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所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7
发帖数: 636
1
☆─────────────────────────────────────☆
zzmyl (逗你玩儿) 于 (Sun Jul 24 14:11:04 2011, 美东) 提到:
星期五中午工作太忙没顾得上吃饭,晚上又有一个工作上的应酬要参加,所以在下班回
家的路上看见一家Wendy's,就进去要了一杯饮料和一个沙拉先垫垫肚子。拿到点的东
西后,刚坐下就看见一对儿华人夫妇带着两个5,6岁的孩子进来了。他们点好东西后,
坐到了离我不太远对面的一个桌子上吃。开始我没有在意他们,但就在我吃完抬起头的
时候,看见那个女的走到了放一次性刀叉和餐巾纸的地方,拿了两沓儿每沓儿足有15厘
米厚的餐巾纸,走回了他们的桌子。我开始以为他们的饮料洒到了桌子上还是怎么回事
,但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女的把这两沓儿餐巾纸都放进了给他们小孩装食品的纸袋里
。过了2,3分钟她又去拿了一沓儿大约15厘米厚的餐巾纸放在了同样的纸袋里。这个时
候我似乎明白了,她是以他们小孩的食物纸袋为掩护把这些餐巾纸要带走。看到这儿我
感到了极大的羞耻,我恨不得地上有个缝儿让我钻进去。
更让我无语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她的老公...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
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
罗素曾经谈到逻辑学的进展是怎么影响他的,有二个关键。第一,由一个项所成的一个
类和那个项并不相等。说白话就是,地球的卫星不等于月亮,由此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理
论。地球的卫星是一个逻辑的东西,是摹状词,与存在毫无关系;月亮则是一个经验的
东西,对不知道月亮的人毫无意义。
第二个关键是:“把“苏格拉底是不免于死的”这种形式的命题和“一切希腊人是不免
于死的”这种形式的命题分开。亚里士多德和人所共认的关于三段论式的学说(康德以
为这种学说永远不能再有改进)认为这两种形式的命题是没有区别的,要不然,总也没
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是,事实上,若看不出这两种形式是完全不同,不论是逻辑还是算
术,都不会有长足的进展。”
其实我认为罗素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即:哲学也不会有长足的进展,我想他是以为,这
么明显的一句话用不着说,因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都是建立在逻辑学的最新进展之上
的。
照理说应该按照历史顺序,先讲数学,但很有点不好懂,我就从容易的哲学讲起,下一
次再讲数学。
关键就在于:如果把希腊人看成是一个理念,这两者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苏格...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
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
罗素曾经谈到逻辑学的进展是怎么影响他的,有二个关键。第一,由一个项所成的一个
类和那个项并不相等。说白话就是,地球的卫星不等于月亮,由此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理
论。地球的卫星是一个逻辑的东西,是摹状词,与存在毫无关系;月亮则是一个经验的
东西,对不知道月亮的人毫无意义。
第二个关键是:“把“苏格拉底是不免于死的”这种形式的命题和“一切希腊人是不免
于死的”这种形式的命题分开。亚里士多德和人所共认的关于三段论式的学说(康德以
为这种学说永远不能再有改进)认为这两种形式的命题是没有区别的,要不然,总也没
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是,事实上,若看不出这两种形式是完全不同,不论是逻辑还是算
术,都不会有长足的进展。”
其实我认为罗素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即:哲学也不会有长足的进展,我想他是以为,这
么明显的一句话用不着说,因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都是建立在逻辑学的最新进展之上
的。
照理说应该按照历史顺序,先讲数学,但很有点不好懂,我就从容易的哲学讲起,下一
次再讲数学。
关键就在于:如果把希腊人看成是一个理念,这两者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苏格...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维特根斯坦(一些说明)
读维特根斯坦(一些说明)
首先对大家的回帖表示感谢,非常欢迎大家的参与,能和人讨论那些我感兴趣的问题,
乃是人生一幸事。我在这里对那些我能回答,并且是有必要回答的问题作一说明。
(一)
我在前面基本上在讲那些自己认为是要读懂维特根斯坦所必须的预备知识。道理非常简
单,任何一个哲学家,必须得把他放在那个历史环境中才能理解。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
象的比方,像二个武打高手在过招,你把其中一个从录像中删去,另一个为什么要那样
做就弄不明白了。
起码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哲学史,因为维特根斯坦是不满意传统哲学的扯淡而弄出自己
的那一套东西的,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准备就很难理解他哲学的批判价值,而这却是他哲
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们为什么认为他是天才的原因。
这是现成的,就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首先,罗素本人就是语言哲学发展中最重要
的人物之一;其次,他是维特根斯坦的老师,两人在一些最关键的地方,比如想确立什
么能是人类确实的知识是完全一致的。
我想可以这样说,没有罗素是不太...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5
新闻中心|论文中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理论|评论|读书|国际|国内|经济|军事|法
治|体育|美术|人物| 观察 |网瘾防治|道德之光|互动娱乐
朱维铮:
不能将《三字经》表彰为“国学”
发布时间: 2009-03-28 10:20 来源:新京报
从《三字经》窥视传统文化启蒙之道
《钱文忠解读》最近正流行,同名讲座不但一扫《百家讲坛》之前的阴霾,更让所
谓传统文化热,温度又高上了几分。在书里面,钱文忠把《三字经》讲得非常丰富,有
很多新的解释,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三字经》这东西根本就代表不了传统,更没有什
么了不得的价值。关于这一点,我们暂不争论,还是先去了解一下失去的传统里,是怎
么给孩子开蒙的吧。
朱维铮:不能将《三字经》表彰为“国学”
朱维铮 1936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对中国经学
史造诣甚深,主要著作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维新旧梦录》、《
中国经学史十讲》等。
钱文忠并不是第一个解读《三字经》的学者,上海古籍社的顾静版同样注重现代化
的讲解,而岳麓书社版《三字经》则收入了三种不同版本。
由于钱文忠在百家讲坛的讲述,以及...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8
我知所信 ——反智与崇智的危机与出路
https://www.churchchina.org/no150501
文/陈已新
讲到教会中的反智主义与崇智主义危机,有的人不太关心,觉得这不是问题,有的人却
心有戚戚焉。因此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探讨,不是危言耸听,
无中生有;也不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心愿虽好,但真要着手的时候,却有一种既期
待,又无力之感。好像有很多重要的问题要想、要说,但又不知道如何捋出头绪,从何
说起。因此,还是不怕八股,按部就班,从理清概念说起,再追溯源流,找出其关键,
探讨其成因,寻找其出路,期待蒙主引导、赐恩和使用,既有益于自己,也能给看到的
人带来帮助。
什么是反智主义和崇智主义
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也称为反理性主义,若简单概括来说,它有三种表
现,不见得同时出现,但有某种逻辑关联,一个是反理性,一个是反传统,一个是反神
学。
林慈信牧师对此有一些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反理性主义者,在神学上的“人论”方面
,会压抑理性,抬高“灵”或“直觉”。认为“理性”是不好的,“灵”才是好的。某
些圈子内流行着一种三元论...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我抄,大小法师这么抄,居士们也这么抄,甚至连教授和佛学大师也这么
说,就这样的,你说我说,竟然就把佛经的史实改变了,让大家都深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为使有心的读者可以继续研究,笔者从书架上找到了二十个有关早期佛经结集的记载
,胪列于后。(注一)
以下...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1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转载)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 十分实用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
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
派。
4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
,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
而治,就是误治。
5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
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6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
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
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
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7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
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112
11
from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7566&ex
作者:flp713

最近兄弟确实闲得蛋疼,所以这里给文盲们开个宏观经济的扫盲贴。
首先从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词说起吧。今年CPI连创新高,管理层也压力很大,
高层表态几乎惊人的一致:“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控通胀。” 现在
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何为保增长?通俗的说就是保8也就是保证GDP年增长率不低于8%
。这个目标近几年似乎颇受民间诟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还很是为此呼吁什么保8不
可取,宏观经济应该调低增长率,重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如果这些言论不是别有
用心,我只能说这些所谓的专家无知到极点。在当下,管理层并不需要对选民负责,如
果没有迫不得以的原因,管理层吃饱了没事干干嘛给自己定一个这么高的目标,万一有
个闪失不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那么保8的内涵是什么?
嗯,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制造业长期惨淡经营(中
国企业平均寿命4.5年),导致每年新增失业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数字有多...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1503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ca (rc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大跃进”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兼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07:33:27 2011, 美东)
“大跃进”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兼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2011-07-05 07:52:16)
转载
标签:
杂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版。该书一经
出版,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热议不断。[2]以笔者所见,即有逄先知、金冲及
、林蕴晖等多位学者专家撰文详述该书的出版过程,解析其内容与意义等。[3]作为一
名历史爱好者,笔者在通读完该书后,深觉该书论述严谨、史料扎实、文风朴素,令人
折服。
《党史第二卷》所涵建国以来29年的历史,涉及共和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诸
如土改、反右、文革、毛泽东、刘少奇、林...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2236
13
☆─────────────────────────────────────☆
eelshcn (我爱) 于 (Thu Jun 30 14:49:03 2011, 美东) 提到:
和小黑的第一次接触,记得是因为我给她回了一个帖子,里面误把她的ID搞错了,她很
郑重其事的特意给我邮箱写信纠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后慢慢发现她在圣迭戈版上算是个名人。而她带儿子去参加的那个社区的亲子班,我
后来在她的介绍下加入了,觉得效果很好。现在我也在她的带动下加入了义工的行列,
和小黑一起开过几次会,小黑文中提到的去食物银行的那次活动,我和儿子也参加了。
这两天版上大水滔天,我本来是只打算旁观的(抱歉,本人一向是潜水一族,喜欢看热
闹,再加上马上要生老二了,实在是腾不出空来),不过感觉不把我所了解的情况说出
来,似乎如鲠在喉,心里很别扭。再次声明,我发文的目的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尽可能
客观的旁观者的描述,能让大家(包括小黑本人)在分析这件事情和如何帮助孩子上提
供一些希望有用的信息。如有不妥,恳请大家轻砸,以和为贵,大家都本着解决问题的
态度,避免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谓的争执上。
...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729
14
以下两篇是我这几年网上看过后收藏下来的,算是精华。你们凑合着看吧,与大家共眠。
版主,包子就免了吧,都是转载的。
》》》》》》》》文章 1 》》》》》》》》》》》》》》》》》》》》》》》》》
如何反驳各类宗教信仰观点
【什么是无神论?】
神是指超自然的(即不受自然规律制约),具有人格和意识,而且能影响自然事物的存
在。无神论不相信有任何这样的存在。
无神论者往往已接触过各种有神论的观念,经过思考而选择无神论。对于那些未接触过
有神论宗教、还未思考过神是否存在,因此自然而然不信仰神 的人,我认为不该算是
无神论者。对那些只是不相信某种神的存在(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但还相信某种超自
然的神灵、鬼怪的人(比如某些佛教徒),也不该算是 无神论者。
无神论者有两类:一类是"弱无神论者",认为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表明神存在,因此不
相信神的存在。另一类是"强无神论者",他们不仅不相信神的存在,而且相信神不存在

【难道不相信神的存在和相信神不存在不是一回事吗?】
不是。不相信某个事物是真实的,并不等于相信它是虚假的。"不相信"只是否认证据,
而"相信"却是认为有证据。不相信神的存在的人,可能并 不...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15

*
肯·布兰佳:将你所知道的变为实际行动
* http://www.jrj.com  2008年04月12日 17:37  中国经营报
*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免费解套:010-58325082
作者:吴晓燕
在两万英尺的高空,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Simon London问坐在他旁边的一
位年轻的中国人:意大利在奢侈品方面无人能出其右,日本是质量方面的大师,美国具
有创新的天赋。那中国的特点是什么呢?
小伙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学习”。Simon London在后来的观察中,也发出这样
的感叹——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叹。
当然,认为学习能力能够成为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早已不再新鲜。但如何将自己
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却是一个始终挥之不去的难题,这个问题对爱学习的中国人而
言更为重要。肯·布兰佳说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位67岁的与彼得·德鲁克、爱德华·戴明齐名的管理大师说:我之前一直在思考
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了该怎么做——比如他们会通过阅读或参加培训班等方
式得到大量有价值的...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5754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韩占慧:靠主喜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ble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whiterose (家有小闺蜜),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韩占慧:靠主喜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3 00:47:24 2013, 美东)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腓立比书是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一封书信。腓立比教会是保罗
第二次旅行布道中在欧洲建立的第一所教会。在这所教会中,大部分信 徒都是外邦人
,犹太人非常少。他们一直同心合意地兴旺主的福音,他们也是一所非常有爱心的教会
,曾经十分踊跃地为耶路撒冷教会的圣徒捐款。他们对保罗也特 别地有负担。当保罗
还在腓立比的时候,吕底亚和监狱的禁卒全家曾经接待过保罗(参徒16);当保罗到了
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他们也派人送馈赠给保罗;当保罗 在哥林多的时候,也受到过他
们的馈赠;甚至当保罗在罗马的监狱中,他们仍然派以巴弗提去供给保罗的需要(参腓
4:15-18)。
保罗也十分信任他们的动机,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着对神的爱。今天我们所读的
这四节经文,就是腓立比教会派以巴弗提供给保罗之后,保罗对腓立比 教会所说的几
句话。保罗说:“...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两种公义论(马丁·路德)
弟兄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
为强夺的。”(腓2:5-6)
正像人的罪有两种一样,基督的义也有两种。
第一种是外来的义,是自外部输入的另一种义。这是基督使人因信称义的义,正如
《哥林多前书》一章30节所记:“上帝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在
《约翰福音》十一章25至26节中,基督本人也宣称:“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
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后来在《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中,祂又补充道:“我就
是道路、真理、生命。”这种义是在施洗时,当人真正悔改时而给予人的。于是,人就
能在基督里满怀信心地自夸说:“我所拥有的,乃是基督的生命、行为、言语以及祂的
苦难和死亡;我也曾像祂那样生活、行动、言谈、受苦和死亡。”犹如新郎拥有新妇的
一切,新妇也拥有新郎的一切,因为二人已连合,成为一体,共有一切。(参创2:24
)所以,基督与教会同为一个灵(参弗5:29-32)。因此,根据圣彼得的教训,圣主与
仁慈的父已将极大且宝贵的应许赐给了我们(参彼后1:4)。圣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一章3节也这样写道:“愿颂赞归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两种公义论(马丁·路德)
弟兄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
为强夺的。”(腓2:5-6)
正像人的罪有两种一样,基督的义也有两种。
第一种是外来的义,是自外部输入的另一种义。这是基督使人因信称义的义,正如
《哥林多前书》一章30节所记:“上帝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在
《约翰福音》十一章25至26节中,基督本人也宣称:“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
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后来在《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中,祂又补充道:“我就
是道路、真理、生命。”这种义是在施洗时,当人真正悔改时而给予人的。于是,人就
能在基督里满怀信心地自夸说:“我所拥有的,乃是基督的生命、行为、言语以及祂的
苦难和死亡;我也曾像祂那样生活、行动、言谈、受苦和死亡。”犹如新郎拥有新妇的
一切,新妇也拥有新郎的一切,因为二人已连合,成为一体,共有一切。(参创2:24
)所以,基督与教会同为一个灵(参弗5:29-32)。因此,根据圣彼得的教训,圣主与
仁慈的父已将极大且宝贵的应许赐给了我们(参彼后1:4)。圣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一章3节也这样写道:“愿颂赞归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188
19
这个貌似本版没人转载?
===========================================
从水滴到彩虹——2010年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年会蒲慕明所长报告~依旧由方琪同学
根据录音整理,
欢迎转载分享~^^
来源: 方琪的日志
这应该是这次年会唯一一份文字记录,也就是说N年后有同学查的话,也只能找到这篇
文章,算是为神
经科学的发展做出小小的一份贡献。考虑到年会中所有的报告都是未发表的结果,因此
禁止摄像、摄影
和录音,不过我想蒲慕明所长的讲话还是值得冒偷偷录音的风险的。其他一些有趣的信
息我稍后几天
会整理出来。蒲先生还是很擅长说冷笑话的。欢迎转载分享,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科学
的魅力~^^
2010年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年会蒲慕明所长报告
2010 12月28日 16:30
不会拖太长,今年这报告做完要赶飞机……首先我想先说说这次年会,非常不寻常的年
会,这次来参加的
外来单位是最多的,往年我们最多只请一个单位,今年我们请了三个单位[中科院生物
物理所、复旦大
学脑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部],每一个组的发言机会少一些,但是呢我们题目的
内容更丰富,交
流有更多...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6802
20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韩占慧:靠主喜乐 ZZ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腓立比书是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一封书信。腓立比教会是保罗
第二次旅行布道中在欧洲建立的第一所教会。在这所教会中,大部分信 徒都是外邦人
,犹太人非常少。他们一直同心合意地兴旺主的福音,他们也是一所非常有爱心的教会
,曾经十分踊跃地为耶路撒冷教会的圣徒捐款。他们对保罗也特 别地有负担。当保罗
还在腓立比的时候,吕底亚和监狱的禁卒全家曾经接待过保罗(参徒16);当保罗到了
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他们也派人送馈赠给保罗;当保罗 在哥林多的时候,也受到过他
们的馈赠;甚至当保罗在罗马的监狱中,他们仍然派以巴弗提去供给保罗的需要(参腓
4:15-18)。
保罗也十分信任他们的动机,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着对神的爱。今天我们所读的
这四节经文,就是腓立比教会派以巴弗提供给保罗之后,保罗对腓立比 教会所说的几
句话。保罗说:“我靠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
念我,只是没得机会。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 况都可以知足,这是
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
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2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董郁玉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04日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在这篇
以众多人名开始,又以众多人名结束的文章里,弗里德曼讲述了他参加女儿高中毕业典
礼的感想。他从毕业生的名单中发现,叫“Smith”的只有5个人,而当他自己从明尼苏
达州的一所高中毕业时,他回忆道,“好像只有5个人不叫‘Smith’”。
这篇文章发表后的20多天,我领儿子去了美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儿子姓名的汉语
拼音也在“稀释”“Smith”的名单中占据了一行。
按图放大
Shiho Fuka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3万名学生参加在今年北京举行的一次外国高校招生展会。
相关文章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高考:改变人生的考试
中国留美本科生众生相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个星期,《纽约时报》前北京分社社长Erik Eckholm在Facebook上
“晒”出了一张他参加儿子高中毕业典礼时的毕业生名单的照片。这张照片,显然是全
部名单的最后一页,只罗列了姓氏以U到Z开头的毕业生姓名。在这份有120多人的名单
中,用大陆...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254
22
2015-05-19 10:24
来源:九州出版社
作者:冯学荣
1、冯先生,您好!看了您的书,颠覆了很多我们关于近代史的常识,为什么这些实为谬
误的所谓常识流行如此之广,反映了我们关于近代史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
答:文艺工作者扭曲历史,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比如说历史小说家、历史说书人,老
百姓问他一个历史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回答:很难概括评价。老百姓会怎么想?老百
姓会觉得你说的这个历史索然无味,一点意思也没有。再如说书的,老百姓问他:某历
史人物和某妓女有没有瓜葛?他说没有。然后呢?然后老百姓就一哄而散了。为什么一哄
而散呢?因为这历史,也太乏味了。这就是历史在文艺工作者的笔下产生扭曲的原因之
一:历史如果不添油加醋,根本就不好看,老百姓不买你账,文艺工作者就无法谋生。
其次呢,绝大多数老百姓对历史不求甚解。你比如说A君,别人告诉他“你的爱人与B君
有染”,他会怎么做?他会查爱人的手机通话记录、跟踪他的爱人,拼命求证,为什么
他要拼命求证呢?因为这件事与他有关。但是至于历史,那就不一样了。说书人告诉你
:某历史人物做过某件坏事。老百姓听了过瘾,但他不会去求证,为什么不去求证呢?
...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1503
23
“大跃进”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兼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2011-07-05 07:52:16)
转载
标签:
杂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版。该书一经
出版,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热议不断。[2]以笔者所见,即有逄先知、金冲及
、林蕴晖等多位学者专家撰文详述该书的出版过程,解析其内容与意义等。[3]作为一
名历史爱好者,笔者在通读完该书后,深觉该书论述严谨、史料扎实、文风朴素,令人
折服。
《党史第二卷》所涵建国以来29年的历史,涉及共和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诸
如土改、反右、文革、毛泽东、刘少奇、林彪等,关于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臧
否,历来可谓是争讼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这些热点,笔者亦是兴趣盎然,但诸多热点
之中,尤其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党史第二卷》中对1958年至1961年“大跃进”时期大陆
非正常人口死亡数据的表述。此一问题多年来亦是学界与媒体关注的热点所在。笔者不
揣冒昧,试说一二。...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资中筠: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发表于 2015 年 09 月 30 日 由 lixindai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
”、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
,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
中最重要的、对后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
精神。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
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
,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
,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
实得以返真。现在,关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
片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25
相识虽新有故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出狱后走投无路。香港"支联会"派人潜来成都,引领我和小雨
两个,从地下
通道越境,到了香港。香港已近"回归",形势非常复杂。东道主为了安全,安排我们藏
身城郊,避免
曝光。每次来看望,都要带大摞报刊,以便我们了解外面的情况。
报纸上广告娱乐八卦很多,国际国内要闻很少,有深度的报导和评论更难找。一个单向
度政治动物,
乍到商业社会,一时间很不习惯。记得第一次看到《壹周刊》,封面上通栏一号黑体大
字"发达青年争
当大富豪",配以两排年轻人志得意满的相片,很错愕。
那是迷茫的岁月。和人沟通也难。不懂粤语,只是一方面。即使是讲国语的,而且价值
观相同,因为
语境、经验,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往往也难。即使是大陆的流亡者,读他们在海
外发表的文
章,也时有陌生之感。似乎历史巨浪回归大海以后,那顶端飞溅出来的泡沫,都不知道
自己是谁了。
海外民运内斗,观之忧心忡忡。面临角色转型,更无思想准备。没有海外关系,没有外
国学位,不善
交际,拙于言辞,又不懂英语,不知道去到陌生的世界,怎么能自食其力。失落感和无
力感之外,加
上生存的忧虑。所幸环境很美,是一个海边渔...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087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董郁玉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04日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在这篇
以众多人名开始,又以众多人名结束的文章里,弗里德曼讲述了他参加女儿高中毕业典
礼的感想。他从毕业生的名单中发现,叫“Smith”的只有5个人,而当他自己从明尼苏
达州的一所高中毕业时,他回忆道,“好像只有5个人不叫‘Smith’”。
这篇文章发表后的20多天,我领儿子去了美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儿子姓名的汉语
拼音也在“稀释”“Smith”的名单中占据了一行。
按图放大
Shiho Fuka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3万名学生参加在今年北京举行的一次外国高校招生展会。
相关文章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高考:改变人生的考试
中国留美本科生众生相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个星期,《纽约时报》前北京分社社长Erik Eckholm在Facebook上
“晒”出了一张他参加儿子高中毕业典礼时的毕业生名单的照片。这张照片,显然是全
部名单的最后一页,只罗列了姓氏以U到Z开头的毕业生姓名。在这份有120多人的名单
中,用大陆...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1188
27
《五百年来谁著史》中,揭示了一个旧时代的崩溃:随着朝贡体系的成员被西方列强一
一剪除,古代中国逐渐丧失了运作空间,最终在持续的货币战争、武装侵略下,走向衰
败,一个曾为世界贡献过孔孟之道、伟大发明和工艺精神的民族,突然成了现代视角中
的“野蛮人”。
在浩荡的世界潮流中,我们为什么一次次错过机遇?因为精英阶级、士大夫阶级颟顸无
能,他们落入了自己制造的概念中,完全丧失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他们全部的才华
都被消耗在利益争夺、立场碰撞和意气用事中,这又如何能应对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
《五百年来谁著史》完美地展示了我们面对的困境,可解决之道在哪里?
几年的不懈努力,《马克思的事业》是韩毓海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刚一问世,它便被
新闻出版总署推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这本书最难得之处在于,
它超越了左右之争,致力于追寻马克思的真精神,以此回应时代挑战。
应该看到:一方面,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马克思主义产生过巨大作用,曾带领我们
走出百年迷茫;另一方面,我们对马克思的误会又比比皆是,许多人只是接受了几个教
条,便自以为融会贯通,对马克思的“评论”压倒了对马克思著作的阅读,没有哪个...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240
28
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60823/49822844_0.shtml
原标题:上海财大一教授被解聘 9名硕博连读生处境尴尬
43岁的教授茆长暄这次彻底与自己所供职的学校——上海财经大学闹掰了。这个在2010
年被上财从美国引进回来的青年教授被校方告知,在2016年8月31日“常任轨”教授6年
聘用期满后,不再续约。
尴尬的是,9名跟着他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有的已经拿到硕士文凭,正处于攻读博士
的关键期;有的刚刚入学一年,啥情况还不知道,就换了导师。
如今,事件正朝着茆长暄和学生们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认为学术水平很高
、教学水平很高、论文被引用率NO.1的茆长暄多次向学校索要解聘自己的具体理由,却
无果;另一方面,9个学生因为没有同领域导师指导,担心自己将来毕不了业。
学生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退学,拿着硕士文凭找工作去;要么重考,换一个有能
力指导自己的导师再继续学业。
考核通过的教授为啥被解聘
记者找到一份《上海财经大学“常任轨”教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常任轨”教师
的留任和晋升取决于其在教学、研究、校内外服务3方面的优秀表现。
首...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1028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家读过高行健的灵山吗
曹长青 评价 高行健, 同为老将:
高行健作品系列之一:皇帝的新衣:《灵山》
曹长青
高行健获得中国人期盼已久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按理说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但由於中共当局因高行健是流亡作家而在他获奖後禁止其作品在中国出版,导致中国作
家和评论家难以看到和评论使他获奖的两部作品《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
《灵山》英文版去年12月在美国上市後,《时代》周刊和《纽约时报》发表了三篇评论
,但都比较肤浅,甚至没有一篇把作品梗概讲清楚,而首先介绍作品梗概是多数文学评
论的习惯做法。美国评论家们忍不住抱怨英文翻译质量差。
和许多人一样,在听到高行健获奖的消息时,我没有看过《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
。但当时想这两部作品都是高行健离开中国之後写的,既然它们是获奖的主要依据,一
定在艺术上有相当的建树,毕竟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建立百年来,首次颁给汉语作家
。瑞典文学院虽然也有过失误,但他们的评判权威仍是公认的,所以我并没有急於去看
高行健的作品。
後来有作家朋友看了这两本书,认为写得非常糟糕,并督促我看一下。於是我把这两部
书买来。虽已有心理准备读两部令人失望的书,但没有想到的是,读这两本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30
来自主题: Salon版 - 高尔泰:我所知道的司徒华
相识虽新有故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出狱后走投无路。香港"支联会"派人潜来成都,引领我和小雨
两个,从地下
通道越境,到了香港。香港已近"回归",形势非常复杂。东道主为了安全,安排我们藏
身城郊,避免
曝光。每次来看望,都要带大摞报刊,以便我们了解外面的情况。
报纸上广告娱乐八卦很多,国际国内要闻很少,有深度的报导和评论更难找。一个单向
度政治动物,
乍到商业社会,一时间很不习惯。记得第一次看到《壹周刊》,封面上通栏一号黑体大
字"发达青年争
当大富豪",配以两排年轻人志得意满的相片,很错愕。
那是迷茫的岁月。和人沟通也难。不懂粤语,只是一方面。即使是讲国语的,而且价值
观相同,因为
语境、经验,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往往也难。即使是大陆的流亡者,读他们在海
外发表的文
章,也时有陌生之感。似乎历史巨浪回归大海以后,那顶端飞溅出来的泡沫,都不知道
自己是谁了。
海外民运内斗,观之忧心忡忡。面临角色转型,更无思想准备。没有海外关系,没有外
国学位,不善
交际,拙于言辞,又不懂英语,不知道去到陌生的世界,怎么能自食其力。失落感和无
力感之外,加
上生存的忧虑。所幸环境很美,是一个海边渔... 阅读全帖
r***i
发帖数: 9780
31
上海财大一教授被解聘 9名硕博连读生处境尴尬
2016-08-23 04:12:43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上海财大一教授被解聘 9名硕博连读生处境尴尬)
43岁的教授茆长暄这次彻底与自己所供职的学校——上海财经大学闹掰了。这个在2010
年被上财从美国引进回来的青年教授被校方告知,在2016年8月31日“常任轨”教授6年
聘用期满后,不再续约。
尴尬的是,9名跟着他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有的已经拿到硕士文凭,正处于攻读博士
的关键期;有的刚刚入学一年,啥情况还不知道,就换了导师。
如今,事件正朝着茆长暄和学生们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认为学术水平很高
、教学水平很高、论文被引用率NO.1的茆长暄多次向学校索要解聘自己的具体理由,却
无果;另一方面,9个学生因为没有同领域导师指导,担心自己将来毕不了业。
学生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退学,拿着硕士文凭找工作去;要么重考,换一个有能
力指导自己的导师再继续学业。
考核通过的教授为啥被解聘
记者找到一份《上海财经大学“常任轨”教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常任轨”教师
的留任和晋升取决于其在教学、研究、校内外服务3...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48
32
转 cs
我想转cs专业,研究了很久,有很多困惑,请有转cs经验的同学帮忙看看,我应该如何
下手,非常感谢!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生物master,没有cs的相关背景,也没有数学背景。现在在家,不
是在校生,女生。
我住在一所常春藤校附近,家附近就只有三所大学:社区大学,常春藤校,排名150-
200 的一所私立大学(虽然排名差,但是在周围还挺受欢迎的)。
常春藤校:有cs本科,master, PhD program. Master只要读一年,每年之收3-5个人。
虽然master不要求本科是cs,但是我估计像我这种情况,很难申请到。所以,我想先修
几门课,比如说数据结构之类的。但是,不是本校学生,不可以修课,只能旁听,旁听
没有成绩。
而且,听说读master都要补很多本科的课,是不是学费就会涨,多交几门课的钱?学校
会不会把一年延长成两年呢?
排名150-200 的一所私立大学:只有cs本科,没有master, PhD program. 本科专业课
可能有10门课,包括实验。如果我在这所学校修课,就可以拿到成绩去申请常春藤校。
但是去常春藤校旁听,更可能见到系里的老师, 我也不能保证...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761
33
前两天有好几个好友转发了“"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一
文(链接: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15411808&owner=234300405)。我自己不是状元,也没九所大学求着录取我。事实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学渣:国内语文不错的同时数学150分的卷子只能考38分。以至于老师当时下结论是我高考没啥希望。。。后来来了美国后因为当美军打仗的缘故,一个本科读了8年。。。上大学后继续延续理科奇差的习惯--物理作业基本是我家领导给我参考的(领导是理科博士。。。)。。。噢,我本科GPA 2.97...甚至不够研究生的最低申请标准。。。
不过。。。偶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
tutor program manager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
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630
34
韩寒的作品至少为三人所写(第一部分)
石毓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13lb.html
我手头有以韩寒名义出版的三本书《三重门》、《他的国》和《青春》。我以二十余年
来研究汉语语言的经验判断,这三本书分别出自三个不同的作者:韩仁均、路金波和韩
仁均的儿子——韩寒。
自从我研究生毕业至今,上至《诗经》下至王朔小说,涉猎古今文献上千种,已经有10
余种专著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荷兰的约翰·苯杰明出版公司等出版社
出版。这些工作给我一个判断语言风格的敏感性,我自己也设计了一套“语言指纹鉴定
法”,来鉴别同一部作品是否为多人所写,或者不同的作品是否为一个人所写。本文将
以这种方法来鉴别上述三部以韩寒名义发表的三部作品实际上至少是三人所写。
一、直觉判断
先从这三部书中随机摘录一些段落,请读者自己判断一下,它们的风格有何不同。
1.1 《青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杂文应为韩寒自己所写
,虽然有可能经过他人的加工润色。
最近盛传韩国人要抢我们古代的文化遗产,从四大发明到文人墨客,都成为韩国人争相...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675
35
在创世记二章我们看见,在人面前的两个拣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让我们回到,伊
甸园这个图画,在第一章神复造了地,祂在这复造的末了,在祂的工作中,祂终极的一
步,或是说祂最重要的一步,祂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祂造了人,祂造了人,人乃是神计
划的中心,人-神的焦点,人是神的器皿,好盛装祂,为着彰显祂、代表祂,完成神的
定旨,你看见这个么?所以神在造了一切之后,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人,祂将气吹到他的
鼻孔里,人就成了活的魂,所以,这是在旧造中一件美妙的事,顶尖的事,就是人被造
了,人为了神被创造了,但是神并不只是造了人而已,人是活的魂,人是一个活物,人
受造是要生活,人受造是要存在,你看见么?人不是只受造在那里而已,他必须生活,
他必须活着,所以就在神造了人之后,神就把他放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快乐的园,伊甸
就是快乐的意思,所以立刻神预备好一切,你可以这样说,为着什么呢?
为了让这个人生存,为了让这个人活着,为着完成神的定旨,所以立刻神就将人放在这
个园中,一个可喜悦的地方,不只要有一个地方生活,一个地方可以存在,而且立刻,
我告诉你们,两节之后就说,耶和华使树长出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食物,人...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解释圣经
作者:平克 (A.W.Pink)
人是臭名昭著走极端的造物,没有哪里比不同的人对这题目采取的态度更能证明这个事
实。一些人断言,圣经用如此简单的语言写成,以致无需解释;而比这些人更多的人,
则容让教皇党人说服他们,圣经的内容如此远超人本身智力所能把握,它的主题如此深
邃高超,它的语言如此难解含糊,以致普通人完全不能靠自己努力理解,所以他若有智
慧,就当让自己的判断服从“圣洁的母教会”,这教会厚颜无耻宣告,自己是唯一神授
权并有资格解释神圣言的。就这样教皇制度把神的道扣下不给平信徒,把自己的教义和
迷信强加在他们身上。绝大部分的平信徒相当乐意情况如此,因为这样他们就摆脱了亲
自查考圣经的责任。许多抗罗宗更正教徒也好不了多少,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形里,他们
是太懒惰,不愿自己去学习圣经,只相信从讲坛上听回来的东西。
罗马天主教徒企图用来支持他们的恶毒主张,即因所谓圣经晦涩,把它交在普通人手里
,它就成一本危险的书的主要经文,就是彼得后书3:15, 16。在那里圣灵告诉我们,使
徒保罗按照神赐给他的智慧,在他的书信中讲到“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
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7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汪晖:"毛主义运动"的幽灵
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摘要】幽灵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捉摸的东西,但马克思用它描述正在生成的、现实
的运动。幽灵无处不在,但同时也被"光明"所压抑。在南亚,"毛泽东主义运动"就是这
样一个无处不在却很少被言说的幽灵,它的力量时时突破媒体的封锁,在一些边角的消
息中裸露令人不安的形象。
幽灵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捉摸的东西,但马克思用它描述正在生成的、现实的运动。幽
灵无处不在,但同时也被"光明"所压抑。在南亚,"毛泽东主义运动"就是这样一个无处
不在却很少被言说的幽灵,它的力量时时突破媒体的封锁,在一些边角的消息中裸露令
人不安的形象。在后革命的氛围中,"毛主义者"是谁?
王静的《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就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回答
。作者深入历史脉络,纵观世界变化,对印度和南亚持续不断的、在"毛泽东主义"旗帜
下展开的、现实的(而不是理念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多面探究,将历史探讨、理论分
析和对运动的战略得失的评估融为一体。迄今为止,这是我在中文世界所见到的有关这
一运动最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书。
金融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毛主义运动"
1989-1991...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揭秘宋氏三姐妹的学历 真的是同出一所美国学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6 00:34:33 2011, 美东)
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耀后人的篇章,在关于她们传奇经历的各种著述中,其时留学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岁月被描述得如同昨日。
在彼时的美国,除了Wellesley College(译为卫斯理学院)外,还同时存在过另外一所读音极其相似的Wes-leyan College(译为威斯理安学院)。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坐落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梅肯市(Macon,Georgia),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则位于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在历史渊源上,两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氏三姐妹究竟是在哪个学院?她们三人是在同一座学院完成学业的吗?
一、留学肇始:宋霭龄与威斯理安的情缘
1904年,年轻的宋霭龄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前往彼岸求学。
她是随同父亲的朋友步惠廉牧师一家前往。步...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39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在美国读高中
傅皓南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8月14日
sina
tencent
more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2010年初,我被美国迈斯特高中(the Masters School)录取,如今已经在这个拥有一百
多年历史的学校读了两个学年。回想这两年在美国教育系统下学习及生活的经历,感觉
颇有一番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两年前,我十五岁。在经过一年的忙碌波折后,我和我的家人们终于完成了让我出国留
学的目标。欣喜之后,我们开始面对一个现实的疑问:我真的准备好了么?虽然我对西
方文化极其感兴趣并有一定的涉猎,虽然我的语言条件完全能适应美国式的交流,但是
我的家人还是忧心忡忡——毕竟那是一个陌生,遥远的地方。
相关文章
我为什么送孩子读国际学校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不要盲目送孩子出国读书
然而一切的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作为一位新来的寄宿生,我飞快地融入并适应了迈斯
特高中的环境。这所坐落于Dobbs Ferry,离纽约市不到一个小时路程的私立学校所提
供的一切,都让我着迷。我对运动的狂热,对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兴趣和了解,让我马上
就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40
上海财经大学
43岁的教授茆长暄这次彻底与自己所供职的学校——上海财经大学闹掰了。这个在2010年被上财从美国引进回来的青年教授被校方告知,在2016年8月31日“常任轨”教授6年聘用期满后,不再续约。
尴尬的是,9名跟着他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有的已经拿到硕士文凭,正处于攻读博士的关键期;有的刚刚入学一年,啥情况还不知道,就换了导师。
如今,事件正朝着茆长暄和学生们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认为学术水平很高、教学水平很高、论文被引用率NO.1的茆长暄多次向学校索要解聘自己的具体理由,却无果;另一方面,9个学生因为没有同领域导师指导,担心自己将来毕不了业。
学生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退学,拿着硕士文凭找工作去;要么重考,换一个有能力指导自己的导师再继续学业。
考核通过的教授为啥被解聘
记者找到一份《上海财经大学“常任轨”教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常任轨”教师的留任和晋升取决于其在教学、研究、校内外服务3方面的优秀表现。
首先来看看茆长暄的教学。他任职期间从未出现过无故旷课情况,而他的9名硕博连读(学制5年)学生中的5人,都在毕业前完成了学校“发表英文论文1篇”的要求。
最厉害的两...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087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在美国读高中
傅皓南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8月14日
sina
tencent
more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2010年初,我被美国迈斯特高中(the Masters School)录取,如今已经在这个拥有一百
多年历史的学校读了两个学年。回想这两年在美国教育系统下学习及生活的经历,感觉
颇有一番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两年前,我十五岁。在经过一年的忙碌波折后,我和我的家人们终于完成了让我出国留
学的目标。欣喜之后,我们开始面对一个现实的疑问:我真的准备好了么?虽然我对西
方文化极其感兴趣并有一定的涉猎,虽然我的语言条件完全能适应美国式的交流,但是
我的家人还是忧心忡忡——毕竟那是一个陌生,遥远的地方。
相关文章
我为什么送孩子读国际学校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不要盲目送孩子出国读书
然而一切的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作为一位新来的寄宿生,我飞快地融入并适应了迈斯
特高中的环境。这所坐落于Dobbs Ferry,离纽约市不到一个小时路程的私立学校所提
供的一切,都让我着迷。我对运动的狂热,对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兴趣和了解,让我马上
就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42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5_09_29_336070_s.shtml
9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国家资助博士后李涛的文章,
原题为《底层教育梦:先天不足,后天亏损》。
李涛深入调查四川芥县,研究从幼儿园入学一直到进入就业市场的教育筛选轨道中,底
层家庭是如何被逐步固化的。他在文章中谈到,对多数底层孩子而言,家庭现实状况造
成他们不能继续升学,务实主义让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读书不如告诉他们真
实世界的规则。此外,大多数农村底层和城镇边缘的孩子就近就读,享有的教育资源非
常有限,而这成为这个阶层上升流动的阻碍,很多底层群体学生早在中考前就已无缘大
学梦。或许其中有个别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但在劳动力市场分配中,他们最终也有可能
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
此前,8月10日,观察者网已全文转载李涛的另一篇文章,该文调查了四川芥县乡村孩
子不为人知的“江湖”,研究为何寄宿制学校成为少年帮派聚众的土壤。作者认为,在
与高年级同辈群体的日常抗争中为保护弱者的个体权利而建立的“兄弟帮”,在升入高
年级后则逐渐变成了属于强者的封闭化...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3580
43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2650453607&idx=4&sn=1249ec725fe711fa611f7eba59a3ea10&scene=0#rd
*** 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全国近百家读经学堂雨后春笋般建立,大批少年离开体
制教育,进入读经学堂求学。
如今,较早的一批读经孩子已经成人。从狂热、受挫、困惑到反思,他们不得不推翻了
自己曾真诚信仰并奉献了全部生活的东西。
正如读经界一位人士总结:现在回过头去看,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场残酷的实验。***
文|新京报记者罗婷;实习生汪婷婷、付子洋
编辑|胡杰
文礼书院的“教室”。8月中旬学生放假,一位教师在留守。新京报记者罗婷 摄
很少有人的求学经历,比济南少年郑惟生更曲折。
小学四年级时他离开体制教育,此后九年,辗转八省,先后在十个读经学堂求学。郑惟
生回忆,那是一种接近清修的生活,居于深山,无电无网,与经书为伴,每天背诵十小
时。
郑惟生退学的2008年,正是“读经运动”在中国勃兴之时。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宣称能
帮孩子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与...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0477
44
坦白地讲,我对于儒教是很有些意见的。每当我发些牢骚,就有人批评:你一定没有读
过儒家的原著,怎么可以随意评
论儒学。我确实没有好好读经查典,不过我纳闷:难道评论娼妓非要逛妓院不成?
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其实我是读过一些经典的,就说《论语》吧,这次应该说是第三
遍了。老实说,还是没有看懂,
而且越看越糊涂。最要命的是我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是我古代汉语功底太差,还是我悟
性不好,或是我中西方邪毒太
深?
不知道有没有只看不经注释,没有句读的《论语》就能读懂读透原文的高人,至少我敢
肯定,这个文学城里不会有,因
为不管你如何自信,我相信你的“国学”功底比不上梁启超,李泽厚,钱穆,傅斯年,
郭沫若,匡亚明这些人,连他们都
对《论语》的许多章句解释不一,谁都不敢说自己的注释是正解。
于丹?免了吧!
古汉语专家杨伯峻先生说:“《论语》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
同的讲解”。
李泽厚说:“《论语》注家有两千多,几乎每章都有不同解说,各家注疏,大有异同,
许多时候差异和对立都很突出。”
难怪普通人读《论语》越读越糊涂,所以也就有了一种“诠释学”,突破文本,自行解
释作者心中的所有所无,也...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45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再读小说《白鹿原》兼评电影《白鹿原》
向毛主席保证,《白鹿原》我确实曾经读过,随着电影的热播,我努力的想回忆起那到
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实在记不起那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只依稀记
得那个泡枣的故事,后来每次看见枣的时候就想起来,却也不记得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那是在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按摩桑拿也不像如今这样
遍地开花,体制内的生活又及其的枯燥无味,茶水可以喝一天,但报纸不能看一天阿,
所以便找来些比较厚的小说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记得当时读过的至少有《白鹿原》、《
穆斯林葬礼》、《废都》。当时的莫言可不限今天这样popular,后来的《丰乳肥臀》
出来时我已经开始不读黄书,而改看日本爱情动作片了。可如今除了书名,对于故事和
内容却没有任何记忆了。于是乎,索性在看电影之前,重读一遍吧。
花了两天时间读毕,觉得小说里面字里行间好像只写着一个字:稳定压倒一切,同时弥
漫着一股子封建迷信的味道。小说以白嘉轩的一生为主线,阐述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
阴德五读书这一亘古不变的浅显道理,生动地展示了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
人一...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46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再读小说《白鹿原》兼评电影《白鹿原》
向毛主席保证,《白鹿原》我确实曾经读过,随着电影的热播,我努力的想回忆起那到
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实在记不起那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只依稀记
得那个泡枣的故事,后来每次看见枣的时候就想起来,却也不记得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那是在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按摩桑拿也不像如今这样
遍地开花,体制内的生活又及其的枯燥无味,茶水可以喝一天,但报纸不能看一天阿,
所以便找来些比较厚的小说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记得当时读过的至少有《白鹿原》、《
穆斯林葬礼》、《废都》。当时的莫言可不限今天这样popular,后来的《丰乳肥臀》
出来时我已经开始不读黄书,而改看日本爱情动作片了。可如今除了书名,对于故事和
内容却没有任何记忆了。于是乎,索性在看电影之前,重读一遍吧。
花了两天时间读毕,觉得小说里面字里行间好像只写着一个字:稳定压倒一切,同时弥
漫着一股子封建迷信的味道。小说以白嘉轩的一生为主线,阐述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
阴德五读书这一亘古不变的浅显道理,生动地展示了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
人一...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书
是目前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近日,本报记者专访江勇振。
胡适谜语之一
资料谜:对于众多胡适传记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口述自传》等等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
脚?
江勇振解谜: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
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
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从他的模本里删除了。比如《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
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
痕迹。
解谜:以前的传记大同小异
新京报:胡适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为什么还要凑这热闹?
江勇振:中国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可以排满书架,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传记是
否大同小异?原因一方面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
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前述资料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
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传记的模本。
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书
是目前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近日,本报记者专访江勇振。
胡适谜语之一
资料谜:对于众多胡适传记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口述自传》等等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
脚?
江勇振解谜: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
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
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从他的模本里删除了。比如《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
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
痕迹。
解谜:以前的传记大同小异
新京报:胡适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为什么还要凑这热闹?
江勇振:中国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可以排满书架,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传记是
否大同小异?原因一方面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
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前述资料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
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传记的模本。
另...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1035
49
资料取自《华文基督教归正网》- 作者:Gilbert)
聚会所的未来
李常受已经于1997年过世。就笔者来看,他的离世为聚会所留下两个未来发展的变数。
一是聚会所的经典「恢复版」圣经的传世,一是谁能承接李常受在聚会所系统内的巨大
影响力。
新的圣经译本 - 「恢复版」
在李常受主导下,聚会所集聚人力与财力,花费十三年(1974~1987)完成一本新的新
约圣经翻译本,称之为「恢复版」(Recovery Version)。此译本系根据希腊文本
Nestle-Aland第廿六版,由聚会所里面的一群同工翻译,新约的注释则是由李常受一人
完成。目前在美国有一个组织Bible for America(BfA)在推介这本圣经。BfA宣称这
本圣经是在历世历代圣徒领受的基础上,达成对神话语正确了解的极致,且具体实现在
恢复版的「经文」与「注释」上[66]。BfA目前正尽力推广这个译本。该组织动员车队
与义工游行美国、免费赠送圣经与福音书籍,甚至在某些地区逐家发放恢复版的推介单
张。在美国的基督教书房以及网路书店中,聚会所的信徒也写了相当正面的「书介」来
为这个译本背书。在台湾「恢复版」圣经的推广,由...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0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二)
2.“世界要素的发现”
苏黎世大学的讲师弗里德里希·阿德勒曾用这个标题写了一篇关于马赫的文章;他
几乎是德国唯一想用马赫主义来补充马克思的著作家。(注:弗里德里希·W.阿德勒《
世界要素的发现(为庆祝恩·马赫七十寿辰而作)》,载于1908年2月《斗争》杂志[《
斗争》杂志(《DerKampf》)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月刊),1907-1934年在
维也纳出版。该杂志持机会主义的中派立场。担任过该杂志编辑的有:奥·鲍威尔、阿
·布劳恩、卡·伦纳、弗·阿德勒等。--48。]第5期,英译文载于1908年4月《国际社
会主义评论》杂志[《国际社会主义评论》杂志 (《TheInternationalSocialist
Review》)是美国的一种刊物(月刊),1900-1918年在芝加哥出版。--48。] 第10期。
这位阿德勒的一篇文章[指弗·阿德勒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弗里德里
希·恩格斯)》一文。该文载于《历史唯物主义》文集(1908 年圣彼得堡版)。--48
。]译成俄文,载于《历史唯物主义》文集。)我们应当为这位天真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