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单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a
发帖数: 6830
1
古代的单细胞不是现代的单细胞。
古代的单细胞演化,有些演化成了多细胞,有些演化成了更适应特殊环境的单细胞(特
殊环境例如池塘,火山,树林,etc...),这些单细胞并不是终止了演化过程,而是从
古代到现代一直在演化,只是演化方向不是朝着多细胞的方向。
生物演化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并不是朝着有智能多细胞的方向 (所谓从“低等到
高等”)。
另外并不是更“高级”的生物才更适应环境,比如细菌很很难被全体杀死,很容易大面
积传播(当然人现在也知道怎么抵抗了),但是其他物种就不行。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说说单细胞表观遗传学
想听听各位大神们的高见。
单细胞甲基化、单细胞ChIPseq是不是最有前景。但是也不是一般的实验室有条件做的。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用免疫荧光检测单细胞的特定基因组loci的组蛋白修饰。
原理很简单,就是结合原位DNA-ISH和PLA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组蛋白修
饰的抗体和一个特定基因启动子的biotin标记的DNA探针,如果结合的足够近(<40nm)
,用PLA标记的二抗可以检测到发光。
所需要的reagent大部分实验室应该都有,只需要去sigma买一个PLA二抗kit,克隆目的
基因的区域,用nick translation做一个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实验方法就是细胞染色,
不需要什么高超的实验技巧。
这个实验的好处是单细胞,观察特定的组织/细胞群,可能会得出跟ChIP-qPCR不同的
结论。缺点是不能定量、高通量。
a***r
发帖数: 58
3
进化的不可逆性.现在的单细胞生物已经在单细胞这条不归路上走太远了, 回不了头了.
同样,现在的多细胞退化到单细胞也应该是不可能的.
s******y
发帖数: 28562
4
这个说得对。
适应环境的变迁有好几种方法,一个是让结构变得更复杂,用同一个机体去
应付不同的环境,这个就有可能会导致多细胞的产生,
另外一种策略是去改变代谢途径/方式来适应环境,这个并不会导致多细胞
的产生。现代的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大部分都是已经特化了的单细胞,很难
再从中产生多细胞结构了。
当然,某些小概率下面,在现代应该也还存在从单细胞往多细胞进化的事情,
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能够观察得到就是了,因为人类的观察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比方说说不定在某些什么海底火山口里面仍然有这样进化着的事例,但是
我们不知道就是了。
M**a
发帖数: 4816
5
有意思。你的1,3很对,本人从事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多年,由于实验室经费及研究方
向所限,只能做细菌。眼看着做人做动物的单细胞分析的稿子都在NS及子刊哒哒地发表
,真是很无奈。
你的第二点,是同质性么?
我对单细胞分析的理解是,heterogeneity,也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差异,是其中利
器(why single cell)。
w********h
发帖数: 12367
6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谢晓亮:从单细胞研究到高通量测序
谢晓亮:从单细胞研究到高通量测序
2011年7月第八期《自然—方法学》刊登了Monya Baker撰写的一篇人物特写,详细介绍
了在当期发表的论文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的主
要作者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全文翻译如下:
在科学界,合情合理的实验也可能会出现令人吃惊的结果。当谈到他的实验室时,谢晓
亮把他的主要研究分成三个领域:活体细胞中的动态基因表达研究,单分子酶学,以及
无标记显微成像技术,通过检测化学键振动可以找到生物分子。现在勤奋加好运打开了
又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那就是高通量测序。
目前常见的测序技术“焦磷酸测序”是通过边合成DNA边测序实现的,当加入新三磷酸
核苷酸时,荧光素酶水解三磷酸键所产生的能量会以光的形式发出,然而光信号转瞬即
逝,需要检测系统能够灵敏地捕捉到这一瞬间的光信号。 另一种常见的技术是基于荧
光的测序,相比之下,它可以产生一个稳定的光信号,但需要很多额外的化学修饰步骤
才能产生荧光。在这篇Nature Method 的文章中(指Sims, P.A., Greenlea...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4816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sa (A desert oasis),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周五晚上22点还在实验室抓单细胞的,有木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3 00:58:28 2011, 美东)
今天只抓200个单细胞,哈哈,很简单的,有木有!!
结果仪器坏了一个
毛细管断了2个
从早上太阳上山到现在
月亮出来又下去
星星出来又麻马上要下去
才抓到100+32个
娃要去游泳
俺要去钓鱼
LD要吃烧肉
全木有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M**a
发帖数: 4816
8
人工抓我18年前在武大搞过的。
现在这个,是要测定单细胞代谢参数的,然后搞下来做单细胞基因表达检测的(qPCR和
RNAseq)。
M**a
发帖数: 4816
9
其实抓这个过程很简单,问题是同时
要测定单细胞代谢参数的,然后搞下来做单细胞基因表达检测的(qPCR和
RNAseq)。
g********0
发帖数: 6201
10
没有谁阻止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进化啊?
只是某个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大约需要100万年或更长的时间,你打算一直盯
着?
W*F
发帖数: 394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议员:美国人是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动物,Y 当初咋没打赢
M******a
发帖数: 6723
12
美国德州造不出一条轻轨?驳斥伪经济学家陈平教授谬论
原创:小靠君 小靠新语 小靠新语 微信号
功能介绍
无关左右,心怀进取,青春期永远进行时。
【引语】
最近两天关于新西兰恐怖袭击的文章,引发了读者很多的留言。我认为这是好的。人与
人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差异,造成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这是常态。有争论说明大
家都关心。关心的话,离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也就不远了。所以小靠基本上把留言全部
设置了精华。让大家畅所欲言。
有句话叫做:从眼望星空到造出宇宙飞船只需一千年。我们不要担心现在有很多分歧。
这些分歧是消除不了的。到未来分歧可能会更多。但那也很正常,可是我们的包容心却
会更大。我不是说当穆斯林恐怖分子来杀你的时候你伸长脖子给他们杀。我反对任何人
使用暴力。当然也不会赞成极端分子屠杀任何人。但我认为只有包容才能消灭仇恨,消
除隔阂。
很多读者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斗了这么多年,能用包容去化解仇恨吗?其实世界是复杂
的,大家有所不知,这个论据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
以色列现有领土上居住了很多巴勒斯坦人。他们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在犹太人
重返巴勒斯坦之前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他们现在在以色列...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670
13
单细胞怎么抓啊? 比较好奇.....
T********l
发帖数: 1670
14
是一个单细胞吗?
M**a
发帖数: 4816
15
今天只抓200个单细胞,哈哈,很简单的,有木有!!
结果仪器坏了一个
毛细管断了2个
从早上太阳上山到现在
月亮出来又下去
星星出来又麻马上要下去
才抓到100+32个
娃要去游泳
俺要去钓鱼
LD要吃烧肉
全木有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a******7
发帖数: 7936
16
单细胞都怎么抓的?
是单克隆么?
我用trypsin消化了数一下浓度,然后0.2cell/well种到96孔板里,过一天检查,只留
有一个细胞的孔。
W*T
发帖数: 359
1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借人气问如何挑单细胞?
如何从plate挑单细胞?thanks
n**********n
发帖数: 1592
18
不知道该不该发这里,就是突然好奇,是什么阻止了现在单细胞生物继续向多细胞生物
进化呢?是地球环境的改变吗?
s******s
发帖数: 13035
19
单细胞为什么一定要变成多细胞?进化论这个翻译太差了,还是大家呼吁恢复演化论这
个名字吧
n**********n
发帖数: 1592
20
多谢!
那么为什么有的单细胞演化成了多细胞呢?是环境造成的还是自身的变异呢?
l**********1
发帖数: 5204
21
现在单细胞生物are lacking 內共生 conditions/circumstance
please refer Gaya theory and
內共生學說 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
是關於真核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起源的學説。根據這個學説,它們起源於内共生於真核生物細胞中的
原核生物。這種理論認爲線粒體起源於好氧性細菌(很可能是接近於立克次體的變形菌門細菌),而葉綠體源於内共生
的光合自養原核生物藍藻。這個理論的證據非常完整,目前已經被廣泛接受。
[编辑]歷史
1905年,Konstantin Mereschkowsky最先提出葉綠體是由原先的内共生體形成的這一想法,隨後1920年代Ivan
Wallin提出了對線粒體的相同想法。隨着人們發現它們含有DNA,這些想法被Henry Ris重新提出。
内共生假説被琳·馬古利斯所普及。在她1981年的《細胞進化中的共生》中,她認爲真核細胞起源於相互作用的個體組
成的群落,也包括内共生的螺旋體形成了真核生物的鞭毛和纖毛。后一種想法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爲鞭毛缺乏DNA,在
結構之外和原核生物也沒有明顯相...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2
如果生物学能够完全通过无机物质开始合成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甚至也不要真的
去从0开始合成,只要有一个清楚的ROADMAP就可以。 如果这点能做到,我相信大家会
相信进化论的。
生物学在这个方面有进展么?
s*****V
发帖数: 21731
23
米勒实验证明可以生产有机物,要是能生成一个单细胞生物我就彻底服了。
s******s
发帖数: 13035
24
这根本不是障碍。
生物进化论根本和生命起源没有关系,你爱啥理论啥理论,不影响进化论。
进化论是探讨物种进化的,那是出现单细胞以后的事情了
s*****V
发帖数: 21731
25

我没提出什么假想。至是回答上面那个ID的问话,原处单细胞生物跟进化论无关。
现在的问题不是你说的那些化石证据,而是基于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是不是
全部?生命和非生命之间有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k****n
发帖数: 42
26
我现在在做single cell cloning and expansion. 但是我的单细胞长到20个左右的时
候就不长了, 是一个cancer cell line. 大家有什么办法吗 ? 谢谢了!!!
a*******a
发帖数: 4233
27
single cell还有一个利器是sensitive, 这是大家拿他来做卵细胞的原因。
单细胞sequencing 拿来分析肿瘤基因型,那是要找heterogeneity的,分subtype然后
personalize treatment。 但是epigenomics归根结底还是要研究修饰对功能产生的影
响的。意味着要在相同中找不同,并且这个不同要能带来生物学功能不同。要是同一群
却又有heterogeneity的细胞做了single cell epigenomics 然后怎么做不同
epigenomics对下游功能的影响呢?研究神经元epigenomics不同在大脑皮层迁移的目的
地不同?好像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型。
s******s
发帖数: 13035
28
做研究很重要啊。临床除了人工授精那个遗传检测,暂时想不出啥东西一定要单细胞测序
s******r
发帖数: 1245
29
单细胞测序技术肯定是有意义的,但是技术能实现不代表就有应用
父母遗传病做胚胎检测根本不需要测全基因组,就算不计较成本,做完biopsy到决定要
不要implant最多也就两三天,现在的测序机器跑一下全基因组都不一定够,你还得加
上之前处理样品之后分析数据啥的,现在的技术得把成本和时间都大幅降下来才能考虑
w**k
发帖数: 6722
30
看来单细胞测序真是一个超前的概念,目前看来没什么大实用性,或者说还是成本太高。

大?
S**********e
发帖数: 620
3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说说单细胞表观遗传学

的。
我非常不喜欢这个领域。
一类是灌水文,整一堆数据做分析,炒作概念,比如之前的Pol II Pausing, Super
Enhancer等等。发了无数的CNS,找到什么了?根本不知道怎么调控的,或者怎么调节
这些状态。
还有一类是利用表观遗传学的很多功能性的文章。到最后把机制做到各种表观遗传学的
变化就认为找到机制了。其实往往解释不下去了,找个转录调控来下台阶。这里头其实
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根本很有可能就是被动的。比如说表型A是因为表观遗传学的酶B活性
变化影响了靶基因C,D,E,但是这些酶B其实活性是非特异的,他们为什么找到CDE而不
是FGH...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
单细胞是另外一个热点。很酷很强大,但是不找几百个细胞统计一下也没啥意义。统计
完了,估计也没什么新的发现。
c*****k
发帖数: 2080
32
来自主题: _Chinook版 - 关于美元的单细胞级推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Investing 俱乐部 】
发信人: chinook (Base Loaded), 信区: MacroInvesting
标 题: 关于美元的单细胞级推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9 18:23:21 2009, 美东)
俺对汇市一直四六不懂。
但总觉得,美元总这么crash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其实经济上看,欧洲比美国的情况还烂。大家都这么借出美元,如果什么鸟政策一变,
或出个什么故事,carry trader 批点批点买回美元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么想吧,如果美帝经济好了,生息,美元赎回;
如果美帝经济恶化了,大家寻求投资安全,美元赎回;
今天的暴跌和又需要印钱的医疗保险改革有关。关键的是,后面让美帝大印美元的理由
好像找不到了咧。
所以呢,价值一个penny的推论就是:
a. 美元回升可以预期
b. carry trader/dollar shorter 要被挤
c. commodity下挫
d. 股市重挫
f*****x
发帖数: 675
33
来自主题: _Chinook版 - 关于美元的单细胞级推测 (转载)
Well said。
为啥是单细胞级推测?
k*****n
发帖数: 417
3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Sunney Xie评上method of the year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264.shtm
2014年1月《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上发表年度特别报道,将“单细胞测
序”(Singled out for sequencing)的应用列为2013年度最重要的方法学进展。
近几年来,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果有望为一些
重要的医学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文章总结了2013年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于人类早期发
育、癌症以及神经科学研究等几个重点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文章特别指出,来自中国
北京大学的一些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完成了许多优秀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新技术(MALBAC)最早由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发明,相关论文2012年
发表于《科学》 (Science)杂志。该方法通过形成闭合环来抑制DNA片段被重复地复
制,以保持DNA扩增的均匀性,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单细胞基因组扩增的强烈偏好性的问
题。这项突破在单个细胞水平实现了全基因组93%的高覆盖率,同时也能准确检测单个
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常。
2013年是单...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35
单细胞生物是简单的代名词?不!
Kevin 原理 Today
不可小觑的单细胞
曾几何时,单细胞生物独霸着整个星球。在大约30亿年的时间里,一代代单细胞生物只
在彼此之间相互为食、生长和繁殖。它们在原始的水域和陆地上繁衍生息,在地球上的
各个生态位上形成复杂而动态的生态系统。大约到了6亿年前,有的甚至跨越了边界,
成为了多细胞生物。
然而时至今日,单细胞生物成了“原始”和“简单”的代名词。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
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了重复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实验,哈佛医学院的系统生物学家现在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
据证明,有一种单细胞生物能表现出回避行为的层级结构,这是一种体积相对较大,且
呈独特的喇叭状的生物,名为Stentor roeselii(玫瑰喇叭虫)。
最近,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当一种单细胞生物在
反复暴露在相同的刺激下时,可以改变对于要如何作出反应的“主意”,这表明它们具
有进行相对复杂的决策过程的能力,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研究人员认为,从演化角度来看,这种复杂性是合理的。因为在多细胞生物出现之前,
s. roeselii在许...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646
36
浙江大学最近好生猛啊
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刊登浙大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郭国骥教授团队的研
究成果:Mapping the Mouse Cell Atlas by Microwell-seq(利用微孔板测序技术构
建小鼠细胞图谱)。该团队自主研发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国产化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
平台Microwell-seq,并在短时间内利用这一平台构建了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
从看一群细胞到看单个细胞
细胞是生命最小的独立遗传单位。生命体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个体,细
胞之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承担不同的功能。即使相同功能的细胞也存在差异。极端的
例子是,肿瘤细胞最初是由一个正常细胞变异而来。
传统的测序技术“看”的是一组一组、成群的细胞,“读”的是一堆细胞遗传信号的均
值,因此单个细胞的特异性表现容易被忽略。
单细胞测序通过“读”取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很好地应对细胞群体异质性问题。正因
为如此,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并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
于生命奥秘的认知。
郭国骥认为,单细胞组学技术使人类能够从单个细胞的视角,精确地解析细胞的分化、...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7
中国首次完成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
字号:小中大2013-12-21 21:11:27
更多
169
关键字 >> 基因基因测序卵细胞基因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单细胞基因测序北京大学试管婴
儿中国基础研究头条观察者头条
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细胞》20日对外发布,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
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这项技术可帮助医生检测
出遗传过程中来自母亲的遗传病,并有可能将试管婴儿的活产成功率从目前的30%提高
到60%。
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完成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
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完成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
巧妙实现卵细胞基因测序
据《细胞》杂志披露,近日,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对单个卵细胞的高精度全基因
组测序,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该项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生物动态
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教授和谢晓亮教授所领导的三个研究小组共同完成,谢晓亮同时也
是哈佛大学教授。
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每个细胞的DNA中,DNA是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长链。这些
核苷酸的组合和序列组成了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无论在基...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38
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细胞》20日对外发布,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
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这项技术可帮助医生检测
出遗传过程中来自母亲的遗传病,并有可能将试管婴儿的活产成功率从目前的30%提高
到60%。
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完成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
巧妙实现卵细胞基因测序
据《细胞》杂志披露,近日,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对单个卵细胞的高精度全基因
组测序,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该项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生物动态
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教授和谢晓亮教授所领导的三个研究小组共同完成,谢晓亮同时也
是哈佛大学教授。
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每个细胞的DNA中,DNA是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长链。这些
核苷酸的组合和序列组成了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
用上,对细胞中所有基因序列(全基因组)的测定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单个细
胞中仅含有每个基因的两个拷贝,因此对单个细胞进行全基因测序是非常困难的。
在《细胞》杂志的这篇报道中,北大团队巧妙地利用了卵细胞成熟、受精过程出现的独
特的结构——极体,它是卵细胞...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304
39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癌变的生命现象像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bmwcar (decent),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癌变的生命现象像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4 14:25:39 2012, 美东)
我知道这个说法被人提起过,不过我觉得确实很有意思,所以想在这里和更多人再分享
一下。
就是说比如我们人类,是由单细胞动物进化而来,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单细胞构成的。
每个单细胞其实本来是自由的,有独立生命的,但是由于生下来就携带了无数禁锢它的
魔咒,比如不准它想生多少小孩就生多少小孩,想往哪里迁徙就往哪里迁徙。绝大部分
的单细胞终其一生,都兢兢业业工作一生,上面要它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它去死它就去
死,要它不生小孩它就不生。亿万这样守规矩的单细胞有组织有纪律地组织在一起,形
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人体。
而癌细胞就不一样了。癌细胞可能就是个觉醒了的细胞,它不知不觉打破了身上的重重
枷锁和思想禁锢,恢复当年海里面那个单细胞自由自在的状态,它想生多少娃就生多少
娃,想住哪里就住哪里,想搞什么破坏就搞什么破坏。它不停的繁殖壮大,直到有一天
它的破坏性让整个机体无...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7995
4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癌变的生命现象像什么
我知道这个说法被人提起过,不过我觉得确实很有意思,所以想在这里和更多人再分享
一下。
就是说比如我们人类,是由单细胞动物进化而来,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单细胞构成的。
每个单细胞其实本来是自由的,有独立生命的,但是由于生下来就携带了无数禁锢它的
魔咒,比如不准它想生多少小孩就生多少小孩,想往哪里迁徙就往哪里迁徙。绝大部分
的单细胞终其一生,都兢兢业业工作一生,上面要它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它去死它就去
死,要它不生小孩它就不生。亿万这样守规矩的单细胞有组织有纪律地组织在一起,形
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人体。
而癌细胞就不一样了。癌细胞可能就是个觉醒了的细胞,它不知不觉打破了身上的重重
枷锁和思想禁锢,恢复当年海里面那个单细胞自由自在的状态,它想生多少娃就生多少
娃,想住哪里就住哪里,想搞什么破坏就搞什么破坏。它不停的繁殖壮大,直到有一天
它的破坏性让整个机体无法哪怕最低限度的维持运转,然后所有细胞一起完蛋死光光。
c*******e
发帖数: 193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用进化论看中国
用进化论看中国
分享观点,可以评判,谢绝不文明谩骂。
用进化论的角度看中国乃至任何国家种种现象,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先看几个事实:
1. 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
2. 约36亿年前,单细胞生物首次出现。
3. 约10亿年前,多细胞生物首次出现。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用了26亿年!
4. 以上都是水生生物,约4.75亿年前,陆生生物(植物)首次出现。生物从水生
到陆生用了31.25亿年!
5. 约6亿年前,简单无脊椎水生动物首次出现。
6. 约5亿年前,有脊椎水生动物首次出现。动物从无脊椎到有脊椎用了1亿年!
7. 约4亿年前,无脊椎陆生动物首次出现。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用了2亿年!
8. 约3.6亿年前,有脊椎陆生动物首次出现。有脊椎动物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用了1.
4亿年!
9. 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首次出现。
10. 约6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首次出现。
11. 约20万年,解剖学上的现代人首次出现。
12. 约10000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13. 约5000年前,人类开始建立国家使用文字。
14.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5023.shtm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到燕园,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气...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64
43
http://www.pku.edu.cn/ 头条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8-07/02/content_303545.htm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今年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44
人家在中国治病救人
靠服务人民挣钱
今年2月底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全球基因组生物学
与技术进展”(AGBT)大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长江讲座及千人计划
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代表北大BIOPIC-北医三
院生殖医学研究团队报告了一项最新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成果,首次实现了人类胚
胎在植入女性子宫前的遗传诊断,该技术有望大幅提高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成功率,
并在其他产前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由北京大学BIOPIC的谢晓亮实验室、汤富酬实验室及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
医学中心乔杰实验室组成。 他们将谢晓亮哈佛大学实验室去年底发表在《科学》上的
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 技术应用
于临床,从而确立了基于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植入前基因诊断新方法。 据外媒
报道,该报告引起与会同行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多家媒体报道,冷泉港实验室的
Gholson Lyon 评价说谢晓亮教授的报告...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45
大家看看这个技术 应用的领域很广
谢晓亮小组报告新技术有望大幅增加试管婴儿成功率
今年2月底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全球基因组生物学与技
术进展”(AGBT)大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长江讲座及千人计划教授、北京
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代表北大BIOPIC-北医三院生殖医学
研究团队报告了一项最新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成果,首次实现了人类胚胎在植入女
性子宫前的遗传诊断,该技术有望大幅提高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成功率,并在其他产
前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由北京大学BIOPIC的谢晓亮实验室、汤富酬实验室及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
医学中心乔杰实验室组成。 他们将谢晓亮哈佛大学实验室去年底发表在《科学》上的
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 技术应用
于临床,从而确立了基于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植入前基因诊断新方法。 据外媒
报道,该报告引起与会同行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多家媒体报道,冷泉港实验室的
Gholson Lyon ...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978
4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关于领鞭毛虫的疑问
我不是学生物的,但是最近看到这个研究,觉得很有意思,特有一问。
话说伯克利分校的NICOLE KING实验室最近对一种动物远祖——领鞭毛虫
choanoflagellate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在环境适合的
状态下,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多
细胞生物;而这种多细胞生物也会在一些环境下分开,再回到单细胞生物的状态。
论文里说,如果环境适合(比如食物充足),那么这种单细胞生物就会聚集在一起,产
生细胞的分工和协调机制,似乎是在为下一步进化为多细胞生物做准备;但论文里没有
提到在什么情况下,这种多细胞生物又会分离开来,变成单细胞生物,各过各的日子。
我想问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分开呢?
至于为何有此一问,是因为我觉得这事和人与癌细胞的关系非常相像。
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人其实也就是个复杂的多细胞的共生体,每个细胞有特定的分工,
他们都是为了自身生存的最大利益,一起为共生的这个生物体贡献力量。人的吃饭喝水
交配行动,其实都是来源于这些细胞的共同利益。所以人无法“控制”自己身上的细胞
甚至某些器官,但是这些细胞却是按照自身的利益在控制“人”(比如谁打了你,你一
定会跑或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4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经络和穴位的探讨,欢迎加入
诸种经络本质是什么的观点中,本人毕竟倾向体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的学说。人从受精
卵单细胞发育成多细胞,到各个器官组织发育成形,一开始的时候,神经系统还没发育
完全,内脏也没发育完全,细胞和细胞之间靠什么来协调影响个体的发育?-- 靠体液
,细胞和细胞之间互相交流信息,协调为一个整体。
为什么这么看呢?,从生物演化过程来看,人从一个单细胞发育成多细胞,再到一个完
整独立的生物,实际上是自然进化的缩影,32亿年前,远古时代出现单细胞生命的时候
,单细胞体生活在液体中(比如水),和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12亿年前,当多细胞体出现的时候,细胞不单和外界有物质交换,细胞和细胞之间也有
物质交换,这种细胞间物质交换不再单纯只是传递营养物质,也应该有信息,让个体协
调,比如一个正常的多细胞体它决不会不停生长而无限膨胀,这就是协调的结果,这里
并没有一个大脑来做决断。
当多细胞出现在地球上时,经脉气血的雏形就诞生了,虽然还没有血,只有液体,没有
器官,但是出于生存的需要,经脉气血的最初的构思,框架已经出现。
当进化到更高级些,比如腑脏和神经血管等等,这些组织也参入了协调,使得协调更为
高速有效,但最基...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达氏进化论的逻辑尴尬
饱受个几把毛的争议。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始在微观上,很细节的层次来理解演化了。
首先,演化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突变时随机产生,当然不排除在环境压力的影响下改
变突变速率。
然后,所谓的方向性其实是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看不到未来,而只能看到过去,所以
产生进化越来越高级的生命,而人站在顶点。生命的本质其实是过去经历的环境的再现
,所以我们看到的“方向”其实是地球过去环境变化(包括生物自身变化)的历史的一
种呈现。
这其实是一个幻觉。从竞争的角度看,多细胞起源与其说是先进不如说是迫于无奈:正
是因为多细胞祖先的单细胞生物干不过其他单细胞生物,于是偶然的找到多细胞态来保
命,于是就牛逼了。
从生物量来讲,单细胞微生物占据地球大部分;将来人类灭绝了,单细胞微生物还在。
n**e
发帖数: 2026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基因宝宝的核心秘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基因宝宝的核心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30 01:53:07 2018, 美东)
就在一天之前,2018年11月28日,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坐无虚席,中国科学家生物
物理学博士贺建奎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上作了关于人类第一对基因宝宝诞生的主
题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的质问。让我们还是先从科学技术本身出发,去看看贺博士究竟
是怎样把基因宝宝编辑出来的。
首先尼罗河注意到贺博士所谓的道歉。很多人满心盼望着贺博士低头认罪。但是,贺博
士的道歉不是为成功创造基因宝宝的成就道歉。而是为将这一成就首先通过公共媒体发
布而非在专业平台发布对业内人士表示歉意。在尼罗河看来,这纯粹是为了争取科学界
对这一宏伟事业的支持而对他们表示尊重。这证明贺博士很懂得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决定针对CCR5这个基因进行胚胎编辑之前,他已经通过非公开方式与多位
基因操作的权威专家讨论过,在技术问题上获得了专业认同。
基因宝宝的医学需求和受试者的知情权
艾...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812
50
荧光湖
21日傍晚,我们从古城出发,去波多黎各东面的小镇Fajardo,在那里乘坐East Island
公司的小快船去Vieques岛游历传说中的荧光湖(Bioluminescent Bays)。荧光湖是地
球上一种独特的生物现象,这种荧光是由海水中一种单细胞生物(Pyrodimium
bahamense)产生的,当此种生物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就会释放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二
者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蓝绿色的荧光。这种单细胞生物的大量聚集需要苛刻的条件,
神奇的是,波多黎各恰好就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小小海水湖,水流很平静,盐度比外界海
水稍高,有一个小的出口跟外界的海域相通,湖岸周围被红树林覆盖,其树根可以释放
维生素B12供应单细胞生物繁殖和生存。所以,经过若干年的聚集,这里的海水中就存
在着大量的可以放出荧光的单细胞生物,当你搅动海水,就会有美丽的荧光呈现在眼前。
其实Fajardo附近就有一个荧光湖,为了保护生态,2008年开始禁止游泳了,只能划独
木舟出入。而小岛Vieques有另外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荧光湖,是允许游泳的,据说亮
度也更高,但需要坐船前往,费用大约是Fajardo荧光湖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