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意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
q*********6
发帖数: 272
1

不管说起步学踩腿还是鸡步,这个难不难没法比较。
各有各的难处,各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不能埋头坚持练不行,光能埋头练不知对错也不行。
不过对前面那个心意练法不发劲的说法不敢苟同。
心意不发劲,光练个软绵绵的太极一样,还是什么心意。
没有极刚极硬哪来极松极柔
w********o
发帖数: 10088
2
我第一次走鸡步差点背过气去,后来习惯了慢慢就好了。有鸡步的基础后练踩腿,两个
脚后跟的老茧至少6-7mm厚。一开始鞋子不合适,茧子里面长鸡眼,每天练完拳的功课
就是自己泡脚拿刀片割鸡眼,割了几个月,治好了。水泥地比土地伤脚,但是也能练出
土地练不到的感觉。我们这种强度练,基本上伤的都能很快恢复过来。
w********o
发帖数: 10088
3
我知道大多数人练单把的时候前面都没有人的:)
我自己练单把还没有体会到身子要砸出去这个东西。目前学过的一些心意单式来看,以
手带动身子的东西不多
q*********6
发帖数: 272
4

这个可能是宋门的练法和卢氏的不太一样了。
卢氏的鸡步其实应该是轻落地,不跺脚的,所以脚不会起茧子。
练得是身上的裹,胯上的践、窜和脚上的踩。
w********o
发帖数: 10088
5
你说的没错
q*********6
发帖数: 272
6

动作真做规范了,这种看起来轻飘飘的鸡步一样可以累死人。
m*****8
发帖数: 47
7
赞。 老话说:
太极十年不出门,
形意三年打死人。
w********o
发帖数: 10088
8
一年打死人
w********o
发帖数: 10088
9
啥东西低盘都能累死人:)
a*******l
发帖数: 2353
10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胯打
我先来讨论下,抛砖引玉,
胯的位置,正,侧,后。
打法,正打,其实是小腹丹田打;侧,大约可分为外展打和内裹打,外展带起劲,内裹
用落劲,起落相生。后打,屁股往后坐打。 练后打并不是为了单纯用屁股坐人膝盖,
手肘,肚子或头,其真意在一句“猛虎倒坐要伤人”。
凡用一个部分打人,其上一节必须放松,这是最基本要求。胯上连脊椎,下连大腿和膝
。脊椎和膝盖必须要放松。怎么叫不放松?从下腰(脊椎)到膝盖同时僵硬成一体用胯
撞人就是不放松。
胯打不用单练单式,从扑,束展里面去体会,靠盘树去熟练。
胯打不像手足打,可以作为最后定式,最后一击。胯打往往是一个中间过程,催开对手
再下重手。
心意拳每个打法都是这样,多点暴击连击,打倒打到位方能停止。
a*******l
发帖数: 2353
11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华人为什么没什么人打MMA
我以前也以为传不下去是老师保守。跟艾君老师练的这些年才明白,其实根本原因不在
老师保守,而是学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练武里面了。 老师倒是想讲,学生听
不懂,练不到身上,除了网上吹牛多了素材,对实战不但没用反而有害。 跟只懂四则
运算的人讲微积分,他听不懂嘛。
比如我练的心意拳,踩腿都走不好,怎么练下一步?即使强求练了下一步,也没有用处
。跟人动手还是两腿瞎叉,双手齐舞拼概率,看谁先打出lucky shot。
传统的土壤没有了,强势政权的存在让民间私斗基本绝迹。武术回归到小众流传是正常
的。
H*******e
发帖数: 624
1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体验真功夫-赵冀龙?
他表演的刮地皮(踢断8公分厚水泥板还是石板啥的)如果是真的,还是有些功力的。
那个老师好像是练心意拳的,说他至少有二十年功力。
H*******e
发帖数: 624
13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体验真功夫-赵冀龙?
他表演的刮地皮(踢断8公分厚水泥板还是石板啥的)如果是真的,还是有些功力的。
那个老师好像是练心意拳的,说他至少有二十年功力。
a*******l
发帖数: 2353
14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关于太极八法的重大发现。
这个 肘 字到底是什么?
我们把场景往后一直拉到明清之交。基本上现代流传的中国武术大部分与明中后期在军
中成型,明末各种原因传入乡里。这符合现在公认的太极拳,心意拳的历史。三四百年
过去了 语言尤其是读音已发生了变化。有些几不可考。好在满清前期做了很多正音正
字的工作,康熙大典是这项工作的集大成。
这个zhou3 字 就是 扭。
《康熙字典·手部·四》扭:《唐韻》《集韻》女久切,音紐。《佩觿集》手轉貌
。今俗謂手揪爲扭。一曰按也。又《廣韻》陟柳切,音肘。義同。又《集韻》陟救切,
音晝。挼也。
陟这个字读 治。所谓切就是读前一个字的生母加后一字的韵。广韵集韵都是宋朝的韵
书 说明从宋朝开始 这个字就有了钮与肘两个发音。
这个扭字能够很好的解释太极拳里的扭转 螺旋 缠丝 公转自转 等劲法。
那么什么地方还在用这个发音?江淮官话和部分中原官话里都用这个字表示扭 拧的意
思。只是很多人都不会写了。比如合肥老方言里把盖子拧紧 就是肘紧,说某人特别难
处叫做这个人很 肘手也就是扭手。甚至北方官话里形容人很固执,说某人怎么这么轴
。这个轴字 很可能根本就是扭、zhou3的异读。
有网友先前提出这个字... 阅读全帖
G*****9
发帖数: 3225
15
给大家科普一下。摔法在K1擂台的效果不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擂台的地面不够坚硬
。真的格斗,地面往往有石头,被摔了往往会让人战斗力下降。
国内的散打快摔,也没有能完全展示中国武术中摔的威力。首先,如果摔倒了,允许踢
头,踢档的话,受伤甚至死亡的概率很大。其次,传统拳有很多过肩的摔法,是禁止的
,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比如心意拳中的“过桥摔”,如果地板硬的话,很容易折断对手
的脖子。在K1赛场,这些也是禁止的。不怕摔了,大家自己可以更多地施展拳脚。总之
,实战中不可能像在K1中那么,不担心对手摔自己。
还有,K1也不允许从背后袭击对手。而传统武术的步法,是强调迂回进攻的。真正练过
的人都知道,后脖颈子亮给对方之后,就是把命交出去了。
我们那边传统陈氏太极的老师傅就跟北京一个武警打过。据那哥们说,就是打不着老头
,转得特快,一下被老头从背后拿住脖子了,身子都软了。老头那手劲,至少能打他一
个重伤。那哥们后来就拜师了。我学拳的时候,他自己跟我讲的。看着是练过散打的,
身上的肌肉非常结实,说话也是瓮声瓮气地。这个你们从站立的姿势就可以看出来。传
统武术的架势,很多是侧向迎敌。现代搏击,都是面对面地...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666
16
大家来学术一下这个是怎么个道理
S*E
发帖数: 3662
17
没有视频说什么?
n****g
发帖数: 14743
t******g
发帖数: 17520
19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以为我知道LZ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看完又有点事是而非的感觉。
=============================================================================
最近关于寿关顺弟子给踢场子者脸上一拳这事在网络上闹的纷纷扬扬,各个国内外的武
术论坛都在热论此事,也与以往一样在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说该怎么打怎么打的实战高
手和网络拳法评论大行家。
当年意拳刘斌在广州KO拳赛三战三败,被广大意拳练习者嗤之以鼻,甚至被指是污蔑意
拳的卧底,被很其它拳派的练习者质疑诟病意拳的实战能力。
当年风云生和弓羽比武被各武术论坛搏击论坛的广大武术与搏击爱好者蔑称为“不如没
练过的,一看就没功夫”。
--关键是LZ觉得这三场刘斌打得如何?下面的这个刘斌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NTIyMz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NTI0NDA=.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NTI1NDg=.html
风云生和弓羽 ... 阅读全帖
S*********k
发帖数: 507
20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中國的槍法
來源: http://www.niwota.com/submsg/2253903
作者不詳。
中国的枪法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
,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
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
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
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
。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
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连知道的都很少。这两年不知是何故,一下子就流行开了,是个
八十岁以下的,幼儿园以上的,都搞几根来玩,仿佛不“抖大枪”就练不了拳。大枪搞
成了潮流,并不是好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我师傅有一根杆子,
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一看就是懂行
的人种出来的,最少有十年树龄,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那根杆子
是我师当年走...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289
21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最近关于寿关顺弟子给踢场子者脸上一拳这事在网络上闹的纷纷扬扬,各个国内外的武
术论坛都在热论此事,也与以往一样在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说该怎么打怎么打的实战高
手和网络拳法评论大行家。
当年意拳刘斌在广州KO拳赛三战三败,被广大意拳练习者嗤之以鼻,甚至被指是污蔑意
拳的卧底,被很其它拳派的练习者质疑诟病意拳的实战能力。
当年风云生和弓羽比武被各武术论坛搏击论坛的广大武术与搏击爱好者蔑称为“不如没
练过的,一看就没功夫”。
平心而论,就现在业余爱好者里能徒手与刘斌一比高下的有多少?能和风云生对战几分
钟的有谁?别提刘海龙播球和肥多,也别说武馆那么多让他们挨个去踢,咱就说在网上
评论的这些人。
我无意做科普,就事论事的讲一句话。。。你的场子,有人来追着你七十多岁的师父要
动手,你如何做?
现在,练拳的少,憋着看热闹的多。希望看到击倒看到血淋淋。希望看到别人打的你死
我活。
几乎所有网上的交手视频无不被这些人所鄙夷,如果你胆敢让他们示范一下怎么样才是
正确的,他们会说一句非常类似的话“我不会踢球但是我有评球的权利”。听见了?就
是人家属于玩嘴专业户鸟死你不负责。
有很多人说寿关顺的这个徒弟打的不... 阅读全帖
j******4
发帖数: 2944
2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冯志强先生去世

-------------------------------------------------------
我记得还有一个人,名字想不起来了。
胡耀祯练的不是心意六合拳,好像是一种什么意拳,但又不是王芗斋的意拳,那时候心
意六合拳的流传还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北京没听说那个时期有人练这种拳。
M*******r
发帖数: 522
23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3584
24
看到这个,觉得讲了一些自己教拳没有进步的感受,转到这里,大家看看没有道理?
本人学习陈式太极拳有20年头了。先是跟随一位朋友学会 了老架一路的套路,后来又
在一家全国非常出名的拳馆高级培训班学习,希望继续提高老架一路。再后来曾利用休
假时间在陈家沟一家拳馆付高费学习老架,决心把 功夫学到身。大家应该认为,我的
功夫应该练的不错了吧。的确,本人也曾沾沾自喜,以为学有所成,常在人前秀太极,
颇有陶醉。然而一次偶遇,在与一位陈家沟 陈式太极拳太极传人一番交谈、听他点评
后,顿觉肤浅到皮毛,狭隘如坐井!
那么太极拳的井水到底有多深,且听俺慢慢道来
80年冬,认识一位王姓的朋友代初他在陈家沟武校学习老架。当时的教练有陈小旺
、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他在那里学了两个月,学会老架一路和二路。王朋 友(
为尊重起见,隐其真名,姑且叫他王五吧)的套路表演让我大开眼界,因为之前只见过
公园、广场上老年人练的杨式太极拳,只不过是一种体操形式而已。而太 极拳那种刚
柔并济、缠绕回旋的架式果被王五演练出了神韵风采,又听王五讲了不少陈家沟名家的
武术事迹,羡慕死了,觉得陈家沟不仅功夫厉害,而且美感很强。...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3584
25
看到这个,觉得讲了一些自己教拳没有进步的感受,转到这里,大家看看没有道理?
本人学习陈式太极拳有20年头了。先是跟随一位朋友学会 了老架一路的套路,后来又
在一家全国非常出名的拳馆高级培训班学习,希望继续提高老架一路。再后来曾利用休
假时间在陈家沟一家拳馆付高费学习老架,决心把 功夫学到身。大家应该认为,我的
功夫应该练的不错了吧。的确,本人也曾沾沾自喜,以为学有所成,常在人前秀太极,
颇有陶醉。然而一次偶遇,在与一位陈家沟 陈式太极拳太极传人一番交谈、听他点评
后,顿觉肤浅到皮毛,狭隘如坐井!
那么太极拳的井水到底有多深,且听俺慢慢道来
80年冬,认识一位王姓的朋友代初他在陈家沟武校学习老架。当时的教练有陈小旺
、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他在那里学了两个月,学会老架一路和二路。王朋 友(
为尊重起见,隐其真名,姑且叫他王五吧)的套路表演让我大开眼界,因为之前只见过
公园、广场上老年人练的杨式太极拳,只不过是一种体操形式而已。而太 极拳那种刚
柔并济、缠绕回旋的架式果被王五演练出了神韵风采,又听王五讲了不少陈家沟名家的
武术事迹,羡慕死了,觉得陈家沟不仅功夫厉害,而且美感很强。...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26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ZT对“用意不用力”的分析
不完全代表本人意见,你且一看,欢迎发言。
----------------------------------------------------
太极拳是内功拳的一种,又是意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随着练拳时间的延长
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人便会提出什么是太极拳的意识、什么叫用意不用力、怎样加强
意识练习、怎样才能用意等等一些有关太极拳的意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
意识问题是太极拳的首要问题,所有太极拳理论无不强调以意领先以及意识的存在重要
性。
第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意识
意识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那
么,什么是太极拳中的意识呢?顾名思义,就是在练拳时头脑中没有任何思想杂念,即
在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
作开始后,随着运动而思考下一动作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下去,直
至练拳停止。这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的‘‘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要求用
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但切忌把意识贯注于呼吸或劲力上。如果
把意识作为呼吸的途径,想呼就呼,想吸就...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27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Top MMA Knockouts (2012)
心意,形意,意拳,意力拳中的意乃是脑力心力MENTAL POWER。可见意之重要性。
意由心发,心随境走。要做到拳象水一样流畅,意必须象水才可。包括应急反应反射等。
意到拳到,即意、拳几乎同时,形与意合。
意形合一,类似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吧。
得意忘形又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的。
H******b
发帖数: 610
28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Top MMA Knockouts (2012)
像水一样连绵不绝,变化不断,因变而变,
同时:要真做到形意结合也不容易,因为意是很快的,想到哪是很快的
但是动作要跟上意,动作也不能慢。

心意,形意,意拳,意力拳中的意乃是脑力心力MENTAL POWER。可见意之重要性。
意由心发,心随境走。要做到拳象水一样流畅,意必须象水才可。包括应急反应反射等。
意到拳到,即意、拳几乎同时,形与意合。
意形合一,类似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吧。
得意忘形又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的。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霍元甲(1869
车永宏(1833—1914, 形意),胜日人坂三太郎,1888年,天津;
霍元甲(1869—1910,迷踪),胜日人某,1910年,上海;
韩慕侠(1867—1947,形意),胜俄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
王子平(188l一1973,查拳、弹腿),胜俄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胜美人阿拉曼、
德人柯芝麦,1919年(?),青岛,胜日人佐藤,1919年(?),济南;
陈子正(1878—1933,鹰爪),胜美人某,1919年,上海;胜英人某,1922年,新加坡;
孙禄堂(1861—1932,形意),胜日人板垣一雄,1921年,北京;一次胜6名日本武士
,1930年,上海;
佟忠义(1879—1963,六合),胜日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杨法武(1903-1969,跤术),连胜3名日本柔道高手,1930年,东京;
马金镖(188l一1973,查拳),胜美人麦克鲁,30年代,南京;
王芗斋(1885—1963,意拳),胜匈牙利人英格,30年代,上海;胜日人八田一郎、泽
井健一,40年代初,北京;
蔡龙云(1928一,华拳),胜俄人马索洛夫,1943年,上海;胜美人鲁索尔,1946...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30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训练身体的每一部位与武术
实际上没有必要时刻保持头正、身正或脚正。道理很简单,架子的形态可以不断变化,
但是只要保持重心稳定即可。如弯腰前倾可以用上步来弥补,重心仍可保持。同样侧闪
用斜上步可以弥补;上身后仰,重心后移,可用前腿来平衡。如果总是强调架子中正(
如身正),哪里还会有多少身法步法?那醉拳也就不用打了。实际只要身体平衡,就可
保持重心稳定。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让架子的自由度最大化。
架子怎么练?就是内外三合。当然内外三合具体还是体现在你所打的拳上。且不说心意
气内三合,因为那是你内心的事,外人不易觉察。外三合是外形可以见到的,即手与足
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六合之目的是使架子协调,根节梢节节节贯通,以便整合全
身之力。整力由脚底发起而上行,沿架子至各部位。双脚承受体重,由于身体的伸缩束
张而产生蹬地动作,其地面的反作用力可上行传导至手,产生的力可以大于自身体重。
所以人体的蓄力很象弹簧或弓的势能储备。在力通过架子传递过程中,肌肉要协调,以
避免力的损失。这就是常说的“放松”或“自然”的感觉。但实际参与的肌肉有伸展的
,有收缩的,比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关系。。架子练好了,通身一体,上...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31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训练身体的每一部位与武术
实际上没有必要时刻保持头正、身正或脚正。道理很简单,架子的形态可以不断变化,
但是只要保持重心稳定即可。如弯腰前倾可以用上步来弥补,重心仍可保持。同样侧闪
用斜上步可以弥补;上身后仰,重心后移,可用前腿来平衡。如果总是强调架子中正(
如身正),哪里还会有多少身法步法?那醉拳也就不用打了。实际只要身体平衡,就可
保持重心稳定。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让架子的自由度最大化。
架子怎么练?就是内外三合。当然内外三合具体还是体现在你所打的拳上。且不说心意
气内三合,因为那是你内心的事,外人不易觉察。外三合是外形可以见到的,即手与足
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六合之目的是使架子协调,根节梢节节节贯通,以便整合全
身之力。整力由脚底发起而上行,沿架子至各部位。双脚承受体重,由于身体的伸缩束
张而产生蹬地动作,其地面的反作用力可上行传导至手,产生的力可以大于自身体重。
所以人体的蓄力很象弹簧或弓的势能储备。在力通过架子传递过程中,肌肉要协调,以
避免力的损失。这就是常说的“放松”或“自然”的感觉。但实际参与的肌肉有伸展的
,有收缩的,比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关系。。架子练好了,通身一体,上...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19
3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孙禄堂一门轶事
新闻标题:中国武林高手街头过招 震惊国外各大网络(图/视)
2016-09-19 10:26:36 by 红兵
三生有幸,百年拳缘
书剑合璧
我与孙门的渊源,要从我的爷爷拜孙禄堂老先生为师算起,历经三代,将近百年,说是
世纪之情、百年之缘,不为过矣。
我爷爷字师墨,讳观群,生于1889年,卒于1964年,祖籍四川井盐县,是大清银行学堂
第一届毕业生,自中国银行组建起即服务于斯,直到1949年退休。他本是文人,家族,
亲戚中并无一人习武,却奇迹般地与孙门武学结下了毕生缘分,并泽及后代,这不能不
说是三生有幸了。
在拜入孙门之前,我爷爷从来没有锻炼的习惯。加之生活优裕,所以20几岁就胖到220
斤(身高1.70米),当时他正担任中国银行总裁的掌印秘书,每天的工作就是去一次总
裁的办公室,把当天要用印的文件给总裁过目,签署。他的办公室在二楼,总裁的在三
楼,但就是这每天一次的上下一层楼,让他十分困难,因为太胖,一层楼都要休息好几
次才能上去。
于是有朋友劝他,赶快锻炼身体,减肥吧,不然将来会瘫痪的。当时没有其他的体育活
动,中国人知道的就是武术,而当时京城最有名的武术家就是孙禄堂先生。于是我...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