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发帖数: 5731 | 1 馨帅也是直系么,卢香亭谢鸿勋可比奉张的那些师长强多了。 |
|
|
g********x 发帖数: 7361 | 3 是的,那些军阀整体上表现还不错
奇怪的是中央军倒是跑的比驴还快 |
|
|
t****u 发帖数: 8614 | 5 P的北洋余脉。北洋叛徒还差不多,早全随老冯叛出北洋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6 这个是持平之论。可以看看吴化文投敌之前的一些描述,印象里面连他的勤务兵都饿死
了。
黄埔嫡系不行了还可以跑路,装备和军饷都是优先补充。如果真的把他们放到西北系的那个情况下,投敌的也不会少。 |
|
|
B****s 发帖数: 5731 | 8 连勤务兵都饿死肯定是托词。
的那个情况下,投敌的也不会少。 |
|
v*****s 发帖数: 20290 | 9 你看看这个帖子里面的说法?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kscfls0112.html
然而,供给困难,特别是粮荒问题仍困绕着吴部。入冬后,军粮告罄,凛凛溯风之中,
数万官兵嗷嗷待哺,成批的官兵被饥寒夺去了生命,其间苦难,罄竹难书!有人发明了
一种“八宝饭”,乃是将榆树皮等物捣烂成糊状,再将树枝、麦草、玉米秸杆等粉碎,
掺在一起做饭团子。这种“八宝饭”须即熟即食,若时间稍长,其水分被蒸发,乃干裂
松散,被风一吹,即散落满地。是故,官兵皆称之为“见风散”。后来,榆树皮、麦草
、玉米秸杆等物渐尽,连这种“见风散”也很难吃到,我们竟以食土块来填枵腹!一日
清晨,一阵凄惨的哭声从吴化文处传来,我们急忙赶了过去,始知吴化文的勤务兵徐怀
忠在饥俄冻馁中死去,年仅十五岁。如一把干柴的徐某尸体,倦曲在床上,吴化文抚尸
恸哭,在场官兵无不潸然泪下! |
|
g*******1 发帖数: 6009 | 10 韩德勤,冷欣,忠义救国军,还有青岛游击队,都是处在完全被日军分割的敌占区,
怎么没投降.
的那个情况下,投敌的也不会少。 |
|
v*****s 发帖数: 20290 | 11 韩德勤不是黄埔的。青岛游击队的情况我不清楚。
除了青岛游击队以外,他们都在苏南,皖南一带,日军的压力还是小很多的。而且他们也没有受过断饷断粮的考验。 |
|
T*****y 发帖数: 18592 | 12 北伐出师时候编的这些个军,哪个能算国民党嫡系?
除了蒋的第一军,全尼玛是franchise
北伐的过程,一大半是收编各异己,扩大franchise的过程
这奠定了国民党以后的党内派系林立,分崩离析,公然互相掣肘甚至武装内斗
不像我党统一全国,只有很少一部分是franchise
绝大部分是我党专营专卖
随后马上收回各种franchise,招牌纯正又纯正
中国人为什么只有我党这个思路才行?
发人深思。 |
|
v*****s 发帖数: 20290 | 13 你最后这句话是扯淡啊。要是没有当年的tg,常公大业也就成了。不存在说只有tg的思
路才能成,只能说tg的思路高常公一个档次。 |
|
T*****y 发帖数: 18592 | 14 踢踢正步,伏地瞄准射击就是西方军事思想了?
只要不集体耍红缨枪就是西方军事思想了?
太逗了 |
|
T*****y 发帖数: 18592 | 15 俄国产品皮实耐用
武器就尼玛是杀人用的
还需要多精细啊
也不需要跟苹果似的那么fancy |
|
T*****y 发帖数: 18592 | 16 靠。要是没有孙大炮,我大清大业还照样延续呢
你怎么不说这个呢?
“要是”“假如”“如果”
这些词儿都太管用了。 |
|
g*******1 发帖数: 6009 | 17 韩德勤年纪在那,1891年生人,不会是黄埔的.
但是是标准的中央系.
苏南长三角是日军核心的核心,压力怎么可能小.
当然长三角富饶,吃的比其他地方好很多.
们也没有受过断饷断粮的考验。 |
|
v*****s 发帖数: 20290 | 18 我印象里面,苏南清乡都是汪伪负责的,日军基本没给什么压力。新四军41年之前在江
南也是风生水起,没吃过什么大亏,能在卫岗伏击日军,能在六合建立县政府,你和北
平周围的形式比比? |
|
T*****y 发帖数: 18592 | 19 何以见得?有诗为证:
沙奶奶,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精心调理真不差
缝补浆洗不停手
一日三餐有鱼虾
同志说是这样长期来住下来
只怕是心也宽体也胖
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爬
怎能上战场把敌杀! |
|
g*******1 发帖数: 6009 | 20 苏南好弄,新四军为什么要到苏北和韩德勤抢吃的?
苏南要比苏北富裕很多,这没有疑问吧. |
|
s*****e 发帖数: 16824 | 21 没有土公,还会有土产,常公注定就不行。就像国民党现在去了台湾,照样被民进党整
一样。 |
|
v*****s 发帖数: 20290 | 22 和中央的deal,新四军全部过江,不过江的就被千古一叶了啊。
忠义救国军大发展也是在新四军离开以后,后来清乡压力稍微大一点,就又跑回天目山
去了。 |
|
g*******1 发帖数: 6009 | 23 什么啊.
你时空颠倒了,
苏南粟裕部渡江北上远在蒋介石提出共军北上之前.
而且蒋介石提出新四军北上,主要也是着眼于皖南新四军,而不是苏南新四军. |
|
k******k 发帖数: 888 | 24 这是黄埔军校校歌,确实令人热血沸腾,可惜后来国民党堕落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25 在苏南搞好了,往苏北走很自然啊,那时候他们的苏南根据地可也没丢啊,茅山一直都
是抗日根据地。 |
|
v*****s 发帖数: 20290 | 26 sigh,我实在是不明白你用这么个id和头像是想表达什么。 |
|
g****t 发帖数: 31659 | 27 他不北伐,上海的买办就不会给他引介华尔街.
校长那么点兵就敢北伐,哪一个军阀都比他人多。确实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把生死置之
度外了。其实中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等日本打进来,中国如果还没有统一,就靠军
阀那两下子,全国沦陷是肯定的。 |
|
|
v*****s 发帖数: 20290 | 29 你压根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你搞清楚那个id是谁的马甲了吗? |
|
|
s*****t 发帖数: 1661 | 31 这个规律到现在还有效。
顶多特定情况下加入命中率战损率之类的修正。
参见兰开斯特方程 |
|
|
s*****t 发帖数: 1661 | 33 所以要算损失率啊。
血长也是优势。最后都可统一进这个方程。 |
|
B****s 发帖数: 5731 | 34 土工给投了工的汉奸擦屁股,老吴也不是头一个享受这个的了。 |
|
B******r 发帖数: 1932 | 35 人数不是决定因素 所谓师出有名 哀兵必胜 敢于牺牲 才是硬道理。
加上现代化的军事训练 武器。
清末的时候洋兵入北京 多少人 还不是赶着慈禧到处跑。
兵贵精 不贵多
将贵谋 不贵勇。 |
|
B******r 发帖数: 1932 | 36 感觉不一定 现在的战争 不是比炮火了。
例如信息战 先把导航卫星摧毁,精确的点打击摧毁首脑机构
等等 都是致命的吧。
当然这也有炮火猛烈与否。 |
|
y**o 发帖数: 8897 | 37 正当中国派人与日本人交涉时,恰有两个日本兵被流弹打死。日本侵略军这下找到
了挑衅借口,大举向中国军队驻地进攻。日本侵略军更凶焰万丈,不论官兵,见人就杀
,一时尸体遍街,血流成河,哀声动地,中国军队7000余人被迫缴械。
同日,国民政府驻山东外交特派交涉员蔡公时被日军割去耳鼻后,与其他27名政府人员
全部被惨杀。国民政府多次派官员前往交涉,并请英、美驻济南领事馆调停,均无效。
8日,日军炮轰济南,9日猛攻济南城门,北伐军将士奋起抵抗。由于蒋介石命令避免冲
突,中国军队于11日被迫退出济南。日军入城后又肆意屠杀居民。这就是举世震惊的“
济南惨案”。据济南惨案被难家属联合会调查:“济案”中国军民死亡6123人,伤1700
多人。日军在战斗中被击毙185人。
我的问题是,是谁下令让他们缴械投降的? |
|
s*****V 发帖数: 21731 | 38 济南惨案,北伐军直接被缴械。对比一下土工,同样是革命快要成功的时候,紫石英号
共军就敢炮轰列强的军舰。更不要说,朝鲜,老毛是操刀子把列强一锅烩了。 |
|
s*****V 发帖数: 21731 | 39 得国正路无非靠两条路:选票和枪杆子。 选票是真正的选票,不是那种走过场的东西
。枪杆子也不行,北洋军叫得牛逼哄哄,其实也就吓吓革命党,真正打起来就是窝里斗
也没有什么辉煌的战绩。还比不上北伐军,人家好歹是硬碰硬统一了中国,更不要说跟
太祖比了。
大头要是率领北洋军阀,能跟日本鬼子干一仗,把日本鬼子推下朝鲜海峡,他要儿子接
班,底下人可能就接受了。 |
|
s*****V 发帖数: 21731 | 40 国共两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产党在中央委员会里面占三分之一,此外国民党里面还
有一半左派,一半右派。 当时国民党擅长枪杆子,共产党擅长做群众工作。 北伐军势
如破竹,如果就此合作统一天下,两党搞民主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果412,校长屠
刀一开。。。。。
上面是第一次,第二次是抗战之后了,老毛已经下决心把党中央迁到江苏了,应该说是
有合作诚意的。结果校长一再加码,破坏谈判。
话说太祖中山舰的时候就看不惯校长了,要联合军队首长联合通电抵制蒋介石。结果被
苏联方面和软弱的高层压下去了。 |
|
q*******u 发帖数: 3435 | 41 北伐期间,红匪趁机劫掠四方,为害天下,造成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猖獗到阵亡革命军人
的抚恤金都成了匪徒的劫掠对象,大批烈属为红匪残害,革命军的军心为之动摇,几乎造
成哗变.
为了革命事业和天下百姓,北伐军被迫暂停北进,先剿红匪安抚百姓. |
|
m****w 发帖数: 1304 | 42 应该说都是一帮程度差不多的笨蛋,要不也不至于北伐军一来,统统扫光。 |
|
t****u 发帖数: 8614 | 43 大炮的号召力没有国共两党历史书上吹得那么强。真有这么强的号召力,陈炯明为啥反
了?
而且以他老人家的执行力,如果不死,北伐军能不能出广东还成问题。 |
|
w*********n 发帖数: 1975 | 44 左派:廖仲恺,汪精卫,右派:胡汉民。蒋介石算中间派,在去苏联考察之前还很左呢
,回国后才改变。
廖仲恺要不是死得早,他儿子还能不能做共产党高官就难说了。
廖仲恺死后,汪精卫就是是第一大左派,汪主席不仅是左派,他还是毛泽东的伯乐和恩
师,大概是因两人都善诗文、草书,相当投机。汪精卫硬是把自己兼任的宣传部长让给
毛,并把毛安排为中央委员。毛委员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可是比后来的蒋总裁高阿,那时
蒋既没有党内职务,更不是中央委员。
蒋介石在上海清党时,汪精卫还在武汉忙着联合各派“东征讨将”,要继续维护国共合
作的局面。这里面有个客观原因,蒋的黄埔子弟兵湖南人很多,第一、二期,湖南人占
有1/3,民谚:“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湖南的农民运动在后方杀
北伐军家属,分他们的家产,蒋不反共,北伐也打不下去了,加上蒋自从去了趟俄国回
来,就对共产党敌视。汪精卫张发奎等广东人为核心的武汉政府,其军官士兵大多是广
东人,所以对农民运动没有切肤之痛,为了卢布和洋枪,对共产党还是很友好。直到共
产国际代表印度人越飞给汪主席看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汪才决定和共产党分手。但他没
有捉拿一个共产党,是开欢送会...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45 张宗禹,生卒年不详,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人,别号“小阎王”,清末捻军首
领。
张宗禹约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出身地主家庭。自幼闭门读书,成长后不赴科
举考试,绝意仕途,却“暗中联络贫苦,潜蓄实力”(王大球:《张宗禹传路》,《史
学工作通汛》1957年3期第13页。)。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级阶矛盾激化,促使他走上抗
清斗争的道路,成为捻军的著名将领。
1853年(咸丰三年),在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影响下,规模巨大的捻军起义爆发了。张
宗禹毅然参加其战斗行列,隶于他族叔、著名首领张乐行麾下。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
雉河集会盟,确立黄、白,黑、红、蓝五旗军制,张乐行被推为盟主,兼领黄旗,张宗
禹遂领镶黄旗。他以治军严整,临阵果断,“强忍敢战”,为部众所拥戴。
1856年,清兵一再袭占雉河集,张宗禹跟随张乐行率部撤离家乡南走。次年3月,
同太平军在霍丘、六安交界处会师。1860年2月,他同李大喜等率马步队3万多人,挺进
萧县境内,佯攻砀山,转而东趋徐州,经邳州南下,占领桃源(今泗阳南),直逼重镇清
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其时,河道总督庚长、漕运总督联英等正连日... 阅读全帖 |
|
|
S****e 发帖数: 10596 | 47 侍童太惨了
也被掏心了
为什么要打扮得像女的
3 |
|
|
|
S*E 发帖数: 3662 | 50 大家来事后诸葛亮一下,太平天国攻取南京后,应该采取什么最佳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