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戒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佛所化世界
前言
浴佛节是我们佛教很殊胜的一个日子,是 释迦如来为令后世学人能快速累积求证
无上菩提的广大福德,故而施设此浴佛的方便法门,教导众生应该以此浴佛的功德来供
养如来,当然这也是佛弟子们所应当修行的功德之一。在《浴佛功德经》中 如来教导
众生,于后世以灌沐佛像的方式来供养 如来,修集福德;由于 世尊降生人间之时,有
二龙王以清净水(注1)从天而降灌浴悉达多太子身,后世佛弟子遂于每年4月8日佛陀
诞生之日灌沐悉达多太子身像,以此忆念 如来的殊胜功德,及感念 如来示现人间教化
众生的无边恩德。由此浴佛的功德可以使众生现世受富贵、得安乐、无病延年;所求诸
事,皆得顺遂;亲友眷属,都能得到安隐;永远不会生在八难(注2)之处,常得修学
佛法,永离种种苦本;亦可不再生为女人之身,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注3)。 经中
,如来还教导大家,应当如何起造佛像及安奉舍利塔,即使只是在小小的有如枣子般大
小的舍利塔中,安置犹如芥子般细小的佛舍利都可以(注4)。
由经中 佛陀所教导有关建造佛像的开示来看,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后世弟子们建
造如何昂贵精美的佛像,而是应该“随己力能,至诚殷重”,见像如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信为道元功德母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亲近及供...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3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七)
卷七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
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
。坐宝莲花。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
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
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若有
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
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燃香闲居。诵此心佛所
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
来灌其顶。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
。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
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4
当益都的城墙出现在眼前,一行众人各自心思不同。(下载全文到:www.53xs.com)/
有忐忑不安的,有带点好奇的,有故作镇静的,有长出了一口气的。姓石的百户驱
马走在最前,回头笑了笑,说道:益都已经到了。封秀才、景慧大师,如果顺利的话,
也许今天晚上你们就能见着陆大人了。
封帖木心中砰砰直跳,脸上装出一片欢喜,控缰的双手因太过用力,已握得发白。
他干笑了两声,说道:这一路上真是有劳石将军了,辛苦辛苦。转了转眼珠,貌似殷勤
地问道,不知将军晚上有事么?
怎么?
为表谢意,想请将军一起见见陆公。也好让在下借花献佛,敬将军几杯酒。
封帖木胆子不大,这一路上走来,当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连睡觉都警醒的很
,就只怕一不小心说梦话漏了嘴。他害怕到这等程度,又岂会主动挽留石百户在身边?
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其实只不过是在试探而已,试探等进了城后,石百户还会不会继续
留在他们身边。
石百户说道:不过赶了几天路,有什么辛苦的?陆大人那里俺就不去了。封帖木暗
中松了口气,气还没松完,听他接着说道:等会儿进了城,麻烦几位先跟着俺去一趟分
枢密院。待俺交过军...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二章 定的进展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30  点击:149
第二章定的进展
行道与通达
在此,从最初开始专注到某个禅那的近行定生起为止,这中间的修定过程称为「行道」
。从近行定到安止定为止,这中间的智慧称为「通达」。《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5段
》在这里,我们主要可以认知到修定的两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是一个阶段,从近
行定到安
止定是另一个阶段。从预备定到近行定这中间的修定过程,我们称为「行道」;从证得
近行定之后到证得安止定这中间的智慧,我们称为「通达」。在本书的第一级当中,我
们注重在「行道」的培育;在第二级当中,我们注重在「通达」的培育。先谈「行道」
的培育。修定通常分成三个步骤: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
一、前行
前行(修定之前的准备工作)――放松与放下。如果修行者还没有完成破除障碍等前行
就努力修行,那么他的行道是艰难的(苦行道)。《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6段》修定
之前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以帮助修定时顺利稳定。所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做好前行的工作,修定就成功了一半。在《增支部.六法集.第24经》,...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6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7
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说)
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吴王夫差不德,不依乃祖太王,泰伯,仲雍,正心诚意
,勤政爱民之道,唯以淫乐是务,遂于此筑馆娃之宫,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
数年,国亡身死,可不哀哉。至晋,司空陆玩,筑室其上,后闻佛法,遂捨宅为寺,此
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至梁,而宝志公祈武帝又为重兴。智积菩萨,屡以现身画像,
显示道妙,引导迷俗。至唐,宰相陆象先(苏州人)之弟,病于京师,国医无效。一僧
求见云能治,令取净水一盏,向之念咒几句,含水噀之,立即全愈。谢以诸物皆不受,
曰,我名智积,汝后回苏,当往灵岩山会我。后其人至山问之,无有名智积者,心甚惆
怅。遍观各殿堂,见壁间画像,乃为己治病之僧也,因特建智积殿,而寺复中兴。自晋
至唐,所有住持,皆不可考。至宋,而凡为此山住持者,皆宗门出格大老,灵岩道场,
遂为江苏之冠,以地灵故人杰,以人杰故地灵也。明末清初,又复大兴,圣祖高宗两朝
,数次南巡,皆驻跸山上行宫。洪杨之乱,焚毁殆尽。后念诚大师,住塔洞中,适彭宫
保玉麟公游山相见,因为查出田地六百多亩,盖十余间殿堂房舍。至宣统三年,住持道
明,系军人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的独特观点:净观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面对它是否为佛陀教法的质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
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样地抨击金刚乘佛法
的真实性。
就某些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发展出来的,印度文化由种姓系统
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来支配,由神圣又过分精神化的婆罗门贵族订定了社会上可接受
的宗教标准和宗教信徒行为的规范。婆罗门的宗教道德观,除了平常的不杀生、不邪淫
等等之外,还包括了严格的饮食规则,规定行者要吃净素,不可吃洋葱、大蒜等具有强
烈气味的食物,绝对不可饮酒;此外还有其它在现代会被认为很极端的限制,例如,一
位婆罗门,只要被贱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须经历很复杂的净化仪式来清净自己。
除此之外,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期望,认为宗教的功能在于传播一套道德规范,教化出
温文有礼的人民,强调健全、温和、仁慈等等的品性;人们期望宗教导师和教法成为那
个宗教最高和最严格道德标准的规范。金刚乘和这些期望背道而驰,它经常使用一些看
起来野蛮而怪异的行为,它的教法与修行方式也非常让人惊讶——要相信这种教法来自
温和宁静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有点困难。金...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9
嗡索德!
空性法身原始基法界,显出任运身与智慧相,
此地再显永恒金刚身,顶礼喇嘛曲央绒卓尊。
人生所欲世间八法弃,知足圣财庄严头陀行,
避世瑜伽行者讲修幢,利益有情灌顶传承宝。
八万四千法门之首乘,遇者解脱光明大圆满,
心宽意安不应住之事,圆满事业成就虹化身。
一通百通智慧登悉地,密乘金刚心要殊胜法,
具足六点不共正等觉,浊时显示修持得正果。
空性本来寂净无分别,无明惑故显示习气相,
证悟自解本性瑜伽士,功德传记明镜台在此。
相传雪域藏地是观音菩萨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而显现的刹土。那时雪域还没有人类,
观音菩萨化现出猿猴,和住在附近的罗刹女两人结合,生下了六个孩子,才使西藏有了
人类。
从此,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不断显现化身转世为人降临到这个神秘的刹土上,传播佛法,
利益众生。
公元八世纪中期,文殊菩萨的化身—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寂护法师、莲花生大师来藏,才
使佛法特别是被誉为九乘教法之巅的大圆满密法,真正在藏地扎下了根。
大圆满密法是原始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的心髓法门,依此法门如法精进修持者,临终时肉
身全部化为光明融归法界,即究竟成就圆满的果位——法、报、化三身佛。
在雪域藏地,由莲花生大师传...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
改变视景
在过去,我在修行中并没有下功夫掌握大量的具体知识和精致理论。最重要的是,藉着
精致的修持,对心本身获得清楚的理解。如果我看自己或他人的体态,感到有吸引力,
就去找这个吸引的原因。我仔细观照色身,把它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头发、体毛、指
甲、牙齿、皮肤、等等。佛陀教导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观想色身各个部分。把它们分开、
拆解,把皮肤剥下、烧掉。不断地这样观想,直到心在不净观中静止下来,坚定不移。
比方说,你外出托钵时,就把其他比丘或者居家众观想成尸体,在前面路上摇摇摆摆地
走。你走路时,就努力这样练习,让心越来越深入地观想色身的无常。如果你看见一位
青年女子,受她吸引,就想象一具腐烂发臭的尸体在行走。每一次都这样观想,使心保
持一种距离感,不会沉迷于那种吸引力。如果你这样修,那个吸引力就不会长久,因为
你清楚地看见了真相,不再怀疑人身不过是腐烂分解的尸体。就这样观想,直到不净感
清楚地固着于心中,不再有疑。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你必须真正下决心修到
这样的地步,也就是,你每次见到谁,就和见到一具尸体一模一样。你看见一个女人,
当她是具尸体; 看见一个男人,当他是具尸体; 你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逢山开路 遇河架桥
我们在节目当中,谈到了,即使没有很多的钱财来作布施,但是可以教导其他有
财富的人去作布施,或是自己前去帮忙他,共同成就布施行。我们也谈到了,应该如何
为人治病以及瞻养病苦,才称得上是真求无上菩提之道的大施主。
其实不是没有钱财布施的人,才需要去学习如何以医药或是照顾病人来培植福德;
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同样应该要修学医方明,来照顾生病的人。所以 佛陀开示说:
【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
食汤药以供给之。】(《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求证菩
提的话,即使自己有许多的财宝可以布施,也还是应当要学习、读诵医术和药方之学;
并且要设置看护病人的病房,让病人安住,并且还要备足医病所需要的饮食、汤药等来
供给他们,让病人能够很快地恢复健康。当然,这是在讲以前的时代,现代已经不允许
个人这样做了,除非是开了医院。那为什么说也要懂得医术与医方呢?这是因为对于医
师所作的诊治正不正确,交代病人所吃的食物、服用的药物适不适合?我们也都应该要
大略知道,这样在医师没有注意到、没有提醒到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帮忙注意,而让病
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2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如本法师
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为修行大纲,菩萨修行在因地的时候,必须依六波罗蜜为修行法则
,一一进修入道,依六度波罗蜜的修证作为桥梁,才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安乐
的彼岸。也就是 菩萨修行为因,成就佛道是果,而由因到果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
这段距离,就有待菩萨广修六度波罗蜜来圆满成就。
六度波罗蜜是菩萨实践的法门,是成就佛道的阶梯,是转凡入圣的宝筏;此六度法
门成就的时候,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时候。
由此可知,菩萨道与六度波罗蜜是一体,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离六度无菩萨
,离菩萨无六度;六度因菩萨而有,有菩萨方有六度,菩萨与六度之关系,形影不离。
六度即:
一、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度悭贪。
二、持戒(律仪度、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度毁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度嗔恚。
四、精进(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乱。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菩萨道之精神与特色
菩萨道的精神与特色总摄归纳为五,即:一慈悲无尽。二智慧无尽。三时空无碍。
四空有...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1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3)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4
61.境界超过那洛巴的寂密
上述的所有传承,大成就者寂密全部具足。
寂密尊者在印度南方喇嘛扎(水坛)降生,为国王种姓。他从小就与其他孩童截然不同
,众多的世间学问和因明、声明等,他一经接触,即能融会于心,并被赋予深入独特的
理解。他父亲是一位密咒士,在意觉受中亲眼现见过度母,度母授予他灌顶和修法,他
把它传给了少年寂密。自此,寂密对世间轮回盛事已兴味索然。
二十二岁时,他来到大海岸边一个叫贡戈那(金幢)的地方,那里的道场闻思兴盛,道
风肃然清净,恍若不闻鸡犬之声的天外花园。其内住有五十位比丘与在家居士共一千多
人。亲教师是诸智者之源——阿阇黎绕登各巴,寂密在他面前受了近圆戒(比丘戒),
学习了声闻、唯识和中观各大派卷帙繁复的经文和论典,并获得了根本性的了解。他音
色柔美,常以娴熟的背诵方式为别人传讲《般若十万颂》及《唯识四经》等。因为没有
财物供养上师,他心中一直憾然有愧,不能释怀。
为了实现供养上师的心愿,他前往斯里兰卡诸岛。那时,他已成就了马哈嘎拉法力强大
的密咒。他以妙音为人们宣说无垢正法,受到当地信众极大的恭敬和欢迎。他把所获的
利养全部换成七宝供养上师,向上师竭诚祈请,乞求授...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1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娶个姐姐做老婆 BY 博得之门
第六节 奥沃的减肥计划
珊嘉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她不愿意放弃这个天赐良机,事维系着的希望,舍此无法与
梅菲竞争。既然此,琼恩再反对也已经没有意义,惹彼此不快,让姐弟之间增加猜忌罢
了。刚才争吵的时候,珊嘉脱口而出的那些话,固然是人在气急之下容易口不择言,但
也未必不是反映了她潜藏在心底的一些想法吧。
感情这种东西,就像水晶或瓷器,精美却脆弱,必须小心翼翼呵护,一旦有了裂隙,
就很容易扩大,最终碎裂崩溃。珊嘉是温柔的女孩子,骨子里却刚强命,甚至可以说是
倔犟,倘若琼恩这次真的反对到底,或许是会退让妥协,两人十几年来的感情,就要重
重被划上一道伤口了。
所以琼恩选择了退让。
“和奥嘉莱谈谈吧。”他暗想。
到底要谈些什么,坦白说他此时心里并没有底,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更多还是一种
直觉。好在事情到了这个步,既然已经决定接受,那么就坦然迎接就是。哪怕是珊嘉身
上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哪怕她真的和阿拉莎王后有什么联系如果那是事实,那
么终有一日是要去面对的,一味逃避到底不是办法。
他想起身下床,却发现自己下体不知何时,居然又硬硬地挺了起来,杀气腾腾,完全
没有半点接连经历两...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1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娶个姐姐做老婆 BY 博得之门
第六节 奥沃的减肥计划
珊嘉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她不愿意放弃这个天赐良机,事维系着的希望,舍此无法与
梅菲竞争。既然此,琼恩再反对也已经没有意义,惹彼此不快,让姐弟之间增加猜忌罢
了。刚才争吵的时候,珊嘉脱口而出的那些话,固然是人在气急之下容易口不择言,但
也未必不是反映了她潜藏在心底的一些想法吧。
感情这种东西,就像水晶或瓷器,精美却脆弱,必须小心翼翼呵护,一旦有了裂隙,
就很容易扩大,最终碎裂崩溃。珊嘉是温柔的女孩子,骨子里却刚强命,甚至可以说是
倔犟,倘若琼恩这次真的反对到底,或许是会退让妥协,两人十几年来的感情,就要重
重被划上一道伤口了。
所以琼恩选择了退让。
“和奥嘉莱谈谈吧。”他暗想。
到底要谈些什么,坦白说他此时心里并没有底,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更多还是一种
直觉。好在事情到了这个步,既然已经决定接受,那么就坦然迎接就是。哪怕是珊嘉身
上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哪怕她真的和阿拉莎王后有什么联系如果那是事实,那
么终有一日是要去面对的,一味逃避到底不是办法。
他想起身下床,却发现自己下体不知何时,居然又硬硬地挺了起来,杀气腾腾,完全
没有半点接连经历两...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6898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fool (fool),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6:16:58 2012,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 阅读全帖
h*********0
发帖数: 3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五经》重刊序---印光
《净土五经》跋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
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
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
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故于《净土五经》后,附
《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以期净业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
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然纵得定共、道共
二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范。则空解脱人
,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也。
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仲春,释印光敬跋
清凉书屋标点
报恩斋——净土专页 s****[email protected] 1999-2003年
S**U
发帖数: 702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圣谛的增上慧专指阿罗汉
「明」是四圣谛如实知,阿罗汉的四圣谛如实知才叫「增上慧」。初果的四圣谛如实知
是「慧」,不叫「增上慧」。
杂阿含八一七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复有三学,
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
提木叉律仪 ,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何等为增上意学?若
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集
、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杂阿含八二一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二百五十戒,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若彼善男
子,自随意所欲而学者,我为说三学,若学此三学,则 摄受一切学戒。何等为三?谓
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
。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贪
、恚、痴薄,成一种子道;彼地未等觉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末
等觉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觉者,名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名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正语经文辑要-zz
八正道
正语经文辑要
汤华俊 编辑翻译 2005年7月
英文原文网址:Right Speech
The definition
"And what is right speech? Abstaining from lying, from divisive speech, from
abusive speech, & from idle chatter: This is called right speech." — SN
XLV.8
定义:
诸比丘!云何为正语耶?诸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
名之为正语。
——《相应部*大篇*道相应*无明品*分别》
Five keys to right speech
"Monks, a statement endowed with five factors is well-spoken, not ill-spoken
. It is blameless & unfaulted by knowledgeable people. Which five?
"It is spoken at the right time. ...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292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一)非不说法
有些人对大迦叶的一个主要的偏见,就是认为尊者有隐遁、独善的倾向,不问僧
事,甚至不愿意说法。前文已经说过,头陀行并非隐遁的、独善的,也有利他的一面。
这是因为头陀行者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况且大迦叶并非不说法,这在经律中都是有所记
载的。
头陀行法之一就是要乞食,从这一点来说,头陀行者虽住于闲静处,但还不能离
城邑、聚落太远,因为要乞食。其实头陀行比丘与聚落比丘一样,依众乞食,随缘教化
,因而决不能武断地说他们是隐遁的、独善的。也就是说,他们也会随缘说法、教化众
生。因为在印度的当时,出家人受人信施后,普遍地要为施者说法。
如经中记载,有一位婆罗门妇敬信婆罗门,欲供养婆罗门。大迦叶在佛陀的提点
下,显婆罗门身而方便度化这位婆罗门妇。大迦叶为她说种种法后,婆罗门妇即得法眼
净,无有狐疑,自皈三宝,受持五戒。她的婆罗门丈夫回家后,竟也受她感化,一同皈
依佛陀,得法眼净,受持五戒。[16]
而印顺法师却说大迦叶“是一位女性的绝对厌恶者”。[17]但就是在大迦叶的指
引下,他原来的妻子妙贤由外道而皈信佛陀,依大世主(即大爱道)出家受具。因为妙贤
“姿态绝伦”、“仪...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真我呢?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说:“当
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天主的临在。”7[
7] 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
心门,我们才能发现...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23
http://www.fjbk.cn/User15/12012/show.asp?/_articleid/184851.htm
日出灵山
按语:灵山不慧,笃信佛法,“欲令同人,咸修净业,离苦得乐。以净土诸书
,文深义奥,不便初机,及无学问人。”(引文为印祖语,下同)因读宽公神游净土,
亲觐三圣,秉承慈训,著述《西方极乐世界游记》之书,理法兼备,义旨双融,于“生
死海中,得此指南,则背东向西,舍秽取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当必一超直入如来
地,不复在此世界中,长受生死轮回之苦矣。既是志同道合,何妨助其劝导。”乃欲发
心护持者久已。
正如宽净法师所说:“自《西方极乐世界逰记》一书流通世间后,佛教界的反
应,褒贬参半,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疑问不是不好的,有疑问,才有解答。任何学
问真理,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而真理是愈辩愈明的。”
长期以来,由于高僧宣化、净空二巨公,早年双批此书,谓伪为者。遂有崇拜
二公者,竞起破斥,罗织罪名,致令此书,自1987年面世以来,屡遭蒙尘,弃毁至今,
沉冤未雪。一般善信,疑根未断,亟待识者,正本清源,还诸公道;颇有...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善护口业 --- 正语
摘自
http://hi.baidu.com/wuliangshouzy/item/cac11ce5288b3a038d3ea8bf
定义:
诸比丘!云何为正语耶?诸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
名之为正语。
——《相应部*大篇*道相应*无明品*分别》
正语的五个关键点:
比丘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 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
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增支部V.198》
撒谎的危险性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敢犯有一件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坏事他不敢做。这是一件
什么事呢?就是故意撒谎。”——《小部 Iti 25》
善巧选择讲话方法,以自我净化语行
何谓语行净化的四法?
有这种情况:某个人离于谎言、戒绝了谎言。当他被市镇会议、某个组织会议、亲戚的
聚会、行会、或者皇族叫去作证并对他说:“来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善人。” 如果
他不知道,他就说“我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他就说“我知道。” 如果他不曾看
见,他就说“我不曾看见。” 如果他曾经看见,他就说“我曾经看见。” 这样,他
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为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5
【十四】
(仁波切读诵藏文。。。。)
再次的提醒我们自己 要有正确的发心
在佛陀的所有法教中 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心
而且要有正确的态度
有很多关于如何避免负面心态的教法和例子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记得不要成为一个染毒的容器
即使把甘露倒入有毒的容器里 甘露也会变得有毒
同样的 要注意的是
就象我们过去几天里所讲的
如果我们主要是带着对此生
对轮回 和对自身目的的执着而听闻教授
这当然会让我们这些法教的容器变得有毒
你们和世界各地的人都提了很多问题
有一类很一致的问题 我想 有两类的问题
很多所谓的佛弟子或修行人
象是西藏人 那些长久以来一直跟随佛教传统的
甚至生来就处于佛教中的人
我们对佛法有点厌倦
我们的心变得有点僵硬麻木
以至于 我们甚至不感到内疚
我们甚至不会问这类的问题
‘可以对空性执着吗’
‘可以对道执着吗’
因为我们的心已经变得如此僵硬
另一方面 那些发愿成为修行人的人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吃素的是与非 -- 从信法师
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佛同年,是堂兄弟,从小一起受宫廷教育,读书,游戏,争逐异性
玩伴,恩怨牢牢记挂在提婆达多的心上,随着岁月一起增长。当释迦牟尼佛舍弃世间荣
华富贵,并未减损提婆达多心头恨,释迦牟尼佛成佛回到本生地,提婆达多不得不也企
图成佛,出家学佛别有用心,及至色身衰老,眼看永无超越佛陀之可能时,设计杀佛以
用取代佛陀的地位。不想,害佛未遂,此事震惊一切人天,暴露出提婆达多的丑陋,恶
名昭彰几乎没有人不知。在极端恶劣的处境中,提婆达多仍然挖空心思,一心想要破僧
灭法,由于大多数人不能辨别法非法义非义,竟致提婆达多得逐心愿,提倡素食以竟灭
佛。
提婆达多恶名昭彰几无害佛之可能,但他利用宗教信仰来灭佛,其高明处,直到如今我
们还未察觉,还不知为什么提倡素食竟能灭佛。
四分律大正二二册五九四页上:
时提婆达即往伴比丘所语言:
我等今可共破彼僧轮,我等死后可得名称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力智慧无碍,而提婆达能
破彼僧轮。
时提婆达伴,名三闻达多,智慧高才即报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力,及其弟子徒众亦复如
是,我等何能得破彼僧轮?
提婆达言:如来常称说头陀少欲知足乐出离者,我今有五法亦是头陀胜法少欲知足乐...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8
61.境界超过那洛巴的寂密
上述的所有传承,大成就者寂密全部具足。
寂密尊者在印度南方喇嘛扎(水坛)降生,为国王种姓。他从小就与其他孩童截然不同
,众多的世间学问和因明、声明等,他一经接触,即能融会于心,并被赋予深入独特的
理解。他父亲是一位密咒士,在意觉受中亲眼现见过度母,度母授予他灌顶和修法,他
把它传给了少年寂密。自此,寂密对世间轮回盛事已兴味索然。
二十二岁时,他来到大海岸边一个叫贡戈那(金幢)的地方,那里的道场闻思兴盛,道
风肃然清净,恍若不闻鸡犬之声的天外花园。其内住有五十位比丘与在家居士共一千多
人。亲教师是诸智者之源——阿阇黎绕登各巴,寂密在他面前受了近圆戒(比丘戒),
学习了声闻、唯识和中观各大派卷帙繁复的经文和论典,并获得了根本性的了解。他音
色柔美,常以娴熟的背诵方式为别人传讲《般若十万颂》及《唯识四经》等。因为没有
财物供养上师,他心中一直憾然有愧,不能释怀。
为了实现供养上师的心愿,他前往斯里兰卡诸岛。那时,他已成就了马哈嘎拉法力强大
的密咒。他以妙音为人们宣说无垢正法,受到当地信众极大的恭敬和欢迎。他把所获的
利养全部换成七宝供养上师,向上师竭诚祈请,乞求授...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9
以下 ZT
慈济功德会於佛法上的几点缺失
《瑜伽师地论》中这麽开示 :「持戒所成的善法大於布施」,而「修行所成的善法又大
於持戒!」
那葛格我刚好想到最近慈济的问题,因此藉此引用 弥勒菩萨的开示希望能利益大众。
《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是 弥勒菩萨所说的法,是唐朝时的玄奘菩萨到印度取经时
,带回来翻译的重要论典之一。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6中说:「又诸善法,若施所成,於戒丶於修自性是劣。
若戒所成,於施所成自性是胜,於修所成自性是劣;若修所成所有善法,於施於戒自性
皆胜。当知是名由自性故,善法强盛。」(CBETA, T30, no. 1579, p. 667, c29-p.
668, a4)
白话翻译如下,弥勒菩萨说:「另外诸多善法中,如果是布施所成就的善法,那它的自
性是比持戒或修行(所成的善法)还要下劣的。若是持戒所成的善法,它的自性是比布施
所成的善法还要殊胜的,但(持戒的善法)又是比修行(所成就善法)之自性还下劣。那如
果是修行所成就的所有善法,与布施和持戒相比,(修行所成的善法)它的自性是最殊胜
的。因此我们应当知道这就叫做由自性的缘故,而了知善法强盛。」
弥勒菩萨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一因的真实义
看见达照法师写的文章:《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不得不让人摇头
,世上竟然有这么荒谬的出家人,连最基本的佛法知见──能生万法的第一因,也就是
万法都要以真心第八识为根本依的道理都不知道,却在这里大放厥词,洋洋得意写了二
万多字来毁谤 平实导师,曝露他对佛法的无知,也曝露他没有任何佛法正知见。像这
样的人,若非处于末法时代,何能至此?真是可悲、可叹啊!也因此缘故,本文辨正,
都不尊称达照法师,仅以达照称呼之,何以故?达照本身没有佛法正知见故,将外道法
引入佛门,破坏 佛的正法故,毁谤完全符合 佛说的胜义僧 平实导师故;然而契经都
说,一但谤佛、谤法、谤胜义僧,其戒体(不论是声闻戒体或菩萨戒体)已失,本质已经
不是出家人,仅具有出家表相的凡夫而已,所以不尊称为达照法师,仅称达照而已。
一、第一因的真实义:
所谓第一因,即是无上因,表示没有其他的因可以超过祂,因为这个第一因、无上
因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第八识,何以故?当中阴身投胎时,是由真心第八识携带意根投
胎于受精卵中。由于第八识有大种性自性的关系,能够执持受精卵,能够接触四大、摄
取四大,长养这个受精卵,使得这个受精卵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上人下人
僭称释证严为“上人”也同样是虚有其名,无其实质。且看“慈济人”怎么说:
“上人”为佛教常见词汇,常用于佛门直系长辈,在唐朝佛教僧院之内,“上人”
之称谓泛指为“长辈”之意。……慈济人称证严上人为“上人”,是佛弟子对皈依师父
的尊称;慈济人亦尊称印顺导师为“师公上人”,而印顺导师的剃度师父,后人也称“
清念上人”。且佛教界亦有“宣化上人”、“法然上人”……等11
这样为“上人”一辞作解释是很浮泛、很世俗的,不论说是泛指“长(前)辈”、
或对“归依师父”的尊称,或更举教内其他类似的例子……等种种的说词,都只是以这
些理由来掩饰个人僭越上人之名的动机与行为,在明眼人看来是欲盖弥彰。因为,上述
的泛指、常用或尊称,既不是佛教的定制,且未考究其本质与内涵,让人觉得这样的称
呼很随意,似乎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
据说释证严以前自称“法师”,自从 1988年 11月的慈济月刊,于内文的副标题第
一次称她为“上人”测水温之后,于 1989年 10月的慈济月刊封面就正式以此为名了。
接下来,为了庄严此“上人”之名号,就得要信众们行恭迎、跪拜之礼,来神格化释证
严的形象。
外界质疑慈济宗门以“上人”这个称...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每日教言
大家要经常观察:“我现在到底在做什么?行为如不如法?发心清不清净?给别人说的
话有没有道理?今天所做的事情对众生和自己有没有利益?”时时刻刻监督自己、护持
自心。
--《入行论讲记》智悲佛网
瑞典有一句谚语:“无论你转身多少次,你的屁股还是在你后面。”是什么意思呢?就
是无论你怎么做,都会有人说你不对。若能明白这一点,听到跟自己相反的声音,不要
让沮丧、恼怒左右你的心情,而应觉得这很正常。反而,如果没有这些,才不正常。
索达吉堪布微博
如何看待别人的感谢(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做那些事的作用在消失,他的需求也
在改变。今非昔比,所以这种感激,也必然会无疾而终了。这是从自他的无常角度来看。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
攀比,逼着我们走上一条永不幸福的道路;攀比,使我们拥有的所有财富都失去魅力;
攀比,永远无有止境。满足,才是唯一的选择。
慈城罗珠堪布微博
我们一般都知道杀一头牦牛肯定是造业,而且特别严重,但是没有意识到恶口骂人、说
一句不悦耳的话也是造业。若是以嗔恨心而说要堕落地狱,若是以贪心而说要投生饿鬼
,若是在愚痴的状态下而说要投生傍生。造任何恶业都是,要堕落恶趣,感受恶趣的痛
苦。“勿以...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3
一位密宗师兄谈他对“净空法师”的多次认识!很精彩!
对于净空法师这样的影响巨大的人物,不要轻率地下言批评,要批评,也要慎重严谨,
就事论事,否则,不仅在别人眼中,显得有我执骄慢的过失,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不顺
威仪的。 《华严经》云:「于善知识所有教赦皆当承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莫见过失
」,如果我们常能思及此意,那么很多争论也许就能平息。这点,南老【编按:南怀瑾
大德居士】曾有过教训。他在年青时,对于太虚法师的许多作法,曾很不以为然,不是
南老如此,他的师父袁老也是如此。他们当时认为太虚老是「政治和尚」,没有什么修
持,对于他总是直呼其名的。结果有一天,报纸上注销了太虚法师的一首偈子,就是著
名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那首,南怀瑾先生一看,大呼不妙,觉得自己以前错
了,从这首偈子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是具大手眼的善知识,绝对有修证。他急忙跑到
师父处,说师父,我们以前都看错了。袁老说是的,也很是后悔。从这之中可以看出,
南老真是了不起,从偈中就可看出太虚法师原来实有修证,从而理解他以往的一切作法
,皆是善巧方便,故非但没有过失,还具大功德。而我们这等下劣根器者,怕是没有南
老袁老的本事...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7839
34
来自主题: Stock版 - 骂人如送礼-佛的智慧
■■ 你会赚“西方钱”吗?(如是修忍辱灭烦恼)
有人去向老和尚告状,哭著说,某某人说话都刺激他。
老和尚听了就教训他说:‘俗气,没脱俗—俗人才会感觉是别人在刺激我。如果是
修行人,心放在修道,目标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人家如果说我们不好,就是在
帮助我们改进修行,就是送西方极乐世界的钱来给我们赚。结果,人家送西方钱给你赚
,你不会赚,还坐在那儿哭,哭说别人给你刺激。’(出自《广钦老和尚的考试,
您能及格吗?》)
■■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
是戒。” 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
,是冒着作恶、 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
他的大恩大德。
■■网络相关帖子节录
菩萨戒本经讲记 四十二章经里说到,释迦牟尼佛在世,正在说法时,有一恶人来
到佛前,就骂佛,佛看到他在骂就不讲了,停下来打坐,如入定不理地,那人见佛不理
他,随地骂,骂久了,也觉没味道,不骂了,这时,佛才睁开眼睛,问道:‘你还骂吗
?’对方道:‘你没反应,我不骂了’。佛说:‘好!那我...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7839
35
来自主题: Stock版 - 骂人如送礼-佛的智慧
■■ 你会赚“西方钱”吗?(如是修忍辱灭烦恼)
有人去向老和尚告状,哭著说,某某人说话都刺激他。
老和尚听了就教训他说:‘俗气,没脱俗—俗人才会感觉是别人在刺激我。如果是
修行人,心放在修道,目标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人家如果说我们不好,就是在
帮助我们改进修行,就是送西方极乐世界的钱来给我们赚。结果,人家送西方钱给你赚
,你不会赚,还坐在那儿哭,哭说别人给你刺激。’(出自《广钦老和尚的考试,
您能及格吗?》)
■■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
是戒。” 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
,是冒着作恶、 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
他的大恩大德。
■■网络相关帖子节录
菩萨戒本经讲记 四十二章经里说到,释迦牟尼佛在世,正在说法时,有一恶人来
到佛前,就骂佛,佛看到他在骂就不讲了,停下来打坐,如入定不理地,那人见佛不理
他,随地骂,骂久了,也觉没味道,不骂了,这时,佛才睁开眼睛,问道:‘你还骂吗
?’对方道:‘你没反应,我不骂了’。佛说:‘好!那我...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comments (New Comments),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4 03:12:41 2017, 美东)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937.htm
素食主义

海涛法师选辑

一.前言
二.世界名人素食观
三.世界名人素食小故事
四.美国素食主义
五.怎么吃才聪明?健康新主张
六.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七.饮食新概念
八.世界冠军的秘密
九.基督教的素食观
十.佛教的素食观
十一.结论

一.前言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
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
,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而且没有肉食中一切
有害的物质。素食是远离恶疾、保持健康、美容养身的大自然良药。

回顾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卖力的,像佛教的释迦
牟尼佛、基督教的...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3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
千多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
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是
指法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
甚深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山峰
雪山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
尔后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
就,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
记文》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璁玉
海,手...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37
38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是指法
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甚深
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山峰雪山
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尔后
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
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记文
》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璁玉海,
手...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3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937.htm
素食主义

海涛法师选辑

一.前言
二.世界名人素食观
三.世界名人素食小故事
四.美国素食主义
五.怎么吃才聪明?健康新主张
六.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七.饮食新概念
八.世界冠军的秘密
九.基督教的素食观
十.佛教的素食观
十一.结论

一.前言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
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
,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而且没有肉食中一切
有害的物质。素食是远离恶疾、保持健康、美容养身的大自然良药。

回顾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卖力的,像佛教的释迦
牟尼佛、基督教的耶稣、回教的穆罕默德、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印度耆那
教教主、中国的国父 孙中山、印度国父甘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天才科学家牛颐和
爱因斯坦、英国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和萧伯纳、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德国大慈善家史怀哲、法国大政治家卢梭、希腊大...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3246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 19
目录
第一章 玉花
第二章 战果
第三章 理想
第四章 广袤
第五章 酒宴
第六章 随波
第七章 夜访
第八章 百戏
第一章 玉花
低垂的柳条风中摇晃,晚秋的阳光暖暖洒在身上,和风拂过,将草帽边沿吹得一动
一动。时值正
午,正是秋高气爽时节,周围的玄武湖烟波浩渺,几日前湖上的鏖战已经消失无痕。岸
旁成片的芦苇
绽开无数白花,在阳光下随风漫舞。
天蓝如洗,槐荫深处露出了别墅一角。程宗扬舒服地呼了口气,架在鼻梁上的墨镜
映出身前一团
雪白美肉。
这会儿程宗扬躺在一张帆布做成的躺椅上,身下洁白的沙滩朝两侧张开,宛如一眉
新月,围出一
个亩许大小的泳池——不是池塘,正是一个标准型的泳池。
整座游泳池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铺成,周围没有砌出边沿,而是从沙滩边缘由浅到深
,东侧的最深
处接近一丈。泳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将玄武湖水引入池中,水源用编织的蒲苇团滤过
,清澈池水在
白色大理石间折射出澄净的碧蓝色彩。沙滩的沙子又细又白,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耀眼
光泽。
躺椅旁边触手可及的位置摆放一张圆桌,上面摆着红茶、绿茶、鲜酿的果汁,还有
一瓶上好葡萄
酒。桌旁立着一个美艳妇人。她胸前围着一条鲜红色绸巾,下身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戒释义
以下内容摘自上座部入门资料《三皈五戒》:
第三章 五戒释义
下面将根据《律藏》(Vinaya-piñaka)、律注《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
《疑惑度脱》(Kaïkhàvitaraõã) 和《小诵注》等圣典以及注解,对
五戒的每一条学处依语义、违犯条件与不犯三部分来进行解释:
一、离杀生学处
(Pàõàtipàtà veramaõã)
离杀生学处,有时也译为不杀生戒。也就是戒除杀生的学处。
生,巴利语pàõà,直译为息生、有息者,即有呼吸的生命。凡是拥有命根的蕴
相续,或者执取该蕴相续所施设的有情称为「生」。
「生」包括:
1.人(manussa) ——凡投生于人趣者,从初入母胎的第一个心识(结生心)开始,直
到死亡这一段期间都称为「人」;
2.畜生(tiracchàna) ——象、马、牛、狗、鸡,乃至蚊虫、蚂蚁等皆是;
3.非人(amanussa) ——如亚卡(yakkha,夜叉)、饿鬼(peta)、龙(nàga)、天神(devat
à)等。
由于植物并没有命根,只属于无意识的「非执取...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百度百科
禅宗
百科名片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
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
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
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
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目录
简介
宗义概述
印度源流
禅宗的早期发展
禅宗的成熟期
中期禅宗
明清禅宗
现代禅宗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
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
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
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
儒、释、道三教合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团体和谐的六种亲爱法
节译自中部 104 经;PTS II 250-51
蔡奇林译
本经叙说∶佛为阿难开示僧团(或团体)的和合无诤之道。包括行为、言语、态度的友善相待,以及利益(资源)共享、同守戒律(纪律)、见解(理念)一致。如此,则能彼此亲爱,和谐无诤。
六亲爱法
「阿难!有六种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哪六种?」
以慈爱的身语意相待
「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2),现起慈爱的身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语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或公开、或私下,对于同梵行者,现起慈爱的意业。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享利得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如法所得、依法所得的食物资具,乃至仅仅钵中所有之物,也与具戒的同梵行者一起享用,绝不个别享用。这是亲爱法,能令彼此喜爱、尊敬,能带来团结、无诤、和合、一体。」
共持圣戒
「再者,阿难!此处,比丘对于那些无...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5
贝祖善居士
贝祖善,字幼伟,苏州人。性颖悟,事母孝。母目盲,为之舐目以明。其姐于归严氏,
夫妇俱早亡,遗一子二女,幼弱无依。祖善悉为抚养成人,并培植至高等学校卒业。其
余昆仲及亲友中,若有急难,每倾囊相助,无吝色。壮岁浮沉宦海,曾任南京电厂厂长
,及宋子文机要秘书、海关总监等职。四十余岁时,因与当道意见相左,遂引退家居,
留意身心性命之学。初习道家吐纳导引之术,后学密宗。年近知命,始从知识得闻净土
持名法门,大喜踊跃,庆得归宿,尽弃前之所学。一句弥陀,专精持念。虽远客相访,
或有要事,必待净课完毕,方出酬答。一九三六年秋,忽患疾病。知净土缘熟,即预先
安排临终诸事。因恐其妻世爱深重,难免哭泣,早使别居一室,不令知情。除约道友数
人,主持助念等事外,仅留长女聿鎼一人,在旁服侍,并切嘱家人:‘不许哭泣喧扰。
逝世后八小时内,不得触动身体。一切须照‘饬终津梁’书中规定办理。’其余亲友及
家中子女,均摒绝不见。一心念佛,决志往生。当疾笃时,联襟赵君往视疾,见其病重
,不觉泪下。祖善反笑而慰之曰:‘尔我平时念佛修持净土,正为今日往生,此乃大喜
庆事,岂可效世俗儿女之态乎?’病中始终神智清朗。至九...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6
第六章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
這裏所說的合法性與世間的法律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是否符合佛法。印順法師人
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應該說,現代禪方面早就觸及到了,並一再質疑人間佛教思
想的內在矛盾。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現代禪方面並沒有將其提高到是否符合佛法的高
度來加以探討。我之所以將其進一步提升為合法性問題,是因為我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
發現有大量的違背佛法的論斷,而其不少論斷都是同其人間佛教思想息息相關的。對此
,我們將著重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內容是否符合佛法;第二
,「人間佛教」這一概念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我個人認為:澄清這兩方面問題,對於
今後佛教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節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內容是否合法
印順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上的主要內容,根據印順法師自己的說法,是三
合一的人菩薩行,即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同時具備而做利益人群的事業。由於這裏
實際涉及的是行為主體、發心和行為實踐,因此,我們將從心、行與人這三方面來加以
探討。
有關人間佛教的發心,印順法師說:「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
,三心是大乘信...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的要领与修行次第Zz
济群法师
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讲座的内容大概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佛法的要领与修学次第为主;第二场讲座
以皈依为中心,会带着大家一起做皈依的共修。
我们第一场要讲的是佛法的要领及修学次第。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发
现很多人修学佛法很多年依然不得要领。佛法非常博大精深,佛教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
圣经,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汉传佛教又有八大宗派。对一个修行佛法的人而言,
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光凭自己去修学是蛮难的。但是目前在我们佛教界而言
,真正能够给信众一个非常合理的引导的老师、方法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皈依之后
可能就成了孤儿了,没人管了。还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会去看很多书、很多经典,
但在修学佛法上,还是依然不得要领。即使对佛法在道理上能有所领会,能不能用的起
来呢?能不能真正用佛法来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人生,用佛法去对治你的烦恼,把
你所学的佛法落实到修行上,能不能做得到呢?恐怕很多人还是做不到的。原因又是什
么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传统的佛法一直缺乏一个大众化的修学体系。我们传
统的每一个宗派都代表着一个修学体系,比如说天台宗、法相宗、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ZT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
二千多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
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
是指法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甚深
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三峰雪山
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尔后
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
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记文
》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9
文:唐岐
在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乃互相依持,少了其中一项
,就无法圆满六波罗蜜;比如不持戒,不修禅定,却想要求証「般若实相」,就犹如煮
沙成饭,了不可得,如《大智度论》说:「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
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中无此事,但欲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先
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就是要先具足「善根」。「善根」
指善良敦厚的个性,少了自我傲慢的心态,具备「理性与民主」的心态,凡事讲信用,
重人情义理,处事稳重,不会心浮气躁,富包容心,心怀慈悲等等内在的德性;若是欠
缺了这些「善根性」,对「般若」的了解,就会止于想像分别,无法获得亲切的体验,
而且在分别想像中,很容易错解法义成为邪见。若是心中已有邪见,又得不到善知识的
指正,就会「邪心取空」;「邪心」含有著强大的贪瞋心行,贪瞋心行会相应邪见而不
自知;只要染著在贪瞋之下,就不可能契应「般若真空」;也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以「诸法毕竟空」来掩饰自己贪欲心,说「贪欲」乃空无自性,一切行为「无罪无福」
之邪见。
《大智度论》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不积善根,不...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