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师心自用
1 (共1页)
Y**u
发帖数: 5466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度一切众生否?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21 11:50:14 2011, 美东) 提到:
大乘常说佛发心度一切众生。「佛法」不如此说。佛度有缘而已。如<佛遗教经>说,未度者,留下得度因缘。
<大般涅磐经>中,佛对须跋陀罗说,唯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无八正道无圣果。
从「佛法」到大乘,有些观点改变了。
杂阿含965经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世有边耶?』答言∶『无记。』『世无边耶?世有边无边耶?世非有边非无边耶?』答言∶『无记。』瞿昙于何等法而可记说?」
佛告郁低迦∶
「知者、智者,我为诸弟子而记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
郁低迦白佛∶
「云何,瞿昙!为诸弟子说道,令正尽苦,究竟苦边,为一切世间从此道出?为少分耶?」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第二、第三问,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
尊者阿难语郁低迦外道出家∶
「汝初已问此义,今复以异说而问,是故,世尊不为记说,郁低迦!今当为汝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国王有边境城,四周坚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上疏前已备好一口棺材
公元1587年,即大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很是平淡无奇。后来史学家黄仁宇偏偏从这最平淡的一年入手,写成了名著《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也就从此广为人知了。
这一年,天下除了京师干旱并地震,黄河小有决堤外,偌大的中国的确没有多少大事。这一年,却有两个人几乎同时去世,而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和影响,显然要比当时的皇帝万历还更大些。这两人一文一武,文者是海瑞,武者是戚继光,均是当时名动天下的人物。甚至三百多年后,海瑞还做过共和国政治斗争的工具。
戚继光晚岁凄凉,当时他已因张居正去世而失去靠山被罢官闲居,和他来往的只有不多的几个朋友。海瑞则不然,他死时是南京右佥都御史,品级为二品,算得上当朝大员。但两人身后之事同样凄凉:他们都是家无储粮,两袖清风,甚至连下葬的费用也得靠朋友们筹措。不同的是,戚继光在生前叱咤风云,平定了为患东南多年的倭寇,并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一批至今还不乏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兵书。如果不是晚岁过于凄凉,戚继光的人生也算得上美满了。海瑞却不一样,他死时人们发现他用的是葛布帐子和破木箱,“有寒士所不堪也”。这虽然为他赢得了清官的称赞,但终其一生,... 阅读全帖
N******K
发帖数: 10202
5
王岐山的“新颜色革命”正将中国逼入险境
——薄熙来案“终审”后的思考之五
薄案终审后,本博即指出了要警惕王岐山 “灭党式反腐”,除少数清醒者外,和者甚
寡。时隔半年多,至少高层中发现王氏用心险恶者日多,民间也嗅出异味。其 实,从
天安门撞车到昆明砍人、再到乌鲁木齐的“欢送炸弹”都表明:倒薄后发起的“王氏反
腐”,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新颜色革命”,导致了中国高层政治的日渐 失序,正将国
家逼入险境。
1 、颜色革命与反颜色革命,曾在中国长期僵持
颜色革命,是上世纪开始的全球性 “市场化+民主化”运动,其以颠覆“独裁政权”为
目标,以街头政治为手段,以西方支持为背景。这一革命已广获战绩,尤以苏东社会主
义政权全面垮台为著。
但自 “六*四”起,这场革命在中国僵持了20多年而未果。颜色党与反颜色力量双方,
一直各自占据了某些政治制高点:
—— 颜色党方面的制高点是:两极分化日趋扩大,贪污腐败无力阻遏,多数民众赞同
“普世”,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已降至最低;
—— 反颜色力量方面的制高点是:诸多国家颜色革命后分疆裂土,内战四起,社会倒
退,中国公众害怕社会动乱,默认了中共是维护稳定与统一力量;面对群...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6
清朝的国运,乾隆时要算极盛,而衰机亦伏于此时。原来所谓八旗兵,它的种类,是很
杂的,它的程度,也是很低的。在关外的时候,虽然以勇悍著闻,而入关之后,它的性
质,就起个急剧的变化。当吴三桂举兵时,八旗兵已经不可用了。而谋生的能力,又是
没有的。到后来,生齿繁殖,就反生了一个生计困难的问题。(清初旗兵的饷银,比绿
营加倍。居京师和在外省驻防的,所占的都是肥美之地。然而并不能耕种,都是典卖给
汉人。饷银入手,顷刻而尽,往往预借到一两年。初入关的时候,旗民奉亲王府之命,
四出经商。又或以卖人参为名,到处骚扰。
因此就禁止他们,不准经营商业。旗户欠债很多,圣祖曾代他们还掉。又屡加赏赐,也
不久即尽,并不能经营事业。乾隆初年,曾行移垦的法子,把他们移殖于拉林河阿勒楚
喀等地方,不久,就多数逃走了。)旗兵如此;其绿营兵也承平岁久,实不可用。
高宗颇以十全武功自夸(平金川,定伊犁,服廓尔喀各两次。并定回部,安南,缅甸,
台湾),其实天山南北路的平定,一半是适值天幸;安南、缅甸、廓尔喀三役,都弄得
情见势绌,掩耳盗铃;金川之役,尤其得不偿失。嘉道以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就
弄得手足无措了。
高宗是个侈...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7
来自主题: Joke版 -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
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
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真基督徒对圣经的看法
看书要虚心。无神论者肯定也承认,圣经是很重要的书,于是看圣经更要虚心。如果刚
刚拿起一本书,就打定主意不从里面吸取营养,而是找茬、挑错,可能最后能挑出一箩
筐鸡毛蒜皮的小错,甚至可以把认真学习的读者驳倒,可是他飞了很多时间精力,不是
都浪费了么?相反,如果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对那些typo不过分注意,反而能受益
匪浅。
有些无神论者熟读圣经,连大多数基督徒也自叹不如。可是我们也可怜他们,读了半天
,除了更加师心自用,骄傲自大,连先知甚至上帝都不放在眼里,还得到了什么?我们
基督徒则不然,我们可能只熟读了四福音,甚至四福音也未必每句话都牢记下来了,可
是每读一段,都尽量理解,学习,每理解了一点,自己对基督神性得体会就多了一层。
我们理解的可能不够好,但或多或少,都有益身心,不知道那些无神论者熟读圣经,又
得到了什么!
这里指名提一下班主dhzdhz。他对圣经研究很深,我相当佩服,可是他的方法是错误的
,我也相当遗憾。dhzdhz是学物理的,我想请问:你学量子力学的时候,是主要掌握量
子力学的应用,理解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呢,还是死死地抓住“薛定锷猫”之类一些古
怪问题,诋毁量子力学,认为
x*********o
发帖数: 208
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密宗断惑论》密咒功德
索达吉堪布
又“密宗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
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
麻烦,所以学密的人著魔的机会多。”
说出这番话的人实在缺乏对密宗的基本知识。《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解释密咒时
云:“梵语幔达,译为救识或救意之义,立名密咒,即是识为智慧,救为方便故,此二
双运者,或此安乐速时能救护意识者,总之是一种殊胜方便名为密咒。”密咒祈祷的大
部分是佛菩萨,也有的是已皈依了三宝的世间善神,他们的时时随身护持正是自己迅速
证悟的保证,岂还有因害怕而躲避的道理?至于一般的狐仙之类,与密法无任何瓜葛,
且正好可以用密宗的方便进行对治,还有一类咒语则是事业咒语,如迎请咒、缘起咒、
灌顶咒等,因此不知“学密人著魔的机会多”这一结论有什么事实根据。其实不论学密
学净,参禅学教,只要修学的人见地不到,执著深重,都会使魔得便,产生著魔的机会
,而不在所学的是哪一种佛法。而且恰恰相反的是,修学密宗著魔的机会更少,因为密
宗里有着许多降魔的殊胜方便法。各个仪轨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驱魔咒、止魔咒等,
密法中还有诸佛菩...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天下节度 正文 第九章 167 父子
此时已经是八月,这广陵本是鄙湿之地,再加上烈日灼晒,更是热气上涌,整个广陵城
倒好似一个大蒸笼一般,热的人恨不得将身上那身皮都扒下来。杨行密所住之处四周满
是柳林,只听得满耳蝉鸣,虽然如此,气温还是不低,饶是杨行密这般平日里十分勤勉
之人,在这等天气里也就穿了件汗褂,斜倚在竹椅上,闭目养神,其子杨渥则在旁边一
边为其打着蒲扇,一边随口说些有趣的闲事,讨老夫欢心。
“父亲,孩儿心头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却不知当问不当问?”
杨行密惬意的伸展了一下脖子,随口应道:“问吧,你我父子之间还有什么当问不
当问的。”
杨渥笑道:“孩儿却是要知道,父亲身上到底有多少条伤疤?”
听到杨渥问出这么孩子气的问题,杨行密不由得哑然失笑,坐起身来,笑道:“这
个倒是未曾数过,某家自结发以来,历经生死之间何止数百,哪里记得这个,不过今日
既然渥儿开口了,便数上一数吧!”
说到这里,杨行密站起身来将身上的汗褂脱去,一边抚摸着小腹上一道已经几乎看
不清楚的疤痕一边回忆,声音不知不觉间也变的悠远起来“这要算是最老的一条了吧!
那时我还未曾从军,在庐州为盗,一次贩运私盐,遇上缉拿私盐...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1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三 8

那末“全心、全灵、全意爱天主和爱人如己”[11]在某时某地能不能也成为非正义的呢
?凡违反天性的罪行,如所多玛人所做的,不论何时何地都应深恶痛绝,即使全人类都
去效尤,在天主的定律之前,也不能有所宽纵,因为天主造人,不是要人如此自渎。天
主是自然的主宰,淫欲玷污了自然的纪律,也就破坏了我们和天主之间应有的关系。
至于违反风俗习惯的罪行,应随不同的习俗加以禁邂,某一城市或某一国家,或因习惯
或由法律所订定的规章,不应为市民或侨民随意破坏。任何部分如与整体不合即是缺陷
。但如天主所命令的和一地的习惯规章抵触,即使从未执行,应即实施,若已废弛,应
予恢复。君王有权在所统治的城邑中颁布前人或本人从前未曾制订的新法,凡是服从新
法,并不违犯本城的旧章,而不服从恰就违反本城的制度,因为服从君王是人类社会共
同的准则,那末对万有的君王、天主的命令更应该毫不犹豫地服从。人类社会中权力有
尊卑高下之序,下级服从上级,天主则凌驾一切之上。
对于侮辱他人,或对人施行暴力,二者都是蓄意损害他人的罪行,则和违反天性的罪行
相同。这两种罪行的起因,或是为了报复,如仇人的陷害仇人;或为夺取别人所有,如
强盗的抢...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2
另外,用声闻乘经典去质疑菩萨乘的经典,就有点拎不清了。
佛陀自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声闻乘是修不出究竟佛慧的。
关于三乘,这里估计没人能靠自己的现量和比量来判断,只能靠圣言量。
问题是有人是师心自用来判断什么是圣言量,
连四阿含里不合自己观点的都能套个部派佛教的帽子,弃置不用,
这个圣言量到最后变成“自心量”了。
对于这个,只能衷心祝福他们多积累点波罗蜜了。
b*****l
发帖数: 382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信仰大乘15年后的认识
很有趣。
从空泛,大而无当和打风车上来看,
原教旨主义和基督教们攻击佛教的内容很类似了。
原教旨主义真是‘原’无极限阿,
都到了“只有《杂阿含经》才能代表世尊的原始法教”的地步了。
不过这样标准明确,至少表面上尊重‘圣言量’,
也许比师心自用的从阿含和大乘经论里来截取判断什么是世尊法教,
把‘圣言量’庸俗化,最后变成“自心量”的还要好一点。
更搞笑的原教旨主义动不动搬出什么象法出,正法灭什么的,
问题是佛陀只说从正法到象法,再到末法,从没有说什么正法复兴,
那么标榜原始佛法的原教旨主义论调算什么呢?
想一想很有趣,也很可怕。
b*****l
发帖数: 38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 中 庸 》- 道不远人
牛掰啊,“佛心通”这个词总结的精辟。
大S们不管怎么抉择来抉择去,大多是师心自用,把自己当作佛的代言人而已。
i***r
发帖数: 292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四、结集三藏
(一)为正法久住
佛陀作为佛法的创觉者、觉行圆满的大智者,而成为僧团的当然领导者,引领具
足善根的众生走向解脱的彼岸。但色身无常,佛陀年届八十,也垂垂老矣。而佛陀千劫
难遇,他的涅槃,对无明众生来说,将是怎样沉痛的一件事!诸佛之法虽然是法尔常住
的,但五浊恶世中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当“相似
像法”出现于世间,诸比丘于佛、于法、于律、于随顺教、于诸梵行、于佛所称叹的,
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佛法渐没。因此恶众生出现于世:非法言法,法言非
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乃至欲行诸恶,乐行诸恶,成就诸恶。[49]做为一个真正的
佛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痛心疾首的呢?
但就是在佛陀涅槃之时,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如经中说:
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拔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
。彼者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迦叶闻已,怅然不悦。[
50]
这位闻佛涅槃觉得庆幸的释种比丘,《四分律》与《五分律》中也说是拔(跋)难陀
,《摩诃僧祗律》中说是摩诃罗,《善见律毗婆沙》中说是须跋陀罗摩诃罗,《十诵律
》则说是一个“顽愚...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7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因为这里有批现代人,自以为找到了比更接近佛陀年代的人
所了解的佛法还原始的‘现代’“原始”佛法。
他们不但不承认大乘经,连南传经典如果不合他们的意,
也就变成只是印度传说,随顺印度世俗等等。
大概就是师心自用,把自心和学术考据当佛佗而已。
b*****l
发帖数: 382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先能能清楚‘以自为洲’是什么意思吧。这种扭曲,倒是一贯的有邪师的特征。
‘师心自用’不是‘以自为洲’,
否则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都是‘以自为洲’了。
《长阿含经》
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 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b*****l
发帖数: 3821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因为这里有批现代人,自以为找到了比更接近佛陀年代的人
所了解的佛法还原始的‘现代’“原始”佛法。
他们不但不承认大乘经,连南传经典如果不合他们的意,
也就变成只是印度传说,随顺印度世俗等等。
大概就是师心自用,把自心和学术考据当佛佗而已。
b*****l
发帖数: 382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度一切众生否?
先能能清楚‘以自为洲’是什么意思吧。这种扭曲,倒是一贯的有邪师的特征。
‘师心自用’不是‘以自为洲’,
否则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都是‘以自为洲’了。
《长阿含经》
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 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b*****l
发帖数: 382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这里的‘现代’‘原始’‘佛法' 和小乘要分开,不要打翻一船人。
小乘也是严谨的佛弟子。
这里很多人大概就是师心自用,极度自大的表现。
都是初学者,结果好像各个都要比历代结集的阿罗汉牛,要自己鉴定什么是佛法。
还有的人,连初果都不敢自称,连法眼净都没有,
就敢拿着几个读本鉴定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佛法。
b*****l
发帖数: 382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这里的‘现代’‘原始’‘佛法' 和小乘要分开,不要打翻一船人。
小乘也是严谨的佛弟子。
这里很多人大概就是师心自用,极度自大的表现。
都是初学者,结果好像各个都要比历代结集的阿罗汉牛,要自己鉴定什么是佛法。
还有的人,连初果都不敢自称,连法眼净都没有,
就敢拿着几个读本鉴定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佛法。
r*****g
发帖数: 47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师心自用很好。新版表不错
与人交往,不求改变他人,
但求改进自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燃自己的明灯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萨还是凡夫
修习如来藏法门,将所有不同都看成虚妄分别,虽然能减少因不同生起烦恼,处事圆融
,变善了;而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就是会失去明辨力,不依不同而善巧缘起,不分善恶
,而是师心自用,自我陶醉于内心。
<维摩诘经>虽说不二法门,也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个能善分别
诸法相,修习如来藏法门的不要忘了。
Y**u
发帖数: 5466
27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传授如何求财
佛陀本来就是五乘说法,人天乘也是其一。
这里有些人所谓的三法印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一法印:师心自用而已。
不合意的加个后人伪造就可以了,反正只有他信的是佛陀的原意。
幸好这时杂阿含,不能扣个不是修多罗不是核心教义的帽子,
但是估计很快还会有人说北传杂阿含有诸如部派增添,南传是否有此经之类的话了。
b*****l
发帖数: 382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婴灵作祟之说
看来你连啥是迷信都是一团混乱,就是师心自用而已。
你是迷信你自己幻想的“迷信”。
b*****l
发帖数: 3821
30
有个词叫师心自用,
大多数人都是信自己愿意信的,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甚至于物质需要。
b*****l
发帖数: 3821
31
两个成语已经说过了,就不解释了。
师心自用,叶公好龙。
b*****l
发帖数: 3821
32
有个词叫师心自用,
大多数人都是信自己愿意信的,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甚至于物质需要。
b*****l
发帖数: 3821
33
两个成语已经说过了,就不解释了。
师心自用,叶公好龙。
b*****l
发帖数: 3821
34
自以为聪明人的,瞧不起大妈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未必怎么样,
大家信的都是师心自用教,都是信自己而已。

”。
x*********o
发帖数: 208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断惑论》密咒功德
索达吉堪布
又“密宗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
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
麻烦,所以学密的人著魔的机会多。”
说出这番话的人实在缺乏对密宗的基本知识。《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解释密咒时
云:“梵语幔达,译为救识或救意之义,立名密咒,即是识为智慧,救为方便故,此二
双运者,或此安乐速时能救护意识者,总之是一种殊胜方便名为密咒。”密咒祈祷的大
部分是佛菩萨,也有的是已皈依了三宝的世间善神,他们的时时随身护持正是自己迅速
证悟的保证,岂还有因害怕而躲避的道理?至于一般的狐仙之类,与密法无任何瓜葛,
且正好可以用密宗的方便进行对治,还有一类咒语则是事业咒语,如迎请咒、缘起咒、
灌顶咒等,因此不知“学密人著魔的机会多”这一结论有什么事实根据。其实不论学密
学净,参禅学教,只要修学的人见地不到,执著深重,都会使魔得便,产生著魔的机会
,而不在所学的是哪一种佛法。而且恰恰相反的是,修学密宗著魔的机会更少,因为密
宗里有着许多降魔的殊胜方便法。各个仪轨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驱魔咒、止魔咒等,
密法中还有诸佛菩...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6
他有修南传么?大概是师心自用的挑挑拣拣,
南传就那几本典籍,如果不是歪曲,似乎也是没读全过,不清不楚的。
m*******u
发帖数: 30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39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2
第二章适逢经济和思潮变革之会的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两害取轻”的抉择
左宗棠在《重刻〈海国图志〉叙》中指出,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
先进政治家思想家,试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来拯救清王朝垂危统治的改
革主张和措施,由于顽固势力的破坏阻挠而被扼杀,以致“廿余载事局如故”,
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毫无革新和前进;20年后,清政府处于太平天国革命和
英法联军入侵双重压力下,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却又将“师夷
长技”提到了实践的日程。这也就是说,“师夷长技”的变革,没有能在抵
御外侮也即所谓“制夷”中实行,而却在镇压人民起义中实行了。
清政府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不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开
始就定下来的,而是经过四年的酝酿讨论和各种“力”的较量后,认为只有
这样做才能达到挽救清王朝的危亡局面的目的,从而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太平军成为清王朝之“害”始于1851年。1856年在太平军摧枯拉朽般
打击下,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清政府,又遭英国和法国的武装侵入。面对太
平天国和英法联军内外两大敌人的清朝统治者,从天朝至尊和统治利益出
发,当然要用两个拳头同时打向内外两重威胁。但事实上,这...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1
一位密宗师兄谈他对“净空法师”的多次认识!很精彩!
对于净空法师这样的影响巨大的人物,不要轻率地下言批评,要批评,也要慎重严谨,
就事论事,否则,不仅在别人眼中,显得有我执骄慢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不顺
威仪的。 《华严经》云:「于善知识所有教赦皆当承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莫见过失
」,如果我们常能思及此意,那么很多争论也许就能平息。这点,南老【编按:南怀瑾
大德居士】曾有过教训。他在年青时,对于太虚法师的许多作法,曾很不以为然,不是
南老如此,他的师父袁老也是如此。他们当时认为太虚老是「政治和尚」,没有什么修
持,对于他总是直呼其名的。结果有一天,报纸上注销了太虚法师的一首偈子,就是著
名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那首,南怀瑾先生一看,大呼不妙,觉得自己以前错
了,从这首偈子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是具大手眼的善知识,绝对有修证。他急忙跑到
师父处,说师父,我们以前都看错了。袁老说是的,也很是后悔。从这之中可以看出,
南老真是了不起,从偈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原来实有修证,从而理解他以往的一切作法
,皆是善巧方便,故非但没有过失,还具大功德。而我们这等下劣根器者,怕是没有南
老袁老的本事...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