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家家户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8
发帖数: 3587
1
2016年2月2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听我一曲挂红灯,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这是昨天拍到的月亮,拍时已升空,左下边还没完全变圆,但很亮。今天乌云满天,估
计看不到月亮了。正月十五会不会有福看到圆月还不知道。
中国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
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加上吃元宵的习
俗,这个节日就和团圆两个字联系起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元宵节来历传说一
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
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
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
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
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元宵节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
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314
2
来自主题: MyActivity版 - 【春节活动二】春节那点事儿
春节联欢晚会,自然是北方人过春节少不了的。
爸是个晚会迷,喜欢看综艺节目,在20多年前,家里还没电视机时,就到邻居家看。后
来家里买了电视,于是盼望着除夕到来。可每每都失望透底。根本不是对节目的不满,
压根就没看上春晚呢。
村子里人都节省,可过年就不一样了,为了讨个吉利,家家户户在所有的住屋,厨房,
牛棚,鸡舍,院子里都点亮灯。平时家里都用二十五度的灯泡,过年了特意换个一百的
,倒是亮堂些。可我们家住村尾,离变压器最远,家家户户都高负荷,220的电到了我
们家估计就和美国没区别了,电视机打开根本就不工作。有些失望的大年夜,妈妈往往
都是弄些瓜子,花生,还有糖果,水果吃,我就看妈妈上供,我也经常帮忙折纸钱呢。
其实姥姥家没有上供的习惯,只是听说奶奶住我们家时上供,后来就延续下来了。妈妈
从没读过书,每年都毕恭毕敬的重复着上供的流程。我打心里是不相信的,可近来离家
,春节就没了味道。也就一直挂怀小时候记忆里的年。
现在漂泊,来美,老婆说是为了孩子,在我,基本是自己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两个
孩子,看来是难得给他们留下春节的记忆啦。
g****o
发帖数: 314
3
来自主题: MyActivity版 - 【春节活动二】春节那点事儿
春节联欢晚会,自然是北方人过春节少不了的。
爸是个晚会迷,喜欢看综艺节目,在20多年前,家里还没电视机时,就到邻居家看。后
来家里买了电视,于是盼望着除夕到来。可每每都失望透底。根本不是对节目的不满,
压根就没看上春晚呢。
村子里人都节省,可过年就不一样了,为了讨个吉利,家家户户在所有的住屋,厨房,
牛棚,鸡舍,院子里都点亮灯。平时家里都用二十五度的灯泡,过年了特意换个一百的
,倒是亮堂些。可我们家住村尾,离变压器最远,家家户户都高负荷,220的电到了我
们家估计就和美国没区别了,电视机打开根本就不工作。有些失望的大年夜,妈妈往往
都是弄些瓜子,花生,还有糖果,水果吃,我就看妈妈上供,我也经常帮忙折纸钱呢。
其实姥姥家没有上供的习惯,只是听说奶奶住我们家时上供,后来就延续下来了。妈妈
从没读过书,每年都毕恭毕敬的重复着上供的流程。我打心里是不相信的,可近来离家
,春节就没了味道。也就一直挂怀小时候记忆里的年。
现在漂泊,来美,老婆说是为了孩子,在我,基本是自己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两个
孩子,看来是难得给他们留下春节的记忆啦。
g****o
发帖数: 314
4
来自主题: MyActivity版 - 【春节那点事儿】看春晚,恨电缆
春节联欢晚会,自然是北方人过春节少不了的。
爸是个晚会迷,喜欢看综艺节目,在20多年前,家里还没电视机时,就到邻居家看。后
来家里买了电视,于是盼望着除夕到来。可每每都失望透底。根本不是对节目的不满,
压根就没看上春晚呢。
村子里人都节省,可过年就不一样了,为了讨个吉利,家家户户在所有的住屋,厨房,
牛棚,鸡舍,院子里都点亮灯。平时家里都用二十五度的灯泡,过年了特意换个一百的
,倒是亮堂些。可我们家住村尾,离变压器最远,家家户户都高负荷,220的电到了我
们家估计就和美国没区别了,电视机打开根本就不工作。有些失望的大年夜,妈妈往往
都是弄些瓜子,花生,还有糖果,水果吃,我就看妈妈上供,我也经常帮忙折纸钱呢。
其实姥姥家没有上供的习惯,只是听说奶奶住我们家时上供,后来就延续下来了。妈妈
从没读过书,每年都毕恭毕敬的重复着上供的流程。我打心里是不相信的,可近来离家
,春节就没了味道。也就一直挂怀小时候记忆里的年。
现在漂泊,来美,老婆说是为了孩子,在我,基本是自己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两个
孩子,看来是难得给他们留下春节的记忆啦。
u***************r
发帖数: 11227
5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yongganyg(勇伟), 信区: TVChinese
标题: 北京卫视《平凡岁月》告诉你那些90/00后都没见过的老物件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Oct 16 11:49:03 2017,GMT)
最近一直在追北京卫视播出的《平凡岁月》,不知道大家都看了吗~特别有时代背景的
一部生活剧,是我们久违的“老白”沙溢主演的。
昔日帅气的“白展堂”此次饰演了一个小人物李大宝,放在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大背景下
,借李大宝之口幽默调侃了百味人生,展现了一种平凡人的大幽默,用自己积极乐观的
心态演绎着最平凡的岁月时光。
而此次沙溢也从夸张的喜剧表演转换到了生活剧中的自然演绎,用精准的演技来把控小
人物的性格,而且跨越了20多年,诠释了李大宝真 实的奋斗历程。他特别接地气的表
演给楼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凡岁月》以李大宝和张朵朵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借着对李大宝的家庭生活的剖析,
展现了随着社 会变革民众生活发生的变化。楼主听说这部剧也是十 九 大献礼剧目之
一。
剧情通过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非常恰当得展现了时代的飞速发
展、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会让观众通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6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 人民江山万年牢”
这次回去, 我就在大别山老区过的春节。与温总理过春节的地方是邻乡。亲自体会到
了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下面是我亲自获得的一手
资料和数据。
大家已经知道的,农业税全免的政策。 可是,你不知道,特产税也没有了。茶叶,香
菇,木耳。天麻,灵芝,都没有税了。不但不收税,老百姓种田种地的话,还给化肥钱
。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老百姓都说,“现在的政策真好,盘古开天地,古今中外,哪
朝哪代,都没有的好政策呵。”
农民也有退休金了。不多,55元一个月。可是,对许多人莱说,简直就是天大 的新闻
。一个70岁的农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老人是越活越想活。
除了退休金,原来50年代修建水库,库区移民,当时国家穷,欠了他们的帐。现在国家
在还账了。库区移民及其后代每人每年可得补贴600元。要补20年。如果女的当地居民
和库区移民结婚,这个女的和她生的孩子, 都可以领到补贴. 如果移民女的,嫁给了当
地居民, 女的本人也可以领到补贴.
村官也有退休金.原来当村官, 退下来后,啥子都没有了.现在,在职的除了吃皇粮外, ,
...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1331
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国庆活动】之节日
韩国的传统节日
通常在阳历1月底或2月初到来的被韩国人称作新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上最盛大的
节日。全家人聚集一堂,穿最好的衣服,举行祭祖仪式。祭祀后,享用丰盛的家宴,家
庭中的晚辈向长辈拜年。尽管人们都继续庆祝农历新年,但阳历的元旦也有两天的法定
假期。
其他的重要节日包括:元宵节,即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满月,此时农民和渔夫们裨求丰收
并进行特殊的游戏;端午节,阳历五月初五,农民们休息一天共同娱乐;中秋节,阴历
八月十五,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还有浴沸节,农历四月初八,信徒们在寺庙中举
行特别仪式并举行灯会。
有几个家庭节日对所有韩国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总是要设案庆祝,它们是:百日,就
是婴儿出生后第100天;周岁,第一个生日;花甲,60岁生日,这一天被认为特别重要
,因为在这一天一个人已经度过了一个年甲子的岁月;此外,还有古稀,即70岁生日。
新加坡农历春节
农历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家家户户要大扫除,门上要贴春
联,要倒贴“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孩子们要守岁以便延长寿命
,到了午夜时分家长们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开始小辈要带着桔子给长辈拜年...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762
8
来自主题: Girl版 - [我还记得]海石花(中)
海石花首先要反复清洗,去掉附着在上面的杂质。这清洗的过程,却要讲究天时地利。
一定要在退潮退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海水是最清澈的。地点则要选择平坦的
海滩。每当要清洗海石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拿着沙筛,到海边去。把海石花铺在沙
筛上,浸到海水里,要一片一片细细地清洗。不能用太大的力,因为会把海石花揉碎。
也不能胡乱地清洗,因为海石花有自己的纹理。最好的办法,是把海石花放在一只手掌
里,在海水中轻轻地涤荡,另一只手轻轻的擦拭。洗好的海石花,要整齐的放在另一个
容器里。
男孩子们自然没有这个耐性。通常这个时候,我们会忙着去"赶海。"对我们来说,趁着
潮起潮落,捉些小鱼小虾,要有意思的多。女孩子们却没有这么幸运。这清洗海石花的
工作,通常都落在了她们的肩上。欣儿就是其中的一个。欣儿是我儿时的玩伴儿,她出
生的时候,正好海上起了信风,于是她的父亲给他取名信儿。她的母亲嫌这个名字不好
,就改成了欣儿。欣儿是一个很安静的女孩子,却独独和我玩的来。有的时候,她会试
着教我如何清洗海石花。而我的耐性通常只会持续不到十分钟。这个时候,欣儿就会叹
口气,很无奈的样子。不过说也奇怪,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会...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354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ang_Xi 讨论区 】
发信人: Tippi (Tippi), 信区: Guang_Xi
标 题: 【征文】春天到桂林大圩古镇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5 23:20:48 2012, 美东)
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大圩古镇位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地处漓江
中游,是广西为数不多的,至今还保存着很淳朴民风的古镇之一。
今年年初,表弟从新西兰回国游玩,在大圩古镇一住就是好几天,对古镇的山水美食和
悠闲的生活环境赞不绝口。电话里一直和偶说,那儿的甘蔗有多么甜,桂林辣椒酱多么
地道,葫芦多么有趣,家家户户门口挂一排葫芦,刀豆角非常肥大,炒起来很好吃,古
镇的井水用来烧菜泡茶是多么地沁入心脾,还有古镇家家户户种的菜,绿油油的,且全
部用粪水浇灌,还有大丝瓜,南瓜,冬瓜,广西沙田柚,芋头,母鸡,肥鸭肥鹅和清清
的漓江水里一条条玩耍的鱼。
表弟一家吃住都是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农户家,很热闹那,得提前一个星期预约,价格也
很便宜且合理,比去阳朔,龙胜等著名景点要省心很多,不用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走马
观花,到处拍相片赶场一样。大圩古镇上...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7160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回国见闻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 人民江山万年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3 00:45:46 2011, 美东)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 人民江山万年牢”
这次回去, 我就在大别山老区过的春节。与温总理过春节的地方是邻乡。亲自体会到
了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下面是我亲自获得的一手
资料和数据。
大家已经知道的,农业税全免的政策。 可是,你不知道,特产税也没有了。茶叶,香
菇,木耳。天麻,灵芝,都没有税了。不但不收税,老百姓种田种地的话,还给化肥钱
。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老百姓都说,“现在的政策真好,盘古开天地,古今中外,哪
朝哪代,都没有的好政策呵。”
农民也有退休金了。不多,55元一个月。可是,对许多人莱说,简直就是天大 的新闻
。一个70岁的农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老人是越活越想活。
除了退休金,原来50年代修建水库,库区移民,当时国家穷,欠了他们的帐。现在国家
... 阅读全帖
q**x
发帖数: 1636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人民江山万年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2 22:52:13 2011, 美东)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 人民江山万年牢”
这次回去, 我就在大别山老区过的春节。与温总理过春节的地方是邻乡。亲自体会到
了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下面是我亲自获得的一手
资料和数据。
大家已经知道的,农业税全免的政策。 可是,你不知道,特产税也没有了。茶叶,香
菇,木耳。天麻,灵芝,都没有税了。不但不收税,老百姓种田种地的话,还给化肥钱
。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老百姓都说,“现在的政策真好,盘古开天地,古今中外,哪
朝哪代,都没有的好政策呵。”
农民也有退休金了。不多,55元一个月。可是,对许多人莱说,简直就是天大 的新闻
。一个70岁的农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老人是越活越想活。
除了退休金,原来50年代修建水库,库区移民,当时国家穷,欠了他们的帐。现在国家
在...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357
12
六百六百得贪,得多久才能够开除党籍的标准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人民江山万年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2 22:52:13 2011, 美东)
回国见闻 2 老区人民都说“共产党好, 人民江山万年牢”
这次回去, 我就在大别山老区过的春节。与温总理过春节的地方是邻乡。亲自体会到
了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下面是我亲自获得的一手
资料和数据。
大家已经知道的,农业税全免的政策。 可是,你不知道,特产税也没有了。茶叶,香
菇,木耳。天麻,灵芝,都没有税了。不但不收税,老百姓种田种地的话,还给化肥钱
。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老百姓都说,“现在的政策真好,盘古开天地,古今中外,哪
朝哪代,都没有的好政策呵。”
农民也有退休金了。不多,55元一个月。可是,对许多人莱说,简直就是天大 的新闻
。一个70岁的农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老人是越活越想活。
除了退休金,原来50年代修建水库,库...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1566
13
来自主题: Joke版 - 关中平原上的“诸神”
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神”,大大小小的寺庙在村落中并不少见。地处关中平原的
扶风县如同一个缩微模型,这里是一个本质上封闭,却又不断被外部力量所改变的地方
,在这里,信仰不是什么高深的问题,却千百年来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扶风县卢家村的天主教堂。天主教於明末清初传入卢家村,该地原教堂始建于1888年,
毁於“文革”期间。1989年重建,教堂为罗马式建筑风格,教堂16间长52.8米,宽20米
,建筑面积1900.8平方米,教堂建筑雄伟状观,高大宽敞,属陕西第一大堂。堂区有
教友2100余人,有神父及修女负责。
村落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社会单位,它们保存的文化或许更接近中国传统文明。扶风是炎
帝姜氏部落的故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扶风县,乔山山脚下,原来的野河山公社已经
变成景区
在扶风县鲁马村,写有标语的宣传塔
扶风县鲁马村,刚刚失去老伴的85岁老人王中彦
扶风县鲁马村,乡村教堂一角。这里的人们家家户户供奉着土地神、门神、灶神,仓库
神,大大小小的寺庙也多见于各个村落之中
悬挂在菜铺里的伟人像
扶风县卢家村,一位在圣母亭祷告的村民
扶风县乔山山脚下的一个山神庙
陕西扶风县卢家村,新郎卢万洋。卢家村...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4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friendshi(朋朋), 信区: Memory
标题: 烧包谷,难忘的童年美味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Sep 6 08:14:46 2017,GMT)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听到哔哔啵啵地响声,从围着的人群里,渗出一股浓浓的
,香喷喷的柴火味。于是我也凑过去看看,原来是有人在烧玉米卖,玉米我们也叫包谷
,看着一个个金黄带着黑黑焦色的包谷,我不停地咽着口水,烧包谷可是山里孩子童年
的美味。
看着眼前烧得半熟和还没熟的包谷,看着拉长了脖子,咽着口水等待卖主烧包谷的人们
,看到她们可爱的萌样,我情不自禁地陷入了童年的回忆里。生活在山里的孩子,条件
差,没有零食,更没有零花钱,热天除了西瓜,包粽子,偶尔买根儿冰棒,在田田坎坎
翻地枇杷,就是烧包谷了。
山里,家家户户都种着玉米,六月玉米抽须,吃新节一过,玉米须变成棕色或者黑色,
表示玉米颗粒长足,可以吃了。母亲每天早上去菜地里摘菜,都会带回几个包谷,把包
谷皮一层层的剥掉,留下一到两层裹着。等到烧火做饭的时候,就把包谷放进灶膛里烧
,裹着包谷皮的包谷才不会被烧得黑不溜秋,而且也不会掺上灰。包谷烧熟时,用夹火
钳把...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762
15
来自主题: MiddleSchool版 - [我还记得]海石花(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lody_In_The_Wind 俱乐部 】
发信人: Slytherin (小余|小则|小成|小自|小来|小熟), 信区: Melody_In_The_Wind
标 题: [我还记得]海石花(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1 00:49:33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irl 讨论区 】
发信人: Slytherin (小余|小则|小成|小自|小来|小熟), 信区: Girl
标 题: [我还记得]海石花(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1 00:48:27 2011, 美东)
海石花首先要反复清洗,去掉附着在上面的杂质。这清洗的过程,却要讲究天时地利。
一定要在退潮退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海水是最清澈的。地点则要选择平坦的
海滩。每当要清洗海石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拿着沙筛,到海边去。把海石花铺在沙
筛上,浸到海水里,要一片一片细细地清洗。不能用太大的力,因为会把海石花揉碎。
也不能胡乱地清洗,因为海石花有自己的纹理。最好的办法,是把海石花放在一只手掌
里,在海水中轻轻地涤荡,另一只...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16
来自主题: MiddleSchool版 - 县里面的方便面被抢空了
非典那段日子,随便一个谣言都可以让整座城市的百姓为之疯狂。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传
言,说全国禁止流通,外面得货物不再进入城市,加上病毒传播严重,不久就要封城,
家家户户都要呆在家里不能外出。好家伙,那些已经是成年人的大人长辈,甚至白发苍
苍的爷爷奶奶,拉着箱子大袋子就去超市,要囤积粮食活命。三个月的时间,要囤积多
少东西呢?买什么比较耐放?大家一致选择了方便面。
方便面是个好东西,开水一泡,热水一煮,美味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十来箱子。
那时候,我妈妈也跟着去买了,排着长长的队伍,清扫货物。搬回来三大箱子方便面,
垒在中卧室,比衣橱柜子还要高。
好像方便面也来得卫生,不用消毒,不用担心外来的污染,所以,整整一周,我们家里
都煮着方便面,我问了周围的小伙伴,都是一样的待遇。可是吃起来很快,一周就吃掉
半箱。妈妈再去买的时候,无论是超市,小卖部,商场里面,全都空空如也。回来只能
收敛点省着吃。炒菜做饭都要层层把关,消毒,相当的卫生安全。
后来,又流行买盐,和方便面一样的道理,小县城一下午再也找不到一包盐。可见谣言
的可怕,估计那时候的商人乐翻了。
w*******e
发帖数: 15912
17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70后的幸福回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中年猥琐男中的战斗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70后的幸福回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8 21:50:34 2012, 美东)
转载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369812-1-1.html
用老一辈人的话说,70后是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虽说物质匮乏,但最起码不用挨
饿,白面馒头不是天天吃,一般以粗粮(玉米、小米、地瓜干)为主。一年能吃上几次
肉饺子,冬天就靠白萝卜、胡萝卜、白菜,过年能享受肥肉炖海带、白菜。偶尔,回家
探亲的父亲会带回罕见的牛奶糖、花生、苹果等,让孩子们打打牙祭,回味无穷。虽说
无法与现在孩子喜欢的汉堡、炸鸡等垃圾食品相比,但那确实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对
人体益处多多。家不算大,更不富裕,但不会受冻。冬夜里那温暖的炉火,映红了孩子
们稚嫩的笑脸。油灯已经快绝迹了,家家户户有电灯,但不能随便开的,因为电费很贵
。所以,70后的孩子总是早早的被家长哄入了梦乡,每晚睡眠都在12个小时以上。...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997
1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来收。私人收豆不扣水份
杂质,又是现钱一把给齐,粮库的生意被迅速挤垮。原先人人眼气的好单位没几年黄了
摊,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
小村各户地多,土质肥沃,好年头往往能打上万斤黄豆。到秋卖了豆,来年一家人
的开销就有了着落。剩下的豆秸烧火... 阅读全帖
u***l
发帖数: 2997
19
来自主题: Prose版 - 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末日蟑螂 作者:伟岸蟑螂
34别挑了,全部搬回去
张小强坐在三轮农用车的驾驶席上,膝盖上放着一个被打开的红木匣子,手枪乌黑锃亮
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枪柄上刻着一个黑色的五角星,这是一把“五四”式手枪,也就是
香港电影里的“黑星”手枪。
手枪的年岁虽然比张小强还要长,手枪的原主人却保养的还不错,几乎看不到岁月留下
的痕迹,拉开枪栓,对着前面的小树扣动扳机。
“咔”空仓挂机的声音传出,张小强对这份意外的收获很满意,有了这把手枪自己的生
命也多了一份保险,只是子弹不多,装了三个弹匣还有五十颗左右。
将弹匣卡进枪柄,张小强举着“五四”式手枪四处瞄准,只要是男人没有不喜欢枪的,
特别针对张小强这种只接触过玩具枪的枪械小白来说,更是让他兴奋。
“大叔,你在里面找到这个东东啊?”杨可儿一脸跃跃欲试的神色。
“小孩子不准玩儿枪!”张小强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枪插在后腰。杨可儿更加郁闷了。
大米,粗粮,豆子,菜油,腊肉纷纷装进车厢向山洞拉去,近五百多平方的平台上由以
前的空旷变得拥挤。
在小村子里收获颇丰,病毒爆发之前已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在杀猪熏制熏肉,现在都便
宜了张小强。
“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熏肉张小强发着愁,...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2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人的春节与犹太人的逾越节
圣经里关于逾越节的记载让我们看到:
不是以色列人比埃及人好,不是这个以色列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们之所以被灭命天使
越过,他们之所以没有被击杀,乃是因为他们杀了那只羊羔,羊羔作了他们被击杀的代
替。所以羊羔已经替他们死了,羊羔的血已经涂在房屋的门框和门楣上,所以天使看见
羊羔的血就越过去了。所以这个不在乎哪家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在乎哪家是道德高尚或
低下的人,乃在乎哪家有没有杀羊羔,有没有羊羔的血。所以这一幅图画是非常得美妙
。这幅图画就是神救赎的图画,神要借着一只羊羔,来救赎以色列人,使他们免去灭命
天使的击杀和神的审判。
这就是今天很多犹太人所庆祝的逾越节。
很多犹太人可能当作一个传统来庆祝这个逾越节,只是庆祝纪念埃及没有被击杀,他们
逃出了埃及。那么逾越节与我们这些非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的重大! 其实
,照着圣经,特别是旧约圣经是一幅图画,神用这一幅的图画向我们表明,祂救赎人的
心爱美意。
新约圣经的图画就向我们解开了,这个逾越节的羊羔,不是指别的,就是指基督。在约
翰福音一章二十九节,当施浸者约翰看见主耶稣向他走来的时候,他就指着主耶稣说,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59
22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客家风情
传统岁时习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
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
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
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
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
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
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
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
“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
a*****c
发帖数: 3525
23
1月21日,收到家里侄女传来让她拍的家乡的照片,心底里无限激动。盯着相片,脑海
里浮想联翩。梦想着大年初一,到村里家家户户去坐坐,泡茶聊天。这样的过年方式如
今成为可望不可及。
家乡的变化是巨大的。曾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是特困村;如今,县是全国百强县
,村是家家户户种茶叶,收成好的家庭年入20万不成问题,种茶不多的温饱也已解决。
因为收入的增加,盖房子成为每个家庭的大事,相片里拍下了崭新的钢筋砖房或者混合
建筑,也记下了存留着的许多旧厝,这些是历史变迁的凭证。
许多旧房子记载着太多往年幼时的记忆。那时,虽不是自家的房子,但可以自由地进进
出出,有童年游玩的欢快,有所谓探访鬼屋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的,有阴深深吓人的驻足。
小孩的成长,老人的离世,同龄的成家立业,记忆已成往事,岁月逐渐抹去了熟悉的痕
迹,这个小村我越来越不再熟悉......
图片介绍:
新盖的房子
就的三进老厝
混合建筑
村的一角落
挨着的高山
村山上的手机发射台
i***r
发帖数: 369
24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春节的习俗 z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
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
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
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
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
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
x****l
发帖数: 382
25
来自主题: Hebei版 - 二月二,龙抬头
20日是我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
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中国的节令活动十分丰富,设计安排相应的吃食。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面条、炸油
糕、爆玉米花,为的是祈祷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
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
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
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
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
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
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
t******4
发帖数: 2300
26
来自主题: Hubei版 -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
百年的历史发
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
扫尘的风俗。按
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
一切穷运、晦气统
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
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
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时代背
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
都要精选一幅
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
清代,春联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
及各类作品的
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
y*******8
发帖数: 1693
27
来自主题: HuNan版 - ZT: 怀念湖南的春节
下午时分坐在沙发上和妈妈闲聊,谈到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深圳好像没什么过年的气
氛时,妈妈兴致盎扬地向我讲述起以前湖南老家过春节时的情景,也把我带回到了幼时
那些已日渐模糊的画面。。。。。。。
每年快过春节的时候,村子里都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
要挂门灯贴对联,门灯要从大年30一直亮到正月15过后才能熄。在过年前后一个月的时
间,家里人除了将里里外外大扫除外,主要忙活的就是做各种各样好吃的,为过一个丰
盛的新年做着充分的粮食储备!
特有的风俗从古流传至今,带着祖辈们的良好祝福,代代相传下来。例如:一
条鱼从大年30的午饭端上来后是不能吃的,一直要留到正月15才准吃,这意寓着年年有
鱼,家庭兴旺之意。还有,大年初一到初五,家里人洗脸的水都是不能倒出去的,要统
一倒在一个大桶里,直到初五过后才可以倒出去,这是为避免给家里招来风雨的意思。
当然,其中最有特色的风俗就是杀年猪、打糍粑、打豆腐。
杀年猪:是把家里头养了一年的大肥猪牵出来,请村里的屠夫到家里来,带着
杀猪刀,用大大的铁锅烧开水,再放一挂大鞭炮,就开始杀猪...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284
28
来自主题: HuNan版 - 【活动】中国年,故乡情
以前,老家过年可热闹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年前忙着腌咸鱼咸肉,挂在屋檐下
晒。
宰羊的时候,小孩子就在一边玩,唱着童谣:
羊子(ze)咩咩,喊声我爹爹(diadia)。
爹爹没钱,杀个羊子过个年。
靠近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炊烟缭绕,村巷阡陌处处飘香。一大早 ,天没亮就
要推磨磨豆腐,屋子里油灯昏暗。只听见磨盘吱呀吱呀的声音,只看见推杆和挂绳的影
子在墙上地下悠来晃去。黄黄的豆子从中间的磨孔吃进,白白的浆 就从磨中间一层层
地流出。然后就要烧开水烫浆,好烫的水啊。烫浆的一边用手试着温度,一边唏哈唏哈
--好烫手啊。下一步就是过滤。扁担放在缸上支撑一个大 傻不团子。使劲压啊,白白
的浆出来了。压干后,打开纱布,里面是白白的豆渣,好新鲜啊。来点葱蒜,先炒以往
豆渣吃。下面就是煮浆,上面浮起一层绿绿的东 西,像纸,捞起来就是正宗的腐竹。
最后是压豆腐,也是要用扁担,搁的方方的,放在竹床上。走在村巷,到处是一滩一滩
的豆腐水。来碗豆腐脑啊,呵呵,好烫, 好清香。
虽然没谁特意教过怎样做豆腐,但是整个过程都在帮忙。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
,从小什么都做。就这样学会了做豆腐,纵使飘洋过海,那一幕幕...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6187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ang_Xi 讨论区 】
发信人: almeda (土木工程), 信区: Guang_Xi
标 题: 新春将至, 说说过年的小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5 12:46:12 2013, 美东)
忽然嘴巴很谗起来(其实一直很谗), 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常吃的那些零食, 虽然很久远了
, 但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老A偶生在江西, 长在江西, 对于江西街头能买到的某些小吃熟知一二, 发几个图片上
来抛砖引玉哈
沙炒花生
小时候, 记得快过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炒花生, 用沙子和铁锅炒, 好吃!
爸妈在炒花生, 我们小皮孩就围绕着跑来跑去, 花生刚一装好, 还是热的, 我们就用手
抓来吃, 刚出锅的花生还是软的, 火气也很大, 等放凉了, 才会更脆更香
开口笑, 这个一般是菜场买回来的
香脆小麻花
_310x310.jpg
家家户户都有用来招待客人的盐瓜子, 记得父母也会炒,如果时间很赶, 就是直接到街
上买, 正月里, 客人上门来家, 或者我们去做客, 这个零食少不了, 经常是吃吃舌头就
起泡了, 嘿嘿
水煮五香西瓜子, 一般是水煮好以后...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4623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attle 讨论区 】
发信人: EmeraldFish (会唱歌的魔铃花-是一本童话书), 信区: Seattle
标 题: 新春将至, 说说过年的小吃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6 15:28:56 2013, 美东)
发信人: almeda (土木工程), 信区: Guang_Xi
标 题: 新春将至, 说说过年的小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5 12:46:12 2013, 美东)
忽然嘴巴很谗起来(其实一直很谗), 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常吃的那些零食, 虽然很久远了
, 但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老A偶生在江西, 长在江西, 对于江西街头能买到的某些小吃熟知一二, 发几个图片上
来抛砖引玉哈
沙炒花生
小时候, 记得快过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炒花生, 用沙子和铁锅炒, 好吃!
爸妈在炒花生, 我们小皮孩就围绕着跑来跑去, 花生刚一装好, 还是热的, 我们就用手
抓来吃, 刚出锅的花生还是软的, 火气也很大, 等放凉了, 才会更脆更香
开口笑, 这个一般是菜场买回来的
香脆小麻花
_310x...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3306
31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春比年大
我们东阳的说法,春比年大,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整个东阳都是如此,但我们那里至少
是这么认为的。
联想起,春节本来应该是立春这一天而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这种说法可能是挺久的历
史了。
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家家户户在立春这一刻,基本上精确到几点几分,不管是晚上还是
白天,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然后上野外去采集一些常绿的植物来,比如香樟树,用来
点缀门窗。然后我妈一定要我们在这一天吃一些带青色的东西,比如青菜啊什么的。我
记得最喜欢做的是青菜年糕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嘛,又带绿色。
发包子10个
p*****e
发帖数: 371
32
来自主题: China版 - 转载: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
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
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节日含义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
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
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
”,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起源发展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
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
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
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
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
固定在腊月初八。...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71
33
来自主题: China版 - 转载: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
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
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节日含义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
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
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
”,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起源发展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
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
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
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
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
固定在腊月初八。...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34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老年人活的很苦很累
家家户户闹春节,家家户户闹元宵,
可是这时候是医院里和其他地方老人病人死亡率极高的时期。
又冷,又吵,又孤独,又病重,又体衰。
家不是房子和喜庆,而且亲人和爱的寄托。
我的家就是父母那里。不会和大家同乐了。
j**********i
发帖数: 3758
35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老年人活的很苦很累
家家户户闹春节,家家户户闹元宵,
可是这时候是医院里和其他地方老人病人死亡率极高的时期。
又冷,又吵,又孤独,又病重,又体衰。
家不是房子和喜庆,而且亲人和爱的寄托。
我的家就是父母那里。不会和大家同乐了。
p*********n
发帖数: 7788
36
☆─────────────────────────────────────☆
aii (哎?) 于 (Tue Aug 24 14:59:45 2010, 美东) 提到:
......
记得俺住过城南小寨那老西北局宿舍的时候真的有过一场“西风电掣”的经历 ---
从煤球炉向煤气炉过渡。法国人菲利普.鲁本根本没有想到他发明的煤气灶不但在现代
西方,在现代东方的中国已普遍至如火如荼。当然我们现在还有使用电气灶的说是更好。
但是,在那片已经有着多少年的煤球炉,煤油炉,柴火灶等烧火工具历史的广袤大地上,
一时间家家户户能换上使用了煤气炉,真的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生活变革?就算这之前
用煤球炉已比用柴火灶更先进,想想那煤黑带来的脏和尘、有害多多不说,费时费劲,
也并不节省。听大人讲文革期间给发煤票,用煤受限制还得经常排队去买,到现在俺还
真不太懂,那时为什么什么都要凭票买?是不是革命了都没人挖煤了?要大家拼命省着
用煤啊?
好在后来“斗争”结束了,生活慢慢安定了,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享受,谁喜
欢与那个黑不溜秋的煤垒子打交道啊,家家还老需要腾个地方堆那黑黑一大堆煤。还好
,我们...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6504
37
“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
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语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
一线。”
苏州人对这个冬至尤其重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一天,爸爸姆妈就会准
备一顿丰盛的晚饭,那时候家家户户并不富裕,基本都有肉吃、有鱼啃,最最让我们开
心的是有“酒”喝,虽然这酒是米酒,但让我们这些小人可以象大人一样喝上一口了。
每每想起这些事,就会让我由然地回到小辰光。
为此,我特别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苏州人过冬至的相关情况,与大家分享。
(1)冬至大如年。苏州人有“冬至大如年”的称叫,即特别重视此节。节前,亲朋各
以食物相馈赠,提筐檐盒,充斥道路,谓之冬至盘。节前一夜,俗呼冬至夜,全家团聚
吃冬至夜饭。凡出嫁妇女必须回转夫家,倘留在娘家,不利亲人,会穷得“十只饭箩九
只空”。南瓜不可放在家里过夜,必须放在露天屋面上,否则将遭灾殃。夜饭前祭祖,
祭祖的菜必须回锅烧,否则吃了会记忆力差。夜饭菜肴特别丰盛,富裕人家起码八盆一
暖锅,外加全鸡、整鸭、大青鱼,还有红焖蹄膀。家人有外出的,也照样放一副碗筷。
各种菜都有吉祥名称...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354
38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征文】春天到桂林大圩古镇来
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大圩古镇位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地处漓江
中游,是广西为数不多的,至今还保存着很淳朴民风的古镇之一。
今年年初,表弟从新西兰回国游玩,在大圩古镇一住就是好几天,对古镇的山水美食和
悠闲的生活环境赞不绝口。电话里一直和偶说,那儿的甘蔗有多么甜,桂林辣椒酱多么
地道,葫芦多么有趣,家家户户门口挂一排葫芦,刀豆角非常肥大,炒起来很好吃,古
镇的井水用来烧菜泡茶是多么地沁入心脾,还有古镇家家户户种的菜,绿油油的,且全
部用粪水浇灌,还有大丝瓜,南瓜,冬瓜,广西沙田柚,芋头,母鸡,肥鸭肥鹅和清清
的漓江水里一条条玩耍的鱼。
表弟一家吃住都是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农户家,很热闹那,得提前一个星期预约,价格也
很便宜且合理,比去阳朔,龙胜等著名景点要省心很多,不用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走马
观花,到处拍相片赶场一样。大圩古镇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景点,最好的玩法就是住下来
,从早到晚,甩古喝茶,在江边走走,坐个竹筏到处漂漂,去赶个集市看看热闹,晚上
回来吃个饭,然后又是甩古喝茶,直到天黑。
附上大量相片,请好好欣赏呵。
l****u
发帖数: 68
39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家 春 秋
一鸟兄问老悠今年过年回去吗?
回去,回去哪里?当然指的是回柳州,回家乡。不过,在老悠的意识中,柳州只
是老悠的故乡,而不是家乡了。为什么?因为,伴随老悠成长的家已经化为乌有了,没
有了家,自然也不想称其为家乡了,可能称其为故乡反而会更贴切一些。
家。
曾经的家,坐落在一条小巷中。隔壁邻舍家家都是木板房,开门就是客厅和饭厅
,中间是住房,后面是厨房,厨房也没有烟囱。每到黄昏,家家户户的屋面上,总会看
得见升起的袅袅炊烟。偶尔有人家炒辣椒,不仅主家受不了,就连临家也会被呛得跑到
门口的地坪上透大气。
春。
各家的住房环境和条件都不好,各家的生活水准也不高,但是临家的关系都很好
。在盛夏季节,吃饭前,各家都会把自家的门前扫干净,然后洒上几盆水,用以消去地
面的热气。饭后,各家都搬出竹床,席子,甚至卸下门板,孩子们在上面嬉戏歇凉,男
人们则在各家的门口,大声地和隔壁的户主聊天,主妇们则在门口洗洗涮涮。隆冬时节
,家家户户都会生起一盆炭火,红红的炭火在给简陋的家中带来暖意时,也会透过两家
不是很严实的板壁,相互传递一丝丝暖意。邻居和邻居之间,人与...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6187
40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新春将至, 说说过年的小吃
忽然嘴巴很谗起来(其实一直很谗), 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常吃的那些零食, 虽然很久远了
, 但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老A偶生在江西, 长在江西, 对于江西街头能买到的某些小吃熟知一二, 发几个图片上
来抛砖引玉哈
沙炒花生
小时候, 记得快过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炒花生, 用沙子和铁锅炒, 好吃!
爸妈在炒花生, 我们小皮孩就围绕着跑来跑去, 花生刚一装好, 还是热的, 我们就用手
抓来吃, 刚出锅的花生还是软的, 火气也很大, 等放凉了, 才会更脆更香
开口笑, 这个一般是菜场买回来的
香脆小麻花
_310x310.jpg
家家户户都有用来招待客人的盐瓜子, 记得父母也会炒,如果时间很赶, 就是直接到街
上买, 正月里, 客人上门来家, 或者我们去做客, 这个零食少不了, 经常是吃吃舌头就
起泡了, 嘿嘿
水煮五香西瓜子, 一般是水煮好以后用竹床板晾晒干, 好吃不上火
芝麻糖, 花生糖
酥糖, 见得比较多的是红纸包的那种
丰城冻米糖
这个算桌上的一道小吃了, 糯米糖油饼, 先把糯米饼油煎好, 吃的时候, 加点水和红糖
小煮一下后吃
芋兰片, 这个应该算赣州当地的糕点了, 非常好吃
ht...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4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祖国的陌生人:忆华侨农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祖国的陌生人:忆华侨农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4 12:00:05 2014, 美东)
在桂林一个农场里,邹应杰的父亲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他曾是印尼一家淀粉厂
的老板。临终时,他是桂林华侨农场的一个普通居民。“父亲从没后悔回来,”邹应杰
说,跟那些漂泊海外的祖先们一样,15岁就离家闯南洋的父亲渴望落叶归根。
在1960年4月从雅加达开往湛江的“俄罗斯号”上,父亲已经给人生安排好了结局
。但对于在印尼长到15岁的邹应杰而言,人生如南海上随波逐流的一条沙丁鱼。他不再
是家业的准继承人,关于前途的一切充满未知。此时他脑子里惟一的念头是:可以回国
上学,继续“深造”了。
两年后,邹英杰、张仃娘们从印尼来到这片陌生的不毛之地,他们是农场的开拓者
;现在,他们将作为这里最后的主人,目睹此地重归沉寂。
张仃娘(前右一)与丈夫陈敬恒(后右一)归国不久,在农场平房前拍摄的照片。
“那时中国的宣传确实做得好”
当邹应杰和3个“同伙”被民兵押...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2
时间:2015-07-16
来源:网络
作者:思恩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
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
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
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
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
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
”,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
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
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
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
,任其锈迹斑斑。)...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43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44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usual (雪落寒山),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文海征文】小村·放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8 12:33:06 2012, 美东)
小村一带家家户户种黄豆,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春四月底播种,
苗出齐后铲头遍地,深趟一遍;头入伏铲二遍地,趟二遍;豆叶叉死垄后再割一遍大草
。处暑后天气转凉,黄豆落叶黄荚,九月底正是割黄豆的时候。早年没有大豆收割机,
收黄豆全靠人工。成熟的豆荚长满细毛,尖儿上又硬又利,割黄豆要戴线手套,巴掌上
多缝几层涤卡布。几天黄豆割下来,厚厚的涤卡布扎得稀烂,手上少不了也要扎上些刺
。割下的黄豆先拉到场院堆起来,等各处的豆子收完,再一起摊开晾干,用马拉石滚子
打场。打下的豆子先扬场吹去碎豆壳和尘土,装麻袋拉回家,卖之前再用选豆机选去石
子土块。早年卖黄豆要去乡里粮库,天不亮就套车出发,到了地方排长队过磅定等,忍
受检质的种种挑剔,一整天折腾下来,最后到手的还经常是张白条。后来国家允许私人
收购粮食,卖黄豆一下子变得大为方便,坐在家里就有人上...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32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Show 点农村的,来点阳光的
当然各地发展不一样,不代表全部,只说明俺们村的,我们县也不是什么百强之列的。
我们村没有什么集体产业,基本还是传统农业生产(种地,院子里养鸡养猪的那种),
偶尔有些家庭作坊。有来了加工,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基本没有年青人在家待业的,
有的都忙着给别家造房子什么的。
近5年的事:
1。5年前县里推行农村机械化,修了很多田间公路(水泥),保证每块地都能开进收割
机。实际上每块地都很小,南方水稻田。
2.每村,生产队都有水泥公路直达。
3.这两年由于铁路规划,拆迁了不少农户,现在基本上都是楼房,楼房都是相当漂亮。
4.子女在外地工作的,基本都回村在村里造房子,一来孝敬父母,二来,节假日基本举
家回迁。
然后今年的
5.上头拨的钱,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公路修到(真正的家家户户)。
6.村里给,每家发了垃圾桶,路边门口一个大的,家里分给若干个小的。隔天有人来收
集垃圾,村里雇用的3000元/年,雇用劳力2个。很多家庭用得都是自己的自来水,(小
水塔+水井+水泵),现在造的楼房都用抽水马桶+化粪池。
7.最近物价有所上涨,原来300/担的生猪,现在可卖500了.
生活不是改善的很快,不过比起几年前,每
h*****d
发帖数: 432
46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腊肉
q********u
发帖数: 15519
47
好一个家家户户都吃毛泽东暴君的腊肉啊?
j****c
发帖数: 19908
48
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一有挑河修路,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要出人工去工地干活,而且
是没有报酬的,连伙食都是按生产队为单位自己解决。我记得那时候一条高速公路修到
我们那里,我家被分配了多少土方的任务,我爸妈不在家,我奶奶年老不能去干重活,
然后政府按我家三个劳动力每人交70块,1992年的210块人民币阿!
村里修路都得农民自己集资,政府不出钱。城里人为啥就没有这些摊派?
j****d
发帖数: 1958
4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还是社会主义天朝好啊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unddd (阿棍),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还是社会主义天朝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1 13:08:07 2010, 美东)
大家都知足吧,想想万恶的旧社会,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整天考虑生计问题;现在我
们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泡,村里拉了有线电视,黑白的彩色的都
有,有的甚至买了电冰箱乃至空调,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社会是没办法想象的,这是
多大的进步啊(ps,not本人逻辑)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步入了新社会过上了新生活,感谢党中央感谢CCTV,channel V
,感谢各级领导,今后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想想国家的关怀心中就立刻充满
力量,这是怎样的幸福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