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官费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研讨会发言
这次会议的议题很有意思,也很“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何成就大师?
”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我不敢说。我只敢把议题的意思反过来问问,就是:“
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话说徐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
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
徐先生的“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洗礼。徐先生1895年诞生,歿于1953年,得年58岁——他要是早生三十年五十年,即
便有齐白石黄宾虹的才,但不会是他徐悲鸿。他要是晚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他的才天
下第一,也不会成为徐悲鸿。
徐先生的“地利”,是他生在江南。如果他生在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贵州、云
南……他都不太可能得到后来的机遇,为什么呢,诸位知道,清末民初,中国的文化中
心、文化重镇、文化集散地,是在江南,是在当年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他从宜兴到上
海,从上海到巴黎,从巴黎回南京,一路地利。抗战爆发,他和许多文艺人的命运一样
,走避南洋、偏安西南,是他一生颠沛流...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白岩松:夹缝中的良知和智慧
想了解储安平,看章诒和不行。
储安平与“党天下”。
戴晴
1.
【帽子】(mao•zi)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作装饰的
用品:一顿~。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不必用~压人;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
,不要光扣大~。
——《现代汉语词典》
帽子这字眼,如果不考虑它的第一个含义,在中国近现代(可能也只在中国近现代
)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要算是1978年了。那年,从春天到秋天,至少有两则关于帽子的
文字,扰动了中国(恐怕还不只中国)上百万人的心。它们是:
《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统战部上报,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
复。
《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
一年半之后,1980年5月8日,55万余顶右派帽子已全部摘去——它们是在1957年夏
天和以后的几个月里被陆续制作出并扣在别人头上的。如果不考虑其中一部分人已在
1959-1964年间陆续获摘,到了1980年,真正以皮肉俱全的头顶享受到大自然的空气与
阳光,并且还享受到那帽子压出的凹痕已不再被人视为种性表记的快乐的,只剩下10余
万了。
帽子已不复存在,对当初“戴帽”...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2104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碧薇【转载。八卦】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 王 鹤
一、私奔·裂痕
民国早期,大多数闺中女子还在恭顺地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有个别
例外。她们最惊世骇俗的举动便是私奔。
私奔的女子通常有果敢、泼辣的性格,叛逆、冒险的天性,不计后果的决绝,还有
一点追新逐异的浪漫。她们私奔之后的人生绿肥红瘦,千差万别,但往往都不单调平淡
。蒋碧微(1899—1978年)的故事,更是一言难尽。
蒋碧微是江苏宜兴人,父亲蒋梅笙饱读诗书,在复旦任教授。1917年,同是宜兴人
的徐悲鸿年少俊逸,英气勃勃,绘画才华已经显露,是蒋梅笙的座上嘉宾,时常待在蒋
家。蒋碧微跟徐悲鸿私奔前,原本已许配给查家。她从未与他单独会晤过,但两人之间
必定有心驰神往的吸引,有热烈缭乱的眼神缠绕,以及某种意在言外的默契。所以,当
徐悲鸿的朋友朱了洲来悄悄传话,问她是否愿意跟随徐悲鸿出国?她几乎未经犹豫就毅
然答应了。
蒋碧微刚从宜兴来到上海不久,还是幽居一楼一底的旧式闺秀,所见所识仅家人和
邻居,徐悲鸿除了风度才华令她倾慕,他也象征了无边无际、惹人遐想的整个外部世界
。她搁了一封信给父母,悄然离家。蒋碧微本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我特爱逛故居和墓地。以前贴过杭州的林风眠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403293.html
黄宾虹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94209.html
都锦生故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97315.html
还有上海的吴昌硕故居(纪念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564483.html
这几年杭州开辟出好几个新故居,虽被诟病形式大于内容,不过如我这般的追星族一个
个乐此不疲地张过来,满足总是大于失望。今年暑假玩得最得意的一圈是一天之内走访
司徒雷登、陆游和马寅初故居,顺带捎上雷登家边的天水堂、杭州天主教堂及陆游家里
的下城区文史馆。故居之间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走走看看30-40分钟),每个故
居花1-1.5小时,正好一天的行程。而且一路行经孩儿巷、法轮寺路、板砖巷、豆腐巷
、洗衣巷、竹竿巷、孝女路等杭州老街区,味道...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7595
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ZT)值得一读: 陈丹青说徐悲鸿。
——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研讨会发言
这次会议的议题很有意思,也很“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何成就大师?
”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我不敢说。我只敢把议题的意思反过来问问,就是:“
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话说徐(悲鸿)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
情,我们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
人和。
徐先生的“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洗礼。徐先生1895年诞生,歿于1953年,得年58岁——他要是早生三十年五十年,即
便有齐白石黄宾虹的才,但不会是他徐悲鸿。他要是晚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他的才天
下第一,也不会成为徐悲鸿。
徐先生的“地利”,是他生在江南。如果他生在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贵州、云
南……他都不太可能得到后来的机遇,为什么呢,诸位知道,清末民初,中国的文化中
心、文化重镇、文化集散地,是在江南,是在当年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他从宜兴到上
海,从上海到巴黎,从巴黎回南京,一路地利。抗战爆发,他和许多文艺人的命运一样
,走避南洋、偏安西南,是他...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也说一个冷门的姓 - [水]
水梓(1884-1973)甘肃兰州人,原籍甘肃兰州榆中县人,字楚琴,清末贡生,甘肃文
科高等学堂,北京法政学堂毕业。甘肃著名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擅书法精诗文。为社
会科学、佛学、诗文、书法为一体的奇才,在兰州有陇上第一名流之称。
水梓,清光绪十年(1884)生于兰州新关昙云巷。虽生于兰州,但他的老家却在榆
中。因籍贯归属之限,18岁那年,水梓不得不回老家参加县试。后以县试第二,府试第
一,院试第一的成绩,成为邑庠生(附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之后不久
,水梓凭“秀才”身份以及乡试荐卷之由,被推选至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宣统元年(
1909)夏,甘肃提学使陈曾佑主持官费学生选拔考试,水梓再度应试,最终以优异成绩
考入北平京师法政学堂。
水梓在京城读书的这4年,也是中国政治风云动荡最为剧烈的4年,水梓以及我们这
个国家,都经历了从思想到精神的超级大裂变。再回到家乡兰州,水梓的身份,已经是
转换为教育家,而在这之后,又因自身成就,被公认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水梓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飘逸灵动,荡然大气,透着西北汉子的厚重和狂放。
民国时期,水梓先后任甘肃省立一中校长,狄道(今临...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7
嗯,美眉喜欢林风眠和张大千,说明你喜欢清丽雅致~:)
张大千,我也很喜欢他的荷花。张大千比齐白石稍微弱了些,他很有意思的,还画过泼
墨,站在椅子上,把墨直接倒在长卷上。。。有点西方现代风格了。
徐悲鸿和林风眠还是有不同的。徐略长几岁,他们大约都是在1919年左右官费留法。当
时林风眠还不是很有名,徐悲鸿也很年轻,已经因为画得好而名震京沪,是康有为的入
室弟子,为康有为画了60岁寿诞图。徐去法国留学的资格,也是康亲笔提信,一直拖到
北平教育部长直批的。
徐在历史上的评价,比林确实高一层。不过个人喜爱,确实不用受声名影响~:)

而且据说徐悲鸿画的马,跑步姿势不对什么的,看起来总是别扭什么的。还有,据说徐
悲鸿更大的贡献在美术教育方面?
所以民国时代各类画我看了半天,如果完全不受专家鉴赏的影响,我最喜欢的还是林风
眠和张大千的画。林风眠的画,总能让人安静,或者给人很美的遐想。张大千的画,有
霸气,我喜欢,这可能和他临摹了N久的敦煌壁画有关吧。
不歪楼了,还是讨论林风眠吧 :)
z***o
发帖数: 2104
8
来自主题: Heart版 - 蒋碧微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 王 鹤
一、私奔·裂痕
民国早期,大多数闺中女子还在恭顺地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有个别
例外。她们最惊世骇俗的举动便是私奔。
私奔的女子通常有果敢、泼辣的性格,叛逆、冒险的天性,不计后果的决绝,还有
一点追新逐异的浪漫。她们私奔之后的人生绿肥红瘦,千差万别,但往往都不单调平淡
。蒋碧微(1899—1978年)的故事,更是一言难尽。
蒋碧微是江苏宜兴人,父亲蒋梅笙饱读诗书,在复旦任教授。1917年,同是宜兴人
的徐悲鸿年少俊逸,英气勃勃,绘画才华已经显露,是蒋梅笙的座上嘉宾,时常待在蒋
家。蒋碧微跟徐悲鸿私奔前,原本已许配给查家。她从未与他单独会晤过,但两人之间
必定有心驰神往的吸引,有热烈缭乱的眼神缠绕,以及某种意在言外的默契。所以,当
徐悲鸿的朋友朱了洲来悄悄传话,问她是否愿意跟随徐悲鸿出国?她几乎未经犹豫就毅
然答应了。
蒋碧微刚从宜兴来到上海不久,还是幽居一楼一底的旧式闺秀,所见所识仅家人和
邻居,徐悲鸿除了风度才华令她倾慕,他也象征了无边无际、惹人遐想的整个外部世界
。她搁了一封信给父母,悄然离家。蒋碧微本名...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nehavefun (donehavefu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6 14:49:04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a7aa99010116ky.html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
作者: 方鲲鹏
这个案子,已在美国媒体创造出一个专有名词:Norfolk Four(诺福克四水兵)。事起
一件强奸凶杀案,现场留下的DNA、验尸报告和其他证据都表明是一个罪犯单独作案,
可是警检方抓了8名男子,其中有5人招认犯下这起凶残的强奸杀人案。本文记录一个真
实的故事,没有任何小说情节,文后将列出主要参考资料。
目录
一、命案发生在1997年7月
二、主要审讯者罗伯特·福特(Robert Ford)
三、嫌犯一号丹尼尔·威廉斯(Danial Williams)
四、嫌犯二号乔·迪克(Joe Dick)
五、嫌犯三号埃里克·威尔逊(Eric Wilson)
六、嫌犯四号德里克·泰斯(De...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2104
10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蒋碧微 (转载)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 王 鹤
一、私奔·裂痕
民国早期,大多数闺中女子还在恭顺地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有个别
例外。她们最惊世骇俗的举动便是私奔。
私奔的女子通常有果敢、泼辣的性格,叛逆、冒险的天性,不计后果的决绝,还有
一点追新逐异的浪漫。她们私奔之后的人生绿肥红瘦,千差万别,但往往都不单调平淡
。蒋碧微(1899—1978年)的故事,更是一言难尽。
蒋碧微是江苏宜兴人,父亲蒋梅笙饱读诗书,在复旦任教授。1917年,同是宜兴人
的徐悲鸿年少俊逸,英气勃勃,绘画才华已经显露,是蒋梅笙的座上嘉宾,时常待在蒋
家。蒋碧微跟徐悲鸿私奔前,原本已许配给查家。她从未与他单独会晤过,但两人之间
必定有心驰神往的吸引,有热烈缭乱的眼神缠绕,以及某种意在言外的默契。所以,当
徐悲鸿的朋友朱了洲来悄悄传话,问她是否愿意跟随徐悲鸿出国?她几乎未经犹豫就毅
然答应了。
蒋碧微刚从宜兴来到上海不久,还是幽居一楼一底的旧式闺秀,所见所识仅家人和
邻居,徐悲鸿除了风度才华令她倾慕,他也象征了无边无际、惹人遐想的整个外部世界
。她搁了一封信给父母,悄然离家。蒋碧微本名...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zz清末的归国留学生考试
随着洋务运动时期200多名官费欧美留学生的派出,出国留学成为晚清青年学子一种新的
追求。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进一步迫使大批青年负笈海外,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留
学热潮。这些留学生知识结构新颖,思想活跃,热情高,创新意识强,是难得的宝贵人才
。清政府非常希望利用他们的才能来巩固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但又特别惧怕他们的新思
想、新观点影响社会大众,客观上帮助了孙中山等反清革命党人。诚如亲历其境的颜惠庆
所言:“政府一面很想利用我等所受的现代教育,和所具有的新知识为国家服务,同时又
怕我们变为革命分子,推翻满清,心里至为矛盾。”(参见拙著《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于是,清廷决定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对归国留学生加以
考试,再给予功名,授予官职,既使这些有为青年为其所用,又不至于变为革命党人。19
04年,清廷即责令学务大臣制订了归国留学生考试章程8条,其要旨是:今后每年举行一
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分两场,第一场在学务处,按学科门类考试,第二场在保和殿,
以经史命题,“观其学识,以宗旨纯正,文笔明畅为合格”。(《东方杂志》1905年第3
期)考试分一二三等,
C***r
发帖数: 759
1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载]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meric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amer (铁划银钩), 信区: America
标 题: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Jul 30 12:44:51 2002) WWW-POST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陈伍莲
1
陈衡哲1893-1976,又名莎菲,湖南衡山人。
1914年陈衡哲成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的女学生。那年她24岁。
陈衡哲赴美国留学,就读于瓦萨女子学院VassrCollege,取
英文名字Sophia莎菲。任叔永和胡适本是上海中国公学时的好友,当时
都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同为《留美学生季报》的编辑。1916年10月,
胡适通过任叔永与陈衡哲建立了通信联系。在此后的半年中,两人通信40余次,几
乎每三天就有一封。
胡适与陈衡哲的相互敬慕,始于1916年的11
x*****u
发帖数: 3419
13
《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原本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六十年代以英
文撰写的三章早年自传,只写到他三十岁以前的生活。赵元任以一种平易的眼光,回忆
儿时及至青年时期的“琐屑”经历,如同翻阅一张张依稀而生动的老照片,令人从直觉
上感受那个时代。本书的第一章是赵先生用中文重写的,作者以语言学家特有的天赋,
采用一种非常拙朴而简洁的口语叙述,读来另有一番味道。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http://zhaoyuanren.netor.com/
从家乡到美国——卷首语
关鸿 魏平
中国语言学界一向尊赵元任为“汉语言学之父”。

赵元任为世家子弟。六世祖赵翼,即著《廿二史札记》并以诗句“各领风骚数百年”闻名的赵瓯北。

他十三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十八岁以优异成绩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官费生,在被录取的七十二人中名列第二,胡适名列第五十五。他与胡适同船赴美,同进康乃尔大学,1914年同期毕业。他1919年在哈佛得哲学博士学位。翌年返国,应聘为清华大学心理学及物理学讲师。

罗素来中国讲学,找他去做翻译。这一年,他结
S**********u
发帖数: 1329
14
一般人几乎无法分辨神力之间的微小差别,就连苍狼公爵这种拥有类似于侦测能力的镇
国强者也只能大致区分神力的阵营属性。不过李察看过克拉克献祭的诸神之书,早已记
住了诸神神力的内在特征。在此只是明知故问而已。
菲伦优雅地向两位神官伸出手,介绍说:“这位是伟大的森林女神的神官费米,目
前主持着女神在红杉王国的神殿。而这位,则是伟大的狩猎女神的神官希优,同样是神
殿的主持。”
听完菲伦的介绍,李察以无可挑剔的礼仪先表达了对三位女神的敬意,并且对三位
神官的到来表示了欢迎。这是一场繁复而冗长的来回致辞,却是和法罗诸神的神职人员
打交道的必备前奏,而且越是神力微弱的神,越是讲究这个。
李察心中倒也生起了一丝好奇,三废神的神官突然齐聚蓝水绿洲,却不知是何来意。
菲伦、费米和希优都只有十级,却能够主持一座神殿了,而且还是红杉王国内惟一
的神殿,由此亦可见三女神处境的窘迫。勇气之神内安在法罗神系只能算中下,但是一
个神殿的大神官埃辛也是十二级。而且埃辛的日记也曾让李察看得震动不已。
根据克拉克的推测,三女神目前很可能连微弱神力都维持得很困难。以她们在大陆
上教会势力,要三个神系合在一起,才能合称三废神。
...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15
沟通南北的两千里运河,李佑已经两次来往,沿途没有太多的新鲜之意。他这辈子
只要继续做官,必定还得不知多少次在这条水路上飘来飘去。
八月初到了京东通州,此时正值漕运最高峰期,通州至京冇城的通惠河只许漕船通
行。李佑的特权还不足以让自己的船驶到京冇城,于是照旧例在通州下船换车。
家里人口众多,为此足足雇了十几辆大车,这又是一大笔开销。李佑忍不住再次感
慨,若自己没有常例钱这些灰色收入,没有喜欢做生意的关姨娘,也没有金百万赞助,
像海瑞那样活着,就算俸禄可以足额发放,还是开销不起离任上京选官费用。
话说李大人在扬州接到诏书之日,便打发了张三早早上路,提前前往京师购置房产
,并且指定了要皇城西面小时雍坊的住宅,即便买不到小时雍坊的住宅,也不可太远。
无它,俗语云西贵东富,达官贵人、京曹官员多居住于西边。尤其是小时雍坊,紧
靠皇城西南,无论向东从承天门入宫,还是向北从西安门进大内西苑都很近,所以是京
官聚集的黄金地段。这个位置,大约相当于后世的西单一带。
西贵的源头大约起于国朝初年,因为这边有什刹海,风景比其他处好,而且天子喜
欢在西苑活动,从西安门觐见方便,所以高官显贵将住宅位置选在皇城西边。...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1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蜂王,你的龙木有人接了
好,让俺想想。10个包子收官费准备好哈。
C***3
发帖数: 2226
1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巨流河不算小说把?
《巨流河》选读
目录

第一章 歌声中的故乡
第二章 血泪流离——八年抗战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南开中学
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第五章 胜利——虚空,一切的虚空
第六章 风雨台湾
第七章 心灵的后裔
第八章 开拓与改革的一九七○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学院的回廊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十一章 印证今生——从巨流河到哑口海
后记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王德威
齐邦媛纪事
《巨流河》参考书目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
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二十世纪
,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
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
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殉国者的
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五十一 日新月异
吉安府府衙偏厅,叶昭正在读几份电报,其中一份电如刃贺瑞四所发加密,由巴克什按
照密码本一字字译出。
以军情所需为名,广东境内各首要州府的电报线路已经铺设完成,而江西境内,赣
州、吉安、抚州一线的电报也渐成雏形。
现今已经有商人开始用电报通传信息,一字一角银,可买五六斤官员所**米,普通
民众暂时自然享受不起。
而叶昭收到的电报,也通常言简意赅,概因叶昭早就提倡过官费“勤俭节约”李小
村等发电文时自也不敢铺张,是以最早期的“电报文,流行起来,怎么用最少的字表达
最精确的意思,也值得好好思量一番。
广东政要发来的电文,多是民事,从电文可看出,现今广州及各卫星城镇的工厂如
雨后春笋般冒出,缥丝、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食品糖果、机器采矿、船舶
修理、小机器制造等等等等。
最新的一份电文则报了两则喜讯,一是接到香港电报,筹备中的造船厂机械设备已
经运抵加尔各答,而发报之时怕已经到了马六甲海峡;二是佛山至广州铁路何时通车,
请王爷定夺,主要是铁路行参与各股东希望能请得王爷为通车剪彩。
瑞四的电报,则主要汇报西线战事,僧格林沁已经提兵进入广西境内,云贵绿营团
勇同时举兵,...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五十一 日新月异
吉安府府衙偏厅,叶昭正在读几份电报,其中一份电如刃贺瑞四所发加密,由巴克什按
照密码本一字字译出。
以军情所需为名,广东境内各首要州府的电报线路已经铺设完成,而江西境内,赣
州、吉安、抚州一线的电报也渐成雏形。
现今已经有商人开始用电报通传信息,一字一角银,可买五六斤官员所**米,普通
民众暂时自然享受不起。
而叶昭收到的电报,也通常言简意赅,概因叶昭早就提倡过官费“勤俭节约”李小
村等发电文时自也不敢铺张,是以最早期的“电报文,流行起来,怎么用最少的字表达
最精确的意思,也值得好好思量一番。
广东政要发来的电文,多是民事,从电文可看出,现今广州及各卫星城镇的工厂如
雨后春笋般冒出,缥丝、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食品糖果、机器采矿、船舶
修理、小机器制造等等等等。
最新的一份电文则报了两则喜讯,一是接到香港电报,筹备中的造船厂机械设备已
经运抵加尔各答,而发报之时怕已经到了马六甲海峡;二是佛山至广州铁路何时通车,
请王爷定夺,主要是铁路行参与各股东希望能请得王爷为通车剪彩。
瑞四的电报,则主要汇报西线战事,僧格林沁已经提兵进入广西境内,云贵绿营团
勇同时举兵,...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0
此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作者的青春和战争轰炸交错的回忆。
齐邦媛80岁提笔,夜里回忆流泪书写,共五年,花了双眼,抖了手,始完成巨著。
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第2节 忆恩师
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
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
第5节 童子军日行一善的梦
第6节 炸弹下的文艺青年
第7节 《时与潮》杂志与辩论赛
第8节 大轰炸
第9节 千人大合唱
第10节 永别母校
第11节 大学联考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我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
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暑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
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
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
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
,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1
此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作者的青春和战争轰炸交错的回忆。
齐邦媛80岁提笔,夜里回忆流泪书写,共五年,花了双眼,抖了手,始完成巨著。
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第2节 忆恩师
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
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
第5节 童子军日行一善的梦
第6节 炸弹下的文艺青年
第7节 《时与潮》杂志与辩论赛
第8节 大轰炸
第9节 千人大合唱
第10节 永别母校
第11节 大学联考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我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
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暑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
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
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
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
,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蔚 | 北大的“八千麻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3 07:30:47 2019, 美东)
文汇学人 文汇学人 微信号 wenhui_xr
功能介绍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经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1953年因原北大校舍另有他用,红楼地下室内所存北大历史
档案材料由文书科长尹钟毓请示汤用彤副校长批准后,除拣出1400余件又1946年至1949
年档案材料外其余全部撕毁卖给私商。由于当时手续非常马虎,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数
量多少?现在均已无法查清。
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收集档案为科学研究服务》,强调历
史档案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立即着手调查收集旧政权机关及已撤销单位的档案,
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浙江省某市法院,原来曾存有从宣统三年到解放前的
全部档案,但是被当作废纸烧了六个月,全部烧光;湖南省一个机关所存的全部敌伪档
案,从解放初一直卖到1954年,全部卖光。甚至最近我国最古老的...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275
23
关键是质量会提高
民国官费生的共和国版
去顶尖实验室的机会大多啦
赞一下
a**********k
发帖数: 1953
24
记得鲁迅就好像希望后代能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技术或手艺。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陈良宇的父亲陈更华, 当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芝加哥
大学,对基础物理理论没兴趣, 也不要什么学位, 四年时间就学了一门
修医用X光机的独门技术。回中国后, 既不想当官, 也不想上班。 但全
中国大医院的X光机坏了没人会修的, 只好上门求他陈更华来修。他就靠
这一独门技术滋润地过了一辈子,还因此避过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
可惜他的儿子没能学成一技之长, 便进了官场,最后啷铛入狱,令人不胜
唏嘘。
d********o
发帖数: 337
25
下面为大家提供美国政府公布的绿卡统计数字,以及我们的分析,供大家参考和相应制
定绿卡申请策略。本文节选自我们的年度总结,没有任何商业信息。有兴趣的请通过我
们在MITBBS首页的广告(十大话题左边,未名交友下面)联系我们。从下面的数字可以
具体看到,读下来Ph.D.,做科研工作,在办绿卡方面的优势。
2014财政年度里(2015财政年度的总数目前还没有公布),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有6,
167人通过EB-1取得绿卡(包括EB-1A, EB-1B, 和EB-1C),有3,561人通过EB-2取得绿
卡(包括NIW和PERM),有3,676人通过EB-3取得绿卡。还有9,128人通过投资移民EB-5
取得绿卡(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区域中心)。这些数字都包括主申请人和家属(配偶和
未成年子女),包括在美国申请I-485的和在中国申请移民签证的。除了投资移民,数
字和上一财政年度基本持平----此前一个财政年度里面通过EB-1,EB-2,EB-3,和EB-5取
得绿卡的中国申请人分别有6,249人,3,627人,3,229人,和6,895人。换句话说,来自
中国的投资移民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多了两千...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37
26
下面为大家提供美国政府公布的绿卡统计数字,以及我们的分析,供大家参考和相应制
定绿卡申请策略。本文节选自我们的年度总结,没有任何商业信息。有兴趣的请通过我
们在MITBBS首页的广告(十大话题左边,未名交友下面)联系我们。从下面的数字可以
具体看到,读下来Ph.D.,做科研工作,在办绿卡方面的优势。
2014财政年度里(2015财政年度的总数目前还没有公布),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有6,
167人通过EB-1取得绿卡(包括EB-1A, EB-1B, 和EB-1C),有3,561人通过EB-2取得绿
卡(包括NIW和PERM),有3,676人通过EB-3取得绿卡。还有9,128人通过投资移民EB-5
取得绿卡(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区域中心)。这些数字都包括主申请人和家属(配偶和
未成年子女),包括在美国申请I-485的和在中国申请移民签证的。除了投资移民,数
字和上一财政年度基本持平----此前一个财政年度里面通过EB-1,EB-2,EB-3,和EB-5取
得绿卡的中国申请人分别有6,249人,3,627人,3,229人,和6,895人。换句话说,来自
中国的投资移民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多了两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这个取决于你申请什么类型的,和实体大小。个人至少是small entity,small entity
大部分的美国专利局官方费用减半,如果符合micro entity(去年年收入少于15万美
元(每年都变化的,基本是这个数量),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不超过4个),大部分官费
为2.5折.
专利种类有utility, design, plant。
通常non-provisional utility的申请费,small entity费用为$730,issue Fee 为$480
.期间2次答复审查意见是免费的,2次答辩后如果没有授权可以要求继续审查,第一次
费用为$600.根据情况不同可能会有其他费用。
Design类型small entity申请费为$380, issue fee$280.没有维护费。
plant没有接触过,不知道。
剩下的就是代理费用了。
f****m
发帖数: 7469
28
自1901年4月,袁世凯就开始筹划学堂的“规制”问题。他认为:“学校不难大兴,而
规制实难于初定。”欧美各国的学校体制大都“因时以损益,历久而观成”,经历了时
间的考验而逐步定形。中国则“古制就湮,事同创始”。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于11
月,提出了制定学制的标准,即“要使等级不至相陵,规模于焉大备,庶几人易从学,
学易收效,而才彦可期蔚兴”。并据此制定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学制。认为:教育
应分阶段进行,孩童“自七岁起至十四岁”进入蒙养学堂,这8年中 “讲读经史,并授
以简易天文、地舆 、算术”,然后进入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学制2年,
由各蒙养学堂毕业之员选入,除随时温习经史外,再令讲求浅近政治,加习各种初级艺
学,如外国语言文字、史志、地舆、算术等。中学堂,学制4年,教授“普通学”,分
政、艺两门。政学包括中国经学、中外史学和中外治法学;艺学包括算学、天文学、地
质学、测量学、格物学、化学、生物学、译学八科。大学堂,学制2至4年,“习专门学
”,开设中国经学、中外史学、中外政治学、方言学、商学、工学、矿学、农学、测绘
学、医学等门类,“学者各专一门”[12](上册P31...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29
清末民初乃至到其后的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虽然也曾“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
登台,有割据,有战乱,有复辟,有苦难,有日寇的入侵,有阴谋家、野心家、山大王
的各色表演,有比谁更流氓的政治角逐,但多难兴邦的历史逻辑对中国人也并不吝啬。
中华民族出现了自秦以降政治上最为松动的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一时
颇有些气象。
“历史的进步和倒退,一个首要的衡量指标,便是人文环境的自由与否”(李劼)判断
文人环境的自由与否,关键在,让不让他们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让不让他们成
为“思想和精神的探索者,真理和良知的传播者,进步和正义的坚守者,权力和邪恶的
囚禁者”和社会问题的预警者和啄木鸟,一句话,允许不允许文人论政,文章报国。文
化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百家争鸣只能出现在先秦,张择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胜景
,与朝廷坚守不杀士大夫的底线不无关系。《苏报案》草草收场是因为王纲解纽,清朝
气数已尽。蔡元培能出任北大校长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校训,毫无障碍地
贯彻落实下去,是因为已经到了被称为北洋政府的民国时代。
说到北洋政府时代,这真是一个被我们严重误读了的时代。我们按照教科书给这个...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0
文史资料里共产党干部关于汤恩伯的回忆
汤恩部部分之摘要:
--------------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亲信将领,抗战时期驻守河南一带,陈伯达写本书,说河南人民有四
害:水、旱、蝗、汤。把汤恩伯比做洪水蝗虫,为害一方。抗战时期我在河南一年半,
就我所见,汤恩伯部队的军风纪是严整的,汤恩伯驭下极严,因为犯有贪污罪,一天就
枪毙了一个上校团长和一个少将高参,是我亲眼所见。
1942年是河南省大旱之年,庄稼颗粒无收,灾民靠野菜度日。抗战官兵为了节约粮食,
每天仅吃两顿饭,节余部分粮食,发放给附近居民。我还配合陶干事,到各村大户人家
,查看财主们的粮囤,说服动员富人,出卖粮食,救助乡亲。
-------------
铁岭文史资料第九辑
--------------
抗战岁月回顾
陈宝琦
-----------
欣逢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铁岭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刘志刚先生,
敦促我写一篇纪念性文章,说来惭愧,我虽然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八日夜间,凫过黄河,
投入了抗日部队,却错投了河南国民党的汤恩伯部队。主观愿望是好的,客观现实不容
选择,因此,虽有抗日救国志,未获奋勇杀敌功。后来,我脱离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http://hx.cnd.org/?p=103317
智效民:盛世才统治新疆与毛泽民死因探秘 (上)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一大批中共高级领导人和“左翼”文化人士去过新疆,其中包括周
恩来、王明、康生、任弼时、毛泽民、陈云、李先念、邓发、周小舟、滕代远、俞秀松
、陈潭秋、方志纯、孟一鸣、林基路以及杜重远、茅盾、张仲实、王为一、赵丹等等。
他们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到那里工作。另外,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尽管只
剩下三万余人,但还是组织两万多人向西挺进。因此人们自然要问:在那民族存亡的关
键时刻,他们为什么要作出如此选择呢?这一切,都与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一、1928年“七·七事变”
在介绍盛世才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民国以来新疆的政治状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迪化(今乌鲁木齐)和伊犁两地的革命党人立刻发动起义经示
响应。结果,迪化起义因遭到新疆巡抚袁大化的镇压而失败,伊犁的革命党人则取得胜
利。1912年1月,伊犁都督府成立以后,曾经派兵进攻迪化,但由于南北议和的消息传
来,双方息兵停战。不久,袁世凯任命原新疆按察使杨增新为新疆都督兼民政长,从此
新疆进入一个相对稳...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美帝救命 马思聪惊险逃亡记
《往事微痕》
发表时间:2015-01-02 10:29
作者:铁流
每天早晚被强迫集体唱《牛鬼蛇神队队歌》:“我是牛鬼蛇神/我是人民的敌人/我有罪
,我该死。我有罪,我该死。/人民应该把我砸烂砸碎。我是牛鬼蛇神/要向人民低头认
罪/我有罪,我改造。我有罪,我改造/不老实交代死路一条,死路一条。”
音乐界对此评论:这是音乐史上最黑暗的一串音符……
第1节 马思聪爱共党
马思聪(1912.5.7-1987.5.20),广东海丰人。是中外闻名的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小
提琴第一人”,曾以《思乡曲》牵动着无数海外赤子之心,
马思聪的父亲马育杭同广东的风云人物陈炯明是总角之交,后来当上了广东省的财政厅
长,这才得以维持9个儿女的一大家的生活。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
之乡所独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1923年,11岁的马思聪终于随
大哥来到法国学习音乐。1928年,16岁的马思聪以优异成绩,正式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
院提琴班,成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个考入这座高等学府的黄种人。1929年初,马思聪因
家境突变回国。1929.2.7回国途中在台北小提琴演奏,被誉为“音乐神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7
第十七章洋务教育的发展
一、由封建教育逐渐向资产阶级教育转变
本书第七章已对洋务运动前期的新式文化教育,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随着洋务事业、尤其是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新式海陆军的建设,
需才孔亟,洋务文化教育很自然地迅速发展着。而且在性质上也必然起着变
化。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主义教育的
话,那么,70年代以后到80—90年代,则是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并相当程
度变为资产阶级教育了。60年代的教育,是与军用工业、对外交涉相适应的,
虽带上资本主义教育的色彩,但它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并仍然是封建主义
的教育体制,这一点是显然的。奕曾企图挑选正途出身的官吏到同文馆学
习天文数学等科技知识,以逐步改变原有的干部队伍结构和制度,但这仍然
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①。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90年代则大不相同了。
办新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虽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统治,但教育的直接服务
目标,却是日益增多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为造船、驾驶、电报、矿
务、冶金、铁路、纺织、商务以及一切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培养所必需
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体制,包括课程设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民国名人张璧评传》第9章
九、协助宋哲元策划通州起义的张璧
1935年年初,土肥原贤二开始积极策动华北地区脱离国民政府和中央分裂的阴谋。
11月15日,在土肥原贤二劝说下,殷汝耕联合冀东各地一批亲日分子,致电宋哲元,攻
击中央政府,要求实现“华北自治”。11月24日,殷汝耕在通州召集非军事区各县及宝
坻、香河、昌平县县长、各保安队长临时会议,并于当晚发表脱离国民党中央政权宣言
。决定“自本日起,脱离中央,宣布自治,树立联省之先声,谋冀东之和平”。11月25
日, “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殷汝耕自任“委员长”。后改名为“冀
东防共自治政府”。公开打出其叛国“自治”的旗号,成为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汉
奸傀儡政权。
案:殷汝耕,1904年考取官费留日。1909年,他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3年9月,“二
次革命”失败后,他再度回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从此时开始,他兼任孙中山所
办中华政治学校翻译。1916年,他毕业后回国,被任为众议院秘书。护法政府成立后,
他被委为驻日特派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叛变,枪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殷汝耕任
总司令部驻沪办事处主任,蒋介石每去东京...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35
来自主题: _Hope版 - Re: 蒋碧微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oho (zooho(啦啦啦)), 信区: Midlife
标 题: Re: 蒋碧微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4 13:53:13 2014, 美东)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 王 鹤
一、私奔·裂痕
民国早期,大多数闺中女子还在恭顺地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有个别
例外。她们最惊世骇俗的举动便是私奔。
私奔的女子通常有果敢、泼辣的性格,叛逆、冒险的天性,不计后果的决绝,还有
一点追新逐异的浪漫。她们私奔之后的人生绿肥红瘦,千差万别,但往往都不单调平淡
。蒋碧微(1899—1978年)的故事,更是一言难尽。
蒋碧微是江苏宜兴人,父亲蒋梅笙饱读诗书,在复旦任教授。1917年,同是宜兴人
的徐悲鸿年少俊逸,英气勃勃,绘画才华已经显露,是蒋梅笙的座上嘉宾,时常待在蒋
家。蒋碧微跟徐悲鸿私奔前,原本已许配给查家。她从未与他单独会晤过,但两人之间
必定有心驰神往的吸引,有热烈缭乱的眼神缠绕,以及某种意在言外的默契。所以,当
徐悲鸿的朋友朱了洲来悄悄传话,问她是否愿...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36
http://www.douban.com/note/535578087/
这一位才女,虽然没有冰心张爱玲那么有名,但一直堪称我的人生偶像。
她就是徐悲鸿的前妻蒋碧微。
和所有的民国才女一样,她不折不扣是很折腾的。但是她始终折腾得清醒,折腾得明白
,折腾得潇洒。
让我来说说她的事迹:出生在宜兴最有名望的大家族,少女时逃婚跟徐悲鸿私奔海外,
颠沛流离。徐悲鸿成名后双双衣锦还乡,随后徐出轨。无望中的蒋与国民党高官张道藩
的秘密相恋,后随张前往台湾,共度宝岛恩爱光阴。十年后,张提出去澳洲看望自己的
妻女,她借此分手,把张还给了他的家庭,完璧归赵,潇洒说再见。
——逃婚、私奔、地下恋、离婚、做情妇,每一件事情拆开来看简直是潦倒不堪。蒋碧
微差一点就成了萧红,就成了张爱玲,就成了丁玲,但是她没有。她在颠沛流离中始终
没有失掉自己的风度姿态,最后将自己的一生坦荡荡地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上卷名曰《
我与悲鸿》,下卷名曰《我与道藩》。
彪悍的人生还是需要解释的,让我们看看碧微女士的一生是怎样作并快乐着的。
惯例,先看颜值。蒋女士的硬件颜值不高,蒋也不以自己为美,自传里曾说,我这一辈
二十几个子女,有三个...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37
来自主题: _Kindle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z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38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马寅初和新人口论。

马寅初与毛泽东的人口问题论争
作者:贺吉元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三个夏天,主持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在认真
审阅有关马寅初
的材料后,动情地说:“当年毛主席要是肯听马寅初一句话,中国今天的人口何至于会
突破十亿大关
啊!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共产党应该起誓:再也
不准整科学家
和知识分子了!”马寅初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不朽名
著《新人口
论》,却永远留在共和国的史册中。当年那场激烈的有关人口问题的争论,同样也永远
留在人们的记
忆里。

建国后,马寅初以对共产党无限信赖和满腔热情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同样,
也以警醒的态
度审视着和平发展时期的人口问题。他将人口问题列入自己科研计划的重点项目,矢志
不渝地展开攻
关,并身体力行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使国家对
人口问题心中
有数,更好地解决生产、生活两大难题,他积极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人口普查。党和
政府采纳了他
的提议,在1953年上半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年11月1日得出了普查
结果:截止1
953年6月1日...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39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林徽因,梁思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qYm04Q8ktg&feature=related
梁再冰: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故事”纯属虚构2005-12-13 15:51:35 来源: 网易文
化 收藏此
页 网友评论 58 条
北京有线电视台近期播放了20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原文发布于2004年)剧情是诗
人徐志摩的
两次婚姻以及同我母亲林徽因之间的所谓"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徐志摩去世时我年纪还小,但作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儿,我很了解徐志摩同我父母之
间关系的性
质。徐志摩是我家两代人的朋友。他曾经追求过年轻时的母亲,但她对他的追求没有作
出回应。他们
之间只有友谊,没有爱情。徐志摩是在母亲随外祖父旅居伦敦时认识她的,那时她只有
16岁,还是
一个中学生。当时对她来说,已结婚成家的徐志摩只是一个兄长式的朋友,不是婚恋对
象。破坏另外
一个家庭而建立的婚姻是她感情上和心理上绝对无法接受的,因为她自己的母亲就是一
个在没有爱情
的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妇女。
母亲在世时从不避讳徐志摩曾追求过她,但她也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她无法接受这种追
求,因...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56
40
来自主题: _STUN版 - 你们知道吗
今年8月3日是首位中国赴美学生留美160周年纪念日,哈哈,老前辈呀。
1847年8月3日,19岁的珠海南屏青年容闳赴美求学,1854年11月17日毕业于耶鲁大学,
成为中国首位留美学生。
回国以后,容闳前后组织了4批官费留学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官派公费
留学的先河。在这些留美幼童中,涌现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国
务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位大学校长蔡绍基等历史名人。2000年5月5日,容闳肖像进入
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名人堂,和毕业于该校的政界名人布什、克林顿等一起接受学生的
瞻仰。他所开创的事业以及“教育应该为国家振兴服务;教育在传授知识、培育人才中
有重要作用;教育要学习西方”等教育思想为我们带来启示。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