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发帖数: 4075 | 1 其实我也不太了解张大千,小时候看过他的画的照片,还很不喜欢他的泼墨画,
不过那个时候也看不懂。
这两年我自己喜欢敦煌的东西,看了一些敦煌的资料和纪录片后,
才顺带看了一点张大千的画。
张大千早期是很会临摹的吧?据说是临什么像什么,他的工笔仕女图我特别喜欢,
妩媚传神,很有韵味。
张后来去敦煌临摹学习之后,画风有变化,好像也从敦煌附近买了很多上好的颜料,
最后逃到台湾去的时候,好像还让别人把行李扔了,从而把他自己临摹的敦煌画带上。
我也挺赞同伊伊的观点,临摹有时候也算是一种保护,特别是张这种擅长临摹的人,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帮后世把敦煌壁画的生命又延长了一些时间。;P |
|
A**n 发帖数: 1703 | 2 我不是张粉,但也不是张黑。其实鲁迅评价张的一句话说得很好,
大意是张女士的写作技巧和天分最终会害了她。你说的主观,张
口就来,正是张的独特风格。张就是个impressionist,她有个非
常出色的天分就是通过文字表达情绪。因此她的这篇文章注定给
人肤浅的感觉-那正是她的风格。她拿手的是观察,捕捉,描绘。
她不会总结,思考,分析。
关于“中国人”,我感觉她所说的是当时上海以及周边的芸芸众生,
小市民,她并没有专注于知识分子。她是个小女人,只关心自己
周围的人和事。其实“海派文化”都有点这个调调,像张恨水,
施蛰存等。
感觉你们就像拿工笔写实的要求去评价一幅写意的画。这样看当然
看不入眼了。也许她该换个“小”一点的标题。也许叫“我眼中的
中国人的宗教”
共上台后,她还写过吹捧土共的小说呢,LOL.
term paper吧。先不说这里的“中国人”定义得有多狭隘(变成很小地区的一小群汉人
),“宗教”根本没定义而且极其模糊,文章里面很多论点也太主观、太张口就来了。
。在这范围内,中国的宗教是有效的;在那之外,只有不确定的、无所不在的悲哀。”
这句话里面的“中国人”,改成她自己也许更恰当些, |
|
s****y 发帖数: 1574 | 3 我自小在家母指导下学国画、书法,岂会连写意工笔标准不同都不知道?若论我自己的
性情,我还更爱写意。
我也强调一下我的point: 写意画虽重“神韵”,但也是有它的基本功的,不能涂鸦一
样随手乱画的,否则就不能算佳作。写文章也是这样。不能张口就来,只有观点,没有
证据。否则就是烂文。 |
|
a*****o 发帖数: 54 | 4 到扬州热线查了下,还真找到了扬州八怪,资料是扬州市八怪纪念馆提供的,
算是一种说法吧。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
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
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
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
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
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
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
册》等。
黄慎
黄慎(1687--1770 尚在),字恭懋.躬懋、恭寿、菊壮,号瘿瓢子
,福建宁化人。青年时,学习勤奋,因家境因难,便奇居萧寺,〖书为
画,夜无所得蜡,从佛殿光明灯读书其下。善画人物,早年师法上官周
,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 |
|
c***i 发帖数: 188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
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
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亦称西洋
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
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
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
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
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
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
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
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
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
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
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历史发展: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 2000 多年前的战
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
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
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
|
L**********t 发帖数: 42 |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春江花月夜 独自一人坐在家中,闭上眼睛,仰靠在电脑椅上,任电脑中的琵琶
曲在耳边流淌,《春江花月夜》—《夕阳萧鼓》是我喜爱的琵琶曲,
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
演奏,我仿佛看见了月夜迷人的景色,还有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乐曲象一幅工笔精细的、色彩柔和的山水长卷,引人如胜。在“江
楼钟鼓”中,以琵琶拟鼓声,萧和筝则奏出轻微的波音,看啊!夕
阳映江面、熏风指涟漪,月上东山,风和曲水,江风习习,花草摇
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走进“水深云际”,琵琶、二胡在低音
处区齐奏,醇厚深沉,忽而琵琶悠然飘出的轻柔透明的泛音,把我
们带到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观景色中,风
儿轻轻,月儿明明,月色中,萧在琵琶木鱼的伴奏下,吹出了一段
如歌的旋律,在乐队快速的演奏中,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
近,逐歌四起……“矣乃归舟”,万籁俱寂,春江更加宁静……
|
|
m*******7 发帖数: 1531 |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一剪梅·春题 赞!画面感很强。而且是工笔水彩:)
楼主的字也很不错啊! |
|
b*******e 发帖数: 177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ttelake (traveler),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清朝人画的《红楼梦》绢本彩绘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7 01:22:06 2010, 美东)
发信人: buttelake (traveler),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清朝人画的《红楼梦》绢本彩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7 01:19:27 2010, 美东)
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全书共230幅画面,表现了3000多人
物形象及各类场景。纵览《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全图,笔法精细,设色浓丽,
情节连贯且生动感人。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各种人物活动情节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
以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勾画出一幅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画面,将一部洋洋大观、
令人荡气回肠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表现得耐人寻味、雅俗共赏。其情节之详尽、笔法
之精细、篇幅之宏大,为清代同题材绘画作品所仅见
孙温,生于1826年,据考证,孙温系河北丰润人,字润斋,号湮 |
|
|
|
|
x*****u 发帖数: 3419 |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女人的眼泪z 女人的眼泪----男人眼中的另类美 (2006-07-31 13:41:24)转载
虽然到目前为至,关于美并没有一个让人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事
物美不美作出自己的判断。康德说,当一个对象单纯因为它的形式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
、而不是占有的欲望,它是美的。其实说明白点,美就是能够使人产生愉悦,也就是让
我们感觉到顺眼、舒服、喜欢的事物。一般来说,形式上的对称、均衡、清晰、明亮、
光滑、精致、新颖等特点容易引起美感。
对于女性美而言,也是这样。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据说是能羞花、闭月、沉鱼、落
雁的。但仅仅根据这四个间接烘托性的夸饰词,我们并不能想象出四个各具特点的美人
来。倒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更具体形象一些。比如《诗·卫风·硕人》写
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又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著
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
城,迷下蔡。”再如曹植《洛神赋》写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
菊,华茂春松。仿... 阅读全帖 |
|
K******t 发帖数: 17377 | 13 闲居品香茗,起舞弄清影。
手抚五弦琴,浅吟葬花曲。
夜凉静如水,情浓醉潇湘。
唯盼七夕日,为君理红妆。
轻扫芙蓉面,淡描柳叶眉。
暗香盈红袖,芬苒系蝶衣。
细梳流云髻,斜倚碧夜簪。
对镜引云鬓,当窗笑娉婷。
忽闻燕莺语,侧身遥相望。
落红景如故,君兮在何方。
曾经喜欢在有雨的夜晚,煮一杯清茶,推开窗户,伴着雨声,听琴,抚琴。空气里弥漫
的是雨后的芳香。那种味道,记忆犹新,多一分则太浓,少一分则太浅。而这样的夜,
最容易触及人心底最温柔最细致的角落。我喜欢在这样的夜里,将琴声送入雨中,让音
符随着雨点一起跳动,带着我缠绵的思绪,飘向远方。
我并非专业的演奏者,我只是,简单的喜欢一些古典的东西。我喜欢诗词歌赋,喜欢管
乐丝竹,喜欢工笔水墨,喜欢环佩汉服。很遗憾的是,我天生浮躁而又懒惰,所以上述
种种仅止于喜欢而已,未能精通。至于古筝,也是多年没有弹奏了,日渐生疏,滑音按
音大多不准,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让各位见笑了。第一曲《女儿情》是多年前和师兄练
习合奏时所录,第二曲《渔舟唱晚》则是今日兴手所录,略去了快板部分,一是设备简
陋录起来噪音颇大,二是兮若(家中猫猫)意见很大几欲抓狂,只好作罢。...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4 赞!漂亮!诗是你自己写的吗?文字很漂亮。古筝很有意境。我说觉得眼熟,想起来是
pets版见过,你是那个叮当的亲家吗?或者是别人,我忘了那个id说的亲家是谁。要不
要再多奔一点啊,再奔个工笔水墨,奔个环佩汉服?ggxxzz这些人还没来,他们最喜欢
汉服。 |
|
o*****h 发帖数: 2082 | 15 专业不敢当,不过是小时候描过几天工笔。不过国画大致的好坏还是能看懂一些的,尤
其在有比较的情况下,贴一张张大千的“深山古寺”对比一下,一眼能看出宋作的生涩
和造作
阁下也是内蒙的?内蒙版见啊 |
|
m****z 发帖数: 230 | 16 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率众弟子远赴敦煌,临摹敦煌壁画。正在张大千声誉日隆、人气
极高之际,传出了他在敦煌破坏壁画的消息。张大千在敦煌究竟有没有毁画?如果有毁
画之举,又是为何?
1941年3月,张大千率领弟子与家人离开成都,远赴敦煌,埋首艺术。在此之前,他对
老友熊佛西说:“去敦煌,要安营扎寨住下来。搞不出名堂,不看回头路。”这一去,
到1943年11月才重返成都。在敦煌期间,张大千整理文物,为洞窟编号,临摹壁画276
幅,这一切,均是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敦煌之行,开拓了张大千的眼
界,对他的画艺长进帮助甚大,其绘画风格的变化,就是从敦煌之行后开始的。
张大千离开敦煌后,曾在兰州举办过一次画展,反响极大。年底回到成都,又于正月初
一,借提督街一家银行大楼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被誉为艺术盛事。此间,
他还出版了《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扩大了敦煌艺术的影响。
许多人是通过张大千的画作才认识敦煌壁画的,并为这沙漠中宁静却跃动的美而感叹。
陈寅恪高度评价张大千的敦煌之行:
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
人,使得以窥见此... 阅读全帖 |
|
a******4 发帖数: 513 | 17 我在百度上搜了半天也没搜到这本,看来属于小众了。但确定是国产,因为画风明显是
工笔风,很美貌,记忆太深刻了,有几幅甚至连构图都记得。也可能是小人书。 |
|
a***d 发帖数: 2374 | 18 学的倒是很杂,不过基本都是20岁以前的事了。:-)
7-10岁间临摹过很多华三川的仕女图,这个是工笔。偶尔画点花鸟。
10-15岁,西画方面是素描和水彩(静物和风景),国画主攻人物,学的杨之光,方增
先,这个是中西结合的人物写生。大伙在一起写生人物,他们画素描,我就用国画,1
次1-2小时。这段时间也兼画别的种类的国画,刘旦宅的国画人物,小写意;花鸟鱼虫
主要学的芥子园画谱;兰竹是有专门的古代兰竹汇总的书。现代人的兰竹,差太多了。
玩点国画创作。
15岁以后主要是水粉,丙烯和素描写生。还有效果图。玩过一点喷绘。和别人合作过
1X2米的喷绘飞机效果图。这个时期工艺性的比较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模型制作
。玩过小型雕塑。
19岁左右专门画过一段时间的油画人物,主要是临摹雷诺阿的;然后就是古典人物了,
不过不知名的。再后来就很少很少玩了,和老爸玩过一个墙壁的浮雕,飞天。创作过几
幅丙烯。我老爹最推崇的就是丙烯了。:-)
10岁,19岁,两次背叛了我以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感情。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
|
a******e 发帖数: 6689 | 19 by 黎戈
脑力衰弱的时候,会读的书是:宜家宣传手册,村上的短篇,还有安妮宝贝。我不认为
作品有格之高下,原创作者,都是唯一的,并且值得我们尊重的。不过,对安妮体的大
量制造者,我不掩饰鄙视之情。
有的作家肠胃单薄,很容易看出营养源。我在网络文坛转悠了几年,还见过一种人,定
势极弱,易被渗透,你看她的文章,都能看出她最近在读谁的书,谁的博,观点,词库
,全都照搬。我这里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只是在陈述技术现象哈。
不过,好的作家,一定要有识别度和原创力。开始,安妮宝贝的师法痕迹是很明显的,
早年的破裂短句,颓靡的梦呓,都是仿杜拉斯。《二三事》是黄碧云,很多句式得自《
突然我记起你的脸》,之后应该是胡兰成,安妮过于自恋,缺乏对异类的关注,想象力
也很贫弱,起伏的情节和深刻的反思,都不是她的长项,她其实不适合写小说,我看《
二三事》时,有点紧张,如果再朝这个发梦呓的路数走下去,这人就废了。后来,看她
模仿胡兰成笔法写的《素年锦时》,回归散文体工笔状物,洁净叙事,形成了自己的改
良中式语境,就好很多。
觉得她早先真是没开眼界,且有肤浅的虚荣心,重读《再见薇安》中的很多句子,都让
我偷笑。永远都 |
|
a***d 发帖数: 2374 | 20
临江仙 秋思
又是落花时候
汀洲水冷寒蝉
无眠永夜倚阑干
清风红叶里
明月小楼间
纵有幽欢佳会
奈何秋雨更残
忆来翻遍旧时笺
相思和泪醉
花落宝筝弦
上次诗社活动尚欠韩包子同学一幅字画,拖了两周,不好意思。韩包子同学建议写他最
满意的这首“临江仙”。最初想法是来个工笔,字则以瘦金书形式写,比较符合这种细
腻的情调。可是近来懒散得很,终于还是用了写意和行书,8开大小(1/8 全开)。构
思未免潦草,拍了照后才想到可以加个明月,可是再懒得重来了,明月和天空是后来PS
上去的。。。:P
如果明月天空不用PS,有一种方式可以做很漂亮的纹理,就是拿墨滴在水面,满意的纹
理出现后,拿毛边纸于天空的位置处覆上。待干后明月用国画淡黄色(白+黄)提出。
在这基础上再开始写字。
抱歉抱歉,以后如果有时间心情,当用心再作。 |
|
h****t 发帖数: 1640 | 21 哈哈,俺外行拿画画来作比,一不小心就被你这个内行抓住漏洞。。。。痛不欲生。 |
|
h****t 发帖数: 1640 | 22 为了支持论点,试找2个例子: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曲江二首】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有反对的吗? |
|
|
k*********e 发帖数: 238 | 24 俺脚得绝句转结很重要,若没有新意没有巧思区区不敢轻易落笔。seafood的话“兔起
鹘落”,“抓取动人一瞬”倒也暗合。 |
|
|
|
h****t 发帖数: 1640 | 27 恩。寨主兄弟就是厉害。
1,2 句还是铺垫,3,4 转结出彩,才见笔力。
那律诗八句呢? |
|
a***d 发帖数: 2374 |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千字文》 赫赫,我也说说个人意见。agree 狂草个人色彩太浓,是比较容易忽悠,特别是当代人
的书法。看过不少没什么章法就龙飞凤舞的。不过没有功底的人,狂草出来的字也一样
是没力度的,感觉很飘。真正临习书法,都是从楷书开始,没练好楷书之前,不适合练
行书和草书。
同样,古代这些书法家,都是练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写行书草书的。这里列出来的狂草不
多,只有宋徽宗和怀素的。狂草我不好乱说,我自己没写过。怀素和智永的小草,还是
有很多章法在里面,不过是灵活化用了。怀素的小草,每一个字的结构都令人赞叹。我
断断续续临了他的帖很久,每次都要被他的笔划安排折服,流畅自如,如“屋漏痕”。
楷书写得好,行、草字结构未必就能安排得好。
我哥哥练瘦金书练过很久,所以我对宋徽宗的瘦金书也算比较熟悉吧。瘦金书从楷书变
化而来,笔迹至瘦而不失其肉,章法亦是相当严谨,藏锋、露锋、运转提顿随处可见,
而且这些至瘦的笔划,没有足够的功力根本写不均匀,这可以作为工笔铁线描的基础。
智永的楷书不端正么?我觉得你或许还是先入为主,已经定义好“楷书”是什么了。:
-)智永的楷书,保留了很多六朝時代的特征,与后来欧体那种中规入矩、平整统一的 |
|
a***d 发帖数: 2374 |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千字文》 赫赫。可能我是因为有工笔深受其益的缘故在里头。瘦金书的风格,和工笔画非常协调。 |
|
G***O 发帖数: 839 |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千字文》 楼主画工笔的啊
仰视啊 |
|
h****t 发帖数: 1640 | 31 MMJJ 对 churchill 四首七律评得很细致到位,赞。俺来补充一下。
你说人家是MM,“可是C的诗别有一番温婉,是俺喜欢的,所以不是wsn......” 实际上非止一个人这样说。俺曾经在《兵器谱》里面这样说过:
青青曾经无意间说过一句话,“文字和人的性情是密切相关的”,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
颇知个中滋味,令俺山贼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比如诗词,如果不故意模拟作伪的话,其风格绝对是个人性情的映射。
比如我自己,写诗一触即发,奔涌直下,不喜羁缚,而且尤喜叙事长诗。经常恣肆有余
,而沉婉不足。而对于笔法,我偏爱白描勾勒,而不喜欢工笔细摹,小新常说我是 “
太祖长拳”,大开大合,简洁明快。打乒乓球,我也是左推右攻的快攻打法,简捷了当
。无他,性格使然。
而churchill ,则正好相反。心思缜密,写诗曲婉沉静,细腻精巧。某妹妹说他是“大
男人,小女人”,可谓一针见血,呵呵。所以他喜欢写律诗,于严苛的格律之下精心布
置,和美深婉,探骊得珠频出佳作。所以,我说其武功是 “天山折梅手”,变化
繁复,招式精妙。也是性格使然。
不过凭心而论,这几首习作平平无奇,只是作者的平均水平而已。一是作者没有 |
|
g***y 发帖数: 16371 | 32 是谁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从画面的工笔人物风格和色彩来看应该至少是解放以后的作品
当时他是一套十二张卖的,我就喜欢这一张,人家不单卖,只好全买了。。。:) |
|
|
g***y 发帖数: 16371 | 34 抓住,那些泼墨是在写意的基础上 而写意是在工笔的基础上
看似随意的一泼 心中却不知道要费多少思量
哪怕是泼的多了 心中那电光火石的一刹那也是得思索的 |
|
R*****g 发帖数: 682 | 35 中国画家眼中的理想男人:闲逸懒散、不修边幅,安享诗酒田园之乐,远离功名利
禄之途。美髯?可以有。腹肌?不存在。
2014年年中,中国男人的外貌突然成了传媒热门话题。一群专栏女作家大声讨论“
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以及“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针对的是今天的中国男人
。而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中国男人到底是以何种外表示人的呢?
用笔墨描绘,使理想中国男人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美男子的形象。轮廓柔和
慈眉善目、高贵富态威风凛凛,或者瘦小精干骨骼清奇,中式审美与帅气无关,与传神
有关。
魏晋风度流行时,褒衣博带、袒胸露臂的闲逸高士是审美主流;隋代阎立本《历代
帝王像》、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展示了当时体面的男性形象:正襟危坐、衣冠
楚楚;北宋李公麟的人物画兼用白描和淡墨,注意人物外貌特征和神态的刻画;17世纪
充满独创精神的人物画家陈洪绶,又用变形夸张把传说中的高古人物画出传神境界。
中国画家不对人写生,他们观察或想象,把性格特征牢牢记在心中,再画出来。他
们想表现的不是生理特征和服饰外表,而是人的心相。工笔也好,写意也罢,重点在传
神。画的是名人高士,表达的是画家的价值判断和做人态...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746 | 36 刘海粟以画论戏(zz)
梅先生的表演风格,以画相喻,应是工笔重彩的牡丹花,而花叶则水墨写意为之,雍容
华贵中见洒脱,浓淡相宜,艳而不俗。
谭鑫培的演技具有水墨画的风格,神清骨隽,寓绚烂于平淡,涟漪喁喁,深度莫测,如
晋、魏古诗,铅华扫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天资勤奋,实为廉美。
王鸿寿演老生以古朴见犹劲,演红生堪称一代巨匠,叱咤风云,不失儒雅,倚刀理髯,驰
马观书,壮不伤秀,已至化境,实具大泼彩风情,每观演出,给人的享受是瞠目结舌之余
,而后回味几十年。
孙菊仙黄钟大吕,激越高昂,似乎直而暗藏波澜,如焦墨写大鹏,苍老浑厚为其特色。
余叔岩淳厚自然,火候极好,如劲松清佳,笔有飞白,淋漓中见高远。
杨小楼如泰山日出,气魄宏伟,先声夺人,长靠短打,明丽稳重,纵横中不失精严,如
大泼墨做画,乍看不经意,达意实极难。
言菊朋苍凉中有低回之境,吐字清晰,行腔巧而又醇,独树一帜。
盖叫天如版画绣像,线条流畅,洗练沉雄,一动一静,一个眼神,从活脱中见功力;又
善妙悟,罗汉面人,皆能悟出奇招。
萧长华是漫画大家,谑而不虐,夸张不失其爽,诙谐出于严肃。
刘斌昆丑而不陋 |
|
b**********e 发帖数: 345 | 37 【仙意通玄】107斗丹决胜
“碰——”两道法术在空中一撞,爆裂开来,两个青衣青年同时被撞得倒飞出去,几乎
在同一时刻掉落在擂台下,双双呕出一口血来。
“哦——”周围观战的弟子发出一声叹息——没想到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刚才这两位师
兄打了半个多时辰,可谓势均力敌,打得很精彩,水准也很高,即使在这场大比之中,
也是难得的精彩战斗,众人也期待这场比斗的结果,没想到两人竟是两败俱伤。
一片惋惜之中,有人低声道:“这样的结果,会是平手么?”
旁边立刻有人接口道:“那不可能。这场比赛没有平手一说,何况是八进四中最为关键
的一场,胜了这场,就能入选这次玄冰大会,绝不可能有并列。”
先头那人遗憾的砸了一下嘴,道:“那要怎么办?会重赛么?重赛也好,我是看好蔡师
兄的,倘若重赛,必然是蔡师兄胜。”
旁边那人道:““好像也没有重赛的先例,看裁判怎么判 ...”
坐在裁判席位上的,是一个青衫少年,一直眯着眼睛,用手托着下巴,看起来好像神飞
天外,并没有注意场内。从决赛把一向深得好评的谢师兄换下,换上了这个不知所谓的
家伙开始,他就一直这幅样子,似乎全没把心思放在比赛上。众人心中不是没有意见,
不过一来大伙儿看的...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1379 | 38 千夜半垂着头,脊背绷紧站得笔直,只当身外的人、事全不存在。
他和宋子宁分别时,正在少年成长期,如今身高体型都已不同,哪怕长相还有三分
原来模样,但是顶着女子身份,再加上血族体质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就不信宋子宁一个
照面能认出他来。
琪琪却是笑容微微一僵,脸色立刻就冷了下来。
宋阀这位七公子在女色上名声不太好,颇有些风流不羁处处留情的传闻。当着她的
面盯着她的女伴看呆掉本就很没礼貌,偏偏琪琪和宋子宁做了二十多年表兄妹,决不相
信这个装模作样已成习惯的家伙,真会为了一个女人失态,这分明是当面给她难堪。
这时,旁边响起一声轻笑,叶慕蓝走了两步站到宋子宁身边,伸手牵牵他的衣袖,
然后语调轻快地说:“看着真是个可人儿,难怪我家子宁会一时忘了礼数。”她明明是
在夸千夜,说话的时候却盯着琪琪,“如此濯濯若花的美人,暖房娇养着都嫌不够周到
,琪琪你倒也舍得带出来餐风露宿。”
琪琪的脸色立刻沉下去。叶慕蓝这几句话背后的意思异常刻薄阴毒,只差直接指着
琪琪说她把内宠带到大庭广众来。周围陆续有人发现这边气氛不对,闻言顿时兴奋起来
,准备看一场好戏。
殷家和宋家虽...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39279 | 39 古龙做到了荡气回肠啊
古龙是写意派,金庸是工笔派
要说人物名字,显然是古龙起的名字远远比金庸的诗情画意啊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ttyKat (兮若妞儿她娘),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征文】品茗听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9 21:41:04 2011, 美东)
闲居品香茗,起舞弄清影。
手抚五弦琴,浅吟葬花曲。
夜凉静如水,情浓醉潇湘。
唯盼七夕日,为君理红妆。
轻扫芙蓉面,淡描柳叶眉。
暗香盈红袖,芬苒系蝶衣。
细梳流云髻,斜倚碧夜簪。
对镜引云鬓,当窗笑娉婷。
忽闻燕莺语,侧身遥相望。
落红景如故,君兮在何方。
曾经喜欢在有雨的夜晚,煮一杯清茶,推开窗户,伴着雨声,听琴,抚琴。空气里弥漫
的是雨后的芳香。那种味道,记忆犹新,多一分则太浓,少一分则太浅。而这样的夜,
最容易触及人心底最温柔最细致的角落。我喜欢在这样的夜里,将琴声送入雨中,让音
符随着雨点一起跳动,带着我缠绵的思绪,飘向远方。
我并非专业的演奏者,我只是,简单的喜欢一些古典的东西。我喜欢诗词歌赋,喜欢管
乐丝竹,喜欢工笔水墨,喜欢环佩汉服。很遗憾的是,我天生浮躁而又懒惰,所以上述
种种仅止于喜欢而已,未能精...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7016 | 41 翻译的不错。感人的小故事。归来兄工笔描画的能力不错。
你这个标题是英文名,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忽略了。要是换成校园里的爱情,可能看地人
数就大不一样了。 |
|
s**t 发帖数: 17016 | 42 ^_^,谢谢小妖。
我就是无聊,耍耍笔头,练习练习工笔刻画的基本功。 |
|
b*******n 发帖数: 53 | 43 32
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Jeff和我的生物统计都拿了A,他说这实在是难以置信。高飞竟然
也走运地给老板交了差,安安心心回国看他的陆子晴去了。
我和张凯还有Jeff一行三人去了加州。那风光。。。比我想象期待的差远了;不过,开心
的是人,有他俩我没法不高兴。最后一站,是Jeff在旧金山的家。
Jeff的家里古色古香,中国味很浓,确实如Jeff所说的那种很传统的家庭。Jeff的父亲年
已六十,现在却还做些生意,但都是拍板定音的角色,所以经常闲来无事以书画为乐。我
自幼对书画感兴趣,Jeff带我参观了汪父的书房。一进房间就纸墨飘香,浓郁的中国气息
让我倍感亲切,一下子就被房间里一幅幅或细腻或磅礴的国画给吸引住了。
‘象秦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对这些东西有兴趣,真是少见。’汪父笑吟吟的也走进书房。
‘从小学过几笔,只是觉得好玩罢了。’
‘那更是难得。秦小姐都学过什么画呢?’汪父仿佛很乐于与我交谈。
‘工笔画不来,写意学过点皮毛。’
‘ 是啊,我现在老眼昏花,也只能随兴画些写意。’
‘哪里,我看这幅工笔花鸟就很精妙传神,想必也是您的作品吧。’我指着墙上一幅鹂鸣
牡丹说。
‘呵呵,秦小姐真好眼力。这确 |
|
g***y 发帖数: 16371 | 44 哈哈,文章构思倒是很巧妙
不过一看就知道你没画过画,对画画几乎是一无所知
画画,无论画什么都不可能独立的去画
叶子根本就不能一片一片的画,更不可能画到一半,还有叶子的纹路肌理
别说油画了,就是工笔都不能这么画。那样费时不说是不会画好的。 |
|
e****n 发帖数: 4054 | 45 (07年的一篇旧文。)
对于我来讲,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日出是在大倜傥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的最后一个清晨。
那天早上我们不顾头一天在叠瀑峡(Cascade Canyon)14迈跋涉的疲劳,又一次四点起床
追寻晨光。这一次,我们没有选择河面平静可以看到群山倒影的“牛背湾”(Oxbow
Bend),而是在“蛇河凭眺”(snake river overlook)处停下了车。很多大倜傥的摄影
作品都来自这个视角,在这里至阳至刚与至阴至柔出现在一个画面里:远处,倜傥山势
险峻,冰川切割出来的几座主峰如刀削斧割,裸露的青褐色山脊只剩下薄薄地一片,如
利刃一般,刺破青天,直穿凌霄,峰顶附近的百丈之内更是直上直下,毫无植被覆盖,
罅隙中留有残雪。任凭是最灵巧的山羊或者武功盖世的英雄,恐怕也难得登上倜傥顶峰
。这若是兵家必争之地,断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半山腰处山势稍缓,土壤渐渐不
那么贫瘠,于是挺拔的青松如哨兵铺满了山间。再往下,是地质断层形成的平台一般的
草甸,开阔而平坦。近前来,蛇河蜿蜒,划开平原,恰好在我们面前划出两个优美的大
弯。如果把倜傥群峰比作枕戈... 阅读全帖 |
|
y******3 发帖数: 377 | 46 晚饭过后,众人在山里住下。婉涔自从怀孕了,就添了吃宵夜的习惯。吃了一天的斋饭
,肚子里却有了馋虫一搬,左右辗转着睡不着。索性披了衣衫起床到院子里走走。
明月皎皎,墨空静朗。小院子里一地的银光,山里的夜更凉些。
楚裕泽跟源明法师下棋才回来,就看她一个人立在园子里。
怕惊着她,于是故意放重了脚步,走了几步才开口问:“怎么还没睡?认床么?”
婉涔摇摇头,也不扭捏,“不,我是有点饿了。”
楚裕泽却笑了,“不早说。我去找小沙弥做宵夜给你。”
婉涔拦下他,含着点羞涩的味道,未几才说,“我不想吃那个。”
楚裕泽想了想她昨天的饭,才想起来怕是斋菜太素,她吃不下。便笑着说,“你等着,
我去山下头给你弄好吃的来。”
婉涔看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脸稍稍红了红,拉住他道,“你要我在这佛门圣地吃肉不
成?”
他本想说,你若愿意又有什么不可以。但婉涔又接着说,“我跟你一同去。”然后俏皮
的笑了笑。
楚裕泽心里便没来由的高兴。让她添了件厚衣衫,一同步行下山。
这时候楚老太太和方岚都睡下了,楚裕泽交代了守夜的小僧,留了个口讯,便同婉涔一
起往山下去。
两个人一同走着,楚裕泽手里提着一盏小僧给的灯笼,在她前面给她照路。阶...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1 | 47 到不是说为了吃饭才圆滑,其实大家都一样,没有理由让别人难受啊?
宝钗教育黛玉那一段说得很清楚,她根本就认为诗歌只是消遣,女工才是正事,
她要专心帮着香菱学诗那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呢
至于背后害人,无论当面如何都是很不好玩的
至于细节需要几次才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这些细节都是刻意工笔写出来的话,
可能一次就够了,如果是根据人生体验的自然而为,那只能说明人无完人,或者仁者见仁了 |
|
c****t 发帖数: 19049 | 48 第八十五章 犹带彤霞晓露痕
朱丝丝迷迷糊糊之际,却见叶昭端着一个小盘走进来,木盘上摆着蓝花瓷碗,碗里是热
气腾腾的米粥。
“喝点粥,有了力气就好了。”叶昭用调羹舀了一小勺,又轻轻吹气,送到了朱丝
丝面前。
朱丝丝本不想喝,但调羹送到了嘴边,只好轻启贝齿,慢慢将粥吮入嘴里。
喂了七八调羹的样子,朱丝丝轻轻摇头,叶昭就将粥碗放在旁边,又帮她盖了被子
,自去外屋沙发上睡。
朱丝丝看着桌上一凉一热两碗米粥,一时思潮起伏,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更
不知道什么时候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来,叶昭已经不在,桌头有一张纸笺,写道:“朱姑娘:好好休息,巡捕
房我会代朱姑娘报假。”
朱丝丝轻轻叹口气,倒有些内疚,可转眼,就见到了纸笺旁一双叠得整整齐齐的小
白袜,朱丝丝立时俏脸通红,咬着嘴唇,恨恨的哪囔了一句什么。
莎娃从乡下回来,自然要跑去看朱丝丝,那晚这个妹妹哭了一晚上,可实在不放心
。谁知道,朱丝丝根本就不在布行,莎娃不免有些怏怏,等甜心回来,她才又开心起来
,问起朱丝丝,甜心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接连几天,朱丝丝都没回布行,莎娃问甜心,甜心只说没事,莎娃本想去丝丝妹妹
的巡捕房找她,可仲裁委员会又组织...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49 第八十五章 犹带彤霞晓露痕
朱丝丝迷迷糊糊之际,却见叶昭端着一个小盘走进来,木盘上摆着蓝花瓷碗,碗里是热
气腾腾的米粥。
“喝点粥,有了力气就好了。”叶昭用调羹舀了一小勺,又轻轻吹气,送到了朱丝
丝面前。
朱丝丝本不想喝,但调羹送到了嘴边,只好轻启贝齿,慢慢将粥吮入嘴里。
喂了七八调羹的样子,朱丝丝轻轻摇头,叶昭就将粥碗放在旁边,又帮她盖了被子
,自去外屋沙发上睡。
朱丝丝看着桌上一凉一热两碗米粥,一时思潮起伏,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更
不知道什么时候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来,叶昭已经不在,桌头有一张纸笺,写道:“朱姑娘:好好休息,巡捕
房我会代朱姑娘报假。”
朱丝丝轻轻叹口气,倒有些内疚,可转眼,就见到了纸笺旁一双叠得整整齐齐的小
白袜,朱丝丝立时俏脸通红,咬着嘴唇,恨恨的哪囔了一句什么。
莎娃从乡下回来,自然要跑去看朱丝丝,那晚这个妹妹哭了一晚上,可实在不放心
。谁知道,朱丝丝根本就不在布行,莎娃不免有些怏怏,等甜心回来,她才又开心起来
,问起朱丝丝,甜心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接连几天,朱丝丝都没回布行,莎娃问甜心,甜心只说没事,莎娃本想去丝丝妹妹
的巡捕房找她,可仲裁委员会又组织...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50 第五话 青帝织锦
“他死了?那后来呢?”潋的追问敲醒了墨尘的沉思。
“后来……我就到下界找他了。” 回眸,轻笑,绝色的容颜宁静清雅,波澜不起,“
因为,我欠了杨筝一样东西。”
“什么?”
“——眼泪。我的一滴眼泪。”红尘俗世中那双眼眸虽染上了风尘,却不改当年的清澈
和执着。
“可笑,墨尘啊墨尘,我还以为你是如何超凡脱俗的人呢。没想到你也和一般的凡人无
异。”
“那是因为你还不懂……”墨尘自顾自地笑了,“其实,我最想做的就是一个凡人,跟
在他身边的一个凡人。我的愿望仅此而已……”
“凡人?我想你的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了。”清冷月色下的容颜一笑倾城,转瞬又恢复
秋霜似的冷。“最后一个问题,告诉我,织锦在哪?”
“织锦?天帝之师,一人之下,众仙之上的青帝织锦?”墨尘真的有些诧异。
“是的……我记得你见过他。”
深邃的眸子如水波,泛开一波波浅淡的笑意。“是啊,我曾经在天翔祭上见过他一面。
”那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那朵长于天界土壤的旷古幽兰。
****** ******
天翔祭,天界上仙每三千年一次的盛会。
小雪初晴。
灵霄殿前,千枝万树绯滟点点,繁华绝艳胜似红尘一梦。琼玉枝头,每一朵,每...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