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姬姓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d
发帖数: 977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3李峰 新保守主义
2017-12-13李峰 新保守主义
按照我们熟悉的关于社会形态的五阶段论,西周曾被认为是奴隶制社会,后又被认为是
与欧洲中世纪相近的封建社会。可是,近年来欧洲史学界的研究表明,Feudalism(封
建)作为一个学术范畴的正当性已经被摧毁。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的李峰教
授研究中国早期历史和考古多年,其著作《西周的灭亡》和《西周的政体》先后在国内
出版了中文本,他在书中指出,由于Feudalism的致命缺陷,对西周封建说这一概念的
颠覆也势在必行了。
您在《西周的政体》一书中,对“西周封建论”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我们注意到,您指
出在西方史学界,所谓欧洲中世纪“封建”的基础已经彻底动摇了,这是不是您对“西
周封建论”提出批评的起因?
李峰:可以这样说。不过,我想首先说明一下表述的问题。“封建”这个词是战国时期
思想家的创作,讲的是西周早期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语),从而
形成了西周国家的基本国家体制。当然,“封”和“建”这两个字在西周时期的金文资
料中都有出现,其语义和战国思想家的用法基本相同。这个“封建”的概念在中国的传
统史学中被传承了下来,如唐代的柳宗...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872
2
姓姬的也不一定是周天子后裔,甚至不一定是古公亶父的后代
周王室的死忠分子冒姓姬,后世有些家族为避祸而改姓
这些情况都说不清
现在乱认祖宗的99.999%都不靠谱
中国从秦代就“王侯将相”没有种了
秦灭国、项羽死后,中国的贵族政权就绝种了
屌丝当皇帝当宰相是中国社会区别于欧洲、日本贵族封建社会的最典型特征
l*******n
发帖数: 635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鲜卑族???
黄帝有四妃,有二十五子,其中十二个儿子继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个儿子改为姬姓以
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
生长子昌意,降居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五帝之一);次
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北土之
人则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
汉武帝时期李陵的后代就姓拓拔氏。
y*z
发帖数: 3244
4
晋国是姬姓。
三家分晋的赵魏韩,只有赵不是姬姓,另外两家都是姬姓。
所以魏韩一直都是周天子屏障,也没有取代周天子之心,充其量就想当个霸主,带领诸
侯朝觐周天子。

发帖数: 1
5
记住只有燕国是自始至终的姬姓
作为与周公旦齐名的召公奭始封的姬姓诸侯国,且是唯一一个进入战国七雄行列的姬姓
国(可排除卫国, .
t****e
发帖数: 2737
6
诗经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原文】
文王在上1,於昭於天2。周虽旧邦3,其命维新4。有周不显5,帝命不时6。文王陟
降7,在帝左右8。
亹亹文王9,令闻不已10。陈锡哉周11,侯文王孙子12。文王孙子,本支百世13,
凡周之士14,不显亦世15。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16。思皇多士17,生此王国。王国克生18,维周之桢19;济济
多士20,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21,于缉熙敬止22。假哉天命23,有商孙子24。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5。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26。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27。殷士肤敏28,裸将于京29。厥作裸将,常服黼冔30。王之
荩臣31,无念尔祖32。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33。永言配命34,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35,克配上帝36。宜
鉴于殷,骏命不易37!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38。宣昭义问39,有虞殷自天40。上天之载41,无声无臭42。
仪刑文王43,万邦作孚44。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
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173
7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浙江的姓氏
呵呵呵,好多姬。
百度:"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然后以国为姓,估计不少和人家王爷本也没啥关系。

发帖数: 1
8
考古学界专家们的“主流意见”是认为倗国当为华族,既非周,也非戎狄。
非华族不足以封伯爵。
倗伯和夫人毕姬。古时同姓不婚,正好说明倗伯不是姬姓后代,只是姬姓的女婿。
毕姬的墓葬中出土五鼎五簋,这也大致符合“伯”贵族爵位的葬礼规格。
倗伯墓葬只有三鼎一簋,与“伯”五鼎四簋的应有规格相比,显然数量偏少,很有可能
倗伯犯了什么错而被杀,在陪葬品上也降低了规格,这也与俯身葬被认为是代表非正常
死亡一致。
m***n
发帖数: 12188
9
鄂国是商朝诸候,在山西临汾,因为忠于商纣,抗拒周军;所以周灭商以后,把鄂国驱
逐到湖北,首都在今天的湖北鄂州。周朝在鄂国原本的地盘上建立了姬姓的晋国。
周朝还在鄂国北边的江汉平原分封了许多姬姓诸候,称为“江汉诸姬”。监视南方。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鄂国为楚王熊渠所灭。鄂国亡。
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此后楚国强势崛起,横扫湖北,尽灭江汉诸姬
-----------拷贝:
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
。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
熊咢铸"夜雨楚公钟"(宋政和三年出土)。有汀祖官山、新庙楼塘、华容码头、沼山金
老坟、葛店平顶山、段店城子山、涂镇金盆地、公友龟山等西周至东周遗址。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始铸
铜镜。子皙与鄂地越人泛舟于鄂渚,有越人歌谣流传。灵王时,子皙为楚之令尹。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
传为申包胥故里。
公元前475--前2...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0
在古代基督教世界中,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个配偶。但是无论在古代,在实际生活中,不乏有掌握大权的人物拥有诸多的情人。而在古代的中国,曾长期实行的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允许男主人拥有诸多妾室。
中国古代的这种制度起源可谓很早。先秦时,诸侯娶他国女子时,女方国君都要赠送几个女子作陪嫁。陪嫁最高者为“媵”。她们或者是主嫁者的妹妹,或者是主嫁者的侄女,说起来也是贵族。
而这种“媵”的说法可能演变为后来的姨太太,毕竟要按“媵”的说法,这也能说的通。其余除去最常见的以外,就是“由婢而妾”者。婢是一种女性家奴,地位极为卑下,所以往往只能充“非正式”的妾。
“姬”的本意是美女,如秦汉时期项羽的虞姬,刘邦的戚姬。而后来意义转变,与妾合称“姬妾”。这里的姬,则主要是指姬侍、家妓、家养的戏子等。她们多半是买来的,也有赠送的和抢来的,没有人身自由,地位也极低。依据职能,婢的任务,主要是从事家务劳动,伺候主人的衣食住行。
而姬的任务则主要是娱乐耳目,歌舞升平,满足主子的精神需要。其与妾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妾只能有男主人一个性对象,而姬却可以陪侍客人。
跟妻需要明媒正娶、妾需要走纳的程序不同,姬甚至连个字据都不用立... 阅读全帖
e**a
发帖数: 2169
11
没想到老兄又提问了,呵呵~
抄段书上的记载:
郑国的国名起源于商代的子姓郑国。商朝著名的大王武丁封子奠为诸侯(相传子奠是武
丁王的儿子,也有学者认为两人是兄弟关系),最初的封地就在河南濮阳的古帝丘之墟
(一说为洧水畔的“郑父之丘”,相传又是上古的“祝融之墟”)。甲骨文卜辞中“郑
”和“奠”是一个字,最初没有“阝”偏旁,后来的写法加了邑旁“阝”以代表国家。
所以子奠的封国被称为郑国,商朝人称呼王子奠为“奠侯”(即“鄭侯”)或王子鄭。
子姓郑国发展得很好,甲骨文卜辞记载到后来出现了“北郑”、“南郑”、“多郑”的
称呼,都是子奠家族的后裔。后来商王为防范西方的周方(即姬周)和羌戎(古羌人)
势力,调遣、迁徙部分郑人到今陕西华县以东地方建立警戒前哨,这就是所谓的“南郑
”(和今陕南地区的南郑不是一个概念)。
周朝灭商,商王族的分支子姓郑国当然也烟消云散。周人将“南郑”国民迁徙到渭
河上游地区,应该在今宝鸡附近。周武王后来让姜太公的小儿子井叔统治这支郑人,就
地建立了姜姓郑国,史称“西郑”。周穆王时期没收了西郑侯的封地,这批人被称为“
奠井氏”或“郑井氏”。
根据《史记》的记载,周宣王将“南郑”...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348
12
来自主题: Fashion版 - 真假公主:柔福帝姬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十一月,朝散郎、蕲州(湖北蕲春)知州甄采围剿土匪刘忠时,
匪眷中有一名女子,自称是王贵妃的小女儿柔福帝姬。甄采十分意外,也不敢怠慢,连
忙通过韩世清向南宋朝廷报告这个消息。得到消息的高宗赵构显得很冷淡,好不容易在
朝廷官员的再三催促下,赵构才派大太监冯益、宗室女眷吴心儿前去越州(绍兴)验视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这时的高宗尚未返回南宋的京城绍兴,而是呆在温州一带的行
宫里。大太监冯益是赵构为康王时的内侍,再之前曾经在柔福生母王贵妃的宫中听差,
所以这时就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个验证帝姬真伪的差事。至于吴心儿,她只是从旁协助
,以免有些验身的事情太监不好去做而已。这位柔福帝姬对冯益询问的宋宫旧事,基本
上都能答个七七八八,而且模样也与冯、吴二人记忆中的柔福帝姬有几分相似。于是,
冯益和吴心儿向赵构回报,这位帝姬看来确实是真的,只是有一双大脚,与帝姬精心缠
裹过的纤足大有不同。当然,他们也回报了“帝姬”对大脚的解释:“金人驱逐如牛羊
,曾赤脚步行万里路,怎能保持原样?”这一句话,不但打消了所有人的最后疑虑,也
引起了南宋上至赵构,下至平民百姓的无限愁思。于是,建炎四年八月戊...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85
13
姬发
姬昌
姬姬复姬姬
姬无夜:http://baike.baidu.com/view/9412479.htm
姬大宝(谐音doublet)
f******x
发帖数: 2260
14
姬平方 姬贰 姬双 姬同 姬一一 姬加 姬积 姬和
M*****o
发帖数: 8125
15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郑卫之姬,呵呵
我所知道的,福建郑姓的三大来源,都是河南一带。
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各地士族大规模南迁。在福建,“衣冠南渡,八姓入
闽”说的就是这个。八姓里郑排第四位,仅次于林,陈,黄。估计这之中有一些“郑卫
之姬”的后人,呵呵。
一次是唐初,陈政陈元光(开漳圣王)父子,从河南固始率军南下漳州平定“蛮僚之乱
”并最终定居福建,随行里很多姓郑的,例如大臣郑时中。
还有一次是唐末,王潮王审知(闽王)兄弟,还是从河南固始,跟随王绪起义军南下,
攻下福建后兵变,受封泉州刺史,定居福建。随行里也很多姓郑的,例如郑成功的祖先。
不过“郑卫”“韩周”都在河南的西北部,固始在河南的东南角了,呵呵。
m*******t
发帖数: 14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第一个外族统治?
科普一下。。。
周朝后,姬姓还是很多的,不才,俺家祖上就是一例,从没有宗族cleansing过.不像燕
后,慕容姓基本终止了。姬姓现今少的原因是很多中途改了(郑 etc),大的更改发生
在唐中叶,为“周”姓。
s**r
发帖数: 669
17
古代有姓氏之分,栾氏,韩氏本是姬姓,赵氏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到满,且骓不熟悉,《国语》、《左传》好像都没有提到。屠岸就出过2,3个史书有载
的人物,到底有没有狄人的血统也不是很清楚。
推荐你们看一看天涯网,虎公的《晋国诸卿家族史》
zz
栾氏,为晋国公族,晋靖侯之后。栾枝是文公时代的重要辅臣,其孙栾书后来担任晋国
正卿十余年(前587-前572年),栾书之孙栾盈为范氏驱逐出晋国,前550年潜回晋国复
仇,事败后被灭族,退出晋国政坛。
韩氏为晋君同族,曲沃桓叔生子名万,封于韩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县),韩氏创立。韩
氏在惠公时期地位显赫,晋文公时期地位较低,但后来韩厥活跃晋国政坛近50年,最终
担任执政(前572-前566年),韩氏确立晋国大族地位;韩厥之子韩起执晋国之政长达
27年(前541-前514年),韩氏愈大。前453年与赵、魏两家攻灭智氏,最终三分晋国。
赵氏可谓是个古老的家族,根据《史记-赵世家》,赵氏与秦同祖,是传说中颛顼
帝(黄帝之孙,号高阳氏)的苗裔,据说颛顼的一个孙女叫女脩,女脩吞了一只燕子的
卵,因而怀孕(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野合的美化说法),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27968
18
令狐记得是魏姓旁支
起源姬姓的
倒是狐偃一家是胡人
虽然挂着姬姓,应该是附会
晋文公他妈是狐姓
同姓不婚那时候还讲究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0.6

发帖数: 1
19
眉县新出青铜器铭文中的单公问题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意外发现了27件铸刻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其中在《
逨盘》铭文中提到了在成王之前的第一代单公问题,即:“不显朕皇高且单公……夹召
文王武王”。按照《世本》和《路史》等著名史书的记载,第一代单公是周成王封自己
的少子“臻”于单地才开始的,可是《逨盘》铭文中分明是在说“单公”在“文王武王
”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怎么整合出土实物资料和史书记载之间的矛盾,这是个大问题。
其实,古籍记载中有关单氏族的由来问题,向来有二说:
一说以《世本》和《路史》为代表,主张“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为旬内侯,因氏焉
”。
一说以《通志·氏族略》为代表,主张“单氏,周室卿大夫。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
氏”。
而对单蔑和臻的关系,史籍则语焉不详。而根据此次出土的《逨盘》铭文的记载,成王
时期的单公为“朕皇高且公叔”。公叔是否就是周成王的少子臻呢?颇值得考虑。称号
为“叔”正好说明了他不是长子,为少子说提供了基础。根据《逨盘》铭文对成王时期
单公的说明中有“受大命”一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单公接受西周天子册命的象征。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主张《逨盘》铭文中... 阅读全帖
z********u
发帖数: 7
20
自汉朝以来,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至少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
大的变革和发展,所经历的时代是汉朝、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元朝、清朝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河南荥阳即皇帝位,建都洛阳,汉朝宣告成立,史称西汉,
到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汉献帝让位,东汉灭亡,两汉历时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
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
的外民族包括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的氐
、羌、西域诸国,西南的叟、蜀、巴等族。
这一时期,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不向往大汉帝国,因此乐
于与汉人通婚和杂居,并很快被汉化,成为汉族。汉民族能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间
断地同化融入其他民族,不断地加强汉民族的凝聚力,这与汉民族继承华夏族的民族协
调、民族和亲的政策和推行汉化政策有关。
民族间的通婚,上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炎黄两大部落间世代通婚的时代,这一习俗一
直延续到周朝。其他各国贵族之间的和亲通婚已经成为传统的习惯,比如姬姓鲁国与子
姓宋国、嬴姓秦国与姬姓晋国的世代通婚。到了春秋战国时
h*****h
发帖数: 1392
2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嬴政的儿子为什么叫扶苏?
我没您懂的多。印象中魏是姬姓,而韩、赵就是用韩、赵。也许我无知,不知道他们的
姓,以氏为姓了。
另外秦赵同祖应该是史实,从这个角度说,说赵姓姬,我是存疑的。
其他都同意。
l****e
发帖数: 23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zz)中国大百科全书-黃帝
http://210.60.21.117/web34m/Content.asp?ID=51538&Query=1
【漢語拼音】Huangdi
【中文詞條】黃帝
【作  者】劉起釪
中國古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華夏族形成後被公認為全族的始祖。上古時
期約在姬水一帶(即東起渭水
西迄湟水之間今陝甘青地境的古齊家文化區域)形成的較為先進的黃帝族,即由這位傑出
的始祖而得名。黃帝族和
住在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帶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後黃帝族
後裔中的一支進入今山西
南部,創造了夏文化,遂稱夏族。夏族進入中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再傳就是也
生息在陝西境內的姬姓
的周族。周族推翻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為了追念遠祖黃帝族,就用自己的姓來追呼它

《國語·晉語》及《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都說黃帝是少典之
子。《史記·五帝本紀》說黃
帝“姓公孫,名曰軒轅”,其國號為“有熊”。崔述《補上古考信錄》指出,“公孫”是
公之孫,上古時無此稱;“軒
轅”是指黃帝居軒轅之丘,依所居以為號,非黃帝名;“有熊”不見於傳、記,不合《帝
系》
c*********d
发帖数: 9770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清]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卷一

㠯、以、已

由、猶、攸
繇、由、猷




于(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二

粵、越

欠(音聿)、聿、遹、曰
安、案



卷三
惟、唯、維、雖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抑、意、噫、億、懿
一、壹

伊繄



台(音飴)
卷四
目录
惡、烏

遐瑕
號(音豪)
曷害
盍、蓋、闔


況、兄、皇
鄉(音向)、嚮
汔(音迄)
歟、與
邪(以遮反)




於(音烏)

噫、意、懿、抑
嘻、譆、唉、誒、熙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五



憖(魚覲反)

宜、儀、義



豈、幾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其(音姬)、期、居

詎(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固、故、顧




卷六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儻、黨、當、尚




疇、[C120]、[1234]
卷七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4
☆─────────────────────────────────────☆
Satine (瓜呆小贼) 于 (Sun Oct 3 14:31:59 2010, 美东) 提到:
张夫人,王太太这种称谓不算
前两天有个老外说本来中国女人随夫姓的
文革给改了
我怎么不记得有
...
☆─────────────────────────────────────☆
StationCC (观澜) 于 (Sun Oct 3 14:44:57 2010, 美东) 提到:
张王氏?
杨杜致礼?

☆─────────────────────────────────────☆
Teller (yy) 于 (Sun Oct 3 15:03:15 2010, 美东) 提到:
这老外肯定有个台湾或者香港的朋友来着。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un Oct 3 15:32:44 2010, 美东) 提到:
非但没有随夫姓,而且头衔或者称谓前还是用自己娘家的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居民 意群把名字改成了暖意群。
前几天,内江市威远县新场镇万祥村7组的 (huǎn 音同“缓”)中琴在赶集时,突然对本村的刘益容说:“你等我一下,我要到派出所去改姓。”
这让刘益容很是纳闷,中国历来视姓为根本,把姓当作对祖宗的继承和延续,为什么要改姓呢?原来 中琴的“ ”字属于罕见字,是日字下面一个爰字。她要改姓是因为电脑里不易打出这个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族谱统计,从仁寿迁徙到威远的姓已繁衍到14代,有上千人,他们均在经受着这个罕见姓氏的困扰。警方呼吁,相关部门应尽早在电脑里安装生僻字系统,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罕见姓氏居民的烦恼。
姓氏烦恼为领养老保险金改姓
中琴说,她是个家庭主妇,几乎从未出过远门,加上以前的各种证件、手续都是用手写,罕见姓氏也不受影响,所以以前没有因为姓氏遇到不便或麻烦。可是现在她年满60岁,要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必须要用身份证,要把名字录入系统才能打印银行卡领取保险金。而相关部门的电脑打不出这个字,有人建议她改姓。
“这让我很为难,不改吧,养老金关系到以后的生活,改吧,又感觉把祖宗背叛了。而且,姓了这么几十年,一下要改姓,心里不是个滋味,甚至觉得很别...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氏孤儿真相 - 实无其事
问个问题,春秋到战国,女子名字的什么时候产生了从春秋赵姬到战国赵姬的变化?一
般来说先秦时期姬姓女子的赵姬,韩姬之类的名字,到嬴政母亲赵姬的名字是当时并行
,还是中间有了一个逐渐互相替代的过程变化?好像秦汉之后,姬作为女子名字主要是
因为女子地位地下,属于姬妾之类的代名了,我记得好像汉末曹操的姬妾就有例子。是
女子称姓的习俗消亡了,还是说当时只是并行使用而我不知道罢了。希望解惑。
j****c
发帖数: 19908
27
那是出嫁后的称谓,一般是娘家的国名加上自己的姓
比如齐国国君的女儿嫁出去后就叫齐姜,姬姓的才叫*姬
宋徽宗复古,把公主叫帝姬,也是周代的称谓
R*****d
发帖数: 1148
28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Sat Apr 16 06:06:07 2011, 美东) 提到:
还有郡主县主。
还有状元,探花,榜眼之类的。
字面上都理解不了。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at Apr 16 12:45:17 2011, 美东) 提到:
西周时候,周天子的女儿出嫁,需要同姓诸侯主持婚礼,所以叫公主
诸侯的女儿出嫁,就是自己老爹(家翁)主持,因此叫翁主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at Apr 16 22:35:42 2011, 美东) 提到:
那是出嫁后的称谓,一般是娘家的国名加上自己的姓
比如齐国国君的女儿嫁出去后就叫齐姜,姬姓的才叫*姬
宋徽宗复古,把公主叫帝姬,也是周代的称谓
g******t
发帖数: 18158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为什么是毛轮
伤害老鸡当毛轮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人家姬姓国君后裔在前清和民国都是世代袭封
,官方承认,天下皆知的。不是老毛把他们一撸到底,野种哪有机会出来冒充,还140
代。
承担延续姬姓国君血脉的责任楼主不用操心了,就算你和你儿子今天扑街,也不影响人
老姬家一代一代往下传

D**3
发帖数: 435
30
我姓姬的都没说自己140世,一个不姓姬的居然说他妈的可在龟板上的,你说可笑不可
笑?
D**3
发帖数: 435
31
我把我家辈分排行都贴了。。。
我家上古姓姬,现在也是姓姬,三千年没变。
D**3
发帖数: 435
32
我读过我家家谱,
不是什么诸侯王之后。
姓姬,不是诸侯王之后,现在还姓姬,说明什么?说明是周天子的后代。
但是也确实明初屌丝了。家谱上也就明初到现在靠谱。
所以我就说两头靠谱,中间不靠。
r********u
发帖数: 612
33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郑卫之姬,呵呵
昨天和一个福建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们那里有个村子都姓郑而且老祖先好像都是从
河南迁下来的。于是突然想起郑卫之姬,她们不会都到福建去了吧?呵呵。
春秋时代的郑卫之姬,战国时代的韩周之女,都在如今的河南地区,她们简直是那个时
代美女的代称(跟现在的韩流差不多)。她们唱歌绝对一流,郑卫之音余音绕梁三日不
绝,曼声哀哭而且绝对是美女的顶尖代表。连顶级帅哥宋玉也一再艳羡郑韩美女。那时
美女们一个可以卖千金,这估计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后来韩灭郑,于是郑国消失了,成为百家姓的一个姓。遗憾的是他们的靡靡之音没有流
传下来,只剩下现在喜歌哭的形式。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们喃喃自歌,
似喜若哭,看来还是有点关联的。
k****u
发帖数: 1686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Stupid Chinese from Huaren
河南苟姓因和狗同音 其子孙上学被歧视后改姓敬
发稿时间:2015-04-20 08:18:00 来源: 大河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郑州一市民因姓和“狗”同音 上学、找对象都麻烦
《我从哪里来》新书品阅会现场,郑州市民苟先生(右)说起了他的故事
因为姓苟,他和孩子没少遭白眼因为姓爨,他总是容易被人“记住”
《我从哪里来》新书品阅会,不少姓氏代表也参加了他们身上都有啥故事?
记者丁亚菲首席记者李肖肖实习生彭大龙程亚龙刘慧丽王苗苗张雅露/文
首席记者陈亮记者唐韬刘鸿翔/图
在说到《我从哪里来》这本书时,很多专家、学者喜欢用“趣味性强”“语言生动
活泼”等来形容。
而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和很多姓氏宗亲代表以及读者的支持不无关系。所以,
昨天举行的《我从哪里来》新书品阅会暨姓氏文化峰会,特意邀请了一些姓氏代表和读
者参与。他们的姓氏故事和经历,打动了现场很多人。一起来看看吧!
故土寻根
带着两辈人的遗愿
新加坡老人来寻根
在昨天的《我从哪里来》新书品阅会暨姓氏文化峰会上,郑朝增作为《我从哪里来
》栏目的读者代表,讲述了他和姓氏文化的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寻根热的时...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59
35
姓氏,这个词里的两个字最早是分开解的。姓是姓,氏是氏。就比如古代的“妻子”就
是分开指老婆、孩子。
姓传说起源于黄帝。将不同的部族划归为同一个姓,然后制订了“同姓不婚”的法律。
避免近亲繁殖。
由于当时还有很多母系氏族,所以很多姓都含女字。比如周文王的“姬”,太公的“姜
”,秦先祖的“嬴”,著名祸水褒姒的“姒”。当然还是有些不含女字的姓的。比如“
曹”、“子”和“董”。
需要注意的是,姓一开始以母为准,因为当时走婚。不知其父,只知其母。也只能继承
母亲的姓。
姓是监护人给予后代的一个族群隶属代号。最早以母系继承为主,所以女字旁。但是姓
在黄帝时候并没特化为母系。因为黄帝时候已经有父系部落了。完全有可能继承父亲的
姓。
特别注意的是,远古时候只要不是野种,一般人人有姓。同姓不婚也作为普遍的婚嫁原
则。(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妇女反倒不用改姓,同姓不婚嘛)
后期,父系完全取代母系后。姓就彻底的随男方了。入赘除外。
到了商周时候,出现了氏。氏是大姓的分支,比如楚国王族姓“芈”,后面有一支分出
为“屈”氏。氏,一般只有贵族才有。平民是没有的。所以贵族们一般不称自己的姓,
称自己的氏。以示自己尊贵的身...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36
中国历史悠久,这块地盘上自上古以来就是各个族群部落互相杀来杀去还互相混血。现
代中国人(或者更严格地限定为汉人)血统,要仔细分析起来,其实都是大杂烩。要说某
一些中国人血统比另一些中国人更纯,那就扯蛋了。
论血统,不光整个中国人或汉人族群是一锅大杂烩,就连同一个姓的中国人内部其实也
是大杂烩。尤其是大姓,来源都很杂,每个姓都有好多不同的来源,互相没有直接血缘
关系。比如这个王姓,维基百科说“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漢族王姓的主要来
源有四个:姬姓、子姓、妫姓和少數民族改姓”,不同的王连上古八大姓的姓都不一样
。再说,除了这些大宗起源,还有皇帝赐姓,避祸改姓,领养过继随养父母姓,倒插门
随妻姓,仆人随主人姓等等乱七八糟的姓氏变更。还有一个很大宗的改姓,就是历史上
少数民族取汉姓,姓李的好多都是突厥,姓刘的好多都是匈奴。
论一个人的祖先,往上数三十五十代,他祖宗(生物学祖宗)跟他很大概率不是同一个姓
的。如果每一代由于各种概率改姓的概率就算是1%,那么几十代后概率是多少?这个数
学题琐男都会算吧?
宗亲会其实是一个很扯蛋的东西。全球华人,同一个姓的都当做一家,但其实随便抓两
个同姓的人...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RexHong (RexHong),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百家姓》中没有芈 芈姓到哪里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7 03:08:37 2015, 美东)
跟着芈月看先秦
芈月,这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小公主随着11月30日电视剧《芈月传》的开播,蹦跳而
来,她将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先秦故事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得较
少,华商娱乐开辟“跟着芈月看先秦”栏目,让我们一边追剧,一边了解先秦文化吧。
有人说,郑晓龙执导的《甄嬛传》和《芈月传》,是来普及生僻字的。可是不管战
国时期姓“芈”(读音mǐ)的人有多牛,甚至像芈月当上了太后,可是现在,我们的
身边却没有芈姓的人了,芈姓到哪里去了?昨日,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解读《百家
姓》的著名学者钱文忠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他说,“芈”字先秦时期常见,当下却成
为生僻字,原因没有文献记载。能确认的是,《百家姓》中没有“芈”。
“芈月”可能不是真名 由兵马俑上残字推测其名
《芈月传》中,芈月是楚国公主。于是,不少观众认为“芈”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让男女主人公成为年轻一代心目中的新“男神”和不老的“女神”,一些“星粉”甚至关心起都教授及其女友千颂伊的姓氏来源。据专家最新文献考察和研究表明,“都”姓源于东周时期的郑国,即今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而“千”姓也与河南颇有渊源。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说,“都”姓主要源于东周初年的郑国。郑国王室有个叫公子阏的,字号为“子都”,他的子孙以“都”为姓。以王父的字为姓,也是中国姓氏命名的一种常见方式。他说,公子阏是东周王室的一支,姓“姬”。算起来,“都”姓也是周王室的后代。张新斌介绍说,在“都”姓的发展史上,曾以黎阳郡为郡望,许多都氏家谱都贯以“黎阳都氏”,黎阳郡今为河南浚县一带。明代末年,河南开封人都任,曾任陕西布政使,是历史上都氏家族中最有名望的人物之一。
至于韩国的“都”姓是否来源于新郑,张新斌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他说,韩国姓氏一部分是直接从中国迁徙过去的,先祖就是中国人,与中国有直接渊源;一部分姓氏借用了中国姓氏,与中国仅有着文化渊源。
有媒体报道,目前韩国姓都的有数万人,都姓在韩国250多个姓氏中排名第66位。编...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39
西周初期搞分封,其实就是把姬姓宗室(姜姓和姬姓一直联姻也算周人吧)分封到各个地
方去,那些地方原本都是其他部落的地盘。
周天子分封诸侯,尤其是远离王畿的周后,其实都是空头支票,那些地方还是要靠被分
封的诸侯去打下来才行的。比如齐鲁被分封后,就跟当地的土著部落打了好久才把地盘
稳定下来。然后跟着从周原迁徙过来的周人在齐鲁大地繁衍起来,把原来的土著都排挤
掉了。
而且,西周甚至到东周,各个华夏诸侯国之间还有不少夷狄建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大部
分都没有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后来到春秋战国时候大部分被华夏诸侯国灭了。
M****7
发帖数: 2334
40
可能不是由母系带来的. 我的小脚趾分瓣, 我的姨表弟小脚趾不分瓣.
有意思的是我的姓氏源自姬姓, 我的姨表弟的姓氏源自淮夷. 可能小脚趾分瓣的汉人远
古祖先来自同一部落.
版上如搞个调查,可能会比较有意思. 汉人可以分姬姓,子姓,四岳几个大板块进行统计.
兄弟民族的可以按突厥,东胡,西南夷,百越进行统计.
S***p
发帖数: 19902
41
姓轩辕,谁说姓姬了
x*******o
发帖数: 573
42
修长城怎么可能死了几千万?第一次看到,有出处吗?估计修长城死100万差不多了吧
?当时秦国才500万人吧
周是姬姓,现在百家姓里大部分姓都是起源于姬姓
x*******o
发帖数: 573
43
修长城怎么可能死了几千万?第一次看到,有出处吗?估计修长城死100万差不多了吧
?当时秦国才500万人吧
周是姬姓,现在百家姓里大部分姓都是起源于姬姓
j********p
发帖数: 9680
44
你蒙谁啊?这是常识了吧?
姜姓是齐国国姓,是姜子牙的后代.
是给姬姓打工的.你怎么能说你是姬姓呢?
还有这么攀的?
D**3
发帖数: 435
45
我都说了,两头可靠,中间不靠。
姓还没改,知道自己姓姬,不错了。不想有些人,姓都他妈的改了,也好意思说?
g*q
发帖数: 26623
46
姜、姬、姚、嬴、姒、妘、妊、妫
每个姓后来又分出不少子姓,比如姬分出来周王蔡廖刘程等等。但是春秋以前的很多东
西已经不可考。
Y****N
发帖数: 8694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姜到底姓孔还是姓姬???
看了一圈帖子,说他是孔老二后代,但是姓姬
以前听说过孔孟是一家
但是没听说孔鸡是一家呀?
did I miss something here?
w******9
发帖数: 1604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说说 中国人的姓与氏
你说的有两点是错误的。
氏是父系氏族遗留下来的产物,但是历史比母系社会的姓晚。
(明显母系社会要早于父系社会)
总结:姓是用来分亲疏,氏是用来明贵贱。
姓只能在不同姓分出区别,但是能分出亲疏贵贱还是没有证据。
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妫、妊。 很难说哪家好,
但是放到具体朝代来看,才有亲疏贵贱。
夏,国君 大禹,姒姓。
殷商, 国君 商汤, 子姓(好姓),孔子祖先也是子姓,加上商汤太乙,子+乙+孔。
周朝, 国君, 文王,武王。
武王分封其弟叔虞于“唐”地,所以他弟弟也叫唐叔虞。
唐叔虞儿子燮继承,然后改国号晋。 所以这里的 唐,晋。
古人只有改氏,也没有改姓一说。
姓不能区分亲疏,只有氏能区分亲疏贵贱。
先秦只有贵族家族有姓,一个家族只有一个姓。
但是有很多的氏。氏就是一个家族大了,老大继承宗家,
老二老三等得倒封地分家,开始用氏跟宗家有区别。但是还是一个姓。
普通人只有名。
氏的来源有很多种,你说的职业只是一种。
官职,封地也是来源之一。
具体一个例子就是 姜太公啦。
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帮助周打败商,建功立业封于齐地。
所以他的后代的氏取“齐”,不用 “吕”...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4333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起是商鞅的孙子
卫国建在殷商故地,但是卫国是周室后裔,姬姓。商鞅是卫公室后裔,也姓姬,说他姓
公孙其实不对,公孙只是代表他是公室后裔,他是当时卫公的孙辈。一般人称他卫鞅。
m***n
发帖数: 12188
50
你概念混乱了。
1) “唯汝荆楚,居国南乡” - 《商颂》
说楚国是南蛮没错。
2)吴国是姬姓诸侯。和齐国一样,是西北移民立国。怎么可能是蛮夷。
吴国那个位置是长江出海口(当时上海还在海平面下,苏州就是上海)。周朝在那里放
个据点,这叫做关门打狗,先claim了整个长江流域再说。 同样,在黄河出海口放个姬
姓燕国(那是天津还在海平面下),一个道理。 后来的秦国南征岭南也是这么干的,
别的不说,先在出海口放个城市。 西欧国家满世界征服殖民地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茅盾先生有一篇吴越考证。建议阅读。
3)越国比较特殊,越国自称是姒姓诸侯,是夏禹后代。 会稽的大禹墓是越人的圣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