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学成归国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归来吧,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虽然是一句搞笑的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打开“千人计划”的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尤...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2
教育部:近五年来已有约231万留学生学成归国
央视网
2018-04-02 08:33
字号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度,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
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60.84万)大关,同比增长11%左右,持续保
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前往欧美发
达国家和地区求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年(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48万(48.09)人,较上一年增长11%左右,其
中近一半(近23万)是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我国出国学习、回国服
务的留学生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契合度正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其间(1978年—2017年
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约313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
业留学生人数的近84%。十八大以来,随着留学回国人数的不断攀升,已有约231万人学
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近74%。
(原题为:《近五年230余万留学生学成回国》)
t*********7
发帖数: 9506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签证政策的放宽和条件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国
外读书,而且年龄越来越小。送孩子来美国读书的家长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不得不想想,大家争先恐后来美国念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毛泽东时代,很多人同样来美国留学做研究。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学成归国报效
祖国。 新中国的成立震惊了全世界。中国的快速发展吸引者海外学子的归航。他们很
多人主动放弃在美国舒适的生活,可观的收入,满怀的希望纷纷启程,在1949-1956年
期间掀起了归国潮。但是在那个年代,回国不仅意味着自己物质生活条件的下降,同时
还预示着艰辛和坎坷。因为那段时间,美国为了留着人才,采取种种措施来阻挠留美学
生回国。但是不管再难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们却一定要回来为中国服务。1949-
1954年经过艰难曲折和坚毅不挠的斗争而回到祖国的有1424人,其中多数是从美国 (
937人) 回来的。那段时间,每一个留美学人几乎都受到过移民局的威胁,不许他们回
国。但是他们依然千方百计地设法回国,直接回家的路被堵死了,他们就迂回辗转而行
。力学家吴仲华、李敏华夫妇利用申请旅游的机会,从瑞士、奥地利假道回
J*V
发帖数: 3150
4
光在mitbbs就活跃了3-4年了
什么时候学成归国啊?
o*****D
发帖数: 1563
5
光在mitbbs就活跃了3-4年了
什么时候学成归国啊?
m*****i
发帖数: 1222
6
从清朝到民国,学成归国的中国人不在少数,也包括TG建国初被骗的一批,
LZ不想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了呢,整天替海外华人反省不如替你的伟光正党妈反省反省
s*****u
发帖数: 186
7
不要再鼓吹当年所谓纷纷学成归国的故事了。读读美国历史,研究一下1964年以前的移
民法吧。那时候对于中国这种East Hemisphere的非白人国家,一年最多给十几个绿卡
名额,想不报效祖国都不行啊!
i***s
发帖数: 39120
8
海归待业时间延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选择学成归国。5月24日,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的《2016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海归待业时间延长,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海归就业问题真的如此严峻吗?丽萨(化名)是北京一家公司的HR,她认为,就目前国内就业环境来看,就业难是个普遍现象,它是由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所决定的。她坦言,“不光海归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应届毕业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如今的用人单位对海归群体有了一个更为客观的认知,看重的是应聘者的个人能力。”
据《2016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海归回国待业时间明显延长。2016年归国后一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海归占40.3%,一个季度内找到工作的海归占36.8%,低于2013年的调查数据。
客观来说,学成归国的海归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一方面,他们缺乏对国内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准确定位自身能力。这些都使得海归短时间内就业成为难题。“很多海归没有根据自己的自身能力水平客观准确定位自己,使得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的工作。”丽萨说。她认为,尽早熟知国内情况,提早做好回国打算,对于海归毕业后尽快就业很有好处。
金钱——
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生归国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生归国潮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5期 作者:陈松友 范俊琪 时间:2017-12-28
17 0 新中国史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u=3984649085,2120359488&fm=27&gp=0.jpg
钱学森归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当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国外时,立刻在海外留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燃起了他们
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他们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在爱国情怀的驱使和国家政策
的感召以及各进步团体的推动下,从1949年到1956年,海外留学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
经历了无数曲折,从美、日、英、法等国返回祖国的怀抱,参加新中国建设,形成了留
学生归国热潮。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归国潮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共有5541人,他们大部分是在1946~1948年期间
出国的。欧美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最多,达到4295人,约占留学生总人数的77.51%,其中
留美学生为3500人,约占留学生总数的63.17%,其他留学生多集中在英国和法国。其次
是留日学生...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0
留学生归国人数超出国人数 中国迎“人才顺差”世纪拐点
发布时间: 2017-09-21 08:50:37 来源:欧洲时报网 浏览次数:244 评论:
0
【欧洲时报网】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
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
考虑时滞性因素,中国留学生归国人数已经超过出国人数,留学生回归的世纪拐点已经
到来。这是中国自上世纪以来的首次拐点,俗称的“海归顺差”已经出现,并有望延续
多年。
【返潮“三段式”发展期】
留学人员“返潮”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而是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高速发展再到高位
运行的“三段式”发展期,其变化轨迹直接印证近几年中国人才吸引磁力不断增强的事
实。
在测算留学归国人员规模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是“留学人员回流率”。它
指的是同一时段内,留学回国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率。如果回流率≥1,则表示归
国人数≥出国人数;如果回流率<1,则表示归国人数<出国人数。
第三次“归国潮”经济三段式发展期。(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网制图)
2004年至2010年,中国留学人员回流...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11
原标题 台媒称大陆留学人才涌现“归国潮”:经济形势好是主因
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媒体最近大篇幅报道八个哈佛博士后集体归
国创业的议题。大陆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
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如今已正式到来,
上述哈佛博士归国创业便是典型案例。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8日报道,媒体以“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来形容八个哈
佛博士后集体归国创业。在美国时,他们在同一个大楼工作,七年时间里,他们又陆续
归国,共聚合肥“科学岛”,小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畔,占地2.65平方公
里,由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潜心研究,
故又名科学岛。
陆媒统计,留学生回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俗称“海归顺差”已经出现,虽然目前
数据显示,名义上,出国留学人数还是大于回国人数,但是实际转折点已到来。
报道称,如果仅以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54.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43.25万人作比较
,并不准确,这其中包含时滞性问题。一个留学生往往要在国外完成几年学业之后,才
真正面临回国还是不...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409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xxxxb (我是一只唐僧,唐唐唐唐唐), 信区: Canada
标 题: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海归”身价大调查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at Nov 22 14:34:11 2003) WWW-POST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海归”身价大调查
肖方
【提要】“海归”是指留学人员从海外回到国内创业或服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
,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
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前不久,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
学背景者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结果竟然引来3名喝过洋墨水的“海
归”硕士竞相面试。同为“海归”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
二十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该老总说,他们公司
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
面前,“海归”自降身价也属无奈
x***a
发帖数: 409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xxxxb (我是一只唐僧,唐唐唐唐唐), 信区: Canada
标 题: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海归”身价大调查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at Nov 22 14:34:11 2003) WWW-POST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海归”身价大调查
肖方
【提要】“海归”是指留学人员从海外回到国内创业或服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
,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
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前不久,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
学背景者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结果竟然引来3名喝过洋墨水的“海
归”硕士竞相面试。同为“海归”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
二十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该老总说,他们公司
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
面前,“海归”自降身价也属无奈
a***g
发帖数: 3377
14
我们挖掘一下当初干这个事情的人:
1992年,隋鸿锦和哈根斯勾搭上了。得到教研室主任张书琴教授和校领导支持,去德国
学习生物塑化技术
1993年,哈根斯决定把这里作为其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
1994年1月,隋鸿锦来到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一解剖学研究所,师从哈根斯,开始了“生
物塑化”之旅。
一年学成归来后,开公司了。
2004年4月8日,经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解剖学会作为中国解剖学界的
最高学术团体,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了“人体世界科普展览”,大连医大生物
塑化有限公司则具体承办了此次展览,两院院士吴阶平为科普展览题了词。2004年,两
院院士吴阶平为“人体世界科普展览”题词。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陈克铨表示,这项技术绝非对遗体进行人为的毁灭,而是这些死
去的人在继续用自己真实的身体来为科学的发展做贡献,完全不牵涉伦理道德的问题。
而该展览经卫生部和中国科协的审批,完全是为了科学普及和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
u*****t
发帖数: 292
1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归国学者
某人自国外学成归国,一日於百货公司逛逛,搭乘电梯时… 某人:
which floor? 电梯小姐:second。 某人突然忆
起自己已身在国内, 便自言自语道:我干嘛要说英语呢? 电梯小姐
愕然:我也不知道!!
Z**e
发帖数: 50
16
老马,山东5流高校的访学教授。半年前已经学成归国了。半个月前在QQ上让我老帮忙
买一些鱼油善存给他寄回去。按他的单子买了,前天收到货了。大概5lb的样子。就在
QQ上问他要用什么办法寄。他突然说算上运费看上去比国内买还贵。让我帮他退掉算了。
马德买之前不知道寄东西要运费吗?生活压力要多大才能把血液中都趟着豪爽的山东汉
子逼成这样?
我是不是应该自己贴上运费帮他退掉算了?
i***s
发帖数: 39120
17
3月29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举办“2014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留学返华人员总数达144.48万,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返华发展。
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返华。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更加看好在中国的发展,相对于“外国梦”,留学生们更看好“中国梦”。
而中国官方也正在为他们的“归国梦”铺路。2014年,中国将进一步落实中国“绿卡”配套政策,提高中国“绿卡”含金量。
从“学成不归”到汹涌澎湃“归国热”
中国将迎来返华人数超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1847年,中国最早的3名留学生登上了赴大洋彼岸的海船,两名学成者均返华,其中一人系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国人教师黄宽,另一人则为容闳——他后来带回的120名留美幼童中,有的人参与了中国早期大学的创办,有的人成为中国电报业、采矿业、铁路事业的开山鼻祖。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北京《工...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8
文章来源: 侨报 于 2014-04-14
月29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举办“2014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
。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留学返华人员总数达144.48万,
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返华发展。CFP
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返华。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
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更加看好在中国的发展,相对于“外国梦”,留学生们更看
好“中国梦”。
而中国官方也正在为他们的“归国梦”铺路。2014年,中国将进一步落实中国“绿卡”
配套政策,提高中国“绿卡”含金量。
从“学成不归”到汹涌澎湃“归国热”
中国将迎来返华人数超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1847年,中国最早的3名留学生登上了赴大洋彼岸的海船,两名学成者均返华,其中一
人系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国人教师黄宽,另一人则为容闳——他后来带回的120名留美
幼童中,有的人参与了中国早期大学的创办,有的人成为中国电报业、采矿业、铁路事
业的开山鼻祖。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忆科学院出国人员英语训练班(1978-1979)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3 21:51:10 2016, 美东)
http://wu-nailong.hxwk.org/2016/01/13/%E5%BF%86%E7%A7%91%E5%AD%
吴乃龙
1978年我考取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出国研究生,随后在科学院出国人员英语训练班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学习英语半年。这次学习对我
后来的出国留学起了重要作用。37年过去了,我还不忘当时的情景。
一.
1978年7月我在北京天文台参加研究生复试,在离开天文台返回陕西商南前,我已经知
道我被录取为射电天文专业研究生。8月上旬的一天,我正在县广播站清理物品做回北
京学习的准备,突然接到天文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老蔡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是准备
派我到澳大利亚学习射电天文,要我去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出国人员英语考试。于是,第
二天一早我坐长途汽车赶...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http://wu-nailong.hxwk.org/2016/01/13/%E5%BF%86%E7%A7%91%E5%AD%
吴乃龙
1978年我考取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出国研究生,随后在科学院出国人员英语训练班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学习英语半年。这次学习对我
后来的出国留学起了重要作用。37年过去了,我还不忘当时的情景。
一.
1978年7月我在北京天文台参加研究生复试,在离开天文台返回陕西商南前,我已经知
道我被录取为射电天文专业研究生。8月上旬的一天,我正在县广播站清理物品做回北
京学习的准备,突然接到天文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老蔡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是准备
派我到澳大利亚学习射电天文,要我去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出国人员英语考试。于是,第
二天一早我坐长途汽车赶赴西安,报名并参加8月15日(笔试)和16日(口试)的英语
考试。
10月5日我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肖庄原北京林学院校园内)报到
,被告知我应该到位于玉泉路的英语训练班报到。英训班开学在11月,比研究生院晚了
一个多月。英训班共有100来人,绝大部分是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出国研究...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21
中国顶尖核专家沦为乞丐 美国还黑了他的诺奖
北洋之家2019-06-27 8:38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文/北洋君
不管活着还是去世,
他始终默默无闻,
对于他的名字,
国人更知之甚少!
但他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
更是值得中国人敬仰的英雄!
他叫赵忠尧,
他是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是中国原子能之父、
是世界上第一个
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因为诺奖评委会的失误,
他曾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入水、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破土动工,
有一半的技术力量
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
这样一位闪耀世界的科学巨星,
因何沦为蓬头垢面的乞丐?
因何神秘“失踪”于美国?
因何被关押在日本监狱?
又因何功勋卓著却不为人知?
在他诞辰117周年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认识
大师的大师赵忠尧!
NO.1
与诺贝尔奖
擦肩而过的“教授乞丐”
1937年秋,
在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门前,
突然跑来一个脏兮兮的乞丐,
一手拄着木棍,
一手抱着一个咸菜坛子,
急切地要求见梅贻琦校长。
门卫认为这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便要将乞丐轰走。
此时梅校长刚好走出来,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虽然是一句搞笑的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打开“千人计划”的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尤其是在海外的华...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23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虽然是一句搞笑的
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
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打开“千人计划”的
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
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
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
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
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秀秀”再也唤不回自己的“老伙伴”一起入睡
停尸房门前,宋扬举步不前,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向里张望。他说,不想汉斯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被破坏,不敢靠近。
停尸房门前,宋扬举步不前,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向里张望。他说,不想汉斯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被破坏,不敢靠近。
阅读提示 汉斯走了,这位瑞士籍老人把生命定格在了80岁,昨天上午,老人的葬礼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实录葬礼。
汉斯没走,他的骨灰将永远留在中国。这位在英国工作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因与中国郑州留学生宋扬的偶遇而结下不解之缘。俩人在英国相依为命8年后,宋扬学成归国,并将汉斯带回中国,精心奉养6年,履行这份跨越近万公里的“养老送终”承诺。
不眠之夜
宋扬妈妈哽咽着说,
“比秀秀更可怜的是扬扬,他像掉了魂似的”
昨天凌晨3点,宋扬仍毫无睡意。从14日下午到凌晨,宋扬一直忙碌着,下午在郑州卫校办公室打了半天电话,“刚接到瑞士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通知,明天可以火化,太急了,啥都没准备”,体态较胖的宋扬一急起来说话就有些喘。
写悼词,宋扬一直进入不了状态,秀秀一个劲在叫,它一会儿跑到汉斯的床上,一会儿跑到阳台上。秀秀是一条小狗的名字,是...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1892
25
停尸房门前,宋扬举步不前,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向里张望。他说,不想汉斯在他心中的
美好形象被破坏,不敢靠近。
汉斯走了,这位瑞士籍老人把生命定格在了80岁,昨天上午,老人的葬礼在郑州市殡仪
馆举行,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实录葬礼。他的骨灰将永远留在中国。这位在英国工作
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因与中国郑州留学生宋扬的偶遇而结下不解之缘。俩人在英国相
依为命8年后,宋扬学成归国,并将汉斯带回中国,精心奉养6年,履行这份跨越近万公
里的“养老送终”承诺。
□记者 朱长振 文 洪波 图
不眠之夜
宋扬妈妈哽咽着说,“比秀秀更可怜的是扬扬,他像掉了魂似的”。
昨天凌晨3点,宋扬仍毫无睡意。从14日下午到凌晨,宋扬一直忙碌着,下午在郑州卫
校办公室打了半天电话,“刚接到瑞士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通知,明天可以火化,太急了
,啥都没准备”,体态较胖的宋扬一急起来说话就有些喘。
写悼词,宋扬一直进入不了状态,秀秀一个劲在叫,它一会儿跑到汉斯的床上,一会儿
跑到阳台上。秀秀是一条小狗的名字,是宋扬特意买来陪伴汉斯的,“6年了,它天天
晚上都卧在汉斯枕头边,这几天找不到汉斯了,它不停地叫”,正帮着整理汉斯遗物的
宋扬...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17
26
2000年,诗特拉·陈回国了。此前她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并且在美国和香港工作了几年。在拒绝了国内一家投资银行的工作之后,陈担任了亚信科
技(中国)有限公司的公关传媒经理,但这都是两年前的事了。31岁的陈颇有感触地说,如
果她现在回国的话,找工作可没那么容易了。她说:“海外学成归国人员的价值并没有贬
低, 问题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现在想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了。”
几年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为了聘用既具备专业背景,又精通外语的业务经理简直伤透了
脑筋。由于人才极度缺乏,只要是外国名牌大学留学归来的高学历毕业生,就算他再缺乏
工作经验,公司也不得不花费重金聘请。但是,随着海外学成归国人员(俗称“海归派”)
人数的逐渐增多,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洋文凭”在就业过程中的吸
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据官方公布的资料,在过去的20年里,有40万中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万
名留学生学成归国,此外,“海归派”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瑞典著名的英
泰峡公司上海地区首席代表徐先生说,公司曾打算招聘1名财务经理,结果来了100多人应
n****o
发帖数: 1167
27
新近出版的长篇报道披露中共着手培植新一代太子党的计划:“70后”、“80后”的中
共“接班人”队伍建设正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主导下,环环相扣的展开----是次选拔
入“梯队”的关键词是:“海归”和“太子党”。当然,少不了一些平民子弟在其中充
当绿叶做陪衬,但真正得到迅速提陞的还是新一代的这批“太子党”:既定的安排是先
安排孩子们进入体制内,低调的当个副处长、副局长,锻炼观察几年,就坐直昇机一般
昇到省部级,再从中选“王储”。
中共十八大前,高层“职场”卡位战正酣----热衷唱红打黑的,强调忧患意识的;鼓吹
做大蛋糕的,宣扬分蛋糕的;爲政改奔走呼号的,依旧如故面无表情“大愚若智”的;
团派也好,“太子党”也罢,爲了当上诸侯,爲了执掌部委,爲了进入中委、政治局乃
至进常委会,爲了仕途再进一步,明争暗斗下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相比较之
下,并未受到外界重视、但实际上确对未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影响更深远的现实是:“
70后”、“80后”的中共“接班人”队伍建设,正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主导下,环环
相扣的展开----是次选拔入“梯队”的关键词是“海归”和“太子党”,当然少不了一
些平民子弟在...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95
28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哥们儿要火啦!),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无奈的中国海归:如果没出国 我早已是千万富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9 23:45:25 2017, 美东)
文章来源: 北美留学生日报 于 2017-03-15
导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最郁闷的莫过于当你发现自己考过了托福、拿到了Offer
、留学了N年、有了工作经验,回国还是要从小菜鸟开始,而十年后自己还是买不起房?
有个同学,他出国十年后归国。
当年家里卖了一套房子送他出的国,他回国后发现
当年卖掉的那套房子早已超过一千万元了。
而他,也没有能力买回那套房子了。
28岁的Ben,跟在北京打拼的无数年轻人一样,每天忙碌地上班,下班,大部分时间都
埋头在工作里。
一天过去,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这是北京难得而又短暂的好时节,乍暖还寒,连饱受
诟病的雾霾也消散了。Ben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刚从高楼大厦中钻出来,又要一头扎
进拥堵的车水马龙中。
Ben是北京人,从国外留学归来,现在仍然和父母挤在位于南锣鼓巷附近...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0
文章来源: 北美留学生日报 于 2017-03-15
导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最郁闷的莫过于当你发现自己考过了托福、拿到了Offer
、留学了N年、有了工作经验,回国还是要从小菜鸟开始,而十年后自己还是买不起房?
有个同学,他出国十年后归国。
当年家里卖了一套房子送他出的国,他回国后发现
当年卖掉的那套房子早已超过一千万元了。
而他,也没有能力买回那套房子了。
28岁的Ben,跟在北京打拼的无数年轻人一样,每天忙碌地上班,下班,大部分时间都
埋头在工作里。
一天过去,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这是北京难得而又短暂的好时节,乍暖还寒,连饱受
诟病的雾霾也消散了。Ben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刚从高楼大厦中钻出来,又要一头扎
进拥堵的车水马龙中。
Ben是北京人,从国外留学归来,现在仍然和父母挤在位于南锣鼓巷附近的一间几十平
的平房里。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北京土著,海归,并且是独生子女,按理说,Ben的生活应该更舒适一些。但如今
他的家庭也面临着和绝大部分北漂一样严峻的问题:买房子。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奇怪,你一个北京土著怎么可能没房子,家里随便卖一套,分分钟成
百上千万到手。
Ben父母都是朝九晚...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31
教育部:改革开放以来超2成留学生未归国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40万 超2成留学生未归国
本报讯 记者上午从教育部获悉,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留学回
国人员达到27.29万人。
自1978年以来,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这意味着有超过两成留
学人员未归国。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
万人。与此同时,留学回国人员也大幅增多,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
万人。
张秀琴表示,从1978年到2012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4.47万人。截至
2012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109.12万人,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
展。
据张秀琴介绍,2012年来华留学的生源大国位置保持基本稳定。排名前三的生源国
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
2012年出国留学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比增加
39.96万人5.99万人 17.65%国家公派 1.35万人
单位公派 1.16万人
自费留学 37.45万人
2012年留学回国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46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北洋民国时期的留学情况
那个淸华的物理千老基本都是胡说八道,别人学物理去花街他还在干千老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民国时期留美教育发展趋势
民国时期的留美教育按时期可以划分为北京政府时期(北洋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北
洋时期的留美教育,其突出特征是庚款留美的兴起和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存在。
1.1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美态势
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款余额退还中国、用来资送中国优秀青年赴美留学
的议案。据此,中美双方议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一、从1909年开始,中国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到美国大学深造;
二、创办清华学堂,作为中国青年赴美留学的预备学校;
三、在华盛顿建立游美学生监督处,负责管理中国留美生。
为落实上述规定,清政府于1909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生考选事宜
,并于1909年8月、1910年7月举行了三次考试,共录取180人。游美学务处的成立及三
批留学生的赴美,拉开了随后出现的留美热潮的序幕。
1911年清政府批准游美学务处成立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清华学校是中国留学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留学预备学校。从1912年派出
首批16 名学生赴美,到192... 阅读全帖
e****o
发帖数: 268
33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欧美同学会北美医学委员会成立
健康服务业喊“海鸥”回家 欧美同学会北美医学委员会成立
2014-03-04健康界作者:杨晓慧
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40304/content-432806.ht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业吸引了一批想做事的人或者对中国社会比较关注的海归群体,“现
在再不回去,就来不及了。”
“现在再不回去,就来不及了。”这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刚回国时的
表述。眼下,当健康服务业迅猛发展之际,这句话依然需要重申。
未来有望高达8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健康服务业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归国。随着归国人士
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汇集智慧,谋求发展。
2013年1月18日,欧美同学会北美医学委员会在北京科技会堂正式宣布成立。它秉承了
欧美同学会“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宗旨,传承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
海内外医学留学人员,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步的思想理念,为国家强盛和民
族振兴贡献力量。
该分会是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北美分会的一个分会,也是欧美同学会中成
立的第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分会,主要由生物医药及相关领域留美回国报效...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4
来自主题: Reunion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dilidilida(一条小河), 信区: Reunion
标题: 找准自身定位比争论“留学值不值”更重要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Oct 17 10:16:40 2017,GMT)
日前,舆论场上再次出现有关“留学生归国就业受挫”的热议。据《春城晚报》报道,
在采访多位留学生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留学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但面对严峻的就业
形势,不少受访者都表现出巨大的心理落差”。
花钱去海外留学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从个人的角度看,才能得到精准的答案
。从社会角度考察,留学回来后产生的“落差”的根源首先在于过去人们对留学看待过
高,以至于形成了“留学是成功前提”的思维定式,甚至以为在留学的“金字招牌”下
,能在国内轻松就业。
毋庸置疑,留学生群体及其带来的新思想、新文化与新技术,在中国近现代史发挥了重
要意义。暂不说更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前往欧美发达国家留学,一度被看作精英
群体的“主流行为”,学成归国的年轻人也与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融为一体,留学与中
国社会的现代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紧密相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的门槛越来
越低,尤其是留学的性质从...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35
教育部:改革开放以来超2成留学生未归国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40万 超2成留学生未归国
本报讯 记者上午从教育部获悉,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留学回
国人员达到27.29万人。
自1978年以来,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这意味着有超过两成留
学人员未归国。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
万人。与此同时,留学回国人员也大幅增多,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
万人。
张秀琴表示,从1978年到2012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4.47万人。截至
2012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109.12万人,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
展。
据张秀琴介绍,2012年来华留学的生源大国位置保持基本稳定。排名前三的生源国
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
2012年出国留学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比增加
39.96万人5.99万人 17.65%国家公派 1.35万人
单位公派 1.16万人
自费留学 37.45万人
2012年留学回国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6
留学生归国潮:部分海归“水土不服” 顶尖人才流失严重
分享到:
5
2017-10-28 09:36:39 字号:A- A A+ 来源:参考消息
关键字: 留学生找工作找工作留学生留学生留学生归国归国留学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留学人数一年比一年要多,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大部
分的留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外,没有回过发展。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对此,参考消息10月28日刊登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留学出现了三个趋势,留学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但是顶尖人才的
流失依然严重,另外,归国的留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缺乏竞争力,这也折射出用人方式发
生了转变。
归国的留学博士与用人单位洽谈应聘@视觉中国
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近日,美国
《旧金山纪事报》在一则引发热议的报道中称,中国正再次迎来留学生“归国潮”。
的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
潮。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超过八
成的留学人员(82.23%)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客...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7
阅读提示 汉斯走了,这位瑞士籍老人把生命定格在了80岁,昨天上午,老人的葬礼
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大河报记者全程参与,实录葬礼。
汉斯没走,他的骨灰将永远留在中国。这位在英国工作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因与
中国郑州留学生宋扬的偶遇而结下不解之缘。俩人在英国相依为命8年后,宋扬学成归
国,并将汉斯带回中国,精心奉养6年,履行这份跨越近万公里的“养老送终”承诺。
□记者 朱长振 文 洪波 图
不眠之夜
宋扬妈妈哽咽着说,
“比秀秀更可怜的是扬扬,他像掉了魂似的”
昨天凌晨3点,宋扬仍毫无睡意。从14日下午到凌晨,宋扬一直忙碌着,下午在郑
州卫校办公室打了半天电话,“刚接到瑞士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通知,明天可以火化,太
急了,啥都没准备”,体态较胖的宋扬一急起来说话就有些喘。
写悼词,宋扬一直进入不了状态,秀秀一个劲在叫,它一会儿跑到汉斯的床上,一
会儿跑到阳台上。秀秀是一条小狗的名字,是宋扬特意买来陪伴汉斯的,“6年了,它
天天晚上都卧在汉斯枕头边,这几天找不到汉斯了,它不停地叫”,正帮着整理汉斯遗
物的宋扬妈妈哽咽着说,“比秀秀更可怜的是扬扬(宋扬小名),他像掉了魂似的”。
整理遗物
房间内...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7081
38
台湾著名网友YST眼中的钱学森:太震撼了!!
钱学森一直是我很有兴趣的一位人物,因为世上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但是我不记得有
任何一位科学家能像钱学森一样在政治上这么轰动,能像钱学森一样对一个主要国家产
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飞弹又是军事科技与太空科技领域中
最重要的技术,钱学森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贡献是震动全世界的。
钱学森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从父母的特殊家教,中学开明教育下的成长,优
良的大学教育,出国学习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战争时期的杰出科学成就,回国探亲,
再回美国就职,陷入政治漩涡几乎丧命,周恩来总理的援救,离开美国返回祖国,从无
到有建立中国的导弹工业与航天工业,九十五岁高龄至今仍然精神清醒和意志坚定..
..,多么传奇的一生!
钱学森随便一段生涯故事都可以拍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它曲折的程度、牵涉的科技面
、引发的新工业与军事革命、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每一样都远远超过「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的主角约翰.纳许(John Nash)。如果做一个比较,钱学森在
美国的研究工作直接导致美国航空与太空工业的世界领先,钱学森为中国建...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7595
3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张千帆彻底火了。
大洋彼岸的艰难抉择
张千帆1964年生于江苏南京,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上海外婆家度过的。虽成长在“
文革”期间,但他从小就爱读书,学业上从未荒废。1980年,他以高分考入南京大学物
理系,学的是固体物理专业。当初选择学物理,是时代风气使然,尤其是李政道、杨振
宁回国掀起的“物理热”,对他的影响很大。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大量科学技术
人才,学成报国是他从小的梦想。
1981年,李政道在美国主持“卡斯比”考试,美国八十多所大学每年从中国大陆招
收通过这一考试的一百多名学生赴美留学。1983年本科毕业后,张千帆顺利考取“卡斯
比”,来到美国读硕士,学习生物物理。他的课程与科研工作都得到导师们的高度评价
。1989年,他博士毕业,接着做博士后,然而此时他的研究兴趣,却已经转向了社会科
学。
就在做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张千帆对以前工作的价值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在美
国十年,思乡之情从未泯灭,随着时光流逝反而更加强烈。尽管已经拿到绿卡,但他从
未动过在美国生活一辈子的念头,总想着学成归国。现在学成了,然而归国之后,中国
需要他学到的这些知识吗?如果在美国,科研条件显然要比... 阅读全帖
d***t
发帖数: 133
40
大洋彼岸的艰难抉择
张千帆1964年生于江苏南京,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上海外婆家度过的。虽成长在“
文革”期间,但他从小就爱读书,学业上从未荒废。1980年,他以高分考入南京大学物
理系,学的是固体物理专业。当初选择学物理,是时代风气使然,尤其是李政道、杨振
宁回国掀起的“物理热”,对他的影响很大。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大量科学技术
人才,学成报国是他从小的梦想。
1981年,李政道在美国主持“卡斯比”考试,美国八十多所大学每年从中国大
陆招收通过这一考试的一百多名学生赴美留学。1983年本科毕业后,张千帆顺利考取“
卡斯比”,来到美国读硕士,学习生物物理。他的课程与科研工作都得到导师们的高度
评价。1989年,他博士毕业,接着做博士后,然而此时他的研究兴趣,却已经转向了社
会科学。
就在做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张千帆对以前工作的价值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在美
国十年,思乡之情从未泯灭,随着时光流逝反而更加强烈。尽管已经拿到绿卡,但他从
未动过在美国生活一辈子的念头,总想着学成归国。现在学成了,然而归国之后,中国
需要他学到的这些知识吗?如果在美国,科研条件显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幸运地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作了对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选择。
他这样一语蔽之,掩盖了其言下之意,没有像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冒死回国,是自己的
幸运,因为这样才不会在国内艰苦的环境中早早过世,为祖国付出毕生精力而无法享受
国家的富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和上帝最后的礼物。
关于杨振宁为什么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
即回国。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
留在美国。而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中华民国护照在出国
旅游签证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国国籍。
(一)杨振宁谎话连篇
杨振宁说:“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回来了的,所以我到美国去的时
候,当时就想是去那儿学成归国。可是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杜鲁门总统就下了一道命
令,说是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理工的博士学位,不可以回中国。所以我留在美国了
。”
也许此时,作为掌握世界先进物理科学技术的顶尖科学家,留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是一
种“幸运”有一整套科研环境让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也有优越的环境,在杨振宁七八
年后获得诺贝尔奖即可拿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幸运地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作了对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选择。
他这样一语蔽之,掩盖了其言下之意,没有像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冒死回国,是自己的
幸运,因为这样才不会在国内艰苦的环境中早早过世,为祖国付出毕生精力而无法享受
国家的富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和上帝最后的礼物。
关于杨振宁为什么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
即回国。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
留在美国。而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中华民国护照在出国
旅游签证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国国籍。
(一)杨振宁谎话连篇
杨振宁说:“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回来了的,所以我到美国去的时
候,当时就想是去那儿学成归国。可是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杜鲁门总统就下了一道命
令,说是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理工的博士学位,不可以回中国。所以我留在美国了
。”
也许此时,作为掌握世界先进物理科学技术的顶尖科学家,留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是一
种“幸运”有一整套科研环境让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也有优越的环境,在杨振宁七八
年后获得诺贝尔奖即可拿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在美国,由于其国内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学生市场。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留学说明会上,就有78所美国大学现场推销自己。到场的美国大学遍布美国各州,涵盖各个种类,两年制大学、四年制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应有尽有,如此多的美国大学扎堆招生的情形并不多见。
中国学生的实力日益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某大学演讲时多次提到中国的实力,他表示对美国的未来倍感忧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会落后于中国。
“你知不知道,中国的天才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这是今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社交网络》开场的第一句话。虽然电影的表达略显夸张,但现实是,单从数量上来说,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中国人数量越来越庞大,整个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中国学生的实力日益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某大学演讲时多次提到中国的实力,他表示对美国的未来倍感忧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会落后于中国。
由于在近1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接受教育,而这些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旦具备了国际视野,就等同于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4
愈来愈多的留学生“海归”后面临着婚姻的压力。这些80后与90后的独生子女们,多半是父母的“心头肉”。被召唤归国以后,纵身一跃投入相亲的热潮。父母们呕心沥血培养了这些满腹洋墨水的儿女,带着浓浓的期望与更高的要求,开始了“选媳、选婿”的茫茫之路。但是,他们似乎依然陷入了困境。
首先,是他们个人的“高不成,低不就”。“海归”留学生的择偶要求如同择业一样,高门槛、高要求、高水准。见多识广的留学生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渴望,几乎都建立在“质优兼备”的基础上。外国的各种思潮和教育观,现代化的物质观与价值观,让“海归”们渐迷双眸,乱了阵脚。他们不愿让自己处于劣势,选择的对象必须是体面的,甚至条件优于同龄人。过多的外在条件让“海归”们成为滞销的优质库存。其实,货可比三家,可行!择偶一旦开始比较,那就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了。
其次,是“海归”的父母们要求过高。费尽苦心,掏空腰包培养出来的留学生怎么可以敌不过身边亲戚家的孩子。“海归”们无疑成为了父母炫耀的资本,面子问题成为“大问题”。他们学成归国,身着进口的外衣,未来的婚姻也要走着高于与同龄人的级别。同样的婚房,多层住宅、高层住宅、私家别墅、甚至花园洋房;同...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45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40万 超2成留学生未归国
本报讯 记者上午从教育部获悉,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留学回
国人员达到27.29万人。
自1978年以来,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这意味着有超过两成留
学人员未归国。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
万人。与此同时,留学回国人员也大幅增多,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
万人。
张秀琴表示,从1978年到2012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4.47万人。截至
2012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109.12万人,有77.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
展。
据张秀琴介绍,2012年来华留学的生源大国位置保持基本稳定。排名前三的生源国
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
2012年出国留学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比增加
39.96万人5.99万人 17.65%国家公派 1.35万人
单位公派 1.16万人
自费留学 37.45万人
2012年留学回国数据
总人数 比2011年增加同比增加
27.29万人8.67万人 46...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433
4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留学人数一年比一年要多,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大部
分的留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外,没有回过发展。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对此,参考消息10月28日刊登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留学出现了三个趋势,留学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但是顶尖人才的
流失依然严重,另外,归国的留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缺乏竞争力,这也折射出用人方式发
生了转变。
归国的留学博士与用人单位洽谈应聘@视觉中国
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近日,美国
《旧金山纪事报》在一则引发热议的报道中称,中国正再次迎来留学生“归国潮”。
的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
潮。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超过八
成的留学人员(82.23%)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客观而言,“归国潮”是出国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然现象。虽然不少舆论在解
读“归国潮”时,认为主因是国内就业吸引力增强,但除了国内发展形势对出国留学者
的吸引力之外,不能忽视我国出国留学的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920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迎最大海归潮:今年回国人数有望首超全年新出国留学生数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1 00:00:58 2017, 美东)
中国迎最大海归潮:今年回国人数有望首超全年新出国留学生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9-11 10:47
字号
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空前。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海归”,投身
到祖国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中。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
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
留学高层次人才多归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共十八
大后,中国正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
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
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
对于“海归潮”,常与海外学子打交道的中国驻外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感受尤...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美国纽约华人每年都在唐人街举行春节游行,众多华人及当地民众携手共庆牛年农历新年。
6月26日-28日,武汉“华创会”;6月29日-7月1日,大连“海创周”,连续两场针对顶尖人才的大型“招商引智”活动抛出一个话题:如何吸引海外英才?
王晓初
6月29日,央视引述中国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但“双重国籍”的问题非常复杂。最现实的做法是进一步完善永久居留制度(即中国“绿卡”),为已取得外籍的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便利。
但著有《中国移民史》、《中国人口发展史》等书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却认为,如果国籍政策不放开,不仅解决不了人才流失的问题,甚至也无法留住那些甘愿为中国服务的国际高端人才。
移民的背后
27岁的博后黄欢(化名),留美已近7年。朋友说,他想绿卡想得“眼睛都绿了”。而他所求,格外简单:结束与女友两地分居的生活。
“一个城市里,可供我俩选择的职位本就不多,而两个没有绿卡的外国人,又都需要H1b(临时工作签证),但愿意办理的雇主很少,同时,签证名额又受限制。”于是,黄欢和未婚妻分别选择了华盛顿与纽约,单程5小时的距离。每两周,他们才能见一次。
而黄欢周围,许多朋友都...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nquila (diamant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5 00:05:47 2017, 美东)
罕见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学家: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
楚、任涛。在科学界这8人可能都称不上“鼎鼎大名”,但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
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
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
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
,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
。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学家张欣所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
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
合”...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