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小岗村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2
发帖数: 12072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的真面目
1. 在2004年11月,沈浩“组织了一场‘红色考察’,这也是一次‘洗脑之旅’,
集中参观了4个走集体经济道路致富的明星村(大寨、耿庄、红旗渠、南街村)学习经
验,反思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告别南街村时,小岗人在留言簿上留言说:“学习南街
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沈浩承认:“当时考察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惭愧
,小岗落后了。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就开会讨论,下决心招商引资办工厂,走集体经济
致富之路。”
2. 在2006年1月25日下午,沈浩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宣布:春节后要把小岗村当年分
到各家各户的土地重新集中到村里,合并开发利用。在“合地”动员大会上,沈浩向村
民们保证“土地拿上来绝对不让大家吃亏”:“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
2006年将使小岗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币(现在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
“合地”的方式是农民以土地入股;沈浩希望村民过年期间“好好议议”,年后就动手
,正月十六开始盖农贸市场。
3. 沈浩在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时表示,两年前他初到小岗村就有意把小岗村
的土地重新合起来,因为“小岗的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
只能... 阅读全帖
M****J
发帖数: 290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的真面目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eStrait 讨论区 】
发信人: UVE (whos mj),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小岗村的真面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 10:33:07 2011, 美东)
1. 在2004年11月,沈浩“组织了一场‘红色考察’,这也是一次‘洗脑之旅’,
集中参观了4个走集体经济道路致富的明星村(大寨、耿庄、红旗渠、南街村)学习经
验,反思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告别南街村时,小岗人在留言簿上留言说:“学习南街
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沈浩承认:“当时考察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惭愧
,小岗落后了。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就开会讨论,下决心招商引资办工厂,走集体经济
致富之路。”
2. 在2006年1月25日下午,沈浩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宣布:春节后要把小岗村当年分
到各家各户的土地重新集中到村里,合并开发利用。在“合地”动员大会上,沈浩向村
民们保证“土地拿上来绝对不让大家吃亏”:“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
2006年将使小岗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币(现在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
“合地”的方式是农民以土...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3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小岗村的真面目
1. 在2004年11月,沈浩“组织了一场‘红色考察’,这也是一次‘洗脑之旅’,
集中参观了4个走集体经济道路致富的明星村(大寨、耿庄、红旗渠、南街村)学习经
验,反思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告别南街村时,小岗人在留言簿上留言说:“学习南街
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沈浩承认:“当时考察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惭愧
,小岗落后了。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就开会讨论,下决心招商引资办工厂,走集体经济
致富之路。”
2. 在2006年1月25日下午,沈浩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宣布:春节后要把小岗村当年分
到各家各户的土地重新集中到村里,合并开发利用。在“合地”动员大会上,沈浩向村
民们保证“土地拿上来绝对不让大家吃亏”:“合地”后将建成“农业合作农场”,
2006年将使小岗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币(现在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
“合地”的方式是农民以土地入股;沈浩希望村民过年期间“好好议议”,年后就动手
,正月十六开始盖农贸市场。
3. 沈浩在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时表示,两年前他初到小岗村就有意把小岗村
的土地重新合起来,因为“小岗的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
只能...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173
4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
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
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
,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
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
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
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
”,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
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
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
的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
内,任其锈迹斑斑。),安徽省财政厅赞助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任其锈迹斑斑。),安徽省财政厅赞助 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户一般发一桶油,当年1...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13418
6
被吹捧为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现状很惨
2012年10月23日21:24:48 [新闻大杂烩]
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型
。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被
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
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
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Mitbbs.
com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话,
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府、
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
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
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
),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小
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中国改革第一村:凤阳小岗村的凄凉现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 17:06:42 2015, 美东)
时间:2015-07-16
来源:网络
作者:思恩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
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
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
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
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
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
”,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8
(综合报导)安徽小岗村是中共树立的农村改革典型。近日,中共给小岗村经济输血打
气,实际树立的却是假典型的真相文章网络热传。但文章现在已经被删。小岗村三十年
来吞吃政府无数补贴,其中在90年代一笔就1,300多万元,如今村里农民收入仍低,人
心溃散。有说法称,这些补贴的钱最后全流入了当地政府的腰包。
1978年,安徽18名小岗村农民立下了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逼迫
当时的中共最终采纳了土地承包制度。
《小岗村的故事》欲为小岗村“贴金”反曝出真相
4月28日,属于北京读家经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独家网发表题为《小岗村真相:小农
经济+输血打气?》一文。
文章编者表示,几十年来,各种官媒、纪实小说等都竭力鼓吹安徽小岗村的经济奇迹和
改革勇气等。但曾刊载在微信订阅号《盗火》上原标题为《真相:小农经济+输血打气
——兼评〈小岗村的故事〉》一文,作者通过批评《小岗村的故事》这一所谓的“纪实
”文学作品,打破了小岗村神话,让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小岗村……
《真相:小农经济+输血打气——兼评〈小岗村的故事〉》一文称,安徽省小岗村三十
年来,一直戴着“改革第一村”的桂冠。为纪念中共农村改革...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9
时间:2015-07-16
来源:网络
作者:思恩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
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
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
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
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
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
”,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
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
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
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
,任其锈迹斑斑。)...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10
在众多献礼改革开放和国庆60周年的图书中,《小岗村的故事》算是个异数吧。它不唱
赞歌,不写辉煌,只是不卑不亢地把号称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描绘给大家
看,一下便惊动众人。买《小岗村的故事》的人,估计都抱着一个看“真相”的心态—
——陈桂棣、春桃夫妇早前出版的《中国农民调查》,就曾以敢说敢写震动朝野,这一
次他们拿出《小岗村的故事》,同样走的是揭示“真相”的路子,从成书思路到整个书
的包装设计,都与《中国农民调查》一脉相承,堪称姊妹篇。《小岗村的故事》有点像
电视节目《焦点访谈》的纸上版,又像是10年前流行的《绝对隐私》的社会版。
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可在这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发
现问题,把问题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这个看似轻松的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
困难重重,敢写灰色现实的人,真的需要极大的胆识和勇气。陈桂棣、春桃写完《中国
农民调查》,家被砸了20次,他们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
,这对夫妇还敢写、还敢说,那真得要有一种相信事实、相信天理的执拗劲头。这一次
也是。当年小岗村村民振臂一呼实行大包干一举成名,历史教科书里写到...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248
11
zt
万里的谎言还主要是针对老百姓和下级官员,因为中央一级的事情他们自己就可以搞定
。而今天的大老爷们已经懒得跟老百姓说什么了,老百姓他们可以整服帖,只需要对上
级说谎,我们看看安徽的大老爷们,是怎样安排“让事实说话”“让农民说话”去哄骗
前总书记江泽民的。
根据《中国农村调查》一书的作者访问,小岗村最神奇的面貌变化发生在1998年,凤阳
县教委给小岗村建设了一所小学,建设速度奇快“一所可容师生一百六十人,从一年级
到五年级一条龙五个班的小岗村小学,六月动工,八月竣工,确保九月一日正式开学的
工程开始了。”
“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和省卫生厅联手要为小岗建造一座水塔,说干就干,并于七月底
完工,让小岗人破天荒地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据说,原约定由三部门平摊的五
十万元资金,只有建设厅的十万元到了位,水利厅和卫生厅的承诺却都打了水漂,那四
十万元工程款的缺口,最后只好由凤阳县水务局垫付。”
“紧接着,由凤阳县建委统筹,县委、县政府六部门联合出资,为小岗村家家户户住房
的墙面,一点不拉地刷上一遍涂料,涂料一上墙,整个村子就好像摇身一变,光鲜了许
多;为提高文明的程度,又为一家一户建造了卫生...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248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为什么要做假?ZT
小岗村1979年粮食大增产的神话和所谓农业合作化失误的真相
——“所谓未被识破的真理,就是分贝最大的谎言”
长期以来,我一直对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而感动,但是后来看到当时
带头人严宏昌在中央电视台介绍当时的一些资料,说当时“18户人家,115人,全村耕地
550亩”,又说:“60年代初粮食产量1.5万公斤,而1979年产量13万公斤,相当于1965
-1969年5年总和”,我就有了疑心。第一,当时安徽约5000万人,人口密度约400人/平
方公里,而凤阳又是在人口稠密的淮海平原,怎么在凤阳还有人均耕地接近5亩的平原
村庄?一个村庄人均耕地接近5亩而吃不饱,那全中国人不是早都饿死光了?还有,平
原地区耕地居然平均亩产不到28公斤?
这些迷团直到9月26日看《人民日报》第四版才解开,因为上面一篇关于小岗村的报道
上说:“现在小岗村108户,428人”,我吃了一惊,难道26年里,小岗村人口居然翻了
2番?忽然记起以前也有资料隐约说过,1978年偷偷搞包产到户的小岗村民只有一个生
产队,18户人家。也就是说,事实很清楚,小岗村可能象别的中国农村一样,一个自然
村里分几处聚...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6101
13
所以我根本就不喜欢网上的一些左派,他们一提起小岗村村民就一肚子气,就要大骂。
甚至还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认为如果作战争动员,中国能够动员的如果是小岗村村民那
就惨了。我就不认为是这样的。因为这无非是一个管理学问题,例如一些国民党的士兵
打起仗来贪生怕死,进入人民解放军之后,只需要短短的一个月不到,他们就成了作战
勇敢的战士。因此毛泽东管理学改造起人来也是很迅速的。一些人再反毛,总不能够战
争起来了所有的人都有生命危险还硬要不采纳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毛泽东管理学吧?
我为什么喜欢小岗村村民?因为他们在毛泽东时代是老落后,是落后分子,而我在毛泽
东时代也是落后分子,当兵多年不管多么努力都入不了党,或者也可以认为我根本就没
有努力。这就是我是落后分子的明证。
我以为,研究一个时代的历史,总要研究一些样本的,那么最好的样本,就是落后分子
。任何时代总有先进分子,但是先进分子往往没有多少研究头,因为他先进,而且是当
时那个时代认为他先进,那么他混得好就是必然的。
比如说如果有人希望参观一下毛泽东时代究竟如何,能够乘坐时光列车回去参观,但是
时间有限,你去参观哪里?如果去参观先进单位,例如去参观大寨,那...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2011暑期社会实践:第一站—小岗村(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22:06:03 2011, 美东)
小岗村,近年被誉为改革第一村。如果不是对国家大政方针格外上心,一般人不会去过
多关注它,也不会知道它在今日迷失的中国的特殊地位和意义。这个,我们在凤阳附近
不足100华里的蚌埠周边乡镇调查访问时,从当地居民对它的陌生和误解便可以感知。
很多当地人没听说过小岗村,听说过的误认为它是象河南南街村样,走的是集体主义道
路,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充满了艳羡。当然,对很多只关心考试成绩、沉迷网络游戏
、梦想赚大钱、追求小资情调、迷失在感情小天地等的青年学子来说也不例外。所以,
在没有感性认知和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大家对小岗村调研的意义便充满了疑惑和迷
茫,这种状况在第二天回来的总结交流会上初见端倪。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大部队按
计划行进。
将开进小岗村的头天晚上,领队和副领队向大多没有实地调研经验的同学传授了调研方
法,并详尽地安排了调研...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5
小岗村,近年被誉为改革第一村。如果不是对国家大政方针格外上心,一般人不会去过
多关注它,也不会知道它在今日迷失的中国的特殊地位和意义。这个,我们在凤阳附近
不足100华里的蚌埠周边乡镇调查访问时,从当地居民对它的陌生和误解便可以感知。
很多当地人没听说过小岗村,听说过的误认为它是象河南南街村样,走的是集体主义道
路,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充满了艳羡。当然,对很多只关心考试成绩、沉迷网络游戏
、梦想赚大钱、追求小资情调、迷失在感情小天地等的青年学子来说也不例外。所以,
在没有感性认知和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大家对小岗村调研的意义便充满了疑惑和迷
茫,这种状况在第二天回来的总结交流会上初见端倪。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大部队按
计划行进。
将开进小岗村的头天晚上,领队和副领队向大多没有实地调研经验的同学传授了调研方
法,并详尽地安排了调研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仰、生活水平、幸福指数
等,甚至细致到婚丧嫁娶花多少钱,亩产粮食多少斤,种地投入成本多少钱最后赚多少
钱,听不懂方言时怎么办等,真可谓是手把手教会了大家怎样做社会调查。虽然不知道
大家一天的调研后收获如何,但每五六个人一个的小组儿...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小岗村的尴尬: 沈浩痛打了“一包就灵”一记响亮的耳光(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2 04:18:18 2011, 美东)
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中国1921》之后,央视又以综合频道推出《永远的
忠诚》,热播热议。
不过,第一主题却遭遇了尴尬。纪实体裁,命中注定,这尴尬,回避不了,不可
克服。
十八个“红手印”,成就了小岗村,开创了不同于合作化集体化的“金光大道”
,使小岗成了名扬天下的“中国第一村”。可是,直到沈浩1994年出现之前,一直是人
心涣散、破败不堪。“要想富先修路”,沈浩出任第六任书记,办的头一件事就是修路
,这是剧中改变小岗面貌的事实上的“金光大道”。
贾治国用“血手印”思维,提出“包”,自己包,他似乎成竹在胸稳操胜算。“
市场经济”,“先进生产力”, 冠冕堂皇,无可争论。“大包干”,“带头人”,“
第一村”, 难道修自己的路,还能不“包”?
长时间噤...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7
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中国1921》之后,央视又以综合频道推出《永远的
忠诚》,热播热议。
不过,第一主题却遭遇了尴尬。纪实体裁,命中注定,这尴尬,回避不了,不可
克服。
十八个“红手印”,成就了小岗村,开创了不同于合作化集体化的“金光大道”
,使小岗成了名扬天下的“中国第一村”。可是,直到沈浩1994年出现之前,一直是人
心涣散、破败不堪。“要想富先修路”,沈浩出任第六任书记,办的头一件事就是修路
,这是剧中改变小岗面貌的事实上的“金光大道”。
贾治国用“血手印”思维,提出“包”,自己包,他似乎成竹在胸稳操胜算。“
市场经济”,“先进生产力”, 冠冕堂皇,无可争论。“大包干”,“带头人”,“
第一村”, 难道修自己的路,还能不“包”?
长时间噤若寒蝉,异议还是出来了。沈浩顺水推舟,利用书记的优势拍了板:自
己修,集体干!
沈浩很成功。
通过修路,拢聚了被“分”字涣散了20多年的人心,大家找回了集体优势的感觉
,找回了共产党存在的感觉,村民获得了实惠,增加了凝聚力。
还节约了一半资金,可...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小岗村为何依然破败、贫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16:32:37 2013, 美东)
小岗村为何依然破败、贫穷
这些年来,官方媒体总是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
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
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不幸的是,主流媒体的宣传全都回避了一个最基本的客观事实:那些水泥大道、村小学
、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
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小岗村依然破败、贫穷,小岗
村的农业一如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一样,依然“很穷、很惨”!
人民公社化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搞了几十年难有起色,农村集体经济最终分崩离析,
分田单干却一分就灵!难道一家一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小岗村首次分红: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
2018-02-12 09:06:15 来源:兰州新闻网 作者:姜刚 水金辰
点击:11835 评论: 0(查看)
0
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记者 姜刚、水金辰)“每人350元,我们家六口人领了2100
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高兴地说,他家是2016年12月拿到股权证的,当时很多人都
说搞这个红本本有啥用,能不能分到钱?如今到手的收益还是很实在的。
对于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来说,2月9日是个难忘的日
子。这天下午,近百名村民代表聚集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领取了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
权分红。精神抖擞的严立华站在队伍前列,手持股权证从县领导手中接过分红资金。
小岗村首次分红,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农村改革。40年前,为了温饱,凤阳县小岗村
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现“户户包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新一轮
改革再一次发力。
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小岗村2016年以来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
革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工作。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
说,经过成立组织、清产核资、成员...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周晓辉:习近平考察安徽小岗村的解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7 12:13:27 2016, 美东)
据大陆媒体报导,4月25日,习近平一行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在其了
解了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时,习近平感慨道:“当年贴著
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并表示,来到这
里,就是要重温改革,要“续写新的篇章”。
与以往习近平调研、考察某些地方一样,此次选择小岗村,习近平也似为传递某种信息
。不妨先来说说为何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1976年底,随着毛的死去,毛发动的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灾难的文革以及毛时代也走入
了终点,几番被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执掌政权。邓意识到只有快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
活水准,摆脱毛时代遗留的混乱的中国经济状况,才能继续维持中共的政权统治,因此
提出了经济改革的政策。
当时中共内部在经济改革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以陈云为首的“调整派...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1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小岗村为何依然破败、贫穷
小岗村为何依然破败、贫穷
这些年来,官方媒体总是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
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
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不幸的是,主流媒体的宣传全都回避了一个最基本的客观事实:那些水泥大道、村小学
、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
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小岗村依然破败、贫穷,小岗
村的农业一如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一样,依然“很穷、很惨”!
人民公社化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搞了几十年难有起色,农村集体经济最终分崩离析,
分田单干却一分就灵!难道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真就比集体化的大农业更有优势吗?分
田单干究竟是历史的大进步?还是历史的大倒退?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有着“中国改
革第一村”美誉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依然“很穷、很惨”呢?倒是那些没有分田到户,或
分了田又合了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如黑农江省的兴十四村;河北...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2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关于小岗村的最权威消息!
关于小岗村的最权威消息!
http://club.mil.news.sohu.com/r-shilin-2597599-0-46-900.html
古彭万俟轩
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在小岗村租住的民房内猝死的消息,通过
媒体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据此提出质疑,认为小岗村这个“典型”不是
靠农民自己干起来的,而是靠上级扶持发展的。昨天( 11月9日 )上午,笔者撰写
的《小岗村的“能人”都跑哪儿去了?》一文贴出后,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绝大多数
网友赞同笔者意见,但也有少数人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网上流传的消息都是左派人士编
造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对小岗村的恶意污蔑。
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吹鼓手和“精英”们,一直都在恬不知耻地宣传:小岗村是在“
大包干”以后自己干出来的。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巧得很,中国官方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昨天( 11月9日 )早晨发布了一条消
息,题目是《“请让我们为他立座雕像”—小岗村村民追忆村党委书记沈浩》。这条消
息无意中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这些内幕不仅有力回击了改革“精英”们的无耻
狡辩,也解开了一直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疑团。
t*****g
发帖数: 610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给小岗村算一笔粗帐。
种粮是根本富不起来的,当时的联产承包,放弃了农机,放弃了农田水利
建设即便家里有8口人,两个儿子媳妇都是壮劳力,交完公粮后也剩不下几
块钱, 万里的小岗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18户人家最后还是包到户里
了,结果官方宣传是这样的:
“1978年没有单干的时候只能收3万斤粮食,单干后当年就收了18万斤,一
下子就翻了6倍都不止。此后年年有增长(据1994年3月4日《人民日报》《
在史诗中裂变的小岗村》,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6
万斤猛增到13.2万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记者注)”
邓小平同志没白白站在稻子堆上。搞起包产浮夸来,照样得心应手。
18户人家,即便每家按照中国当时标准的4个劳力计算(全是壮劳力)
72人年产13.2万斤(就算不按照小岗村自己报的18万斤算)粮食。呵呵。
1805斤粮食, 也就是902.5公斤的人均粮食产量,2012年的统计是,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是435.5公斤,比小岗村在79年少了一半。
万里和总师真你妈屄不要脸到家了。
m**y
发帖数: 5225
24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早知今日 砍头也不搞承包
文章来源: 党的生活
时光已经过去了30多年。回忆起当年大包干的曰子,严俊昌总是充满了激情。那是个苦
难和光荣的岁月。他和村民们一起扛过了艰难,硬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路,创
造了小岗村的历史,也创造了中国农民的奇迹。他坚定地认为,当年,饿着肚子的他是
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然而,与当年的清醒相比,小岗村解决了生存和温饱问题之后,严俊昌更多地感到
了困惑。
土地承包几年后,村民手里渐渐有了点钱。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五花八门的摊派
收费就开始了:种烟叶种棉花要交钱,种果树要交钱,养头猪要交钱。哪个村民交不上
钱,就到他家扒粮食。
作为村干部,严俊昌那几年一年的津贴有1000多块,也是从农民的各种税费中得来
的。
他觉得太对不起大家。
严俊昌找来一位教师,给万里写了一封信,把小岗村的情况、他的烦恼和困惑一一
写清楚,托人带到了北京。
不知道是不是这封信起了作用,过了一段时间,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来到
了小岗村。
县里事先告诫严俊昌,要按照统一口径说话。严俊昌不同意,县里就不安排他发表
意见了。
但是,
w****2
发帖数: 12072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9:58:42 2011, 美东)
合作化是当今所有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如温铁军李昌平等提出并并积极践行的解决三农
问题之策。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最富裕的村子如华西村南街村周庄都是坚持走集体道路
的村镇,这仅仅是一种偶然吗?作为包产到户象征的小岗村,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扶植
和优惠,却依然处于贫困的境地,09年感动中国人物,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在南街村
的留言是:“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现在全国都在学习沈浩,
我也希望能够学习沈浩的这句留言。
中国最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农村是否有过增量改革?当然有。1978—1982
年大概有4年左右的时间确实是有增量的,那就是政府从1979年到1982年连续三年提高
了粮食收购价格,综合价格提高的幅度是49%。大幅度提价当然会产生收入增量,调动
农民积极性后就带来产量上的增量,于是19... 阅读全帖
m******9
发帖数: 404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圆小岗村谎言好辛苦
有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在当今农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农村只剩下妇女、
老人、儿童,在田里的工作量远远少于1970年代。但事实是,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粮
食产量远远高于1970年代。主流们("靠着农民的充分发挥积极性")对此装聋作哑。
小岗村当年火了一把,按理说现在也应该很发达了,在全国不是先锋也应该位居前
列。但是事实是,小岗村到现在还要上级拨款才能“与时俱进”,比如修路、建学校、
装电话、自来水等等都是上级支援的。要圆小岗村谎言真是好辛苦啊。
谎言如此明显,不过主流和官方也只好装聋作哑,不能否认,而且能够不提也就不
提。但是不经意的,小岗村谎言被江苏省前副省长仇和给戳破了。
南方周末的一篇《记录仇和“副省长”轨迹》,其中仇和讲了一段话:
“江苏的土地面积占全国1.6%,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8%,2005年的粮食产量占全
国5.86%,棉花产量占全国5.66%,油料产量占全国的7.02%,为什么我们的总产能够
高于我们耕地面积的一倍?是江苏这个地特别肥吗?肯定是肥的……但更多地是靠化肥
,靠复合肥,靠激素,靠农药,靠除草剂。否则怎么可能呢?”
w****2
发帖数: 1207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的“梁生宝买稻种”
著名的“梁生宝买稻种”的故事其实就来自柳青本人。1951年,柳青在陕西长安的皇甫
乡安家落户. 1956年用自己的稿费和积蓄换来了日本良种稻――矮杆粳稻,在小范围种
植试验成功之后,第二年秋天,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胜利合作社的1千多亩水稻获
得了平均亩产710斤的大丰收,创造了陕西地区历史上最高的粮食生产纪录。
“梁生宝买稻种”的故事自然也不绝如缕。
1990年代末,为了支持中国包产到户的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代表日
方向小岗村投资1000万日元,用于引进优质稻种,以改变小岗村农户自80年代后期以来
粮食产量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据陈窗、曾德方《小岗农民访谈录》披露:2002年小岗
遇到旱灾,许多家庭承包田的亩产降到200斤),与柳青的故事相似――稻种还是日本
稻种,但是,此时的小岗村却遇到了当年《创业史》开头所描写的“蛤蟆滩式困境”:
由于村里早已没有集体农田,更没有一个王家斌式的村干部愿意将自家的田用来试验新
稻种,没有一个“梁生宝”自愿吃亏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优质稻种因为无地试
验而无法推广,小农经济聪明反被聪明误,1000万日元投资自然打了水漂。
w****2
发帖数: 12072
28
合作化是当今所有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如温铁军李昌平等提出并并积极践行的解决三农
问题之策。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最富裕的村子如华西村南街村周庄都是坚持走集体道路
的村镇,这仅仅是一种偶然吗?作为包产到户象征的小岗村,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扶植
和优惠,却依然处于贫困的境地,09年感动中国人物,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在南街村
的留言是:“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现在全国都在学习沈浩,
我也希望能够学习沈浩的这句留言。
中国最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农村是否有过增量改革?当然有。1978—1982
年大概有4年左右的时间确实是有增量的,那就是政府从1979年到1982年连续三年提高
了粮食收购价格,综合价格提高的幅度是49%。大幅度提价当然会产生收入增量,调动
农民积极性后就带来产量上的增量,于是1979年以后农业的恢复成为一个趋势。所以说
,增量改革发生在头3年。但是,从1982年开始发一号文件以后,就已经不是增量改革
了——各地推行大包干时已经变成平均分地了,不仅彻底把地分了,连生产队的房子、
门窗、瓦片、檩子、大梁全拆回家去了,分得更彻底的地方连拖拉机全拆得干干净净,
分...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29
小岗村在毛泽东时代连续23年不向国家交一粒公粮,反而吃了23年返销粮。这23年也包
括了三年自然灾害。
这很好的说明了,毛时代到底如何对待农民,尤其是那些落后懒惰的农民,到底有没有
像某些右棍宣传的那样,强抢农民口粮,有没有粮食不够吃也要征粮,不给粮食就打死
人。
小岗村从1955年就不交一粒粮食,年年吃救济,但是有没有一个小岗村民因为这样被抓
起来,吊起来,或者上级派来监工,谁不干活就毒打一顿?或者不给吃的?就像如今那
些克扣工钱的工头一样?或者黑砖窑对待那些拐来骗来的奴工一样?
都没有嘛。
一说起来毛时代不自由,但是这小岗村的农民却自述,自己懒着不干活,一亩地打30斤
粮食,年年吃国家救济,但是却没有人抓他们,没有人把他们关起来。
因为按照毛泽东思想,这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呢,只能够说服教育,不能够靠权力
去压服,因为毛泽东从红军时期就讲的很清楚,人民也有想不通的时候,想不通的时候
就要做思想工作。要进行劝说,而不是靠体罚或法律惩罚。
这一点跟改开后的很多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改开后的一胎制,农民不听,邓产
党的干部就去扒房子,甚至把孕妇抓起来,强行打胎。”喝药不夺瓶,上吊不...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248
30
。。。。。。
根据原来的宣传,说“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队粮食产量
由原来的3万多斤猛增到12万多斤。这个3万多斤可是最干旱年份1978年的产量。看见没
有,说谎花样可不少,真数据也一样可以用来说谎,只要有咱们的知识精英们参加,说
谎水平就迅速可以超越曾希圣,一个人的智慧毕竟还是有限。而根据陈窗、曾得方他们
后来去做调查的数据,集体农业时期小岗村的多年平均产量是19-20万斤,换言之,小
岗村分田之后的1979年,粮食年产量与集体化时期的通常年份相比,第一年的成绩是下
降了接近40%!后来超越集体化时期产量的成绩,则主要是依赖化肥投入的增加。知识
精英们编造的“以真话为依据的花样谎言”掩盖的事实是这个。
为保证“产量所体现的政策成就”上的纰漏不被人发现,官员们把小岗村由生产队变成
大队建制,把旁边的生产队合并进来,对外还是叫做“小岗村”,结果“小岗村”年粮
食产量竟然在1997年达到120万斤,这样就可以确保产量体现的政策成就――“增产数
量”急剧翻番,你没有想到说谎可以高明到这个地步吧。
。。。。。。
y****e
发帖数: 23939
31
偶然读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资料,提到了大跃进期间死人的问题。安徽凤阳小岗村
是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全国第一家。原文如下:
“然而小岗村从1959年开始饿死人了。这个村子原有二十来户,一百二十个人。到
19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间,已经饿死六十七个人,死绝了六户。”
这个死人的比例很高啊。全国来看,饿死三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d*******i
发帖数: 1423
32
网友:忽视小悦悦的十八位路人 堪比小岗村十八条好汉!
前不久,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叫做王悦的两岁女童在街上玩耍,被路过的货车撞倒并碾压
,此后有十八个路人先后路过,都熟视无睹。最后来了一位多管闲事的失败女士,这才
被送进医院,但已过了抢救的关键期,最终不治身亡。此事引发了媒体广泛的报道和网
友们大量的评论,舆论焦点都指向了那十八位路人。
有人说,这十八位路人之所以如此,一是南京鼓楼法院的彭宇案等判决,二是不知
道那里有监控摄像头。本网友认为,这些理由都没有反映出这件事情的真谛。这件事情
的真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展现了“大家各顾各”这种市场经济
下人们具有的高度文明的精神境界。
其实,第一次看到“十八位路人”这个报道,本网友不由就马上想起了小岗村那十
八条好汉。
想当年,小岗村这十八条好汉,为了分田单干,为了实现“大家各顾各”的理想,
敢于写下“如果因此而坐牢,乡亲们养活我们的子女”这样的协议,并敢于在这样的协
议上义无反顾地按下神圣的血手印。
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一座座计划经济的堡垒被“攻坚”,“大家
各顾各”的小岗精神也随之得到了发扬光大。
当年,南京鼓...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3
小岗村当时是作为典型宣传的,当然包装过。我几乎参观过所有 [ ★wxmang ] 于:
2011-03-30 04:02:15 复:3351566
宣传的典型。刘庄,华西村,小岗村等等。我说得过火有侮辱别人嫌疑,我只说一句:
小岗村恰恰不是集体所有制造成的贫穷,是自私和懒惰造成的。
w****2
发帖数: 12072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小岗村在1985年就是落后的代名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03:36:20 2012, 美东)
@李昌平: 回复@雨果天: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小岗村在1985年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了。
九十年代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村庄都发展的比小岗村好,其中坚持集体体制的基本上都很
好。市场给了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
c***s
发帖数: 70028
35
前不久,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叫做王悦的两岁女童在街上玩耍,被路过的货车撞倒并碾压,此后有十八个路人先后路过,都熟视无睹。最后来了一位多管闲事的失败女士,这才被送进医院,但已过了抢救的关键期,最终不治身亡。此事引发了媒体广泛的报道和网友们大量的评论,舆论焦点都指向了那十八位路人。
有人说,这十八位路人之所以如此,一是南京鼓楼法院的彭宇案等判决,二是不知道那里有监控摄像头。本网友认为,这些理由都没有反映出这件事情的真谛。这件事情的真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展现了“大家各顾各”这种市场经济下人们具有的高度文明的精神境界。
其实,第一次看到“十八位路人”这个报道,本网友不由就马上想起了小岗村那十八条好汉。
想当年,小岗村这十八条好汉,为了分田单干,为了实现“大家各顾各”的理想,敢于写下“如果因此而坐牢,乡亲们养活我们的子女”这样的协议,并敢于在这样的协议上义无反顾地按下神圣的血手印。
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一座座计划经济的堡垒被“攻坚”,“大家各顾各”的小岗精神也随之得到了发扬光大。
当年,南京鼓楼法院以“不是你撞的却留在医院,与不合常理”为由,判决彭宇赔偿四万元,引来...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6
作为包产到户象征的小岗村,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扶植和优惠,却依然处于贫困的境地
,09年感动中国人物,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在南街村的留言是:“学习南街村,壮大
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沈浩不比我们更清楚情况?李昌平不比我们更清楚情况?
你造谣就歇歇吧。
h***f
发帖数: 4541
37
看了中国足球队的几场比赛,发现这些足球运动员把小岗村那套“各扫门前雪,莫管他
人瓦上霜”的小农精神贯彻得十分到位:
宁可站那里发呆,也不多跑一步去抢球;
宁可往球门乱踢,也不把球传给对手创造更好的射门机会;
队友射门的时候,其他人傻看,而不是提前做好下一步行动的准备;
......
可以看得出来,很多运动员踢球不是出于对足球运动的热爱,而是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
。假如有人多给这帮人一毛钱的工资,他们肯定会跳槽,以后再也不碰足球。
这就是邓贪党用小岗村思想指导足球的恶果!
历史证明,中国小农自古就是单干,缺乏合作精神。只有无产阶级天生具有集体合作精
神,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小农要想合作,就必须改造旧思想,用毛泽东思想重新武装。
试想,如果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国各级足球队伍,中国足球队能这么差么?能让日本韩
国泰国暴虐么?起码也能横扫亚洲吧。
l*****i
发帖数: 20533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给小岗村算一笔粗帐。
的确,他算错了。
根据网上数据,“小岗生产队,原是一个小岗村,合作化前全村共有34户,175人”。
根据楼主提供的数据,新闻报道1979年他总产粮13.2万斤。于是人均粮食产量1979年应
该是754斤。
安徽是产粮大省。2010年,按同样方式计算下来,安徽人均粮食产量1035斤。所以以上
数据没有什么问题。
话说回来,据说1978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是640斤。而小岗村按这个计算下来只有205
斤,似乎是有很大问题。拿这样一个地方的前后对比做典型,我想大家都能明白。。。
y****e
发帖数: 23939
39
的确是这样,小岗村搞合作化,吃大锅饭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后来就分成几个大组,还
是不行,再后来分成两户一帮一,也都干不下去。这才有了全国第一的首创大包干。集
体化,合作化,未必是坏事。但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劣根性,未必是一下子跃进得了
的。
t******t
发帖数: 15246
40
小岗村就好比陈胜吴广,
h******k
发帖数: 13418
41
haha!
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在南街村的留言是:“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
裕”。
b*******8
发帖数: 37364
42
小岗村的笑话该终止了,还原历史真相
H****g
发帖数: 14447
43
邓产党别名就是弄虚作假党。
除了小岗村,还有就是GDP的大泡沫。中国GDP里四成为外资企业创造,根本和中国没什
么关系。
再有就是城镇化弄虚作假。把2亿多农民工都算作城里人,本来33%的城镇化率由此超过
了50%。
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这个粮食产量也作假。连续几年都是丰收,结果粮食进口连年增长,
未来三年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粮食进口大国。
p******9
发帖数: 7130
44
邓小平在小岗村,刘少奇在徐水县。lol
l*****i
发帖数: 20533
45
看到最后,这位似乎是倒在了请客吃饭的革命战场上?
小岗村无论如何说到底都是因为一盘散沙的心态而被树为典型。这实际是当时的中央彻
底否认农民思想先进性的一步。人民既然是这样,那么自然需要精英来指导,掌控全局
。于是中国数千年的精英政治思想原地满血复活了。之后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维
护社会稳定’等等说法都是这个逻辑的自然发展。而毛时代的政治逻辑下不可能有这些
个东西,因为那个时候人民就高大全,如果起义造反就必然是正义的。发动文革鼓励造
反,今天看来不合逻辑,但是按照当时的政治逻辑却是正常的。
无论是一盘散沙,还是高大全,恐怕都不能代表现实中的农民这么一个广大的群体。可
惜这两个极端先后在政治理论的舞台上上演,我们的政治也就在摇摆中走着。
z*c
发帖数: 4700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给小岗村算一笔粗帐。
一个是小岗村的平均值,一个是全国的平均值,比个jb啊毛轮。
h***i
发帖数: 89031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还是穷得一屄
你说土共祸害上海多一些还是祸害小岗村多一些
邓产党给了小岗很多优惠了
d******a
发帖数: 32122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还是穷得一屄
很简单,因为别的地方也包产到户了
如果别的地方还毛时代,那小岗村就红火了
d******a
发帖数: 3212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还是穷得一屄
那个地方可能是人不行,也可能是地不行
但是最不行的是毛时代的制度
把毛制度破除了,是个大好事
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是个大号的北朝鲜。
小岗村改革开放前不如北朝鲜
现在比北朝鲜强了十万八千里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岗村省领导考察
快讯:小岗村省领导考察、学习南街村经验
点击:1003 作者:雷秀娟 来源:南街村网 发布时间:2017-12-08 10:52:12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考察我村
11月23日下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卫平率考察组一行,在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
邢利民、市人大主任曹存正等陪同下来我村考察。
班长在文化园热情迎接宋卫平一行,并在会议室座谈。市人大主任曹存正主持座谈会,
并概要介绍了漯河市情。随后,班长向宋卫平一行详细介绍了我村的基本概况以及工农
业、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南街村为什么要坚持用毛泽
东思想育人”,畅谈了“南街村今后的打算”,赢得考察团成员热烈的掌声。听了班长
介绍,宋卫平深有感触地说:“来之前,我们这一行人都知道南街村,我们这次来就是
考察学习的。听了介绍,我感到宏斌书记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有理想、有志向,
矢志带领南街人建设共产主义社区;是一个有坚定意志的人,很执着、很接地气,与群
众打成一片,很多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哲学家,很有思想,做
很多事都很周密、很有深度。南街村有今天,我感到管理很...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