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 发帖数: 4447 | 1 楼上给出唐山才失传原因。你就给出独轮车失传原因吧 |
|
发帖数: 1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泛谈当今的美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7 13:02:17 2017, 美东)
泛谈当今的美术
谈到美术,人们往往容易认为就是指绘画、雕塑、工艺这些领域的事物。但实际上,美
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涉及到人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在人的衣食住行和工作、生活
中各方面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比方说,人们出门前要打扮自己;买衣服要挑好看的;房
子要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商家卖出的产品也要讲究个外形和包装……而如何让这一切达
到理想的效果就直接涉及到美术的作用了。
很多人都知道那些把垃圾放到展台上的所谓“装置艺术”和穿着奇装异服满地打滚的所
谓“行为艺术”都是变异的、变态的。普通人基本上都认为只有美术圈里的“专业人士
”才热衷于此,所以不搞美术的人就不存在喜好“变异美”的问题。但实际上,为各类
企业、商家、团体、政府搞产品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装潢、多媒体广告等各类艺术工
作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专业搞美术的。因此,他们在做具体的美术工作时也会把这种“变
异美”带...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8967 | 3 美国100多年前就有爱迪生了。专利制度鼓励创新,否则就是只能搞师徒制这种了。最
后结果就是和金庸小说里一样,好的功夫都失传了,一代不如一代。
小时候读古典小说我就常想为什么会有失传,一代不如一代这种事情?技术不该是日益
进步的吗? |
|
q*******n 发帖数: 20306 | 4 傻叉们因为愚蠢,因为愚昧,既不擅长觅食,也不擅长造窝,也不擅长缝纫,按照达尔
文定律,早该被肉体销毁了,傻叉们怎么可能混得滋润?
问题来了,科技是怎么来的? 是谁发明了科技? 发明科技的人真是不得好死。
你看张衡多聪明,发明了地动仪,用了一两次之后,张衡就把它销毁了。
科技失传了是好事,不失传的话,科技如果落到傻叉手里,傻叉们就如同捡到了鸡毛,
会把它当令箭。
张衡在自己死之前销毁了地动仪,然后几千年至今都没人能仿造出来,也就没人能捡起
这根鸡毛当令箭。
发明智能手机的人就该死,不然今天广大的傻叉们就没法每个人都端着智能手机每天低
头捏十几个小时。
简言之,没有科技,傻叉们就没办法混得滋润。
有了科技,按照达尔文定律本该被肉体消灭的傻叉们都混得很滋润,傻叉们都整天低头
捏苹果手机,在网上晒自己钞票如何多,晒自己性伴如何多。
前两天有一个得了艾滋病的混得滋润的傻叉在网上晒自己如何成功地把艾滋病传染给一
个卖淫的大二女生。
如果没有了科技,我看你们这些连给自己做饭造窝都不会的傻叉们怎么混得滋润? 有
什么可晒? |
|
发帖数: 1 | 5 有人认为,祖冲之有“西学”背景。
也就是古希腊,古印度,古阿拉伯那边儿的学问。
在那边儿,圆周率是“常数”是很早就知道的事情了。
祖冲之学问的“失传”,其实是古代“西学”的失传。
原因很简单。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显得很“突兀”,没有学术上下“起承”。
是典型外来学问的特征。
是不是同赵州桥的现象一致?
为什么中国历史造假者集中利用隋朝造假? |
|
发帖数: 1 | 6 有人认为,祖冲之有“西学”背景。
也就是古希腊,古印度,古阿拉伯那边儿的学问。
在那边儿,圆周率是“常数”是很早就知道的事情了。
祖冲之学问的“失传”,其实是古代“西学”的失传。
原因很简单。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显得很“突兀”,没有学术上下“起承”。
是典型外来学问的特征。
是不是同赵州桥的现象一致?
为什么中国历史造假者集中利用隋朝造假? |
|
g***e 发帖数: 4074 | 7 还有木牛流马。这种高科技产品,跟换头术一样失传了。
其实也可能压根儿没失传,不过就是独轮车而已……
: 什么地动仪,指南勺就是扯淡,用现代技术都不能复原的东西,就凭古书上的那
几行字
: 就是发明了,古书上还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还有猪八戒调戏嫦娥,孙悟空七
十二变
: 哪,都是中华发明?
|
|
c*********d 发帖数: 9770 | 8 转: 【可怕的真相】
网摘:为什么美国航母敢肆无忌惮地开进中国东风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因为中国基
本没有自己的核弹制造能力,完全依赖从俄国进口一两枚充门面,属于事实上的无核国
家。有的人可能觉得奇怪,“两弹一星”时,中国不是真的有原子弹和氢弹的吗?那时
候有,不代表现在还有,这事,还得从文革说起。造核弹,最关键的核心技术需要攻克
一个无比复杂的函数方程。这个方程是由邓稼先最优秀的弟子,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赵
楚攻克的,由于方程过于复杂,只有赵楚一个人会算,为了方便别人使用,他做了一份
好几页的多元函数对照表,造每一颗核弹需要的最关键数据,都要从表上查阅。为了保
密起见,这份表只有独一份,藏在大西北荒漠深处某核弹工程基地的一间密室里。可是
文革开始后,为新中国造核弹立下汗马功劳的知识分子们被当作右派打倒,遭到了非人
的侮辱和折磨,科研工作也停滞了。
1969年春节前,研究员赵楚遭到纠斗后,被造反派锁进了存放那份关键函数表的密室。
三天过去了,他吃不到一粒米,喝不到一滴水,靠喝自己的尿熬过了三天。除夕的夜里
,被遗忘在密室里的赵楚再也无法忍受饥饿的煎熬,他对这个国家绝望了。他用颤抖的
手撕...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weidong (伊拉克学习小组副组长), 信区: Joke
标 题: 国家机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5 00:07:47 2018, 美东)
【转帖:求证】 这可是真正的国家机密,听说这个国家无核我怎
[版面:军事天地] [首篇作者:chinabbsdad]
上一页 下一页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1 楼]
Sat Nov 24 22:27:03 2018, 美东回复|编辑|...
转: 【可怕的真相】
网摘:为什么美国航母敢肆无忌惮地开进中国东风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因为中国基
本没有自己的核弹制造能力,完全依赖从俄国进口一两枚充门面,属于事实上的无核国
家。有的人可能觉得奇怪,“两弹一星”时,中国不是真的有原子弹和氢弹的吗?那时
候有,不代表现在还有,这事,还得从文革说起。造核弹,最关键的核心技术需要攻克
一个无比复杂的函数方程。这个方程是由邓稼先最优秀的弟子,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赵
楚攻克的,由于方程过于复杂,只有赵楚一个人会算,为了方便别人使用,他做了一份
好几页...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0 我国的印刷术,在发明之后的1000年之间,基本上都用作考科举参考书的印刷了。
很多名著,在三国、五胡乱华的时代都没有失传,却在印刷术发明之后失传了。 |
|
s*x 发帖数: 8041 | 11 作者:程碧波(副教授)
据称,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西元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
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
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西元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
展示。
目前西方考古界确定罗塞塔碑制作于西元前196年——距今约2200年前,刻有古埃及国
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
据说,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僧侣体文字和通俗体文字刻了相同的内容,这使得近
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
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及律法问题的重要里程碑。
经地质学勘查发现,罗塞塔(Rosetta)这块地方最初具有冲积岛屿形状,其名字是在
西元1570年首次出现。
考虑到西元1538年较为粗略,以西元1460年图16为标准,可知罗塞塔的名字出现最早不
超过西元1460年。整块罗塞塔地域在之前都是大海,罗塞塔碑的历史不会超过距今559
年。这个估计已经极为放宽时间界限,因为罗塞塔石碑出土的地点是罗萨塔地区靠海一
侧,所以罗塞塔石碑应是罗塞塔地区形成末期才可能出现。
图中红色标记即为罗塞塔石碑... 阅读全帖 |
|
G*******h 发帖数: 4091 | 12 骨头断了不用怕,小时候看小画书,里面提到一个“柳枝接骨法”。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53264/answer/246365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民日报1958.12.12第6版 作者:孙玉昌 (本报记者 孙玉昌) 最近半年多来
,全国各地有不少医院使用柳枝接骨法,使一些被砸碎了腿或胳膊的人避免了截肢而造
成终身残废的痛苦,保全了肢体而继续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效劳,他们是多么的高兴啊
! 柳枝接骨在民间已经失传了二三十年,现在它又重新被应用起来造福人类。这是
谁使这项被人遗忘了的祖国医学遗产复活了的?说起来它还有一段曲折过程呢!三十年
前,中医刘达夫从他师傅那里听到过柳枝接骨的方法,以后在民间也不时听到过这种说
法,他也没把它当回事,总以为那是古人的想像或传说不足为信。后来,在大别山随军
坚持革命战争中,他亲眼看到有的战士因为负伤,不得不锯掉腿或胳膊,成了残废。作
为一个医生,他痛心极了。他想,如果柳枝接骨是真的,既能治好病,又能保全人的肢
体,...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3 没有失传吧,今年春节期间,北京(中国?)科技馆(朝阳区惠中里北那个,离鸟巢没
多远)有个古代科技展,展出了诸葛连弩实物,旁边还有触摸屏显示的视频,展示工作
原理,不是很复杂,完全能实现,箭是一枝一枝出去的,不是同时。同时展出的古代军
事科技还有一窝蜂,猛火油柜,床弩等等······,我相机里还有一些照片,回头
整理看看,搞不好照了诸葛连弩
失传的好象是木流牛马,据说是诸葛亮用来远军粮的,木流牛马嘴里还有机关,动了机
关以后,敌人推不走,听着过于神奇了,后人造不出来。 |
|
k**0 发帖数: 19737 | 14 其实与其说大马士革钢刀失传还不如说三哥的乌兹钢锭制作工艺失传。 |
|
发帖数: 1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talk
标 题: 乐舞(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5 18:07:41 2018, 美东)
神传文化中的乐舞(下)
文/道生
七、巫风时兴 神迹渐没
早期乐舞之所以具备如此大的能量,能直接通神,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时人类思想纯
净,心诚意善,没有什么欲望和执著,单纯而简单,所以能将乐的能量发挥得极致。
慢慢地,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大,心灵不再简单纯洁,社
会人心也开始变得复杂而污浊。于是人们开始追求肉欲享受,在物质利益中追逐,精神
的能量越来越弱,离神越来越远,背离自然与大道,神便逐渐隐没了踪迹。
《尚书·伊训》中记载:伊尹训导太甲,说先王商汤曾警戒官员“敢有一天到晚在宫中
跳舞、在室内纵情歌唱的,叫作巫风……国君沾染了巫风,国家必亡。”[28]。
这个记载说明,早期的乐已由教化百姓、感天通神等功用,慢慢演变出供人娱乐享受等
功用,当乐完全沦为人类纵情娱乐的工具时,就会形成一种邪淫的风气,这个风气被称
为“巫风”,它败坏了国家风气,堕落了社会道德...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神传文化中的乐舞(下)
文/道生
七、巫风时兴 神迹渐没
早期乐舞之所以具备如此大的能量,能直接通神,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时人类思想纯
净,心诚意善,没有什么欲望和执著,单纯而简单,所以能将乐的能量发挥得极致。
慢慢地,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大,心灵不再简单纯洁,社
会人心也开始变得复杂而污浊。于是人们开始追求肉欲享受,在物质利益中追逐,精神
的能量越来越弱,离神越来越远,背离自然与大道,神便逐渐隐没了踪迹。
《尚书·伊训》中记载:伊尹训导太甲,说先王商汤曾警戒官员“敢有一天到晚在宫中
跳舞、在室内纵情歌唱的,叫作巫风……国君沾染了巫风,国家必亡。”[28]。
这个记载说明,早期的乐已由教化百姓、感天通神等功用,慢慢演变出供人娱乐享受等
功用,当乐完全沦为人类纵情娱乐的工具时,就会形成一种邪淫的风气,这个风气被称
为“巫风”,它败坏了国家风气,堕落了社会道德。
《管子·轻重甲》载:“从前夏桀时,宫中养有女乐三万人,每天清晨高歌于端门,舞
乐之声,大路上都听得见,她们无不穿着奢华的衣服。”[29]
可见,在夏朝末期“巫风”就已经兴起了。当乐舞堕落成给人类纵情享乐的工... 阅读全帖 |
|
b*******1 发帖数: 1480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attle 讨论区 】
发信人: bluebusi1 (丫鬟中的丫鬟), 信区: Seattle
标 题: 柴炉花雕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 01:10:10 2009, 美东)
做法来自《蔡澜叹名菜》第14期
号称是一道已经失传的名菜(做完还是比较费劲,不如失传,不过如果是传统菜,了解
一下做法也好,全当学习)
原料:走地鸡1只
腌料:蜂蜜2大匙,耗油2大匙,老抽2大匙
辅料:紫皮洋葱1个,红菜椒1个,云腿鸡汤1罐220克,花雕酒150克,青葱2根
其他调料:盐少许、甜面酱1大匙、耗油2大匙
做法:
1.将走地鸡洗净后,上蒸笼,猛火蒸3分钟,1成熟
2.蒸好后的鸡,刷上腌料,放置在通风处24小时,将腌料吊干上色
3.入烤箱,350华氏,焗35分钟
4.将紫洋葱切丝,红椒切片,葱段在炒锅中爆香后盛入砂锅
5.将烤好的鸡切成小块,摆在砂锅中
6.炒锅中加入鸡汤、耗油、甜面酱、盐,加少许水淀粉,加热后淋入砂锅。
7.最后将花雕酒,沿锅内壁倒入砂锅中。加盖,猛火烧开汤料后,熄火焖10分钟
最后需要说的是,这道菜的做法,包括最后淋的汤料 |
|
M******8 发帖数: 10589 | 18 http://www.xzbu.com/5/view-3741053.htm
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
发布日期:2012-12-05发布:www.xzbu.com
美文2012年第23期
王清和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现居住于美国新泽西州。除历史论著、译著外,在海内外发
表大量散文、诗、随笔、评论等,在多种报刊辟有专栏。近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有
《〈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词话》(最新校点本)上下册等。
一次,显仁太后说:“最近子鱼大的很少。”王氏说:“我家里有的是,马上就孝
敬您一百条来。”她回来后告诉秦桧。秦桧责备她口无遮拦,无事生非。
秦桧与幕僚商量一番,于是进献了一百条青鱼。太后拍掌大笑说:“我说这个婆子
是个土鳖,果然不错。连青鱼和子鱼都分不清楚。”
秦桧拿出一百条子鱼不成问题,可皇太后吃不到的鱼,自己却随随便便就能拿出百
条,让皇帝和皇太后知道那还了得!秦桧耍了个心眼,扮了回猪吃老虎。
一、《金瓶梅》里的“八珍”筵
中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发达。
因山川形胜之不同,各地物产千姿百态。就食材而言,北方多... 阅读全帖 |
|
n*******s 发帖数: 135 | 19 这么说吧,假如你爸爸姓王你老公姓张。你爸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他的王姓没传下
去。但因为人类总体上生男生女的几率是~50:50. 所以总有另外一个姓王的生了个儿
子,他的王姓就传下去了。如果你爸爸偏要你的儿子随他姓王而不是随你老公姓张,那
么就人为的增加了姓王的人口。而你姓张的老公生了个儿子,从概率上讲另外一个姓张
的就生了个女儿。如果那个姓张的不强迫他女儿的儿子也姓张,那么姓张的人口就减少
了。再极端一下,如果所有姓王的人家都很强势,要求女儿的孩子都姓王,这样姓王的
人会越来越多,那么别的姓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失传。当然更可能的是没人敢再娶姓王
的女儿,也不愿嫁姓王的儿子了,那样王姓就失传了。当然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少数人
家随妈姓不会改变社会整体姓氏分布,除非对那些非常稀有的姓。我这么说,只是反驳
有些人的谬论,说什么这样
做有利于姓氏的流传,为自己的自私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其实小孩随母姓,只要夫妻,男女双方家长,小孩本人都没意见,又有何不可?但如果
做爸爸的不同意,特别是小孩也不开心,再这么做就是女方家无理取闹了。请问,当你
们决定让孩子随妈妈姓时,有没有先问问小孩同不同意啊? |
|
m**o 发帖数: 846 | 20 我:儿子,一个聪明的女生和一个美貌的女生让你选,你选哪个?
儿:嗯。。。。。。。选聪明的吧
我:唉,那咱家美貌的基因要失传了啊。
儿:哦,嗯。。。。那选美貌的吧。
我:啊,那咱家聪明的基因要失传了啊。
儿:喔,嗯。。。。。。。那选又聪明又美貌的吧。
我:嗯,好! |
|
m**o 发帖数: 846 | 21 我:儿子,一个聪明的女生和一个美貌的女生让你选,你选哪个?
儿:嗯。。。。。。。选聪明的吧
我:唉,那咱家美貌的基因要失传了啊。
儿:哦,嗯。。。。那选美貌的吧。
我:啊,那咱家聪明的基因要失传了啊。
儿:喔,嗯。。。。。。。那选又聪明又美貌的吧。
我:嗯,好! |
|
b*******g 发帖数: 2175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yuhong (yubao),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方舟子质疑张衡地动仪“不管用” 专家否认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 16:56:24 2010, 美东)
发信人: baoyuhong (yuba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质疑张衡地动仪“不管用” 专家否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 16:55:59 2010, 美东)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历史教科书中人所熟知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
代的复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动仪到底是啥模样早已无据可查。科普作家方舟子则于昨
日发文,称张衡当年建造的地动仪“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摆设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昨天对此表示,2005年复原成功的地动仪模型确实可
以监测地震。
网 友
国宝只有“59岁”
11月28日,网友闫涛在微博上发帖,称“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个国宝级的张衡地
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王振铎(考古学家)根...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颜色革命老祖宗索罗斯资助的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5 23:13:39 2011, 美东)
“我是一个复杂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区,我以迫使英格兰银行屈服和使马来西亚人破产
而出名,即作为投机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我被视作‘开放社会’的捍
卫者。” ——索罗斯
索罗斯基金会全球设32个代表处,平均每年支出约7.5亿美元善款
谢幕之际,索罗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及了过去30年关于他“赚钱”之外的活动。据
悉,索罗斯旗下的公司机构共捐赠80亿美元用于推广民主制度、鼓励自由言论、改善教
育状况以及消除全球范围内的贫穷。“全球新闻”网称索罗斯基金会在全球设有32个代
表处,平均每年要支出约7.5亿美元善款。事实上,索罗斯本人对7.5亿这个数字尚不满
意。他称,“我的目标是一年10亿美元,虽然我已经老了,但只要我健在,该花钱的时
候绝不犹豫。慈善工作赋予我的人生更多意义。”... 阅读全帖 |
|
q****3 发帖数: 2223 | 24 专家称粤语非广东人古语 原是古代夏朝官方语言
2009-01-30 05:29:04 来源: 中新网(北京) 网友评论 577 条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近日,周云先生在香港文汇报发表文章,称广东话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来的
语言,而是原来黄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语言。
中新网1月30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发周云先生的文章,称“粤语不是粤人古语,而是
中原夏语”。文章摘录如下:
广东人喜欢看粤剧,首先就要知道粤剧的特点,就是以广东话作为声腔进行演出的。粤
剧的源头在于外江戏,这不是广东本来自己土生土长的戏剧。
更重要的是,广东话也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来的语言,而是原来黄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语
言。到了今天,黄河流域已经不再流行这种语言了,已经成为失传的语言。反而广东保
留了这种古老的语言,广东话成为中国汉语的活化石。
汉语是汉人的语言,粤语却不是粤人的语言。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然而事实如此。
粤语,俗称广东话,英文叫Cantonese,当地人称白话,正名该称“粤方言”,是汉语
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并以广州话...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2025 | 25 http://www.56-china.com.cn/xin-zy/sd-5.htm
据《齐鲁晚报》张莹报道: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彩,工艺独特,款式别致,然而由
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失传和外流导致严重流失。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研讨
会上,专家呼吁:对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挖掘、保护、征集、整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中国民族博物馆韦荣慧女士说,很多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像赫哲族的
鱼皮服饰、蒙古族的固固冠剑袖服饰、藏族贵妇人镶多珠松石珍珠冠大襟袍式服饰、阿男
族的剪花毛质服饰等等,博物馆办展览都没有资料。同时,这些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引
起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
外流,仡佬族的一种民族服装仅存一套,却被法国人买走,现在我们复制仡佬族服装,只
能凭老人的印象。法国一个博物馆到贵州,一天就收走了16万元的服装,整整拉了一马车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在20年中,收藏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几千件(套)。 |
|
k******g 发帖数: 89 | 26 发信人: dreammh (☆梦幻☆0.934☆), 信区: ManchuCulture
标 题: 水木满语——每日一贴(1) by dreammh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Oct 22 11:14:48 2004), 站内
水木满语——每日一贴(1)
满洲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在金代使用女真文.女真文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和契丹文
一样),但是现存的只有一种,而且不知道是女真大字还是小字,所以现在只称"女真文".
(我后面会贴女真文文书的照片.)金被灭亡后,大量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和汉族,契丹族
互相同化,尤以汉化为重,失去了女真口语和女真文.而留在东北的女真人则依然保持着
语言和文字.一直到明朝中期,女真文字失传,但日常口语仍在使用.
文字的失传使得书信往来十分不便.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女真口语呢? 当时的女真人选
择了蒙古文.前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洲文书就都是用蒙古文字写成的.但蒙古文是对应蒙古
口语的,虽然相像,但蒙古语和女真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使用起来还有不合适的地
方.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文臣额尔德尼和噶盖,借用蒙古文的字母创制新的女真文字.新
文字被后世 |
|
h******y 发帖数: 2025 | 27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05-12/05-07q/zgmz05-07mz4.htm
文/宫哲兵
邂逅女书
1982年,中国湖南都庞岭山区的一位老妇人对我说,她上一辈的妇女会写一种“蚂蚁
字”,因为形体像蚂蚁而得名。这种文字只传女人,不传男人,当地又称为女书。在中国
古代,只有男人才有资格去读书识字,而妇女只能呆在家中,所以妇女把汉字称为男书。
她们将女书写在扇面上、巾帕上、纸上和书上,也有人把女书织在花带上、花被上。据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这一带每个村庄都有能够读写女书的妇女,许多家庭也收藏着
女书的纸扇和巾帕。但是在“文革”中,女书被作为“四旧”统统烧掉,任何人不准保留
收藏,所以就找不到女书原件了。人们都说,女书早已失传了。真的失传了吗?真的连蛛
丝马迹都找不到了吗?我带着疑问调查和寻找。
·蓝色的少女·
从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里走出5位少女,她们排成一条直线,沿着河边的小路,去小
镇赶集。她们浑身上下穿戴着青一色的蓝:蓝色的衣服、蓝色的裤子、蓝色的布鞋、蓝色
的头巾。每人提着一个竹篮,竹篮上盖着一块蓝布。她们好像一片蓝色 |
|
K****n 发帖数: 5970 | 28 35个分支,1/35的可能他拿到了真稿。但是他也没敢说自己是嫡系,文章还说曾经失传
。。。
咱不能犯这傻,吃错了药事儿就大了。文革也不至于把同仁堂药方儿失传了呀,知道文
革是好事儿,
但是也要搞明白到底什么是文革。
了。 |
|
w****l 发帖数: 239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elvinGG (♡ ♡ ♡),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笑傲江湖,令狐冲身世大揭秘!【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5 22:31:55 2013, 美东)
以下都是根据小说分析的:
当令狐冲和任我行在西湖梅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任我行便对岳不群十分鄙视,但是却
对宁中则颇有好感:“华山门中,我瞧得起的人当然也有。风老是一个,小朋友你是一
个。还有一个你的后辈,叫甚么‘华山玉女’宁……宁甚么的。啊,是了,叫作宁中则
。这个小姑娘倒也慷慨豪迈,是个人物,只可惜嫁了岳不群,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后来,在少林寺三战之时,任我行又有类似的说法:“华山派宁女侠我是知道的,岳
甚么先生,可没听见过。”可以说,任我行在华山派有好感的人,只有三个:风清扬,
令狐冲和宁中则。风清扬武功卓绝,令狐冲和他结下了特别的渊源,都很好理解。但是
宁中则为何给他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殊不可解。
虽然说宁中则“慷慨豪迈”,但这样的人物在武林中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实在算不上
什... 阅读全帖 |
|
b*******1 发帖数: 1480 | 30 做法来自《蔡澜叹名菜》第14期
号称是一道已经失传的名菜(做完还是比较费劲,不如失传,不过如果是传统菜,了解
一下做法也好,全当学习)
原料:走地鸡1只
腌料:蜂蜜2大匙,耗油2大匙,老抽2大匙
辅料:紫皮洋葱1个,红菜椒1个,云腿鸡汤1罐220克,花雕酒150克,青葱2根
其他调料:盐少许、甜面酱1大匙、耗油2大匙
做法:
1.将走地鸡洗净后,上蒸笼,猛火蒸3分钟,1成熟
2.蒸好后的鸡,刷上腌料,放置在通风处24小时,将腌料吊干上色
3.入烤箱,350华氏,焗35分钟
4.将紫洋葱切丝,红椒切片,葱段在炒锅中爆香后盛入砂锅
5.将烤好的鸡切成小块,摆在砂锅中
6.炒锅中加入鸡汤、耗油、甜面酱、盐,加少许水淀粉,加热后淋入砂锅。
7.最后将花雕酒,沿锅内壁倒入砂锅中。加盖,猛火烧开汤料后,熄火焖10分钟
最后需要说的是,这道菜的做法,包括最后淋的汤料基本上是自己琢磨的,汤放多了。时间控制上焖久了(我在上面的方子中已经修短了时间),我也没有吃过广东的花雕鸡,就像小时候看射雕,见到洪七公吃叫花鸡,总觉得那吃不到的鸡永远是最好吃的。 |
|
O**e 发帖数: 569 | 31 zhihu提问:辣椒没传到中国前 川菜靠什么?
原帖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90792
排名第一的回答:
by: 王贵霖
题主不二君这个题目的意思,无非是两个要素:辣椒传入以前,古代四川人吃辣么?如
果吃辣的话,用什么作为辣味的调味料,是这样的吧?
古代川人这个概念,实在是过于笼统,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时间上就从春秋战国时期开
始,上古时代的蚕丛、柏灌、鱼凫(《华阳国志》)等时期抛开不谈;空间上仅讨论巴
、蜀二地,周围的川西、中南、汉中等地理单元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以下为正文:
----------------------------------------------------------------------------
--------------------------------------------------------------
第一个问题,古代川人吃辣么?
先上结论:最早的川人不吃辣,反而与江浙一带一样喜欢甜食,辛辣味最早在东汉时期
在四川地区出现,在唐代逐渐成熟,在北宋时期出现“川菜”这一菜系。元代至清代初
期,...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4894 | 32 佩服佩服,你这是失传了近3千年的宋襄公之仁呢。
我也很推崇襄公的仁义,认为这是最具骑士风度最纯真的仁义。
但现在失传了,所以要改变,要根据对象而定。如果是对襄公,那么就要肯定要以襄公
之仁回待他。对豺狼,那只有猎枪。
我在那上面已经列了很广的范围了,“对朋友,孩童,女士,达礼之士,自当以礼待之
。”
很不幸,极品不在上面的范围。
他在背后说中国人坏话的时候,为什么不通知我一声呢?
再者,我上面列举的不是说他坏话,是他做过的事实。 他做过的没人品的事,比如骂
小姑娘,我们也说过。但是劝一个眼低心窄的old dog 改变行为是徒劳的。
我只是在这列举了一些事实,这些极品的事情很可能在大家身边也在发生着。正所谓,
林子 大了,什么鸟没有呢。 不过,我还是把他的名字删掉,以极品代替;把一些感情
色彩删掉,做个普遍现象。权且一乐吧。 |
|
J**********7 发帖数: 2619 | 33 这个我奶奶常做,已经快失传了。
我奶奶还会做腌螃蟹,就是把生螃蟹剁成块,跟葱姜混合,放坛子里腌。
吃的时候好像拿出来就吃,是生的,很香。也快失传了。谁能贴个图文并茂文腌螃蟹,
我发50包子。 |
|
e*****e 发帖数: 2233 | 34 金庸的武功系统里面以内功为上, 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可能已经失传了, 就算没有失传,
现在审美观更看重身材不象金庸那时候只看脸蛋, 仅仅面如冠玉会被封为小白脸,
很难混 |
|
z***c 发帖数: 2959 | 35 郭家的故事
本刊记者从北京坐火车南下沧州,沿着运河到达市内。隋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是沧
州对外重要的水路通道,它在元朝定都北京之后,发挥出更为明确的枢纽作用。在研究
者刘汉杰看来,南北交通的地理位置给沧州带来了内外交流的便利。以沧州任丘的鄚州
为例,明万历年间重修了鄚州大庙,敕令开辟鄚州庙会,北京南部门户的鄚州成为全国
性贸易中心,过去有“北京人全,鄚州货全”之说。
由此沧州成为官府巨富走镖的必经之地,并带动了沧州诸如镖行、旅店、装运等相
关行业的兴盛发达。一些武术宗师游历后驻足于此,沧州古代也“多出镖师”。富人在
此地非常没有安全感,比如“民国十五六年匪氛最炽之际,有时十里之间,一夜之内,
连出绑案票案数起,彻夜枪声绵亘不断,近两年来虽经保安团之巡缉剿抚,而各村之枪
祸绑票案,仍屡出不穷”。
这种生活氛围对沧州区域的民众性格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地有句民谣是“杨三
木,吕家桥,雁过也拔毛,爷们儿不在,娘们儿也不饶”。杨三木、吕家桥都是沧州大
运河东部有名的武术传承村落,以地方性格强悍闻名于大运河东部一带。武术在此地缘
于人们的生存需求,武术的实用性在沧州一直是第一位的。而因为战争饥荒等... 阅读全帖 |
|
a******1 发帖数: 1519 | 36 忍者有不少流派,不会失传。西方习练者不少。
失传的至多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
忍者类似中国的刺客,从事侦查、刺探、偷袭、投毒、纵火和制造混乱。不以力胜。有
神秘色彩。 |
|
a******1 发帖数: 1519 | 37 你读着玩。。。
--------------------------------
漫谈中国武术发展史
武术,现在南洋地区将武术命名叫“国术”,其实无论是“武术”还是“国术”,一
开始都没这些词的,人最早的时候,为了猎捕动物抵御其他部落的侵略,就开始使用了
武术这种技术,现在如果你看到两个人在大街打起来了,互相掐来掐去,谁也拿谁没办
法时,就是那时候的武术,如果打不过就抄板砖。对方一看吓得就跑路,然后你拿着板
砖在后面狂追,觉得快追上的时候,就飞砖出去,就是最初的暗器,扔石头的时候喊“
你他妈的去死吧!”。可是原始社会的人只能发单音节的词,而且暗器也不是板砖,都
是随手捡来的石头,一边投一边喊:“啊!”然后投第二个再接着喊:“啊!”,被投
到的人也不会喊:“哎哟!”,也是单音节的词,照样喊:“啊!”。后来,人类开始
使用工作,比如石器什么的,于是器械就诞生了。大体上武术的原始状态就是这个样子。
通常认为最早的武术是“角抵”,很多史学家也这么认为,但“角抵”事实上是经
过了后来认为加工的技击技术,其中包含一定的表演成分,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需
要才会产生,“角抵”技术的诞生一定不... 阅读全帖 |
|
t*******2 发帖数: 301 | 38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中央国术馆 不知台湾是否还用“国术”这个词,至少在大陆已经没有人这么称呼武术。
许多武术传统流派不传外人,所谓“宁可失传,不可误传”,久而久之就失传了,国术
馆对保存和发扬传统武术是有贡献的。
看到文中提到杨澄甫的地方颇有意思--
“如果有人说某某人功夫不行,澄甫公曰:‘练功不易,练到这般地步,也算难得了。
’”
可见杨澄甫公实乃性情憨厚之人,可亲可佩! |
|
b********r 发帖数: 7725 | 39 什么成果?怎么表述?你以为他被骗了,他还在笑你不懂哩
失传的只会是那些不符合时代的东西,比如说,技击
我看陈家沟这个培养模式,再过一千年都不会失传,就好像梵蒂冈一样
邓小平“太极拳好”四个字,真是给了太极拳一座金山 |
|
S*******s 发帖数: 13043 | 40 不太确定你想表达的意思。
同意你对失传的看法。补充一下除了不符合时代的东西之外失传的还有从来没存在过的
东西。 |
|
S*********k 发帖数: 507 | 41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中國的槍法 來源: http://www.niwota.com/submsg/2253903
作者不詳。
中国的枪法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
,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
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
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
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
。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
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连知道的都很少。这两年不知是何故,一下子就流行开了,是个
八十岁以下的,幼儿园以上的,都搞几根来玩,仿佛不“抖大枪”就练不了拳。大枪搞
成了潮流,并不是好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我师傅有一根杆子,
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一看就是懂行
的人种出来的,最少有十年树龄,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那根杆子
是我师当年走...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1467 | 42 今天看了德国的球,上来唠唠。
本届德国真是让人越看越不懂了。记忆里传统德国队的痕迹没了。球是越踢越好看,技
术是越来越细腻,得分机会一大把,浪费的也真厉害;禁区里也玩上了配合,时常憋着
不射,打门全靠脚,高球几乎绝迹了;传家宝头球和定位球失传了,两翼扯得可真开、
飞上飞下的让人眼花缭乱,边后卫助攻的可真深,防守可真让人提心吊胆。哥我揉揉眼
睛,这不是荷兰队吗?连队员的肤色都荷兰化了(黄毛绝迹了,黑人一上就是俩)。
再看荷兰,球是越踢越难看,技术是越来越粗糙,得分机会就一两个,没资格浪费了;
攻到对方禁区里可真难,别说配合了,全队憋的没机会射;传家宝343两翼齐飞失传了
,两翼收得可真紧、飞上飞下成了传说,边后卫轻易不过半场,防守倒是越来越稳健,
1:0万岁。哥我看球睡着了,醒来揉揉眼睛,这不是德国队吗?连队员的肤色都德国化
了(你看风筝那黄毛,以前大腕占一半的黑人就省了俩)。
不知道是应该羡慕呢还是可怜德国球迷?按这架势踢下去,德国队战绩估计也要全面荷
兰化了。祝愿我荷的成绩也尽快德国化,哎!但是漂亮足球呢?哥我纠结ing |
|
发帖数: 1 | 43 好一场英超的乱炖,像一场足总杯的夜场趴体,混杂着英超和英甲的大王喽啰们,
吆五喝六,杯盘狼藉,嘈杂得像一锅熬糊的浆糊,哦对了,一帮草莽,也可以把他叫做
江湖。
草莽有一种打法叫胡搅蛮缠,斯特林用的高射炮,鲁尼用的是黑旋风的板斧,斯莫
林的挥舞着一百多斤的铜锤,还有那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足总杯就是五花八门,眼
花缭乱,像对抗城管的菜市场。
贝克汉姆离开江湖多年以后的某一天,英格兰的对手威尔士阵中却有一个骚年,他
使出一招失传已久的贝氏剑谱中的落英无痕,一刀射穿英格兰人的似有若无的盔甲。几
天以前,骚年贝尔也是用同样贝氏剑谱中的圆月弯刀,一刀封喉,放翻了斯洛伐克。
贝尔,贝克汉姆,和贝肯鲍尔、贝利、贝贝托、贝纳永一样,他们都姓贝,是不是
姓贝的都容易成为武林高手。
贝克汉姆当年离开皇马的时候,一定是把贝氏剑谱遗忘在了皇马的更衣室里。而贝
尔却意外的在鞋柜的暗盒中发现了机关,失传已久的贝氏弧线再现江湖,而这一次,贝
氏弧线却被用来截杀英格兰人自己。英格兰人一定捂住伤口在怀念贝帅锅,贝氏的武功
原本是英格兰的绝招,但是老贝和辣妹生娃儿去了,江湖只剩下帅锅当年的传说。
鲁尼在场上的精神意义更大...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2245 | 44 流氓”一词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手边没有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所以不
敢乱下结论。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流氓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不务正业,为非
作歹的人。这后一个涵义应该是白话文以后出现的。而七八十年代在,大陆人们通常所
说的流氓,特指男女之间性关系上有问题的人。与流氓有关的一还有一个词叫“耍流氓
”。但“耍流氓”并不是戏弄流氓,而是流氓戏弄别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也不懂
虽然流氓特指男女关系问题的这个涵义是新的,但乱搞男女关系的行为在中国却已
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的古书里也记录了不少这样的故事。追溯起来,根据本人的考
证,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大流氓出现在战国末期。他的名字叫吕不韦。他的流氓行为
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统一。我们作为中国人,封他为“流氓始祖”也不为过!
吕不韦是当时出名的大商人。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用金钱和美女腐蚀国家干部,再利用
他们为自己服务。在赵国经商时,他偶然在一次招商会上遇到子楚。子楚是秦太子的儿
子,作为人质交换到邯郸的。当时秦赵两国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发生摩擦。赵国人对子
楚自然没有好脸色。子楚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过得奇惨无比。只好时常靠著自己
马... 阅读全帖 |
|
c****u 发帖数: 8308 | 45 嗯,没错,肯定有不同阶级用的. 但雕刻这东西,尤其古代,等级极其苛刻森严,什么能雕
什么不能雕都有讲究,这就有个结构和做工的连贯性了,结构越复杂做工越细致,螭虎纹
一般老百姓不会带的,而不是一般老百姓带的东西,雕工肯定不凡...凡事没绝对,但异物
也不常见了.
如果说现代仿,也不是什么都能被机器搞定的,有些工艺手法,失传就是失传了,清朝造12
个青铜兽首都费了死劲了, 《乾隆博古图》里的老商周就是眼看着做不出来了,现代仿
出来的也漏洞百出,我看见的唯一漏洞最少的、接近完美的,也就是瓷器了,因为人工
步骤20多道,艺术价值基本全部体现在再创作,只要土对料对做工严格大面积铺开,窑里1000件里挑出来一件上大拍的并不难,而金木玉牙竹犀珊翠这些靠着天然结构辨认较多的东西,造假还是不那么容易。 |
|
c****u 发帖数: 8308 | 46
一般说5爪龙,4爪蟒,但学界至今有争议,因为"舆服制"定义得也不那么详尽.
一品朝服也是5爪,4品小李子也穿过五爪,尤其晚清,宫外并没有太严格的规范,民窑5爪
龙,光绪年就敢烧了. 上面一个恩典,本来4爪就可以穿5爪了,但是颜色很严格,黄色只许
黄带子穿,秋香色只许皇子穿,光绪3岁被接进宫的当夜,没正式对外宣布,都不能穿黄色
进宫,只是藏青蟒袍特赐加一爪变龙袍,龙袍也是宫里带去的同治皇帝小时候的藏品,这
些平常用的衣服,宫里非常多.这是有实录记载的.
至于缂丝,云锦,工艺上来说,缂丝最难,也失传最多,明朝100多种织法到清朝剩20多种,
解放前几乎失传, 而且缂丝在民国前没有别的大用处,基本都是宫廷用.至于和云锦哪个
比较好, 这个完全看品相和工艺了. 龙袍料最高级的基本是缂丝底盘金龙,纹饰最高级
的就是十二章, 这些东西集于一身的朝袍,基本都在国力强盛的3朝, 而且存世极少, 清
早和清中晚都是锦缎绣缎再盘金的比较多.下面这个就是同治的十二章盘金龙,但是缎地
,非缂丝. |
|
w*******4 发帖数: 361 | 47 萧还好,心痛的是其他很多乐器基本失传了。哎。
比如尺八,现在只有日本有了。
再比如“埙”。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箎。
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非常浑厚低沉,声音格外柔润。有助于教化,所以埙特别受到古人的
推崇。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人在学,希望这些东西不要失传了。 |
|
w**m 发帖数: 4061 | 48 我对越剧的了解就象文中提到的,停留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阶段
现在能不是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无非京剧、越剧、昆曲之类的,剩下的,真的可以说
是存活在各种综艺晚会
其实不光是戏曲,传统曲艺也是如此,光京津地区失传或接近失传的各种说词、大鼓有
多少种?
我对京剧生存现状颇有印象的是陈果《榴莲飘飘》的结尾,秦海璐返回东北老家,才发
现她是个京剧演员。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9 我听郭德纲相声说很多北方曲艺失传,有些只剩一个曲艺团,忘了他用了个什么类似独
领风骚的名词,看着很光鲜,却是很叹惋。然后他唱了几段评剧,嗓音高亮。说评剧很
多门派也失传了。他的相声有很多通俗的,但也有不少讲传统讲曲艺的,我挺喜欢看。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0 跟词啊曲啊比。词该怎么唱,现在完全失传了。元曲有没有留存的曲谱?好像也没有?
还有很多元曲是明人重写的。是不是元代战乱多,所以很多文本失传。明以后的保存较
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