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历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P
发帖数: 324
1
难道这版面上不是把历史当成数学来学的?不然,虎肉和将军数炮干啥?另外“历朝历
代都是单字名称”是楼主的帖子,“一点例外和变化都不能有”是楼主的意见。请不要
乱扣帽子。
r***l
发帖数: 9084
2
崇祯南迁,起码送太子去南京,天下局势还真不好说。南明不振,最大原因就出在皇帝
身上。崇祯死讯到了南京,拥戴谁为皇帝是最大的难题,史可法在桂藩福藩潞藩之间犹
豫不决,最后福藩受4镇拥戴,基本就是武力拥戴进南京登基成为弘光帝,史可法无可
奈何,只能默认。这个先天不足的皇帝从一开始就对军队没有约束力,江北明军自以定
策之功根本不鸟史可法和皇上。后来清兵南下,各镇各怀鬼胎,20万兵马降清,弘光朝
土崩瓦解。后来鲁王和唐王争立,地方势力也是以此要挟,朝廷毫无威信和指挥权,再
后来永历当皇上,也是要求助两广地方势力。
总而言之,弘光帝得位的先天不足,开了先河,以后的南明皇帝都无法改变朝廷没有威
信的状况,各地抗清组织一盘散沙,毫无配合,甚至互相压榨。这种局面直到大西军接
管永历朝才得到改观,但首先孙可望个人的野心仍然不可能让朝廷的威信恢复,再者恶
例已开,并延续多年,除非皇帝能力很强,否则纠正回来很难了。后来南明内讧,孙可
望降清,南明就彻底无望了
假使崇祯亲来南京,淮河以北明朝势力除左良玉个别跋扈武将,大部分都是可以令行禁
止的。即使崇祯送任何一个儿子过来,在崇祯的即位人问题上,明朝南方势力不会...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76
3
万历朝其实已经和君主立宪无二了,四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还打败日本。如果
这时中国和西方接触开始变法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和日本天皇情况同。
清朝皇帝兢兢业业,只是为了极权统治而以,为了敛财,雍正这种皇帝干的越多越勤劳
,汉人越倒霉。清朝这种极权政体是近代历史的倒行逆施,被土工也许下来,标榜为勤
政。而明朝那种民主的政体是土工最不愿看到和宣传的,所以可以丑化皇帝的无为。不
管日本还是英国,能够现代化靠的就是皇权的无为和贵族分权民主,明朝其实早就如是
了,可惜了。。。
k**i
发帖数: 76
4
万历朝其实已经和君主立宪无二了,四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还打败日本。如果
这时中国和西方接触开始变法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和日本天皇情况同。
清朝皇帝兢兢业业,只是为了极权统治而以,为了敛财,雍正这种皇帝干的越多越勤劳
,汉人越倒霉。清朝这种极权政体是近代历史的倒行逆施,被土工也许下来,标榜为勤
政。而明朝那种民主的政体是土工最不愿看到和宣传的,所以可以丑化皇帝的无为。不
管日本还是英国,能够现代化靠的就是皇权的无为和贵族分权民主,明朝其实早就如是
了,可惜了。。。
k**i
发帖数: 76
5
万历朝其实已经和君主立宪无二了,四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还打败日本。如果
这时中国和西方接触开始变法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和日本天皇情况同。
清朝皇帝兢兢业业,只是为了极权统治而以,为了敛财,雍正这种皇帝干的越多越勤劳
,汉人越倒霉。清朝这种极权政体是近代历史的倒行逆施,被土工也许下来,标榜为勤
政。而明朝那种民主的政体是土工最不愿看到和宣传的,所以可以丑化皇帝的无为。不
管日本还是英国,能够现代化靠的就是皇权的无为和贵族分权民主,明朝其实早就如是
了,可惜了。。。
T******t
发帖数: 32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国人被清朝误导300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ampo (temp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 国人被清朝误导30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22:17:45 2011, 美东)
<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很值得深思,作者历史功底很深。当代最重要的是提防带
路党,以防历史重演。>
正文: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
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
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
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
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
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7
是不是,历朝在总结前朝教训时,都认为是王权旁落导致证券瓦解,所以不断加强中央
集权。
比如,唐看到汗分封制最后导致诸侯做大,然后就不设诸侯,而宋看到唐藩镇制,最后
军阀割据,结果更悲催的把大军都囤在首都..........
l*****i
发帖数: 20533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人口看战争潜力
首先,战国时代实际比后来要更接近现代。了解这一点是很基本的。
其次,秦国到底军力如何?这一点应该从他的兵役法等中间计算。当然,大战时期还可
能额外征调兵力。自己瞎猜毫无意义。现在能说的,只能是:他那个兵力绝对不少。
至于拿万历朝限之战去比,这根本就是缺乏历史常识的表现。
l**k
发帖数: 4526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史上的官民比例】
根据黄仁宇提供的数据,明万历朝时全国文官数目约为两万,而县的数目接近两千。吏
的数目以每县50个来算也有10万,其实知县以上的府台道台巡抚衙门也有大量的吏,我
就不知道怎么估算了。武将和品级宦官的数目我也不清楚。原文里的当代官民比例实际
上是指公务员比例,也就是吃公家饭的比例,用同样标准的话整个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侍
卫加上几百个王府的都得算上。所以我是不知道比例是多少了,嘿嘿

好几
h***i
发帖数: 8903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俄战争 vs 诺门坎战役
这个从最开始,苏州士人就上表情愿施仁政的
灭南明,就算日本人发掘的史料再夸大,也是历朝战乱死人最少的
算不得飙风,所以当然长一些
c****x
发帖数: 6601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
清朝确实还是不错的。
是历朝里面比,虽然不能说皇帝个个都是明君圣主,也有不少平庸的皇帝;但是倒是没
有出现前朝一样的昏君和暴君。
清朝没有更长时间维持下来,一来是赶上了欧洲的思想和武力的冲击,而来是作为外族
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旦发生危机,民族矛盾就更突出。
w****j
发帖数: 5581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rclee (marc),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真给力。。““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4 05:56:24 2012, 美东)
广州媒体人、和韩寒有私人交往的周筱赟在微博上说:“我早在2009年就说韩寒就
是当代的鲁迅。我需要阅读获得启蒙,而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鲁迅胡适一样的话,
韩寒就是天才。”“事实上,韩寒从18岁开始,就不再看任何书了。……他的思想完全
是天生的。”
我讽刺说:“鲁迅胡适看了无数的书才能说出那样的话,而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
鲁迅胡适一样的话,比鲁迅胡适牛多了,说他是当代鲁迅那是贬低他了,岂止是天才,
就是神嘛。”
之后周筱赟发了个道歉声明:“韩寒新博文提到均为18岁前的中小学阅读,但我没
想到他从小阅读量如此大,由此我的原结论完全错了:韩寒思想还是来自看书。”即便
如此,鲁迅、胡适18岁以后还要不断地阅读充实自己,韩寒还是比他们伟大多了。
周筱赟说的韩寒新博文,指的是那篇攻击我和麦田的《正常文章一篇》,其中韩寒
为...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13
满清 绝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 太平天国也是道统和治统统一的
王朝。天国早期的领袖(天弟)和导师(天父)是分离的。天王是领袖,如果领袖有错
误,天父就会附体于东王,杖责天王,逼其改正,然后天父看目的达到,升天而去,还
魂杨秀清,东王立即拜跪天王。因为互相制衡,其时,天国骑士如虹,可惜后来领袖和
导师火并,天国气势日下,最终灭国。因为东王有导师的身份,所以即使被处死,天王
还得搞个“东升节”给全国一个交待。
不过和红朝比较起来,前清算个屁,太平天国又算个屁呀,后清毛共红朝那才是法统道
统神权三位一体的超级帝(天帝)皇(皇权)神权社会。
诚如LZ所言,中国历朝,虽然皇帝老子金口银牙,一句顶一万句,但不能句句是真理,
皇帝所作的事情如果不符合“道统”,那就是不正确的。不仅官员可以在朝廷上与皇帝
据理力争, 而且争得理直气壮,义无反顾,即使被处罚,也获得了另一种光荣。整个
文化界,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认为皇帝错了!因为皇帝所作所为不符合革命导师教
导,即违反了孔孟之道、朱程理学。没有哪个大臣会无耻到说什么听皇上的话,读皇上
的书,做皇上的好学生。大家家讨论也是读圣贤书,修身...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698
14
蒋没有像历朝帝王一样的完成统一,而是名义上的统一。这对于中国等于零。而毛则真
正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c*****1
发帖数: 3240
15
☆─────────────────────────────────────☆
tevinshen (tevinshen) 于 (Fri Apr 27 13:42:06 2012, 美东) 提到:
蒋没有像历朝帝王一样的完成统一,而是名义上的统一。这对于中国等于零。而毛则真
正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
dhzdhz (敦厚之带孩子教主) 于 (Fri Apr 27 13:51:08 2012, 美东) 提到:
难道共产党在抗日前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这就象打架输了,说是因为自己没吃饱。可是对方更没吃的呀。这样的理由就是扯淡。
☆─────────────────────────────────────☆
bobolan88 (波波熊) 于 (Fri Apr 27 16:52:19 2012, 美东) 提到:
校长本人能力不够,不足以统一全国民党,何谈统一中国。校长本人,没有朱元璋消灭
各路割据势力的能力,加上近代共和联邦的思想的鼓动,投机取巧名义统一,结果造成
国民党内派系林立,名...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农村人非得要生儿子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发贴心情 Post By:5/1/2012 3:14:00 AM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成为风俗(民国《吴县志
·传》)。浙江新昌人弃女,县令采取刑法处断的手段严行禁止,他在任...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very true.
其实我觉得为啥历朝历都推行这个是有原因的。像前面一位朋友讲的,这个孝顺更强调
一个顺字。从小就培养顺从父母(其实在孩子眼里就是权威),长大了习惯成自然顺从
领导国家君主等更大的权威。其实跟三纲五常类似,就是不提倡独立思考,从小洗脑听
从更有POWER的人。
我也觉得养育后代应该是一种本能,对人类更是一种责任。一个牙牙待哺的生命被你带
到这个世界你不负责谁负责?没有那么崇高的意义。所以我很反感那些说孩子的生日就
是母亲受难日的说法,为什么非要让孩子背负这种内疚感?向孩子灌输这种思想的父母
实在是自私之极。我更倾向父母子女之间是平等关系,他们之间确实谁也不欠谁,把他
们维系在一起的是爱,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我相信只要你给你的子女足够的,正确
的爱(相对溺爱而言),无论你是否期待回报,你必定收获爱。就像光线照到镜子必定
会反射一样
c***h
发帖数: 1862
19
雍正皇帝--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祖师
宋石男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
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
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
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葛虚存记其事说:“钱亮工……才
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
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
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
钱之才亦曷可少哉!”可见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
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
他“实非端士也。”
既非端士,那就多半会做些不太体面的事,比如谄媚权贵。年羹尧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
臣,文人清客少不了要写些赞美诗给他。钱名世就是其中一位。他投赠年羹尧的诗,将
年比作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20
高高的宫墙,幽深而昏暗,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将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深深锁住,好
像是再也没有自由了。可是,终清一世,在这座神秘的紫禁城内,究竟发生过多少故事
呢?那些宫中后妃都安分于现状吗?她们有试图展示一下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吗?
1、后妃不得干政。
①清代后妃干政的苗头,当属努尔哈赤的大妃。大妃为努尔哈赤生育3个皇子:阿济格
、多尔衮和多铎。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担心如果三兄弟各分整旗,做为三
旗之贝勒,势力一定十分强大,再加上年轻母亲的支持,会对皇权发生威胁。于是,他
以皇帝遗诏的名义,强迫大妃殉葬努尔哈赤。其实,为皇帝殉葬的先例在清廷中是有的。
努尔哈赤皇后叶赫那拉氏在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后,努尔哈赤哀怜她生有皇
太极,又只有29岁,曾为她生殉4名婢女,之前的皇家殉葬仅有这个记载。而作为努尔
哈赤后宫大妃,按理说是不应殉葬的,原因有三:
一是身份高,为后宫之主。
二是有生育,且为3个皇子。
三是所生子年幼,需要照料。
尤其是她本人不愿殉葬。当她听到这个信息时,感到莫名的恐怕和绝望,支吾不从,可
是,担心她日后干政的皇太极给她施加压力,她才哭着穿上盛装,戴上金玉珠翠,...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3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1 15:49:24 2012, 美东)
刘腾哆哆嗦嗦地站起来, 颤声说:“两位王爷有何差遣,小的就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
惜。”
元禧再也按耐不住,但又不便当面驳元详的面子,只得冷冷的说:“刘公公言重了,现
如今天子圣明天下太平,哪来什么赴汤蹈火?你先且退下,我和北海王还有话要说。”
刘腾刚出去,元禧便正色对元详道:“季玉,你这到底是在搞什么把戏?你自己结交个
把内侍我不便说什么,我却什么时候和你联名上奏保举过这个阉竖?。阉宦之祸,历朝
历代的教训数不胜数。从仆射这样的高官,本朝的宦官里面除了宗爱(1)好像还没有
别人做过吧?”
元详笑嘻嘻的说:“二哥言重了。自古以来作臣子的,‘揣测上意’是最为要紧,也是
最难做到的。如今虽然是六哥主持朝政,但小皇帝总有亲政的一天。如果刘腾能为我们
所用,在小皇帝身边有这么个眼线对你我兄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元禧哼了一声,说:“我行得正,走的端,不搞...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6 03:26:41 2012, 美东)
这两集情节进展有点慢,主要是为以后作铺垫。元树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小说不止他一
条线,上一集出场的都是会有各自的线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所以有必要刻画一下各自的
言行性格,争取做到每个人都有特点,也为以后各自的命运打下伏笔。
元树离开洛阳后,一晃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国内政局也
是十分的平稳。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前不久元禧奏请按照子贵母死的旧制将冯氏赐
死。他的这一举动在朝中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自从孝文帝改制以后,大多鲜卑旧制已
经被明令废除。但是因为元恪还未被立为太子时生母高贵妃就已经去世,所以子贵母死
这条规矩反倒这么阴差阳错的保留了下来。元禧的上奏里说当今皇上从小就受冯皇后抚
养情同母子,所以仍应按照旧制行事以免牝鸡司晨。小皇帝元恪自然是苦苦哀求,朝中
大臣尤其是支持汉化改制的人对此反对的也不少。元勰大致猜测出了其中...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3
跟永历朝居住在大明的番邦国君的待遇差不多

style
a*p
发帖数: 495
24
永历朝大明国君已经居住在番邦了。
g******4
发帖数: 6339
25
金以林: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一 引言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岸对民国史的叙述,从结构上讲长期以来是完全一致
的,特别是对1927年以前的叙述和评价几乎相同。比如两岸论述民国史的开端,大都从
民国纪元前18年(1894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开始。国史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事
纪要》、教育部主编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以及大陆出版的诸多民国史研究论著中都
是如此。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亦是如此。
事实上,长期以来两岸都在一个非常相近的“革命史观”下叙述民国史。对晚清政府、
辛亥革命、北洋政权的认识,双方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对此后的历史叙述,在历史分
期和结构上双方也完全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924-1927年,大陆称之前“
大革命”、台湾称之为“国民革命”;1927-1937,大陆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台
湾称之为“统一、剿匪时期”;1937-1945,双方均称为“抗日战争”;1945-1949,大
陆为“解放战争”、台湾为“勘乱时期”。史实和时间的叙述基本一致,最大的不同是
对性质的判断,各说各的话。
自1949年以来,双方都共同经历过“以党...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6
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
,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
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
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
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
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
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
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
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
,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
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
有之...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27
宋赵构北到金地,南到江南多地(其后代最南到达崖山,为历朝之最),东曾数月漂泊
海上,西方极限未知。
k**o
发帖数: 15334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充满了内讧和汉奸
明朝亡于江浙人的小气,明朝江浙每年商业大约500万两银子的盈利,朝廷
愣是收不到几两的商税。再加上江浙很多当官的和有功名的,农业税也收不上。
只好摊派到其他地区,比如西北。结果最后西北农民实在受不了了,就反了。
为了逃税,江浙还组成了东林党来专门在朝廷打击任何支持收商税的人。这就
是为啥大明没亡于魏忠贤任内,反而亡于东林党上台执政的时候。魏忠贤派了很
多太监到江浙,带着兵,做税监,才能收的上来税给朝廷。所以江浙人恨魏
忠贤入骨,反魏忠贤闹的最凶的就是江苏,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动静,也没人
反魏忠贤。
明熹宗临死前遗言给他亲弟弟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可惜崇祯年少无知,不知道魏忠贤的好处。后来多年后崇祯明白过来后,
开始疏远东林,重用宦官,可惜晚了。
明军本来战斗力很强的,万历朝4万明军在朝鲜就把日本20万战国精锐赶
下了海。可是崇祯朝,东林上台,税收不上来,朝廷财政前所未有的恶化,
军饷发不出,军队没有补给,还有个P战斗力啊。满清入寇到京畿劫掠,
如入无人之境,都是在崇祯朝,东林党治下发生的。
T***E
发帖数: 996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太平天国说点好话
和历朝的战乱比,湘军在政府军里做得算不错的了,比明末的官军要好。
l**k
发帖数: 45267
30
嗯,也有道理。慈安比较本分,有她在慈禧也不能专权,宫内宫外还算同心协力。只剩
慈禧后,丫就迅速堕落到跟历朝亡国之君去比的地步了
i***h
发帖数: 12655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朝治国方针
太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太宗:黑猫白猫
紫阳庙号该是啥?
才帝:带三个表 (我更喜欢图阳图心魄,不过好像和治国搭不上边)
和帝:和谐
r*******s
发帖数: 308
32
说康乾年間老百姓"穷",满清皇族的奢华就不是盖的.
1.皇家园林除了继承明朝的故宫和三海外,还修了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几十个,外加塞外的
避暑山庄.
2.皇帝三天两头关外狩猎,几十次的下江南,劳民伤财.来一次在别的朝代是要被人诅咒
亡国的.
可是满清皇帝没这个顾虑.
别的朝代的皇帝不上朝要被骂怠政的,满清从康熙开始就从不上朝,在养心殿批批奏折一
样勤政.
3.无休止的内外战争,随便一场的规模都超过万历朝的三大征.
满清一年的财政是1亿多两白银,清末的时候超过两亿.而搞死明朝的辽饷一年才500万两
.老百姓不穷才怪.
m******t
发帖数: 3041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几个朝代的立储失败
从秦始皇立扶苏开始,历朝来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立储的失败。从而使之成为一个王朝
走向没落的转折点。为什么会这样?
比如,
秦始皇立储扶苏的失败,选人没有错,败于 过于惜权不愿早立太子。
汉武帝立弗陵的失败,选人就是大错特错。选一个幼儿4岁,学武王让周公辅助成王。
杀掉弗陵母亲钩弋夫人防止外戚膨胀这是对的。但是因为是幼儿,权利便从此落入权臣
手中,给予官僚代理阶级玩弄皇权的机会。于是注定弗陵活不过20岁。
唐太宗立李治的失败。如果说汉武帝不立卫子夫之子是因为子不类父,那么太宗之子李
恪就是完美的龙生龙子,一代王才。但是太宗最终没有立李恪,而是找了各样的接口杀
了他!
康熙立雍正的失败。这个失败,倒不是说四爷多差,四爷是不差的。但是窃以为,八王
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才,不仅子类其父,且学会了不像李恪一样锋芒毕露。但是同样没有
逃脱被杀的下场。
本朝的失败。具体就不说了,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古怪循环。
人啊,哪怕英豪一世的帝王,也依然看不透啊,也妒贤嫉能,也自毁长城,也是个傻子
,也是个庸帝而已。
q***a
发帖数: 3877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几个朝代的立储失败
不同意这句“历朝来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立储的失败”。
朝代的兴衰,并不是“立储失败”的单值函数,而是跟多种因素有关。立储失败了,不
一定就必然导致该朝代的衰败。参见康熙之后的雍乾盛世,汉惠帝之后的文景之治,明
太祖之后的永乐大治,不仅没有衰败,反而通过重新洗牌得以重返盛世。
g****t
发帖数: 449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明万历时期真是和谐社会
江南的读书人不大多是南迁的士族的后人吗?历朝不都是以南方人为相,什么时候北方
人为相了?精明算计才应该为相,雄才大略的就自己做皇帝了。
l*********1
发帖数: 936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明万历时期真是和谐社会
什么历朝都是南人为相,北宋之前江南还是蛮夷呢。
北宋前期都是北人为相,后来南人为相就出了章淳,蔡京这样的妖蛾子。南宋就不谈了
,从头衰到尾。明太祖痛恨江南人,所以明初还行,后来朝政被南人把持,就歇菜了。
还有,两湖,两广这些地方,不算狭义的江南的。要他们算江南,真的江南人要和你急
的。
N***i
发帖数: 4104
37
既然弓裔敢于打着“复兴高句丽”的旗号建立后高句丽,起码说明了在新罗原先高句丽
遗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后高句丽以及王氏高丽,是在后唐明宗时期得到朝廷册封为高丽国王的,而且根据新五
代史的简略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朝廷是接受了王氏高丽作为以前高句丽继承者身份的。
从此以后从历代正史中可以看到,中国历朝都认可高句丽-王氏高丽-李氏朝鲜的传承
关系。
gi
发帖数: 496
38
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批评古人之声一直就不绝于耳。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的问题概
出于古人(先人),故吾辈后人,不鞭挞之便对不起他们。
飞云以为,无论批评古人还是谴责今人,本来都是可以的。只是我们在谴责之前需要搞
清楚事实与基本逻辑。否则闹笑话事小,害惨自己就事大了。
首先让我们从户口system说起。 一提起户口,除了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同志们以
外,多数人都颇有微词。中式户口system束缚了人的自由和灵性,中式户口必导致目光
呆滞、胆战心惊;最终必致自由的缺乏、灵性的失丧。户口唯一的“好处”是上面“管
理”下面时显得得心应手,比起放羊、牧牛来不知简单了多少倍。
奇怪的是:我们不少同志,认为户口这玩意儿“已经搞了几千年了”,应该松松了。您
看这古人,躺在地下也中枪,比躺在地上中枪还匪夷所思。朱元璋因此抱怨:偶要是早
点知道你们那户口system,现在偶的后人还在当皇帝;刘邦不服气骂朱元璋道:俺要是
实行了户口system,现在全国都姓刘了。有的有学问的同志,借助于自己的影响力,居
然引经据典,不顾朱元璋、刘邦、金花咕嘟等人的反对,硬是“坐实”了古人玩儿户口
游戏欺压百姓这件事。皇帝...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3422
39
他可不是一个一般的小孩子,18岁就斗倒杨廷和父子,左顺门事件面对两百多名大臣哭
谏,打屁股打死十七个,狠杀了历来趾高气扬的文臣集团的锐气。虽然常年不上朝,可
是却能乾纲独断。历朝为祸的宦官集团也乖乖的,没出什么著名的太监。如果他真把炼
丹和采阴补阳的精力用到朝政上,成就当不在明二祖之下。
s*********i
发帖数: 13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话欺世盗名骗取天下的王莽
西汉时的王莽就其宗族而言,应该说是出身豪门:他父亲虽然早死,但他的几个伯
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代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氏一门可谓显赫之极。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却是寒微之极:父亲早逝,只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
。但也正因此,王莽从小就养成、练就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少年老成之极。无论心
中多么难过或气恼,但在亲戚长辈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出十分愉悦、平和的样子,因
此颇为宗族中众人赏识。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后跑来,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药送水,守夜看护
,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蓬头垢面、惟悴不堪,简直比病人还“病人”,比亲儿子还“
亲儿子”。对此,台族上下无不夸赞,纷纷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于是汉成帝封他一个新都侯称号,并命他任宫中侍卫,成了皇帝身边一位近臣。地
位高了,权力大了,但王莽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
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常
常吃荤菜,更不穿长袍大袖的礼服,只一身短打扮。于是朝野众人一致以一个“贤”字
称赞他。后来,他的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14241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实在是不理解一个问题
因为明朝之前中国历朝都领先西欧。粉明朝是为了黑清朝,以及后清。
HQ
发帖数: 19201
42
动不动就是比装备了。
其实,咱中国人的军事上,装备固然重要,但是老祖宗们很早就把军事思想发扬到极致
了。
300电影的时候,我当时琢磨过。貌似波希战阵的年代,如果武器论,中国不是西方的
对手。但是咱中国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从春秋过渡到战国。在那个名将迭出的年代,各种
精彩的谋略和战术层出不穷。很显然,在中国的战场上,装备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
素。
除了军事思想,战争动员和组织也差别很大。
思想原因,历史原因,等等,中国的战争动员能力任何时期都领先于西方。而且历朝历
代都不缺少大规模的战役,将领的大兵团作战经验和能力不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小国家的
西方能比的。
HQ
发帖数: 19201
43
我前面我就说了
让不是自己中意的还参与议储争位的儿子带兵在外,这不是给继位的新帝添乱吗?
这就是袁绍干的事情.康熙还算计在外带兵的这位不敢谋反?真的把康熙当神仙了?历朝
历代最忌讳的就是有得皇位可能的人执掌兵权.康熙必须要为新皇帝尽可能的解决麻烦,
而不是增加麻烦,他肯定不希望自己死了就立刻打起来.所以他圈养了那么多想争皇位的
儿子.
雍正胜在让康熙觉得这个老四没有觊觎皇位之心,特别是不私下结交大臣,结成一党.
他信任隆科多正是因为他认为隆科多已经不敢干这种事情了.如果他知道隆科多跟老四
的关系,更大的可能是隆科多要被干掉,老四也就圈养了.
j********p
发帖数: 968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262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得国最难排名
不能把祖上n代积累都算进去的。
秦始皇即位的时候,已经国力有压倒性优势了。但秦比较困难的是对手都是有组织的政
权建设。历朝打仗,天下大乱的时候,灭对手很容易,常常一场决战就搞定了。但如果
一旦对方有了几十年的政权建设,灭国就要困难多了。像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时候,灭
一国的难度比李渊朱元璋扫平一个反王难太多了。更何况秦的对手都是立国几百年,士
人百姓都有报效之心的国家。
杨坚,赵匡胤是篡位,李渊举兵之时已经是坐镇一方的诸侯,甚至是各路诸侯里最强的
一个,起于草莽的只有刘邦,朱元璋和本朝太祖,得国之易算是刘邦,最难得是本朝太
祖吧,被打得钻了这么多年的山沟。
w****j
发帖数: 6262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得国最难排名
不能把祖上n代积累都算进去的。
秦始皇即位的时候,已经国力有压倒性优势了。但秦比较困难的是对手都是有组织的政
权建设。历朝打仗,天下大乱的时候,灭对手很容易,常常一场决战就搞定了。但如果
一旦对方有了几十年的政权建设,灭国就要困难多了。像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时候,灭
一国的难度比李渊朱元璋扫平一个反王难太多了。更何况秦的对手都是立国几百年,士
人百姓都有报效之心的国家。
杨坚,赵匡胤是篡位,李渊举兵之时已经是坐镇一方的诸侯,甚至是各路诸侯里最强的
一个,起于草莽的只有刘邦,朱元璋和本朝太祖,得国之易算是刘邦,最难得是本朝太
祖吧,被打得钻了这么多年的山沟。
S*E
发帖数: 3662
47
晚清人民的生活比历朝末期动乱时代更苦难吗?
M****h
发帖数: 4405
48
呵呵,秦朝根本不是因为全家饿死起义
汉朝几百年,也没有让整个北方被人家屠杀来屠杀去。
可是宋朝,这个无耻朝代,让幽云上百年无法收回,数千万北方人民被异族屠杀,
皇族上千人被奸杀,这倒是活该。
宋朝的起义次数是历朝里面非常多的,立国几十年便有了王小破李顺起义
还有各种起义
宋朝对待最好的就是无耻文人,这帮傻逼文人用原教旨的那一套治国,靠贿赂蛮族过日
子,
打仗基本上全都是败仗,连越南都打进来了,发动了三洲大屠杀,几十万人被杀
这样的朝代,还他妈的整天吹嘘自己多好,得多不要脸
e********3
发帖数: 1857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发现大多牛人的共同特点
朱元璋15岁死了老爸,洪秀全老爸也死的早,而且他也算不上巨牛的行列,牛人老爸死
的晚的中国历朝估计也就刘邦,老毛,李世民这几个了。
c*l
发帖数: 1433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朝都是亡于自身的衰败
一个人死亡,都是源于自身衰老,如果自己能一直保持健康不衰老,就可以长生不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