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半月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C********g
发帖数: 9656
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630
方之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藤井省三: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 00:42:35 2012, 美东)
日本媒体最早介绍鲁迅,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最后一年——1909年的事,在明治中期
的著名评论家三宅雪岭担任主笔的半月刊《日本和日本人》5月1日那一期上。这期的“
文艺杂事”栏目中,刊登了这样的报道:“本乡(东京的地名——笔者注)周某,不过
二十五六岁的中国人兄弟,读了很多英德两国语言的西洋作品,而后在东京出版了只需
30钱的书《域外小说集》……”记载了鲁迅、周作人兄弟的世界文学全集《域外小说集
》第一卷的刊行。鲁迅的本名正是周树人。这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最早介绍鲁迅的文
章。
最早登载鲁迅作品日语译文的是北京的日语周刊《北京周报》(1922年6月4日第19
号),译者是周作人,作品为《孔乙己》。《北京周报》其后还刊登了鲁迅自身翻译的
童话《兔和猫》。这两篇是世界上最早翻译的鲁迅作品。
此后在日本国内由日本人翻译的鲁迅作品开始增加。19...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48
在中共的情报人员中,袁殊是最神秘的传奇人物之一,他是“五方特务”(中共、共产
国际、国民党中统、军统和日寇),他一生参加过许多惊险的地下战斗,为中共夺取政
权立下大功。近年有些报刊虽刊登了他的一些事迹,但有的文章泛泛而谈未涉要害,有
的文章戴着“左”的眼镜,抹杀回避了中共利用袁殊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的事实,因而不
够真实,不够客观公正。笔者的舅父恽逸群(曾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社长,中共华东
局政治秘书)是袁殊的结拜兄弟,是同一战线的战友,我与袁及其部下又有过接触,为
了反映历史真相,我特写此文作重要补充和纠正。
我初次见到袁是在1938年上海“孤岛”时期,当时我在一所夜大学新闻系读书,白天无
事常到袁主持的《杂志》社看报聊天。袁当时约近30岁,身材矮胖结实,神采弈弈,来
看他的人很多,可见他交际广宽,而一个20多岁的摩登女郎则是常客,她是女作家关露
,后来才知道她是潘汉年手下的特工。渐渐地我了解到袁的身世和经历。
从北伐战士到文艺青年
袁殊本名袁学易,1911年出...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19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irDiao (屌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9 16:27:21 2014, 美东)
《文史参考》杂志是由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主办的时政历史半月刊,是继环球时报英
文版之后人民日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又一重大举措。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发表在《文史参考》2012年第8期(4月下)的文章
秦晖: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导读]1947年4月,刘少奇到晋察冀中央分局讲到,“要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
的力量搞个彻底,所谓搞彻底就是要死一些人,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
兵也容易。”
秦晖:国民党为“抗战”把农民得罪光了
1951年,青海民和县,分得土地的农民高举土地证,欢呼土改胜利完成。
中共土改,为了什么?
我们说中国革命是“土地革命战争”,但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因素吗?国共两
党分野是土地改革者和反土地改革者的分野吗?内战期间国民党失人心,共产党得人心
是因为分了土地吗?这场内战以共产党胜利...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FollowerII (铿锵), 信区: USANews
标 题: 西安事变真相∶张学良糊涂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1 09:44:38 2014, 美东)
西安事变真相∶张学良糊涂死了——假英雄、假将军、假基督徒
曹长青
(编者按∶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8周年,西安事变这段历史被中共完全扭曲,这篇在张
学良2001年底去世之际写的文章,旨在通过评介张学良,使读者对西安事变有一个更接
近真实的了解。)
谈中国近代史,离不开国共两党;而研究国共两党史,离不开西安事变,因它是两党关
系的转捩点;但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活到101岁,就是不肯说出事变内幕,直到10
月14日去世,把他知道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自1936年西安事变至今65年中,海内外出版了很多关于这一事件的书籍,截止1991年底
,仅中国就已出版了23种;另外还有张学良接受各种媒体采访的谈话。但海峡两岸对张
学良的评价却像黑、白那样两极∶中国大陆把他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定他为“历史
罪人”(解除党禁报禁后,台湾已有不同声音)。
到底...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
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
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
,中文就会...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8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9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储望华:沉重的回忆
储望华:沉重的回忆
发表于 2016 年 03 月 28 日 由 lixindai
[说明:储望华,是“大右派”储安平最小的儿子,生于1942年,钢琴家,现居澳大利
亚。他有两哥一姐。
储安平(1909年-1966年?)江苏宜兴人。在1957年“帮党整风”中,发表“党天下”
言论,被划为右派分子。而且是不予改正的中央级“五大右派”之一,其余四人为:章
伯钧、罗隆基、彭文应、陈仁炳。
储安平1932年在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
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46年春赴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创办《观察》半月刊,因针砭时
政后遭国民政府查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副总
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4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并当选第
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1958年1月被划为“右派”,1966
年9月失踪。
几张面色模糊的黑白照片,是储安平留在这世界仅有的影像,也似乎印证了这位父亲留
在儿子储望华心中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
67岁的储望华与家人现在安静地生活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幢漂亮的白色别...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1
王宏斌回答记者:我有两个“长城”,保证南街村不变色!
点击:287 作者:记者 来源:红色南街村 发布时间:2017-10-10 10:07:11
9月25日至26日,《中华英才》杂志社一行5人,在中华英才理事会河南联络办
秘书长张藏龙带领下来南街村采访。
《中华英才》是我国唯一以介绍全球杰出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权威性大型半月刊,有“红
墙刊物,领袖杂志”之称。张藏龙一行来南街村后,首先乘坐游览观光车对全村进行了
参观,并深入胶印公司和村民家中进行采访,感慨地在村史馆留言:“南街模式是中国
梦的未来。”
“我有一个心结,就是南街村的主要领导干部每月拿250元的工资,与职工的工资积累
差距会越来越大,他们心里能平衡吗?”26日上午,在党委一楼接待室采访南街村党委
书记王宏斌时,张藏龙首先抛出了积聚心头已久的疑问。王宏斌说:“他们心里会平衡
,凡是拿250元工资的人员,都享受着南街村的福利待遇。”他进一步解释说,南街村
的“二百五”队伍是自愿写申请加入的,没有谁命令大家。南街村长期坚持开展政治思
想教育,靠政治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主要领导干部包括党员和职工村民对金钱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钱学森七次鼓吹粮食“高产卫星”
作者: 柔之剑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
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著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
于下:
第一次,1958年4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说“
可以在1亩面积上年产约8千市斤的淀粉。”
第二次,1958年6月在《科学大众》杂志第6期发表《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
后》,说“根据光合作用的理论推算,稻麦年亩产可以达到4万斤至6万斤。”
第三次,1958年6月在《农业科学》第12期发表《可以实现的理想》,说“稻麦年产量
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该杂志为半月刊,编辑来电话询问是否计算准确?钱即用计
算尺再核算后说“计算准确无误”,让秘书张可文回复编辑部。
第四次,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说“稻麦
年产量……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第五次,1959年2月在《科学...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鬼子口中的八路军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ybinu 所发表 】
发信人: cyquest (郁闷的家伙~~~),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鬼子口中的八路军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Feb 20 21:09:23 2003)
热心鼓吹共军游而不击,战力不佳,消极抗战的。
只可惜一些鬼子的资料好象和这位先生的见解不大一样。
日军对扫荡北岳山区作战的描述:此战我军遭遇典型八路游击战术,前两次扫荡
均不
成功,反而屡遭伏击。第三次仍然扑空,直到第四次扫荡才好不容易捕捉到敌一
部主
力——战果,损失全然不提,与对国军中条山作战的炫耀全然相反。(出自《图
解昭和
战争史》)——据我方资料,此役应指岗村宁次发动的“百万大战”,我军灵活
应敌,歼
敌1800余人,岗村承认“八路非短期内可歼灭”。
同书中还有一张八路军俘虏照片(仅一张,国军的俘虏照片倒数不过来),注明
:八
路军装备贫弱,但作战勇敢。全书在四四年前对中国军队作战效能直接给予正面
评价
的只有两处:一处在此,一处是赞扬广西作战时桂军的火炮极准。
方军《我所认识的鬼子兵》中:老鬼子山田是这...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1737
14
徐焰少将:中国抗美援朝牺牲18万志愿军(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27日03:02我来说两句(18)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

2010年6月26日下午,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朝鲜战争六十年暨半岛形势研讨
会”上发言。摄影:人民网记者 杨铁虎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杨铁虎)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共牺牲了18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
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
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直至国内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自己在朝鲜战
争中的伤亡数字,因此外部有了一些夸大不实的数字。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历史资料增
强了公开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
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
徐焰介绍说,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
k******r
发帖数: 2300
15
2010年6月26日下午,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朝鲜战争六十年暨半岛形势研讨会
”上发言。摄影:人民网记者 杨铁虎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杨铁虎)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
牺牲了18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
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
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直至国内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自己在朝鲜战
争中的伤亡数字,因此外部有了一些夸大不实的数字。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历史资料增
强了公开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
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
徐焰介绍说,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
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
计);战场失踪25621人。此外,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
g******t
发帖数: 18158
16
不要张嘴就来。“抗美援朝牺牲18万人”是徐焰少将刚刚提出的新数据,以前官方绝对
不是这个数!人数与时俱进,无限趋进······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6800/11980044.html
徐焰少将:中国抗美援朝牺牲18万人
2010年06月27日03:02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杨铁虎)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
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
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
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g******g
发帖数: 1310
17
2010年6月26日下午,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朝鲜战争六十年暨半岛形势研讨会”
上发言。摄影:人民网记者 杨铁虎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杨铁虎)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
牺牲了18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
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
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直至国内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自己在朝鲜战
争中的伤亡数字,因此外部有了一些夸大不实的数字。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历史资料增
强了公开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
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
徐焰介绍说,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
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
计);战场失踪25621人。此外,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
g******t
发帖数: 18158
18

从1950年8月至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3年至1955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只多一个字,“副”字。TG一贯论功行赏,聂奉智刚刚打那么大仗,立那么大功,给降
了,没犯大错有可能吗?李杰的文章在《新华文摘》上印出来了,比无数军史专家匿名
发帖都有分量
刊 名:新华文摘
刊 期:半月刊
主 管:新闻出版总署
主 位:人民出版社
编辑出版:新华文摘杂志社
社 长:李椒元
副 社 长:黎 松
总 编 辑:张耀铭
编辑电话:010-65132880
010-65255159
传 真:010-65132880
市场电话:010-65170515
010-64183759
社 址: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邮 编:100706
网 址:xhwz.qikan.com
wwww.xinhuawz.com
国际刊号:ISSN 1001-6651
中国刊号:CN11-1187/Z
邮发代号:82-243(小字本2-243)
国外代号:SM7
定 价:13.00元(小字本:10.0
r*****1
发帖数: 378
19
最近中国有关部门启动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在国内媒体上又掀起了质疑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的风
波。自从国际反科学组织“绿色和平”在两年前指责“雀巢食品含不明基因成分”,把
转基因恐慌引入
中国(参见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载《环球》半月刊2003年第一期)
,媒体以维护
消费者权益的名义大肆炒作,一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与日俱增。我曾经在北京的
一家超市旁听
到两位顾客有这样的对话:
“这两种油哪一种更好?”
“这一种有转基因成份,听说吃了转基因,不知道会得什么病。”
有这种顾虑的消费者绝非少数。2003年7月《北京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如果
您想买一桶大
豆油,但您购物的超市或商店只有转基因豆油,您会怎么办呢?”结果有55.6%的被访
者表示“不会购
买,去其他地方再看看”;25.0%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会购买转基因豆油”;19.4%的被
访者“有可能
会犹豫,但最后还是会买”。如果购物地点同时提供转基因豆油和普通豆油呢?有68.3
%的人会直接
选购普通豆油;20.8%的人则表示“无所谓,哪种都行”;10.9%的人仍然会选择购买转
基因豆油,
其中一部分被访者提到的理由
r*****1
发帖数: 378
20
方舟子: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是更加安全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1 12:26:53 2010, 美东)
最近中国有关部门启动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在国内媒体上又掀起了质疑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的风
波。自从国际反科学组织“绿色和平”在两年前指责“雀巢食品含不明基因成分”,把
转基因恐慌引入
中国(参见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载《环球》半月刊2003年第一期)
,媒体以维护
消费者权益的名义大肆炒作,一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与日俱增。我曾经在北京的
一家超市旁听
到两位顾客有这样的对话:
“这两种油哪一种更好?”
“这一种有转基因成份,听说吃了转基因,不知道会得什么病。”
有这种顾虑的消费者绝非少数。2003年7月《北京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如果
您想买一桶大
豆油,但您购物的超市或商店只有转基因豆油,您会怎么办呢?”结果有55.6%的被访
者表示“不会购
买,去其他地方再看看”;25.0%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会购买转基因豆油”;19.4%的被
访者“有可能
会犹豫,但最后还是会买”。如果购物地点同时提供转基因豆油和普通豆油呢?有68.3
%的人
f*******e
发帖数: 2791
21
转载
I、方舟子是否曾受雇于“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根据方舟子不是“生物信息学家”这个事实,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
个世界上,哪一个专业“生物信息公司”会聘任一个仅仅具备初级生物信息学知识的人
,担任咨询科学家?他们要向这个人“咨询”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主要是因为:方舟子从来就没有透露这家“生物信息公司 ”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业务内容,以及他自己向这个公司提供何种服务----即使在网友们五次三番地就此向
他发出质问之后,方舟子仍旧是牙关紧闭,一个字儿也不肯透露。方舟子说自己是“美
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公司叫做“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所以方舟子这样自报家门,就象有些网友指出的那样,类似于说“我的博士学位来
自美国某大学”,明显是既要显示自己的资格,又不愿意透露自己资格的来历。而越是
这类遮遮掩掩的举动,就越是让人怀疑其中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然,对方舟子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怀疑”这个水平上,我们就不配说自己是在
研究“方学”。作为一门学问,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之上。先看事实

事实一:2001年6...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0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核潜艇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你们想批判邓小平,转载文章时好歹把内容转全,不要断章取义。
原文是《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发表于《现代舰船》杂志2004年12月下
半月刊。
你们引的内容,是关于1988年我国战略核潜艇试射洲际导弹的总鉴定试验。之前1982年
在常规潜艇上试射洲际导弹成功,然后再此基础上在核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1982年和
1988年所取得的成绩,得算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国防成就吧。
另外该文提到1988年试验结束后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但是这个采访是在
2004年进行的,因此“20几年”的说法本身就是夸大其词的。
我把文章链接和相关段落附在后面,大家自己判断吧。
《现代舰船》有关此文的目录链接如下:
http://www.shipnet.com.cn/ms2.htm
新浪网2005年的转载链接如下: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4-06/1045278804.html
相关的段落摘抄如下:
本刊记者:1988年,我国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您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的
情况和感受?
黄总:88年,核潜艇进行了最后两个大的试验,算是总鉴定。第...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520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04-1988 > 20?
发表于《现代舰船》杂志2004年12月下半月刊的《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
中,提到1988年我国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后,由于冷战结束,相关的军工
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
某些人看到这个不严谨的说法,如获至宝,大肆宣扬文革时期的军工建设,在改革开放
后被邓小平破坏了。我指出常规潜艇和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洲际导弹,分别是在1982年
和1988年,即改革开放时期成功的。这些人恼羞成怒,指出潜射导弹不是改革开放后才
立项的,因此不能算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成就。
参见讨论: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6196573.html
呜呼!立了项就算是成就?中国若有朝一日成为发达国家,“超英赶美”,是否要算是
大跃进时期的成就?
文革期间中国的军工状况是:“新的技术课题攻不下来,定型的武器又拿不出来。”以
洲际导弹项目为例。1965年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了七机部《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即
所谓的“八年四弹”,要在8 年内研制成功从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到洲际导弹“东
风五号”的系列弹道导弹。由于文革干扰,10年后的1975年...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5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2395
26
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文警告,已开发国家的失业率高及政府债务危机等四大因素,
可能影响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而中方需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后续和累积效应,提高政
策的前瞻性。
北京官方智库及瑞士信贷等外资解读,温家宝这篇专文非常重要,等于为年底前的大陆
宏观调控定调,而且文章内容其实是中共高层的集体意见,而非温家宝的个人意见。
曾任大陆商务部副部长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认为,温家宝可能暗示中
国不能扮演欧洲的救星,而且中方不会急著买进更多欧洲公债,以免遭受更多损失。
中新社、路透及道琼社报导,温家宝在最新一期中共中央「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当前
大陆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十分複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
形式为半月刊的求是杂志,是由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党刊,向来是中共的精神宣扬刊
物,内容具有相当的指标意义及重要性。
从国际角度来看,温家宝点出可能影响大陆经济发展的四点因素。第一,一些国家经济
增速回落,例如今年第一季与第二季的美国经济成长率,远低于去年第四季的水准,而
欧元区一些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经济依然低迷。
第二,全球通膨压力加大,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通...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27

鱼妈,偶尔狗下啊
=======================================
1姜立夫1890-1978数学
2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陈省身1911-数学
4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侯德榜1890-1974化学...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28
论坛's Archiver
论坛 ? 文献资料坛 ?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胡大江 发表于
2011-3-4 14:34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
太可惜:从094看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断点
云淡水暖
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无疑代表了一个军事强国的核对抗实力,或者常规局部战争
的海上打击能力,去年美国在南海、黄海亮肌肉之前,还把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派到南海
周边公开“停泊”到某国的港口,让记者狂拍。所谓“三位一体打击力量”,核潜艇是
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军。国产“094”的在各大军事网站和相关军事媒体的出现,令中国
军迷和网民倍受鼓舞。最近,草民看到一篇文章,2004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舰船》上
刊登的访谈录“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这位老专家叫做黄旭华。
“百度百科”介绍:
黄旭华(1926.3.12-),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曾先后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贴个赞美总湿贴,矬轮进来跪拜
论坛's Archiver
论坛 ? 文献资料坛 ?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胡大江 发表于
2011-3-4 14:34
88年中国核潜艇项目下马,一下就是20几年太可惜
太可惜:从094看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断点
云淡水暖
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无疑代表了一个军事强国的核对抗实力,或者常规局部战争
的海上打击能力,去年美国在南海、黄海亮肌肉之前,还把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派到南海
周边公开“停泊”到某国的港口,让记者狂拍。所谓“三位一体打击力量”,核潜艇是
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军。国产“094”的在各大军事网站和相关军事媒体的出现,令中国
军迷和网民倍受鼓舞。最近,草民看到一篇文章,2004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舰船》上
刊登的访谈录“龙啸九天——中国核潜艇专家采访录”,这位老专家叫做黄旭华。
“百度百科”介绍:
黄旭华(1926.3.12-),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曾先后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0
1,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2,美国人不直接吃转基因食物吗?
3,方舟子:转基因食品对人无害
4,我为什么选择转基因食品
5,方舟子:转基因食品会引起过敏吗?
6,方舟子:别怕,转基因食品不是要转你的基因
7,方舟子: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是更加安全的
8, 方舟子:转基因食品要不要标记
9, 方舟子: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基因就那么担心?
10,方舟子:转基因其实很环保
11,方舟子:杂交水稻可能有毒素,转基因大米才靠谱
12,方舟子:我们时代的转基因恐慌
1, 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方舟子•
提起主粮,许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麦。其实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粮。
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产自美国。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
作物,不仅总产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2009年总产量3.34亿吨),总产值也
是第一(2009年总产值486.6亿美元)。
这么高的产量当然不可能都做食品,大部分玉米被用来做成饲料、酒精等,
剩下的才供人食用:主食有用玉米粉做的各种面食以及早餐吃的玉米碎片,蔬
菜有煮玉米粒、...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1
日本媒体最早介绍鲁迅,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最后一年——1909年的事,在明治中期
的著名评论家三宅雪岭担任主笔的半月刊《日本和日本人》5月1日那一期上。这期的“
文艺杂事”栏目中,刊登了这样的报道:“本乡(东京的地名——笔者注)周某,不过
二十五六岁的中国人兄弟,读了很多英德两国语言的西洋作品,而后在东京出版了只需
30钱的书《域外小说集》……”记载了鲁迅、周作人兄弟的世界文学全集《域外小说集
》第一卷的刊行。鲁迅的本名正是周树人。这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最早介绍鲁迅的文
章。
最早登载鲁迅作品日语译文的是北京的日语周刊《北京周报》(1922年6月4日第19
号),译者是周作人,作品为《孔乙己》。《北京周报》其后还刊登了鲁迅自身翻译的
童话《兔和猫》。这两篇是世界上最早翻译的鲁迅作品。
此后在日本国内由日本人翻译的鲁迅作品开始增加。1935年岩波书店出版了岩波文
库版《鲁迅选集》,1937年改造社出版了7卷本的《大鲁迅全集》,由此鲁迅成为了日
本读书界不能或忘的名字。
鲁迅受过夏目漱石的《哥儿》、森鸥外的《舞姬》、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
梦》、芥川龙之介的《毛利先生》等日本文学的影响。另...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32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陸媒: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廣東半月刊雜誌「新周刊」這期封面故事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敘說台灣人文
氣質的美,引起兩岸讀者關注。「新周刊」執行總編輯封新城昨天表示,「幸好還有個
台灣」,台灣是大陸的鏡子,很多地方可以參考、學習。
「新周刊」六月初派了多達七十幾人到台灣採訪,這期的台灣專題大約有兩百頁、超過
十五萬字、幾百張相片,等於整本雜誌都在寫台灣。
封新城在微博上表示,這期封面故事幾個月前就決定,每個社會都有好有壞,台灣「特
別是善的一面,對我個人衝擊很大。」
封新城說,這是「新周刊」創刊以來最大的專題,他們用一○一的概念來寫,訪問台灣
一百零一個民眾、一百零一件需要知道的事情等,讓台灣民眾說寶島、也聽大陸民眾講
台灣,試著找出兩岸人民愛、恨台灣的理由。
「老實說,台灣的名山大水不比中國壯觀,人文才是我們覺得最美的。」封新城說,台
灣人的生活型態,體現自己如何看待生命,「社會文化的載體終究是人,台灣民眾選擇
了自己要的生活。」
對比大陸的社會矛盾與衝突,封新城認為,台灣是大陸的鏡子,包括台灣社會如何民主
轉型、人文氣質的社會教育等,對大... 阅读全帖
I*3
发帖数: 7012
33
廣東半月刊雜誌「新周刊」這期封面故事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敘說台灣人文
氣質的美,引起兩岸讀者關注。大陸網友读后自狠稱「到了台灣才知道,文化大革命給
我們大陸帶了多大的災難!台灣風清氣正,一派安樂祥和的氣派,到處是君子和淑女。」
与此同时, 港媒惊暴不少台湾饭店专给顾客吃剩菜剩面. 大陸網友读后惊呼上了新周刊
的当, 稱「此时此刻, 台湾最需要的是文化大革命」.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14/1869528.html
y****i
发帖数: 394
34

日本强烈要求台湾让出防空识别区
日本最靠近台湾的与那国岛上空,东经123度以东有一部分与现行的台北飞航情报区重
叠,这是二战后由美军所设定东经123度防空识别区界线,当时划定由台湾管理,日本
政府近日正式要求台湾让出该“防空识别区”,改划归日本管理。td>
台当局“硬起” 断然拒绝让出防空识别区
台湾当局终于硬起来了,日本日前拟西移防空识别区(ADIZ),希望扩到与那国岛
西侧12海里领空线外再加2海里缓冲区,对此台“外交部”29日正式表态,表示无法接
受日方决定;日方未事先与台湾沟通即径自宣布,台方表示遗憾。
台称日本进入"防空识别区"将遭驱离
日本日前片面扩大其“防空识别区”,“立委”林郁方表示,由于“防空识别区”并非
国际法规范的项目,未来如果将出现“重迭”的情形。林郁方要求,一旦日本飞机未经
通报进入此一“重迭”区域,台方应依擅入“防空识别区”处理,即要求日机通报其位
置、意图,甚至要求日机飞离,对此,台“外交部长”杨进添则以“是”、“一点也没
错”表示同意。[详细]

台保钓组织将成立“全球保钓大联盟”
据日本共同社5月1日报道,在台湾对... 阅读全帖
s******m
发帖数: 1154
35
解放前的《新华日报》曲折发展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最后一期。同日,同一期号、不
同内容的《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历任总编辑有华岗(华西园)、吴克坚、章汉夫等。
1939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山西沁县创刊,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
1940年1月6日,因社论被国民党当局强令删去﹐《新华日报》被迫“开天窗” 。
打开"天窗"
中共重庆《新华日报》社论栏第一次打开“天窗”。此前,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修正
新闻检查标准》、《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战时新闻违惩罚办法》等法令,规定
所有报纸于出版付印前,其内容都必须经新闻检查机关审查、通过。是日,《新华日报
》原拟刊登社论《论冬季出击的胜利》,但稿件在送审时被以“系军事论文”为借口扣
留;《新华日报》决定改登另一篇社论《起来,扑灭汉奸!》。然而,这篇社论又未通
过审查。为了抵制国民党当局的刁难,《新华日报》毅然采用开“天窗”的斗争手段以
示抗议。今日的《新华日报》在原社论的位置仅刊印了八个大字:“抗日第一!胜利第
一!”旁注两行小字,对“开天窗”缘由予以说明:“本日两次社论:一、论冬季出击
的胜利(代...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9441
36
这是哪家办的半月刊?台湾的?
g**1
发帖数: 10330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Z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
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2〕,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
·为·一·味·求·神·拜·佛
〔3〕,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4〕。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
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
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
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
·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
·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707
38
美联社一下把沈崇定义为“站街女”,还曾和美军士兵为了一晚上多少钱讨价还价
二战中,美英为中国牵制日本,同意了民国政府一直争取的有关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请求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
,所谓“领事裁判权”自此废除,就是说:“任何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该在中国法庭
受审,按中国法律治罪。”
但事实上,这种治外法权依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实质存在,只是适用的群体没有像过去一
样那么普遍,而涉及到外国人的判决,往往也需要看该国政府的眼色。
以民国政府同年十月一日与美国签订的《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为例,其中
明确规定:“对于美军人员在中国境内所犯之刑事案件,归美军事法庭及军事当局裁判
”。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民国政府争取废除领事裁判权,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数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后治外法权时代”。何为后治外法权时代呢?即领
事裁判权虽然从名义上已经废除,但是因为国力衰弱,洋人欺压国人却依然逍遥法外的
案例依然广泛存在,其中1946年发生的沈崇案以及1948年发生的景明大楼案就是两例引
起当时社会巨大反响的典型。
从沈...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简体字的发展历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简体字的发展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4 16:17:26 2013, 美东)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
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
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
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
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
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6929
40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是水泥地、沙石地
、煤渣地、甚至是玻璃渣地!),或是低头弯腰、两手向后翘起(所谓喷气式!),颈
上悬挂着大块纸板、木板、甚至几十斤重的铁板,上面写着“x x 份子x x x”的大字
,在酷暑烈日之下...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373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那些刺痛人心的历史的碎片
当一一幕幕历史真相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些碎片,却也足以颠覆我们的
历史“常识”,心灵一次次被刺痛!
471、【“最好分为二十七国”】
“我是反对大中华民国的,我是主张湖南共和国的。中国号称共和民国,没有几个懂得
什么是共和的国民……现在我们知道,世界的大国多半瓦解了,俄国的旗子变成了红色
,完全是世界主义的平民天下。德国也染成了半红,波兰独立,捷克独立,匈牙利独立
,犹太,阿拉伯,亚美尼亚,都重新建国。爱尔兰狂欲脱离英吉利,朝鲜狂欲脱离日本
。在我们东北的西伯利亚远东边土,亦建立了三个政府。全世界风起云涌,民族自决高
唱入云,打破大国迷梦,知道是野心家欺人的鬼话……中国呢?也醒觉了……最好办法
,是索性不谋总建设,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二十二
行省三特区两蕃地,合共二十七个地方,最好分为二十七国。”
——《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毛泽东,1920年9月3日
472、【拥护】
我们承认国民党是第一大党,拥护蒋委员长为全国抗战的领袖,拥护中央政府的领导。
——1940年6月1日毛泽东会见陈嘉庚时的谈话
○网评:南洋华侨 被骗得惨呀
4...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192
42
《文史参考》杂志是由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主办的时政历史半月刊,是继环球时报英
文版之后人民日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又一重大举措。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发表在《文史参考》2012年第8期(4月下)的文章
秦晖: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导读]1947年4月,刘少奇到晋察冀中央分局讲到,“要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
的力量搞个彻底,所谓搞彻底就是要死一些人,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
兵也容易。”
秦晖:国民党为“抗战”把农民得罪光了
1951年,青海民和县,分得土地的农民高举土地证,欢呼土改胜利完成。
中共土改,为了什么?
我们说中国革命是“土地革命战争”,但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因素吗?国共两
党分野是土地改革者和反土地改革者的分野吗?内战期间国民党失人心,共产党得人心
是因为分了土地吗?这场内战以共产党胜利告终,这与土改之间是什么关系?
国共双方都不太重视“土地问题”
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显然有非常大的差异,共产党的土改政策要比国民党激进得多。但
如果依土地问题分析当时中国各支力量的话,国民党绝不是最保守的。国民党当然是反
对暴力土改,但是它的意识形态中还是有所谓...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irDiao (屌丝),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人民日报: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9 16:28:00 2014, 美东)
发信人: SirDiao (屌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9 16:27:21 2014, 美东)
《文史参考》杂志是由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主办的时政历史半月刊,是继环球时报英
文版之后人民日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又一重大举措。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发表在《文史参考》2012年第8期(4月下)的文章
秦晖:暴力搞土改是逼农民纳“投名状”
[导读]1947年4月,刘少奇到晋察冀中央分局讲到,“要以复查为中心,动员党政军民
的力量搞个彻底,所谓搞彻底就是要死一些人,搞彻底了,负担重些,农民也甘心,扩
兵也容易。”
秦晖:国民党为“抗战”把农民得罪光了
1951年,青海民和县,分得土地的农民高举土地证,欢呼土改胜利完成。
...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13
44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为《赤光》)半月刊,邓与其同房,负责刻字并油印,被称为“油
印博士”。邓此生有两次与周“同房”的机遇,一次在巴黎,另一次在上海。没有巴黎
同房,邓这一辈子,顶多是个自食其力的海归。周1924年回国任职黄埔军校和中共两广
区委,邓接替周主编《赤光》,并于1926年1月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45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2014-03-06 吴稼祥 镜外势力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 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
他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 一个
得意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
后,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 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朝演义(转载)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wml (wml),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红朝演义(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8 12:01:08 2014, 美东)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47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48
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3457
49
1985年:导致胡耀邦下台的港媒记者访谈事件
发布时间:2014-03-03 13:10 作者:王沐明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0712次
陆铿是资深记者,曾出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创
办过《天地新闻》因准确预测出解放军渡江地点,被"国府"当局以"通匪"之嫌关入监狱。
解放后担任云南省政协委员,1957反右开始后以历史反革命帽子入狱,1975年获释
出狱后去香港。在台湾因批评蒋经国被指"通共"而禁入台湾,89风波因支持运动被列入
禁止入境黑名单。
1985年5月11日的《人民日报》以"胡耀邦会见陆铿"为标题登出短讯:"中共中央总
书记胡耀邦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香港《百姓》半月刊社长、美国《华语快报》发行
人陆铿及其亲属。
陆铿作为新闻人的老江湖,在玩语言方面远比胡耀邦会算计,一开始就看出胡耀邦
"口无遮拦,全无机心。"稍加诱导便滔滔不绝,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尤其在
台湾及中央高层人士方面,引诱胡耀帮说了一些不算慎重的话。谈话进行了近两个小时。
胡耀邦开始就说"我们让你受委曲了"。作为总书记,说出这种话等于是代表共产党
向国民党道歉,在政治上并...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50
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