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国子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字迹清秀
当年的考棚 资料图片
古代选拔官员,最高等级是殿试,皇帝亲自监考,考生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从太阳出山考到太阳落山……昨天,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秦淮区人民政府主办。
现场展出的清光绪六年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从头到尾都是清新隽秀的楷体字,拿来当字帖一点没问题!
【南京状元的殿试草卷】
长达3米,能当字帖
长约3米的草卷,全部为毛笔书写的小楷,字迹清秀,从头到尾没出现圈改……昨天,南京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堪称“惊艳”。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份草卷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收藏家,委托原江南贡院馆长周道祥先生进行捐赠。“放在现在,就是考场上打的草稿,还要经过再次誊录。”周道祥说,这份草稿还有一些偏字、难字,“相比之下,汉字听写大会简直弱爆了!”现场有学者议论。
存世极少非常珍贵
明清时代,战乱频繁,明代的殿试试卷早已全被焚毁,而清代试卷几乎也被八国联军销毁殆尽。况且,殿试试卷在当时属于皇家“绝密档案”,均藏于皇宫大内之中,不允许遗落到民间。
至今,只有山东青州明万历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214
2
拜登带孙女到处跑,是不是公器私用?
t****h
发帖数: 2969
3
人家说白了,锅内很多私下操作更可怕
c***s
发帖数: 70028
4
据悉,房祖名是在其北京寓所“Naga上院”被捕的,这片位于北京二环以里的豪宅区,因成龙、房祖名的驾临,被网友戏称为“龙宫”。
房祖名北京住所豪华内景。
“龙太子”房祖名吸毒,拘留东城区看守所,衣食住用可比不上昔日的豪奢。据悉,房祖名是在其北京寓所“Naga上院”被捕的,这片位于北京二环以里的豪宅区,因成龙、房祖名的驾临,被网友戏称为“龙宫”。如今身陷囹圄,房祖名过的又是怎样的日子?从奢华“龙宫”到简朴看守所,这一步之遥全因“龙太子”的一念之差啊。
Naga上院“龙宫”
房祖名的毒趴地点为其北京豪宅“Naga上院”,这是成龙送给儿子的28岁生日礼物。为了确保业主的高端层次,该豪宅最小户型都有300平方米。
●地址:原康有为故居所在地,北京东直门内大街9号(二环以里东北角),紧邻雍和宫、国子监和孔庙,为皇城风水宝地。
●户型:600平方米,房间内四室三卫两厨一保姆间。(见样板房平面图)
●人均面积:因房祖名一人居住,所以人均面积为600平方米。
●售价:均价为每平方米7万-8万元,一套房子含税价值约6000万元。据悉,成龙2006年花了4800万元购入。
●费用:物业费12元/月/平方米。... 阅读全帖
m*******6
发帖数: 11762
5
还挺正规的,还有收费的凭证
c***s
发帖数: 70028
6
昨天早上活动开始前,国图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王爱荣就在第一名。供图/国家图书馆
“没想到等了这么久,居然没抢到头香!”为抢羊年的头炷香,湖北人王先生腊月二十八就在雍和宫门口排队,谁料在等待了77个小时后,却在开门后被其他香客反超未能如愿。北京晨报记者获悉,昨日雍和宫进香人流量超过8万,警方在高峰期采取限流等安全措施。
雍和宫
/现场/
外地香客排队77小时抢头香
昨天凌晨5时许,北京晨报记者来到雍和宫门口的栅栏前,发现已经有近30人在排队。坐在队首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他自带小马扎,穿着黑皮衣,手戴白手套,一边搓手一边和周围人聊天。“我从老家湖北骑了三天三夜摩托赶到北京来上香。腊月二十八就到雍和宫门口排队,民警看见我都感叹来得早。”他说,自己占好位置后就没怎么再动地方,连水都不敢喝,就怕上厕所被人占了第一的位置,“我是为了给一位生病的亲人祈福才这样,马年初一雍和宫的头炷香就是我上的。”他颇为自豪地道。
早7时,等待上香的香客已经排到北新桥地铁站口。虽然民警、保安一直叮嘱注意安全、不要跑,但雍和宫一开门,大批香客还是冲了进去,在此期间,另一名香客超过王先生,第一个把香插进香炉。
“去年...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7
3月19日晚,2016“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北京国子监举行,李冰冰身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亲善大使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推广大使,连续八年亮相活动并发表环保宣言:直到80岁也要坚持环保,并呼吁公众重视环境的恶化,推行环保健康生活方式。
作为“地球一小时”首位全球推广大使,李冰冰从活动进入中国第一年开始,连续八年每年坚持参加。有网友评价地球一小时每年活动地点、主题、参与的人都在变,只有李冰冰是唯一固定的存在。致辞中李冰冰回顾八年经历时,亦言很庆幸和骄傲能够在一开始的满屏质疑中坚持下来,“我坚信,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有收获。环保,就是一项水滴石穿,用无数人的坚持来改变世界的行动。我将会继续坚持下去,直到80岁也要为环保尽一份力。”
相关阅读
任泉宣布息影 好友李冰冰力挺:支持你任老板
3月17日,演员任泉宣布息影,专注于做创业投资,随后,圈中好友也是生意合伙人的李冰冰发微博支持任泉:“泉哥永远清醒果敢,没有瞻前顾后,没有患得患失……支持你任老板!”
任泉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3级明星班,当年曾凭借《少年包青天》中公孙策一角大火,《都是天使惹的祸》、《一脚定江山》、《名捕震关东》等也被...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8
2016年高考的第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普通初夏的普通一天,可是对于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肯定是紧张到不行,作为过来人的欧尼们都懂!希望各位参加高考的同学不要紧张,这个时候,需要看看老公冷静一下。尤其是看看学霸老公的优秀履历,既养眼又打鸡血!
现在就来说一说颜值逆天、演技爆表、超暖又学习超好的——宋仲基!
从小学到初二,宋仲基一直是韩国广域市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代表选手,有6年作为大田广域市的代表选手,并参加过三次全国体育大会,后来因为脚腕负伤中途放弃,专攻学业。经过努力,升入初三的宋仲基成为副班长和学生会会长。(大韩民国痛失短道速滑优秀种子选手一枚......)
进入高中后,宋仲基更加刻苦,高一表彰为模范生,高二担任学生会会长,高三时获表彰功劳奖,高三时所有科目全部是“秀”。在韩国的成绩计算机制中,“秀”相当于的国内的“特优”,是比优等还要更高等级的分数。英语数学全校第一。宋仲基因此获赞“史上最帅的学霸”!(心痛同校男生,压力该有多大。长得比我好看就算了,学习还比我好辣么多...)
高考第一年没考上理想大学选择复读,第二年以380分(满分400分)全国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韩国名...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9
9月15日,“大美寻源一一吴悦石莫言杨华山翰墨三人行”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幕。莫言在出席开幕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拍卖市场上频频出现的莫言书法作品,莫言说,“这些作品大部分都不是我写的,它们很多都比我写得好,我也不敢掠人之美,希望这些先生们不要埋没了自己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比较好。”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以三位艺术家共同创作为主。吴悦石年少时便得画坛耆宿亲授,为国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杨华山是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两位画家与莫言是数十载至交好友,因此才有了这次跨界创作展览。
其中一些作品由杨华山先生画人物,吴悦石先生补景,莫言提取画作的精髓,凝练成精辟的诗句哲理。另一些作品反其道而行之,由莫言先生先题字,两位大家根据题字作画。莫言题文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比如一幅渔人和樵夫在树下喝酒图,莫言题:“你打鱼我砍柴,哥俩相逢酒三杯。你好我好大家好,劳动人民最开心。”
杨华山说,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是诗、书、画皆能。南朝宋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与中国画论的发展并驾齐驱,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以画味道的精神境界。
近代老舍给白石老人的命题画作“蛙声十里... 阅读全帖
f*x
发帖数: 19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人朱少章
当那封信来的时侯,朱弁正躺在自己的太学宿舍里的那张单人床上。
当时正好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外面阳光明媚,屋子里很亮堂。朱弁
喜欢在这种时侯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躺着。所有的太学生几乎都到西
湖去赏芙蓉了。但是朱弁喜欢一个人在屋里躺着。
从朱弁的角度从窗户看出去,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长得很好,叶子
又绿又密。朱弁知道那棵树上还长了许多又红又大的石榴花,但是
朱弁自己看不见,因为他是色盲。
当然朱弁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色盲。色盲的存在是500多年后的一个意
大利色盲发现的,在朱弁的时代,所有的色盲都不知道自己是色盲,
朱弁也不例外。但是朱弁知道到春天的时侯花就会开,尽管自己看
不见,花也还是会开。这一点是同宿舍的赵德章最近证明的。赵德
章的伯父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公爵,赵德章在很小的时侯就看了很多佛
教因明学的典籍,所以现在在太学里是因明方面的高手。比如赵德
章认为天理和因明是互相融合的,天理中的天君亲和因明里的天因明相
对应,这一点连国子监的祭酒张宜大人以前都不曾听说,对此朱弁由
衷地佩服不已。
但是当那封信到来得时侯朱弁并没有在想天理的问题,那不是他的兴趣。
朱弁当初进太学的时侯选择的是比较务实的策论
w***g
发帖数: 32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代官员的品级1
品级
官 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
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
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m*******e
发帖数: 21667
12
☆─────────────────────────────────────☆
daemonself (daemon) 于 (Sun Mar 1 17:27:53 2009) 提到:
真是笑死了,这个不知道是哪位留辫子的明史专家的研究成果。先不说多少吧。那我们
来看看伟大光荣的辫子朝的历史性的创造:捐纳制度。当然这个制度是东汉发明的,但
是东汉末年早就是君非君,臣非臣的乱世了。而我们得辫子超那可是康乾盛世就把这个
伟大的制度搞的如火如荼。随便google了一个帖子供明史'专家'们批判
清朝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其他朝代虽然
有,但是都不如清朝这样成系统,而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康熙征讨准
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因此仅仅山西一省当年1年内捐县丞1万2千人,甘
肃半年鼓捣了1万7;雍正年间督考国子监,就是考察那些纳过捐,但还没有正式到任正
在等缺的候补官们,结果1万多监生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人交白卷,(
这不是我随便编个数字危言耸听,八股文是非常难得,不会就是不会,四书五经里面拿
句话出来让你破题发议论
N***c
发帖数: 1090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二张”的命运
雷颐
张佩纶、张之洞两位直隶同乡曾是清末政坛重要政治派别“清流党”的两员健将,以清
流“二张”著称,名重一时。但后来却一个发配流放,一个位极人臣,天壤之别,屡为
人叹。二人宦海生涯的顺逆升沉,生动反映出清末政坛的种种“世相”。
政坛总有不同派系,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所谓“清流党”就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一
个重要派系。清流党是当时京师官场的一个松散团体,多为 “言官”组成,绝大多数
出身翰林,多在翰林院、都察院、国子监等衙门任职。他们不掌实权、不负责具体、实
际事务,以维护纲常名教等传统意识形态的“纯正” 为己任,以此针砭朝政,推崇气
节道义,抨击贪官污吏;对外交涉主张强硬态度,反对妥协;反对学习西方,强调严守
孔孟之道,大胆弹劾他们认为有悖儒教纲常的大臣。他们以“敢言”著称,但背后也不
无个人动机,因为一旦通过“清议”获得名声,高官厚禄便随之而来。
“清流”之所以能声震一时,甚至影响朝政,根本原因还是慈禧的支持,因为曾国藩、
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官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势力渐大,以致慈禧在不得不倚重他
们的同时,又要千方百计压制、控制其发展,所以又借助“清流党”打击湘、淮“疆臣
”势力
t****u
发帖数: 861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元朝汉化的扫盲贴 (转载)

问题是几个官儿是靠科举上去的,其中汉人又占几个?网上随便搜搜。

元代科举考试,共举行过9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科
举规模,无论就取录人数或进士的地位前途,都和唐、宋相两朝难以相比。元代后期50
多年,科举取士(包括国子监生员会试中选者)共 1200余人,占当时相应时期文职官员
总数的4%。按比例,只相当于唐代和北宋的十分之一强。元行复科举后54年间,可以确
定以科举进身参相者共9人,其进士中官至省部宰臣(包括侍郎)、行省宰相及路总管者
,据目前所知,亦不过六七十人(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
如上所述,元朝科举制度的规模很小,它对有元一代的既定用人格局,没有产生多
大影响。不过,元朝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非考亭(朱熹 --引者)之
学"的作品,被当作"邪说"而毁掉(《金华先生文集》卷26)。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
科举制度,以理学科士,维持了将近600年。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
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
社,2001年)。

注意元朝科举分左右榜,左榜汉人进士根本没啥前
a***n
发帖数: 3633
15
解放前著名大学还留有部分国子监的性质:政府负担
一部分人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这些数量和现在或者
解放后比只能算是个例。49年前大学生总数才几个?
就好比中彩票发财的人是不少,但是你一定要说中彩票
发财的人多了去了,别人也实在不好说什么。
s*****u
发帖数: 186
16
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太学体”,不知道的人自己去google。当年石介流毒,祸害了不
少国子监和太学生。幸好有嘉祐二年贡举。如今这种文章得满分,置唐宋八大家于何地
?!
x****u
发帖数: 44466
17
这个问题分两阶段看比较好,宋之前科举不太成熟的时候,当官的大都是太子党或者李
刚儿子,他们的素质能比宦官好多少我很怀疑。毕竟宦官成千上万,能爬上去的都是智
力超群的。
明以后科举制度成型了,不过看看考得都是些什么东西。真正治国手段还需要在国子监
起草公文过程中学到,也不见得比给皇上盖印的太监懂得更多。
d*****0
发帖数: 68029
18
【男】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初六,西历1900年11月6号,距太
后大寿还有5天。这次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女】 《太后懿旨选》出版发行。
【男】 全国各地官员、百姓继续深入学习、落实太后“圆明园讲话”精神,以“
讲话”精神指导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女】 久经考验的大清皇室忠诚战士、大清人民的优秀儿子张文襄公之洞逝世。

【男】 皇帝陛下接受新任三国公使递交的国书。
【女】 长篇通讯《人民的好公仆——常贝勒》。
【男】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言人就日本海军在东海阻拦我北洋水师正常航行一事
发表谈话。
【女】 全国农村稳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男】 朝鲜、越南、南掌领导人电贺太后诞辰。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女】 由翰林院编辑、龙兴书局出版的《太后懿旨选》,今天起在全国各地发行
。这本书收录了太后近年来的诏书共75篇。其中有部分篇目是以前未公开发布的。该书
全面阐述了我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为我朝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切换画面)礼部侍郎李鸿藻出席了发行仪式...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今朝官职与古制对应,问诸贤
试戏与古制对应,以观公器变迁: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其职盖为秦惠王以下之相国、丞相,唐之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參知政事邪?
令计划,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其职盖为中书舍人邪?
直辖市书记市长,其职盖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明之南北直隶布政使、清之直隶总督邪?
司法部长、公安部长,其职盖为鲁之大司寇、汉之廷尉、隋唐以下之刑部尚书邪?
教育部长,其职盖为礼部尚书或国子监祭酒邪?
国防部长,其职盖为太尉、大司马、兵部尚书邪?
财政部长,其职盖为户部尚书邪?
建设部部长,其职盖为工部尚书邪?
中央纪委书记、监察部部长,其职盖为御史大夫、大司空、明清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邪?
中央组织部部长,其职盖为吏部尚书邪?
外交部部长,其职盖为汉之大行令、大鸿胪,北齐以下鸿胪寺卿,清之理藩院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邪?
W******r
发帖数: 87
20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举入仕而为一、二品...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8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的灭亡 (转载)
好一个“美国现在就相当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情形”,那你的共产党是
努尔哈赤还是李自成啊, 好像当年的努尔哈赤李自成都没争先恐后
把自己儿子闺女一个个往大明朝国子监送,在王府大街就业,在大明朝
置地买房的吧。
看看当今中国,你还扯什么“贪腐是表,本质是财富集中”
你这是突破了传统“指桑骂槐,春秋笔法”的一种新文学手法吧。
C********g
发帖数: 9656
22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采写:米鹤都·墨诞、编辑:米鹤都
◇ 前言
又是一度“九一三”,网上到处可见为林彪抱打不平的长篇短语。我对林副统帅素
无好感,当然也并不赞同将文革前期的污水全部倒在他的头上。不过,他确如一些文章
所言那般“睿智”和先知先觉,为何在1959、1962、1966三个历史关键时刻,他却都义
无反顾地站在了错误的一边。其实他的功过都是非常清楚的。不说作为一个真正以人民
利益至上的历史人物,就从爱护个人“羽毛”的角度,他也不至于做出哪些助纣为虐的
勾当。
本文并非评述林彪的功过,而是由此想到那个黑暗时代中曾挺身而出的草根英雄。
文革初起之时,曾经有两个不知名的北京中学生,给林副统帅发出了公开信。此信震动
了全国,也激发了人们对绝对迷信的第一次反思。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远比此时正在制
造现代迷信的林副统帅高明得多。尽管他们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依然对人民而后的反
思留下了火种。
在1976年的那次人民群众奋起反抗文革暴政的斗争中,他们再次率先站了出来。
1977年1月,他们和...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97
23
人伽利略、牛顿当年刚开始也都是学生时代搞科研,搞出名堂才进入体制的吧。咱中国
当年什么岳麓书院、东林书院,国子监,翰林院什么的,也是国家力量支持啊,县里的
公学还给秀才们每月二两银子生活费呢,折合到现在也四五百块人民币,超过很多研究
生工资呢。再说了,搞不出来科学,搞个科学萌芽也行啊,搞到最后连个人眼睛是球形
结构都不知道,还有螟蛉捉青虫给幼虫吃,国人统一认识是螟蛉认青虫为义子(鲁迅说
的);义和团打八国联军,说是把女人月经带放城墙上,洋鬼子的炮就炸膛了,这都
tmd什么玩意啊。怎么格物致知就格出来一堆这种巫术的东西?真要一堆人对着竹子格
致来格致去的,也能格出个植物分类学萌芽吧
c*c
发帖数: 239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论韩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5
作者:妖道无花 发表日期:2011-6-3 23:10:00 回复

有一天,我听见董卓这样说,你们这些人说我是国贼。那么好,我率军在西凉同敌
人浴血沙场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你们说,你们代表着道义,可是黄巾贼们,又究竟是为何而起?
是谁毁掉了大汉的光荣?不正是你们这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贵族吗?你袁绍有什么
资格在我面前挺剑而起?
杀掉你们这样的酒囊饭袋,对我董卓来说就像杀条狗!
有一次,我听到曹操在酒宴上拔刀叹息,他踉踉跄跄,语无伦次——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
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
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
,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他一个人走在熊熊燃烧的洛阳广场上,复兴的希望已经彻底泯灭了,剩下要做的
,是一个不留地消灭他曾经的盟友,并在这个没有光明的世界上活下去,于是有了那首
告别过去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有博士吗?
有,比如国子监博士, 从七品。
E******u
发帖数: 392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贞观之治开始
唐纪八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 武德九年(626年):上于弘文殿聚书四部二十余万卷。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上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等议定律令。燕郡王李
艺据泾州反,败,奔突厥,被杀,传首长安。五月,苑君璋来降。幽州都督王君廓谋叛
,道死。岭南冯盎等相攻,太宗遣使抚之。吏部刘林甫奏四时听选,选拔士人。
二年(628年):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突厥突利、颉利可汗相攻。上遣刘
旻、刘兰成等击朔方梁师都,师都败死,平朔方。太常少卿祖孝孙作《唐雅乐》。
唐纪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 贞观二年(628年):上斩卢祖尚,寻悔之。西突厥内
乱。突厥北地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立夷男为可汗,上遣使封之。
三年(629年):房谋杜断。上拔马周为监察御史。以并州都督李世勣。兵部尚书李靖
、华州刺史柴结等众合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
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破定襄,又破颉利可汗于阴山,大酋长众人碛口请降;唐
斥地自阴山至大漠。太宗称天可汗。四月,颉利可汗至长安请降;东突厥亡。唐置地纳
突厥降众。六月,上欲修洛阳宫,张玄素谏而罢之。伊吾城主、高昌王麴文泰入朝。
...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唐代宗时期
唐纪三十九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 广德元年(763年):杨绾上贡举条目。吐蕃入大震关,尽取
河西、陇右之地。吐蕃入寇陕,度便桥,上急出长安,幸陕州。吐蕃入长安,立承宏为
帝,大肆剽掠,长安中萧然一空。郭子仪击吐蕃,吐蕃出长安。削程元振官爵,放归田
里,后复启用。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剑南西山诸州亦入其地。
二年(764年):置程元振于江陵。立雍王适为皇太子。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大使,抗
仆固怀恩。李光弼引兵归徐州。刘晏疏浚汴水。五月,初行《五纪历》。七月,李光弼
薨。九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拔当狗城。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进逼奉天。郭子
仪御之,虏不能克。十二月,加郭子仪尚书令。是岁,天下口一千六百九十余万。
永泰元年(765年):党项寇富平,焚定陵殿。河北各路节度使互相表里,朝廷专事姑
息,不能复制。仆固怀恩诱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数十万众俱入寇;怀恩中
途遇暴疾死于鸣沙;白元光、周智光击破吐蕃之师,郭子仪与回纥盟,回纥道退;吐蕃
亦退,子仪遣白元光破之于灵台、泾州。
唐纪四十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 永泰元年(765年):蜀中大乱,崔旰、郭英乂等相攻,韩澄
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唐文宗时期,牛(僧孺)李(德裕)党争达到高潮。不过我个人总以为牛李党争有点近
代国家党派斗争的味道。古人本着“君子不党”的原则,认为党争是罪恶的;现在看来
也未必然也。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上 太和元年(827年):以李同捷为兖海节度使,同捷不受诏
。上命乌重胤、王智兴等同讨同捷。
二年(828年):上亲策制举人,刘蕡对策极言国祸;中策者裴休、李郃、杜牧等人,
刘蕡落第,不得仕于朝。诏削夺王庭凑官爵,命诸军四面讨之。加王智兴司徒,中书侍
郎韦处愿薨。李同捷军势日弱;命谏议大夫柏耆宣慰魏博。
唐纪六十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 太和三年(829年):李载义攻沧州,李祐拔德州,李同捷
与李祐书请降于祐,斩同捷。柏耆争功,变为循州司户,寻杀之。李祐薨。以李德裕为
兵部侍郎,复出为义成节度使。李宗闵为同平章事。南诏入寇,陷雟州、戎州、邛州,
大掠成都。
四年(830年):牛僧孺入朝,以为兵部侍郎。山南西道兵乱,杀李绛,屠其全家;温
造平乱。以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练士卒备南诏。
五年(831年):卢龙兵乱,杨志诚逐李载义,诏以志诚为幽州节度使。上与宋申锡谋
诛宦官,郑注诬告申锡,贬漳王、申锡,...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后唐继续,李从珂即位后,儿皇帝就要粉墨登场了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 天成二年(927年):赐死豆卢革、韦说。任圜致仕,寻
杀之。楚王殷始建国。朱守殷据大梁反,唐主攻大梁,守殷败死。吴丞相徐温卒,吴王
(杨溥)即皇帝位。
三年(928年):契丹陷平州。以王建立为同平章事。楚、荆南战于岳州,高季兴大败
,与楚请和。楚水军击汉,汉主以苏章敌之,大败楚兵。吴击楚岳州,大败,楚虏其主
将以归。上诏削王都官爵,以王晏球、安审通等起兵讨定州;契丹救定州,大败,自是
不敢轻犯塞。高季兴称藩于吴,寻季兴薨,其子袭位。
四年(929年):唐兵克定州,王都自焚,秃馁押斩于大梁。高从诲因楚王殷以谢罪于
唐,上以其为荆南节度使。楚王子希声诛高郁并其党族。吴徐知诰、知询不和;知询入
朝,知诰留之,自是知诰始专吴政。
后唐纪六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 长兴元年(930年):安重海诬李从珂,从珂返洛阳自辩
。孟知祥请割云安等十三盐监隶西川,上许之。边彦温告安重海反,上斩彦温。族诛李
行德、张俭。董璋(东川兵)与孟知祥(西川兵)反;董璋克阆川;西川李仁罕围遂州
,东川兵陷征、和等五州;孟知祥守剑州,...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561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肃顺很牛啊
见识,学识都不错,可惜还是太狠了点,得罪人太多
让两宫太后给废了
具体事例就是借科场舞弊案杀了军机领班大臣(相当于现在有人借高考舞弊案把总理给
杀了),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维护左宗棠
满清一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
“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顺、康两朝,天下初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
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估计和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命意相同)。咸丰八年的科场案,
则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柏葰担任顺天
乡试主考官,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
办理。柏葰阅卷,将罗卷定为副榜。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
榜则入国子监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乃委托靳祥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
。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审。此
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
于柏葰权位,不敢公开批驳,只是私下告诉了御史孟传金。御史的职责就是纠察,遂以
上奏。咸丰亲派太监到礼部取得罗卷,看...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0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史可法
郑家也很搞,他爹投了清,他反清道出了名。八成在南京国子监书念多了的缘故。
j********p
发帖数: 9680
33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952)
新浪历史论坛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
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
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
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
法术的意义多。
在这种私制度之下,最坏的还是他们自己心虚,要替自己留一个退步。这个退步,就留
在关东三省。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
我们已讲过:满洲人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小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
。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
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
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
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
,因此不许福建...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34
日本不会成为元朝的,日本人深信自己的文化优越于中国,又花了百年时间透彻学习了
蒙元和满清的统治经验,并基于此总结出在中国沦陷区内施行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灭绝
。征服期将学习蒙元屠戮政策,安抚期也将采取比蒙古和满洲更严厉的全面本土化政策
,而不是简单的蒙古隔离政策和满清同化政策,因为历史已经给出这两条道路的结果。
蒙古没逼中原学蒙文习蒙俗,反而成立蒙古国子监,日本基本是在沦陷区沦陷伊始即迅
速展开日语教育。
如果日本赢得全面战争,中华主体将不可能再存于世,日本也不会成为第57个民族。
g******t
发帖数: 18158
35

曾的衣钵轮不到李鸿章,轮到谁啊?海日说说看
李鸿章在晚清的上升,曾国藩的影响极大。李鸿章曾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部的功业
是老师提挈的”,这个老师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提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因此,李鸿章对曾国藩念念不忘。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写信给曾的两个儿子,说:
“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又在挽联中痛悼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
天下才。”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师生之谊,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三十年当中,李鸿章扶摇
直上,成为晚清第一重臣。《庚子西狩丛谈》中说:李鸿章“平素最服膺曾文正公,启
口必称我老师,敬佩殆如神圣”,李鸿章敬佩曾国藩如神圣。李鸿章对曾国藩,不仅感
念,而且佩服。晚年还说:“我老师文正公,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
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李鸿章佩服曾国藩,可谓五体投地。
曾国藩对李鸿章也是器重得很。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
说:“令弟李少荃(李鸿章字少荃)自乙丙之际(1845、1846年),仆即知其才可大用。丁
未(1847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http://hx.cnd.org/?p=108047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引言
二零零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个系列,陆续发在微信朋友圈里
。写完之后,有人建议整理一下,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顺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地图附
上,以便读者参考。所附地图,都是来自维基百科。在这里向维基百科表示感谢。
(一)
我贴出《历史应该怎样解读》那篇杂感之后,有朋友提出质疑,说高句丽跟高丽没有关
系,只有韩国人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承认,似乎我把高句丽作为朝鲜人的祖先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丽人是高句丽的承传似乎是人皆尽知的公
论,听大人说朝鲜也叫高丽,以前叫高句丽,后来把中间的句字去掉了,就叫高丽。因
为朝鲜既是国名,也是民族的名称,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高丽或者高句丽到底是代表民
族还是国家,只是知道朝鲜,高丽和高句丽是不同时代使用的名字,把时间概念抛开不
算,都是一回事。但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那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不关心。虽然高句丽也曾占领过
中国东北大片...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87
37
它是中国第一部被明文禁毁的小说 却对邻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说到明清著名小说,大家会想到《水浒传》《三国演义》,其实当年还有一部《剪灯新话》也是非常有名的。它是在南京写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被官方明文禁毁的小说。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它在周边邻国大量流传,并对亚洲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遭禁是因为明代最高学府校长上书倡议
《剪灯新话》是明洪武十一年(1378)写成的,永乐十九年(1421)重新校订出版,正统七年(1442)被禁。
它之所以会被禁,与当时的国子祭酒有关,也就是明代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校长。此人叫李时勉,那时刚上任几个月,可是很郁闷,为什么自己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堂,激情洋溢地宣讲四书概要,这太学生们还是打瞌睡呢?于是他晚上到学生宿舍去交流,询问大家都在看什么书,是《春秋》呢,还是《诗经》?没想到学生们看得最多的书,竟是一部《剪灯新话》。
李时勉很惊讶,他知道这是国子助教瞿佑写的小说,听说此人学富五车,还一度在太学讲授《春秋左氏传》,但他自己没有看过。这位校长有点偏执,他主持太学工作期间,主张“格致诚正”,小说是不能读的。
于是校长从学生那里借了本书,回家挑灯夜读。看着看着...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8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
是明太祖。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
,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
,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
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
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十三陵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
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
,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
间阉党专政...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9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作品
“穿越”的热潮流行得久了,回去做帝王将军公主小姐,各种样的瘾,那些经典的穿越
小说,已经带我们体验过很多遍了。
倘若,如果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位普通劳动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比如,回到今天极有关注度的大明朝,成为普通老百姓一枚。
那么,一件很痛苦的现实便是:规矩多。
衣食住行都是规矩
如果仅看朱元璋开国时期创立的明朝社会体制,以及那个体制下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恐
怕很难把明朝同“丰富多彩”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因为朱元璋所创造的社会体制,是一
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简朴刻板的世界,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规矩
严格,秩序分明的传统农庄。
而说到明朝这个“农庄”的规矩,那更是名目繁多,衣食住行,样样都有严格的条令,
违规的代价,则更是惨重的,稍微不留神,就很可能是牢狱之灾。
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初期,特别是朱元璋统治时代,是一个穿错衣服后果很严重的时
期。明朝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
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犯罪的后果很严重,但要想不在穿衣服问题上犯罪,却也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如果我
们以现代...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厉害在哪里?zz
相比宋太祖赵匡胤温柔而迂回的政治手腕,同样重视中央集权的明太祖朱元璋下手明显
要狠得多。对权臣残酷血腥的清洗、对属下恐怖严密的监视、对文人肆意妄为的迫害,
共同构成了朱元璋颇有些黑色幽默意味的荒诞暴力史。
明朝建立之初,虽然朱元璋勤于朝政、鞠躬尽瘁,但借由战争浮上新贵阶层的地主官僚
还是想方设法地营私舞弊、盘剥农民,曾经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功臣宿将也开始居功
自傲、巧取豪夺。由于民生之艰难,刚刚缓和的农民运动又有抬头的趋势,再加上东南
沿海一带倭寇频繁出没,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明朝竟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朱元璋也充
分认识到官员腐败的危害性,他制定了严酷的《明律》,又建立起都察院,下设十三道
监察御史,用以施行《明律》中所规定的严刑峻法。
明太祖对权臣的血洗,是由胡惟庸开始的。朱元璋手下最具远见的文臣刘基一开始就认
为胡惟庸这个人不过是区区小犊,不能委以重任,一旦重用必然导致辕裂犁破、祸不单
行。胡惟庸的为人向来狡猾奸诈,当上宰相之后更是恃权自专,常常不经请示便自行决
断朝中的生杀陟黜之事,甚至私自拆阅公文,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章就藏匿不报。后来,
他眼见朝廷官吏屡屡得咎,有的人甚至性命不保,...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438
41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
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中有记载,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经有过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的记录,导致了河北官嘲整体沦陷”的局面。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命令人悄悄把金银财宝以及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以此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有贪贿行为。
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等钱物,不但以贪贿罪处理,甚至还面临在朝堂之上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被砍下头颅的风险。
隋文帝用这种“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在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隋文帝曾暗中派人向一些他认为可能有贪腐行为的官员行贿,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 阅读全帖
m******w
发帖数: 284
42
孝康敬皇后张氏(?-1541年),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同起居,后宫除了张皇后,竟无其他妃嫔,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太子朱厚燳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尊张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武宗崩,因为无子,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日子一久,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终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3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化贞 和 熊廷弼
没时间整理,拷贝的比较乱,大家随便看看。
在少量接触到几何学,被演绎法震撼的中国士大夫中,有首辅叶向高。
传教士积极传播几何,天文,地理的潜台词就是,通过已知可以推出未知,通过有形可
以认识无形。无形无象的上帝,可以通过理性证明去认识。
后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理由是真佛无形,不可以塑造偶像敬拜。慧远法师诡辩,百姓无
法认识无形的事物,必然要通过有形的偶像去认识。作为坚决的偶像反对者,基督徒别
开生面,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借助演绎法,去认识上帝,建立了严密的神学体系。摆脱
了佛教的困境和歧途。
首辅叶向高退休后,带了一大群弟子,在家乡福建研究传播天学。历史上称为三山论学
。叶向高最推崇西学凡事讲求证据的精神。在为职方外记作序中特别称赞: “泰西氏
之始入中国也,其说谓天地万物皆有造之者。。。而其言皆凿凿有据,非汪洋谬悠如道
家之诸天,释氏之恒河、须弥,穷万动无人至也。”
叶向高说:“或疑天堂地狱之说与佛氏同,不知佛氏以报应言,西氏以义理言。解中辨
之详矣。……自混沌开辟以来,世界皆无所造,决无他物更大于天。而佛氏乃以天为帝
,释偃然而据其上,此其为谬诞无疑,西氏所以辟之力也。”
归隐论学的叶...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5

估计是轮回的哥哥写的
杨琏真珈盗掘宋陵财宝一事,自元代以来已广为人知。在当今互联网上,杨琏真珈这位
元朝总统可谓是臭名远播,遭到各民族无数男女老幼口诛笔伐。
那么,杨琏真珈盗宋陵是不是确有其事呢?
笔者在此可以坚定地告诉广大汉族或非汉族同胞,杨琏真珈犯罪事实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他已经受到元朝法律的制裁,得到应有的惩罚,“械之于市,士民称快”。
某些人可能对此要质问说大元政府为什么不对其人判处死刑?
没错,元朝藏族宗教干部杨琏真珈的盗墓行径影响的确相当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极大破坏了元政府与江南百姓的干群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即便将杨琏真珈处以凌
迟之刑亦不为过。
然而,我们看问题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元代是一个宽刑慎法的时代,据元末明初人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七八十年中,老稚不曾闻斩戮。及见一死人头,则相惊骇。
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而美国学者杰克·威泽弗德则告诉我们:“蒙
古人减少了宋朝严酷的刑律。他们减少了中国近一半的罪名数量,从两百三十三条减少
为一百三十五条。即使对保留下来的罪名,忽必烈汗也很少允许使用死刑。他在位三十
四年,有四个年份没有死刑记录。”“忽必烈...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46
摘自 汗青著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节选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
官污吏则未必一定无气节,如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和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
”马士英,以及著名的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事迹,就有极强烈的代表性。而其中牵涉到
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之表现,则颇令人齿冷。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
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
河南、大同三府。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
朝贵,结果为镇守太监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
——阮大铖,有极大关系。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就此熟识起来,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
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认真追究起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从王懿荣到孙诒让
——《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前 言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甲骨文研究走进学术界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和中国几千年
历史的长河相比,一百多年的甲骨学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却加深并印证了我们对于
中国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甲骨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籍中绵绵
数千载有关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种种或明或暗的传说,变成了可资信赖的历史。而这一切
的开始,就不能不直接归功到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个是甲
骨学的奠基者孙诒让。
首先介绍王懿荣。
王懿荣,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福山人。
字濂生,又字正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国子监祭酒。甲骨
文的发现者,金石研究世家,著名甲骨和铜器收藏家。根据《清史稿•王懿荣传
》中的记载:“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博学”。著有《天壤阁
杂记》、《续丛稿》、《各家藏金文目》等。其中,《续丛稿》所收为研究三代青铜器
铭文题跋约十篇。余外皆考证古泉学文章。无器形图,有尺寸说明,有释文,有考证文
字。据褚德彝《金石学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朱元璋如何惩治贪官污吏?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文丨姜卫华
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如果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到公道,可上京击
鼓直接告御状。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左右。朱元璋严惩贪
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措施到位,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朱元璋如何惩治贪官污吏?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就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所以,他登基后,在全国掀起
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首先,他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歪门
邪道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从上到下贪污腐败
现象极其严重,他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
律处死,决不宽贷。”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
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其次,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
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在中国,最常见的家族兴旺和衰落的过程是:上一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下一辈老
成守旧,艰难维持,再下一辈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所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富不过三代”这些老话,都是在说财富传承的不易。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财富经过一轮重新洗牌,以前的名门望族早已成为“伟大
的无产阶级”,想要在中国找能够几代财富传承的家族,成为了更加困难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这便是美籍
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策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家
族——苏州贝氏家族。
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
提起贝聿铭,可谓名满天下,无人不知。
上个月贝老先生刚刚过完自己的100岁生日。在他这传奇的100年人生里,他获得了
一个建筑师能拥有的全部荣誉。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贝聿铭身后,是一个传承了15代的名门望族。
根据贝聿铭传记的介绍,贝氏族人,为躲避元末的战乱,从北方迁移到了苏州。
他们靠行医卖药起家,到了乾隆年间,贝氏已经成为苏州四富之一。
贝氏家族曾经辉煌到什么程度?
首先是祖辈、父辈们在金融业开疆拓土,并转向政坛,身居要职。
贝聿铭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公知为何敢骂帝王为贼?
明末思想家、政论家就相当于现在的公知、意见领袖吧。他们言论的出格程度,远
超过今人的想象。他们敢公然论证帝王都是贼,现在有多少人知道呢。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
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周秦以后,君将豪杰,皆鼓刀之屠人。”
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
—唐甄《潜书》
唐甄为明末清初书生,中过举人,做过近10个月知县,然后做了商人。但做了几年
商人最后还是赔了本,他就收摊了,跑去江南,依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
唐甄认为天下的乱源就是君无道。社会上之所以有“小人”、“女子寺人”、“奸
雄盗贼”那些黑恶势力,罪魁祸首就是帝王那样的恶贼,并遭致万民的怨恨。“君之无
道也多矣,民之不乐其生也久矣”
与唐甄同时代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被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
蒙思想家”,都是牛人。
王夫之在明末中举,在湖北列第五名,因明亡失去了中进士的机会。明亡后,他积
极参加抗清活动,义军失败后则坚持不仕满清,专心做书生,把自己进阶为杰出思...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