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9 发帖数: 221 | 1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科院苏州纳米
所。研究方向涉及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领域。具体内容为功能材料
的制备,反应机理和电子传输性能研究,以及在仿生传感器和太阳能光电转换中的应用
。已发表科技论文和研究综述30多篇,包括4篇Angew. Chem. Int. Ed.,3篇 Nano
Letter,2篇 Adv. Mater,2 篇 Chem. Mater,1篇J. Am. Chem. Soc. ,1篇 Chem.
Commun.,1篇ACS Nano. 论文被引用2130多次。
课题组招聘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2名,博士后3名,博士3-4名。请将详细简历发
送到: x********[email protected] 或者 f********[email protected] .
岗位描述:
1) 无机化学。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反应机理探讨以及结构表征。
2) 有机 / 生物化学。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
基团修饰。
3) 半导体光电子学,半导体微加工,
4) 电化学。电分析化学。... 阅读全帖 |
|
x**********9 发帖数: 221 | 2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 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中科院苏州纳米
所. 近年来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Nano Letter,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和 ACS Nano.等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与综述30多篇, 引用
超过2100次, h 因子为18.
研究方向:化学, 材料物理与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研究。涉及新颖高电子传输性能
材料的制备和相应仿生传感器与太阳能光电转换应用, 结合理论模拟揭示相关反应机理
。 因课题组发展需要, 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2名,博士后3名
,博士3-4名. 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应聘, 请将详细简历发送到: xjfeng2011@
sinano.ac.cn 或 f********[email protected]
岗位描述:
1) 功能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合成和结构表征,与相关反应机理研究;
2) 半导体光电化学;
3) 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 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基团修饰;
4) 仿生传... 阅读全帖 |
|
x**********9 发帖数: 221 | 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 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科院苏州纳米
所。近年来在Angew. Chem.,J. Am. Chem. Soc.,Nano Letter,Adv. Mater.,Chem.
Mater.,Chem. Commun.,和 ACS Nano.等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与综述30多篇。引
用超过2100次,H因子为18。
研究方向:化学, 材料物理与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研究。涉及新颖高电子传输性能
材料的制备和相应仿生传感器与太阳能光电转换应用, 结合理论模拟揭示相关反应机理
。 因课题组发展需要, 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3-4名,博士3-4名。
岗位描述:
1) 功能材料(半导体/量子点)合成和结构表征,与相关反应机理研究;
2) 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 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基团修饰;
3) 半导体光电化学;
4) 生物传感,半导体微加工以及半导体传感器件。
岗位要求:博士可以选择由科学院北京化学所代招。博士后要求博士毕业后不超过三年...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1828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1 09:01:52 2012, 美东)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85031&do=blog&
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曹廷炳教授从高楼跳下后身亡。
曹教授是1973年生,属于青年才俊,北大博士毕业后去哈佛跟随某大牛做了3年博士后
,2005年被人大引进。几年来,科研成就不错,2011年11月还在《德国应用化学》这样
的牛刊上发表论文。
据说,曹自杀原因在于压力过大,而且化学系人际关系紧张。跳楼后留下了遗书,妻子
无工作,孩子很小很小。
人间惨剧啊!看来,人大这样的文科学校,校级领导都是文科出身,确实没有孕育理科
的环境,不适合建立理工科院系,或者说短期内人大校领导想出政绩很难!你看,都出
了人命!!!
愿逝者安息!望生者引以为戒!
曹教授教授简介:
http://chem.ruc.edu.c... 阅读全帖 |
|
e******a 发帖数: 44 | 5 看谁先用干细胞技术做出一个完整的功能化的器官或组织, 谁就可以得奖。
现在大多就是一个纠结于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
h*******k 发帖数: 975 | 6 序号 申请人 性别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领域 依托单位
所在国别
(地区)
1 丁航 男 博士 教授 多相流与液滴动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 中国
2 王家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低维拓扑 北京大学 中国
3 亢战 男 博士 教授 不确定性结构分析与优化 大连理工
大学 中国
4 白承铭 男 博士 教授 代数学及其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
南开大学 中国
5 刘彬 男 博士 教授 先进材料的多尺度多场力学 清华大
学 中国
6 许晨阳 男 博士 教授 代数几何 北京大学 中国
7 杨文力 男 博士 教授 量子可积系统的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
8 ... 阅读全帖 |
|
u***n 发帖数: 1263 | 7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廖伍平、张洪杰等在制得系列
稀土-杯芳烃核簇化合物的基础上,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得了杯芳烃修饰的Co32核簇
,并观察到了该核簇的三种不同堆积方式。同时,他们与北京大学高松院士课题组合作
,对该核簇的磁性进行了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09, 131, 11650-11651)上。
近年来,杯芳烃在超分子化学及晶体工程方面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但大多数工
作都集中在对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空腔的填充、杯芳烃分子自身的排列方式等的研究上,
如杯芳烃的双层式结构、分子胶囊、“俄罗斯套娃”式、“弗累斯大转轮”、纳米球状
、纳米管状等结构都已有报导。然而,杯芳烃及其衍生物除下沿的酚羟基外,还可在上
沿或下沿拥有功能化官能团,甚至桥连亚甲基也能被修饰或取代,是一种理想的多齿配
体。尽管也有利用杯芳烃为配体构造金属核簇的报道,但其中最大的核簇也只含有12个
金属原子。
长春应化所研究人员以硫杂杯四芳烃为配体,在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中经溶剂热处
理成功制得了Co32核簇,这是迄今为止,已制得的含钴数 |
|
y*******n 发帖数: 127 | 8 貌似polymersource不再提供了。
谢谢! |
|
|
x**********9 发帖数: 221 | 10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方向涉及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领域。具体内容为功能材料的制备,反应机理和电子传输性能研究,以及在仿生传感器和太阳能光电转换中的应用。已发表科技论文和研究综述30多篇,包括4篇Angew. Chem. Int. Ed.,3篇 Nano Letter,2篇 Adv. Mater,2 篇 Chem. Mater,1篇J. Am. Chem. Soc. ,1篇 Chem. Commun.,1篇ACS Nano. 论文被引用2130多次。
课题组招聘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2名,博士后3名,博士3-4名。请将详细简历发送到: x********[email protected] 或者 f********[email protected] .
岗位描述:
1) 无机化学。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反应机理探讨以及结构表征。
2) 有机 / 生物化学。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基团修饰。
3) 半导体光电子学,半导体微加工,
4) 电化学。电分析化学。
5) 具有生物传感以及半导体传感... 阅读全帖 |
|
x**********9 发帖数: 221 | 11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 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中科院苏州纳米
所. 近年来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Nano Letter,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和 ACS Nano.等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与综述30多篇, 引用
超过2100次, h 因子为18.
研究方向:化学, 材料物理与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研究。涉及新颖高电子传输性能
材料的制备和相应仿生传感器与太阳能光电转换应用, 结合理论模拟揭示相关反应机理
。 因课题组发展需要, 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2名,博士后3名
,博士3-4名. 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应聘, 请将详细简历发送到: xjfeng2011@
sinano.ac.cn 或 f********[email protected]
岗位描述:
1) 功能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合成和结构表征,与相关反应机理研究;
2) 半导体光电化学;
3) 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 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基团修饰;
4) 仿生传... 阅读全帖 |
|
|
h******g 发帖数: 600 | 13 通过EDC coupling合成了一个双功能化的PEG,PEG分子量很低,只有900左右,反应
后用沉淀法纯化,用冷冻乙醚作溶剂,每次沉淀出来的都是油状物,沉淀了五次。打核
磁,还是一堆杂峰。请问这种低分子量的PEG衍生物有什么好的方法纯化吗?谢谢了。 |
|
x**a 发帖数: 10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stdoc 讨论区 】
发信人: xcha (chacha), 信区: Postdoc
标 题: 北京理工大学招聘助理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0 04:06:10 2017, 美东)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陈棋教授课题组招募助理教授及博士后。
研究方向:能源材料、光电子器件、电化学催化、太阳能电池等。
基本要求:化学、物理、材料方向博士(后)
待遇:预聘制助理教授,年收入24万;博士后,年收入16-20万。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魏公村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陈棋简介:
200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2007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12年博士毕
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随后以博士后身份在UCLA加州纳米
研究中心从事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工作。中组部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于
2016年3月加入北京理工大学。
本人长期从事有机无机杂化及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光电
等领域,具体包括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传感器、探测器等各类新型光电功...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15 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
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
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
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
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章 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
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阅读全帖 |
|
E*******0 发帖数: 465 | 16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计算机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想1946年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是靠邮递员;旅游主要靠人
力,或者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写字用手。那时候,到底什么原因让我们希望有台电脑
呢?
而现在,我们人类已经无法离开电脑了。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超过了8小时的人远远
不止与电脑打交道的工作人员而已,回到家里仍然会继续用电脑,聊天,访问论坛,打
游戏,网上购物,写信件等等。包括,我们的作业也大部分用电脑来完成。
我也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和学习的人,大家能否也一起想想电脑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的呢?
附注:我是在看到google新推出来的google wave以后,感想,计算机的发展给人类带
来帮助的同时,也把人类的正常情感活动,功能化,技术化。这些或许也是计算机发展
的一种悲哀。 |
|
s****e 发帖数: 2934 | 17 ☆─────────────────────────────────────☆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于 (Sat Feb 3 16:02:31 2007) 提到:
有机/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 jbzeng 查看次数: 169 发表时间: 2006/10/22 02:44 【论坛浏览】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石,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及
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一方面量大面广的通用高分子材料需要不断地升级改造
,以降低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各类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将应运而生,尤
其是有机及聚合物分子或少数分子组合体的光、电和磁特性将成为高分子向功能化以及
微型器件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1)分子材料与分子电子器件研究: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功能分子的设计
、合成与组装;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分子的组装、自组装以及自组装技术在分子电子
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这些分子电子器件主要包括分子电开关、分子光开关和分子电光开
关的设计、分子导线、分子整流器、分子开关、分子晶体管、分子马达及分子逻辑器等。
(2)光电 |
|
b********r 发帖数: 9 | 18 大家交流下啊。
我做一些conjugated polymer-based的功能化和组装。 |
|
g******i 发帖数: 9 | 19 机理方面不是很感兴趣,觉得很枯燥.想在应用方面做些东西.其实现在的应用也谈不上,
只是朝着那个方向,打算在自组装,功能化,微结构控制聚集态结构方面做些工作,大家觉
得如何? |
|
y***e 发帖数: 6082 | 20 现在LRP两条出路,1是工业化,如老马,2是功能化,应用到各个方向,现在绝大部分
的组都在作2
嗯
abstract |
|
w*****r 发帖数: 11 | 21 PS-PBD也可
但PS-PBD两个嵌段都比较惰性,不如PVP or PAA 容易功能化
另外,我也在考虑使用已经工业化的SBS, ABS等共聚物
但是它们的分子量分布可能会比较大;而且据说一大部分是共混物 |
|
C*******b 发帖数: 174 | 22 现在想做端功能化的polymer的coupling,如附图,但是用的端羟基的polymer和小分
子二酸反应,怎么都得不到两倍分子量的polymer,哪位大侠做过指点一二,谢谢了。 |
|
C*******b 发帖数: 174 | 23 有没有一种高效的方法用一个带末端双功能团的小分子(A-A),把两个一端功能化的高
分子链(polymer----B) (Mn 大约 20 kDa) 连在一起,形成polymer----BA-AB-----
polymer?我尝试了EDCI coupling,但是结果非常不好。异氰酸酯除外。清高手指点一
二,非常感谢!!! |
|
a*i 发帖数: 1652 | 24 分子量越大,端基功能化就越不容易。自己做最靠谱。 |
|
h******g 发帖数: 600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wkping (鹰平),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请问:低分子量的PEG如何纯化。谢谢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3 23:36:47 2014, 美东)
通过EDC coupling合成了一个双功能化的PEG,PEG分子量很低,只有900左右,反应
后用沉淀法纯化,用冷冻乙醚作溶剂,每次沉淀出来的都是油状物,沉淀了五次。打核
磁,还是一堆杂峰。请问这种低分子量的PEG衍生物有什么好的方法纯化吗?谢谢了。 |
|
s*****y 发帖数: 7 | 26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求审稿机会 本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以
及dentin adhesive,涉及乳液聚合、活性聚合、仿生结构复合微球、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等。
有为胶体化学、表面应用化学等五六种期刊审稿经验,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谢
谢! |
|
l***o 发帖数: 7937 | 27 Right. 不同的路况,不同的车速考验的是车不同的部位或功能化的子系统
更大 |
|
|
x********8 发帖数: 167 | 29 这里似乎不容易把图片拷过来,原文可以见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815
科学网前几天发布了一个科学新闻:《ACS Nano:最新研究定量确定碳纳米管电学性质
》。由于ACS Nano是又一个纳米期刊新贵,加上对于纳米管的电学性质也颇感兴趣,所
以好好拜读了这篇文章。另一方面对于能上科学新闻的工作,必定是一些大的实验和理
论突破,所以心里一般也崇拜有加。不过有的时候也有意外,如报道《《先进材料》-
王中林江鹏解思深蔡伟-异质结环研究》就让我们这些搞所谓材料的不解。我想老王同
志最近两年研究纳米终于从形貌结构研究转型到功能化研究,理当对什么新颖结构之类
不再感冒了吧,如何还带着一帮中国人在这个领地上狂灌水,而且还是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灌水,真是让人迷惑不解。老王现在是国家纳米中心主任吧,带领大家
搞点有用的好不好。您在top期刊上整一些nanowires,nanobelts什么的,对国内纳米
研究影响很大,现在国内一提到纳米就想着做这些花里胡梢的东西,没有往深处搞过。
日本JEOL公 |
|
l******u 发帖数: 2314 | 30 评得这么细,算你狠!雪地裸顶一下!
这里补充一下:Dirk Guldi其实不能算“小伙子”了,以前搞C-60光化学很多年,曾经
在Notre Dame(就是Kamat的学校),前几年回德国做他的大牛去了。碳管方面他主要
是搭上了Prato,用Prato各种管壁功能化的管子(主要使用pyrene,porphyrin之类的“
光团”)搞各种各样的电子转移、光电效应之类的实验。大家也许看他左一篇JACS右一
篇Angew觉得这个研究的东西很牛,其实我是大大的不以为然。我一不是说Guldi不牛,
而不是说他研究的这个方面不重要,只是在一个领域的那么细的方面能发这么多最高化
学级别的文章,除了说明这个人在评审时有很多关系户,完全不能说明他研究的这个方
面能够比起碳管化学的其他方面重要和有成就得多。
个人看法,欢迎拍砖。 |
|
l******u 发帖数: 2314 | 31 (六)战斗 part 1 - 溶液还是悬浮液?
新兴科学种类在刚起步时都会受到来自传统势力或是怀疑派的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放
在古代甚至近代经常会是坏事,但是现在只要机制健全(比如现在的评审机制而不是哥
白尼时代的架火BBQ的机制),通常这种压力就会转变成动力。在新兴领域内的科学家
耐心地努力地回答着怀疑派的每个刁钻的问题,那么这个领域也就会随着这个过程健康
地向前发展。
Functionalization(功能化)是碳管化学的手段,意思是在碳管表面(包括缺陷、两
端)接上功能集团。Solubilization (溶剂化)是碳管化学的结果,意思是经过功能
化,碳管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某种溶剂中。溶剂化碳管是提高碳管可处理性(
processibility)的重要环节。然而,这functionalization和solutbilization后的黑
色的(稀释后经常是灰黄色,有时甚至是棕红色)均匀透明的液态的混合物的名称分类
,却在1998之后的几年里却引起轩然大波。
在Haddon 博士惊世骇俗的“碳管的溶液性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老牌”的有机化
学家们(大概包括某些富勒烯化学家们)大大 |
|
l******u 发帖数: 2314 | 32 Nano Letters
Toward the Extraction of Single Speci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ing Fluorene-Based Polymers
Fuming Chen, Bo Wang, Yuan Chen, and Lain-Jong Li
Web Release Date: 15-Sep-2007; (Letter) DOI: 10.1021/nl071349o
Abstract Full: HTML / PDF (369K) Supporting Info
【简评】
按手性/电性分离单壁管是既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话题,也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这个
领域逐渐从三、四年前的混乱期逐渐走进了现在的理性期,实验结果能够引起的争论也
会因为现在的表征手法相对成熟和稳定而越来越少,虽然相当种类的分离方式的实验机
理依旧不甚明朗。和早期的碳管功能化化学一样,机理方面的模糊并不影响更多有用的
方法出现。只要分离效果好,实验过程明白,实际可行性(比如scale-up)有希望,那
么把机理暂时当成个黑箱也许并不是坏 |
|
l******u 发帖数: 2314 | 33 JACS
Photoluminescence Recovery from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Substrates
Liming Xie, Cui Liu, Jin Zhang, Yongyi Zhang, Liying Jiao, Lai Jiang,, Lun
Dai, and Zhongfan Liu
Web Release Date: 22-Sep-2007; (Communication) DOI: 10.1021/ja074927b
Abstract Full: HTML / PDF (149K) Supporting Info
【简评】
量子产率本就不高的碳管的能带荧光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被淬灭,所以通常这
种荧光只能在单分散(基本上没有bundle)的“溶液”(用表面活性剂或者功能化分子
)里或者是物理悬浮(吊在两个支撑点之间)被观察到。同理,直接CVD到底物(
substrate)上的管子通常是看不到荧光的,而在这篇文章里,CVD到某底物上长出来的
很长的单壁管用一种高分子“粘贴-转移”技术("peel and t |
|
x********8 发帖数: 167 | 34 如果深度很大的话,那么即使表面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应该喇曼也没有大变化吧? |
|
x********8 发帖数: 167 | 35 好,这里有很多喇曼专家,我就把我的事抖出来,呵呵
我把多壁氮化硼管用肽菁分子功能化以后,发现BN在1360附近的喇曼峰完全消失。我以
前没注意这个现象,以为是喇曼激光问题。后来不断重复样品都是这个现象。最近猜想
到这是典型的因为电荷转移导致的结果。不过我不太相信这个电荷能渗透BN体中,只是
富集在表面而已。那么为什么内层BN的喇曼峰体现不出来呢?难道激光在外层全反射或
者全吸收?欢迎拍砖。 |
|
l******u 发帖数: 2314 | 36 没错,我是说1800nm的发射难以探测啊。吸收当然随便有个uv/vis/nir就都可以做了。
现在最著名的是CNT的band-gap fluorescence,其实最早发现的CNT荧光 -
luminescence - 便是大部分在可见区-延伸到近红外区(Riggs, et al. JACS, 2000,
122, 5879.),而且基本上是局限于功能化后的可溶纳米管。发现者Ya-Ping Sun博士
如此解释这visible luminescence的机理:
"These emissions may logically be attributed to the trapping of excitation
energy by defect sites in the nanotube structure, which are passivated upon
the appropriate 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nanotubes." (Lin, et al. JPCB,
2005, 109, 14779.)
同样的,bundling对这种luminescen |
|
x********8 发帖数: 167 | 37 这篇文章真是有意思,发现了一个和平常实验现象完全相悖的结果。我们不是知道单壁
管常常在杂化物总充当受体吗,这样荧光也会淬灭掉。可是作者实验发现酸化处理后的
多壁管复合倒尼龙中会大幅度的增强荧光发射。这倒是很有意思,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
就会吸引过去,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后来发现这个现象只有酸化处理的多壁管才会有,没有处理的多壁管还是会淬灭荧
光。那么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激发光程变长?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分析的很细致,最后
锁定了这是因为表面处理后存在的某些C簇小碎片搞的鬼。
这些有几个C六元环组成的小分子在红外区域有强吸收(吸收截面比较大),吸收后会
吧能量转移到尼龙中的一些生色杂质上。这个解释符合了实验的结果,如荧光强度会饱
和,不同激发波长的发射谱不同等等。
我想既然如此,那么标题就显得有壕头了,呵呵。并不是多壁管起作用,而是一些被强
酸溶液打败的一些残兵败将在发挥作用而已。看来以前讨论过的这个表面功能化其实是
表面黏附的一些C簇还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只有少数分子能在可见光内强吸收,那么潜
在的工作是合成大量这样的分子,作为太阳能捕获元素。
作者引用了Sun YP博士一篇工作作为引证 |
|
l******u 发帖数: 2314 | 38 看完这篇文章,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一句话:Eyes on the Wrong Ball。
为什么一定要牵强地扯到对聚合物本身存在的杂质被酸化多壁管的能量转移而发生荧光
的增强,而不简单地从酸化多壁管本身(包括表面缺陷/碳片)的荧光解释?
通常越简单的解释似乎越正确。
本文口口声声说488nm激发后产生的荧光是酸化后的多壁管表面的缺陷/碳片吸取能量再
转移到尼龙里的发色杂质,再由此杂质发光。文章仅仅和这个论点相符合的论据不放,
而置其他相左实验事实和大量文献事实不顾,令人费解。
尼龙的发色杂质在488nm激发后发弱光的位置、半峰宽和峰型和加了酸化多壁管后的
composite的发光几乎相同。这一点大概是唯一“支持”论点的证据,但是多壁管的
visible PL形状何尝不是如此类Gauss?
文中出现了明显和论点违背的实验事实:325nm激发复合物产生的荧光和尼龙的发色杂
质荧光完全不同。这么明显的多壁管的发光,为什么一定要看那个不存在的shoulder,
硬说是尼龙的发色杂质?
文献中,Ya-Ping Sun博士对这种荧光的来源早有经验解释 - 文中其实也已列出:经过
功能化的碳管表面的缺陷 |
|
a**r 发帖数: 224 | 39 老大
什么时候写个碳管表面功能化的summary?
[ |
|
y***e 发帖数: 6082 | 40 我觉得你现在不错啊,不过我记得N年前lieber也做这个啊,难道那时候还不是主流?
【原文请见我的博客《纳米豆腐的世界》】
【http://nanotofu.blogspot.com/】
(九)号角
图9-1. 2002年12月 “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的碳管特刊吹响了碳管化学的
号角
2001-2002年是碳管化学的分水岭。
这分水岭的标志便是以德国的Andreas Hirsch博士和意大利的Maurizio Prato博士两位
富勒烯化学大家为首的研究者们正式加入碳管化学的战团。这两个小组分别在Angew.
Chem.和JACS上发表的题为 “Sidewall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
I1]和"Organic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2]的文章。
为什么这两篇文章这么重要?让我们先来看看碳管化学的两大分支。
一是前几个章节一直谈论的所谓的“端基和缺陷”功能化 (end and defect
functionalization)。这 |
|
l******u 发帖数: 2314 | 41 碳管化学发展到2001-2002年,研究者们基本上不再为“功能化了没”和“溶解了没”
这两个问题纠缠,而开始朝各个细节方向努力。我这个纪事系列从这一章起开始着重谈
谈碳管化学在高分子复合物和生物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我从头来说这碳管-高分子复合物,就不能不先介绍下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还是
Ajayan博士,这位最近移师到了Rice大学的著名的碳管先驱。1994年,彼时还在法国镀
金的Ajayan博士在《Science》上首次报导了环氧树脂-多壁管复合物。先把多壁管和液
态环氧树脂和熟化剂什么的随便搅在一起,然后加热熟化,变成固态的复合物。
某位同学可能说了,这么瞎混谁都会,不就是老子那时没碳管,Ajayan那小子运气好么
。这么说就错了。Ajayan绝不仅仅停留在随便混混的程度上,而是更进一步:他在观察
复合物的电镜切片时,发现形态细长的大部分碳管沿着钻石切刀切割的剪切力方向整齐
地排成列线 (alignment),管子越长,排列方向就越准确。这一点如今当然早已为大家
熟知,但是能够对崭新的材料做出比表观更进一步的表征,除了运气和自然造物主之外
,当然还需要过人的科学洞察力。
图10 |
|
y***e 发帖数: 6082 | 42 嗯,不错,看来要不封你做纳米版版草都不行了
碳管化学发展到2001-2002年,研究者们基本上不再为“功能化了没”和“溶解了没”
这两个问题纠缠,而开始朝各个细节方向努力。我这个纪事系列从这一章起开始着重谈
谈碳管化学在高分子复合物和生物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我从头来说这碳管-高分子复合物,就不能不先介绍下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还是
Ajayan博士,这位最近移师到了Rice大学的著名的碳管先驱。1994年,彼时还在法国镀
金的Ajayan博士在《Science》上首次报导了环氧树脂-多壁管复合物。先把多壁管和液
态环氧树脂和熟化剂什么的随便搅在一起,然后加热熟化,变成固态的复合物。
某位同学可能说了,这么瞎混谁都会,不就是老子那时没碳管,Ajayan那小子运气好么
。这么说就错了。Ajayan绝不仅仅停留在随便混混的程度上,而是更进一步:他在观察
复合物的电镜切片时,发现形态细长的大部分碳管沿着钻石切刀切割的剪切力方向整齐
地排成列线 (alignment),管子越长,排列方向就越准确。这一点如今当然早已为大家
熟知,但是能够对崭新的材料做出比表观更进一步的表征,除了运气和自然造物 |
|
l******u 发帖数: 2314 | 43 前面说过,想把高分子共价键合到碳管上,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设计个共聚物,让共聚
物的主要重复单元和目标复合物的本体结构一致,而在附加的少量单元里吊上个胺基或
者羟基。前者的目的是让复合物本体和碳管的界面来的更加完善,后者则是使之更加紧
密。但是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很多高分子并不适合做这样的共聚物,或者过程相当搞
恶。怎么办?
让我们回过头,想想在前面的(十一)说过的暗箱问题。在那些“暗箱式”的原位聚合
系统里有两种成份:一是碳管,二是单体/增长链。正是这两种成分的机械混合而生成
了最后的聚合物-碳管复合物。
把这个暗箱打开怎么样?也许我们不能理解这样的聚合物-碳管复合物是怎么形成的,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操控这个过程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让暗箱变得透明。我们不是不
知道聚合物和碳管的键接模式么?那么让我们安排好这键接模式,再做原位聚合如何?
2003 年底和2004年初(投稿时间集中在2003年7-8月间),世界上的几个研究小组几乎
同时在各大杂志上发表了这样一个模型反应:从引发剂功能化的碳管表面进行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Atomic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 |
|
l******u 发帖数: 2314 | 44 试图从(过世的)Mioskowski的表面活性剂包覆的碳管的TEM工作中找出可能应用。
金属离子直接吸附在功能化碳管表面做decoration,这不是新的概念,文章也没有任何
突出的结果(所谓高催化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JACS Communication有点过了,大概
是看某人的面子吧。 |
|
y***e 发帖数: 6082 | 45 这哥们03年那篇Science是个很大的突破,用lipid和表面活性剂在CNT界面自组装,在
当时我看了下令我叹为观止,接下来CNT的界面自组装就风起云涌了
试图从(过世的)Mioskowski的表面活性剂包覆的碳管的TEM工作中找出可能应用。
金属离子直接吸附在功能化碳管表面做decoration,这不是新的概念,文章也没有任何
突出的结果(所谓高催化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JACS Communication有点过了,大概
是看某人的面子吧。 |
|
y***e 发帖数: 6082 | 46 才注意到这位老师已经仙游了?
试图从(过世的)Mioskowski的表面活性剂包覆的碳管的TEM工作中找出可能应用。
金属离子直接吸附在功能化碳管表面做decoration,这不是新的概念,文章也没有任何
突出的结果(所谓高催化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JACS Communication有点过了,大概
是看某人的面子吧。 |
|
l******u 发帖数: 2314 | 47 看功能化分子还是可以的,但是看碳管上的碳就够呛了
碳管的固体NMR就是一个在120ppm左右的大宽峰,液体NMR根本没戏(除非浓度很高,还
要C-13 enrich,然后做magic angle spinning,费老了劲了。参见Kitaygorodskiy,
et al, JACS, 2005, 127, 7517.) |
|
x*******2 发帖数: 5333 | 48 一般做nanoparticle以及功能化的可能容易一些,其他的都不容易 |
|
w****m 发帖数: 9 | 49 博士后,讲师,副教授等职位
课题组请访问www.tongji.edu.cn/~xuwei
申请者须具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有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
镜科研背景的申请者优先考虑。优秀的英语写作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能力。
讲师,副教授等职位的待遇按同济大学相关规定执行,成功应聘者将加入许维课题组人
才梯队。
申请者请直接与许维教授联系,请将简历发送至 E-mail:
x***[email protected]
许维,男,1981年3月生于天津,理学博士,教授。2008年4月在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系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 Prof. Flemming Besenbacher),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分
别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中心 (iNANO) 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和化
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 Prof. Paul Weiss)。2009年9月被聘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加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荣获2007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09年度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度丹麦自然科学院杰出博士奖。现为美国真
空学会会员,美... 阅读全帖 |
|
x**********9 发帖数: 221 | 50 课题组负责人:封心建 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中科院苏州纳米
所. 近年来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Nano Letter,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和 ACS Nano.等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与综述30多篇, 引用
超过2100次, h 因子为18.
研究方向:化学, 材料物理与生物技术的交叉前沿科学研究。涉及新颖高电子传输性能
材料的制备和相应仿生传感器与太阳能光电转换应用, 结合理论模拟揭示相关反应机理
。 因课题组发展需要, 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2名,博士后3名
,博士3-4名. 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应聘, 请将详细简历发送到: xjfeng2011@
sinano.ac.cn 或 f********[email protected]
岗位描述:
1) 功能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合成和结构表征,与相关反应机理研究;
2) 半导体光电化学;
3) 功能有机小分子合成;酶, 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功能化基团修饰;
4) 仿生传...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