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河
(共0页)
s*5
发帖数: 262
1
来自主题: Anhui版 - ZZ 关于六安,我们知道多少
ZZ关于六安之十二 你知道淠史杭工程吗?
淠史杭工程以宏伟的灌排体系著称于世,并以艰苦卓绝的创业历史享誉中外,被誉为新
中国治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以六安地区为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
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
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安徽、河南2省4
市17个县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
历史上,皖西皖中地区水灾频发。在这片饱受水患的土地上,古代先哲们虽然创造了中
国最古老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今安丰塘)等工程,但并没有改变江淮分水岭地区十年
九灾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人民积极响应“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陆续兴建了拦蓄
大别山区洪水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以此为主水源,建
成了灌溉1000万亩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
从1958开工兴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通水的14年里,在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十分匮乏、技
术设备落后的条件下,安徽人民,主要是皖西人民,用十字镐、独轮车等简单工具,肩
挑手抬,沟通了淠河、史河
w****2
发帖数: 12072
2
饿死主要是浮夸风搞的,毛反对浮夸风的文件被各省级压住不发.
此外,毛时期水利的功绩你所说的南方的水库还只是看到冰山的一角.
首先,华北的水利你没看到,是华北井灌区,被排名为文革时期水利工程之第一。70年代
初以每年30余万眼机井的速度打了200多万眼机井,灌溉面积1亿多亩。此外还包括配套
的排涝设施。不过这虽然是集中连片的机井灌区,但并没有单独成立一个灌区。这一建
设彻底终结了中国1000多年南粮北运,“1人1亩地的地方养1人3亩地的地方”的历史。
第2名,淠史杭灌区。58年开工,72年建成。灌区位于江淮之间的大别山区,范围基本
在安徽中部,从鄂豫皖交界的金寨一直到合肥。包括向北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水系和
大别山以南流入巢湖的杭阜河水系。总干渠蜿蜒在大别山中,连接了总库容60多亿立方
米的5大水库和3个水系,向两侧共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供水,灌溉面积目前为1000万
亩,是中国第二大灌区,也是新中国白手起家建立的最大的灌区。
第3名,扩建都江堰灌区。都江堰灌区在建国后历经整治,扩建,在成都平原的灌溉面
积已达历史最高峰,达到600万亩。但更大的成就是60年代开始将灌区向四川盆地中部
扩...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文革时期灌溉主要发展
文革时期灌溉主要发展不在这里 [ ★szbd ] 于:2011-03-30 06:45:16 复:3043240
代表性应该说有3大工程。共同的特点是,工程极为宏大,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极多,更
重要的是灌溉的都是缺水或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当然还有其它很多大小工程。
第3名,扩建都江堰灌区。都江堰灌区在建国后历经整治,扩建,在成都平原的灌溉面
积已达历史最高峰,达到600万亩。但更大的成就是60年代开始将灌区向四川盆地中部
扩张,这一部分与传统的都江堰灌区有本质不同,只是地理上连在一起而已。
地图上可以看到,成都市以东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小山脉,叫龙泉山。文革中都江
堰灌区越过这条山脉扩张至盆地中部丘陵地带。主要大型工程包括总库容10亿多立方米
的几座大型水库,数百公里引水干渠,包括一条6公里长的引水隧道等。当然还有大量
的中小型工程。最终增加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全部是过去非常缺水的地区(因为没有
地表径流和湖泊等存水的条件,灌区扩张就是人工创造这些条件)。
第2名,淠史杭灌区。58年开工,72年建成。
灌区位于江淮之间的大别山区,范围基本在安徽中部,从鄂豫皖交界的金寨一直到合肥
。包... 阅读全帖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