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幻相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境相連故,能知如鼠毒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
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
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
复如是。阿难是诸狂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
出还从目入。即此花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花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
翳空旋当翳眼。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
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
於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
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
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8160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三种修行法
☆─────────────────────────────────────☆
Yisu (yisnotme) 于 (Fri Aug 28 09:08:15 2009, 美东) 提到: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
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止禅的修法]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
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观禅的修法]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
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
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禅宗的禅]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
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
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
s*******1
发帖数: 19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元 真 九 问--序 (zhu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2k2g.html
坐在这个地方的这个人,你们把他称为老师,可是他,仅仅是“寂灭”在万有当中的一
个“幻相”,通过这个幻相来讲“寂灭法”。但是这个幻相当中,因为累世轮回造就的
因果、习气、业力导致的三界内的性根形成的我“识”,导致表面的这些思维和情感波
动,在寂灭海,是不能承认现有的这个人性是“真理”的。我为什么一直不承认我是你
们的老师呢?不是我在谦虚,修行者的谦虚、谦卑,和骄傲、狂妄是一样的东西,它都
是偏离真实的虚妄。
我讲的都是实话。真理没有老师,谢安朔仅仅是寂灭海投射在万法之内的一个记忆;不
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业力因果,因缘和合的产物,这个宇宙中没有一
个永恒的主宰,亘古不变的上帝,真的没有,一切都是众生的妄想,需求,业力因缘聚
合,妄念习气的幻想,成就了那些宇宙中所谓的“神灵”,性根消散,识性寂灭,法我
皆空,你们就会知道,一切神灵和宇宙世界,都是因缘和合的妄想成就,
宇宙之中,真理无相,就是通过万法展现,万有轮转彰显空性,不生不灭,不随万法聚
合流转改变的“无自性”真如;...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5
世尊把世间万相分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
无论是修行还是做人,都从认识自我开始
先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充分了,开始去感悟非我;
超出自我非我的为众生相;
认识万相后所觉察证悟的相的存在的这个概念则为寿者相
说的好像很空泛
但是很实在
比如因为憎恶这五浊恶世而求解脱
因为爱恋自我而求神通
或是自己的修习因为别人的毁誉而产生嗔喜
都脱不开'我相'
......
无四相也就是所谓的'四大皆空'(且不说风火地水那四大)。
世尊说一切相是幻是虚妄,但执著在幻相上有了爱恋或憎恶,就是妄上加妄
反而加深了无明,成为修行的障碍
做人也类似吧,人情往来是正常,不管是邻里还是亲朋
脱不开俗世就逃不开这些缘分往来
这些都是'相',虚妄也好,现实也好
但,在这个'相'上加上自己的得失心或攀缘心,因为人情往来产生憎恶爱恋,
幻上加幻
我们就这样深陷在红尘中了
。。。
世尊所说经文虽然留给众生,但当时直接听众是菩萨。
修行境界不一样,对世尊所说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吧。
我这样的凡人说‘相’,是真说世间存在的万相,试图去理解存在的那些‘相’,因为
还没到看透的境界
世尊和菩萨说的时候所说的‘相’是心相,因为他们都早...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6
第二依譬喻显三自相义
1 幻师幻事喻
在这个地方《解深密经》就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
,积集草叶木瓦砾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
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愚夫见已执以为实,因为幻相迷惑觉慧,依之发起实
有象身马身车身步身之想,乃至发起实有种种财谷库藏等身之想。依止此想执著事物真
实存在,那么这个就成了遍计所执自性。在依他起如幻的依他的影像上面,执著有一个
不依他的有个绝对自性存在的有常恒存在的这样的一个实体,这就是把依他起错误认识
成了遍计所执。那么我们在依他起相上面远离遍计执的错误去认识,不再计执遍计所执
性的真实存在,不再计执有个真实的实我实法,而了悟依他起的真相,那就是圆成实性
,所以圆成实性就是依他起的真实相。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看三自性仍然是从认识上
立论的,当认识生起时,有种种或见惑相的现象显现,依此相显现的时候,我们分别发
生了解,依止错误认识就成了遍计所执,去除了错误认识不再计执遍计所执自性存在的
时候,依他起的真实相圆成实相就显现。所以无著菩萨说,在依他起自性上,若得遍计
所执就不能得圆成实性;若得
a*****y
发帖数: 3318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第八章 时间问题
现代物理学已从牛顿的绝对、普适的时间概念,演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顺应的时
间,亦即可依观察者的运动或引力大小而变慢或加快。时间已失去普适性:一个人的过
去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未来。物理时间和你我所体会的心理时间有何差别?“时光似箭”
所代表的时间呈单一方向前进的意义到底是真的,还是时间的方向是个心理构念?
郑:法国哲学家巴许拉说过,“对时间的冥思是通往玄学的第一步。”但时间绝对
不是个容易理解的概念。圣奥古斯丁在第四世纪时就说:“何谓时间?要是没人问,我
知道;要是有人问起,我试图解释,那我就不晓得了。”
时间不仅在玄学上举足轻重,更在物理学上扮演重要角色。物理学家在研究自然造
化的时候,常常遭遇到时间问题。这乍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很矛盾,因为时间测量的
是短促期间,而物理学家却一直在找寻法则,也就是说,在找寻不可变的永恒关系。但
是,时间概念却不断萦绕物理学家的心头。
伽利略在十六世纪时就引进时间观念,做为他研究移动体的基本物理维度,但以力
学定律提供第一个时间定义的却是十七世纪时的牛顿。他以阐明物体在时间中连续运动
的位置和速度,来界定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牛顿时间是绝...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One more question on 生灭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Wed Nov 2 10:30:26 2011, 美东) 提到:
I read more of runsun's post: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23515.html
and I seem to understand more of what he has said.
One question remains, especially on this entry of his: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524839_0.html
I have no problem to accept this statement:
这个世界,真正存在的,只有一刹那,短短的一刹那。
However, I don't think that his example using 天上有很多的星星, which may
have faded before th...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0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
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
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
《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
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
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
。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
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
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
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
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C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6.html
102.无为有为
反过来也不可以说天天行菩萨道是“我有心”,这和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样
的,我觉得老子很可能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他讲的和佛讲的相当吻合,你看“为
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做世间学问是增长
执着的,累积知见越学越多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院士,知识越学越多,包括许
多所谓的佛教学者、那些习惯于用外道知见来批判佛法的人,书都读了很多啊说食数宝
入海算沙“日增”,而为道是日损的,修行是减的,减法执、我执的,是减的是负记帐
,不是我们修行以后有个大功德山在那里堆着,不是的,而是通过修行我们把自己内心
的种子旧债给消掉而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到最后我执、法执、种子库都去掉
了,就如药山惟俨禅师说的“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当你把我执、法执、种子库
都消干净的时候,真正纯粹的佛性就会出现(诸幻灭尽,非幻不灭---《圆觉经》)。
而当那个东西出现时,那种体认你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形容它的,说它是东西就不对了
,这是另... 阅读全帖
w******o
发帖数: 44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三十八节课
最后总结性地讲《金刚经》的功德: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
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须菩提,若有人以遍满无量无数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此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衡量。
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殊胜的菩提心,念诵受持此经,为人演说,即使只有一个四
句偈,所得福德也远胜于前者。”
〖发菩提心〗:我们念《金刚经》时,最好之前能念三遍皈依、发心,之后作一遍回向
,若以此三殊胜来摄持,不管行持什么善法,功德都会更加增上。
〖为人演说〗:你们若有讲经说法的机会,应该多讲一点《金刚经》,一方面汉地信众
愿意接受,另一方面,我们有传承,也比较方便。如果传讲全经的条件不具足,为别人
演说下面的偈子,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只要发一个清净心,功德也是非常大,这就是积
累资粮的最好方法。
为什么功德很大呢?因为读诵、受持、演说属于十法行,而且经中主要讲了般若空性,
它是一切诸佛的出生处,因此功德不可思议。
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云:“世间上有三种功德最大,一是发菩提心,一是宣说
大乘佛法,一是观想空性。”所以...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9 13:08:29 2013, 美东)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专访宗萨钦哲仁波切
采访内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下用简称)以英语作答,由姚仁喜翻译。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书被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喜爱,我想有一个原因,就是书里的逻辑和
理性——相对以前的佛教经典书籍而言——更接近我们习惯了的现代语言阐释系统。您
同意吗?通过您的书领会的佛教精义,对现代社会是一种解构,但当讲到“一切皆空”
的时候,我又有一种新的“被建构”的感觉。佛教是否也是一种建构呢?为什么要相信
您的说法呢?
宗萨钦哲仁波切:事实上,原始佛教的教法,非常简单且直截了当。但是,像我们这种
传统的佛教社会,历经多年产生了多种文化的执著、禁忌与习惯,于是就创造出了许多
我所谓的“花边装饰”(sidetrappings)。但我们必须记住,这些都是必要的,而且...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 性灵与磁电
一 性灵与磁电
科学上许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种假设,根据这种假设,从各方试验,都是符合的,
这假设就成为定理了。即如地球这个东西,自开辟以来就有的,经过了若干万万年,人
民生息其上,视为固然,于地球之构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百年前,出了一个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说:“地心有引力,把泥土沙石吸成一团,成为一个地球。”究竟地心
有无引力,无人看见,牛顿这个说法,本是假定的。不过根据他的说法,任如何试验,
俱是合的,于是他的假说,就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都知道:凡是有形有体之物,都要
受引力的吸引。到爱因斯坦出来,发明相对论,把牛顿之说扩大之,说:“太空中的星
球发出的光线,经过其他星球,也要受其吸引,由于太空中众星球互相吸引之故,于是
以直线进行之光线,就变成弯弯曲曲的形状。”这也是一种假说,然经过实践检验,证
明不错,因此也成了定理。从此一般人又知道:有形无体之乐线,也要受引力之吸引。
我们研究心理学,何妨把爱因斯坦之说再扩大之,说:“我们的心中,也有一种引力,
能把耳闻目睹,无形无体之物吸引来成为一个心,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我
们这样的设想,则牛顿三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适用...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5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佛教和与世无争。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
采访内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下用简称)以英语作答,由姚仁喜翻译。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书被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喜爱,我想有一个原因,就是书里的逻
辑和理性——相对以前的佛教经典书籍而言——更接近我们习惯了的现代语言阐释系统
。您同意吗?通过您的书领会的佛教精义,对现代社会是一种解构,但当讲到“一切皆
空”的时候,我又有一种新的“被建构”的感觉。佛教是否也是一种建构呢?为什么要
相信您的说法呢?
宗萨钦哲仁波切:事实上,原始佛教的教法,非常简单且直截了当。但是,像我们
这种传统的佛教社会,历经多年产生了多种文化的执著、禁忌与习惯,于是就创造出了
许多我所谓的“花边装饰”(sidetrappings)。但我们必须记住,这些都是必要的,
而且历经数世纪以来都发挥了作用。它们也会改变,我们今天认为是直截了当的东西,
说不定在50年内,就会被认为非常繁琐复杂。虽然我很想独占直截了当介绍佛教的功劳
,但我必须很诚实地说,所有功劳都应归属于佛陀本人,以及我的上师们。
佛教是有一种解构的元素在里面,但它并不解构现代或古老社会——社会本身并不
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一...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指归
元音老人
一九九九年秋
甲 关于佛法的修证
众生同具和佛一样的无漏智性,本无差别,但因迷于事相,各个造业不同,迷惑的
深浅也因之各别,向道的根器就有智、愚、慧、拙的分别。在这种不同的根基上,我佛
慈悲,为了适应众生,犹如医生治病,应病与药一样,说了种种不同的大、小、方、圆
、顿、渐诸法,无非让众生早日病愈回家,脱离苦海。其中并无深浅、高下的不同。后
来的祖师因自己的修持与适应众生的爱好,创立了种种不同的宗派。在佛法极盛的唐宋
时代,我国佛法有十大宗。后来因时节因缘之不同,社会风俗之变迁,人民生活之艰辛
,佛法渐渐衰颓,现仅存禅、净、密三大宗。在此三大宗中,修证最迅速、便捷者莫过
于禅宗。但末法时代众生根器陋劣,障重慧浅,直指其见性既不投契,即或有点解悟,
但未深信,站不稳脚跟,又不能在事上磨练、保任、除习成道。至于参话头,则疑情不
起,妄想割不断,根尘不易脱落,能所更不能双亡,何能明心见性!因而宗下后继乏人
,大有消亡断绝之势,良可悲也!
密宗,我国原有之唐密,因后来历代帝王之恐惧、反对,至明朝朱元璋时灭尽。现
行之密宗,除西藏之密法外,还有日本之东密。此法分九乘次第,高下、深浅完备,...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046
17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Re: 佛教和与世无争。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Midlife
标 题: Re: 佛教和与世无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4 00:22:04 2013, 美东)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
采访内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下用简称)以英语作答,由姚仁喜翻译。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书被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喜爱,我想有一个原因,就是书里的逻
辑和理性——相对以前的佛教经典书籍而言——更接近我们习惯了的现代语言阐释系统
。您同意吗?通过您的书领会的佛教精义,对现代社会是一种解构,但当讲到“一切皆
空”的时候,我又有一种新的“被建构”的感觉。佛教是否也是一种建构呢?为什么要
相信您的说法呢?
宗萨钦哲仁波切:事实上,原始佛教的教法,非常简单且直截了当。但是,像我们
这种传统的佛教社会,历经多年产生了多种文化的执著、禁忌与习惯,于是就创造出了
许多我所谓的“花边装饰”(sidetrappings)。但我们必须记住,这些都是必要的,
而且历经数世纪以来都发挥了作用。它们也会改变,我们今天认为是直...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禅定的身心效应 (zt)
作为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这些效
应为许多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所证实,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可用心理学、超心理学和
人体科学等方法予以观察研究,解释其机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
些成绩。若修习不当,禅定也可能发生有害于身心的效应。
一、禅定的生理效应
通过禅定和与之同类的瑜伽、气功修习,能够健身治病乃至延龄却老,优化、变革
生理,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早就宣扬的,《白骡奥义书》即以‘身轻得康健’为修习瑜伽
的初步效益。道教尤以行气、守一等为祛疾健身、延命长生的要道。佛教显教重在破除
世人对肉体的普遍执着贪爱,不大讲禅定的生理效应,但说修习禅定中随心意的寂静,
会相应地发生身轻安及呼吸、脉搏、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乃至停息等生理变化,祛
疾健身,是随这些生理变化而来的附带效应。《摩诃止观》卷八云:
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
。……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大正藏》卷四六,110a。】。
说如果善于如法修习天台宗提倡的四种大乘禅定——常行(般舟)三昧、常坐(一行)
三昧、半行半坐(方等、法华)...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19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石解:一切现象,都是生灭同体的。执其差别,就生。观其实体,就灭。没有绝对的生
灭。
************
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石解:幻本非实,显为诸相。究其所依实际,乃是妙觉明体。
***********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石解:以此类推,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显现,都是因缘和合的原故。因缘互相比照
,而生成貌似实有的相。比如一堆黑点,排列在白色的背景上,就能形成图案或者文字
。看起来也是文字,但究其实际,文字只是点的排列,点的排列又依黑白对比。黑白的
成立本身又因互相对比。推究下去,任何一个相都是这种因缘和合的反映,没有实体。
因缘对比看破,相就没有了。比如从点排列的角度来看,字就没有独立的必然的意义了
,它的被常识赋予的意义也就可以消除了。
*************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
悟生死,了无所得。
石解:接上文,还是说阿难所不明白的道理:你不知道,生灭、去来这些缘起而现,缘
离...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入行论-安忍品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
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倘若你不会去嗔恨风、胆、涎病等,这些痛苦的出生之处,那为什么要嗔恨有情众
生呢?他们也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呀!
很多人对别人发嗔恨,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制造违缘逆境,伤害了自己。其实,
仔细去分析,这种怨恨很不合理。作者在此指出:我们是不是对每一种加于己 身的伤
害都报以嗔恨呢?并非如此,日常中伤害人们最严重的莫过于风、胆、涎等各种疾病,
在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时,人们并不会去对它生起嗔恨;而对伤害自己的有情,我们却
生起猛厉的嗔恨。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奇怪:同样是带来痛苦的近因,为什么对它们有如
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有些人或许说:风胆等病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们自己没有主宰,所以不必要
去嗔恨它们。然而有情对自己作伤害,同样也是因缘和合,自无主宰。怨敌本 身是五
蕴假合而成,由业风的吹动而产生了种种心念行为,由这些因缘的和合,而对我们有了
伤害行为,他们其实也是无有自主,就象木偶一样,因缘之线牵动,不得不做出种种行
动,致使我们感受伤害痛苦。
疾病的伤害与有情的伤害,既然同样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那我们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1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自心取自心”这一句,一般的善知识,他们可能会这样解说:“我们这个离念灵知出
现以后,都是在执著自己这个离念灵知,所以就是在六尘里面去打转。”说老实话,能
够这么讲的人,虽然只是依文解义,却已经很难得了!纵使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我还
是要赞叹的。因为他至少不落入意识中,不会把意识认定为常住无染的心。
那么“自心取自心”的真正意思是怎么说的呢?意思是说,其实都是如来藏在取如来藏
自己。譬如说,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六根,接著以六根为缘而从如来藏心中又出生了六
尘;再由如来藏将自已所出生的六根与六尘为缘,如来藏因此又出生了六识;当六根、
六尘、六识都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了以后,接著是由如来藏出生的六识觉知心以及六根中
的意根,来执取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色根及六尘诸法,这不是如来藏心取如来藏心自己吗
?这就是“自心取自心”。
如来藏自己不取六尘,却出生了意根与六识觉知心,来共同执取如来藏自己所出生的六
尘,这才是自心取自心的的真正意思。当六根与六尘相触的时候就有六识生起,六识生
起了就会攀缘六根来执取六尘。请问六根是谁所生的呢?是如来藏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10:54:22 2014, 美东)
英文编辑/审稿:Suzie Erbacher、周熙玲;中文审稿:马君美
禅定、瑜伽、或气功,我想这在最近都成了时髦的事儿。大家认为打坐禅定是佛教徒做
的事情,所以佛教和禅定通常被牵扯在一块儿。
何谓禅定?
「禅那」、「三摩地」或藏文的「贡」,这些词都包含了无穷的意义。对于我们大部分
人来说,禅定就是双腿盘坐、身躯挺直、几分钟内什麽事都不做,我想这可以是禅定。
以这种方式了解禅定很好,不过了解的不完全。我说这种了解的方式很好,是因为「什
麽都不做」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啊!现在这个时代,「不做任何事」是一个非常非常珍
贵的力量或能力。
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们应该坐在客厅的沙发椅上,试著几分钟之内什麽也不做。我想
你们可能办不到,迟早会去找电视遥控器。也许你宁愿看报纸,当然,很快地你会感到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4
宗喀巴大师 造颂
谭影 译颂
堪布索达吉 讲述
----------------------------------------------------------------------
《三主要道颂》

敬礼诸至尊上师!
佛陀至言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欲求解脱之大道,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出离若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性空离许之见二,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10:54:22 2014, 美东)
英文编辑/审稿:Suzie Erbacher、周熙玲;中文审稿:马君美
禅定、瑜伽、或气功,我想这在最近都成了时髦的事儿。大家认为打坐禅定是佛教徒做
的事情,所以佛教和禅定通常被牵扯在一块儿。
何谓禅定?
「禅那」、「三摩地」或藏文的「贡」,这些词都包含了无穷的意义。对于我们大部分
人来说,禅定就是双腿盘坐、身躯挺直、几分钟内什麽事都不做,我想这可以是禅定。
以这种方式了解禅定很好,不过了解的不完全。我说这种了解的方式很好,是因为「什
麽都不做」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啊!现在这个时代,「不做任何事」是一个非常非常珍
贵的力量或能力。
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们应该坐在客厅的沙发椅上,试著几分钟之内什麽也不做。我想
你们可能办不到,迟早会去找电视遥控器。也许你宁愿看报纸,当然,很快地你会感到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佛教中的一本奇书
禅宗西天第十二祖
在这儿我们可以来谈一谈本论的作者——马鸣菩萨。马鸣菩萨asvaghosa大约生活在公
元一世纪。在我们之前的节目,曾经提到了在 佛灭度之后,大乘教团主要是以各地的
在家人为主体,以俗家传授和佛塔为中心的组织;由于主要是在在家人之间的传授,它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层系统。它与小乘部派佛教以出家僧团寺院存在的形式是完全不同
的,所以大乘佛法一直到了龙树菩萨之后,才再度的盛行于印度。马鸣起于正法时期末
期,龙树生于像法时期。”也就是马鸣菩萨是在龙树菩萨之前的大乘祖师。
在记载上说:“马鸣起于正法时期的末期,龙树生于像法时期。”一般认为 马鸣菩萨
是在 龙树菩萨之前的大乘祖师,他出生于波罗奈国的王族,原本修学印度教的数论派
,在中天竺出家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他尤其擅于文艺、声明、诗歌。当
时他在他自己的手杖上刻著:“天下的有智之人,若有能胜过我者,我就把头砍下来。
”结果真的没有人能胜过他。有一天,禅门十一祖富那夜奢听说 马鸣贡高我慢,说五
蕴之中有真实我,所以祖师就前往,想要为 马鸣说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教法
。结果 马鸣菩萨回答说:“一切世间的言论我都能够...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1
27
宇宙模型之幻方结构
——描述整个宇宙的一个“简单的理论”
陈振华
第三章/一百章:物质初始构建的“邻近性”聚合
概要:无穷数序队列中幻方公式n取数最小的3最容易组合,对应描述的是:原始粒子的
初始构建,是无穷中心的邻近性构建加上层级扩大构建的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大宇宙内
所有物质的网络般联系,实现大宇宙所有物质的总聚合。
幻方公式表明,无穷数序聚合成一个单一幻方结构系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无穷数的不
确定性决定了有聚合之“意”,具体的“形”却永远实现不了;而且n取数较大时也难
以构成幻方结构系,原因是什么?
仅从数阵的组成来看,数千年前人们就发现幻方关系,研究并运用它,如中华古人神化
“洛书”,埃及古人敬用幻方,宋人杨辉研究幻方,当今更是出现众多的幻方发烧友。
但他们穷尽精力,也只能组合出一些“低阶”(n取数小的)幻方,试想一下,如果n取
值较大,如取100,取1000,取10000……这样的数阵极难排成,就是用计算机也不容易
排成。
其原因在于:幻方结构系的构建过程中,各数序个体有一个互找对象,以达到在结构系
中各个方向互补嵌合从而实现集约数的整合过程。就例1数阵中1至9的九个简单数序...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1
28
宇宙模型之幻方结构
——描述整个宇宙的一个“简单的理论”
陈振华
第三章/一百章:物质初始构建的“邻近性”聚合
概要:无穷数序队列中幻方公式n取数最小的3最容易组合,对应描述的是:原始粒子的
初始构建,是无穷中心的邻近性构建加上层级扩大构建的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大宇宙内
所有物质的网络般联系,实现大宇宙所有物质的总聚合。
幻方公式表明,无穷数序聚合成一个单一幻方结构系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无穷数的不
确定性决定了有聚合之“意”,具体的“形”却永远实现不了;而且n取数较大时也难
以构成幻方结构系,原因是什么?
仅从数阵的组成来看,数千年前人们就发现幻方关系,研究并运用它,如中华古人神化
“洛书”,埃及古人敬用幻方,宋人杨辉研究幻方,当今更是出现众多的幻方发烧友。
但他们穷尽精力,也只能组合出一些“低阶”(n取数小的)幻方,试想一下,如果n取
值较大,如取100,取1000,取10000……这样的数阵极难排成,就是用计算机也不容易
排成。
其原因在于:幻方结构系的构建过程中,各数序个体有一个互找对象,以达到在结构系
中各个方向互补嵌合从而实现集约数的整合过程。就例1数阵中1至9的九个简单数序...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八大误区
释传悟
佛法的智慧大海无疑是博大而精深,浩翰而无际,从而在对佛法的求证路上,也必然是
充满坎坷与勤苦的。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禅师求法,达摩禅师言:“诸佛无上
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
苦。”凡夫众生,欲求佛法,当精勤自励,依闻解起行,精进集积福德智慧资粮,方得
入佛智慧,故学佛当放下自我,舍离己意,把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实践中,切实行履,
如此方有成就之日。然则百丈高楼,从地而起,千里之遥,始于跬步。对于学佛修持,
初学入门,最忌因地谄曲,知见不正,这样自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楞严经》云: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鉴之现今初学入门者,往往见未能求正,行未能踏实,而造
成诸多误区。现将其现象一一列之,以规来者。
一、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曾遇有这样的同修问我,为什么每天打坐两座,打了四十多座了,每天坚持诵《金刚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等也有几年了,还不能见到自己本来面目,真是越修越没有信
心了。我问他,如果要想见本来面目,那就得对身体,对心念,对情感,对名利要放得
下。回答是“虽然放不下,但我也是在很努力的修行啊。”听到这些回答,...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66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fly (Sūnyatā), 信区: Wisdom
标 题: 参读圆觉经,思惟如幻三昧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4 14:04:01 2008), 转信
不经意google到,觉得好玩,大家看看
======================
阿弥陀佛
圆觉经云: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
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
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
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正大思惟:
修行如幻三昧,先从体会如幻入手。如何体会如幻呢?例如看电影。看周星驰主演的〈
功夫〉。坐在电影院,灯光黑了,然后在白色的屏幕上出现一幕幕幻化虚妄的场景。"
幻化虚妄"是本来什么都没有,后来无中生出有来,实质上,前面就是白色的屏幕,然
后就是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灯光。"幻化"后的效果,我
w********2
发帖数: 632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钻研吹捧马克思主义的都是傻帽
黄鹤昇:康德哲学给我们的启示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于 02:44:08 · 黄鹤昇 发表在: 思想学术
我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心灵有一个极大的震撼:就是觉得康德的哲学,不是
为他那代人而写的,而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而写的。并且觉得,他是为我们这一代——中
马列唯物辩证法毒素很深的中国人而专门作解答的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对马克思这个唯物论哲学是多么坚信不疑呀。康德在他的
《纯粹理性批判》开章也说过,一般来说,人类的知识,是经验后得出来的,没有经验
,就谈不上什么知识。而经验的来源是什么?不就是客体给予我们主体的东西吗?没有
客体进入我们的脑中,就无知识可谈。这也是唯物论者坚定物质意识的论调。可是,康
德把话语一转,他说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验后的知识,他要说的知识,是验前的知识。
康德这个说法,打破了我们惯常的两分法思维模式。康德称他的哲学为哥白尼式的反转
(革命)。很多人简单地将康德归为唯心主义者,说康德不就是说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天
生会思维的脑袋而已。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到康德的哲学,就会发现,康德已了解到
人认识功能背后的形式(Form),这就奠定了我们的知识如何...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钻研吹捧马克思主义的都是傻帽
黄鹤昇:康德哲学给我们的启示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于 02:44:08 · 黄鹤昇 发表在: 思想学术
我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心灵有一个极大的震撼:就是觉得康德的哲学,不是
为他那代人而写的,而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而写的。并且觉得,他是为我们这一代——中
马列唯物辩证法毒素很深的中国人而专门作解答的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对马克思这个唯物论哲学是多么坚信不疑呀。康德在他的
《纯粹理性批判》开章也说过,一般来说,人类的知识,是经验后得出来的,没有经验
,就谈不上什么知识。而经验的来源是什么?不就是客体给予我们主体的东西吗?没有
客体进入我们的脑中,就无知识可谈。这也是唯物论者坚定物质意识的论调。可是,康
德把话语一转,他说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验后的知识,他要说的知识,是验前的知识。
康德这个说法,打破了我们惯常的两分法思维模式。康德称他的哲学为哥白尼式的反转
(革命)。很多人简单地将康德归为唯心主义者,说康德不就是说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天
生会思维的脑袋而已。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到康德的哲学,就会发现,康德已了解到
人认识功能背后的形式(Form),这就奠定了我们的知识如何...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31
33
平安家信:疑真疑幻的《牧师强奸》?风波的题外话--作者:王英牧师等 (2015-05-21
19:55:5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e25a3e60102vt4u.html
永生神的国内众教会神的仆人使女们平安
平安家信
疑真疑幻的《牧师强奸》?风波的题外话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
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太24:24-25】
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前5:19】
一、假字当头
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假”字当头,在当今的社会“假”充满了各个方面,从日常
生活的油盐酱醋柴米茶,到天天打交道的钱钞票,看医生吃药,新闻广播,报纸新闻,
网上文章,几乎无一不造假。在教会中也受了社会的影响,世俗化非常严重。最近在华
人教会中“牧师强奸风波?”掀起了满城风雨,本来是两个人的独立个案,(到底是真
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或者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众多华人教
会议论纷纷,甚至演变成外邦人看热闹的丑闻风波呢?是不是处理欠妥因小失大,裂缝
变成破口突然扩大爆发呢?...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参读圆觉经,思惟如幻三昧 zz
不经意google到,觉得好玩,大家看看
======================
阿弥陀佛
圆觉经云: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
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
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
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正大思惟:
修行如幻三昧,先从体会如幻入手。如何体会如幻呢?例如看电影。看周星驰主演的〈
功夫〉。坐在电影院,灯光黑了,然后在白色的屏幕上出现一幕幕幻化虚妄的场景。"
幻化虚妄"是本来什么都没有,后来无中生出有来,实质上,前面就是白色的屏幕,然
后就是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灯光。"幻化"后的效果,我们就看到的是很多人,拿着斧
头,在打拼博命,知道那是斧头帮。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些艺术加工过的动作
。所以说是"虚妄"。
但我们看得入神的时候,就会为里面那几个隐居的功夫高手悲惨的死而流泪,或为流浪
星仔的滑稽搞笑而开怀。在我们悲喜之时,我们就入戏
r******4
发帖数: 178
35
公元700年左右,印度吠檀多學派的商羯羅註釋「奧義書」及「梵王經」為絕對的純粹
一元主義。他引用「吠陀經」將大梵用幻力顯現的宇宙稱之為「瑪亞」,至於人所覺知
的客體世界,就像非真實之幻相一樣,乃是由於無明所引起,實則只有大梵才是唯一的
真實。如果人們要分析世間的現象,則可說是大梵瑪亞的幻力和有情的無明所成。「瑪
亞」和「無明」只是不同觀點的一體兩面而已,因此瑪亞也有無明的性質,但瑪亞只是
大梵的一種力量並非不同於大梵。因此人必須控制自己的心靈、感官,放棄對一切客體
之依戀執著,認知其為無常的變遷性,才能消除無明,產生需求解脫的強烈欲望。一個
解脫者,只是「存在」這個世界中,並非「屬於」這個世界,因為沒有執著,沒有幻相
能夠影響他的智慧。
商羯羅主張由真諦的立場知有上梵,因此產生上智而知最高梵的真實,便說一切現
象界是虛妄;由俗諦的立場則知有下梵,因此產生下智而知下梵的創造,便說一切現象
界是實在。
仔細比對龍樹中論的二諦說,特別是大智度論所說的「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
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如果把「上梵」對應「勝義諦」,把「下梵」對應「世俗諦」
;再把瑪亞的「幻力」對應「空性」,「連
b*****l
发帖数: 3821
36
如来藏和阿赖耶识都是佛陀宣说的大乘教义,很多大乘了义经典和祖师大德的
论典对两者进行了无以复加的阐述,可见两者在佛教理论中的地位。深入研究过的同修
都会明白,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是我们平时一切修行的的根源,无论你是持戒、念佛、诵
经、布施、禅定都必然与这两者有联系,或者说,都是这两者所显现。可见,弄清楚什
么是如来藏,什么是阿赖耶识,两者的关系又是如何,是需要,尤其是在各种观点都突
然兴起的时代,更是作为一名佛教徒应该警惕的。
《入楞伽经》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
《大乘密严经》
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宗镜录》
谓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
有人看到这些经论就认为如来藏必然等同阿赖耶识,不错,这些经论确实是在
说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相同的一面,但是,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的关系并不简单,他们还有
不同的一面,而实际上,即使是这些相同的说法,也有微妙的差别在里面。
贤首宗祖师法藏大师,将楞伽和密严诸经列入如来藏缘起宗:
《大乘起信论疏》
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色阴根本
俺的理解:
1.眼花而幻视,幻视所见,没有实际。
2.所见出现幻相,但这个幻相依然是依能见的性能而存在的。
3.能见的能力映现幻相,及其变化。让人觉得金星乱冒,狂花飞舞。好象眼睛不好使了。
4.能见的能力本身其实没有变化,也没有被掩盖。
5.有智慧的人能从幻视之中觉悟这是能见的功能反映之一。
色阴的本质,跟幻视出现的原理相类。
1.色阴现象呈现,却没有实际。
2.色阴的存在,是依“妙真如性”而显明的。
3.妙真如性觉照色阴,及及变化。让人觉得色阴有真实的形象与本质,好象是障碍了本
性。
4.妙真如性本身其实没有变化,也没有被掩盖。
5.有智慧的能从色阴变化之中觉悟这是真性的功能反映之一。
类似的比喻有很多,比如第二月,频伽瓶,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等。佛在此处只是类
比,并没有细就五蕴本身细说。五蕴的实质,楞严中有多处的细致分析。
z**n
发帖数: 2230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修行的的心灵热身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佛法修行的的心灵热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4 01:09:55 2013, 美东)
你也许会难以接受,但是现在、此刻、就是你开始修行的完美时机,无论你有多少
或好或坏的理由来试图拖延。也许你会想要等到工作不那么忙碌,或赢得彩券,或从伴
侣离开的打击中恢复后再开始。但问题是,生活从不会免于干扰,要等事情都安顿下来
才开始,那只能确定你永远不会迈出第一步。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动荡,今天,此刻当
下,就是你开始修行最好的时机。以下是一些帮助你进行下去的建议与秘诀。
【一】 修行者的四种态度
我强烈地推荐大家培养这四种态度,即使只是在发愿的层次上。因为这四种态度能
帮助我们剪掉悬荡的线头,不让它们轻易地再缠绕到轮回复杂的罗网里。
如受伤之鹿般的态度
如同一头受伤的鹿寻找僻静处疗伤一般,找个离群之处,让自己有时间与空间去修
持。
如狮子般的态度
如狮子般勇猛,完全不理会任何困境或噩耗,因为...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憨山大师的三次梦
我觉得,梦肯定有这么回事,每个人都会做梦,
佛经里也有不少做梦的事情,比如密勒日巴弟子冈波巴的梦,
还有《佛说阿难七梦经》,等等。
因为:事实无所谓正误,正误只出现在如何解释和理解事实。
从密勒日巴来看,人只有修行到了很高程度后才能理解各种
意识现象之间的联系。我们一般人是不能从梦中获得太多理解的,
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佛菩萨不能通过梦来给人启示,就像我们不能说
佛不能在你清醒时给你讲道理一样。甚至,我们自己在梦中也可反射内心
深处的想法。因为梦和醒都是以一种意识的形态,差别只是表现不同。
只是一种是在你昏沉时的意识表现,一种是清醒时的意识表现。
只是,它可以发生,你不能期待,因为那不是你能掌控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或修行,都必须是从你能掌控的地方入手,
否则你就在迷茫的等待中迷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密勒日巴一方面让弟子祈梦,另一方面又要人不要被梦左右。
再从憨山大师来看,他的主要的,能控制的活动,都是在修行,而不是在等梦。
--------------------------
在没法理解一个现象时强行去理解、解释,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但是因为没法理解就否认这些现象,那不是自己切割自己的...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8_amtjls.htm
阿弥陀佛本尊咒
即大往生咒,三咒应连持,年老人单持第三咒十字亦可。
一、嗡,卑马,达拉,塞,沙哈。
二、大也他,嗡,阿米迭阿米迭,乌巴委,阿弥达省巴哇,阿弥达,比真迭,阿弥
达。嗄米尼,冈冈拉,格衣帝嘎里,萨哇,格削,牵洋嘎利,沙哈。
三、嗡,阿弥达,札卑,阿弥达,哞。
此咒应面授方可持诵。
经义略说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使众生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是度尽苦厄
。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
观自性,外参经论,念念不离觉性,皆念佛也。千百年来,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
因为:一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秽净之见横生;
四不得持名法门之诀窍。今先要明白此念佛之物,究为何物?终日受苦颠倒流浪生死之
物,又为何物?然后再去念佛,心地明白,方可我不离佛,佛不离我,佛我同光,体用
如如,在在净土,处处西方,行者须明生死事大,加意痛切,努力精进,则生西并非难
事,阿鞞跋致,此生定可证到也。
...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41
惠爱路相铺一条街 时髦人争影大头相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8-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王月华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竿头日影卓午初,一片先用玻璃铺,涂以药水镜面敷,纳以木匣藏机枢,更复六
尺巾冥疏,一孔碗大频觊觎,时辰表转刚须臾,幻出人全躯神传……”亲爱的读者,你
仔细读一读这首竹枝词,有没有看出点名堂?其实,这首竹枝词写于1861年,题名就叫
做《观西人以镜取影歌》。此时距摄影术发明不过20多年,就已有老外扛着设备来到广
州,开设照相馆,引得坊间民众争相前往拍照,老外因而赚得盆满钵满,“日进洋钱满
一车”。照相馆里的种种西洋镜使清代文人倪鸿眼界大开,他因而大笔一挥,记录下“
西人取影”的整个过程。
不过,倪鸿远非第一拨见识到照相机的本地人,早在1845年,也即摄影术问世的第
六年,就有法国摄影师远道而来,替广州的官员与富商拍照留影,在“西风东渐”的潮
流里见多识广的广州人也并未被传说中的“摄魂术”吓着,反而兴高采烈,将小照一抢
而空。正是这份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包容,种下了广州上世纪初照相业发达的种子。
捷足先登
老外来穗开影楼
日进洋钱满一车
在细说老广州的照...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44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Waichi的思考
我很少来本版
上次在本版发文章都好几个月以前了。那个时候就有关于Waichi的纷争。
究其原意,Waichi和大家都有错。
Waichi错在哪里?
错误的理解了特异,或者一些超能力和佛法的区别。
佛从来不拿这些本性空的小把戏来教化人,这些都是邪门歪道用得法子,靠人们的贪念
,羡慕来吸引眼球,哪里是佛的教法?佛是靠大慈大悲,德行来感化众生。
本身作为密乘弟子,在公众场合炫耀神通,违反了密乘的三昧戒。如果是上师允许的,
那么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传承。见过哪个大德天天招摇过市了?密乘那么多修行精深的上
师们,哪个在炫耀神通?
大家错在哪里了?
错误的理解了密乘这个佛教的法门。密乘强调实修,认为智力上知道是不够的,要亲身
体悟。而且非常强调不要被假象迷惑,不要执著本性空的一些能力,荒废修行。
在有就是太在意这些没啥用的特异,超能力啥的了。人生本身就是六道幻相。因为本性
空的幻相,所谓的神通没啥大不了的呀,都是幻相而已呀。
希望Waichi知错能改,好好修行。送你一句密乘修行人说过的话:“慈悲和爱是生命的
意义所在,是比佛教更应该宣传的。”
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佛法,不要停滞在世俗的趣味上。
谢谢
n**********a
发帖数: 438
43
敬錄自《佛子行》講記 無著菩薩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3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zhengfatihu.pdf
庚二、於嗔境斷除實執:
諸苦如同夢子死,迷現執實誠疲憊,
是故遭遇違緣時,視為幻相佛子行。
遇到怨恨敵人、邪魔干擾、各種疾病等時,沒有必要特別去執著,因為不管是
什麼樣的對境,全部是心的執著顯現,應該看作為幻化。阿底峽尊者曾說:“貪嗔境現
時,視為如幻化。”顯現任何貪嗔對境時,理應把它當作幻化,不要去執著。《入行論
》也說:“不執悅意物,彼為真妙物。”不貪執世俗悅意之物,才是最殊勝的事物。
很多人認為,執著美色才是對的,仇恨怨敵才是對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當
我們遭遇種種不幸時,實際上就像在夢中生孩子,覺得“寶寶特別好看,很可愛、很...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认为业力是空所变
佛教里说的空,幻,是说事物会变化,“速灭如电”, 不是说它没有。
佛言:“大慧,不依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
故说如幻。大慧,譬如电光,见已即灭;世间凡愚悉皆现见一切诸法,依自分别自共相
现亦复如是,以不能观察无所有故,而妄计著种种色相。”——楞伽经
虽然事物会变化,但毕竟还有个“因缘生,非自然性”的东西在哪里,且有万般妙用。
这样佛教里的缘起性空才不是断灭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
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r****n
发帖数: 8253
45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hatwin (傻就一个字), 信区: Wisdom
标 题: 关于Waichi的思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9 23:03:01 2009, 美东)
我很少来本版
上次在本版发文章都好几个月以前了。那个时候就有关于Waichi的纷争。
究其原意,Waichi和大家都有错。
Waichi错在哪里?
错误的理解了特异,或者一些超能力和佛法的区别。
佛从来不拿这些本性空的小把戏来教化人,这些都是邪门歪道用得法子,靠人们的贪念
,羡慕来吸引眼球,哪里是佛的教法?佛是靠大慈大悲,德行来感化众生。
本身作为密乘弟子,在公众场合炫耀神通,违反了密乘的三昧戒。如果是上师允许的,
那么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传承。见过哪个大德天天招摇过市了?密乘那么多修行精深的上
师们,哪个在炫耀神通?
大家错在哪里了?
错误的理解了密乘这个佛教的法门。密乘强调实修,认为智力上知道是不够的,要亲身
体悟。而且非常强调不要被假象迷惑,不要执著本性空的一些能力,荒废修行。
在有就是太在意这些没啥用的特异,超能力啥的了。人生本身就是六道幻相。因为...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6345
46
五六天会,巨舟终干飞出了荒地,前方出现了一大片丘陵。
一座座黑绿色的小山头此起彼伏,一眼无望到尽头的样子。
巨舟一头扎进了群丘上空,再几个闪动后,就在天边虚空中不见了踪影。
一个月后,在一处被丘陵包围的盆地之中,赫然出现一座用黄色山石砌成的巨型城
池,占地足有千余里之广,一半依山而建,一半则被一道百余丈的高墙圈在了其中。
整座巨城上空,被一层黄蒙蒙光幕锅底般的倒扣其下,明显被布下了十分玄妙的超
大禁制。
韩立站在飞舟船首,远远望着前方巨城,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韩兄,这就是我白家所在的幻夜城。此城虽然无和圣界那些超级巨城相比,但在
如此偏远之地也算不小了。光是魔尊级存在就有十余人之多。我们白家是此城四大家族
之一。道友无论想买东西,还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只要报白家的名头,想来其一般人还
是会给几分面子的。”白芸馨正站在韩立旁边,轻笑的说道。
“多谢仙子好意。在下还真打算在贵城购置些东西的。”韩立听了神色微动,露出
一丝笑意的回道。
“韩兄反正也是孤身一人,不如直接住在我们白家的客卿露如何。以道友的修为想
来族中主事的长...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始看楞伽经了
愣伽经中大慧菩萨问得一些问题,有不少都是我以前有些疑问的。:)
世尊, 清除心习现流是渐净还是顿净?
世尊, 无明是怎么生的,要怎么样才能断减?
世尊, 如来所说常不思议自证圣智第一义境,和外道所说常不思议作者相同吗?
世尊,何为法空,无生, 无二,无自性相?
世尊,诸佛所说涅盘,说何等法,名为涅盘?
世尊,如果世尊所说缘起,是由作起,而非由心自体而起,那么外道也说胜自在天而生
诸法,那么佛和外道的说法就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非是义理有什么区别。 外道说言
以神我故,从无生有,而世尊也说以因缘故,诸法本无而生。 世尊说十二因缘,此说
无因,非说有因。世尊还说过此有故彼有,若一时建立,非次相待而有,其义不能成立
,所以外道说的要更合理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又所生,而
世尊却说果待于因,而因又待于因,如此展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就是无因。
世尊,说一切如幻,是因为有对各种幻相的执者,还是因为执者诸法颠倒相的缘故才这
么讲?
世尊,请为我讲一下虚妄分别之相,是如何生的?是什么生?为什么生?谁生的?为什
么叫虚妄分别?
世尊,如果圣人见到的诸法真实之相不同于凡人的虚妄分...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8
企图否定一切形式的概念化?
这篇我觉得不错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陈兵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有不断退化之势
。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
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其三学六度等修行方法,都可以看作心理卫生之道,都可以
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新世纪的人类要求佛法心理
学化、生活化,要求佛教法师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以佛法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
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丰富佛法,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是佛教在二十
一世纪的一大使命。
主题词:佛教修持 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
一.心理、精神问题的日益凸显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技的高度发达,创造
出高度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越来越方便、丰富、新鲜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信仰崩溃、...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9
我是根据你举的开水锅的例子说的烦恼情绪。佛教当然不是只解决烦恼情绪,而是了悟
真理。不过要是连烦恼情绪都解决不了那就可笑了。
你所谓的生灭的实相、圆不圆满、五蕴涅槃都是分别心幻化的幻相而已。
无分别也只是为了见实相用的。并不住于无分别。见了实相还要起用,这时就知道怎么
回事了,就不会被幻相所迷了。

的。
你的意思是识和分别是两个意思了?识不就是了别的意思么?
W****i
发帖数: 56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到底是不是在演戏
想想, 在佛法理中, 惑者一切苦乐, 只不过是来自误执认
了, 五蕴生灭出之幻相为实有, 为当中有我, 而以相角度
而言, 五蕴生灭出之幻相中, 一切苦乐, 其本质就是苦,
原因如我下文, 故受苦而叫苦叫烦恼.
而都四果解脱了(小乘误认为此即佛), 六通自在, 三界自
在, 因见而破五蕴生灭出之幻相故不惑, 故不受苦, 故无
苦, 故无烦恼, (此也称有余涅盘). 而此四果解脱了(小乘
误认为此即佛), 还能在世而三界自在而无苦无烦恼无惑,
亦足证可起用而无苦无烦恼无惑.
而住小乘涅盘, 就好比:
很多人有精神病, 他总误执认, 把电视中不断出现的, 不
同电影的剧情(五蕴生灭)中之角色当成自己(我), 无端的
被迫, 刹刹为剧情(五蕴生灭)中之角色 "我" 苦乐而烦恼.
现在某个如此之人, 终于醒过来了, (解脱证四果, 小乘误
认为此即佛), 知他不是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剧情中之人,
但他却视电影及电视剧情, 为 "苦", 为 "烦恼", 为洪水猛
兽, 故要努力躲去一个绝无电视电影剧情播放的地方才
行(小乘无余涅盘); 一个正常人却当然能自在看电视电
影, 而他却只能躲之, 正常人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