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彼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3
发帖数: 403
1
大妈还玩逼果,能让它猪到周五么
Y**u
发帖数: 546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06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名色?
http://www.mldc.cn/csx/fslg/sdclx.htm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本 玄奘譯
●攝大乘論  真諦譯
●攝大乘論  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本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總摽綱要分第一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謂依大乘諸
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
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
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
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
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復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謂阿賴耶
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
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
差別體。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三種...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之体性--八不中道
转--印顺大师的中觀論頌講記
正釋
觀因緣品第一
一切法的存在與生起,是依於因緣的,這是佛法的根本義,所以先觀察 因緣,看
他是怎樣的生起一切法。泛泛而談,世間一切法,有因有果,世人 也未嘗不說。但唯
有佛教特別談到:凡是存在的,是從眾緣所生的;非緣生 的,一點也沒有。因緣二字
,在根本聖典中,有何不同,很不易說,如集、 因、緣、生、根、觸等,都名異義同
;不過習慣都簡單的只說因緣吧了。一 般的解釋:親切的、主要的條件是因,疏遠的
、次要的條件是緣。其實也不 一定。如薩婆多部說六因,舍利弗毘曇說十因,瑜伽論
說十因,是包括一切 因緣在中的;銅鍱者說二十四緣,舍利弗毘曇說十緣,說一切有
部說四緣, 因也是包括在內的。怕是有部學者吧!把種種因緣,精練為四緣,為後代
學 [P48] 者所通用。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目的在破邪因、無因,常見、斷見等錯誤
,又開示一切法的寂滅性。這本是佛學中,普遍而共認的。但一般人對緣生 的見解,
生起不正確的錯誤,主要是以為有實在的法,從實在的緣生。本品 觀因緣,就是否定
自性有的因緣生,深刻的通達諸法無自性空。如一般所講 的因緣。雖不同於外道的妄
計,但不徹底...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7
26号在新浪UC房间聆听了慈城罗珠堪布最新的一次网络直播开示,这一次堪布深入浅出
地为汉地弟子解说了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和稻秆经。传法视频过段时间奉上。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ndex.shtml
缘 起赞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敬礼尊重妙音菩萨
由见说何法,智说成无上,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
世所有衰损,其根为无明,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
尔时具慧者,如何不了知,尊圣教心要,即诸缘起道。
如是于依怙,希有称赞门,除说缘起外,谁能得余者。
由彼彼依缘,说彼彼性空,离此更何有,希有善教诲。
愚者执何法,坚固边执缚,智善彼即是,戏纲尽断门。
此教于余未能见,故唯称尊为大师,
外道窃名以饰赞,如于野干呼狮子。
希有大师希有依,希有胜说希有怙,
极善宣说缘起教,于彼大师我敬礼。
恒作饶益者,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无比决定因。
谓缘起道理,见相违不成,此于尊教法,如何能了知。
尊许若时见,空即缘起义,性空与成立,作所作无违。
若见反彼者,空则用不成,有用则无空,堕苦恼险处。
是故于尊教,极赞见缘起,彼亦非皆无,及以自性有。
无待如空花,故无依非...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8
☆─────────────────────────────────────☆
Yisu (yisnotme) 于 (Wed Aug 11 11:49:22 2010, 美东) 提到:
为了表示对"初果解脱者"的尊敬和方便大家集中学习。 本线程为初果解脱者专用贴, 其
它人请不要跟贴。 以后所有的关于初果解脱者的言论都将被集中收集并转移到在这里。
任何自认已经证得初果的同学, 请到这里发贴。 其它地方的新贴我们将为您转到这里
来, 以方便我等末学的集中学习。
感谢开示
先听一段佛经, 中间休息我们会陆续放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不肖弟子释净胜白话译
寿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
4缶跏雷鸾鶚劇R磺兄谏粲兴伞=裣た晌省N詈笪
这是我亲耳听佛所说的。
一天佛来到拘尸...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九乘次第
摘自 释智诚 法师 般若锋兮金刚焰
五部大论和三主要道基本都是显教法义,关于密法,于此不便详述。谨恭录至尊上师益
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有关“九乘次第”(前译宁玛派判教体系)的内容
,愿有缘之士能从中领略藏地显密教法之概貌:
“内道宗派从最低,直至究竟金刚顶,
此九种乘之数量,具有安立理由故,
如高低乘有多种,然需安立三乘等。
正是因为以‘见’分乘,故宁玛巴自宗把内道从最低的声闻乘至最顶大圆满之间分
为九乘是有道理的,如同乘虽然有由低到高的众多安立方法,而安立为三乘有道理一样
。(中略)众生根机粗略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每种又可各自分为三种,即下下根,
下中根、下上根……直到上上根。调伏下下根众生的是声闻乘,调伏下中根的为独觉乘
,调伏下上根的为菩萨乘,这三乘总称为招引出离外三乘(因显宗分开轮回、涅槃,而
招致轮回的根本是集谛,消除集谛而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获得涅槃之乘为招引出离外三乘
);调伏中下至中上根的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三乘总称为苦行明觉内三乘(以极
多苦行,而明了佛所讲胜义之乘,为苦行明觉内三乘);调伏上下到上上根的为大瑜伽
(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讷约嘎)、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目 录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二、我见之意涵
三、如何断我见
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
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
丙、断疑见
丁、断戒禁取见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甲、五蕴我
乙、十二处我
丙、十八界我
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
甲、识阴的定义
乙、识阴的出生
丙、识阴的苦
丁、识阴的苦集
戊、识阴的苦灭
己、识阴的苦灭之道
六、总结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佛门修行者是否已证初果?
端以我见及三缚结是否巳断而判,
不以耕地时是否能使虫离四寸为判;
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于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
若实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者,则以求断我见而断三转结为急切之务;若断三转结
者,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即出离三界生死,是故
当以断除三缚结为首要之务,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禅宗开悟境界。若欲断除三缚结
者,首结即是我见;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随
之即断,对于众生是否真可实证初果,对于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我见等事,皆能明确判断
而无怀疑;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1
我理解证得阿罗汉果,就是四果的,活着的时候体验的那个就是余依涅磐
死了的话,就是无余依涅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被叫做阿罗汉的原因吗?我的理解对吗?
入涅槃(最后的涅槃)是一种色、受、想、行、识五蕴以及一切与诸蕴有关的法都已停止不起
作用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性不存在的境界。它是超外界一切相对事物的。它不是因的
果,不是生起果的因。既不是道,亦不是果。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为。苦,生苦之因的爱
欲是世间的,涅槃则不是世间的,而在缘起法之外。所以,它是超因果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有
关系的,相对的,而作为无关系的涅槃则是绝对的。
不管彼以何感受领会,是乐,非乐,非乐非不乐,彼领会不执著,不被所缚。彼知身体解体
(生命本能结束以后),一切感受,一切体会,都会变成冷静,都会是安定。犹如油灯燃烧,
靠油与灯芯,油与灯芯烧完,由于燃料缺乏,灯即熄灭。如是,当比丘体会身体最后结束感受
时,彼知道:“我已体会到身体最后结束之感受。”当彼体会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时,彼
知:“我已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彼知“身体毁坏,生命最后结束,现此一切受,非
快乐,将变成冷静。”因此,一个人有如此天赋,被赋与此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
三、如何断我见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与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
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
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
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
知心认定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於『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
…常住不坏者,如是见解即名我见。所以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意识心,莫『堕於意识
心中而自以為不堕於意识心中』,莫将意识心变相境界错认為第八识如来藏境界,是故
应先了知「勘验意识心之方法」,方能真断我见无餘。如何勘验「所悟是否為意识心?
」答:可以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中所说较為粗浅之心所有法勘验之,即可正确勘验。
先说第一种勘验法:观察所悟之心,是否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復观察
所悟之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之心,能领受色、声、香、味
之心,能了知法尘之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
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仍然能触知六尘...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3
Similar story at 北传:杂阿含93经, 南传:增支部7集47经
北传:杂阿含, 长身婆罗门证果.
But 害怕被杀 is not mentioned in either version.
杂阿含93经[正闻本1268经/佛光本1152经](婆罗门相应/八众诵/只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
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作是念∶
「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
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
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
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
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
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
...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4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的微博 8月15日最新開示
前段時間,我在五台山發願:一年半內念誦“大自在祈禱文”一萬遍。若有人想生生世
世與我一起聞思修行,順利成辦弘法利生事業,也可參與這次共修(念誦藏文、漢文皆
可)。http://t.cn/zWYIkrj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大自在祈禱文》念誦視頻
懷 業 時 語
──空樂赤電閃爍之光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堪布益西彭措 譯
心間不壞明點虹宮中,
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樂雨,
降入眾生大海願歡喜。
三學如意樹頂競綻放,
三信蓮花善緣之道友,
請聽淨心乳海中流出,
年邁大恩老父此心語。
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
聚於清涼雪山之聖地,
師徒不離趨入佛子行,
積資淨障修行我心語。
切莫偏袒執著各宗派,
造下毀壞自他捨法業,
修持有緣本尊之法門,
淨觀一切他宗我心語。
三界眾生皆為父母親,
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
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
成苦眾生商主我心語。
正法精華即是此善心,
世法根本依賴利他行,
無愧諂誑惡行如毒棄,
護持高尚善規我心語。
今起我等師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物传记-梁启超
佛教教理纲要 - 节录
宇宙何以能成立?人生何以能存在?佛的答案极简单——只有一个字(词)——“因缘
”。因缘这个字(词)怎么解呢?佛典中的解释,不下几百万言,今不必繁征博引。试
用现代通行的话解之,大约“关系”这个字和原意相去不远。佛自己解释“因缘”最爱
用的几句话是:“有此则有彼,此生则彼生;无此则无彼,此灭则彼灭。”(这几句话
《四阿含》里头不下百数十见,今不必注出处)这几句话又怎么解呢?他是表示宇宙一
切现象都没有绝对的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依存关系有两种:一同时的
,二异时的。异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此为因而彼为界
。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为主而彼为从。但是,从
某一观点看,固可以说此因彼果、此主彼从;换一个观点看,则果又为他现象之因,因
又为他现象之果。主从关系亦然。所以不惟没有绝对的存在,而且没有绝对的因果主从
,一切都是相对的。由此言之,所谓宇宙者,从时间的来看,有无数之异时因果关系;
从空间的来看,有无数之同时主从关系。像一张大网(注释:原误作“纲”,今改正。
),重重牵引,继续不断,互相依赖而存在。
S**U
发帖数: 7025
17
清净道论 第二十三说修慧的功德品
「尝受圣果之味」,是说修慧的功德,不但是摧破烦恼,亦得尝受圣果之味。「圣果」
即须陀洹果等的沙门果。于二相而尝此(圣果之)味∶
(1)于圣道的过程,
(2)于果定之转起。
......
(一)「什么是果定」?即彼以涅磐为所缘的圣果的根本定为果定。
(二)~(三)「谁入彼定?谁不入彼定」?是一切凡夫不入彼定。何以故?因为他们
未证得(此果定)之故。唯一切圣者
入于彼定。
......
(七)(如何出定)其次依此说而以二相出定∶
「朋友,从无相心解脱出定有二缘∶即忆念一切相及不忆念无相界」。这样的「一切相
」,是色相及受想行识之相。虽然他不一定把此等一切作一起忆念,但摄为一切而说。
是故当他忆念于有分的所缘,便从果定而出定。当知这是他的出定。
S**U
发帖数: 7025
18
清净道论 第二十三说修慧的功德品
「尝受圣果之味」,是说修慧的功德,不但是摧破烦恼,亦得尝受圣果之味。「圣果」
即须陀洹果等的沙门果。于二相而尝此(圣果之)味∶
(1)于圣道的过程,
(2)于果定之转起。
......
(一)「什么是果定」?即彼以涅磐为所缘的圣果的根本定为果定。
(二)~(三)「谁入彼定?谁不入彼定」?是一切凡夫不入彼定。何以故?因为他们
未证得(此果定)之故。唯一切圣者
入于彼定。
......
(七)(如何出定)其次依此说而以二相出定∶
「朋友,从无相心解脱出定有二缘∶即忆念一切相及不忆念无相界」。这样的「一切相
」,是色相及受想行识之相。虽然他不一定把此等一切作一起忆念,但摄为一切而说。
是故当他忆念于有分的所缘,便从果定而出定。当知这是他的出定。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证果次第 (四双八辈)
一 《杂阿含经》 八0九 (七九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
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
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
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法义分享】
◎十个结就是:(一)身见结(二)戒禁取(三)疑结(四)贪欲(五)瞋恚(六)色
界贪(七)无色界贪(八)掉举(九)我慢(十)无明。
◎初果:断前三结:断身见、戒禁取、疑结。
二果:断前三结,而且贪、瞋二结渐淡薄。
三果:除断前三结外,贪瞋二结也断除。这是断前半的五下分结,但后半的五上分结仍
未断除。
四果:十结全断。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不再颠倒梦想。契入无为、无学位

◎能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阿那含圣者,但要注意的是,仍有五上分结未断,仍是
我慢未断、仍是无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为足。
二 《杂阿含经》 八三四 (八二二)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
,彼如是知、如是见
j*******1
发帖数: 182
20
原文
周颂尧居士原函: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
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往世恶业,亦渐消灭,纵有怨怼
,不能为害。此乃佛经所说,决非虚语。
讵于三月间,接到上海舍亲处来一讣闻,系一极信佛之张太太,吃素已二十余年,常到
居士林听经。逢人必劝念佛吃素,心极慈悲行善。不料一日,送素菜予某师兄,在马路
上行走,为汽车轧死。后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后,其家子孙晓得,始去领归安殓。
余闻悉之下,心中非常惊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会中人闻之,亦均不安。故特上书,
恳求老法师开导,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临终如是之苦,究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说个明
白,可使大家安心念佛,不胜感德之至。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周颂尧居士书:
接手书,知阁下于佛法道理,尚未真明。
吾人从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
容受。须知人之修持,果真诚无伪,便能转业。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凡夫肉眼,
只能见当时之吉凶事实,不能知过去与未来之因果何如。
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惨死,或者由此苦报,便可消灭所造三途恶道之报,而...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维基百科
大乘非佛说,起自部派佛教后期,大乘佛教经典开始流行时。传统的佛教部派,不承认这些经典的地位,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佛所说,对这些大乘教经的权威性及教义内容所有质疑,于是有大乘非佛说这样的说法出现;大乘佛教徒反击这样的说法,自称为大乘行,反讥讽传统的佛教部派为小乘,认为传统佛教部派的教义无法达致解脱。早期流行的大乘经典中,仍然保存了这些看法。如《道行般若经》∶「是皆非佛所说,余外事耳」。《般舟三昧经》∶「闻是三昧已,不乐信。……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是何从所得是语?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记载了佛陀在宣说大乘教义时,有五千声闻众退席不听,这都可以视为是早期佛教团体中为了教义而产生纷争的现象。
至近代,日本佛教学者,在接触到南传佛教之后,重新开始对于大乘佛教的反思,认为它无法代表原始佛教的精神。重新倡导「大乘非佛说」的先驱,是日本德川时代的富永仲基(西元1715-46年),在他所著《出定后语》一书中质疑了大乘佛教的基础。这种说法,当然不被大乘佛教信徒所接受,如日本村上专精的《佛教统一论》,前田慧云的《大乘佛教史论》都主张大乘经典是佛陀所说。...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观世音证了佛果地问题
这个,没事掰佛经地肯定要掰掰,要不体现不出宗教特色。
大师如是解说愣严:
###############################
你到底有没看经的? 或有看但看不懂? 观世音还有言他现
佛身呢, 如下:
1) 观世音自言证了佛果的过程: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
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
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
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1a) 自言证了佛果后, 与一切诸佛法体体功能同:
"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1b) 自言证了佛果, 与一切诸佛同, 故能从法身, 而化身于一切法界
度众, 当然亦包括现佛身: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
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
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为何记别弟子证果?
为使出家、在家弟子效法。彼既能证,我当如是!
中部经第六十八 那罗伽波宁村经
阿那律陀!对此∶『于弟子命终、死去、再生时,如来正观何义趣而记别∶彼已往生某
处,彼已往生某处?』作何思耶?」
[阿那律陀曰∶]「师尊!对诸法,我等以世尊为根源,以世尊为导师,以世尊为归依处
。师尊!善哉!世尊开示此说义,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必当受持之。」
[世尊曰:]「阿那律陀!如来于弟子
命终、死去、再生时以记别∶彼已往生某处、彼已往生某处,非为欺人,非向人吹嘘,
非为利得、尊重、名誉、功德,亦非为∶如是人人令知予[之伟神力]之意义。
阿那律陀!又,实为使良家子有信、大信受、大欢喜者,彼等闻此而如为是心之集
中。阿那律陀!其为彼等永住饶益幸福也。」
阿那律陀!在此,比丘闻∶『如是名之比丘命终,彼由世尊记别「住究竟智。
」听此而心专注之。』又,彼具寿可能为自见者,或有传闻∶『彼具寿为如是[持]戒者
也。』又,『彼具寿为如是[持]法者也。』又,『彼具寿为如是智慧者也。』
又,『彼具寿为如是[乐]住者也。』又,『彼具寿为如是解脱者也。』其如是忆念
彼[具寿]之信,戒、闻、施、慧
S**U
发帖数: 7025
24
八圣道的正定,是修观证果的所依。正定指什么?
南传<相应部>与<摄阿毗达摩义论>∶ 四禅
北传<杂阿含经>∶ 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四禅?)
北传<瑜伽师地论>∶四禅
北传<大毘婆沙论>引经,印顺<成佛之道>∶七依定(四禅+ 前三无色定)
论师还说近行定、近分定、或刹那定可以证果,这对纯观行者十分重要,不过此文不讨论。
经论原文如下∶
相应部45相应8经/解析经
比丘们!什么是正定?比丘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比丘们
!这被称为正定。
杂阿含784经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杂阿含817经
复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5
初果须陀洹断三结,身见、戒取、疑三结已尽。此处身见即我见。
杂阿含经卷第十
时,尊者阿难语阐陀言:“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于梵行人前,无所覆藏
,破虚伪刺。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堪受胜妙法,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阐陀作是念:“我今欢喜得胜妙心,得踊悦心,我今堪能受胜妙法。”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
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
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
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
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
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
、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
Y**u
发帖数: 5466
26
☆─────────────────────────────────────☆
rapier (Avanti) 于 (Sat Dec 11 01:04:54 2010, 美东) 提到:
阿弥陀佛是太阳崇拜的佛教化
有许多迹象显示,阿弥陀佛信仰与太阳崇拜发生密切关系,亦即阿弥陀佛便是太阳崇拜
的佛教化,阿弥陀佛本身便是太阳。
阿弥陀佛的梵名 Amitabha 便是「无限的光明」,它又是无量的生命(Amitayus)。印
度雅利安人自古趄便敬拜圣火,并视太阳为神,Mitra 便是太阳神名。印度人处于烈日
之下以为太阳威力强大,其「光」是无限的(Amitabha),也是永不停息的(Amitayus
)。印度酷热,四月至九月间,气温高至华氏一百五十度。对太阳威力的这两个称呼,
后被多神崇拜的大乘佛教摄取而成了一个佛名——阿弥陀佛了。
对此,中国「高僧」印顺法师亦说:「在梵语 Amiti(写错了,应为 Amita 龚注)的
后面,附加 bha,译义即无量光。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
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太阳神名弥陀罗(
Mita...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Another sutra to clarify the point
北传:杂阿含237经
「若有比丘眼识于色,爱、念、染著,以爱、念、染著故,常依于识,为彼缚故,若彼
取故,不得见法般涅盘。耳……鼻……舌……身……意识[于]法亦复如是。
若比丘眼识于色,不爱乐、染著,不爱乐染著者,不依于识,不触、不著、不取故
,此诸比丘得见法般涅盘。耳……鼻……舌……身……意识[于]法亦复如是。
南传:相应部35相应124经
「大德!什么因、什么缘,这里一些众生当生不证涅盘呢?而,大德!什么因、什么缘
,这里一些众生当生证涅盘呢?」
「屋主!有能被眼识知,令人满意的、可爱的、合意的、可爱样子的、伴随著欲、
贪染的色,如果比丘欢喜、欢迎、持续固持,对它欢喜、欢迎、持续固持,则他的识转
为依赖它、执取它。
屋主!有执取的比丘不证涅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37.htm
r****n
发帖数: 8253
28

不在世间的任何处啊。经典里面描述某个阿罗汉入灭后,魔王波旬在三界内根本找不到
它。
再准确一点说,它既不是在这个世界,也不是在另外的世界,也就是经典所说的“非此
世界,非彼世界”
涅槃(无余涅盘之阿罗汉),本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而器世间,是显然时空范围之
内的。
这个状况,和那失去测量的电子类似,它也是不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处。也是非此世界,
非彼世界。
只是那失去测量的电子,一旦再次被测量,又会出现于时空范围内。而已经无余涅盘的
阿罗汉和诸佛,已经不可能再被三界内的任何存在所测量了。也不会再以五蕴的形式出
现于三界内。
中部49经里面说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
不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
們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
光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
服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
这段就是形容已经无余涅盘的阿罗汉,不可能再被任何三界内的存在所经验,这个经验
,类似于物理学...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不在世间的任何处啊。经典里面描述某个阿罗汉入灭后,魔王波旬在三界内根本找不到
它。
再准确一点说,它既不是在这个世界,也不是在另外的世界,也就是经典所说的“非此
世界,非彼世界”
涅槃(无余涅盘之阿罗汉),本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而器世间,是显然时空范围之
内的。
这个状况,和那失去测量的电子类似,它也是不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处。也是非此世界,
非彼世界。
只是那失去测量的电子,一旦再次被测量,又会出现于时空范围内。而已经无余涅盘的
阿罗汉和诸佛,已经不可能再被三界内的任何存在所测量了。也不会再以五蕴的形式出
现于三界内。
中部49经里面说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到處發光的:對地不被地性經驗;對水不被水性經驗;對火
不被火性經驗;對風不被風性經驗;對已生者不被已生者之性經驗;對天神們不被天神
們之性經驗;對生主神不被生主神之性經驗;對梵天不被梵天之性經驗;對光音天不被
光音天之性經驗;對遍淨天不被遍淨天之性經驗;對廣果天不被廣果天之性經驗;對征
服天不被征服天之性經驗;對一切不被一切性經驗 ”
这段就是形容已经无余涅盘的阿罗汉,不可能再被任何三界内的存在所经验,这个经验
,类似于物理学...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0
☆─────────────────────────────────────☆
bigfool (fool) 于 (Fri Dec 9 12:23:33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板上的大小乘之间的争论实在是太老套,
只是那些喜欢挑起争论的极端小乘的逻辑和常识实在是让人摇头。
关于大乘小乘,有一些东西简单的逻辑就可以判断。
鉴于这些极端小乘和‘原始’佛法者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攻击南传佛教,
因此这里只引用南传的典籍,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1。佛果和阿罗汉果相同么? 四果的终点是佛果么?
即使是南传的看法,佛果和阿罗汉果只是在解脱境界是一样的。
佛的智慧是超过阿罗汉果的。
佛具有的十四种智慧,八智是声闻也有的,六智是声闻所没有的。
南传小部 大品第一 智论:
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苦灭智是佛智,顺苦灭道智是佛智,
义无碍解智是佛智,法无碍解智是佛智,词无碍解智是佛智,辩无碍解智是佛智,
根上下智是佛智,有情意乐意趣智是佛智,对偶示导智是佛智,作大悲智是佛智,
一切智智是佛智,无障智是佛智。如是为十四佛智,如是之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
声闻,六智是不共声闻。
这...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佛门修行是否已断三缚结?
端以我见及三缚结是否已断而判,
不以耕地时是否能使虫离四寸為判;
是故佛弟子是否已证阿罗汉果?
端以五上分结是否已断為判!
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於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若实
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者,则以求断我见而断三缚结為急切之务;若断三缚结者,
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即出离三界生死,是故当已
断除三缚结為首要之务,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禪宗开悟境界。若欲断除三缚结者,
首结即是『我见』;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随
之即断,对於眾生是否真可实证初果,对於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我见等事,皆能明确判断
而无怀疑;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令人流转生死的三种繫缚便告断除,即成声
闻初果人也。
若能在证得初果之后,渐次於大乘究竟了义正法中修集福德者,久后缘熟时亦有悟缘,
自可悟入实相而起般若实智;由此可知,断我见而证初果之后,进则可以求证大乘见道
之禪宗明心等法而起实相般若智慧,入菩萨数中,永不退堕於意识我见中,退则可保解
脱...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32
相应部 七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
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
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
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
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行。
==========
注:分别描述四个果位断的不同结,整个南北传阿含经还有近百处类似描述。格式基本
通上面一样。其中五下分结就是贪,嗔,身见,疑,戒进取,五上分结是色爱、无色爱
、掉举.慢、无明。
相应部 九四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
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若多闻圣弟子,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
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
,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
往生,究竟苦边’。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
G**W
发帖数: 1865
33
声闻四果判果
《长阿含经》卷12教诫: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 所谓教诫。教诫者: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是为初教诫.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五下结,于彼灭度,不还此世,是为二教诫.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薄淫、怒、痴,得斯陀含,还至此世而取灭度,是为三教
诫。
或时有人不违牧诫,三结尽,得须陀洹,极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堕恶趣,是为四教诫
。』
依上述经文 释迦世尊圣教: 初教诫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
二教诫就是证得三果阿那含;
三教诫就是证得二果斯陀含;
四教诫就是证得初果须陀洹。
===
然而, 初果须陀洹的实证者于经中如何定义 ?
我们看《杂阿含经》卷3第61经:【比丘! 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 身见
, 戒取, 疑。比丘! 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
究竟苦边。】
z****u
发帖数: 3461
34
http://acg.178.com/201112/118518109026.html
由植芝理一创作的异色恋爱漫画「迷之彼女X」在今天突然公布要动画化了。可惜,如
果之前几部匆匆公开动画化的作品一样,除了动画化消息以外其他情报均未公布,现在
的投资商们是不是都太心急了呢。「迷之彼女X」的画风非常独特,虽然并不精细但是
很多场景充满美感,希望动画版可以将其完美的还原。
「迷之彼女X」漫画:manhua.178.com/mizhibinvx/
【剧情简介】
当一名少年第一次了解到这世界上有所谓SEX这样东西的存在时,一定都会想“
我第一次做「那件事」的对方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女孩子”。椿明和卜部美琴这两个刚开
始交往的高中生,对椿来说,卜部是个充满谜团的女孩,而这谜团也正待他去揭开……
我交了自出生以来的第一个女朋友,女朋友的名字叫做卜部美琴。 她是个一到午休就
趴着睡觉不爱说话的女孩,几乎没有和任何一个班上的同学有来往。 而我和她的交往
这件事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秘密。放学后在校外互相等候一起回家是我们两人每天必做
的事。在回家的路上,有时害羞,有时愤怒,她让我一个人看到她在学校没有让其他人...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3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一年读完圣经】12/17 彼 得 前 書 1
彼 得 前 書 1
1 耶 稣 基 督 的 使 徒 彼 得 写 信 给 那 分 散 在 本 都 、 加 拉 太 、 加
帕 多 家 、 亚 西 亚 、 庇 推 尼 寄 居 的 ,
2 就 是 照 父 神 的 先 见 被 拣 选 , 藉 着 圣 灵 得 成 圣 洁 , 以 致 顺
服 耶 稣 基 督 , 又 蒙 他 血 所 ? 的 人 。 愿 恩 惠 、 平 安 多 多 的 加 给 你 们

3 愿 颂 赞 归 与 我 们 主 耶 稣 基 督 的 父 神 ! 他 曾 照 自 己 的 大 怜
悯 , 藉 耶 稣 基 督 从 死 里 复 活 , 重 生 了 我 们 , 叫 我 们 有 活 泼 的 盼
望 ,
4 可 以 得 着 不 能 朽 坏 、 不 能 玷 污 、 不 能 衰 残 、 为 你 们 存 留
在 天 上 的 基 业 。
5 你 们 这 因 信 蒙 神 能 力 保 守 的 人 , 必 能 得 着 所 预 备 、 到 末
世 要 显 现 的 救 恩 。
6 因 此 , 你 们 是 大 有 喜 乐 ; 但 如 今 , 在 百 般 的 试 炼 中 暂 时
忧 愁 ,
7 叫 你 们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信仰大乘15年后的认识
依他起的清净分, 见摄论∶
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断谓菩萨无住涅盘,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
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盘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
,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23.html
佛果的功德,略说就是无住涅盘,三身,四智。见摄论∶
于生死涅盘,若起平等智,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盘。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亦即
于涅盘,非得非不得。
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此中
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
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变化身者,依法身,从!9龤史多天宫现没、受生
、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证大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盘故。
无为法,部派论有说三无为法或六无为法。不过都以Nibanna 为主。
B***o
发帖数: 133
37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约教论。今以教理约教,行果约机,谓依教理以起行,
行满方克证果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
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捨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
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
,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
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
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
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
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陈隋则有智
者。唐则有道绰,踵昙鸾之教,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几二百遍。绰之门出善导
,以至承远,法照,少康,大行,则莲风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
修显化,自利利他矣。至如禅宗,若...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3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一年读完圣经】 12/18 彼 得 後 書 1
彼 得 後 書 1
1 作 耶 稣 基 督 仆 人 和 使 徒 的 西 门 。 彼 得 写 信 给 那 因 我 们 的
神 和 ( 有 古 卷 没 有 和 字 ) 救 主 耶 稣 基 督 之 义 , 与 我 们 同 得 一 样
宝 贵 信 心 的 人 。
2 愿 恩 惠 、 平 安 , 因 你 们 认 识 神 和 我 们 主 耶 稣 , 多 多 的 加
给 你 们 。
3 神 的 神 能 已 将 一 切 关 乎 生 命 和 虔 敬 的 事 赐 给 我 们 , 皆 因
我 们 认 识 那 用 自 己 荣 耀 和 美 德 召 我 们 的 主 。
4 因 此 , 他 已 将 又 宝 贵 又 极 大 的 应 许 赐 给 我 们 , 叫 我 们 既
脱 离世 上 从 情 欲 来 的 败 坏 , 就 得 与 神 的 性 情 有 分 。
5 正 因 这 缘 故 , 你 们 要 分 外 地 殷 勤 ; 有 了 信 心 , 又 要 加 上
德 行 ; 有 了 德 行 , 又 要 加 上 知 识 ;
6 有 了 知 识 , 又 要 加 上 节 制 ; 有 了 节 制 , 又 要 加 上 忍 耐 ;
有 了...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39

此段见于《大品释问经第十八》,更多的上下文如下:
世尊问曰。拘翼。汝何因得离得喜。谓于我得法喜耶
时。天王释答曰。大仙人。我作是念。我于此命终。生于人间。彼若有族。极大富乐。
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谓刹利长者族.梵志长者族.
居士长者族及余族。极大富乐。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
。生如是族已。成就诸根。如来所说法.律有得信者。得信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智。学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边。学智。
学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若有诸天。有大福祐。色像巍巍。光耀炜烨极有威力
。安隐快乐。长住宫殿。生于最上。我生彼中
于是。天王释而说颂曰
舍离于天身  来下生人间
不愚痴入胎  随我意所乐
得身具足已  逮质直正道
行具足梵行  常乐于乞食
学智。学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边。学智。学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
智者。当作最上妙天。诸天闻名。色究竟天。往生彼中。大仙人。愿当得阿那含。大仙
人。我今定得须陀洹
世尊问曰。拘翼。汝何因得此极好.极高.极广差降。而自称说得须陀洹耶
时。天王释以偈答曰
a*******g
发帖数: 867
40
2、受五戒,于佛、法、僧决定离疑惑,于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如实知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休息,三事决定,不生疑惑,如实知
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畜生、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
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五恐怖怨对休息?若杀生因缘罪怨对恐怖生;若离杀生者,彼杀生罪怨对
因缘生恐怖休息。若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因缘生恐怖;彼若离偷盗、邪淫、
妄语、饮酒罪怨对者,因缘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对因缘生五恐怖休息。
“何等为三事决定,不生疑惑?谓于佛决定离于疑惑,于法、僧决定离疑惑,是名
三法决定离疑惑。
“何等名为圣道如实知见?谓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
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圣道如实知见。若于此五恐怖罪怨对休息、于三法决定离疑惑、
于圣道如实知见,是圣弟子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恶趣尽,得须陀洹,不
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
a*******g
发帖数: 867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不善业道经 -- 马鸣菩萨集
http://www.qldzj.com.cn/htmljw/1372.htm
乾隆大藏经·西土圣贤撰集·第1372部
十不善业道经一卷
马鸣菩萨集
宋西天译经三藏日称等奉诏译
十不善业道经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
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
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
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
意三种者。贪,瞋,邪见。
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其命根。如是五缘
,次第具足。成杀生罪,定感彼果。
云何不与取。谓于他物先窥觇已。而起审虑,决定欲取,动身所作,即盗其物。具足五
缘,成不与取罪。
云何欲邪行。于此罪中而有四类。非处,非时,非分,非往。非处者。谓于诸佛菩萨经
像和尚阇梨父母所止。或相邻近。皆所不应。非时者。谓于昼日或偶月事怀妊新产。彼
不乐欲及病恼等。或受净住八关斋戒。皆非其宜。非分者。谓于面门及以非道。童男处
女自执持等。俱不应作。非往者。谓于他妻及比丘尼亲族异趣及炫卖等。设自境界作非
梵行。所不应理。如上当知。
云何妄语。谓于见物,或他遗坠。审知是已,
Y**u
发帖数: 5466
42
借楼一用, 原始佛法中提到的大乘
《长阿含经》(卷2):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   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   便为总持如来藏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毘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b
今此众中有四向.四得及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
者。当从众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众。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c
此是声闻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
《增壹阿含经》 (卷16) T02, p0626a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
《增壹阿含经》 (卷20) T02, p0653a
若法在世者。便有须陀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借楼一用, 原始佛法中提到的大乘
《长阿含经》(卷2):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   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   便为总持如来藏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毘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b
今此众中有四向.四得及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
者。当从众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众。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c
此是声闻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
《增壹阿含经》 (卷16) T02, p0626a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
《增壹阿含经》 (卷20) T02, p0653a
若法在世者。便有须陀洹...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44
嗔恨心之缘起生---无有自主
----<入菩萨行论> 安忍品摘要
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
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
。认识到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
佛的功德去恭敬一切有情。
本品中有许多重要的修行窍诀. ,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铭记于心,在
日常生活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
《释量论》中也讲过:“诸因聚合时,其果怎不生?”整个世界上,大至宇宙天体,小
至分子原子等微尘,全部都是因缘而成,因缘一旦聚合,其果必然产生。
《俱舍论》中又说,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
自然而然会生贪心。对怨敌生嗔也是同样,依靠非理作意、对境现前、习气存在,嗔恨
心就会马上出现。因此,我们不应该怪别人,这完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比如你看不惯某人而生嗔恨心,这也许是前世的因缘,也许是他即生中的行为不如法、
语言不对头,具足这些条件之后,你的嗔恨...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嗔恨心之缘起生——无有自主
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
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
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
去恭敬一切有情。
本品中有许多重要的修行窍诀;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
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
《释量论》中也讲过:“诸因聚合时,其果怎不生?”整个世界上,大至宇宙天体,小
至分子原子等微尘,全部都是因缘而成;因缘一旦聚合,其果必然产生。
《俱舍论》中又说,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
自然而然会生贪心。对怨敌生嗔也是同样,依靠非理作意、对境现前、习气存在,嗔恨
心就会马上出现。因此,我们不应该怪别人,这完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比如你看不惯某人而生嗔恨心,这也许是前世的因缘,也许是他即生中的行为不如法、
语言不对头;具足这些条件之后,你的嗔恨心自然而然会产生。所以,一切都是因缘的
无欺之果,并不是怨敌非要与你不共戴天。
怨敌对我们的伤害也是身不由己。凡有良知的人,大都不愿意恼...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334
46
参天的酸果蔓树冠下的“法=轮-功”
近期,乌克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记者格里高里·格洛巴出版了一本揭露“法轮功”
谎言的书籍——《参天的酸果蔓树冠下的“法轮功”》书中引用“法轮功”网站、报刊
、散发宣传品中的内容,找出其自相矛盾及不合理之处,对“法轮功”散布谎言、误导
舆论的行径进行了深刻揭露。
引言
免费分发、印数2000份的中文版“大纪元”报及中文版“九评共产党”的读者只能
是中国公民。这些从未去过中国的乌克兰人向来自中国的学生及商人讲述中国人民的生
活是多么糟糕,这是有悖常理的事情。
“法轮功”分子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中心广场经常举行模拟人体摘取器官的表
演。另外,还在街头搞被摘取器官及受过酷刑的“法轮功”分子的图片展。但是图片中
的一些细节非常耐人寻味:这些受酷刑的人的衣服被工整地挖出许多洞,以便能够清楚
地看到身体上受刑后留下的伤痕;照片上受刑的人与“法轮功”分子在街头的模拟表演
出奇的相似;中国警察带着皇家警察的警帽等等。
“法轮功”分子说,“法轮功”无组织,不收会费,只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途径。但
印数很大的彩色印刷品的钱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法轮功”组织同时印刷相...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7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庚二、已見之果:
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
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
如果懷有熾燃的嗔恨心,那麼就會心煩意亂,不可能處於平靜的心態中,這樣
一來,想獲得安樂也非常困難,以致於煩躁不安,夜不成眠。
這一點,許多修行人應該深有同感吧。假如心裡燃燒著嗔恨的火焰,就像身處
火坑中一樣,一剎那的快樂也是沒有的。按照《俱舍論》的觀點,一個人若產生嗔恨心
,他的意識不會有歡喜心(喜),他的根識不會有快樂(樂),也就是說,心態完全處
於痛苦當中。包括他的面目也顯得極為醜陋,整個人的情緒處於狂亂狀態,經常對外境
表現出不滿。
有些人如果跟別人吵架,心裡產生嗔恨,當天就飯也不想吃,事情也不想做,
說話也是特別衝。別人若給他打電話,他也是無緣無故就“啪”──,把電話給掛了,
我們...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334
48
近期,乌克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记者格里高里·格洛巴出版了一本揭露“法轮功”
谎言的书籍——《参天的酸果蔓树冠下的“法轮功”》书中引用“法轮功”网站、报刊
、散发宣传品中的内容,找出其自相矛盾及不合理之处,对“法轮功”散布谎言、误导
舆论的行径进行了深刻揭露。
引言
免费分发、印数2000份的中文版“大纪元”报及中文版“九评共产党”的读者只能
是中国公民。这些从未去过中国的乌克兰人向来自中国的学生及商人讲述中国人民的生
活是多么糟糕,这是有悖常理的事情。
“法轮功”分子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中心广场经常举行模拟人体摘取器官的表
演。另外,还在街头搞被摘取器官及受过酷刑的“法轮功”分子的图片展。但是图片中
的一些细节非常耐人寻味:这些受酷刑的人的衣服被工整地挖出许多洞,以便能够清楚
地看到身体上受刑后留下的伤痕;照片上受刑的人与“法轮功”分子在街头的模拟表演
出奇的相似;中国警察带着皇家警察的警帽等等。
“法轮功”分子说,“法轮功”无组织,不收会费,只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途径。但
印数很大的彩色印刷品的钱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法轮功”组织同时印刷相
同内容的宣传品,并且多数印刷品使用...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9
按金刚经的说法,须陀洹不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但是按《杂阿含经》,在证
得须陀洹果时,自己可以给自己受记。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己给自己受记,得须陀洹呢。
1、自受七圣戒,成就四不坏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鞞纽多罗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纽多
罗聚落婆罗门长者闻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闻已,共相招引,往诣身恕林,至世尊所
,面相慰劳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
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
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
,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
,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
,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
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
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
f*******8
发帖数: 3612
50
这里主要是推理不当,没什么可看的,很多佛法学者缺乏基本的科学推理训练。
即使极乐世界的教导和太阳崇拜的历史可能同时发生,难道就凭这就推出因果关系了,
呵呵。
这些人为什么总觉得佛法都是可以通过臆测而议论的呢?
这些文章反映的推理错误,就是混淆前后关系和因果关系。
两件事一前一后发生了,并不表示两者有此因彼果的关系。
人们或者是强拉因果,或者是倒因为果。
比如例子1.倒因为果
蚂蚁上树和下雨的关系,通常是蚂蚁上树在前,下雨在后,
蚂蚁能否骄傲地宣称,我一上树,老天爷就得给我下雨,是我上树打的信号?
例二:强拉因果
有人在家放个屁,同时外边在刮风,能否说他放的屁,就引起了外边的大风?

Amitayus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