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 发帖数: 11227 | 1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有一个特殊癖好,一百年来无人发现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Sep 1 07:58:57 2017,GMT)
她不是皇帝,却将清朝两位皇帝当做木偶;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死后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甚至超过皇帝丈夫、儿子,成为清东陵之最。她就是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清朝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慈禧虽然贵为大清王朝的皇太后,是掌握朝廷生杀大权的老佛爷,但同时她还是一个女人。身为一个女人,慈禧也有一颗爱美的心,这一点跟大多数普通女人是一样的。慈禧在穿着打扮上非常讲究,可以说是极尽奢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慈禧太后身边的女官裕容龄,是怎样描述慈禧太后的穿着打扮的……
“慈禧的衣服、首饰、衣料、绣花鞋等,都是分门别类地登在册子上,平常用的和临时赏人的物件归内库,由两个太监总管和四个首领共同管理。赏出去的东西都要写明年月日,赏给某,交到内务府注册。”
慈禧花在衣服上的钱不计其数,为了穿着打扮,慈禧从来不吝啬花钱。根据清宫史书记载,慈禧每年做衣服要使用各色绸缎纱罗衣料160匹,而且每一件衣服的颜色、...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2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中国有两个宝贝女人:一个卖国,一个卖身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6 08:11:44 2017,GMT)
在近代中国史上,有两位中国女性备受关注,不但她们活着的时候受关注,就连死了也一样受关注。以她们二位为题材的书籍、影视剧层出不穷,并且广受好评。这两位女人是谁呢?
一位就是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清末民初名噪一时的名妓赛金花。
慈禧太后不用我多介绍,大家对她的了解可能比我还详细,一位贪婪权利,弃大清百姓而不顾的女人,各种卖国条约签了一大堆,遗臭万年,被人唾骂至今。
而赛金花却是一名妓女,一生几次从妓,并且先后嫁给多位男人,和晚清众多上层社会名人发生过关系,这样一位以卖身为生的女子,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名声不太好才对,但为何却备受好评呢?
鲁迅先生在《这也是生活》中写到:“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更是写到:“你做过一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还写到:“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9102 | 3 清代秀女像
現代的選美,各式各樣,名稱不一,可謂五光十色。殊不知中國古代也有不同的選美活
動。有檔案記錄的,就算清代的選秀女活動了。
秀女也就是美女。何謂美女,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看法。各個階級也有不同的標準。既有
唐肥燕瘦之美,也有“三寸金蓮”之美,更有柔弱哀憐之美。而清朝宮廷選美,即所謂
秀女,首先必須是血統純潔的官員的女子,以保持滿洲貴族的尊嚴和特權。在保證血緣
和社會地位高尚的情況下,才講女子的美貌與素質。
挑選秀女,是為皇帝做妃嬪或為親王、王子指婚,所以必須體形健美、品行端正。因此
要經過層層挑選,保證無誤。凡屆挑選秀女之期,由戶部行文各旗都統,將應閱女子年
歲等,由參領、佐領、驍騎校、領催及族長,逐一具結呈報都統,然後匯咨戶部,戶部
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選看秀女後,戶部馬上再行文各旗都統,各旗造具秀女清冊。
由參領、佐領、驍騎校、領催、族長及本人父母或親伯叔父母兄弟之妻,親自帶秀女送
至紫禁城的神武門,依次排列,由戶部交內監引閱。這算是第一次挑選。
凡經太監挑選被記名的,須再行選閱。這是第二次挑選,凡不記名者,聽本家自行聘嫁
。如各旗官員女子,因有事故,不及與選者,下次補送選... 阅读全帖 |
|
h*****l 发帖数: 3857 | 4 两个甲子前,里面很多事件经过还是迷,有些说法也没有统一。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
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
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 后来,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
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
保国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
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准备发动政变。变法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变法运动的开展。 有人上
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
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1898年7月30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
朕...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5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太后的几件私人用品,件件奢华不堪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7 08:14:48 2017,GMT)
中国历史上,皇帝一数一大把啊,但是只有武则天这么一个女皇帝,但是,不称帝却有着如同皇帝一样的权利的女人也有很多,比如吕后,清末的慈禧太后也是其中之一。声名显赫的慈禧太后掌握着当时清政府的实际权力。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身为一国皇帝的人,无不是后宫佳丽三千,甚至上万,而且全国的奇珍异宝都是皇帝的。慈禧太后虽然掌握了清朝政府的实际权力,但是她是个女人,如果他也想皇帝一样弄个后宫美男三千,那岂不是太忧伤体统?更何况实实在在的武则天皇帝也没这样搞过啊!但是,撇开后宫宠男这块再讨论下慈禧的私生活,那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男人皇帝,从她的私人物品上就能看出来。
在这里说说慈禧的三件私用宝贝,件件拿出来那可都是价值连城!
先说第一件,那就是慈禧使用的洗澡盆。洗澡盆上面绘有细致的图案,相当的精致!这样的澡盆应该有两个的,因为慈禧洗澡是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
慈禧太后洗澡的时候最少有四个宫女围着伺候,她们称之为司沐,而...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6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中国最后一位公主长相如老妪 连慈禧都怕她!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Oct 12 08:19:38 2017,GMT)
荣寿公主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作为权臣的女儿,荣寿公主自小就受关注,加上慈禧太后相当喜欢她,所以她年轻的时候更是嚣张跋扈,竟然敢当面骂慈禧太后打扮妖冶,而慈禧也要让她三分!
其实,荣寿公主不是枯燥无能的人物。她沉静低调,对慈禧一片忠心。皇宫是她从小生活的最最熟悉的地方。在复杂的后宫中,她眼观六路,处事公允,喜怒不形于色。除了讨厌李莲英,她跟宫里的任何人都处得很好。她是亲王的女儿,慈禧的养女,熟知贵族和皇宫礼仪,王公大臣的夫人拜见慈禧太后,莫不先经过她的安排;就是外国使节的太太进宫,也需要她接待作陪。而且,荣寿公主并不是没有情趣的人。没事的时候,她就自学花鸟画,画得很像那么回事,跟瑜贵妃的山水画,并称“宫闱二妙”。在后宫,她生活得游刃有余。慈禧万分信任她,也离不开她。也只有她,敢当面劝告慈禧太后。荣寿公主很少进言,但只要进言,慈禧多半肯听从。王公大臣知道她的分量,对她都很敬畏。
说起来,连...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7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老宫女揭露隐藏多年的真相,原来慈禧的死不简单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25 08:24:05 2017,GMT)
无论是在历史书籍中还是影视作品中,人们所看到的关于宫廷的描写都是奢华和尊贵的,而皇宫作为古代皇室成员生活的地方,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却暗潮汹涌,很多争斗和伤害都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皇宫中生活的政治人物大多过着紧张的生活,尤其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他们不仅要背负国家的生死存亡,还要时刻留心身边的人。
历史上很多帝王的死都是很离奇 ,其中也有不少帝王是遭到算计而离世的,所以对于帝王来说,他们对于身边服侍自己的人很挑剔,也会经常更换。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期的统治人物,她在选择下人的时候非常谨慎,因为如果近身下人想要迫害自己的话非常容易下手,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慈禧太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换侍从,而很多曾经在慈禧太后身边服侍过的宫女们下场也很凄惨,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来伺候慈禧太后。
但是有一个女子却主动提出要给慈禧太后当宫女,这个人就是李氏,李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呢,因为她的身...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54 | 8 慈禧生活的奢侈,除了表现在她吃饭、洗澡、娱乐等各种睁着眼干的事情上,还表现在睡觉这件闭着眼的事情上。她每睡一次觉,全皇宫都要进入一级备战状态。慈禧睡觉的地方是储秀宫。储秀宫是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时代后妃睡觉的地方。慈禧在储秀宫里生下的同治,所以她对这里比较怀念,一直住在这。
每天晚上八点,西一长街会打更响一声,这一声就是告诉宫里的太监,没事的都赶紧撤了,太后准备睡觉了,宫门要上锁。如果你慢了一步,没出去,那就很难搞了,因为宫门上锁后,钥匙就成了未来几个小时内全皇宫最重要的物品,交给太监总管保存,每日还要记录几点几分关好了门,锁好了钥匙,如果你晚一步出去,就要去请示总管,写一篇文章说明为什么慢了一步,记录在档……要是哪个太监慢了一次,以后在太监就没法混了,所以这一条慢慢就成了宫廷禁令。这个时候,前一天晚上值夜班的太监就把今天晚上值夜班的太监带到李莲英的住处,李莲英检查一下他没有问题,比如身上没携带危险物品,政治态度良好,等等,再让他进储秀宫。值班的太监不止一个,谁迟到了第二天大刑伺候,没有商量。然后南门两个太监值班,北门两个太监值班,东西偏殿和正宫外面,各派一个人值班。这是储秀宫外...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9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爱吃羊肉,但她属羊,所以改了个名,很好笑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14 08:25:50 2017,GMT)
慈禧太后,这位晚清的争议人物,说到她,总是有扯不完的话题,扯不完的轶事趣闻。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慈禧和羊肉的趣事。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生的,也就是乙未年,民间称作羊年,也就是慈禧属羊。
慈禧,大家对她的生活讲究多少都有耳闻,比如马桶是檀香木的,她上个厕所都有好几个人伺候;睡觉也是好几个人伺候;吃一次饭都要上百个菜,穷奢极欲至极,无人能比。
虽然在饮食上慈禧有自己庞大的厨师团队,每天有众多不重样的美食,但她却很爱吃羊肉。羊肉是个好东西,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而且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尤其是在冬天,全家一起吃个羊肉火锅,既热闹,又补身体。
但是,慈禧太后是属羊的,这若放在平常百姓家就不是个事,但是放在晚清的后宫那可是大事。古代有一个词叫做“避讳”,比如康熙叫玄烨,你如果是个平头百姓就不能叫玄烨;同样,慈禧属羊,羊肉也就不能叫羊肉了,不然说起吃羊肉,...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0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最想抹去的往事:宫女塞给她一片树叶解决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Oct 29 09:17:40 2017,GMT)
慈禧太后,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你可以称赞她把咸丰皇帝留下的烂摊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兴洋务,重汉臣,剿捻子,破长毛,复西域,同光中兴第一人!你也可以说她贪恋权位,顽固不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其陵寝被盗是罪有应得。
如果说慈禧在甲午战争之前就溘然长逝,她的历史评价应该不会低于武则天,人们只会指责光绪皇帝软弱无能,并且遗憾慈禧没能多活二十年。假如秦桧死于靖康之难,吴三桂死于甲申国难,汪精卫死于刺杀摄政王……可见,历史人物活得长了,其评价往往容易发生逆转。
甲午惨败,慈禧太后难辞其咎,庚子国难,更是由慈禧太后一手酿成。《马关条约》引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字的李鸿章不过是慈禧的代言人罢了。
慈禧太后曾经两次出逃,一次是跟着咸丰一次是带着光绪。这两次出逃中,慈禧最为狼狈的莫过于这第二次带光绪皇帝西逃了。
平时穿衣吃饭梳头都极为讲究的慈禧太...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1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砍掉手脚,装在一个坛子里,慈禧真的这样对待情敌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0 09:25:12 2017,GMT)
很多人看过《垂帘听政》这部电影。在电影中,慈禧和丽妃是一对情敌,相互争宠。咸丰死后,慈禧将丽妃的手脚悉数砍去,装在一个坛子里,对她极尽侮辱之能事……
这是电影中的情节,那么,实际生活中,慈禧是如何对待这位情敌的呢?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主事庆海之女,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生,比咸丰帝小六岁,比慈禧太后小两岁,与慈安太后同岁。
咸丰元年选秀女时,与慈禧太后同时被选中,二年五月初九,她俩同时由家中被送入圆明园,同日被封为丽贵人;慈禧太后被封为兰贵人。
咸丰五年(1855)五月初七,丽妃为咸丰帝产下了皇长女(即荣安固伦公主),成为第一个为皇帝生儿育女的妃嫔,皇帝龙心大悦,在皇长女“洗三”的那天,丽嫔晋封为丽妃,十二月二十八日命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行册封礼。比慈禧太后封妃早十个月。
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当天就晋升为懿...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2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的一个可耻做法,导致光绪帝一生没能生育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6 07:44:19 2017,GMT)
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了能够继续执政,扶持了当时只有四岁的载恬当皇帝,也就是光绪帝。自古以来,有无数人梦想着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于光绪帝来说,登上皇位是他一生悲哀的开始。
光绪帝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通过变法来有所作为,只可惜遭到慈禧太后的百般阻挠。为了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慈禧更是把自己的侄女隆裕嫁给了光绪帝。
隆裕姿色并不出众,20岁长得像40岁的大妈,再加上隆裕和珍妃争宠,完全站在慈禧太后这边,监视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所以光绪帝很讨厌他,两人是有夫妻之名但无夫妻之实,根本不可能有爱情的结晶。
除了隆裕皇后,光绪帝还有两位妃子,就是瑾妃和珍妃。慈禧太后怕光绪皇帝妃子多了,影响侄女受宠,所以只为他选了两个妃子,三个女人中,隆裕和瑾妃都不得宠,惟有珍妃是受宠的。
按道理说光绪独宠珍妃,珍妃最有可能为光绪帝生下孩子,但是因为慈禧的一可耻做法,导致光绪帝无后。
...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3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临终遗言直指两人,都下场凄惨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Oct 15 08:06:13 2017,GMT)
1908年,中南海的仪鸾殿内,慈禧太后躺在床上突然陷入了昏迷,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几不可闻。床下跪着的大臣们顿时一阵慌乱,急忙找来御医,金针刺穴,千年人参吊命,在大半个时辰的忙活下,慈禧终于睁开了双眼。此时的慈禧面色红润如八岁孩童,眼睛炯炯有神,正是回光返照,弥留之际。
慈禧醒来之后,知道自己快要玩完了,赶快安排后事,只说了一句话:“以后严禁妇人执掌大权,管理朝政。这违背我朝法规。也严禁太监干预政事,明朝就是被太监所毁,这是前车之鉴啊!”说完长叹了一口气,就撒手人寰。而慈禧太后遗言中的太监与妇人,不就是隆裕太后和太监李莲英嘛!只有他俩才有机会参政。
李莲英打拼多年当上大总管,又岂是一个的简单的人物?他唯一的靠山就是慈禧,如今慈禧这颗大树倒了,再加上有意无意得罪过不少人,他的处境可是相当危险。听说慈禧的遗言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在宫中是混不下去了,只好跑路。不久,李莲英就凭空消失了,下落成谜。直到19...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4 二品太监李莲英豪华墓被挖,棺木里令人悚然,学者分析死因之谜。李莲英,清王朝的大太监,经历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四朝。
他凭借着机智与聪明,成为慈禧最亲密的宠宦之人,以至于老佛爷打破太监至多官居四品的祖制,亲赐李莲英二品顶戴,使原本奴才身份的他爬上了权利的巅峰。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人们确实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珍宝,如象乒乓球一样大小的宝珠,金子做的烟碟以及数不清的珍珠、翡翠、玛瑙等宝物。不过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当年,陵墓占地约有二十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
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清宫档案的记载也证明,李莲英是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也许李莲英在净了身之后,没有直接到皇宫当差,而是在王府当了几年的差,才被郑亲王送进皇宫的。
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他进宫14年的...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5 同治的孝哲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是清末满蒙八旗上层人物中我比较敬重的人物。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有名的文化老人、书法家启功先生的祖母便出自阿鲁特氏家族。启功
先生本来姓爱新觉罗,宗室子弟,因为清末爱新觉罗皇室统治昏庸,导致孝哲皇后及其
家人无辜“节烈死”殉葬,以及他的另外两位祖先肃顺、端华死于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
手主导的“辛酉政变”,他的家庭发誓切断与爱新觉罗家族的联系,不用其姓。
启功颇有其曾外祖父崇绮遗风,没有失掉满蒙汉子的血性刚烈,都是从家道中落的家庭
里自学成才成为大家,都是书法家。
清军入关后,科举有汉榜(也就是天下士子传胪那个榜)以及面向八旗子弟内部招考的
旗榜两种,而且“旗不点元”,也就是说只有汉榜才有状元。大名鼎鼎的进士出身的满
族大词人、大才子纳兰性德也不过是旗榜出身的进士。崇绮是正蓝旗蒙古族人,不仅与
纳兰性德一样文武双全,而且是正宗的传胪天下的汉榜状元。
早就看到别的历史论坛包括天涯、凤凰、新浪等以讹传讹说崇绮家族女眷在庚子之难里
被八国联军凌辱的谣言。没想到在这里也被这么误传。我感到必须站出来为这刚烈的一
家,虽为满蒙旗人但不辱饱读圣贤书的士人风骨的崇绮一家正名。...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6 文|谌旭彬
以个人权位为决策依据、以操弄民意为实现手段,不惜以千万普通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
……这是1900的中国,所发生的故事。
四次御前会议
1900年6月16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一次御前会议。
讨论的主题有两个:
(1)对义和团是剿还是抚;
(2)对八国联军是战还是和。
这两个主题,其实二位一体。如果剿义和团,则必与八国联军和;若抚义和团,则必与
八国联军战。
皇帝在会上显得很烦躁。
他问内阁学士许景澄:“国命安危,在此一举。……你搞了多年外交,熟知洋务,应当
明白大势,帝国究竟能否与各国开战,请直言无讳。”
许景澄告诉皇帝:“无论是非得失,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
据史料记载,许氏的回答深得光绪之心,在稍后的会议过程中,皇帝大谈“断无同时与
各国开衅理”,并举甲午中日之战为例:
“甲午一战,创巨痛深。……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
据说,皇帝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朝臣的赞赏。军机大臣王文韶伏地叩头,大呼:
“圣虑及此,国之福也!”
次日,也就是6月17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皇帝与主和的大臣再次成了会议的焦点。
皇帝说:...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7 文|谌旭彬
以个人权位为决策依据、以操弄民意为实现手段,不惜以千万普通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
……这是1900的中国,所发生的故事。
四次御前会议
1900年6月16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一次御前会议。
讨论的主题有两个:
(1)对义和团是剿还是抚;
(2)对八国联军是战还是和。
这两个主题,其实二位一体。如果剿义和团,则必与八国联军和;若抚义和团,则必与
八国联军战。
皇帝在会上显得很烦躁。
他问内阁学士许景澄:“国命安危,在此一举。……你搞了多年外交,熟知洋务,应当
明白大势,帝国究竟能否与各国开战,请直言无讳。”
许景澄告诉皇帝:“无论是非得失,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
据史料记载,许氏的回答深得光绪之心,在稍后的会议过程中,皇帝大谈“断无同时与
各国开衅理”,并举甲午中日之战为例:
“甲午一战,创巨痛深。……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
据说,皇帝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朝臣的赞赏。军机大臣王文韶伏地叩头,大呼:
“圣虑及此,国之福也!”
次日,也就是6月17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皇帝与主和的大臣再次成了会议的焦点。
皇帝说:...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8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此皇后年纪轻轻被逼自杀,死后惨遭开膛剖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Jul 3 09:15:20 2017,GMT)
同治皇帝名载淳,六岁即位登基,但十九岁就因病驾崩,年纪轻轻本该大展治国之才但
却病死宫中,实在可惜。但令人震惊的是身怀六甲的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竟在同治去世不
足百日便自缢宫中。而在70年后,她的墓被盗墓贼“光顾”,竟被盗墓贼残忍的开膛剖
肚。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辰时,比同治帝大2岁,是清朝
惟一一个获得状元桂冠的蒙古籍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知
书达理,端庄贤淑,蕙质兰心并有倾国倾城之容貌,这也让她深得了慈安太后的喜爱,
但因其为“辛酉政变”中与慈禧是政治仇敌的被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而被慈禧厌
恶。同治十七岁时,需要设立皇后,但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在这件事上产生了分歧,慈
禧太后喜欢凤秀的女儿,而慈安太后和同治都较为喜欢端庄文雅的阿鲁特氏,最后同治
生母慈禧太后迫于压力册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
同治皇帝在世时,慈禧太后便对这个儿媳妇很是不满...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9 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
2014-01-29 07:45
作者:张飙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894年
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中。120年
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
甲午战争120年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甲午战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惨烈、丧权辱国之沉痛,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心
中。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亚洲格局。120年前,中日两国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
口,战争改变了双方的历史。《马关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把中
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日本凭借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迅速扩张军事
实力,一跃跻身世界列强。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没落,日本崛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4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宣战120年的日子。
120年后的今天,写下本文,权当捧一杯酒、捧一杯泪,祭奠当年为国捐躯的忠魂
,祭奠当年被残杀的冤魂,祭奠当年所有为中国奋斗过的人们。
祭奠仇恨,是为仇恨不再新生。
祭奠历史,是...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20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连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
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打破了祖上传
下来的规矩。
为什么李连英能得到清朝两百多年间别的太监都得不到的恩宠呢?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
怕孤独的老女人。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
海就只有李连英了。
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连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
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连英。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每天三顿饭,早晚
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
找李连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连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
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连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
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李连英于慈禧太后身边受宠时,以谨小慎微见称,对于一般宫内妃嫔触怒慈禧,李连英
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保护了许多人免于处分。就连常年遭慈禧冷落软禁
的光绪帝亦多... 阅读全帖 |
|
k**********6 发帖数: 24 | 21 张之洞,直隶南皮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其父张锳曾时为贵州兴义知府。张之
洞自幼即博闻多识,文才出众,14岁那年,他从贵州回原籍南皮应童子试,中秀才;在
两年后的顺天府乡试中,张之洞在诸多才俊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举人第一名(即“解
元”)。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中秀才并不算太难,但乡试一关最为难考,张之洞以16岁的年纪
得中解元,如果不是聪明过人的话,至少也是科场能手。按常理,张之洞应该再接再厉
,鲤跳龙门,但在之后的十年中,他却没有丝毫的斩获。个中的原因,一则是其父因病
去世,张之洞须按例守制;二则是23岁除服赴京会试时,又恰逢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
循例须回避不得应试。好在张之洞年纪并不算大,蹉跎十年终成正果,在同治二年(
1863年)的会试中,张之洞得中一甲第三名,时年不过27岁。
张之洞在会试前的复试中名列一等第一名,廷试中因其对策不中程式,主考官初拟列二
甲末,后阅卷大臣宝鋆力排众议,将之擢为二甲首。慈禧太后得知后,亲自阅看并点为
探花。经引见后,张之洞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一时间声名鹊起。据称,张之万在前一年
往河南奉差办事,临行前陛见慈禧太后请训,慈禧曾问汝弟张之洞颇...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22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年轻时有一项神秘技能,一进宫就能俘获咸丰的心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Aug 13 10:03:51 2017,GMT)
不在那个烽火时代的人,不好评价咸丰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但至少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极为悲剧的皇帝。一上台就遇见太平天国运动,这边烽火未歇,那边硝烟又起,英法联军联合侵华。
我们看咸丰帝后宫,真正笑到最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叶赫拉拉氏,实际上地位并不高,她生父甚至是罪臣,咸丰二年(1852),那拉氏慈禧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那拉氏既凭借与生俱来的自身特有的优选条件,又利用了咸丰帝对声色的追求迷恋,所以,她妃嫔的品级急速晋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揭秘慈禧的获宠之路,看看慈禧如何吸引风流天子咸丰帝,一步步登上太后宝座的。
从长春宫院内戏台看长春宫。慈禧刚入宫时就住在长春宫。一是姿容超群,美貌无双。她是天生丽质,无与伦比。她自己曾得意地对别人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美到遭人嫉恨的程度,可见有多么美了。《十叶野闻》记载了咸丰帝迷恋那拉氏的情景:“当文...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23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最令宫里人害怕的地方,一位老宫女说出了真相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at Oct 7 09:04:02 2017,GMT)
慈禧太后是清末时期真正掌握皇权的人,两任皇帝只不过是她手中的傀儡而已,清朝的许多重要事情都要慈禧点头答应的。其实了解清末时期的历史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这个人十分讲究排场,奢华,吃穿住行都要宫中上百人伺候,她只管个人的享受荣华富贵,不会在意百姓在水火之中的。
不过慈禧太后和普通女人一样的,特别爱美,尤其是拍照,照相机进入中国之后,慈禧都是很喜欢拍照的,在她晚年留下的几张“经典”照片都是让宫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时刻扮演少女的心都有,不过步入老年的慈禧太后还是抵不住岁月的摧残的,皮肤和皱纹都显示出她的老态。其实慈禧在清末治理国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的,而割地赔款可能是她对外来侵略者的唯一手段。
其实那些政治谋略对付外来侵略者可能她本来就没有具备,享受荣华富贵、掌握皇权可能是她最擅长的。然而宫女、太监服侍慈禧太后最害怕出差错了,因为他们可能为此而挨板子甚至丧命。而一位常年呆在宫中的宫女服侍慈禧太后时...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24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全文)
作者:朱永嘉
按:
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
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
灾难深重中跌跌冲冲地慢慢跋涉过来的,49年以后的历史,我们同样也是摸索中不断前
进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换一句话,我们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摸索着前进的,现在人们喜欢说中国的崛起,换一句话说从49年起,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逐渐摆脱别人的指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但毕竟走过来了,中国也就是中华民族在国
际上的地位影响,已是举世瞩目的对象了,我们并不讳言,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
政治、经济、文化那一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站着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又是与世界各国人民最友好的国家和民族,总结...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原创:罗马主义 灼识新维度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维度,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晚清沧海事(33)
第二十八章 命运之神
作者:罗马主义
人生的成就,大部分要凭借努力,但是最关键的时候,也得靠点运气。历史上有多少人
,努力了半天,结果在即将成功的最后一刻,被别人抢去了功劳,被迫黯然离去,消失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影无踪。
左宗棠本来也应该是这个下场,但是没有想到,远在欧洲的一场战争帮了他大忙,当李
鸿章来到天津的时候,他继续和外国人打起了“痞子腔”。
不知道到底是这个痞子腔起了作用,还是因为德法两国正式开战,法国无暇顾及远在欧
亚大陆另一端的一点点小事,他们突然之间,从穷凶极恶,气焰嚣张,变得彬彬有礼。
李鸿章说他又查了一遍,有两个人是冤枉的,法国人说:“好,冤枉就冤枉吧,那就别
杀他们了”。
李鸿章又说,对中国的官员处罚的太重了一点点法国人就说:“好吧,你说啥就算啥吧
,那就从轻处理吧。”
李鸿章一看,咦,法国人这么好说话,看来是他们受不了我的痞子腔,那我就再耍点小
聪明吧。于是他就用16个死刑犯,换了天津教案中,被判了死刑的民众,结果法国人也
就装聋卖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京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打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还没有追根溯源
呢,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打明清时期渐渐形成的,最起码这句话简单明了地概括
了老北京人群分布的特征。“东富”,这个富字儿在字典里有一种解释是“资源、财产
”。“西贵”,富和贵咱们老喜欢搁在一起使,其实二者区别还是挺大的,字典中对“
贵”有这么一种解释“旧社会指地位优越”,所以您看,有钱的可以称为富,有身份的
才能称之为贵,也就是说“富”不见得就“贵”。“南贱”,贱,说的是“地位低下”
,“北贫”,贫就是“穷”;所以贫贱也不能混为一谈,“贫”不见得就贱,很多清末
的贵族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但是派头儿一点不减。有句北京话说得好啊——倒驴不
倒架!东富西贵南贱北贫,我刚才简单地给各位解释了一下,下边咱们细聊。
要说东边富裕,起码有两点是最直接的证据:第一,北京的漕运都集中在东面,元代漕
运的船只一直可以通到积水潭,明代的时候才把漕运的终点截在了城墙外头。粮食运来
了得有地儿放啊!所以东城的粮仓非常多,比如海运仓、新太仓、禄米仓,朝阳门内保
存下来的南新仓等等。我们再看北京东边的城门,朝阳门,元代的时候叫齐化门,...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27 按通常的想法,皇帝尸体入棺时,一定做了防腐处理,使尸体永不朽烂。因为民间屡有
出土的先例。从马王堆汉墓辛追女尸的出土,到2001年安徽砀山神秘香尸的出土,都给
人留下了这个印象:皇帝一定会对尸体作防腐处理。
可是,这两具不朽的女尸都不是皇家成员。
1、后妃在大殓时作防腐处理吗?
从现有资料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论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白事档还是从清宫廷
典籍《钦定大清会典》中的“大丧”部分中,都未曾发现过对尸身防腐的只言片语。可
见,清宫廷在处理死者尸身时是不考虑防腐问题的。这主要源于以下几点缘由:
一是受早期火化习俗的影响。
满洲的火化沿袭金代女真,而女真的火化,则主要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居无
定所。试想巨大死去,晚辈若总拖着先人的棺具走来走去,总不是办法,而将其焚化,
所谓“遇父母之表,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灵魂升入天空,就可以随处祭
奠亡灵,何乐而不为呢?
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火化的皇帝。努尔哈赤火化后,其尸骨贮于瓷坛之中,皇
太极的尸体则于顺治元年八月初九日,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直到入关后,顺治皇
帝及其妃嫔死后,仍按例实行火化,火化地点为景山,典...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7683 | 28 汉洋奸情,长达六年——慈禧黄昏之恋 爱上英国军官
信源:中国时报|编辑:2008-01-03|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慈禧晚年爱上年轻英国军官?大陆网路最近盛传,慈禧晚年爱上年仅廿九岁英国军官埃
德蒙,这段秘密恋情长达六年,慈禧还送埃德蒙宫里宝物。精通晚清史,也是首度将这
段秘史曝光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向斯指出,埃德蒙确有其人,不过慈禧这段
黄昏恋,真实性还有疑惑。
大陆网路流传的说法是,在埃德蒙的眼中,慈禧一点都不专横,而且是个美丽的中国女
人。而慈禧与他发生黄昏之恋时,慈禧已经六十八岁,而他仅廿九岁。
向斯指出,他是在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一名负责人碰面时,对方指出牛津图书馆有
件没人看过的手稿,里面详细的记载了埃德蒙和慈禧首次发生关系的过程,而且详细到
连这位负责人和翻译都脸红了。埃德蒙是在其所著的《满州的没落》中,记录了他与慈
禧的六年情人生活。
故宫清史专家首爆秘闻
向斯解释说,一九○二年慈禧自西安返宫,对西方人的态度开始转变,并且邀请西方人
进宫做客;而埃德蒙出身自英国的上等家庭,廿六岁到北京,懂得十二国语言,还是当
时英国的中国通;因...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9 “每读史至鸦片之役,英法之役之类,恒谓中国直也;至庚子之役,则吾终不谓拳匪直
也。”——胡适
“太原市大学堂的建立是残酷政治发展的一个积极成果。”——马悦然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切变得更加野蛮,打架、动刀子,一片混乱。最后,整个满人
城变成一片废墟。”——高本汉
近读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写的传记《我的老师高本汉》,其中关于八国联军的一段讲述更
新了我对这段历史的教科书式认识。概括一下马悦然的叙述——
19世纪中国遭到西方列强耻辱性的待遇,在公众中激起仇外意识,主要针对传教士。而
传教士在狂热改变异教徒的努力中,也出现金钱收买、提供庇护、干预司法、包庇本教
成员等手段。双方矛盾日剧。
山东的仇外尤其表现为暴力形式。1898年山东特大洪灾,之后华北地区旱灾、饥荒。遭
受自然灾害的人很容易相信这都是异端邪说亵渎神灵、修建铁路破坏风水的外国人造成
的。当时的满清朝廷也以排外者为主要力量,很多华北的省级高官公开鼓动人民仇外。
早在1895年,山东总督就号召秘密组织(义和团?)成员攻击传教士。两位传教士被杀
给德国提供了占领山东东部胶州地区的正式理由。1899年,仇外的满清官员毓贤出任山
东巡抚,收...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230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230 | 31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岑春煊在第一次两广总督任上,弹劾、查办了一大批地方官员和富有商
人,因此得罪了他们的中央总后台庆亲王奕劻,于是,这些利益阶层就悬赏港币百万,
要把岑春煊排挤出广州,香港同盟会首领陈少白毅然接下了这个单子。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最恨保皇党,保皇党当然也把慈禧作为最主要的攻...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32 清朝最后的理财家阎敬铭 为“省钱”顶撞老佛爷
2010年12月06日 《财经国家周刊》
慈禧太后为了嘉奖阎敬铭对清王朝的贡献,曾当面称呼他的尊称,而不是直呼其名。这
违反常规,在皇权时代是极少见的情形
《资治通鉴卷二八九》载:五代后汉时,朝廷上的官员们发生过一场争吵。“枢密使史
弘肇厉声曰:‘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王章曰: ‘无毛锥,则财赋何
从可出?’自是,将相始有隙。”王章时任掌管财政的三司使。毛锥,据胡三省注曰,
以束毛为笔,其形如锥也,此应指政府收税记账所用的毛 笔。这就是西方学者也曾争
论过的“刀剑”和“钱袋”的关系,古今中外,无论哪个阶级加强统治,治军与理财,
“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历史上确实出过不少国家理财能手,如汉之桑弘羊、唐之刘晏、宋之王安石等,不
过,提起阎敬铭这个名字,今天可就没几人知道了。这个“气貌不 扬”(《清史纪事本
末》)的官儿,却是清末咸、同年间著名的“中兴”大臣之一,人称“救时宰相”。这
位响当当的财政首席执行官,曾以极高的个人品质和理财 业绩,在清季乱世中写下中
国财政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处级”干部到“省级”干部
清末国势衰落的一...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34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遗体:只剩一条红裤头,嘴被划出一条大口子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21 07:49:44 2017,GMT)
慈禧太后是中国女性的一个奇迹,论政治能力和手段比许多男人都强,在晚清政坛上,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人物,很多人认为慈禧由一个奴婢爬到女皇帝的宝座实在是不容易,这也充分肯定了慈禧的才华和能力,至于晚清的割地赔款只是时代必然而已,但是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晚清很多战争的失败以及政治变革的失败都是由慈禧导致的,比如北洋海军的全军覆灭就是慈禧一手导致的,因为当时慈禧忙着庆祝自己的六十寿诞,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修建颐和园了,包括海军的军费,导致最后海军的炮弹里全是沙子。
致使李鸿章无心再战,最后退守威海卫,被全军歼灭。再一个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将中华民族拖入了苦难的深渊,赔款达到4.5亿两白银,而且使大清的国都沦陷,好好的一个北京城瞬时成了人间地狱,而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慈禧要废掉光绪,洋人们反对,慈禧生气洋人干涉她的权力,于是一气之下下令向全世界开战,结果战争没打几天就与光绪皇帝化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德龄公主是满洲贵族裕庚之女,1886年生于武昌,早年曾随父旅居欧洲多年,1903年回
国后,入清官,为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因谙外语,常为慈禧介绍国外情况并陪同接见外
使夫人,深得宠信。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
父亲到日本东京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
法使臣。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开阔了视野。
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医,电召德龄姐妹赴沪。两年的宫廷生活,也使德龄看
清了宫廷冷漠、阴森、险恶的一面,德龄向慈禧请求去上海,获准后当即脱离宫廷。裕庚
去世后,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撤迪厄斯·怀特,并于1907年5月21日在上
海结婚。1915年,德龄随夫赴美。
1911年德龄的第一部英文著作《紫禁城两年》(即本书)出版,署名德龄公主,在
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辜鸿铭欣然为之撰写英文书评,大为赞赏。1927-1928年间,德
龄回国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
Ji清宫资料。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
、《...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4493 | 36 推测元凶
①慈禧说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
当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投无路,准备自
杀时,她就决定不能让光绪活在世上。《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
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
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
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
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
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光绪帝要如何
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光绪帝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
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
的可能。
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
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优酪
乳之...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37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死后竟还祸害百姓 下葬前做了几件蠢事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6 09:09:45 2017,GMT)
慈禧是清朝的一位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的一位太后。慈禧为人喜欢奢华,不光是在生前还是在逝世之后,都要讲究一个排场。
光是慈禧修建自己的陵墓,就耗费了巨资,并且还在死前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点就是在修建陵墓的时候,找来了几百个小孩子,雇佣这些小孩子去给慈禧太后修陵墓,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要找没有什么力气的小孩子去修陵墓呢?
原来,之所以找这些孩子去,就是因为慈禧觉得自己的陵墓不能沾染一丝丝的邪气,只能由这些天真、未经人事的小孩子来修建完成。这样修好陵墓才能够让慈禧太后安然入葬。
但是雇佣孩子跟雇佣成年的工人所花的钱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小孩子都还不懂事,又干不了力气活,所以就很麻烦,修建工程所耗费的时间也大大增加了。
因为慈禧太后的棺材非常重,据说已经重达一吨,在当时又没有别的运输方式,所以只能人工抬运,光是抬棺材的人就得将近八千人,这些人都是从各地调集过来的。
在正式的抬棺之前,这些...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203 | 38 同治帝载淳,6岁登极,在位13年,19岁病死。年号初定为“祺祥”。“辛酉政变”后改
年号为同治,当时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意为共同治国。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十三年(1874年)死去,实际亲政只有一年
多。同治6岁继承皇位之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生母慈禧皇太后,另一
个是他的皇叔父恭亲王奕。这种关系很像顺治皇帝同孝庄太后、皇叔睿亲王多尔衮的关系
,但有两
点不同:一是,当年孝庄太后是在后台懿训辅政,而慈禧太后是在前台垂帘听政;二是,
当年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七年就病死,而恭亲王奕做议政王直到同治死。关于同治与叔父恭
亲王的关系,我们将结合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示。先说同治皇帝与母亲慈禧太后的关系。
慈禧的地位很特殊,辛酉政变后开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河。慈禧皇太后是同治
的第一位老师,又一直掌握着朝政大权。慈禧掌控同治、光绪两代皇帝而成为中国近代史
上朝廷权力的中心,长达48年之久。因此,讲同治不能不先讲慈禧,而讲慈禧不能不先了
解慈禧的身世。
慈禧身世异说
同治的母亲慈禧太后,由于她的特殊地位、身份、影响与作用,对其身世,有多种异
说。尤
其是慈禧的出生地, |
|
i***s 发帖数: 39120 | 39 历史上的面首并不是很多,而且被史书记载的也颇为隐讳简略,其中第一个当属秦始皇母亲赵姬的面首嫪毐。这也成为了历代女性统治者的嗜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还有北齐胡太后,还有就是武则天,当然,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自然不例外。
相传在清朝末期,慈禧有一次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于是就找了太医来给自己把把脉。只是奇怪的是,所有的太医在把过脉后,都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都借口自己医术不精查不出结果,有的甚至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慈禧刚开始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后来细想了一下,直接下令将那些不久前为她把过脉的太医全部处死。那么问题就来了,慈禧究竟患上了什么病?为什么所有的太医都支支吾吾不敢多言?慈禧后来想通了什么事情要将这些太医全部处死?
众所周知,慈禧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咸丰的妃嫔。咸丰驾崩时,慈禧还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
但慈禧只是太后,并不敢像武则天那样公开豢养面首,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只好偷偷将一些男子伪装成太监留在自己身边。
时间一久,问题便来了。慈禧后来终日觉得恶心难受,以为是得了病,于是便找来太医给自己看病。结果太医都说不出所以然,慈禧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
但慈禧毕竟是生...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0 历史课本上把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慈禧等顽固派的阻挠。甲午战败之后民众呼吁变法维新,太后本来支持,为什么最后又反对维新了呢?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策划的“围园劫后”。事后逃到日本的康有为狡称围园劫后是奉了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但实际上站在光绪皇帝的角度,光绪不可能傻到去杀老佛爷的。原因很简单,光绪皇帝知道慈太后“杀不得”。
为什么说光绪皇帝杀不得太后呢?如果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先来看一下,光绪皇帝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得花柳病去世无嗣,慈太后为了能继续把持朝政,不顾奕忻及众军机大臣的强烈反对,强力过继自己亲妹妹的三岁次子,登基为皇帝。这个皇帝正是光绪。可以说在朝中,光绪的皇位来自于慈太后的实权支持。而慈禧也正是靠着光绪才能继续垂帘听政。这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知名的“帝后执政”时期。稍微明白这层就应该知道慈禧“杀不得”。
另外就是无论慈太后是垂帘听政还是在颐和园修养。慈太后的身边都围着一大群朝内元老。这部分人掌控着朝廷内的大部分实权。另外慈太后执政数十年,拥有非常丰富的执政经验。所以光绪皇帝不仅不应该“杀”慈禧。而且需要获得慈太后的支持才能真正把...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41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47年嚣张跋扈,有一处却从来不敢踏入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Oct 17 08:18:55 2017,GMT)
在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慈宁宫往往被认为是太后所居住的场所。其实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这慈宁宫从住了孝庄太后之后就没有太后敢再进去住过。就连后来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也不敢靠近它,自始至终都住在储秀宫。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在慈宁宫里头有一口井,白天往里一看,就是口枯井,里边也就是些杂草啊,树枝什么的,可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你借着月光往井里头看,这井里反光,有水,里边倒映出个人脸。你再仔细看这脸,还不是自个儿脸!这个事情传入了慈禧的耳朵,所以慈禧不敢去慈宁宫居住。
可以肯定的是,慈禧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才不愿意去慈宁宫的。毕竟只是一个故事,但很多故事的流传,也都有其源头。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孝庄太后病危,康熙帝亲自侍奉,端汤喂药,衣不解带。甚至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步到天坛,祈祷上苍,请求自己折寿,以延续祖母生命。然而终究抵不过自然规律,没过多久,孝庄太后归天,终年75岁。
孝庄太后死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
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
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袁世凯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凯并没有因
受到弹劾而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步步高升。
但是,1908年下半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反对袁世凯的潜流一直不断,在慈禧太后活着的时候就是如此。现在情形不一样了。
两宫不在了,小皇帝又太小,摄政王载沣才三十多岁,所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没
有什么人能保护袁世凯这样的权臣了。于是一场新的围攻在两宫去世不久就开始酝酿了
,这次斗争的结果是袁世凯被开缺回籍。于是,风头正健的晚清重臣袁世凯不得不黯然
离开京城,回到河南老家项城“养病”。
袁世凯被开缺回籍的前因似乎“顺理成章”。但原因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可能还有
许多人们至今并不明白的背景与原因,甚至是当时国际大环境的产物,是列强在远东竞
争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生命最后岁月最为仰赖的重臣。他与汉大臣张之洞
分享着中央政府日常运作的权力。张之洞的主要职责在内政,而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格隆汇
一、
元朔二年(前127)正月,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令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并将王国封
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这直接引致了尾大不掉的各诸侯王国的分崩离析,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正式建立。自此,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和相当治权为特
征的封建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长达两千多年、几乎看不到
尽头的对专制集权的反复争夺与循环更替。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汉章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并一直延续至今。与西方公
元纪年的绝无重复不同,干支纪年每60年会重新一个轮回。
我们这个民族,最鲜明的底色与烙印,在几乎两千年前就已定型,之后只是一轮又一轮
的轮回而已。
这,算不算一种冥冥中的宿命诅咒?
二、
1898年9月28日下午四时,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烈日高照下的刑场上人山人海。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为悲壮黑暗的一个日子,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杨
锐、林旭等6位维新变法人士在这里被处斩,围观的上万百姓兴奋地向他们身上扔着白
菜帮子!这一年是中国的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六君子”。而由他们主导的那场比日
本明治维新晚了30年的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4 对武则天来说,大家都知道她首先是父亲太宗的妾,然后才是儿子高宗的皇后。在历代惯例上,儿子纳父亲的女人为妻是非常违规的,古代叫做“蒸”,是乱伦的意思。但高宗对打破惯例不在乎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2013年9月22日B02版,作者:张明扬,原题为:《马克梦谈唐代女性的政治参与》
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教授马克梦先生(R. Keith McMahon)最近出版了《牝鸡无晨:历代后妃生活》(Women Shall Not Rule),从吕后一直写到慈禧,盘点了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在马克梦看来,武则天的称帝对唐代女性扩大政治参与起到了示范作用,接连出现了如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女性政治人物,然而,在男性构建的政治秩序中,女人当政往往标志着进入乱世。
与汉朝、南北朝、辽、清等女主执政的多发朝代相比,唐朝女性参与政治有什么独特之处?历史上有那么多女性主政的例子,为什么只有武则天成了皇帝?
马克梦:要了解唐朝的女性参与政治,我认为得先把她们放在皇宫的多妻制度中来看。
一夫多妻婚姻,不管是多妻多妾还是一妻多妾,在全球帝王中非常普遍,除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爪哇、莫卧...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5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是珍妃,而不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在后宫妃嫔数量方面,光绪帝可谓是整个清朝之中最少的,加上皇后一共才三人——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
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亲弟弟桂祥的女儿,比光绪皇帝大三岁。她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光绪虽对这位皇后极为不满,但是,他又无力反抗,因此,光绪从来都不亲近她。
皇帝最宠爱的就是珍妃。珍妃,满洲镶红旗人,姓他他拉氏,小字珍珠,生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于光绪十四年被选为嫔。光绪二十年,其被晋封为妃。又过了6年,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珍妃不幸被投井身亡。
当时八国联军借口义和团“排外”而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慈禧太后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推入慈宁宫后顺贞门内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珍妃的一生极其短暂,可她的美貌深入人心。那么,这位年轻的他他拉氏女子究竟有多美呢?其实关于珍妃的外貌略有所闻,因为珍妃的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也不过100多年。其实在光绪年间,科技逐渐开始发达。珍妃入宫时,照片技术已传入中国。不过很多人思想保守,认为相机致使人损寿。珍妃...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46 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
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
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
称之为御驾亲征,而为皇帝看病的医生则称之为御医。
夏商周时代,有关皇帝医事的记载很少。从这些现存的资料中看,医生首先出现在宫廷
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才开
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太医
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
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
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清
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地址大约在东交
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
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构,
为帝后及宫内人员看病、制药,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太医...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47 御医是古代一种医生的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
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
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
称之为御驾亲征,而为皇帝看病的医生则称之为御医,而有清一朝则称御医为太医。
夏商周时代,有关皇帝医事的记载很少。从这些现存的资料中看,医生首先出现在
宫廷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
才开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
太医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
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
。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地址大约在
东交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
东交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
构,为帝后及宫...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48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辛 灏 年
(黃花崗雜誌《革命與改良》文章選刊之十)
献给伟大的共和革命——辛亥革命九十二周年
題 解 ﹕问曰﹕ 保共改良未死,何以言祭?
答曰﹕ 保共改良必死,共和革命必再。
当此方死方生之际,为促其早死,乃为之祭。
前 言﹕
一位近代史学者在看完了长篇电视历史剧《走向共和》之后,曾兴奋地评价说﹕《
走向共和》不啻为──
专制中国的一道闪电,
共和思想的一片霞光;
痛斥改良的一阵狂飙,
呼唤革命的一声惊雷……
是的,当此中共北京洋教专制复辟政权──依然在拼命效法着大清慈禧皇太后“假
改革、真保权”的──“愚民之术”时,《走向共和》》的播放和传播,和它 始被中
共“删除革命、只播改良”,终被中共彻底禁播禁售的“必然命运”,虽然突显了中共
专制统治者的心慌意乱,却在海外为惊醒人心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特别是在国内
,它实已成为号召再造共和革命、推翻专制复辟的惊天之雷……
它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历史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它艺术地回答了我们﹕何为专制改良?何为专制复辟?谁才是中华民族的新中国?
谁才要真正地“走向共和”?
上篇﹕
一、《走向共和》形...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reaterROC (Greater Republic of Chin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保共改良”二十五周年祭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2 10:17:59 2011, 美东)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辛 灏 年
(黃花崗雜誌《革命與改良》文章選刊之十)
献给伟大的共和革命——辛亥革命九十二周年
題 解 ﹕问曰﹕ 保共改良未死,何以言祭?
答曰﹕ 保共改良必死,共和革命必再。
当此方死方生之际,为促其早死,乃为之祭。
前 言﹕
一位近代史学者在看完了长篇电视历史剧《走向共和》之后,曾兴奋地评价说﹕《
走向共和》不啻为──
专制中国的一道闪电,
共和思想的一片霞光;
痛斥改良的一阵狂飙,
呼唤革命的一声惊雷……
是的,当此中共北京洋教专制复辟政权──依然在拼命效法着大清慈禧皇太后“假
改革、真保权”的──“愚民之术”时,《走向共和》》的播放和传播,和它 始被中
共“删除革命、只播改良”,终被中共彻底禁播禁售的...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