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婚丧嫁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共8页)
p*e
发帖数: 678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个回族女嫁汉族的苦恼 豆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8 12:10:59 2015, 美东)
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论证中国教育的无用,于是转帖到了这个只有两个人的
小组里,结果一段时间没看小组,成员飞速增加,让大家以为这个帖子是我自己写的,
实在是不好意思,欢迎大家在小组里踊跃发言,共同交流想法,挽救中国的教育制度,
挽救中国的下一代!
我是一个回族女孩,和一个汉族男人恋爱,可我父母以死相逼不准我结婚。我不知道这
里有没有人和我差不多情况的,回汉婚姻。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
这几天,我男朋友的父母到我家提亲,我父母提出了要求,男友的父母不答应,然后我
父母就坚决不同意我们结婚,说如果我结婚,他们就去见死。我怀疑,我父母可能会采
取一些其他过激措施,所以和男友还有他父母迅速离开我家,到市里来了,现在男友的
父母已经回家了,我和男友还在市里宾馆,在电话里和父母交流,但几乎没法交流。我
给很多亲戚打了电话,他们都站在我父母那边...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4211
2
比如说逢婚丧嫁娶该帮忙的时候帮忙,但是就不送礼金。
无论是领导的还是普通朋友的,就是不送。这个人会
怎么样被社会惩罚?你们说说最坏的后果是什么?
w*****g
发帖数: 16352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我筛出来的一个compound
大到选情形势测国运走向,小到婚丧嫁娶定黄道吉日,全可以用R解决。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6

发帖数: 1
4
去哪买纸?
建议买提增加烧纸功能
不要老发包子,要有多种婚丧嫁娶的功能
全发包子太SB
a****t
发帖数: 8616
5
梅嘉和亦殊搬到这个小院的时候,觉得很庆幸。房租很合适,邻居很和善。时值深秋,
院子中间那棵桂树,挂满了金黄的桂花,傍晚的时候,香飘四溢,别提有多惬意了。
梅嘉和亦殊是刚结婚的小两口,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在别人看来是一对璧人。两人也
很恩爱。新婚燕尔,所以很是如胶似漆,让人羡慕。亦殊在一家报馆里当临时编辑,负
责城市里婚丧嫁娶的广告,工资低,租住着一间由旧厂房改建的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的
房子里,刚过中秋就要生炉子取暖了,这儿离亦殊工作的地方又远。所以,他们一直都
想换个房子。
可找房子真的是件大事。不是太贵就是太远,总之不可心。一次偶然的黄昏,亦殊路过
一个小胡同,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则小广告,是房屋招租。电话总也打不通。白天去找了
半天,也没有找到。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又去那里找了,终于在七拐八绕之后,找到了
,进去看看,还不错,是个齐整的四合院,北屋两间正房最近有人搬走了,空下来了。
住在西屋的王大爷是院子的主人。东屋住了一个带小孩的女人,叫张嫂,看不出多大岁
数,脸上阴阴的样子。亦殊觉得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母子俩,但一时又想不起
来了。亦殊看了看房子,感觉不错,就说带太太来看。王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我的爷爷
爷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在我印象中,不管发生了多大的事,他总能保持一副独有的镇
定自若在脸上,仿佛永远都不会变。
爷爷在村子里威信极高,这威信一方面来源于他诚实稳重,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过人的
办事能力。听奶奶说,爷爷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帮助乡邻,遇到红白喜事,更不会
少了他的身影,不管做什么,他也总是认真负责,竭尽全力,把事情办的圆满妥帖。时
间长了,一遇到困难,乡邻就习惯性的想到爷爷,小到邻里矛盾、婆媳纠纷,大到量田
分地,婚丧嫁娶,村干部也会找爷爷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就连农商行也找到他为银行
吸收存款。而他则总会以他独特的方式方法为大家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并且保持那份
镇定自若,牢牢地,在脸上。
在我心里爷爷很神秘,因为他话很少,从来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爷爷又很慈祥,因为每
次赶大集,他都会给我买我喜欢的茴香火烧,给我讲从没听过的故事,挂着微笑听我唱
歌、看我跳舞。在我眼里,爷爷的样子好像从来没有变过,永远都是黑或白色调的衣服
,黑黝黝的皮肤,不显得年轻,但也绝对不显得老。
从来没见过爷爷哭,就连爷爷的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也只看到他早已哭得肿肿的眼睛。
当我长大,远嫁千里之外,在我的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中国人逢年过节,总要参加各种聚会,同学会、公司年会、亲友会。聚会本是一种
加深感情和了解的形式,恰逢年关的聚会,免不了回顾过往,展望未来,但往往又给我
们带来不少困扰。譬如亲友会,总少不了经典的人生三问:有女朋友了吗?买房了吗?
升职加薪了吗?多少人的“回乡心切”,因这一刻的尴尬变为“近乡心怯”。近几年被
诟病的聚会还有同学会,被指责攀比成风,牛皮满天飞,毫无情谊可言。
对不少年轻人而言,“回家”既感到温暖,也感到压力。回老家农村,一般打牌、
打麻将甚至赌博,是当地过年时最主要的消遣。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
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
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
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于是不少年轻
人干脆当起“恐归族”,在异乡独守孤独,只愿寻求一份清静和放松。对于不少人来说
,如果混得不好,过年往往有无颜回江东之感。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过年就像看一场以家族为单位的现场话剧。一方面来自父母
灵魂的拷问,比如没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谁知中年的滋味?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
未成年的孩子操心。
中年的你才真正体味出上有老下有小的滋味,中年的你真实的感觉到肩头上纤绳的分量。
中年的你必须向前,中年的你在亲人的心中很重要,他们需要你依赖你,你是他们的支
柱和天,再苦再累你不可以倒下也决不可以逃脱。
老人的晚年、孩子的未来、家庭的责任,中年的你必须把所有的风雨一肩挑起。
“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那是闲人的诗情,生活在底层的普通
人没有这份心情和闲暇。
他们的中年人生只有忙碌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只有没完没了的愁和忧,只有不停
的奔波和劳累。
年迈的父母身体每况愈下,你不得不一次次住返于医院,小心呵护他们风烛残年的身体
。虽然倍感疲劳,你毫无怨言。
然而心灵的压仰却难以排遗,因为你知道那最终的结果必然在某一天会突然降临,你将
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你却无法阻止。
每想到此你的心就会如针扎般的疼,你极力回避不去想,极力强颜欢笑假装不知道,然
而每一个半夜突然响起的电话都会让你心惊肉跳。
看着父母慈祥的眼神,看着父母如刻的皱纹和似雪的白发,你只有一个冲动,只想拥他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你们想想,我们有最好的经验,还有最好的时间段,中年了其实在国外很少有人奋斗在
一线的吧,都会明哲保身了,把机会留给那些年轻人吧。
咱们自己可以回家体验一下冷暖自知的味道,还能跟媳妇或者孩子打地下战,小日子过
的也是风生水起。
要说中年是最糟糕的年华,我就不信这个话。
中年其实才是最好的时光啊。
不光是我上面说的那样,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培养自己的新爱好,人活数十载,
中年刚一半,就见不得那种刚到一半就觉得自己古来稀的那种人。说的文邹邹的,其实
都是不懂自己的人生过程正在平稳的往前走。每天就埋在自己的理论里觉得自己活不过
明天的太阳了。你说何必呢!人一生下来就往死了走。那么在意你还活什么劲!
要我说中年就要面向阳光,穿暖花开!要不咱就失去了中年自我的意义。不是为了别人
,是为了咱们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开心!别人终归会婚丧嫁娶。只有自己活的好才是真的
好。
这个时候再加上点小养生,那小日子过的也能是非常的富足快乐的啊!
何必纠结那些闲的,好好的玩尽情的感受啊!朋友们!
m********j
发帖数: 164
11
恋人几时有, 独坐喝闷酒。
不知光棍生涯,何日是尽头?
我欲与人相亲,又恐无钱太丑,MM掩鼻走。
异地觅红颜,路远难长久。
狂灌水,拍板砖,网上游。
暂解一愁, 寂寞依旧似水流。
人有婚丧嫁娶,我独逍遥自趣。此事难强求。
年年情人节,左手握右手.

发帖数: 1
12
这是什么天理。
没天理吧。
我就放假回国几天看看父母,紧接着接待一下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们。
一个个的问我婚丧嫁娶那点儿事儿。我说我还这么大不着急。28岁你觉得老吗?
然后就从28岁老不老到30岁嫁不出去再到你自己的生活规划。我振振有词的说我的人生
规划的时候就被偷偷摸摸的规划到了女权主义。当然那会儿我还不知道。是我妈妈后来
告诉我的。
说闺女你可不能走那种路线。
我说哪种啊妈
我妈说那种事业上的女强人,生活上的老处女
你说这是亲妈吗?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是那样的,老妈说:你谁谁谁姑姑说了你要做女权
主义。
这...我仔细回想下午说的话,我觉得我哪一点也不像是女权主义啊,骨子里还是有那
种想成为普通女性小鸟依人的呀。
然后就规划个生活就女权主义了?那我要是月薪过100万是不是就是女强人了。这都什
么理论啊?
j***y
发帖数: 83
13
来自主题: Whisper版 - 曲未终人漸散
曲未终人漸散
今天的买买提,空旷着,寂寞着
如果你在这,是不是如我,沧桑的眼,怀旧的心
当年来这个版,是挤进来的站票,登台的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听众也相映成趣,回帖也
自成风景。
当年的买买提,象一个人丁兴旺的大院,婚丧嫁娶,饮食男女,功名利禄,欲海沉浮,
封闭的土人如我,总算有一扇窗户,瞥见世态之炎凉。
j******n
发帖数: 1568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讨论一下贾府的公帐私帐吧.
凤姐是执行者, 小事她说了算, 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 花多少钱, 不是她能决定的. 凤
姐的问题, 还是"太聪明"了, 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虽然从理性上知道自己终究是贾赦
一房的人, 但是和王夫人的姑侄关系, 让她从感情上把自己放到了贾政一房. 87版里凤
姐最终被王夫人解除管家权的那段, 拍的真好. "缺了什么, 直管向宝姑娘去要", 这话
从来只有凤姐向别人说, 现在轮到自己头上了, 真是十分的辛酸.
k***g
发帖数: 7244
1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征文】品茗听琴
以前看过一篇关于唢呐的小说,大概是说吹唢呐,特别是
百鸟朝凤,异常的艰难,非但要有天赋,更要能吃苦勤练,
四里八乡仅有一位唢呐名家,收徒弟的要求非常之高,小
说中的主人公尽力刻苦,终于获得真传,可是这时改革开
放了,婚丧嫁娶的时候没有人再请吹唢呐的了,于是唢呐
成了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直到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新开
始或真或假的欣赏民间艺术的时候,有人找到他,希望能
重奏一曲《百鸟朝凤》,他拿起古旧的唢呐,想了一会儿,
没有吹奏,因为他已经忘了,呵呵
b**********s
发帖数: 9531
16
来自主题: Fengshui版 - zt 粟裕家的传说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粟裕家的传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2 15:40:38 2011, 美东)
粟裕的老宅,前临千丈见底的双溪河,后靠逶迤磅礴的大泽嵊。从碧清的双溪河北望,
鬼斧神工、崎岖蜿蜒的金龙山余脉银匠界,状若一条待价而沽、待时而起的卧龙,横空
出世,气势非凡。
乡邻们至今口口相传一个故事。
大清咸丰年间,粟裕的先人准备盖房。在乡间,这是婚丧嫁娶外的头等大事。因此特意
不惜重金,千里迢迢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前来卜选屋场。
先生峨冠博带,仙风道骨,是个得道高人,行走江湖多年,有些本事。吃饱喝足之后,
他法相庄严地沿双溪河一带,端着罗盘走了几天,不想却一无所获,始终不见有上好的
屋场。
这天,他来到粟裕现在的老宅处,在一株红艳似火的枫木树下定好罗盘。忽然,他屏息
不语,面色凝重。前后左右踏勘一阵后,他伸手指指一块地方,叫随侍在侧、恭敬如仪
的粟家人挖下去。
粟家人连忙遵命而行。
大概七尺有余,地下出现了一根长长的白色丝茅草,金色的日光下,闪着有些诡秘的光
芒。
风水先生小心翼翼凑上去,仔细一瞧,瞬间大...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读了增广会说话 读了幼学走天下
关于中国的童蒙读本,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
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也是我国传统教育中著名的幼儿启蒙教
材。其中,《增广贤文》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大部分谚语,而《幼学琼林》
更是因其涵盖内容之广,所含知识之丰富而以“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著称。
《增广贤文》:昔时贤言,悔汝谆谆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
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
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
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
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
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
污染,“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
,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
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8616
18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十月征文]小说,桂园
梅嘉和亦殊搬到这个小院的时候,觉得很庆幸。房租很合适,邻居很和善。时值深秋,
院子中间那棵桂树,挂满了金黄的桂花,傍晚的时候,香飘四溢,别提有多惬意了。
梅嘉和亦殊是刚结婚的小两口,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在别人看来是一对璧人。两人也
很恩爱。新婚燕尔,所以很是如胶似漆,让人羡慕。亦殊在一家报馆里当临时编辑,负
责城市里婚丧嫁娶的广告,工资低,租住着一间由旧厂房改建的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的
房子里,刚过中秋就要生炉子取暖了,这儿离亦殊工作的地方又远。所以,他们一直都
想换个房子。
可找房子真的是件大事。不是太贵就是太远,总之不可心。一次偶然的黄昏,亦殊路过
一个小胡同,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则小广告,是房屋招租。电话总也打不通。白天去找了
半天,也没有找到。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又去那里找了,终于在七拐八绕之后,找到了
,进去看看,还不错,是个齐整的四合院,北屋两间正房最近有人搬走了,空下来了。
住在西屋的王大爷是院子的主人。东屋住了一个带小孩的女人,叫张嫂,看不出多大岁
数,脸上阴阴的样子。亦殊觉得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母子俩,但一时又想不起
来了。亦殊看了看房子,感觉不错,就说带太太来看。王大...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288
19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十月征文]小说,桂园
呼唤二十个字以内的摘要

梅嘉和亦殊搬到这个小院的时候,觉得很庆幸。房租很合适,邻居很和善。时值深秋,
院子中间那棵桂树,挂满了金黄的桂花,傍晚的时候,香飘四溢,别提有多惬意了。
梅嘉和亦殊是刚结婚的小两口,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在别人看来是一对璧人。两人也
很恩爱。新婚燕尔,所以很是如胶似漆,让人羡慕。亦殊在一家报馆里当临时编辑,负
责城市里婚丧嫁娶的广告,工资低,租住着一间由旧厂房改建的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的
房子里,刚过中秋就要生炉子取暖了,这儿离亦殊工作的地方又远。所以,他们一直都
想换个房子。
可找房子真的是件大事。不是太贵就是太远,总之不可心。一次偶然的黄昏,亦殊路过
一个小胡同,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则小广告,是房屋招租。电话总也打不通。白天去找了
半天,也没有找到。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又去那里找了,终于在七拐八绕之后,找到了
,进去看看,还不错,是个齐整的四合院,北屋两间正房最近有人搬走了,空下来了。
住在西屋的王大爷是院子的主人。东屋住了一个带小孩的女人,叫张嫂,看不出多大岁
数,脸上阴阴的样子。亦殊觉得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母子俩,但一时又想不起
来了。亦殊看了看房子,感觉...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443
2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梦幻泡影》43
感谢蓝晶
感谢九星文化出版社
感谢船大
感谢小怪兽
第一章 摩罗·魔
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谢小玉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
当初来婆娑大陆的时候,谢小玉装扮成佛门弟子,身边跟着三位大巫,为的是寻找
不死秘药的药方;这一次他为的是寻找晋升天妖的捷径,同样不是孤身一人,身旁还有
舒。更有意思的是,此刻的情景和当初非常相似。
当初的谢小玉并非佛门弟子,却修练一身佛功;现在他已是天魔之体。差别在于现
在的他比当初的他强上很多,因此他没有当初那样的忐忑。
谢小玉赤足而行,没有飞,也没有用遁法,他在观察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这里是耶罗城,当初他就住在这里。
路边一群牛肆意乱闯,没人驱赶它们。
谢小玉小心地绕开牛群,它们现在成了神物。
路旁仍旧是那低矮破旧的茅屋,行走在路上的人也仍旧光头草履,有些人甚至光着
脚,同样骨瘦如柴,一切好像都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突然,谢小玉看到前面的小巷里挤着一群人,他停了下来,探头看去。
小巷里有一座庙宇,那些人挤在这里是为了祈拜。
这是一座很小的庙宇,原本应该是一间民房,看来房子的主人皈依某位神灵,就将
自宅改建为庙宇,自己成了庙祝。
庙宇虽小,屋顶上却凝聚着一层薄薄的...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751
2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二十四节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玄幻小说 › 《缺月梧桐》› 目录
章节目录 第二节偷天换日(上)
书名:《缺月梧桐》作者:缺月梧桐字数:9803字体:+大中小-

从碧环第一次提亲后,在江南武林圈子里,王天逸很“名人”,一个名不副实的“名人
”,人笑送外号:“建康第一美男子。wWw。QuanBen-XiaoShuo。cOM”
“想当年,我闺女说非杨昆不嫁,但人家也没被逼婚啊,看来你比杨昆还漂亮。”黄老
大笑。
“黄老,杨昆已经是昨日黄花了,现在小姑娘讲慕容老二啦,我看天逸比慕容秋水那家
伙更帅。而且,你想啊,碧环克武神,天逸克碧环,那不就是天逸克武神吗?长乐帮第
一猛士啊!”苏晓大笑,然后拉着黄老,两人一起大笑。
王天逸只能愁眉苦脸的陪笑。
他地位也只是帮派中间,要陪笑的时候太多了,很快,连慕容世家那一边也传遍了,一
些“心怀叵测”的人不停的来“看望”王天逸,王天逸走过的江湖路笑声不断,最后只
好没事不怎么出门免费逗别人乐了。
但不出门,也有人找。
张川秀这天提着一坛酒来看望师弟了。
碍于安全,不可常去看望师兄的王天逸喜出望外,急忙宴请同门。
双...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8616
22
来自主题: Prose版 - 小说。桂园
梅嘉和亦殊搬到这个小院的时候,觉得很庆幸。房租很合适,邻居很和善。时值深秋,
院子中间那棵桂树,挂满了金黄的桂花,傍晚的时候,香飘四溢,别提有多惬意了。
梅嘉和亦殊是刚结婚的小两口,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在别人看来是一对璧人。两人也
很恩爱。新婚燕尔,所以很是如胶似漆,让人羡慕。亦殊在一家报馆里当临时编辑,负
责城市里婚丧嫁娶的广告,工资低,租住着一间由旧厂房改建的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的
房子里,刚过中秋就要生炉子取暖了,这儿离亦殊工作的地方又远。所以,他们一直都
想换个房子。
可找房子真的是件大事。不是太贵就是太远,总之不可心。一次偶然的黄昏,亦殊路过
一个小胡同,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则小广告,是房屋招租。电话总也打不通。白天去找了
半天,也没有找到。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又去那里找了,终于在七拐八绕之后,找到了
,进去看看,还不错,是个齐整的四合院,北屋两间正房最近有人搬走了,空下来了。
住在西屋的王大爷是院子的主人。东屋住了一个带小孩的女人,叫张嫂,看不出多大岁
数,脸上阴阴的样子。亦殊觉得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母子俩,但一时又想不起
来了。亦殊看了看房子,感觉不错,就说带太太来看。王大...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598
23
来自主题: Prose版 - 正月cult十五(16)
16导演手记(八)
关于“东方邨”:
在我们县,东方邨是一个传奇。
刚建成时,它便是现在的样子:四层高的楼,蓝色的大窗,“东方邨”三个烫金字
高高挂着,约略是取“金碧辉煌”的意思。
老板姓魏,名发财。当然,“发财”这么直露,肯定不是本名。这姓魏的本名县里
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不外是“红兵”“建国”什么的,大伙都叫他“小魏子”。
县里恐怕已没人记得多年前这小魏子吃错了药,给自己改名叫“魏发财”。一开始
觉得这厮异想天开,后来人家把户口本都改了,大伙才觉得这小魏子有点邪门儿:是啊
,肯定邪门儿,不然谁会在那个年代开啥私家商场呢?
小魏子这商场叫“东方商城”。县里人觉得好笑:那么几间“偏岔子”接在一起,
就好意思“商城”了?
可小魏子却神情严肃,每天站在他的“东方商城”门口,西服,领带,进来一男的
就握手:大哥,过来啦!进来一女的,手是不握的:大姐,今天优惠!
他双手背在身后,双目炯炯,俨然是个国王。只可惜个子太矮,无论哪家裁缝铺剪
的西装,穿身上都大一号。
县里人就促狭他:小魏子,西服料子不错,就是不合身儿。
他仍旧一本正经:咱县这帮裁缝,操!
所以那时县里人把小魏子、魏发财还有“东方商...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4445
24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人要想不开的话怎么都想不开

其实我也没太恼火,只不过很累,来这发泄一下。
回想一下,其实昨天我们有些对白挺逗的:
该同志:你可能不知道,不能跟父母要钱是X国的传统习俗,要了会让外人觉得没出息。
我:这个--婚丧嫁娶等场合可以理解。父母私下跟子女的事,你们不说出去外人谁会知
道呀?
该同志:现在不传出去,10几20几年后,外面会慢慢知道的...
我:20几年后很多人可能都不在世了,谁还记着这个碴?对了,你不是说国内有朋友也
劝你问父母借钱么?所以我看这最多是你们一家子的习惯而已,别动不动拿全国人民说
事儿。
该同志:那个劝我借钱的,我看他也没出息...
q***1
发帖数: 219
2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花开锦绣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谁偷的
傅庭筠想到陈妈妈等人灌她药时寒烟和绿萼的悄无声息。
她们俩人是最后服侍她的人,也是了解内幕的人之一,既她都要“病逝”了,陈妈
妈等人又怎么会放过寒烟和绿萼呢?
她之前虽然担心两人的处境,可想到赵凌因为母亲的遭遇,特别反感那些欺凌孤幼
之事,如若陈妈妈等人要害寒烟和绿萼,赵凌当时看见了,肯定会援手相助。抱着这丝
侥幸,她选择了掩耳盗耳,可现在……恐怕赵凌去的时候,寒烟和绿萼早被陈妈妈害死
了,所以他看见她被灌药的时候才会那样愤怒,以至于杀了陈妈妈等人。
因此果慧、果智两位师傅才会安然无恙,知道她被人救走了之后家里的人才会那样
的慌张,对于陈妈妈等人的死,傅家只能说是碧云庵被流民抢劫,否则,死了这么多人
,官衙是要介入的……
赵凌,赵凌……要不是他,她早就只是一缕冤魂了!
傅庭筠在心里轻轻地喊着他的名字。
他不告诉她,也是怕她伤心吧!
不管是什么时候,他都是先顾着她的。
傅庭筠不禁落下泪来。
寒烟也好,绿萼也好,甚至是死去的折柳和剪草,不过是因为服侍她,就落得这样
一个下场。她们是何其的冤枉!
...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28
26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传统节日
近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过节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家里吃吃喝
喝,走亲访友这一种单一的过节形式了。大多数人会的选择出游来度过传统节日,忙了
一年的工作,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停停,放松心情,是人们在传统节日之时一种新型的过
节方式。
现代社会,人们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前卫,到处都弥漫着一种
现代的气息。同学之间约着出去玩,吃饭看电影和逛街,就这三种娱乐方式,单调而且
无聊,都不会去约着去图书馆看一下午书来充实自己。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到处
充斥着快餐式的文化,人们在接受这种文化的同时离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了。
记得又一次上街和同学一起穿汉服,本来是为了参加一个聚会,但是一路走来那些异样
的眼光让人无力招架,穿汉服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物质财富,
我们继承和发展没有错啊。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他们的民族服饰,在重大节日
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他们就会穿上,以表示对节日和事件的重视。所以,以后走路上看
见穿汉服的人,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春节将要来临,而我们现在的春节却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习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
了很多,快节奏的生活...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200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请教祷告到底有何用处?
我所在的是个小地方,只有一家华人教会,他家就是凡事祷告,无论婚丧嫁娶,发烧感
冒找工作,还是生孩子坐飞机等等各种杂事都放在祷告list上,开始我觉得还好理解,
大家生活中有困难,周围人给一些祝福,感觉还是挺好的,后来我发现他们对这事还真
是挺认真的,牧师会给大家不停地洗脑,诸如在人所不能的,在神是无所不能的,当然
这话也没错,问题这种教导很多之后让我觉得大家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有困难找耶稣”
,然后就是祷告求,如果求到了,大家欢欣鼓舞,如果没求到,教会里的解释大致:1.
所求是妄求。2.神有自己的时间表 3.要反省自己
我感觉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大家说说祷告有那么有用吗?
j*******7
发帖数: 6300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选择那上好的福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ble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选择那上好的福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8 13:44:54 2013, 美东)
选择那上好的福分
当下教会中的教牧同工都很忙,原因当然很多:开会、初信栽培、信徒探访、主持
婚丧嫁娶、为新生的婴儿祝福、为喜迁新居的信徒祷告,各种名目的聚餐,参加教会各
类的庆典,外出举行洗礼圣餐,不分时间、地点的接受信徒来访,举办或参加各种各样
的培灵会、培训班,参加乐队与合唱团,参与教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外事出访和接待,
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负责圣诞节和复活节的筹划……还有家中孩子上学、开
家长会、亲朋交往、买房子置家具等。一个字是“忙”,三个字就是“忙晕了”。真可
谓“忙得圣经没时间看,忙得祷告两句半,忙得心中没有主,忙得天天把气叹,忙得心
情变急躁,忙得家庭顾不到”。可以说,这是我们今天教会中不少同工的真实写照。
对教会同工来说,如果忙到如此的光景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路加福音》10章
38至42节的故事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帮...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博士的爱情
发信人: buddyboy (hello),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金博士的爱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4 00:41:22 2011, 美东)
金庆余是个最平凡不过的人。他生在一个北方的中等城市,父亲当过兵,后来做
了这个城市一个清闲衙门的长。母亲则在另一家部门做职员。金庆余的妹妹比他
小2岁,已经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金庆余这样的人,掰起指头算算,10个
里最少就有3、4个。
金庆余唯一不平凡的,大概就是他的学历。他自小肯用功,成绩还算上等。后来
进了北方的一个大城市上大学,毕业以后想留大城市,就上了研究生。那时候正
是学历无用的时代,只要肯,研究生多半考得上。毕业以后果然分到这个城市。
工作几年,有了一个机会,就出了国。
命运常常肯照顾努力的人,金庆余算不得天才,也没有什么优厚的家庭背景,但
也得了奖学金,成绩年年是A,靠的是老老实实的努力。他是学理工的,没有胆量
赶潮流转行学做金融或者IT,博士毕业就找到一家制造商作技术工作。
还是那句老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金博士虽然算不得有钱,
但工作几年以后,收入也算得稳...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1504
31
新疆美食甲天下 水果清甜羊肉串串香 3
3月25日14:36:12   文章来源:网易
本土快餐与羊快餐竞高低
近几年来,随着民族文化交融和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时间百富汉堡、德克士、哈
立德这些西式快餐纷至沓来,大有取代新疆流行主食之势。拌面、羊肉串、馕、抓饭等新
疆本土快餐依然不减,样式、服务也日趋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与羊快餐形成竞争之势。
近年来,新疆拌面发展很快,尤其是配菜花样日益增多。根据季节的不同,菜的花样
也不同,这可以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
存不会变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与馕息息相关,上至婚丧嫁娶等大宴席,下至贫苦人家的
餐桌,均可见到馕的踪影。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上远路都带这种馕,传说当年唐僧取经
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
近年来,新疆本土快餐得以迅速发展,并出现一批国内名牌,“阿不拉的馕”、“黄
河路十七号抓饭”都是著名品牌。很多维吾尔商人在美国、台湾、北京等地开起了馕店、
烤起羊肉串,让新疆本土快餐一步步走向世界。此外,精明的新疆商人还巧妙将饮食和歌
舞、自然风光结合起来,饮食
t*****e
发帖数: 688
32
哈尔滨是一座特别能喝白酒的城市。这一点,估计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说,过去的哈尔滨人能喝酒,是因为天气冷,是因为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
高,
更多的人要在户外作业(便是在户内作业,取暖也常常不尽如人意),这样喝点
酒,取取暖,无可指责。
而今,哈尔滨人仍然特别能喝白酒,就绝不是天气冷,或者与户外作业有关
了。 在哈尔滨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
重逢,更要
开怀畅饮一番。而且,当今哈尔滨人豪饮的名堂与理由越来越多,比如商家的开
业、公司的成立、建筑的奠基、生意的合作、各种会议的开幕与闭幕、各种展览
的开馆与闭馆,
再加上业务往来,例行检查,法定的节假日,正常的婚丧嫁娶,正常的生老病死
,正常的升学与就业,正常的升迁与卸职,正常的离去与归来,正常的迎来与送
往,都得痛痛
快快地喝几顿酒。不喝行吗?不行,这不是太失礼了吗。 眼下哈尔滨人喝酒
,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一套了,仅仅是将客人们请到食堂,弄几个
菜,客客气气就行了。或是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弄几个炒花生米、炒鸡蛋之
类,说说远方的故事,城里的新闻,个人的状况。
现在喝酒,基
k****r
发帖数: 9629
33
来自主题: PKU版 - 有人想去尼泊尔么?
http://tibet.news.cn/gdbb/2009-07/24/content_17199347.htm
《西藏一年》的诞生,缘于书云执导的一部同名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江孜古城
区法师、农民、僧人、干部、医生、老板、三轮车夫、包工头等各类人群的生活,讲
述了他们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故事。该书以所拍摄的每个人物作为独立
章节,呈现了作者与人物的对话内容、对话环境以及心理活动等。
对于西藏的迷恋,始自书云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遥远的边疆风情,绮丽的自
然景观,一直让我深深迷恋。大学毕业,我一度想到西藏工作,结果在父母的反对声
中打消了这个念头。”1988年,书云考上了牛津大学,对西藏的向往之情依然如故。
在牛津,她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著作,并开始学习藏语,师从藏学家迈克·阿里斯
(已故)。“在阿里斯的影响下,我选择了西藏作为研究方向。牛津大学一毕业,我
就开始了西藏之旅。”
在书云看来,从18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到青藏铁路开通后掀起的西藏热,神奇广袤
的青藏高原具有让人魂牵梦萦的魅力。诸多关于西藏的书籍,从自然风光掠影、民俗
风情猎奇、血腥历史回顾、意识
u*****y
发帖数: 239
34
相信每个参加工作超过五年的人都有一次好的同学会回忆和一次坏的同学会经历。五年,足够成为分水岭,结婚生子、事业初具规模,过往二十多年同根同土的培育此刻长成千姿百态的人生。
好的那一次,定是离开后的第一次重聚,独自奋斗、在社会上吃了苦头、开始觉得交友不易,于是对昔日同窗渐渐生出一种经过主观美化了的怀念:彼时的单纯与快乐,共同燃烧过的青春,才是人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呀~!然后欢天喜地去了、甚至主动发起了同学会,在酒精和老歌的共同作用下,一起温习了昨天、哭红了今天、承诺了明天,套现了童年往事的一点温存,用以鼓励自己未来不会太坏,至少还有这么多老同学呢。
而坏的那一次,总是年复一年地去参加同学会,彼此刷光了儿时回忆,面对眼前面容陌生的成年人,各自早已独立的人格终于催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个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伊的感情状况我真的想知道么?伊带来的小孩儿我真的想逗么?伊挣多挣少有必要来这里现么?我跟伊还有什么可聊的?是啊,都多少年过去了,谁还没站稳脚跟、谁不是有家有业?本来只想来打发下无聊,结果分分钟倒要被人骑上来寻开心,能不掀桌并发誓再也不参加了么?
更有许多人,好的坏的同学会经历都在同一次,在“哇,丫...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2635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ckup1 (backup), 信区: Family
标 题: 包办是解决婚姻矛盾的好方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1 12:22:19 2012, 美东)
包办婚姻自古就有,维持了很低的离婚率,保证了适龄男女的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是历经上千年考验的婚姻方式之一。目前印度仍旧保持着这种婚姻模式。
从我身边的印度人了解,这些人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到时间该结婚结婚,一辈子
井井有条还什么都不耽误。该上学的时候不必要早恋,该工作的时候不用恶补,该结婚
的时候不至于找不到。当然不可否认阿三的生活习惯让人看起来很别扭,好几个大小伙
子,每个人年薪都8,9万还挤在一间房子里,不是三室一厅一人一间而是,大家就住一
间,像我们的大学宿舍。但就是这些人就有极低的同性婚姻,不到5%的离婚率。
现在婚姻问题在中国人种是个大问题,配种的,两口子吵架类型的节目上一个火一个,
皮条介绍所,婚姻调节所,相亲,闪婚,闪离,异地恋,见光死造成的个人伤害,家庭
问题比比皆是,处和非处能吵的不可开交,接盘男和皮条女能打的鼻青脸肿...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22187
36
来自主题: Beijing版 - 好文:真实的北京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znprc (apple of my eye),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好文:真实的北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3 21:42:37 2012, 美东)
昨晚看天津电视台的《非你莫属》,主持人张绍刚问一位应聘者,“对工作的城市有要
求吗?必须北京吗?其他城市考虑不考虑?”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应聘者回答:“不考
虑。就在北京。”绍钢问“为什么?”此人答“北京是个神奇的地方。”(这真是顺应
了58同城的广告了,杨幂大喊“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这已经是我第N次听到应
聘者坚决要当“北漂”了。北京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从
只有小学学历的到海龟博士后)。 但我真是不知道为什么全国各地那么多人非要削尖
了脑袋扎进北京?北京有你爹还是有你妈?还是北京满马路金子等你来捡呢?
不要误会,我无意诋毁北京。客观的说,北京挺好。不论悠久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
经济、还是宏伟大气的城市风貌,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全国顶尖的医疗条件....这个
城市都堪称绝对的国际化大都市。
具体点儿... 阅读全帖
i***d
发帖数: 1077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mgod (神仙),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好吃不过饺子“不在于饺子本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2 07:38:39 2013, 美东)
不搞地域攻击,我也不试图代表北方人,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
常说“好吃不过饺子”其实并不是说饺子本身是美食的极致,更多的是过年合家团圆一
起包饺子吃饺子的感受。吃的是饺子,感受的是合家团圆一起包饺子过年的浓浓情意。
所以在北方过年要吃饺子,有饺子吃才算过年。饺子对我来说是好吃的食品更象征着年
。吃着饺子,品味着年的滋味。
北方人有北方人过年的饺子,南方人也有南方人过年的美食。我想虽然食品不同,确实
同样的亲情,同样的中国年。
最后借花献佛,转贴一篇北京过年的“吃”
===========================================================
中国人一向注重饮食文化,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重要的就是一个“吃”。春节来临,
全家人自然少不了团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老北京人过年吃什么?该怎么吃?据文化学者
崔岱远介绍...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808
38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阿叔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cmartingale (马珂芙拘禁赌霸马停机),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阿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0 21:13:22 2012, 美东)
我所见过的老少配,无论初衷如何,一段日子后,幸福的甚至仅仅是平淡地维持着的极
少,大半断得难看。没有断的,基本上只是因为金钱关系纠缠很深,很容易两败俱伤,
因此只能彼此用理智小心翼翼地维系。
阿叔是例外。
见面前就经常听到大人谈起他。他侄子是我父母好友,经常饭局上,时不时都提起这位
阿叔近况如何。阿叔出身富裕家庭,他哥哥是我的老师兄,49年前的大学生。阿叔有才
华,作为导演,在香港黑白片“七日鲜”年代,贡献了不少风月片。阿叔脾气好,他侄
子习惯笑他以前只拍“咸湿片”毫无建树,妈妈总是紧张地说“小心当面不要说出来”
,他总是说“当面都是这么说了,阿叔惯了,不会生气”。阿叔身体好,整个家族都身
体好,他侄子现在年逾70都整天忙着来回省港两地打理生意,他哥哥现在每次见到我父
母,总是中气十足地叮嘱:“记得饮普洱!饮多D普洱!对身体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同是河北,自然离衡水也只有二三百公里的距离,在家的时候也有幸因为工作的关系,
总去衡水办事,自然少不了衡水的朋友
有朋友没有酒,那永远是一件扫兴的事,于是主角隆重登场!衡水老白干!
没有接触衡水的时候,对老白干一直是传说中的酒中霸王级别的圣品,只是见过一次,
也就见到了六十七度的!真心没敢喝,怕烧死
到了衡水这种吃吃喝喝的事,是躲也躲不过去的,一开始只是喝那种三十八度的小瓶酒
,就是半斤装的那种,哪敢抄起来就是高度,口感相当不错,虽然都是勾兑,可是放眼
望去天下的白酒,又有几家不是勾兑的
当时喝三十八度的酒,就有五粮液的味道!不是恭维,口感真的不错,后来才知道那种
酒是最贴近老百姓的老白干了,一般婚丧嫁娶的都用这个
喝着喝着低度的就觉得不过瘾了,开始往高度上靠拢,当年老白干的产品线估计不是很
丰富,直接就上了传说中的六十七度
好像六十七度分两种吧!一种特别便宜的,二十块左右,一种当时我看来已经很贵的,
大概一百八九左右一瓶
我不是会品酒的人,喝酒就为了气氛,所以和便宜的和贵的没什么大区别,知道火到了
嘴里是什么感受吗?!一口酒下去!就顺着嗓子眼,过了拾到,再到胃里面,每行进一
分一毫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家里的表弟结婚,因为路太远回不去,所以按照家里的一贯传统,回不来的人就不要通
知了,以免着急。但是这种事能不知道吗?我还是通过别的途径给小我十岁的表弟,转
了一笔份子钱
聊天的过程中说到了现在家里婚丧嫁娶的行情,虽然没有让我吃惊,但是我还是被吓了
那么一小跳吧,我结婚已经是很多年了,不能在用我当年的行情去衡量
现在一般都是自由恋爱,生了吃小饭的一笔钱,但是订婚饭还是要吃的,这个不能省,
订婚饭给的钱现在基本的行情是6万到八万之间,当然有钱人会给的更多,六万八万是
官价
说到订婚,忘了你要有个必要的基础,就是要有房,村里现在盖五间瓦房,如果四白落
地,扫地出门的话,不算精装修,最一般的装修,造价大概在15万左右,如果精装超20
万玩一样
如果女方要求你在城里买房,那造价就更高了,直说自己盖房吧
还有结婚的时候还有有一笔干礼,大概又在七八万左右,然后必须要有一辆十来万的车
,这是多钱?从订婚到结婚没有四五十万别想。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Hebei版 - 说说老家结婚的规矩和套路
十里不同乡,河北虽然不大,但是这婚丧嫁娶的礼节和事宜,还真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
的一套规矩,就拿结婚这事来说吧
我们老家结婚需要四个必须的步骤,第一步就是相亲了,这个基本各地都一样,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看着门当户对两人不错就使劲往一起撮合,见一面吧,约个地方见一面后
,媒人在听听各自的口风,如果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好,那就接着处,处了三几个月
后,媒人上门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是吃小饭,小饭的作用是双方家长做一起,商量第三部的事,第三部是吃订婚饭
,小饭一般只有直系亲属出席,一般给的也不多,现在也就是一万左右吧,这个席间商
定订婚饭的日子
不久之后进行第三部,也就是订婚饭,这个饭吃了就意味着双方有婚约了,改口,男女
要把对方的父母含爸爸妈妈了,男方给女方几万块吧,如果在结婚之前,女方毁约,女
方把钱如数退还,男方毁约一份不退
一切正常后,一般一年半载或者两年左右,就要结婚了,结婚前要请之,请之什么意思
?把长辈和管事的人找来商量婚礼怎么办,什么席,怎么预备,请什么人,这是计划
请之完后开办婚礼,一切运筹帷幄。

发帖数: 1
42
时代在变化,都说时代在变化,其实时代最大的变化,最大的体现真的只有在村里你才
能最明显的感受,变化于城市来讲有点模糊,城市中唯一能明显感受时代在变的,就是
身边越爱越多的科技在逐渐的影响这你的生活,这种体验只有便捷
农村,中国最大的一个主体,把城市牢牢的包围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不是体现在有
多少国际化的大都市,而是要看村里人的生活状态,生活水平,这一点,对于农村的印
象,虽然再一次踏入农村与上次仅仅只有三年的相隔,但给我的感触完全是颠覆性的
对,我去一个同学家随份子,我对村里随份子的概念不得不说还是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
,那时候一般的乡亲,在婚丧嫁娶这几件事上,份子钱基本是五十块居多,五十块是个
约定成俗的数字
进门一个账桌,账桌后两个人,一个收钱一个上账,你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账桌,
那次上账的时候,满眼的五十块,这次按部就班去了账桌,被惊呆了,一般的乡亲都是
200了,稍微不错的乡亲已经到了300-500的水平
我手里拿着的200块,犹豫了一下,自觉的又加了300……
O*********c
发帖数: 2309
43
不到1000就不好意思拿出来,很多2K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Hebei版 - 说说老家的大席
前一段时间回了一次家,不得不说时代的进步对农村的影响是很缓慢的,但是当来的时
候又是非常的坚决和势不可挡的,别的不说就说大年我最钟爱的坐大席吧
坐大席是农村的孩子最喜欢的一件事,一个人随份子一家人去吃饭,不论婚丧嫁娶,开
席的第一波吃饭的永远是小孩子,一片欢天喜地,但是现在这样的场面没有了,因为计
划生育的原因,一家一个的局面完全的让这样的场面消失了
现在呢,也不是传统的村里红白案的师傅出来做饭了,现在村里已经没有红白案的师傅
了,几年前已经被现代化啊方式代替,商业化的一条龙服务,你只要出钱就可以,剩下
的一切都不用你操心,什么买菜做饭,端菜刷碗,都跟你无关
但我还是怀念过去的那个形式,就拿席来说吧,分几个档次,284是最低的档次,三八
是最高的档次,后来又出现13件,18件,23件,28件
284,两个大腕肉,八个素炒,四个小碗肉炒,38,八个大盘素炒。八个大盘肉炒,八
个大碗鸡鸭鱼肉肘子类硬菜,13件是后来的升级版,已经接近饭店的菜系,18件是13件
的升级版,以此类推
再到后来农村厨子的消失,一条龙服务时代的到来,这也是时代的变迁史

发帖数: 1
45
老话说的怎么就那么好呢,苦梆子,浪评戏,要想打仗听京剧,就在刚才我为了抒发的
乡愁,我的思乡之情,听了一段河北梆子,还别说把眼睛闭上,还这就有梦回老家的感
觉,我特么的在老家也不听这玩意啊
大登殿,哈哈!这可是河北梆子的最著名的一出大戏了吧,我不知道我刚才查了一下,
比较经典的曲目,说的是薛平贵的打仗的故事
我对于梆子,特别是河北梆子这种玩意,其实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为什么呢,这玩意都
是小时候谁家死人了,一般大户人家都会请一台戏唱个三天三夜,为什么都喜欢请梆子
戏,还是那句话这种戏的唱腔啊,再特么高兴的事,唱的也跟死了二大爷那么悲愤
我说的有点不恭敬,这是民间艺术的精粹,太特么的苦了,在河北的民间往回倒数20年
吧,一个梆子一个评戏,这种民间的曲艺形式随处可见,婚丧嫁娶要唱,结婚是评戏,
死人是梆子,逢年过节或者有个庙会的,除了光屁股的歌舞之外,主打市场的也就是这
两个东西了
发现没,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有想不到的改变,就跟我晚上脑袋抽风听梆子一样
s*******n
发帖数: 1392
46
来自主题: Henan版 - 来,科普,洛阳水席
洛阳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
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
水席招待至亲好友,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三八桌”。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
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
人的骄傲。
洛阳水席有非常严格的规定,24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不能有丝毫偏
差。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非常严格。水席中
的8个冷盘分为4荤4素,冷盘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水席首先以色取胜
,客人一览席面,未曾动筷,就食欲大振。冷菜过后,接着是16个热菜,依次登桌。上
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要和两个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组,一组
一组上,味道齐全,丰富实惠。
在水席上,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爱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让
你辣得冒汗,酸得生津。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组菜足以让人吃得可口,吃得惬意。如果
有人爱吃荤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完全可以饱了口福。不愿吃荤,
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
s******e
发帖数: 16668
47
来自主题: HuNan版 - 长沙发生恐怖袭击
还有婚丧嫁娶,新店开张
m****m
发帖数: 2452
48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也说说江苏的酒
其实对酒的认识,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那个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爷爷是个很大方
的人,平时自已是不喝酒,但一旦有朋友或亲戚上门,一定要上街另外买些菜,再喝点
酒。做为那个时候,他身边唯一的第三代,经常用筷子头蘸了点酒送到我嘴里,其实
真的没有觉得好喝,麻辣辣的。
那个时候,他们喝得最多的,倒反而不是洋河之类的白酒,对了,洋河这样的酒,我们
习惯叫烧酒。他们喝的多的还是一种我们叫老白酒的米酒,就是酒酿做老了以后的那种
酒,
后来我长大了,也试着让酒酿发过头,看能不能出这种老白酒,好像不行,那个时候奶
奶还在世,问她,她告诉我说,做老白酒的酒药和做酒酿的,是不一样的,于是就再也
没有尝试过。那个时候,这种老白酒,街上也只有他们的一个老熟人卖,他的夫人,我
叫她干妈的,他家的酒酿是最甜的,住在我们家的北边,去南边镇上卖酒酿经过我们家
的时候,总是会停下来,给我舀上一碗。
那种老白酒买回来,是不能喝冷的,据说会伤胃子。放在炭炉上的水锅里,隔水热一下
,只要有些暖,就可以拿上来喝了。这酒不像烧酒那么辣,不过后劲很足的。记得有一
年过大年三十,好像也是热了一些老白酒,那时候我大概已经上小学了,喝了有...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1196
49
老家盛产米酒,好喝。几乎家家都有几坛自酿的米酒。 一来自己想喝就有。 二来但凡
有婚丧嫁娶, 可以节约不少。
做酒的工艺似乎并不复杂, 但想要做出美酒并不那么容易。 估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
酒师傅感觉和心情。当师傅背着方方的木制蒸笼, 笑呵呵的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知
道, 要不了太久, 家里头就会飘出馋人的酒香。 到那个时候, 就连后院的猪都会把
大鼻头伸出圈外, 狠狠地嗅几把。不过, 偶尔也有做酒坛坛好做醋的时候。 果真如
此, 师傅还得再来一趟。
最喜欢新酿的米酒, 丝丝的甜意, 远浓近淡的酒香。 没有装坛前, 一般是在一个大
缸里头静静酝酿。 看那酒缸里的酒, 简直就是镜泊湖里水。 清澈, 透亮, 浅绿,
无漾。三五棵米粒漂浮在面上, 撩拨你对酒中仙无限的期待向往。
一碗 竹筒酒提子打出来米酒, 一碟花生米。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家的酒浓。曾有走街串乡的匠人,自诩海量,三碗不在话下。 岂知,只一碗, 便倒
头睡去。 倒也偷得浮生半日闲。 哈。
附 米洛牌盐水鸭 和 闲云牌锅贴,算是我们三人联手吧
k*****a
发帖数: 1518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truelie (魔鬼大帝), 信区: HIT
标 题: (转载)哈尔滨人 白酒与客人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Mar 5 13:32:27 2000) WWW-POST
哈尔滨是一座特别能喝白酒的城市。这一点,估计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说,过去的哈尔滨人能喝酒,是因为天气冷,是因为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
高,
更多的人要在户外作业(便是在户内作业,取暖也常常不尽如人意),这样喝点
酒,取取暖,无可指责。
而今,哈尔滨人仍然特别能喝白酒,就绝不是天气冷,或者与户外作业有关
了。 在哈尔滨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
重逢,更要
开怀畅饮一番。而且,当今哈尔滨人豪饮的名堂与理由越来越多,比如商家的开
业、公司的成立、建筑的奠基、生意的合作、各种会议的开幕与闭幕、各种展览
的开馆与闭馆,
再加上业务往来,例行检查,法定的节假日,正常的婚丧嫁娶,正常的生老病死
,正常的升学与就业,正常的升迁与卸职,正常的离去与归来,正常的迎来与送
往,都得痛痛
快快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