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 发帖数: 3433 | 1 龍吟鳳鳴暢九霄--朱漆“九霄環佩”七弦琴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長85、寬21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古琴又稱七弦琴,是一種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三千餘年不曾中斷、
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此琴底板開有“龍池”、“鳳沼”音孔,琴
面刻篆書“九霄環佩”四字。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
、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在“琴、棋、書、畫”中居於首位,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
養性的必由之徑。到了宋代,在崇文風氣與復古思潮的影響下,古琴贏得了上自帝王官
宦下至文人學士的推崇與熱愛。 |
|
l***5 发帖数: 3433 | 2 炎夏的幽宜--磁州窯虎形瓷枕 金 大定二年(1162年)
尺寸:高12.8、長39.6、寬1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枕以虎為造型。猛獸為枕可鎮妖避邪、早得貴子。唐代韋後的姐
姐出嫁後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金代器物紋飾常出現虎、豹、鹿等,也與其民
族“秋捺缽”(秋天狩獵)的生活習俗有關。此枕將虎的威猛及水鳥的靈巧和諧地組合
一起,體現了工匠的豐富想像力。枕底有墨筆行書“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張家”11字,
應是買主隨手寫下的。瓷枕為夏季寢具,宋代瓷枕上有題詩為:“久夏天難暮……一枕
最幽宜。”磁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以白地黑花裝飾為特色,畫面活潑自然
,筆法簡練豪放,圖案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具有官窯所缺乏的奔放、灑脫的自然之
美。 |
|
l***5 发帖数: 3433 | 3 存世稀少的宮廷用器--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
明 宣德(1426~1435年)
尺寸:口徑14.7、底徑12.2、高9.6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掐絲琺瑯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
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燒制而成,它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
力。此爐呈圓形,兩側附龍首耳,器形倣自青銅器“簋”的形制,“簋”原是商周時期
的盛食器,後世作為香爐之用。通體在天藍色地上,用紅、黃、綠、白、紫等色琺瑯釉
填飾兩周纏枝番蓮紋,枝葉漫卷,花朵飽滿,上下排列有致。該爐雖沒有款識,但其胎
體厚重、器物成型規整、番蓮紋飾佈局疏朗、掐絲活潑豪放、釉色純正、釉質細膩等特
徵,與宣德琺瑯器特點一致,為宣德時期掐絲琺瑯的典型器物。 |
|
l***5 发帖数: 3433 | 4 壽命無限的化身--銅鍍金無量壽佛 明(1368~1644年)
尺寸:高54、 寬33 、厚25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
無量壽佛,又名長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
的主佛,代表著智慧,意思是光明無限、壽命無限,是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造像之一。
藏傳佛教中將阿彌陀佛具有的無量光與無量壽這兩種神格分別制成兩種造像來供奉,而
且有佛裝與菩薩裝的區別。此尊為菩薩裝無量壽佛造像。佛像頭戴花冠,頭頂高發髻,
上身飾瓔珞珠寶,下身著長裙,跏趺端坐,兩手於臍下結定印,手捧長壽寶瓶。全身結
構勻稱,造型端莊大方,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珍貴之作。 |
|
l***5 发帖数: 3433 | 5 功用存歧義的水器--青瓷虎子 東晉(317~420年)
尺寸:高18.6 、長29.7 、寬15.3厘米
南京象山七號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虎子起源於戰國,風行於漢魏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總體造
型基本一致,細部刻畫各有不同。這件虎子通體渾圓,斜頸圓口,背上有拱形提梁,虎
首昂起,張口露舌,目視遠方,腹下有縮狀四肢。全身飾淡青釉,其造型擺脫了僵硬強
求外表形似的模式,注意對內在精神的表現,精巧而又不失質樸。虎子為六朝墓中常見
的青瓷隨葬品之一,多出現於男性墓或夫妻合葬墓,一般放在死者腳邊或單置一處,通
常認為虎子是一種盛溺的褻器,俗稱便壺;但也有人以東漢畫像磚資料證實,虎子應屬
清潔用灑水器。 |
|
l***5 发帖数: 3433 | 6 超度之舟--青瓷蓮花尊 北朝(386~581年)
尺寸:高59.5、口徑12.2、底徑20.2厘米
1948年河北省景縣封氏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瓷蓮花尊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非常流行,從留存至今的十餘件器
物來看,均是器形高大,釉色青綠,整器將刻劃、浮雕、堆朔、模印、粘貼等多種技法
施於一體,紋飾繁縟、上下輝映,它們代表了南北朝時期制瓷的最高工藝水平。浮雕蓮
瓣是蓮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徵,俯視時向外伸展的層層蓮瓣宛如盛開的蓮花。青瓷蓮花尊
大多出自墓中,應是帶有宗教意義的隨葬品,很可能是替代死者靈魂的棲息物穀倉罐。
用於安放靈魂,而且加入了濃郁的佛教色彩,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輪回之苦。可
以認為蓮花尊是佛教與中國古代靈魂觀念結合的產物。 |
|
l***5 发帖数: 3433 | 7 中國最早的體系完整的文字--刻辭甲骨 商後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尺寸
:長18.4、寬11.7厘米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藏中國古
代占卜時多用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稱為卜骨,多用牛
的肩胛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刮磨,再
用金屬工具在甲骨上鑽出圓窩,在圓窩旁鑿出菱形的凹槽。然後用火灼燒甲骨,根據甲
骨反面裂出的兆紋判斷兇吉。甲骨上一般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這塊甲骨上就有刻
辭,記載了癸亥日占卜求雨的事情。 甲骨文是商代後期王室用於
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列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門徑(分
別為甲骨文、傳統歷史文獻、青銅器、考古學、理論模式)”之一。它打開了觀察3000
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戶。 |
|
l***5 发帖数: 3433 | 8 千年奇“臉”--人面紋銅方鼎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尺寸:通高38
.5、口長29.8、寬23.7厘米1959年湖南寧鄉黃材寨子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
鼎為飪食器,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該器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以人
面作為主體裝飾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雖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臉部表情
如出一范,可見鑄造者擁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許當時已經掌握了放大縮小的技術。人
面寫實逼真,表情肅穆,給人以莊嚴神秘的感覺,這可能是中國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
的面貌寫真,而其耳上有雲勾角狀物,下有手爪形飾,又有人認為這是古代文獻中的“
饕餮”( toti)形象。鼎腹內壁鑄有“大禾”二字銘文,“禾”字
如穀子抽穗時的植株形象,結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認為是對祭祀、祈禱穀物豐收的一
種紀念 |
|
T*****n 发帖数: 18811 | 9 也是你来北京拍的吧?呵呵
玉猪龙的形象现在成了一种象征了 |
|
T*****n 发帖数: 18811 | 10 殷商崇拜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茫茫
古帝命武汤
正域彼四方
12 |
|
|
T*****n 发帖数: 18811 | 12 看看这个宣德炉
再看看潘家园假货摊子上的宣德炉,呵呵 |
|
l***5 发帖数: 3433 | 13 是嘛.....象徵什麼呢?
聽說我中華民國建國100年時,要向北京故宮借展
如果這其中一倆個寶貝能來,就太好了,因為看古董要細細品味
奧運其間首博太擠了,要搶個位子跟老祖宗的寶貝打照面都排很久
雖然我很野蠻的拍了相片,不過我可是花時間等待來的...呵呵 |
|
|
|
T*****n 发帖数: 18811 | 16 对
远古美女简狄,就是洗澡的时候遇到了玄鸟,吃了个鸟蛋,生下商人的祖先契 |
|
|
l***5 发帖数: 3433 | 18 嗯...很精緻色澤也豔麗
我拍的不精準,現場看更棒 |
|
l***5 发帖数: 3433 | 19 陶器上的人類童年畫--彩繪鸛魚石斧紋陶缸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約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尺寸:高47、口徑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陶缸可能是某個部落酋長的甕棺。其上繪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柄石斧的畫面:
石斧和魚,用黑色線條勾勒輪廓;鸛則直接用色彩塗染形體,並以濃重的黑線勾勒眼睛
以突出神采。這種繪畫技法類似後世的勾勒和沒骨。關於畫面要表現的主題,有學者認
為鸛和魚分別是兩個氏族的圖騰,而石斧是身份和權威的象征,鸛啄魚表現了兩個氏族
之間的故事;也有學者認為“鸛鳥銜魚”形象為古史傳說中的“鸛兜”(顓頊的後裔)。 |
|
|
l***5 发帖数: 3433 | 21 三希帖還有缺一帖....啦
不過我的原意是透過北京故宮跟其它中國各省博物館商借
你們的這些稀世珍寶啦 |
|
l***5 发帖数: 3433 | 22 禮神酒器--銅豬尊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長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縣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尊為酒器。此尊以豬的形象為整體造型。豬背上開橢圓形口,設蓋,為酒的出入口
。蓋上鑄小鳥增加情趣,疏密相間的紋飾更顯高貴,可見當時設計者的觀察寫實能力和
制作者技藝的精湛;前後肘部有橫穿的圓孔管,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此器盛滿酒之後,
一個人難以搬運,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繩索,供人抬舉。尊盛酒後,難以倒出,應配備
有取酒的勺;口兩側有獠牙,從動物進化的角度看,不屬於家養,而是一只孔武有力的
野公豬。以野豬作為銅尊形制,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商周時期的象生動物
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藝術地表現了人們的原始宗教觀念。 |
|
l***5 发帖数: 3433 | 23 犀角形酒器--龍紋銅兕觥(sgng)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9、長43、寬13.4厘米
1959年山西省石樓桃花莊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兕觥為盛酒器。《詩經》屢見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初多以犀角
制作,此器是作為禮器而以銅倣犀角之形。此件兕觥前端龍首,蓋面飾有逶迤的龍體,
與前端的龍頭相銜接,渾然一體。口部兩排鋸齒形牙的間隙可注酒。器物的功用與龍嘴
巧妙結合起來,構思新穎。器身兩側飾夔(ku)龍紋和鼉(tu)紋,
頭部均向後方,與蓋上的龍形方向相反,交錯變化,使紋飾更加生動。口沿兩側的貫耳
可系繩懸掛。如此造型的酒器迄今僅此一例。鼉也稱揚子鱷,青銅器上較為少見,或許
山西在商代也是揚子鱷生長的地區。 |
|
l***5 发帖数: 3433 | 24 商代最大的青銅樂器--象紋銅鐃(no)
商後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03.5、重221.5千克
1983年湖南省寧鄉黃材鎮月山鄉轉耳侖出土
湖南省長沙市博物館藏
鐃是打擊樂器,主要用於軍旅和祭祀活動。這件象紋大鐃重達221.5千克,是商代
最大的青銅樂器,被譽為商代青銅樂器之王。主體合瓦形,下附圓筒形甬,旋上飾卷尾
的雙身龍紋,正鼓部飾側面立象一對,兩兩相對,好似在交流嬉戲,惟妙惟肖。使用時
口朝天,柄置於座上,敲擊鐃之鼓部,聲音雄渾空闊,悠揚久遠。商代人重視對祖先和
自然神的崇拜,祭祀時要用犧牲和禮器。人們追求禮器的高大和精緻,更能表達對神靈
的虔誠敬意。 |
|
l***5 发帖数: 3433 | 25 磬中之王--虎紋石磬
商後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長84、寬42厘米
1950年河南安陽殷墟武宮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罄為打擊樂器。這是迄今發現形體最大、藝術精美的商磬。謦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單
個為特磬,編磬由若幹個磬組成。這枚虎紋石磬是單件,即特磬。用青灰色石料制成,
一面以細雙線刻一伏虎圖案,瞪目張牙的虎形與器形渾然融為一體。據測定,此磬有5
個間階,可演奏不同樂曲。發音渾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銅,並有較長的延續音。
古代磬多用於祭祀。《尚書‧益稷(j)篇》載:“擊石拊石,百獸
率舞”,表現了先民敲擊石磬,舉行大型祭祀舞蹈的場景。 |
|
l***5 发帖数: 3433 | 26 藩屏周室的力作--虢(gu)季子白盤
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前782年)
尺寸:長137.2、寬86.5、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傳陝西寶雞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虢季子白盤是周宣王時期的青銅重器。盤是盥洗器。內底有銘文111字,記載虢季
子白征伐北方民族的一次戰爭,殺死五百名敵人,活捉五十名俘虜,周王為其設宴慶功
,虢季子白作盤以為紀念。西周初年分封諸侯,文王之弟虢叔始封寶雞,後東遷三門峽
地域,虢季子白就是虢氏家族成員。寶雞市東南是豐鎬的西大門,三門峽境內有交通要
塞函谷關和必經要津“茅津渡”,對於周王室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從虢季子
白的軍功和虢氏家族所居之地看,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確實起到了“以藩屏周”的重要
作用。 |
|
T*****n 发帖数: 18811 | 27 你想想当年的这些青铜器,都是发着黄金一样的光泽
贵族生活就是周旋于这样的色泽之间 |
|
l***5 发帖数: 3433 | 28 公出有從騎--銅馬
東漢(25~220年)
尺寸:長37、高39厘米
1969年於甘肅省武威雷台漢墓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這是車馬儀仗俑中的隨從馬俑。馬健壯肥碩,昂首嘶鳴,抬腿欲進,翹尾而立,富
於動感,栩栩如生。武威雷台漢墓發現了中國境內數量最多、陣容氣勢恢宏的銅車馬儀
仗俑群,由38匹馬,1頭牛,14輛戰車,17個手持長戟的武士俑和28個奴婢俑組成,而
引領這支儀仗隊伍的是氣勢驚人、腳踏飛燕的銅奔馬。奔馬身後有小吏領隊,斧車前導
,騎馬武士俑護衛,高官要員乘軺車跟隨其後。“公出有從騎”,出行車騎數量有嚴格
的等級規定。作為地方官的墓主人顯然是僭越,反映出東漢以來地方武裝勢力增長而出
現的群雄割據局面。 |
|
T*****n 发帖数: 18811 | 29 左传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封建这个词,在中国语言中,就是这么来的 |
|
l***5 发帖数: 3433 | 30 著元代服裝的秦朝將軍像--青花蒙恬將軍圖玉壺春瓶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0、口徑8.4、足徑8.8厘米
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玉壺春瓶為酒壺的一種,古代糧食酒常冬天釀造,春天飲用,故多以“春”為名,
唐代司空圖“玉壺買春”便來源於此。《水滸傳》記有:“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此
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同時也用於插花,有“玉壺先春”之說。青花瓷雖始於唐,
但成熟於元,這件玉壺春瓶不僅造型優美,青花呈色純正豔麗,反映了當時元青花的燒
造水平。紋飾取材於元代流行的雜曲人物故事,再現了秦朝鎮守北方的蒙恬將軍的威嚴
氣概,但是人物服飾、道具都為元代風格。 |
|
l***5 发帖数: 3433 | 31 精彩的元代雜劇--青白釉鏤雕戲台人物枕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18厘米
1981年安徽省岳西縣出土
安徽省岳西縣文物管理所藏
枕身為雕塑彩棚戲台,四面各有演出場面,戲台內塑有人像十八尊之多,前有主人
與侍從,兩側、背後有菩薩、八仙及童男、童女,塑工精細周到,人物形象各異,無一
雷同。眾多演員正在演出一場戲劇,反映了元代戲劇流行的社會風尚。瓷枕鏤雕精緻,
集建築、舞臺與瓷塑藝術於一體,表現出元代戲劇藝術的面貌及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
工藝,是珍貴的藝術品,也是研究元代戲曲的重要資料。 |
|
T*****n 发帖数: 18811 | 32 有人说汉代的马和现代的马不是一个品种的
因为汉代的马的艺术形象,在铜器、玉器、笔画中常出现一种典型姿态,
就是同侧的两条腿同时跃起
现代的中国马根本不这样跑,而且面部长相也不同
当然,中国自元以后,就被矮小的蒙古马统治了
但是汉代的马是否是一个现代已经消失的物种,仍是可以研究的 |
|
T*****n 发帖数: 18811 | 33 没有看到蒙恬的形象啊?不知道蒙恬是否身着元代的对襟大甲,呵呵 |
|
|
l***5 发帖数: 3433 | 35 工藝複雜的彩瓷--礬紅地黃龍紋瓷罐
明 嘉靖(1522~1566年)
尺寸:高21、口徑11.5、足徑11、腹徑21.5 厘米
江西省景德鎮陶瓷館藏
此罐制作工藝極為複雜。以低溫礬紅為底色,以黃釉填充雲龍海水圖,以料繪線條
輪廓,色彩對比強烈,圖案生動活潑。底有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礬紅,創
燒於明嘉靖間。是以三氧化二鐵懸濁體著色在氧化氣氛中燒制而成的低溫紅釉和紅彩。
紅釉和紅彩以青礬為原料,經煆燒、漂洗制得生礬,故稱礬紅。它的色澤往往帶有一種
如橙子般的紅色。
此罐造型雖不高大,但由於行龍造型較大,頭頂彩雲飛掠海面,氣勢磅,故顯得
高大渾厚別有情趣。嘉靖、萬歷時期的景德鎮御器廠除了生產青花五彩器之外,還大量
燒制各種色地的彩瓷和金彩器。 |
|
l***5 发帖数: 3433 | 36 大中見秀--青花花卉紋貫耳瓷瓶
清 雍正(1723~1735年)
尺寸:高55.4、口徑12.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瓶乃雍正官窯青花大器。貫耳瓶器形原倣漢代投壺式樣,因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
的管狀貫耳得名,流行於宋代,清代多有倣制。此瓶的雙耳下設至瓶頸的中部,纏枝石
竹、牡丹、菊、茶花、蓮花紋集於一器,以簡潔、洗練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
紋飾繁縟,圖案裝飾性很強,釉面光亮瑩潤,玻璃純淨無瑕,質感強,是一件精緻的宮
廷陳設瓷器。 |
|
l***5 发帖数: 3433 | 37 釉下雙彩爭輝--青花釉裏紅龍紋瓷背壺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口徑3.4、底徑5.9╳8.2、高3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物為受西亞文化影響而出現的器形。此式瓶始見於明洪武御窯器,盛行於永樂、
宣德兩朝,時稱抱月瓶,至明末不復出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倣制品或
略加變化,據《清檔記載》,此壺已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
的用具。通體以青花繪朵雲與海水江崖為襯,以釉裏紅繪正面龍戲珠紋為主。書青花“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這是乾隆時景德鎮督窯官唐英奉旨精心燒造的貢御之
作,傳旨中特別要求“花紋清真,釉水肥潤,顏色鮮明。” |
|
l***5 发帖数: 3433 | 38 大慈大悲的象征--粉彩觀音菩薩像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通高28.7、底寬21.5厘米
首博博物館藏
觀音菩薩是觀察世間民眾聲音的菩薩,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
間災難。此觀音高髻,頭頂的小化佛是觀音的標志。雙手自然下垂,結印,並各持一枝
蓮。結跏趺坐於蓮台,上身斜披一羚羊皮,下著紅色僧裙,具有鮮明的藏傳佛教特色。
藏傳佛教之中,觀音地位十分顯赫。該像瓷質細膩,粉彩豔麗,從做工及風格看,都具
乾隆官窯特點。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載,乾隆曾多次降旨景德鎮唐英,要求燒造各類瓷塑
,但成功之作甚少。 |
|
l***5 发帖数: 3433 | 39 新創玻璃工藝的傑作--花料螺旋紋玻璃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口徑11、足徑7、高20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該瓶以白色玻璃為胎體,外套色彩相間的螺旋紋,有紅、藍、白三色。其做法是:
先以白色玻璃吹制成形,再用燒熔的色玻璃棒在胎體表面自下而上旋轉成紋,三色相間
,絢麗明快,有迴旋流暢,富有韻律的視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它由內務府養心殿造
辦處的玻璃廠燒造,採用了乾隆時期創造的一種新的玻璃裝飾工藝--攪料工藝,其工
藝過程比較複雜,類似於擰絲,需要經過多次的吹制、纏繞、充氣、粘合方可制成。足
底陰刻楷書“乾隆年制”四字款分布周邊的上、下、右、左處,習稱錢幣式款。具有同
樣裝飾的玻璃瓶故宮博物院僅藏兩件,珍貴異常。 |
|
l***5 发帖数: 3433 | 40 貴族的後代現在拿它去富比世拍賣
他的祖先若地下有知會怎麼想呢 |
|
|
|
T*****n 发帖数: 18811 | 43 虢是国名。季可能是氏,相当于现在的姓张王李赵,子白应该是本人名字 |
|
l***5 发帖数: 3433 | 44
跟你補上了,我照了蒙恬的後面去了是
不過很喜歡你欣賞古董的精神
呵呵!..好認真 |
|
|
T*****n 发帖数: 18811 | 46 谢谢!看不清具体装扮
但是肯定不是秦装,呵呵。和兵马俑完全不一样啊 |
|
T*****n 发帖数: 18811 | 47 还有一个问题。元朝人为什么要画蒙恬?这是北击匈奴的大将军啊
这个题材明显怀有对北方民族的敌意
莫非这个是反元人士的作品?呵呵 |
|
a******o 发帖数: 1325 | 48 随便凑了点东西您就觉得不得了了
我觉得他们办这展览根本不用心
选的东西没什么顶级的
照这水平的话
中国可以同时办一百个这样的展览
真是对不起奥运盛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