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发帖数: 1467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ston 讨论区 】
发信人: AGATHA (Agatha Christie), 信区: Boston
标 题: 复旦讲坛:中国文化与信仰中国2013-06-03(星期一) 6:00pm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9 14:00:36 2013, 美东)
复旦讲坛:中国文化与信仰中国2013-06-03(星期一) 6:00pm
各位校友和朋友大家好:
波士顿复旦校友会诚挚邀请您参加我们的复旦讲坛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由两位复旦教
授与大家分享研究心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老师将和我们
探讨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以骅老师的演讲主
题为:信仰中国--宗教与中国对外关系。
葛老师和徐老师的演讲正式开始于6:45pm。在此之前,6点开始为联谊时间,欢迎各位
支持复旦的校友与非校友一起来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我们为您准备了茶点和饮料,期
待您的到来。为了更好地提前安排座位和食物,我们鼓励您在线注册并尽早到场。详情
如下,再次感谢您对波士顿复旦校友会的支持!
大波士顿地区复旦校友会
Grea...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 耶,得到专家首肯了,激动!我其实没看过胡适的很多东西,只有个大概印象。哎你现
在主要教中美关系么?古史还研究么?别人跟我聊鲁迅,说他在思想史上很有地位。我
又不太同意,我觉得鲁迅主要还是文学成就高,不觉得他在思想史、学术方面有很大成
就。我朋友说他对中国思想史理解得非常透彻,字字如铁,一两句话都能把一本书一个
人说得很透。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至今无人能超过。这个我就一点不知道了,我古文看
得少,鲁迅评写古典文学的部分我没仔细看过,只有个大致印象,他的整个评论方式还
是中国传统的文论,感悟为主,不像胡适那样西式。我朋友说是乾嘉学派。我不大懂乾
嘉是什么风格。 |
|
|
s*******w 发帖数: 2257 | 4 江勇振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
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适有开山有功,
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
晶报:您这本《日正当中》从胡适进入北京大学写起,讲述了这个留学生归国后名
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巅峰十年,是否可以说1917年至1927年这十年,是胡适一生最重要
的十年?
江勇振:《日正当中》,顾名思义,分析的确实是胡适如日中天的十年。然而,这
所指的,是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而言。这是胡适奠定他学术界权威、文化霸
权以及思想界龙头地位的关键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那以后胡适的巅峰地位就开
始倾颓。事实上,在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上,胡适还会在1930年代从权威更上一层楼达到
“祭酒”的地位。在舆论界,胡适也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第一人”
。然而,胡适是一个多方面的人物。他不只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他还
是世界级的人物。他在1938年到1942年,是中国驻美的大使。1917年至1927年就胡适在
近代中国思想史地位而言,是他一生的日正当中。可是,等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以后
,他等于是跃上了国际外交的舞台,与美...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5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6 江勇振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
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适有开山有功,
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
晶报:您这本《日正当中》从胡适进入北京大学写起,讲述了这个留学生归国后名
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巅峰十年,是否可以说1917年至1927年这十年,是胡适一生最重要
的十年?
江勇振:《日正当中》,顾名思义,分析的确实是胡适如日中天的十年。然而,这
所指的,是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而言。这是胡适奠定他学术界权威、文化霸
权以及思想界龙头地位的关键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那以后胡适的巅峰地位就开
始倾颓。事实上,在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上,胡适还会在1930年代从权威更上一层楼达到
“祭酒”的地位。在舆论界,胡适也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第一人”
。然而,胡适是一个多方面的人物。他不只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他还
是世界级的人物。他在1938年到1942年,是中国驻美的大使。1917年至1927年就胡适在
近代中国思想史地位而言,是他一生的日正当中。可是,等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以后
,他等于是跃上了国际外交的舞台,与美...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7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8 国学访谈录:儒家经学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2009-03-06 中华读书报 点击: 927
时间:2009年2月6日
参与者:余敦康、姜广辉、梁涛
整理者:魏寅
余敦康,1930年生,湖北汉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
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近年来着力从事于经学的现代诠释。主要著作有
:《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何晏、王弼玄学新探》、《周易的
现代诠释》等。
姜广辉,1948年生,黑龙江安达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颜李
学派》、《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等,主编《
中国哲学》,近年来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经学思想史》四卷,
三百万字。
梁涛,1965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史、经学史及
出土简帛的研究。著有《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訄书〉评注》、《中国思想史前
沿》(编著)等,参与撰写《中国经学思想史》。
经学是根,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梁涛:经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在历史上也发挥 |
|
b*******n 发帖数: 1267 | 9 感悟与反思 2010-07-08 08:52:36 阅读8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10年6月 炎黄春秋网刊外稿1099
1972 年我从贵州省开阳县二中借到一本书:郭沫若的《十批判书》,获益非浅。1974
年我得知“十批不是好文章”的最高指示,加之铺天盖地批孔与吹捧法家,使我愕然。
1975年我妄图继承大师之作,不自量地、偷偷地写了本《继十批判书》。文革时我藏笔
记、藏文章,是随着抄家的发展深化而不断改进的:始初藏于楼板底下,不保险;又藏
到厨房灶坑下,不保险;再藏到野外坟地里,不过等我去取时,树根已经穿入。这本《
继批》怎么办呢?复写了三份,分别藏于亲妹妹与一户贫农家。好在不久“四人邦”覆
灭了,终于可以取回。仅有初中学历的人,要写《继十批判书》,谈何容易?只能反反
复复再学习、再修改。一些篇章,如老子的研究,扩展成书了。而法家秦始皇等的批判
,经一再修改少部分也发表了;而主要的则是三十年之后靠全国最有骨气、最敢说真话
的《炎黄春秋》,才得以发表。这次集结成的这本《剖析秦家店》,实际上是法家等批
判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写与扩写的结果。在书后,自然该写个简短的后记,但...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绍光清华大学演讲的整理稿:民主与抽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30 15:10:06 2012, 美东)
王绍光的演讲生动有趣,讲的深入浅出,即使像我这样的外行,看了也有收获。印象最
深刻的是“抽签民主”,这一点,以前数学(陈必红)多次也写过。抽签的实质是随机
抽样,只有随机抽样,才能解决大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抽签,才能真正
的实现representative democracy所声称的代表性。当然,光是有代表性,仍然不足以
实现民主,这就需要群众性的参与,也就是毛泽东思想里的群众路线,王给群众路线起
了一个洋名,"qunticipation","qun"就是群众的意思。
总之,王绍光的这篇演讲,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内容也很丰富,可以从中大致了解毛派
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观点。
=============================================
王绍光: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来源:本文为...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11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上]
刘志琴
来源:士柏咨询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
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
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
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是以礼为
中心的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它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
为本位,渗透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权力财产的分配到日用器物的消
费,几乎无所不在,就其内容来说具有等级序列、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三位一体的结构。
精英文化的伦理价值观以无可匹敌的强劲的势态渗进衣食住行,肇成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
化,从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这就是世俗理性。对此说得最坦率的是明清理学家们提出的
“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命题,它要求人们以伦理之道观照日常生活;又从日常生活体体
会人伦事理,这是中华文明区别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离不开这三
位一体文化结构的解体,也离不开从生活方式上观 |
|
w********h 发帖数: 12367 | 12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日期:2009-04-15] 来源: 作者:郑志峰 [字体:大 中 小]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
聘教授、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
近现代史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
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智者的尊严》(1992)、《中国现代化史》(主编)(1995)、《另
一种启蒙》(1999)、《中国知识分子十论》(2004)等著作。
采访时间:2005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华东师范大学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郑志峰
问:许先生,能谈谈您的中小学生活吗?“文革”中您好像也下过乡?
答:我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学工科的,1943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机电
系,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时髦的专业。47年父亲在清华大学毕业。筭是一个工程师吧。我
家住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那儿大都是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多。我住的
是大陆新村现在我经常开 |
|
T*****n 发帖数: 2456 | 13 赞。
想看这本书: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
前段时间读了韦政通的《中国思想史》,上下册。可惜没做笔记,现在已经忘记了大多
数了。想啥时候读读另外一本《中国思想史》。
另外我们人生苦短,是不是应该从经典读起,比如《四书》,然后读《诗经》、《尚书
》之类的,然后再读历代的名人名家的书,而不是先读这些后人侃大山的系列?否则永
远都只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经典,呵呵。
有些书好像不怎么样,比如艾思奇任继愈的,会毁三观的吧? |
|
k********k 发帖数: 5617 | 14 回应推荐喜欢
2013-04-14 23:16:03 瞬间收藏家(中国梦 做不起)
不在天朝上大学不知道大学可以这么坑爹,上了那么多年学第一次想把课本点了居然不
是什么高中是大学…… 同英专生荐此文。
> 删除
2013-04-14 23:36:58 向晚荼靡(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外语作为一门专业,的确是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在大学选择辅修英语,我承认有混
文凭和证书之嫌,但也与从初高中起培养起的兴趣很有关系。至今完全记不起高级综合
英语这种课怎么上的,倒是记得外教让我们做的每周新闻报道作业挺有意思的,还有喜
欢诗歌的翻译老师,授课很有底蕴,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外教老师给我们定制一个很详细
的时间表定期检查进度,跟着他一步步地走过来,也不觉得很吃力。搞笑的是,他还将
写作规范整理成册发给我们,那时才惊觉我们在英文系辅修三年,居然没有接触过写论
文的技术规范,要知道他指导的学生里还有本身主修英语的哦。
> 删除
2013-04-14 23:52:41 木頭記
香港的大学生英文能力主要还是英文中学里历炼出来的。不知道国内几大外国语学校的
高中毕业生水准如何。
然而我感觉港大英文系的课...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15 回应推荐喜欢
2013-04-14 23:16:03 瞬间收藏家(中国梦 做不起)
不在天朝上大学不知道大学可以这么坑爹,上了那么多年学第一次想把课本点了居然不
是什么高中是大学…… 同英专生荐此文。
> 删除
2013-04-14 23:36:58 向晚荼靡(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外语作为一门专业,的确是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在大学选择辅修英语,我承认有混
文凭和证书之嫌,但也与从初高中起培养起的兴趣很有关系。至今完全记不起高级综合
英语这种课怎么上的,倒是记得外教让我们做的每周新闻报道作业挺有意思的,还有喜
欢诗歌的翻译老师,授课很有底蕴,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外教老师给我们定制一个很详细
的时间表定期检查进度,跟着他一步步地走过来,也不觉得很吃力。搞笑的是,他还将
写作规范整理成册发给我们,那时才惊觉我们在英文系辅修三年,居然没有接触过写论
文的技术规范,要知道他指导的学生里还有本身主修英语的哦。
> 删除
2013-04-14 23:52:41 木頭記
香港的大学生英文能力主要还是英文中学里历炼出来的。不知道国内几大外国语学校的
高中毕业生水准如何。
然而我感觉港大英文系的课... 阅读全帖 |
|
|
t*******r 发帖数: 2940 | 17 ‘真神’质问“請問哪位反基對聖經缺乏瞭解?”,这很难回答,一是因为'瞭解'定义
不明确,二是网上很难有确切的证据指名道姓。但让我尝试归类一下,反基同学们可以
自己对照,如果能来这里声明一下就更好了。
对基督教圣经了解的程度,我强调基督教是为了‘反基’的缘故:
1,读过一些圣经
2,完整读过一次圣经
3,多次认真研究过圣经
4,完整读过一部Study Bible, 读过一本基督教思想史
5,完整读过一部Study Bible, 读过一本基督教思想史,读过一本神学著作
6,完整读过一部Study Bible, 读过一本基督教思想史,读过一本圣经神学,一本系
统神学,一本释经学
7,精通圣经,精通圣经传统和历史
其实即使到3,仍然不能说了解,因为反基的了解是为了反基督教,那么必须了解基督
徒所了解的圣经,否则反的就是自己臆想的基督徒了解的圣经。
我乱猜这里的反基大多是1,说得不对请指正。 |
|
P******l 发帖数: 1648 | 18 文章来自【香柏影响力】。转载不代表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 据一位主内肢体评论
,这
是目前看到相当全面的观点。
作者 | 杨鹏
作者简介 | 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学者,北京掌上国学院创始人。杨鹏先生在哈
佛大学期间研究的课题是犹太教、基督教经典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对比研究,他长于将中
国传统思想与人类宗教、哲学思想史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其著作有《老子详解--老子执
政学研究》(2003,至今已出第四版),《为公益而共和》(2012),《上帝在中国源
流考》(2014),Dao De Jing 最新译本(2016,美国出版)等五本专著。哈佛大学著
名中国哲学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称赞杨鹏先生在美国出版的Dao De
Jing 是神奇的成就(Wonderful achievement)。
文章来源 | 善商原创精品
各位香柏的听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的讲座时间了,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杨鹏老师
,他是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学者,北京掌上国学院创始人。杨鹏先生在哈佛大学
研究的课题是犹太教、基督教经典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对比研究,他擅长于将中国传统思
想放入人类宗教、哲学...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9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廓。
那些在《韩非子》书中不言自明的、没有去论证就直接用来佐证其他观点的道理,都可
以看做是为韩非子政治学说做铺垫的预设前提。而那些贯穿韩非子思想学说,构成其内
在逻辑的观点,就是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作为理论的基石抑或基本原则,一定是不言自明的,并且,这些基本原则综合在一起,
论述是周延的,相互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在这种严谨周延而又连贯一气的制约下,韩非
子的思想就能无比清晰、深刻地显示出来。
下面,我们就尝试着找到这些严谨而贯通的理论基石,然后将它复原出来。
永恒法则——有力者王(1)
http://...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2 http://www.confucius2000.com/20century/kxlzgc.htm
黄玉顺
20 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
称“人生观论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
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
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玄论战自1923年2月开始,一直到1924年年底基本结束,历时将近两年之久;(1)此
后仍然断断续续,但已不是那么集中。整个论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论
战的缘起与爆发:从1923年2月张君劢发表“人生观”讲演,到同年张发表长文反击丁
文江的驳斥。(2)论战的展开与深入:从1923年5月梁启超作《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
战时国际公法”》,到同年吴稚晖发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其间科学派
、玄学派双方人物纷纷登场,论战愈演愈烈。(3)论战的转折与结局:从1923年11月
陈独秀为论战文集《科学与人生观》作序、邓中夏发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直到
1924年岁末,其间“科-玄”论战...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3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270 | 24 复旦讲坛:中国文化与信仰中国2013-06-03(星期一) 6:00pm
各位校友和朋友大家好:
波士顿复旦校友会诚挚邀请您参加我们的复旦讲坛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由两位复旦教
授与大家分享研究心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老师将和我们
探讨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以骅老师的演讲主
题为:信仰中国--宗教与中国对外关系。
葛老师和徐老师的演讲正式开始于6:45pm。在此之前,6点开始为联谊时间,欢迎各位
支持复旦的校友与非校友一起来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我们为您准备了茶点和饮料,期
待您的到来。为了更好地提前安排座位和食物,我们鼓励您在线注册并尽早到场。详情
如下,再次感谢您对波士顿复旦校友会的支持!
大波士顿地区复旦校友会
Great Boston Fudan Alumni Association
website: www.gbfaa.net
日期: 2013-06-03 星期一
时间: 6:00pm 听众联谊
时间: 6:45pm 演讲开始
地点: 美国麻省剑桥市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Askwith Hall,
(13 Appia...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105 | 25 “国师”黎锦熙
“国师”是一个古旧的称谓,这里姑且用之。黎锦熙早年在长沙第一师范担任历史教员
时,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毛泽东后来成为一国之主,不忘旧缘,仍尊黎锦熙为“我的老
师”。因此,我们称黎锦熙为“国师”。
黎锦熙字邵西,湖南湘潭人,1890年2月出生,仅比毛泽东年长三岁多。他毕业于清末
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一生从事文史教育和国语统一事业,著述甚丰。1931年任北
师大文学院院长,抗战爆发后随北师大迁来西安,后至陕南城固,执教于西安临大、西
北联大、西大,曾任国文系主任。
黎锦熙与毛泽东交往密切,常通音信,并一直甘冒风险保存着毛泽东写给他的信件。
1939年,毛泽东得知他在城固,曾从延安寄赠新著《论持久战》一书给他。1942年,毛
泽东在延安接见马师儒(时任西大文学院院长,后任校长)时,曾嘱托马师儒:“返陕
南后,请代我问候我的老师黎邵西先生。”
黎锦熙是无党派人士,一贯坚持进步立场。1939年在西大时,国民党区分部曾动员他入
党,他坚决拒绝,将申请表掷于字纸篓中。为此区党部向来校视察的教育部次长说他的
坏话,要求解聘他,因他资格老而未敢轻动。他常对人说:“一般人都说什么反动学生...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11983 | 26 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作家简介
阎真,男,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助教。1985
年考上本校在职研究生,导师为颜雄教授。1988年毕业,于当年八月去加拿大。1992年
回国。2001年调入中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现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
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曾在天涯》,2001年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沧
浪之水》,迄今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62版。2008年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因为
女人》。201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阎真文集》(五卷本)。另出版专著两部,发
表论文数十篇。2014年第6期《收获》发表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梗概】长篇《活着之上》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
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
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
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
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27 回应推荐喜欢
2013-04-14 23:16:03 瞬间收藏家(中国梦 做不起)
不在天朝上大学不知道大学可以这么坑爹,上了那么多年学第一次想把课本点了居然不
是什么高中是大学…… 同英专生荐此文。
> 删除
2013-04-14 23:36:58 向晚荼靡(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外语作为一门专业,的确是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在大学选择辅修英语,我承认有混
文凭和证书之嫌,但也与从初高中起培养起的兴趣很有关系。至今完全记不起高级综合
英语这种课怎么上的,倒是记得外教让我们做的每周新闻报道作业挺有意思的,还有喜
欢诗歌的翻译老师,授课很有底蕴,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外教老师给我们定制一个很详细
的时间表定期检查进度,跟着他一步步地走过来,也不觉得很吃力。搞笑的是,他还将
写作规范整理成册发给我们,那时才惊觉我们在英文系辅修三年,居然没有接触过写论
文的技术规范,要知道他指导的学生里还有本身主修英语的哦。
> 删除
2013-04-14 23:52:41 木頭記
香港的大学生英文能力主要还是英文中学里历炼出来的。不知道国内几大外国语学校的
高中毕业生水准如何。
然而我感觉港大英文系的课...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8 http://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4826
从毛泽东的拥护者到他的反对派──“文革”中年青一代觉醒的心路历程的本质与毛泽
东的集权思想
宋永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衫矶分校
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4期(总第91期)]
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产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
加快了毛式极权制度的没落,并激发了中国独特的民主运动。“文革”的结果无疑是灾
难性的,但它也使许多年轻人对共产党政府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幻灭感,激励了他们为
中国的未来推动政治改革的热情。
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之一,无疑是想通过党内外不断进行的残酷无情的政治
清洗,更全面而严密地控制人民的头脑,为他本人树立起中国新帝王的权威。然而,在
整个动乱时期,在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中间,始终存在着对毛泽东体制的怀疑与抵制
。在这场大灾难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判决了一大批“反革命案件”,公开批判过
30到50株“大毒草”(即赞成异端思想的作品)[1],如遇罗克的“出身论”(1966)
和“李一哲”的“关...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手段”比“目的”更重要(下)——从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思想史研究”谈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6:47:10 2016, 美东)
·秦 晖·
五,“知青下乡是巩固专政的需要”?——在意识形态话语的背后
其实,有很多的事都标榜同样的意识形态理由,细看却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就
以“十年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论,现在无论称赞的还是反对的,
都把它与1950年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以来的知青史相联系,1968年关于知青接受贫
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12·22“最高指示”发表后,“大有作为,很有必要”
更常被连成简明的口号,认为这都是基于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改造世界观、培养革
命接班人、解决“三大差别”等意识形态动机。甚至连近年否定上山下乡的著作,也是
把这些“极左思想”当作主要归咎对象的〔43〕。
但史实却是:1955年“大有作为”的那些人并非城市知青,甚至也不是乡村“小资
”。按原资料的叙述,其实是郏县大...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0 孟德斯鸠讲的一句话,几乎和2000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讲的话一模一样,就是用抽签的
方法挑选决策者是民主的,用选举的方式挑选决策者是贵族统治。亚里士多德认为选举
的方法挑选决策者叫寡头制,说法基本一模一样。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人认为选举是一种产生民主的方式,都认
为选举是产生贵族统治、寡头制的方式,而他们认为寡头制、贵族统治是好东西,所以
他们支持选举。
美国的第105届国会,是最近的国会,既包括众议院也包括参议院。众议院400多人加上
参议院100人,总计500多人。大家看这些人的背景,225人是律师,几乎占了一半,还
有214个人是商界和银行界的人。把这两个加起来已经是众议院所有人的数量。
“同意的后果”,就是通过选举,你好像同意了这批人来治理你,同意的后果是什么?
他说实际上的后果就是让大家心理上产生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好像我做了主,然后把你
应该在其他领域参与的很多的冲劲消磨殆尽,就不用别的方式参与,放弃了其他的民主
参与方式。
http://guancha.cn/html2/50401/2012/05/30/76528.shtml
选举有一种自然的贵族特征...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百度知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 02:36:05 2011, 美东)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韩非的《韩非子》在论述封建君主治国之道方面究竟哪个
水平更高、影响更大?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号称“暴君导师”“邪恶教父”,其著作在西方被称为封建专制
主义的“验尸报告”;韩非的法家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治国思想深得历代君主
推崇。对这两个人,如何进行客观比较呢?
可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虽然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敞开
大门,并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但中国人的辫子却是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开始割掉。尽管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人开始割心中的辫子,但这一过程却尤其的漫长,直到现在仍
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还在争辩要不要学西方的东西,尤其是政治制度。现在观点是无论是
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成果,凡是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我
们都应该大胆的利用。
曾几何时... 阅读全帖 |
|
|
c*c 发帖数: 2397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儒家学说的地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8 22:47:27 2011, 美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4 ·陈宜中·
〔陈宜中,(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员,《思想》杂志编委。研究兴趣在当
代政治哲学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史。——编者〕
袁庾华先生,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946年。7岁随父母迁往河南,在郑州定居。初
中后,到郑州肉联加工厂当工人。文革之初,是该厂第一个造反派。尔后,一直到文革
后期,是河南省造反派的中坚人物。因文革政治问题数次入狱、出狱,最后一次被关了
十多年。1989年初出狱,从事木材生意。1995年起至今,与邵晟东、王宏川共同创立、
经营郑州思想沙龙。在大陆左右派近乎决裂的今日,郑州思想沙龙仍是左右派共用的民
间思想平台。他自许为永远的造反派,旗帜鲜明的毛派。在此访谈中,他多方面肯定毛
泽东,并为文革造反派辩护,同时勾勒出大陆民众社会中的毛派面貌。他呼吁各种思想
趋向的对话交流,共促中国的民主进程。他主张结合程序民主与大民主,停止对文革造
反派、六四分子和法轮功分子的政治迫害,并坚持政府须承担起医疗、教育、住房、养
老等社会保障。
此一访谈于2010年7月17、25日在郑州进行,由陈宜中、张宁提问。经陈宜中编辑
、校对后,由袁庾华先生修订、确认。
一、造反经历
袁庾华(以... 阅读全帖 |
|
a**********m 发帖数: 4280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uthenticsam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土共这个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太他妈傻逼弱者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4 16:51:01 2012, 美东)
这厮这么弱者的话都讲出来, 怎么混上去的啊? 真让人跌破眼镜啊,
居然拿党妈和罗马教廷比, 靠,
这家伙真的蠢的彻底没药可救、 提到冤假错案, 这家伙居然引经据典, 扯起来
冤案不能完全避免, 靠,照这个混帐逻辑, 既然交通事故不能完全避免, 所以不
要千方百计去避免交通事故了?
这个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就是头猪啊
最高法回应办案效率慢:布鲁诺400年后才被平反
中共十八大人民网 [微博] 2012-11-14 07:36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新浪微博人人QQ邮箱开心网34
[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沈德咏简介:沈德咏,男,汉族,1954年2月出生,江西修水
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
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法官。中共十六届...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36 民主精英必读书经典语录
作者:太宗文皇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93d530100vney.html
本文摘录三本著作的语录,分别是《联邦党人文集》、《论美国的民主》和《论民主》。
联邦党人可谓美国的宪法之父。美国宪法的主体部分是由他们制定的。《联邦党人文集
》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理念。现摘录《联邦党人文集》中的一些精彩论述供大家学习
参考。
毕竟是摘录,必然会有一些人以为我在断章取义,歪曲了作者原来的意思。因此我将最
详细的出处罗列出来,这样任何人都能独立自主地在原始资料中查到这些语录,然后检
验我摘录的这些东西是否存在歪曲原义的情况。
以下文字摘自[美]汉密尔顿 杰伊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6月
版,2004年4月印刷
第5页:“明智而热情地支持政府的权能和效率,会被诬蔑为出于爱好专制权力,反对
自由原则。对人民权利的威胁过于谨慎的防范——这通常是理智上的过错,而不是感情
上的过错——却被说成只是托词和诡计,是牺牲公益沽名钓誉的陈腐钓饵。一方面,人
们会忘记,妒忌通常伴随着爱情,自由的崇高热情容易受到狭隘的怀疑精...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7 吕思勉(资料图)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勉文集》之一种)的责任编辑,在细读《九种》之时,时时感叹他读得真细。吕氏“执微”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撰文略加评介,谨表晚辈景仰之情。
当日风气
“四家”之中,“二陈”对新材料之使用最为重视。海宁王国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继而大倡“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开风气之先。又言“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截钉斩铁,与先生平日语气不同,表示对治学要运用新材料这一点的强调。后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成一时名言,风气遂成。而其间新会陈援庵以其《元也里可温考》及《摩尼教入中国考》二文对...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38 王绍光先生的一篇旧文,以理清福特基金会同中情局的关系.
中央情报局是干什么吃的?
《读书》2002年第二期
王绍光
九一一事件与珍珠港事件一样都是没有预警的突然袭击。两个事件凸现出情报工作的重
要性。珍珠港事件前,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情报收集系统。罗斯福总统曾抱怨送到他办
公桌上的情报蔓无头绪,不知所云。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成立“战略服务处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或简称 OSS),负责整合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
。1947年7月,OSS变成了CIA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即大名鼎鼎的“
中央情报局”。
既然叫“情报局”,其基本职能就应该是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各方情报。但中央情
报局在这方面表现似乎差强人意。远的不说,它事先对洛克比空难、九三年的纽约世贸
大厦爆炸案、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美军舰在亚丁港的爆炸案就毫不
知情。这次“911事件”更被一些美国人称之为“情报工作的重大失误”(a colossal
intelligence failure)。为什么中央情报局会表现得如...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21909 | 39 你说的这个目的都是人类自认为的目的。其实达不到。
历史研究是思想史的一部分,每个时代对过去的解读不同,不同的解读就形成了不同思
潮,最后形成了思想史。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解读不同, 同一时代有很多种思潮---
历史学家的研究其实是个人写作,不可能客观,不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那些乾嘉学派考据出来的东西,可能好一点, 客观一点吧。 |
|
m********y 发帖数: 21909 | 40 你说的很有意思,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讨论转型,而你已经高瞻远瞩到了研究转型各种
思潮的层次了。
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客观的历史,历史都是历史学家的个人写作,这个就是历史的魅力
所在,也就是来说历史研究的结果是很主观的东西,他受他所处时代和地区的限制,甚
至包括他的宗教信仰和阶级立场。
如果历史不能排除历史学家的主观立场,那么每个流派都会不同,历史学家是不会自己
去自省你说的那些的角度和高度的,他的存在这些角度和高度基本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 你的质问是一种思想史的考量,为什么这些历史学家会有这样的立场和角度? 为什
么会形成这样的流派?历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下不再是历史研究的主体,而是研究的客体
了。
所以我认为历史学不过就是人类的思想史而已,历史事实在不同阶段不同人群所呈现的
历史面貌不同。 |
|
m********1 发帖数: 368 | 41 我喜欢鉴别、精读一流的书,中外的、经学/史学/政治伦理/法理/哲学的,不拘一格。慢慢注意到文献学的意义,所以碰到一些精通文献学的大家的重要评论,都会明辨然后谨慎去采纳。王子今先生有《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可以作为一般读者看书的指引来用。
与贤兄共勉。如不弃,可互留联系方式,以便交流。
论语,李零先生《丧家狗:我读论语》有两篇导读《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综述文献比较到位,比较了今人注家。目前在读李零先生这本,以及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
《礼记》里面,尤其是《大学》,逻辑推导比较通顺的注家,我至今没有看到,希望诸贤推荐。我看到Jon Elster的An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确切的称为Elster on Marx更妥当一些,写文章和遣词造句的水平非常好,辨析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把dialectical method列为Marx至今还活着的思想中的第一条。我联想到《大学》这篇,于是觉得历代的注家在这点上还不甚完美,因此如果仔细推敲逻辑,有不甚通达... 阅读全帖 |
|
|
c*c 发帖数: 2397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儒家学说的地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8 22:47:27 2011, 美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44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刊登了一组七篇文章,都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篇的。前四
篇正面释读和阐释《保训》,其中廖名春、陈慧的《清华简保训篇释读》反映了一年来
廖名春对《保训》文字的考释新成果。但是该文也存在阐释过度问题,例如将“自靧”
解释成周文王“自演”,即对临终遗命 “打腹稿”,让人难以置信。
连劭名《战国简保训与古代思想》、黄人二《战国简保训通解——兼谈其在中国经学史
上“道统说”的地位》、梁立勇《保训的“中”与“中庸”》对《保训》在中国思想史
的地位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后面三篇是质疑《保训》真伪的文章,分别是姜广辉《保训疑伪新证五则》、李存山《
试评清华简保训篇中的“阴阳”》、丁进《清华简保训献疑》。姜广辉这次又提出五点
,怀疑第二简残缺是作伪者有意为之;从写作学发展史角度指出《保训》不应该出现心
理活动描写;指出《保训》过分夸张“中”的地位,将由帝传中变成了得“中”即得“
帝”,思想史上前所未有;从汉语语法角度看,“日不足,惟宿不详”中“惟”字用在
句中,属于“仿古”用法;从历史史实角度看,文中过分宣扬“中”,与文王、武王行
事作风不相符。
李存山文章考察了“阴阳”一词的演...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45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刊登了一组七篇文章,都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篇的。前四
篇正面释读和阐释《保训》,其中廖名春、陈慧的《清华简保训篇释读》反映了一年来
廖名春对《保训》文字的考释新成果。但是该文也存在阐释过度问题,例如将“自靧”
解释成周文王“自演”,即对临终遗命 “打腹稿”,让人难以置信。
连劭名《战国简保训与古代思想》、黄人二《战国简保训通解——兼谈其在中国经学史
上“道统说”的地位》、梁立勇《保训的“中”与“中庸”》对《保训》在中国思想史
的地位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后面三篇是质疑《保训》真伪的文章,分别是姜广辉《保训疑伪新证五则》、李存山《
试评清华简保训篇中的“阴阳”》、丁进《清华简保训献疑》。姜广辉这次又提出五点
,怀疑第二简残缺是作伪者有意为之;从写作学发展史角度指出《保训》不应该出现心
理活动描写;指出《保训》过分夸张“中”的地位,将由帝传中变成了得“中”即得“
帝”,思想史上前所未有;从汉语语法角度看,“日不足,惟宿不详”中“惟”字用在
句中,属于“仿古”用法;从历史史实角度看,文中过分宣扬“中”,与文王、武王行
事作风不相符。
李存山文章考察了“阴阳”一词的演...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22804 | 46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秦晖
晚清的儒者学习西方,与西方在国人中的道德形象有关,这个形象,决不仅仅是个“船
坚炮利”的强者,所谓的“西洋国政民风之美”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富国强兵的功利
主义反而只是次要的或者是顺带的动机,所谓“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并不是因为三
千年来没有打过败仗或败得这么惨,而是因为那时的儒者以为西方实现了“三代”的理
想,导致几千年来第一次对自己的道统产生了怀疑
从“差异原则”理解儒家
最近,儒学、国学的传统话题很热闹,但是,我们在用语言来表述某种意思的时候,经
常有所谓的符号和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语义分析的研究表明,语言
解释的空间是无限的,同样的话语可以表达很多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比如同
样是谈儒学的人,这之间的差别可能非常之大,这就是索绪尔讲的“任意原则”。如果
是这样,语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索绪尔提出语言的表达还有另外一个规定,就是“差异原则”,通俗地讲,就是指一
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往往是要通过我们借助这句话去针对什么来体现的。用我的语言
来讲,就是说我们讲某一套话语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假想敌,我们这个话语真正的意思
是通过我们要...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3219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mmamish (sammamis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你们中学时每个班上都有一个“教授”, 后来去哪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0 16:43:58 2014, 美东)
多年求学的经历让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每所学校的每个班里几乎都有那
么一两个被人戏称为“教授”的学生。
这种学生相对于班上其它同学来说,往往很有思想,要么喜欢历史,要么喜欢政治
,要么喜欢文学,经常关注时政,喜欢动手去查阅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满足
感,每每总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比任课老师知道的还多,班上同学每每有这方面的问题
总是喜欢向他请教,而他往往也能自圆其说,成为同学眼中类似于教授、思想家那种人
。 小学里面,这种现象还不明显,难以看出来,顶多在个别学生
身上能够看到这种发展趋向,毕竟彼时大家年龄都还小,而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形成是
需要时间的。初中时期,开始初见端倪,其中初一初二不好说,但是初三班级中,肯定
有一些班级已经出现这种学生。
有一天晚上,一个邻居的孩子跟我说起他读初三时...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48 你看的书太少。你看的所谓讲人文的西方历史,肯定是现代西方人写的。古代西方人写
的历史99%都是围绕人物和事件。
中国古代的史书除了你熟悉的正史和编年史,还有专题史,比如明末清初黄宗羲写的《
宋元学案》就是一部宋元思想史。
现代中国人写的历史更是各种各样,无所不包。有综合性的,有一套叫《中国全史》,
共100册,每个朝代分十个专题写: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宗教、习俗、科技、教
育、文学、艺术。其他各种专题史更是数不胜数,任继愈主编的一套中国文化史丛书
100册,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技史20多册。经济史,人口史,移民史,民族史,行政区
划史,思想史,法制史,政治制度史等等等等,都有多卷本大部头,看都看不过来。 |
|
发帖数: 1 | 49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54 | 50 第一位,老子西去
你了解老子出关之谜吗?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以经国济
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中
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古代圣人之一,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其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
几千年,尤其是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其在道教神
话传说中更是太上老君。但是,其在函谷关创作完道德经之后,就骑青牛出关,一路西
去,从此不知去向。
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博学多才。孔子周
游列国时曾到洛邑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说的“孔子问礼”。
老子观盩厔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风景异常优美,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
遗址即今存的楼观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楼观台八公里的西楼观,故有学者将此地定为
道教的发源地。
另一类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继续西行,再往后就音信全无。有人说老子出散关
,经流沙奔印度去...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