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张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7 23:12:22 2015, 美东)
搜狐新闻登了四年前对《张充和诗书画选》作者白谦慎的采访报道,有较多张充和近年
生活的内容。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02:48 来源:搜狐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
【延伸阅读】
张充和
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
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
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听白谦慎谈张充和:我们的前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1986年,白谦慎负笈美国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两年后,...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搜狐新闻登了四年前对《张充和诗书画选》作者白谦慎的采访报道,有较多张充和近年
生活的内容。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02:48 来源:搜狐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
【延伸阅读】
张充和
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
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
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听白谦慎谈张充和:我们的前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1986年,白谦慎负笈美国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两年后,在华盛顿拜访鉴定家、
书画史专家傅申时,第一次见到张充和的小楷。那是张充和为耶鲁大学梅花展图录写的
参考书目,夹杂在英文中的汉字书法小如蝇头而又气息高古,令白谦慎印象深刻。同样
熟习书法的傅申先生对白谦慎感慨:"你看她的字,你就知道我们从小...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张充和:她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里
2015-06-18 14:14:06
华灜
作者:慕容素衣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若我是男子,能在四姐妹中
选择一位,最想娶的不是最有名气的三姐兆和,而是小妹充和。

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完全无法想
象,时至今日,在与我相隔数万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101岁的老人仍保持着上个世纪
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
互和,以乐终日。
这位老人,就是现居于耶鲁的张充和。
她从遥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她的名字,曾经和沈从文、卞之
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如今,故人早逝,时移世易,属于她
的时代已经永久地过去了,她却仍然选择活在她的时代里,在去国离乡数万里之外。这
是一个奇迹,独属于她的奇迹。
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不同的是,张家四姐妹属于传统仕女。她们的爱好、才艺乃
至心性都很“旧派”,即使时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颠沛...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又找到一个更详细介绍其身世的新闻: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享年102岁
2015-06-18 09:24:05 凤凰文化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8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
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
,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
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
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
,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出于敬重,大家都
唤张充和为“张先生”。稍稍熟悉民国掌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连缀着许多雅致、
浪漫、歌哭故事的名字,在许多仰慕者听来,更仿佛是一个从古画绫缎上走下来的名字
。她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斯(HansH.Frankel)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
书法、昆曲、诗词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两家的住处却恰好处于两镇的结合部。两三分钟后,我们已经按响
了张先生家的门铃。
由于事先有过电话约定,老人显然在等我们,门很快就打开了。门后出现一位身材
矮小瘦削、面容晴朗慈祥的老太太。几句寒暄之后,她把我们让到长沙发上,交谈立即
热烈地展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两家的住处却恰好处于两镇的结合部。两三分钟后,我们已经按响
了张先生家的门铃。
由于事先有过电话约定,老人显然在等我们,门很快就打开了。门后出现一位身材
矮小瘦削、面容晴朗慈祥的老太太。几句寒暄之后,她把我们让到长沙发上,交谈立即
热烈地展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9 11:38:43 2014, 美东)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董 桥:张充和耶鲁书展
今年四月十三日,美国耶鲁大学庆祝书法家张充和九十六岁生日举办“张充和题字选集
”书法展。照说,张充和生于一九一三年阴历四月十二日,阳历生日应该是五月十七日
,书展为了赶在学期结束之前举行,选订阳历最靠近阴历生日的四月十三日开幕。那天
,耶鲁图书馆东亚分部图书室里来了一百二十多位宾客,馆方还邀请纽约海外昆曲社好
几位社员光临,安排他们在开幕仪式礼成之后跟张充和一起演唱昆曲,九旬寿星奶奶不
仅嗓子清润,字正腔圆,连台上风韵都不减当年。
余英时先生来信说,耶鲁孙康宜教授和旅美几位张充和先生的友朋,都想出版一册张充
和墨宝,收集她多年来为人题写的书名、匾额等墨迹,收齐了印成这位书法名家的书谱
,孙康宜早已经为《选集》的展览写了一篇《小题亦可大做:谈〈张充和题字选集〉》
。孙教授文章里说,当初她跟张充和提起耶鲁大学要为她举行“题字选集”书展的时候
,充和先生半开玩笑说:“我的那些题字啊,简直是小题大做了!”孙教授一听大喜,
说张充和书法风采卓越,靠的正是老太“小题大做”的创作精神。每次人家求字,就算
只求几个字,她都费尽心思慢慢打好腹稿,酝酿多时才展纸搦笔写了又写,试了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7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傅汉思的夫人。她们的绝代风华牵动着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新人,发2篇纪念张充老的文章
http://cul.qq.com/a/20150630/027544.htm
张充和先生的“特健药”
南方周末 [微博] 高翔2015-06-30 11:51
作者:高翔
我年少时耽嗜篆刻,读清代印谱,常见一闲语印:“特健药”。又有北京印人傅栻,自
号“特健药人”。当时觉得此词颇为拗口,却不明其意,于是秉着“读书不求甚解”的
态度,胡乱记了下来。
十余年后,也就是2004年,我在波士顿读博士。一日,白谦慎老师电话我,约我去耶鲁
张充和先生家看字、赏印。张先生的大名,对我是如雷贯耳,于是忙不迭地答应了。翌
日,白老师亲自开车,我们向耶鲁驶去。途中,白老师告诉我张先生诸多故事,我益发
期待能见到这个传说中的“民国最后的闺秀”了。谈笑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张先生
家到了。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满脸焦虑之色,后来知道他叫小吴。随着他,我们来到了会客
厅,桌上摆满了卷轴、册页。张先生坐着椅子上,面色苍白。白老师急问究竟,原来张
先生高血压发作了。我是学医的,当仁不让,替张先生量起了血压,高压居然接近200
毫米汞柱。我们于是劝张先生卧床休息,先生不肯,执意让我们...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9 15:45:26 2015, 美东)
上周五在版上贴了纪念张充和的昆曲演出:
我是中场时分匆匆赶去的,错过了开场白和《思凡》,正赶上《惊梦》。杜丽娘的扮相
好美:
手持杨柳的梦梅出场,这身蓝底折枝梅花图案好抢眼:
我觉得柳梦梅的面部化妆有点尴尬脸的样子,不好意思……
最后一张是柳杜牵袖:
两曲表演完后,思凡的小尼姑一块上来谢台。昆曲社长介绍说她才学了一两年,非常年
轻。
随后,东亚系的老主任孙康宜教授作为主持,邀请沈从文的儿子上台:
上来两位老先生,其中之一认真地读发言稿,谢谢组织人邀请他们参加充和四姨的追思
会。
我才意识到之前发帖说昆曲纪念演出不太对。不过“凭吊无哀乐,肃敬有至亲”——这
是每人发的小册子里曲友写的五律中的一句,用在这里很是贴切。读发言稿的这位大概
是沈虎雏?另一位是沈龙朱?
两位老人借此追思会,把一份66年前张充和写给三姐兆和(即沈从文之妻、两个儿子的
妈)的信,...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网易登了合肥四姐妹的照片: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去世 合肥四姐妹成绝响
2015-06-18 09:45:54 来源: 海外网(北京)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
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7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
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
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
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
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
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
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
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大姐元和
,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上周五在版上贴了纪念张充和的昆曲演出:
我是中场时分匆匆赶去的,错过了开场白和《思凡》,正赶上《惊梦》。杜丽娘的扮相
好美:
手持杨柳的梦梅出场,这身蓝底折枝梅花图案好抢眼:
我觉得柳梦梅的面部化妆有点尴尬脸的样子,不好意思……
最后一张是柳杜牵袖:
两曲表演完后,思凡的小尼姑一块上来谢台。昆曲社长介绍说她才学了一两年,非常年
轻。
随后,东亚系的老主任孙康宜教授作为主持,邀请沈从文的儿子上台:
上来两位老先生,其中之一认真地读发言稿,谢谢组织人邀请他们参加充和四姨的追思
会。
我才意识到之前发帖说昆曲纪念演出不太对。不过“凭吊无哀乐,肃敬有至亲”——这
是每人发的小册子里曲友写的五律中的一句,用在这里很是贴切。读发言稿的这位大概
是沈虎雏?另一位是沈龙朱?
两位老人借此追思会,把一份66年前张充和写给三姐兆和(即沈从文之妻、两个儿子的
妈)的信,作为历史文件(原件+翻译件)正式转交给充和的儿子。写信之时充和与傅
汉思正当新婚,蜜月还没度完,就因战事撤往内地;充和从昆明(还是重庆?)给姐姐
写信描述当地情形和战况。
充和的儿子头发都花白啦。
再接着是东亚系两位教授的发言。
金安平教授曾...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这两天在看苏炜老师写的《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该书由张充和口述、苏炜
笔录,再经张充和审阅,2013年7月由文艺范儿的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两年后,102岁
的张充和仙去。
书的开篇便是张充和与沈从文碑文的故事,标题是“哎哟,有鬼哟!”张充和说三姐夫
沈从文的追悼会前一天,北京的一个侄子打国际长途电话请她写一幅挽联,在追悼会上
用。要得那么急,她犹豫说恐怕写不出来。夜里怎么都睡不着,满脑子想着和沈从文有
关的事情。半夜爬起来研墨,顺手写下四句: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写完了发传真给北京,说算不上挽联,只是记下心里对沈先生的感觉。没想到大家都说
好,并把传真放大,刻到沈从文墓碑的背面——那块做墓碑的五彩大石,是沈家的青壮
后生从大山上推下来的。
为什么说有鬼哟?因为大家说张充和把沈从文的名字也嵌在诔文里了。“我倒大大吃了
一惊!——没有哇!我就是这么顺手写下来的。可我自己仔细一看——唉呀呀,可不是
吗?四句话的尾缀,正是:‘从文让人’——哎哟!有鬼哟!我没那么想,是鬼让我那
么写的哟!’”
后一段又惊叹一次:
“这事真神了——‘从文让人’。这也确实是沈先生...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4915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
梦”是诗人卞之琳的名句,相传这首诗的主角就是素有“民国闺秀”及“最后才女”之
称的张充和。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这么说,这女子便
是长在苏州九如巷三号的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6月17日下
午1时,张充和在美国仙逝,享年102岁,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来到苏州九如巷,探访养
育了张家四姐妹的老宅。
“九如巷”老宅一切如旧,这里是先生留恋的家
张充和的曾祖父曾任江苏巡抚,父亲张冀牖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祖籍安徽合肥,
于1918年迁居苏州,住在五卅路的九如巷三号。五四运动后,张冀牖接受了新思潮,认
知女子教育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于1921年变卖家产在苏州憩桥巷创办私立乐益女中。
站在隐匿于苏州古城区的张家老宅,虽然时光变迁,但记者眼前的一切却看似如故
。多少年月,张家姊妹兄弟十人,九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五弟张寰和则一直住在
这座老宅,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张家人聚首的地方。张充和每次回苏州也都会
住在此处。去年,张寰和去世后,他的妻子周孝华以及儿子...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汪曾祺
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幅挽辞。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
知道是张充和写的。词想必也是她拟的。只有四句: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这位四妹对三姐夫沈
二哥真是非常了解。——荒芜同志编了一本《我所认识的沈从文》,写得最好的一篇,
我以为也应该是张充和写的《三姐夫沈二哥》。
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他在填履历表时,“民族”一栏里填土家族或
苗族都可以,可以由他自由选择。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
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黄永玉就是这样的人。沈先生瘦瘦小小(晚年发胖了),但是
有用不完的精力。
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
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
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
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
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
...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491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1933年张充和以文学几乎满分数学零分被北大校长胡适破格录取。 所以胡张为师生。
胡适为张充和题字
虽说是合肥四姐妹,其实她们长在苏州。
苏州古城区的张家老宅,虽然时光变迁,但记者眼前的一切却看似如故。多少年月,张
家姊妹兄弟十人,九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五弟张寰和则一直住在这座老宅,几十
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张家人聚首的地方。张充和每次回苏州也都会住在此处。去年
,张寰和去世后,他的妻子周孝华以及儿子一家仍然住在这座老宅。
走进张宅,扬子晚报记者发现,虽然门头不大,但是里面却别有洞天,颇有桃花源
记中曲径通幽的感觉,通过前厅,后面是一座花园,绿树成荫,虫儿鸟儿争鸣。
院子的中间还有一口水井,如今它仍是张家人主要的饮用水源。弟媳周孝华指着这
口井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当年充和回家,喝了井里的水就激动地表示“这是家的味道,
清甜芳香”。
w*****n
发帖数: 937
18
应版上合肥四姐妹的话题,发一则昆曲演出消息。不知道届时充和老师会不会来,估计
今年不会吧。
幽兰雅乐
海外昆曲社2012春季公演
海外昆曲社将於五月十三日举办幽兰雅乐祝寿公演,欢庆昆曲社顾问,著名昆曲家丶诗
人丶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百岁诞辰,由海外昆曲社和纽约民族乐团驻社艺术家在法拉盛市
政厅剧场 (Flushing Town Hall),演出昆曲经典折子戏及传统中国民乐名曲。
张充和女士自幼从昆曲传字辈大师沈传芷丶张传芳等学习昆曲唱念做表,二十多岁已成
名家。1950年来美后,与夫婿汉学家傅汉思在美国二十多所大学举办讲座表演,宣扬昆
曲的文学与表演艺术。1962年至1985年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并教导中外学生昆曲
表演。1988年她的两位学生陈富烟丶陈安娜与昆曲专业演员和爱好者共同创立海外昆曲
社。1989年至今,张充和女士担任海外昆曲社顾问。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昆曲艺术在美
国的传播推广做出极大的贡献。
幽兰雅乐祝寿公演由著名昆曲演员史洁华丶蔡青霖丶闻复林丶吴德璋丶程敏,着名青年
京昆演员杨玲及昆曲传习班学员,演出昆曲名剧《长生殿》“小宴”,《狮吼记》“跪
池”及“拾画”选段。民族乐...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19
转一段昆曲社陈安娜女士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8c7da0100u5g1.html
张充和老师美国身份资料上的出生日期是1914年5月6日。实际上充和老师生于1913年阴
历4月12日,生肖属牛。充和老师的大弟宗和出生于1914年5月18日,生肖属虎。充和老
师曾说她与大弟宗和相差一岁,年龄相近,兴趣相近,二人都深爱昆曲。
今年(注:2011年)的阴历4月12日是阳历5月14日。昆曲社决定在5月15日为充和老师
举办生日曲会。充和老师的儿子傅以元(Ian Frankel)仍习惯在5月6日为母亲祝寿。
他说:“我们从小就是这天为Mom过生日的。” 充和老师说:“我经常一年要过两次,
甚至三次生日。”
按照美国人的算法,充和老师今年满98岁;照中国人的算法,有人说是99岁,也有人说
应该是100岁了。这许多不同的数字,把当年数学考零分的充和老师弄糊涂了,说:“
我说不清我到底几岁了。”
不过,有一件事她是确定的,她常说:“我想我活到九十几岁还能写字和唱曲子,是因
为唱曲、写字让我心平气和。”
R*****5
发帖数: 4915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我从来不反对外F,我是说菌斑的风气是反外F,我倒是经常支持外F。
卞之琳给张充和写了不少情书,但张充和觉得卞之琳的诗太浅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一个是满腹诗书的闺阁千金,他们是北京大学校友,也是
一对感情真挚的好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
人的梦。”
这是1935年诗人写的一首长诗中的几句,后被单独抽出来,成为独立的《断章》,相传
这首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是为才女而作。诗人爱慕着她,这不是秘密;才女不
爱他,只把他当成朋友,这也是人所共知的,爱与不爱,或许在诗人的心上留点苦恼,
或许在才女的心头有一点歉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友好交往,友谊持续了60多年,从
年少到白头。
诗人大名卞之琳,才女芳名张充和。1933年的秋天,在三姐张兆和家里,诗人与才
女相遇,因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他们有缘成为朋友,却因个性差异,终究无缘结成佳
偶。
i*****c
发帖数: 1322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ston (哈儿), 信区: Xiqu
标 题: 六月纽约昆曲演出-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 23:36:43 2013, 美东)
为欢庆海外昆曲社顾问丶著名曲家丶诗人丶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百岁寿诞,海外昆曲社将
于2013年6月举办《唯曲是宝》一系列的昆曲祝寿活动,邀请爱好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
的各界朋友参与活动。
6/9/2013 下午2-4:30 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哥伦比亚大学 miller theatre
《长生殿-定情赐盒》 吴德璋 史洁华 蔡青霖
《牡丹亭-写真》 孔爱萍 黄箴莹
《水浒记-活捉》 杨玲 单靖
《百花记-赠剑》 程敏 孔爱萍 殷海宜
详情:
http://www.kunqusociety.org/zh/2013/05/18/kunqu-my-only-treasur
网上购票:5月30日前有10元折扣
http://www.showclix.com/event/3762020/
电话中文购票专线:(646) 427-4250, (917) 495-4... 阅读全帖
i*****c
发帖数: 1322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ston (哈儿), 信区: Xiqu
标 题: 六月纽约昆曲演出-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 23:36:43 2013, 美东)
为欢庆海外昆曲社顾问丶著名曲家丶诗人丶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百岁寿诞,海外昆曲社将
于2013年6月举办《唯曲是宝》一系列的昆曲祝寿活动,邀请爱好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
的各界朋友参与活动。
6/9/2013 下午2-4:30 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哥伦比亚大学 miller theatre
《长生殿-定情赐盒》 吴德璋 史洁华 蔡青霖
《牡丹亭-写真》 孔爱萍 黄箴莹
《水浒记-活捉》 杨玲 单靖
《百花记-赠剑》 程敏 孔爱萍 殷海宜
详情:
http://www.kunqusociety.org/zh/2013/05/18/kunqu-my-only-treasur
网上购票:5月30日前有10元折扣
http://www.showclix.com/event/3762020/
电话中文购票专线:(646) 427-4250, (917) 495-4... 阅读全帖
i*****c
发帖数: 132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ston (哈儿), 信区: Xiqu
标 题: 六月纽约昆曲演出-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 23:36:43 2013, 美东)
为欢庆海外昆曲社顾问丶著名曲家丶诗人丶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百岁寿诞,海外昆曲社将
于2013年6月举办《唯曲是宝》一系列的昆曲祝寿活动,邀请爱好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
的各界朋友参与活动。
6/9/2013 下午2-4:30 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
哥伦比亚大学 miller theatre
《长生殿-定情赐盒》 吴德璋 史洁华 蔡青霖
《牡丹亭-写真》 孔爱萍 黄箴莹
《水浒记-活捉》 杨玲 单靖
《百花记-赠剑》 程敏 孔爱萍 殷海宜
详情:
http://www.kunqusociety.org/zh/2013/05/18/kunqu-my-only-treasur
网上购票:5月30日前有10元折扣
http://www.showclix.com/event/3762020/
电话中文购票专线:(646) 427-4250, (917) 495-4...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ot005 (Ro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30 15:05:34 2017, 美东)
因为外F了,会被菌斑索南批判的。不过合肥四姐妹都很厉害,而且都长寿
大姐张元和,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国,享年96岁。
二姐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安然去世,享年93岁。
二姐和周有光(老周活了111岁)
三姐张兆和,2003年2月16日去世,享年93岁
三姐和沈从文
四姐张充和,在耶鲁退休后,享年101岁
四姊妹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
张武龄有六子四女
四姐妹六兄弟,
w*****n
发帖数: 937
25
来自主题: Xiqu版 - 张充和老师生日曲会
张充和老师98岁生日曲会
时间:上周日
地点:康州
参加人:张充和老师及家人朋友,海外昆曲社老师与曲友
贴两张照片,等两天再写汇报。
可以看陈安娜老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8c7da0100u5g1.html
w*****n
发帖数: 937
26
再顶一下,6/9星期天的演出,张充和老师应该也会到场。
最近这几年的昆曲社演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充和老师总会从康州过来看演出。
习曲听曲唱曲,这个真是在骨子里的东西。充和老师有一把铝笛,简简单单的铝管上打
了一排孔,是专门做的,因为带过来的竹笛在美国总是容易开裂,这个铝笛该有三十来
年的历史了,还是传统的笛声。
w*****n
发帖数: 937
27
前面这是2011年生日曲会时的文章,今年是在两星期前5月5日在康州为张充和先生祝寿
的。充和老师爱写字和唱曲,也曾说“唯曲是宝”,因此这次祝寿公演的主题也就是唯
曲是宝。
附照片两张
x****6
发帖数: 4339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您是明白人。《天涯晚笛》里记录了张自己对这段故事的说法。确实是您说的这样。卞
之琳对张充和可以说是苦恋,几十年如一日的。但张就是没有感觉。
我的解读是,毕竟卞不是世家出身,跟张的显赫家世和上层社会的文化养成比起来,就
是个十足的屌丝。就算卞才华横溢,架不住两人(特别是卞初出茅庐的年轻年代)思想
观念、眼界见识不可同日而语,最终不是一路人。
张的夫婿傅汉思算是美帝的小贵族、德国犹太家庭出身,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特别是
古典文学和诗歌,可以说跟张在门户和学术兴趣上更加匹配。
wh
发帖数: 141625
29
三姐夫沈二哥
张充和
我家“外子”逼我写点关于沈二哥同三姐的事,他说:“海外就是你一个亲人与他
们过去相处最久,还不写!”我呢,同他们相别三十一年,听不完、也说不完的话,哪
还有功夫执笔!虽回去过一次,从早到晚,亲友不断往来,也不过只见到他们三四次,
一半还是在人群中见到的。
如何开始呢?虽是三十一年的点滴,倒也鲜明。关于沈二哥的独白情书的故事,似
乎中外都已熟悉,有的加了些善意的佐料,于人情无不合之处,既无伤大雅,又能增加
读者兴趣,就不在此加注加考,做煞风景的事了。
一九三三年暑假,三姐在中国公学毕了业回苏州,同姐妹兄弟相聚,我父亲与继母
那时住在上海。有一天,九如巷三号的大门堂中,站了个苍白脸戴眼镜羞涩的客人,说
是由青岛来的,姓沈,来看张兆和的。家中并没有一人认识他,他来以前,亦未通知三
姐。三姐当时在公园图书馆看书。他以为三姐有意不见他,正在进退无策之际,二姐允
和出来了。问清了,原来是沈从文。他写了很多信给三姐,大家早都知道了。于是二姐
便请他到家中坐,说:“三妹看书去了,不久就回来,你进来坐坐等着。”他怎么也不
肯,坚持回到已定好房间的中央饭店去了。二姐从小见义勇为,更爱...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4915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因为外F了,会被菌斑索南批判的。不过合肥四姐妹都很厉害,而且都长寿
大姐张元和,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国,享年96岁。
二姐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安然去世,享年93岁。
二姐和周有光(老周活了111岁)
三姐张兆和,2003年2月16日去世,享年93岁
三姐和沈从文
四姐张充和,在耶鲁退休后,享年101岁
四姊妹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
张武龄有六子四女
四姐妹六兄弟,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赞 羡慕近水楼台
昆曲社票友很专业的样子也
龙朱是哥哥 读发言稿的老先生看去更老一点 没准是?两个差两岁吧 不过这位看上去
更苍老
张充和结婚大概48年 在北平 然后就去美国 应该不会去内地吧 写内地战况信件猜测应
该是37年虎雏出生不久 兆和无法走 充和与同事们先撤退到内地 那时傅先生应该还在
美国吧
i*****c
发帖数: 1322
32
来自主题: Xiqu版 - 张充和老师生日曲会
张充和老师写给三姐夫沈从文的挽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亦颇
有她自己的影子。
再8卦一下,“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
饰了别人的梦”,这个“你”就是充和老师。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又一个数学零分的
仗着出身名门不爱学就不学了,打个招呼当偏才收了
摆弄琴棋书画本质上和学家政差不多

: 1933年张充和以文学几乎满分数学零分被北大校长胡适破格录取。 所以胡张为师生。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张树声是曾国藩手下爱将。做过很多重要位置
张充老的父亲民国初年在苏州办学,当时不少耳熟能详的学者都去教书
wh
发帖数: 141625
35
我也觉得是从文。同一幅字里重复出现的字,经常会写成不同的样子,以求变化吧。好
像说王羲之的兰亭序里,n个“之”字都不一样。张充和这幅是楷书,变化没行草大;
不过细看那几个重复出现的不、亦等字也都结体不同。这么一说,我猜第一个“其”字
的第二竖和下面的点相连,也是张的有意安排吧,和后一个其字有所区别。
T*******x
发帖数: 856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86 (xiao86),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30 14:39:05 2017, 美东)
最近读了关于她的《天涯晚笛》,对这个民国才女有了深入了解。比起那些风口浪尖、
被世人和后人追捧的名媛们来,她身上透露着低调的贵族精神。不起眼,但一旦被
发现,反而让人舒服的欣赏。
仔细品味她的书法、昆曲表演、和对生活的处理,才情不输名媛们,反而有一种不施粉
黛的随意和绵长深厚。
类似于《音乐之声》里面富商家里的小女害们极富音乐天赋,却并不出去表演,只是在
家庭聚会上为小圈子的家人和朋友助兴。
x****6
发帖数: 4339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那个旧社会文化主导的年代,怎么样才算创造性才女呢?
张爱玲写小说、林徽因做建筑学术、孟小冬演京戏、吕碧城投身动物权利保护运动算不
算有创造性?
如果算的话,张充和的昆曲表演也应该能赶上趟。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当代谁领风骚?从跟张充和的匹配程度看,田晓菲、钱露露啥的算不算。
x****6
发帖数: 4339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我的意思是说站在风口浪尖的真正出名的名媛
张充和在近五年以前,没几个人听过,名气不大,所以不算那种大红大紫的民怨
wh
发帖数: 141625
40
张充和会参加吗?你去完来说说吧?
L*******1
发帖数: 12
41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有谁有张充和的书法字条?
本人极喜爱张充和的书法,她现住康州纽黑文,不知谁藏有她老的书法可否转让?
谢谢。
L*******1
发帖数: 12
42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有谁有张充和的书法字条?
本人极喜爱张充和的书法,她现住康州纽黑文,不知谁藏有她老的书法可否转让?
谢谢。
wh
发帖数: 141625
43
多谢。以前布衣王二经常转贴康州版。可惜张充和虽然在康州,却没有昆曲班,也不太
有演出。以前东亚系好几个老师还联合演过戏。大概这里的中国人毕竟少,没能像纽约
那样扩大声势成气候。
wh
发帖数: 141625
44
嗯我也听说过卞之琳诗的这个说法。查了查,是傅汉思应胡适之邀,在北大西班牙语系
当系主任时认识张充和的。关于张家的八卦传记书挺多的,都看不过来,呵呵。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
真是很喜欢这一句,但又很让人难受啊。上次读完合肥四姐妹,最喜欢的是中间沈从文
的一些湘西文字,和结尾张充和的一些诗。后来又借来天涯晚笛,想看完一起写笔记。
还借来了古色今香、曲人鸿爪。虽然知道她身体越来越差,总奢求有机会能见面……真
是可惜刚来的几年不知道她,也没去听学校的文史课,没机会接触。那时候她身体还很
好,每周在家开昆曲班教学生。那时去学一点多好。:(
wh
发帖数: 141625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
张充和唱昆曲,所以说一曲微茫……
wh
发帖数: 141625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去世新闻两则
我也不懂。柳如是的确笔法更硬,翁同龢称之为“铁腕拓银钩,奇气满纸”。陈寅恪赞
她的书法远胜钱谦益。她当仁不让地自称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的隔世弟子。张充
和善写小楷,更有闺秀气似的。回头我扫描一些书里的书法。
H******e
发帖数: 4682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 才女为什么能够不薄命?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 宋家三姐妹, 才女为什么能够不薄命? 需要出身贵族, 奠基在家
族世代对于民脂民膏的搜刮? 需要好的家学渊源, 家教?
我们这样的, 精通双语的, 能够在美国自己谋生的, 算不算才女? :)
讨论讨论哈。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是纽约的昆曲社来表演的昆曲。最遗憾的就是张充和因身体原因不再教课后,new
haven地区再没昆曲班了。她的弟子们都去纽约了,没一个留在本地传薪火。
wh
发帖数: 141625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张充和追思会匆匆小记
我听过他的课,他上课时的确说过一些网络流行词,我记得喜大普奔 :) 他的确是自己
不喜欢、但想让学生了解吧,你看他自己写的文章都比较文雅,也不喜欢红高粱、菊豆
那种流行的粗暴性描写 :P 以前听周质平做胡适的情人、金瓶梅等讲座,倒是明显感觉
他欲盖弥彰。
你知不知道张充和那封信是在哪里写的?还有金安平那个“空灵”的翻译到底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