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原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n
发帖数: 1042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wordsman (真の猛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6 16:42:15 2015, 美东)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 阅读全帖
i***h
发帖数: 12655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wordsman (真の猛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6 16:42:15 2015, 美东)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书舍变会所,相信这一幕金大侠并不愿看到。
“云松书舍”大门。
金庸入住云松书舍时曾题词。
书舍中的松风明月楼。
1996年,金庸先生将自己耗资千万建成的西子湖畔“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但时过多年,记者近日接到投诉,反映云松书舍已经改为高档会所。
主楼“松风明月楼”楼上楼下每天中午和晚上各设两席,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加上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
这里很多菜名都和金庸武侠小说有关,如黄蓉戏七公等。喝茶,是100元一位。
5月16日,记者随同反映情况的杭州西湖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洞探访云松书舍,沿着西湖向灵隐寺方向西行,一路浓荫蔽日,云松书舍在杭州西子湖和北高峰之间,位于杭州钱塘十八景之“九里云松”起点,又在康熙帝御笔西湖十景“双峰插云”之碑亭侧,原属于杭州植物园。庭院深深,花香鸟啭,无疑是读书幽胜所在。
{侠之大宅}
恍如尘世中一世外桃源
云松书舍大门气派不凡,横匾“云松书舍”四字由汪道涵先生题名,左右分别是金庸自撰那副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字囊括了金庸《笑傲江湖》等14部武侠小说。
云松书舍是苏州园林格局,白墙乌檐,亭台楼阁,水榭池塘一应俱全,...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5
铁道部长刘志军涉及哪条腐败链?为什么大国企也要行贿才能分高铁一杯羹?走出高铁
漩涡的路在哪里?
“铁道部长为什么出轨?”2月12日铁道部党委书记、部长刘志军被调查的消息公
布后,类似的帖子在网上不计其数。
新华社在当日傍晚6时报道称,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原海关总
署署长盛光祖接任铁道部党组书记。消息当天中午已在铁路系统传开。在下午召开的铁
道部干部大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通报了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的情况。2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免去刘志军
的铁道部部长职务,任命盛光祖为铁道部部长。
刘志军近年大力发展高铁,以强势部长著称,突然被查,令人震惊,但并非全无征
兆。
今年1月上旬,山西晋城女商人丁书苗被查之后,有关部门已找刘志军谈话。多位
消息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丁书苗案牵连多位铁路系统中高层人士,相关案情已报至最高
决策层。本刊今年第4期发表文章“高铁设备供货商被查”,已披露丁案端倪。
今年春节前,一个一年一度的春运内部动员会上,刘罕见地没有出席,已属凶兆,
但此时铁路业内人士多认为刘志军根基深厚,仍可能像此前2008年胶济铁路事故及其弟
刘志祥买凶杀人案一样,逢凶化...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解放军文艺》原副总编:“九一三”事件中林彪无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9 13:14:03 2013, 美东)
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3-03/08/content_778883
http://www.sznews.com 2013-03-08 09:16 深圳新闻网
刘家驹:我不甘心碰壁,几年功夫,通过搜集知情人的眼见耳闻,获取了大量可信的史
实,证明林彪在“九一三”事件中是无罪的。
核心提示:刘家驹:我不甘心碰壁,几年功夫,通过搜集知情人的眼见耳闻,获取
了大量可信的史实,证明林彪在“九一三”事件中是无罪的。林彪在我心目中已不再是
一个十恶不赦谋害毛泽东的罪魁祸首;“林彪反革命集团”根本不存在;《五七一工程
纪要》证明了林立果的“小舰队”是一帮对中国前途很有先见之明的人。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13年第3期,作者:刘家驹,原题:我写林彪传的遭遇
编者按:本文作者原...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7797
7
第十本:续红楼梦(未竟稿)
其实这本也是复活系+后宫系的,关键在于,它没写完。所以我确实不知道贾宝玉
最后娶了多少女人。
这本书事实上最大最大的雷点在,警幻仙姑赐了一个仙女给黛玉做丫鬟,同时给
宝玉做小妾。
黛玉一死,警幻仙姑就把她接走,然后飞速送到扬州,那里有一个林如海当年的
小妾在,还给林如海留了一个儿子……
那个儿子现在12岁。当然是聪慧极至的一个小正太,在林黛玉的悉心调教下,十
二岁中了解元,十三岁又中了榜眼。(十三岁啊十三岁,太纠结了,作者一定是个超级
正太控!)
同时,警幻仙姑给黛玉留下了一个仙女当丫鬟……这个仙女据说当年是灰常灰常
的……淫乱……老被扔到凡间去“受罪”,托生过譬如赵合德、上官婉儿等人……然后
每天在黛玉身边装神弄鬼,然后给黛玉发警幻仙姑的喻示,譬如贾宝玉应该收了她当妾
……(强烈怀疑她有私心)
贾宝玉当然出家去了,后来和尚道士就又把他扔回来了。到扬州一打听,黛玉的正
太弟弟林琼玉已经考了榜眼进京做官去了(十三岁做官啊,童工啊童工素违反劳动法滴
),贾宝玉只好又乖乖的进京去了。那边薛宝钗一听说林黛玉活过来了就开始生病,然
后病的要死要活的,这边贾府当然毫不留...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8
《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作者:万明
【内容提要】迄 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
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
武型财政” 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其中对明代财政
史的基本评价是保守、僵化与倒退。这种评价有失公允。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学术理路
出 发,结合近年对于明代赋役与财政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万历会计录》整理与
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洪武型财政”说不仅受到西方中心论史观的影响,而 且忽视了
明朝中央大型财政数据文献的利用,致使立论根据严重不足,对一些基本史实存在误解。
实际上,晚明中国已处在由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过 渡期。
【关键词】16世纪;明代财政史;洪武型财政;史观;方法论;重新检讨
一、引言
财 政改革历来是惊心动魄的,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16世
纪明代财政史,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研究史的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个二律悖反的 现象:
一方面对于张居正改革和一条鞭法的高度评价基本成为学界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于16世
纪明代财政乃至整...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9
《生产工艺》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斯波的《调味技术》一书出版于2011年2月。
《生产工艺》一书封面及前言表明,此书由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刘骞和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曾洁主编,由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张建和渤海大学贾娜担任副主编。4人分别负责各自章节的编写工作。 《调味技术》为一直在食品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斯波所著。
近日,成都食品调味行业专业人士斯波在网上发帖称,一本名为《麻辣食品生产工艺与配方》的书,与他所著的《麻辣风味食品调味技术与配方》有太多雷同之处,这本由4所高校4名博士担任主编、副主编的《麻辣食品生产工艺与配方》一书共18.5万字,有13多万字与他的书内容相同,而且他原书中一些差错,也被这本书照搬上去。
斯波认为,这是抄袭行为。斯波对对方提出了公开道歉、停止侵权的诉求。对方一名主编回应,该书编著是汇编行为,编书、编著是可以借鉴的,只是在引用借鉴这个度上可能没把握好。
“该书18.5万字,13万照抄我的书”
斯波1998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在食品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在食品调味行业有10多年实践经验,是食品调味行业中...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739
10
过分们都太JB懒了,有空的话挑挑这里的刺吧:
中国抗战击毙日军将领考
3、毙命与中国无关或不是中国直接击毙的:9人
▲可信程度,流水号,姓名  ,日文写法,军衔,职务,死亡日期,死亡地点,
死亡情况,将其击毙的单位[日方资料或子乔按语]
▲怀疑  ,No.096,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大将(追元帅),联合舰队司令长
官,1943-4-18,布干维尔岛,战死,美军与军统合作[子乔按:《毙命全记录》第83号
;资料一:“昭和18戦死者”;据《毙命全记录》称:山本五十六和高田六郎之死,先
是国民党从八路军处获得了日军的三种密码本,然后军统破译了日军电报,通知了美军
,由美军将其击毙,但是此说有不少人表示怀疑。我觉得,即使确有其事,算作中国的
战绩也非常勉强,因为这只是提供情报,属于援助的性质,不是直接参战,否则美苏对
中国抗战援助了那么多,战绩又怎么算?]
▲怀疑  ,No.045,高田六郎,高田六郎,少将(追中将),吴镇守府病院第1部
部长,1943-4-18,布干维尔岛,战死,美军与军统合作[子乔按:《毙命全记录》第84
号;资料一:“昭和17年11月10日聯合艦隊軍医長,昭和 18年...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11

***********大量剧透×××××××××看过的再来讨论,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光看电影一点儿都没想到Jim和Bill是同性恋。倒是Peter有交代是同性恋。其实我觉得
兄弟之情也说的过去,什么都要往同性恋上拧有点没劲。不过最后Bill交代说there is
a boy too, 那个我本来以为是说孩子,现在看来这边交代的是Bill是双性恋?
--原书明确有了 Jim's lover 这个词。确实有个孩子,Bill 的 cover 是画家,他
和他模特生的。原书最后写的,我看了以后有点恶心,替Ann不值,替Simley不值。能
去作mole的人,甭管再有才,甭管借口再动听,Bill说他恨美国人,人格上也确实下贱
。其实到最后 Smiley找到Jim,后者还是在掩盖,掩盖自己和Bill的关系,掩盖自己对
Bill的感情,不是为了骗Smiley,而是为了骗自己,所以书里最后暗示他跟踪Smiley发
现了Bill 在 Kingeston的处所有情妇和孩子,他才彻底绝望,动手杀了Bill
原来书里一开头他们就知道谁是mole,这样的话Bill的角色会更充分一点。Colin
Firth光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2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失去亲人,怎么才能走出黑暗?
西方轮回研究介绍
2011-04-26 21:23
引言
“轮回”源于古印度梵语,意思是“轮转”或“生命的循环”。它在中国是如此深入文
化底蕴,以至屡屡被文人写入诗词歌赋,和春花秋月、暮鼓晨钟一起吟咏如梦人生。与
此同时,它还常常被老百姓挂在嘴上调侃以至变得有几分庸俗。但不管是俗是雅,中国
人,尤其是现代的中国人,对轮回转世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多作为一种心灵寄
托。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在科学昌明且文化中并无转世概念的北美,一些医学界人士对转世
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转世的可能性,而且发掘了很多深层的
知识。过去30多年来,西方医学界人士对轮回转世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很多书
籍出版。
本篇文章主要做一个梳理,与朋友们分享这些研究者的发现。接下来的后续文章会就某
一话题专做讨论。
目录
1、收集验证
2、前世回溯
2.1、催眠回溯
2.2、非催眠回溯
2.3、人口学研究
3、凯西解读
4、转世之间
正文
1、收集验证
伊安•史蒂文森 (Ian Stevenson)
史蒂文森(1918-2007),是西方现代轮回研究的杰出代表,退休前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3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失去亲人,怎么才能走出黑暗?
西方轮回研究介绍
2011-04-26 21:23
引言
“轮回”源于古印度梵语,意思是“轮转”或“生命的循环”。它在中国是如此深入文
化底蕴,以至屡屡被文人写入诗词歌赋,和春花秋月、暮鼓晨钟一起吟咏如梦人生。与
此同时,它还常常被老百姓挂在嘴上调侃以至变得有几分庸俗。但不管是俗是雅,中国
人,尤其是现代的中国人,对轮回转世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多作为一种心灵寄
托。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在科学昌明且文化中并无转世概念的北美,一些医学界人士对转世
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转世的可能性,而且发掘了很多深层的
知识。过去30多年来,西方医学界人士对轮回转世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很多书
籍出版。
本篇文章主要做一个梳理,与朋友们分享这些研究者的发现。接下来的后续文章会就某
一话题专做讨论。
目录
1、收集验证
2、前世回溯
2.1、催眠回溯
2.2、非催眠回溯
2.3、人口学研究
3、凯西解读
4、转世之间
正文
1、收集验证
伊安•史蒂文森 (Ian Stevenson)
史蒂文森(1918-2007),是西方现代轮回研究的杰出代表,退休前担...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32405
14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转贴】黄灿然谈翻译
仅仅热爱翻译是不够的。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作为年轻初学者,这直接反映在你的理解力上。你现在才二十多岁,即使是读汉语或汉译的理论著作或论述,以至诗歌或散文,可能也还有理解障碍,这是因为你还没有较高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是与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分不开的,甚至影响你的判断力。假如一个出色译本是这样一种概括和抽象的产物,而你读不懂,你就有可能归咎于翻译不好。相反地,你也有可能把一个译得不大准确却似乎好懂的译本,当成好译本。在汉语或汉译里,你觉得似懂非懂的,一个老练读者看来,却是明白的。你把似懂非懂的东西译成似懂非懂的东西,在你看来没问题,但有经验的人一看就是误译。这也解释了一个现象,其他领域都有神童或早熟的天才,翻译领域里没有。一个译者三十五岁能出版一部自己后来不汗颜的翻译作品,已算是个幸运儿。我自己就不是这样的幸运儿。
虽然你的阅历和理解力会增加,但不见得就能因此而自动在十年后以至二十年后变成一个具有高度理解力的出色译者。有不少譬如二十年前就做诗歌翻译的人,翻译质量原本就低,二十年后其外语水平几乎从未提高过,数量却不断增加。而他们都不自知。这是一个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12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新唐书 本纪第二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
,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
,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
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知
大业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
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
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
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不绝,果驰告
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陷其围中,太宗轻骑取之而出
,遂奋击,大破之。斋
太宗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
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
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
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4682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金瓶梅 红楼梦以及逼格
国学导航-秋水堂论金瓶梅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2/qstljpm/001.htm
前言
一、源起
八岁那一年,我第一次读《红楼梦》二后来,儿乎每隔一两年就会重读一遍,每一
遍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十九岁那年,由于个人生活经历与阅读之间某种奇妙的接轨,
我成为彻底的"红迷"。在这期间,我曾经尝试了数次,却始终没有耐心阅读《金瓶梅》
。对《金瓶梅》最完整的一次通读,还是我二十三岁那年,在哈佛念书的时候,为了准
备博士资格考试而勉强为之的。
直到五年之后,两年之前。
前年夏天,十分偶然地,我开始重读这部奇书。当读到最后一页、掩卷而起的时候
,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此话出口,不知将得到多少爱红者的白眼
(无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地领受,因为这两部杰作都值得)。至于这种念头从何而起
,却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说尽的--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简单讲来,便是第一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红楼梦
》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
比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610
17
此文大谈逻辑和分析,转给各位在GRE or GMAT的逻辑题身经百战的各位佛爷瞅瞅~
============分割线===================
(觉得本文实在太长又没有时间的,可以只看倒数第二章节)
本文由新浪@破破的桥撰写,欢迎大家指正。文章篇幅很长,很长,仔细读完大概需要
一个小时,不太适合网络上的快餐式阅读。但读完这篇,天涯凯迪那种几十个马甲水军
们使吃奶劲儿刷版盖楼的帖子就不必看了。如果你的智力正常,又比较理性。本文大致
可以回应(当然不是说服)绝大部分的质疑。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回应质疑
,而是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人信有人不信。所以,如果你是个关注方
韩大战的人,花这点时间还是值得的。由于本文图片很多,建议大家看博客而不是长微
博。鸣谢@密商 整理证据证人。
按理,传播至此,阵营应该不会有啥变化了。首先回应方也没有什么新证据出来了,质
疑方也没啥新手段了。依靠不断地自我暗示和心理反馈,信者恒信,疑者恒疑,人们对
反向信息应该早已完全油盐不进。所以如果有哪些朋友不同意我观点,却能读完本篇,
我在此额外表示感谢。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1465
1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知道99%的人都不会完整地读完
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
(觉得本文实在太长又没有时间的,可以只看倒数第二章节)
本文由新浪@破破的桥撰写,欢迎大家指正。文章篇幅很长,很长,仔细读完大概需要
一个小时,不太适合网络上的快餐式阅读。但读完这篇,天涯凯迪那种几十个马甲水军
们使吃奶劲儿刷版盖楼的帖子就不必看了。如果你的智力正常,又比较理性。本文大致
可以回应(当然不是说服)绝大部分的质疑。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回应质疑
,而是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人信有人不信。所以,如果你是个关注方
韩大战的人,花这点时间还是值得的。由于本文图片很多,建议大家看博客而不是长微
博。鸣谢@密商 整理证据证人。
按理,传播至此,阵营应该不会有啥变化了。首先回应方也没有什么新证据出来了,质
疑方也没啥新手段了。依靠不断地自我暗示和心理反馈,信者恒信,疑者恒疑,人们对
反向信息应该早已完全油盐不进。所以如果有哪些朋友不同意我观点,却能读完本篇,
我在此额外表示感谢。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是“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和时
政评论写得很臭”,“媒体过度拔高或消费韩寒”,“韩寒被神话...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19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14:30 新浪读书
说起来,这是一本旧书,尽管读过旧书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它已面目一新。
本书断断续续写作于1988—1989年,出版于1991年。起因是1987年秋我从中共中央党校
调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人在中外关系教研室,要给研究生上课,又因为实在感
觉到传统的中共党史离开了国际背景讲成功,太不真实,想要给研究生们讲授一点新的
东西,于是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但讲稿只写了个大概,1988年春季的课也没有讲完
,人就因为去成都开会,到松潘等红军长征路上考察,染上了急性肝炎,一病好几个月
。等到体力渐渐恢复过来,就赶上了那场风波。结果,这门课在人大再也没有上过。因
为随后的一两年里在人大已经没有可能自由开课了,我也知趣地马上闪人,去了中国社
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了。
重新开始把讲稿的草稿变成书稿,是1989年底。我利用不用上课的条件,买了一台PC机
,一边啃DOS,学五笔,一边开始写这本书。记得当时还没有硬盘的概念,电脑的内存
只有256M,所有的内容都要存在一张5英寸的软盘里。但这本书大体成形时,我的录入
速度...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20
发信人: petriv (上完QBQ论坛的目标-移民美国), 信区: Reader
标 题: 关于朱学勤涉嫌抄袭事件的公开信(修订稿)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22 00:40:51 2011), 站内
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朱学勤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
公开信(修订稿)
修订说明:
第二稿公开信根据部分热心网友,尤其是部分参与联署的网友的意见,修改了部分措辞
,修订内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单纯文字错误或不当表述的修订,其次是对部分称谓
的统一,最后是删除了部分过于激烈的措辞。并没有涉及对公开信主旨思想的修订,亦
请各位已经联署或将要联署的网友审阅。
正文:
水木社区(newsmth.net)“读书心得(Reader)”版是揭露复旦大学博士朱学勤先生
涉嫌抄袭事件的发源地,在这里长期活动的大部分是从事与学术有关职业或对学术问题
感兴趣的网友,我们目睹和参与了朱学勤博士涉嫌抄袭事件从提出、争论、媒体跟踪和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着手调查的全部过程。根据网友“Isaiah”、“留美博士”和
“邢玉思”等人的文章以及大量的分析、辩论,我们认为,从公认...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魔变——读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他说列士传里写的,说吴越春秋是东汉成书,列士传是西汉成书,而且刘向看过的东西
比赵晔看过的靠谱。我查到列士传写的是“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晋伏滔《北征记
》说是魏王,三王陵在魏都宋城县西北四十五里,今河南境内。《汉书》魏张揖注司马
相如《子虚赋》说:“干将,韩王剑师也。”给iliad看百度条文:
http://baike.baidu.com/view/68568.htm
1.《列异传》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为三卷,魏文帝撰。后来此书亡逸。鲁迅《古小
说拘沈》辑本铸剑故事这一则录自《太平御览》卷第三百四十三。然《太平御览》卷第
三百四十三“兵部七十四·剑中”所辑录之文并非曹氏撰《列异传》,而是汉刘向所撰
《列士传》逸文。其文如下:
《列士传》曰: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
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
。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
。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於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897
2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罗洪启:评赵鼎新《论方韩之争》
三、所谓“比较确凿”的五重证据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赵鼎新教授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即方阵营对韩寒的质疑是诉
诸“常识加逻辑”理性质疑,而韩阵营对韩寒的捍卫是“奇迹加信仰”的非理性捍卫。
正是在这一点上,赵鼎新教授表现出了最严重的误判——实际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可
能恰恰是“韩阵营”对韩寒的支持诉诸的是常识、逻辑与经验,而“方阵营”对韩寒代
笔事件的指控诉诸才是奇迹与信仰。
赵鼎新教授归纳了五个最能够体现“方阵营”诉诸常识与逻辑、“比较确凿”且“
符合常理”的证据,认为这些证据对韩寒“很大的杀伤力”,甚至在“方阵营”看来,
这些证据使“韩寒早期的主要作品由他人代笔”这一命题的可能性证明到了99.999…%!
”我们不妨来对赵鼎新教授推崇的五重证据逐一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真的符合“常识”
与“逻辑”:
1)韩寒父亲的文章说“韩寒写文章的潜能,其实也是在初二时发现的”,并说此后
他给韩寒在县图书馆办了一个证,在那里,韩寒“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韩寒的《
三重门》是在高一写的。《三重门》中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
文本数量非常浩大,其中有些书籍的内容非常晦涩。如果韩寒是一个初二...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3
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丁书苗身体不停颤抖,一度站立不稳差点摔倒,被法警扶住。新华社发登录手机应用平台,免费下载并使用“云拍”,拍摄图片观看视频。
昨天,曾被刘志军称为“猪脑子”、外界称为“高铁一姐”的丁书苗因涉嫌受贿罪和非法经营罪在市二中院受审。带病受审的她当庭认罪,希望获得轻判。
庭审显示,一直对刘志军言听计从的丁书苗被调查后即供出了刘志军,其辩护律师认为此情节应认定丁书苗有重大立功。但检方不认可,认为丁书苗如实供述时必然会提到刘志军,这是她应尽的义务。
庭审直击
颤颤巍巍出庭医生一旁应急
昨天早上8时40分许,押送丁书苗的警车开进法院,后面还跟着999急救车。丁书苗穿粉色上衣、黑色裤子,脚穿粉色布鞋,头戴圆边灰色帽子。
10时许,丁书苗被法警搀进第三法庭。记者看到,摘了帽子的她长发及腰,头顶梳着一个小辫,头发花白。她边走边表情痛苦地望向旁听席,但没有看到家属。另外,两名急救医生也坐在旁听席上,身边放着急救箱。
丁书苗患有高血压,做过两次开颅手术,站着时颤颤巍巍,需要搀扶。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丁书苗表情痛苦,有些站不住。在审判长允许下,丁书苗获准坐下。丁书苗的椅子后面有一个纸袋。庭审...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丁书苗为贪官洗内裤起家
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丁书苗身体不停颤抖,一度站立不稳差点摔倒,被法警扶
住。新华社发登录手机应用平台,免费下载并使用“云拍”,拍摄图片观看视频。
昨天,曾被刘志军称为“猪脑子”、外界称为“高铁一姐”的丁书苗因涉嫌受贿罪
和非法经营罪在市二中院受审。带病受审的她当庭认罪,希望获得轻判。
54
[热点]大学生卖烤猪蹄日挣千... | 本泽马8000欧嫖变性人
庭审显示,一直对刘志军言听计从的丁书苗被调查后即供出了刘志军,其辩护律师
认为此情节应认定丁书苗有重大立功。但检方不认可,认为丁书苗如实供述时必然会提
到刘志军,这是她应尽的义务。
庭审直击
颤颤巍巍出庭医生一旁应急
昨天早上8时40分许,押送丁书苗的警车开进法院,后面还跟着999急救车。丁书苗
穿粉色上衣、黑色裤子,脚穿粉色布鞋,头戴圆边灰色帽子。
10时许,丁书苗被法警搀进第三法庭。记者看到,摘了帽子的她长发及腰,头顶梳
着一个小辫,头发花白。她边走边表情痛苦地望向旁听席,但没有看到家属。另外,两
名急救医生也坐在旁听席上,身边放着急救箱。
丁书苗患有高血压,做过两次开颅手术,站着时颤颤巍巍,需要搀扶。公诉人宣读
起诉书时,丁...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25
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1-14页
http://www.yhcw.net/famine/Research/r060704a.html
李成瑞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关于“大跃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当时的户口登记数中有不少遗
漏,而且其中包括正常死亡人口,故而难以作出回答。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同年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公布后,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利
用这些资料进行了反复研究,在1984年出版了《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
》一书,其中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超线性死亡 (非正常死亡) 人口约为2700万(2680
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经过反复研究,在1986年撰写的《
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的专论和有关著作中,估算1958至1963年建国非正常
死亡人口约为1700万(1697万)。本文着重对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
绍和比较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科尔计算的个别重要数字与有关数字间存在着难以理
解的矛盾,在针对这一矛盾对个别数字作技术性修订后,认为按科尔...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6
http://news.sina.com.cn/c/2015-01-08/132631375871.shtml
2015年01月08日13:26 法制晚报
令计划老家。
多年以后,令计划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或许会觉得,此生最绝望的时刻并非2014年
12月22日因严重违纪被组织带走接受调查,而是两年前,2012年3月18日凌晨4点,他的
独生子令谷在北京一场法拉利车祸中当场死亡。 那一刻,依照令计划的工作习惯,他
很可能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据在令计划身边工作过的人透露,令计划在
中央办公厅期间,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才走出办公室。看到周围的办公区域一片漆黑
,他会惊讶地问:“都下班了吗?”在值班人员的提醒下,他才会意识到已是凌晨。此
时,他并不回家休息,而是在周围散散步,喂喂野猫,他喜欢这种小动物,从未下令驱
逐。天一亮,他又开始新的公务。“
他显然已经习惯于这样的工作节奏,并且沉浸其中,经常不着家。” “不着家”
的令计划最终面对了儿子的尸体。是夜,在处理车祸的过程中,令计划已经采用了违纪
手段。这一情况得到两条不同信息源的证实。然而第二天,2012年3月19日,他神色如
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
作者:武际可
汤若望——一位传授西方天文学的传教士
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二里沟,位于北京市委党校校园内,有一处西方传教士的墓葬群。其
中汤若望的墓葬处于显要的地位。
中国与西方在学术方面,进而在力学方面进行交流,当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于明朝万历10年(1582年)来华传教开始。
利玛窦来到中国后立即注意到中国天文学和历法的落后,他说:“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集
中于我们的科学家称之为占星学的那种天文学方面;他们相信我们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
事情都取决于星象。” 1605年,利玛窦向罗马教廷写信报告:“如果能有一位天文学
家来到中国,我们可以先把天文书籍译成中文,然后就可以进行历法改革这件大事。作
了这件事,我们的名誉可以日益增大,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内地传教,我们可以安稳
地住在中国,我们可以享受更大的自由。”而后继者庞迪我在致罗马主教的信中,和利
马窦一样,是这样来评价当时中国的科学水平的,他说:中国人“他们不知道也不学习
任何科学、数学和哲学,除修辞学以外,他们没有任何真正的科学知识。他们学问的内
容和他们作为‘学者’的身份根本不相符合。”
他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越来越多西方作者向中国审查当局妥协,但亦有一些作者坚持风骨,特别是本身有头有面的政治人物,宁愿着作下架或出版计划泡汤,也不愿观点遭人扭曲。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的回忆录《亲历历史》,2003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内地中文版,出版社自作主张,大删原书有关中国的敏感内容,原书提及中国对新闻传媒和西藏的压制,以及「六四」等其他政治压迫的内容,全被删掉。希拉莉得悉回忆录被删改后,透过律师和出版社大兴问罪之师,指「他们删改我的书,就好像他们试图改变我本人一样」,命译林将删改版回忆录下架。
2008年,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回忆录《动盪年代》准备出内地中文版,不同意出版社对内容作重大修改,宁愿取消出版计划。格林斯潘在原书赞扬中国的经济改革,但指中国经济仍僵化和缺乏政治自由,难跻身先进经济,内地传媒提到原书内容时都报喜不报忧。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金奇(James Kynge),去年亦拒绝其畅销书《中国震撼世界》出版内地中文版的合约,指他不能接受内地出版商想删去原书一整章。他说:「我是准确至上的新闻工作者,为了打入中国市场而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9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502.shtml
作者:还我锦绣山河 发表日期:2010-8-26 9:09:00
事实上,岳珂书中的很多文献资料其实是他父亲岳霖收集之后留给他的(主要指《金陀
粹编》和《金陀续编》两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岳飞冤案平反之后,岳飞三子岳霖就承担了整理与其父岳飞
相关文献史料的工作,岳霖收集整理与其父岳飞相关资料距郾城之战不过20多年,原岳
家军的一些军官和士兵健在的还不少!
岳霖临终时将顾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飞传记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其它一些资料
,一起托付给其三子岳珂,嘱咐他继续其父未竟事业!
1204年(嘉泰四年),今存《金陀粹编》的前二十五卷已经被岳珂整理出来并呈送南宋
朝廷和史官审核!
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生于宜兴唐门军中
,母李氏。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蒙冤遇害,其时岳霖年仅十二岁。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此时岳霖年方三十二
岁。
淳熙五年(1...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0
轮回在西方早就有人做严肃的科学性的研究,起源于心理学家对病人临床催眠获得的前
世记忆:
伊安•史蒂文森 (Ian Stevenson)与轮回研究(网摘文章) (2014-02-10 11:04
:41)
转载

分类: 慈善护生
科学家史蒂文森博士,维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心理系主任,西方感知学的创始人, 全球
调查了近三千个轮回转世儿童的案例。著作多本有关轮回的专题书籍, 有的翻译成德
文、法文和日文版本。
他的理论是,假如能找到新鲜的案例,在双方家庭还未碰面之前更仔细地去做轮回调查
的话,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科研题材。
他的论文曾经刊登在美国医学学会的期刊上,但次数有限。主编认为史蒂文森的研究报
告做得非常详尽,研究态度很客观,使用的方法也无懈可击,举出的案例除了 轮回之
外其它的原因很难成立。但是对大多数的科学家来说,仅是小孩记得前世的题材就是无
法接受的事,更不用说认真地看待轮回现象或投入研究了。
1992年时,英国的国家电视公司曾委托纽约洛彻斯特的制作公司制作过三集探讨死亡的
纪录片(In Search of the Dead)。
起初批评史蒂文森的人说,他的轮...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6682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学勤抄袭的证据 ---2
朱学勤的学风问题——以《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为例
汪彬彬
参考文献: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
布鲁姆:《卢梭与德性共和国》(Carol Blum, Rousseau and the Republic of
Virtue,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是著名学者朱学勤的博士论文。该书
1994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第一版;2003年由该书店再版。最近据朱学勤称可能再出第
三版。该书是朱学勤呕心沥血多年之作,朱学勤在原“序”中说:“ ‘可怜荒垅穷泉
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以此敬献我同时代人中的启蒙者、牺牲者,也算是一份迟到
多年的报答。”取得博士学位后,朱学勤即离开了卢梭研究领域,投身于一个更宏阔、
更富于挑战性的学术空间。但是,《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这本书,却是奠定朱学勤学术
地位的著作,用一句俗话说,是朱学勤的 “第一桶金”。《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出版
后,即在中国政治哲学和思想史研究界产生重大影响,很快成为这个领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四】
那陵提婆王诏告尼泊尔国内,召集军队准备出征。加德满都虽然是国都,却也只是
人口一万左右的小都市,由于国王要在此聚集七千位士兵以及同等数量的马匹,所以从
隔天开始市内就变得日益喧闹。
王玄策从王宫的一室眺望城市风景,回想自长安出发以来的日子,其剧烈变化让他
自己都不禁感叹世事无奈。
幸好此时大唐、吐蕃、尼泊尔三国之间的关系良好,尼泊尔只要有些许担心吐蕃军
会趁自国守备薄弱时袭来,就绝无可能将大半国军借给王玄策。
此时请暂时无视时间来看看吐蕃的国情。使节自加德满都出发,越过雪山抵达拉萨
进谒松赞干布王是出发后十天的事,纵使是习惯于高山活动的吐蕃人,还是要花费这么
多的天数移动。
吐蕃国王读过书信后开始思考。
笔者在此根据前例,将松赞干布王当时的心境加以解说,情形如下:
“如果拒绝唐使的请求不派出援军,那情况会变得如何?想必唐使会恨我,王妃也
会对我失望,同时今后与大唐的外交将不再顺遂,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大军威胁。天竺的
戒日王虽是贤君,可是他逝世之后国家动乱,吐蕃国就必须要预防南方国家侵袭,如果
将此事都丢给尼泊尔应对,那我的发言力也会降低……”
不管怎么想,答应王玄策的请求出兵才是...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997
34
咦?讨论得很热闹呀。上次答应问号贩些《石头记》的旧货来,一直没好意思动手。后
四十回显然不是曹雪芹写的,从俺的涂鸦中节选一段:
“(续书)情节上和前书中伏线多有参差。大者如探春、巧姐和香菱的命运都与原书判
词不符;细节处比如写元妃“存年四十三岁”,则进宫时已远远超过秀女年龄;原书五
十二回写“自鸣钟已敲了四下”而不写寅正初刻,脂批注明是作者避其祖曹寅讳,而续
书直写元妃薨于“卯年寅月”;原书五十八回写“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点明贾蓉
后妻姓许,续书改为姓胡;原书七十七回明写柳五儿已死,却在续书中死而复生;诸如
此类,不胜枚举。此外脂批中提到的种种情节,比如“狱神庙慰宝玉”、“花袭人有始
有终”、“卫若兰射圃”等等在续书中都没有呼应。”
a***n
发帖数: 1993
35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5543184/
斯里兰卡作为重要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之一,受葡萄牙、荷兰、英国人统治共长达443年
。近代斯里兰卡就是在这样动乱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激发了佛教民族主义情绪,培养了大
批佛教的民族主义改革家和思想家。例如,在佛教民族主义夏兴和佛教改革方面做出巨
大贡献的有达摩波罗(Dharmapāla,1866-1933);在近代佛教学术界和向西方传播佛教
做出杰出贡献的在家居士有:玛拉拉塞克拉(G. P. Malalasekera, 1899-1973)、贾亚
铁拉克(K. N. Jayatilleke, 1920-1970)教授等;出家比丘有布达搭陀(A. P.
Buddhadatta)、那兰陀(Narada,1898-1983)、罗睺罗(Walpola Rahula,1907-1997)长
老;等等。在斯里兰卡独立之前,很多僧侣积极参加反英运动,为斯里兰卡的独立、为
多数人的利益奔走呐喊。罗睺罗就是爱国爱教的僧侣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积极参加
各种政治活动,为反对英国殖民的斗争和维护斯里兰卡人民的宗教、教育、社会和经...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邓小平视书如宝,吸取复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26 01:05:25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
他也会带上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
动脑筋,看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
一个都没有记住。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1年06月13日 第06版,作者:徐文钦,原题:《邓小平视
书如宝》
邓小平平生酷爱读书,即使身处逆境,他仍然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从图书中获取了复
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
睡前爱看武侠小说
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他也会带上
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动脑筋,看
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一个都没有
记住。为了试探他,我们有时...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37
澎湃新闻获悉,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李勇、知名主持人芮成钢和一名制片人,昨天下午
被检方带走。
7月10日晚22时40分直播《环球财经连线》,是他最近一次在电视上露面。7月11日
晚19时39分,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官方微博发布节目预告,并@芮成钢、谢颖颖。
按照以往惯例,两人将是当晚20点半直播节目的主持人。然而节目开播后,只剩谢
颖颖一人主持,常设的另一个主播位空置,连话筒都没有拿下。
芮成钢简历及相关报道
芮成钢生于1977年,是1995年安徽省合肥市文科状元,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经济与
贸易专业。求学期间,芮成钢就曾多次接待来访各国政要并与之对话座谈。2003年起,
芮在央视英语频道工作,2008年4月加盟经济频道国际组。
芮成钢是《环球财经连线》、《经济信息联播》等多个栏目的主播,曾对包括微软
总裁、意大利总理在内的数百名国际商业界、经济学术界及政界的领袖人物进行过专访
。在同事眼里,“芮成钢是整个财经频道国际化的标志”。
另外,国内媒体曾多次报道过芮成钢,其中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的《制造芮成钢》
较为详实,以下为报道内容。
国际化的中国新青年
芮成钢回到家乡合肥,尽管胖了一些,...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38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邓小平视书如宝,吸取复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26 01:05:25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
他也会带上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
动脑筋,看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
一个都没有记住。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1年06月13日 第06版,作者:徐文钦,原题:《邓小平视
书如宝》
邓小平平生酷爱读书,即使身处逆境,他仍然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从图书中获取了复
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
睡前爱看武侠小说
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他也会带上
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动脑筋,看
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一个都没有
记住。为了试探他,我们有时把上个月他刚看完的武侠小说又放在他的枕边。结果,上
...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9
据曾任四川省泸州地委书记的邓自力近年出版的回忆录《坎坷人生》中记载:“……后来,卖人肉吃人肉的可怕的事也发生了。宜宾市就发生了将小孩骗到家中,整死煮熟后作为兔肉到街上卖的事。……”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9期,作者:何蜀,原题:《为民请命的“萧李廖反党事件”》
在全国大饥荒中,河南信阳和甘肃、安徽几个地方的问题被中共中央发现后,都作了严肃处理,一些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处分。但这几个地方的死亡人数加起来都没有四川多。
2001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日记(下卷)》,在1962年6月28日的记载中,有一句话:
“下午约重庆市青年团二同志来谈话,谈农村工作问题,由3时到6时半。”(见该书第190页)
后世读者很难想到,这一简短的记载背后,有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悲剧。
原来,这次关于“农村工作问题”的谈话,谈的是四川农村在“大跃进”和“反右倾”导致的三年大饥荒中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的严峻现实和四川省主要领导人李井泉应负的责任。这是重庆市一批忠实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向中共中央直接反映真实下情的一次“为民请命”行动。
关于四川当年那次连续三年的大饥荒,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俞稚夫在《四...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169
40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04
41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它属于新安统宗,据《
查氏宗谱》所载,该宗嗣祖三七世查义祖由高邮迁歙州篁墩(今安徽东南部)为查姓新
安统嗣祖。五十世查文征则移居婺源。而海宁的查氏正是从歙州迁来元至正十七年,来
自婺源的查瑜偕妻儿由朋友介绍到海宁园花里(今海宁市袁花镇)祝家任西席(家...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2
核心提示: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
他也会带上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
动脑筋,看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
一个都没有记住。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1年06月13日 第06版,作者:徐文钦,原题:《邓小平视
书如宝》
邓小平平生酷爱读书,即使身处逆境,他仍然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从图书中获取了复
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
睡前爱看武侠小说
邓小平习惯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时看武侠小说。即使是出差到外地,他也会带上
武侠小说。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父亲睡前爱看武侠小说,是贪它不用动脑筋,看
得轻松、不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实际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局,他一个都没有
记住。为了试探他,我们有时把上个月他刚看完的武侠小说又放在他的枕边。结果,上
床后,父亲照样拿来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是上个月刚看完的‘旧
书’。”一次,邓楠见到金庸,告诉他说:“爸爸很喜欢看你的小说,每天晚上睡觉之
前都看几页。”
邓小平的护士郭勤英说:邓小平喜欢看的武侠小说...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04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y (m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到底是谁龌龊——驳《金庸的那些龌龊事儿》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3 13:28:29 2015, 美东)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电影《Cloud Atlas》(无剧透)
电影《Cloud Atlas》
小说《Cloud Atlas》介绍: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LeisureTime/838753.html
Souls cross ages like clouds cross skies, an' tho' a cloud's shape nor hue
nor size don't stay the same, it's still a cloud an' so is a soul. Who can
say where the cloud's blowed from or who the soul'll be 'morrow? Only Sonmi
the east an' the west an' the compass an' the atlas, yay, only the atlas o'
clouds.
上次,读完了小说《Cloud Atlas》,写了一个没有剧透的介绍。上周五,去电影院看
了 IMAX版本的电影,这里是一些感想。照旧,这里的都是个人感想,没有剧透。
电影基本内容跟原著还是基本一致...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5
来自主题: Movie版 - 电影《Cloud Atlas》(无剧透)
电影《Cloud Atlas》
小说《Cloud Atlas》介绍: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LeisureTime/838753.html
Souls cross ages like clouds cross skies, an' tho' a cloud's shape nor hue
nor size don't stay the same, it's still a cloud an' so is a soul. Who can
say where the cloud's blowed from or who the soul'll be 'morrow? Only Sonmi
the east an' the west an' the compass an' the atlas, yay, only the atlas o'
clouds.
上次,读完了小说《Cloud Atlas》,写了一个没有剧透的介绍。上周五,去电影院看
了 IMAX版本的电影,这里是一些感想。照旧,这里的都是个人感想,没有剧透。
电影基本内容跟原著还是基本一致...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46
前段时间看网上的朋友们争论《狼图腾》这部电影的优劣,我就专门从网上找了原
著的书来看,书只看了一半,感觉语言虽然不怎么有文采,立意还是蛮新颖的,最起码
国内类似题材的书我看到的这还是第一本。当然书中对汉族的贬低和对成吉思汗血腥武
力的盲目崇拜是不足取的。也看了网上对这本书的评论,和对电影的评论差不多,也是
两极分化。有的读者说书写的很好,宣扬了环保理念,吸引了大家对草原狼这一濒危物
种的关注,很有现实意义。有的读者就言辞激烈,说书中有歧视汉族文化的内容,号召
大家都来抵制《狼图腾》电影的上映。
说实话本人是第一类读者,所以今天迫不及待地观看了《狼图腾》这部电影。看得
出来导演对这本书引发争议的事情也很重视,电影中回避了书中一些比较极端的言论和
观点,把主题聚焦在了人类和狼群的终极较量上,并借此引导观众思索人与野狼,人与
草原,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读者和观众对成吉思汗和狼性的批判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成吉思汗和草原狼是不能划等号的。成吉思汗灭国无数,滥杀无辜,是典型的
法西斯暴行,怎么批判都不过分。但草原狼只是万千物种的普通一种,它们不具备人类
辨别善恶的能力,本质上和黄羊没有区别...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304
47
有大量图片,直接点链接吧。
无脑教徒直接略过宣布铁证和胜利去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109ek.html
本文由新浪@破破的桥撰写。欢迎大家指正。文章篇幅很长,很长,仔细读完大概需要
一个小时,不太适合网络上的快餐式阅读。但读完这篇,天涯凯迪那种几十个马甲水军
们使吃奶劲儿刷版盖楼的帖子就不必看了。如果你的智力正常,又比较理性。本文大致
可以回应(当然不是说服)绝大部分的质疑。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回应质疑
,而是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人信有人不信。所以,如果你是个关注方
韩大战的人,花这点时间还是值得的。由于本文图片很多,建议大家看博客而不是长微
博。
按理,传播至此,阵营应该不会有啥变化了。首先回应方也没有什么新证据出来了,质
疑方也没啥新手段了。依靠不断地自我暗示和心理反馈,信者恒信,疑者恒疑,人们对
反向信息应该早已完全油盐不进。所以如果有哪些朋友不同意我观点,却能读完本篇,
我在此额外表示感谢。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是“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和时
政评论写得很臭”,“... 阅读全帖
q***2
发帖数: 412
48
千夜低骂一句,抓起手边的剑,一头窜进旁边楼房,然后以最快速度穿过房间,从另一
侧的窗户跃了出去。
两颗原力手雷几乎同时爆炸,把这段狭小的巷道变成死亡之域。爆炸最高威力刚过
,李战就穿过硝烟,出现在千夜进入的楼门前,同样冲了进去。
然而他一踏进房间,立刻感觉就象陷入泥沼,脚下分明是实地,却全无着力之处,
举手投足都要花费极大力气。而且阵阵刺痛从肌肤上传来,转眼间变得难以忍受。
李战心中大骇,此时他连口鼻都仿佛被什么堵住,居然有窒息的感觉。他蓦然大吼
一声,身上迸射出刺眼的原力光芒,周围像有什么东西粉碎,这才挣脱了无形的束缚,
从房间里踉跄退出。
他站在街道上,惊魂未定,从外面向房间中看去,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异常
。李战又低头看了看身上,双手双臂肌肤通红,正不断有血珠渗出来,铠甲上的金属扣
件就在刚刚那一瞬间变得锈迹斑斑。
李战可以确定,自己若是在那个房间里再停留数秒,全身血肉都会化去,说不定连
具骨架都剩不下来。这个城市的建筑变得越来越危险,之前还只是如流沙般把人陷入,
以他的能力短暂通行并没有太大危险,现在竟然开始直接消化血肉。
他...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4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一年读完天演论> 译例言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
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
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则有云:“学
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一、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
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
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
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一、《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
远。”三曰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
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
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A (Dead or Aliv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彪事件”再考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17:21:45 2012, 美东)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