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引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f**o
发帖数: 12685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巢屠广州、陈友定屠泉州
蒲寿庚(1205-1290年)
家世
——蕃客回回说。
——西蜀望族说。
伊斯兰教徒
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提举泉州舶司。
——福建广东招抚使。
——亦官亦商。
叛宋
——瑞安之役。
——泉州闭城不纳。
——尽杀南外宗室。
仕元
——重其事权。
——固守泉州。
——行省平章政事。
历史贡献
遗迹
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
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家世
一、蕃客回回说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没有为蒲寿庚立传;
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
名而没有正文。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定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
问。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福建连江人,1241-1318
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铁函心史·大义略述》(民国
卅年版)曰: “泉州蒲受畊,祖南番人,富甲两广。”蒲受畊即蒲寿庚,南番是唐宋
时期对中国的南...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早期移民的贡献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xide (inert),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早期移民的贡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4 12:30:20 2015, 美东)
才知道加州农业的多样性有中国早期移民的极大贡献。东部来的白人移民只喜欢小麦,
棉花,但是加州还有大片地方不适合这种作物。后来,加州的San Joaquin valley里面
大量的果园都是中国移民兴修水利,把沼泽地里的水排掉,成功地引种类大量柑橘,樱
桃,葡萄等等作物之后,成为能赚钱的产业。排华法案之后,中国移民被排挤走,但他
们开垦的土地和作物的多样性被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除了中国移民,还有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在农业上的成就是在北加的盐碱地上成功地种植了大米。把当地农业土地的
价格翻了好几翻。
z**********e
发帖数: 22064
3
http://hx.cnd.org/?p=116426
2015年10月5日,因在青蒿素研究中贡献卓著,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
医学奖的人。
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疟疾威力有多大?有医史学家说:“罗马亡于疟疾,明朝亡于鼠
疫。”(范行准在《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
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近代英国领袖克伦威尔、汉代名将霍去病都死于疟疾。中国人发现
青蒿素以来,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获奖,是历史性的突破,但,获奖大喜中,对中国却有五大警示:
第一个警示:实现科研突破,却失去产业话语权
屠呦呦古籍中获得灵感,进而取得抗疟突破。然而,它却没有为中国制药行业带来与之
相匹配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话语权也旁落,基本上命不
由己。
青蒿素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科研突破,但,直到2011年,据《瞭望东方周刊》报
道,在占总额80%以上的公立市场上,跨国医药集团诺华公司占50%左右,赛诺菲公司占
20%左右,印度企业占20%,中国企业占不到10%。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逯春明则表示:“青...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15526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山西运城苹果6毛一斤没人要
我感觉跟这边差不多。都是日本引种的,不会有太大差别
w********g
发帖数: 3780
5
我同意你说的
中国人智商绝对没话说!
新加坡这种地方的还真是基因不行,否则也不会有引种计划了

强。
f****e
发帖数: 24964
6
菌斑乌央乌央的福建人,你说福建人基因不行?
新加坡引种是人太少了,木木阿三越来越多
w********9
发帖数: 8613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对东北经济发展的贡献
http://blog.renren.com/share/229235314/1398482017
稻米北进的奥秘
说起北大荒种植水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9年。那时日本侵略者在查哈阳农场
制定了开发150万亩水稻的“大查哈阳计划”,准备将这里建成关东军的粮食基地。为
此,他们从国内组织了10个开拓团,云集查哈阳地区,并抓来10万中国劳工,在这里挖
渠筑坝,又以成立“紧急稻作团”的名义,从延边地区强行迁来1000多户约5000多擅长
种植水稻的朝鲜族居民来到查哈阳。但是,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他们也仅仅勾勒出这
一浩大工程的轮廓,扔下一片断壁残垣。
朝鲜族是东北较早的稻作民族,他们的种植特色是撒播直育—没有我们现在熟悉的
育苗、插秧环节。但是水稻怕冷,这里气候严寒,播种之后遇到霜冻,则秧苗不壮,先
天不足,自然影响产量;抽穗时节的水稻更怕冷,冷害会让稻穗空壳增加,产量锐减—
其实,不仅查哈阳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整个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都有这样的问题。
为了提高产量,许多的专家都贡献了力量,客观地看,其中也有日本人的功劳。开
拓团里有位叫做西山信清的日本友人,1953年才遣返...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1566
8
其实我也希望你们小粉红能天天挤牛奶,呵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49935
一个牛在生长的过程中,经过犊牛期,吃奶,过2个月后就断奶,称为断乳期,开始吃
精料和草,之后 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历青年期(3到14月后),奶牛就开始配种(14-24
月),一般24月龄开始产犊,就进入了泌乳期,一般产奶300天后就进入干奶等待产。
奶牛不能一直产奶。道理很明了,哺乳动物一般会在生育期间产生乳汁,乳汁产生的目
的是为后代提供刚出生的食物,是为了延续生命。哺乳动物过了生育年龄以后,比如都
怀不上下一代了,如何会有乳汁呢?
其次,不同的乳牛品种的产奶期是不同的。比如目前比较普遍的良种奶牛,荷斯坦奶牛
(中国有引种)以产奶量高而著称,目前较高记录显示美国加州的一头荷斯坦牛在其泌
乳期的4796天里产奶量达到了189000公斤。上面的数据说明了一个个问题,首先奶牛的
产奶时间并不是无限的,那种以为能挤到奶牛死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最后,说下目前存在的问题,按道理讲奶牛过了产奶年龄以后一般不再产奶,但是目前
国内比较普遍的做法会给乳牛进行激素注射或喂食,会人工延长其产...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22772
9
里约奥运日本男子4x100接力第四棒就是引进的牙买加黑人
日本引种改良干得很多
H*********S
发帖数: 22772
10
里约奥运日本男子4x100接力第四棒就是引进的牙买加黑人
日本引种改良干得很多
m*****u
发帖数: 15526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的大米全是加州产
是。不过品种是引种的。
w*****e
发帖数: 1009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振兴东北, 说说东北的大米
市面上常见的所谓五常大米都是掺和的,能有10%五常大米的都算是很有良心的
别说是在美国的超市,就是国内的超市,特别是南方的,买到的无常大米甚至普通的东
北大米都是假的,其中有些所谓的东北大米是在把东北水稻引种到湖南生产的,米粒形
状看起来一样,但吃起来和在东北生产的味道不一样

发帖数: 1
13
全世界对技术产权都保护的。中国对丝蚕,茶叶和瓷器技术是封锁的。偷盗上述3种技
术是死刑侍候。
西方人只能通过丝绸之路得到这3种商品但不能山寨。后来土耳其首先行贿得到丝蚕卵
,德国通过反向工程得知高岭土是唯一可以制造白瓷的粘土,英国则在鸦片战争后获得
茶树在印度大吉岭大规模引种成功。
现代社会一般农业种子可以通过交换引进,商业高产种子可以通过商业种子公司渠道购
买。而中国不良留学生访学人员到孟山都公司的农田里面去偷盗种子就是商业间谍行为
了。
x****e
发帖数: 1780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希腊文明神话(专载)
有个疑问一直困绕,古希腊大师的巨著动辄几十万字,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的?
古代书写材料有泥板,纸草,木简,羊皮。泥板不好保管流通,纸草好象只有古埃及用
,木简好象只有中国使用,羊皮好象是唯一选择。在羊皮上书写是用火烙写的。这就注
定一张羊皮写不了多少字。据说一部几十万字的圣经要400张羊皮。圣经是集中犹太民
族集体力量化了数百上千年写成的巨著,同时期中国的最长的著作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50多万字,司马迁是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他写史记依靠国家财力,花了几十年才
写成。同时其他作家的作品很短,上万字就是长编了。
写一部书,又是起草,修改,誊写,还要有人抄录,需要多少羊皮啊!
西方世界伪造希腊古文明,伪造的太完美了,但就象孔雀开屏,把**露出来了。
如果文学作品可以口耳相传,那些那些逻辑天文几何水平远远超出当时社会需求,难道
这些可以口耳相传?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年的中世纪没有任何科学诞生和发展,甚至
连历史记载都没有,然后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又集体涌现出来,这么先进的文化居然没有
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希腊文明就象孤立的小岛,消失了一两千年后才有传承,这
就是文艺复兴。
西方的文字是表音文字...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连母猪也要外F了!
长沙8月4日电(记者 阮周围、郑欣)记者3日从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6月乘
坐包机从美国直接引进的1012头种猪,在湘潭县的指定隔离检疫场经过45天严格检疫后
,980头种猪健康状况良好,解除隔离。之后,该批检疫合格的种猪将输往湖南、天津
、广东和河南4省市6个农场,开展种猪繁育生产。
8月3日,湘潭县湖南检验检疫局指定隔离场内,中牧公司工作人员定期为运输种猪专车
消毒。
据了解,这批种猪是由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从美国直接引进,于6月18日上午
乘坐“波音747”包机从美国芝加哥飞抵长沙机场,经过机场现场检疫合格后,运往位
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竹冲村的指定隔离场,进行了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为确保进境种猪
安全,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抽调了8名专业检疫人员实施24小时驻场监管服务,严格
组织实施、监督动物隔离的防疫消毒、动物免疫与诊治、车辆与人员出入控制、饲养管
理等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疫情传播隐患。
45天隔离检疫期满,980头从美国引进的种猪开始装车,将输往湖南、天津、广东
和河南4省6个农场,投入种猪繁育生产。
按照中美双边议定书检疫要求,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所有进境种猪采...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东北饮食
该地区日习3餐,杂粮和米麦兼备,一“粘”二“凉”的粘豆包和高粱米饭最具特色。
主食还爱吃窝窝头、虾馅饺子、蜂糕、冷面、药饭、豆粥和黑、白大面包;以饽饽和萨
其玛为代表的满族茶点曾是《满汉菩翅烧烤全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名重一时。蔬菜
则以白菜、黄瓜、番茄、土豆、粉条、菌耳为主,近年来大量引种和采购南北时令细菜
,市场供应充裕。肉品中爱吃白肉、鱼虾蟹蚌和野味,嗜肥浓,喜腥鲜,口味重油偏咸
。制菜习用豆油与葱蒜或是紧烧、慢熬,用火很足,使其酥烂入味;或是盐渍、生拌,
只调不烹,取其酸脆甘香。
由于兴安岭上多山珍,渤海湾内出海错,故市场上的筵席大菜档次偏高,名肴玉
食琳琅满目。还因为气侯严寒,居家饮膳重视火锅,“白肉火锅”、“野意火锅”等颇
有名气,在清宫盛极一时。
喝花茶爱加白糖,还有桦树汁、人参茶和汤岗矿泉水;抽水烟或关东烟,“十八
岁的姑娘叼根大烟袋”,曾是“关东三怪”之一。尤爱白酒与啤酒;饮啤酒常是论“扎
”、论“瓶”、论“提”(一提为8瓶),酒量惊人。受“白俄”食风影响,好友相聚
,常以大红肠、扒鸡、花生米、茶叶蛋和面包佐餐,一次“小酌”往往几小时。由于清
代山东人“闯关东”的较多...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11325
17
妈的,真是good joke, 美国人把哈密瓜从美国引种到哈密
t**x
发帖数: 20965
18
苹果估计隔半年给你发明个三镜头手机
创新还得靠白人


: 妈的,真是good joke, 美国人把哈密瓜从美国引种到哈密

l*********e
发帖数: 6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转贴:
水稻矮化育种
以降低秆高、改善株型为主要目标的水稻高产新品种选育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
国的水稻品种改良事业进入了矮化育种的新时期,是世界上选育和推广矮秆稻种最早的
国家。1956年广东省潮阳县农民洪春利、洪群英在早籼高秆品种南特16号大田中选得矮
秆的自然变异株,并迅速育成中国的第一个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早籼矮秆良种——矮脚南
特。
以降低秆高、改善株型为主要目标的水稻高产新品种选育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
国的水稻品种改良事业进入了矮化育种的新时期,是世界上选育和推广矮秆稻种最早的
国家。1956年广东省潮阳县农民洪春利、洪群英在早籼高秆品种南特16号大田中选得矮
秆的自然变异株,并迅速育成中国的第一个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早籼矮秆良种——矮脚南
特。与此同时,通过杂交方法以选育矮秆稻种的研究也在中国兴起,如华南农业科学研
究所(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黄耀祥等于1956年发掘和利用矮秆稻种资源矮仔占4号与
高秆品种广场13号杂交,1959年育成广场矮,并迅即试种推广;台湾省台中区农业改良
场1949年利用矮秆地方种矮脚仔与高秆品种菜园种杂交,于1956年育成台中本地1号,...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68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
首页 > 正文
杂交水稻: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5-09-05 20:03 来源: 科普中国
提起杂交水稻,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
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1000公斤,这一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研究
,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所谓杂交水稻,就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
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
主要成就之一。
雄性不育系:早期的杂交水稻研究
中国现代稻作学奠基人丁颖1929年就开始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研究。西南农学院创
始人、著名水稻专家管相桓在1930年代也开始了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稻科研进入全民创新阶段。1950年代的中国育种界,有“南黄北
李”之说。指的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耀祥和吉林省海龙县(今梅河口市)河洼
公社社员李贞生。黄耀祥在1950年代通过人工杂交,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抗倒伏的籼稻矮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3575
21
那是引种一百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不是古代
还有,你再怎么埋汰中国人也改不了自己的皮

发帖数: 1
22
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桃谷鸭的鸭种
徐瑞哲
昨天浦江创新论坛上,徐匡迪院士一语惊全场。“如今,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
桃谷鸭的鸭种。”
这似乎是个历史故事,又是个科技故事。1870年,北京白鸭传入欧洲。经过70多年
优化育种,变成了“樱桃谷鸭”。北京的土鸭子每4公斤饲料转化为1公斤鸭肉,而这种
洋鸭子只需要3公斤。上世纪90年代起,来自英国樱桃谷农场的洋鸭作为种鸭来华“反
攻”,市场效益可观。如今,樱桃谷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70%,“曾孙辈”的身价达到
祖代10倍。为此,英国女王两度颁奖,表彰它在英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上的特殊贡献。
中国曾经是先发国家,但世界科技竞争公平,不进则退。先发优势不但可能消失,
还可能变为后发。中国向来是农牧大国,似乎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点,更多的是靠老
经验和老牌子。然而,创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你不创新,别人就来代替你创新。今
天我国养殖种质资源开始依赖国外,92%种猪、100%肉鸡、90%肉鸭、95%奶牛均靠进口
引种。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创新除了“高大上”的有形装备和设施,还有更多
潜在无形却附加值高的事物。事实上,种子就像软件,就像互联... 阅读全帖
b*w
发帖数: 14917
23
其实这些都是科学,几千年的传统经验在科学面前不堪一击

发帖数: 1
24
种质稳定保留是一门学问,开发新种则更难。
玉米的发展非常有意思。
西方人进入北美大陆,把印第安人每英亩只能生产几百磅玉米变成每英亩10吨玉米产量
https://tubitv.com/movies/405159/king_corn

发帖数: 1
25
兲朝是农业国,现在粮食也要靠进口了
李诗铭:中共假大空和史无前例的拍马屁文化致使大多数民众也只有溜须拍马吹牛逼的
能力,虚张声势,企图坑蒙拐骗,不仅在工业生产上毫无底线地吹牛皮,而且农业也被
人扼住了脖子。 粗略估算了一下,中共有几十个农业大学,连上市级农科院,各类农
科院有上千个之多,他们消耗了大量纳税人的钱,可又做了什么呢?
蔬菜也是,中国80%蔬菜种子或种苗要靠进口的。中国不仅种子研发能力差,育种场地
利用率低,导致进口更加合算。

发帖数: 1
26
农产品都做不好,做芯片就做好了?

发帖数: 1
27
草,造谣!抹黑没底线!
国内养猪、养鸡比美帝一点不差!只是需要的大豆要进口做饲料!

发帖数: 1
28
徐匡迪市长在造谣?
m*****n
发帖数: 3575
29
西班牙对法国也这么干过
商业方面,只要能放在纸上的,都不算流氓
英国原来把中国福建的红茶引种到印度,算不算窃取知识产权?
M******a
发帖数: 6723
30
好个屌啊,重庆的居民楼,6层都要安防盗网。
薄贼干的“好事”,都是表面文章。
就好比那个“熙来草”,属于非常有名的,我老在军版就提过好多次。
薄贼看到大连的草,到冬天会发黄,不好看,就去美国寻访冬天不会变色的草。
然后把这种四季青的草引种到大连,没想到随着草带进来了美国特有的一种花腿毒蚊子
,咬人非常厉害,而且有抗药性,一般的灭蚊剂灭不了,人们也不敢用别的厉害的药,
怕把人打死。
谢天谢地!
这种蚊子不懂得族内通婚的重要性,跟当地蚊子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会繁殖的“骡子
蚊子”,几年之后,终于灭绝了。
n**********r
发帖数: 4
31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5周年记
新华社记者
当世界拥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不再遥远。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成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议程开辟新空间。”作为这一倡议的总设计师,习近
平主席亲自谋划和部署推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方向,彰显中国担当和世界情怀。
5年的发展与奋进,“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在广袤大陆上落
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千年丝路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当今世界开启发展
新航程……
(一)开启
8月15日4时55分,新疆阿拉山口,一声汽笛划破黎明的寂静。
由重庆始发的2007次中欧班列在这里完成通关手续,满载灯具、轴承等产品驶出口岸,
进入...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2
斑马 扑克投资家 微信号 puoketrader
功能介绍
中国首席大宗金融新媒体,实体与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同行者。FICC领域社交与服务平台
,超过40万大宗金融专业人士每日必读。业务涉及产业媒体、投研信息服务、培训教育
、人才、撮合对接等。母品牌为扑克财经,融合资讯、社区和直播等功能的APP也已上
线。
本文来自地球知识局,作者:斑马;由扑克财经App授权发布,并在扑克财经App上发布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扑克财经App(iOS及安卓版本均可
下载)。
二战中苏联的农业遭受了极大破坏,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数量从1941年的近1819万人锐减
到1945年的1143万人。
苏联人建设了二十年,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
兵灾过后,饥荒又至,很多农户只能靠由面粉、三叶草和酸草料掺成的代用品充饥。据
统计,苏联50年代初的粮食产量仅相当于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仅是欧洲其他
国家平均产量的1/3。
前方在流血,后方在挨饿
坏消息是,铁幕已经悄然落下。连饭都没得吃的苏联人民要如何打赢对抗西方的战争?
1
无产阶级农学
为了让人民吃饱饭,苏联先是进行了一场“春小麦or冬小...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京晨报: 倭瓜为何又叫南瓜?
光绪之前甚少见“南瓜”之说,多以“番瓜”“翻瓜”“蕃瓜”“房瓜”“窝瓜”称之
,一方面是说它来自海外,一方面是说它体量巨大,此外还有“金瓜”一说,因为它色
泽金黄,且有药用价值。
对老北京来说,南瓜可是当家菜,有权有势的人要吃蟹黄南瓜等名肴,普通人也要靠它
抵挡饥荒,甚至休闲待客,也少不了南瓜子。《红楼梦》中,刘姥姥不会作诗,被逼急
了,就曾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应付,她给大观园带的礼物中,也有倭瓜。
令人好奇的是,倭瓜为何又叫南瓜?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
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
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
,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
,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贾铭在《饮食须知》中也曾提到“南瓜”,他说:“南瓜,味甘,
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但此
时哥伦布尚未发现美洲大陆,而中国亦未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新华社记者王红玉 杨敬忠 莫华英
旱季的考鲁费古菌草示范基地,两人高的菌草青翠欲滴,随风摇曳。不远处的围栏里,
毛色光亮的牛儿欢快地享受着鲜嫩的午餐。
随着中国农业专家的到来,距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首府戈罗卡25公里的这片土地
正成为巴新农业“希望的田野”。
菌草因可代替树木用来培养食用菌而得名,被巴新当地民众称为“中国草”。
“他们以前作为牧草引种的菅草,一到旱季就枯掉了。而我们的菌草在旱季依然翠绿,
产量至少是菅草的3倍,粗蛋白的含量相当于青储玉米,牛羊特别爱吃。一公顷菌草可
以养30头牛或300只羊。”来自中国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林
应兴自豪地对记者说。
林应兴是援助巴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组组长。考鲁费古菌草示范基地是项目组新开辟
的示范点,目标是将传统的菌草养菇和新兴的菌草养畜相结合,带动周边甚至全省的农
民脱贫致富。
被称为“巴新菌草第一人”的布莱恩•瓦义,见证了“中国草”在巴新生根繁衍
的全过程。
1995年,在联合国资助下,布莱恩•瓦义来到中国福州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
,他决心把这一巴新所需的技术带回国。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是不是全欧洲都要感恩印第安人呢?
马铃薯原产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山地,当地印第安人将其作为主要食物。1536年由西
班牙水手引种到欧洲,1565年马铃薯才引到英国爱尔兰,1785年被药剂师法尔孟契引入
法国。它很长阶段都作为奇花异草观赏,甚至因为法国王后将其花朵戴在头上做装饰而
使得当时的法国将其作为时髦高贵的象征。
发信人: frankfurt4 (frankfur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美国感恩杀光的土著,为毛不感恩做贡献的黑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2 22:59:20 2018, 美东)
你丫说呢?
t******e
发帖数: 2504
36
当时东北的大米,是日本北海道的种子,正确,但并不是日本人首先引种的,是韩棒子
。东北的汉人满人,传统上是不种植稻米的, 也不吃大米。
但要从更长的历史上看,韩日的稻米,也是来源于东亚大陆,通过DNA研究,是史前的
间接路线,华东-山东-辽东-朝鲜半岛-日本。
l*w
发帖数: 3758
37
想了下还是自己开题,不顶了某人的造谣贴了。某人的帖子在最底部。没几句对的。借
着话头说瞎侃几句。
1,"红薯、玉米在明朝中叶就引进了"
哪个历史告诉你红薯是明朝中期传入的?清《金薯传习录》记载,万历21年(1593)我国
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
,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
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这就是
郭沫若“满江红”词中的“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
1593年距明朝建国225年,距明亡51年,这算明朝中期?说你蔫坏还不服?
另外啥叫“明朝末年才7000万人,照样饥民遍地”
明朝人口是在一亿到两亿之间,明末因为饥荒战乱掉到7000万人。有意无意在人口数目
上做文章,你这不算蔫坏?
2,"另外你说清朝耕地面积多,那是因为清朝版图就大很多"
清朝耕地面积多和清朝面积大有屁关系。清朝耕地增加是指汉人十八省内。除了汉人十
八省还有哪个省能种地?东北根本汉人进不去。我前面说了,增加的耕地都是坡地和贫
瘠的土地,不适合种水稻小麦的耕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啥只有武汉的竹鼠有毒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20世纪80年代末, 就开始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到20世纪90年
代初,人工养殖竹鼠取得了成功。 现今对竹鼠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疾
病防治技术研究 以及对竹鼠的产品加工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1]
竹鼠养殖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区域,尤以华南广西区域的养殖规模为最大
。广西桂林市恭城县被誉为”中国竹鼠之乡",2014年8月,“恭城竹鼠”获得国家级农
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这无疑对竹鼠养殖产业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巨大推动。依靠自身的
产量及技术优势,每年都有大量人员到恭城县学习养殖技术及引种。恭城县畜牧单位联
合当地的竹鼠养殖企业免费为全国各地的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 [1]

发帖数: 1
39
如果要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路上找寻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的话,2003年的“非典”事件
应当列居首位。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冲淡许多东西,但84消毒液和板蓝根的混合气息却依
然在脑海里深刻又清晰,在那个由恐慌、焦虑和谣言构成的特殊时节里,接踵而至的名
词不断撩拨着人们紧张的神经:冠状病毒,呼吸综合征,小汤山,还有那一夜爆红的—
—果子狸(Paguma larvata)。
暴得大名为不祥
果子狸作为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境内的灵猫科动物,中国人对它的接触历史其实十分悠
久,但这种接触一度十分局限。在《红楼梦》第75回的餐桌上,一盘风腌果子狸由贾母
指定“给颦儿(黛玉)宝玉两个吃去”。极尽奢华的荣国府里,能让史太君自己舍不得
吃而赏赐给两个孙辈的食材,必定不是寻常之物。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很长的时间里,
果子狸都被视为难得的山珍野味和滋补佳品。在上世纪 80年代末,一斤果子狸肉的售
价高达20元,这几乎等同于我父母当时工资的四分之一。而在2003年5月之前,市售果
子狸的单价更是突破了百元大关。
谁都没能想到,曾因高昂身价远离普通人视野的果子狸,居然会因为“非典”而家喻户
晓。早在非典肆虐初期,人们已经察觉...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华、国华都醒醒吧
以为吸引移民就是国家需要中国人了?连计划生育都还没停,就迫不及待用学伴引种腾
笼换鸟了。劣等民族不是别人叫出来的。
a******g
发帖数: 13519
41
卖逼引种,小日本玩了很多次了。
v**e
发帖数: 8422
42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美国黄瓜胖大皮厚
美国黄瓜胖大皮厚,没有中国黄瓜清脆好吃。
为什么不培育点好吃的品种, 或者直接引种中国黄瓜呢?
g**n
发帖数: 25142
43
估计李昌平这封信是与前几天这个新闻有关:
中国将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 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
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国将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
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
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目前,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
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
门槛低,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
监管不到位,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
供种保障政策不健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违法生产经营
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为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意见提出了当前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几项重点任务: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502
44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合集] 美国黄瓜胖大皮厚
☆─────────────────────────────────────☆
vuse (vuse) 于 (Thu Aug 6 20:31:47 2009, 美东) 提到:
美国黄瓜胖大皮厚,没有中国黄瓜清脆好吃。
为什么不培育点好吃的品种, 或者直接引种中国黄瓜呢?
☆─────────────────────────────────────☆
gnrhrules (三弟亚哥) 于 (Fri Aug 7 16:36:58 2009, 美东) 提到:
这个这么样?

☆─────────────────────────────────────☆
codycody (cody) 于 (Sat Aug 8 06:24:09 2009, 美东) 提到:
诱人啊
☆─────────────────────────────────────☆
mey (玫) 于 (Sat Aug 8 19:35:35 2009, 美东) 提到:
做面膜还行,我昨天摘了8跟,计划一半吃,一半做面膜,吃的要去皮
☆──────────────────────────...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45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8/23/2603919.html
昨天下午6点25分,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首次迎来波音747大型货机,而飞机乘客竟是996
头美国种猪,它们从美国丹佛起飞,历经15个小时抵达合肥,并将被送入安徽池州的一
个种猪厂,真是“不远万里来交配”啊。
昨天下午,波音747“大飞机”降落前半个小时,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就已
穿好无菌服,全副武装在停机坪喷洒消毒水。
入境检验检疫局一位负责人解释称,入境动物必须要严格执行检验检疫,以防国外有害
生物传入国内,“飞机降落前、降落时、飞离后共要消毒三次,停机坪、舷梯、装卸工
具、机组人员都要消毒”。
此外,这些美国猪的东家——美国世界动物国际公司总裁克鲁武昨天也随机来到合肥。
他告诉记者,15个小时的路程需要不停给猪喝水。说到对新桥机场的感受,克鲁武感叹
:very beautiful(十分美丽)。
记者了解到,这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次种猪引种活动,猪品种为杜洛克、长白、大白
、皮特兰,具有产仔数多、瘦肉率高、料肉比低的优势。引进的种猪将在池州市种猪育
种场隔离检疫45天,检...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1442
46
好吧好吧,这个问题扯太远了算我孤陋寡闻好了。
台湾水果的优势显然不在价格,有些热带水果大陆原本不产。
不过现在很多台商在大陆办农场,引种台湾水果,台湾水果最后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买台湾农产品这种事情,也只能算是大陆花钱补贴台湾农民,关键很多时候人家还不领
情。当然搏感情这种事情不是钱花下去就马上见效、一定见效的。多几个刘锡荣、龙永
图,你给人家直接发钱人家也不会说你好的。
l*****s
发帖数: 798
47
如果引进优良品种,台湾人来大陆弄的更多,不过大陆这方面
的意识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媒体跟进炒作
也就是说,如果台湾人来大陆引进了100个品种,大陆压根没
有新闻报道
但是如果大陆从台湾引进一个品种,台湾的媒体连续报道3
年,就成了大陆人偷台湾的农业技术

水果即使不是原产台湾,但
区,引种了台湾莲雾、青萍
J******y
发帖数: 1442
48
我可没讲大陆偷台湾的水果品种啊。
商人是逐利的,大陆在很多方面有优势,台湾商人才会引种台湾水果来大陆。反之亦然。
交流是好事,竞争更是好事。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l*****s
发帖数: 798
49
你说的这些水果,都是中国移民带到台湾去的
没有“台湾本土”水果

果即使不是原产台湾,但
区,引种了台湾莲雾、青萍
T*********I
发帖数: 10729
50
记者平山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生菜结籽期间茎秆伤口流出的乳白色液体含有合成天然橡胶的关键脢
,能够生产橡胶。这一发现是人类半个多世纪以来寻到的另一个天然橡胶合成模型,这
项成果上周发表在权威学术杂志《生物化学》上。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副教授罗大昆(Dae-Kyun Ro)和博士研究生曲杨(音译)发现,当
生菜生出花茎开始结籽时,在茎秆上刺一个小孔,就会有富含生物聚合物的乳白色液体
流出来。罗大昆团队在这种生物聚合物中发现了合成天然橡胶的关键脢,这是人类半个
多世纪以来发现的另一个天然橡胶合成模型。罗大昆团队希望这项科研成果在5到10年
后能够商业化,他们相信这个发现最终将减少全球对石油化工合成橡胶的依赖。
虽然目前主要研究对象是生菜,但罗大昆团队认为未来商业化需要不同的植物品种,植
物的天然橡胶产量必须足够大,经济上才有可行性。
20世纪30年代,发明家爱迪生和福特汽车公司、凡世通轮胎公司(Firestone Tire
Co)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研究用除巴西橡胶树以外的植物生产天然橡胶。他们选择了
一种叫做“金杆草”(goldenrod)的加拿大杂草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种草含天然橡
胶成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