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延川县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t******r
发帖数: 8600
1
陕西延川县去年准备搞扛麦子大赛,凡扛二百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的可获奖。一退休
领导比较慎重,说还是先全县范围悄悄搞一次模拟赛。组织了几十个农村精壮劳力,大
部分两三里就筋疲力尽,成绩最好者挣扎着走了四里路。被迫放弃这次拍马屁重大活动。
看来他们虽然挑的是精壮劳力,还是不能和龙力相比啊!
g******e
发帖数: 3760
2
十里山路?你们是说领袖瞎说八道?

:陕西延川县去年准备搞扛麦子大赛,凡扛二百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的可获奖。一退
休领导比较慎重,说还是先全县范围悄悄搞一次模拟赛。组织了几十个农村精壮劳力,
大部分两三里就筋疲力尽,成绩最好者挣扎着走了四里路。被迫放弃这次拍马屁重大活
动。
o***s
发帖数: 42149
3
采访对象:曹谷溪,笔名谷溪。中国作协会员。1941年生于陕西省清涧县农村,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山花》文学报和《延安文学》主编、路遥文学院院长。1975年曾采访习近平,写成延川县大办沼气的通讯《取火记》。
采访日期:2016年1月23日
采访地点:陕西省延安市谷溪书馆
上篇
学习时报:曹老师,您好!习近平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当年在延川县梁家河的插队经历,也曾提到过他与您和路遥的交往。在您看来,以他为代表的这些“老知青”,为什么对那段岁月念念不忘?
曹谷溪:非常感激诸位来延安采访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先是担任延川县贾家坪公社的团委书记,知青一来,县里让我当“知青专干”,以后又调任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与全县插队知青有了更广泛的交往。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与包括习近平在内的许许多多北京知青结下了深厚友谊。
对这一代知识青年而言,“插队”的经历,是从相对优越的城市到贫困农村的生活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辛苦劳作的农民的身份转变,这几乎是所有知青始料未及的巨大蜕变。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下到农村来,与最底层的农民朝夕相处,了解了农民的生活、愿望、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势必要经历非常艰难...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成长之困:四千万贫困儿童调查
蒙妹玲每天上学都要乘坐简易的小船往返上百米宽的红水河。
编者按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许多孩子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节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幸运。在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生活着四千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
尽管近年来这些儿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生存境遇有了一定改善,但他们在营养健康、疾病防控、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儿童的差距仍在扩大,长期的贫困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黯淡无光,远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更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迷茫。儿童的命运既是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四千万贫困儿童的成长。
半天赶路半天上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曾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奋发图强,改写自己的人生。然而,记者在多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这里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家庭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学校生活艰苦,受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学校甚至因学生疲惫难支放弃下午课程。
“感觉还行,就是累”
早上6点左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11067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转】路遥:倒在干渴的路上
路遥生活窘迫超出人的想象。他穷得叮当响,凑不齐去北京领奖的路费。路遥好烟
,而且抽好烟,每天两包。一百多块钱的工资有时还不够他的烟钱。再加上还要接济农
村的穷亲戚,赡养农村的两双父母,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路遥(图源网络)
腾讯文化 杨敏 发自北京
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
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文革。
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学校造反派“红四野”的头头。他给自己刻了
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
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但这也成了
日后反噬他的“原罪”。
路遥,1949年生于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家人给他取名“王卫国”。到他八岁那年
,家里又添了弟妹三人,一贫如洗。
1957年深秋的一天,父亲说带他去延川县郭家村的伯父家走亲戚。母亲一早特地给
他穿了新布鞋。走了整整两天,脚磨出了血泡,终于到了伯父家。歇脚之后,父亲说第
二天一早要去县上赶集,下午就回。八岁的孩子已经很会装糊涂。第二天他早早起来,
躲在一棵老树后...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编者按:阳光普照,和风送暖
编者按:阳光普照,和风送暖,在播撒希望的4月,正定县塔元庄与延川县梁家河缔结
友好村签约仪式在塔元庄村委会会议室举行,被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在心的两个村庄
在这里正式结为“亲戚”。早在2017年9月2日,延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满红曾带队参
加了正定县举办的石家庄旅游发展大会;同年9月16日,正定县领导参加了延川县举办
的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暨黄河流域旅游发展对话大会;今年,捞天下(捎可轩)延川农
特产品专卖店在正定正式开业……一年以来,延川县与正定县在旅游、商务等各领域的
交往逐渐展开,推动了两地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图为塔元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桂林与梁家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家河乡村
旅游公司总经理王保林上台签约。付兆飒 摄
被总书记挂念的地方
正定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民勤劳,产业兴旺。习近平总书记曾于1982年3月—1985
年5月在正定工作,为正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正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被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塔元庄村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经常下乡包村蹲点的村庄,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地和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
想的发源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长文] ----- 起底习二平

1969年初,习近平“上山下乡”去了陕西北部延川县。去延川县,其母自有考量,
为习近平联络了陕北农村延川县去"插队落户",为的是习仲勋、齐心多年工作的老地盘
,当地干部皆是老相识老部下,人脉尚存,顾念旧情,图个暗中照顾。就这样,习近平
开始了独自的青少年磨难生活。
1971年林彪覆灭,1972年在各级“革委会”掌权的军代表撤出,权力易手于当地老
干部。有人说,齐心在这时期前后为习近平的事情给延川县写过信,但这消息无法证实
。此后明显的是,暗中照顾开始起了作用。经县里的老干部示意,1974年公社干部通知
梁家河村党支部吸收习近平为中共党员。1974年县里又直接指定习近平作为"知青代表"
之一,参加陕西省知青大会,地点在西安市。有人当年也参加了陕西省知青大会,与习
近平编在同一个讨论小组。
1975年,经延川县"革委会"老干部的运作,指定名额,"推荐"习近平到"开展教育
革命"的大学去上学。虽然有些曲折,这年10月习近平离开了陕西省农村,以"工农兵学
员"身份到北京市清华大学"化工系"(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知识三年。他将在
1978年底毕业,他今后的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8
https://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19/03/201903130313.shtml
(博讯北京时间2019年3月13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习近平无疑是当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他的身上笼罩着雾气,总让人看不明白。有人
说习近平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愣子,也有人说习近平是新的雍正皇帝。骂他二愣子的
是仇恨,说他是雍正皇帝的是一些怕被人称为御用文人的变相谄媚。看透习近平不能情
绪化,更不能故意误导,而应该研究习近平的成长历史,从中得出客观的结论。

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

1969年初,习近平“上山下乡”去了陕西北部延川县。去延川县,其母自有考量,
为习近平联络了陕北农村延川县去「插队落户」,为的是习仲勋、齐心多年工作的老地
盘,当地干部皆是老相识老部下,人脉尚存,顾念旧情,图个暗中照顾。就这样,习近
平开始了独自的青少年磨难生活。

1971年林彪覆灭,1972年在各级“革委会”掌权的军代表撤出,权力易手于当地老
干部。有人说,齐心在这时期前后为习近平的事情给延川县写过信,但这...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9
高福武老人在窑洞下的公路边,给自己搭建了一个灵棚
路面悬空
怕土崖垮塌窑洞被埋 老人给自己搭灵棚看后辈祭奠
修乡村公路要在半山腰上“削坡”,使得延川县一位老人的窑洞紧挨在悬崖边上,老人担心雨后山体垮塌把自己埋了,8月23日,他给自己搭起灵棚,点上几根香,提前让儿子悼念自己,“走之前”亲眼看看儿子们尽孝。
土崖削到窑洞跟前 一下雨就担心发生垮塌
老人叫高福武,家住延川县延川镇眼头塬村。23日上午,高福武搭好灵棚,挂上自己的照片,点上蜡烛和香火,让几个儿子提前“祭奠”自己。
“我舅舅今年64岁,身体很健康,但硬是不听劝说,给自己搭了个灵棚,让我们后辈在他活着时就祭奠他,他要看着我们后辈尽孝,说人死后再搭灵棚尽孝没用,要在生前看着孩子们跪在面前。”外甥杨殷轩对舅舅高福武的做法并不理解。
而高福武老人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跟婆姨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2005年给四个儿子盖下6孔窑洞。本来地基挺结实,距离悬崖还比较远,没想到2010年县里在这座山的半山腰修乡村公路,削坡时,土崖削到了我家的窑洞跟前,一下雨,很容易发生垮塌,我的窑洞说不定哪天就被埋到黄土里了。”
据了解,这条叫“眼高路”的村级公路...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200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华社:重情重义习近平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20/c_129744796.htm
【学习进行时】联接中南海与普通百姓,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习近平的情与义
博大深厚。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查阅近年来习近平的活动图片,选数幅推出,同你一
起领略总书记的情义无国界。
习近平重情谊、讲大义。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一路走来,他都不忘旧情;一有时间
和机会,他就要看望老朋友们;时隔再久,也会努力和他们取得联系。
“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这次来老挝访问,我嘱咐外交部,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习近平说。
2017年11月,习近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他特别会见了一些老同学、
老朋友。
习近平与他们的友谊跨越了万里关山,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他们是1960年来北京八
一学校上学的老挝小留学生,其中包括老挝外交家、爱国者贵宁·奔舍那的几个孩子。
图为20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的孩子们在北京一处公园合影。(照片由奔舍那家
族提供)
当时在八一学校就读...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1
原标题: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
北纬36.8°,
陕北黄土高原上,
有一个小小村落,
名叫梁家河,
“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
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
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激发砥砺前行的信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
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
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
点击音频马上收听
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土”学问:我就是一个农民
到梁家河两三年后,习近平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与当地人一样,把土
豆叫“洋芋”,把馍馍叫“酶酶”。2009年11月,他到延安考察,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延
川话。吃饭的时候,他问陪同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能不能听懂“酶酶”是什么东西,
赵乐际说不知道,他解释说:“‘酶酶’就是馍馍,白面馍馍,也就是馒头,是延川土
话。”
鸟瞰梁家河村。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2015年2月
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没有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来,大名、小名都能叫出
来。
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梁家河 初心从这里出发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
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
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
1
习近平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9年前,习近平来到陕北,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青春岁月。习近平形容陕北是他的
根。49年岁月如梭,昔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如今已满目青郁,不变的惟有那大地的广
袤和信天游的歌声。
七年的知青生活,最难忘田间地头一同滴洒的汗水,最难忘那碗来之不易热气腾腾
的白米饭,最难忘寂静深夜里一豆萤火下煤油灯的味道,还有依依惜别时眼中的不舍……
“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
初心,来自人民,又回馈人民;梦想,从这里发芽,又从这里出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用声音追溯习近
平在梁家河的“初心”。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2015年2月13日中午时分,安静的梁家河沸腾了。
“近平回来了!”
“总书记来了!”
村口一块写着“知青淤地坝”的石碑前,十几位乡亲激动地同这位当年“能吃苦、
干实事、好读书...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28450
13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走近真实的路遥zz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中肯:
作为“农民的儿子”的路遥希望妻子是一位能体贴入微,对自己学习、工作,都能够有
所帮助的妻子。在潜意识里,也许只有《人生》中的“刘巧珍”才是他最好的“媳妇”
林达是一个具有“小资”情调和独立意识、事业心极强的现代知识女性。让她放弃事业
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家庭妇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而半夜写作、通宵达旦,早晨从中
午开始,尤喜独处而又时常“封闭”自我的路遥让林达难以适应、无法容忍。在林达看
来,她希望有一个体贴自己能够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好丈夫,而不是一个不管家,甚
至一个不管她的贴着各种光环的“圣人”。在生活习惯、性格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凸显,
一度达到激烈冲突的程度。短短几年时间,路遥和林达就行同陌路。
走近真实的路遥
文/王爱忠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
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
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
。让我们走近路...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95
14
(zz)
真实的路遥与真实的《平凡的世界》
2015-02-28书房记
文/王爱忠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
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
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早逝,年仅42
岁。本文为你记录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
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
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
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让
我们走近路遥,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透视其鲜为人知而又跌荡起伏
的内心世界。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
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亲用一副
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5
当编辑,看别人写文章,看别人改文章,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没有谁的文字能做到绝对
客观。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自己码字的时候就是发现不了。带着这个认识,回头再读《
平凡的世界》,我先得看看路遥的人生(不是那部著名的《人生》)。
路遥大叔从延安地区走向全国,成为知名作家的第一篇作品是1980年的《惊心动魄的
一幕》,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之后才有《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
,乃至影响了一代人的《平凡的世界》。现在看来,《惊心动魄的一幕》也是当时流行
的“伤痕文学”套路。在文革中并不如意的邓小平认为,伤痕文学专注于从个人角度诅
咒文革,“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当然,我不是说路遥写伤痕文学有啥问题,那是时代的产物,写了也不算丢脸。何况路
遥这篇小说的格调颇为不俗,不是一味诅咒刚刚过去的时代,反而塑造了一个富有男人
气概和悲悯之心的县委书记主角,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平息文革各派的争斗,把现代小
说写出了古典悲剧的风范。《惊心动魄的一幕》在80年代初一片纯粹的“哭哭啼啼”中
脱颖而出,自然不是浪得虚名。
不过,问题也正出在县委书记的故事上。从故事背景和细节来看,这个县显然就是路遥
的故乡延川...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路遥的一生与他的家人

当然只有当事人知道。但看他书里那些扭曲的主人公,还有他自己的造反经历,北京女
知青回城后和他过不下去可以理解。
---------------------------------------------------------
路遥
1966年在延川县立中学初中毕业,文革大革命爆发后,是延川中学学生组织“井冈山”
的负责人,也是全县持相近观点一派的串联起来的“延川县红色造反第四野战军”(简
称“红四野”)组织的负责人。1968年延川县落实军代表、老干部、造反派的“三结合
”“大联合”后,以群众组织代表身份被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一年后
即1969年仕途受挫作为“回乡知青”回到老家郭家沟村务农。
n******g
发帖数: 1722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习近平最大的爱好是什么?他曾多次提到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读书修
身的重要性。
“我们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
2003年,习近平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说。
“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赴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说
,“当时我们村里人去把他的行李拉回来,有一个箱子很重,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习近平
的,后来才知道他那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从此,七年的日日夜夜,梁家河村多了一个秉烛夜读的身影。
资料图
打开百度App
窑洞里的读书人
提起习近平的插队生涯,梁家河村村民武晖颇有感触:“你问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
,习近平插队期间最爱好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习近平最爱看书。”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他特意在一座山坡上驻足,追忆当年在山峁上
读书的场景:“当时就把羊圈在一个山峁儿上,然后我就坐在那儿看书、冥想了。”
资料图
“出门的时候怀里揣一本书,我那时候揣字典,《成语词典》《简明哲学词典》,背一
个词的意思就去锄地,再找休息...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新闻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原标题:习近平新闻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
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和做法,是一个科学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办的实践过程,构成
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我们党长期形
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的学习、工作实践密不可分,
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善学新闻报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十分热爱读书看报,特别善于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
习,用于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1969年1月,15岁的青年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
河大队插队。七年的知青生活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也使他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
系,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人生理想,逐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根源。与此同时,他开始大量阅读政治、经济、...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9
北京知青林达和当地青年路遥结识并恋爱。因为“出身问题”当年在少管所被管教的习
近平,成为大队书记,他带领队员建成了陕北第一个沼气池。
1969年,被评为延安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北京知识青年,欢聚在宝塔山下
。 (CFP/图)
时已寒冬,记者经由西安去延安拜访一个叫北京知青林的地方。
过八百里秦川,崎岖往北,一道道沟梁之后,大河套里,就是延安。在原来的延安县,
现在的宝塔区一百里外的金盆乡,“北京知青林”的标示牌在一棵大树后赫然出现,那
是一个举世皆知的地方——南泥湾。
记者在那里见到四个人:周福生、付和平、刘二顺、林树彬。
他们是一场运动后留在了这里的北京知青。
“这样的北京知青,在延安的角落里,”来自延安市劳动局北京知青处处长童刚说,“
整个延安市还有346个。”
不过,就在记者即将离开的前一天,又过世了一个。
他们有家不可归,或如当事人所言,“不愿归”。
满载知青的火车
当1969年他们踏上西去的火车时,所有与生俱来的界限,诸如身份、地位、等级等等,
都被抹灭干净。
那一刻,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北京知青。
带记者前往的,是素昧平生的在西安的三个北京老知青:邵华、刘静...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20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
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陕西:
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
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
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
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
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
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
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
“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ngneng (能能),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央视网新闻:习近平最大爱好是读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6 00:37:09 2018, 美东)
习近平最大的爱好是什么?他曾多次提到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读书修
身的重要性。
“我们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
2003年,习近平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说。
“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赴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说
,“当时我们村里人去把他的行李拉回来,有一个箱子很重,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习近平
的,后来才知道他那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从此,七年的日日夜夜,梁家河村多了一个秉烛夜读的身影。
资料图
打开百度App
窑洞里的读书人
提起习近平的插队生涯,梁家河村村民武晖颇有感触:“你问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
,习近平插队期间最爱好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习近平最爱看书。”
2015年2月,习...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357
22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
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丛书。首卷入编381位博士,有网民贴出习近平在书中
「自述」全文,本报特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
尽瘁,奋发有为。”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
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穫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麽叫实际,什麽叫实
事求是,什麽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
会就更深刻了。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
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
了,我那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
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麽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
轻人见多识广,比...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丛书。首卷入编381位博士,有网民贴出习近平在书中「自述」全文,本报特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穫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麽叫实际,什麽叫实事求是,什麽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会就更深刻了。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麽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回想我刚下乡...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新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成为中共胡锦涛时代的“接棒者”,中国向何处去?“察其言,观其行”是为解答方法。在一篇于2000年的专访文章中,习近平较全面地讲述了其从政前后的生活经历与内心世界,成为考察其性格特质与政治取向的较为详尽的文本。
文章刊登于《中华儿女》2000年第7期,由该社社长采访。其时,习近平当选福建省省长不久,正以其47岁的年龄当选部长级大员,成为中国政坛年轻高级领导干部中耀眼明星。
习近平在采访中开宗明义,他不愿意宣传个人,反感写人时流行的写法――放进一个背景:这是谁的孩子,“因为背景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炒来炒去没意思”。
1999年习近平由福建省委副书记升为福建省代省长,次年转正。这一主政一方的新官,实施新政的理念,有着传统官员的谦逊与谨慎。他强调,自己是在前任省长打下的基础上做工作,要继承前人,“不能就此划线,什么都要搞自己的。”
但同时,他也指出,作为接力赛,他要跑好自己这一棒。实施新政,他主张“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思想,采用“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的办法,有时还给添点冷水,而不是烧三把火。
从政多年,他的政治经验贯穿着“团结”。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刘邦、刘...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5
27日上午,延川县延远初级中学内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初一年级女生从教学楼4楼坠落,不幸身亡。当地警方初步排除他杀可能,坠楼详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27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延川县城北的延远初级中学,校门口有多名保安,禁止警方以外的任何人员进入。记者在校门口看到,校园内停放着多辆警车,几名身穿制式警服的办案民警正在对学校有关人员进行询问笔录。
延远初级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在当日10时左右,该校初一女生婷婷(化名)在课间休息时,从教学楼4楼坠落,头部受伤严重,在送往县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部分学生心理和生理出现不良反应,学校经过紧急研究后决定全校提前放“五一”假。
据婷婷的几名好友讲,婷婷品学兼优,升入初中时考试成绩高居全县第一。“她最近学习成绩好像有点下滑,但在班级里还是排在前几名,真想不通怎么会发生了这件事。”一名李姓同学说:“当天早上,她好像有啥心思,课间休息时,独自一人在栏杆处闷闷不乐,当时身边也没有别的同学,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她是怎么掉到楼下的。”
采访中,在一些同学看来,婷婷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下滑跳楼轻生,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虽然婷婷学习成绩近期有所...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6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据当时的电机系党支部书记李叔平回忆,朱镕基是支部里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的人。他作为班长,代表本班同学在全校大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
朱镕基拉胡琴(资料图)
朱镕基:学运旗手“误入歧途”
1947年,年仅19岁的湖南伢子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
因为喜爱文科,英语又好,朱镕基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这也促使他下决心在工科埋头钻研起来。朱镕基的同窗好友、著名法学家郭道晖回忆说,朱镕基学习很用功。当时,电机系的功课在全校是最难的,他却应付自如,是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当过“课代表”。他待人诚挚,在同学中很有威信。朱镕基非常热爱文学。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常开玩笑说,自己做官是“误入歧途”。
在清华园里,朱镕基结识了一群大师级的教授,每次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都感觉值得回味。“朱(自清)先生为人廉洁、谦虚。他讲话的样子,音容宛然。”“我们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他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学习之余,朱镕基痴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转发的文章《彭丽媛谈幸福家庭生活》,谈习大大和彭麻麻的爱情故事,他们组成的家庭会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原文:
习近平和彭丽媛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组成的家庭会是怎样的呢。
彭丽媛15岁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18岁参军到总政,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我国声乐专业最高学历)。她是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全国政协委员。
20余年的舞台生涯,彭丽媛为什么总是光彩照人,有什么秘诀?她坦言道:“这跟我的家庭有关,如果我的婚姻不幸福,心有磨难的话,我能有这个光彩留给大家吗?”对于事业和家庭,彭丽媛的态度很鲜明:“一个女人,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若叫我为事业,不要家庭、不要孩子,我觉得不可以理解。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静的港湾。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样,是一个普遍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资料图:彭丽媛习近平合影
资料图:夫妻二人年轻时合影
彭丽媛原以为自己熟悉农村生活,吃过不少苦。可未想到,习近平经历过的生活比她更苦。
习近平出生于1953年6月,祖籍陕西富平。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教委...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习近平看望乡亲们供图/新华
2月13日,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从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在这里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村,距今已40年,习近平曾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40年间,习近平从未中断过和梁家河村的联系。
四次给当年插队村庄回信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联系到梁家河村现任村支书石春阳,他对记者表示:“从1975年习近平离开,40年来,他一直对我们村有深厚的感情,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我们村入了党,之后又上了大学。他人上学去了,但心还留在我们村上,这些年来,他对这里也很关心,希望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石春阳还向记者介绍道,近几年,他们梁家河村和习近平保持书信联系。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习近平4次写给梁家河村的回信都保存在梁家河村史馆中,村史馆于2014年建成。据悉,梁家河村史馆分为三大板块,一是梁家河村史和党支部建设;二是展示梁家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三是梁家河未来发展规划。村史馆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梁家河的发展历程和变化。里面很多内容与习近平有关。
2007年习近平回信
始终不忘7年插队生活
回信时间: 2007年8...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55
29
红军长征部队序列及领导人、著名将领长征时的年龄!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
1、 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 古 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闻天 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 朱 德 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 周恩来 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 云 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祥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 发 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 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乘 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 叶剑英 37岁
政 委 陈 云 29岁
第一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彭雪枫 27岁
第二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罗 彬(后为何长工)
第三梯队 司令员兼政委 武 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 司令员 陈 庚 31岁
政 委 宋任穷 25岁
2、 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 林 彪 28岁
政 委 聂荣臻 35岁
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 32岁
参谋长 左 权 29岁
政治部宣传部...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0
看这出产还是可以的,现在不准种特货了
延安苹果,延安土层深厚,海拔800~11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果实积累
糖分,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带。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品
种近70个,其中大部分为富士、新红星、元帅等优良品种。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
产量约10亿公斤。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外贸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
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33]
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狗头枣,更负盛名。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
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大枣的
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该县所产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
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细脆,
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种,尤为女士和儿童喜食。1982年,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
问西安,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截止2012年该
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总产二千余吨,称为“红枣之乡”。[34]
延安酥梨 曾荣获中国杨陵农业博览会...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31
(2010-10-20)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中国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是清华
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丛书。首卷
入编381位博士,有网民贴出习近平在书中“自述”全文。
“格言:老实做人,紮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
尽瘁,奋发有为。”
7年上山下乡 学懂团结群众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
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
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
会就更深刻了。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
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
了,我那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
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416
32
1. 行贿轻车熟路:"第一次写完入团申请后,我把大队支部书记请到我的窑洞来,一盘
炒鸡蛋,吃俩个热馍。吃完后我说,我的入团申请书您该递了吧?"
2.以权谋私,特别照顾自己插队的村。如果是企业家或者以个人名义,无可厚非,而且
应该得到赞扬,但如果列省部级干部,动用权力影响力,则是严重破坏公平公正原则。
他帮那个村就不是因为那个村穷(因为比它穷的村还有很多很多),而是因为他在那里
住了7年,说白了,因为自己。
"我插队的那个村不通电,我走了以后帮他们搞了个变压器,通了电。前几年,又帮他
们修了小学。1999年,又修了桥。这些都不是我出钱。有的是我介绍去的帮扶项目,有
的是我给当地领导说说,引起重视后解决的。"
3.中学是红卫兵小头目,被抓,时机感得好,上山下乡,一开始吃不了苦,回来姨姨姨
夫劝"西北人朴实,没文化,你多干点农活,就能跟群众打成一片,你还想回来,在城
市里你还不被揪斗死?"习一想,在理,就回去安心了。你后来受到照顾,成了工农兵
大学生。等小平把他爹放回来后,他就一步登天了。直接干国防部长的秘书。后来他老
爹肯定告诉他,要想往上爬,最好还是从基层干起。最后处处得到照顾。由于习吃...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3340
33
文章刊登于《中华儿女》2000年第7期,由该社社长采访。其时,习近平当选福建省省
长不久,正以其47岁的年龄当选
部长级大员,成为中国政坛年轻高级领导干部中耀眼明星。
习近平在采访中开宗明义,他不愿意宣传个人,反感写人时流行的写法——放进一
个背景:这是谁的孩子,“因为背
景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炒来炒去没意思”。
1999年习近平由福建省委副书记升为福建省代省长,次年转正。这一主政一方的新
官,实施新政的理念,有着传统
官员的谦逊与谨慎。他强调,自己是在前任省长打下的基础上做工作,要继承前人,“
不能就此划线,什么都要搞自己
的。”
但同时,他也指出,作为接力赛,他要跑好自己这一棒。实施新政,他主张“弱鸟
先飞,滴水穿石”的思想,采用“小
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的办法,有时还给添点冷水,而不是烧三把火。
从政多年,他的政治经验贯穿着“团结”。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刘邦、刘秀
、刘备“三刘”还有农民领袖宋江,
感觉上很窝囊,但他们最大的一个本事,就是能团结一帮有本事的人。这种团结哲学,
也来自他的父亲习仲勋。这一
条,正是外界传出的“他被各方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在充满感性的回忆中,他自...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4
7月16日,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房顶铺上了彩条布防止雨水渗漏。
7月15日,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工作人员清理中央大礼堂内的积水。
7月13日,工作人员在清凉山上的新华社编辑部旧址前查看损毁情况。
7月13日,延安新闻纪念馆遭暴雨侵袭,清凉山上的博古旧居因强降雨面临垮塌危险
7月13日,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妮查看石窟旧址内的渗漏情况。
7月7日以来,延安市范围内的强降雨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新闻纪念馆出
现严重的渗漏情况,展馆二层保留的延安时期新闻机构石窟旧址遭到渗漏浸水破坏,清
凉山上的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等新闻机构旧址和名人故居出现不同程度的垮塌和浸水破坏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延安市清凉山下,馆内大量文史资料展示了我国新闻及出版
业的发展历程。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7月12日,救援人员在造成5人遇难的延安市枣园镇卫校渠山体滑塌现场搜救。
自7月7日持续至今的强降雨及由此引发的山体滑坡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增至
20人。截至12日19时,因强降雨出现山体滑坡和房窑倒塌,造成延安市宝塔区、延川县
、安塞县3地20人死亡,15人受伤,2人失踪。其中,延川县县城新建沟...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35
这张照片是习同学下乡的时候所照,200斤,10里山路,哈哈哈哈哈
近日,延川县一名废品收购者淘出大量北京知青下乡插队时的票据、粮油供应证等物品
,上面记录的数据激起很多延川人的回忆。在这名废品收购者淘出的“宝贝”中,有3
张粮站收购单上记录着当年北京知青习近平的交粮情况,更引起当地文史部门的关注。
图为1月26日,陕西延川县,收废品的庞师傅展示无意间发现习近平当年交公粮的单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 wyiqin (QQ) 的大作中提到: 】
d*********o
发帖数: 6388
36
http://news.163.com/13/0827/10/979DROLL0001124J.html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是一
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奥巴马(右)向王岐山(中)赠送篮球
《南方人物周刊》8月27日报道称,习近平当年下乡时期,一次从北京返回陕西延川,
曾到王岐山那里借宿一夜,两人就合盖了一床被子。
报道称,陕西省延川县作协主席张思明曾为写作习近平延安插队经历而在延川县梁家河
采访,并于2002年赴福建拜访时任省长的习近平。他曾听习谈起,下乡初期,一次从北
京返回延川,因路途遥远,先到了冯庄找王岐山借宿一夜,两人就合盖了一床被子。当
时习近平带着一本经济方面的书,王岐山给留了下来。
和王岐山同在一个村的延安知青尹大才也记得王岐山跟他说过自己和习近平的友情,“
我知道他们好。”王岐山曾问尹大才:习仲勋你知道吗?尹答:知道,西北局第一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王:他儿子也在延川,他们那边如果请你过去你去吗?尹:我去,你
给我挣工分啊?
J*********n
发帖数: 6974
37
孙少安,积劳成疾,十年之后挂了。
孙少平最终离开了煤矿改行当了记者,在孙少安去世几年之后也去世了。
孙兰香、吴仲平去了美国留学,最终赶上了八的平方,拿了血卡,在美国生活。
孙少安的某朋友当上了国家领导人,现在人们把他叫刁夶。
田福军,当上了省委书记,成为一方诸侯,但是最终因腐败变质被土共双规了。
只有黄土地依旧是那黄土地。。。
—————————————————————
《平凡的世界》诞生记
作者:王天乐,路遥的胞弟
(本文作者王天乐已于公元2007年4月因肝硬化不幸离世)
转载此文纪念伟大的作家路遥先生,以及他的胞弟王天乐先生!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隆冬,有一天西安痛痛快快的下了一场多年来未见的大雪,雪整
整下了一夜。天亮时,鸡娃子一样大的雪片还在纷纷扬扬向大地飘落,没有一点停止的
迹象。我和路遥一夜未睡,说了一晚上闲话。东南西北,天上地下,想起什么就说什么
,我已成了我和路遥多年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时刻,多年来我和路遥不知经历过多少次
。路遥爱雪,一见到这白色的世界,他绝对会变成一个可爱的孩子。当我俩在阳台上观
了一会雪景后,路遥说,咱俩到大街上走走。
真高兴啊!由于我...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28450
38
习近平接下来说的话,才真让他料想不到,“总书记说:‘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
个窑洞,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
说到习总书记当年和路遥同住一个窑洞时,谷溪说,路遥是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
后才离开延川县的。由此推算,他俩在延川同住一个窑洞应该是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
。谷溪说,作为北京知青,习近平当年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
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他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他俩那时成了朋友。后来
,路遥还与来延川插队的北京女知青林达(笔名程远)相识、恋爱并结婚。
谷溪说,习近平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约有25公里山路,当年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
,习近平来县城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他就会找路遥长谈。谷溪当时是延川
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路遥则是通讯组学员,他们都住在县革委会的窑洞中,窑洞既办
公又住人。谷溪回忆道,当年习近平和路遥进行彻夜长谈的窑洞是“三间房”,这是专
门供来客住的客房。谷溪自己曾居住过的2排18号窑洞路遥也曾住过,内有印照片的暗
房,习近平与路遥聊天应该也会去那里。可惜,这些窑洞经历多年风雨已经...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9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rme (狼烟起江山北望),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看习近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11:12:29 2015, 美东)
对faculty,越senior,领导才能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越重要, even though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 are formed to handle personal relations。处理人际关
系需要对个人有正确的定位,大气,感悟能力。看习近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习近平早年自述从政之路
2000年出版的第7期《中华儿女》杂志中曾刊登了一篇对习近平的专访文章《习近平:
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彼时习近平任福建省省长,采访者为时任《中华儿女》杂志社
社长杨筱怀。在这篇近15年前的采访中,习近平就对自己的从政之路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二是在从政的
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三是要有不怕艰难险阻
,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5037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近平真是个好后生
采访对象:赵家河村民
采访日期:2016年2月28日
采访地点:陕西省延川县赵家河村武刚文家中
上篇
1973年3月,延川县委抽调习近平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到冯家坪公社赵
家河大队驻点,当年11月离开。在赵家河8个月时间里,习近平不仅负责文件宣讲、大
队领导班子整顿、生产队干部配备等行政工作,还和村民一起修梯田、打土坝、植树造
林。他的这些工作,受到赵家河村民的充分称赞和冯家坪公社的高度认可。当年的公社
书记赵廷璧要留他在赵家河大队当支书,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星说:“你们想得美
,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社教结束习近平回到梁家河后的1974年1月,文安驿公
社党委决定不到21岁的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这次访谈中7位赵家河村民回忆的当年几则故事,只是习近平8个月农村社教经历的
一点一滴,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如何在贫瘠落后的黄土高原卧薪尝胆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第一站。
“ 近 平 教 我 写 名 字 ”
学习时报:您好!习近平当年叫您“铁姑娘”,是为什么?
高小梅:那时候我们有十四五个女孩子都在那劳动,我年纪小,个子也小,但劳动
起来是最突...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1
2017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党校旗下《学习时报》在头版刊登整版文章《习近平总书记
的成长之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红色基因传
承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艰难曲折困境中磨砺出来的,是在复杂国际斗争中历练起来的,
是在极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核心在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群众中是最“
走心”的,真正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全文如下。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中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讲话
(图源:新华社)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在民族复兴关键当口
,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
党运国脉军魂。因此,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融入血
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而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守、行
动上的紧跟,最根本、最深刻的是来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心灵上的情感认同最深沉最
真挚,也最持久最牢靠。
有一种信仰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是...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2
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新华社记者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
社记者 鞠鹏 摄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站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讲台前作中共十九大报
告,历时近3个半小时。
这是多年来中共党代会最重大的政治报告,达3.2万字。习近平用洪亮的声音一气
呵成,赢得全场70余次掌声。
他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
史方位。”
这份报告被译成10种外语,并专门请来外籍专家为译文把关。专家们几乎都用“强
有力”这个词语来描述习近平的报告。俄罗斯专家奥莉加·米古诺娃说:“我第一眼就
被它吸引住,从早上8点看到半夜,忘记了吃午饭和晚饭。”
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在听了报告后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习近平把
中国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7年10月25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样以后保证文革余孽不死
这样以后保证文革余孽不死, 中国永保红色江山。
1968年1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
再教育。”习近平正属于被号召之列。次年,其与上万名北京知青一起,下放到延安市
延川县文安驛鎮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其初期很不适应,“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
年少的习“却很随意”,老百姓对他印象很不好,認為習近平是個遊手好閒、不愛勞動
的浪子。習近平才待几个月后,便因受不了苦,偷回到北京,又被关进‘学习班’,半
年后被放出来,听从姨夫魏震五的建议又回到延川县安驿公社梁家河[12]。回到了梁家
河後,习近平很快成为一名壮劳力,並以苦幹、實幹的精神贏得了農民的認同[12]。
1974年(一說1973年[12]),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父亲习仲勋的问题,习近平入团申
请与入党申请屡次被驳回,在递交十余次后才被批准)。此年冬天[12],习近平当选为
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他带领村民“整社(处理姓氏宗族之间的矛盾)”
、修筑大坝、修建沼氣池,这些举措为他在当地赢得良好口碑。[17][18]
t**x
发帖数: 20965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样以后保证文革余孽不死
百度把最关键的农村教育给修改了, 走资派太坏了, 百度这么写
1969-1975年 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实际上是这样:
老百姓对他印象很不好,認為習近平是個遊手好閒、不愛勞動
的浪子。習近平才待几个月后,便因受不了苦,偷回到北京,又被关进‘学习班’,半
年后被放出来,听从姨夫魏震五的建议又回到延川县安驿公社梁家河[12]。
n**e
发帖数: 1296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北大讲话曝光
习大大的15岁在干嘛:
1968年,习近平15岁,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被有关部门多次关押审查,出来时,身体非
常虚弱,全身都是虱子。习近平到关中富平老家大姑家里休息很长时间,大姑一天一碗
鲜羊奶喂着,他才慢慢调养好[16]。
1968年1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
再教育。”习近平正属于被号召之列。次年,其与上万名北京知青一起,下放到延安市
延川县文安驿镇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其初期很不适应,“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
年少的习“却很随意”,老百姓对他印象很不好,认为习近平是个游手好闲、不爱劳动
的浪子。习近平才待几个月后,便因受不了苦,偷回到北京,又被关进‘学习班’,半
年后被放出来,听从姨夫魏震五的建议又回到延川县安驿公社梁家河[12]。回到了梁家
河后,习近平很快成为一名壮劳力,并以苦干、实干的精神赢得了农民的认同[12]。
n******g
发帖数: 17225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梁家河的苹果红了
开栏的话
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他的第一站,就回到了曾经插队生活、工作过7年的延川县梁
家河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虽然时间很短,但总书记与梁
家河的老百姓畅谈今昔,嘘寒问暖,浓浓的为民情怀让老百姓深受感动。两年多来,总
书记的言行始终温暖、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开拓前行。从今天开始,本报开
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专栏,集中推出系列报道,追忆当年事,寻
访当事人,再现生动场景和感人细节,真实反映梁家河村发生的喜人变化,充分展示习
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真切展现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热切期盼和对总
书记的深情爱戴。
金秋时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千亩山地苹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忙着为苹果卸袋。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探访,在与当年的邻居张卫庞交谈时
,了解到他在种苹果,便仔细询问了苹果种植的情况并当场品尝了苹果,称赞梁家河苹
果水分大,又甜,口感很好。在得知张卫庞当年苹果刚挂果就有2.6万元的收入后,总
书记十分开心,亲自到山...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7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看习近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对faculty,越senior,领导才能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越重要, even though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 are formed to handle personal relations。处理人际关
系需要对个人有正确的定位,大气,感悟能力。看习近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习近平早年自述从政之路
2000年出版的第7期《中华儿女》杂志中曾刊登了一篇对习近平的专访文章《习近平:
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彼时习近平任福建省省长,采访者为时任《中华儿女》杂志社
社长杨筱怀。在这篇近15年前的采访中,习近平就对自己的从政之路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二是在从政的
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三是要有不怕艰难险阻
,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
2000年《中华儿女》杂志采访习近平后与其母亲齐心及家人留影
习近平(以下简称“习”):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杨筱怀(以下简称“杨”):时任《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
我是在前任省长打下的基础上做工作。这是个接力赛,要接好接力棒,跑好自己这一...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1078
48
要看这个真不真实,就直接看路遥自己的恋情不就行了吗?他的妻子林达,北京知青,
知识分子家庭,插队在延川县,当时在革委会通讯组。林达在延川县算是官方正儿八经
耍笔杆子的角色。路遥, 农民,在通讯组做培训学员,会写诗。然后他们相恋。1973
年,路遥上延安大学中文系,基本是林达在供她。1978年,相恋快八年的路遥和林达结
婚。(http://www.tywx.com.cn/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9092&cid=2188190
这两的差距比润叶和少安大吧。
b*****d
发帖数: 61690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新华社雄文: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6 16:04:27 2017, 美东)
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新华社记者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
社记者 鞠鹏 摄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站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讲台前作中共十九大报
告,历时近3个半小时。
这是多年来中共党代会最重大的政治报告,达3.2万字。习近平用洪亮的声音一气
呵成,赢得全场70余次掌声。
他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
史方位。”
这份报告被译成10种外语,并专门请来外籍专家为译文把关。专家们几乎都用“强
有力”这个词语来描述习近平的报告。俄罗斯专家奥莉加·米古诺娃说:“我第一眼就
被它吸...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50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2岁。他去世已经
20多年了,但他的生命却以作品的形式在继续延伸。《人生》、《平凡的世界》一版再
版,那些黄土地上的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无数的年轻人,从中懂
得了做人的尊严和奋斗的价值。
他的一生,以像牛一样劳动开始,以像土地一样奉献收尾。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经
历着同一个时代,在贫瘠的土地上,用生命灌溉出绚烂的花朵。
--编者
贫瘠土地上的艰苦童年
1949年12月3日,冬天,陕北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一孔窑洞里,农民王玉宽和
马芝兰的头胎儿子诞生了。父亲给他取名卫儿,7年后他才有了大名王卫国,20年后他
有了笔名路遥。
王玉宽和马芝兰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很快,卫儿
又有了弟弟妹妹,家里的吃穿都要靠双手土里刨食。像牛一样的劳动,是这块土地上每
一个人烙在血液里的第一课,他们坚信,劳动是做人的本分,是生存的根基。
在路遥的童年记忆里,很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帮助大人干农活了。做的最多的活
儿是砍柴:
“有一次,跟一群...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