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思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冯小刚继《我不是潘金莲》之后要拍新片《芳华》,日前他在朋友圈发出了招募演员的启事,从启事透露的要求看,《芳华》的主角应该与音乐有关,因为启事中提到,“具有专业演唱水平”,“民歌,会弹钢琴,美声均可”,同时也提出了基本的报名条件,“整过容的免谈,流行歌手免谈”。
有网友称这则招聘启事“太严苛”。受角色要求限制,具有专业演唱水平而且相貌出众,这已经将大多数演员拒之门外,再加上“两个免谈”,整个娱乐圈符合这个标准的几乎没有。不过,就冯小刚招聘启事的行文风格来看,似乎也没打算在娱乐圈寻找角色,而是有意扩大范围,在非知名表演者当中,来挖掘一枚新的“冯女郎”。
有网友说冯小刚曾在多个场合炮轰明星整容,但搜索了半天,很难找到相关的文字或影像记录。按通常规律,一名演员整容与否,并不应成为其获得角色的主要衡量标准,有演技就成。而且,整没整过容,整得多与少,都是没法确认的事情。所以,这次冯导不过是又个性了一把,借招募演员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要求。
镜头是具有欺骗性的,整容也是有欺骗性的,两者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是为了给观众制造“美”。但如果一位导演坚持认为,整容就不配出演一部电影,自然有他自己的理由,这些理由可...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2
杨丽娟,甘肃兰州人,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追星。
杨丽娟最终拒绝了我的深度采访,但默许我将她这几天的经历发表成文字。我尊重她的意愿。
很多人应该记得杨丽娟和她的父亲杨勤冀。10年前的3月26日,因为女儿杨丽娟没能单独见上刘德华,杨勤冀在香港投海自尽。此前为了助女追星,这位父亲卖房、举债,甚至企图卖肾。
这场悲剧为杨丽娟打下一个几乎不可能磨灭的烙印——她成了那个为了追星,害死父亲的人。
时隔多年,每每诞生新的狂热粉丝,杨丽娟这个名字总会出现,被人拿出来比较一番。她曾经上过两回电视,以脱胎换骨的励志姿态劝解人们,要理智追星。但在网络舆论中,她依然摆脱不了疯狂、偏执的标签。
杨丽娟的人物形象一直模糊,她的精神世界始终是谜。直到我见到杨丽娟,在几十个小时里,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她:有善良、纠结,有热忱、胆怯,也有醒悟和执拗。
可以肯定的是,这十年绝非易事。她和母亲搬了许多次家,也曾捱过“一天崩溃数次”的日子。所幸,她没有放弃找回生活的能力和尊严。
教会是她获取精神抚慰的途径之一。现在的她能够拥有口中所说的“喜乐”,也能笑——我曾看过她在教会活动时被拍下的一些照片,照片里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已经忘了是从哪一年开始,自己已不再庆祝“来美国N周年纪念日”了,大约是因为上学、工作,以及边工作边上学,这一页一页的人生经历逐渐进入快进模式,我只能用不去计算日子来假装自己依然青春。
我为自己做的另外一件事,是努力做一个粗人来避免内心过于敏感。由于目前为止两件事都做得不错,我得以粗糙而青春地活着。
然而某天,大学校友微信群里,几位热心同学讨论起组织入学N周年聚会,彻底打破了我的结界,因为他们明目张胆地写出了N的赋值——20。
是的,从我误入“21世纪新兴科学领域”,美漂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工,20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切,都始于大二时的一张报纸。
1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理想,我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已经没了。
我的第一个理想是成为一个农民,那样我就可以在地里种玉米和土豆给自己吃。
第二个理想是成为一个歌星,因为我当时迷上了郭富城,只有和他成为同事才能有传绯闻的可能,可是后来我发现他喜欢网红并且很抠门,这个理想就算是破灭了吧。
再后来,身为一个学场浪子的我因至今也没想明白的神秘原因考上了北大,也没再有什么其他的理想。
我还能追求点什么呢?大学时,最向往的生活无非就是毕业了能找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反思:是谁逼走了胡歌?
这两个月来胡歌虽然不在娱乐圈,可娱乐圈里却都是关于他的新闻。胡歌大有人不在江湖,江湖上却都是传说之意。低调回国拍个广告,也因为头发发色上了热搜。早在今年一月份就有媒体称胡歌将要赴美留学,可是消息的确实性不得而知。直到二月份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上胡歌赴美留学的消息才最终得以确实。老胡自《琅琊榜》之后被打上金身,一举一动都被媒体盯得死死,出国进修这么大件事,怎么可能放过?
胡歌早在2005年《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一角已经深入人心,而后在央视播出的穿越剧《神话》又让人们对胡歌多了一些认识,而真正把胡歌推到顶峰的是《琅琊榜》和《伪装者》这两部电视剧。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剧大火把他逼向了一个角落。
影视剧作一旦火了,所有媒体开始争相报道,各种文章、图片、视频铺面而来,就比如《人民的名义》达康书记蹿火,连表情包也花样百出。演员火了,各种赞美之词数不尽数,演员也是人,辛辛苦苦认认真真拍戏十几载终于得到观众的认可,怎么能不欢喜,溢美之词之下又难免会迷失。商演来了、广告来了,综艺节目的邀请也接踵而至。时间被排的满满的,甚至看剧本、看作品的时间也所剩无几。
放慢一些脚步,追求更好的影视剧作品质。可能是在...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欺骗了整个中国
文/xiejk2003
鲁迅,一个被神话了的逝者。在历史思维开放的今天,有必要我来剥开鲁迅身上那些伪
善的外衣。也许我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批判,也许是因为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佛教内研究
方面的,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上个世纪,中国最虚伪的文人,可以说鲁迅当之
无愧。他不仅是伪善的,而且是险恶的。鲁迅是中国最媚日一个文人,他的很多行为放
在独立于文学等条件下——从国家安危民族团结抗日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最大的民族敌
人、最典型的汉奸无疑。每次国家有难,他首先想到的是往租界日本人家里躲,这都是
有据可查的。
作家李长之在其专著《鲁迅批判》中描述的一样,鲁迅在灵魂深处“粗疏、枯燥、荒凉
、黑暗、脆弱、多疑、善怒”。但是该书中对鲁迅的精神分析仍不够深入、全面。抑郁
症患者的人格特征饿共同特点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他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
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软弱等。这类人格特征可视为本病的温床,尽管不能说具
有上述人格特点的必然发展为抑郁症,但临床所见抑郁症患者,一般都具有上述抑郁人
格特点。鲁迅先生的文章,反映他是一个至少高度的抑郁症病人。鲁迅常常是悲观甚至
绝望的。
毛XX曾经高度
S*******C
发帖数: 7325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市面上历史书的常见大错误
没有论据 只有观点。
一个简单的问题望阁下仔细思虑之,莫入羊肠小道:
清所谓文化发达哪里来的?文化发达否当横向比较,而非纵向比较。汉唐宋明在的文化
科技在同时期也算领先世界的。清朝呢?还比什么金石、术数。牛顿的微积分都出来了
吧?不客气地说,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碌碌之见尔。
m******r
发帖数: 435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战役
3)曹丕的先知先觉
陆逊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家,到最后一刻之前,身旁的诸将还没明白陆逊的真实意图
,更别说刘备方面了。但是据说曹丕对夷陵的结果有先知先觉,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
曹丕本人好像没怎么打过有名的大仗,但跟着曹操和周围的将领们耳闻目染,知道一些
兵家常识是可能的。他的评论似乎也不算太离谱,但是据此认定刘备军事弱智,“不晓
兵”就不妥当了。
"苞原隰险阻"不能为军, 但是看看夷陵一带的地形,刘备上哪能找到一个非这类的地方
去。何况教科书是死的,之前在汉中刘备不也是在这类的地方上和夏侯渊斗了一年,最终
整死了对方。
刘备修七百里营也是没办法,万一敌人渗透到三峡一带,随便占个山头打个阻击,或者
往江里扔个石头砸个船啥的,也是要命。而且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在修七百里营之
前双方已经展开渗透与反渗透的战斗了。
总之,就是因为刘备水军不强,否则的话,大军直接开到南郡城下,就地展开,岂不是好
。这支水军最后被隔离在北岸,没能支援南岸的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比一下,陆逊对刘备则比较重视,他说:"备是猾虏,更...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881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松龄反奉 24
滦州军事会议的详情,各人记述中只有地点是一致的,就是滦州当时一个火柴公司,在
滦州火车站附近(极少数人回忆说是在火车上,但看与会高官人数,当不可能),其它
方面就都非常含混矛盾了。比如与会者范围,有说校级以上军官的,有说团级以上军官
的,有说上校级以上军官的(后二者倒不一定矛盾,当时奉军一般团级皆上校)。滦州
会议上抓扣人员,有说四个的,有说五个的,还有说六个的,都举出了姓名,还有在别
人手稿上加眉批反驳的,也有在刊行回忆中作注反驳的。尤其是时间问题,记述非常不
一致。俺这里先给出两个日期,一个是很多历史书中的:11月23日;一个是少数回忆者
指出的、俺自己也同意的:11月20日。俺按照自己辨析结果叙述故事。这个日期并非不
重要,其意义及辨析过程容后说明,先说会议情况。
11月20日郭松龄预先布置,让他的副官处长高纪毅带兵(宋九龄说是他部队一个营交给
了高纪毅指挥)严密包围会场,会场内由他的卫队(教导队学兵队员)负责,该队每人
身背驳壳枪,持德制伯格曼冲锋枪,威风凛凛。下午或傍晚时分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
,他妻子韩淑秀也到场。郭开场先说,民国以来,连年内战,误国误民,吾辈军人,实
在苦...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生的这段话果然是人生至理。
毛泽东生于1893年,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的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
9岁入私塾,读私塾几年,他除了读经书外,“一有机会就会吞咽一切所能找到的东西
”,如《精忠传》、《水浒传》、《隋唐嘉话》,《...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429
10

索性贴一个谥法版本,从最好到最坏。160多个。景排第九。你自己算算它是好,是中
还是坏。

经天纬地 勤学好问 修德来远 慈惠爱民
忠信接礼 愍民惠礼 道德博闻 锡民爵位
刚柔相济 修治班制 敏而好学 施而中礼

克定戡乱 刚强直礼 保大定功 夸志多穷
刚强以顺 辟德斥境 折冲御侮 刑民多服 威强敌德

礼乐明具 持盈守满 遂物之美 通远强立 安民立政

安乐抚民 温柔好乐 渊源流通 令民安乐

聪明睿智 向惠好德 智质有理

温柔贤善 柔克有光

体仁长民 行义说民 道德纯一 思能辨众 立建国都 立义行德

法度大明 敬慎高明 出言有文

由义而济 布义行刚 耆意大图

施而不私 善闻周达 诚意见外 圣善周闻

照临四方 任贤致远 独见先识 谮愬不行 察色见情 招集殊异

明德有功 圣闻昭达 容仪恭美 昭德有劳

内外宾服

尊贤敬让 执事坚固 治典不易 爱民悌长 执礼御宾 责难于君 芘亲之阙 尊
贤让美 既过能改 正德美俗

严敬临民 威而不猛 履正志和

赏善罚恶 博闻多见 行善可纪

应事有功

守礼执义

执一不违

物至能应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02:23:47 2011, 美东)
叶行昆
内容提要:春秋、战国之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转型期,诸子百
家均为未来社会新的制度安排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创设的“礼制”思
想可谓不同凡响,“从经济思想上看,荀况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也集了先秦各家
的大成。他是我国第一个从总体上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的思想家。”荀子所
设计的“礼制”思想,为后来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理论依据,其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以为,荀子的“礼制”思想既是“荀学”的核心,
又是其经济思想的基石,更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制度思想。
关键词:荀子、 “礼制”思想、 制度安排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即是封建领主制瓦解和封建地
主制确立的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西周社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260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时起义什么的哪里来的钱?
我说的开头这段:
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
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
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
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我感觉很可能是刘备他们把人家劫持了。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于是商人只能给保
护费了。
好像后来刘备给他们追封了个什么封号,也不算忘本。
S*******C
发帖数: 7325
13
☆─────────────────────────────────────☆
lacri (lacri) 于 (Mon Oct 4 10:30:50 2010, 美东) 提到:
本来大波无故封我我不想在这里发言了,但看到那个大坑就不得不说几句。
一些ID有很多常识性错误,估计都是看市面上畅销书看的,或是看了某个学者的著作
就以为真相在握了。
清,篡改历史,压制汉人,都是证据确凿的,但文化落后却不好说,清代确实是集中国
学问之大成的时期,名家辈出,像考据训诂的进展和发达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
前面几个朝代加起来也比不上的,清诗宗宋,比明高了一个档次。而金石,术数,医药
等方面的研究整理也是值得称道的。以上的细节都可以google。
清代皇帝权力大是封建社会空前的,但历史愈发展,皇帝权力越大,后来的朝代的皇帝
专权总是比前面大,这也就反面证明了明朝并不是所谓的什么民主萌芽。明朝国初时朱
元璋就废了宰相,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朝臣可以当庭脱了裤子打板子,皇帝权力无限
大。有人不知看了啥老jw张居正,实在不知道,张居正的权和太监的权都是皇帝给的
,本质上都是皇帝的,想收回去就收...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4
☆─────────────────────────────────────☆
StationCC (Test) 于 (Fri Oct 22 06:18:54 2010, 美东) 提到: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从现在看应该都是很重要的吧,一个曹操和袁绍的决战,对北方局势影响甚大;一个是
孙刘两家成功击溃曹操,为三分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不完全;夷陵之战则使蜀
汉元气大伤,再无伐吴的举动,算真正奠定三分天下。
不过这几次战役,我觉得偶然性都很大,不知道这种偶然不是必然的。官渡之战若无许
攸来降,曹操粮草不够一月之用,曹操必败,所以许攸的投降很重要,这个太偶然了;
赤壁之战若不是曹军舰船相连,周瑜哪里有用火攻的机会?这个也太偶然了;夷陵之战
刘备的失利也有偶性。
或许也是必然?袁绍不知人善任,“见小利而亡命,做大事而惜身”,失人心;曹操北
方士兵不习水性、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不过所谓习水性也只是渡过长江而已,不知曹操
为何不从陆上取之;刘备缺乏人才?
我总觉得三国中三个较为重要的战役偶然性很大,或许是天数吧。
☆─────────────────────────────...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15
南方周末长篇巨献:共和国总理朱镕基
2003年3月8日
目录
传奇身世
自幼失双亲 凄孤中度童年
求学生涯
中学时代:能背圆周率到100位的沉默少年
朱镕基和他的同学们:历经曲折坎坷始终心不能忘
负笈清华:“误入歧途”的学生会主席
朱镕基的清华情缘:十七年院长生涯永远的清华人
跌宕年代
朱镕基的跌宕年代:20年“右派”培养浓厚平民情结
朱镕基步入“高层”:幸遇伯乐不改直言本色
从右派到总理朱镕基“破格”晋升的“根据”
上海施政
甲肝没病死人 倒把市长快累死了
铁腕治吏: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布衣市长:从不刻意掩饰感情是人性化的政治家
魅力市长:妙语连珠对“外”从不遮“丑”
浦东拓殖:12年走过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
“皇甫平”事件破除思想僵滞 支持者正是朱镕基
副总理时期
副总理时期:“朱老板”是一个真正懂经济的
朱镕基的1994改革年:“经济沙皇”捅了马蜂窝
朱镕基领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政策全面转向
总理时期
新任总理以悲壮开场:“我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惨烈图景决心排雷
闯两大雷区:一是国企改革一是机构改革
朱镕基: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
朱镕基的“入...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16
台湾解严前后的文化记忆
民间思想解放和思乡的浪潮,不停地拍打着蒋经国垂暮之年的海岸,他终于在蒋家执政
的最后时刻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打开了民主改革之门。1987年7月15日台湾解除了长
达38年的戒严;11月2日开放了返乡探亲。而次年1月1日开放报禁和党禁,离他辞世只
有12天。
1949年,中国“忽值山河改”之际,刘季伦的外祖父“根株浮沧海”,在台湾找到了一
个报社的编辑工作。于是托人返乡,将两个女儿陆白烈与陆和珍,接往台湾读书。但不
久老先生即因政治原因被捕。十来岁的陆白烈只好休学,在台北街头摆了个小吃摊,赚
取一点薄利,为父亲送牢饭。当时台湾文网越密,收藏中国左翼文学的书籍,有可能惹
祸。所以陆白烈把家中从大陆带来的30年代文学书籍偷偷烧掉了。但实在舍不得,还是
藏起了两本书。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她的孩子刘季伦,已经十来岁了,才在家中的密柜里,发现了
两本书《月芽儿》与《骆驼祥子》,他好奇地取出其中一本《骆驼祥子》读起来。作者
是1949年12月从美国回到中国大陆的作家老舍,这两本书都是他在1935年和1936年完成
的,换言之,这两本书都是他在 1949年以前完成的。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目录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二.还原“毛岸英之死”的经过
三.答疑
四.劝说篇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讨论关于“毛岸英之死”的问题,我的原则是就事论事,只讲事实和道理,绝不对
人,更不会去指责人、骂人、侮辱人。所以在上篇发言中,我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批驳
某人的观点、论据,只是心平气和地说说我知道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分析推理,因为实在
没必要为一件六十年前的“陈年老帐”闹得大家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更何况此
事的当事人和见证人都是父亲多年的老战友,都是我敬重的前辈。
但是,有一篇在网上被称为“最正宗”、“最权威”、“最真实”、署名“成普”
的回忆录,确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了。因为“成普”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之一,因为
他的“回忆录”纰漏实在太多,让人产生太多的疑问,很多东西它不仅不能说清真相,
还对人们产生误导,使问题的讨论陷入混沌之中,无以休止。了。
我看了成普前辈的简历,他不仅是我们的湖南老乡,而且和父亲的经历非常相似,
都是在延安参加革命,进入军委一局,都是在志司任作战处副处长,这更增加了我的亲
切感,也更让我不忍心对“他的”回忆说三道四。
思虑再三,为了真实...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18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19
一九四九年春,抢运国库黄金前后,蒋介石父子和国民政府官员之间函札、电报交驰,
从函电内文中,可以大致了解自大陆迁运台湾的金钞具体数目究竟有多少。
四月,徐堪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后不久,呈给蒋介石一份机密报告,惶惑不安的
徐堪一则说明国民政府财政艰困之情况,同时也交代了国库黄金存量,这份国库黄金存
量,截止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谨呈者。职奉命接长财政,并兼管国行,自维才干任重,深惧引胜,乃荷谆谆勖勉
,只得遵命接任。数日以来,朝夕思虑,并就当前库存情形,及目前急需支付军政款项
,暨整理税收可能之结果,详加检讨,实觉左支右绌,其困难实超出想象之外。谨缕陈
于后:
一、目前中央银行库存情形,依据央行本月二十四日编制各地金银存量表,计:
黄金 3,829,174.73市两
白银 25,215,751.24市两
银元 3,165,020.94元
其次为外汇,截至本月二十日止计有:
美金 12,012,268元
英金 2,650,707镑
港币 13,916,688元
印币 14,466,177罗比
以上四项外币,其中港币部分,近已大部支拨,所余无几;英金部分,已动用数十
万镑;美金部分...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0
我第一次看觉得是猥琐,第二次看觉得不是猥琐,而是思虑周密谋定而后动。毕竟老毛
只要在地图上画个圈,指挥百万大军的方方面面都得林总具体实施。一旦决心下定,林
总是很果断地,一句“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豪气霸气尽显。
g****t
发帖数: 31659
21
中国的政治落后,到满清末年,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这儿说的是非常狭义的"政治",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管理之类的.)
同样一个topic,例如对党争问题的处理,
对比下满清时期的历史著作,以及<联邦党人文集>.
相比于后者的思虑深远,创制机巧.前者就跟小孩子撒尿河泥差不多.
但如大家所知,中国并不是从上古代开始政治就落后的.
问题:
1.中国政治史什么时候开始落后的呢?
2.是不是一定先要有正确的或者先进的哲学理念,人文关怀,才能够导致
先进的具体政治措置?
t*n
发帖数: 14458
22
说个花絮,剿灭了噶尔家族的青年赞普器弩悉弄也没再活多久,5年后在攻打南诏的战
场上身亡,部下只抢回了一条大腿送还吐蕃,交给王太后墀玛类。
继续跟着噶尔的话题说。钦陵名震天下,就连用兵如神的裴行俭都不愿意在他鼎盛时期
过来单挑。要知道裴行俭尽得苏定方真传,是出将入相的高人。--裴行俭是传说中的
“儒将”代表,回头单独写写他。
不过我唐却有两位名将面对钦陵大军丝毫不落下风,巧合的是这两位都是少数民族,更
巧的是他们都来自白山黑水之间,而且他们都获得过燕国公的爵位,连上前面的张说,
本帖中已经仨燕国公了。
一位是黑齿常之,来自百济
一位是李谨行,来自靺鞨
这得先从古代打仗的习惯说起。古代当兵的木有啥保家卫国的高觉悟,基本都是为了吃
饭,以及吃饭的高级版本:功名但在马上取。除了少数牛人比如薛仁贵 那样的,能从
大头兵做到当世名将,大多数都为了军饷。南北朝时代建立,到隋唐完善的府兵制,也
是得给人家田才行得通。甭说古代了,我朝太祖能打下天下,靠 的也不是远大的共产
主义理想,而是“打土豪,分田地”。
除了军饷这点死工资,奖金就是打胜仗之后的战利品。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抢掠,对敌
方军人和平民的大肆...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4
周***震惊世界的一张照片 非顶莫入
题目是开个玩笑的啦
一、 也算一种角度
64年底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本朝太祖正按他习惯的风格在那里海宽天空,不成
想被某储君的插话打断。
台上互相插话本属正常,我们从当年类似会议记录里可以多次看到,但这次插话却有些
刷屏性质了------一插到底,以至太祖终至当天会议结束都没再捞着说话的机会 。翌
日,恼怒异常的太祖拍出二个小本本,一曰党章,二曰宪法,宣称无论按那 一个,都
有说话的权利 。
这一段公案应当发生在***(录音)事件之后, 或者被认为太祖与某储君之间矛盾
爆发的导火线, 或者作为二者冲突的起因,各有各的证据 。
提这事是因为有网友作如此评价ㄌ妫爸皇悄贸隽礁鲂”颈究挂槎裕
ㄔ叭绱?---引者注),此时(某储君)盘根错节已经形成,动不了了 。后来胡同志
不把伍同志放在眼里,才顷刻间土崩瓦解” 。哪谁啊?不把他放眼里就下如此狠手?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胡同志”及“伍同志”所指为胡服与伍豪,是一种网上最时
尚的称法,据说直呼姓名 或者职务都是落伍的表现了,类似的还有“育同志(林育蓉
)”、“润同志”,至于为什么没有从李德胜、...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刘禅向邓艾投降
,共历年四十九.
钟会待姜维等甚厚,发还他们原平的印号节盖,钟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并对长史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
不久,钟会与邓艾争功,陷害邓艾,魏元景五年(264年)正月,钟会抵达成都,将
邓艾押往洛阳。钟会心存异志,姜维看得很清楚。便想借钟会构成魏国的内乱,然后伺
机复国。便对钟会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
,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
邪!”钟会道:“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姜维心领神会,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资治通鉴·卷第
七十八》)。从此两人感情越发好起来。
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远征军,遂密谋反叛。钟会想让姜维
率兵五万为先锋出斜谷,自领大军随后,前往洛阳争夺天下。但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
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
会措手不及。...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
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
志,悔之无及”(《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六》)。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去世,姜维得行其志。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
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
(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
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
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泄,司马师杀李
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六月,姜
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
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姜维率军继
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
(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刘禅向邓艾投降
,共历年四十九.
钟会待姜维等甚厚,发还他们原平的印号节盖,钟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并对长史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
不久,钟会与邓艾争功,陷害邓艾,魏元景五年(264年)正月,钟会抵达成都,将
邓艾押往洛阳。钟会心存异志,姜维看得很清楚。便想借钟会构成魏国的内乱,然后伺
机复国。便对钟会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
,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
邪!”钟会道:“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姜维心领神会,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资治通鉴·卷第
七十八》)。从此两人感情越发好起来。
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远征军,遂密谋反叛。钟会想让姜维
率兵五万为先锋出斜谷,自领大军随后,前往洛阳争夺天下。但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
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
会措手不及。...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吊诡的1644年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796
罗慰年
1644年,是吊诡的一年。
明朝在这一年灭亡。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入京,推翻大明,明思宗在煤山自縊。
李自成在这一年败退北京。5月27日,吴三桂从山海關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清朝军队
驱逐出北京。
它又是大清定都北京的一年。6月5日,多尔衮攻佔北京。 9月20日,清顺治帝驾马车由
盛京出发,迁都北京。 10月30日,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是为清顺治元年。
李自成在北京只呆了很短的时间,有人归因于这年北京的鼠疫。关于这个观点,可看《
鼠疫——满清取代大明的真正原因》一文和榨菜肉丝的新浪博客《1644年北方鼠疫对历
史的巨大影响》。
这一年的农历是甲申年,是个猴年。300年后的1944年,也是个甲申年。那一年,延安
从上到下,洋溢着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气。舔菊“历史学家”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
》这本书,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进京后怎么才不重蹈李自成的覆
辙。
流行的说法是,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声色犬马,导致北京不守。这个“历史教训”,最为
... 阅读全帖
i***z
发帖数: 7508
29
靠, 还有勤劳智慧, 天性淳朴而思虑深远; 勇气无畏而理性平和; 。。。
c***h
发帖数: 1862
30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 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
并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
日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 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2
四:元首的决断
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动荡不安,前两节的故事应该已经让读者老爷您有了充分的体会。十
九世纪的美国西班牙史学者亨利∙考皮(Henry Coppée)曾经打过这样一个形象
的比方:大迁徙时代的日耳曼部落就好象从山顶一路跑步冲下来的人一样,自己想停都
停不住,直到跑到了平地上,或者一头撞上一颗大石头才稀里糊涂的停了下来。考察各
族漫长的迁徙路线,后世读者会感到奇怪,明明他们有时候已经找到能够安家落户的富
庶土地,为什么还要习惯性的再次踏上旅途?对此笔者有这样一个解释。
蛮族们虽然在罗马帝国境内吃他娘,穿他娘,抢钱抢粮抢女人,但他们一直以来都艳羡
着罗马的文明和制度。此时的罗马帝国虽然看上去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但是日耳曼人还
暂时没有一下子取代她完全自己立国的能力。这个崇尚武力,轻视生产的种族对于建立
政府,建立官僚体系,建立文明社会的管理制度毫无经验。每当他们吃饱喝足奸毕杀完
之后,面对着冒烟的废墟和散落的尸体,自己心里却着了慌:接下来该怎么办?有见识
的部落领袖明白,他们必须寻求和罗马人和平共处的方式。光杀是杀不完的,杀光了谁
来养活他们?经过思考之后,所有的部落领袖不...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3
四:元首的决断
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动荡不安,前两节的故事应该已经让读者老爷您有了充分的体会。十
九世纪的美国西班牙史学者亨利∙考皮(Henry Coppée)曾经打过这样一个形象
的比方:大迁徙时代的日耳曼部落就好象从山顶一路跑步冲下来的人一样,自己想停都
停不住,直到跑到了平地上,或者一头撞上一颗大石头才稀里糊涂的停了下来。考察各
族漫长的迁徙路线,后世读者会感到奇怪,明明他们有时候已经找到能够安家落户的富
庶土地,为什么还要习惯性的再次踏上旅途?对此笔者有这样一个解释。
蛮族们虽然在罗马帝国境内吃他娘,穿他娘,抢钱抢粮抢女人,但他们一直以来都艳羡
着罗马的文明和制度。此时的罗马帝国虽然看上去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但是日耳曼人还
暂时没有一下子取代她完全自己立国的能力。这个崇尚武力,轻视生产的种族对于建立
政府,建立官僚体系,建立文明社会的管理制度毫无经验。每当他们吃饱喝足奸毕杀完
之后,面对着冒烟的废墟和散落的尸体,自己心里却着了慌:接下来该怎么办?有见识
的部落领袖明白,他们必须寻求和罗马人和平共处的方式。光杀是杀不完的,杀光了谁
来养活他们?经过思考之后,所有的部落领袖不...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4
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当年笔下的“抗日铁汉”汤恩伯
当年的《大公报》名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范长江先生,在
1937年写了一篇《南口碟血记》。他在文中动情地写道:“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
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
拼在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
“抗日铁汉”的美誉,汤恩伯应该当之无愧。因为在南口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中,汤恩
伯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
誓死守南口一寸山河一寸血
南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可进占察哈尔,威逼绥远,遥抚大西北之侧背;往南,
则可直下晋北,夺取入晋通道。南口,真可谓扼察、绥、晋之咽喉;其得失,系三省之
安危。
蒋介石对控扼南口高度重视。他思虑再三,决定任命汤恩伯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防守南口,傅作义、刘汝明分别担任第七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以利协同作战,并
调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北上增援南口。汤部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攻,内外夹击,重创日
寇。蒋介石要求汤恩伯:“无论如何艰难,必须死守至少8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
8月3日,汤部13军先头部队89师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5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36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许多评
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航天事
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发表的
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有涉及
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两弹一
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需要,
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为繁忙
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热议
”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尤其
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个时
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互动
?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历史
的高度回答这些问题,除...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37
做几个理想化的假设(类似于文明系列):
1.所有文明/文化/国家都是同时起源的,从不同地点;不存在“凭空出现”的文明(比
如美国),所有凭空出现的文明都是从其它文明继承而来的、延续的(美国延续英国);
2.假设一开始只有首都,所有文明向外扩展,直到相遇;
再有几个我认为是真实的、永恒的真理:
1. 先进和落后是可以随时转换变化的,比较先进和落后,要指定具体年份、时间;
2. 先进和落后的判断,要看总体分数(政治、人口、影响力、文化、科技、生产、扩张
),不是某一方面;
3. 所有文明都是扩张的,军事、领土或是文化、经济上;不存在内敛的文明,只有扩
张无效、无法继续扩张的文明;
所以我个人认为,
1. 入侵者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先进文明。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个文明相碰撞时,先发
现对方、先找到宣战理由、先有计划向对方扩张的文明,无疑是思虑更多、考虑(情报
)更完全、更有实力和雄心、敢冒更大风险的文明,所以必然是先进方。
举例:西班牙征服美洲;美国西进运动;美墨战争;丰臣秀吉征朝;后金征服明等;
2. 先进并不是感性的、容易理解的。这个是所有缺乏逻辑教育的某些人所犯的错误。
尤其是历史上,有人...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钱锺书:吴晗不值得同情 整起人来无情得很
大中小2015-04-11 23:28:06
多维历史
1950年代的反右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劫难的开始,直至文革打倒顶峰,无数知识分子
被打倒,惨死他乡。在钱锺书看来,知识分子被打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沦丧,
知识分子间的相互出卖。今天你打倒我,明天我打倒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信
任。在谈到吴晗的悲惨命运时,钱锺书颇有些戏虐地说“吴晗在1957年‘反右’时期整
起别人来不也一样地无情得很吗?”。本文选自《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7日,作者
钱之俊,原名《钱钟书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左二)到北京师范学院视察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
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等公民,仰洋人鼻息。我们爱祖
国的语言文化,也不愿用外文创作,所以在世局嬗变之际选择留下。谣言传说共产党要
‘杀四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凭常情可以否定,或只算我们‘短命死矣’,不愿离
开父母之邦。这是实话实说。”“我们发现新中国并不像反苏小说中所说的。我们既...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堕胎(转载)
清朝光绪初年的一天,慈禧太后忽然身体不适,经常想呕吐,却又吐不出来。光绪皇帝
知道后,急忙命王御医去为太后诊治。谁知王御医给太后把过脉后,却对太后说:“老
佛爷凤体健康,并无微恙。”慈禧一听,立刻生气地说:“怎么?照你这么说,是哀家
没病装病了?”王御医立刻跪下说:“请老佛爷息怒,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奴才因才疏
学浅,孤陋寡闻,的确没有诊出什么毛病,还请老佛爷恕罪。”
慈禧悻悻地说:“好了,白养了你这样的酒囊饭袋,你退下吧。”王御医一听,如获大
赦一般,急忙谢恩退出,他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此后,光绪又叫来了几名御医一起为慈禧会诊,但御医们把过脉后,全都面面相觑,目
瞪口呆。光绪问:“老佛爷的凤体怎么样?得的什么病?”可御医们噤若寒蝉,谁也不
敢说话。光绪不由恼怒起来:“你们快说呀,到底怎么样了?你们都成了哑巴啦?”御
医们被逼无奈,只得战战兢兢地说:“启禀皇上,老佛爷凤体无恙。”光绪大怒道:“
胡说,凤体无恙怎么呕吐不止,食欲不佳?你们都是些饭桶,无用的东西。来人,把他
们拉出去,每人重打四十。”
御医们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但还是咬紧牙关说:“皇上,老佛爷真的没病啊。请恕奴
才们愚钝无...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0
确实,常万全这个名字,感觉是那种思虑周详,不善进攻,但是善于防守的角色。
“伏路把关鲁子敬,临江水战美周郎”
就是鲁肃那种,虽然进攻没有灵气和胆量,但是防守滴水不漏的。
s*******w
发帖数: 2257
41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巫宁坤《一滴泪》
送交者: 听雨楼主 2015年06月03日01:32:29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自由亚洲电台》中文网“禁书解读”专栏 2015年6月2日
作者:余杰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上读到的、语焉不详的新闻。不过,出于纯朴
的爱国之心,他总是感到“有一根割不断的纽带”将自己与古老的祖国连接在一起,“
一个新时代、一个崭新的社会,似乎随着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已经来到了”。
接到电报之后,没有经历太多思虑,巫宁坤便决定放弃完成一半的博士论文,回去为“
新中国”效力。在美国为数不多...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438
43
提起范绍增来,知道的人很少。但一说他就是“傻儿师长”的原型来,大伙就对其不陌生了。长期担任川军师长的范绍增,四川大竹县人,曾为袍哥中人,出身绿林。因为从小生就一副憨眉憨态,逗人喜爱,人称“范哈儿”。平生豪爽、侠义、耿直,在江湖上颇有盛名。
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头,范绍增无疑是地方实力派。他在战场上作战颇为勇敢,在情场上更是春风得意,喜欢把中意的女子收为己有,短短几年下来,他的姨太太就有了四十位之多。
范绍增风流而不下流,对姨太太们很讲感情,不像军阀张宗昌、杨森之流经常强暴良家女子,且不把姨太太们当人看。
1933年左右,范绍增为了金屋藏娇,花费一二十万银洋,在今重庆大礼堂对面的民国路,修建了约占半条街的公馆——范庄。该庄为花园式建筑有小洋楼三幢、每幢均为三层。从高到低,横向排列。最上一幢,一楼设男女客厅、舞厅、饭厅,二三层各有住房十套,设计新颖,装修华丽,花园为亭台榭、怪石奇葩,绿树掩映;还辟有健身房、台球馆、游泳池、风雨网球场;大门侧面养着狮、虎、熊等动物。稍后,他又在来龙巷修了一座规模稍小的公馆,在南岸修了别墅(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孔祥熙的二小姐孔令俊等名媛消夏游乐之地)。
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巫宁坤血书 《一滴泪》 (2016-01-26 10:15:57)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我离开 ---
余杰 2015-06-02
王国维曾引尼采的名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滴泪》便是“以血书者”
,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
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



--- 余英时
一九五一年新春,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的巫宁坤,接到燕京大学校长
邀请他回国任教的急电。此前,巫宁坤从未面对面地与共产党打过交道,他在西南联大
外文系学习期间投笔从戎,担任过飞虎队美国飞行员的翻译,然后于一九四三年赴美留
学。国共内战的硝烟,只是他在美国报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在《长短经》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先知先觉,见解通达,这
是才华过人的体现,但在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识见广泛,博闻强
记,能言善辩,这是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是有道的君主不把这当作要求臣下的标准。傲
视同侪,独超众类,不受流俗的污染,这是士大夫的高尚品行,但怀有管理之术的贤相
不能吹毛求疵,让每一个平民百姓都能做到。
所以,那些高不可攀的表现,不能立为人人都要遵守的底线。那些一般人比不上的
品德,不能当做一国的风俗。聪明的领导人,待人接物要学会‘不求全备,不看门第,
不计仇怨,量才录用’,建立良好的制度使他们各安其位、优劣得所。”(原文——《
文子》曰:“夫先知达见,人材之倕也,而治世不以贵于人。博闻强志,口辩辞给,人
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贱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以为人化
。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为国俗。故国治可与愚守,而军旅可
与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
这番话说的虽然并不全对,但也确实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想要更好的经国纬政,
不能单单依赖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更多的要靠“管...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8040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09:43:13 2016, 美东)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09:41:22 2016,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20/09/449862_87772708.shtml
杨迪之子再谈“毛岸英之死”
2011-01-20
目录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二.还原“毛岸英之死”的经过
三.答疑
四.劝说篇
一.解析“最正宗回忆录”中的纰漏
讨论关于“毛岸英之死”的问题,我的原则是就事论事,只讲事实和道理,绝不对
人,更不会去指责人、骂人、侮辱人。所以在上篇发言中,我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批驳
某人的观点、论据,只是心平气和地说说我知道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分析推理,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在一个三位皇帝都娶寡妇为妻的时代,赵云不肯娶国色美女樊氏,怕“惹人唾骂”,怕
美女再嫁后会失大节,这些无疑都是借口,那赵云不肯娶樊氏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赵云处事谨慎,考虑问题周全,在对待赵范献嫂一事上,面对绝色佳丽而不为所动,首
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职责、任务,尤为令人肃然起敬。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周瑜、刘备追击曹操至南郡,合力围攻江陵不下,刘备便乘机
南取荆州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当时赵云领兵攻取桂阳(今湖南郴县),桂阳
太守赵范被迫投降,生出一条美人计,硬要把他的寡嫂樊氏嫁给赵云。史载樊氏“有国
色”,是个极漂亮的女人。赵云极力推辞,坚决拒绝。当时军中有人劝赵云答应这门亲
事,娶下樊氏。赵云说:赵范是被迫投降,“心未可测”,天下女子不少,何必在这个
时候去定这种亲事。赵范果然并非真降,献嫂另有图谋。“美人计”落空,便撒腿逃跑
了。事实证明赵云的处置是正确的,既保有了桂阳,又免受了牵累。
关于这件事,《三国演义》的描写绘声绘色,并写事后孔明对赵云说:“此亦美事,公
何如此?”赵云回答了三条理由:一是娶同姓寡嫂怕“惹人唾骂”;二是“其妇再嫁,
使失大节”;三是“赵范初降,...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48
1977年9月,擂鼓墩(位于湖北随州)突然来了一群人,说要开山。
石头山岩层硬,为何选它开炮凿石?
原来,是军人秘密建军工修理厂,这座山就被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征用了。
工程负责人叫王家贵,他也是后来引发震惊世界发现的关键人物。
这山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郊外,一到夜晚就恐怖异常,据说半夜偶尔会有“咚咚”声。
当地人说是位楚国的将军敲鼓:春秋战国时期,这位将军亲自上到山头为战士擂鼓助威
,却被随国的士兵一刀断头。将军的头虽没了,可双手还在那擂鼓。
人们为了纪念他,命当地名为“擂鼓墩”。
王家贵十几岁成为军人,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副所长。在开山时,一面是
军命工期的压力,一面是离奇地质现象,王家贵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当地人提醒他,这个地方炸不得,闹鬼。
王家贵怎会听信传闻?工期在前,军令如山,必须昼夜不停赶工,才能争取来年6月完
成任务。
可突然一件怪事发生……
施工时,几乎全是岩石的山体间竟然出现了一大片软土,违背了山体高低起伏的规律。
不仅齐刷刷少了一大块,还产生等量软土自动填补成山体的自然形状。
王家贵猜测,此地曾被人开挖过,泥土是回填的。
可为何要填回原样,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揭秘文革时期监狱的秘密规则
“国有国法,监有监规。”一句老话换了一个字,就成了某些管教干部的口头禅。
犯人没有上班下班的分别,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牢房里,不似在家,胜似在家!所以
改“家”为“监”改得有理,有点以监为家的意思。
看守所本是个中转站,人来人往都很“临时”。正常情况下,有个法定期限,被拘
押者在看守所只做短暂停留——要么很快释放,要么很快判刑转往劳改队。但“文革”
是非常时期,而这个非常时期又长达十年之久,进了看守所就只能做长期打算,是得有
点以监为家的精神。
监规其实比家规简单,因为看守所的主要任务就在“看守”二字,一干人犯只要没
死也没跑,就算看守成功。换句话说,监规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防止自杀,二是
防止越狱。所以,铁器、利器、绳索、火种等等都是严禁入室的。相应的监规就有诸如
不得藏针不得搓线不得吸烟不得照镜子不得系裤腰带等等等等。什么东西违规当然是由
干部说了算,但犯人们也都心领神会。顺便举个例子说吧,出狱后读过一本回忆录,其
中说到亲属往秦城监狱里送东西时,尼龙袜子被拦截下来不让送,亲属们颇觉费解。我
读到这里竟产生一种冲动,很想去告诉作者:尼龙丝抽出来可以搓成多结实的绳索呀!
当然还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0
“圣主”康熙真面目:好色伪君子,纳姑母为妃
2008-08-19 08:59:33 来源: 网易社区 网友评论 265 条 点击查看
康熙有正史记载的老婆55个。其中有一个良妃卫氏,是汉族包衣,在浣衣局被康熙
给瞄上了,这个良妃“美艳冠一个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
清朝的康熙皇帝历来史家对他的生平事功、历史地位都有很高的评价,康熙皇帝自己也
仿佛以理想儒家帝王而自我标榜,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真实情形却并非如此。
满族本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入关前尚处于奴隶社会的晚期,风俗野蛮并未开化。然而,
风俗习惯的改变并非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譬如爱新觉罗·皇太极,先是娶了自己姑姑博
尔济锦氏,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又娶了博尔济锦氏年仅十三岁的侄女,后被封为庄妃,
生了顺治帝福临和三个女儿;后来还娶了博尔济锦氏另一个二十六岁的侄女,也就是庄
妃的亲姐姐,生过一个两岁即夭的儿子。
素有圣主明君美誉的康熙,私生活竟如此淫秽放荡?
在皇太极死后就发生了孝庄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盗嫂”的事件,而当时满洲皇族视
之为满洲习俗理所当然,并不为耻。再如清代皇帝祭神有吃生肉和跳萨满(一种原始的
巫婆舞蹈)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