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反射率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v*****s
发帖数: 20290
1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不用客气,大家一起讨论。
我对微米量级的金属氧化物也不熟悉。如果不是纳米线,那肯定是干涉现象了。你现在
有纳米线,就不太好说了,也有可能是纳米线的散射。
如果是干涉的话,你的反射率应该有幅度比较大的振荡,因为特定波长干涉相消,特定
波长干涉加强。比如说,你的厚度是1微米,对波长500纳米的光折射率为2,那光在薄
膜里面的波长就是1微米,来回2微米正好是2个波长,再加上半波损失,正好干涉相消
,反射率为0,对波长400nm的光,假设折射率不变,光波长变为0.8微米,光程就是2.5
个波长,加上半波损失,干涉相加,反射率最大。
m******e
发帖数: 432
2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刚看了篇paper,作者比较了不同薄膜(形貌不一样)的反射率,然后就下结论。SEM图
象表明它们的厚度也不同。是不是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无关?谢谢指教!
t**t
发帖数: 27760
3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看什么薄膜了。
反射率高的,如金属,就和厚度关系不大。
如果反射率低的,就要进行矫正了。
m******e
发帖数: 432
4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刚看了篇paper,作者比较了不同薄膜(形貌不一样)的反射率,然后就下结论。SEM图
象表明它们的厚度也不同。是不是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无关?谢谢指教!
m******e
发帖数: 432
5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刚看了篇paper,作者比较了不同薄膜(形貌不一样)的反射率,然后就下结论。SEM图
象表明它们的厚度也不同。是不是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无关?谢谢指教!
m******e
发帖数: 432
6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恭喜版主新官上任!谢谢你的回复!
我自己制备的ZnO薄膜(密集的ZnO纳米线)在一定观察角度呈蓝色,这是因为前后表面
反射的干涉现象吧?这对反射率的测量有什么影响?
m******y
发帖数: 2207
7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薄膜的反射率和厚度有关吗?
这样的话,暂且相信他的膜厚数据可信。
至于反射率问题,还需要考虑薄膜的透过率和吸收比例
如果基本不透光,那么和厚度就没有关系了,
如果透光,那需要考虑厚度,不同厚度处,缺陷密度应该不同
对光学方面知道的很少,以上仅供参考
d*****0
发帖数: 68029
8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为什么会有1,2,4-stop之类的GND?
发信人: daye520 (哈哈), 信区: PhotoForum
标 题: 理科生对于测光以及分区曝光法的粗浅理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9 13:32:16 2010, 美东)
看了P老师的视频,对于测光又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由于P老师的文言不太容易理解,
跟大家探讨一下,有错误还请指出。由于大家都是理科生,所以为了直接了当,会直接
使用一些物理名词。
1 测光的过程
相机内测光实际测的是入射光经过物体反射以后进入镜头的光线。由于不同物体对光的
反射率不同,反射率最高或者是光源的区域对应亚当斯分区理论的11区,完全不反射(
理想黑体)的区域对应于0区。反射率为18%的所谓”中性“区域为5区。测反射光的最
终目的是通过反射光得到入射光的信息,如果入射光强就会缩小曝光时间,反之亦然。
而相机内矩阵测光会将sensor分成很多小区域进行加权平均,一般默认取景器内物体的
反射率以18%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从而估算出18%灰度所对应的反射光亮度,最后还原为
入射光的光照条件。如果拍摄雪景,由于雪的反射率远高于18%,如果还是按照相机的
默认设置,就会将入射光测得偏...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7220
9
楼上好多想当然的数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2001年的文章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e52d/2e0356f716073eb6b15d2732981e6d7b489e.
pdf
地球的整体反射率是30%,也就是说吸收了70%的太阳光,这是通过测量月亮上接收的
earthshine估计的,
至于地表的反射率,海洋的反射率小于10%,陆地的总反射率小于20%,考虑到海洋的占
比,地表附近综合反射率估计稍小于10%,比planet albedo低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后者云
层的贡献
d*****0
发帖数: 68029
10
看了P老师的视频,对于测光又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由于P老师的文言不太容易理解,跟大家探讨一下,有错误还请指出。由于大家都是理科生,所以为了直接了当,会直接使用一些物理名词。
1 测光的过程
相机内测光实际测的是入射光经过物体发射以后进入镜头的光线。由于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率不同,反射率最高或者是光源的区域对应亚当斯分区理论的11区,完全不反射(理想黑体)的区域对应于0区。反射率为18%的所谓”中性“区域为5区。测反射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反射光得到入射光的信息,如果入射光强就会缩小曝光时间,反之亦然。而相机内矩阵测光会将sensor分成很多小区域进行加权平均,一般默认取景器内物体的反射率以18%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从而估算出18%灰度所对应的反射光亮度,最后还原为入射光的光照条件。如果拍摄雪景,由于雪的反射率远高于18%,如果还是按照相机的默认设置,就会将入射光测得偏高从而缩短快门时间,出现欠曝的情况。当然,以上讨论只适用于拍摄主体入射光条件相同的情况。
2什么时候使用HDR的GND滤镜
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常会出现画面不同部分光照条件不同的情况。比如顺光的区域光照强,逆光的区域光照弱。如果以顺
k**h
发帖数: 2929
11
HDR和GND的关系是什么?

,跟大家探讨一下,有错误还请指出。由于大家都是理科生,所以为了直接了当,会直
接使用一些物理名词。
的反射率不同,反射率最高或者是光源的区域对应亚当斯分区理论的11区,完全不反射
(理想黑体)的区域对应于0区。反射率为18%的所谓”中性“区域为5区。测反射光的
最终目的是通过反射光得到入射光的信息,如果入射光强就会缩小曝光时间,反之亦然
。而相机内矩阵测光会将sensor分成很多小区域进行加权平均,一般默认取景器内物体
的反射率以18%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从而估算出18%灰度所对应的反射光亮度,最后还原
为入射光的光照条件。如果拍摄雪景,由于雪的反射: 率远高于18%,如果还是按照相
机的默认设置,就会将入射光测得偏高从而缩短快门时间,出现欠曝的情况。当然,以
上讨论只适用于拍摄主体入射光条件相同的情况。
照强,逆光的区域光照弱。如果以顺光的区域作为测光的标准,阴影区域就会欠曝,原
来是反射率是5区的物体就会向3区或者4区移动,造成色调变深。如果想让各个区域都
得到足够的曝光,可以以各个区域为基准点测光拍一组照片再将这些照片中正确曝光的
区域拼接起来就可以
o***s
发帖数: 42149
12
近日,温州交警部门统计了2009年至今的各种颜色车子的立案事故总数作为一个分析样本,再结合相应颜色车子的保有量总数,得出一个“相对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身颜色”榜单。
结果发现,比起黑色、绿色、蓝色,拥有白色、黄色等颜色的车身更安全。有专家分析,这跟白色、黄色等浅色的反射率高,易于识别有关。另外,浅色会显得物体体积大,使得观察者提前避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率。
90名男车主有粉色车
根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温州的机动车数量已超200万辆,除了大型车辆,蓝色车牌的车就有183万辆。
数据统计显示:
白色车保有量近60万辆
灰色车保有量为50万辆
黑色车保有量近44万辆
温州男同胞最喜爱的颜色分别是:白、灰、黑;女性朋友最喜爱的颜色则是白、灰、红。
粉色车子在温州最少,只有292辆
90名男车
主选择了
粉色车
白车黄车安全性更高
车的颜色和安全有着怎样的关系?交警部门提供了一份统计数据,结果显示,绿色、蓝色、红色、黑色、灰色等颜色车子的事故发生率较高,而白色、黄色、粉色等颜色车子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要小得多。
无独有偶,大陆汽车俱乐部(CAA)曾做过一项统计,针对5158起交通事故中各颜色... 阅读全帖
u*****y
发帖数: 239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F22A的变态性能
1、隐身技术
正面雷达反射率为0.0065平方米(俄制苏27正面反射为10平方米)
F22侧面雷达反射率为2~3平方米,仅为苏27侧面雷达反射率的1/100。 ——————还有种说法是正面0.01,侧面0.6。谁知道咋回事?
2、红外隐身技术
通过喷流冷却矩形喷口,垂尾、平尾、尾撑向后延伸,可遮蔽发动机喷口的红外线辐射,蒙皮采用波音公司的TopCOAT红外抑制涂料,有效降低了超音速巡航时产生的红外辐射。F119发动机也才有了红外抑制措施,在推力下降2%-3%的情况下就能将红外辐射强度下降80%,可使红外辐射波瓣宽度变窄,有效缩小了红外制导导弹的可攻击范围。
F22的隐身设计使得敌方的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制导导弹脱靶量增加,此外F22还装备了新式智能红外诱饵弹,和先进拖拽式雷达诱饵弹。
F-22的隐形性能将能使其安全接近S-300级防空单位至约24-25公里左右的距离,此距离上已可使用JDAM攻击S-300。
澳大利亚国防部的评估:俄制NO11相控阵雷达(SU-35的雷达)能侦测F22的最大距离为15-18公里;R-77空对空导弹寻标器能追踪到F22的最大距离为5-6KM;R-77寻标器能...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1883
14
写的很好,顺便,分区曝光一个基本前提是整个画面每处因为光照条件不同,所以整个
曝光值不可能只有一个值,很多
刚开始数码拍照乱按之后问“我怎么拍的不好看啊”,都是没有理解这个基本前提,以
为一个画面只有一个曝光值。

,跟大家探讨一下,有错误还请
指出。由于大家都是理科生,所以为了直接了当,会直接使用一些物理名词。
的反射率不同,反射率最高或者是
光源的区域对应亚当斯分区理论的11区,完全不反射(理想黑体)的区域对应于0区。
反射率为18%的所谓”中性“区域
为5区。测反射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反射光得到入射光的信息,如果入射光强就会缩小
曝光时间,反之亦然。而相机内矩
阵测光会将sensor分成很多小区域进行加权平均,一般默认取景器内物体的反射率以18
%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从而估算
出18%灰度所对应的反射光亮度,最后还原为入射光的光照条件。如果拍摄雪景,由于
雪的反射: 率远高于18%,如果还
是按照相机的默认设置,就会将入射光测得偏高从而缩短快门时间,出现欠曝的情况。
当然,以上讨论只适用于拍摄主
体入射光条件相同的情况。
照强,逆光的区域光照弱。如果以
顺光的区域作为测光的标准,阴影

发帖数: 1
15
甚以,汝之不慧。 小刘吧?
沙漠和森林怎么可以比。
森林反射率低,不如沙漠。但是深林吸收的能量是被固定住的,不会释放到大气中,不
会导致全球变暖。森林死掉,变成煤炭,埋在地下。除非你点把火,把森林烧光,那一
下子能量就释放出来了。
沙漠反射率高,但反射到大气中,大气层截留大部分能量,尤其是红外部分。
说白了,地表反射率高低那点差别,跟大气的吸收能力比,是九牛一毛。
你要硬掰,说森林,煤矿最终都是被烧掉了,最终能量是释放到生物圈。地球表面全部
沙漠化,地球吸能就减少了。
那我就告诉你,人类文明的全部努力,就是要捕获更多的能量。而且现在做的还远远不
够。以前靠低级的生物能,现在靠太阳能,核能。你想让人类少捕获能量?秀逗。
以后别再忽悠沙漠防止地球变暖啦,遭人耻笑。呵呵。

is
Though
z****i
发帖数: 19707
16
来自主题: WashingtonDC版 - <<科普>>下雪的好处<<转载>>
雪的作用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
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
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
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雪花多么美丽而轻盈呀!我越来越喜欢雪花了,如果能够
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皑皑,绿树披银装,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
了一床
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
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所以又有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
睡。”
雪的作用很广,但雪对人类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
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
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
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
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636
17
过去几天,一颗巨型小行星将于2880年撞击地球的消息在国内外网络上迅速传播。甚至
有媒体写道,让您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孙注意啦,地球末日要来了。对此,美国航天局“
近地天体项目”回应说,根本无需担心这颗小行星。
首先,它早已被天文学家“盯”上,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其次,即便它真有撞上地
球的可能性,也有足够的时间化解危险。
这颗被认为“令人惊悚”的小行星代号为1950 DA。它在1950年2月23日首次进入人
类视线,其后一度消失半个世纪。2000年12月31日,科学家再次发现它的身影。3个月
后,它从距地球780万公里的高空飞过。当时的观测表明,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1.1公里
,每2.1小时自转一次,自转速度在同体积小行星中位居第二。
2002年,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
2880年3月16日,1950 DA小行星将以非常近的距离从地球旁边掠过,在这个过程中不排
除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根据他们的计算,两者相撞的可能性为三百分之一。从那以后,
1950 DA就被冠以“‘最危险’小行星”、“地球未来杀手”等称号。
2003年5月,一些研究人员公布的计算机模拟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三亚大东海海滩东南角的出现了一个裸晒群体,银屑病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疾病,该病病因不明,无从根治只能缓解,医学上认为,适当日晒能缓解该病恶化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此次的曝光和整治,让他们觉得很受伤。据专家介绍上午10点到下午两点期间,海滩上紫外线的反射率是100%,所以在此期间,人极易晒伤,要裸泳,也要把那一小块盖起来。最好的方式,是给这批患者划定一定的小区域,或者建造两三米高的围栏,但三亚政府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围栏会影响到整体的美观。
银屑病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疾病。银屑病是皮肤病中的一种,该病病因不明,无从根治只能缓解,医学上认为,适当日晒能缓解该病恶化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这些银屑病患者如此描述他们的症状:干燥后皮肤会撕裂流血,隐私部位长时间不晒,寸步难行。
三亚大东海海滩裸泳裸晒的银屑病患者,少时100余人,多时400余人。他们大都租住在附近村庄。他们中有教授、老板,也有打工仔和大学生。今年春节,三亚市认为公共场合裸泳裸晒有违公序良俗,开始整治裸泳裸晒行为。
但在银屑病患者看来,这让他们的最后的隐私也没有了。“我要是光着、裸着,上那边的游客区去了,那这是我的道德问题,我在大东海,仅仅是...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7521
19
新华网上海9月27日电(记者张建松)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中国科研人员成功绘制
1:10万全南极洲土地覆盖图,这是世界首张南极土地覆盖图,也是中国自主掌握的首
批关于南极洲的重要科学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教授在此间召开的2010中
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介绍说,相关课题组通过收集1999— 2003期间全南极洲1100张
多通道的卫星影像,进行DN值饱和溢出调整、辐射校正、表观反射率转化等关键技术应
用,将大量的卫星影像数据还原成地表的真实状态,得到了6个波段的全南极洲15米分
辨率的“ETM+镶嵌图”。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建立了南极洲土地覆盖分类体系,将南极洲土地覆盖分为蓝冰
、裂隙、裸岩、水体、冰碛、粒雪等六种类型,利用全南极洲15米分辨率的“ETM+镶
嵌图”对土地覆盖进行解译,并于中国第25、26次南极考察期间派遣队员到南极进行实
测,对南极地区ETM+的反射率图像进行现场验证。
数据结果显示:南极海岸线长度为3.9266万公里,海岸线所包围面积为1362.2915
万平方公里,大于1.5万平方米的岛屿为1169 个。粒雪是南极洲最主要的覆盖
t******t
发帖数: 15246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创新记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日前开机工作。
月球科学家利用由相机获得的数字图像研究月球地质学构造,绘制地质学纲要图,
进而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月面历史等。另外,对月球的研究还可以对太阳系的起源
与演化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所有这些研究的基础和研究的可信度是靠月球立体照
片来证明的,即常言之:眼见为实。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与嫦娥一号CCD立体相机都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研制的。
近日,《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研制项目课题组成员,揭示
其神秘的创新点,展示研发科学家的艰辛与承受压力的细节一二处。
创新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主任设计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原所长赵葆常说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的设计指标,是依据每次探月的具体任务而定的。
“虹湾”是月球上的一个地理名称,它是一个很大的区域,相当于墨西哥湾,总
体上是一块大平原,但反射率很低。我国探月分“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三号即将
进入“落”的阶段,因此要求嫦娥二号为嫦娥三号的着落器与月球车在虹湾地区寻找一
块非常平坦、几乎没有障碍物的区... 阅读全帖
y*h
发帖数: 25423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帖个抽象的。

你老可以叫它膜,虽然你都搞不清这个膜的精确边界在哪里。油膜或者其他真正的膜的
边界是很清楚的,精确到原子。
无论你叫不叫它膜,水面的光线的反射并不是由那层虚拟的膜决定的,而是由水的折射
率也就是介质特性所决定的,跟你那个虚拟膜和虚拟膜的厚度无关无论你那个虚拟膜的
厚度是多少,反射光线的颜色(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率)是不受影响的。油膜的反射则
严重取决于膜的厚度,反射光线的颜色(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率)随膜的厚度变化而变
化极大,因为油膜有两个介质界面,形成了干涉,水面只有一个界面,没有干涉。你把
只有一个界面的东西叫做膜只能是抽象膜。
你在表面科学领域可以人为搞个虚拟膜的概念,因为表面力学性质不同,但是现在是个
光学问题,光学里面没有你那个虚拟膜的感念。用一个领域的概念套到另一个不相干的
领域是文科生常犯的典型错误。
y*h
发帖数: 25423
22
民科同学还要加强高中文化学习。能量是守恒的,别管你把那些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还是
什么能,用来照明做饭开车取暖,那些能量只要到了地球最终都变成热能释放在地球,
除非你把太阳能发的电都存起来了。
冰河纪火山使全球变冷是因为大规模的火山灰会把大量太阳能反射回太空,地球上得到
的太阳能少了。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为了提高发电效率,绝大部分太阳能都被吸收了,反射出去的很少。
实际上光伏电池板的反射率比地球的平均反射率低多了。所以把地球圈铺满光伏板之后
你应该担心的是地球变得太热了怎么办,而根本不是地球变冷的问题。
K**********n
发帖数: 10466
23
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一个美国人杀了另一个美国人;
一个反射率高的杀了个反射率低的;
一个远程攻击力高的杀了个近战攻击力高的;
一个瘦子杀一个胖子;
……
这些人太敏感了~尽瞎炒作,瞎悲愤。
a***e
发帖数: 27968
24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请教汽车专家dsb一个问题
这个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电控的,颜色启动后有点绿,本质上是液晶
后视镜上一般朝前有光敏,天黑了才起作用。用手遮那个光敏一个效果
另一种是镜玻璃前后两面有个夹角,银镜镀后面,白天用。晚上镜之上有个机械板子,
扳一下镜面正好转过那个夹角
用的其实是镜面的前玻璃面,反射率低10X。你要愿意可以一直放这个角度
反射率低但也够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0.6
b*****e
发帖数: 5476
25
说起节能环保,美国建筑商根本就是瞎搞,市面上窗户玻璃大部分是高反射率的,冬天
阳光本来就弱,还大部分给反射出去,夏天阳光强,剩下那点阳光也够晒的。真正节能
的建筑类似中国古代建筑,采用大屋檐+低反射率的玻璃,冬天太阳高度低,很容易照
进来,夏天太阳高度高,大屋檐就把太阳挡住了。
s**********s
发帖数: 7387
26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点测?
前面不是说了么,你必须充分了解被测物的反射、照明角度、发光情况,以及它在Zone
System中的目标位置,才能谈得上点测。
点测的实质是把被测物体统一曝光到18%灰,然后手工补偿其曝光使之达到目标zone。
如果只点测而不补偿,或者点测了但是补偿没有考虑到光照情况或者材质情况,或者补
偿作的不对,结果都是失败。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做手工补偿,那么同样点测一块1%反射率的完美黑板,和一块99%
反射率的完美白板,均匀弥散光照明,拍摄得到两个结果会是完全相同的,都会是一块
18%灰的灰板。
所以实际上点测是一种非常繁琐的测光手段,如果不是确有必要,比如风光拍摄中要用
点测配合利用GND来整体调整部分区域的曝光,或者拍摄情况的光照和主体都非常简单
、而时机又不容许精确测入射光的情况(比如室内新闻采访),一般应该是尽量避免使
用点测的,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至于具体物体的材质要放在那个zone,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书
http://www.scribd.com/doc/16602630/The-Practical-Zone-System-for-Film-and-Digital-Photogra
c******q
发帖数: 2995
27
是因为range很大?

哦对, 那个版主有提到过, 只有点测准~
所以说根据小叶子前辈的长帖, 自动头用点测就没有必要了?
请参上~
反射率。。。越来越多的新名词了。。。
入射表虽然这么叫, 但是也可以测反射率吧?
恩, 有道理。
那么点测一般是测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比方拍人, 应该是测眼睛周围的皮肤吧?
拍景色是不是测高光地方然后减暴, 防止过暴的情况?
以上只是我乱总结的。。。。请批评。。。
t**o
发帖数: 144
28
镜子的反射率受偏振方向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线偏振光的反射率是不确定的(谁知道
照相的人拍摄时滤镜是怎么拧的),因此没法准确测光。圆偏振没有这个问题。
s*****t
发帖数: 1994
29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Stuart Clark 著 Alex 译
最近,美国的三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Vol.412 p885)上发表文章称,观测太
阳系外行星上的天气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其上是否有生命栖息。
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的Eric Ford和其同事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计算被地球
反射回太空的日光量。而后他们设想,如果地球是在绕着一个遥远的恒星旋转,那么从美
国航空航天局的类地行星探索者或欧洲的与之等价的达尔文号看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小组发现,在一天的时间内,由于太阳照射的半球不同,地球的反射率变化可高
达150%。因为海洋的反射率要高于陆地,所以在那半球中海洋是否占决定性地位是关键
因素;当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Ford发现,这就有可能从数光年以外的地方来探测地球的天气。
“如果你是个外星观测者,从银河系其他某个地方看地球,只要通过监测地球自转时
的亮度,你就不仅可以推出它的自转周期,还可以得知它拥有陆地和海洋,并且晓得我们
云层的变化。” Ford说。
所有的这些信息对寻找地外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
f*r
发帖数: 3968
30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Stuart Clark 著 Alex 译
最近,美国的三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Vol.412 p885)上发表文章称,观测太
阳系外行星上的天气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其上是否有生命栖息。
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的Eric Ford和其同事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计算被地球
反射回太空的日光量。而后他们设想,如果地球是在绕着一个遥远的恒星旋转,那么从美
国航空航天局的类地行星探索者或欧洲的与之等价的达尔文号看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小组发现,在一天的时间内,由于太阳照射的半球不同,地球的反射率变化可高
达150%。因为海洋的反射率要高于陆地,所以在那半球中海洋是否占决定性地位是关键
因素;当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Ford发现,这就有可能从数光年以外的地方来探测地球的天气。

“如果你是个外星观测者,从银河系其他某个地方看地球,只要通过监测地球自转时
的亮度,你就不仅可以推出它的自转周期,还可以得知它拥有陆地和海洋,并且晓得我们
云层的变化。” Ford说。
n******e
发帖数: 623
31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冥王星照射地球的总功率
大概算了一下,把冥王星反射率当成1,过程和你算的一样,太阳光反射回来总功率是4
.3瓦。
冥王星表面温度按44K算黑体辐射,到达地球总功率还有1瓦左右。再把温度稍为高估一
点,加起来差不多6瓦了。
如果只是块石头的话,加上黑体辐射也不会超过反射率当成1算的总功率。如果内核核
反应对表面温度有贡献的话就要分开算了。不知道冥王星算哪种。
m******i
发帖数: 834
32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二氧化钛作为触媒的降温涂料
降温涂料开发新技术:二氧化钛作为触媒可担当
大城市的里是人口多、建筑多、汽车多、工厂多,这些特点让城市的夏天更加炎热,成
为困扰人们生活的“热岛”。因此,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为城市降温,应用比较多的有两
种方法,第一是在城市里大量种植树木,第二是人工降雨。此外,各国研究人员纷纷开
发新的技术,努力为城市降温,让“热岛”变为清凉宜人的“绿岛”。
开发降温新建材
不少国家都在开发可以为建筑降温的新建材。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张含有二氧化
钛的降温涂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光催化剂,具有一接触到阳光就大量吸收水分的性质。
水蒸发时就会带走热量,建筑物的表面温度将因此大幅降低。日本研究人员近年来还开
发了一种环保降温涂料,在屋顶涂上这层涂料,如户外温度高达36 摄氏度,室内温度
却可降低到28摄氏度,能节约空调能量40%以上。据悉,这种环保节能涂料是利用纳米
技术使多种无机原料形成紧密的玻璃泡型微粒,这层完整的空心隔热层的红外线反射率
达到80%、紫外线反射率达90%以上,从而减少了太阳辐射的热能。
g***y
发帖数: 4784
33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二氧化钛作为触媒的降温涂料
interesting
从哪里吸水呢?

降温涂料开发新技术:二氧化钛作为触媒可担当
大城市的里是人口多、建筑多、汽车多、工厂多,这些特点让城市的夏天更加炎热,成
为困扰人们生活的“热岛”。因此,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为城市降温,应用比较多的有两
种方法,第一是在城市里大量种植树木,第二是人工降雨。此外,各国研究人员纷纷开
发新的技术,努力为城市降温,让“热岛”变为清凉宜人的“绿岛”。
开发降温新建材
不少国家都在开发可以为建筑降温的新建材。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张含有二氧化
钛的降温涂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光催化剂,具有一接触到阳光就大量吸收水分的性质。
水蒸发时就会带走热量,建筑物的表面温度将因此大幅降低。日本研究人员近年来还开
发了一种环保降温涂料,在屋顶涂上这层涂料,如户外温度高达36 摄氏度,室内温度
却可降低到28摄氏度,能节约空调能量40%以上。据悉,这种环保节能涂料是利用纳米
技术使多种无机原料形成紧密的玻璃泡型微粒,这层完整的空心隔热层的红外线反射率
达到80%、紫外线反射率达90%以上,从而减少了太阳辐射的热能。
a*****e
发帖数: 4577
34
关键是,CNT本身应该是吸收率非常高的,我们自己长的CNT阵列
只要涨到几百个nm的厚度,哪怕密度很低薄膜已经很黑了(Ti/Si的基底)
他们这个很亮说明反射率相当高啊,看起来反射率至少也有个80%以上,说明CNT没怎么
吸收
这个才是我无法理解的一点
刚刚给 Z. F. Ren发了一封邮件,看看是否能收到回复……
y*****a
发帖数: 69
35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金属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电磁波反射率跟dielectric constant有关,dielectric constant由AC电导率决定,电
导率是跟电磁波频率有关的,所以反射率跟电磁波的频率有关
l*****1
发帖数: 137
36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光表面反射的Magneto-Optic 问题
明白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圆偏振光激发基态电子在半导体导带产生自旋方向一定的电子,这些自旋方向一定的电
子会影响材料对圆偏振的吸收。比如说你用左旋光激发样品后,那么样品对左旋光的吸
收一定会变小,但是对右旋光的吸收可能没什么影响,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材料的反
射率和吸收率之间有一个K-K关系,吸收变了,反射一定也会变。可能样品对左旋光的
反射率变高了,但是对右旋光的反射率没有什么变化,当你用线偏振光去探测的时候,
探测光的偏振状态会有一个变化。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Kerr rotation的意思是说线偏振探测光反射后仍然
是线偏振,只是偏振方向变了一点。为什么不能是线偏振光变成了椭圆偏振呢?
t*******e
发帖数: 216
37
作为色彩成像的物理本质,是不同的物体,对于自然光不同波长(频率)的吸收率不一
样,反射率也不一样;并且这个吸收率反射率在弱光情况下可以近似为常数,但是在强
光下,它们就随光强变化而变,这个也与物体的组成成分有关,万物皆不同。
我们知道自然光是什么色彩都有的,因此,你在特定光强下看到物体的色彩,是由物体
在吸收了特定自然光波长,并且反射了某些自然光波长所看的光波长综合效果,这就是
光色彩合成的原理。
以上是物理上的分析,但是如果设计到摄影,这个问题就变得有些主观了。因为每个人
的眼睛不同,在欣赏景色的时候心情不同,观察到的色彩也不同,很多人都会有种感觉
当心情极端不好的时候,世界都是灰色的。所以,你所说的逼真,一定要加个引号,这
取决与你希望你的作品表现什么样的心境,这就是所谓象由心生。
再说一下LCD,任何的发光电子元件,组成色彩的方式都是通过直接模仿物体反射到你
眼睛中的被频率选择吸收过的自然光,其方法就是用三原色来配比,由于数字化的位数
越来越高,因此可以配比的颜色层次就逐渐使得眼睛无法区分电子光学成像与实际自然
光成像的区别了,那么这就取决于你的LCD/LED/Plasma的显示...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26
38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Re: 我被小朋友难住了
首先,我们得明白普通的玻璃表面有4%的反射率,当屋内的光很强时,
由玻璃表面反射的光强大于来自屋外物件的入射光的光强,人在屋内就
只能看到玻璃上成的像。即要看到屋外的物体需满足:
Ip*4% 利用这一原理,可在玻璃的一面镀上对某一偏振光高反射率的膜,另一
面镀上偏振膜,即可实现所谓的单向可视性。(从玻璃的一方可以
看见玻璃的另一方,但反过来就看不到)
s*****t
发帖数: 1994
39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Stuart Clark 著 Alex 译
最近,美国的三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Vol.412 p885)上发表文章称,观测太
阳系外行星上的天气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其上是否有生命栖息。
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的Eric Ford和其同事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计算被地球
反射回太空的日光量。而后他们设想,如果地球是在绕着一个遥远的恒星旋转,那么从美
国航空航天局的类地行星探索者或欧洲的与之等价的达尔文号看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小组发现,在一天的时间内,由于太阳照射的半球不同,地球的反射率变化可高
达150%。因为海洋的反射率要高于陆地,所以在那半球中海洋是否占决定性地位是关键
因素;当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Ford发现,这就有可能从数光年以外的地方来探测地球的天气。
“如果你是个外星观测者,从银河系其他某个地方看地球,只要通过监测地球自转时
的亮度,你就不仅可以推出它的自转周期,还可以得知它拥有陆地和海洋,并且晓得我们
云层的变化。” Ford说。
所有的这些信息对寻找地外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
f*r
发帖数: 3968
40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观风云变化,寻外星生命
Stuart Clark 著 Alex 译
最近,美国的三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Vol.412 p885)上发表文章称,观测太
阳系外行星上的天气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其上是否有生命栖息。
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的Eric Ford和其同事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计算被地球
反射回太空的日光量。而后他们设想,如果地球是在绕着一个遥远的恒星旋转,那么从美
国航空航天局的类地行星探索者或欧洲的与之等价的达尔文号看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小组发现,在一天的时间内,由于太阳照射的半球不同,地球的反射率变化可高
达150%。因为海洋的反射率要高于陆地,所以在那半球中海洋是否占决定性地位是关键
因素;当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Ford发现,这就有可能从数光年以外的地方来探测地球的天气。

“如果你是个外星观测者,从银河系其他某个地方看地球,只要通过监测地球自转时
的亮度,你就不仅可以推出它的自转周期,还可以得知它拥有陆地和海洋,并且晓得我们
云层的变化。” Ford说。
w**t
发帖数: 3247
41
无所谓材料,反射率高就行了。

发帖数: 1
42
关键是:是什么时候存在的?
按常理论,应该是在暖期,而不是冰川期。非要以为冰川期西伯利亚明显比现在更
暖?
西伯利亚是内陆,基本不受洋流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又下降了,维度那么高,何以
变暖?
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对照点是北美大冰盖,那只能说是北美变冷了,而不能说
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更暖。
之所以两者发生如此的差距,从气候学上讲,很显然是因为北美气候潮湿,一旦结
冰其反射率就会上升,更不容易吸收阳光,从而形成正反馈效应,越来越冷。而西伯利
亚和阿拉斯加比较干旱,没办法大面积结冰。
但那也只能说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比北美好,说明不了别的。

发帖数: 1
43
降水真的很丰富吗?
据说,阿拉斯加就是因为干旱才未结冰的,西伯利亚大概也一样吧。
在冰川期,结冰是一个正反馈过程。一旦结冰,反射率就会上升,温度就会继续下
降。因此,在纬度或海拔略高的地区,只有干旱才是救星。
据说,在较近的冰期,由于青藏高原持续抬升导致的干旱,使它那一带的冰川也减
少了。
至于猛犸象墓园,到底是在多少年内形成的,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每年只有一两头
...貌似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本事就在于,守住迁徙要道,猎杀动物。
这一招甚至对人类也是屡试不爽的。在战争时期,那些战略要地往往是双方必争的
地方,这不是因为双方非要在某个地点上决一胜负,而是谁也输不起。大地足够广阔,
但是关键地点是谁也绕不过去的。
更不用说对动物了,动物大概很难想到绕路。
简言之,你不能因为凡尔登附近死了几十万人,就断定当时当地的人口密度很大。
B**r
发帖数: 2109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感觉激光武器不实用呀
飞机上带一聚光小镜子,激光照来就接力打力,小镜子一扭照敌人目标,想毁谁毁谁。
不高兴连激光器都毁了。就算我镜子反射率有限,吸收一点能量,你激光器能有多光滑
r******t
发帖数: 8967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感觉激光武器不实用呀
镜子的反射率能做多高?
f*******e
发帖数: 411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复旦的,我代表复旦说两句
看看挑战极限的校友们。
只是这次死了人了,其他没死人的,和没出事的真是太多了。
也不止复旦,这样的事每年都在各大bbs上组织。
关键词:复旦,登山,逃票,雪大封山,我的帐篷呢?下山的路呢?走走夜路也不错
文摘:
1.恰巧这时候碰到回撤的一队骑马的驴友,见我一个人很是惊奇,跟我说山上雪太大封
山了,上不去。我只能一笑了之,继续走脚下的路。
2.刚迈出第一步就晕了,昨天大妈指点逃票上山的小路当时只是远远看了一下,现在雪
一下
盖了个严严实实,认不出来了。无奈硬着头皮来回找,折腾一番后找到了,开心啊。
以下为转贴
标 题: 四姑娘记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1月10日18:47:3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花絮
老板大发慈悲,让我双飞参加成都的一个破会议,个么就顶着找工作高峰的压力,出去逍
遥一个礼拜先,会会YY已久的4mm
4mm在上次甘南一行时路过,终因时间太紧玩得又累未去成,如今outdoor玩得有点上瘾,
便立志去爬一下4mm,鉴于能力经验有限,把目标锁定4mm大峰。看了几个游记,确定路线
,手头没有GPS,便用实验室打印机打印了几张人家登山时的照片,作为判断方位的依据
...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036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看成飞黑丝带 --zt
我看成飞黑丝带
好久没写过原创了,最近比较忙,经常一天上13个小时的班,10年12月29日吧我才确认
了成飞黑丝带是真的存在的,30日看了群里和中华网上的组图,心里那个机动呀!今天
是2011年元旦!写个长贴谈谈个人对黑丝带的一点浅显认识,同时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一、从外观上看成飞黑丝带
(一)、先说黑丝带的隐身性能
从目前技术来看,一般按隐身要求排名依次为:“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和“可
见光隐身”和“声信号隐身”和“磁信号隐身”五种。
黑色的夜莺——f117就有可见光隐身的考虑,声隐身和磁隐身因为目前探测技术难以实
现对几十公里外战斗机噪音(内噪和外噪)和磁特型进行定位捕捉,所以还处于天方夜
谭的地位,当然声探测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战场——反狙击系统的主力。
目前飞机主要还是追求“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这两者主要防范敌方的空及面
布局探测(空如敌机、面如敌舰或敌地面配置),也可以有效缩短敌人攻击手段的探测
距离。比如降低雷达特性后,可以缩短敌人雷达制导武器的作战距离,降低红外特型后
(尤其是机体前半球)对敌人三代红外制导对空导弹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个
“发现并不意... 阅读全帖
y***l
发帖数: 1371
48
这个雷达看不见只是相对的啊, 战斗机的被动雷达是很难发现, 可是象宙斯盾系统那种
主动相控阵雷达发现隐型飞机轻轻松松, 你们总不会认为隐型战机的雷达反射率比那些
巡航导弹, 或者洲际导弹弹头还小吧. 现在就是比谁能先把宙斯盾系统雷达小型化然后
装上预警机了. 这方面美国早做了10年, 希望我们能赶上.
y***u
发帖数: 7039
4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
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
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有一科技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曾在阿波罗计划中工作过的比尔·凯恩教授,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
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列举了以下一些重大疑点:
1.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许多所谓“登月照片”的太空背
景上却看不到一颗星。
2.登月飞船降落时,火箭发动机的巨大推力应在粉尘遍地的月球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而在照片中却看不到。
3.在一些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
光描画”法,即画出远景再运用光与影来遮掩。
如果登月飞行是假的话,那是用什么手段来瞒住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的呢?比尔·凯恩
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
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
随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比尔凯恩教授的这本书公...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50
斯诺登再爆美国1969年登月是造假,震惊世界(组图)
来源: xxz3393 于 2013-08-12 10:08:31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22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8月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获得避难“自由”后第一时间通过推特发布信息:“我相信是
俄罗斯首先探索的月球”。
此前有英国媒体透露,斯诺登手中掌握有揭露美国1969年的登月是造假的机密文件。这
条推特恭维了俄罗斯,献了一份大礼,又貌似仍然遵守了普京关于斯诺登不得直接损害
美国重大利益才允许避难的要求。
8月1日,为美国“棱镜”项目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提供法律援助的俄罗斯律师库切列
纳表示,斯诺登已获得俄罗斯联邦移民局提供的为期1年的临时避难证件,目前他已离
开机场前往安全的地方。
8月1日,库切列纳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对媒体说:“我送斯诺登上了一辆普通的出
租车,他已经独自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库切列纳还向媒体展示了斯诺登避难证
件的复印件,上面标注着有效期至2014年7月31日。... 阅读全帖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