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夯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位于郑州市东大街与城东路西北角的一段“仿古城墙”(5月13日摄)。
郑州市“东大街东城门商代遗址城墙改造”工程日前引起市民质疑,称斥巨资建设一座“山寨”城墙不仅是对国家财政的浪费,如“棺材”一般的外貌也十分有碍观瞻。
对此,郑州市文物部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古城墙改造决不是修建“山寨”城墙,工程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对商代城墙进行“修旧如旧”的复原性展示。
距今约3600年的郑州商城遗址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遗址内目前仍保存着一座周长7 公里的夯土城墙,城垣内外发掘出商王朝时期的大量遗迹,为研究商代社会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实物佐证。但由于种种原因,遗址屡受破坏,滞后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据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书记马玉鹏介绍,根据大遗址保护整体规划,在东大街东城门处,选择南、北近200米城墙断面进行“复原性展示”,以期再现当年商代都城的城墙风貌。复原展示工作是在考古专家论证、文物专家指导下完成的,并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进行。
马玉鹏说,文物保护不仅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利...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2亿元,金昌“复原”骊靬(líqián)古城
主要建设包括古罗马风格民居罗马神庙及古罗马广场等 预计2013年底完工
总投资2亿元、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金昌市骊靬古城建设项目,目前已在永昌县者来寨村骊靬遗址全面动工。5月21日,记者在骊靬古城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部分建筑的主体工程已经初具规模,来自浙江、四川等地的五支施工队伍在此安营扎寨紧张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打破了者来寨神秘村庄昔日的宁静。
据介绍,骊靬古城项目是金昌市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由浙江杭州东天目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将规划建设成为一正方形城堡建筑。主要建设内容有:复原一座骊靬古城、古罗马风格民居、罗马神庙、古罗马一条街、古罗马广场(贝尔尼尼广场)。
据骊靬古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北面300米城墙的主体建设和南面300米城墙的地基建设,城墙宽10米、高5.6米,四面建四个门楼,四角建四个角楼,建成后外观看似一座板筑夯土建造的古典城堡,墙体内部为住房。目前,古城内部初步完成了一座两层小四合院——居士院的主体建设。古城核心建筑“万神殿”投资3000万元,由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承建,并于近期开工建设,建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记者采访莫干山、景德镇和大理双廊的10位“当代隐士”,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度假村、咖啡馆经营者,有来自京上广的陶瓷艺人,在远离故土的中国乡野,他们或多或少都如愿以偿地过上了内心向往的隐居生活。
天目山余脉的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雌雄双剑而得名。20世纪初开始,外国人在这里建造半山别墅和各种娱乐设施,后来又成了民国权贵们的休养胜地。再后来,莫干山旅游业日渐萧条,山上剩下星罗棋布的200多幢荒芜别墅,而茂密的修竹、细软的山泉、时令飘香的茶园,还都是千年不变的样子。
从上海出发,一路高速公路,发卡弯盘山路,3小时后来到这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地方――谷歌地球定位为浙江省德清县筏头乡兰树坑村上下庄。6年前,一位南非小伙骑山地车在这里迷了路的情景,看来是完全合理的。现在这里是生态度假村裸心谷的所在地,也是当初几位裸心隐士皈依自然的地方。
高天成:“城市里什么不缺,就是没有安宁”
车驶进了裸心谷竹制的正门,我们见到了当初那位迷路的南非小伙―― 裸心度假村创始人高天成(GrantHorsefield)。高天成穿着休闲,爱开玩笑,像个阳光的大男孩,带我们去看他从青岛运来的五匹马。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记者采访莫干山、景德镇和大理双廊的10位“当代隐士”,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度假村、咖啡馆经营者,有来自京上广的陶瓷艺人,在远离故土的中国乡野,他们或多或少都如愿以偿地过上了内心向往的隐居生活。
天目山余脉的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雌雄双剑而得名。20世纪初开始,外国人在这里建造半山别墅和各种娱乐设施,后来又成了民国权贵们的休养胜地。再后来,莫干山旅游业日渐萧条,山上剩下星罗棋布的200多幢荒芜别墅,而茂密的修竹、细软的山泉、时令飘香的茶园,还都是千年不变的样子。
从上海出发,一路高速公路,发卡弯盘山路,3小时后来到这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地方——谷歌地球定位为浙江省德清县筏头乡兰树坑村上下庄。6年前,一位南非小伙骑山地车在这里迷了路的情景,看来是完全合理的。现在这里是生态度假村裸心谷的所在地,也是当初几位裸心隐士皈依自然的地方。
高天成:“城市里什么不缺,就是没有安宁”
车驶进了裸心谷竹制的正门,我们见到了当初那位迷路的南非小伙—— 裸心度假村创始人高天成(GrantHorsefield)。高天成穿着休闲,爱开玩笑,像个阳光的大男孩,带我们去看他从青岛运来的五匹马。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图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看望定远县公安干警
1986年6月13日,17岁的周小兵站在世界少年乒乓球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风光无限。近30年的时间里,他进过乒乓国家队,当过教练,后又经商成为金融业的成功人士。然而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盗墓贼的幕后头领。此前在定远县接连破获的几宗盗墓案中,盗墓贼们纷纷指证他们的幕后老板就是前江苏籍乒乓国手周小兵!昨天下午,记者从定远县法院确认这一消息。8月15日,这位前乒乓冠军因犯盗掘古墓罪及故意伤害罪被判11年徒刑。
定远小双墩盗墓案就是他主使的
荒野中一座小土丘被炸开
定远县拂晓乡园艺村村民至今对几年前的爆炸记忆犹新。 2007年5月29日,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惊醒了全村村民。村民们立即在村里村外排查。就在村民们四下寻找时,爆炸声仍不绝于耳。终于他们在村郊一处小土丘发现爆炸地点,这片土丘被当地人叫做“小双墩”。
村民称当他们抵达现场时,有人迅速逃离。这座土丘已经被炸出一个深深的豁口。因为地处偏僻,附近无人居住。 “为什么要炸这里”,正当村民们不明就里时,定远县警方介入调查。经过现场勘查,定远县公安局刑警部门发现,这座土丘实际上是一座古代墓...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6
充满神秘的绿窟潭。蔡欣欣摄
当地86岁黎伯姆在讲述绿窟潭故事。蔡欣欣摄
地处广东梅县隆文镇岩前村、中国内地至今发现的首个陆地水下全淹溶洞绿窟潭,相关专家近日在深潜勘探时,意外在水深46米处,发现了10多具被铁链锁颈捆手的人体骸骨。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经现场考察后初步判断这些人体骸骨属清末民初时期留下。也有当地文史专家分析,绿窟潭或许在百年前发生过鲜为世人所知的惊人事件?
17日,记者前往绿窟潭采访,以求寻解绿窟潭水下铁链锁颈捆手骸骨之谜。
绿窟潭水面宽100多平方米,潭水四周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潭深不可测,曾有潜水探险专家深潜50多米处仍未探明有多深,里面的空间很大。潭水温度略有变化,水下分两层,上面温度稍微暖和一点,底下比较冷,大约20℃,水下钟乳石发育较好,五颜六色,主要以红色和绿色为主,精美绝伦。
在绿窟潭进行过多次探潜的广州龙德潜水总经理张松介绍,他近日在潭中40多米深处发现有人体骸骨,且颈上与双手有铁链捆绑。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副主任崔勇随后在探潜后表示,在水下46米处确实有人体骸骨存在,从发现的个体颅骨来看,有10多具。
结合当地群众的介绍,专家初步认为,这些...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一号墓二号墓高空俯拍
陶俑
这是二号墓(萧后墓)墓室及其中出土的女性人骨遗骸和随葬品
这是扬州原有的“隋炀帝陵”。它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曹庄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墓后,原来槐泗“隋炀帝陵”,将作为历史纪念性遗址存在
现代快报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质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此前位于该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已有一处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8
6月20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河野谈话出台过程的调查报告。“河野谈话”是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发表的谈话,其中承认日军在二战中强征“慰安妇”,对此表示道歉和反省。而刚出台的这份报告称,“河野谈话”出台过程受到韩国政府影响。报告试图弱化“河野谈话”所体现的官方立场。
十天前,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也称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6月11日声称日方就此向中方提出抗议,并妄称中方申报“基于政治目的”,要求中方撤回申请。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天表示,我们不接受日方的无理交涉,也不无撤回有关申报。
6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日本的强盗逻辑—我可以屠城,你不能出声》。
七十多年后,“慰安妇”三个字再次浮现在新闻上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报告,更是一个个曾经或仍旧温暖的女子、母亲,甚至孩子……
69岁,活了半辈子后,罗善学还是念念不忘找到他的日本爹。
“我是要找到他的”。罗善学自顾自地喃喃着,突然,他的声音变得愤慨激动,喉咙跟着一鼓一鼓,竹竿一样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裕陵陵寝门及三路—孔桥(资料图)
裕陵地宫(资料图)
东陵盗案发生后的1928年8月,溥仪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处理。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据这些宗室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裕陵地宫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龄小的,也有比她岁数大的。为什么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乱骨,唯独她却尸体完整,没有腐烂,面目如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长达二百九十六年。
在这将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空内。共修建了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十座妃园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西部的“清东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的,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从清王朝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十八年间,清东陵曾先后遭到三次大规模的盗劫,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损失相当惨重。
有关清皇陵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以下是有关埋葬乾隆皇帝的裕陵在发掘过程中一些至今难解的谜。
三次疯狂盗劫
第一次盗劫
1928年,也就是清朝覆亡后的第十七个年头,挂着国民革命军旗号的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0
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11日在京公布一项研究成果,日前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和建筑基槽遗迹。
据介绍,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
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
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11
昨日,故宫养心殿,工作人员在对“垂帘听政”所在的东配殿进行文物撤陈工作。
昨日,故宫慈宁宫广场,单霁翔院长介绍紫禁城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墙基。
在清朝的紫禁城内有两处政治中心,其一是养心殿,其二是作为太子宫修建、清朝十位皇帝曾在此生活或读书过的“皇子居所”毓庆宫。
昨日故宫博物院透露,现代版的毓庆宫曾常年用作库房,存放清宫遗留的丝织品,之后从2014年启动古建筑修缮,将在下月验收,之后将恢复乾隆六十年时期的布置,以原状陈列方式展出。而去年已启动保护性修缮的养心殿,也在昨日启动了文物撤展,进入了可移动文物修复环节。
据悉,这两处均已进入故宫原状陈列开放的名单,最终会以相应时期的原貌,展现在观众面前。
■ 相关新闻
故宫首发现明大型宫殿墙基
日前故宫考古再出新成果,在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地下,一处东西宽2.5米、南北长5.4米的深坑内,发现残存的砖砌墙基,这是故宫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墙基。
昨日故宫博物院介绍,此处将与此前的慈宁宫东院、隆宗门外考古遗址开放展示,只不过隆宗门考古现场专业性较强,可能会开放为专业展示。
发现明代工人“脚窝”
“从这个土坑可以看出,这紫禁城绝不是‘豆腐...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2
今年以来,河北怀来男子破坏长城砖墙、辽宁绥中长城修缮(“最美野长城”被抹平)、山西山阴“月亮门”长城坍塌等都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人引以为傲的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数千年风霜洗礼至今留存几何?当今保护传承有何难题?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晒出了长城的“家底儿”——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各时代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
绵延范围过长也带来保护修缮难题,对此国家文物局表示,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长城保护总体规划,优先实施一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引入无人机等加强巡查,并重点保障长城沿线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支持。
焦点1
采用无人机等方式加强巡查
《报告》提到,由于长城分布地域广,修筑延续时间长,除个别点段为砖石结构外,长城主体多为就地取材、夯土构筑。加上长期以来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保存至今的长城大多已坍塌或损毁,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因此,长城保护常常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视,对长城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许多长城点段缺少必要的人员...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3
13
真不明白,吵了半天,就是说中国古代不会用石头造房子,所以中国古代技术
不发达。
呵呵,现在的西方也不见得会用木头造房子,让他们照着样建个天安门城楼,
一根铁钉不用只用木头不用其他粘合剂,估计没个五六年还是建不起来。70
年代初我们重修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就是拆了一半才发现,同样是原来那些
东西可我们拆开后愣是怎么都拼装不回去,结果还是将另一半,整体吊装下
来放在午门广场,整了两个古建专家领着一大帮人又是测绘,又是拍照,编
号搞了两个多月才算是弄明白。要是当时稀里糊涂的把它全给拆了,呵呵恐怕
后来老邓就没地方阅兵了。木头建房子就一个不好的地方,经不起火,,故
宫里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树的,据说就是为了防火,但是好建,工程周期短维
修起来也容易方便,我记得好像故宫那么大的工程当时才修了13年。倒是西
方的石头建筑,有些一个教堂修一百多年的,搁中国说不定都改朝换代了那
玩意还没修好那。其实我个人倾向于用土木砖做材料建房子,住着舒服啊,
老家的老宅就是用夯土筑墙,有七八十年历史了,冬暖夏凉,夏天那个凉快
啊,外边再热,屋里都是凉飕飕的,跟装了空调一样,冬天还保暖。
我还不知道西方的建筑史上有没有出现
gd
发帖数: 10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址
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址
赵春青
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坐落在原高出周围平原1~2米的徐家
岗上。澹水河的一条支流从徐家岗的西边由北向南流,并沿着岗的南端转向东流,当地
村民称这个地方为城头山。像中国许多年代久远的古城一样,城头山也有着神奇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古人们在这里营建京城。京城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建城的时候在
一幢房屋的屋顶上卧着一只黑狗。城建了多久,黑狗也就在屋顶上卧了多久。即将竣工
时,黑狗突然从屋顶上跳下来往西北方向跑了,京城也就没有建成。传说依稀保留着真
实的影子,真正揭开历史谜底的是考古学家们手中锋利的手铲和他们的劳动。
城头山的确认之路,漫长而曲折,前后经历了10多个年头:
1979年澧县文化馆曹传松首先发现了城头山遗址,怀疑这是一座带有夯土城垣
的古城址。
1980年,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志喜认定这肯定是一座土城,依据地表散布的陶
片,判断这里最发达的文化遗存当属屈家岭文化时期,从而认为这座土城很可能是原始
社会时期的。
1981年在长沙召开楚文化研究学会期间,俞伟超先生根据城头山城角的形状(
呈圆弧形)
gd
发帖数: 101
15
“西山热”后细思量
作 者:赵春青
河南郑州西山遗址早就被当地考古工作者在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不过谁也没有想到
考古领队训练班在黄河之滨、邙山脚下这么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遗址能够率先发掘出
仰韶文化时期的夯土城墙。1994年,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考古领队第八期训练班
就选在郑州西山遗址,考古领队训练班的本意是对田野考古领队进行业务培训,不想却
阴差阳错地抱了个大金娃娃——首次发掘出仰韶文化城址,一下子把中国史前城址的年
代从龙山时代提前到仰韶时代。一时间,黄河岸边的郑州西山仰韶城址以中国最早的史
前城址而扬名天下。
我总是很幸运的。作为第八期考古领队训练班的学员之一,我亲眼目睹了西山城墙
被发掘被确认的最初阶段。我记得我们那期学员当中只有个别同学的探方被无意间布到
了城墙上。我负责的探方距有城墙的探方不远,隔几天总要抽空到那里观摩一下发掘城
墙的进展情况。指导老师郑笑梅先生、张玉石先生等多次给发掘城墙的学员开小灶,时
不时地在那里边发掘边讨论,力求把城墙的结构和夯筑方法搞明白。我清楚地记得张玉
石先生手持小铲在城墙上刮来刮去,与学员们商量着能不能把西山城墙的建筑方法叫做
o**n
发帖数: 1249
16
主要城市间有国道,好像是夯土道,不泥泞,数十里就有亭有舍,吃饭睡觉,有钱的话
路上还是不会太苦的
s**********l
发帖数: 896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技术落后才用木头
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是个地震高发国,如果用石头建房子人早死光了。
另外中国的建筑技术里面是高台夯土建屋而不是打地基,石头屋大的这么建不起来。
宫殿考虑辉煌,显然高比较好,另外上面绘画木头方便多了,石头的除了浮雕你给弄个雕梁画栋
看看。
t**********g
发帖数: 3388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llectib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盛世和谐), 信区: Collectibles
标 题: 西安考古发现铜鼎 鼎内装有2400年前骨头汤(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1 01:11:50 2010, 美东)
http://news.sohu.com/20101211/n278234636.shtml
这鼎骨头汤2400年了
发现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 还出土了1000毫升战国时期的酒
本报讯 (记者 吕华) 2400余年前的骨头汤竟然保存至今。昨日,陕西省考
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出土的铜鼎和铜锺打开时,惊奇地
发现,鼎内有保存完好的骨头汤,锺内有酒,其中骨头汤为我国首次发现。
机场扩建工地出土青铜器
2010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
工地一座古墓进行发掘时,从该墓的小龛中出土两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铜鼎和铜
锺,另外还有一件仅剩下青铜底座的漆器。
这座墓是竖穴土坑墓,高5米,宽3米,从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确定为战国
时的秦国士一级墓葬,...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逻辑上的欠严密,一直是夏文化探讨过程中最受诟病之处。如仅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
简单的时空对证即可框定夏文化的思维定式的存在。在这一思维模式中,参与讨论的学
者基本上不用“可能”、“很可能”一类相对稳妥、留有余地的字眼,而更偏爱“当然
只能”、“肯定”、“无疑”一类自信感较强的、排他性的措辞。从逻辑上看,我们并
不能仅由时间与空间的大致吻合,就必然地推导出二里头文化肯定就是夏王朝时期、分
布于夏王朝中心区域的、以夏族为主体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遗存。
又如对《史记·夏本纪》所载应为信史的推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初,王
国维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进行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
的基本可靠[i]。这一重大学术收获给了中国学术界以极大的鼓舞,王国维先生本人即
颇为乐观地推论到:“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
也。”由《史记·殷本纪》被证明为信史,推断《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文献中关于夏
王朝的记载也应属史实,进而相信夏王朝的存在,这一推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基本共
识,也是夏文化探索的前提之所在。然而诚如前引文中字面上已言明的那样,这一思维
...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二里头时代的中原周边地区,还散布着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与二里头文化相毗邻且
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存在状况与二里头文化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黄河下游,龙山文化演变为岳石文化。与龙山文化相比,岳石文化的版筑城防技术、
青铜冶铸业、农业等续有发展,其分布范围也并未比龙山文化缩小,保持着与二里头文
化相抗衡的态势。但其聚落的分布密度和居址的面积都小于龙山文化,遗物中也未发现
能超出龙山文化工艺水平的精品,陶器轮制技术大大退化,器类锐减,器物由精致转向
粗糙,居住建筑技术也无明显的改善。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好像是当地新出现的一种比
从前落后的新文化”[i]。即便不同意这一观点的学者,也承认“岳石文化时期的社会
形态,从大的方面看,仍然是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形态的延续”。“这一时期社会内部的
发展虽然没有停止,但亦未出现跳跃式的变化”[ii]。鉴于海岱地区田野工作的广度与
深度,我们似乎无法把目前对岳石文化的认识全部归因于发现的或然性。其社会的发展
总体上处于一种低落状态,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文化,一般认为属先商文化,是二里冈文化的前身[i...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将二里头时代放在华夏文明早期发展史的框架中去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以礼乐文化的
全面勃兴为显著标志,二里头时代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夏代”的范畴,而给予华夏
文明以深远的影响。
总体上看,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仰韶时代后期与龙山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处于文明化
或曰国家化的进程中,是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或古国并存且相互作用刺激的阶段,或可
称为“多元的古国文明”时期。
第二阶段 二里头时代至西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771年)。是华夏文明社会
的正式形成阶段,或可称为“一体的王朝文明”时期[i]。
在这一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两条主线,即:以神祇信仰为内核的非礼
乐系统文化[ii]由盛而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祖先崇拜为内核的礼乐系统文化
从无到有,由弱渐强,自二里头时代起勃兴扩展,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在第一阶段,与人类的宗教信仰相伴而生、以各种神祇信仰为内核的非礼乐系统文化在
若干考古学文化中趋于兴盛。这类考古学文化,可举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屈家岭—石
家河文化为例。其考古学表现可归纳为:...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2
现在就剩一个遗址,你说他没建起来我没招,你说阿房宫没被烧过我也没招,因为确实
现在烧的就剩下遗址了。至于阿房宫规模,没什么越来越大的说法,遗址上面丈量,你
以为直接想象越来越大?就算按照你说的越来越大,最小的面积也不会比雅典神庙差了
。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给你缩小十倍,东西五十丈,南北五丈,多大?你去看看
帕特农神庙长宽高多少?而且人家阿房宫遗址还有疑似断了的夯土墙,你就直接定性只
修了地基?OK就说阿房宫不成,汉唐宫殿的规格你搜搜成不成?铜雀台离地最高多少米
?这些都不是成果?
S*******r
发帖数: 1101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布列斯托要塞的影评
周末看了本片,在豆瓣上找到这篇影评,写的真好:
http://bbs.tiexue.net/post_4832077_1.html
2010年11月4日在莫斯科首映的白俄罗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是近期影响比较
大的一部战争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
米尔诺夫完成于1957年、增补于1964年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1957年苏联将该书拍摄为
电影《坚守要塞》,同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我国上映。2010上映的《布列斯特
要塞》是此书第二次被拍成电影,电影在基本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人物形象
和故事情节,对人物的事迹进行了精炼和修改。这部电影以步兵333团军乐排学员亚历
山大•阿基莫夫(原型叫做彼得•克雷巴)回忆的形式、从步兵44团政治副
团长团级政委福明等数名红军指战员的视角描写了1941年苏德战争最初的国境地区交战
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突出体现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布列
斯特要塞战斗,一经上映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中国国内也赢得了相当观众的喜爱。但
是,由于这部电影我国并没有正式引进...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4
转载博客文章,作者是科班考古学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orj8.html
对于陶寺都邑的贵族来说,公元前2000年前后[1]这个“千禧年”带来的可不是什么好
运,而是临头的大祸:大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陶寺都邑,居然泥腿子造反,发生了“暴
力革命”!
“革命”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本来指朝代更替,如“汤武革命”(《易》)等。
这里则是取其新意,也即社会政治变革,更进一步说,借用的是经典作家“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的概念。
何以排除了外来族群的攻掠,可以确认这场“革命”是陶寺社会底层对上层的暴力行动
呢?数千年后的考古学家,面对这样的场面也不寒而栗:
原来的宫殿区,这时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
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30多个人头骨杂乱重叠,以青年男性为多。头骨多
被砍切,有的只留面部而形似面具,有的头骨下还连着好几段颈椎骨。散乱的人骨有40
~50个个体,与兽骨混杂在一起。
大沟的底部一具30多岁的女性虽保有全尸,但颈部扭折,嘴大张呈惊恐状,两腿叉开,
阴部竟被插入一根牛角。
壕沟...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看这篇
聚合与离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全球史另一个重要研究视角,青铜与游
牧文化的离散和中国民族文化的聚合是两个极好的例证。从青铜时代世界体系的中心来
看,西亚青铜冶炼技术和中亚游牧文化全球扩散。青铜技术起源于西亚,首先扩散到中
亚、地中海地区(南欧和北亚)、南亚,然后扩散到欧洲大部、东亚和东南亚、南部非
洲,乃至整个旧大陆及其附近岛屿;与此相关的文化要素有小麦、砖和黄金崇拜。游牧
文化形成于中亚,然后向四面八方扩散,与印欧文化的形成和印欧人的扩张密切相关。
青铜时代世界体系是由西亚中亚向周围扩张形成的,五千年前局限于西亚及其附近地区
,四千年前扩展到中亚地区,三千年前普及到几乎整个旧大陆。另一方面三代文化是聚
合而成。本土起源的猪、狗、鸡和外来的牛、马、羊组成了六畜,外来的麦与本土的稻
、粟、黍、豆构成了五谷。牛耕姗姗来迟,耒耜或锄头一直是基本的生产工具,犁耕与
锄耕互补形成了东亚农业传统。丝绸西传,毛毯东播,丝毯是东西文化交织的象征。舟
船源自中国,车马来自中亚,舟船车马在中原交汇。夯筑是本土起源,秦砖或周砖源自
西亚,夯土城墙外砌砖边是东西合璧。土葬...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6
对于陶寺都邑的贵族来说,公元前2000年前后[1]这个“千禧年”带来的可不是什么好
运,而是临头的大祸:大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陶寺都邑,居然泥腿子造反,发生了“暴
力革命”!
“革命”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本来指朝代更替,如“汤武革命”(《易》)等。
这里则是取其新意,也即社会政治变革,更进一步说,借用的是经典作家“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的概念。
何以排除了外来族群的攻掠,可以确认这场“革命”是陶寺社会底层对上层的暴力行动
呢?数千年后的考古学家,面对这样的场面也不寒而栗:
原来的宫殿区,这时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
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30多个人头骨杂乱重叠,以青年男性为多。头骨多
被砍切,有的只留面部而形似面具,有的头骨下还连着好几段颈椎骨。散乱的人骨有40
~50个个体,与兽骨混杂在一起。
大沟的底部一具30多岁的女性虽保有全尸,但颈部扭折,嘴大张呈惊恐状,两腿叉开,
阴部竟被插入一根牛角。
壕沟里堆积着大量建筑垃圾,戳印精美图案或绘制蓝彩的白灰墙皮等,暗示这一带曾存
在过颇为讲究的建筑。联系到曾高耸于地面的夯土城墙到这时已经废弃,多...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p42z.html
另一项引起极大关注同时又引发热议的,是陶寺都邑发现的文字。大家都知道文字的出
现被认为是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而文字提供的历史信息又绝不是一般遗物所能比拟的。
1984年,陶寺遗址居住区的一个灰坑里,出土了一件残碎的陶扁壶。这种正面鼓腹背面
平腹的灰陶汲水器,在陶寺遗址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器。但就在这件不起眼的残陶器
上,竟赫然有朱红彩毛笔的笔画痕迹(李健民 2001)。
发掘者惊喜之余,赶紧在坑内的出土物中找另外的残片或第二件朱书陶器,结果一无所
获。回头仔细观察扁壶残器,发现沿断茬涂朱一周,才知道书写字符时扁壶已残。沿断
茬涂朱,或许有特定的含义。
再看朱书内容。扁壶正面鼓腹一侧,有一“文”字。由于此字与甲骨文和金文的“文”
字在形体和结构上都十分相似,所以过目的学者几乎没有提出异议者。
问题出在扁壶背面的图形上。发掘者凭直觉审慎地认为应是两个朱书“符号”,不识。
的确,比较扁壶正面“文”字的大小,背面的图形似属二字,上下两组笔画的间距已超
过 3厘米。观察过扁壶的张光直先生就曾...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6213
28
夯土也会产生横波哈,只是比较弱罢了。
j****c
发帖数: 19908
29
秦砖汉瓦说的是什么?
y******i
发帖数: 2584
30
文学词汇,有史学价值么?
s**e
发帖数: 1498
31
坚固的城墙是内土外砖。指环王那种城墙,除了看起来酷以外,没什么实战价值。
h***i
发帖数: 89031
32
砖很早就有,比瓦要早
h***i
发帖数: 89031
33
砖本身也风化得很快
a****l
发帖数: 8211
l*****t
发帖数: 1080
35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希腊文明到底有多少水分?
上面两个希腊/迈锡尼遗迹都是1000bc以前的,伍子胥筑姑苏城门是春秋晚期,差了至
少五百年。况且你那个链接里是这么描述盘门的:
" 盘门300余米的古城墙,折射出的正是历史车轮的轨迹——城墙最底下泛白的长条砖
,是元代的,中间是明代的,上面是清代的,而根基则是春秋时期的夯土。"
f**********4
发帖数: 261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希腊文明到底有多少水分?
上面两个希腊/迈锡尼遗迹都是1000bc以前的,伍子胥筑姑苏城门是春秋晚期,差了至
少五百年。况且你那个链接里是这么描述盘门的:
" 盘门300余米的古城墙,折射出的正是历史车轮的轨迹——城墙最底下泛白的长条砖
,是元代的,中间是明代的,上面是清代的,而根基则是春秋时期的夯土。"
w*******e
发帖数: 15912
38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秦始陵,网上议论纷纷。有些网民认为,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
迹,如果挖掘秦始皇陵地宫,肯定再次世界。有人还列举出挖掘秦始皇陵会带动旅游业
大发展等诸多的好处,至于“秦陵地宫八大待解谜团”之类的“说法”,也搅动着许多
人的好奇心。
秦兵马俑及秦始陵,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
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与发掘,最有发言权的当数考古专家。为此,记
者于日前赶往陕西临潼,采访了秦始陵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及文物保护专家。
必须一个
秦始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研究员指出,秦始皇是一代君主,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
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制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
他开创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其雄才大略的多项统一措施和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版图。“百代都行秦”,虽然始也备受争议,但是“功莫大过秦
皇汉武”,始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奇陵。
如果说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秦始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
的修建耗时36年之久,征集劳力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39
☆─────────────────────────────────────☆
dumbCoder (HumbleCoder) 于 (Tue Jan 15 13:53:47 2013, 美东) 提到:
经常看到有怀疑古希腊文明有水分的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no01-458848-1.shtml
我是菜鸟,请版上高人指点。
☆─────────────────────────────────────☆
yenite (燕岭悲歌) 于 (Tue Jan 15 16:11:29 2013, 美东) 提到:
呵呵,要怀疑先看看原著吧,否则会闹些特洛伊不是希腊的笑话。。。
btw,为啥国内突然兴起了一股质疑希腊罗马的风气,而且还是一帮对希腊罗马没啥了
解的人?

☆─────────────────────────────────────☆
maywind (五月风) 于 (Tue Jan 15 16:31:59 2013, 美东) 提到:
这叫两手都要硬
☆────────────────────────────────────...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419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被确认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11/17/c_118172057.htm
2013年11月17日 09:50:23 | 责任编辑:许任芳 | 来源:新华网综合
11月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
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
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
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
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
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
,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
广。新华社发
新华社照片,扬州(江苏),2013年11月16日扬州确认发现隋炀帝墓
11月16日,工作人员在一号墓(隋炀帝杨广墓)的墓室内进行考古研究发掘。当日,国
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
专家...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所谓骨刻文
把殷商跟西方扯到一块,太牵强了。乌拉尔、小亚细亚那些地方的人,谁用乌龟壳占卜
?谁使用甲骨文上的汉语?谁的王侯墓穴用夯土,有四条墓道?谁陪葬的武器有戈?谁
使用殷商这样的青铜礼器?谁喜欢玩玉器?
z**********e
发帖数: 22064
42
2014年10月23日17:39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部门调查确认文物点330处,考古发掘总面积85万平
方米,累计出土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6.9万余件(套)。
112150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小
口鼎,铸有清晰的铭文达49字,铭文上有岁星纪年的有关资料,。
根据铭文,可推断出该器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印证了楚国实行岁星纪年的文献记
载,弥足珍贵。图为该鼎铭文拓片。
南阳夏响铺墓地M1、M5、M6、M16、M19、M20等墓葬出土青铜器上有“鄂侯”、“鄂侯
夫人”、“鄂”的铭文。图为南阳夏响铺墓地M5出土铜簠。
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
、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图
为M5出土铜簠的盖内铭文,时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安阳固岸墓地发掘出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围屏石榻是目
前我省发现唯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
因而具有很高的考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43
资料图
新华网郑州1月2日电(记者桂娟) 正在进行的郑州西郊东赵遗址考古发掘中,新发现
大、中、小三座“叠套”在一起的古城里,均有十分重要的文化遗迹出土,其中二里头
文化时期的“中城”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新发掘出的卜骨坑、祭祀区、儿童奠基现象等
,都是中国夏代考古史上首次或为数不多的发现。
东赵遗址新发现的“中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中面积最大的,它
与郑州地区其他夏商遗址一起,孕育和繁盛了早期华夏文明。考古人员在“中城”里发
现一处卜骨坑,从中出土数十块密集摆放的卜骨。
“这些卜骨都是被使用过的,上面有灼烧过的痕迹,也有卜兆,它们在同一个卜骨坑里
集中摆放,应该是多次占卜的结果,这有可能是商代殷墟卜甲集中埋藏放置习俗(制度
)的雏形。”考古队领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长顾万发说。
中城的城墙里还发现有儿童奠基现象。顾万发介绍,用以奠基的儿童遗骸,是在城墙的
某一层位当中发现的,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夯筑城墙的过程中,有将小孩埋入奠基再
继续夯筑的制度,这种以人奠基的现象,在同时代的城墙修筑中是很少见的。
中城里还发现了疑似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址的大型祭祀区:40多个祭祀坑排列...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854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国的弩兵
不用司马迁,秦直道我都亲眼看过。秦直道其实就是一条夯过的土道。夯土的痕迹还在
,就叫“完整如初”了。佩服,佩服。“逐渐消失于地表”是必然的,莫非秦直道有火
星技术?
h**********n
发帖数: 279
45
《史记》中所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凭借那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义情怀,原本只是普通人的荆轲,成为了
千古咏颂的英雄。但荆轲死后葬于何处?清代《蓝田县志》中记载:“荆轲墓在县西北
三十里,今位于华胥乡支家沟西北……”,根据这一标识,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支
家沟村西北约500米处的一个大墓,长期以来都被当地人视为“荆轲之墓”。那么尚未
考古证实的荆轲墓的墓主人究竟是不是荆轲呢?11月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
行了发掘,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整理以及现场发掘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段毅
证实说,荆轲墓其实为近年来少有的高等级汉代大墓,墓主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是汉武帝
之女、汉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
“荆轲墓”实为汉代大墓
为配合西安至商州的高速公路建设,2009年至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
员对蓝田境内的工程建设用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共发现 3处史前遗址,4处古代墓葬群
,共计70余座古墓葬,蓝田县支家沟村的“荆轲之墓”便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之一。
“从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看,这显然不是荆轲之墓,而是一座平面略呈‘甲’字形
的高等...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46
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山西•陶寺遗
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
收获,目的在于展示近年来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将“陶
寺与尧都”、“晋南地区与最早中国”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的考古探索,进一步推向
深入。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长马援主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
做了关于陶寺遗址的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院院长王伟光发表讲话,山西省委常委、宣
传部长胡苏平致辞。
会议现场
在上世纪寻找“夏墟”的背景下,学界发现了陶寺遗址,并从1978年开始发掘,高
等级墓葬、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宫殿基址等一系列重要发现吸引着学界的关
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三十余年年来尤其是近十
年的重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1978-1985年陶寺遗址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
掘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已经出
现了王权。这些发现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山...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84
47
【专家说陶寺】王巍: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发布时间:2015-06-18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本站记者 点击率:
535
为了更好地宣传陶寺遗址的研究成果,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陶寺文化,2015年6月
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
西省文物局、临汾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
在北京召开。中国考古网记者第一时间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做了专访。
本站记者:王所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中国考古网的专访,作为中华文明探源
工程的首席专家,您能介绍下当初将陶寺遗址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背景吗?是出于
怎样的思考?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第一阶段首先关注的是黄河中游地区
的文明进程。陶寺遗址自1978年开始发掘,1983年对若干座大型墓地进行清理,显示出
十分明显的社会分化的证据。在研究文明起源过程中这个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
是1999年以来,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大型的城址,其规模达到了近300万平方米。而且这
个...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48
2003年1月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五位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个青铜器窖藏,随后,
省考古部门对该窖藏进行发掘,并对窖藏周围进行了调查、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300
平方米,除铜器窖藏外,共发掘墓葬16座(其中西周墓葬5座,先周墓葬11座),车马
坑1座,马坑1座。青铜器窖藏为一长方形竖穴连接一个大致呈圆形的龛。竖穴为南北向
,长4.7,东西宽2.5,穴底距地表7米。竖穴自深2.5米。其南部的龛底径为1.6 X1.8米
,高1.1米。竖穴与龛的连接处,用夯土密封,27件青铜器放置于龛内,保存状况良好。
这批窖藏青铜器是西周最为著名的单氏家族所有,。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
个窖藏,件件都有铭文,是第一次;其中盘铭文多达350多字,字数超过著名的墙盘,
是盘铭中最长的一件,也是建国以来出土最长的意见;一个家族史拥有总数4048字的文
字记载,是第一家;标准器多,气势宏伟,纹饰好且有底纹,观赏价值很高。最为重要
的是铜器铭文提供的材料,盘铭文一一记载的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在以往的青铜器中
是绝无仅有的;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积年总数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798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or (mito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前卒:中国崛起根本不是从30年前开始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9 11:44:10 2015, 美东)
马平 媒体人,前工程师

前30年搭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个行业都有足够的人才来承接更高层次的工业转移,最
不济也能做到低水平自给自足。这么说吧,二战来,能设计制造大型铁路编组站,能独立
制造潜艇、战斗机和重型鱼雷(这比潜艇还难造)的国家,总共也就增加了那么一两个。
中国到1980年已经完成这些基本指标,骨头有个模样了。之后的扩张并不是平地一声雷起
来的。

21世纪的宅男回忆,自然还是从网络开始。这几天看了好几个关于这十来年的帖子。有人
说中国好像这10年彻底翻了个身。从一个大使馆被人扔炸弹,飞机被人撞,海岛被人占,
经济赶不上发达国家零头的穷国弱国一下变成了打个喷嚏世界都要感冒的帝国主义——以
往都是中国外交部靠空头声明抗议别人的帝国主义,咋一转眼,换了中国满世界地收抗议
了呢?

从大处说,这几天有两件事挺值得...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50
三星堆位於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人們陸續在成都平原發掘
出一些明顯區別於黃河流域的各種文物,尤其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在幾個工地偶然出
現的大批以青銅器和玉石為主的出土文物,不僅震撼了中國人,而且也震撼了全球考古
界。
這些與中國商代並行的3000多年前的文物特點明顯有“西方”特點,比如青銅面具
大都鼻子高挺、眼睛奇大,最奇特的是那裏還發現了一根西方王室常用的金質王杖。一
時間猜測四起:這些相貌奇特的人從哪來,又到哪去了呢?甚至有人說:他們來自外星
文明,並且又回到“故鄉”去了。
近日,一個叫蘇三的網路作者更是把這種觀點發展到極致,在她剛出版的一本《三
星堆文化大猜想》的書中,她提出這樣的觀點。三星堆主要屬於猶太文明,並且得出一
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來到中國的以色列人主要構成了中國的夏、商、周,中國人是
這些猶太人的後裔。
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專程採訪了對三星堆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
院長孫華教授。
爭論一:三星堆屬於外來文明還是本土文明
關於三星堆遺址,歷來說法不一,許多人認為三星堆文明決非內生,它屬於外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