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善士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
j****8
发帖数: 1
1
为了活跃华人社区的娱乐文艺生活,增强华人联络,增进友谊,提高棋艺,发扬中华传
统艺术, 兹定于2015年4月6日举行幸运21赌场象棋争霸赛。欢迎象棋爱好者积极参与
,欢迎女士参加,欢迎西雅图波特兰各界善士支持赞助,多少无忌,登报表彰赞助名单
,棋协内部公布具体数字。
Time/时间:4-6-2015 Monday/noon at 12:00星期一 中午十二点开始
Fee/报名费:$8.00
Award/奖金: $288,$188,$88,$68,$38;
Will provide food and drinks during time of the tournament; hotel room will
be available for seattle participants if he or she also gambles at lucky 21
casino; 比赛期间赌场提供餐饮;西雅图的参赛运动员如果符合条件,赌场可以包食宿.
Location/地点:1020 Atlantic Ave, Woodland WA
幸运21赌场位于西雅图南面开车2个多钟头,波特兰北面开车20... 阅读全帖
r********9
发帖数: 1116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挖个坑:刘备、宋江好在哪里
历史上刘备是真正的豪杰之士,莫要和演义里的无能之辈混淆了;诸葛亮只能算刘备帐
下较为倚重的一个管后勤的臣僚,甚至不能算是最受重用的。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
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
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
等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
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南朝宋‧裴
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
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阅读全帖
r********9
发帖数: 1116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挖个坑:刘备、宋江好在哪里
历史上刘备是真正的豪杰之士,莫要和演义里的无能之辈混淆了;诸葛亮只能算刘备帐
下较为倚重的一个管后勤的臣僚,甚至不能算是最受重用的。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
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
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
等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
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南朝宋‧裴
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
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161
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转载)
毛泽东国学读书笔记————《讲堂录》选读
(选自《毛泽东早期文稿》)
毛泽东《讲堂录》笔记共47页,一万多字,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
成。前面11页为《离骚》、《九歌》全文抄录,一丝不苟;后面36页主要是国文和修身
的听课笔记。涉及范围很广:先秦哲学、楚辞、汉赋、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讲堂录》选读
毛泽东
(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
……
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
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
不谈过高之理 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
两军交绥,安者胜矣,骄则必败。
师若真心爱其徒,虽顽梗亦化矣。
真精神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有雷同性,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
国文
……
精神心思,愈用愈灵,用心则小物能辟大理。
……
题须简要,故善诗者不必观其诗,即于其列题焉观之,必有不同者矣。
……
题视窍,窍得则用神入内,奇理自辟。
随便记录,陶写胸襟,可以养气(指游程记)。
胜景、古迹、险隘、民风,以及通商之步岸,游程之所必记。
贤相不以自己之长...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按毛公家法处置"有女怀春"
『闲闲书话』按毛公家法处置"有女怀春"
作者:老砍 提交日期:2006-4-27 11:54:00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死麕:  上古之民,众人合猎杀麕,现场分其肉。
白茅: 以白茅包裹麕肉,求其洁净。
怀春: 现代有女怀春的意思是指女人感情萌动之时机。但在诗经中,春天是
男女婚配的最好时节。有女怀春是女人希望在这样的时节能与男子互定终身
吉士:吉士,善士也,是女子对男子的称呼,这样比较礼貌。“士如归妻”,
“求我庶士”,就不是女子对男子的称呼了。
诱: 本意引导劝导劝诱打动,不是我们现代所理解的心怀不善的引诱诱惑之
意思。
如: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诱,引也。--《广韵》
衡门,刺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这个诱字随着历史的变迁,意思就变成贬意了。如:无诱于势利。--唐·韩愈《朱
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n*n
发帖数: 456
6
自四川强地震以来,北川、绵阳地区五十几家寺院严重受损,尚未有资金重建。
目前灾区急需帮助的两个寺院是绵阳莲花寺、大觉寺,现有的临建房和帐篷无法
抵御冬季的寒冷。希望各位朋友能予以即时帮助,雪中送炭,哪怕只是帮着传递
信息也能救急。
我最近给他们打过电话,并综合网上可靠资料,得到以下信息,希望对大家有用,
敬请查看:
凤凰网跟踪报道:
http://fo.ifeng.com/news/200810/1021_14_51785.shtml
http://fo.ifeng.com/zhuanti/zaiquchongjian/
1. 绵阳莲花寺:
现四川地震灾区绵阳莲花寺急需建设板房,能让师父弟子们遮蔽风寒过冬;二是
得建房遮盖保护缅甸尊贵的玉佛;三是保护法宝经书的存放。敬请善士随喜救助,
福善千秋,功德无量!
莲花寺住持:释照宗 86-13035662824
开户行(国内捐款):中国银行绵阳分行(转)高新技术开发区分理处
开户单位:绵阳市莲花寺管理委员会
帐号:8209 5861 3938 0910 01
开户行(外汇捐款):中国银行绵阳支行
中国银行绵阳支行行号:48209
开户单位:绵
M******8
发帖数: 10589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通商宽衣”典故可查最早的出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31 21:48:45 2018, 美东)
http://jyw.znufe.edu.cn/pub/znjjslt/xstd/yhy/xscg/t20051115_0120.htm
学者:姚会元
教授,男,1948年生,辽宁沈阳人,博士生导师。
西部呼唤新票号资本——中国黄土高坡育成大资本的历史考察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山西既非物产丰盈之区,又非经济发达之省,它坐落于黄土高
坡之上,延展于穷山恶水之中,“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以晋中平遥为
例,该县“特产独少,蚕丝鱼盐不及河东;骐骝水利不及屈产、介汾,即陶冶布苇之微
,亦不敢望邻邑,地力之硗薄若此”.这种地理自然环境绝不表明上帝是在特别恩赐于
山西省及其子民.
但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山西省平遥、祁县、太谷一带竟然产生中国的票号
金融大资本并且辉煌了100年.这种历史上奇...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按毛公家法处置"有女怀春"
『闲闲书话』按毛公家法处置"有女怀春"
作者:老砍 提交日期:2006-4-27 11:54:00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死麕:  上古之民,众人合猎杀麕,现场分其肉。
白茅: 以白茅包裹麕肉,求其洁净。
怀春: 现代有女怀春的意思是指女人感情萌动之时机。但在诗经中,春天是
男女婚配的最好时节。有女怀春是女人希望在这样的时节能与男子互定终身
吉士:吉士,善士也,是女子对男子的称呼,这样比较礼貌。“士如归妻”,
“求我庶士”,就不是女子对男子的称呼了。
诱: 本意引导劝导劝诱打动,不是我们现代所理解的心怀不善的引诱诱惑之
意思。
如: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诱,引也。--《广韵》
衡门,刺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这个诱字随着历史的变迁,意思就变成贬意了。如:无诱于势利。--唐·韩愈《朱
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a***l
发帖数: 108
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西游新记 (1) 作者:童恩正
第一回 佛祖传旨探奥秘 唐僧组团费苦心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进化有群生,开辟从兹清浊辨。
劳动创造直立人,科学技术时演变。
欲知当代故事新,须看《西游新记传》。
话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一行,于贞观27年去西天取
回经卷,成了正果。由八大金刚护送,从中上返回灵山。如来佛论功
行赏,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
,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小龙马为八部天龙。自是习静归真,参禅果正
。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真乃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历史,
带过不赘。
这仙佛之灵界,已经存在了不知若干亿万年。在此亿万年之中,世上
成仙成佛之施人善士、有道高僧、功臣良将、贞女节妇不知有多少,
再加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同众仙佛在灵山取得户口的勇子老表
、丈母姑嫂乃至飞禽走兽、虫鱼蛇鳖更如恒河沙数,无法算清。灵山
之规模有限,而仙佛之数目无穷。既入天堂,就得人人有福享,人人
有官职,于是这巍巍灵山之上,人人是官,个个是长。机构重叠,文
牍如山;疲沓拖拉,互相推诿。种种超凡脱俗之怪现象,世人难以想
象。
s***i
发帖数: 13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个土问题

这个问题好,哪个善士答个疑
我怀疑观音是如来座下的菩莎分管中国的,呵呵
s***i
发帖数: 13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个土问题

这个问题好,哪个善士答个疑
我怀疑观音是如来座下的菩莎分管中国的,呵呵
d******y
发帖数: 3668
12
因为我边干活边听这个讲记,正好听到这段,颇多感慨
看不懂古文的,实在没辙也可以看看讲记文字(不是我有意要传播哦)
http://www.amtfamtf.net/dcd/glwz1.htm
【“第二能依学者。”】
这个科是说能依学者的相,换句话说学的人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那有一个论。
【“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这个下面会解释的。实际上这个里边说真正具足条件修学的人应该具有三个条件,
叫做正住、具慧、希求,他有了这个条件才能够产生下面这样的功德。
【“释论解云:”】
解释那个四百论的,说
【“‘说具三法”】
具上面三样条件的人则
【“堪为闻器。”】
具上面这个三样条件的人,那个就堪为闻器,这个才是真正可以修学佛法,做为一
个修学佛法的一个弟子。
【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听众所有功德,
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为见过失。”】
你有了这个三样东西以后,那么对这个法师,所有的种种的功德,你看见它,对!
它是功德;下面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不见过失,你不看见他的过失。反过来说,假定你
没有具足这个条件的话,法师的
n*n
发帖数: 456
13
自四川强地震以来,北川、绵阳地区五十几家寺院严重受损,尚未有资金重建。
目前灾区急需帮助的两个寺院是绵阳莲花寺、大觉寺,现有的临建房和帐篷无法
抵御冬季的寒冷。希望各位朋友能予以即时帮助,雪中送炭,哪怕只是帮着传递
信息也能救急。
我最近给他们打过电话,并综合网上可靠资料,得到以下信息,希望对大家有用,
敬请查看:
凤凰网跟踪报道:
http://fo.ifeng.com/news/200810/1021_14_51785.shtml
http://fo.ifeng.com/zhuanti/zaiquchongjian/
1. 绵阳莲花寺:
现四川地震灾区绵阳莲花寺急需建设板房,能让师父弟子们遮蔽风寒过冬;二是
得建房遮盖保护缅甸尊贵的玉佛;三是保护法宝经书的存放。敬请善士随喜救助,
福善千秋,功德无量!
莲花寺住持:释照宗 86-13035662824
开户行(国内捐款):中国银行绵阳分行(转)高新技术开发区分理处
开户单位:绵阳市莲花寺管理委员会
帐号:8209 5861 3938 0910 01
开户行(外汇捐款):中国银行绵阳支行
中国银行绵阳支行行号:48209
开户单位:绵
b**d
发帖数: 764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zt成佛的八个条件
☆─────────────────────────────────────☆
runsun (runsun) 于 (Wed Aug 12 19:55:10 2009, 美东) 提到:
佛陀已经到达善妙之处、没有烦恼之处、寂静之处。
要成为一位全自觉的素质是非常难得稀有的。莫说要成佛,连欲成为被授记成佛的菩萨
也是相当艰难的,因为一个善士要成为被授记的菩萨也必须具备以下八项条件:
一、是人。
二、是男人。
三、声闻巴拉密已经圆满至足以使他在听佛陀开示一首有关四圣谛的偈的当时或刚听完
时即证得阿拉汉果(发愿要成佛的人肯定必须先圆满成就阿拉汉的智慧才能够引导声闻
弟子到达彼岸)。
四、遇到一尊活着的佛陀。
五、必须出家,是一位相信业力的隐士(外道的出家人)或是一位佛教比库。
六、具备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七、有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累积巴拉密的非凡精进力。
八、善欲足够强大至他发愿成佛。
关于第八项条件,有譬喻形容了要成佛之欲必须强到什么程度:
如果他听人说:
「只有单凭双臂之力游过整个充满水的宇宙而到达彼岸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或者
如果他听人说:
「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在一整个长
S**U
发帖数: 702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尿布 (转载)
真智慧是禁得起其他智者决择批评检验的。仅仅自以为是不能称为智慧。
世间智者也有智慧,近于佛法,所以智慧并非毫无标准。
佛法的智慧由闻思修证而来。所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随法行法。佛法的
智慧也符合智者不可辩驳的条件。
S**U
发帖数: 7025
16
菩萨不是自己不要解脱,而是不急求自己解脱,(三大阿僧只劫中)在度人中圆满福智
,最后解脱成佛。
这是初期大乘的共义。你不信印顺法师,就自己读初期大乘的般若经、华严十地品,龙
树、无著的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是共大小乘的教导,用不著自己猜测。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初等问题
学佛贵在知而能行,行而有效。
远离恶知识,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依法而行,能增长善根。

无一利,时有善心而短暂,日但蝇营狗苟逐小利争得失,此世恐只增罪业而已。近日常
焚香读经,自觉根基浮浅,但求一夜安眠。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识《正见经》
《正见经》里,舍利弗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所谓正见,一位圣弟子到底具足什么样的正见,他的见解才是正直,才能对法产生坚定的净信,且悟入正法?依《正见经》的解释,藉由十六项中任何一项的了知所获得的正见,可由出世间两方面的证悟来讨论。
最初的证悟
一是最初的证悟,由凡夫转变成须陀洹(预流∶预入圣道之流,成为圣者),这可从经文的定型句中∶「这样就是圣弟子拥有正见,见解正直,对法具足证信,达到正法。」看出。了解善不善根,了解食、苦、十二支缘起、漏,及其集、灭、道,即是达到预流的圣者阶位。
趋入预流果的必备条件,称为四预流支。经典里记载有两类四预流支,一是四证净(亦称不坏净)。不因不信及诸恶戒所破坏,能得四不坏净(对于三宝的净信及戒律的受持),入圣者之位。这是以信仰为主的随信行者所证悟(见观)。另一个属于如实道、以正见为先的预流支,此四预流支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依理论而初步证悟(现观)的随法行者,理论性地理解四谛或缘起的道理。预入圣流要具备信与慧,以信为先或以慧为先,只是方便适应不同的根性,依这两类预流支修习,都可以成就最初证悟的须陀洹圣者。
达至最高的圣位
第二个出世间正见的
r****n
发帖数: 8253
19

你弄错了。
本经文强调的是“如理思维”的重要,既闻思修当中的“思”,也是证果四要素的第三个环
节: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
在“以慧究明其意义”而真正理解之后,才能如是受持(这才是实修),如果不能理解,就应该问其他人
“于是从予所说理解之意义,其应如是受持,又若不理解从予所说之意义者,对此汝等
应问予,或应问彼贤明之比丘。”
不过你连证果四要素当中第一个都不具备,就崩琢磨后面的了,那不是对你这类盲修瞎
练的人讲的。
a**u
发帖数: 810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责任续1
☆─────────────────────────────────────☆
redforres (redfor) 于 (Thu Apr 8 10:30:48 2010, 美东) 提到:
多谢大家对我的真诚帮助。理有多种, 心无二般。在此重开一贴, 一为感谢, 二再
补充一些思考供大家批评指正。
在我现在看来, 责任是人类规则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责任就是你的职责和任务。
比如所,小孩子生下来了, 你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他养大。 那么, 是谁为我们规定
的这些职责和任务呢? 我觉的责任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形成并一代一代传下来
的。 做父母的都知道, 我们平常教育孩子的时候, 让他们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我
们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为我们就是曾经这样被教育的, 不论是从父母那里还是从社会
那里。
这里存在这一个问题, 人类代代相传的东西是不是一定就是要坚守的? 比如说道德
这个东西, 同责任有一定的相似。 往往没有责任的人也会被这个社会定为不道德。比
如说你不赡养父母。 而道德这个东西是好是坏, 争论从来也没有停过。 就是道德和
责任本身的内涵, 也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我想...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要从佛教历史说起。
佛陀讲法准确,原始佛经是口传背诵的,精简佛语以利记忆,类似演讲摘要,读阿含经
就知道它不可能是佛陀开示的原文。论是解释精简的经,以保存佛陀准确的意义。
阿含经列证果四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随法行法。依教现观无我。
r****n
发帖数: 8253
22

那只是佛陀。他积累了几大阿僧劫的波罗密,他在几大阿僧劫前发心成佛的时候就已经具备条件解脱,你能和他比吗?
在这个时代,除了佛陀,没有一个人可以不看经论,不听佛法就自己开悟。凡是声称自己没有读过经论就开悟解脱的人,要么是错悟,要么是骗子。
佛陀对于证果的要素说的很明确,“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这里的听闻正法,就包括阅读经论。
而且佛陀临终前也说过四大教法,即当某人声称自己是佛法,那么就应该如实对照经和
律。这里的经和律,就是三藏。一个不读三藏的人,也很难判断出某某是不是佛法。
另外说一下,经和律在佛陀时代就有,只是不是书本的形式,而是口诵的方式。僧团里
面有专门的人背诵经,背诵律。
d**********l
发帖数: 647
23
俗眼观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
作者:航 鹰
关于对出家人的称谓:我注意到所有报导证严法师的文章都以“他”字冠称。佛门只有
“弟子”、“师父”、“师兄师弟”的称呼,而没有“女弟子”、“师姑”、“师姐师
妹”一说。从现象上看去所有的尼姑都归于男性称谓,似乎失去了“女权”,有“大男
子主义”之嫌。天主教还保留了修女的性别地位,佛教怎么就以一个“他”字概之呢?
我的慧根有限,悟性浮浅,暗自揣摩从佛学的“四大皆空”(尤其是“色空”)观念出
发,“他”字也只是一种代称,这一代称对僧人和尼姑都是平等的,并无把女性归属于
男性之意。即使对于和尚来说,“他”也不是像俗家一样用来标明其性别的。既然是“
四大皆空”,出家人不管原来的俗身是男是女,入了佛门便都是无性别的了。依我个人
理解,这应该是出家人与俗家人的最大区别。
我和证严法师同席用斋
我因职业之便出席过各种宴会,走到哪里都有朋友招待。然而,令我终生难忘的却
是几顿素斋——和证严法师同席用的斋饭。自从有幸食过佛门雅餐之后,我的整个人生
态度都改变了。
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证严法师允许我这个俗人同桌用斋是一种特殊礼遇,还以为
因我是来自内地北方的远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点联想
杂阿含经列举证果的四个条件,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通常说
成闻、思、修、证。
怎样是善知识?广论与瑜伽论都有列举条件,自己去读。两者都说,没有证果,通达经
论的,一样是值得亲近的善知识。
你的问题,是慧根不足。要解决你的问题,就是亲近善知识。可惜你不愿意去作。
你如何看我,我不太在意。称赞过我佛法的出家人不少,他们总比你懂佛法吧?
S**U
发帖数: 7025
25
现观苦集、苦灭,知因集而苦集,因灭而果灭是解脱的核心。
八正道的正见,正思维是方法,知道这样作照著去作。现观时的正见就改叫正智、般若。
解脱有次地,第一次现观里直接体验四圣谛可能只有初果,破身见,对四圣谛没有疑惑,对如何才解脱没有疑惑。之后重复四圣谛现观(此烦恼生此苦生,此烦恼灭则此苦灭)。到四果,才苦因-烦恼全断。
初果四条件(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法随法行」是实行八正道(「随」顺涅盘的「法」)趋向涅盘(法)。第一次现观里直接体验四圣谛时,必须先具足五力,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有异说。有说见法后修七觉支等次第。有说只是修行方法的分类而无次第。
我目前保留,倾向于分类。

果?
r****n
发帖数: 8253
26
这几个故事是说仅仅靠阅读经典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禅修(获得业处就是要从事禅修
的意思,业处是禅修的所缘)。
这个又怎么能和禅宗的不立文字扯上联系了呢?
原始佛法和上座部有自己的清楚的次第,对于初学者来说,前三个步骤是“亲近善士,
听闻正法,如理思维”,这三步对应的就是闻和思。而闻,就包含大量阅读经典以及听
善知识的讲法。但是仅仅这三步是不够的,还要有后面的“法次法向”,即根据之前对
佛法的正确理解,进行具体的修行(法次),从而趋向于最后的涅槃解脱(法向)。
但是禅宗的不立文字,则是完全舍弃这些,强调以心传心,后期演变成所谓的无佛可求
,无法可说,无法可证(其实完全是道家的一套无为思想)。
S**U
发帖数: 702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与科学的同与异
佛法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不同。佛法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是为了净化提升心灵,到达解脱,所以毋需避免用主观的自省方式研究自己的精神活动。目前的科学,为了客观性,不采用主观的自省方式研究人的精神活动。
佛法对于主观的自省方式,并不是不了解它的偏差可能,而是校正意识(这个仪器)的偏差。使用正确方式训练,意识具有 self correction 的功\\能,能修正自己的偏差,这是与物理仪器不同的。
佛法说的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是外在的correction.。戒定慧的实践,特别是修真实观,是内在的 self correction。佛陀与阿罗汉的心,对法的理解一致,表现出不同的准确仪器,量出来的结果相同。
S**U
发帖数: 702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善心?
worry/regret/remorse 是不善心所,惭愧是善心所,两者有些相似,熟悉之后就可以
区别不同。
杂阿含经说了有惭愧心之后,该一歨一歨怎么作。就是不能觉得恶行没关
系,让它增长(不放逸);而是亲近善士,建立清楚的正见,持五戒,等等。
J******s
发帖数: 7538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正见
又作谛见。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特指具有佛说“为人悉檀”佛法
的四谛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你显然把正见局限化了,hohoho
===========================================================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1]。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2][3]。
佛陀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4]、有漏正见[5]、无漏正见[6]。
在《巴利大藏经》中,舍利弗尊者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分别为:道德、食、
苦、十二缘起支、漏。
道德:指分辨善、恶、善根、恶根[7]。其中不善为十种不善业道,也称“十恶”(杀
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嗔恚、邪见),而不善根是
指“贪、嗔、痴”(三毒)。
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8]。
苦:是了知四圣谛。
十二缘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缘法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亦称四十四种智。
漏:其方法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9],原意为从脓疮流
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我有点忽略世间法,所以现在想要focus到正业上。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这句说的不错。
t******g
发帖数: 17520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超级牛的人:无名氏
我们阅读早期佛教徒对种姓制的批判,在理解其反种姓制的寓意之外,常有一股怪异之
感。我们不曾意识到的是,这些批判正打中了我们有关自身背景的神话——我们总是执
迷于那些代表自己来历的事物: 种族、民族传统、性别、社会经济背景、性向——即现
代种群的属性。我们付出大量的精力,制造与维持某个种群的神话,以便对这个种群的
好名声持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感。哪怕成了佛教徒,也要以这个种群优先。我们要一种
推崇那些神话的佛教。
不过从业力角度看,我们从哪里来属于旧业,对此我们毫无掌控。我们“是”什么,从
好处讲仅为一团朦胧的概念,从劣处讲若作为非善巧动机的藉口,却是有害的。一个种
群的价值仅体现于其中个别成员的善巧之业。即便那些善士属于我们这个种群,他们的
善业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此外,每一个种群自然有不良成员,这意味着种群神话有
其脆弱性。紧抓任何脆弱的事物,要求我们注入大量的贪、瞋、痴,在未来不可避免地
导致更多非善巧之业。
因此,佛教的业力教导,远非一套古旧遗说,而是对我们文化的一个基本动力——以及
基本缺陷——的直接挑战。只有放弃执着地从自己的种群史中寻找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而是从当下行为的动...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与不二论 ZZ
汉传佛教读阿含经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大正藏里几乎没有中国人解释阿含经。少数讲阿含经的,都是外国人写的。
汉传佛教没有论师传统,对佛法还是外道的辨别能力,是靠信仰居多,一阿毗达磨、讲因明就晕了。修多罗次第所显,原始佛教的经典谈到法义的时候其实逻辑性很强,大乘经就不一定如此,有的艺术性、信仰性质强。
玄奘在印度立真唯识量,被尊为大乘天,是中国佛教的异数,其他中国人能被称为论师的很难找。中国有些人修行得禅定、有神通玄异,就被崇拜视为圣者。其实外道也有定力神通高超的,印度佛教衰落的时候,佛教也曾被厉害的外道压得抬不起头过。
阿含经说证果的四条件∶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随八正道向涅盘,在中国是很少听到的。即使现在,问十个中国佛教徒,知道这怎么实践的也是少数吧。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随念禅七学员心得三则 (ZT)
同净兰若的四月阳春,玉兰含苞初绽,野鹿、火鸡徜徉绿野。一次「佛随念禅七」课间偷闲外出,天地豁然开朗,感觉步履轻松如云,一种澄澈的喜乐油然而生。大自然的繁盛,从一个平静的「视窗」涌进,心不加区别概然收纳,自守一片轻安。
我意识到,经两位师父的调教,我坚固的染著之心,出现了一点软化迹象。这应是密集禅修期在师父加持下的一种特殊体验,只是收摄六根后不期而至的良性反应而已,我不敢有丝毫窃喜、自满。几乎可以断定,离开禅堂之后,又将故态复萌,落入各种困缚之中。
回到都市尘嚣,重归朝九晚五的繁琐,带刺的汽车喇叭、不好看的脸色、埋怨的声音纷至沓来。令我惊奇的是,一切都似曾相识,但分明变了模样。以前的反应是,竖起一道「正念」的盾牌,诸如默念「愿此善士没有痛苦」,提醒自己「随缘尽份」,用以抵御、消化迎面而来的袭击。现在发现,已不必举起盾牌,因为只觉得一阵轻风吹来,又飘去,知道有点冷,但不会侵入肌肤,引起寒颤。
再瞻前顾后,想想那些无可奈何、祸福难料的人与事,原来驱之不去的忧惧、不安,已由一片阴霾悄然变成一道薄雾。睡眠明显趋于安稳,即使有梦境,色彩也明朗起来。
学佛几年,从不曾在短短几日内经历如此大的身心变化...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4
甲、论因果之理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要图。【书二】十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
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以不讲道理,兼无王法故也。【书
二】十一
●古之圣贤,无不战战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今之人,于日用云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尚不能一一如法。稍
有知见,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权,则肆其狂妄之瞽论,以惑世诬民。已得其位,
则逞其暴虐之恶念,以误国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
,以启迪之也。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皆有所畏惧,而不敢肆纵。即不欲希圣
希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得也。以故天姿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着
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时栽培成性,如小树标使壁直。及至长成,
欲令其曲,不可得也。【书二】十一
●医家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譬如有人咽喉臃肿,饮食难入,气息难出。必
先消其肿,然后方可按其病原,调理脏腑。若不先消其肿,则人将立毙。纵有治本之良
方...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理做意

不是。
如理:符合真理的,这个真理主要是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作意:产生意念。
如理作意,狭义而言是指将所缘对象视为无常,苦,无我进而产生的正确的思维。广义
而言是指所有能够导致善心升起的思维。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http://www.fuyan.org.tw/fmo/fmo3_58.htm
这篇有比较具体的分析,但比较复杂,尤其牵涉到了复杂的阿毗达摩心路过程之类。
如理作意也是证初果的四要素之一,比较重要。
证初果的四要素是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次法向
J******s
发帖数: 7538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理做意
我问了三个问题,你回答了第一个的一半不到,lol

近善士,听闻正法」是建立世间正见,「如理作意」是正思维,「法次法向」是依八正
道(「次法」指八正道)向于苦灭(「法」∶涅盘是无上法)。
的如理作意,属于世间如理作意。不过不要轻视这世间的如理作意,它是完成世间八正
道必须的。有世间八正道的基础,才能生起出世间八正道证果。
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
,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则便求学,欲断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方便;比丘以念断于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念
,此三支随正志,从见方便,是故正见最在前也。
J******s
发帖数: 7538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理做意
能不能解释详细一点世间八正道?

近善士,听闻正法」是建立世间正见,「如理作意」是正思维,「法次法向」是依八正
道(「次法」指八正道)向于苦灭(「法」∶涅盘是无上法)。
的如理作意,属于世间如理作意。不过不要轻视这世间的如理作意,它是完成世间八正
道必须的。有世间八正道的基础,才能生起出世间八正道证果。
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
,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则便求学,欲断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方便;比丘以念断于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念
,此三支随正志,从见方便,是故正见最在前也。
r****n
发帖数: 8253
38

你是一个有着超强的意淫能力的人,经常让我惊叹不已

你几乎从来不是先看事实,再进行判断结论,而是先有结论,再从事实当中找到符合自
己结论的。这叫做意淫。
比如你先认定了都是祖师对治当时人的问题的结论,然后再在事实当中去寻找支撑这个
结论的蛛丝马迹,强拉硬扯的找到了,于是你更坚信自己的结论。
你前文那一大堆,全部都是你自己意淫的结果。
事实上,佛陀绝对不是告诉人们先上来修,佛陀遵照的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顺序。
1.将自己所悟的讲出来,摆明观点
2.用大量讲经开示告诉弟子为什么诸法无我,为什么诸行无常,让弟子从理论去明白,
建立起正见。
3,在正见的基础上,有具体的实修。
这个就是一个完整的闻,思,修的次序,在证果上体现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
思维,法次法向“
而且佛陀一再强调正见的重要,正见为先行,经典上绝对没有什么你的那种先上来修的
完全错误的次序。
而上座部佛教,更是通过精密的阿毗达摩理论让人们了解修行的一些重要概念,用这个
来指导修行,甚至在这方面有点走过头了,而这个是后期唯识各种理论的思想基础。
中观,唯识,包括如来藏,它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发展史,完全不是你说的那样。
比如中...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9
杂阿含∶有四预流支∶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随法指八正道)
Y**u
发帖数: 5466
40
答非所问。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的因是什么?
什么导致一个人趋向八正道?
Y**u
发帖数: 5466
41
你没看我后面的问题吧。。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的因
是什么?
这么清楚都看不见? 是不是也很奇怪呢?
Y**u
发帖数: 5466
42
you missed the last one:
信人: Yisu (大头教主),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6 13:15:46 2011, 美东)
答非所问。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的因是什么?
什么导致一个人趋向八正道? (I really mean here what the ultimate thing leads
to that)
Y**u
发帖数: 5466
43
I am confused..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的因是什么?
where is it?
d********d
发帖数: 1424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吕祖说三世因果经
孚佑帝君自序
圣贤君子、善人学士、得以传于后世者,殷殷至意:愆尤必晰,恶念悉化,遂纯纯然进
于无垢之域!
臣自唐朝,隐居终南山六年,递相洗涤,神自貌然。介介不苟,愿以乱转为治,得与斯
世共登于仁寿,厚望已矣,敢留贤达之名以致庸夫俗子贻诮于来兹?第诸生求序《三世
因果说》,遂为说曰:
天之生人也,因材而笃,非“栽者培而倾者覆”也。盖由人之自取耳:恶由自召,善由
身积。人人各勉于自新,勿得怠惰自安。有勉之者,吾将收入于门下;安之者,吾将摈
斥于墙外。人倘将私心恶念鸩然自废,久久自获吉庆。彼成仙、成佛、成圣、成贤,无
非自片念中化来,从方寸内养出。恶人宜改,善士宜励。得修仙者在此善,得成佛者在
此善,得学圣者在此善,得希贤者在此善,得欲修来世者亦在此善。
善,善,善,不得自玩;恶,恶,恶,焉能苟安?有志者:勉之,勉之!是为序。
壬寅年书于记记坛。
逐日阅览者,吾定护佑于天府。
望众人如此其切,如此其殷也夫!
S**U
发帖数: 7025
45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总觉得佛教比较冷漠
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Karma.htm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原文版权所有 © 2000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有些词我们是不译的,karma(业)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含义很简单——行动(
action) ——但由于佛陀的教导中关于行动的阐述占据了相当的比重,karma这个梵文
词因此满载着复杂的内涵,使得“行动”(action)这个英语单词不胜重荷。这就是我们
何以干脆把原词空运过来,纳入自身语汇之故。
然而,如今这个词既已成为日常用语,我们在拆解它的内涵时,却发现搬运后不少含义
已混杂不清。在多数美国人看来,karma与命运同义——恶运是一股来自我们过去的、
不可解释、不可改变的力量,我们...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47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好文共享:业力 Karma
-----from http://bbs.sutta.org/forum.php
业力 Karma
[作者] 坦尼沙罗尊者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中译]良稹
有些词我们是不译的,karma(业)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含义很简单——行动(
action) ——但由于佛陀的教导中关于行动的阐述占据了相当的比重,karma这个梵文
词因此满载着复杂的内涵,使得“行动”(action)这个英语单词不胜重荷。这就是为什
么我们何以干脆把原词空运过来,纳入自身语汇之故。(业 的巴利语是 kamma)
然而,如今这个词既已成为日常用语,我们在拆解它的内涵时,却发现搬运后不少含
义已混杂不清。在多数美国人看来,karma与命运同义——恶运是一股来自我们过去的
、不可解释、不可改变的力量,我们对它隐隐约约感到罪有应得、想改变它却无能为力
。我听见人们在恶运突降、招架不及时,逆来顺受地叹道: “我猜这是我的karma”。
这句话里隐含的宿命感,是我们当中不少人何以对业力观心存排斥之故,因为听上去像
是在麻木不仁地故作神秘,如此即可使任何苦难、不公正之事合理化。“如果他贫穷...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