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剩屯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r
发帖数: 4351
1
有空就稍稍补上点细节.
关于张献忠的屠杀。等有空我上几个地图吧。其实网上应该也有,大家可以自己去找。
看一下明朝四川政区图。可以看到川西的州县十分密集,川东川南就很稀疏,剑阁三峡
大渡河松潘北川地震带这些地方就更稀疏了。再对照一下四川地形图就明白了,川西是
平原,最适合农业生产,川东有若干山,长江以南除了沿江很窄的一条外大多都是山,
条件差了很多。川西人口大约能占全川的一半以上。
张献忠屠蜀完全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整个过程可参照两本回忆录,五马先生记年,蜀难
叙略,可得出大概。
五马先生记年里,记载了三次张献忠的屠杀。第一次,起因是听说张献忠要来,有了第
一波逃难潮,"(1644)六月,州城妇女逃尽"。对比蜀难叙略的作者当时随着一些官宦家
属逃出成都。大约是一些有钱人(官僚地主)或者不信任新政权的人逃离。然后是张献忠
军队去追那些逃难的人,对手无寸铁的人或者是屠杀(千余人"尽杀于黑痣湾喜儿潭")
, 或者掳回砍手(声如雷吼)。
圣教入川记记载了张献忠制定的剥皮,连坐等酷刑, 庐州陷记则记载了连坐和砍手, 这
些已足以说明张献忠其人的残暴本色.
之后大约一年时间里, 张部"不杀人亦不甚扰民...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汝才之死
罗汝才之死
董骁涵
罗汝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记忆里,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明史》里记载了《流贼列传》,其中只写了两个人:李自成、张献忠。因为他们
是流贼中少有的需要“独志其亡天下者”。
可是并没有罗汝才的列传。于是老罗的身影就渐渐消逝在远方,很久以后,大家只
记得差点坐了江山的李自成,差点杀光四川人的张献忠,并没有人记得罗汝才——一个
充满暴发户气质的快乐男人,比李自成真实,比张献忠善良。
《明史》的作者其实是很势利的,即便是在写“贼”,竟然也遵循“成王败寇”的
臭规律。当过“皇帝”的“贼”多写,不成气候的“贼”少写。唉,我常常掩卷太息,
大抵除了《史记》,其他史书的作者都是很势利的。我始终以为,《流贼列传》并没有
用心去定位“流贼”的概念。如果一伙人,居然是以“亡天下”为宗旨,那末,他们就
脱离了“流贼”,转变为“僭伪”。清季如张廷玉辈,尽可以去写篇《僭伪列传》。
有一次,看到有篇文章大胆地论断,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
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某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子曰:“再得瑟我削你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某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 11:40:36 2014, 美东)
选自文学城博客
博主 老生常谈12
(2014-01-31 07:34:40)
1978年2月7日是春节。我是在忐忑不安,焦急地等待中度过这一佳节的。文革后的第一
次高考已过去了2个月,应该到发榜的时候了。L省48万考生参加了这次考试,首次录大
学本科,专科及中专生8000多人,开学两个月后,又增加2000走读生,共录取10000余
人,录取率为2.08%。全国570万人报考,录取27.3万人,录取率4.8%。2013年普通高校
高考报名人数912万人,招生694万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6%。其中海南录取率高达93.6%
,吉林录取率高达92.67%。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了。
2004年时,我回忆了当年的考题。政治考题复原30%左右,数学考题复原40%左右,而理
化考题仅能复原20%左右。语文是...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4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http://hx.cnd.org/?p=108047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引言
二零零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个系列,陆续发在微信朋友圈里
。写完之后,有人建议整理一下,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顺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地图附
上,以便读者参考。所附地图,都是来自维基百科。在这里向维基百科表示感谢。
(一)
我贴出《历史应该怎样解读》那篇杂感之后,有朋友提出质疑,说高句丽跟高丽没有关
系,只有韩国人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承认,似乎我把高句丽作为朝鲜人的祖先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丽人是高句丽的承传似乎是人皆尽知的公
论,听大人说朝鲜也叫高丽,以前叫高句丽,后来把中间的句字去掉了,就叫高丽。因
为朝鲜既是国名,也是民族的名称,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高丽或者高句丽到底是代表民
族还是国家,只是知道朝鲜,高丽和高句丽是不同时代使用的名字,把时间概念抛开不
算,都是一回事。但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那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不关心。虽然高句丽也曾占领过
中国东北大片...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1319
7
中俄混血儿嘎丽娅:日本投降前曾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图)
发表时间:2015-05-04 18:06:39
1945年8月11日,日本正式投降前夕,会日语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受苏联红军指派,
只身前往驻扎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日军要塞劝降日军。之后,只有17岁的她再也没有
回来。2天后,苏联红军进行了几小时的毁灭性轰炸,日军要塞成为一片废墟。直到
1984年,当地民众与政府开始寻找这位烈士的踪迹,他们不仅找到了嘎丽娅亲属与照片
,还为她在绥芬河市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在雕像基座上刻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绥芬河市
民回信中的一段话:“我们的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
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和绥芬河市一直重视嘎丽娅事迹的保存和展示。黑龙江省民政厅在
2014年7月1日正式批准嘎丽娅为革命烈士。绥芬河市也专门为解放绥芬河献出生命的嘎
丽娅修建了纪念馆。
嘎丽娅照片。图中“娜”应为“娅”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渐渐传开。
8月11日,她走进黑龙江绥芬河日军要塞劝降。
她是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的血液,人们习惯... 阅读全帖
q**7
发帖数: 79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lloterran (hi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嘎丽娅---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的中俄混血姑娘(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4 17:51:16 2015, 美东)
中俄混血儿嘎丽娅:日本投降前曾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图)
发表时间:2015-05-04 18:06:39
嘎丽娅照片。图中“娜”应为“娅”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渐渐传开。
8月11日,她走进黑龙江绥芬河日军要塞劝降。
她是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的血液,人们习惯叫她张
嘠丽娅,大人疼爱地叫她嘎拉。
8月11日,嘎丽娅的母亲菲涅和弟弟张树烈目送她离开,再也没能等到她回来……
那一年,嘎丽娅17岁。
嘎丽娅与哥哥张国列
2009年,嘎丽娅“重生”。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民用青铜为她塑起一座雕像。雕像就立在她最后上山的地方。她站在
6米高的基座上,花岗岩形如石崖,嶙峋峭立。熔岩流出石缝,火焰在她身后升腾,化
为双翅,凌空招展。那火焰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她...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87
9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军委下达集结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万军人奉命
集结在云南至广西的772英里的边防战线上,二十五日,我军完全封锁中越边境全线。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炮兵部队数十万发炮弹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有生力量,我步
兵部队全面进攻,直到我军攻下谅山,深入越南40多公里,从2月17日至3月5日宣布撤
军,短短17天,双方合计伤亡10万以上,日均6000人,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
绝不夸张。
二、当年尘封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1、首战两天伤亡4000多人
2月17日6时25分,我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战开始轰
击越军阵地,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基本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的有生力量,我军坦克
部队配合步兵开始向越军阵地纵深推进,然而,我军猛烈的炮战并没有致命打击消灭久
经战火熏陶的越军主力,我军步兵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由于我军深受文革乱军的影
响,单兵素质,远不如越军,加之我军大部队行径作战,伤亡巨大。17日,东线部队在
我军炮兵的猛烈炮轰之后,开始了友谊关突破,然而,无论是基层指挥员,还是战士,
都缺乏实战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78
10
日本侵略中国,曾经是日本基本国策。甲午战争,日本夺取了朝鲜、琉球、台湾。日俄
战争,日本控制了旅顺和南满铁路。1931年918事变,日本侵占全东北。1932年128事变
,日本控制了上海市区。直到1935年华北事变何梅协定,日本军队驻扎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到山海关长城一带尽被日本控制。吃一块,消化一块;再吃一块,再消化一块。不
断蚕食。
77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军侵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数百万国军,战则死守硬攻预设阵地以人肉抗炮火,退则直线后退,不会迂回,不会包
抄,不会避实就虚。上海打完,直接就丢了首都南京。北平打完,国军就直接退到了黄
河一线。韩复渠逃跑,下一步就在徐州会战。徐州会战之后,干脆就退到武汉再打。广
大国土,被蒋介石直接地换取了时间:后退时间。转眼间,数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数千
里河山尽陷敌手。将士决死气吞山河,光头无能累死三军!如果国民党军队能够利用广
沃领土跟日军周旋,懂得避实就虚,在日军主力进攻时能够绕回去袭击威胁日军侧后、
绕回去夺回后方空虚的陷落城市,那么日本的军力国力根本就玩不起这样的战争游戏。
抗战里国军牺牲惨重,一方面是国军在...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zt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v*****y
发帖数: 89
13
诺门罕战争期间的伪兴安军概况
鄂秀峰
诺门罕事件是于1939年发生的。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全东北后,进而把战
火扩大到全中国,梦想霸占和征服中国的疯狂侵略时期发生的。所谓诺门罕事件是
一个不宣而战的战争。双方各动用了近十万人的陆、空军:出动了一定规模的装甲
部队,双方各死伤逾万余人。最后以日本认输,惩办肇事责任者和割地而告终。
我当时虽末直接参加战斗,但参加了收容逃散兵的工作,亲历亲闻一些实际情
况,观如实地忆述。关于伪军的参战情况,根据本人的见闻和有关人士的回忆录,
综合整理,若能为后人研究历史,贡献点滴,将不胜荣幸。
诺门罕事件,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了,回忆记叙上难免遗漏或谬误,希予
指正。
第一部份
(一)收容“归还兵”纪实
在诺门罕战争期间,伪兴安军的蒙古士兵,被驱赶到战斗第一线,协同日本军
队,参加了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战争。当时,因不愿当炮灰为日本人卖命,不愿参
加蒙古人打蒙古人的战争,发生了大批士兵逃亡事件。仅在7月6日的战斗中,有三
千五百多人的兴安师,逃跑过半,第四团只剩团长以下五十三人,因而不得不撤消
该团的番号。面对这一严重观实,为了缓和消极抵抗和民族情绪,伪兴... 阅读全帖
e*******o
发帖数: 227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CD上的牛人事迹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Hetzer (乌衣蓝帽),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CD上的牛人事迹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0 13:27:03 2010, 美东)
http://lt.cjdby.net/thread-962603-1-1.html
第85楼有事情经过
“让大家久等 92年 参加一次训练 得知教官的事迹
某次敌后突击,救援一我方人员,教官带人拖后打阻击在一大片密林中 一战友不慎触
雷,阻击队除教官外大部牺牲,一名重伤,教官轻伤,武器仅剩一把匕首未损。教官与
重伤战友一起装死。待敌来检视时,扑杀3名,扼杀一名敌公安屯长,拾枪引开后来之
敌。游战多时,毙伤多人不计,后弹尽,适逢我军打烟雾弹并发炮阻敌后援。教官于密
林内逐一击杀剩余追敌。待我军救援队赶到时,计数其冷兵器和殴死者12人”
l**i
发帖数: 814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证据确凿:刘文彩就是恶霸地主
刘文彩就是恶霸地主,《炎黄春秋》的谎言骗人无数
金仲葵
证据确凿:刘文彩就是恶霸地主
金仲葵
《炎黄春秋》杂志今年第2期刊载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王永华副 教授一篇文章,宣杨笑
蜀为四川恶霸地主刘文彩翻案和攻击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名曰《大地主刘文彩》的书(由
广东人民出版社于去年8月出版,长达32万字)。他们二人一致认为,中共把刘文彩定
为恶霸地主是错误的,刘本来是开明士绅。
到底谁是谁非呢?应以事实为准,证据为凭。
四川还有一批现年八、九十岁的老人是60年前的当事人,请听一下他们根据亲身经历所
作的证辞吧。
首先,请听大邑几位老农民诉说刘文彩是怎样剥削和迫害他们的。
1、陈子云说:“我家先租种王家10亩田,每年每亩交租谷1石(担)。后来刘文彩强买
了王家的田,就要我家把租谷加为1石1斗。他刘家收租谷的斗又比别家的斗大,佃户要
多交半升租谷才装得满1斗。”
2、徐德三说:“刘文彩家的风谷机装了6扇叶子,比别人的多两扇,风力很猛,能把好
谷子吹出去,说那是瘪壳,又不准我们拿回去。天旱减产,刘文彩不减租,要收铁板租
,逼迫我家把6分秧母田卖给他家,交够租谷。”
3、揭升飞说:“我家租种刘文彩2亩1分...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6302
16
俺们是烤排骨,红烧黄花鱼,
家里中国酒只剩两瓶五粮液,不舍得开。前两天去SAMS CLUB买了四瓶洋酒,。等会喝
点威士忌。
可惜的是没有朋友一起吃饭。前几年都是去一个朋友那一起吃饭,今年她找到一份不错
的工作搬到博士屯去了。
l**i
发帖数: 8144
17
原土改工作团成员谈炎黄春秋《大地主刘文彩》一文
金仲葵
原文标题:铲除封建制度基础的伟大胜利
金仲葵
来源:《中华魂》2010年第11期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
前些日子我从《炎黄春秋》2010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大地主刘文彩:集体
记忆的重构》(署名王永华),着重介绍笑蜀的《大地主刘文彩》一书,说根据该书的
记载,刘文彩根本不是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而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绅士。王文
最后发表议论:《大地主刘文彩》等的问世是一种努力——“试图改变过去几十年制造
的关于刘文彩的集体记忆,还原刘文彩的真实面目,从而完成对这一有争议的复杂的地
主人物的重构,以构建新的集体记忆”。这就同我们从课本上和老师的讲述中知道的刘
文彩南辕北辙了。我不敢贸然相信,特向你们请教,望能请熟悉这方面情况的老师写点
文章,用事实说话,还刘文彩以本来面目,为我辈释疑解难。多所叨扰,不胜感激。
此致
崇高的敬礼!
晚辈 常文今
复信
常文今同志:
来信已由《中华魂》杂志社转来,所附《炎黄春秋》上的文章也已读过。大概因为
我们是四川的老人,对于该文所述刘文彩等的事情有所了解,所以让我们来写复信。今
... 阅读全帖
J********a
发帖数: 520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常用汉字三千八
看客认识不认识。我都认识
啊阿埃挨哎唉哀皑癌蔼矮艾碍爱隘鞍氨安俺按暗岸胺案肮昂盎凹敖熬翱袄傲奥懊澳芭捌
扒叭吧笆八疤巴拔跋靶把耙坝霸罢爸白柏百摆佰败拜稗斑班搬扳般颁板版扮拌伴瓣半办
绊邦帮梆榜膀绑棒磅蚌镑傍谤苞胞包褒剥薄雹保堡饱宝抱报暴豹鲍爆杯碑悲卑北辈背贝
钡倍狈备惫焙被奔苯本笨崩绷甭泵蹦迸逼鼻比鄙笔彼碧蓖蔽毕毙毖币庇痹闭敝弊必辟壁
臂避陛鞭边编贬扁便变卞辨辩辫遍标彪膘表鳖憋别瘪彬斌濒滨宾摈兵冰柄丙秉饼炳病并
玻菠播拨钵波博勃搏铂箔伯帛舶脖膊渤泊驳捕卜哺补埠不布步簿部怖擦猜裁材才财睬踩
采彩菜蔡餐参蚕残惭惨灿苍舱仓沧藏操糙槽曹草厕策侧册测层蹭插叉茬茶查碴搽察岔差
诧拆柴豺搀掺蝉馋谗缠铲产阐颤昌猖场尝常长偿肠厂敞畅唱倡超抄钞朝嘲潮巢吵炒车扯
撤掣彻澈郴臣辰尘晨忱沉陈趁衬撑称城橙成呈乘程惩澄诚承逞骋秤吃痴持匙池迟弛驰耻
齿侈尺赤翅斥炽充冲虫崇宠抽酬畴踌稠愁筹仇绸瞅丑臭初出橱厨躇锄雏滁除楚础储矗搐
触处揣川穿椽传船喘串疮窗幢床闯创吹炊捶锤垂春椿醇唇淳纯蠢戳绰疵茨磁雌辞慈瓷词
此刺赐次聪葱囱匆从丛凑粗醋簇促蹿篡窜摧崔催脆瘁粹淬翠村存寸磋撮搓措挫错搭达答
瘩打大呆歹傣戴带殆代贷袋待逮怠耽担丹单...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2月13日 日军开始南京大屠杀
南京保卫战:国军74军与日寇的血拼
一接到命令,51师从句容向西转移,11月28日到达南京郊外,驻通济门淳化镇中间地区
,奉命守备南京城防从方山至淳化镇的一部分外围防线。
在师部,王耀武向各团团长下达了作战部署。原先听说淳化一带筑有预设的国防工事,
官兵们以为阵地应该有现成的坚固依托可恃,不料一到达实地察看,情况令人大失所望
。所谓的国防工事,布局设计极不合理,而且偷工减料,有的简直只是敷衍的土堆。由
于守城的决定临时做出,具体的准备工作毫无系统可言,原有的工事无人留守,也没有
向导,各部队连工事位置图都无处可寻,只能自己瞎摸乱撞,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事,却
大门紧锁没人接应,官兵们气愤地跺脚叫骂,性急的干脆砸门而入。51师到达前线即连
夜紧急抢修阵地,但是缓不济急。高桥门附近的阵地同样差强人意,张灵甫不得不督促
部下尽速对工事作临时性的加固。
从高桥门的土坡向东南方瞭望,日军的密集炮击清晰可闻,张灵甫不用望远镜也能望见
,远处丘陵边缘不时腾起大团大团的黑烟,将天空染成一片阴沉的灰色。淳化镇第一线
的301团于12月四日开始已与进攻的日军主力接战,至五日下午,淳化镇正面的敌人增
加到二千余...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662
20
(四)
女人的哭喊,影响不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年轻战士们。他们埋头检查好各自涉及的武
器装备,整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然后按要求规规矩矩恭恭正正地在行李包上写上自己
的姓名、服役单位、原籍地址,仿佛是与亲人作最后的告别。短暂的悲嗟之后,啃着炊
事班送来的馍馍头,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我趁啃馍馍头的档口,心想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被誉为是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事
业接班人,短短的十八、九年生命历程中,接受的都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誓把
青春和热血献给党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的崇高信仰教育,这种信仰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铭心刻骨进了心髓。正是因为这种信仰,文革初期尚年幼的我们,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大
哥大姐们砸过四旧、批斗过校长、焚烧过毒草书籍、停课闹过革命,参加了批林批孔、
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党所指引的政治运动。在高中还没毕业时,我们就向党递交了坚决
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离开城市上山下乡,誓做毛泽东思想的红色接班人的决心书。
在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我们又穿上了绿色的军装走上了保卫祖国边防的金光大
道。今天,党和祖国需要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祖国边疆的安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
痛下决心、视死如归...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1
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 設施配管1級技士平井憲夫(1997年1月因癌症逝世)
生前的最後吶喊。
我不是反核運動家。這20年來,我一直在核電廠工作。社會上有聽不完的擁核反核理論
,但我只想在這裡告訴大家:「所謂的核電廠是這樣一回事。」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核
電內部的實際情形。希望大家有耐心把這篇文章讀完。所謂核電,跟各位所想的或許有
點出入。在那裡,每天都有遭受放射線污染的工人,以及嚴重的岐視產生。
我的專長,是負責大型化學工場的內部配管施工與維修。快30歲時,日本掀起了一陣核
電建設的風潮。核電內部有錯綜複雜的配管,正好是我發揮專長的大好舞台。因此我被
核電製造商挖角,長期擔任工程現場的監督人員,一晃眼就過了20年。
「安全」是紙上談兵
1995年1月發生阪神大地震。地震隔天我到了神戶,看到傾倒的新幹線與斷裂的高速公
路。不禁發起一陣省思。因為這些公共建設實在與核電廠有太多相似點。大家或許認為
,核電、新幹線、高速公路這些攸關人命的建設,平日應該受到政府嚴格控管。但是看
到倒下的高架支柱,不是混凝土裡夾雜著施工初期的定型木片,不然就是焊接處焊的亂
七八糟。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呢?這不僅僅是...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2
作者:伯玉
52军是百战劲旅,但在大陆知之者甚少,尤其是52军解放战争征战史,几乎无人知晓。
前些时候有人在和平论坛写了一篇52军军史,竟然将52军解放战争全部战史几乎一笔未
提,仅寥寥数语,匆匆带过,令人叹息不已。解放战争史是中国军战史上一个巨大的空
白,胜利者编写的是胜利战史。失败者写文史资料也绝不敢碰这个“雷区”,他们说:
写写打日本人还可以,怎么可以写打胜利者的战史,岂不自找麻烦,中国历史因此留下
一个大真空。
52军是陕西名将关麟征一手调教的部队,被日军名将板垣征四郎誉为一个军顶10个中国
军,很多军官都是关一手提拔的陕西人仕,如后任52军军长刘玉章、52军最著名常胜将
军张晴光、百战将星张文博等等。52军出关后,连战连捷,所向披靡,经历重大战役有
:1、山海关、绥中战役,2、兴城、锦西、葫芦岛战役,3、锦州战役,4、北镇、黑山
、大虎山战役,5、平泉、朝阳战役,6、营口攻防战,7、增援秀水河子,8、抚顺战役
,9、本溪宫原,10、安东战役11,宽甸八河川战斗等等。这千百个大小战斗,精彩纷
呈,悲惨壮烈,不是几本著作能够描述的。其中对东野有生力量打击最大,也是东北解
放战争史...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3
外管局否认大规模外储导致通胀 称并非主要原因
2011-07-28 10:22:51 来源: 外管局网站 有1024人参与 手机看新
转发到微博(1)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1974.91亿美元。7月28日,针对“外储规模是否
已超合理水平”的疑问,外管局网站发布《外汇储备热点问答(三)》回应称,外储增长
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客观结果,外汇储备目前没有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
管局还强调,中国不追求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不追求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
在答问中,外管局还否认了“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一
说法,称外储虽导致人民币市场投放量有所增加,但近年来,央行已多次通过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进行对冲操作,回收了外汇占款所投放的流动性。因此
,外汇储备的增长不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外管局还称,我国已不再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与所谓的“强制结售
汇”无关。
在7月20日,外汇局发布《外汇储备热点问答(一)》 ,称已注意到近期标准普尔等评级
公司在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问题上所表达的观点,希望美国政府切实...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4
首先大家必须清楚一点的就是,能够爬上中央高层的那些人各个都是人中之龙,不管他
所受到的教育,知识,智慧,权谋等等,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所不能比拟的。这点非常
重要,如果不清楚这一点,那么证明你还生活在一个如黑客帝国般虚拟的世界中。基础
错了,判断当然就不会准确了。我也是在最近,通过闲聊才突然悟到了现民族政策的精
髓之所在。
当时我正在和别人谈论新疆问题,我说现在维族非常的仇恨汉族,一个是移民问题,一
个是资源问题。说完以后我听到了一句醍醐灌顶的话“现在别说维族,很多新疆移民的
2代,3代汉族人也很不满,感觉自己的资源被抢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顺着这
条思路思考良久,半天时间才回过味来,不禁拍案叫绝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首要的矛盾并非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阶级矛盾牵扯到经济利益,是最直观,最能亲身体会的。说到经济利益,那么地
方与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博弈就是中国历朝历代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周的春秋
战国,汉的七王之乱等等,离大家最近的一次民国的军阀混战,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所以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来说,中央的控制力是一大关键,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特别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6
哈哈哈哈,共狗编都不会编,梁山战斗这种早就被宣传喉舌宣传烂了的东西,还以为是
发现了新大陆,还什么一个营消灭一个大队600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梁山歼灭战
原创:tyl319
1939年8月初,我八路军第115师部队在山东省梁山地区与日军第32师团步兵第212联队
第1大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第32师团是于1939年2月7日由日本的东京地区兵员编成,战斗力很弱,调至山东后,主
要担任警备任务,由于是新部队,没有作战经验,因而该师团的步兵第212联队第1大队
此次在梁山战斗中遭到歼灭性的打击。
1939年7月,第115师将成立不久的师独立团及游击第7支队合编为独立旅,由杨勇任旅
长兼政委。当时,任务是向巨野地区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686团亦至运河以西配合
独立旅行动。第32师团根据这一情况,即令驻于荷泽的步兵第212联队对该地区进行扫
荡。另外,为了加强步兵第212联队的火力,第32师团决定将野尻炮兵小队配属给该联
队,同时命步兵第212联队驻于肥城西南之演马庄的第1大队派员护送野尻炮兵小队去步
兵第212联队本部所在地荷泽,然后与联队主力一起彻底扫荡巨野地区。
这样,步兵第212联队...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太平天国杂史(三)清军版的“甜露” [ 北溟有鱼 ]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2 10:26:09 2012, 美东)
太平天国杂史(三)清军版的“甜露” [ 北溟有鱼 ] 于:2012-02-22 07:55:03 复:
3671724
熟悉太平天国史的朋友,对太平军的“甜露”事件大概都不陌生:1864年天京被围粮绝
,洪秀全下令全城挖野菜野草搓成丸子,名曰“甜露”,以充军粮。
野菜这东东,味美可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实乃益寿延年减
肥养生的佳品。不过重体力劳动者(守城作战)最急需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等,那就欠奉了。野草更惨,并且可能有毒。小天堂混到这份上,灭亡也就
是倒计时了。
无独有偶,其实战争期间清军也一度被逼到靠“甜露”为生。小小的区别在于太平军吃
的是草叶,清军吃的是树叶。
故事主人公蔡元隆,16岁就在湖南岳州加入太平军,并展露出惊人的指挥天赋。后来隶
属李...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5368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其实领导人子女确实很难约束
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移民西方了。
女儿也到美国了。就剩两口子在
国内当裸官。女儿在哈富打好根基,
姐姐在博士屯买了豪宅,两口子
随时可以屁股一拍到美国跟女儿养老,
多有保障呀。在中国一个亲人都没有,
走得多干净彻底呀。
这种人还被选上当皇帝,真是中国
命中的劫数。
L******f
发帖数: 5368
29
我自认没有逆天的能力。
中国人也不是都能唤醒的。
习近平全家移民西方,
姐姐在博士屯买了豪宅,
女儿也在哈富。
就剩两口子在国内当裸官,
多少亿资产都转移出国了,
随时可以一拍屁股到美国
跟女儿养老。
这些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
他卖国,你能阻止的了吗?
L******f
发帖数: 5368
30
你该不是体制内的吧?
真正要害的你不敢讲。
一个是习近平。
全家移民西方。姐姐在博士屯买了豪宅。
弟弟在澳洲。女儿在哈富。
就剩两口子在国内当裸官。
已经转移资产好几亿在海外。
随时可以卖国以后跑去跟女儿养老。
在中国一个亲人没有。走的干净彻底。
一个是刘亚洲。
刚升上将。据称要当总政主任。
负责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
刘亚洲以前的著作大家可以放狗。
刘亚洲弟弟刘亚伟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工作,
曾专门负责“中国选举问题”。具体地说,
就是负责和平演变中国。
刘亚洲负责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
结局怎样大家自己发挥想象力。
c********g
发帖数: 15629
31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2&tid=114&pid=1069
第三章 地狱 1958~1965(二)
二、大饥荒
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豫北是连续两个大丰收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出奇的好。但是
棒劳力都去“大炼钢铁”、“大修水利”了,“大办粮食”的任务就落到我母亲这个七
岁的孩子和外公的父亲(【注】外公的父亲时年已经接近七十岁了)这样的老弱病残头
上。可这样这些老弱病残能有什么力量呢?况且,在干部们的重压之下,还必须赶“进
度”、追求所谓的“提前××天完成指标”、“收割放卫星”,于是就胡乱收割,甚至
有些地块根本没收割而直接犁地,放一把火以后用土把庄稼埋起来就算完事。大量的庄
稼就这么烂在地里做了肥料。而且在当时,谁都不能偷偷地把作物带回家里,因为那是
盗窃集体财物,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揪出来可不得了。每天下工时村干部都守在村
口,一个挨一个地搜身检查,有时候甚至连妇女的私处也不放过。查到谁偷带了食物,
当即就是一顿痛殴。由于饥饿感的驱使,年幼的母亲总是在地里偷吃生的农作物,生茄
子、生南瓜、生麦穗、生玉米——什么都吃过。浮...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记饿——“大跃进”余波亲历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5 10:00:18 2012,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011
资中筠
【摘要:临时出国人员不得在国外购食物回国,以免损害国家形象,“授人以柄”。在
那之后,这就成为纪律,事关反帝反修大业,如还有人犯规就是客观上为敌人反华宣传
服务了。此之谓饿死事小,面子事大。】
1956-1959的三年间我奉派在国外工作,所以“鸣放”、“反右”、“大跃进”都躲过
了。只是1959年回国后赶上承受“大跃进”的后果,通常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如今
回忆起来最突出的竟是一个“饿”字,与“吃”有关的故事、轶事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首先要交代的是,本人当时虔诚地“爱国、爱党”,政治热情极高,毫无独立思考能力
,对一切公开的宣传和内部传达的情况、指示、精神从不怀疑,一味紧跟。越是困难、
艰苦,越认为是对自己的...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0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刘文彩真相》
铲除封建制度基础的伟大胜利
金仲葵 来源:《中华魂》2010年第11期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
前些日子我从《炎黄春秋》2010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大地主刘文彩:集体
记忆的重构》(署名王永华),着重介绍笑蜀的《大地主刘文彩》一书,说根据该书的
记载,刘文彩根本不是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而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绅士。王文
最后发表议论:《大地主刘文彩》等的问世是一种努力——“试图改变过去几十年制造
的关于刘文彩的集体记忆,还原刘文彩的真实面目,从而完成对这一有争议的复杂的地
主人物的重构,以构建新的集体记忆”。这就同我们从课本上和老师的讲述中知道的刘
文彩南辕北辙了。我不敢贸然相信,特向你们请教,望能请熟悉这方面情况的老师写点
文章,用事实说话,还刘文彩以本来面目,为我辈释疑解难。多所叨扰,不胜感激。
此  崇高的敬礼!  晚辈 常文今
复信
常文今同志:
来信已由《中华魂》杂志社转来,所附《炎黄春秋》上的文章也已读过。大概因为
我们是四川的老人,对于该文所述刘文彩等的事情有所了解,所以让我们来写复信。今
年是建国后土地改革的60周年,回顾土地改革伟大变革是很有意...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3390
34
李大眼在足球圈是个什么人,早些年看球的都知道
虽然所谓的上书房行走皇马马德兴也许rp真如大眼说的那样不咋地,但是真球迷都知道
马德兴倒是真干了不少实事,勤劳实干屯了不少干货
李大眼干不过别人,rp又不好,足球圈人得罪光了,混不下去了,离开虽然耍了一下赖
,好歹还是滚出足球界了,后来看到有利可图,又把那些足球圈里众所周知的黑幕整理
整理发表,小赚一笔,都是尼玛别人炒现饭炒剩的,圈里人不说,资深点的球迷早都看
厌了。
自从丫转行要当公知,我就知道公知这个词快完了,尼玛要是马德兴和足协不那么咄咄
逼人,让大眼有口饭吃有点尊严,说不定大眼还在足球圈混,不来祸害公知界。
中国人就是这样,一看当公知有利可图,阿猫阿狗都凑上来了,可怜那些真有理想的公
知!
c***h
发帖数: 1862
35
很可惜,1949年来了铲子党。
信阳的反瞒产运动
1958年底,云南全省因肿病死亡39,172人,发病38.8万多人。[1]到1959年4月
初,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南、甘肃、贵州、河北等15个省区“无饭吃”的人口
已达2,517万。同时,城市的蔬菜定量供应降低到按两计,北京居民有一时期1天只能
吃到1、2两菜。广东一些地方也发现因饿浮肿(10,930人)和饿死人(134人)。[2]
在稍后的庐山会议上有人提到了该年的“大春荒”:河南去年曾发生浮肿病和饿死人的
现象,春节时几万人浮肿;湖北春天5百万人日均几两粮,吃稀饭,已死了1,500人,
15万人浮肿;四川普遍吃稀饭,菜里见不到一点油荤;甘肃严重缺粮,公社食堂都吃面
糊煮土豆;湖南一些地方每餐只有2、3两米;山东济宁专区严重饥荒等。[3]这些是当
时已汇报上去的实情,由此看来,问题实际上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但毛泽东认为农村并不真缺粮,而是农民瞒产私分、深藏密窖。他说:“我以为,产品
本来有余”。[4]2月份广东省委一份报告说,雷南县查出瞒产私分的粮食7千万斤,证
明目前农村有大量粮食,粮食紧张完全是假象,是生产队和分队进行瞒...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旧文新读《国防论》
旧文新读《国防论》
http://bbs.tiexue.net/post_4168602_1.html
爱国将领蒋百里先生《国防论》全文
文章提交者:火箭筒对防空洞 加贴在 陆军论坛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转者按: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些爱国将领和军事理论家也著书立说,介绍军事科学研
究的成果,传播加强国防建设、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著名
将领蒋百里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致力于国防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并在杭州中央航空学校、庐山军官训练团作讲演。1937年夏,他将有关文章、讲演稿以
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整理编排成书,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印行,后由上海大公
报社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
的!”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发行。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防论
蒋方震百里著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 第一种
[...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944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某大神的预测
居然没有剩活塞!
居然没有博士屯!
你丫不想混了!!
x*********h
发帖数: 2223
38
任教主---Mao
神教---tg
岳掌门---Zhou.......
卯金刀---Liu
士豆三---Peng
章节大致划分,首章十月围城,以清廷立场为基准点,次章五色迷局以孙宋袁段吴的五
人棋道为基本视角,三章青云之路以小浙江的十年发家史为线索,四章白日梦尽,观察
黑道漂白后的大哥是如何由永乐直接奔永历,把明朝二百年余年的沧桑浓缩在自己的头
上,五章黑木崖上,任教主的爱与哀愁,六章金水河畔,烟花放炮过春节,无风无波又
一年。
第五章,黑木崖上
任教主的爱与哀愁部分,篇幅长,猛料多,人物众,小熊只能用每晚餐前一个主题
的方式,来逐一解读。
第一夜。韩战。神教基业初立,韩战爆发。站在神教的角度来看,出兵绝对是有利
可图的。这是为什么呢?
新朝开基,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获得所谓的正统性。正统性分两个方面,
一是法统,二是道统。法统尚力,道统讲理。前者,神教兵强马壮,已经具备让国民服
从自己的硬实力,可后者还没有。凭甚能让黔首从心理上认可自身统治的正当性?这是
个难题。光有法统,没有道统,先天不足,法力总有潮涨潮落,到那时,如果没什么道
义上的理论支撑,又何以维持?
既想要大义名份,...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某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选自文学城博客
博主 老生常谈12
(2014-01-31 07:34:40)
1978年2月7日是春节。我是在忐忑不安,焦急地等待中度过这一佳节的。文革后的第一
次高考已过去了2个月,应该到发榜的时候了。L省48万考生参加了这次考试,首次录大
学本科,专科及中专生8000多人,开学两个月后,又增加2000走读生,共录取10000余
人,录取率为2.08%。全国570万人报考,录取27.3万人,录取率4.8%。2013年普通高校
高考报名人数912万人,招生694万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6%。其中海南录取率高达93.6%
,吉林录取率高达92.67%。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了。
2004年时,我回忆了当年的考题。政治考题复原30%左右,数学考题复原40%左右,而理
化考题仅能复原20%左右。语文是我的强项,能记住大部分考题。经几个月的不断的修
改,基本复原了它。2005年在跟贴时将它首次放到网上,以后又放到不同的网上几次。
在此新春佳节之际,再贴在文学城,献给当年参加L省高考的48万考生,也希望你们发
现错误予以纠正。
L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们党人的祖国是苏联
老毛跟苏联,基本上是打嘴仗。有本事,把江东64屯要回来呀。而且,斯大林在的时候
,屁也不敢放一个。
中苏边界问题,包括沙俄的侵略史,对民众而言也成了一件陌生的事情。1949年出生的
史学工作者刘惠恕有这样一段回忆:“约1967年上半年,作者在读邓之诚编的《中华二
千年史》时,突然读到了《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的内容,从中得知沙俄
曾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l00万平方公里土地。出自少
年时代的爱国激情,我把发现告诉当时上海市南模中学的几个学生,激起了大家的共愤
。由一位叫过永鲁的高中毕业生执笔写了一篇《苏修必须还我山河——彻底砸烂瑷珲条
约》的论文(约1.2万字),交我携带扒货车赴北京,请示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接待
站能否公开揭露此事,接待人员回答是:‘要请示,隔两天来听回音。’两天后我接到
的回音是:‘此事可以写一写。’但当我回到上海时,却得知有人向公安局反映:‘有
人试图挑起国际争端。’公安局工作人员为此曾找过永鲁等人谈话,了解情况。结果此
事不了了之,揭露沙俄侵华史的写作活动也未能再搞下去。”——18岁的青年,发现《
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3619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是怎样把方励之气死的
我明明知道方励之没有贪污民主经费,我就讲他贪污民主经费,就是这样把他气死的。
实际上他是被民运分子气死的。
“中國人權”的由盛轉衰
1989年,華裔中國科學家傅新元和學者李曉蓉在紐約創立了一個叫做“中國人權理
事會”的民間組織。這是第一個由民間產生的中國海外人權組織。它宣稱,該組織創立
的目的是“接續三十年代蔡元培、宋慶齡領導的《中國人權保障同盟》的事業”;它的
自我定位是“一個在中國大陸推廣人權理念、進行人道救助的非政府組織”。這個組織
在海外中國人的流亡組織中可以算作是一枝獨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掌管“中國人權”的機構——理事會,由理事和榮譽理事組成。在理事會的名單中
,人們可以看到一些聲譽顯赫的重量級異見人士,包括方勵之、劉賓雁、蘇曉康、郭羅
基、王丹等。但這個由著名人士組成的理事會,只是名義上掌管“中國人權”的領導者
,有名無實,實際的操控權掌握在一個叫劉青的人手裏。
1992年,劉青加入“中國人權”,與上述理事會中聲名顯赫的民叽罄袀兿啾龋瑒⑶
喈敃r只能算是一個無名小卒;他加入這個組織的本意,只是為了從創始人傅新元那裏
得到一份全職全薪的工作。但不知爲何,傅新元旋即把該組織...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2
作者: 刘梦溪
毛腊肉诗词有三种抄袭剽窃现象: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的语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诗句登场”;
二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诗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但在抄袭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
三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掩耳盗铃,也不注释
。具体有:
“搅拌式”
将王建《宫词》中的“春风吹雨洒旗竿”剽袭为“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
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剽袭为“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
韶山》);
将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中的“别泪作、人间晓雨”剽袭为“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将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剽袭为“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掩耳盗铃式”
将古童谣中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剽袭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
将幼卿《浪淘沙》中的“极目楚天空”剽袭为“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剽袭为“一唱... 阅读全帖
k*******3
发帖数: 3113
43
你要是把满清不算中国的话,那些土著确实不是中国人,那些地方确实不算中国的地方。
杀光并不是说一个也不剩。64屯知道吧?
合着毛子占的地方本来就不是中国的。草,以毛子的无耻也还知道要和中国签不平等
条约,而不是悄悄拿走。
你这舔毛也舔得太过了吧。
c*********d
发帖数: 9770
44
http://news.sina.com.cn/c/2014-10-31/092731074459.shtml
2014年10月31日09:27 参考消息
国防部-徐才厚案严查(来源:国防部网)
图:2012年3月,当时同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和徐才厚总是在主席台紧邻
落座
近几天来,关于徐才厚的报道屡现报端。10月27日,国家军事检查院宣布对原中央
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件侦查终结,将移送审查起诉。
关于坊间早有徐才厚身患不治之症的传言如今也得到证实:2013年2月,徐才厚确
诊患膀胱癌。今年6月,军事检察机关对徐才厚立案侦查后,还协调医院对其进行了积
极治疗和医护保障。
这名从大连瓦房店下属偏僻小岛长兴岛走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
深渊?曾险些脱下军装转业回家的年轻干部又缘何时来运转继而平步青云?身居高位却
如此贪婪,这名曾经的军内名校学员,给军队甚至国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难以估量。
全文详见《凤凰周刊》2014年第20期,总第513期封面故事《徐才厚往事》
初夏,辽东半岛特有的温带季风气候,实在难以捉摸。6月27日,一夜的雷电交加
、暴雨如注。翌日,...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245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灵不灭,气贯汗青
张自忠是以上将军衔和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世
界50个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在张将军战死于枣宜会战后4年
——1944年,中国又一位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豫中会战中撤退受敌伏击而殉国。但
因张将军牺牲在前,更因为牺牲的极为壮烈,国人仍将张自忠列为“中国抗战名将第一
人”、“抗战第一英雄”。
一、出身官宦家庭 秘密加入同盟会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
张自忠6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张自忠也带
了去。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张自忠14岁,已长
成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生性刚烈,就把他送回
了临清老家。张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
父亲病故,全家悲痛,张自忠更为自己没有好好孝敬父亲而难过。张树桂故后,夫
人冯氏就成了一家之主。冯氏虽没有读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
章法。每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心地善良的冯氏总是拿出粮食和棉...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22634
46
超级大本营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
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
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
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
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
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一文。
由于本人的理论认知水平有限,如翻译过来的东西有何言词不当,敬请各位网友谅解。
如果文章讲述的事情跟大家知道的有出入,敬请批评指正。如果文章表述的观点有损现
在正在实施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敬请贵网马上屏蔽此贴。
谨以此文献给文章的原作者——我的加拿大及芬兰朋友,尽管他们不让透露真实姓名,
但对他们长期关注中国等东方国家命运的研究深表感谢!同时,也以此文献给国内外关
心中越战争研究的各位网友,对他们给撰写此文提供的帮助深表感谢!
最后,在此中越战争爆发3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向中越双方在战争中死难的10多万军人
...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47
原标题: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820337.html
作者:匿名外国友人;翻译:网友ss43316
【译者的话: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
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
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
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
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
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
——冷战的转折点》一文。
由于本人的理论认知水平有限,如翻译过来的东西有何言词不当,敬请各位网友
谅解。如果文章讲述的事情跟大家知道的有出入,敬请批评指正。如果文章表述的观点
有损现在正在实施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敬请贵网马上屏蔽此贴。
谨以此文献给文章的原作者——我的加拿大及芬兰朋友,尽管他们不让透露真实
姓名,但对他们长期关注中...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48
公共食堂是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的产物,本来只在农村地区开花,可是
在1958年城市地区的大炼钢铁运动中却派上了用场。原来,大炼钢铁运动中,
很多家庭的男女家长都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小高炉第一线,即使是家庭妇女,
也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集中在某些大院里用土高炉炼钢或者小炉“煨”
钢。煨钢者,用一陶罐装上任何铁制品,里面再放些草木灰,放在小炉中闷
炼是也。据说煨过的铁就变成了钢,至于这种钢是否有价值,则又另当别论,
反正往上面报数,完成指标就行了。这样,家里定时开饭就成了问题,特别
是孩子多的家庭更麻烦,所以街道食堂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城市里遍地生根。
过了58年,虽然大炼钢铁不再搞了,然而街道食堂却延续下去,成了三
年困难时期一个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景。我一直寻思,为什么大炼钢铁下马以
后,人民不回家做饭?有人说是习惯于食堂的方便,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为
什么困难时期以后又回到自家的灶台?有人说是政府强制解散的,不回灶台
莫非天天去饭馆吃饭?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又不在单位食堂吃饭?
至少有食堂的单位不在少数,而有家庭的人在单位吃饭毕竟是少数。
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道理。原来是三年期间,父母...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9
资中筠:为什么三年困难时期出国人员不准买食品2012年04月02日 09:06
来源:书屋 作者:资中筠 字号:T|T9787人参与 101条评论 打印转发
我的女儿是1960年5月出生的。那正是全民挨饿进入高潮。当时“孩子他爸”正在农村
下放劳动(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回来都需要下去锻炼,我如不是有此特殊情况,也会下
去的)。我们都认为这是宝贵的锻炼机会,决不想要他为我生产而请假回京。我全靠父
母家做后盾,在家坐月子。他们几个月前就把全家的票据和蛋、糖等副食品配额集中存
起来做好准备。但是肉票是过月作废的,而且有票也不一定买得到肉。家里的老保姆为
此费尽心机,在算准的预产期前夕,以全家的肉票早起排队买了一支蹄炖汤。偏偏我实
际生产的日子比预产期晚了十多天,那时又没有冰箱,急得老保姆直掉眼泪,只有每天
煮一开,保证它不变质,到我产后吃到时已经只剩汤了。反正“肉烂在锅里”,并未损
失,营养保留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产妇最需要的鸡蛋,靠全家的配额也是不够的。
母亲托一位亲戚从农村弄来一篮鸡蛋。那时报上正在大力批判农村自由市场,说是“挖
社会主义墙角”云云。我就认定那鸡蛋一定是从自由市场来...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5191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生物千老还不如捡瓶子的老邱
老邱每年都能回国省亲加相亲,说明捡瓶子的钱不用缴税也能剩下不少,说不定再领点
救济和免费食品能省更多钱。还有大把时间,也不用看谁的脸色。我一生物千老,每年
税后就三万刀,在博士屯这种大城市,租房子吃饭之后就剩不了几个钱,做千老多年还
不如老邱攒的钱的1/5,我才是大穷鬼。所以最多三年才能回一次国。我最近想回国,
跟老板提起来,老板脸色大变,瞪着鹰眼,阴沉着说,你知道,我们现在的饭丁压力很
大。。。。。哎,你的那个什么什么实验做的怎样了?我等着写到搁软它里呢。
有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一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生活还不如老邱?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