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华中局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g*******1
发帖数: 6009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冈村宁次与共军代表会谈
---------------------------------
就在七大召开期间,华中局还对日军作出的试探性接触作了回应,派人直接与日军在华
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进行了会谈.
---------------------------------
http://www.zgdsw.org.cn/GB/218997/219021/14817935.html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
试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王志刚
2011年06月03日10:42
试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王志刚
2011年06月03日10:42
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以夺取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为重点的解放沦陷区的战略
。日本投降前后,这一战略曾经在全局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又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
迅速进行了大的调整。这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也反映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个非常值
得关注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这一战略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1]
本文即试图就这个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解放沦陷区战略的提出和初步规划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略重点一直...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
决定元帅人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有关元帅军衔授予问题成为议题之一。两天
后的晚上,中央书记处又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元帅军衔授予问题。会上,刘少奇提出对
陈毅授衔元帅的异议。显然,刘少奇在给粟裕争取授衔元帅的最后机会。
刘少奇是毛泽东最得力的助手与第一个接班人,曾在二十余年间受到毛泽东格外的倚重
、信任。复杂激烈的党内斗争中,毛泽东之所以笑到最后,最高领导地位与毛泽东思想
指导地位得以最终确立,都有刘少奇殚精竭虑的汗马之功。
刘少奇也因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全党二把手。
但毛泽东的信任似乎有一个前提,这位二把手不能插手军队,或者说拥有自己的“山头
”与“嫡系将领”。这也是后来两人不幸翻脸时,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有什么了不起
,我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的自信之源。
因此,刘少奇虽然曾做过新四军的政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乃至中央军委副主席,但还
是没有机会在军事上成就亮点,未能成为后来的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头上也就只有政
治家和理论家的桂冠。
刘少奇与粟裕的认识较晚,是在“皖南事变”前夕的1940年。后来,刘少奇对粟裕的信
任与推举也是不遗余力的。
这年10月,粟裕和陈毅取得黄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
http://history.sina.com.cn/bk/jgcqs/2014-02-18/153982772.shtml
2014年02月18日15:39 人民网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刘少奇为何极力反对陈毅入选“十大元帅”
?》
刘少奇是毛泽东最得力的助手与第一个接班人,曾在二十余年间受到毛泽东格外的
倚重、信任。复杂激烈的党内斗争中,毛泽东之所以笑到最后,最高领导地位与毛泽东
思想指导地位得以最终确立,都有刘少奇殚精竭虑的汗马之功。
刘少奇也因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全党二把手。
但毛泽东的信任似乎有一个前提,这位二把手不能插手军队,或者说拥有自己的“
山头”与“嫡系将领”。这也是后来两人不幸翻脸时,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有什么了
不起,我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的自信之源。
因此,刘少奇虽然曾做过新四军的政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乃至中央军委副主席,
但还是没有机会在军事上成就亮点,未能成为后来的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头上也就只
有政治家和理论家的桂冠。
刘少奇与粟裕的认识较晚,是在“皖南事变”前夕的1940年。后来,刘少奇对粟裕
的信任与推举也是不遗余力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共产党招供了:确曾勾结日寇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16/c_124719184.htm
中共与冈村宁次总部“议和”真相
2013年05月16日09:40:17
近几年网上曾流传一则“消息”说,中共在抗战期间,曾背着浴血抗战的4万万同
胞,秘密与日本最高军政总部议和。一时间,污蔑中国共产党不抗日的莫须有罪名甚嚣
尘上。
可是,笔者通过阅读扬帆(1912-1999)口述、丁兆甲整理的《扬帆自述》(群众
出版社,1989年5月版)和《断桅扬帆——蒙冤25年的公安局长》(群众出版社,2001
年9月版)两部书,方知当年确有中共和日本最高军政总部接触之事,但不是去“议和
”,更没有达成过什么协议。
扬帆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敌区工作部部长。他上任不久便受命与日本侵略军冈村宁
次总部接触。
那是1944年上半年的一天,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找到扬帆
,叫他负责接待审查一位从南京监狱放出来的名叫纪纲的人。此人自称是我们的情报工
作干部,是南京日军“华中派谴军总司令部”冈村宁次派来的,说有重要信息向新四军
传达。
扬帆接待并与纪纲面谈,后经多方查证,纪...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12期
作者:赵家梁(曾担任高岗秘书)口述
张晓霁整理
原题为:对《回忆高饶事件》的质疑
读了《党的文献》2001年第一、二期上登载的杨尚昆《回忆高饶事件》(以下简称杨文
),发现有不少内容严重失实,有些内容似是而非。恐怕,这篇文章不是杨尚昆同志亲
笔写的。现择其要点加以说明。
杨文至少有以下内容明显失实
(一)关于高岗自杀未遂
杨文说,高岗“触电自杀未遂,使座谈会中断过一天”(2001年第2期,17页)。
这短短一句话,就严重失实。
其一,在座谈会期间,高岗只有一次自杀未遂,那是开枪,而不是“触电”。
其二,高岗开枪自杀事件,发生在他自己家里,不是发生在会场上;而且时间是在中午
1点左右。揭批高岗的座谈会从2月15日开始,每天下午3点在周总理办公处西华厅进行
;自杀未遂事件发生时并没有开会。
其三,1954年的2月17日下午3点钟,座谈会照常由周总理主持召开。会间,周总理和与
会者一起,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听我和安志文汇报关于高岗自杀未遂的情况,然后
会议继续进行,并没有因此事而“中断”,更没有“中断一天”。
(二)、关于高岗“停职反省”
杨文说:“...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47/0804/135857.html
[纪事]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
作者:何方
关于抢救运动的评估、资料和一些提法问题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
究中的一个禁区,比中央苏区抓“AB”团还要严格。因为抓“AB”团后来一般都把责任
推给尚未成立的 “左”倾中央和并不存在的王明路线 (即使按许多党史书上的说法,
也是大抓“AB团”后的四中全会上才出现所谓“王明路线”), 但抢救运动却无法可
推,只能干脆不提,因为不但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人,连康生在生前也是没人敢公
开提的。例如被称为中共党史奠基作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就根本没有提这
个作者胡乔木自己也说是搞了两三年的抢救运动。 有些文件和文章如果提到,也说成
审干运动(至今还有审干工作扩大化这种不通的提法 ),或只把中间一小段说成“抢
救运动”,而且都要强调审干运动方针的正确和取得的伟大成绩。其中最权威的,当数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所作的如下评价:“
延安的审干运...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新四軍时的刘少奇
http://history.huanqiu.com/miwen/2008-10/250501_4.html
作为华中局代理书记的饶漱石,在这场斗争中无疑是失败了。但他的目的却达到了
一半,虽没有从根本上打倒陈毅,却起码把陈毅赶出了新四军军部。同时告陈毅一贯反
对毛主席,虽然遭到否定,但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自己能够洞察秋毫,一贯地拥护毛主
席。这就是权术,饶漱石没有失去什么,仍然高居华中局一把手的位置。1943年后,饶
漱石正式担任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这两个重要职务。
由于饶漱石的关系,中央上述精神在华中局、在新四军内部被严格控制在极少数人
知道的范围。黄花塘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是谁非?在广大新四军官兵中间始终是个
难解的谜。更何况,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饶漱石制造黄花塘事件的动机,中央还不能
秋毫洞察,有很多很深的思想关系,故而把陈毅和饶漱石之间的争论暂定为工作关系上
的争论,只证明了陈毅不是“一贯地反对毛主席”,就此罢了。而深层次的内部矛盾只
字不提。中央仍然没有任何指责饶漱石之意。
所以说,以历史角度来看,黄花塘事件当时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并未还其历史之本
来面貌。陈毅在延安自然
C********g
发帖数: 9656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949之后:饶漱石之死不明不白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2546
作者:李肃
来源:网上文摘
来源日期:2008-2-8
本站发布时间:2008-2-9 11:55:19
阅读量:8193次
所谓“高饶反党联盟”中的第二号人物饶漱石生于1903年,1925年加入中共。他上
过大学,曾经到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饶漱石曾经担任新四军政委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华东局书记和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委。中共建政以后,
他先后担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罪名很大 罪证何在*

中共说,饶漱石与高岗图谋分裂中国共产党、篡夺党政最高权力。但是中共从来没
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饶漱石最大的、也是唯一有实质意义的“罪状”就是1953年中共中央全国组织工作
会议期间,他借批评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的名义打击党的二号领导人刘少奇,配合
了高岗反对刘少奇的反党活动。事实究竟如何呢?

*张秀山发言事件*

饶漱石从1953年2...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9
曹甸战役: 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八路军联合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内战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曹甸,这座不起眼的小镇,在史学界蒙着一层浓浓的迷雾。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曾在此
痛击国民党韩德勤部。究竟应不应该打、如何打?在当时和后来一度掀起争论的波澜。
本文将为你揭开其中的谜团。
武力解决韩德勤与统一华中军事指挥,是刘少奇抵达苏北后并重思考与亟待解决的两大
问题
1940年10月的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
正 是在深秋的季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
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会师。这次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 的
战略任务已经完成。为此,黄克诚给时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发电报,请他率中原
局机关移驻苏北,以便统筹华中全局。
几乎在接到黄克诚电报的同时,刘少奇也接到中共中央电令“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
切”。刘少奇随即率中原局机关等一行千人,风尘仆仆赶往苏北。10月31日,在阜宁东
沟八路军五纵队司令部驻地,刘少奇与黄克诚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
踏 上苏北大地的刘少奇,心情颇为兴奋。他来到一处田埂上,眺望四周,河汊纵横,
田地阡陌,秋色喜人。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余不洁:潘汉年案件的几个疑点(上)
送交者: 不洁之人 2015年04月08日09:10:34 于 [天下论坛]
潘汉年案件的几个疑点 (上)
余不洁
潘汉年一生中最富传奇色彩、最引人注目的一段历史,无疑发生在抗战期间:首先和国
民党接洽、开启国共合作抗日,此后又周旋于汪精卫政权和日本人的情报机关之间。这
些独特的经历成就了潘汉年,也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会见汪精卫似乎成为潘汉年个
人难以言说的污点。曾任社会部部长的罗青长在一九九五年三月发表的《潘汉年冤案的
历史教训》一文,无疑是关于潘汉年一案最权威的定论。该文说,“根据档案材料,当
时潘汉年所做的工作,如打入日寇内部,利用李士群等,中央都是知道的”,“见汪精
卫是在李士群、胡均鹤突然挟持下发生的,当时已无法请示。”
目前,介绍潘汉年最重要的著作应该是尹骐的《潘汉年传》,除此之外,还有彭树华的
《潘汉年案审判前后》、尹骐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等。遗憾的是,上述著作都没有
给出资料的来源,旁人自然也无法查证。彭树华是当年参与审判潘汉年一案的法官,看
到过大量内部资料,其著作应当有相当的权威性;尹骐在写作《潘汉年传》过程中得到
了公安...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1
其实国、共很快早就知道这事情了,根本不用等到解放后。
“ 然而从国民党一方的资料看,根据一九四三年十月七日林蔚(待从室第一处主任,
蒋介石军事方面的大管家)给蒋中正的调查报告《呈复奸伪潘汉年与敌伪勾结情形》:
“潘汉年在上海曾任十八集团(军)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沦陷后仍潜伏于上海活动,据
江苏调流室本年三月十三日报称,南京伪方高级人员传出消息,谓中共曾派潘汉年未宁
洽谈一次,内容结果汪精卫密不宣布”1(亦可参看维基百科 潘汉年条目)。由此可推断
,潘汉年到南京会见汪精卫的时间一定不迟于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三日,准确的时间大约
在此前一、两天左右,其判定基于如下一则史料:潘汉年作为中共的名人早为各方面的
情报人员所熟识,就在他会见汪精卫的时候,奉戴笠密令潜伏在汪伪军政部内的特工鲍
文沛(黄埔军校十期生,重庆军统局副处长)与其当场打了个照面。当晚鲍文沛即迫不及
待地将电报发往重庆,使蒋介石和戴笠知道了这次汪、潘会见。2
国民党方面对于潘汉年和汪精卫见面的情况和他们会谈的目的极为关注,一九四三
年九月五日,毛庆祥(侍从室机要组中将组长,统管党、政、军、特机要工作)呈给蔣中
正的报告:“敌方(日本...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804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先念真正的不倒翁吧
天涯的一篇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首先在wxc上看到笔名温相的人写的
而且这个温相在国内也出书了
江能够上去,李的推荐应该算首功?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43410-1.shtml
李先念是一个木匠。党内出身木匠的常委还有李瑞环。实际上,刘少奇本人也是木
匠出身,至少通晓木工活。1951年夏季的一个傍晚,身为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刘少奇看到
中南海迎熏亭正在修缮,忍不住走过去干了起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立刻抓拍了这张珍贵
的照片,以致于我们能够透过这张老照片看到这位严肃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活中的有趣
的一面。(《共和国重大出台前后》第三卷封一,刘少奇照片)
如果把李先念在党内的职务略微排列一下就会发现,李先念是我党不多见的能够成
功的躲避政治风浪并且一直保持高位的罕见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而且,李先念创造
下来建国后连续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记录,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破过。
李先念是从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开始到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连续五次在党的一中全
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个记录目前看从有政治局这个机构的正式名称开始
,只有毛泽东、周恩来拥有过。特别是建国以后...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3
1933年3月,由于负责党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领导人顾顺章和总书记向忠发的先后叛变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
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二十六岁的博古已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
苏区。实际上,在此之前,整个党中央的机关都已陆陆续续地搬迁到了江西瑞金。博古
在上海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叛徒斗争的提纲》。
就在这份文件中,中央以极大的愤怒痛斥了这些中共历史上的大叛徒。可是谁也不曾想
到,文件中提到的一个人却悄然活着,始终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一直到六十年以后
才寿终正寝,走完了他极为尴尬的人生旅途。他叫胡均鹤……
1907年夏天,胡均鹤出生于江苏与上海之间的江南小镇甪直。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
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
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十四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去当学徒,以
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无产阶级。
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时常到俱乐
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1925年,上海爆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余不洁:潘汉年案件的几个疑点(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0 08:50:30 2015, 美东)
余不洁:潘汉年案件的几个疑点(上)
送交者: 不洁之人 2015年04月08日09:10:34 于 [天下论坛]
潘汉年案件的几个疑点 (上)
余不洁
潘汉年一生中最富传奇色彩、最引人注目的一段历史,无疑发生在抗战期间:首先和国
民党接洽、开启国共合作抗日,此后又周旋于汪精卫政权和日本人的情报机关之间。这
些独特的经历成就了潘汉年,也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会见汪精卫似乎成为潘汉年个
人难以言说的污点。曾任社会部部长的罗青长在一九九五年三月发表的《潘汉年冤案的
历史教训》一文,无疑是关于潘汉年一案最权威的定论。该文说,“根据档案材料,当
时潘汉年所做的工作,如打入日寇内部,利用李士群等,中央都是知道的”,“见汪精
卫是在李士群、胡均鹤突然挟持下发生的,当时已无法请示。”
目前,介绍潘汉年最重要的著作应该是尹骐的《潘汉年传》...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人民经历100多年的战争才最后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不论这个
政党有多大问题困难蜕变, 一味要求其下台而不学习中国工农革命的精髓都是坏了心
的与人民为敌的阶级敌人。
看看粟裕的历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9F%E8%A3%95
生平
早年生涯
家乡时期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1913年,他入学私塾。
据粟裕回忆,这时他读过《三字经》、《百家姓》一类启蒙读物,还念过《中庸》,背
过《诗经》。[5]:4 1918年,会同县农村地区闹土匪,粟裕一家遂举家迁入会同县城,
粟裕由家乡私塾转入县城模范小学上学,后转入高等小学[3]:6。粟裕成绩一直不错,
但到高小读了两三年后,因父亲坚持让粟裕为家里管账,遂不能专心学业,而一次次留
级。[5]:5
大革命时期与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因不满驻守的北洋军阀军队,高小学生发起学潮,此事极大地影响了粟裕[3]:7
。1924年1月8日,粟裕离家出走,同年3月,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3]:9。1925年春,
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被...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15
16
造化弄人,高饶事件居然是交通大学衰落的导火索
送交者: MAM 2007年12月29日22:15:44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人物表
陈毅 新四军军长,上海第一任市长,长期跟饶漱石不和。
饶漱石 华东局书记,借整风批斗陈毅,迫使陈毅一度离开华中局和新四军。
彭康 饶漱石的同乡和其批斗陈毅的支持者,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后被任命为交通大学
校长
时间表
1. 1941年,刘少奇、饶漱石、陈毅、曾山组成的中共华中局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饶
漱石兼宣传部长、彭康(后来指定的交通大学校长)为副部长。
2. 1943年秋,原代理华中局书记,代政治委员饶漱石为了达到搞掉陈毅的目的,制造
了新四军历史上的“黄花塘事件”。饶漱石在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的扩大会议中
,掀起了对陈毅的批判斗争,给陈毅罗列了所谓“反对毛主席、反对党中央、反对政治
委员制度”等十大罪状。参加会议的人,对陈毅大肆攻击,作为饶的亲信,彭康唯饶马
首是瞻。
3. 1944年,饶不再兼任宣传部长,彭康扶正。
4.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饶漱石为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
东军
c*****3
发帖数: 1141
17
在共匪篡政暴乱的三年(共匪称之为解放战争),有诸多的国军将领,其中不乏参过武
昌起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元勋和国军高级将领。背叛辛亥革命精神,抛弃孙中山
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了保全身家,出卖国家,明珠暗投,到头来落得个兔死狗烹,卸磨
杀驴的下场!以下仅罗列部分反叛(中华民国)的高级将领:
第一号:叛将宋鹤庚,字皋南,1883年生于湖南湘乡人。国军上将,1923年随谭延闿入
粤投孙中山,被任命为湖南讨贼军湘军第一军军长。不久辞职回乡,闲居上海、长沙、
湘乡。1949年临近大陆沦陷,宋鹤庚拿出自己私藏的枪枝,授意他的侄子组织湘乡县花
桥警察队,投奔中共地下武装姜亚勋部。1950年镇反开始,时宋鹤庚居住于上海的女儿
家,被上海公-安机关逮捕,押解回湘乡。1952年1月,湘乡县人民法庭以宋鹤庚反抗革
命罪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第二号:叛将陈春霖,别字思棣,1900年出生,四川资阳人。第四十四军军长,归属于
罗广文第十五兵团序列。12月随同罗广文率部在川西叛变投共。在镇反中于1951年11月
9日被西南军区军法处判处死刑。
第三号:叛将徐经济,字子固,1905年生,山东日照人。1949年在汉中...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793
18
毛轮子别扯蛋了,毛腊肉是古今中外第一号嗜杀暴君,光镇反就把国民党人杀光了90%,这里有个被枪杀国民党高级将领
名单:
第一号: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
邓玉麟,号炳三,土家族人,1881年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1926年北伐战争时,曾任北
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参加荆沙、宜昌等役。
北伐之后脱离军界,寓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拒绝日人收买,迁居武汉。武汉沦陷后又迁
居长阳,1943年回到家乡巴东居住。在各地期间曾于多处筹资兴办学校、实业。解放前
夕拒绝去台湾,留驻家乡。1950年底在镇反运动中被捕,次年春以"组织反革命暴动"的
罪名被处决。据说董必武曾电示巴东县政府刀下留人,但电报到时,邓老已经命赴黄泉
。1982年7月湖北省高等人民法院宣布无罪平反,恢复辛亥革命人士的荣誉。
第二号:辛亥革命元勋夏之时
夏之时,字亮工,四川合江人,1887年出生。1920年曾出任川西护法军总司令。四川护
法失败后退出军政界,隐居成都办学,1928年赴沪就医。1938年为躲避日军,返回合江
,研究佛学及文物古玩,不问世事。1950年镇反运动中被捕,10月6日以"组织策划土匪
暴乱"罪名被枪决。1987年1...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 评注 (1937)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 评注 (1937)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37年) (完整原文见新华网页, 并附下)
5月2日-14日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
区党代表会议)在延安举行,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和实现抗战三位一体的任务,强
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 “苏区”, 全称就是伪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当时一个主权国家的国中之国.
即使拿到现在, 请问毛轮们如果去江西再画一块土地, 成立个 "真马克思主义国", 党
中殃干不干?
**********************************************************
5月17日-6月1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工作会议,批判“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要求党在白区工作中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
抗。
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
发,即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0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5
第五章 深入虎穴从不挂牌的“中央情报部”
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再次提醒中共必须预防突然袭击。为了预先掌握敌情,中共
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亲任局长的中央调查研究局,全面负责对敌我友的调查研究工作。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的军政战
略情报机关。以往都是一个机构兼管情报和保卫工作,现在第一次成立专门负责战略情
报工作的机构。这标志中共情报工作的重大战略转变,开始由“防”转“攻”。
新成立的中央情报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行调查情报工作的统一的军政战略情报机
关。中央情报部是在原中央社会部的基础上,与军委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仍
由中央调查研究局领导。1942年5月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军委任务加重
,又把中情部中的军事部门大多分回军委总部工作。
中情部与中社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任务是军政战略情报的获取与研究,也保留
较小的机构指导各根据地的保卫工作,指导情报工作用中情部的名义,指导保卫工作用
中社部的名义。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长,副部长3人: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总参谋长
叶剑英、中社部副部长李克农。部长康...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胡均鹤与潘汉年冤案
□吴基民《档案春秋》
2008年第11期
失足落水
角直,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读不准确它的名字的小镇,坐落在江苏与上海之间。1907年
夏天的一个早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里,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很少哭泣,总是静
静地躺在竹编的摇篮里,不少人都担心他活不下来,可他却偏偏活了下来,而且长得颇
为壮硕,他便是胡均鹤。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
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
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14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里去当学徒,以
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无产阶级。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19年6月,上海工人率先起来罢工,支持爱国学生运动
。以后,工人的游行罢工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止过。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早期的领
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不甘寂寞,也时常到俱乐部里去活动,与刘
华成了好朋友。
1925年,上海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在刘华的影响下,胡均鹤积极参加了“罢工
、罢市、罢课”的三罢运动。也就在这一年,他由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王彬彬

在人们心目中,潘汉年仍然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1955年4月3日傍晚,剧作家吴祖光和夫人新凤霞来到了北京饭店。这夫妇二人是来看望
从沪来京、下榻于此的潘汉年和夏衍,并请他们吃晚饭。吴祖光回忆说,晚饭是在东单
的一家小饭馆吃的,同座者还有夏衍的女儿沈宁和夏衍的秘书李子云。潘汉年、夏衍是
来京出席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的。吴祖光闻讯特来尽地主之谊。时隔多年,吴祖光仍清晰
地记得,那天潘汉年虽一如既往地头净面光、衣着齐楚,但却有些闷闷不乐。也许是一
人向隅、举座不欢吧,饭吃得时间不长。放下碗筷,潘汉年便说要回饭店休息,大家也
就散了。(1)
回到北京饭店303号房间,潘汉年换上了拖鞋,大概在做上床的准备。这是晚八时许,
电话铃响起了。潘汉年被告知,楼下有人找他。潘汉年穿着拖鞋来到楼下客厅。等候他
的,是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几名便衣随员。罗瑞卿向潘汉年出示了逮捕令,几名随员便
将潘汉年押上了停在门外的汽车。潘汉年此前的身份是上海市副市长,随着逮捕令的发
出,这一政...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20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这个谁来谈谈潘汉年?
潘汉年见汪属于重大的政治事件,没有中央授权是不行的,他因为疏于防范被李士群胁
迫见了汪精卫,这是工作中的重大失误。
潘汉年受社会部和华中局双重领导,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要及时向华中局和中央汇报
,由上级定夺,但他没有汇报,这是严重的组织错误。
潘汉年到了延安,离见汪精卫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段时间足够他考虑见汪和隐瞒的后
果,也足够他考虑中央一旦知道之后的反应。他再次向中央隐瞒此事,是经过了深思熟
虑的。
潘汉年最后向中央汇报,是在见汪的当事人胡云鹤被逮捕,正在受到审讯,随时可能把
当年的情况和盘托出的时候。
综上,可以肯定的是,潘汉年是准备把见汪精卫的事永远瞒下去的,因为实在瞒不住了
,才不得不交待的。
情报人员经常是单枪匹马工作的,他们的言行不可能象其他人员那样能得到多方面的印
证,因此,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就是他们能开展工作,并被组织信任的前提。
当组织发现一个深受信任,被认为是无限忠诚的情报人员,居然向组织隐瞒了这么重大
的事情,其震惊和愤怒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y****i
发帖数: 1050
24
好好研究一下潘汉年这个人吧,你就会知道国内教科书上的白纸黑字背后的龌龊。
http://bbs.tiexue.net/post_3439090_1.html
然而后来被指控一直不执行毛泽东正确路线的饶漱石却对潘汉年在日伪地盘的举动不以
为然,他给延安打报告状告潘“违犯纪律”,与敌伪关系过于密切,来往已属不正常。
并拟用运动之火烧一下潘汉年。延安方面却指定潘参加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的“七大”
,潘到达延安后,毛亲自斟酒为潘汉年洗尘。2月23日,毛签发刘少奇、康生署名给饶
漱石的电报:“饶:(一)汉年三九年自延安出去时,中社部曾要他设法争取和利用李
士群在敌伪特务机关内为我方做情报工作。香港沦陷汉年到沪后,潘曾经过袁殊关系与
李士群在上海会面一次,进行争取工作。此事在事先事后潘均电告了延安中社部,而且
当时上海党负责同志刘晓也知道的。以后潘由沪撤至华中时,华中局决定派遣他到南京
与李第二次会面,此事你们都晓得。至于敌伪及国民党各特务机关说汉年到南京与日方
谈判并见过汪精卫等等,完全是造谣诬蔑。在利用李士群的过程中,汉年也绝无可怀疑
之处,相反的还得到了许多成绩。这类工作今后还要放手去做,...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5
解放后被杀的四位辛亥革命元勋和38名起义国军将领
镇反运动缘起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们
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次
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命
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告
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着
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他
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 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一般都经过几个月的解放军军
官教育团学习)返乡者,此类人数最多。
2)退役返乡已有数年,或闲居...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26
镇反运动缘起
1950 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
们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
次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
命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
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 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
着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
他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 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一般都经过几个月的解放军军
官教育团学习)返乡者,此类人数最多。
2)退役返乡已有数年,或闲居,或从商,或从事其他职业(如教师、律师等)。此...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党与镇反
这种级别的人镇反时也杀了不少:
1、宋鹤庚,字皋南,1883年生于湖南湘乡。国军上将,1923年随谭延闿入粤投孙中山
,被任命为湖南讨贼军湘军第一军军长。不久辞职回乡,闲居上海、长沙、湘乡。1949
年临近大陆沦陷,宋鹤庚拿出自己私藏的枪支,授意他的侄子组织湘乡县花桥警察队,
投奔中共地下武装姜亚勋部。1950年镇反开始时,宋鹤庚居住于上海的女儿家,被上海
公安机关逮捕,押解回湘乡。1952年1 月,湘乡县人民法庭以宋鹤庚反抗革命罪名判处
死刑,立即执行。
2、陈春霖,别字思棣,1900年出生,四川资阳人。第四十四军军长,归属于罗广文第
十五兵团序列。1949年12月随同罗广文率部在川西起义。在镇反中于1951年11月9日被
西南军区军法处判处死刑。
3、徐经济,字子固,1905年生,山东日照人。1949年在汉中任新编第五军军长、陕南
行署主任兼陕南游击自卫军总司令。1949年12月30日率新五军在西南起义。1951年在镇
反中被处决。
4、尹作干,字子固,1905年生,山东日照人。1946年任整编第十五师参谋长,并参加
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48年任第九师师长,9月授衔陆军少将,1...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怎么看待庐山会议彭德怀事件
饶这个人最悲崔,比彭德怀海悲崔,彭至少嗣后得到平反,成了为民请命的大英雄。一
生不贪不腐,艰苦朴素,独来独往,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
他跟高岗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们有什么所谓联盟,无非某些观点一致罢了。两
人历史上更无渊源。以前都不一定认识。这个高饶反党联盟真是怨。他本来是应该是刘
少奇的人。刘离开新四军华中局是力荐饶漱石接替其位置。除了举荐任华中局书记,新
四军政委外,刘回到延安再向毛泽东举荐他发现的两个人才,一个是粟裕的军事才能,
力举以粟代陈,一个是邓子恢作地方工作和农村工作的能力。
饶漱石悲剧正是因为他的清廉正直,不拉帮结伙,没有人给他说话。本来他应该紧跟伯
乐刘少奇,他没有,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哪个人的或哪一派的人。高饶事件中,尽管他
其实没有什么错,但他既然没有站在刘少奇一边,刘自然不会帮他,陈毅见他更是仇人
相见分外眼红。因为实在查不出什么问题,毛邓本想放他一马,派邓昭他谈话,只要他
好好认错,以后夹起尾巴做人,他是能躲过那场灾难的。可是他居然破口大骂老耄忘恩
负义,说什么没有陕北红军,中央红军就玩完了,什么为了老耄,高岗遭到过陕北内部
暗杀,这些话都说出了,这还了...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232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希望历史不要忘记这些先烈(ZZ)
“潜伏者”朱枫,她从海上归来
2010年12月9日12点45分,从台湾抵达北京的殡葬公司刘董事长,胸前捧着一个白
色圆桶状旅行袋,背带在身后交叉,缓缓走进机场贵宾厅一个房间,他说:“我们来把
老奶奶安置好。”在场只有家人和几位民政官员、学者朋友,大家站起来,悄无声息。
徐云初眼圈红了,用几乎耳语似的微弱声音说“外婆,回家了”。她双手扶住旅行袋,
而丈夫李扬扶住她。一会儿两人才慢慢打开,取出一个淡黄色的小骨灰坛。盖子边缘已
经破损,坛子上面写着“朱谌之”三个字。
记者◎葛维樱
60年,被放弃的团聚
寻找了几十年的亲人遗骸,终于回来了。1950年6月10日16点30分,朱谌之在台北
马场町被处死刑,身中6枪而亡。和她一起被害的还有国民党3位将领,其中有国民党国
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当时被港台媒体冠以“吴石、朱谌之间谍案”和“轰动台湾间谍案
四要角”。朱谌之在共产党内名字叫朱枫。被害时她没有任何党内领导职务,还是以“
探视女儿”为名到的台湾。除了曾吞金自杀,关于朱枫几乎没有任何具体信息从台湾透
露出来。
“我知道这个消息,大概是母亲被害一个月以后了。在这之前,她已在香港工作几
年,我们都在上海...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11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貌似tg对被俘国军将领还可以
楼主真搞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自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镇反指示后,起义投诚的国军将领厄运便到来了。
镇反运动缘起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
人们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
再次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
向。“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
命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
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
冒着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捕,
他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 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 阅读全帖
c*m
发帖数: 1599
31
毛腊肉在大陆建政以来,一直将抗日战争胜利的功绩归于斯大林,归功于鳖共。国民党
常凯申则是消极抗战丶积极反共,甚至以“独裁丶卖国丶反共反人民”作为常凯申一生
的总结。
对于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国共两党的领袖有着两种不同的结论:
毛腊肉归因于:
“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是苏联参战。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
而常凯申则归因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我们中国八年来艰辛的抗战,到今天缠算是达到了最后胜利
的目的。”
胡面瘫在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一个顾全鳖共面子的折中的讲话,他在讲话
中指出:
“中国国民党和鳖共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
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
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丶忻口丶徐州丶武汉等战役,给日军沉重打击。鳖共
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丶新四军丶华南游击队丶东北
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然而,胡面瘫的讲话,仍然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一张嘴,一句话,不费吹灰之力占有
了抗战胜利的一半功勋。
关于抗日战争的史料记载,国民党常凯申...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2
1.毛泽东简传要义评述
虎头蛇尾的叁峡舵手
毛泽东主席於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在北京病死时,大陆上曾流传一记幽默的评语,
说:毛如死於一九五六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中国的列宁」;如死於一九六
六年,还不失为一个「中国的史达林」。不幸他死於一九七六年,那他就只是个「中国
的毛泽东」了。
这项评语对毛来说,虽是谑而虐矣,却颇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为它评得公平合
理,恰到好处,也入木叁分。毛公在其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中,其所作所为底祸国殃民的
程度,也确实是每下愈况;若不及时蒙教主恩召,其不知伊於胡底呢?
我们搞历史的碰到这一情况,首先就要问一声,毛公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
,何以弄成这样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地可笑的结局呢?
关於毛氏晚年的失德,近年来大众媒体上的评毛之论,都太看重於毛氏个人的行为
了。历史人物尤其是转型期中的历史人物的政治行为,不是不重要,但是其重要性亦有
其极限。
在一个治宏观史学的社会科学家看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原只是一部近代中国社会
转型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它要从一个东方式的传统农业大帝国千年不
变的「定型」,逐渐「转」变成一个西式而有中国特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汉兴衰是中国历史的缩影
武汉有多大的发展潜能?
本来建国伊始,定位便是前五。
最早之前是中南局治所,
同年12月,华中局改为中南局,广东、广西省委及广州市委也划入其中。1954年中南局
被撤销。邓子恢是中南局第二书记,负责党政军工作及接管武汉重任,解放后曾任国务
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解放初期,武汉是中南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也是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
化、科教和交通运输的中心。
从1949年5月至1955年4月,武汉先后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
,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中南军区所在地。
中南局的第一书记为林彪,第二书记为邓子恢。林彪同时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在
黄浦路附近的中南军区司令部工作。
中南局当时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和巩固中央政权、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包括著名
的“三反”、“五反”运动,就是在党中央的要求下,由中南局具体在中南六省(河南
,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开展工作。
两湖两广,外加河南和江西。
地位超然,所以在教育资源和行政机关比较多。
坐拥长江和支流最多的汉江两大交叉口,八向高铁即将修好。
武汉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4
来自主题: RisingChina版 - “杀俘不详”背后的血腥
[原创]“杀俘不详”背后的血腥
文章提交者:sporpio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前文《贵阳史话:泣血纪念塔》中提到前102师师长柏辉章的悲惨结局,不得不多说几
句。
柏辉章将军含冤而死,真实的原因是在当时极左的局势下,贵州地方当局为完成“镇反
”的指标(千分之三),强迫他的弟弟构陷他”通匪”,执行了枪决。后来在八十年代
,他的家属多次上书“有关部门”,要求平反。政协有共识,即柏章辉将军属于抗战英
雄,所控罪名已经证实为诬陷,拟追认为烈士。但是地方上的“有关部门”却顾虑到遵
义会议会址难以处理,此事没有公开,只有内部结论。因此,柏章辉将军的身后名从法
理上说,仍然悬而未决。
时代的悲剧,依然在延续着。而毛左们却已迫不及待,要给他们的偶像翻案。他们除了
粉饰毛时代27年的“繁荣”,否定大饥荒时期的饿殍千里之外,更期望给毛的个人刷上
一层“仁义”的外衣。例如,强调毛多次说过“杀俘不详”,企图证明毛是善待俘虏的
。那好,请各位看看一下投诚的军人的命运,自然会有结论。请注意这些是“起义”投
诚的人员,而非战俘,而战俘们的下场则可想而之了。
一...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222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z2015 (201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解放后被杀的四位辛亥革命元勋和38名起义国军将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15:28:29 2011, 美东)
解放后被杀的四位辛亥革命元勋和38名起义国军将领
镇反运动缘起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们
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次
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命
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告
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着
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他
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580
36
1945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于苏皖边区
的旰眙县新埔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设民政、财政、文艺三系和一个高干班。
首届招生。同年5月4日,正式开学。8月份,首届学生结业,学校迁清江市。1946年初,
校长彭康率领部分干部教师和学员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由李亚农继
任,解放区知名人士贺希明、张劲夫、张茜、夏征农、戴白韬、阿英、孙冶芳、范长江、
车载、朱维基、黎冰鸿、黄源、陶官云等在校工作和执教。学校拟办成一所正规大学,设
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预科。 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
解放区临沂, 创办了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 山东大学),由李澄之
、田佩之任正副校长。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946年初,华中
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师资力量 得到充实
,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解放
区 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
、尚钺、宋之的等在
r****5
发帖数: 95
3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3)
一分抗日,还是十分抗日?
果然,七分发展竟成为十分发展、百分发展。未及叁年,区区的两叁万人的
小小「八路军」,便发展成拥有五十万枪兵的大军了(读者不妨参阅目前最新的
史料,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页四一八)。你能说毛主席的「七分发展,
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的训辞是假的?历史确实是这样发展的嘛。
当然中共的党史家,和公正的国史家,也不能说老八路只是「一分抗日」。
毛公的指示原是抗战初期的事。纵在初期,第十八集团军也不只「一分抗日
」。一九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一一五师林彪的「平型关」之战,就不只一分抗日。
虽然老共当时利用《大公报》把林彪胡吹一通,说他毙敌四千馀。林彪那时才有
叁团人,怎毙敌四千?现在党史家已经修正了,说是毙敌一千。数目字还是太大
了。其实我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被腰击的敌人,据日方所说只是敌军後勤
补给线上一个运输队。这个运输队被老林打得七零八落罢了。
十八集团军在抗战史上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该军在一九四○年八月所发
动的「百团大战」。阵线延长至千馀公里,动员二十馀万人,死伤十分之一。确
是牺牲惨重。
这个百团大战有两重意义。第一,在四○年春季和夏天,八路军刚吃掉鹿钟...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2175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yuhong (yuba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陆《长江日报》头版火爆网络 被称绝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4 16:52:26 2013, 美东)
大陆《长江日报》3月24日的头版“鞋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相当火爆,被民间认为
是绝版。
当天《长江日报》头版刊登了目前二则最热的消息,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
斯和贝克汉姆中国行。
其中习近平的新闻是报导23日他在俄罗斯访问行程之一——大学演讲,以习近平在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谈发展道路做上标题,用粗大的字体“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
道”作主标题 。
而另一则消息则用贝克汉姆在武汉摔了一跤的图片做大特写,并配上一个超大的摔
字带出上标题:武汉一跤,成小贝中国行最热话题;粗黑的主标题:摔都摔的这么帅。
这个头版在微博上火速流传,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排版绝了。
广州的一位人类行为学家称,该报导主编是人才。澳洲学者邱岳首则在微博上表示
,报纸的版面能排到这份水平,不顶能行?
辽宁大连的公关顾问“撼天PR罗扬”表示,长江日报太有...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9
曾庆红是江泽民集团的二号人物,其影响和权力远在江派要员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
、郭伯雄等人之上;其所犯下罪行之重,也只有江派头号人物江泽民可与之比肩。
进入2016年,在习近平成为中共的领导核心之后,曾庆红已经成为江泽民集团对抗习近
平的主要障碍,也是习近平改革施政与继续反腐拦路虎。日前中纪委发表文章警示现在
并非“天下太平”,其实道出了实情:曾庆红一日不除,天下将无一日太平。
曾庆红的势力
曾庆红之父曾山是中共元老,特务头子,曾任中共内务部部长。不仅曾庆红依靠其父势
力帮助走上仕途,其家族成员也都是中共高官:二弟曾庆淮,曾任中共文化部官员,亦
官亦商,为曾庆红掌管香港特务与大陆和港台的演艺界;三弟曾庆洋,军事科学院军制
研究部部长,少将军衔;四弟曾庆源,任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军衔。妹妹曾海生,
总参管理保障部政委,少将军衔;侄女王晓玲,广州副市长兼纪委书记,涉嫌违法犯罪
,遭多次实名举报。
曾父曾山担任过中共东南局、华中局组织部长,后来任过纺织部长、商业部长、交通部
长、内务部长,给曾庆红留下了太多的资源。曾母邓六金,是参加过长征的27个女人之
一,曾负责筹办中共华东局机关保育院并...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1970年12月华北会议上,毛泽东“挖”北京军区的“墙角”,第一政委李雪峰和司令员
郑维山被撤职。1971年1月,李雪峰被划入陈伯达反党集团。他的罪名就是九届二中全
会华北组第六号简报,毛泽东认定是反党简报。虽然李雪峰没有发言,但他是华北组组
长,在简报上签了字,而且抢在四、五号简报前面下发,有阴谋。
薄熙来前岳父李雪峰
九一三事件后,李雪峰被软禁家中。
1971年11月,李雪峰被押送安徽六安独山镇,失去人身自由八年。
1973年“十大”,毛泽东认定李雪峰和郑维山是林彪的两员大将,定“两位大将”为林
彪反党集团成员,永远开除出党。而直到1977年2月,李雪峰确诊胃癌几个月后,才允
许家人探视,他第一次从女儿嘴中得知自己成了党外人士,也得知邓小平出来了。
李雪峰曾在邓小平手下工作24年,恐怕是时间最长的部下了。邓小平评价李雪峰在太行
山对部队支持很大,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钱有钱。李雪峰相信邓小平了解他。
1979年1月,经中央同意,李雪峰回北京治病。他住在招待所,开始申诉。
1979年底,李雪峰得知某地举行了30万人大会,将他和林彪“绑”在一起。
1981年4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总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关于乔石你需要了解的5个事实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沉痛宣告:乔石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14日7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在讣告中,中央对乔石的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关于乔石,你需要了解的五个事实:
一、乔石不姓乔,他的本名叫“蒋志彤”,“乔石”是化名。网上有一种颇具戏剧性的传言,说他早年应工作需要,用了一个叫“蒋乔石”的化名,后来又因为“蒋乔石”跟“蒋介石”太像,就干脆把“蒋”字去掉,称作“乔石”。
二、中国共产党内最重要的几个职务,乔石都担任过:中联部部长、中办主任、中组部部长、中央政法委书记、中纪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还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后来转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排位在江泽民、李鹏之后,位居第三。
三、乔石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社会主义法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一些原因,世人对他的了解可能不够多。但是没人能否认他在中国法制建设上的巨大贡献,比如那句著名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凌驾宪法和法律之上”。
四、自1998年退休以后,乔石就基本上淡出了公众视野。即使是在纪念长征60周年、纪...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起新四军,项英也算极品了
45年8月抗战一胜利,那个代字就取消了。
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委员。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对陈毅说道:“陈毅同志,昨天政治局会议,已经决定任命你为新
四军军长、华中局副书记。你这个‘代’字去掉了。你对执行中央的方针有什么打算?”

囚无法到职,延安始终把位子给老叶留着。你可以说这个某种意义上就是做秀,但是以
太祖之能,他是知道做秀的意义的,把戏份演得足足的,给老蒋看,也是给N4A广大的
指战员看。由此可以推知,若老叶有命活到55,太祖大约是不会吝啬到不给老叶帅衔的
。自从被囚的时候起,只要老叶能够坚持气节,他就是一杆大旗,可以有百利无一害的
高高举起来,不必有实际的军事价值,但是在务虚的层面大有用。
b****r
发帖数: 2555
43
“刘是代表了过去十年来的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的”——陈云
“过去中央毛主席代表了唯物辩证法,在白区刘少奇同志代表了唯物辩证法”——王稼祥
“临时中央如果由刘少奇同志负责,白区的情况将会完全不同”——康生
“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1941年中共9月会议
刘少奇同志好歹是白区代表,抗战开始后提倡独立自主和华北游击战,在华中局也
搞得不错。单干掉链子的话还是收回吧。
l*w
发帖数: 3758
44
刘做大是在北方局时期。37年敌后工作座谈会就是奠定刘白区路线代表的会议。不是上
了老毛的船,怎么会让他去华中局去给长江局搅局呐?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华中局代理书记饶漱石
S*******C
发帖数: 7325
46
☆─────────────────────────────────────☆
northsnow (北雪飘) 于 (Thu Jul 29 12:20:35 2010, 美东) 提到: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最大分歧在哪里?
信源:落基山人的博客|编辑:2010-07-29|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毛刘之争,是共产党中国最大的一件事情,也是文革之所以爆发的原因,其影响非常的
深远,一直到今天,都在继续影响着中国。那么毛和刘之间的最大分歧到底在哪里呢?
也许有人会总结的非常的复杂,不过,按笔者来看,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一个是走社
会主义的道路,一个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毛坚持的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笔者称
其为专制社会主义,而刘少奇坚持的是,包括后来邓小平发挥的是,走...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7
常败将军李先念的中原突围真相:5万人仅剩下7千
号称5万雄师的原新四军五师部队只剩下7千人:这就是被吹嘘得上了九天揽月的所谓“
中原突围”的伟大“胜利”。中原突围唯一尚属完整的皮定均旅五千余人也是侥幸逃脱
。李先念的如 意算盘原来是以皮旅作为一只棋子吸引国军主力以掩护其主力撤退,没
想到刘峙偏偏盯着他的主力穷追猛打(是否内部也出了间谍不得而知)。结果原本准备牺
牲的 皮定均反而成了英雄,真乃福将也。而华北解放区流传的“李先念是常败将军”
不谓不公。
解读历史真相,纪念中原突围60周年
一 、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原突围中,我军损失惨重。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
拥有六大解放区,中原解放区是其中之一,经过中原突围,中原解放区丧失了;成建制
的部队仅有原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皮定均旅5000余人向东突围成功, 进入豫皖苏解放
区;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王震所部突围后有2000余人回到延安。 号称5万雄师的
原新四军五师部队,只剩下7000人分散在新开辟的解放区内。
在一般概念里,军事上的胜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敌人消灭了的胜利,譬如解放
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48
正好,接上面话题,写
2 对原山东纵队地头蛇的彻底清理
先回顾三国演义时期,山纵杂牌和115师嫡系的关系。
山东纵队是黎玉为首的山东地方共党在37年底38年初一系列抗日起义后发展其来的。而
直到39年,洋八路115师主力才进入山东。115师初入山东是从鲁南地区楔入的,而此时
山东纵队地盘遍布胶济路南北——胶东,鲁北,鲁中,滨海,都有他们的存在。而39年
匪中央又派杂牌红军将领徐向前当山东纵队司令(黎玉任政委),帮助整训部队开辟根据
地。不过,这种洋八路杂牌将军跟土八路地头蛇的结合,自然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一
年后山东的局面基本打开,徐被调回延安“准备参加七大”。
昨天高华老师去世,又翻起他的《红太阳》,里面还专门有山东地区匪党匪军整合的内
容。先是派115师系统的朱瑞接替黎玉的山东分局书记职务,后42年刘少奇到山东,进
一步明确山东纵队归115师指挥,合并115师与山东纵队两个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
,进而撤销山东纵队番号,改为山东军区。最终1943年,罗荣桓取代随是中央红军出身
,但与毛关系不佳的朱瑞,成为山东分局书记,115师师长兼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兼政
委,这种授权,在共党历史...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169
49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50
贴个图算什么,抗日根据地的范围肯定是在变化之中的。至少土工是设有六合县委的。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63446/163449/9874670.html
在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取得胜利之后,中原局不失时机地指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委
任皖东各县县长,将鄂豫皖区党委从大别山撤到皖东的千余名干部派到各县,建立各级
抗日民主政权。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0年3月17日在定远城
成立,魏文伯任县长。接着,凤阳、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组成定凤滁三县联防办事
处,魏文伯兼主任。在这前后,嘉山、来安、盯眙、天长、高邮、宝应、仪征、六合、
淮宝、合肥、和县、含山、巢县、无为等县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1940年4月18日,
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成立,贺希明、邓子恢、方毅先后任主任。同年8月1日
,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成立,黄岩、童汉璋先后任主任,魏文伯为副主任。
津浦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政令所及人口达200万。皖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建
立,开创了淮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新秩序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
局面...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