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忍辱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金刚经云: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
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
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
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
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佛说:忍辱波罗蜜,如来说不是忍辱波罗蜜。这段经文其实都被世间人误会了。如
来所说的忍辱波罗蜜,其实是在讲金刚心的忍辱波罗蜜,可是世间人都把它当作是意识
心在修的忍辱波罗蜜, 所以永远都悟不了。
佛解释说: 我以前很多世修忍辱行,有一次在山林中,歌利王带着他的皇后 嫔
妃等女人出外游玩 打猎。后来国王累了坐下来休息, 不小心就睡着了; 他的那些嫔
妃们于是自己到树林中游玩,她们看见了我释迦如来的前身忍辱仙人正在那边打坐,
所以就去见他; 她们因为觉得这个人跟世俗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向他求法,这时忍辱
仙人就为她们说法。后来歌利王醒...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

首先,金刚经上的”忍辱”是身体的痛,
没说人家骂你,要忍耐
不生气,不生嗔恨,也不一定要多高的境界
当不小心”受”升起,而有”爱取有”就会有贪爱、瞋恨(贪爱不到接着就瞋恨)
“忍辱”可以修到,对于色身不在贪爱瞋恨,
例如
痛的时候,不因为痛而生怨恨
金刚经是般若经的浓缩,被伪造的年代虽稍迟些,
但内容还是般若经,般若经还很接近佛陀所传的佛法,
般若经内处处说四念处
金刚经上的”忍辱”是身体的痛,
没说人家骂你,要忍耐
忍辱,可以对应原始佛法中的四念处中的”身念处” : 对于”色身”的解脱
当六根触六尘,若因为色身的的原因,可以不生”受” 苦受乐受。(应无所住而升其心)
低阶一点的,就算生”受”苦受乐受,可以很快止住
例如 身体痛了,就想开始骂医生,骂护士,骂周围的人…
就是生”苦受”而有贪爱,贪爱不到而生怨恨
由身体痛痒,
开始时很快生气
接着较慢生气
接着较易平息怒气
接着很快平息怒气
接着不升起怒气
(当六根触六尘时,于色身明,明触,于色身不再是无明缘行…..
色身方面可以不生”受”,苦受乐受)
触是触,触不生受。
这样叫做修”忍辱”
而如何实际修忍辱? 内观
以四念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15 00:20:48 2011, 美东) 提到:
再读广钦老和尚的事迹, 感觉真好, 忍不住再摘点过来:
http://www.bfnn.org/kuangchin/gb/index.html
还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听演讲,认为讲演的法师有影射批评老和尚的意思,就打
抱不平上山报告老和尚,不料老和尚当下非但毫无愠意,反而要上来报告的弟子去忏悔
‘误会讲演法师’的过失,并替那位法师解释其言辞的佛法含意,告诫弟子假如今天人
家指名道姓骂我们,尚要诚恳感谢,何况人家没指名!老人家还严肃晓以‘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的大义,他赞那位法师‘能在花花世界度众生,实是菩萨’,并自谦说
:‘我还不敢去呢!’老和尚的功夫非我们能测,但一些日常突发的琐事中所显示的胸
襟,每每令末学感动不已!他宛如阳光慈悲普照一草一木,然而有时也以智慧的利剑猛
斩烦恼的枝芽,也大刀阔斧砍去名闻利养障道的葛藤,为的是帮助一棵树笔直地长向清
净的西方。他经常出‘非常刺激’的突击考题...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波罗蜜(下)
在忍辱的波罗蜜里面,我们会在这个纠结上是说,我要如何忍受这样的侮辱?如
何能够安住?然而真正的波罗蜜,是理解这生死的过患。所以你的修学忍辱,是与其他
众生的忍辱,不计任何的理由,也不管有什么样的,就是要安忍;因为说要安忍,我就
安忍,这毕竟是不同的。因为忍辱,你要知道你要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能够忍辱?
这我本身是不是存在呢?我在忍什么事情呢?我忍了这事情,对于我、对于他、对于这
件事情有没有帮助呢?如果都没有作一分思惟,这样忍辱,你一定忍得非常痛苦,你一
定没有办法自己可以在里面快乐地修学,更别提说你还可以在无量劫来修持忍辱了。所
以忍辱的波罗蜜,是根据正理的;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常常瞋恚,他会得到什么样的
果报?就要去想,有的人他就对于这果报,他并不清楚。那我们就要说,比如说一个人
面貌丑陋,他就是因为前世就可能是因为不能接受别人对他的侮辱或是毁谤等等,所以
他就一报还一报,所以带著很强的瞋恚心,然后就得到这一辈子面貌这样的形态。
修行人即使是出家人,你非常有智慧,可以饱读经书,你也布施,你也持戒,但
是你就是不能够安忍。就算是你有精进禅定,六度中少了能够安忍这...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565
5
>谢谢...但是这样作得目的是什么?
>我不能想像为了忍辱而忍辱....一定有什么这样作得原因?
>这个"忍" 和无生法忍 里面得忍, 含义好像很不一样阿.
受诸侮辱而不怨不怒不怀恶念为 "忍辱".
以受诸侮辱 "忍" 而不怨不怒不怀恶念为 "忍辱行".
"行相" 中, 又以已生怨怒恶, 但其本乃受礼仪情面利益之缚而不发为之 "忍".
"行相" 中, 以已生怨怒恶, 但其本乃在于止自我嗔, 免增恶念故不发为之 "忍辱行".
以受诸侮辱而 "本自" 无生怨无生怒无怀恶念为之 "忍辱".
"忍辱" 及 "忍辱行" 乃用以对应及对治, 断除三毒中 "贪-嗔-痴" 之 "嗔".
无生法忍, 乃离生灭而安住真如实相理体. 乃了法本自无生, 而心智寂灭, 堪受不退.
这个 "忍" 和无生 "法忍" 的忍, 含义当然不一样, 而其次弟为: 忍 > 忍辱行 > 法忍.
g*******1
发帖数: 826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精进
“菩萨讲的是布施与忍辱,一定要懂布施和忍辱。修心成败的关键在于忍辱。但是真正
的菩萨把忍辱不看作忍辱,修到最后成为自然的,不觉得自己在忍辱。如果觉得自己还
在忍辱,那叫着相。真正的忍辱是不把它看成忍辱了,即非辱何来忍呢?能够忍辱的人
,才能够精进啊。如果不能忍辱,就精进不了。
要记住,学佛的人跟人家不一样,你必须忍耐。否则,就不是学佛人。想干嘛就干嘛,
忍耐不了,就是意志不坚,佛性不强,修得很差,看不穿,人家骂你的话,耳朵全部听
进了,就会起瞋念。师父再三教你们障耳法,不要让耳朵听见。在人间什么东西听不见
不是很好吗?要听见干嘛。听见了、看见了,就会生出烦恼。鼻子闻到会生烦恼,嘴巴
讲话会生烦恼。烦恼都是自己搞来的。什么事情能够影响我修心、念经啊。认准一条路
,好好修下去,修到后来,菩萨都会保佑你的,让你开智慧,让你工作顺利,让你什么
都好。”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波罗蜜(上)
所谓的六度波罗蜜,就是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到彼岸。如
果菩萨能够广行六度,未来才有可能明心见性到彼岸,因而在内门行六度万行。由此可
知这六度波罗蜜,对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们很重要,因为那是菩萨成佛最基本的条件,
唯有菩萨具足六度波罗蜜,才能从名义菩萨成为真实义菩萨,从此入菩萨僧数中。

忍辱要有五种的因缘可以达到生忍,佛陀提示我们:当你建立这五种因缘,可以作
这些观想,建立这个适当的作意以后,你就容易可以安忍于诸等境界。
什么样是五种的因缘呢?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所以应当具备
有:一、就是“恶来不报”。就是当你遇到了一些恶的境界、坏的境界、对你不顺利的
这样境界的时候,你可以心里面没有加害想,没有想要说对于这样的境界马上去反抗、
反驳或是愤怒,甚至想要报复;因为在这五浊恶世,你很容易就遇到不好的境界。有时
候这不好境界甚至是来自于你所亲爱的人,包括父母兄弟、然后子女配偶等等;当这些
境界来的时候,你可以先去想:他们是不是曾经有恩于你、是不是在平常对你很好,所
以你是不是对于一时的事情不要那么在意,这就是属于对于亲人的。如果对于...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8

何谓“住” ?
缘起法中,当我们生”受”之后,接着”爱取有”
“有”就像在脑袋钉一根钉子,影响到以后,称为”造业”
然后轮回不已
例如 一看到帅哥美女,心里喜欢乐受,贪爱,想据为己有
影响到以后
也就是明天你继续想帅哥美女,后天继续想…. 朝思暮想 轮回不已
“无所住”,不会这样
一看到帅哥美女,也许心里喜欢乐受,贪爱,但不会想据为己有(也就是不会影响到以
后,称为不造业)
明天,船过水无痕 该干嘛干嘛 该想甚么想甚么
或者当下就船过水无痕
境界高的,也许无明,也许有不好的”想行识”
但不会有”受”,当下就不会贪爱,据为己有
境界再高,直接”明”,不再”无明缘行”(“业”的表现出来)
境界低些的,有”受”,但会不走到据为己有
不论”住” 或 “无所住”
这种事每天都发生在日常生活里,不神秘难测,也不是高深莫明
都在说一件事,止住贪爱,就这么简单 不要想得太复杂艰深
方法就是般若经里常说的四念处,内观缘起
开始时,不熟练,常要记得要”无所住” 要”忍辱”
久了熟练了,就很习惯了,不会一直挂在心里要记得如何”无所住” 如何”忍辱”
当你习惯了,不会一直挂在心里要记得如何”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与忘恩负义
「忍辱」是菩萨要到达解脱的彼岸所必须修学的第三个课题,也就是忍辱波罗蜜,波罗
蜜就是由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忍辱波罗蜜分为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
等四种忍。下面是一则有关生忍的故事,就是对于众生不好的行为、不合理的对待能够
安忍,故事中的猕猴,有着非一般人所能有的忍辱胸襟,也因此而后来得以成就佛道。
从前有一隻猕猴,勇敢力大胜过同辈,聪明智慧也超过人类,而且心怀慈悲,
常常想救助众生。这隻猕猴住在深山裡,有一天牠爬到树上採集野果,远远地看见有人
坠落山谷,好几天都在谷底哀号着:「救命啊!」猕猴听到哀号声,难过地流下眼泪,
心想:我立誓愿要成就佛道,不就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众生吗?今天如果不把这个人救出
来,他一定会耗尽力气而死!于是猕猴来到山谷底,揹着坠谷的人,抓着崖壁上的杂草
慢慢往上爬,爬上去之后,将此人放在平地上,指示出去的道路,并对他说:「回到你
的住处,千万不要作坏事。」猕猴因为救人脱困费尽了力气,疲惫地躺在地上休息。被
救起的人心裡想:被困在山谷时非常飢饿,现在出来了也一样飢饿,这和困在山谷底有
什麽差别呢?我应该把这隻猕猴杀了来吃,不就可以救自己的性命...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zt)
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
在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中,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
因为忍辱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接触时最容易遇上的考验,更是每个人修行中必经之
磨练过程。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种种不顺或逆境,但很多时候,所谓的顺境或
逆境其实取决在自己的价值观和心念,一个正向思考、包容圆通的心境,往往可以化危
机为转机,甚至在人所不能之处有所突破。所以菩萨教化众生:当忍受一切内外顺、逆
、苦、乐等境,对所遭遇的种种障碍与成就,皆能安忍,不生烦恼,自能身心安隐,成
就自利。进一步来说,能化诸有情,皆令和顺,是名利他。能做到所谓逆境不瞋,顺境
不喜,心里还是维持原来的宁静祥和,这就叫做忍。
忍辱,确实是一种美德,不但能抑制人的瞋火,还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如果一个
修学佛法的人勤习各种法门,能将经论倒背如流,但却缺乏忍辱的修养,不能给众生欢
喜心,常与众生起冲突,这样要如何度化众生呢?所以世尊在经典中处处劝人修行忍辱
,而中国经典故事中,文殊、普贤菩萨所化身的寒山与拾得二大士,以及弥勒菩萨化身
的布袋和尚,也都教人应忍天下难忍之事。虽然凡夫菩萨还无法做到如寒山、拾
H******3
发帖数: 16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上师日记-忍辱
上师日记-忍辱---索达吉堪布
今天在一家星级宾馆看到了一幕令人难忘的情景。一位顾客暴跳如雷、怒发冲冠,硬硬
的拳头几乎挥到了女服务员的身上,但女服务员却始终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令我钦佩
不已。
在六度中最难守持的即是忍辱,作为佛教徒时时熏习的也是要对一切众生修习安忍
,佛经云:“持戒及修定,安忍为主因,一切诸善法,因安忍增长。”然而,包括我在
内的很多佛教徒却比不上这位服务员。世间的服务员为了前途和饭碗可以将忍辱修到如
此地步,作为大乘佛子,为了自他的究竟安乐,却为什么在修持忍辱方面反而不如一位
服务员呢?这不能不令我生大惭愧。
从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众生因各自业力而感受苦乐,遭遇瞋恨对境,应归咎于往昔
之恶业,而不应抱怨外境。无垢光尊者曾讲:“众生感受各自之业力,为了父母等亲友
、眷属不应生瞋,甚至为了堪布、阿阇黎、上师、三宝等也不应瞋恨他众,如果有受害
的宿债,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宿债,则不会受害。并且,仅由他人的赞毁,也不能
造成重大利害。”
对于打骂我们的人,我们不应像世间人一样视其为冤家,而应将彼视为善知识,世
间的人不明因果,但依眼前是非,而为恩怨友敌。这位服务员能将安忍...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2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
、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
,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嗔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
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嗔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嗔,難
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嗔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
說:“嗔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嗔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佛既然传忍辱波罗蜜,佛本人到底是忍辱还是不忍辱的?
你的意思是在说,到了佛、近佛,不管怎么样都有某种自然法则照顾,即便佛忍下了,
佛自己这方面的意志也并不起作用,跟没忍“一个鸟样”。。。
那这样的话佛跟常人显然不太一样,佛所谓忍辱、忍辱波罗蜜,根本不适合常人 ——
就事实和结果来说,连他自己都不适用。
q****u
发帖数: 1421
1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大度宽容 忍辱修身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lila (lilac),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大度宽容 忍辱修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7 13:22:27 2012, 美东)
忍,是修身、处世的“法宝”。孔子曾告诫子路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现在人
们也常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忍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也不是懦弱的表现。往往有
德有志的人,才能够容人所不能容。在受到他人的羞辱时,能够恭敬谦逊、修省自身,
而不产生怨恨忿怒之心。古代的中国人,常常以这样宽大的胸怀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
西汉的张释之,位居三公九卿中的廷尉要职,掌管全国的司法。有一天,当满朝官员齐
聚大殿之时,一位年迈的处士王生回头对张释之说:“我的袜子带开了。 替我把袜子
系好。”张释之于是跪下来,仔细的为王生把袜子带系好了。
后来,有人问王生:“你为什么单单要在朝堂之上当众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来给你系
袜子呢?”王生说:“我又老又卑贱了,没有什么东西好赠送给张廷尉的。张廷尉现在
是天下名臣,我之所以羞辱他,让他跪下来为我系袜子,是想再增加他的声望啊。”
人们听后,都称...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15
不是的。关系非常大。 外道谁忍辱功夫好啦?你举几个例子。 俺觉得无我以忍辱的形
式彻底的体现了出来。一个不能忍辱的人,根本不可能是证悟无我的人。 因为无辱可
忍呀。 我看南传的东东看得也蛮多,但是俺的确得出的结论就是原始佛法不如大乘好
。 大乘的东东不是本本都好,样样都好,但是好的东西,的确非常好。 如果仅仅因为
其中一些神话的描述,而彻底被否定,实在是很可惜。。。。。
x******i
发帖数: 14369
16
如何是沙门四法?
慈诚罗珠堪布《忍辱的修法》
嗔恨心是大乘佛法最严重的障碍。如果不小心造了一个很大的嗔恨心,很可能我们
千百万年来积累的功德都毁掉。如果在之前没有训练,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自己不喜欢的
对境,就控制不住起嗔恨心。必须要在打坐的时候实修忍辱,修好了以后就要落实。没
有训练忍辱的人,内心非常脆弱,非常挑剔,这种人到任何地方,或者环境不满意,人
际不如意,这样的人最后得抑郁症,走绝路。不仅生嗔恨心,造业,连现实生活也非常
不如意。
沙门四法关于忍辱的四个原则:
一、人若打我,我不打他。如果人打我,我也打他,从佛教角度讲,制造更多恶业
,从世间角度,制造更多怨恨。表面上(不还手)这个人很软弱,没有能力,其实这个
人很坚强。如果有人打骂,没有任何反应,心很清净,情绪一点不动,这个人的内心非
常坚强。普通人被冤枉被打骂,承受不了,因为没有能力,所以我就去还手打骂。从世
俗的眼光看,这个人勇敢,其实这个人的内心非常脆弱,根本承受不了被冤枉,被打骂
,所以立即去抗击,并不是坚强,他是失败者,不还手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二、人骂我,我不骂他。我们可以不动手,但是不动嘴很难。很多家庭儿女学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76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辱精进
有一个法师,托钵乞食,到一个珠宝商家里化缘,太太在家,请法师进门给他化缘,请
他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珠宝商回来,将一颗价值连城的珠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去换衣
服了。过一会儿有一只鸟飞进来,看见这颗金光闪闪的珠子,一口吞进肚子里。珠宝商
换好衣服出来一看,怎么价值连城的珠子不见了?“家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这个和尚在
,我们好心好意给你化缘请你在家吃饭,你居然还偷我们价值连城的珠宝?”拿起棍子
打法师,打得他皮开肉绽,说“是不是你偷的?”法师不讲话,就再打,打得血都出来
了。鸟闻到和尚身上的血的味道,又飞回来了,没想到珠宝商打和尚的时候不当心一棍
子把鸟打死了。和尚才告诉他,是鸟把珠子偷吃了。结果把鸟剖开一看,果然珠子在鸟
肚子里。珠宝商非常吃惊地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让我这么打你,你还要忍受?”
和尚说:“如果我告诉你,这只鸟就没有命了,你一定会把它活活剖开肚子取出珠子。
现在这只鸟已经死了,把它取出来我没有犯杀戒。”想一想,怎样的忍辱才能让自己提
升?为了救一个生命,情愿自己忍辱,才能精进。
一个人被人冤枉,不求去申辩。申明冤屈,则人我未能忘怀。心存人我,必定会滋生怨
恨。安忍冤屈为己谦...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度宽容 忍辱修身
忍,是修身、处世的“法宝”。孔子曾告诫子路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现在人
们也常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忍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也不是懦弱的表现。往往有
德有志的人,才能够容人所不能容。在受到他人的羞辱时,能够恭敬谦逊、修省自身,
而不产生怨恨忿怒之心。古代的中国人,常常以这样宽大的胸怀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
西汉的张释之,位居三公九卿中的廷尉要职,掌管全国的司法。有一天,当满朝官员齐
聚大殿之时,一位年迈的处士王生回头对张释之说:“我的袜子带开了。 替我把袜子
系好。”张释之于是跪下来,仔细的为王生把袜子带系好了。
后来,有人问王生:“你为什么单单要在朝堂之上当众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来给你系
袜子呢?”王生说:“我又老又卑贱了,没有什么东西好赠送给张廷尉的。张廷尉现在
是天下名臣,我之所以羞辱他,让他跪下来为我系袜子,是想再增加他的声望啊。”
人们听后,都称颂王生贤能,而对大度忍辱的张释之就更加敬重了。张释之器量宽宏、
大公无私、直言敢谏,后来成为西汉重臣,名留青史。
这样简单的一则故事体现出了古人的价值观,他们所尊敬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才能、地
位,而是一个人谦卑的德行。
李文靖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这里的问题在于。。。非修行人、或者修行没得力,受报有恶报落在身上的时候,哪一
方是正义的 —— 是施害方,还是得报受害的一方?
或者说从佛教的观点,是应该去忍、“忍辱”,还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反击回去。。。
比如说,携程幼儿园的小朋友被人喂芥末。。。等等,从佛教来看,这会发生是应了他
们前世的“恶业”。那么,既然已经被喂下芥末,这种“迫害”行为是不是合理正当的
、或者有合理的成分?
—— 因为从忍辱波罗蜜的逻辑来说,为什么要去忍辱,无非是在说,这是你应得的,
否则谁犯得着去忍。。。你既然学佛修行了,来惩罚你、就是帮助你,所以你需要去忍。
实际上如果你没有修行、修佛,从犯了罪受惩罚的角度,在佛教的人看来,有恶报你更
理应去忍?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Talk版 - 忍辱不辩 寡言不争
忍辱不辩 寡言不争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
26102;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
34385;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
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
35273;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
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意思是说∶诚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Talk版 - 忍辱不辩 寡言不争
忍辱不辩 寡言不争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
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
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
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
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
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未必美丽动听,动
听的话未必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
的人未必善良。有学问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
的人不一定真有学问。圣人□私而不积藏,尽其所
有来□助他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福泽于万物而不侵害
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行事而不与人争夺。
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用心去实修,
才能真正领悟。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求饱,居□求
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
,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tonthis01 (资深赌徒),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你如何看红黄蓝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5 15:02:33 2017, 美东)
如果你信佛。不信仰佛教、没接触佛法佛学的就算了。。。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教育信众要修“忍辱波罗蜜”。
“红黄蓝”幼儿园这次的事件儿童和家长,是应该“忍辱”还是站出来?
或者,如果有人、“上师”对你说,这是在帮孩子们“解业”、消业力,不是通常而言
的罪恶,任何人来这个世界受苦是应该的,吃苦有助于解脱,比方说类似于犯了罪该罚
,罚了才会好,你是否相信?
h****n
发帖数: 3447
23
佛教的理论就是太深了。很多人都没法理解。是真的没法理解。
比如空性,大家就觉得是什么都没有,或者空间。
忍辱大家的理解就是佛教徒就应该都是大白菜,别人拿刀怎么砍都行。
佛教的因果也一样,大家的理解就是什么都是果,没有是非了。
佛做忍辱仙人,很多人的理解就是一个大白菜,别人怎么砍都行。而且还是个没有是非
的大白菜。
如果大家对佛教理论多些了解,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了。
因果最简单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对佛教是不是有是非怀疑就很可笑了。忍辱
是控制自己的心的方法,不是善恶不分。至于消业这种话怎么可能是上师说的?受苦是
消业,享福不是消业?这要对业力理解多差的上师才能这么说话。
对待任何事情,对于佛教徒来说,要看自己的动机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如果站
出来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美好的世界那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自己泄愤,自己看不惯站
出来就是不对的。忍辱如果是为了别人那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自己名誉,面子就是错
的。
希望你能对佛教多谢了解。
P****S
发帖数: 2286
24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
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
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对于
忍辱仙人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所谓的“高尚牛逼”是因为世间人按世间的道德标准
才这么说的。
佛法里分为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三个由低到高的修行层次。忍辱波罗蜜属于空性相
关的修行。而在出离心层次的因果正见其实就已经是更同情施害人了。如果这都不能了
知的话,理解什么是忍辱波罗蜜完全没有可能,就不要发挥自己的想像了。
c***h
发帖数: 2262
25

发信人: Betonthis01 (资深赌徒),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你如何看红黄蓝事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7 13:13:25 2017, 美东)
金刚经上说的忍辱,是身体上的痛痒之类,
不是人家骂你,你要忍耐之类的
这有可能是最初的”忍辱”意思
后来,可能后人把”忍辱”的意思愈加愈多了,也包含人家骂你,你要忍耐之类
你的行为让我想到 禅宗见佛杀佛 : )
见佛杀佛比较像是一种被宗教的感性主观所蒙蔽而又拨云见月,杀了云雾,解脱出来,
回到理性的感叹
你是理性又有热情的人
祝福你以后也能杀了心中那个受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虚假的佛陀
苦行(指人为故意让你受苦,非天然产生的苦)
佛陀否定了
可经典里佛这样说呀
这…你应该有足够的理智知道甚么叫胡说八道 甚么时候该见佛杀佛
汉传佛教似乎较少听到这类苦行,并不流行
藏传好像有这种苦行传统
也可能你是遇见藏传佛教
q****n
发帖数: 4574
26
再读广钦老和尚的事迹, 感觉真好, 忍不住再摘点过来:
http://www.bfnn.org/kuangchin/gb/index.html
还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听演讲,认为讲演的法师有影射批评老和尚的意思,就打
抱不平上山报告老和尚,不料老和尚当下非但毫无愠意,反而要上来报告的弟子去忏悔
‘误会讲演法师’的过失,并替那位法师解释其言辞的佛法含意,告诫弟子假如今天人
家指名道姓骂我们,尚要诚恳感谢,何况人家没指名!老人家还严肃晓以‘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的大义,他赞那位法师‘能在花花世界度众生,实是菩萨’,并自谦说
:‘我还不敢去呢!’老和尚的功夫非我们能测,但一些日常突发的琐事中所显示的胸
襟,每每令末学感动不已!他宛如阳光慈悲普照一草一木,然而有时也以智慧的利剑猛
斩烦恼的枝芽,也大刀阔斧砍去名闻利养障道的葛藤,为的是帮助一棵树笔直地长向清
净的西方。他经常出‘非常刺激’的突击考题,布局演技又逼真,被考的人常被境界所
转,当下不觉,久后谜底揭晓,才能知他用心良苦,有时他的反面手法及严格的磨练,
真可形容是‘碾得脱壳,磨得碎白,揉得柔韧,烘得变色’,好让一位真愿修行的人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所以佛陀忍辱仙人五百世,肯定也是前世大恶业的结果了。。。也就是“活该”,谈不
上任何高尚牛逼之处。
而且这个忍辱波罗蜜,实际上到现在讨论,没有一个人 give a shit,都是该怎么办就
怎么办,基本属于没有用的东西,这样的看法和认为。。。如果有人真的听信去忍辱了
,前面一般也都认为这是犯傻、愚痴、不懂佛法。
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修佛了,通过轻贱消本应堕恶道的业是不是必要的?
或者说某个人轻贱,或是旁人施辱、轻贱于该人,如果已知这个人有恶道业,是否就是
正当的。。。这当然不一定触犯世间的法规,从佛教的角度怎么看?
c***h
发帖数: 2262
28
他是反问 “学佛的是大傻瓜?” 不是佛是大傻子
我也不知道他的真正意思
但我觉得,他是说,哪有人白白受辱忍气吞声当鸵鸟
你的问题可能也是许多佛教徒的问题
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我的看法是,
修为境界到哪里,就做那个反应,不要免强自己做”太高深”的事
如果只是平常宗教信仰,修为境界不高,该怎么就怎么,
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 若觉得气还没消,可以再打
打完了,若觉得不该打回去,可以道歉。
两方都觉自己有理,可以告上法院。
世俗伦理道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拿一些宗教理由硬压硬忍,没必要。
如果修为境界高些,的确忍得过去,哪当然可以忍。
有些人已经超乎”忍”的境界了,已一无所有,那是阿罗汉了。
阿罗汉并不计较自己被打死,被灭族。
但你不是阿罗汉
总之,说句难听的,没那个屁股,不要做那个位子
不是阿罗汉的,不要装做是。
不管是招摇骗人装上师或装”忍辱”,不都是”装”吗?
没那个修为,不要做超乎自己修为该做的事。
发信人: Betonthis01 (资深赌徒),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你如何看红黄蓝事件? (转载)
发信站: BB...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如果你信佛。不信仰佛教、没接触佛法佛学的就算了。。。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教育信众要修“忍辱波罗蜜”。
“红黄蓝”幼儿园这次的事件儿童和家长,是应该“忍辱”还是站出来?
或者,如果有人、“上师”对你说,这是在帮孩子们“解业”、消业力,不是通常而言
的罪恶,任何人来这个世界受苦是应该的,吃苦有助于解脱,比方说类似于犯了罪该罚
,罚了才会好,你是否相信?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Talk版 - 忍辱不辩 寡言不争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
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
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
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未必美丽动听,动听的话未必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
善辩的人未必善良。有学问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有学问。圣人无私
而不积藏,尽其所有来帮助他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福泽于万物而不
侵害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行事而不与人争夺。
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
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31
忍辱的程度不是判断是不是外道的标准,比如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没有在中国大地
上出现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中国人缺乏真智慧呢?
外道“仙人”里修忍辱好的多了去了,从印度的宗教史看释迦牟尼是站在他前面的巨人
肩膀上才完成最后这一跃,发现了涅磐,这也是佛教超越了它之前各种印度宗教的地方
,事实上佛教的很多方面都和耆那教很像。
耆那教大雄教导:“正知(samyak-darshana)、正见(samyak-jnana)和正行(
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脱的真实之路。”
正行由五誓言构成:
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
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
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
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
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
判断是不是佛法的真智慧, 还是要看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任何企图偏离三法印的,例如后期相似佛法里的如来藏,伪大乘的攻击嘲笑入涅磐为“
小乘”等等,都可以判断为非正法,不管它们贴...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32
我只是指出标题的误导之处,忍辱功夫好和有没有真智慧尤其是佛法的真智慧没有必然
联系,外道忍辱功夫好的多了。
l*****o
发帖数: 36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能忍辱的人是我所佩服的。
首先你得看是否自己有错,自己有错时,面对别人的各种反应而不回应,恐怕不能称为
忍辱。尤其若别人是正面积极反应时,你若显“忍辱”外相而无应对时,恐怕有造恶业
之嫌。
如果你没有错,被人无端指责而能心态平和,那可真够猛的。我佩服并且赞叹!
千万提醒您,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尤其这个“避”,一定要看清楚才做。
如果自己做错事后“避”,说不定会错上加错,继续害人害己。
谁没做过错事啊,放不下时,就该扛起来。
l**a
发帖数: 5175
34
忍辱是六度之一,是佛教说的.
其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真实目的,不是修忍辱的,我理解是不接缘.
而忍,就是不在乎,辱也好,夸赞也好,只要彻底放下了,就根本碰不到.
关键是不在乎.
L**********s
发帖数: 12988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前段时间,有位同修好像贴过一位大德的开示,就讲到有关“忍辱”。你可以去找找看
修“忍辱”,最初就是修自己的ego。然后问自己,你为什么会觉得这对于你是“辱”
?最后,你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辱”,呵呵。
P****S
发帖数: 2286
36
忍辱波罗蜜的意思其实是没有任何需要忍得,否则就不是忍辱波罗密了。波罗密这三个
字,至少是开悟以上的修佛的人才能用的。

忍。

发帖数: 1
37
前面几位。。。你们认真理解佛的精神,罪业可以靠忍辱来消除,是不是这样?
受苦受难可以替罪消业,这是不是佛教的精神?
忍辱是波罗蜜,这是佛说的。。。
—— 你们几位都说不理解、不愿意,但总有人会,因为这是佛法、佛说的。。。尤其
是自身罪业重、又希望精进的那些信众里面的,或是受佛和上师等教诲深、言必听从的。
而且按这种精神,既然你学佛,别人对你加害、施辱,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愿意不愿意
,这其实是在帮你。。。
—— 你认为你没有罪、罪业轻还是什么?你已经成阿罗汉、成佛了吗?
但你从来不象佛那样去忍受、佛甚至专为此忍受五百世,这不就是在说,好的东西不甘
之如饴也就算了,反而不接受,那么象你们这样的学佛者难道不“都是大傻瓜?” 吗。
q****n
发帖数: 4574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忍辱仙人的故事
看到ZL事件,现在正在伤害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广大网民. 贴个故事,希望有点借鉴作用.
<忍辱仙人的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r1o159/article?mid=2128&l=d&fid=6
大意就是讲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做忍辱仙人时,被一个国外用刀砍手脚,他不嗔恨,反而发
愿以后要度化他.
g**1
发帖数: 10330
39
新聞幕後/越南扣人施壓 台塑集團忍辱埋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1 02:24 聯合報 本報記者王茂臻
上周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飛抵越南處理越鋼點火延宕一事,行前雖已知
這是個艱難的行程,但沒料到越南官方以禁止兩人離境,施壓台塑集團必須為四月中部
沿海死魚事件負責,而非以調查資料證明越鋼與死魚間的關連。
為順利讓已投資三千三百億元的越鋼點火,台塑集團與越鋼被迫接受越南官方的調查結
果。對王文淵、王瑞華與台塑集團而言,這是屈辱的一天。
上周六原本應是台塑集團歡喜慶祝的日子,當天越鋼第一座煉鋼高爐預計要點火,象徵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大煉鋼廠夢終於成真。
但這最後一哩路並不好走,今年四月越南中部沿海死魚事件讓越鋼點火延後,越南官方
剛開始雖對外表示死魚事件和越鋼無關,但隨著越南民情激憤,越南官方態度也開始轉
變,先是要求越鋼補稅七千萬美元,緊接著以各種檢查為由,不讓越鋼高爐點火。
越南台商指出,如果越南官方提出明確的證據,證明越鋼排水問題造成鄰近海域大規模
魚群死亡,越鋼遭罰自是天經地義;但近日越南官方調查,指越鋼在試車階段,「下包
商疏失」導致魚群死...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0
你是说佛的忍辱功夫还不如外道? 先不说怎么区分外道内道.
傻得太可爱了?
d********i
发帖数: 363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道家追求身心和谐 身心愉悦放松 身心平静
但是佛家说要忍辱 这个不免有时候内心不能平静
关于这个矛盾 我想到一个办法 就是 避
道家说伴君如伴虎 很多人都避开功名利禄 因为看到背后的不利
佛家也说遇辱 需忍 避 不理睬
所以 “避” 可解决遭遇羞辱的问题
=========
大家有别的办法 请发表
c***h
发帖数: 2262
42
发信人: Betonthis01 (资深赌徒),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自述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你如何看红黄蓝事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6 13:35:13 2017, 美东)
我是觉得没这回事,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 莫名其妙,原理可以接受但方法有错误
原理是,天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要有磨练才能发光
方法是,认为故意的苦难,就算是佛法上的”磨练”, 能发光
因为方法上是你在用假装的苦难找真心本性,这可能有问题
苦难,到处都是,每时每刻都有,好像不必外加吧,
你自己无法体会,却用假装的来代替…
这有点削足适履的感觉 算是苦行
苦行就是用外加的人造的方法折磨自己 佛陀以前也这样 但佛陀否定了苦行
正确方法是,教会你对的方法,体会天然的苦 佛陀是这样教的
So 一巴掌呼过去,先帮他看看 …. 这就对了…. 算你悟了
如果真有老师用这方法,你要自愿,也没办法,你自己自愿的
不过,建议你 1一巴掌呼过去 或 2离开他
3 自己用心了解个中原委 (相信你贴这篇也是要了解个中原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POORMS 说施害者受同情的。。。
再说不还有别的佛嘛,比如阿弥陀佛,我有别的佛指导和加持,踹丫一脚还是轻的,光
看忍辱需要五百世,就知道这个人恶业够深够重。
你就认为是当时已经成佛的别的佛派我来踹的好了。。。这样佛陀当时是需要忍辱、任
由我踹的么?
c***h
发帖数: 2262
44

不知道
因为不知道,所以可以实践试试,或者心理模拟实践试试
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可以拿出来质疑、讨论
就像你这样质疑讨论就很好,
很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愤怒或疑惑
good
目前佛教在社会一般人认知里”宗教信仰”的氛围太强,真实的气氛少些
也许因为我们不了解古代人提出这种方法的前提,
也许因为古代人因某种原因故意矫枉过正,也许因为有歹徒假冒佛教名义行骗
总之,现在看来,不适合现代,或者看来本来就不合理的事一堆
而面对不合理的事,常因为自己受社会影响,认为佛教就是”这样”,而对佛教疑惑愤怒
“这样”指,例如,宗教信仰很强,不合理的事都要逆来顺受,找宗教的理由”诠释”
得完美之类
就像你认为,佛经都说要逆来顺受对我们有好处(消业)
(基督徒也会为圣经不合理的事找一堆宗教理由,完美”诠释”它)
非基督徒就会谴责基督徒胡说八道,心智受到扭曲,摇头叹息
相信你也会这样认为基督徒胡说八道
因为你站在比较中立,可能只有半只脚踏入佛教,比较没宗教信仰,
你也会认为佛教有些事胡说八道

就是胡说八道
你跳出来,往基督教看(假设你不是基督徒),你就觉得基督教很多胡说八道
你跳出来,中立的看,往佛教看,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你的罪业很重,需要靠忍辱来过关,消业、提升修为;别人来辱、或加害,只要在你的
修为境界之内,这实际上是在帮你;你去辱别人、加害,只要对方能承受,甚至过点头
不能承受,这也是在帮别人 ——
佛的意思,这是第一波罗蜜嘛。
你看,佛亲言: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
为消灭。
所以这也是佛法的一部分?
c***h
发帖数: 2262
46

这个网上的网友都很理智,都会告诉你不能乱忍,不是这样忍辱
有些宗教团体里面,不知是被上师催眠了还是怎么了,
反正上师说甚么都对,要你忍就忍,胡搅蛮缠,着魔似的,很不理智的
千万远离这样的团体

发帖数: 1
47
很奇怪吗。。。
既然辱人、害人可以是在助其消业,轻贱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确实可以免罪业, 要
甘于轻贱(这是波罗蜜)、甚至要能去学习做忍辱仙人,你认为这里面有哪一样是与世
俗观念、通常的道德和法律相容的?
r*********e
发帖数: 29495
48
影帝鸽,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忍辱偷生。能忍能装死的鸽才是好鸽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6swdxgoKE&feature=player_embedded
vhttps://www.youtube.com/v/Kx6swdxgoKE

发帖数: 1
49
外行人班门弄斧,瞎评几句:
1. 忍辱行当然要修。基督教亦有类似提法。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2. 贪嗔痴理上说不应有。慈悲心面向的是天下众生,包括你的敌人。
3. 就此事而言,不但要忍而且要救。一是潜在的受害者。二是施害者。
4. 佛教对世间的公平正义之伸张是支持的。对施害者法责不但是惩而且是救。
5. 正如诸多先贤大德所说,佛教是活泼的。经书一本,解高解低看解者修行。
w**********o
发帖数: 2099
50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从来硬弩弦先断,自古钢刀口易伤。
人为贪财身先丧,鸟为夺食命早亡。
任你奸滑多取巧,难免荒郊土内藏。
PS:钢丝不要以为什么都是郭德刚的,这是刘宝瑞大师作品里的。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