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卢安克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发帖数: 1
1
这个德国人感动了世界,却害怕感动中国……(组图)发表时间: 2016-06-15 03:40
令无数人为之感动的德国小伙卢安克。(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6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佳综合报导)有这样一个德国人,年纪轻
轻的就跑到中国广西偏僻山村支教,而且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几年,虽然这一举动感动了
无数人,可是他却独独不敢感动中国……
明眼的读者会看到,其实这个德国人的故事并不是新闻,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共官
媒就报道过他的“事迹”,然而,几年以后的现在,他的故事又再次被多家社交媒体(
而不是官媒)报道或转载,与当初最大的区别是,这些报道多是这样命名的——《一个
德国人在中国山区支教10年,把一辈子交给了山里的孩子,却害怕感动中国》。他为什
么会“害怕感动中国”呢?
卢安克在广西偏僻山村支教。(网络图片)
德国青年献身中国山区教育的感人故事
德国人卢安克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2001年7月,德国青年卢安克来到广西东兰县坡拉村林广屯,并且以每月10元的价格在
村里租了房子开办学校,给当地失学的孩子上课。
而当时的林广屯,既不通电话,也不通公路,而且当地人大多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8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卢安克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东西zz
柴静记者在09年12月底精心制作的关于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记录访谈片,掩盖了若干事
实,遮蔽了若干要点,裁剪巧妙,技术精湛。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无从了解卢安克背后
的更多信息。
这期节目的制作背景:这期节目是在哥本哈根会议时期及之后加班加点制作的,目的是
在哥本哈根的欧洲低碳普世乐章中再给中国人心灵上添上一块重砖头。“一个卢安克站
起来,13亿中国人跪下去”。柴在节目中为了制造这种效果,不惜牺牲自己,反衬卢安
克(制造了“柴故意制造儿童劈柴被认出而受到冷遇”的情节,有意制造“个性教育”
与“均一教育”的对比)
卢安克并非一扎根中国10年不回家的“雷锋”。卢经常往返于中欧之间,主要是和他的
背后组织交往;卢安克的哥哥长期以来不断为自己的弟弟拍摄影片,并被柴的纪录片所
使用(柴的节目制作于2009年年底,但镜头中有卢与孩童在水中嬉戏的片段,次即卢的
哥哥长期以来为宣传、鼓噪其弟弟的光辉事迹而不断积累的材料),早在2006年,卢安
克及其中国伙伴就策划参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未成。
卢安克的背后组织叫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在华业务有两类,一类是面向都市中产阶
级的高端收费项目,一类是几个(2-3个
b******y
发帖数: 272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pleasanton (kiterunner),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被警方警告 德国人卢安克关闭中文博客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4 23:30:31 2010, 美东)
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
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沈愚
因“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并受到广西警方警告,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
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中文博客(http://luanke.jiaoyu.org/)。
卢安克是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汉堡,他头回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留学
,此后,他一直在中国各地支教。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采访纪录片,央视记者柴静报道说
,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残疾人职业学校学校义务教德文,却因没有办下“就业证
”,被公安局扣留过护照,还罚了3000块钱。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
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
p********n
发帖数: 1538
4
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
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沈愚
因“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并受到广西警方警告,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
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中文博客(http://luanke.jiaoyu.org/)。
卢安克是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汉堡,他头回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留学
,此后,他一直在中国各地支教。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采访纪录片,央视记者柴静报道说
,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残疾人职业学校学校义务教德文,却因没有办下“就业证
”,被公安局扣留过护照,还罚了3000块钱。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
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
县切学乡偏僻的板烈村小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
他在广西执教十几年,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每年三四千元的生活费均由其远
在德国汉堡的父母提供,月支出不超过200元。
他得过乙型肝炎,并遭遇车祸险些丧命。
2006年,签证到期的卢安克不得不暂时离开中国,他曾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却被拒绝。
B*******a
发帖数: 452
5
在中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偏远山区义务支教十余年、被誉为“洋雷锋”的德国志愿
者卢安克最近关闭了自己的博客,只留下了简短的几句说明,这一举动引起众多猜测,
有传言称他可能被驱逐出中国。6月3日,卢安克长期支教所在地——广西河池市的官方
报纸公开报道称,卢安克在当地的生活、工作正常,在“6·1”国际儿童节,他还给孩
子们送来礼物。
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
1990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从1997年至今,他在中国广西的
大山里已经待了十多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简朴的生活。半年前,中国中央电视台《
面对面》栏目播出卢安克在中国贫穷山区坚守十多年、免费教留守儿童的故事,感动了
众多中国民众,被网民誉为“白求恩”、“洋雷锋”。不过,也有部分人在互联网上质
疑其真实的背景和动机。
对关闭个人博客引发网友猜测一事,卢安克对当地官方媒体解释说,网友对自己目
前情况的猜测没有事实根据,从去年12月第一次接受《面对面》栏目的采访后,网络上
的关注给他造成困扰,特别是媒体和社会对他的关注已经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为
避免引发争议和误
p*********w
发帖数: 23432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卢安克,谁在为你“难受”zz
卢安克,谁在为你“难受”zz
from GFW Blog by GFW BLOG 功夫网
作者:冰瀑 来源:一五一十部落
因 “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也不想被媒体打扰,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博客。
年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对德国籍志愿者卢安克的专访,并感动了众多普通的中国人。
但同时给他带来的,还有一个发自广西自治区公安厅的警告:即他没有在中国 做志愿
者和教师的资格。——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在媒体上出现、也不要再谈论有关中国
教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了。否则“有关部门”将会追究他的“不法行为 ”,并随时有
可能把他驱逐出去。
这太不合情理了。如果广西公安厅“有关部门”看过有关卢安克的报道,并到他作为志
愿者、义务服务了近十年之久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小学了解一下 情况,
就会尽快为之提供便利——如果卢安克从某种条文上讲,确实没有充当志愿者和乡村小
学教师的“资格”。但广西公安厅不仅不提供帮助和服务,反而对之发 出了警告:这
就等于说,一个热爱中国、并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付出了自己全部心血和生命
的外国青年,是不受中国政府欢迎的;一个有着与白求恩和雷锋 类似行为的人,在中
t******1
发帖数: 404
7
卢安克来中国的原因
他最怕别人这样描述他:“一个外国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贫困的山村,愿意
吃苦,具有崇高的精神。”这不是他谦虚,而是他非常担心媒体误读。在他看来,一旦
成为公式化的先进人物,很容易把许多标签贴上身,活生生真实的自己反而消失了,那
肯定不是他——卢安克。
去年年底,这位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十余年的德国志愿者首次接受了中央电视
台《面对面》节目的专访,节目一播出,很多人都被他感动了。然而,卢安克却说:
“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2006年,有人推荐我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吓坏了,赶紧
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了我。”
“成熟不意味着理想的放弃”
从广西首府南宁往西北方向前行约308公里,就到了一个叫东兰的县城。坐中午12
时的中巴车,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一个叫板烈的村庄。
来自德国的教育志愿者卢安克,就住在板烈小学简陋的教具管理室里。这个满头金
发、高大而瘦弱的男人,说话时的语气平和舒缓,不急不躁;他穿一件宽大的假冒名牌
运动服,显得特别瘦削。当你和他说话时,他整个身体向你前倾过来,那一双银灰色的
眸子专注地望着你。
卢安克196
e***e
发帖数: 3872
8
朗生:卢安克,谁在为你“难受” / 冰瀑转自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4cd5f1c7fa0376b6
因 “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也不想被媒体打扰,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博客。
年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对德国籍志愿者卢安克的专访,并感动了众多普通的中国人。
但同时给他带来的,还有一个发自广西自治区公安厅的警告:即他没有在中国做志愿者
和教师的资格。——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在媒体上出现、也不要再谈论有关中国教
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了。否则“有关部门”将会追究他的“不法行为”,并随时有可能
把他驱逐出去。
这太不合情理了。如果广西公安厅“有关部门”看过有关卢安克的报道,并到他作为志
愿者、义务服务了近十年之久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小学了解一下情况,就
会尽快为之提供便利——如果卢安克从某种条文上讲,确实没有充当志愿者和乡村小学
教师的“资格”。但广西公安厅不仅不提供帮助和服务,反而对之发出了警告:这就等
于说,一个热爱中国、并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付出了自己全部心血和生命的外
国青年,是不受中国ZF欢迎的;一个有着与白求恩和雷锋
t******1
发帖数: 404
9
在广西支教10年,据说因谈论有关“中国教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受到当地有关部门警
告。“洋雷锋”卢安克关闭博客,网民叹息。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今年32岁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博客被广西有关部门要求关闭
,而这位被网友称为“洋雷锋”的老外,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离开
中国。不过卢安克在其博客的关闭声明中说,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决定”。
2010 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专访,使得更多人认识了这位老外
——德国汉堡人,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 个月的中
国之旅,改变了这个德国青年的人生,广西的乡村成了他实现理想的热土。1992年夏,卢
安克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1993年2月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
同学朝夕相处。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县切学
乡偏僻的板烈村小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而在这10年的教师生涯中,从未收受过学校
一分钱工资,他每年三四千元的生活费均由其远在
y****e
发帖数: 23939
10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今年32岁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博客被广西有关部门要求关
闭,而这位被
网友称为“洋雷锋”的老外,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离开中国。不
过卢安克在其博
客的关闭声明中说,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决定”。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专访,使得更多人认识了这位老外
——德国汉堡
人,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
了这个德国青
年的人生,广西的乡村成了他实现理想的热土。1992年夏,卢安克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
。1993年2
月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同学朝夕相处。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
数,家长们
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县切学乡偏
僻的板烈村小
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而在这10年的教师生涯中,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
每年三四千
元的生活费均由其远在德国汉堡的父母提供,月支出不超过200元。其间,这位与中国
最贫困地区农
民一道承受着最艰苦的物质生活,同时进行
g***m
发帖数: 2999
11
这个我前两天正好在BUZZ上评论过,照贴如下:
“卢安克的确是不合规矩,关键在于这个努力是体系外的。
我不觉得广西公安是坏蛋,专门来对付卢安克。
这么多年了,出入境管理的人也不是不知道,上了央视就不好挣一眼闭一眼了。
外国人的就业和入籍都有相应的规范,如果卢安克可以过关,那么广州几十万黑人兄弟
也可以。
这里的窘境不在于广西公安是否应该对卢安克网开一面,而在于他那么久的努力始终没
有能够进入体系-----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清退乡村代课教师队伍。
我也对这窘境感到难过,但并不觉得要把手指指向公安。骂政府是个容易的并且快意的
动作,然后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这些年在XXXX的助学活动中学到点什么,那就是事情真
不好做,不仅从志愿者的角度,也从政府的角度。 ”
e*****g
发帖数: 2560
12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
了解一下他对山区儿童教育的思考,探索和尝试。
(据我的了解,卢安克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请大家指正)
视频(《面对面》专访):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61927120929889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688511/
博客:
http://luanke.jiaoyu.org/
网站:
http://www.jiaoyu.org/
十年间他还翻译了一些教育学方面的书稿
可以下载:
http://www.jiaoyu.org/buecher.htm
他制作的纪录片
http://www.jiaoyu.org/doku_1.htm
他和他的学生拍的电视剧
http://www.jiaoyu.org/s_video.htm
简单的背景介绍:(以下来自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卢安克词条
卢安克是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中学毕业后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当过兵,后进汉堡美术学院读工业设计。他头回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到南京的东南大学和中国学生一起生活,因想跟中
x*****i
发帖数: 1329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视频: 告别卢安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视频: 告别卢安克
关键字: 万物;自然;位;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8 12:15:12 2017, 美东)
t***m
发帖数: 459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卢安克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东西zz
这个卢安克到底干了什么还是次要。关键他和政府除了矛盾后,网络上的舆论一边倒的
反对政府。现在政府干什么都是错的,老百姓宁愿相信小道消息,中宣部就是一群吃屎的

发帖数: 1
15
发表时间: 2016-06-15 03:40
令无数人为之感动的德国小伙卢安克。(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6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佳综合报导)有这样一个德国人,年纪轻
轻的就跑到中国广西偏僻山村支教,而且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几年,虽然这一举动感动了
无数人,可是他却独独不敢感动中国……
明眼的读者会看到,其实这个德国人的故事并不是新闻,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共官
媒就报道过他的“事迹”,然而,几年以后的现在,他的故事又再次被多家社交媒体(
而不是官媒)报道或转载,与当初最大的区别是,这些报道多是这样命名的——《一个
德国人在中国山区支教10年,把一辈子交给了山里的孩子,却害怕感动中国》。他为什
么会“害怕感动中国”呢?
卢安克在广西偏僻山村支教。(网络图片)
德国青年献身中国山区教育的感人故事
德国人卢安克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2001年7月,德国青年卢安克来到广西东兰县坡拉村林广屯,并且以每月10元的价格在
村里租了房子开办学校,给当地失学的孩子上课。
而当时的林广屯,既不通电话,也不通公路,而且当地人大多只会讲壮族方言,而卢安
克不但跑到中国农村来给学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在中国广西的一片土地上,曾有位来自德国的外教,他的名字叫卢安克。他把最美好
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在深山支教20年,成为无数留守儿童最深爱、信赖的“爸爸”。
他引起了中国人对大陆教育体制的反思,最后却被迫离开中国。他曾经说过,离开了中
国,他会死掉,可是,他终究离开了。
据《锐视界》报道,德国人卢安克与中国的缘分,起于1990年夏天,那一年,他22岁。
他在中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旅行,而正是这一趟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觉得,
自己应该留在中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心力。
992年,他顺利考入了中国东南大学,等第二年的2月份,他又转学至广西农业大学
。自此,结下与广西的不解之缘。
1997年,他开始了异国的“教书育人”之路。可是这条路却不似想象中平坦。他本
想在广西农村开办青年学习班,但因为种种原因,未得成果。
后来,他开始在广西南宁的一家残疾人学校免费教德文,期间,因为申请不到就业
证被迫回国。
1999年,他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为了能让自己长久地待在中国,他与好友
一起注册了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南宁办事处,自己身任办事处首席代表。一切准备
妥当,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17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
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
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
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
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
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
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
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
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却深深吸引了我,不,应该
说,是打动了我。她的字是煽情,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起码水到渠成,没有
强迫感;何况她对自己也够不客气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就是
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aixiaoke (流浪者的乡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柴静《看见》: 我看见了任性却温柔的水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4 22:53:53 2013, 美东)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
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
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
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
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
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
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
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
...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191
19
德国籍义工卢安克(Eckart Loewe),10馀年来在广西贫穷山村小学义务教学,关心农
村的「留守儿
童」(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并在博客上分享其教学经验。然而,卢安克近日突然
关闭博客,称自
己关注「留守儿童」伤害了有关部门的「自尊」,又被当局指「未获中国志愿者和教师
资格」。有消息
说,发出警告的是广西公共安全专家厅,本报昨日致电公共安全专家厅求证,但对方只
表示「已转有关
部门调查」。   42岁的卢安克,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小学教师,该校
70%以上儿童都是
「留守儿童」。10多年来,卢安克不仅免费教书,还悉心照料孩子。去年底,中央电视
台曾对卢安克进
行专题报道,不少国人称誉之为「外国雷锋」。   然而近日,卢安克突关闭博客,
只留下一则短讯,
指已承担不了社会关注带来的后果、责任和压力:「我不是本国人,还去管一些外来人
不应该管的事
情,使得本国人有些难受。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
但如果我放弃,
我的学生又很难过。这种矛盾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就没有人因我
的行为而难受。
」   他还写道,「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我
W*********7
发帖数: 426
20
下田耕作的卢安克
卢安克和他的学生
好人卢安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3292d0100ilkd.html
青陌: 好人卢安克
一.
他叫卢安克。德国人。
1997年,他来到中国广西,在大山里支教。
已经十年,卢安克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他翻译的大量书籍的稿费全捐给了慈善机构。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资助。
他不用课本,也不给学生进行测试。他很少要求孩子,必须去怎么做。他让孩子独立自主,解放天性。
孩子们可以随意地挂在他身上,他可以随意地和孩子们在泥塘里玩耍。
他把教书的观察和体会,写成了《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不计较,但把书价定低一点,让更多人买得起。
他每月的花费一般不到100元。
主持人问他:不喝酒,不赌博,不恋爱,不吃肉。如果你不为这些,那你为什么而生活?
他回答:有更大的乐趣。有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
二.
这期间,他曾因学生成绩不好被开除,曾因没有“就业证”遭到罚款,也曾申请加
入中国国籍,未被批准。
大多时候,他只能作为“教育研究爱好者”而存在。
最近,他被迫关闭博客,留下了这样的话:
我不
c***s
发帖数: 70028
21
火灾后的“爱心妈妈”袁厉害的家供图/兰考县委宣传部
发生事故的房间内一片狼藉供图/新华
1月4日的一场火灾,让河南省兰考县农妇袁厉害的私人弃婴收养所成为众矢之的。袁厉害收养的弃婴情况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记者5日从兰考县民政局获悉,袁厉害目前共收养有34名弃婴,与其共同生活的有18名,其余16名在哪里、是谁在抚养?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
4日,袁厉害的私人弃婴收养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被收养者罹难,1名受伤。火灾后,除当时现场死伤的8名孩童,当地政府设置了临时安置点,对袁厉害收养的其他10名孩童进行了妥善安置。
10名孩子中,有7名白天正常上学,由兰考县民政局安排专人接送,晚上住在县救助站;1人因脑残无法上学暂住救助站,另外2人已被安置到开封市福利院。住在县救助站的8名孩子,均由县民政局安排专人管理。
除了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18名孩子,还有被收养的16名孩子没有和袁生活在一起。当地民政部门介绍说,袁厉害称这些孩子是被其他家庭代养,但都散落在哪些家庭,民政部门还没有掌握具体信息。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16名孩子的去处,并将对其进行妥善安置。
应对此次火灾事故,兰考县成立了由县长周辰...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729
22
德国义工在中国支教十余年 公安要求他切勿上媒体 明报
德国籍义工卢安克(Eckart Loewe),10馀年来在广西贫穷山村小学义务教学,关
心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并在博客上分享其教学经验。然而
,卢安克近日突然关闭博客,称自己关注「留守儿童」伤害了有关部门的「自尊」,又
被当局指「未获中国志愿者和教师资格」。有消息说,发出警告的是广西公安厅,本报
昨日致电公安厅求证,但对方只表示「已转有关部门调查」。
42岁的卢安克,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小学教师,该校70%以上儿童都
是「留守儿童」。10多年来,卢安克不仅免费教书,还悉心照料孩子。去年底,中央电
视台曾对卢安克进行专题报道,不少国人称誉之为「外国雷锋」。
然而近日,卢安克突关闭博客,只留下一则短讯,指已承担不了社会关注带来的后
果、责任和压力:「我不是本国人,还去管一些外来人不应该管的事情,使得本国人有
些难受。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但如果我放弃,我
的学生又很难过。这种矛盾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就没有人因我的
行为而难受。 」
他还写道,「根据有关部门
k*****e
发帖数: 2201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WithYou2007 (SecretGarden),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中国容不下一位德国青年志愿者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7 22:35:58 2010, 美东)
下田耕作的卢安克
卢安克和他的学生
好人卢安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3292d0100ilkd.html
青陌: 好人卢安克
一.
他叫卢安克。德国人。
1997年,他来到中国广西,在大山里支教。
已经十年,卢安克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他翻译的大量书籍的稿费全捐给了慈善机构。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资助。
他不用课本,也不给学生进行测试。他很少要求孩子,必须去怎么做。他让孩子独立自主,解放天性。
孩子们可以随意地挂在他身上,他可以随意地和孩子们在泥塘里玩耍。
他把教书的观察和体会,写成了《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不计较,但把书价定低一点,让更多人买得起。
他每月的花费一般不到100元。
主持人问他:不喝酒,不赌博,不恋
m***a
发帖数: 13878
24
因“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并受到广西警方警告,长期在中国志愿支教的德国人
卢安克关闭了自
己的中文博客(http://luanke.jiaoyu.org/)。
卢安克是德国人,1968年出生在汉堡,他头回到中国是旅游,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留学
,此后,他一
直在中国各地支教。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播出了对卢安克的采访纪录片,央视记者柴静报
道说,19
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残疾人职业学校学校义务教德文,却因没有办下“就业证”,被
公安局扣留过护
照,还罚了3000块钱。

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
试分数,家
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后来,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县切学
乡偏僻的板烈
村小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

他在广西执教十几年,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每年三四千元的生活费均由
其远在德国汉
堡的父母提供,月支出不超过200元。
他得过乙型肝炎,并遭遇车祸险些丧命。

2006年,签证到期的卢安克不得不暂时离开中国,他曾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却被拒
绝。被
W*********7
发帖数: 426
25
我总觉得, 也许真的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 而共产主义这种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在
现实中却被最狠毒的人用来作为做出最伤天害理的事, 更把中国人用以维系社会伦理的
传统和宗法砸得粉碎, 因而加重了中国人在社会正义, 公共道德, 私人美德, 权利与义
务, 奉献与获取上的迷失.
当我看到关于卢安克的记录片和文章, 我感动落泪. 可能我们中国人已经不能相信世
上还有如此纯洁, 专一, 认真, 奉献的人. 我们习惯了以己度人, 因为共产党的欺骗,
因为乌托邦的垮塌, 因为传统美德的沦丧, 我们以为这世上有良知有爱心有无私奉献的
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 就象上文中提到的那样, 我们可能只是因为害怕他的存在和他的行
为近乎"颠覆"了我们的价值观, 于是甚至都不愿或者拒绝承认卢这样的人的真实存在,
总要从各种角度去揣摩他的动机, 找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世俗甚至恶毒的答案.
"他叫卢安克。德国人。
1997年,他来到中国广西,在大山里支教。
已经十年,卢安克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他翻译的大量书籍的稿费全捐给了慈善机构。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资助。
他不用课本,也不给学生进行测试。他很少要求孩子,必须去
c***s
发帖数: 70028
26
拦路救狗事件发生有一阵子了,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我记得当时看报道,有节目把双方都请到演播室,争吵剧烈,脸上的戾气我印象很深,后来还有一只鞋从观众席飞上去了。
这个场面里,包含了不少东西。
不顾,非要趴在唐氏夫妇的腿上,中间他们怕影响采访,把它栓在楼下,但它凄叫,他们又只得把它放开,它又趴上来打起呼噜。 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全看你是否能看见。 多看到一点事实,就多一个层面的讨论。人在生气爆发之前,就会稍迟疑一下,就这一下迟疑,就不会那么急地下固若金汤的结论,那么急地打断对方,那么急地把鞋扔出去。还是卢安克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从这期里,我也多学习了一点,克制自己过早进入与对方交接的攻防状态。多问怎么了,为什么。这个道理我早知道,也说过多次,但不容易实践。原因是以前还是急,急着要有戏剧性的对答,急着有所表现。急的结果就是思考不深就匆忙喊出口,就象以前的结束语常说的是“冲突呼唤规则”,这次采访完,有个感觉“冲突本身就酝酿着规则”,要从对双方的采访中仔细去发寻事实,就可以看到,规则不是自上而下抽象的法条,而是要从双方诉求的冲撞
所以我们做了这期节目。
因为中间我出了趟远门...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47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请大家来学习毛主席语录
老毛很诚实啊
本来中国教育就是有问题的
他的教育理念和欧洲的很多教学理念是吻合的
我们教科书里的很多公式定义
大家当做权威来接受
但是公式定义是人对于客观现象观察后通过推导来获得的
老毛要求大家带着书本的理论知识,用客观现实来验证那些数据或者公示的科学性
欧洲的教学体系本来就是这样进行的
欧洲人学习时很多也是没有教材的
比如德国人卢安克就是不用教材带领学生去大自然里认识大自然本身的
老毛是最好的教育家

国人的奇怪之处,就是这种祸国殃民罪恶滔天的狗杂种也有人捧成神
m***a
发帖数: 13878
28
" 广西所谓“有关部门”的言下之意,就是让卢安克不要在媒体上出现、也不要再谈
论有关中国教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了。否则“有关部门”将可能会追究他的“不法行
为”,并随时
有可能把他驱逐出去。"
就业?人家有收工资吗?
违法就按法律办,别来这种“不要。。。否则。。。”
b*****t
发帖数: 9671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盛世狂欢”的颁奖盛典
下午8:51(55 分钟前)爱枣报年终特刊——2010大盘点《盛世狂欢》[爱枣报:823期]
从 爱枣报 作者:短人在艰难的2008,艰难的2009之后,我们终于熬过了艰难的2010,
即将迎来艰难的2011。这里,是爱枣报2010年终盘点《盛世狂欢》的现场,欢迎您的关
注。
过去的一年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的匪夷所思与出离愤怒,,无论看客
还是主演,莫不沉醉其中,笑过骂过哭过恨过之后,是否再无其他?值此岁末,回首过
去的这一年,盛世之下,为何狂欢,我们一一盘点。
接下来,请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盛世狂欢”的颁奖盛典。
———————————————————————-
【年度剧情片】
获奖影片:《教父李刚》
颁奖词:一个无业青年,何以敢飙车撞人致死尚且有恃无恐?堂堂高等学府,为何却无
一人为死去同学哀鸣?国家喉舌前,又是谁在声泪俱下?李刚门–道歉门–封口门–抄
袭门–豪宅门–禁报门–测速门–剖尸门–和谐门,从举国震惊到不了了之,黑手如何
纵横捭阖?这是一个冀州执政官的权力秀,这是两个家庭的悲喜二重天。
(颁奖嘉宾:中国足球队后腰李铁–”真是恨铁不成刚”)
获奖感言:我爸是李刚。...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2560
30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转载:钱没有帮助(1)
http://luanke.jiaoyu.org/
有了办事处,我就可以在中国合法工作,可是我不能为以办事处的名义做的事收钱,也
不敢从我代表的那个协会得到钱。毕竟我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政府部门更不会(
从经济上)管我的事。所花的钱都是我爸爸给的。以前,我爸爸每年固定给我的钱有5,
000多元人民币。从2003年起,由于利息的变化,我每年得到的钱有10,000元人民币,
同样被花完。2006年利息又下降了,我又是一年得5.000元人民币。但是我也不敢接受
别人的资助,因为我无法回报。如果接受,我就永远有一种欠别人什么的感觉,不能不
听他们的话,就不能再自由地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我花钱比较乱。开展活动不用很多钱。我们去年的活动花了430元,我和我哥哥在2003/
2004这个学年的生活费是700元左右。开支较大的是医疗费:我为医疗费花了8,000元,
其中5,000元是为3个村民花的。我另外给了村民1,900元,主要用于归还贷款。另外,
我帮电视台买录像带花了 1,760元。出差做咨询工作花的有500元。我的钱每一年就这
样花完了。下一个学年,我就花了5.6
e*****g
发帖数: 2560
31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转载:钱没有帮助(2)
http://luanke.jiaoyu.org/
在我坐拖拉机翻车后,我住的那家人以为现在什么都完了:"让'雷锋'出事的责任可承
担不了,可能要坐牢。"他们也很怕我父母知道,来找他们的责任。可是他们怎么会有
责任呢?后来也没有政府的人或其他人来管这件事,使我住的那家人终于相信:我其实
不是什么重要的、有权利的人物。他们可能想:"怎么没人管,车主反而还能向他要钱
?这样他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去说服领导的用途。"
后来,我最可靠的活动帮手就不像以前那样以住院为借口客气地骗我,而是直接去偷我
爸爸给我的整一年的经费。偷("拿")了之后,对他们还是没有什么后果,没有任何人
来找他们的麻烦。好像可以很随便地对待我。对他来说,我这个已经没有钱又不会引起
领导关注的人现在就成了一个没用的东西。所以他们再也没有以担心的原因限制我。我
终于得到了我的自由,从现在开始,我都是一个人在山里走我的路,很舒服。
我也要理解:有那么多找我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家里,把他们家当成不用问,随时都
能住进来的招待所。那么,他们也就应该可以不问,随时都使用我的钱。所以我不想打
官司。如果我去报复,我就
e*****g
发帖数: 2560
32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转载:钱没有帮助 (3)
http://luanke.jiaoyu.org/
所以我不会主动反抗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相反,我的命运会让我多吸引这一类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都只能寻找它们并承受。由于我被动的特点,别人就可以得到什么。他们得到的不是我主动给的,而只是由于我被动和承受的特点,它就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我自己不会放弃的只有我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并从人类精神的需要来接受的任务。
只有别人破坏我个人的生活,世界需要发生的事才能通过我和我身上的破坏去发生。只有我个人的事情被破坏,别人才会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做法。如果不让别人破坏我个人的、其实也是多余的享受,我就无法让需要发生的事由我去发生。
这一段时间,我搬到了板烈小学生的宿舍楼去住。现在我也已经习惯了跟学生一起上他们的、没有隔墙的厕所。板烈小学里跟学生一起的生活节奏非常好、因为非常稳定:早上6:30跟学生起床、中午跟学生睡觉两个小时、晚上9:00跟学生睡觉。在他们上课时,我跟我的朋友蒙令华修改书、偶尔也上五年级班的课。只有我朋友带来的手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干扰和紧张。我真觉得,只要有电话,我的工作效率就低了。在这两个多月内,我天天在我们
e*****g
发帖数: 2560
33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转载:你就这样承受吗
http://luanke.jiaoyu.org/
到了10月,我接了板烈小学校长打来的电话。他说,3年级一个叫牙东云的非常活泼的
女孩早上很早就到那边去游泳,她的腿被水冲到最下面排水的那个小洞里去,使她无法
上来。她的同学在上面哭,也不敢叫别人,被卡住在下面的牙东云就这样淹死了。
原来这几个排水洞应该是关闭的,可我为了跟学生修被大水破坏了一部分的水坝,把它
给打开了,修好后马上又下雨涨大水,然后我一直都没有把它们关好。我这样一个"小"
错误就带来了这么严重的后果。牙东云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我和同学们的水坝项目。她
给了她的全部,而我只给了这么一点点时间。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前,一个巫师说过,因
为水坝的结构是弧形的,它需要一个小孩的灵魂去顶它。另一个巫师根据倒下的一棵树
曾预言过牙东云的家要受害。不管这件事情是不是必须发生的,我都认为我有罪(责任
)。
电话里牙东云的叔叔说:"……你以为他们家是文盲,给他们2,000元就可以逃避责任。
这是你在笑他们的,太看不起一个小孩的生命。"在他说要跟我打官司时,我只好说:"
那我只能配合你去坐牢"。我整个身体都发抖了。
如果我被
g**n
发帖数: 25142
34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这个人我很早就知道
据说最近广西要把他赶回德国去了。。。
e*****g
发帖数: 2560
35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卢安克的故事
是的,他的博客已经关了。
不知其他内容还会不会对外开放。目前还可以看, 嗨!
n********t
发帖数: 1079
36
来自主题: Donation版 - 志愿者心声(1)入门篇
申明:转载,非本人作品
读了卢安克这几篇博文, 很感动, 如果他不是热爱着那片土地和那里的孩子, 他不会在
如此的矛盾和困难下在一个陌生的不能完全接受他的理念的国度坚持着. ..
突然想说说几个孩子,有的我参与帮助过, 有的我只是看客, 无论故事的结尾如何,
他(她)们都在我的心里...
丢丢,小精灵月月,和心慈
那是好几年前了,我现在还能想起丢丢的样子。他应该只有几个月大, 患了脑瘫,被
父母遗弃了。 有位记者发现了他, 并且在摇篮上给他建了“小家”。  我那时候
刚开始上摇篮, 偶然到了他的“小家”,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我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位记者过几天再去福利院看他的时候, 这个孩子已经不在了
。 我记得他写到“不知道发生了怎样的惨事”。。。,反正孩子没了,甚至没人知道
他的名字,他就那么默默的走了, 与世无争。。。
寻着丢丢的朋友链接, 我知道了小精灵月月,她也是脑瘫,不太严重,也被遗弃了,
和丢丢在同一间福利院。那位记者在去看丢丢的时候, 发现了她, 也为她在摇篮建
了“小家”, 希望有人能够帮助她。 后来北京的几个妈妈想办法把月月接到了北京
,帮她做康复
c***s
发帖数: 70028
37
近日,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由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推出。本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她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仓皇逃跑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拿。
《看见》封面。
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几乎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近日,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由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推出。本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在序言里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据悉,新书首发式将于12月15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
“后退”——点点把视线放平
柴静2003年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首度将十年央视经历、个人成长心路与中国大事件糅合在一起的新作《看见》出版。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
从让她广为大众所知的《新闻调查》,到已有近6000万访问量的博客曾用名“柴静观察”,再到现在栏目及新书《看见》,改变看似平淡,但很耐琢磨。“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20多岁时,柴静写了她的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字里行间满是文艺青年的调调。
十多年后的柴静说,“这本书里通篇都是‘我我我’”。
在公共场合,如今的柴静习惯以优雅示人,不见咄咄逼人的姿态,人们听到的总是她的感悟和建议。
在电视节目中,柴静的发问依然不失犀利,但态度更为平和,努力呈现客观和理性。
许多人发现,从前的那个柴静,逐渐消失了。
你不要质疑,要疑问。质疑是你质问要找出什么,疑问是还有未解之余地。
●媒体一聚拢,聚光灯一打开,就像发了一场高烧,很容易被裹挟其中。
●做新闻做到现在,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不要试图寻找传奇。
解放周末:你的新书叫《看见》,记录了你采访中的“看见”,听说你刚从兰考采访回来,这次在兰考你又“看见”了什么?
柴静:关于“看见”这个词,我在书里也写过,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尽可能摆脱看见之前所形成的成见和概念。
这次我们去兰考之前,其实不论是袁厉害还是当地政府,都已经被概念化了。出发前搜索资料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很多说她牟利或者贩卖孩子的材料来自于“据说”、“听说”、“传闻说”,都是些语焉不详的词汇。可能因为我是做调查记者出身,觉得还是要...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88
39
转之前先考古
b******y
发帖数: 2729
40
本版没发过
b********r
发帖数: 188
a******e
发帖数: 36306
42
赞一下,难得看到国内对洋人这么不吊
o****o
发帖数: 8077
43
我敢说这哥们儿肯定有问题,背后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s********e
发帖数: 13723
44
很奇怪,这事情应该有点什么其他原因
s*****s
发帖数: 1559
45
靠,到穷乡僻壤能有什么问题。 也就是当地的村支书不待见呗, 换个海归回去一样不
老好。
g***t
发帖数: 7544
46
课上课下,这个哥们到底有没有对他的学生宣传过“神爱世人”?
j*******y
发帖数: 965
m*****g
发帖数: 833
48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双方都给个台阶.
p****o
发帖数: 1340
49
haha, 这也我的问题。
我也听说过一个基督徒讲的在中国的外国基督徒故事,跟这个很象。不过那哥们倒不写
博客啥的,传教之外还生了一堆。从个人层面,我不觉得他们坏,不过上升到整体的角
度,他们跟毒瘤有一比。
有机会给这些贫苦的地方捐款的时候,大家也多通过好的渠道捐点!
y********0
发帖数: 352
50
就算真下宣传过,又能怎样,在那么个穷乡僻壤,宣传了又能对TG政权有什么影响?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