双手轻轻注视,面带微笑地在心底无声说我爱你,心
满意足的情绪让她的心如平静的水面般安稳:线应会一直在她身边陪...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10
卤煮看了多年的电视剧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现在的电视剧可供国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不仅管从题材来讲,还是从国度上来讲...
总体来说:美剧里都是诱惑,美帝的。国剧里都是和谐,过审的。港剧里都是纠葛,钱权的。台剧里都是偶像,台客的。日剧里都是生活,励志的。韩剧里都是灰姑娘,野蛮的。
英剧美剧是靠追的,一追就是好几年,因为你懂的啊混蛋。日剧是靠补的,补大家都说好看的,因为最期待的都废柴啊混蛋。韩剧是靠攒的,攒到全播完了再看,因为要快进啊混蛋。
今天我就主要谈谈我对日剧,韩剧的看法吧:
简单来说:看日剧会让我冷静,看韩剧会让我疯癫!
看日剧时,会想很多,会因为一句台词而按下暂停,去琢磨,想得多了自然人也安静了。
韩剧给我的印象就是:韩国人动不动就“呀!”什么的大叫着,感觉有些粗鲁吧,所以看韩剧只当是消遣,即使觉得台词不错也不会暂停,有时候还没理解就已经到下一个场景了,不用动脑子,所以什么思想都不会产生,看完一部扔一部,纯粹消磨时间。
日剧:从主人公来看日剧多是小人物的故事,人物的个性特点很明显,情感被刻画的很细腻,内心描写很丰富。与另外两种剧相比,日剧中常常出现以信的方式展现人物内心情感。比如在《...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11
岁末回眸——2002十位戏剧人

水晶
2003年1月1日
◎林兆华
今年66岁的林兆华已经从事了40多年和戏剧相关的工作,从1978年在北京人
艺担任导演,独立执导的第一出剧目是《为幸福干杯》。由于创作上受到的
束缚,性情中人的林兆华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想退出人艺,90年代初他
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并逐渐开始找到一条在市场与艺术个性二者之间
并行不悖的运行方式。 他导演过 20 多部剧目,包括《绝对信号》、《野
人》、《狗儿爷涅磐》、《古玩》、《茶馆》、《理查三世》、 《囊中之
物》、《万家灯火》等,近两年一直致力于扶持戏剧新人,从《涩女郎》到
《丑儿的春夏秋冬》和年底上演的新版《绝对信号》,都由他任艺术总监。
林兆华是当今中国大陆戏剧界能被称之为“大师”的第一人,也是一名仍然
保有创造力和质朴纯真情怀的艺术工作者,无论是在中国当代戏剧还是戏曲
的建设与创作方面,林兆华都是功不可没的先行者。2002年底以“林兆华戏
剧公开课”形式在北京北兵马司剧场进行的一系列戏剧活动虽然让这位老戏
剧人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但这一活动也是他理应得到的礼遇和最好的新
年礼物。
n*n
发帖数: 456
12
来自主题: Xiqu版 - 谜作一则
nod + ft,你这是夫子自道。:P
其实是“平旦之气”。属会意体。:)
那天晚上随手翻起一本小书,《灯谜览胜》,颇有意思。
再来几个:
孟母断机,岳母刺字,陶母断发
——京剧目
归来泪满目
——曲牌
只是朱颜改
——川剧术语
妆罢低眉问夫婿
——昆曲剧目二
m****a
发帖数: 254
13
来自主题: Xiqu版 - ZT漫话时节戏
http://www.dongdongqiang.com/xqew/707.htm
漫话时节戏
老渊
农历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民间极为重现,有丰富多彩的“应节”活动,如新春舞龙,
元宵花灯,端阳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在旧日舞台上,同样反映
了节日的盛况,京剧以其高超的艺术,独特的魅力,上演为观众熟悉而又喜闻乐见与节日
有关联的历史或神话剧目,丰富了舞台,点缀了节日,为观众增添一份节日的欢乐。
大年初一,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戏院开演日场,锣鼓响起,一位面戴
笑脸面具,身穿红袍的演员,手捧红绸短轴,踩着锣鼓点子上场。来到台口,向观众徐徐
展出上写“恭贺新禧”、“四季平安”、“招财进宝”等吉利词句的红绸轴,这便是《跳
加官》,是新春开始的第一出戏。虽然无唱无白,是出无剧情的哑剧,但给观众以吉兆,
给观众的欢乐,深受欢迎。更早一点还有观众给扮演“加官”的演员“打彩”的习俗。接
下来便是全本《龙凤呈样》,几乎成为年初一戏院开锣的必演剧目。这出戏情节紧凑,色
采浓烈,有文有武,有唱有做,生旦净丑末,各显风彩,全班人马,统统上台,向观众展
示强大的演员阵
M*****n
发帖数: 16729
1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戏曲经典剧目(ZZ)
三、戏曲经典剧目
(一)、古代戏曲剧目
(宋元南戏剧目)
1、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图52)
《张协状元》是一出婚变悲剧。写书生张协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发之妻。后其妻被
一高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后,夫妻和好。这出戏反映出当时“富
易交,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2、元南戏的辉煌之作──“四大戏文”(图53、图54、图55)
指元代四出有名的南戏作品,分别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
狗记》。
《荆钗记》:写王十朋与钱玉莲以荆钗为凭订下终身。王考中状元,因不肯娶丞相之
女而被贬。垂涎玉莲已久的孙当权以假休书骗玉莲十朋已负心,玉莲愤而投江,幸遇救。
后十朋与玉莲相见夫妻团圆。
《白兔记》:写刘知远与妻李三娘不容于兄嫂,刘去投军。三娘在家中饱受虐待,并
在磨房产下一子,托人送交刘知远。十年后,其子外出打猎遇母,全家团圆。
《拜月亭记》: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战乱中相并订下终身之约,却遭王父反对,将二
人拆散。瑞兰不忘旧情,夜间拜月诉说心事。后蒋考中状元,被王家招赘,夫妻团圆。
《杀狗记》:写孙华孙容兄弟不睦,孙华之妻杨氏杀一狗伪装成人形放于自家门外,
w*****n
发帖数: 937
15
缘未了,情未了
今年春季特别美。不仅仅是为迎接东亚运动会,我居住相邻的人民广场大道,由建筑工
地的堆物场,改造清理成两排鲜丽花坛,红绿相映,就连我那棵弥陀竹,整整沉静了四
个月,想必它未必再发新枝,不想一夜之间,它也苏醒了,随着春风春雨,天天成长,
掩映得晒台一片碧翠。在我尚未整顿好自己的心情,今年第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我
竟然榜上有名,我真的慌了手脚,一时无法安定自己。要说我并不十分、万分地企盼这
份荣誉,这可不是真话,但这与1986年我随全团去北京,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推荐演
出,那种心慌,那种期待,竟有天壤之别!
上海昆剧团从1978年恢复,到了1986年可以说是上昆的上升和繁荣时期了。不仅出
了一批好戏,如《蔡文姬》、《牡丹亭》、《钗头凤》、《墙头马上》等等,而这批四
十出头的演员,也都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和演出风格,因此才会晋京被《中国戏剧》、
中国剧协推荐参加梅花奖的评比演出。但那次晋京,我差一点不去!
那时期,我们自己没有决定演出剧目的权力,我也完全习惯听从领导安排,自己只
埋头在练功房里。不料宣布赴北京的十一台剧目中,我只参加两台戏。大家都明白,头
三天
w*****n
发帖数: 937
16
来自主题: Xiqu版 - 24届梅花奖获奖名单 (z)
不知道是怎么评的,不是说评梅花要新戏吗?看比赛的剧目,昆曲类的也没见着新戏的
戏码。孔爱萍的比赛剧目是石小梅配的柳梦梅,啧啧,很是向往。也从来没听过邢金沙。
B*******a
发帖数: 452
17
久居北京南城的老北京人可能还记得,爱看京剧的人在1948年至1951年那几年,看不到
马连良的戏了,因为马连良当时旅居香港。戏迷们看不到马连良的演出,便纷纷奔天桥
去欣赏“天桥马连良”献艺。这个被大家称之为“天桥马连良”的人叫梁益鸣,在天桥
唱了半辈子戏,以在“天乐居场”演出时间最长。对迷们都认可梁益鸣这位矢志马派艺
术的京剧艺人,从台风到扮相,从剧目到服饰,从唱念到表演,甚至顾盼举止,与马连
良无一不似。加之梁益鸣见大家喜欢看,就把自己原有的马派剧目,逐一对照整理,经
过加工,比原来又有很大的提高,于是使越来越多的热爱马派艺术的人纷至沓来,“天
桥马连良”的声誉加闻名遐迩。
梁益鸣1915年农历7月16日出生于北京郊区通县小甘棠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四
口人,有两间土房和几亩地,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1920年京东大旱,庄稼颗粒没
收。他的父亲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去开滦煤矿挖煤。1921年矿进塌方,父亲右臂被砸断
而为矿主辞退。他的母亲望着失去右臂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一双儿女,忍痛去到京城给
人家当保姆。她没日没夜苦干,收入还买不到半袋面。梁益鸣8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
北京天桥张起
L*******i
发帖数: 1126
18
董翠娜我们烟台的姑娘.
今天(10月14日)是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0周年的日子。在张君秋大师诞辰90周年前夕
,YMG记者特别走访了大师的儿子张学浩和烟台名家董翠娜,一探他们因张派艺术而结
缘进而结合的梨园佳话。
这对中国梨园的佼佼者在3个多月的爱情浓缩期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情线初牵,张派艺术是“媒人”
张学浩和董翠娜的相识,缘自张学浩的父亲张君秋,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
名旦之一、张派创始人。这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
1984年,京剧大师张君秋到烟台参加演出活动。烟台市有关领导趁机将烟台京剧团
演员董翠娜推荐给张君秋,希望他能将其收为弟子,从而为烟台京剧培养一名新的台柱
子。张君秋在认真观看了董翠娜的表演后,当即拍板,十分高兴地收下这位女徒弟。他
认为董翠娜天赋高、悟性强,自身条件十分优秀,是一位颇具潜质的京剧新秀。此后在
长达十余年的岁月里,董翠娜时常得到张君秋的点拨传授,吸纳了张派艺术的精华,她
的艺术水平有了实质性突破。
董翠娜1962年生于烟台市福山区,1976年考入山东烟台艺校,1981年毕业分配到烟
台京剧团。自小就...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314
19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我对京剧属于只听不唱,即便唱也是自娱自乐不思进取那种。我很少去票房什么的,就
是觉得这圈子太乱,我没有那个精力去打入,原来在国内偶尔去票房也是拉上三五个好
友,以京剧为背景音乐扯扯淡。
我要说的是,喜欢就各取所需,既然要的是精神的愉悦,就忽略那些没事闲的斗来斗去
的演员、票友吧,知识怎么都能得到,多看书多听老录音,当然唱上面想要有进境,确
实还是需要一个指导者的。
至于故事,不止京剧故事如此,其他剧种都如此,包括一向被视作大雅的昆曲也如此,
可能其他剧种不那么明显罢了。讲故事原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强项,更何况像武家坡、二
进宫这些都是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剧目,基本都是演员自发编剧,源于民间,情节安排
方面更不能做过高要求。
LZ如果想要好的故事,大可以把目光转向上世纪中前期大量出现的新老戏,锁麟囊、春
闺梦都是极好的情节安排,还有我很喜欢的就是周仁献嫂,一时想不起来太多,反正就
是这类剧目。
i******n
发帖数: 538
20
来自主题: Xiqu版 - 李世济:忆马连良老师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父亲与马连良(下)
笑谈中,马连良忽道:“过了两三年了,我可还记得在您家喝茶、吃饭的情形呢!”
本是一句闲话,父亲听来却心潮难平。回到家中,把马连良的这句话,说了又说,
提了再提。是呀,反右前在我家做客的朋友不知道有多少,也不知喝了多少杯茶,吃了
多少顿饭。现已无人说及,提及,念及。而这个艺人说得,提得,也念得。
下午,雪又飘飘洒洒地下起来。父亲怅望窗外,自语道:“春风、夏日、秋雨、冬
雪,幸有苍苍者不解势利。”
第二天,父亲便把《史记》和“古本戏曲丛刊”翻出来,叫我熟悉《赵氏孤儿》的
历史和剧本。父亲还说,歌德也写过模拟其后半部情节的一个剧本(即《埃耳佩诺》)
。《赵氏孤儿》这个戏,是由一个叫纪君祥的文人在八百年前写就的,他为此而传名至
今。《赵氏孤儿》取材于历史记载加以虚构发展而成:春秋晋国奸臣屠岸贾诬陷赵盾,
致使赵家三百余口被诛杀。为保护赵氏根苗和晋国同龄幼婴,草医程婴献出亲生骨肉,
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抛却身家性命,守门将军拔剑自刎……他们心存正义,扑向死亡,
换得赵氏孤儿的安全。十五年后,程婴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赵氏孤儿。孤儿把复仇之剑
刺向了义...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21
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一点体会
作者:梅兰芳
京剧的表演艺术,如唱腔、音乐、身段、动作,与宽大的行头、脸谱、长胡子、水
袖、厚底靴、马鞭、船桨等等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且是自成体系的,我们谈到艺术改革
,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慎重处理。 解放以后,我们废除了跷工,隐蔽了检
场,这在澄清舞台形象上是有成就的,但对于脸谱,就不能这样做。有些定型的脸谱如
三国戏里面的曹操、关羽、张飞等,已为人民大众所熟悉,那目前就没有改的必要,这
些人一出场,不用自己报名,观众就知道他是什么人,歌剧表演的习惯,需要开门见山
,集中地来表现,这是和话剧基本上不同的。可是有些碎脸、破脸形象恐怖丑恶的部分
,是应该加以修改的。我收藏了从明朝到近代的脸谱图画,看出来是由简单而趋复杂,
其中说明了发展过程,但是如果把这许多脸谱拿起来比较一下,有的发展得很好,也有
新的不如旧的,这就需要摆在面前仔细地评判鉴定,加以提高。我这些年来,每逢和外
国戏剧家谈到中国戏剧的时候,他们总是提到脸谱,我送给他们的脸谱模型和图片,他
们都很感兴趣,认为这是戏剧上东方民族形式的特征。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
不是取消而是如何...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22
来自主题: Xiqu版 - 梅兰芳与程砚秋 (徐城北)
同庚同科两童伶:梅兰芳与周信芳的不解之缘
1949年5月,上海刚解放,周信芳就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表示他对上海解放的喜
悦之情。梅兰芳则率剧团在上海南京大戏院连演三天,热情慰问解放军战士。
朝鲜战场“清唱会”
1951年夏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先是周信芳与华东
京剧实验剧团一起排演了新编历史剧《信陵君》,这出戏通过窃符救赵的故事,歌颂了
在邻邦人民遭受侵略荼毒时,不畏强暴,英勇救援的信陵君。周信芳塑造的信陵君形象
异常生动,给观众强烈的感染。接着上海京剧界发起通过义演购买“京剧号”战斗机的
活动。周信芳率先带领华东戏曲研究院在大众剧场义演三天《四进士》。紧接着是老艺
人捐献义演专场,周信芳、盖叫天都参加了,梅兰芳正在上海养病,也抱病参加。那天
的大轴是《龙凤呈祥》,梅兰芳饰孙尚香,周信芳前演乔玄,后演鲁肃,盖叫天饰赵云
,这次演出十分轰动。
1953年10月,梅兰芳、周信芳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演出。慰
问团的总团长是贺龙将军,梅兰芳、周信芳任副总团长。参加慰问团的有梅兰芳率领的
梅剧团,周信芳率领的华东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剧团,还有程砚秋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77
23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哪出戏让你感动?
京剧最为诟病的是不太擅长刻划人物,台上的演员一声哭头,低下的观众必定要叫好,
不懂京剧的还以为是观众幸灾乐祸,其实观众是为了演员的高超的演唱技巧而叫好。所
以京剧中能让观众叫好的剧目很多,但让观众感动的剧目并不多。
唯一能让我感动的就是《文昭关》,伍子胥的气,急,恨,悲通过大段的二黄慢板,原
板唱腔表现的淋漓尽致,每次听我都感动得不行,那个家破人亡,急于复仇,但走投无
路,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落难英雄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
l***o
发帖数: 7937
2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哪出戏让你感动?
戏曲演员需不需要入戏,据我的观察,凡是能感动人的,都是要入戏的,至少越剧、豫
剧、黄梅戏、评剧等多数剧种是这样。这些剧种里有很多剧目属于悲剧(俗称哭戏),
需要通过演员唱、演的结合淋漓尽致地刻画人物的悲惨遭遇,从而使观众产生痛彻心扉的共
鸣。京剧里哭戏很少,唱词很讲究,很斯文,演员哭时只是装腔作势地唱:“儿啊....
.啊我的儿啊...”,演员不是内心在哭,而是为演戏而哭,只是告诉观众:“注意,我
在哭啊”,就象演员背后插仨旗代表那是一员大将,更象是一种道具和symbol。所以京
剧给观众的共鸣少,京剧里的剧目感动人的少。当然京剧里也偶有一些打动人的,例如
前面有人提到野猪林,我认为,这个打动人主要是靠故事的情节,如果不是“陆谦”太
坏,“林冲”又如何打动人呢。还有,这里我之所以用打动,而不用感动,因为观众的
心情是恨(对陆谦丧尽天良的恨)和怒(对林冲被不辨真相、一味忍让、哀其不辛、怒
其不争的怒),而不是同情和感动。
另外,戏曲要想吸引更多观众,必须要学会带动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就象TVB的电视剧一样,让人看完一集就想看下一集。当观众被戏曲中的人物所感动,就会被某种情绪所牵引,就会不由...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25
楔子
书接上回,正当“花雅之争”在京城愈演愈烈之际,全国范围内,“乱弹”诸腔也如火
如荼地四处流传,彼此相互竞争、交流。
其中,自康熙至道光时期逐渐形成规模,影响最广的“梆子腔”、“皮黄腔”与“弦索
腔”三个声腔体系至此已形成多个较为完备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种的繁盛达到了空前的
程度。这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二。
其一,地方声腔剧种的发展,与广大农民市民阶层的喜爱是分不开的,“乱弹”表演的
内容多取材于列国、三国、隋唐、水浒等为民间百姓所熟悉的小说故事、传说神话,但
表演上却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所谓“上慢忠义(指三国),下诱强梁(指水浒)”,“
事涉明季及关系南宋、金朝故事,扮演失当(《乾隆朝禁毁戏曲曲目考》”,颇流露出
民众的心声。与民众相通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寄托,使“乱弹”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其二,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各地商业区的频繁往来以及城市对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既
促进了“乱弹”诸腔的交流融合,又刺激了艺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表演艺术占据了舞台
的中心。
“梆子腔”
明末清初之际,在山西、陕西地区,梆子腔已初具雏形。玉霜簃藏明万历钞本的《钵中
莲》“补锅”一出中,就有“西秦腔二犯”的曲调,...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26
来自主题: Xiqu版 - 侯宝林与京剧
侯宝林与京剧
作者:王诀
相声艺术的一代宗师侯宝林先生不幸于今年(咚咚锵注:1993年)2月4日病逝。近
几年,在我整理他的相声作品时发现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柳活"(即以京剧为题材的相
声节目),足见侯派相声艺术与京剧的渊源之深了。当年梅兰芳先生参加晚会演出中间
常常由他垫场。等他一下场,梅先生总是亲自给他道乏。当年金少山先生豪饮健谈,善
交四海宾朋,侯先生亦是金三爷的忘年之友,多次听金三爷谈古道今。尚小云先生侠肝
义胆,他敬佩其人,过从甚密,穿堂入室如自家人。有一次演出,由他的相声演大轴,
前面的京剧名角均不计较,只有吴素秋先生找他"算账"说:"侯先生,今天我们可都是
来捧你的,完了戏你可得请客。"说完众人大笑。谭富英先生在台下沉默寡言,不善交
往,可是跟侯先生却是多年的交情了。一次侯夫人对谭元寿说:"我第一次到谭家,怎
么没见到您这个伟大的人物呢?"众人不解。事后才知,原来元寿先生小侯夫人王亚兰五
岁;"文革"以后,京剧名流度日艰难,从不愿锦上添花的侯先生则今天到梅宅看望香妈
(梅夫人),明日到马连良先生家给马夫人问安。由于他了解京剧演员,跟京剧演员聊起
来总是"酒逢知己干...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27
来自主题: Xiqu版 - 今年2012纽约昆曲演出消息
具体演出讯息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且当八卦听听,有具体消息后我再贴出。
五月:大概是十二号,我知道的剧目有长生殿-小宴,风筝误-惊丑
十九号,lsngb贴出的梨园社京昆演出。
详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Xiqu/31170625.html
五月上昆还要来,跟去年一样一大拨人,具体剧目时间不知道。
5/18, 5/19, 烂柯山-袁国良,陈莉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Xiqu/31170693.html
六月海外昆曲社传习班年中演出。
十月有可能是白牡丹。
十一月应该是蔡正仁,小乱同学可以过过瘾了,不过可能只是小官生的戏码。
l***b
发帖数: 314
28
来自主题: Xiqu版 - 今年2012纽约昆曲演出消息
剧目剧目?以及free吗?
w*****n
发帖数: 937
29
时间:2012年3月1日
主题:北京与昆曲
主讲人:陈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
谢谢大家在这个寒冷的春夜,“杜丽娘夜不能寐”的夜晚来听这次昆曲课。首先,自我
介绍一下,基本的履历课件上面有,我来说一下我为什么来到这个课堂的缘由?我是
2005年从北大中文系博士毕业,当时我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工作,在那个学校开了一门昆
曲欣赏课程,也是一门公选课,过了两年之后我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去年5月份的
时候,我在一次研讨会碰到了白先勇老师,跟白先勇老师聊起来,他说既然你不坐班,
又主要从事昆曲研究,那么就到我们这门课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关于昆曲的一些
知识。和白老师一起聊天的时候,他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同学们”,比如说上一年的课
里面同学们反映,虽然听了很多很好的讲座,觉得有很多问题没有人交流,没有老师交
流。再比如说演戏,他说同学们想看戏,他就让苏州昆剧院来北大演戏,所以一个关键
词就是“同学们”,为了白老师的一片好意,也请同学们不吝赐教,有问题尽管问我。
今天我的题目是《北京与昆曲》。
我做的课件上的这幅图是当时乾隆为崇庆皇太后祝寿的万寿盛典,当时的北京城到处建
了很多经棚戏台,戏台上...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30
一。《大师经典:陈富烟先生纪念公演》- 纪念昆曲社前任社长陈富烟先生
11月18日星期日 两点至四点半 哥大密勒剧场
剧目、演员:
1. 十五贯·访测:蔡青霖、闻复林
2. 吟风阁·罢宴:王维艰、黄小午、杨玲等
3. 彩楼记·评雪辨踪:程敏、史洁华
4. 荆钗记·见娘:蔡正仁、王维艰、黄小午
乐队: 笛子-钱寅(上昆);鼓板-李琪(上昆);小锣-黄世荣;大锣-宋百如;铙钹-
田建新
二胡-郭景强;三弦-王林松; 笙-金祖瑞;扬琴-李立群
http://www.kunqusociety.org/zh
二。昆曲传习班师生汇演 11月24日星期六 两点至四点半 法拉盛图书馆
剧目、演员:
寻梦 琴挑 赠剑 教歌
w*****n
发帖数: 937
31
一。《大师经典:陈富烟先生纪念公演》- 纪念昆曲社前任社长陈富烟先生
11月18日星期日 两点至四点半 哥大密勒剧场
剧目、演员:
1. 十五贯·访测:蔡青霖、闻复林
2. 吟风阁·罢宴:王维艰、黄小午、杨玲等
3. 彩楼记·评雪辨踪:程敏、史洁华
4. 荆钗记·见娘:蔡正仁、王维艰、黄小午
乐队: 笛子-钱寅(上昆);鼓板-李琪(上昆);小锣-黄世荣;大锣-宋百如;铙钹-
田建新
二胡-郭景强;三弦-王林松; 笙-金祖瑞;扬琴-李立群
http://www.kunqusociety.org/zh
二。昆曲传习班师生汇演 11月24日星期六 两点至四点半 法拉盛图书馆
剧目、演员:
寻梦 琴挑 赠剑 教歌
L*******i
发帖数: 1126
32
看了剧评,很想有机会看看这个新戏。若那位朋友有视频链接,请拿来分享。谢谢了。
(作者 吴迎)葆玖先生嘱我写这篇浅文。他说:“说实话,别瞎捧。”我回答:“跟
写《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一样,一定说大实话,心里踏实。”
梅兰芳艺术基金会周铁林秘书长邀请我2012年7月20日在长安大戏院观看了梅兰芳
京剧团演出的新改编的梅派古装歌舞剧《麻姑献寿》并给了我剧本。
《麻姑献寿》是1918年(民国七年)梅兰芳据清人杂剧《调三乐》部分情节编演的一出
以歌舞为主的古装新戏。戏演王母寿诞,八洞神仙前去祝寿,四位仙子邀麻姑前往。麻
姑特酿灵芝仙酒敬献王母,众仙欢宴歌舞。由于此戏具有祝寿之意,大多在祝寿堂会戏
中露演。改编由辍玉轩友人集体完成,齐如山出戏纲,李释戡写台词,罗瘿公参与修订
完成。
有记载说是该剧1918年6月30日在吉祥首演,经梅兰芳纪念馆梅玮先生查证《麻姑
献寿》首演于1918年5月26日在冯宅堂会(即梅先生之挚友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冯六
爷家,现今东四九条和朝内南小街的犄角上。葆玖先生和我驶车路过,他总要说“你瞧
这亭子还在,当年的冯家”)。当天的祝寿堂会上,梅先生演了四出戏:...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33
http://ny.usqiaobao.com/important-news1/56103-2014-07-27-14-08-
为纪念梅兰芳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昆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一代宗师,更好地推动京昆
艺术的发展,由梅派艺术掌门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提议,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策划
,以“双甲之约”命名的“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梅派精品剧目展演活动”正式
开启。该活动将于8月份来到美国,18日至25日在纽约林肯中心寇克剧院(David H.
Koch Theatre)演出,8月26日至31日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演出,剧目为《梅
华香韵》与《穆桂英挂帅》。
...
“双甲之约”8月来到美国,在纽约、华盛顿演出梅派经典《梅华香韵》与《穆桂英挂
帅》。演出阵容庞大,包括演员46位,乐师41位。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先生唯一
的男旦弟子胡文阁也将担任主演,他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乾旦传人。《梅华
香韵》是由梅派代表作《天女散花》、《廉锦枫》、《抗金兵》、《霸王别姬》、《贵
妃醉酒》五段折子戏组成。
...
《梅华香韵》(150分钟,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时间:8月20日...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34
http://ny.usqiaobao.com/important-news1/56103-2014-07-27-14-08-
为纪念梅兰芳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昆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一代宗师,更好地推动京昆
艺术的发展,由梅派艺术掌门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提议,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策划
,以“双甲之约”命名的“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梅派精品剧目展演活动”正式
开启。该活动将于8月份来到美国,18日至25日在纽约林肯中心寇克剧院(David H.
Koch Theatre)演出,8月26日至31日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演出,剧目为《梅
华香韵》与《穆桂英挂帅》。
...
“双甲之约”8月来到美国,在纽约、华盛顿演出梅派经典《梅华香韵》与《穆桂英挂
帅》。演出阵容庞大,包括演员46位,乐师41位。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先生唯一
的男旦弟子胡文阁也将担任主演,他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乾旦传人。《梅华
香韵》是由梅派代表作《天女散花》、《廉锦枫》、《抗金兵》、《霸王别姬》、《贵
妃醉酒》五段折子戏组成。
...
《梅华香韵》(150分钟,包括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时间:8月20日...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6535
35
来自主题: OperaHouse版 - 歌剧欣赏电台正式开播
我回头整理一下思路,大概可以这样,比方说每天不同的剧目,循环往复,下个月再开
始新的剧目
大家也可以点播,当然我不敢保证,呵呵
s*m
发帖数: 417
36
来自主题: OperaHouse版 - 前天晚上看了 拉木木耳的卢齐亚
前天晚上 全家人进城看了拉木木耳的卢齐亚,
由于有其他演出和球赛, 结果停车费比以前翻了一翻。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该剧, 其效果对我来说是震撼。
可能演员有演得不好地方,但对我来说已感觉不出来了。
就像不把saugeye 和 bass 一锅煮是分不出味来。
LP由于对发疯唱段比较熟, 所以觉得那段特别好。
儿子呢?第一次到看剧丢掉了垫子,还是看不出名堂来,
说现实生活中找不出这样的例子来。
但大家都认为,剧太短了。
剧场中到卢齐亚死的时候,有人大声哭了起来,怪凄惨的。
不象茶花女死的是时候,正是剧的高潮, 死了就结束了,有人哭也听不见了。
可能是为了省钱,剧里的服装是上世纪30年代的打扮。
由于经济财政问题, 接下来这个季节的剧目,都是些小剧目,
像采珠人,小丑,和维特。 尤其是小丑, 单独演,时间太短,不过瘾。
起码应与乡村骑士一齐演。 记得八十年代中央歌剧院演小丑 还和 姜泥-司机骑 一起
演。
回到家里,都已12点半,但大家还是很兴奋。
b******5
发帖数: 259
37
来自主题: Prose版 - 初遇莎翁
第一印象总是事关紧要,后继过程中除非有异峰突起,否则很难改变。看戏也是这样。
记得第一次看百老汇时看妈妈咪呀, 虽然是名剧,但是当时英语不够听不太懂,音乐
倒是还不错但是总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去看戏都很惴惴,有点像完成
任务。直到后来看到歌剧魅影,音乐摄人心魄。黑夜雾气里魅影撑着小船带着Christin
的迷茫紧迫,华丽的吊灯忽然坠地的惊险,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那叮叮咚咚的小鼓透出的
不忘初心, 这些让我第一次对一部戏真正的热爱了起来。这部剧目我买票跟不同的朋
友们看过两遍,还在网上看了很多其他版本。
百老汇,歌剧跟芭蕾都看过些些。几乎都是要正襟危坐,噤若寒蝉。不然演员的声音就
穿透不到后面了。一直还没看过莎士比亚。向往之余略有不解,既然没有唱的,就靠说
,那么离得远了不就就没有什么感染力么。也曾试图翻过莎士比亚的书,那古英语the
什么的实在看得头疼。每年夏天Shakespeare in the park都享誉无数,可惜要排队抢
票,刷了好多次从来中不了彩票的我也不会在此事上例外。如此种种,也就息了要去看
的念头。
这两天天气忽然转凉了, 这才惊觉夏天是不是过了一大半了。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今天刚刚看完的,觉得这个行业也好,还是这个故事也好,脚本也好都做的不错。
这样的数学工科教授和心思活络的BL漫画家本身没什么交集,这样的相遇不知道是不是
万千BL爱好者的一种幻想。
整剧就一集,讲的就是关于女主是个BL漫画家和一个数学教授的爱情故事。为了结婚而
相亲,为了相亲而互相找好的地方,之间遇到了几个不是很合适的男性,还是挺符合现
在恋爱漫画的走向的。其中我看出了几个点,我自己还挺津津乐道的,分享给大家看看。
工作和自己的关系以及恋爱的关系。当然不单单指的是工作,也许是生活或者其他的细
节。一旦细节或者这些问题不能被接受,你是选择分手还是选择适应。这就成了这个时
代的一个标志性的问题。这个时代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关系的不稳定。这些元素叠加起
来我们会不会因此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抉择和没办法处理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女主
就是这样在这些细节里徘徊无措的人,她渴望能被理解,但一次次都是被无情的抛下或
者看不上的那个。
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评估。就我看来,女主是一个自我评估较低的自卑型人格的携
带者。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对于感情上大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这个状态致使她可以
找任何理由退出一... 阅读全帖
A******6
发帖数: 177
3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天枢 作者:徐公子胜治
天枢 286、神灵之眼与量子力学
眼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并不是眼中射出了某种视线,而是感知更加精微,能够接受与
分辨更远的信息。其实人们所接受的光影信息是一样的,只是有人灵魂清澈而深邃,在
其中看见的比别人要多。施展这种神通时,并没有多余的触动。
阿蒙也能做到这一点,但天枢大陆上的神术师们所修炼的神术,在这一方面并不特
意分辩,因为增强感知、能查人所不能查向来就可以借助很多种手段,只要这些手段对
自己有用就行。比如利用方」素扰动,就可以察觉周围尚未发现的事物,就像在浑水里
看不见鱼,伸手进去摸,也一样能发现 “鱼”的存在。
早在阿蒙少年时,刚刚跟随老疯子学会了水元素神术,还没有听说过侦测神术,就
用这种手段发现了暗中跟踪他进入黑火丛林图谋不轨的马企。(注:详见第15章 “
这是谁的陷阱”)等到他的成就越高,所掌握的手段自然就越多了。
又比如用侦测神术锁定目标,最好的办法是扰动目标所在的环境气息,让目标时刻
出于被感知的状态。至于这么做能否被对方发现,只看施法者的手段是否巧妙以及对方
的成就如何了。在天枢大陆的众多神术师、众位神使乃至神灵的观念里,只要境界比被
侦测者更高、手段更妙而能不... 阅读全帖
A******6
发帖数: 177
4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天枢 作者:徐公子胜治
天枢 286、神灵之眼与量子力学
眼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并不是眼中射出了某种视线,而是感知更加精微,能够接受与
分辨更远的信息。其实人们所接受的光影信息是一样的,只是有人灵魂清澈而深邃,在
其中看见的比别人要多。施展这种神通时,并没有多余的触动。
阿蒙也能做到这一点,但天枢大陆上的神术师们所修炼的神术,在这一方面并不特
意分辩,因为增强感知、能查人所不能查向来就可以借助很多种手段,只要这些手段对
自己有用就行。比如利用方」素扰动,就可以察觉周围尚未发现的事物,就像在浑水里
看不见鱼,伸手进去摸,也一样能发现 “鱼”的存在。
早在阿蒙少年时,刚刚跟随老疯子学会了水元素神术,还没有听说过侦测神术,就
用这种手段发现了暗中跟踪他进入黑火丛林图谋不轨的马企。(注:详见第15章 “
这是谁的陷阱”)等到他的成就越高,所掌握的手段自然就越多了。
又比如用侦测神术锁定目标,最好的办法是扰动目标所在的环境气息,让目标时刻
出于被感知的状态。至于这么做能否被对方发现,只看施法者的手段是否巧妙以及对方
的成就如何了。在天枢大陆的众多神术师、众位神使乃至神灵的观念里,只要境界比被
侦测者更高、手段更妙而能不...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21
41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7957/11061459.htm?fr=aladdin
张伯苓(中国著名教育家)
编辑
张伯苓(1876年(丙子年)~1951年),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戏剧以及
奥运会在东方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
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
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
守大陆。
中文名
张伯苓
外文名
Zhang Boling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876年4月5日
逝世日期
1951年2月23日
职 业
教育家
毕业院校
北洋水师学堂
主要成就
创立南开大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生平大事
3教育思想
▪ 美育思想 ▪ 戏剧 ▪ 音乐
▪ 环境 ▪ 继续研究 ▪ 公能教育
4奥运因缘
5人物轶事
▪ 亲历败降转交 ▪ 教育救国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2
来自主题: NKU版 - 南开大学和西南联大
说到张伯苓校长,不能不提到他的弟弟张彭春。
张彭春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
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
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
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工作。后移居美
国,1957年7月在美逝世。[1]
张彭春 - 简历
1892年生于天津。1904年入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1908年毕业。同年
,考入保定高等学堂。
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
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
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
1916年至1918年任南开学校专门部主任兼代理校长。
1919年赴美攻读哲学,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22年7月至同年12月
间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赴欧考察各国教育制度。
1923年至1926年任清华...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4609
43
来自主题: Anhui版 - 【戏曲文化】
地方戏曲有40多个剧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 、徽剧、庐剧、泗州戏、凤阳花鼓、
皖南花鼓戏、皖北花鼓戏、淮北梆子戏 、青阳腔 、傩戏等。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
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
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
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
、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桐城歌”或“黄梅歌”。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
身。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
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
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
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
》《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
》、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
G***Y
发帖数: 9698
44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香港亚视落幕 广州观众叹当年
亚视落幕广州观众叹当年
日期:[ 2016-04-03 ] 来源:[信息时报]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吉媛媛
陪伴了观众59年的亚视,虽然惨淡落幕,但在59年的时间里也创造了华语电视的一段
辉煌历史,制作过很多经典剧集,这些闪闪发光的过往,几代观众朋友和亚视一起见证。
4月1日亚视正式停播,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忆往昔”,一部部经典剧集的海报、一个
个鲜活的经典角色剧照、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点滴回忆在微博“洗版”。亚视熄灯之后
,多位亚视的忠实观众和《信息时报》记者分享了他们与亚视的故事——亚视,是我们
成长的一部分。
文化影响
《大地恩情》更新了对风俗的“知库”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亚视前身丽的电视台成为了广州观众接触香港电视的一个重要
窗口,从未见识过的粤语电视剧和粤语节目,让母语为粤语的广州本土观众感到既兴奋
又新奇。
观众李先生说:“那时候收看丽的没有正式的渠道,大家都在天台竖一根天线,几乎
家家户户都有,场面还是蛮壮观的。看到粤语电视剧很兴奋,因为广州很少能看到粤语
的节目,所以不管好不好看,当时觉得有得看就很满足。”
新事物的到来更新了很...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45
粤剧大佬倌罗家宝昨晚辞世
痛失一宝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
那浑厚甜润的“虾腔”仍留声在世,只是,“虾哥”走了。4月21日21时18分,著
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首届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罗家宝,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多功能衰竭,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去世,享年86岁。
A各界人士纷纷哀悼
昨夜,广东粤剧院官方微博发文称,“罗家宝老师毕生致力振兴粤剧,创立了粤剧
‘虾腔’艺术流派,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表示其去世是粤剧界及文艺界
的重大损失。
消息一出,戏行内外,无不慨叹。
身居异国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白超鸿表示,早一段时间已得知好友罗家宝入院一事,
谦与其家人保持联系,时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19日,我和林小群打电话到医院与罗
太(‘虾嫂’)通了话,当时她已经说罗家宝已经处于全昏迷休克状态,进了重症病房
。唉,回想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个对粤剧贡献这么大的人才,多难得啊!可惜他晚
年身体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的声音哽咽:“罗家宝老师是粤剧界的一
个宝,他所成就的‘虾腔’在全...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934
46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地,
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到1880年左右,北至海参威(原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
原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广州、福州、东至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都有河北梆子班
社的演出活动,是一个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全国性的大剧种。1920年后,河北梆子出现
衰势;1930年后急剧衰落,濒临灭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才莸得新生。
河北梆子有适合广大人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剧目。在它的500多个传统剧目里,有的揭
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有的反映阶级压迫,有的歌颂抗击侵略战争的英雄人物
,有的赞美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有的反映农村生活的风趣......。在反映当
代生活方面,自1890到1937年,河北梆子编演了150多个时装戏。它是最早
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
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
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如田际云、
o***r
发帖数: 148
47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河北传统艺术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
地,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到1880年左右,北至海参威(原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伯
力(原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广州、福州、东至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都有河北梆
子班社的演出活动,是一个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全国性的大剧种。1920年后,河北梆子
出现衰势;1930年后急剧衰落,濒临灭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才莸得新
生。 河北梆子有适合广大人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剧目。在它的500多个传统剧目里,有
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有的反映阶级压迫,有的歌颂抗击侵略战争的英雄
人物,有的赞美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有的反映农村生活的风趣......。在反
映当代生活方面,自1890到1937年,河北梆子编演了150多个时装戏。它是
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
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
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