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 发帖数: 421 | 1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7957/11061459.htm?fr=aladdin
张伯苓(中国著名教育家)
编辑
张伯苓(1876年(丙子年)~1951年),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戏剧以及
奥运会在东方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
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
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
守大陆。
中文名
张伯苓
外文名
Zhang Boling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876年4月5日
逝世日期
1951年2月23日
职 业
教育家
毕业院校
北洋水师学堂
主要成就
创立南开大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生平大事
3教育思想
▪ 美育思想 ▪ 戏剧 ▪ 音乐
▪ 环境 ▪ 继续研究 ▪ 公能教育
4奥运因缘
5人物轶事
▪ 亲历败降转交 ▪ 教育救国
...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 江沛:蒋介石与张伯苓及南开大学
来源: 《民国档案》 2011年01期 发稿时间: 2013-03-29 18:03
江沛
《民国档案》 2011年01期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南开大学算是一个“异类”。不仅在于它是民国时期
私立大学中的佼佼者,名师集合,人才辈出,更在于其虽于抗战炮火中毁于一旦,却又
能依赖舆论及政治力量的运作得与北大、清华联合并肩且跻身国立,摆脱办学困窘并时
来运转。其实,南开命运转机的背后,既有蒋介石欣赏、尊重张伯苓执掌南开的教育理
念和利用张氏树立政府形象的政治意图,有校长张伯苓对蒋介石主导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及由此对蒋介石所发挥的影响力,有蒋介石视南开大学为战时中国文化不屈标志的态度
,当然也有蒋介石与张伯苓长期相交相知而日见加深的友情。
一、教育理念近似而惺惺相惜
私立南开学校的成长、南开大学的发展,源于早期严修、张伯苓在“教育救国”潮
流中的理性思考与执着追求。严修、张伯苓早期先后考察过日本大中小学教育、美国的
大学教育,特别强调大学对于近代中国崛起的使命,当年在南开所提倡的“文以治国、
商以富国、理以强国”的学科布局正源于此。此外,张伯苓又把对人精神...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 江沛:蒋介石与张伯苓及南开大学
来源: 《民国档案》 2011年01期 发稿时间: 2013-03-29 18:03
江沛
《民国档案》 2011年01期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南开大学算是一个“异类”。不仅在于它是民国时期
私立大学中的佼佼者,名师集合,人才辈出,更在于其虽于抗战炮火中毁于一旦,却又
能依赖舆论及政治力量的运作得与北大、清华联合并肩且跻身国立,摆脱办学困窘并时
来运转。其实,南开命运转机的背后,既有蒋介石欣赏、尊重张伯苓执掌南开的教育理
念和利用张氏树立政府形象的政治意图,有校长张伯苓对蒋介石主导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及由此对蒋介石所发挥的影响力,有蒋介石视南开大学为战时中国文化不屈标志的态度
,当然也有蒋介石与张伯苓长期相交相知而日见加深的友情。
一、教育理念近似而惺惺相惜
私立南开学校的成长、南开大学的发展,源于早期严修、张伯苓在“教育救国”潮
流中的理性思考与执着追求。严修、张伯苓早期先后考察过日本大中小学教育、美国的
大学教育,特别强调大学对于近代中国崛起的使命,当年在南开所提倡的“文以治国、
商以富国、理以强国”的学科布局正源于此。此外,张伯苓又把对人精神...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4 张伯苓
纪念建筑
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张伯苓纪念园
语言
英语、汉语
民族
汉族
政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程度
大学
母校
北洋水师学堂
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
教育家
活跃时期
1894年 - 1951年
机构
南开学校教育系统
宗教信仰
天主教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直隶省天津府
天津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体育活动家、政治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
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1]
目录 [隐藏]
1 生平 1.1 海军生涯
1.2 创办南开中学
1.3 创办南开大学
1.4 体育活动家
1.5 抗战时期
1.6 晚年生涯
2 家庭
3 影视作品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链接
生平[编辑]
着清军军服的张伯苓
海军生涯[编辑]
光绪二年(1876年),张伯苓出生于天津。6岁入私塾读书。1891年,张伯苓考入北洋
水师学堂学习驾驶。在学习期间,1894年,张伯苓等18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
师实习,随舰队参加了甲午战争,目睹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此后,由于...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5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乔仁铭 学生记者 邹博 摄影 吴军辉)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
助项目,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之力,历时3年编纂的《张伯苓全集》,近日由南开大
学出版社出版。10月17日,正值南开大学建校96周年纪念日,《张伯苓全集》新书发布
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张伯苓全集》共10卷、550万字,收录了张伯苓发表的
著作、言论,发布的公文、函电,拟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大量的演讲谈话等稀有文献,其
中半数以上是首次公开面世。书中还附录了张伯苓年表和珍贵照片近百幅。
新书发布会上,《张伯苓全集》编委会主任、主编、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对张伯苓的
一生作了全面概括和评价,对该部书的编纂进行了回顾。《张伯苓全集》编委会主任、
天津市原副市长、天津南开中学理事会理事长孙海麟,编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张
伯苓嫡孙张元龙一同为新书揭幕。编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主持发布会。
龚克与《张伯苓全集》副主编、南开大学原副校长王文俊一同向南开系列学校及张伯苓
思想研究会等单位赠书。与会者共同缅怀了张伯苓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德,就《张伯苓
全集》的编纂过程、出版价值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了研讨。
编委会成...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6 张伯苓信主经过 (2011-11-03 19:23:24)
张伯苓先受旧式的四书五经教育,青年时期入北洋水师学堂,时逢中日甲午战争.自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特别是1860年的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自强”运
动,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技术,购买外国的战舰。到了1894年有了点实力,这时日本挑
战中国。中国在西方的侵略下,基本上没有还手能力,突然东方的一个岛国要挑战天朝
,清朝是不服气的。结果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水师全军覆灭,1895年被日本打沉。张伯
苓本应在1896年毕业,由于没有军舰可以实习,于是毕业拖到1897年。毕业后他跑到山
东的威海威工作实习,不久大清政府又被迫将山东的威海威港口租给英国,张伯苓失望
地回到老家天津。
回到天津后先在严范孙私塾教书,然后到天津商人王益德家馆教书。1900年义和团运动
后,张伯苓开始深思中国的文化和前途,决定走教育救国之路。1904年张伯苓同 严休
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后来改名为南 开学堂
。此时的中国教育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 官府开办的学校;2。私塾或 家庭学校
;3。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新式学...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7 张伯苓信主经过 (2011-11-03 19:23:24)
张伯苓先受旧式的四书五经教育,青年时期入北洋水师学堂,时逢中日甲午战争.自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特别是1860年的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自强”运
动,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技术,购买外国的战舰。到了1894年有了点实力,这时日本挑
战中国。中国在西方的侵略下,基本上没有还手能力,突然东方的一个岛国要挑战天朝
,清朝是不服气的。结果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水师全军覆灭,1895年被日本打沉。张伯
苓本应在1896年毕业,由于没有军舰可以实习,于是毕业拖到1897年。毕业后他跑到山
东的威海威工作实习,不久大清政府又被迫将山东的威海威港口租给英国,张伯苓失望
地回到老家天津。
回到天津后先在严范孙私塾教书,然后到天津商人王益德家馆教书。1900年义和团运动
后,张伯苓开始深思中国的文化和前途,决定走教育救国之路。1904年张伯苓同 严休
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后来改名为南 开学堂
。此时的中国教育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 官府开办的学校;2。私塾或 家庭学校
;3。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新式学...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8 往事 | 78年前的今天,他给父亲张伯苓写了这封家书,12天后,他以身殉国
2015-08-02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
儿虽不能奉双亲以终老,亦不敢为我中华之罪人!
——张锡祜
78年前的今天,淞沪会战前夕,空军飞行员张锡祜奉命出发前,为父亲留下一封家书。
薄薄两页笺纸,记录下一名25岁青年视死如归的爱国热忱。张锡祜,天津人,是南开系
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之四子,也是他最钟爱的孩子。
“阵中无勇非孝也!”在张伯苓的家庭教育理念中,爱国即尽孝。张锡祜引用父亲这句
诫勉,既表露奋勇杀敌、舍生取义之念,又安慰双亲不必记挂儿之生死。
该信的落款时间为1937年8月2日——七七事变之后,淞沪会战前夕。彼时的国家,战火
四起,危难重重。日军步步紧逼,全面战争一触即发。写信的12天后,他在赴南京参加
对日作战途中以身殉国,尸骨无存,年仅25周岁。
如今,仅剩这封颜色发黄的家书,将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封存于时间。
淞沪会战前夕,张锡祜以身殉国
1932年,张锡祜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初建中央空军学校,在全国范
围内招生。凭着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条件,他被录取为空军学校第三期学员。
1934年1...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9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丽 摄影 任永华)4月5日,在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
南开大学举办活动,纪念我国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始校长张伯苓诞辰138
周年。
当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侨联主席、张伯苓嫡孙张元龙,南开大学副校长
朱光磊,南开校友总会副理事长祝宝钟,以及张伯苓亲属、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师生
、校友代表来到南开大学中心花园,向张伯苓塑像敬献鲜花、鞠躬致敬,缅怀老校长献
身教育事业的伟大一生。
张元龙在发言中说,人的一生能够为后人所记住、所敬仰,凭借的是一种历史穿透
力。伯苓先生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强盛培养了大量人才,作出了不朽贡献。教
育家是万家之本,在这里要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敬,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国
家、民族作出踏踏实实的贡献。
南开大学1951届校友、商学院教授罗明�说,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张伯苓先
生,一方面是要缅怀他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南开的师生校友来
说,这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广大南开人能够继承南开传统,弘扬南开精
神,不辜负张伯苓校长的期望,为实现中国梦、南开梦而努力奋斗。
南开大学文... 阅读全帖 |
|
i***y 发帖数: 126 | 10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9420_22451.html
1906年,天津基督教公理会从鼓楼东仓门口迁往西沽。在1909年9月15日为新建教堂落
成而举办的“献堂礼拜”上,张伯苓正式受洗信仰了基督教,成为基督教徒。作为一位
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濡染的知识分子,能够毅然决然地接受外来的宗教思想和文化,
这并非易事。而其中的曲折、矛盾和内心的苦苦挣扎,则可以透过张伯苓信教的心路历
程窥见一斑。张伯苓年轻的时候,确有一股机灵气,“父老见之者,辄目为聪颖”。可
他偏偏也以为自己才华过人,大人们的爱护和鼓励,则使其更加恃才傲物,多少有些目
空一切,每与别人交谈,必大加辩驳他人之观点。特别是对于人们的信仰,张伯苓具有
很强的批判精神。在他眼中,举一切神道佛仙,皆不折服。可以说,自认为在二十岁之
前抱有玩世态度的张伯苓,在青年时期年轻气盛,对于人生和社会尚少十分清醒的认识
,更不用说对人生终极问题以及宗教信仰等展开深入的思考。张伯苓“至二十三岁,从
严范孙先生游”。在认识严范孙先生之后,他深受这位中国教育现代化先行者的影响。
最初,他仍然抱着 |
|
s*******w 发帖数: 2257 | 11 民国时期的伟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
送交者: 董胜今 2016年03月16日15:25:01
今年是张伯苓先生的诞辰140周年,为了缅怀他的成就和业绩,特地为文纪念这位民国
时期的伟大教育家。
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当推蔡元培先生和张伯苓先生。他们两人各擅胜场,各有千
秋,蔡先生名气更大,而张伯苓先生业绩更多。张校长(我们对他的亲切称呼)创办的
南开中学出了两任现代的中国总理,就是周恩来和温家宝。
张校长天津人,1876年出生。1895年毕业于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为总教习的北洋水师学
堂。当时正是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张校长痛感国家腐败积弱,决心从事教育救国。1904
年,在前贵州学政严修的帮助下,在天津创办了私立学堂,后来改名南开学校。1919年
创办南开大学。以后接着又成立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南开经济研究所,南开应用化学
研究所。1936年,他有鉴于日寇侵华已经不可避免,率先在重庆沙坪坝购置土地,创办
渝南中学,随后改名重庆南开中学。张校长先后担任各校长凡40多年。
抗战开始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内迁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由
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担任校委常委。但张校长长...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063 | 12 ● 司徒允
一
1946年,合组“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各自返回平津复校,南开大学
此时正式改为国立,尽管这所著名的私立大学早在抗战开始不久即已事实上被纳入了国
立体制。这一年,张伯苓的实足年龄刚好是七十岁,年届古稀的他仍被任命为国立南开
大学校长。以当时国立大学校长的在职年龄,张无疑已属高龄,不过此前他发愿要再服
务教育十五年,壮心依然。为此他远赴美国治疗困扰自己多年的老年宿疾,清除身体上
的障碍。因而这一年大部分时间他是在美国度过,直至第二年初春才回到天津。据说当
时赶往车站欢迎张校长归来的各界人士和民众超过了三千人。这个时期,无论对南开还
是对张伯苓个人,似乎都进入了发展的“颠峰”状态:返津复校的南开大学尽管困难重
重,但占地面积较先前有了成倍的扩展,为将来发展预留了广大的空间;张伯苓更是雄
心勃勃地设想,南开中学除已械奶旖颉⒅厍炝剿猓挂谏虾:投蹦车卦俳剿?。
看来,“大南开”的蓝图,化为现实已经指日可待。 ( 燕南, http://www.yannan.c
n )
张伯苓早年矢志办学,为筹款“化缘”,与各时期军政要人均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
系,但 |
|
|
f*****y 发帖数: 303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JU 讨论区 】
【 原文由 nac 所发表 】
from toptoday.com
帖子主题:南开侯校长请教张伯苓
作 者:NKBBS
发表时间:2000年07月21日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看到南开天大合并告吹的消息,侯校长忍不住了,当天晚上来到小花园
里老校长的墓前哭丧着脸,问"老校长呀,老校长,我现在该怎么办呀!"
只听见墓里有声音传出"这个,好办,你进来,我出去" |
|
j**z 发帖数: 2 | 15 各位南开校友注意了.
现在中央国际台在播放<<张伯苓>>电视剧. CCTV.com在线也可以看到, 上CCTV网站搜一下
就可以找到. 20集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 速度很快.
我全都看了, 非常好. |
|
t****a 发帖数: 3544 | 16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七日)
张伯苓
绪言
本年(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十七日,为南开学校四十周年纪念日,校友及同人佥以胜利
在望,复校有期,值此负有悠久光荣历史之纪念日,允宜特辑专刊,一以载过去艰难缔
造之经过,一以示扩大庆祝之热忱!属苓为文纪念,爰撰斯篇,以寄所怀。
南开学校成立于逊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迄今已四十年矣!此四十年中,苓
主持校务,擘划经营,始终未懈,以故校舍日益扩展,设备日益充实,学生日益众多,
而毕业校友亦各能展其所长,为国服务。凡我同人同学,值此校庆佳节,衷心定多快慰
!而对于四十年来,为学校服务之同人、爱护学校之校友、与夫赞助学校之政府长官及
社会各方人士,尤应致其莫大之谢忱!盖私人经营之学校,其经济毫无来源,其事业毫
无凭借,非得教育同志之负责合作,在校或出校校友之热烈爱护,与夫政府及社会之赞
助与扶持,决不能奠定基础而日渐滋长也!南开学校四十年之发展,岂偶然哉!
兹当南开四十周年校庆佳日,吾人回顾已往之奋斗陈迹,展望未来之复校工作,既感社
会之厚我,倍觉职责之重大。爰将南开创校动机、办学目的、及工作发展经过,作一总
检讨,分述于左:
...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17 今天(2月23日)是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逝世65周年纪念日. |
|
n*c 发帖数: 2 | 18 from toptoday.com
帖子主题:南开侯校长请教张伯苓
作 者:NKBBS
发表时间:2000年07月21日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看到南开天大合并告吹的消息,侯校长忍不住了,当天晚上来到小花园
里老校长的墓前哭丧着脸,问"老校长呀,老校长,我现在该怎么办呀!"
只听见墓里有声音传出"这个,好办,你进来,我出去" |
|
s*******w 发帖数: 2257 | 19 大江东去我西来(南开中学)
“盼到蜀中寻乐土, 为酬素志育英才。” 张伯苓
在一场有关两岸大学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讲者向在场的出席者提问说:「近代中国,
那一所高等院校替中国培养了最多的领导人才?」在场的人一时还没有会意过来。讲者
又说:「不是北大、不是清华。------是南开中学。」现场顿时传出一阵笑声。讲者又
继续说:”前有周恩来,后有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是南开中学出来的。还有曹禺、朱光
亚、周光召,再加上许多中科院院士。后来到台湾的叶公超、梅贻琦、吴大猷。现在还
在台湾的张忠谋、齐邦媛。从天津到重庆,南开中学成就了许多大学也没有能够做到的
事情。陈省身就读南开大学时,数学系的教师只有姜立夫一个人。就这样一个人的数学
系,却培养陈省身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吴敬琏,中国知名的财经学者兼政府智囊,常来台湾做研讨报告。在一个场合,台积电
的董事长张忠谋说:“我认识他,他是我南开中学的学长。”在场人士才发现,这两位
当时年近八十,海峡两岸的重量级人物有一个交集:六十多年前抗战时期都曾就读重庆
的南开中学。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都是由张伯苓(1876 ~1951)所创办。张伯... 阅读全帖 |
|
z**k 发帖数: 945 | 20 南开大学因何从私立变国立
最新文章人民网 [微博] 2013-04-03 08:14
http://view.news.qq.com/a/20130403/000006.htm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凝聚了张伯苓一生心血的南开大学最初是私立大学,最近出版的《
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一书记载,抗战胜利西南联大复校后,南开大学却成
了公立大学,并披露了这一转变的过程。
1930年12月24日,张伯苓为争取南开大学补助费,第一次到南京会见蒋介石及党国要人
,这也是张、蒋的初次相识。
蒋介石对张伯苓及其创办的教育事业大加褒扬,同时非常爽快地答应给予南开大学在财
力等方面的大力扶植。不久,蒋介石就兑现了诺言。自1932年起,国民政府开始向南开
大学发放补助,1932年和1933年,每年为6.2万元。
安淑萍的《张伯苓对蒋介石拨款的回报》一文记载,国民政府对南开大学的补助,从
1932年、1933年连续两年的6.2万元猛增到1934年的14万元,同年教育部又补助4万元,
另有河北省教育厅补助6000元,总计达18.6万元。而当时南开大学的全年收入也不过40
万元,政府公款补助占45%左右。
1...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1 大江东去我西来(南开中学)
“盼到蜀中寻乐土, 为酬素志育英才。” 张伯苓
在一场有关两岸大学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讲者向在场的出席者提问说:「近代中国,
那一所高等院校替中国培养了最多的领导人才?」在场的人一时还没有会意过来。讲者
又说:「不是北大、不是清华。------是南开中学。」现场顿时传出一阵笑声。讲者又
继续说:”前有周恩来,后有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是南开中学出来的。还有曹禺、朱光
亚、周光召,再加上许多中科院院士。后来到台湾的叶公超、梅贻琦、吴大猷。现在还
在台湾的张忠谋、齐邦媛。从天津到重庆,南开中学成就了许多大学也没有能够做到的
事情。陈省身就读南开大学时,数学系的教师只有姜立夫一个人。就这样一个人的数学
系,却培养陈省身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吴敬琏,中国知名的财经学者兼政府智囊,常来台湾做研讨报告。在一个场合,台积电
的董事长张忠谋说:“我认识他,他是我南开中学的学长。”在场人士才发现,这两位
当时年近八十,海峡两岸的重量级人物有一个交集:六十多年前抗战时期都曾就读重庆
的南开中学。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都是由张伯苓(1876 ~1951)所创办。张伯...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95 | 22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1949年,曾在国民政府任职的张伯苓拒绝蒋介石的赴台邀请,留在中国大陆,但在政治
上开始遭到冷遇。由于受到周恩来的庇护,张伯苓未像其他旧军政要员一样受到清算和
审判[27]。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12月,张伯苓让教导主任编造清册,核查清算学校财产,把私
立重庆南开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捐给了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此外,私立南开系列学
校也相继收归国有。
1950年初,居住在重庆南开中学津南村的张伯苓受到了重庆军管会的压力后,致函周恩
来提出返回天津居住的要求。在周恩来关照下,张伯苓离开重庆津南村居所,先行暂返
北京住在傅作义公馆。张伯苓次子张锡羊要求张伯苓“为了南开,为了家人”写个拥护
新政权的表态材料,张氏则以要对中共新政权再看一看,他不同意“才和蒋先生分手就
和共产党一样骂蒋先生,需要多想一想”,此举成为此后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受到冷遇的
原因之一[20]。
1950年暑期,张伯苓希望到南开大学暂住一段时间,特意征求中共南开大学党支部意见
,但未得到任何答复[28]。10月,南开学校校庆来临之际,张伯苓前去参加有关庆祝活
动,但南开中学当局不允许他进入校园,而南开大学也只安排他在相...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4 “张伯苓”印象的点点滴滴
昨天第一次见到了XX,他刚进入俺的视野俺的直觉马上就反应:这就是南开中学大学小
学南开女中的创始人张伯苓的后代!太象了!神似形也似!一个小时以前俺还在家里看
张先生的照片和简历,一个小时以后“张伯苓”就活脱脱的地站在俺面前,俺想不激动
都难!
我们约好上午11:30在日本餐馆MINADO见面,他开车有40--50分钟的样子,而这个餐馆
就在俺家门口。俺不想让张伯苓的后代跑这么远,提议到他在剑桥他工作的地方附近找
个餐馆,他坚持,只好听他的。
选在日本餐馆见“张伯苓”, 也有历史含义。他当过清朝海军,参加过打日本的著名甲
午海战!他与南开的另一位创办人严修东渡日本,学习新教育,在天津成立了敬业中学
堂,这就是南开中学的前身,1904年正式改名为南开中学的。后来这所中学的名气越来
越大,成为中国北方最有名的中学,南方是南洋中学。有了南开中学,张伯苓先生专门
来到美国学习考察,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一年多的教育理论,1918年由美国回到天津
后筹集资金,1919年春始建大学校舍,9月举行南开大学入学考试,录取周恩来,马骏
等96名学生,分文,理,商三科,25日开学,私...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4-04-16/59465508-all.html
马军:吴国桢视野里的周恩来
2014-04-16 23:08:30
【多维历史】吴国桢与周恩来曾经是学生时代的好友,虽然政治信仰不同,但在吴国桢
随蒋介石去台前,两人一直有着交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马军据吴国桢之回忆录,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中描绘出吴国桢眼中的周恩来。
吴国桢和周恩来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曾留美获博士学位,作为蒋介石的
密切追随者,历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
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后者在留法勤工俭学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协助毛
泽东展开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俩在少年时代是
交谊颇深的挚友,成年后却成为政治上的死敌,其关系的演变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探
讨两人交往过程的文章不少,但均非学术之作,材料也多出自道听途说[1]。笔者现依
据吴国桢已刊及未刊回忆录[2]等一手材料,试图勾勒一个吴氏眼中的周恩来,并着力
反映两人几十年间友谊和...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28 | 26 【多维历史】吴国桢与周恩来曾经是学生时代的好友,虽然政治信仰不同,但在吴国桢
随蒋介石去台前,两人一直有着交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马军据吴国桢之回忆录,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中描绘出吴国桢眼中的周恩来。
吴国桢和周恩来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曾留美获博士学位,作为蒋介石的
密切追随者,历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
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后者在留法勤工俭学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协助毛
泽东展开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俩在少年时代是
交谊颇深的挚友,成年后却成为政治上的死敌,其关系的演变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探
讨两人交往过程的文章不少,但均非学术之作,材料也多出自道听途说[1]。笔者现依
据吴国桢已刊及未刊回忆录[2]等一手材料,试图勾勒一个吴氏眼中的周恩来,并着力
反映两人几十年间友谊和苦斗的交织。
一 同窗好友
吴国桢,字峙之,1903年10月21日生于湖北建始。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3月5日生于
江苏淮安。历史的命运使两位少年成为了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办的天津南...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7 一所大学的失落与一种精神的缺失——南开大学九十年
Written by 邝新华,
从初创时的身家显赫,到如今大学排名上的低迷,南开大学的“落伍”和其他大学的“
上位”,其实都是中国大学教育生态的外部体征。
综合得分68,声誉得分85.1——这是深圳某商业机构发布的2008年全国大学排行
榜里南开大学的得分。这一年,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在排行榜里并列第十。
与此相对照,南开大学最近在积极宣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事迹。70年前,被日本
炮火夷为平地的南开大学与清华、北大两校在昆明合并成西南联大——今天,清华、北
大依然雄踞大学排行榜的前两位。自2000年以来,南开大学的排名在该榜单上一直徘徊
在第十名前后。南开大学真的落伍了?
2009年10月,南开大学90岁。102岁高龄的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敬年很疑惑地说
:“有人说现在南开大学的地位已经很低了。”这位上世纪40年代的牛津博士凝思了一
会儿,似乎经过了一番经济学运算:“我不知道。可能是我身在庐山。”
并校风波
南开大学的人大都认为,南开最近的一次复兴机会夭折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大学
合并潮中。
那几年,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成都,大学...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8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03881
作者:谢泳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4-6
本站发布时间:2011-4-6 19:52:52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美丽的珠海和诸位交流学术。今天我想谈的是从西南联大的历史
经验试答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来源于去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
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被简化为钱学森之问,它的核心内容是:为什么1949年
后中国大学教育中没有培养出创新人才。我想从西南联大的历史经验来试着回答这个问
题。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前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
,联合组成的一所大学,现在公认这个大学办得比较成功,人们从各种角度寻找原因。
我们找来找去,我想还是要从1949年以前,中国基本的文化制度这个角度,来探索这所
大学的成功,可能是一个比较符合事实的角度。
诸位知道,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制度虽然也有一定缺陷,但大体上和世界
文明主流还是同步的。这个同步的标志就是,那时中国的新闻制度,中国的出版制度和
中国的... 阅读全帖 |
|
z**k 发帖数: 945 | 29 http://news.nankai.edu.cn/nkyw/system/2014/08/09/000196676.shtm
人民日报:心怀大公,走在时代前列
来源: 人民日报2014年8月8日第5版 发稿时间: 2014-08-09 15:04
南开的校训别具一格,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显见于其原创性。此校训非出自古训,而是出自南开为救国而
办学的实践,出自以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为代表的南开人对中国传统教育优秀思想的传承
和对西方现代教育先进理念的吸纳。“允公允能”,其句式是传统的,如《诗经》之“
允文允武”,但内容却是原创的。它既传承了“明明德于天下”的传统“大学之道”,
又包含了强调经世致用、注重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把“公”和“能”结
合在一起,鲜明地写在自己的办学旗帜上,实属难能可贵。
南开校训特别之处,尤在于其社会性。它以“公”字当头,充分反映出南开人以救
国兴国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张伯苓讲,“‘公’字最最要紧,公是最高的道德”
。他特别强调:“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么小公。”什么是“大公”?就是天下兴亡
!南开大学开办之初,设...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0 【校庆特稿】回望百年峥嵘史,守望南开新起点
Written by 裴悦,
Views 76
2015-10-16
南开学校源自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字范孙)开办的严氏家馆。1904年,严氏家馆
和王氏家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校舍仍在严宅。是年冬,校名改为“私立敬业
中学堂”。1905年,又改为“私立第一中学堂”。1906年,津绅郑菊如将天津西南水闸
旁十余亩空地捐助学校。因此地位于德国人汉纳根开设的大广地皮公司界内,德国人不
肯相让,后经交涉,遂将郑氏所捐之地换成电车公司旁一块空地。这片空地位于天津城
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1907年秋,学校由严宅迁入新校舍,校名因所在
地名之故,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这也是南开系列学校均以“南开”为校名的由来。
“南开”二字,沉淀了历史与情怀,悠悠九十六载岁月,历经风雨。在南开的历史上,
几次搬迁尤为引人注目,回顾历史,每一次的搬迁都为南开带来新的跨越与发展。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有赖
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学校规模一直较小
,19...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1 【校庆特稿】回望百年峥嵘史,守望南开新起点
Written by 裴悦,
Views 76
2015-10-16
南开学校源自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字范孙)开办的严氏家馆。1904年,严氏家馆
和王氏家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校舍仍在严宅。是年冬,校名改为“私立敬业
中学堂”。1905年,又改为“私立第一中学堂”。1906年,津绅郑菊如将天津西南水闸
旁十余亩空地捐助学校。因此地位于德国人汉纳根开设的大广地皮公司界内,德国人不
肯相让,后经交涉,遂将郑氏所捐之地换成电车公司旁一块空地。这片空地位于天津城
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1907年秋,学校由严宅迁入新校舍,校名因所在
地名之故,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这也是南开系列学校均以“南开”为校名的由来。
“南开”二字,沉淀了历史与情怀,悠悠九十六载岁月,历经风雨。在南开的历史上,
几次搬迁尤为引人注目,回顾历史,每一次的搬迁都为南开带来新的跨越与发展。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有赖
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学校规模一直较小
,19...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2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是基督徒,他曾经说过:
“ 我信宗教的原因,就是发生于我的爱国心……后来,我回到本城兴办学校,遇见种
种的困难,并且有时候我还抱着一种悲观,我知道这种人生观,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人
终久要死。以后我常读《耶稣言行录》,看见耶稣的为人,很受感动。这一本书帮助我
很多,我所以借着他的鼓励总算是还没有半途中止,而打破各种困难,还要办我的教育
;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改造我们的中国人。我希望受改造的中国人,再和他们外国人比
较的时候,就不在他们之下。我因为得着耶稣基督的帮助,我才起始信宗教。所以我说
我的基督教的信仰,实发生在于我的爱国心。”
“敝人今天所谓的宗教,也就是宗教的真义,并非仅仅的讲演神灵,祷告上帝……我们
还用这宗教的能力,改造社会,使国家的地位不在外国之下”
1918年张伯苓创建南开大学, 1919年秋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南开成立三周年的时候,
张伯苓曾就自己为创办这所高等学府所度过的艰难岁月作了一番总结:此次大学成立之
动机,系第三次之试验,此后将打破艰难,永无止息。至成立之历史,则一由外界之帮
助,二由内部之增长——校舍扩充,学生增加,教授得人。而教育之目的无他...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34 此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作者的青春和战争轰炸交错的回忆。
齐邦媛80岁提笔,夜里回忆流泪书写,共五年,花了双眼,抖了手,始完成巨著。
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第2节 忆恩师
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
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
第5节 童子军日行一善的梦
第6节 炸弹下的文艺青年
第7节 《时与潮》杂志与辩论赛
第8节 大轰炸
第9节 千人大合唱
第10节 永别母校
第11节 大学联考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我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
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暑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
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
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
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
,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35 此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作者的青春和战争轰炸交错的回忆。
齐邦媛80岁提笔,夜里回忆流泪书写,共五年,花了双眼,抖了手,始完成巨著。
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第2节 忆恩师
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
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
第5节 童子军日行一善的梦
第6节 炸弹下的文艺青年
第7节 《时与潮》杂志与辩论赛
第8节 大轰炸
第9节 千人大合唱
第10节 永别母校
第11节 大学联考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节 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
我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
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暑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
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
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
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
,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7857 | 3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QzNjIzMQ==&mid=200355958&
(看链接有图)
(1)南开校名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
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当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规模狭小,当
时校名初称“私立中学堂”,不久先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此
后得邑绅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几经周折,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严宅
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
;
在南开大学的校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南开大学”,金光闪闪、苍劲有力、飘逸挥
洒。每一个南开人都知道,这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这几个大字已经成为南开的重
要标识。它记录着一位伟人与一所著名学府的交往。那是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南
开园里百废待兴。自昆明复员后,学校一片瓦砾,还没有正式的校门牌,学生会的同学
们便开会商议请人题写学校门牌。会上,有人提议“让最敬爱的...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7 谢泳:知识分子退步了 西南联大的当代意义
武际可按:近年来许多人在议论世界第一流大学,大学教育的前景和现状。这里转载厦
门大学谢泳教授在《世纪大讲堂》的一个报告:谢泳:知识分子退步了 西南联大的当
代意义。也许会对理解这个论题有些帮助。
谢泳,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后留
校任校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主要研究中国当
代报告文学。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任《黄河》杂志社副主编
,转而研究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出版过《逝去
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清华三才子》、《血色闻一多》等著作。
2007年谢泳受聘厦门大学教授。
以下是谢泳报告的全文。
谢泳:知识分子退步了 西南联大的当代意义
2008年10月09日 10:17凤凰网专稿【大】 【打印】 中 小
相关标签:
[王鲁湘] [西南联大] [谢泳] [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70年前的
4、5月份,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怀念的季节,人...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8 说到张伯苓校长,不能不提到他的弟弟张彭春。
张彭春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
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
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
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工作。后移居美
国,1957年7月在美逝世。[1]
张彭春 - 简历
1892年生于天津。1904年入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1908年毕业。同年
,考入保定高等学堂。
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
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
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
1916年至1918年任南开学校专门部主任兼代理校长。
1919年赴美攻读哲学,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22年7月至同年12月
间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赴欧考察各国教育制度。
1923年至1926年任清华...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141 | 39 周恩来不抽烟,一是周家几代人中很少有人抽烟,二是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
,该校有一条校规:学生不许抽烟。据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同志说,南开学校在
执行这条校规时还出现过风波。原来校长张伯苓先生会抽烟,于是,学生们就联名上书
给张校长提意见:“你不让我们抽烟,但你身为校长,为什么带头抽烟呢?”张伯苓就
在一次学校集会上,当场把手中的烟掐灭,对全体学生说:“以后我如果改不了,就不
配当你们的校长,也没资格管教你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互相监督,决不抽烟!”打那
以后,张伯苓彻底戒烟,学生中也就基本无人抽烟了。但这并不是说,走南闯北几十年
的周恩来从未接触过烟,他与烟相关的故事彰显了他的智慧。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还都南京,命令国民党部队赶去全国各地接收,同时还对
许多曾经投降日本的伪军头目封官许愿,对浴血抗战8年的八路军却下了一道“原地驻
防”的命令。但由于当时他的大部队还都远在西南一带的“大后方”,需要花一段时间
才能调至东南沿海、中原和东北等地区,所以就与中共玩起了“和谈”、“和平建国”
等花招。美国政府派了特使马歇尔将军来华,主持国共两党之间的调停和谈判。
每次谈判时,...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0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11:24:30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1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温家宝谈教育》今日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
版发行,本书内容涵盖了温家宝同志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涉及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讲话、报告、信函、谈话
等66篇,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新华网受权独家网络首发
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同志在天津市南开中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全文,讲话中温家宝回
顾了自己的身世,讲述了童年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并结合自己在南开中学的学习
和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年轻人要善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同学们,老师们:
屈指算来,我阔别南开中学已51年了,正式回母校看望师生,这还是第一次。我愿
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心。我于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兴埠一个书香门第。我
爷爷在村子里办学校,曾祖父是农民。再往前,我家都是农民。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
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因为家里
穷、没有地位,温氏家谱始终没有把我们家列入其中。
爷爷...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2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335 | 43 蒋介石没抢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期间一个不剩?
文章来源: 微信头条 于 2016-10-01 13:30: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44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在云南考察,第二站来到云南省会昆明。巧合的是,五年
前的同一天,总书记也是来到了昆明考察。这次在昆明,总书记主要去了三个考察点,
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独家视频|习近平察看滇池生态湿地
看生态: 三杯水“立此存照” 折射滇池治理之路
当天,总书记在昆明的第一个考察点是滇池。他来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
治理情况。
△独家视频|“高原明珠”滇池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上世纪50年代末水质开始恶化,到90年代成为全国污染最
严重的湖泊。近年来,通过治理,滇池水质总体企稳向好。去年已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
污染,达到30年来的最好水质。
△当天,总书记现场看了这三瓶水样,分别是2015年滇池水质指标对应水样(劣V类,
左)、今年1月19日滇池盘龙江入湖口水样(III类,中)和自来水水样(右)。(总台
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习近平始终牵挂着滇池保护治理。2008年11月,他在云南调研时就曾考察滇池治污工程
。这次他专程看的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紧邻盘龙江入湖口,在涵养水源、调节水质、
美化环境和恢复湖滨带生态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盘龙江入湖口(总台央视...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蒋介石无法抢救出境的大师们 文革期间一个不剩!(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8 14:06:27 2016, 美东)
1954年3月25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蒋介石为第二任总统,胡适与锺莫德惠
(左一)、国大秘书长洪兰友(右一)代表国民大会致送总统当选赠书。(网络图片)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鲜为人知的蒋介石和中共「抢人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9 22:05:33 2016, 美东)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329 | 47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链接里有图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920/n468811315.shtml
**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
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
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一流”目标,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
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
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阅读全帖 |
|
z**k 发帖数: 945 | 48 先有南开学校,后有南开区
http://nkweekly.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227733
南开随想
□杨心恒
我不是老天津卫,也不是学史修志的,是个外乡人。我虽然在天津生活50年了,对
天津地理还是一知半解,至今连一句完整的天津话都不会说。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多半
是猜。猜错了,请天津的老少爷们儿纠正。兄弟这厢事先有礼了。
天津这地儿,说大了,是中国地势的缩版。据《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
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
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于是中国地势是西北高,多山;东南低,有水。天津地势也这
样。天津最高的地方是西北角和它西面的南头窑,从南头窑和西北角往东南走,一路下
来,越来越低,到了南门外,就是一片开洼地。
此外,天津自从开埠以来,在老城区东南沿海河两岸建造新市区,也是各国的租
界地。这里没有一条街道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是乡下人,方向感极强,可一到
劝业场附近就迷失方向。不过不要紧,高低还是有感觉的。在这里打听个地方,天津人
会告诉你在上... 阅读全帖 |
|
z**k 发帖数: 945 | 49 先有南开学校,后有南开区
http://nkweekly.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227733
南开随想
□杨心恒
我不是老天津卫,也不是学史修志的,是个外乡人。我虽然在天津生活50年了,对
天津地理还是一知半解,至今连一句完整的天津话都不会说。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多半
是猜。猜错了,请天津的老少爷们儿纠正。兄弟这厢事先有礼了。
天津这地儿,说大了,是中国地势的缩版。据《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
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
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于是中国地势是西北高,多山;东南低,有水。天津地势也这
样。天津最高的地方是西北角和它西面的南头窑,从南头窑和西北角往东南走,一路下
来,越来越低,到了南门外,就是一片开洼地。
此外,天津自从开埠以来,在老城区东南沿海河两岸建造新市区,也是各国的租
界地。这里没有一条街道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是乡下人,方向感极强,可一到
劝业场附近就迷失方向。不过不要紧,高低还是有感觉的。在这里打听个地方,天津人
会告诉你在上...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50 申泮文先生谈南开办学特色编辑:管理员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时间:2014-01-23点击
:
南开新闻网讯 (记者 徐悦 摄影 刘慕鑫)近日,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到天津医科大
学总医院拜访了正在疗养的申泮文先生。申先生虽已年届97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
路清晰、谈吐自如。作为一名老南开人,他以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畅谈了学校的历史
发展,并对校史研究寄予殷殷厚望。
对于南开学校的办学,申泮文先生首先从南开校友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
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谈起。他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有“大师”还不行,更需
要有能够勇挑重担、独当一面的“教育能人”。在南开学校的办学历史上,张伯苓、喻
传鉴、黄钰生、杨石先等人都是“教育能人”的典型,研究校史时要深入总结他们办学
的成功经验。
对于南开大学的办学特色,申泮文先生指出,南开大学成立后,本着“文以治国,
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不仅仅是文理并重,商科也占有重要位置。老校长
张伯苓十分重视学以致用,较早确立了南开教学和科研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目标
的“土货化”方针,强调应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以此
思想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