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北曲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
r****y
发帖数: 26819
1
那是因为近代的西方科学打赢了我们老祖宗的科学,让近一百五十年来西方文明占了
主导地位,我们都学上了西洋的科目,但这不等于我们老祖宗的文化比西洋逊色,特别
不等于我们没有音乐传统。五线谱是更普及,但是学音乐的人照样学十二音律七音阶
三分损益法五度和声,这里也就工尺谱是我们特有的,其余都是基本乐理里的东西。
唐诗宋词的曲子,我们中学没有教怎么唱是因为那是语文课本。事实上是有曲流传下来
的。没有出现在最普及的音乐课本里,还是因为西洋科学更普及,你要是学民乐,就能
学到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里就收录了很多这样的乐谱。此书上溯唐宋,下迄
明清,记录北套曲185套,南北合套36套。单体曲牌有南曲1513曲,北曲581曲,共2094
曲。加上各种变体曲2372个,共有4466曲。这些曲牌内容包括唐宋诗词、大曲、南戏、
杂剧、金元诸宫调、元明散曲、明清传奇等。国学数典网站就有下载。
你可以说我们的音乐传统教育不够普及,让门外汉不够了解,但是你没学到的东西不
等于不存在,你不了解的东西不等于没有。
t****n
发帖数: 2601
2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87版音乐最恶俗
好歹南曲曲牌有4000多个,北曲曲牌有1000多
你多少用点,结果听着跟乡恋啥没区别
这么恶劣东西,居然现在成经典了
I***d
发帖数: 1023
3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白先勇制作的戏
巾生是头上扎方巾的,也就是还没有功名的;官生又叫冠生,头上带官帽。小官生是普
通官,大官生,昆曲里就三皇两仙,唐明皇,建文皇帝,崇祯,吕洞宾,李白。都是小
生行当。
华在LA,平时也在报纸上登广告教曲,也和几个美国的faculty有联系,曾经被人请到
课堂上做过示范,也参加过一些不知所谓的演出,啥都干点罢。她在美国结了第二次婚
,南方好像是LA拥有哪家电台的,挺有钱,据说很久以前是她戏校的同学。上海观众其
实还是挺怀念她的,毕竟闺门旦好的少,后来年轻一代好容易出了棵好苗子,结果99年
也叛逃了。钱熠跑掉以后据说蔡正仁跑到她们家去哭了一场。钱一直在纽约,嫁了个美
国人。最近两年看了点她的戏,她是真的毁了呀。上昆之后就再没有好的闺门旦,据说
如今不到20岁的一代里面有个好苗子,啊,就是红楼梦新版演小宝钗的,但这位mm演了
电视还回不回戏校就难讲了。
昆曲是经过明朝昆山人魏良辅改良之后一统天下的,不过魏本来是唱北曲的,在北方混
得不好,就回来了。。。而且,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一直是明朝人填词的凭证,形成
于那个时候的昆曲也是中洲韵,也就是你说的北方话。中国大规模的形成以地方方言为
标准的地方
d*********r
发帖数: 11979
4
魏索南,今年28岁,现在美国某名校就读生物博士。所有的人都叫他小魏,因为
他的名字实在读起来拗口。据小魏说,他祖上是郑国公魏徵魏玄成,自然是名门望
族。后有一支到了苏州, 明朝嘉靖年间出了个有名的音乐家叫魏良辅,也就是小魏往
上数二十辈的老祖宗了。据小魏说,自古以来,我国的音乐有北曲与南曲之分, 北
曲弦索,字多而调促;南曲磨调,字少而调缓。两派隔阂甚深,连良辅老人家都说
‘弦索唱作磨调,南曲配入弦索,诚为方底圆盖,亦以坐中无周郎耳。’意思就是说两
者是一方一圆,不可能结合。这话一直被魏家奉为祖训。可小魏偏不信这邪,把弦
索配入南曲,效果却出奇的好,他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索南’来纪念自己的创新。小
魏是著名走音公鸭嗓,自然没法走红,于是他把歌卖给了一个叫周杰伦的台湾人,
人现在可是凭着这南辕北辙的调调大红大紫了。而小魏终究没逃出‘万般皆下品、唯有
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束缚,糊里糊涂地来到美国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地方读起了他的PhD。
小魏起名那会,还没有流行‘猥琐男’一词,否则他打死也不会用魏索南这样一个名字。
想说他不WS吧,可他偏偏具备了WSN应该具备的所有特征:站起来比坐着高不了多
c*****g
发帖数: 1856
5
昆 曲 简 介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
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渊源与发展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
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他的发展,
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
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
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
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这时的昆腔也只是清唱,
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
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
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
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
为明代四大声腔。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
“官腔”。
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
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
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
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
b******d
发帖数: 115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文学史--元代杂剧
发信人: NBASD@fjubbs (解连环), 信区: FJ_Chinese
标 题: 中国文学史--元代杂剧(一)
发信站: 辅大美少女梦工场 BBS 站 (Tue Nov 18 12:38:44 1997)
转信站: fjubbs (local)
元代杂剧
1 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
2 元代戏剧跟著前面宋杂剧下来,而后有了北曲的产生(金、元),虽是如此,然
而元代戏曲和前面的部份有了很大的不同,即是有了“表演动作”的存在,从艺
术面而言,不仅是文学艺术面的要求,后来许多的曲家或后来的剧作家,这些人
虽极讲究曲文的文艺性,而讲究了这些曲文的高度艺术,可是如再从戏剧的本质
面看来,实际上是包含了两个部份的。
1.文学部份:曲文中高度文学技巧的展现。
2.戏剧演出部份:表演动作的好坏,剧场本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表演时相关
的所谓空间的艺术表达。例:各种剧场上所表演出的效果…。
因此,戏剧本身便不能只从单一的文学角度去看而已。举例而言,一人独唱的现
象中,一般的剧作家,他让唱的人物扮演许多种角色,几乎在角色上是不让他重
覆的,即虽是同一人演两
c***i
发帖数: 188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文学史--元代杂剧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发信人: NBASD@fjubbs (解连环), 信区: FJ_Chinese
标 题: 中国文学史--元代杂剧(一)
发信站: 辅大美少女梦工场 BBS 站 (Tue Nov 18 12:38:44 1997)
转信站: fjubbs (local)
元代杂剧
1 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
2 元代戏剧跟著前面宋杂剧下来,而后有了北曲的产生(金、元),虽是如此,然
而元代戏曲和前面的部份有了很大的不同,即是有了“表演动作”的存在,从艺
术面而言,不仅是文学艺术面的要求,后来许多的曲家或后来的剧作家,这些人
虽极讲究曲文的文艺性,而讲究了这些曲文的高度艺术,可是如再从戏剧的本质
面看来,实际上是包含了两个部份的。
1.文学部份:曲文中高度文学技巧的展现。
2.戏剧演出部份:表演动作的好坏,剧场本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表演时相关
的所谓空间的艺术表达。例:各种剧场上所表演出的效果…。
因此,戏剧本身便不能只从单一的文学角度去看而已。举例而言,一人独唱的现
象中,一
q****e
发帖数: 1911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三月份诗题
唉,虎丘啊,呵呵
佛法幽微早不传,南歌北曲散如烟
青山绿水留斜塔,商女王侯共此眠
q****e
发帖数: 1911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cc甜点:《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选译》
这第一个阳关曲和阳关三叠很不一样啊,像北曲,呵呵
k***g
发帖数: 7244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cc甜点:《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选译》
乐盲小二瞪着很傻很天真的眼睛:)

这第一个阳关曲和阳关三叠很不一样啊,像北曲,呵呵
k***g
发帖数: 7244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王国维人间词话小感2
呵呵,其实你提到这则并不在《人间词话》的定稿之中,而是在删稿里,所以并不能代
表王国维文艺理论最成熟的部分。
《人间词话》的定稿只有六十四则,与最初的手稿相比,有不少改动,一些不严谨的地
方做了修改(譬如对于南唐二主的评价,对于姜夔的评价,在原手稿中有前后不一致的
地方,但是在定稿中都改动了),同时这六十四的顺序也是刻意安排的。
在删稿中,除了这一则贬柳永的,还有另外一则,是称赞柳永的:
“长调以周、柳、苏、辛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
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长调论也。”
在这一则里,王国维把柳永与周、苏、辛相提并论,足见他也意识到了柳永作为宋词大
家的地位,但是在最终的定稿中,这一则连同贬柳永的那一则一起被删除了,所以在《
人间词话》的定稿中,除了三种境界那里引的那句“憔悴”词以外,再无一言提及柳永

这固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王国维对柳永的偏见,但是和他在定稿中评价词的观点是一
致的:
【定稿·三三】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周邦彦的艳语
l******n
发帖数: 2631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听一段老的《问紫鹃》吧
妹妹可以试试听北曲,有些快得跟刮地风一般。:)
q****e
发帖数: 1911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听一段老的《问紫鹃》吧
那个和京剧不一样,不过你要是喜欢听南曲,一开始肯定不适应北曲,我就花了很久才
适应那个怪怪的调。。。
q****e
发帖数: 1911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听一段老的《问紫鹃》吧
唉,我觉得南曲的调听着很顺,仿佛顺流而下,但是北曲。。。一开始我好像完全摸不
着那个调,老觉得和我的想像拧
着。。。。
l******n
发帖数: 2631
1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昨天答应你的北曲,不敢食言,要胖的。:)
随手贴几个,都是俺极心爱的,能不能听得入耳,也是各人缘法。:)
先给你一个熟悉的小曲开场,【山坡羊.潼关怀古】: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8649246&iid=13069932&cid=14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能听得下去,再来几段戏:
《虎囊弹.醉打山门》
从3'14''开始,是那支著名的【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
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5UOAIUy1iA/
《宝剑记.夜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j5gvzcGCUw/
《刀会》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906931&iid=163
f******t
发帖数: 2664
1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在的~立刻就听,把看书的背景音乐从巴赫换成北曲。别担心我在吃柠檬蛋糕,会把你
今天要长的肉都长在我身上,赫赫。
f******t
发帖数: 2664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听了潼关怀古,在听醉打山门。喜欢。可能是北曲里不闹的,但并非宝黛所说的热闹戏
?有点英式摇滚的味道。
q****e
发帖数: 1911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还有收拾起,不提防。。。话说我好像是从收拾起开始觉得北曲好听的,heihei
f******t
发帖数: 2664
1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临川mm那么好的帖子,后面说北曲,说秦淮,说南京,甚至是说江南。你却把它搞成了
个苏南苏北地域坑,无聊不无聊啊。网上地域坑多了去了,非得在这帖子里说吗
k***g
发帖数: 7244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舞剧《牡丹亭》
昨天在林肯中心看了金陵艺术团的舞剧《牡丹亭》,很震撼。从头到尾没有对白的演绎
这样一个复杂的爱情故事,并且能让我这样的舞蹈门外汉能够马上意识到舞剧的每一幕
对应的是原剧的哪一出,在结尾的时候还被深深感动,我觉得这个舞剧改编得很成功。
(文科博士的一个通病就是过于 critical ,这都是当年被逼读 N 多 paper,写 N 多
review 留下的后遗症,如果不 critical 到 cynical, 便无法体现所谓独立思考之精
神 -_-)。这部舞剧是我今年看多的最好的演出,没有之一。
金陵艺术团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其实它就是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大概是对
外演出的需要,所以有了这个艺名,否则 Battlefront Culture Troupe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Military Area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听起来太斯大林了。 07年春晚深受好评的舞蹈《小城雨巷》就是前
线文工团的作品,那时的领舞胡琴心就是现在《牡丹亭》的杜丽娘。
“金陵”这个名字起得...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bssd] 满村听说蔡中郎
晋朝张华博物志人物里有这么一条:
蔡伯喈母,袁公妹曜卿姑也。
袁曜卿是袁涣,他父亲是袁滂。 袁涣三国志魏书有传,先因避地江淮,依袁术,后被
吕布拘留而不屈,布死而归曹操。本传说他"进退有道",能保持气度名节。
又有:
蔡邕有书万卷,汉末年载数车与王粲。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子与焉。既被诛,
邕所与粲书,悉入粲族子业字长绪,即正宗父,正宗即辅嗣兄也。初粲与族兄凯避地荆
州依刘表,表有女。表爱粲才,欲以妻之,嫌其形陋周率,乃谓曰:“君才过人而体貌
躁,非女婿才。”凯有风貌,乃妻凯,生业,即女所生。
蔡邕曾赏识少年王粲,许以传书,而后果然以数车书送之。三国志王粲传,记得三国演
义里也保留下来这个蔡邕看重少年王粲的故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
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
,尽当与之。"
王粲书后转入族子王业,王业是刘表的外孙。按三国志钟会传裴松之注附王弼传,
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子与焉,既被诛,邕所与书悉入业。业字长绪,位至谒者
仆射。子宏字正宗,司隶校尉。宏,弼之兄也。
蔡邕藏...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儒林续谈:风月--儒林外史与板桥杂记
这段跟儒林已经木多少关系了....
风月本为文人雅事。儒林中有少卿一手擎杯一手携夫人游清凉山的朗风霁月,也少不得
写到狭邪风月:南京十六楼中来宾楼一位名妓:聘娘。
对风月史所知甚少,只知道这几个关键字,教坊,乐户,官妓。唐有教坊记与北里志,
元有青楼集,明有板桥杂记,都是专门记述平康北里那些才色出众的女子。宋朝有没有
类似这样的笔记?没有读到过,不过若干宋笔记里都提到过其时一些著名官妓故事。想
来这些所谓风月,不过是悲惨不堪历史上面顶尖的一点儿传说韵事而已。她们究竟出卖
色还是艺还是兼而有之?这个色艺比重估计要具体看各朝代制度与具体身份,有继承,
也有不同,甚至一个朝代之中也可有变化。如唐朝教坊记里记述的是开元年间制度,京
都教坊分左右,一工歌一善舞,虽居住宫外教坊,而常入内廷供奉,故其中女子身份应
为宫妓,有"内人"之称,男子为宫廷乐工。而同样唐朝的北里志则记述经安史乱后的
中晚唐情形,乐妓们集中居住在长安平康里,同样隶属教坊,却不是供奉内廷,而要应
诸曹署行牒,为官员们饮宴歌舞劝酒助兴。这些"公差"而外,她们与假母(鸨母)同
住,在严厉教训下努... 阅读全帖
o*********6
发帖数: 1856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征文】菩萨蛮。江山
《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
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后来是
《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
、《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
在套曲中。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
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词牌格律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例子: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各句平仄 对照词句 用韵规则
中平中仄平平仄 平林漠漠烟如织 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 寒山一带伤心碧 协仄韵
中仄仄平平 暝色入高楼 换平韵
中...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762
24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胭脂泪]一个地保的情史(96)
第96章
法曲续长平,把贤藩事,娇儿怨,又谱秋声。前朝梦影空泪零,如今武昌多血腥。旧山
川,新甲兵,乱离夫妇,谁知姓名。安能对此都写生。苦语春莺,正是不堪重听。倒惹
得茶醒酒醒,花醒月醒人醒。
---吴梅《羽调四季花》
我见艾睿思居然也被押在了刑场上,心中大惊,急忙问道:"你怎么也在这里?"艾睿思
却不顾我的问话,一个劲地问我:"则成,你怎么也在这里?"我们两个人喊了半天,才
意识到说什么都晚了,只得怔怔地互相对视。
这时候一个军官摸样的人走过来,问道:"午时三刻,就要送你们上路了,还有什么话说
么?"我见这人长的还算面善,急忙说道:"这位长官,兄弟我今天刚到奉天,就被你们
无缘无故地抓来,这还有王法么?"
"王法?"那人冷笑一声道:"你是说我们冤枉你了?那我来问你,你是否认识这个人?"
说着一指金正日。我急忙说道:"这位金先生是我在火车上刚刚认识的。"
"那么这个女人呢?"那人又指了指艾睿思。"这是我以前的朋友,"我急忙说道:"我们还
有婚约在身,不过,不过不算数的。"
"哈哈,"那人冷笑道:"一个是女赤党,还是你老婆,一个是高丽的赤党分子,还和你认
识。你蒙谁呢?我看杀你一点不冤枉...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49669
25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胭脂泪]一个地保的情史(96)
看到第一句“刑场”我想起 色戒

第96章
法曲续长平,把贤藩事,娇儿怨,又谱秋声。前朝梦影空泪零,如今武昌多血腥。旧山
川,新甲兵,乱离夫妇,谁知姓名。安能对此都写生。苦语春莺,正是不堪重听。倒惹
得茶醒酒醒,花醒月醒人醒。
---吴梅《羽调四季花》
我见艾睿思居然也被押在了刑场上,心中大惊,急忙问道:"你怎么也在这里?"艾睿思
却不顾我的问话,一个劲地问我:"则成,你怎么也在这里?"我们两个人喊了半天,才
意识到说什么都晚了,只得怔怔地互相对视。
这时候一个军官摸样的人走过来,问道:"午时三刻,就要送你们上路了,还有什么话说
么?"我见这人长的还算面善,急忙说道:"这位长官,兄弟我今天刚到奉天,就被你们
无缘无故地抓来,这还有王法么?"
"王法?"那人冷笑一声道:"你是说我们冤枉你了?那我来问你,你是否认识这个人?"
说着一指金正日。我急忙说道:"这位金先生是我在火车上刚刚认识的。"
"那么这个女人呢?"那人又指了指艾睿思。"这是我以前的朋友,"我急忙说道:"我们还
有婚约在身,不过,不过不算数的。"
"哈哈,"那人冷笑道:"一个是女赤党,还是你老婆,一个是高丽的赤党分子,还和你认...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4615
26
来自主题: Xiqu版 - [转载] 昆剧的起源 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 】
【 原文由 nun 所发表 】
******************************************************************
昆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元末农民起义,
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
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
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现象。
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发源
于浙江海盐的声腔,它流行在嘉兴、湖州、温州、台州一带,万历间复传人
江西,流行地区较广的是弋阳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
安徽、两广、云南、贵州等地,多结合各地的语言、音乐而有所衍变,余姚
腔流行于浙江绍兴,以及江苏的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
湖等地。此外还有四平腔、义乌腔、乐平腔等,皆影响不大。
南戏复兴也有着一个过程,明初的贵族士大夫这些上层人士还以北曲为雅乐
正声,至于民间的广大群众则普遍爱好词调通俗
f****n
发帖数: 4615
27
来自主题: Xiqu版 - [转载] 昆剧的消衰 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 】
【 原文由 nun 所发表 】
昆曲从晚明开始就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人民,脱离现
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许多原来的
优点到一定阶段,便转化而成为缺点。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但到
了乾嘉之世,曲词晦涩,大多数人不能理解。 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
长,在它新起的时候,听者感觉回肠荡气,到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
腔转调过于细密,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
内容,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到了十八世
纪后期,剧坛上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花部”与“雅部”之争,导致了昆
剧消衰的局面。
在康熙年间,在各地就已经蓬勃兴起了各种地方声腔,如京腔、秦腔、弋
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花部”。“雅部”即
昆山腔。 花部诸腔,和被士大夫视为“雅乐”、目为“正音”的昆曲不
同,它们起自草野水泽,观众主要是普通民众,表演具有“其词直质、虽
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特点。音乐上乱弹以板式变化
体的音乐结构取代了南北曲中以曲牌联套的音乐
n*n
发帖数: 456
28
来自主题: Xiqu版 - 曲学名词--度曲与制谱 ZZ
【度曲】
曲学名词,即唱曲。度,与歌唱同义。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曰:“张
平子始言‘度曲’,《西京赋》所谓‘度曲未终,云起雪飞’是也。”明沈
宠绥《度曲须知》就是研究度曲的专书,解说南北曲的歌唱和念字的格律、
技巧与方法。吴梅《顾曲麈谈》“度曲”章,也多讨论与歌唱有关的五音四
呼、四声阴阳以及出字、收声、归韵和曲情等问题。 王季烈《寅庐曲谈》
“论度曲”更详叙唱曲腔格的规律。明清以来善唱曲者,谓之“度曲家”。
【制谱】
曲学名词,亦称“谱曲”,俗谓“打谱”、“打工尺”。即依照曲词的内容
和曲词的四声阴阳清浊,就原曲牌的旋律进行调整加工,使原曲牌旋律和新
的曲词紧密结合,但须保持原曲牌的主腔旋律,这就是“谱就字”和“字就
谱”的辨证结合,作到字正腔圆、表情达意,又有原曲牌的旋律特征。南北
曲制谱长期以来已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王季烈《寅庐曲谈》“论谱曲”谓有
制谱四法,即“点正板式,辨别四声,认明主腔,联络工尺”。吴梅的《顾
曲麈谈》谓“制谱者审明其词曲中每字之阴阳,而后酌定工尺,又必依本牌
之腔格而斟酌之”。有唱曲者“依字行腔”,必先有制谱者“依字订谱”。
按字之四声阴阳制谱、唱曲,
w*****n
发帖数: 937
29
为什么录《邯郸梦·三醉》
过了几天,我的任务明确了,要我唱唐诗宋词。这对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心
中一点底也没有。在录唱词曲前,又要我先录音的竟是昆曲《三醉》,这个戏虽然我小
时侯学过唱腔,但也有十几年不练了,幸有俞老师为我按笛吊嗓,又从头至尾给我细说
一遍。
《三醉》中的第一支曲子《红绣鞋》,就是俞老师经常说的。他2岁时母亲去世,
每晚呱呱哭闹时,父亲抱着他吟唱这支曲子,哄他入睡,天天唱,年年唱,所以在他6
岁时就会唱这支《红绣鞋》了。他称这支曲子为“启蒙习唱之曲”。整个戏他是倒背如
流。这时我又享受了一次“吃小灶”的待遇。《三醉》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四梦
”之一《邯郸梦》中的一折。内容是写仙人吕洞宾为了下凡度人,三醉岳阳楼的故事,
是剧作者宣传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文词很深,但唱腔清新飘逸,很有特点,是北曲中
很有代表性的曲子。在我来北京前,此曲已由北方昆剧院的一位武生演员在学,但学了
两个月,只能勉强唱上一段曲子。因为是这个戏中的吕洞宾,昆曲是由小生来演唱的,
而他是个大武生,对小生腔的转折跌宕不适应,《三醉》中十几段曲子
y*******o
发帖数: 746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chuan (临川),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18 00:35:02 2010, 美东)
昨天答应你的北曲,不敢食言,要胖的。:)
随手贴几个,都是俺极心爱的,能不能听得入耳,也是各人缘法。:)
先给你一个熟悉的小曲开场,【山坡羊.潼关怀古】: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8649246&iid=13069932&cid=14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能听得下去,再来几段戏:
《虎囊弹.醉打山门》
从3'14''开始,是那支著名的【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
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d*****l
发帖数: 8441
31
来自主题: Xiqu版 - 悼王正来老师(zz)
当得知王正来老师在上海不幸辞世时,我内心万分悲痛,几次落泪,真不敢相信这是事
实。
王正来老师是国内外著名的昆曲家,在昆曲演唱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学
生遍及海内外。正值中年,创作最鼎盛时期,他竟然逝去,留给我们许多遗憾,这是整
个昆曲界的损失。可王老师一生追求昆曲艺术,孜孜不倦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记得与王正来老师初次见面是在1999年暑假,北京昆曲研习社朱复老师偕女来宁,在杨
立祥老师家中举行的小小的曲会上。当时只听得朱复老师一曲《八阳》悲壮激越,震撼
人心;王正来老师的《亭会》婉转幽雅,书卷气四溢。南北曲家相映成辉,初学昆曲的
我闻而心醉,将我带入了昆曲艺术的美妙境界之中。
2001年末昆曲网友聚会南京,我第二次见到了王老师。在曲会上,网友们每唱一曲他都
仔细聆听,客观地加以评论,有时加以示范。同样的唱词曲谱,经他的演唱,竟是那么
韵味十足,妙曼空灵,潇洒飘逸。他的博学、气质都让我折服、仰慕,我真想将来有一
天能成为他的学生。
2002年秋,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他为南京曲友拍曲的学习班上,每个星期天能坐在
他的身边,聆听他的教诲,我感到无比幸运。王老师的教学非常严
w*****n
发帖数: 937
32
来自主题: Xiqu版 - 南西厢之长亭 - 普天乐
转帖
http://club.xilu.com/youlanya/msgview-950446-24874.html?PHPSESSID=846a62388962c1cc88bd788c345824c4
《北西厢》元代王实甫,杂剧,北曲,第四本第三折【北正宫端正好套】: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
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
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
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作重重叠叠
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
的寄。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么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33
清代戏曲发展简史三部曲其一——“花雅之争”
楔子
乾隆帝在位60年间,中国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工商业高度发达,社会
相对稳定,在此时期里,京城(今北京)的演剧活动日益缤纷。朝廷于内廷中专设“南
府”主管宫中演出事宜,演员多是太监担任,是为“内学”,相对的也有一些民间艺人
隶属于南府,即为“外学”。
“花雅之分”
当时宫中的演出,在戏曲唱腔上只用昆曲和“弋阳腔”在北京流传变化发展出的“京腔
”,而演出的不外是《月令承应》、《法官雅奏》、《劝善金科》、《鼎峙春秋》、《
忠义璇图》等剧目。此类整本大戏一般分为十本,每本24出,前后得十天演出时间(其
实就是时下的连续剧),且多为御用文人执笔,是盛世宫廷不可或缺的点缀,其内容大
多“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清,赵
翼《檐曝杂记》“大戏”) ”。这一切刺激了戏台建筑、舞台机关布景、灯彩的发展
,规范了人物的服饰装扮,对民间演出不无影响。演出形式则是生旦排场以昆曲为主,
热闹排场则用京腔。
但是,康熙年间就已经在各地蓬勃兴起的地方唱腔,逐渐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始发起对
昆曲和京腔在京中剧坛领袖地...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34
清代戏曲发展简史三部曲其一——“花雅之争”
楔子
乾隆帝在位60年间,中国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工商业高度发达,社会
相对稳定,在此时期里,京城(今北京)的演剧活动日益缤纷。朝廷于内廷中专设“南
府”主管宫中演出事宜,演员多是太监担任,是为“内学”,相对的也有一些民间艺人
隶属于南府,即为“外学”。
“花雅之分”
当时宫中的演出,在戏曲唱腔上只用昆曲和“弋阳腔”在北京流传变化发展出的“京腔
”,而演出的不外是《月令承应》、《法官雅奏》、《劝善金科》、《鼎峙春秋》、《
忠义璇图》等剧目。此类整本大戏一般分为十本,每本24出,前后得十天演出时间(其
实就是时下的连续剧),且多为御用文人执笔,是盛世宫廷不可或缺的点缀,其内容大
多“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清,赵
翼《檐曝杂记》“大戏”) ”。这一切刺激了戏台建筑、舞台机关布景、灯彩的发展
,规范了人物的服饰装扮,对民间演出不无影响。演出形式则是生旦排场以昆曲为主,
热闹排场则用京腔。
但是,康熙年间就已经在各地蓬勃兴起的地方唱腔,逐渐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始发起对
昆曲和京腔在京中剧坛领袖地...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35
楔子
书接上回,正当“花雅之争”在京城愈演愈烈之际,全国范围内,“乱弹”诸腔也如火
如荼地四处流传,彼此相互竞争、交流。
其中,自康熙至道光时期逐渐形成规模,影响最广的“梆子腔”、“皮黄腔”与“弦索
腔”三个声腔体系至此已形成多个较为完备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种的繁盛达到了空前的
程度。这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二。
其一,地方声腔剧种的发展,与广大农民市民阶层的喜爱是分不开的,“乱弹”表演的
内容多取材于列国、三国、隋唐、水浒等为民间百姓所熟悉的小说故事、传说神话,但
表演上却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所谓“上慢忠义(指三国),下诱强梁(指水浒)”,“
事涉明季及关系南宋、金朝故事,扮演失当(《乾隆朝禁毁戏曲曲目考》”,颇流露出
民众的心声。与民众相通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寄托,使“乱弹”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其二,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各地商业区的频繁往来以及城市对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既
促进了“乱弹”诸腔的交流融合,又刺激了艺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表演艺术占据了舞台
的中心。
“梆子腔”
明末清初之际,在山西、陕西地区,梆子腔已初具雏形。玉霜簃藏明万历钞本的《钵中
莲》“补锅”一出中,就有“西秦腔二犯”的曲调,...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36
来自主题: Xiqu版 - 我为主席录传统戏
孙以森(口述) 本文采写/杨敏
1966年文革开始后,传统戏曲作为“毒草”遭到批判。在此后将近十年里,由江青亲自
审定的八个革命样板戏独占戏曲舞台,经电影、电视、广播反复强制性播放,后有“八
亿人民八个戏”之说。但在文革最后的几年里,由江青亲自领导,文化部牵头专门为中
南海录制了一批传统戏曲。这批传统戏曲的录音部分,最后归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
部的录音资料库,其中一些录音在后来也曾陆续播放,少数录音在客观上成为较珍贵的
录音史料。
文革一开始还有电视节目,大约半年之后,电视就停播了。所以那个年代就只有广
播,广播里又只有样板戏。我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戏曲组当编辑,后来当副
组长,虽是“革命”期间,但工作还是很忙的。
我是安徽寿县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在中文系工作。两年后
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文艺部戏曲组缺人,于是我就去了戏曲组。
秘密的任务》
大概是1975年初,电台文艺部的领导通知我去参加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一个录音组
。录音组由广播事业局直接领导,全称是“送审录音组”。据我所知,工作就是翻录传
统戏曲、曲艺录音或者录制传统...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314
37
来自主题: Xiqu版 - 元曲与昆曲
凭记忆,有错误我不负责。。。
南宋中后期唐宋大曲在北方逐渐发展为诸宫调,进而为元曲。几乎同时,南方民间小调
并宋词音乐融合为南戏音乐,元朝时南戏与元曲各据南北,元曲势力、影响远大于南戏
。南戏逐渐吸收了元曲的音乐、联套格式,转化为自身音乐的一部分,即北曲;相对应
,南戏最初形成时由宋词和民间小调转化来的音乐被称为南曲。到了明朝初期,元曲逐
渐衰落,南戏崛起,及至魏良辅根据南戏音乐体系改良昆山腔,创水磨腔,梁辰鱼使用
水磨腔写传奇,水磨腔风行天下,取代了昔日元曲(杂剧)的地位,到了明朝中后期,
杂剧音乐失传,昆曲大行其道
具体的去看钱南扬的《戏文概论》,我懒得去查了
i*****c
发帖数: 1322
38
来自主题: Xiqu版 - 元曲与昆曲
ls说的对。
南北曲都源于唐宋音乐。唐朝时外邦音乐传入,和古乐逐渐形成许多大曲,大曲本是伴
舞的,开始很多没歌词,后来填上文字,就产生了词,其实词和曲是一回事,都是歌词
,词的名称是后出现的,开始都叫曲,到清朝才把他们分开,那时二者早都和音乐脱离
了。大曲填上词,又开始叙事,就形成了宋杂剧。汴京陷落后,宋曲在金逐渐发展为北
曲,在南方发展为南曲。宋杂剧在北方发展为金院本,其实和杂剧是一回事。北曲曲名
主要来源于杂剧和院本,南曲曲名则多出于古曲。
至于传奇,不少都可追溯到杂剧,比如柳毅传书,墙头马上,王魁负桂英。
w*****n
发帖数: 937
39
来自主题: Xiqu版 - 元曲与昆曲
你也逛回来了,好久不见,看来是安定下来了。现在看戏你可比我们机会多多了。
俺其实就对那一句有疑问,
“南戏逐渐吸收了元曲的音乐、联套格式,转化为自身音乐的一部分,即北曲”
y*****o
发帖数: 44
40
昆曲里有《八义记》,可惜场上已经很难见到。只见过倪传钺先生演过“闹朝”一出,
一套北曲的“端正好”,沉郁顿挫,非常好听。
京剧估计是根据昆曲的剧本改编的,但是风味肯定全变
y*****o
发帖数: 44
41
留得声腔在,美梦做不完 ——为业余曲友们解嘲
一、 业余曲友们的心血和作用
目前,各地有许多业余曲友以热爱昆曲而会友,这种性质的群体实际上早已先于昆
剧而产生。从明代魏良辅、梁伯龙等人研制的昆曲到昆曲剧本搬上舞台,其间经过多年
的呕心沥血,(有人说魏十年不下楼)和联络同好如过云适等,集思广益取得了成果,
他们就是一些自讨苦吃,乐在其中的先驱型的业余曲友。即使以后专业昆班演出成功,
他们也不同于后来的李渔,靠此养家活口,而是终生保持着业余昆曲爱好者的身份。
后来随着昆班演出之流行,加深了文人们兴趣,大批传奇作品问世,又丰富了演出
内容,相互推动,很快地风靡全社会。从达官贵戚、巨室富商及中上层之家,多养有戏
班,下至士庶乐籍、贩夫走卒,亦趋之若骛,乐而不倦。这里,除了专业演员之直接投
入外,还有许多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音韵学家、谱曲家们的通力协作,而他们的劳动
,绝大多数也是无偿奉献。总之,从明代万历到清代乾嘉,这个时期的昆剧所以兴盛,
其发展和一切运转,都充满着业余曲友们所起的作用。他们有的是文化艺术造诣较深,
或经济条件优越者,往往处于主导位置,而专业演员常屈于从属,这是封建时代所决定... 阅读全帖
l***b
发帖数: 314
42
为了折腾==|||北昆那个不算昆曲。话说省昆的放新编戏里就算靠谱吧,跟传统戏差距
还是挺大的,张弘的指导思想很好,文采实在不敢恭维,诘父那支什么来着(曲牌忘了
)味道跟前面的老词完全不搭。
省昆其实也挺折腾,放着传统本子不管,自己编过千金记别姬,幽闺记踏伞、拜月。。
。拜月被汪芒骂的一塌糊涂的。
然后仲本的也有人想恢复,到现在只恢复了一折葬花,还毁誉参半(葬花的本子我就不
喜欢,一套北曲还挺好听的)。我还是灰常希望听到听雨啊啊啊啊啊,还有诔花啊啊啊
啊啊
w******g
发帖数: 10018
4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念奴娇-时光如梭
我个人的意见,如果不是曲牌,最好用新韵。但是曲牌应该遵守古韵,北曲用中原,南
曲用洪武。主要是度曲的考虑。
w******g
发帖数: 10018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念奴娇-时光如梭
这个韵书不是很全,不如这个,可以选古韵还是新韵:
http://www.52shici.com/gl.php
一些常用的韵书:
平水韵(诗):http://zh.wikisource.org/zh-hans/%E5%B9%B3%E6%B0%B4%E9%9F%BB
词林正韵(词):http://zh.wikisource.org/zh-hans/%E8%A9%9E%E6%9E%97%E6%AD%A3%E9%9F%BB
中原音韵(北曲):http://zh.wikisource.org/zh-hans/%E4%B8%AD%E5%8E%9F%E9%9F%B3%E9%9F%BB
中华新韵:http://www.xywq.com/xiyuan/files/f-4/xinyun-1.htm
可惜没有南曲用的洪武正韵字表。原来我自己整理过一个,后来丢了,现在只有pdf版
的,不是很好用。如果哪位能够帮忙找一个字表,实在感激不尽。
p*****g
发帖数: 604
45
北曲怎么会有湖?
我都不知道
p*****g
发帖数: 604
46
除了军训打靶,我还没去过北曲
d*****r
发帖数: 5934
47
来自主题: Hebei版 - 丝弦戏
丝弦,是河北省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金元时代,北曲三大摇篮之一的真定,曾经出现
过尚仲贤、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著名杂剧作家。后来真定改名为正定,又成为河
北丝弦戏——古名“弦索腔”的摇篮和发展中心。康熙年间,丝弦戏在束鹿就已遍于闾
里,乾隆年间,曾在北京向清王朝献艺。丝弦戏流行地域东至河北省的献县、高阳、保
定,南至邢台、沙河、广宗,北至山西省的繁峙、浑源、灵丘,西至和顺、昔阳、平定

丝弦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锁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
,还有官调与越调两个板式变化系统,因此,她是混合唱腔体制的剧种。丝弦唱腔以真
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因而激越悠扬、慷慨
奔放,时而有如怒涛旋转翻滚,时而又如瀑布急泻直下。
丝弦剧目相当丰富,约500余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
大戏,反映宫廷斗争。
丝弦原由木偶变为真人登台,并在山区、农村扎根,因此,表演既有朴实、敦厚和
浓郁的乡土特色,又有夸张、刻板和直线条的木偶动作遗风。此外,还有耍牙、耍碗、
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丝弦剧著名演员有驰名太行山麓的“四红”:正
f*******a
发帖数: 2662
48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曾经西湖
曾经西湖
去年一个温热的早晨,被空调的噪声吵醒,透过
窗户,看到了夏天的西湖。
到临街的店铺里吃过豆浆小笼包子,我和太太信
步走向码头,等候下一班渡船。实在没有料到夏
天如此炎热。对于完美的事物,我有着天生的惊
恐疑虑,完好的美丽似乎总存在于即将破碎的危
险里,而破灭之后的美丽使我感到安全。由于天
气原因,西湖看来不会是个例外。这本和西湖没
有关系的,只是我让自己的理论更加接近真理的
说辞罢。
湖水很平静,人却喧闹的蜂拥上了游船。我们到
了船上坐在靠边位置上。小船头的驾驶舱里有一
老一少师徒俩人掌舵。一声汽笛后,我们的船昂
首扎进了湖里。
沿着苏堤逛了一周,看着西湖被蒸得水气昭昭,
太太的头发被微风吹的有些凌乱,脸蛋红扑扑得
煞是不同寻常.我说,"你今天真好看."
"讨厌,都多久没有说人家好看了?" 说着就挎上
了我的胳膊,头也靠在我的肩上。栏杆以外,是
波浪翻飞的一面湖水,就是这烟水的境界,养育
着闻不出来的灵气……
水深为潭,三塔就成了三潭。到了三潭小瀛洲,
数着小石塔上的窟窿,忽然一道亮光后,我觉着
眩晕,太太也说晕,我们中暑了。就着晕劲,尾随
着游人顺着南北曲桥,专门寻找林荫路
a**u
发帖数: 3802
49
来自主题: _Amguulan版 - (zz)楚穆版枉凝眉
〖抚琴者〗
将那喧哗撇却,灯红酒绿待如何?
把这光环退去,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商家相邀盛,通告代言多。
也曾把浮名浅尝过。只怕那,一夜成名难本色,四星未得犯口舌。
更哪堪,文青花生多毒妇。这的是,朝飞暮落人劳碌,南歌北曲声折磨。似这般,
昨辱今荣谁料得?闻说道,唯愿得种发光树,下坐着抚琴者。
===============
毛看过别的,就这个,好几句都很不hd,呵呵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