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 发帖数: 2617 | 1 上回讲到日耳曼“盟军”的出现和后果以及东西罗马帝国在面对日耳曼入侵时的不同命
运。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2/History/31879195.html
东部帝国面对外敌,有时也不能总是靠着刀剑与城堡来支撑。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帝国
就在他们面前晃起了叮当作响的钱袋。
自四世纪末开始,东罗马帝国在多瑙河前线又迎来了另一个强大的外敌:匈人。如前所
述,诸多东日耳曼民族流窜欧洲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匈人的挤压,被迫把东欧草原让给
了这些被西方世界描述为形容如恶鬼,吃住在马上的亚洲游牧民。随后,匈人把铁蹄踏
上了中欧的土地,以今天匈牙利一带为中心建起自己的牙帐,许多悲催的日耳曼部族撒
丫子狂奔几千公里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匈人的马前卒。这里,我们
需要注意的是,匈人的入侵与八百年后比较为我们所熟悉的另一次所谓“黄祸”——蒙
古入侵欧洲相比有很大不同。13世纪蒙古人对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的进攻,是由成吉思
汗建立的政权统一、组织严密的蒙古帝国所执行的态度坚决(灭你)手段明确(三光)
入侵速度如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场噩梦般的大扫荡,达到了游牧民族征服史上...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2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3 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序幕
作者:吴智勇 来源:拙风文化网
喋血玄武门
古长安(今西安)城北,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太子李建
成和齐王李元吉骑马进入宫城玄武门。在走近临湖殿时,李元吉见有人影晃动,刚叫声
“不好”,秦王李世民已出现在身后。李元吉知事不妙,抽弓搭箭,朝李世民射去。连
放三箭,都在不远处落下。李世民勒停坐骑,拉满弓,只听“嗖”地一声,太子李建成
应声倒下。李世民转而奔进树林,不料马被树枝绊倒,将他摔落在地,李元吉闻声赶到
,跳下马,一把扼住他的咽喉。危急关头,忽听身后有人大叫。李元吉回头一看,见是
秦府大将尉迟敬德,便拔腿朝武德殿跑去。尉迟敬德也不追赶,拉起硬弓,一支箭稳稳
射出,李元吉立时毙命。
玄武门外,东宫和齐王府两千精兵呼啸而至。城门险被冲破。设伏在此的秦王心腹
张公谨命亲兵乱箭射出。玄武门守军见厮杀的都是皇子,不敢乱动。守将敬君弘却不顾
部下劝阻,率本部人马与东宫、齐王府兵厮杀起来,因寡不敌众,渐落下风。敬君弘死
于乱军之中。东宫和齐王府兵又来攻城,张公谨拚死抵抗。正相持不下,城下有人叫嚷
:“杀呀,去秦王府啊!”这时,城上两颗人头落下。...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4 附:
《旧唐书-苏定方列传》
苏定方,冀州武邑人也。父邕,大业末,率乡闾数千人为本郡讨贼。定方骁悍多力,胆
气绝伦,年十余岁,随父讨捕,先 登陷阵。父卒,郡守又令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
于郡南,手斩金称,又破杨公卿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乡党赖之。后仕窦
建德,建德将高雅贤甚爱 之,养以为子。雅贤俄又为刘黑闼攻陷城邑,定方每有战功
。及黑闼、雅贤死,定方归乡里。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
靖使定方率二百骑 为前锋,乘雾而行,去贼一里许,忽然雾歇,望见其牙帐,驰掩杀
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靖军既至,遂悉降之。军还,授左武候
中郎将。永 徽中,转左卫勋一府中郎将,从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征贺鲁,为前军总管。
至鹰娑川,突厥有二万骑来拒,总管苏海政与战,互有前却。既而突厥别部鼠尼施等又
领二 万余骑续至。定方正歇马,隔一小岭,去知节十许里,望见尘起,率五百骑驰往
击之,贼众大溃,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仗,绵亘
山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害其功,谓知节曰:“虽云破贼,官军亦有死伤,盖
决成败法耳,何为此事?自今正可结为方...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5 岳飞战绩及北伐真相辨析
岳飞的赫赫战功多是维护南宋的统治,镇压内乱起义,比较辉煌的是和伪齐军作战:
——1124年,岳飞射杀民军首领张超。
——1129年,岳飞破叛军王善于京师南薰门外。
同年,岳飞破叛军汉将张用于铁路步,破叛军李成于盘城。
——1130年,岳飞破起义军军郭吉、张威武于江南宜兴,并其军。
同年,杀汉将统制刘经于江苏宜兴,并其军。
同年,破戚方于广德。
同年,岳飞升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同年,杀意图投靠张俊的部将傅庆。
——1131年,破乱军张用、李成、马进于江西,升神武右副军统制。
同年,破江西建州义军及首领范汝为,升神武副军都统制。
——1132年,破乱军曹成于湖南,升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
同年,破乱军郝通于江西筠州,破乱军刘忠于广济,乱军李通于司公山。
——1133年,破乱军李宗亮等于筠州。
同年,全数剿灭吉州、虔族农民义军于江西,获宋高宗赵构亲赐“精忠报国”称号。
同年,升迁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江南西路制置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
置使,神武后军统制。
——1134年,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
同年,岳飞破郢州...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6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7 http://www.75533.com/top/645.html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
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未计算在内),改变
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
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欧洲战场从
未超过15万),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
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
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
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
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
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
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 阅读全帖 |
|
HQ 发帖数: 19201 | 8 这个问题吧,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仅仅是用个数字举例来说明意思。不是说这就是事实或者有什么根据。
比如说一开始德军是100,打完了到面对朱可夫的时候变成了60
一开始苏军是50,打完了到朱可夫那里变成了10
防守比进攻容易, 加分30
天气,过长的战线和铺的过大等原因让德国再减10
首都城下的决战,拼搏意志高涨加上飞机最后都占优势还有雪地师等原因让苏军加10
科涅夫的时候,德对苏 100 vs 80轻松搞定
朱可夫的时候, 60-10=50 vs 10+10+30=50 不容易搞定了。
貌似你们总想对这几个人做个对比。其实我并不想对比什么。
我只是说,防守方面科涅夫貌似是挺差劲的。如果一开始是朱可夫,可能不会那么惨,
但是
我觉得也会败退到莫斯科城下最后决战。到那个时候,朱可夫会不会被斯大林撤换呢?
朱可夫更善于防守,在最难防守的阶段他正好不在一线 |
|
HQ 发帖数: 19201 | 9 这个我很早就有阐述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贴得
发信人: HQ (我是笨笨),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时势造英雄,英雄要懂进退--乱说几个苏二战元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23:33:01 2013, 美东)
这个问题吧,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仅仅是用个数字举例来说明意思。不是说这就是事实或者有什么根据。
比如说一开始德军是100,打完了到面对朱可夫的时候变成了60
一开始苏军是50,打完了到朱可夫那里变成了10
防守比进攻容易, 加分30
天气,过长的战线和铺的过大等原因让德国再减10
首都城下的决战,拼搏意志高涨加上飞机最后都占优势还有雪地师等原因让苏军加10
科涅夫的时候,德对苏 100 vs 80轻松搞定
朱可夫的时候, 60-10=50 vs 10+10+30=50 不容易搞定了。
貌似你们总想对这几个人做个对比。其实我并不想对比什么。
我只是说,防守方面科涅夫貌似是挺差劲的。如果一开始是朱可夫,可能不会那么惨,
但是
我觉得也会败退到莫斯科城下最后决战。到那个时候,朱可夫会不会被斯大林撤换呢?
朱可夫更善于防守,在最难防... 阅读全帖 |
|
o**4 发帖数: 35028 | 10 率领孱弱的南宋军队,对战巅峰蒙古军队,战无不胜。
转一点百度百科的资料:
临安面君,加紧战备
金国灭亡后,刚刚亲政的宋理宗派太常寺簿朱杨祖前往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祭扫北
宋诸帝陵寝。不料谍报显示蒙古军在孟津、潼关一带开始屯军。使者想从淮东出发,此
时踌躇不前。孟珙认为:“淮东之师,由淮、泗溯汴,非旬余不达,吾选精骑疾驰,不
十日可竣事;逮师至东京,吾已归矣。”他和几位使者昼夜兼行,到达洛阳,干净利落
地完成祭拜后安全回到襄阳。
正当孟珙在襄樊组建镇北军以防备蒙古南侵时,枢密院命令他赶赴行在临安(今浙江杭
州)议事。宋理宗对孟珙非常器重,召见后夸奖道:“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
金,功绩昭著。”孟珙则说:“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
”宋理宗很高兴,又咨询中兴大计。孟珙答:“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
端平元年六月,宋理宗发动端平入洛,想抢夺中原土地,不料被蒙古人打的大败。他对
宋蒙形势的发展陷入迷茫之中,问起与蒙古的和议,孟珙的回答掷地有声:“臣介胄之
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这是一个武将最标准的回答。宋理宗听了后,就给孟珙很多
赏赐,并任命他知黄州...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24 | 11 北京城下,城里有三大营,城外有众多勤王部队,满清敢出全力吗?要是在锦州城下,
关宁铁骑还敢出战吗?估计野战只要兵力比达到1比3,满清就要吃了关宁铁骑了。 |
|
m******r 发帖数: 4351 | 12 你是高级黑还是满清粉吧
北京城里三大营几乎是摆设了,至多守守城, 出击是不可能的,万一城门丢了算谁的?.
别说当时,后来后金退了,城门都没给袁崇焕军打开。
城外众多勤王部队,除了袁崇焕和满桂的那点部队,还有谁啊?袁崇焕倒是想等再多一
点勤王部队来,崇祯不肯啊。
蓟州城下袁军都出城列阵了,后金不敢接招,锦州城下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上袁军怎么就
不敢出战了,问题是后金不敢再去锦州了啊。还什么1:3之类的,粉满清也不用这么吹
罢。 |
|
m******r 发帖数: 4351 | 13 另外文章越长,越容易出纰漏.
我有个想法,如果崇祯把袁崇焕下狱后,自己指挥的满桂刘之伦等几次战役漂漂亮亮地
赢了,那么袁崇焕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你看你能力不行吧,我能力比你强,服不服?
这样也许崇祯心情一好还有耐心听袁一方的辩解,放袁一条生路。(想起当年岳飞论述
淮西局势,朝廷不听,结果后来兵变果然如岳飞所料,岳飞反而有罪)。
事实是崇祯做得远远不如袁崇焕,为了保住面子,就得把责任都推到袁身上。(崇祯可
曾为自己瞎指挥检讨过?)
当时明朝和后金的和谈的情况,是后金内部更困难,皇太极愿意自去汗号,“上疏称臣
,求款再四”,还请朝鲜出面,“绍介其间”。还通过蒙古向明廷转告和谈的愿望。兴
兵攻明,每每打出求和的旗号。明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对议和这么排斥。结合两
次宁锦大捷,从若干年前的悲观变成片面乐观。
从袁崇焕罪名的演变看,也不像有城下经过这一节:
拿下袁崇焕的时候,崇祯质问两点:为何杀毛文龙,为何逗留京城不战,没有问为何蓟
门故意放水:
“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国榷》5505页)
过了几天,解释袁被逮的缘由,说关宁军不打仗,退懦自保。说的还是逗留不战...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3377 | 14 不要说东北军不抗日,东北军不抵抗的罪名背负了好久了,就因为西安事变,老蒋不宣
传,其实东北军打的一直是最艰苦的仗,淞沪,徐州会战他们打的阻击战,血战腾冲,
他们在远征军中攻下了腾冲,鲜为人知的是台儿庄第一枪和最后掩护其他军队撤出的也
是东北军,但是却很少有功劳,甚至就连吴克仁做为第一个抗战正是爆发牺牲的中将军
长,甚至一直被当做叛徒,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给平反,下面把东北军各军的结局贴一
下,希望他们的英灵在天能安息。不要再被一些脑残的人骂了。
第49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37年8月中下旬,日军开始沿津浦路大举南犯。刘多荃率第49军进驻沧县及静海附近
。8月21日,由日军第10师团步兵第10联队主力组成的右侧掩护队,开始向静海前进。
49军之一部立即加以阻击,与敌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向静海轰击,49军守
军奋力抵抗不支,被迫向南撤退。
1937年10月底,49军被调到淞沪战场。105师在钱江弄、江桥一线坚守阵地,遭到日军
重火力猛攻,626团团长顾忠全阵亡,该团一营伤亡过半。109师在纪王庙、马同桥一线
与数倍日军苦战,四... 阅读全帖 |
|
l****s 发帖数: 113 |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8c4501019yk8.html
肉眼看不见的历史 - 城头缘何换王旗
中国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北京
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三百六十
多年间,后人对那一年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的探讨经久不衰。
幼时接触这段历史,是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在那个资源贫乏的年代,一遍
又一遍读那本小册子。这篇成于抗战末期的名文,形成了大顺军入城后腐化变质的观点
,以至几年后大军进北京之前,毛泽东也据此告诫就要夺取天下的共产党人,一定要吸
取李自成的教训。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1644年春天的北京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一
明王朝从万历年间开始走向衰败,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是渡不过崇祯十七年?崇
祯虽然为人猜疑多变,可是在明朝的皇帝里面还算是个勤政的好皇帝。北面,满清皇太
极新丧,多尔衮上台,内部不稳,暂时不会大举入寇。各地民变蜂拥,可是富饶的江南
完好无缺。唯一的燃眉之急就是李自成,为什么偏偏就躲不过去?
...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16 不代表本人观点,转过来供大家参考。
http://bbs.tiexue.net/post_3725498_1.html
鞑子——屠蜀的真凶
孙次舟
一、《明史·张献忠传》的诬妄
清朝在征服中国和统治中国的过程中,很早就懂得文化统治的重要性。清朝为
了防止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大举反攻,进逼南京之威胁的再度发生,因此
制定了“迁海”、“告密”、“奏销”三项政策,对汉族人民进行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多
方面迫害。由于奖励“告密”的结果,发生了康熙二年(1663)的庄廷鑨私修“明史”案
,许多无辜者遭到杀害(株连而被杀者七十余人,被害之家的妇女均发边)。由此发生了
两方面的影响:在汉族知识分子方面,感到明朝的历史变成禁物,不能公开写作,公开
谈论了;在清朝方面,开始认识到文化统治的需要,对“明史”要来一番“钦定”工作
,对民间保存的明史资料,也要大力搜查一番。康熙十八年(1679)开“明史馆”,地方
官假借修史为名,向东南一带世家大族强索明史资料。人民惧祸,大批的明史资料被湮
没或窜改了。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为了《南山集》中有南明
的历史记事,触犯“忌讳”...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17 侯景之乱中当数十万“勤王”的兵马在健康城外袖手旁观之时,城内却有一位叫羊侃的
忠义之臣在独撑危局。他击退了叛军的数次进攻,为梁武帝赢得了本应是难得的翻盘的
喘息之机。可惜由于猪一样的队友,最终无法力挽狂澜。十分具有讽刺的是,这样的一
位忠臣居然是由北魏叛降而来的。
羊侃之父羊祉,曾出仕为刘宋的任城县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羊祉降魏并得到
重用,拜雁门太守, 后迁梁州刺史。羊侃的兄长羊深也是北魏后期的一位名臣,父子
二人于《魏书》,《北史》都有列传。而羊侃的事迹则见于《梁书》与《南史》。这一
家虽然比不上萧宝夤等一人兼跨南北史书,也算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朝秦暮楚的典型了。
羊侃降梁的动机和缘由,南北史书记载不尽一致。根据《南史 羊侃传》的记载,羊侃
是受父亲的遗命回归祖国的怀抱。“初,其父祉恒使侃南归,侃至是将举济、河以成先
志。”
然而根据《魏书 羊深传》的记载,羊侃是在河阴之变后为了避祸而降梁,这对于当时
在外地幸免于难的北魏大臣和宗室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初,尔朱荣杀害朝士,深
第七弟侃为太山太守,性粗武,遂率乡人外托萧衍。深在彭城,忽得侃书,招深同逆。
深慨然流涕,斩侃使人,并... 阅读全帖 |
|
K**********i 发帖数: 22099 | 18 蒙哥是在城下病死的。
南宋军杀死蒙军(还不一定是蒙古人)170人都算大捷,能杀死蒙古大汗?
可汗卫队都是看热闹的?
蒙古军不适应四川的气候,所以在钓鱼城下病死的人远远比战死的多。
南蛮子擦把冷汗看蒙古军退兵了,可能中途又打听到大汗病死了,于是就开始吹嘘杀死
蒙古大汗了,往上报功是关键。
信了你就输了。
后世努尔哈赤被大炮炸死什么的都是同一个逻辑。意淫而已,意淫自己打死了对方皇帝
,虽败犹荣。 |
|
j***j 发帖数: 9831 | 19 袁几次上疏提醒崇祯蓟门薄弱,如果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袁放水,然后带着主力和大将跑到北京城下送死?
袁在宁远城下把努尔哈赤干成重伤而死,与他那帮狼子野心的子孙不共戴天,袁是干什
么的,傻到幻想和他们勾结?
http://www.baike.com/wiki/%E8%A2%81%E5%B4%87%E7%84%95
崇祯的本事最多也就做个守财奴,明末又无财可守。文不能富国,武不能亲征,只知道
宅在深宫里捉急,然后不停滥杀手下大臣,江山岂有不败在他手里的。如果他身上还存
有半点明太祖的英明,出宫多到袁老师那里跑几趟学几招,懂得一点实际情况,也不至
于和袁配合的那么差,被人一挑拨就散架。 |
|
f****r 发帖数: 5118 | 20 第二次平壤城之战[编辑]
翌年元月5日,明军进抵平壤城下,8日与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15000人战于平壤城;平
壤城东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
有牡丹峰高耸,地形险要。李如松的部署如下:蓟镇游击吴惟忠率领步兵当先,辽东副
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居后,攻击北部要塞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
七星门;左军李如柏(李成梁次子)、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游击骆尚志与
朝鲜将领兵使李隘、防御使金应瑞与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
芦门;主帅李如松督阵。明军主力将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个方向,东面给日军留出
退军路线。在12月底沈惟敬声称小西愿以大同江为界受封,于是明军定下计策宣称前来
加封,小西直到明军开到城下才醒悟对方是来攻城的。七日攻城开始,祖承训率领的明
军率先突破城南的芦门,接着含谈门、普通门、七星门、牡丹峰也相继被明军攻占,日
军黑田长政曾派黑田二十四将之一的久野重胜(久野四兵卫)前往侦查,也被明军毒刀
砍伤于翌日毒发身亡。小西行长一看大势已去,率领残兵退守城北一隅风月楼,此时李
如松军共斩首1200。入夜,日...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21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
|
C********w 发帖数: 1724 | 22 信源:夺标博客
与友人兼同乡(我祖籍湖南,生于上海)讨论湖南人里为何有那么多回回血统---湖南
是除了新疆以外,内地省份里维吾尔族最多的一个省,翦大师就是维族。
这里有几个原因:
1.帕米尔高原两侧直到天山一带,新疆传统居民(突厥与雅利安血统的、羌-藏-汉血统
的三大系)本来都信佛教,佛国艺术非常发达。可以说10世纪以前,新疆就是一片佛国
,几乎人人都信仰佛教。10世纪起,第一个在新疆那里传播伊斯兰教的喀拉汗王朝对于
高昌、于阗等佛国多次屠灭,逼得他们逃到现在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一带,又部分辗
转到内地,这是内地最早的信佛的维族、塔族等民族祖先;而喀拉汗王朝用剑与火的圣
战,实现了今天新疆南疆彻底伊斯兰化。
2.后来新疆成为成吉思汗的领土,13-14世纪佛教再次在北疆兴盛,有不少信仰佛教的
色目人(突厥与雅利安血统的、吉噶斯即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又跟随蒙古大军进入中
原,其中有一拨是蒙古大汗规定他们屯垦在湖广一带镇守;
3.左宗棠和王震两位先后率三湘子弟兵平叛新疆,民族联姻的结果。
喀喇汗伊斯兰王朝对于阗佛教王国的“圣战”
喀喇汗伊斯兰王朝对于阗佛教王国的“圣战”
从西元前1世纪到9世...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27852 | 23 宁远战役
时间: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
地点:宁远城、觉华岛
人物:努尔哈赤、袁崇焕、满桂、金启倧
背景:广宁之役后,明军尽失河西之地,退入山海关内。虽然明朝一溃千里,但后
金并没有吞并河西的愿望,他们掠夺了河西的人口和财物后,拆毁广宁城,撤回河东。
后金对河西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愿明朝退入关内,把谈判的大门关死,这与当年毛主
席不攻打金门、澎湖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不切断联系。
此役过后,受到重挫的明朝出现了战略反思,一部人主张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
对后金实施经济制裁,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担心的,但是由于关外河西之地无人认领,主
动放弃撤入关内就显得过于胆小,过于保守,于情于理说不过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
后,最终出关的主张战胜了入关的主张,努尔哈赤的目的达到了。
入关战略的好处有:一是有利于加强防守,恢复元气;二是对后金饿困是一个有效
的办法。出关虽然能恢复河西部分地区,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国家必须投入
大量人力物力,有拖累国家、积贫积弱的风险;二是过于依赖堡垒战,会限制野战骑兵
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辽东的问题;三是在关外发展容易招至后金的反击和抢
劫,将国家拖入战... 阅读全帖 |
|
n******r 发帖数: 157 | 24 袁在明末是最有能力的将领。
只有他两次击败后金。不管杀伤多少后金军,至少控制了战场,后金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尤其是锦州之战,后金损失很大的。这从皇太极过了几年才再组织大规模的对明用兵就
能看出来。
袁能带几个随从就能在毛文龙的老巢杀了毛,那些姓毛的干儿干孙没一个敢吭声的。足
以说明袁在辽东的威信和个人魅力。东江岛也是在袁死后才垮掉的。也是袁死后才有大
批的明将代部队投降满清的。
袁作战最大的特点是总是违抗中央的指挥,坚持自己的判断。 当然中央的指挥都是瞎
指挥,听了必败无疑。
这才是为什么只有袁才对后金打了像样的胜仗。
己巳之变时,袁看到的是一举击败后金的机会。
袁亲率5000关宁军在北京城下击败了皇太极的第一拨进攻。皇太极骑虎难下。
再进攻再被击败就完蛋了。这样灰溜溜的撤军自己威信全失。袁也知道贫自己的5000人
马也不可能消灭后金军。
战事进入了有利于袁的相持阶段。
待明援军齐集北京,一举消灭至少击溃后金是非常可能的。袁在那时看到了五年平辽的
希望。
可惜皇帝是天下第一号蠢瓜。天天在援军未到只时催袁出战。袁再次选择抗命。皇帝起
了杀心。
但崇祯也应该想到狡兔死才能杀狗啊。后金大军还... 阅读全帖 |
|
n******r 发帖数: 157 | 25 毛的手下全是清兵南下的马前卒。杀自己人最狠。
祖大寿为清打过一仗没有?
袁在皇太极冒险进关中看到的是机会。
皇太极不是随便冒险的人,当时的形式是锦州败后,后金很多人不服他,他急于打胜仗
立威。所以冒险入关。
袁的策略应是利用这个机会聚集援军歼灭皇太极于北京城下。
所以袁和后金北京城下打了一场野战,谁也吃不下谁,成功的拖住了后金军。
即使不能歼灭,皇太极次败后后金可能就分崩离析了。
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古人想什么。但这是最合逻辑的判断。袁肯定是想的到的。
可叹奇计未成反被昏君所杀。使后金成功度过危机。
样。 |
|
w**********5 发帖数: 1741 | 26 9•25起义将领•赵汉奇上校
英雄赵汉奇
当代很多人对赵汉奇的名字很陌生,但在1945年,他曾经是一位杰出英雄,在新疆,在
阿克苏,他是妇幼皆知的人物,更让三区叛乱者们心惊胆颤又恨之入骨。他在阿克苏保
卫战和以后的新疆和平解放中的大无畏的英雄事迹是在中国近现代新疆历史上,为了保
卫中国新疆领土,为了保卫军事重镇阿克苏,在新疆大地上演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他真正不愧为新疆近、现代史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当三区暴乱者将战火烧到伊犁,塔城,阿尔泰和精河,乌苏等地时,国民党守军一败涂
地,国民党将领战败的,被杀的,被俘的,数不胜数,然而,当三区的暴乱分子杀到南
疆阿克苏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克星,这个克星就是赵汉奇。
阿克苏是新疆省维吾尔族重要聚居地,当地人口中近90%是维吾尔族。在三区暴动发生
后,阿克苏地区的东突地下秘密组织成员频繁活动,煽动当地少数民族民众支持暴动,
并于1945年4月间在伊宁东突临时政府的指挥下,成立了东突地下组织火星社,其主要
领导人是色依提.阿巴索夫(伊宁东突伪临时政府内政部长、东突民族军指挥官阿不都
克里木.阿巴索夫的...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27 尼玛,坑王胡咧咧了三页,都没回答人家lz问题。
明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始的时候太轻敌,各自为战,一部打,一部看,老是被人八旗合
攻一营,屡战屡败,精锐皆丧之后又畏敌如虎,接敌即溃。
比如说浑河之战吧,川浙兵本来兵力也不多,救援沈阳而来,结果沈阳守军轻视后金,
不顾援军即将到来的事实,出城浪战,城内被蒙古内应开门,一天而陷。如果沈阳城在
,后金就不敢在城下和川浙兵苦战,这场仗就不会发生,沈阳城也不会陷落。援兵仍然
轻视后金,不愿回撤辽阳守备,一定要在城下和后金决战。决战的时候居然还不肯集中
兵力,而是川兵渡河而北,浙兵在南岸立营。川兵多次打退后金骑兵,最后是被沈阳城
大炮轰散阵形,全军覆没。浙兵战斗力更强,兵种齐备,且有车阵,弹药用尽就持刀肉
搏,后金竟日不下。但是全军都被包围,又无援兵(援兵观望了一阵跑了),最后除了
全军覆没也没有别的出路。 |
|
m***n 发帖数: 12188 | 28 再抄一个,淮阳王的《木兰花慢 - 征割据小朝廷》: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
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
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闲、生死一毫轻。
落日旌旗万马,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烬淡孤星。
爱铜柱新功,玉兰奇节,特请高缨。
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
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若以诗词水平论武穆与淮阳,恐武穆还要略逊一筹。武穆《满江红》流传甚广,实际上
跟他蒙冤惨遭杀害深受世人同情有关。武穆的文学造诣是不及淮阳王的。
岳飞是自学成才,而张弘范是元代大儒郝经的弟子。前者是河南民科,后者是北大高材
生。
文天祥的战友邓光荐在崖山跳海被张弘范所救,后来做过张家的西席,他给《淮阳集》
写序是这样推崇淮阳王的:
“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
明朝文人,翰林学士宋濂笔下的张弘范远:
真人开天,时乘六龙。麾斥八极,群雄云从。
剑气上冲,日星晦蒙。宋人不恭,假息海邦。
帝命张王:
“汝师汝将,汝拔樊襄,汝渡大江,汝揭义旗,以受其降。”
王既受命,横槊上马,鸷击隼翔。
有夫甚武,直奋大刀,众莫敢尝。
王迎刺之,应手断肮,军气益扬...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814 | 2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归西不复返,那些故事中的英雄,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造了历史,开创了盛世,却未必得到最好的结局。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
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
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
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
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
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
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
(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
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910 | 30 转自维基:
有人认为孟姜女的故事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
姓,称为杞梁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即杞梁之妻要
求齐侯在宗室正式吊唁杞梁。其中既没有“哭”,也没有长城或者城墙、更無“城崩”
、“投水”等情节。
“哭”的情節早在《礼记·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
”。刘向的《说苑·善说篇》加上“崩城”的内容:“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
,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阨。”
接著刘向《列女传》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
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
城为之崩。”“乃枕其夫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城
为之崩。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一些诗词也有对杞梁妻的抒情描述。三国时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
为之崩”。敦煌石窟發現的隋唐乐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内容。
唐代贯休的诗作《...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97 | 31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
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
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
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
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
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
,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
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
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
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
…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32 李开元
乌江之畔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二岁。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太史公笔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言语:
乌江河岸,血战中的项羽,已经身负十余处创伤,突然间转身不动,
顾望眼前一位汉军骑将喊道:“来人可是旧友吕马童?”
突然被项羽直呼其名的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的目光,侧身面对身边的
战友王翳,手指着项羽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继续喊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成
全你!”说完挥剑自刎,享年三十二岁。
汉军将士,蜂拥而上抢夺项羽的遗体,数十人相互蹂躏残杀而死。最
后,郎中骑王翳夺得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骑将杨武、骑士吕胜
各夺得项羽遗体的一部分,带回刘邦军大营,经过验证,确切无误。
按照刘邦颁布的军令,五位斩杀项羽的骑士分享千金万户的封赏,都
受封最高爵位为列侯,从此载入史册。
……
真是不可思议的记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有谁看见了,项羽之死
的最后言语,有谁听见了,又是如何辗转流传,由司马迁记载下来?这位被项羽称为旧
友的吕马童是什么人,他与项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进而,与吕马童并肩追杀项羽到
乌江,共同夺得了项羽遗体一部的王翳、杨武、...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3 原文拷贝看看?
我猜想,可能你有误解,或者记忆失误。
1)可能是两个作者说找不到古代的战争用剑了(比如传说的秦长剑,吴越之剑,越女
剑之类,只找到图纸。)
2)《武经总要》这本书其实需要批判阅读。文人作者的一贯毛病很明显,非常花哨。
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武器,战斗力还是烂渣。
3)宋代(包括辽夏),其实是剑在古中国作为战场正规军装备武器重新复兴的时代。
唐代是刀,唐刀,还有名句: “城头铁鼓声犹振,闸里金刀血未干”。宋代正规军重
新装备剑。
因为几个对手,宋辽夏都是“工业化”强国,都有完备的铠甲,不是汉唐的对手匈奴突
厥那样的光屁股穷光蛋。
唐刀之类,砍光屁股的人和马自然是一刀两段,面对重甲步兵和重甲骑兵,用处变小了
。所以反而是剑这种穿刺武器用处大。当然,主要还是长矛,力气大的用锏、棍、狼牙
棒破甲最好,偶尔近战用剑。
现代,出土的宋国、西夏、辽国。铁剑都有不少。
以下拷贝:
-----------
剑在两宋时期复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重甲时代”的来临。隋唐以来,中原王朝的各种
先进技术随着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不断向外传播。在统治者的支持甚至鼓励下,中原周边
各少数民族的手工业水平获得了长足的...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34 在西汉年间,有这么一个发生于长安和广州的爱情故事。
它隐没在大时代下的纷争中,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几段记录,女主角甚至连名字都不全。
但这些片段却足以拼凑出一个充满戏剧性元素的故事:权谋、政争、亦敌亦友的情谊、
执着的爱情、霸道总裁、苦情少年,十几年的追寻与成就、巧合与阴谋、亲情与欺骗,
涂满悲剧的命运抉择……很难想象,一段从未经过民间修饰的史事,能够天然具备如此
丰富的故事性。也很难想象,这么适合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的故事,居然一直没能流传
开来。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故事框架,同时留下了大量空白可供创作者脑补。
可见史海浩瀚,总有遗珠。
这个故事,要从秦始皇南征开始说起。
大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并没放缓扩张的势头。始皇三十三年,以任嚣为主帅的秦军攻
克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的郡尉,号称“东南一
尉”。
与此同时,五十万南下秦军士兵和一大批干部就地转业,投身到建设大秦封建主义建设
高潮。
任嚣有一位最重要的军中副手,也转业成了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这位副手和后世赵子
龙籍贯一样,都是河北真定人,特别巧的是,也姓赵,叫赵佗。赵佗作为南下转业干部
,做得有声有色。他曾... 阅读全帖 |
|
W*****B 发帖数: 4796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CNMLGB (CCC),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当初是波斯帝国阻挡了奥斯曼的东进征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4 14:56:50 2017, 美东)
波斯帝国同奥斯曼进行了300多年战争。有效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东的扩张征服。要不
然今天印度和中国都有可能会被彻底绿化,讲突厥语了。
伊土战争
伊土战争是在16至18世纪时期,发生在地处亚洲西部安纳托利亚半岛、欧洲东南部和非
洲北部地区的奥斯曼帝国与在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萨菲王朝之间的一场百年战争
。这场战争由于宗教问题而爆发,给参战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结果使得两败俱
伤,未能分出胜负。
中文名
伊土战争
时间
16至18世纪时期
涉及国家
奥斯曼帝国萨菲王朝
概述
伊土战争是中东地区伊斯兰教两大封建军事帝国争霸中东地区的百年“圣战”。
伊土战争是奉逊尼派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同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波斯)萨菲王朝为
争夺阿拉伯地区、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外高加索地区,控制欧亚两洲间重要战略和贸
易交通线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的...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77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uanjian 所发表 】
第四章
一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过:"要衡量一个指挥官的才能,最可靠的标准之一似
乎就是他的对方的印象。"皮定均到了华中以后,很快在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挂了号。
"皮旅",本来是对中原突围的劲旅的誉称。这个字眼竞也出现在敌人大本营的通报里
,甚至由"皮旅"推出一个第五纵队,说该纵队的主力便是"皮旅"。这完全是杜撰的。华东
野战军从来就没有编过第五纵队,指战员们不喜欢"第五纵队"这个名称,编野战军时从第
四纵队跳到第六纵队。
"皮旅"到华中后的番号是十三旅,不久改为独立师。
皮定均初到华中,的确是誉满双肩。他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犯了轻敌的毛病。这次他
所"轻"的,是赫赫有名的整编七十四师。
与整编七十四师对阵以前,皮旅在高邮休整并担任掩护华中野战军北翼的任务。当时
,正进行苏中战役,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七战七捷"。苏中战役煞尾时,华中首府淮阴形
势吃紧。
皮定均奉命率部急趋淮阴。敌机沿途轰炸扫射,空气十分紧张。行至宝应,华中野战军刘
先胜参谋长下达口述战斗...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7 这个也不对,红军没忍,一直反攻到华沙城下了,但在华沙城下被干掉了。 |
|
a******e 发帖数: 247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armslave (战奴), 信区: Joke
标 题: 张三丰密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5 02:54:47 2010, 美东)
张三丰,武当宗师
张无忌,明教教主,师承张三丰
朱元璋,明教马甲,明太祖,定都南京,设拱卫司,也就是后来的锦衣卫,后又设东西
厂,东西厂负责人常常是太监,任命的理由不得而知。锦衣卫与东西厂合称厂卫。
郑成功,国姓爷,退守台湾
少林五祖,反清复明,创天地会,后演化为洪门,洪通红,红即朱,洪门在台湾分舵金
台山
洪门在海外继续繁荣,国父孙中山也是洪门兄弟,驱逐靼虏,恢复中华,也即反清复明。
国父仙逝之后,蒋公继承国父衣钵,终于定都南京。
蒋公统一全国之后胜利转近台湾,走之前却并没有移走国父的陵墓。
以前大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蒋公要去台湾,但其实,根据总结出来的线索,自同盟会以
来的近代史不过是天地会的一次事件而已,他们的目的就是保卫南京城下张三丰的武功
绝学,锦衣卫世代守护着南京城下的密籍,但是由于级别低于东厂,并没有学会真正的
大明宫内绝学,实际上,绝学一般也只传东厂头领一人。 |
|
r****1 发帖数: 907 | 39 遗忘的历史——晋绥军
现代史,由于受三百多年的晋商遗风的浸润,三晋民风变的些许的柔弱,但五千多
年积淀下的厚
重的军事文化,所形成的雄健的强悍的三晋民风,依然在三晋子弟的血液里一代又一代
的奔流不息。
南有傅作义,北有徐向前,这对军事强人,代表了三晋的一个时代,是三晋军事文化在
那个时代的代
言人。然而,那个时代,这对军事强人的老师阎锡山,则更是三晋政治和军事强人的总
代言人。只是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阎锡山本人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这本该值得历史大书一笔的超
重量级的人物
和强大的军事集团,则被限制、萎缩、淡化、丑化。那么,究竟阎锡山此人是什么样的
人物呢?有人
说他是军阀,也有人说他是封建的土皇帝,本人给他定义,归根到底,阎锡山是军阀的
封建的忠实的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徒。我的这个解释是没有贬义的,因阎锡山是一方诸侯,说他是军
阀也没有不
妥,说他是封建的,原因更简单,他是历史中人从历史中走来,没有错。作为留学日本
五年的最早
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的“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他是近现代史上对中
国有着非常重要
影响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晋绥军为推翻清政府,为抗击外蒙独立,为民族...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0 第22节:六、西罗马帝国的崩溃(1)
尼西亚会议后,各地主教开始对分裂教派进行镇压。他们的集会被禁止,财产被没
收,教堂被充公,领导人被处罚;凡参与分裂教派的成员被剥夺担任公职和参加军队的
权利,并不得处理或继承遗产。337年君士坦丁死后的历代皇帝,大都继续支持、控制
和利用基督教。4世纪中叶后,罗马神庙已无人问津。375年,皇帝正式宣布禁止向基督
教以外的神庙献祭,废除皇帝作为罗马神庙"最高祭司"的称号。380年后,罗马皇帝狄
奥多西一世(379-395年在位)连续颁布法令,支持基督教正统地位,禁止各种异端教
派活动。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关闭所有异教神庙,禁止献祭活动。违令者
一旦发现,罚黄金25磅,用于献祭活动的房屋、土地被没收;知情不报者同罪。至此,
来自东方的基督教完全征服罗马帝国,颇似罗马以刀剑征服东方的一个历史回报。由皇
帝控制的基督教的统一,使专制皇权对臣民的控制深入到信仰和思想领域。
因此,一般都将392年作为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之年。
六、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帝国分裂与人民起义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专制统治尽管使帝国得到了暂时稳定
,但仍然无法挽救罗马奴隶...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1 利比亚战争之初,我们就明确给出的一个说法
显然,在“美国.....对.....卡扎菲势力.....这样说.....”的层面上,我们也曾
经在“中俄”放行“设立禁飞区决议案”之前、及北约(欧盟)开始对卡扎菲势力进行
军事打击之后,就明确给出了这样一组说法,即:
第一,战争开始一段时间后,东方评论员曾经明确指出:从卡扎菲个人、及其亲信
的“个人安全”始终“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从卡扎菲公开将“基地组
织”视为“利比亚之乱”的“主要策动者”、而刻意忽略“美国因素”这一“主要因素
”的情况来看,在“个人安全问题”的重大压力下,卡扎菲“似乎”又开始摇摆了!
第三,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这一幕曾经因目睹萨达姆被“美国单边主义”处以
、并执行了绞刑,而令世人大跌眼镜地上演过。因此,对卡扎菲最终是否因“再度恐惧
”而重新倒向美国的“可能性”,我们将密切关注。
要知道,对卡扎菲自己也好,对其亲信也罢、更或者其它政府、军队高官,在他们
“敢于”频繁地露面于媒体面前的背后,恐怕是“确信”一向奉行“国家恐怖主义”的
“美国利益”无意、至少暂时无意在其“个人安全”的问题上做文章。
显然,对美国人而言...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太平天国杂史(二)地下工作者 [ 北溟有鱼 ]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2 10:22:41 2012, 美东)
今天的男主角是太平军中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也是一位忠诚的双面间谍。
此人名曰刘自明,原系湖南矿工。太平军自金田一路转战入湖南时,刘自明光荣参军入
伍。
须知自古矿工是最不好惹的。北方谚云:“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比不过
唐山矿的煤黑子”,充分展示我矿工之文成武德,一统江湖。谁敢惹了矿工,保不准那
个月黑风高的日子里,就能把你卷入麻袋,扔进幽深昏暗,鬼气森森的矿井里去。F
北方矿工牛B,南方矿工也不逊色。太平军充分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将参军矿工单独编
为“土营”,专用于攻坚。战术就是三个字:挖地道。事实上,这也是太平军早期最拿
手的攻坚手段。
而刘自明,就是土营的指挥官。鉴于其工作的性质特点,称为“地下工作者”真是名副
其实了。
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派出北伐军杀向北京,刘自明部也在从征之列...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43 关于太平天国末期之洋枪队
一、 清军中洋枪队的起因和经历:
常胜军:1859年秋,华尔(全名费雷德瑞克•汤森得•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1831年11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来到上海,结识了中国“泰记银号
”经理杨启堂。杨是洋务通,他逐渐与华尔熟络起来。由于当时上海正处于被太平军进
攻的前夕,中国官方和当地洋人都十分紧张。华尔抓住机会,与杨启堂等中国银庄老板
们达成协议,准备筹组一支完全由洋人组成的雇佣军,用来与太平军作战,“保卫”上
海。双方讲定,除固定每月一百至六百美元不等的固定工资外,华尔每攻下一个太平军
占领的城镇,就可以得到从四万五千美元到十三万多美元不等的“赏金”。此时的华尔
正值而立之年,他说干就干,立刻选择了两个美国同胞当副手,一个是福瑞斯特(
Forrester),一个是白齐文(Burgerine,此人的父亲曾是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法裔美
国人),募集了三百多雇佣军后。
1860年7月16日,华尔率这支纯洋人组成的军队进攻太平军占领的松江。洋枪队三百多
人被太平军打死近三分之二,华尔回上海后,花重金购买新式武器弹药,...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4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
对鸦片的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
问题在于,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
国官员的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核心提示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
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
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
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核心提示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
.义律是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
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核心提示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
次,双方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核心提示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
同...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80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anmit (v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究竟输在了哪---------汉武帝伐大宛探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7:45:44 2012, 美东)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914 | 46 地球人都知道打到凉山收兵,不该较真时你较真了。说打到首都城下是不确切,但查查
战史就知道,打到首都不是什么难事。凉山以南全是平原,最难打的山地40公里中国军
队已经突破,虽然代价惨重。所以打过凉山,越军已无险可守。崇山峻岭都挡不住中国
军队,在平原挡住的可能性有多大。何况,越南当时确实已经开始安排驻外机构往胡志
明市搬迁,中国军队再往前推,就迁都了。说打到首都城下应该也不算为过吧。 |
|
p******o 发帖数: 9007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pokerpro (专业的),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李将军和须刀认为牛顿定律是主观的,立此存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5 12:11:04 2013, 美东)
发信人: shaver (不谈OU, 不去菌斑),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Re: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是否惨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5 12:05:36 2013, 美东)
是的
--------------------------------------------------------------------------
发信人: ridgway (ridgway),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Re: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是否惨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5 11:47:47 2013, 美东)
牛顿定律是不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呢?既然认识是主观的,那么牛顿定律就既是主观的,
也是客观的。或者说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
|
q******e 发帖数: 960 | 48 大厦将倾 独木难支:明末抗清名将李定国(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 13:32:45 2013, 美东)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陕西
绥德人,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
张献忠的喜爱。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后数年,李定国随张献
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
,在军中以宽慈著。
他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逐北不置屡立战功。二十岁,单枪
匹马射杀明军上将“神弩王”张令。二十一岁,带二十六骑兵奇袭襄阳,擒明朝亲藩襄
王。二十四岁,张献忠称制,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义子,封定国
为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后李闯攻陷北京,清兵乘机入关。江山狞沦,张献忠
转而抗清,顺治三年,失利而死。定国随孙可望领余部转战滇、黔,以昆明为中心建立
新政权,孙可望被推为国主,定国称安西王。
可望本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地位相当,入滇后虽称国主,但定国、文秀
等手握重兵,尤...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4493 | 49 瓜瓜惊闻父母在温家堡受辱,立刻向奥巴马借了一万精兵,连夜杀到温家堡城下。温家
堡主将薄熙来一家老小八十余口尽数绑至城头,威胁瓜瓜下马投降。瓜瓜手持一杆银样
蜡头枪,纵马喝道,“温贼,吾祖待汝不薄,当年亦未追究汝暗助赵逆之过。为何今日
加害吾父?”。温家堡主冷笑道,“汝祖两面三刀,逼死胡老帮主,又使奸计使赵氏陨
落。汝父唱红打黑。吾不杀汝父,难道等尔等灭我满门?”说罢手起刀落将瓜爹斩于城
头,并将头颅拋于城下。瓜瓜哇呀大叫一声,口吐一口鲜血坠下马来... |
|
s********n 发帖数: 1540 | 50 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秦大路 编写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
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
,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特别是三大征之一的万
历朝鲜之役,勉强算的上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亮色之一,曲折处惨烈处屡屡让人动容不
已。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
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
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
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
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
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
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